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钻床数控改造

立式钻床数控改造

一、立式钻床的数控改装(论文文献综述)

徐曲毅[1](2018)在《溺死相关浮游生物DNA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在世界各地,溺水死亡是仅次于交通事故的第二大非正常死亡原因,其中多数溺水死亡为意外造成,但也有个别为自杀或他杀案件,因此,科学和准确地对水中尸体的死因进行法医学鉴定,对于解决案事件,缓解社会冲击与消除社会影响,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溺死诊断还存在取材工具较为粗放易于污染,诊断技术过于单一和评价方法较少等影响诊断稳定性的的问题,亟需通过科学研究加以解决。本研究整合电路设计,机械制作,现代分子生物DNA技术与扫描电镜观察等系列技术,着重从溺死诊断取材工具、检验方法到结果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科学实用溺死诊断技术的研究,旨在尝试发明更为适用于快速准确诊断溺死的骨骼取样工具和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诊断溺死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一、以机械夹具及电动控制相关部件的构思,借助立式机械钻床的工作原理,设计制作了一种骨骼前处理的专业设备,共包含4个功能模块:1、供电电源,提供4路工作电路回路,分别对照明、紫外消毒、上下运动的钻头电机、水平移动的夹具电机进行控制;2、样品取样腔,以金属机械夹具,步进电机,可拆卸钻头配合形成取样工具替代手工取样;3、样品收集腔,大于30°的收集漏斗和连续切换的档位机构配合组成,支持样本的连续收集;4、整体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加上大于50千克的承重单元,确保设备运行中的稳定。选取了检案积累的尸体白骨20例,作为取样工具研究的材料。设备与手工取样所得的样本对DNA检验结果无显着影响(p>0.05)。设备取样过程未检测到发生污染现象。而对照的手工取样过程则检测到3例样本疑被污染。本设备取样过程耗时仅约为是手工取样的1/2。在一次检验成功率上,手工取样与设备取样则无显着性差异。分别使用骨骼设备和手工取样法对溺死尸体骨骼取样,结果表明检测到的硅藻种类和数量没有显着性差异,尸体的骨髓含有溺死相关硅藻,能满足溺死诊断要求。二、以建立溺死诊断的PCR-CE技术为主要目标,设计和筛选获得高特异性和灵敏度的引物,在筛选与溺死过程可能涉及的生物物种的标准株基础上,构建PCR-CE检测方法对溺死尸体进行初步验证,以便为后续的复合扩增检测体系奠定研究基础。1.通过Primer premier 5.0软件,Oligo7.0软件对引物进行设计和评价,PAGE方法验证,成功地筛选得到高特异性、强灵敏度和可靠稳定的3对引物(rbcL197,UPA159,A457),3对引物分别针对硅藻的rbcL基因,UPA基因,18SrDNA基因,具有特异性。以16种藻类标准株、3种水生细菌、3种人体共生细菌和人的DNA进行特异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rbcL197和UPA159同为叶绿体上的基因片段,对针杆藻、直链藻、舟形藻、菱形藻、小环藻、脆杆藻均具有特异性;A457可对多个种类的藻类具有特异性,如念珠藻、针杆藻、舟形藻、直链藻、蛋白核小球藻、普通小球藻、斜生栅藻、镰形纤维藻、小环藻、菱形藻、脆杆藻等。扩增产物长度分别为197bp,159bp,655bp。应用引物PCR-CE建立的方法对案件检材样本(30例溺死尸体,3例陆地死亡空白,2例死后入水)进行初步研究和应用验证,引物rbcL197、UPA159和A457构建的PCR-CE方法的总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5.9%,83.7%,52.8%。引物rbcL197和UPA159所构建的PCR-CE检验方法的检出率及阳性率均比引物A457高,而利用引物rbcL197和UPA159建立的PCR-CE检验方法,两者对溺死尸体各种脏器及水样中藻类DNA检验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通过Primer premier 5.0软件和Oligo7.0软件对引物设计和评价,PAGE方法验证,成功地筛选得到高特异性、强灵敏度和可靠稳定的4对引物(AH,Ah,AHH,AER),分别针对嗜水气单胞菌的gyrB基因、16SrDNA基因、hly基因、aer基因,具有特异性。以16种藻类标准株、1种水生细菌、1种人体共生细菌和人的DNA进行特异性实验,仅嗜水气单胞菌显示有阳性PCR结果,扩增产物长度分别为195bp,350bp,127bp,175bp。应用这4对引物建立PCR-CE检测方法,对案件检材样本(36例溺死尸体,4例陆地死亡空白,1例死后入水)进行初步研究和应用验证,引物AH,Ah,AHH,AER构建的PCR-CE方法的总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6.1%、52.8%、83.3%、44.4%。比较引物AH,AHH构建的检验体系的检验阳性率,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比较目时诊断溺死的硅藻形态学检验的主要分离富集方法,以确认形态学分离富集的最佳选择。并使用该方法对建立的PCR-CE检测技术进行比较评价。1.通过60例溺死的实验兔,比较目前法医实验室3种主要应用的硅藻检验方法:(A)强酸微波消化-尼龙膜抽滤-电镜检测法,(B)强酸微波消化-PES膜抽滤-电镜检测法,(C)强酸消化-离心富集-电镜检测法(传统的强酸消化离心富集方式),结果证明:(A)方法在硅藻的总回收率(76.9±20.2%)和回收过程对硅藻的破坏率(0.9±1.1%),及酸液耐受性上等多个方面指标为最优;(B)方法的硅藻总回收率与(A)没有显着性差异,在抗酸耐久能力上不如(A),但PES膜可透明化,可应用于成本较低的光镜检验,更有推广的可行性。2.以(A)方法,评价构建的浮游藻类和浮游细菌(嗜水气生单胞菌)DNA的PCR-CE检测方法。浮游藻类DNA的引物UPA159和rbcL197构建的PCR-CE检测方法(总阳性率分别为85.9%,83.7%)和MD-VF-AutoSEM法诊断溺死的阳性率(总阳性率为97.2%)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而引物A457则具有统计学差异。利用引物AH和AHH建立的PCR-CE检测方法,对嗜水气生单胞菌进行检测,总阳性率分别为86.1%,83.3%。和MD-VF-Auto SEM方法检测硅藻的总阳性率为97.2%比较,两者对诊断溺死的阳性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而引物Ah和AER(52.8%,44.4%)的方法则具存在统计学差异。

申亚东[2](2017)在《铁基合金非晶带材喷嘴加工——机床设备的合理选择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基非晶合金带材代替传动硅钢片做配电变压器铁芯,可降低能耗60-70%。该技术早在日本日立公司推广应用,早前非晶市场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我国最早掌握"非晶"核心技术的公司是"安泰科技"。铁基非晶合金的带材厚度为0.020.03mm左右,宽度国内目前能生产到213mm。铁基非晶合金带材作为一种新型节能材料,广泛应用于配电变压器、大功率开关电源、脉冲变压器、磁放大器、中频变压器及逆变器铁芯,适合于10k Hz以下频率使用,用途非常很广。目前国内大小有几十家企业在生产非晶合金带材。有名几家公司是:安泰科技,青岛云路,中置信,兆晶等。

郑昊[3](2017)在《钻攻一体化专机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动力机械工件中需批量进行钻孔、攻丝加工时存在的加工成本高、精度和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探讨了一种小型钻攻一体化专机的关键技术并进行了整机设计研究,其形式介于立式加工中心和普通钻床之间,可针对不同的多孔动力机械工件进行钻孔、倒角以及攻丝。论文首先确定了专机的总体布局方案,选择合适的动力传动形式。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用量,并对专机的主要部件:动力头、升降系统、回转工作台以及专机的底座进行了结构设计,通过三维软件建立专机的三维实体装配模型,完成专机的整体结构设计。在对专机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过程中,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交流伺服系统+变频调速系统+触摸屏”的形式。首先对专机控制系统硬件部分包括PLC控制器、伺服控制系统、变频控制器等进行选型和相应的电源接线设计以及控制接线设计,并以Modbus RTU协议为基础,对RS485工业总线串口通讯网络进行设计。之后对专机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包括PLC控制程序、监控程序和RS485工业总线通讯程序以及触摸屏的界面进行了相应的设计。论文所研究的钻攻一体化专机通过五个工位四根主轴的形式下完成单工件多工序加工以及过工件单工序加工,填补了普通钻床和立式加工中心之间的市场空白,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同时,提高了动力机械零件的生产效率,增加了制造的灵活性,降低了劳动强度,并减少了生产成本,能够有效的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的生产需求。

宋贺[4](2016)在《液压缸缸筒表面自动钻孔机的整体研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液压缸缸筒表面钻台阶孔与打磨毛刺工序通常采用手动加工方式,其存在着加工效率低、加工质量不稳定、人工成本高、容易造成人身安全事故等缺陷,已无法满足现今市场的需求。本文针对液压缸缸筒表面钻孔及毛刺打磨工序的具体技术要求,进行自动钻孔机的研制。实现两工序同步自动化进行,保证产品的高质、高效加工,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首先,根据技术要求对设备整体进行功能划分,对完成每部分功能的机构进行初步设计,将设计出的方案进行组合得到“钻孔机构移动式单工位加工”、“定位机构移动式单工位加工”和“三工位加工”三种整体方案。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每种方案进行评价,通过建立评价标准的隶属度,最终确定“三工位加工”为最佳方案。第二,将所选方案划分成自动上料系统、物料传送系统、定位夹紧系统、钻孔系统和毛刺清理系统五大子系统。采用三维数字化设计软件分别对各子系统进行结构设计并优化。选择合理的钻孔参数,并对钻孔电机,进给用伺服电机,气缸等关键部件进行参数计算与选型。最终将各子系统合理布局形成统一的整体。第三,对整体设备进行可行性分析。引入数值模拟技术对整体设备进行模态分析,防止共振影响加工精度。通过时序设计并对主要耗时机构进行运动时间控制,保证设备对生产节拍的要求。对毛刺打磨系统进行设计,对其中关键部件长杆球头铣刀进行模态分析,并进行工艺仿真分析,验证其可行性。应用运动仿真技术对整体设备进行运动干涉检测,防止调试时出现零件间的碰撞问题。最终确定整体设备的可行性。最后,对自动钻孔机进行实验研究。建立四项评估指标包括钻孔机的加工效率、毛刺清理情况、钻孔机的能力指数。通过实际测量得到加工效率与孔中心与端面距离的真实数据,验证其是否达到技术要求。通过对毛刺打磨后的缸筒进行图像采集,验证其设计的可行性。通过对设备能力指数Cmk的计算,证明了液压缸缸筒表面自动钻孔机满足钻孔加工的能力要求。

张亮[5](2016)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蓝宝石掏棒加工参数优化》文中研究说明蓝宝石由于其优良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稳定性在半导体、国防科技、民用航天等行业运用广泛。目前在LED衬底材料的使用上,蓝宝石晶片占到了主导地位,且使用量逐年递增。因此,如何高效的加工出优质蓝宝石材料成为了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蓝宝石晶片由晶棒通过切片加工得到,所以掏棒加工的效率和晶棒的质量对蓝宝石行业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蓝宝石掏棒加工效率低,成品质量不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思路:通过对蓝宝石掏棒加工参数的分析和优化来提高加工效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目前国内少有蓝宝石掏棒加工专用机床,大多企业还是采用普通钻床进行加工。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普通钻床改造成蓝宝石掏棒机的方法。以Z5150A型立式钻床为基础,改造主轴箱和工作台为伺服电机控制,保证加工时进给量有更多的参数选择,为后面的参数优化提供基础。完成改造后对掏棒机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和模态分析,确保其可以顺利完成掏棒加工。其次,设计蓝宝石加工参数各个水平搭配的正交实验。加工参数由加工经验和工厂现实情况提出。完成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里的极差、方差分析得出初步的优化参数组合,并根据此组合完成单因素加工实验得到加工结果。由于方差分析的结果仅局限在已完成的几组实验中,有指导意义但不全面,所以还需要更加全面的分析。再次,以模糊隶属度理论为基础,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得出最终的优化结果。对优化结果进行实验验证,验证参数优化的正确性。最后,通过以上的分析和优化得到最优的加工参数组合。以此参数作为之后的加工参数,大大提高了蓝宝石掏棒加工的效率和质量,为蓝宝石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王天宇[6](2014)在《沈阳机床集团在汽车行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加速发展,对机床消费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尤其现阶段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大规模发展阶段,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速度加快对机床行业的发展方向有着深刻的影响。本论文以企业战略理论及现代营销理论为指导,面对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现状与如此庞大的汽车行业发展规模与需求的背景,以机床行业领先的企业沈阳机床集团公司为例,围绕汽车行业的需求对国产数控机床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最终探讨沈阳机床为适应行业市场快速发展的全局性的战略研究。本论文主要运用SWO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等战略分析工具,从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形势以及机床行业市场竞争态势为切入点,通过对汽车领域国内外机床厂家系统全面的发展分析,从而构建针对行业的研究模式,以及汽车行业的发展动向与发展战略规划。当前是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及个性化服务引领产业发展的后工业时代,是从传统的制造生产模式中发展、深化和逐步创新的过程而来,制造型企业应当基于工业互联网为广大客户提供工业服务,并借鉴世界上先进的生产与管理模式企业,通过采用敏捷制造、柔性制造、智能制造等先进模式快速响应客户多元化的需求。通过对汽车领域的深入研究,并结合沈阳机床的发展现状与优势,分析沈阳机床在汽车领域的竞争优势,并着重分析沈阳机床的技术竞争力、服务竞争力、行业发展趋势、竞争对手情况及沈阳机床的综合竞争力,并作出本企业在汽车领域战略与规划。沈阳机床集团由机床制造商向现代工业服务商的战略转型,相比传统机床行业以产品为核心,进而转化为以服务为核心的工业服务模式,也是一种新型的工业化革命,从根本上扭转了传统企业以产品为核心进行生产、销售、服务模式。并针对行业提出一站式解决方案,采用项目管理模式、对客户需求进行管理、大力发展智慧制造策略、智能化管理服务模式等核心品牌竞争力构建,并深入探讨国产数控机床真正发展提升、变大变强的发展战略,并给出具有实际指导作用的可行性建议。

王猛[7](2014)在《钻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智能化控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设计选用钻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液压系统进行初步设计并校核系统压力损失、效率和发热温升的性能,选取相应的压力、流量、温度和报警模块传感器,为专家系统收集参数的接收元件,通过RS-232串口接线与PLC连接。智能化控制是反映在手机用户短信息形式和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交互信息,实现远程控制钻孔组合机床的液压系统,包括诊断和反馈的信息。在这个系统中,工程技术人员借助于手机短信息,将控制命令发送至短消息中心,再由短消息中心转发至GSM无线数据传输模块(TC35i),经由GSM无线通信模块和PLC进行信息互通,PLC则以PDU编码的形式完成数据读取和写入,最后根据用户指令实现对机械设备液压系统的控制。本论文基于PLC的手机短信智能控制系统在钻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中的应用。设计范围涉及到PLC控制系统、无线GSM短信流程图。设计主要内容包括:PLC控制电路设计、短信息接收发送程序流程、报警模块流程设计以及工程设备液压系统诊断、控制流程设计。本课题设计了基于智能手机的控制软件界面,体现了用户通过手机软件与液压系统实现PLC与短信息中心为媒介进行信息交互的智能化控制,工程技术人员可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并做出必要操作。将机械设备液压系统与Internet网络互联是未来机电通信一体化的趋势,本课题基于GSM通信网络进行了初步探究。

张笑维,张伟[8](2014)在《数控车床传动系统改造分析及实验》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深孔麻花钻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但能够夹持深孔麻花钻的专用钻床种类不足的问题,将1台数控车床改造成能够夹持不同直径深孔麻花钻的深孔钻床,最终通过在该深孔钻床上加工出来的工件满足厂家相应要求,证明本次改造是行之有效的。

杨崇泽[9](2012)在《摇臂钻床的数控化改造》文中认为我国拥有的机床数量很大,但是质量不高,控制系统比较落后,机床生产率比较低,若直接淘汰这些旧的机床而购买新的机床取而代之,显然是太浪费了,不符合我国的国情。所以,利用现有的技术对旧的机床进行数控化的改造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机床的数控化改造蕴藏着无限的商机。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针对传统摇臂钻床进行了数控化的改造的过程,改造的过程主要是分为两个方面,即机械部分的改造和控制系统的改造。在机械改造方面,对传统的摇臂钻床增加数控回转工作台的机械结构,同时,将摇臂与立柱改造为通过伺服电机进行驱动回转的机械结构,还对主轴箱的水平移动和摇臂的升降运动的传动部分进行了设计。进行这样的改造可以大大的提高机床的加工能力,可以实现曲面零件的法向孔的定位和加工。在电气控制方面,对原有的摇臂钻床的电气线路进行了改造,对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传动所需的伺服电机进行了计算和选型。最终确定将西门子公司旗下的SIMOSTEP步进电机作为本次改造的伺服电机。根据电机与驱动器兼容的原则确定驱动器为西门子公司旗下的FM STEPDRIVE步进电机驱动器。最后,选用了同为德国西门子公司旗下的SIMATIC T-CPU CPU315T-2DP作为整套数控系统的核心。本文还对数控进给伺服系统对机床性能的影响多出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进行了理论层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本文还对PLC进行了设计,分别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硬件方面根据改造后的机床的控制要求来确定PLC的硬件的组成,用STEP-7软件进行了硬件的组态和工艺的组态。软件方面完成了步进电机的控制程序的设计等。

王力[10](2010)在《数控机床模块划分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机床模块化设计是根据广大用户提出的功能要求,设计出一系列具有不同结构和用途,而功能相同并可互换的功能模块和一些专用部件的方法。然后通过模块的不同组合组装成满足客户要求的机床、专用机床、柔性加工单元等,这种设计方法可提高机床设计的工作效率和适应性。而模块划分是模块化设计的第一步,是模块化设计的前提与基础,模块划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模块化机床的功能、性能和成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有:(1)阐述了与数控机床模块划分相关的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已有数控卧式、立式机床以及其他机械产品的模块划分原则和方法,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数控机床模块划分原则和方法。其主要特点:针对模块划分角度的不同类,制定了四种对应的模块划分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模块划分的盲目性,使模块划分更有针对性,可操作性。(2)针对几种常见的数控车铣中心,根据所提出的模块划分原则和方法,对其进行了模块化再设计。首先在市场调查和用户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机床的总功能;其次对机床进行功能分解,建立功能关系模型;进而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谱系聚类算法计算各个子功能相关度矩阵,进行合理的功能结构模块划分;最后通过SolidWorks建模技术,创建出数控车铣中心的各级结构模块,并按照模块划分方案进行装配。(3)详细研究了数控机床模块划分评价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本文的划分方法及实例进行了合理的评价与决策,得出了模块划分的最优方案。(4)提出了模块系列化设计思想,以SolidWorks软件的系列零件设计表为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后通过管理工具对模块参数进行了综合的编辑和管理,为模块组合和数控机床模块化设计提供了基础。

二、立式钻床的数控改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立式钻床的数控改装(论文提纲范文)

(1)溺死相关浮游生物DNA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1节 溺死与相关浮游生物的研究概述
        1.1 溺死的现状与诊断方法的研究意义
        1.2 溺死诊断的检验方法研究进展
    第2节 溺死诊断尸体骨骼取样设备的研究进展
    第3节 溺死相关的硅藻形态学检验方法的研究进展
        3.1 硅藻的分离富集方法
        3.2 硅藻检验的形态学检测前处理措施
        3.3 硅藻形态学检验检测方法
    第4节 溺死诊断的相关浮游生物的基因检测
        4.1 溺死诊断的相关藻类及靶基因
        4.2 溺死诊断的相关细菌及靶基因
    第5节 研究意义、目的、内容与思路
        5.1 研究意义与目的
        5.2 研究内容与思路
        5.3 课题来源
第二章 溺死尸体骨骼取样设备的研究
    第1节 溺死尸体骨骼取样设备的总体规划与设计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与讨论
    第2节 溺死尸体的骨骼取样工具在尸源鉴定应用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第3节 溺死尸体骨骼取样工具在溺死诊断的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CR检验溺死检测相关浮游藻类的方法建立的研究
    第1节 PAGE方法筛选溺死相关硅藻引物研究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第2节 溺死检测相关硅藻的PCR-CE检验方法建立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CR检验嗜水气生单胞菌的方法建立的研究
    第1节 PCR-PAGE方法筛选嗜水气生单胞菌特异性引物的研究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第2节 嗜水气生单胞菌PCR-CE检验方法建立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硅藻分离富集方法优化及溺死相关的浮游生物PCR-CE检测方法的评估
    第1节 硅藻分离富集方法优化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第2节 硅藻抽滤电镜法对溺死相关的浮游藻类与浮游细菌的PCR检测方法的评估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本章小结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成果
致谢
附录

(2)铁基合金非晶带材喷嘴加工——机床设备的合理选择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非晶带材的生产工艺过程
2 喷嘴示意图
3 喷嘴加工工艺及流程分析
    3.1 喷嘴主要尺寸描述
    3.2 坯料描述
    3.3 材质
    3.4 喷嘴加工工序流程:
    3.5 现有机床加工设备的分析:
    3.6 改进的方案措施:

(3)钻攻一体化专机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可行性和市场需求分析
        1.2.1 可行性分析
        1.2.2 市场需求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专机方案和结构布局设计
    2.1 专机总体方案
        2.1.1 专机加工特点和加工要求
        2.1.2 专机行程确定
        2.1.3 专机的总体布局
    2.2 专机主要外形尺寸
        2.2.1 专机装料高度尺寸
        2.2.2 专机行程确定
    2.3 机床主要技术参数计算
        2.3.1 机床钻削用量的计算
        2.3.2 机床主轴转速的计算
        2.3.3 切削力、扭矩及功率计算
    2.4 机床动力传动方案的选择
    2.5 专机总体结构布局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工位钻攻一体专机机械结构设计
    3.1 钻削动力头的结构设计
        3.1.1 主轴部件设计
        3.1.2 钻削主轴直径的确定
        3.1.3 钻削主轴伺服电机的选择
        3.1.4 钻削动力头结构设计
        3.1.5 攻丝主轴主要参数确定
        3.1.6 攻丝动力头结构设计
    3.2 升降系统的结构设计
        3.2.1 伺服进给传动方案的设定
        3.2.2 伺服传动方案比较
        3.2.3 伺服传动方案的确定
        3.2.4 滚珠丝杠副安装支撑方式的选定
    3.3 滚珠丝杠副的选型与计算
        3.3.1 进给牵引力计算
        3.3.2 最大动载荷计算
        3.3.3 滚珠丝杠副的选型
        3.3.4 丝杠导程验算
        3.3.5 滚珠丝杠公称直径验算
        3.3.6 伺服电机的计算与选型
        3.3.7 导轨选型
        3.3.8 滚动导轨额定动载荷计算并选型
        3.3.9 升降系统结构设计
    3.4 回转工作台设计
        3.4.1 回转工作台主要技术参数确定
        3.4.2 回转工作台伺服电机的选择
        3.4.3 回转工作台的结构设计
    3.5 机床底座设计
    3.6 工件切削冷却系统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工位钻攻一体专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4.1 总体控制方案的设计
    4.2 专机控制系统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4.3 专机控制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4.4 专机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4.4.1 专机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4.4.2 PLC的选型
        4.4.3 输入输出量地址分配
        4.4.4 PLC控制系统设计图
    4.5 伺服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4.5.1 伺服系统的选型
        4.5.2 伺服控制系统设计图
    4.6 专机变频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6.1 变频控制系统的选型
        4.6.2 变频控制系统设计原理图
    4.7 控制系统电源设计与实现
    4.8 专机控制系统通讯网络的设计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工位钻攻一体专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5.1 PL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及编程环境选择
    5.2 专机PLC控制程序的编写
        5.2.1 单工件循环加工程序编写
        5.2.2 多工件循环加工程序编写
        5.2.3 专机加工模式程序的设计
        5.2.4 RS485通讯程序设计
    5.3 专机人机界面的设计
        5.3.1 配方功能表设计
        5.3.2 单工件多工位加工模式界面设计
        5.3.3 多工件单工位加工模式界面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研究

(4)液压缸缸筒表面自动钻孔机的整体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液压缸缸筒表面钻孔设备的发展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自动钻孔机的整体方案设计
    2.1 自动钻孔机的技术要求
        2.1.1 技术要求
        2.1.2 机构划分
    2.2 整体方案设计
        2.2.1 方案一设计
        2.2.2 方案二设计
        2.2.3 方案三设计
    2.3 整体方案的选择
        2.3.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介绍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自动钻孔机各子系统的总体设计
    3.1 上料系统总体设计
        3.1.1 上料系统的方案设计
        3.1.2 上料系统的结构设计与改进
        3.1.3 关键零部件选型
    3.2 物料传送系统总体设计
        3.2.1 物料传送系统方案设计
        3.2.2 物料传送系统结构设计与改进
        3.2.3 气缸的参数计算与选择
    3.3 夹紧定位系统总体设计
        3.3.1 径向定位夹紧机构设计
        3.3.2 轴向定位夹紧机构设计
    3.4 钻孔系统总体设计
        3.4.1 钻孔系统结构设计
        3.4.2 钻孔参数的确定
        3.4.3 钻孔电机的选型
        3.4.4 伺服电机的选型
    3.5 毛刺清理系统总体设计
    3.6 各子系统的整合与布局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动钻孔机的整体可行性分析
    4.1 自动钻孔机整体模态分析
    4.2 自动钻孔机生产节拍的保证
        4.2.1 时序设计
        4.2.2 钻 Φ2mm孔机构耗时
        4.2.3 物料传送机构耗时
        4.2.4 上料机构耗时
    4.3 毛刺打磨系统可行性分析
        4.3.1 长杆球头铣刀模态分析
        4.3.2 打磨毛刺工艺仿真分析
    4.4 自动钻孔机整体运动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自动钻孔机的实验研究
    5.1 实验评定指标
    5.2 实验条件
        5.2.1 实验设备
        5.2.2 试件与刀具材料
        5.2.3 加工参数
    5.3 实验结果分析
        5.3.1 加工效率的比对
        5.3.2 毛刺清理能力的验证
        5.3.3 机器设备能力指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致谢

(5)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蓝宝石掏棒加工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掏棒加工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模糊综合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有限元软件ANSYS应用情况
    1.4 参数优化方法应用现状
    1.5 正交设计简介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蓝宝石掏棒加工设备改造
    2.1 加工刀具的选择
    2.2 蓝宝石掏棒机改造
        2.2.1 主轴箱改造
        2.2.2 工作台改造
        2.2.3 其他装置改造
    2.3 掏棒机有限元分析
        2.3.1 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
        2.3.2 掏棒机的静力学分析
        2.3.3 掏棒机的模态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蓝宝石掏棒加工实验及参数统计学分析
    3.1 实验材料与实验设备
        3.1.1 实验材料与工装
        3.1.2 实验设备
    3.2 实验方案的选择
    3.3 掏棒加工正交实验
        3.3.1 正交实验设计的优越性
        3.3.2 加工参数水平的设定和正交表的设计
        3.3.3 加工实验及实验结果的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
        3.3.4 单因素对加工结果的影响
    3.4 蓝宝石掏棒加工参数分析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蓝宝石掏棒加工参数优化
    4.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1.1 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和评价集
        4.1.2 建立评价矩阵
        4.1.3 指标权重分配
        4.1.4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与计算
    4.2 模糊评价分析
        4.2.1 主效应分析
        4.2.2 交互效应分析
        4.2.3 综合评价
        4.2.4 模糊综合评价与统计学方法的比较
    4.3 最优加工参数的验证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沈阳机床集团在汽车行业的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机床产品在汽车行业中的需求分析
    2.1 汽车行业发展及产业链分析
        2.1.1 传统汽车工业的发展及产业链分析
        2.1.2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及产业链分析
    2.2 汽车金切类典型零部件对机床的需求分析
        2.2.1 传统汽车典型零件及对机床的需求
        2.2.2 新能源电动汽车金切类零件及对机床的需求
第三章 沈阳机床集团在汽车行业的竞争分析
    3.1 沈阳机床集团简介
    3.2 技术竞争力
    3.3 服务竞争力
    3.4 机床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3.5 竞争对手分析
    3.6 综合竞争力分析
第四章 沈阳机床集团在汽车行业的发展战略选择
    4.1 战略方向选择
        4.1.1 SWOT 分析
        4.1.2 战略选择
    4.2 战略构成
        4.2.1 构建行业针对性管理模式与解决方案
        4.2.2 构建智慧制造策略
        4.2.3 构建智能化管理与服务模式
第五章 沈阳机床集团在汽车行业战略推进保障措施
    5.1 在汽车行业展开国际合作项目的研发投入
    5.2 企业组织管理架构扁平化改革
    5.3 以财务管理为企业核心准则
    5.4 供应链平台整合机制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7)钻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智能化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组合机床的国内外现状
    1.2 钻孔组合机床介绍
    1.3 PLC 控制技术概述
    1.4 智能化控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2 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开发环境
    2.1 三菱 FX 系列 PLC
        2.1.1 组成及功能
        2.1.2 执行过程及应用
    2.2 GSM 系统及其短信息业务
        2.2.1 GSM 系统简介
        2.2.2 短信息业务
        2.2.3 GSM07 系列协议简介
    2.3 主要 AT 命令解析
    2.4 GSM 短信息模块
    2.5 RS-232 串口通讯
    2.6 SIM 卡接口
    2.7 本章小结
3 基于钻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的设计
    3.1 钻孔组合机床基本工作要求
    3.2 钻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基本原理
    3.3 确定液压系统执行元件的主要参数
    3.4 选择液压元件
        3.4.1 液压泵及电机的选择
        3.4.2 控制阀的选择
    3.5 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3.5.1 系统压力损失的验算
        3.5.2 系统效率的计算
        3.5.3 系统发热温升的验算
    3.6 液压系统故障监测与诊断技术
    3.7 本章小结
4 钻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智能化控制的硬件设计
    4.1 PLC 主控模块设计
    4.2 参数控制模块设计
    4.3 防盗报警模块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钻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智能化控制的程序设计
    5.1 PDU 编码介绍
    5.2 程序的设计部分
        5.2.1 TC35i 模块的控制
        5.2.2 存储单元的分配
        5.2.3 PLC 主程序设计
        5.2.4 系统初始化程序
        5.2.5 PLC 对 PDU 模式的短信息接收与发送流程
    5.3 防盗报警模块的程序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液压系统智能化控制及前沿探究
    6.1 液压系统智能化操控界面的设计
    6.2 液压故障的远程智能诊断
    6.3 液压故障的远程智能化控制的探究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数控车床传动系统改造分析及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深孔钻床的传动改造
2 深孔钻床加工工件实验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刀具
    2.3 实验材料
    2.4 实验设备
    2.5 切削参数
    2.6 实验过程
    2.7 数据采集
3 结语

(9)摇臂钻床的数控化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 机床的数控化改造
    1.3 本课题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2章 机械改造方案
    2.1 传统摇臂钻床的机械结构
    2.2 机械结构的改造与设计
    2.3 主要部件分析与设计
        2.3.1 主轴箱水平运动机械结构设计
        2.3.2 摇臂升降运动机械结构设计
        2.3.3 摇臂转动机械结构设计
        2.3.4 数控回转台机械结构设计
    2.4 主要传动部件的设计
        2.4.1 主轴箱水平运动传动设计
        2.4.2 摇臂垂向升、降传动设计
    2.5 机床的软硬限位
    2.6 机床参考点设计
    2.7 IM174 模块的回零方式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选型
    3.1 传统摇臂钻床电气原理
    3.2 电气改造
    3.3 进给伺服电机的要求
    3.4 水平传动伺服电机的计算与选择
    3.5 竖直传动伺服电机的计算与选择
    3.6 伺服驱动器的选择
    3.7 数控系统的选择原则
    3.8 数控系统的选型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伺服系统的性能分析
    4.1 伺服系统的功能
    4.2 伺服系统的基本要求
    4.3 进给伺服系统对机床性能的影响
        4.3.1 数控机床的制造精度
        4.3.2 系统开环放大倍数
        4.3.3 滚珠丝杠
        4.3.4 非线性因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控制系统设计
    5.1 PLC 简要介绍
    5.2 PLC 与 CNC 与机床本体的关系
    5.3 S7-300 简介
    5.4 PLC 硬件设计
        5.4.1 STEP-7 简介
        5.4.2 改造后钻床的控制要求
        5.4.3 控制方案设计
        5.4.4 硬件的设计
        5.4.5 系统的输入/输出点的分配
    5.5 PLC 软件设计
        5.5.1 STEP-7 编程方式
        5.5.2 程序结构
        5.5.3 步进电机驱动程序设计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数控机床模块划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依据与背景
    1.3 模块化设计的几个基本概念
        1.3.1 模块
        1.3.2 模块化
        1.3.3 模块化设计
        1.3.4 关于模块化设计的其他概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1 模块划分技术研究现状
        1.4.2 模块化划分的发展趋势
        1.4.3 模块化设计在现代数控机床制造中的应用
    1.5 模块化设计的优点
    1.6 论文内容及研究方法
        1.6.1 论文内容
        1.6.2 论文组织结构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数控机床模块划分原则与方法研究
    2.1 几种模块划分原则综述
    2.2 改进的模块划原则
    2.3 两种有代表性的模块划分方法研究
        2.3.1 基于用户需求的模块划分方法
        2.3.2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模块划分方法
        2.3.3 两类划分方法的差异
    2.4 改进的模块划分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控机床功能分析
    3.1 市场调查与分析
    3.2 确定机床型谱
    3.3 确定机床主参数
        3.3.1 主参数定义
        3.3.2 机床参数及主参数的确定
    3.4 确定机床总功能
    3.5 机床功能分解
        3.5.1 功能分解方法
        3.5.2 功能分解结果
        3.5.3 建立子功能关系结构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控机床的功能结构模块划分
    4.1 功能结构模块划分过程模型
    4.2 功能模块划分原则
    4.3 划分功能模块
        4.3.1 子功能独立条件
        4.3.2 功能相关度
        4.3.3 划分功能模块
        4.3.4 数控机床的功能模块划分实例
    4.4 划分结构模块
        4.4.1 结构模块划分原则
        4.4.2 结构模块划分
        4.4.3 结构模块划分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控机床模块划分方案的评价与决策
    5.1 确定模块划分方案的评价指标
    5.2 确定模块划分的评价方法
    5.3 模块划分方案的评价过程
        5.3.1 建立阶梯层次结构
        5.3.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5.3.3 计算被比较元素的相对权重
        5.3.4 计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5.3.5 基于VB的判断矩阵的计算
        5.3.6 计算方案层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
    5.4 数控车铣中心模块划分方案的评价
    5.5 本章结论
第6章 数控机床模块系列化设计及配置管理
    6.1 基于SolidWorks的数控机床模块系列化设计研究
        6.1.1 数控机床模块系列化设计原理与条件
        6.1.2 数控机床模块系列化设计方法及其实现
    6.2 数控机床模块配置及管理
        6.2.1 模块族和模块族模型的概念
        6.2.2 模块库数据管理
        6.2.3 模块库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立式钻床的数控改装(论文参考文献)

  • [1]溺死相关浮游生物DNA检测技术研究[D]. 徐曲毅. 广东工业大学, 2018(09)
  • [2]铁基合金非晶带材喷嘴加工——机床设备的合理选择与应用[J]. 申亚东. 科技视界, 2017(28)
  • [3]钻攻一体化专机的设计研究[D]. 郑昊. 合肥工业大学, 2017(07)
  • [4]液压缸缸筒表面自动钻孔机的整体研制[D]. 宋贺. 吉林大学, 2016(09)
  • [5]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蓝宝石掏棒加工参数优化[D]. 张亮.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6(02)
  • [6]沈阳机床集团在汽车行业的发展战略研究[D]. 王天宇. 吉林大学, 2014(09)
  • [7]钻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智能化控制的研究[D]. 王猛. 青岛科技大学, 2014(04)
  • [8]数控车床传动系统改造分析及实验[J]. 张笑维,张伟. 机电信息, 2014(03)
  • [9]摇臂钻床的数控化改造[D]. 杨崇泽. 燕山大学, 2012(04)
  • [10]数控机床模块划分方法研究[D]. 王力. 东北大学, 2010(03)

标签:;  ;  ;  

立式钻床数控改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