论“民族”的定义

论“民族”的定义

一、关于“民族”定义(论文文献综述)

张越[1](2020)在《范文澜与“汉民族形成问题争论”》文中提出"汉民族形成问题争论"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语境中的一个独特案例。范文澜《试论中国自秦汉时成为统一国家的原因》一文引发这一争论,但该文的最初目的并非与苏联学者叶菲莫夫展开论辩,而是旨在纠正旧版《中国通史简编》的"缺点和错误"。范文澜所说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求"神似"而不是"貌似"、"历史的具体事实正是有和无的根据",不仅是他在争论中所持的基本观点,更是他致力于纠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存在的教条主义问题时所提示的基本原则。范文澜慎重考察斯大林民族定义和苏联史家观点对解决中国历史问题的适用性,基于他对汉民族是在"独特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独特的民族"的历史认识。回顾"汉民族形成问题争论"始末,对当前的中国民族史等相关问题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王梦娜[2](2020)在《奥托·鲍威尔的民族理论批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奥托·鲍威尔是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最着名的理论家之一,他在二十世纪早期的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鲍威尔民族理论因其折中与妥协性的特点受到了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但是他的理论一定程度上彰显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而且不可否认的是在后来的民主社会主义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新时代下鲍威尔的民族理论越来越彰显出它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他的理论,而是力求正确客观地对鲍威尔及其民族理论进行评判和研究,合理借鉴和利用到我们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和实践当中,这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和当前社会主义民族制度的完善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鲍威尔民族理论的特点及其内在矛盾对奥托·鲍威尔的民族理论进行批判研究,将鲍威尔的民族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客观分析和看待奥托·鲍威尔民族理论的局限性和价值蕴含,探讨奥托·鲍威尔民族理论的理论贡献及其在我们认识和处理民族与国家问题时有何启示和可取之处。

王艺霏[3](2020)在《夏洛特·史密斯文学作品中的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年来当代西方学者对浪漫主义女性诗人研究热潮的兴起,浪漫主义女性诗人的文学作品开始被普遍阅读,其中存在的价值也获得了更高的评价。夏洛特·史密斯是其中备受关注的一位,她被评论家朱迪斯·斯坦顿和斯图亚特·卡润评为英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认为是她开启了英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流派。也有一些研究者对夏洛特·史密斯文学作品中表达的政治思想表示关注。艾米·加奈认为夏洛特·史密斯通过文学创作参与到了对当时重大历史事件,例如法国革命的探讨中,从中表达自身对政治的看法。关于夏洛特·史密斯的政治倾向,以往的研究者们存在着两方面不同的意见:一方面,研究者们认为夏洛特·史密斯作品中体现出的对政府与社会对个人的压迫所进行的批判与控诉体现了自由主义的政治思想倾向;另一方面,研究者们认为,如果单纯地把夏洛特·史密斯的政治立场归为自由主义,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夏洛特·史密斯在作品中表达的对不列颠民族的自豪感以及对不列颠民族如何更好地继承并发展优良传统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从这个角度看,在有关政治的问题上史密斯也带有民族主义的立场。本论文认为值得对夏洛特·史密斯的政治观点,尤其是她对民族主义和民族认同的见解进行深入的探讨。本论文以夏洛特·史密斯的诗歌和小说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理论为分析视角探讨史密斯通过文学创作参与不列颠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运动和不列颠民族认同的建构这一议题。民族主义理论家耶尔·塔米尔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理论主张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基本价值是可以互补的。这两种意识形态正对应了史密斯思想中所涵盖的两种价值取向,适合用来解释分析史密斯民族主义的发展过程和她的不列颠民族认同被塑造形成的过程。此外,本论文也试图挖掘夏洛特·史密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对于现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本论文围绕以下几个章节展开: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缘起。在梳理了研究对象夏洛特·史密斯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基础上引出了本论文对史密斯民族认同和民族主义立场的关注;运用安东尼·史密斯的理论对论文使用的核心概念:民族、民族认同、民族的国家、民族主义的定义做了具体解释。运用耶尔·塔米尔的民族主义理论对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的内涵予以界定;最后具体介绍了本论文的论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一章,夏洛特·史密斯与浪漫主义时期的民族主义。这一章先是介绍了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和作为文学流派的浪漫主义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不列颠王国形成、法国革命、英法战争等历史事件对浪漫主义诗人如华兹华斯、史密斯等萌发民族主义思想所产生的影响。接着深入分析了埃德蒙·伯克和托马斯·潘恩对史密斯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归纳分析了史密斯形成不列颠认同背后的原因和她具有民族主义思想的原因。第二章,民族认同的觉醒与民族主义的发轫。这一章研究的是史密斯文学生涯早期的作品《达斯蒙德》和《老庄园》。这两部作品对“不列颠民族认同”、“不列颠民族--国家”有所探讨,从中梳理了史密斯本人民族认同的觉醒过程,分析了史密斯民族主义思想发轫的原因。这一时期的史密斯受到法国革命的启发开始流露出对民族主义相关议题的关注,并在作品中积极呼吁建立共和制的“不列颠民族-国家”。第三章,民族认同的巩固与民族主义的修正。这一章研究的是史密斯在对法国革命产生失望幻灭情绪后创作的作品长诗《移民》和小说《被驱逐的人》。这两部作品书写与感慨了法国革命灾难性后果的,并对法国政治难民流亡欧洲各国情形表示同情。基于对这两部作品的分析,可以挖掘出史密斯此时对民族主义的反思:她意识到民族主义存在着排斥异己和忽略个人权利的一面,为了修正这些负面影响,她试图通过强调一些自由主义价值来平衡她的民族主义主张。同时,这一时期英法之间处于战争状态,出于团结抗敌的原因,史密斯在这时期的作品中积极的宣扬不列颠认同,表明她的不列颠认同进一步巩固了。外部环境的变化触动了史密斯去修正她的民族主义主张,这种探索使得她的民族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第四章,民族认同的拓展与民族主义的完善。这一章研究的是史密斯创作生涯晚期的作品小说《年轻的哲学家》和长诗《比奇角》。前者描绘了不列颠民族移居海外生活的故事,后者对英国地标性风景“比奇角”赋予了不列颠民族历史意义的刻画。从两部作品中可以分析出史密斯此时的民族主义观点:她此时的民族主义肯定了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念,重视个人的意愿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接纳,认为民族的历史文化等精神资源比国家机器更能塑造民族认同。并且民族认同的范围也不局限于生活在同一疆界内的人类群体之中,对于拥有共同的民族历史和民族语言文化的人们来说,即使分散在不同的地域,仍然对同一民族身份拥有认同感。在经过长期思考后,史密斯关于民族主义的观点趋于成熟,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是对她民族主义的最终定位。第五章,夏洛特·史密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的现代价值。这一章阐述的是史密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对现代社会可供参考借鉴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警惕和修正民族主义中激进和狭隘的倾向、更新和填补自由主义中低估和忽略共同体对个体重要性的空白、寻求个人自我实现与民族发展的合一。结论:夏洛特·史密斯的民族认同是不列颠认同。为了宣传不列颠认同,史密斯一直在作品里书写对民族主义、探索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是对她民族主义主张的最终定位。夏洛特·史密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对现代社会提倡各民族国家休戚与共、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借鉴参考的价值。

韩颂刚[4](2020)在《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领导人之一,是中国民族革命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也是无畏的马克思主义者,更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在近代中国处于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瞿秋白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宣传和传播,有着开创性的伟大作用,其认识与探索都始终比其他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站在前沿,开创性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与近代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有机结合,推动了马克思民族理论在中国化的进程,为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事业奉献出了青春和生命,贡献卓着。通过对瞿秋白在民族方面的认识和观点资料的系统梳理和研究分析,本文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通过归纳对比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法及逻辑推理具体分析了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产生的原因及其阶段的划分、主要内容、历史价值和历史局限性。首先,系统地论述了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形成的原因及发展阶段。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形成于广泛的历史背景下,主要来源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的形成得益于中国传统的宗族思想的早期影响,而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和苏俄民族政策,为其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在实践方面,苏俄考察为其民族革命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基础,而领导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等实践活动为其民族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经验。在认真分析瞿秋白民族思想的过程,将瞿秋白民族思想的发展阶段分为三个时期:1920年之前处于萌发阶段、1920-1923年苏俄考察期间处于孕育阶段和成熟于1923年归国之后,对其民族思想发展阶段的划分是本文一大创新点。其次,本文对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这也是本文的重点及核心内容。在这一章中,先论述了瞿秋白的关于民族方面中具有一般性规律的民族观点,具体展开来讲,有民族概念的定义、内涵、本质特征、民族的产生及其发展规律、民族问题的产生根源、本质及其历史阶段的划分、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和民族革命与阶级斗争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属于瞿秋白对民族方面的基本观点。而后,根据瞿秋白民族思想的主要基本观点,系统地分析了这些基本观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反映,这一反映是立足于中国具体国情,并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形成自身民族思想的过程,也是其在中国化的开端和发展,主要包括了中华民族概念和弱小民族、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现状、中国民族革命的目标、阶级斗争与民族革命二者之间的联系及解决办法的探索、中国民族革命的对象、力量、领导阶级和前途的认识等方面的内容,属于瞿秋白民族观点在近代中国的具体运用,为中国民族革命的胜利和后来中国共产党党对民族理论的探索奠基了基础。再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本文开创性地分析了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所体现的特点,瞿秋白从苏俄归国之后长期领导参与中国共产党工作,注重中国民族革命,并善于研究中国民族革命新情况,总结阶级斗争工作经验,探索革命规律,悟出了一系列有机结合中国民族实际情况并开启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的主张。瞿秋白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思想应用到中国民族革命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系列有着中国化色彩的民族革命理论,彰显出其独有的民族思想特点,主要表现为实践性、阶级性、时代性和一致性。最后,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系统地分析了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的历史价值及其局限性,其历史价值主要包括历史意义和当代启示。首先分析了,主要从瞿秋白在中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理论和开创性地将马克思列宁民族理论在中国化两个方面,分析对近代中国的民族革命进程的影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也就是系统地研究了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积极的历史意义。其次,探讨了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和构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两个方面。瞿秋白立足于中国具体国情,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革命实际情况有机结合,彰显其事实求是的工作特点和在探索民族革命道路中所体现的实践性、阶级性、时代性及一致性的特点,对新时代中国民族理论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瞿秋白对中华民族概念的的认识对新时代中国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同时,简析了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存在局限性的主要内容,给现实民族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考。

宋培军[5](2020)在《马克思恩格斯民族观视阈下的“中华民族”百年学术建构史》文中提出梳理马克思、恩格斯散见于其德文、英文着作中的"民族"字眼,可以发现其民族观揭示了古代民族、现代民族两条形成路线,都经历了"部族"阶段,并且分别以建立古代民族国家、现代民族国家为各自发展的高级形态。这就与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强调"现代"这一时代定位有了出入,从而为拓展其适用性提供了可能。无论是梁启超1905年对"中华民族"概念的国家主义创造,还是顾颉刚1939年对"中华民族是一个"的理论论证,很多论述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观暗合。费孝通1939年运用"族团"(ethnic union)概念与顾颉刚进行商榷,难说构成民族对等意义上的学术对话,其1988年后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论阐发,则更多是对斯大林民族定义中国化实践智慧的总结,但其核心概念"民族集团"的使用比较随意,也缺乏定性分析,这都源于其始终没有认识到乃师史禄国英文写作中运用的ethnos实际上是希腊语ενοs的拉丁转写。"中华民族"在梁启超、顾颉刚看来就是属于文化族类而非种族、氏族、部族的"汉族"或"汉人"。只有以马克思民族观为基本规范,才能解决政治学、民族史学科分割带来的认识局限问题,从历史的镜像看到清末民初民族关系结构变革的历史真相,进而建立"一族多线"的中华民族国家观。

陈瑛[6](2020)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习近平同志在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两个重要会议中均使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述,标志着这个从21世纪初出现在我国学术研究中的概念开始进入国家力量主导的建设实践。2015年西藏工作座谈会再次强调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进一步体现了其重要性。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华民族在同心勠力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国内国外的严峻形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对这一挑战的回应,是作为多民族国家的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创新之举,是凝聚向心力,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统一和团结安定的现实需要,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解读近年来国家层面与民族工作相关的重要会议精神,在提及牢固树立或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都要求必须增强认同,并且在不断总结提升中形成完整的“五个认同”表述。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内涵是“八个坚持”,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进一步将之丰富为“九个坚持”。从“八个坚持”升级“九个坚持”,习近平同志都阐述了对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拳拳嘱托,应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民族工作之重要着力点。分析相关主题的既有文献,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定义和内涵界定见解颇丰,其中都论及“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密切关系,但对认同的价值指向和其类型及位序却未尽一致。建构学说体系和开展理论阐释有必要厘清基本概念和中心内容,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化提炼仍有研究空间。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共同体思想和认同理论,在分析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形成的逻辑进路,提出“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认同,并对其开展了理论确认。以新中国建立七十年民族政策的变迁和民族工作的成效为脉络分析核心认同的形成、发展和巩固,新社会新中国七十年建设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价值取向从公平正义向平等正义调适、民族政策设计从主体性向公共性转向、民族工作从专注少数民族事务向多领域交集融通,认同建构在实践和话语体系两个层面不断延展和深入,从内地到边疆,从少数民族到广大民众,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实现了多样认同的整合。从意识形态、经济发展、公共社会资源配置和民族政策等方面来分析对核心认同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以及探索在经过历史和实践证明的政党的有力领导下,以政治互信、经济共建、社会互助和价值共识增强核心认同为着力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说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基础研究。

董强[7](2017)在《斯大林民族理论的贡献和局限——基于历时性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斯大林对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于民族纲领和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斯大林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执行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的过程中也存在严重的失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于民族的认识和考察也应始终遵循这一历时性规律和方法论。斯大林指出民族的形成是与一定的历史时期分不开的,把民族问题分成三个时期的论述等,体现了一定的历时性。但是,其局限性是在民族定义、民族类型的全面认识上,尤其是在处理民族问题、正确认识民族融合等方面,未能完全符合与践行民族的历时性和阶段性发展规律,从而出现了一些理论上的偏差和实践中的失误。

赵东月[8](2016)在《汉民族的起源与形成—体质人类学的新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汉民族的起源与形成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以往学者多从历史学、民族学的角度,从文化属性方面对汉民族的形成进行探讨,将汉民族的前身追溯到华夏族,然而对于更早的历史,则由于材料所限多力有不逮。本文拟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在现有体质人类学、考古学、分子生物学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古人种学的方法与理论,对汉民族的起源和形成过程进行探索。全文共分为6章。第1章,绪论。首先梳理了汉语中“民族”一词的源流及其内涵的变迁,回顾了汉民族形成问题的研究历史,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2章,现代汉族的体质特征。对现代汉族体质特点的研究是探讨汉民族起源和形成的基础,本章主要拟解决两个问题:一、现代汉族的体质特征如何,是否具有同一性;二、时间比较晚近的明清时期的汉族,在体质上有什么特点,与现代汉族是否具有一致性。第3章,史前时期居民体质特征及其演变。本章主要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晚期人骨资料的基础上,在先秦时期古人种类型的框架下,通过与现代汉族居民体质特征的对比分析,找寻现代汉族体质特征形成的起点和来源。第4章,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体质特征的变迁。现代汉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但是新石器时代居民与现代汉族在体质特征上还有较远的距离,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与现代汉族开始有了直接的联系。本章主要通过对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体质特征的变化和人群的迁徙、互动,探讨现代汉族居民的初始形成过程。第5章,秦汉-宋元时期居民体质特征的变迁。本章主要对秦汉-宋元时期居民体质特征的演变和人群的移动进行了分析,大规模人口的频繁迁移是现代汉族形成的重要条件。“汉族”作为民族称谓在汉朝建立后出现,但现代汉族的体质特征并没有随之立刻形成,直到宋代,现代北方汉族的体质特征才基本形成。第6章,结语。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王震中[9](2013)在《从复合制国家结构看华夏民族的形成》文中提出民族可以划分为"古代民族"与"近代民族"两种类型,古代华夏民族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从"自在民族"到"自觉民族"两个发展阶段。夏商时期的华夏民族属于"自在民族",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民族属于"自觉民族"。作为"自在民族"的华夏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夏商时期出现,是因为夏商王朝具有多元一体的复合制国家结构,复合制王朝国家框架内能够容纳众多部族。夏代之前的五帝时代,则属于华夏民族的滥觞期,这一时期经过族邦联盟,众多的部族国家最后走向多元一体的民族的国家。

字振华[10](2013)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持续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反复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要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其中就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创立的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科学理论。它是倡导民族平等联合、指引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理论;是谋求民族发展、推动各民族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的理论;是促进民族和谐、协调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的理论。这些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之初就已经开始确立,并在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的结合中得到不断深化和发展。20世纪,列宁和斯大林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学说,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启了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中国的历史传统,各民族经过长期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但到了近代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开始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边疆危机四伏,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也蓬勃发展。这些内外场景和社会变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条件和土壤。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经历了初步探索、基本形成、曲折发展、深入推进的过程。初步探索阶段经历了从照搬苏联到结合中国实际,从早期的民族自决、联邦制到后来的联合、自治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进行民族识别和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实行民族优惠政策、实现民族平等,标志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形成。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阻力重重,经历了曲折发展的阶段。改革开放以后,党在民族问题上的拨乱反正,重新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新的历程。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进入了深入推进的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问题,以中央文件的方式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的十二个方面,即中央“十二条”,全面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其中关于把民族定义为“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的新阐述,标志着从斯大林民族定义到中国话语的回归;把民族问题概括为“两个包括”、“三个关系”,全方位拓宽了民族问题的视野,揭示了民族问题与其他社会总问题的密切关联;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符合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加以坚持和完善,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把“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概括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以及把民族工作主题提炼为“三个离不开”、“两个共同”,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国民族关系中的深刻体现和基本要求。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科学的理论而不是教条,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具体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国情,并不断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学术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过程,既是一个同中国实际日益紧密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关照世界局势、回应各种挑战的过程。苏联解体产生了中国是否会“步苏联后尘”的疑问,也产生了“沿袭”苏联解决民族问题模式的中国能否真正解决民族问题的担忧。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中,从容有效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大地获得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总结历史的目的在于启迪现实,研究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密切关注当前中国的民族问题,准确把握其发展的主要趋势,深入研究解决的具体路径,继续坚持中国基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本立场而确立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从而真正做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这就是本文研究的根本目的。

二、关于“民族”定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民族”定义(论文提纲范文)

(1)范文澜与“汉民族形成问题争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范文澜引发“汉民族形成问题争论”的起因
二、貌似与神似:汉民族形成问题争论的示范性意义
三、一般与独特:“历史的具体事实正是有和无的根据”

(2)奥托·鲍威尔的民族理论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历史比较研究法
第二章 奥托·鲍威尔民族理论的思想起源:传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2.1 奥托·鲍威尔和“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概述
        2.1.1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
        2.1.2 奥托·鲍威尔及其民族理论
    2.2 奥托·鲍威尔与马克思主义的渊源
        2.2.1 奥托·鲍威尔对马克思主义的特殊接受
        2.2.2 奥托·鲍威尔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2.2.3 奥托·鲍威尔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2.2.4 奥托·鲍威尔与唯物主义历史观
    2.3 奥托·鲍威尔民族理论与传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异同
        2.3.1 两者的关系
        2.3.2 两者对于民族概念的不同定义
        2.3.3 两者对于民族本质的不同看法
第三章 奥托.鲍威尔民族理论的特点和内在矛盾
    3.1 奥托·鲍威尔关于民族本质的分析
        3.1.1 奥托·鲍威尔的民族性格范畴
        3.1.2 民族是一个性格共同体
        3.1.3 民族是共同命运的产物
        3.1.4 民族文化共同体
    3.2 奥托·鲍威尔对民族主观要素的研究
        3.2.1 民族意识的特殊性
        3.2.2 民族情感的力量
        3.2.3 民族评价和理性评价模式
        3.2.4 民族文化自治
    3.3 奥托·鲍威尔民族理论的内在矛盾
        3.3.1 民族自主性与民族本质社会性之间的矛盾
        3.3.2 传统国家权力制度与社会民主党民主权利的矛盾
        3.3.3 民族性格原则与非领土原则之间的矛盾
第四章 奥托·鲍威尔民族理论的内在价值及现实意义
    4.1 奥托·鲍威尔关于民族与国家关系的理论
        4.1.1 基于民族评价模式的民族政治
        4.1.2 民族性原则的本质
        4.1.3 民族文化自治理论
    4.2 奥托·鲍威尔民族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4.2.1 民族和历史
        4.2.2 民族主义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4.2.3 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
    4.3 奥托·鲍威尔民族理论引发的借鉴及思考
        4.3.1 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文化自治
        4.3.2 多民族国家的理论和制度自信
        4.3.3 民族与民主制度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3)夏洛特·史密斯文学作品中的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夏洛特·史密斯的研究现状
        1 夏洛特·史密斯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2 夏洛特·史密斯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1 民族、民族主义、民族认同与民族的国家
        2 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
    第四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意义
        1 研究目标
        2 研究方法
        3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夏洛特·史密斯与浪漫主义时期的民族主义
    第一节 浪漫主义文学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夏洛特·史密斯的民族主义思想基础
        1 夏洛特·史密斯与托马斯·潘恩的《人的权利》
        2 夏洛特·史密斯与埃德蒙·伯克的《法国革命论》
        3 夏洛特·史密斯的民族认同和民族主义立场
第二章 民族认同的唤醒与民族主义的发轫
    第一节 《达斯蒙德》:对不列颠民族认同的唤醒
    第二节 《老庄园》:对不列颠民族—国家的设想
    第三节 史密斯早期作品中对民族主义政治诉求的呼应
第三章 民族认同的巩固与民族主义的修正
    第一节 《移民》:被战争巩固的不列颠民族认同
    第二节 《被驱逐的人》:对民族内阶级差异的探讨
    第三节 史密斯中期作品中用自由主义修正民族主义的探索
第四章 民族认同的拓展与民族主义的完善
    第一节 《年轻的哲学家》:拓展国界的不列颠民族认同
    第二节 《比奇角》:对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的关注
    第三节 史密斯晚期作品中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融合
第五章 夏洛特·史密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的现代价值
    第一节 对民族主义的修正
    第二节 对自由主义的补充
    第三节 自我实现与民族发展的合一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的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分析框架
    1.4 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难点
        1.4.2 研究重点
        1.4.3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6 相关概念与理论
第2章 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2.1 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2 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和苏俄民族政策
        2.2.2 中国传统的宗族思想
    2.3 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2.3.1 苏俄考察
        2.3.2 领导参与中国民族革命解放运动
    2.4 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的发展
第3章 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的基本观点
        3.1.1 民族概念的定义和本质特征
        3.1.2 民族的形成及其发展规律
        3.1.3 民族问题的认识和探索
    3.2 瞿秋白关于中国民族革命思想的内容
        3.2.1 中华民族和弱小民族
        3.2.2 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现状的认识
        3.2.3 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要求和内容的论述
        3.2.4 民族解放运动和中国革命与阶级斗争的关系的认识
        3.2.5 中国民族革命的对象、力量、领导阶级和前途的认识
第4章 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的特点
    4.1 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具有实践性
    4.2 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具有阶级性
    4.3 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具有时代性
    4.4 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具有一致性
第5章 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的历史价值及局限性
    5.1 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的历史意义
        5.1.1 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推动中国民族革命进程
        5.1.2 积极探索民族理论中国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5.2 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的当代价值
        5.2.1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启示
        5.2.2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启示
    5.3 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一)选题理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三、重难点与创新点
    四、理论支持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支持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形成的逻辑进路
    第一节 具有独特时空性的中国话语“民族”
        一、民族概念的源流
        二、中国话语“民族”概念解读
    第二节 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
        一、“中华民族”概念的诞生和发展
        二、具有多维属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第三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认同
        一、认同是民族意识的基本内容
        二、“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认同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的逻辑关系
    第一节 认同的内涵与特征
        一、认同的内涵
        二、认同的特征
    第二节 “五个认同”的结构关系
        一、普遍意义上的五个认同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五个认同
    第三节 核心认同的理论阐释
        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滋养根基
        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承载本体
        三、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爱国情怀
        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政治保障
        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动力之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的发展和巩固
    第一节 民族政策的形成和功能
        一、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
        二、民族差异化政策的存在
        三、民族政策的变化影响认同的发展
    第二节 奠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一、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
        三、本时期的特色政策和措施
    第三节 形成:改革开放后三十五年
        一、民族法律体系逐步形成
        二、首要的问题是发展
        三、本时期的特色政策和措施
    第四节 巩固:广义民族工作时期
        一、民族法制体系日趋完善
        二、共同发展的新趋势
        三、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的阻滞因素分析
    第一节 意识形态建设与时代发展不平衡的消极影响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耦合
        二、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教训和镜鉴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公共社会资源配置不平衡的消极影响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和影响
        二、公共社会资源配置不平衡的表现和影响
    第三节 民族政策价值设计与实现不平衡的消极影响
        一、民族政策设计中价值取向滞后的影响
        二、民族政策实施中价值取向失衡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增强核心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一节 包容共治的政治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二、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
    第二节 互利共建的经济发展
        一、均衡与同步: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
        二、互助与互利:共赢性的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节 公平共享的社会政策
        一、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平等正义:民族社会政策的价值归宿
    第四节 团结和谐的共有精神家园
        一、发挥优势打牢思想基础
        二、补齐短板维护文化安全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汉民族的起源与形成—体质人类学的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民族的概念及其变迁
        1.1.1 汉语中“民族”一词的源流
        1.1.2 民族的概念及其变迁
        1.1.3 族群与民族
    1.2 汉民族形成的研究历史
        1.2.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文化(民族)西来说
        1.2.2 20世纪上半叶中后期对汉民族形成问题的研究
        1.2.3 20世纪下半叶对汉民族形成问题的研究
        1.2.4 2000年至今:新的发展阶段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方法
第2章 现代汉族的体质特征
    2.1 从颅骨的观察与测量看现代汉族的体质特征
        2.1.1 数据及来源
        2.1.2 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各类型的比较
        2.1.3 现代汉族颅骨测量数据的比较研究
    2.2 从活体观察与测量看现代汉族的体质特征
        2.2.1 数据及来源
        2.2.2 我国汉族居民的头面部形态观察
        2.2.3 我国汉族居民的活体测量特征
    2.3 明清时期汉族体质特征的研究
        2.3.1 数据及来源
        2.3.2 与亚洲蒙古人种的比较
        2.3.3 与现代汉族的比较
    小结
第3章 史前时期居民体质特征及其演变——现代汉族的起源
    3.1 旧石器时代居民的人种特征
        3.1.1 古人种学
        3.1.2 我国旧石器时代的人种特征
    3.2 新石器时代居民的古人种类型
        3.2.1 古人种类型的划分
        3.2.2 我国新石器时代古人种类型分布
    3.3 新石器时代古人种类型与现代汉族体质特征比较
        3.3.1 数据及来源
        3.3.2 史前时期古代居民及现代汉族居民体质特征的比较
        3.3.3 古中原类型与现代汉族的发源
    小结
第4章 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体质特征的变迁——汉民族的初始形成过程
    4.1 青铜-早期铁器时代人群的地理分布
    4.2 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与现代汉族体质特征的比较
        4.2.1 数据与来源
        4.2.2 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与现代汉族居民及新石器时代居民体质特征的比较
    4.3 青铜-早期铁器器时代人群的交流与汉民族的形成
        4.3.1 古中原类型居民向周边地区的扩张
        4.3.2 古中原类型居民对周边居民的吸纳
        4.3.3 边疆地区居民的互动
    小结
第5章 秦汉-宋元时期古代居民体质特征的变迁——汉民族的基本形成与发展
    5.1 秦汉至明清时期古代人群的发现与分布
    5.2 秦汉-宋元时期古代居民与现代汉族的比较研究
        5.2.1 数据与来源
        5.2.2 比较与分析
        5.2.3 现代汉族体质特征的基本形成
    5.3 秦汉-宋元时期人群的迁移
        5.3.1 欧罗巴人种的东进
        5.3.2 秦汉时期移民
        5.3.3 汉晋之后北方人群的南迁
    小结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1
附表 2
附表 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项

(10)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二、研究述评
        (一) 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科学内涵的研究
        (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研究
        (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理论体系的研究
        (四) 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历史经验的研究
        (五) 关于国外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述评
    三、研究内容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研究现状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特征
        (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俄国的继承与发展
        (四)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条件
        (五)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六)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七) 苏联解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挑战
        (八) 当前的民族问题与发展趋势
    四、研究方法
        (一)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二) 历史分析和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三) 比较研究的方法
    五、创新之处
        (一) 研究内容的整体性
        (二)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三) 理论概括的新颖性
    六、论文不足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 “现代民族”的形成
        (二) 资本主义的殖民掠夺和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三) 工人运动的兴起和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形成
        (四) 资产阶级民族学的形成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体系
        (一) 民族平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石
        (二) 民族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贯穿始终的主题
        (三) 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终极价值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特征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人民性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实践性
        (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全球性
        (四)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超越性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俄国的继承与发展
    一、列宁民族理论的形成背景
        (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政治格局及其民族解放运动是列宁民族理论形成的国际背景
        (二) 列宁与第二国际关于民族问题的争论是列宁民族理论形成的理论背景
        (三) 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内部关于民族问题的斗争是列宁民族理论形成的实践背景
    二、列宁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实践
        (一) 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基本理论
        (二) 列宁关于民族自决权的基本理论
        (三) 列宁关于民族平等的理论
        (四) 列宁关于后进民族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认识及实践
        (五) 列宁关于民族国家结构形式的认识与实践
    三、斯大林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民族理论
        (一) 斯大林基本上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定义
        (二) 斯大林对民族问题理论所作的探索与实践
        (三) 斯大林对民族平等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俄国实践中的经验及偏离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俄国实践中的经验
        (二) 斯大林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过程中的偏离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客观条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二) 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可能性条件:传统的国家结构形式
        (一) 传统的国家结构形式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提供了可能性模式
        (二) 传统的国家结构形式在古代中国的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实践背景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阶级基础: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实践主体: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必备条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传播的内容及运用
    五、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根本原因及国际背景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根本因素
        (二)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国际背景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初步探索(1922年——1948年)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初步实践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萌芽
        (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萌芽的完善以及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基本形成(1949年——1957年)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形成的理论形态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形成的国家结构形式及其制度形态
        (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形成的法制形态
        (四)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形成的实践形态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曲折发展(1958年——1977年)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曲折发展进程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曲折发展的教训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深入推进(1978年——至今)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正常发展及其深入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丰富和发展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中国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基石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精髓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实质
        (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二、真正了解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 国情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立足点
        (二) 深入认识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
    三、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一)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二)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文化基因
        (三) 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四、以世界眼光不断吸收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一) 坚持世界眼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要求和体现
        (二) 不断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五、各族人民群众真正掌握理论,形成中国力量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是各族人民群众的实践体现
        (二) 凝聚人心铸就中国力量
第七章 苏联解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挑战
    一、苏联解体的民族因素判断: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苏联实践的失误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苏联实践中对民族主义的失误
        (二) 联邦制民族共同体实践中的失误
        (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苏联实践中理论认识上的失误
    二、苏联解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挑战的主要表现
        (一) 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权威的挑战
        (二) 对民族跨越实践的挑战
        (三) 对共产党执政的挑战
        (四) 对民族发展方向的挑战
    三、苏联解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现实启示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向
        (二) 保证民族政策的连续性
        (三)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保障无产阶级专政的纯洁性
        (四) 科学认识民族主义
第八章 当前中国的民族问题与发展趋势
    一、当前中国的民族问题
        (一) 民族自身发展问题
        (二)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问题
        (三) 民族间的关系问题
        (四) 少数民族社会发展问题
        (五) 民族政策过程问题
    二、当前中国民族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 当前中国民族问题性质的转向:从阶级斗争性质向人民内部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性质的转向
        (二) 民族问题实践逻辑的转向:从政治问题逐渐向社会问题的回归
        (三) 民族问题空间维度转向复杂化:从简单的国际国内的民族问题向国际国内民族问题交织共存并复杂化的转向
        (四) 民族身份的逻辑转向:从民族身份逐渐向公民和民族双重身份并存的转向
    三、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原则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方向
        (二) 强化国家意识
        (三) 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关于“民族”定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范文澜与“汉民族形成问题争论”[J]. 张越. 中国社会科学, 2020(07)
  • [2]奥托·鲍威尔的民族理论批判研究[D]. 王梦娜.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夏洛特·史密斯文学作品中的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研究[D]. 王艺霏.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瞿秋白民族革命思想研究[D]. 韩颂刚. 山东大学, 2020(02)
  • [5]马克思恩格斯民族观视阈下的“中华民族”百年学术建构史[J]. 宋培军. 文史哲, 2020(03)
  • [6]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研究[D]. 陈瑛.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7]斯大林民族理论的贡献和局限——基于历时性的分析[J]. 董强. 民族研究, 2017(06)
  • [8]汉民族的起源与形成—体质人类学的新视角[D]. 赵东月. 吉林大学, 2016(08)
  • [9]从复合制国家结构看华夏民族的形成[J]. 王震中. 中国社会科学, 2013(10)
  • [10]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D]. 字振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论“民族”的定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