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委员呼吁支持“金桥工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重庆政协委员呼吁支持“金桥工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一、重庆市政协委员呼吁 支持“金桥工程”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论文文献综述)

王光明[1](2019)在《中国科协70年发展历程回顾》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回顾中国科技团体的核心和集中代表——中国科协与新中国同成长、共命运、齐发展的70年历程,从中国科协在党的领导下,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深化认识科协性质,提高科协地位,发挥科协独特作用,树立科协鲜明形象与确定工作定位,发扬优良传统和首创精神,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办好科技工作者之家等九个方面归纳总结中国科协70年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和宝贵经验。

徐华伟[2](2019)在《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研究》文中认为纵观人类演进的历史长河,可以发现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能力发挥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单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这既表明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前提,也说明人获得解放的过程同时是人能力得到发展,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作为“天生的政治动物”,人类所构造的政治生活是保障其生存所必须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条件,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就是人参与政治生活发展出来的能力,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命题的体现,是确立人在世界中主体地位的主要表征。在相当有限的时间内,互联网席卷全球,新技术的开放性与互动性为公民在政治生活方面增添了崭新的元素,信息的共享与快速流转无疑极大的降低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门槛,虚拟社区、网络社团、网络政治动员、网络民意征集、人肉搜索等展现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新面貌,再一次充分验证了“科学技术从来都是历史的有力杠杆”这一论断。基于网络,公民对于政治参与的态度、政治表达的热情以及采取集体行动的质量有了崭新的提升。在我国引入全功能互联网的20余年时间里,经过国家自上而下的全力推动和公民自下而上的积极应用的相互助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迅速,从纵向上看,公民关注政治生活的范围、理解政治生活的深度和处理政治生活问题的方式都有着巨大的突破,从横向上看,公民对于自身权利的维护和整体协作推动事件发展的能力显着增强。然而,在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如数字鸿沟、信息泛滥以及网络政治参与失序化与无效化的问题,究其原因,我国当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根本上决定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所要显现的问题,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应然”与现阶段的“实然”状态的对立统一关系;两千年传统政治文化的积淀,塑造了我国公民特有的心理习惯和行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与代表开放透明互动共享精神的互联网文化有着矛盾冲突,这是深层次原因;当前政治参与制度对于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保障的不足则构成了直接原因。有鉴于此,通过加强经济建设、推进民主建设、开展文化建设、完善制度建设以及推动技术建设的路径,奠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物质基础,搭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平台,开拓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空间,构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保障体系和增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动力,从而提升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有效维护公民政治权利,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罗龙秀[3](2014)在《网络时代通讯社角色的嬗变 ——以新华社为例》文中提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网络时代,新的传播环境与传播特性应运而生。网络时代信息海量,获取便利,且新闻报道形式多媒体化,为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与压力。作为我国国家通讯社与世界通讯社,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新华社与时俱进,积极应对。通过对《新华每日电讯》1996年5月第二周与2013年同期新闻报道的对比及其他新华社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研究发现,进入网络时代后,新华社传播渠道、产品与服务及服务对象均发生了变化。新华社多方拓展新媒体业务,建设新的传播渠道;大力开展信息产品建设,形成了种类丰富、层次多样的信息产品体系;服务对象不断扩大,由媒体发展到非媒体,由政府高层拓展到各级领导干部、企事业高层、研究机构及个人,成功地从以新闻产品为中心的消息总汇发展成为了新闻与信息产品并举的信息提供商。同时,新华社新闻产品的新闻传播理念也随着新闻产品的不断完善发生了转变。现如今,新华社的新闻报道体裁更均衡,形式更多样,报道内容日渐扩大、细化,报道对象也日趋丰富,贴近群众生活实际的新闻报道也大量增加,可读性越来越强。

王勇[4](2006)在《任应秋治《伤寒论》学术思想整理及传承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是中医学的宝贵财富,代表着中医学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它们鲜活生动,具有现实的指导性。中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名老中医,继承与挖掘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是加快中医事业发展与创新的重要途径。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加速培养当代名医,已经成为中医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启动了“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及传承方法研究”,本课题是其分课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分析挖掘方法研究”(2004BA721AO1HO4)的一部分。当前,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主要表现为师带徒、文献整理和专家系统研制三种形式。“师带徒”的模式有其局限性,无论是教育的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得到保障。传统的文献整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可重复性和推广性不强。中医专家系统是一种理想的学术思想传承模式,但是当前它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符合中医特点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问题。如何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仍将是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人类正在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迈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中医药的各个领域。主要表现在中医药信息数字化建设、中医药信息网络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医疗信息化建设、虚拟中医药研究机构以及中医药电子商务等各个方面。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应该紧随时代的脉搏,充分把握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形势,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的先进成果,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1.目的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现状,本研究提出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的新思路: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数据库技术,以数据库为载体,实现学术思想的数字化和系统化整理,以网络为传播途径,实现学术思想的快速、广泛的传播,使学术思想的教育作用最大化,使更多的学者受益。本课题拟从任应秋治《伤寒论》学术思想入手,尝试在传统的学术思想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对以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方法进行探索。2.方法与结果2.1任应秋治《伤寒论》学术思想整理本课题首次对任应秋治《伤寒论》的学术特点与学术成就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系统的整理,并归纳出其治《伤寒论》的学术思想体系。任应秋治《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与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早期推崇陆渊雷,践行中医科学化;师承柯琴,主张六经为百病立法;效法柯、徐,分类研究《伤寒论》;以经学启蒙,治伤寒如治经。任应秋研究《伤寒论》的学术成就体现在理论研究、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三个方面,其中以文献研究为重点。理论研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对“伤寒”和“伤寒论”的认识、对“三阴三阳”的认识、伤寒学派的研究以及《伤寒论》学习方法的研究。

杨发祥[5](2004)在《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计划生育是当代中国历史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开展计划生育历史的研究,对中国人口的现代化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除导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九章。 导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代了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包括中国古代的计划生育思想、近代以来的国内外计划生育思想及活动。 第二至第六章分阶段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历程。1949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大体经历了五个较长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1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时期。其中,1949-1953年,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缺失与提出阶段;1954-1957年,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与初步开展阶段;1958-1961年,计划生育步入发展的歧路阶段。第二阶段(1962-1970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时期。1962-1965年,是计划生育的提出及其在部分市、县的试点阶段;1966-1970年,计划生育陷于停顿阶段。第三阶段(1971-1978年),是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时期。以[71]51号文件的发表为标志,中国计划生育进入实质性的发展时期。第四阶段(1979-1991年),是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时期。1979-1984年,是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和政策调适阶段。1985-1991年,是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时期。第五阶段(1992年以来),是计划生育的新形势和新探索时期。1992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步入体制转型时期,计划生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迎接新的挑战,进行新的调适,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 第七章主要阐述了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中相关政策、运作机制及实际效果的地方差异,城乡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军事单位与非军事单位之间、涉外婚姻与本土婚姻之间等呈现出多层次特征。我国计划生育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仍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上,这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在本章中,还阐述了我国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包括“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和相关基本法律中,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等。 第八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推行带来的社会变迁,包括计划生育对妇女、儿童、老人及家庭规模、功能和结构类型的影响,计划生育与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计划生育与城乡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新型生育文化的生长等。 第九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从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与国际环境。 结语主要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包括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并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律和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对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趋势进行了战略性前瞻与预测。

段明良,周少诚[6](2002)在《重庆市政协委员呼吁 支持“金桥工程”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文中研究表明本报讯:近日,重庆市政协委员年终视察团科教文卫体分团视察了该市“金桥工程”实施情况,了解到目前仍存在领导重视不够,科技成果难以转化等问题。委员们呼吁,市委、市?

二、重庆市政协委员呼吁 支持“金桥工程”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市政协委员呼吁 支持“金桥工程”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科协70年发展历程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二、深化认识科协性质,按章办事
三、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健康成长,发展壮大
四、继承发扬科技社团的优良传统,磨砺奋进
五、充分展现首创精神,工作活动缤纷多彩
六、地位不断提升,作用日益凸显
七、逐步树立鲜明的社会形象,明确工作定位
八、不断推进改革与创新,与时俱进
九、不断增强建家意识,办好科技工作者之家

(2)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学者关于此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关于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研究
        1.2.2 关于网络民主的研究
        1.2.3 关于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公民政治参与能力
    2.1 公民政治参与的理论阐释
        2.1.1 国外主要政治参与理论概述
        2.1.2 对国外政治参与理论的小结
        2.1.3 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思想及其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
        2.1.4 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2.2 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基本内涵
        2.2.1 能力的涵义
        2.2.2 公民政治参与能力概念界定
        2.2.3 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公民政治参与能力
        2.2.4 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构成
    2.3 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现实功能
        2.3.1 政治作用
        2.3.2 社会作用
第三章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
    3.1 网络时代的公民与政治参与
        3.1.1 网络时代的来临
        3.1.2 网络时代人的存在方式
        3.1.3 网络对公民的影响
        3.1.4 网络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3.2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概念及内涵
        3.2.1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概念
        3.2.2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内涵
    3.3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基本要素
        3.3.1 基础技术资源是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先行保障
        3.3.2 信息是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基石
        3.3.3 公共性是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实施要求
    3.4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特征
        3.4.1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内生基础:基于网络的政治态度
        3.4.2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外在表现:网络表达
        3.4.3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展现场域:网络公共空间
        3.4.4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展开逻辑:虚拟与现实的相互作用
        3.4.5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拓展力量:网络集体行动
第四章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现状分析
    4.1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与评价
        4.1.1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发展历程
        4.1.2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特征
    4.2 历时性视角下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考察
        4.2.1 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
        4.2.2 能力准备期:1994年——2002年
        4.2.3 公民网络表达诉求能力发展期:2003年至今
        4.2.4 公民网络筛选整合信息能力发展期:2006年至今
        4.2.5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协商能力发展期:2007年至今
        4.2.6 公民移动互联集体行动能力发展期:2010年至今
        4.2.7 小结
    4.3 共时性视角下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考察
        4.3.1 利益相关者:“吸引关注”逻辑下的能力呈现
        4.3.2 网络意见领袖:“提出意见”逻辑下的能力呈现
        4.3.3 普通网民:“围观”逻辑下的能力呈现
        4.3.4 小结
第五章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5.1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中的问题
        5.1.1 数字鸿沟阻碍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共同发展
        5.1.2 信息泛滥动摇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基石
        5.1.3 泛娱乐化和群体极化破坏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公共性元素
        5.1.4 政府整合信息功能不足制约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深入发展
    5.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根本原因
        5.2.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涵
        5.2.2 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根本性影响
        5.2.3 运动式治理的惯性依旧影响重大
        5.2.4 处于发育期的公民社会制约能力的发展
        5.2.5 政府应用信息技术的程度有待提升
    5.3 公民文化的薄弱是深层次原因
        5.3.1 公民文化的涵义
        5.3.2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
        5.3.3 公民网络素养有待提升
    5.4 政治参与制度供给不足是直接原因
        5.4.1 对公民知情权保障的不足
        5.4.2 对公民参与权保障的不足
        5.4.3 对公民表达权保障的不足
        5.4.4 对公民监督权保障的不足
第六章 发展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对策
    6.1 经济建设,奠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基础
        6.1.1 大力发展经济,创造缩小数字鸿沟的物质条件
        6.1.2 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培育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环境
    6.2 民主成长,搭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平台
        6.2.1 以网络民主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6.2.2 强化网络民主互动平台建设
        6.2.3 深化基层网络民主发展
    6.3 文化塑造,开拓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空间
        6.3.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参与型网络政治文化的建设
        6.3.2 协同建设,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参政文化
        6.3.3 开展网络公民教育
    6.4 制度完善,构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保障体系
        6.4.1 创新民主参与制度渠道
        6.4.2 完善法律制度建设
        6.4.3 加强软法建设
    6.5 技术推进,增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动力
        6.5.1 推进网络强国基础设施建设
        6.5.2 加强信息开放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3)网络时代通讯社角色的嬗变 ——以新华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关键概念界定
        1.3.1 网络时代
        1.3.2 消息总汇
        1.3.3 信息提供商
第2章 网络时代概述
    2.1 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
    2.2 网络时代的特征
        2.2.1 数字化存储
        2.2.2 信息的海量性与共享性
        2.2.3 多媒体传播手段
        2.2.4 即时性
        2.2.5 交互性
    2.3 网络时代对通讯社带来的影响
        2.3.1 “消息总汇”身份受到挑战
        2.3.2 个性化需求待满足
        2.3.3 时效追求更强烈
第3章 新华社的角色衍变:从消息总汇到信息提供商
    3.1 传播渠道变化
        3.1.1 网络时代前
        3.1.2 网络时代后
    3.2 提供产品变化
        3.2.1 新闻产品
        3.2.2 信息产品及服务
    3.3 服务对象变化
        3.3.1 媒体方面
        3.3.2 非媒体方面
第4章 新华社新闻传播理念变化
    4.1 报道方式变化
        4.1.1 体裁形式更均衡
        4.1.2 体裁形式更丰富
        4.1.3 不同体裁组合报道应用更多
    4.2 报道题材变化
        4.2.1 新闻题材更细化
        4.2.2 报道对象更亲民
    4.3 新闻文风变化
        4.3.1 变化之“说什么”
        4.3.2 变化之“怎么说”
    4.4 版面设计变化
        4.4.1 版面设计更规范
        4.4.2 版面布局更美观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新华每日电讯》新闻一览表

(4)任应秋治《伤寒论》学术思想整理及传承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第一章 中医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
    1.1 信息技术概述
        1.1.1 信息
        1.1.2 信息技术
        1.1.3 信息化
        1.1.3.1 信息高速公路
        1.1.3.2 三金工程
    1.2 信息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1.2.1 中医药信息数字化
        1.2.2 中医药信息网络
        1.2.3 中医药教育信息化
        1.2.4 医院信息化
        1.2.5 中医药虚拟研究院
        1.2.6 中医药电子商务
    1.3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现状
        1.3.1 师带徒
        1.3.2 文献整理
        1.3.3 专家系统
    1.4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术思想传承
        1.4.1 基于数据库技术的学术思想整理
        1.4.2 基于网络数据库技术的学术思想传承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任应秋治《伤寒论》学术思想整理
    2.1 中医名家任应秋
        2.1.1 任应秋生平
        2.1.2 学术思想演变
        2.1.3 主要成就与贡献
        2.1.3.1 创立各家学说
        2.1.3.2 整理古代文献
        2.1.3.3 弘扬仲景学术
        2.1.3.4 培养中医人才
        2.1.3.5 高超的医术
        2.1.3.6 治学的楷模
    2.2 研究《伤寒论》的着作
    2.3 治《伤寒论》学术渊源与特点
        2.3.1 推崇陆渊雷,践行中医科学化
        2.3.2 师承柯琴,主张六经为百病立法
        2.3.3 效法柯、徐,分类研究《伤寒论》
        2.3.4 以经学启蒙,治伤寒如治经
    2.4 理论研究
        2.4.1 “伤寒”和《伤寒论》
        2.4.1.1 “伤寒”是“为邪所伤”
        2.4.1.2 《伤寒论》就是“疾病论”
        2.4.2 《伤寒论》“三阴三阳”
        2.4.2.1 《伤寒论》“三阴三阳”的特点
        2.4.2.2 “三阴三阳”是《伤寒论》的辨证施治的体系
        2.4.2.3 六经病证体系
        2.4.3 伤寒学派
        2.4.3.1 晋唐两宋研究《伤寒论》八大家
        2.4.3.2 明以后伤寒学的三大流派
        2.4.3.3 近代治伤寒学的主要流派
        2.4.4 如何学习《伤寒论》
        2.4.4.1 如何选本
        2.4.4.2 阅读方法
        2.4.4.3 以临床实践为依据
    2.5 文献研究
        2.5.1 训诂研究
        2.5.1.1 校勘
        2.5.1.2 音义
        2.5.1.3 句释
        2.5.1.4 串解
        2.5.1.5 语译
        2.5.1.6 章句
        2.5.2 类分研究
        2.5.2.1 症状
        2.5.2.2 治法
        2.5.2.3 方剂
        2.5.2.4 药物
        2.5.2.5 脉法
        2.5.3 提要研究
        2.5.4 索引研究
        2.5.5 表解研究
    2.6 临床研究
        2.6.1 用经方治杂病
        2.6.2 用经方善变通
    2.7 任应秋治《伤寒论》学术思想体系
第三章 任应秋治《伤寒论》学术思想传承方法研究
    3.1 网络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技术
        3.1.1 网络技术
        3.1.2 数据库技术
        3.1.2.1 数据库技术概述
        3.1.2.2 数据库系统设计
        3.1.2.3 Access与数据库
        3.1.3 网络数据库技术
        3.1.3.1 网络数据库技术概述
        3.1.3.2 ASP技术
        3.1.3.3 ASP.NET
    3.2 任应秋治《伤寒论》学术思想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3.2.1 数据库需求分析
        3.2.2 数据库概念模型
        3.2.3 数据库的设计
        3.2.3.1 学术思想数据表
        3.2.3.2 经验心得交流数据表
        3.2.3.3 用户信息表
        3.2.4 数据库的建立
        3.2.4.1 创建数据库文件
        3.2.4.2 创建表
        3.2.4.3 设定表关系
        3.2.4.4 录入数据
    3.3 任应秋治《伤寒论》学术思想网络共享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3.1 系统需求分析
        3.3.1.1 开发目标
        3.3.1.2 功能性要求及限制
        3.3.1.3 系统配置
        3.3.2 系统设计
        3.3.2.1 网站结构图
        3.3.2.2 系统功能结构图
        3.3.3 Web窗体设计和系统功能实现
        3.3.4 系统测试
        3.3.4.1 用户注册、登陆和登出测试
        3.3.4.2 系统功能测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1:任应秋简历
    附录2:任应秋主要着作一览
    附录3:表目录
    附录4:图目录

(5)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资料
    第三节 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中国古代计划生育思想
        一、 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二、 提高人口质量的思想
        三、 重视人口统计的思想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思想
        一、 晚清至五四的人口思想
        二、 欧美节育之风与桑格夫人访华
        三、 五四以后的节育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 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1949-1961年)
    第一节 现实与要求:计划生育提出的起点(1949-1953)
        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计划生育的缺失
        二、 计划生育呼之欲出
    第二节 政策与宣传:计划生育起步的双翼(1954-1957)
        一、 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
        二、 计划生育的初步开展
    第三节 论争与批判:计划生育发展的歧路(1958-1961)
        一、 计划生育指导思想的反复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艰难行进
第三章 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1962-1970年)
    第一节 计划生育的再度兴起(1962-1965)
        一、 计划生育工作环境的重启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举步
    第二节 计划生育陷于停顿(1966-1970)
        一、 口头上:“要注意计划生育”
        二、 实际上:计划生育陷于停顿
第四章 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1971-1978年)
    第一节 计划生育体制初成
        一、 生育政策的基本形成
        二、 组织机构的恢复和成立
        三、 计生药具的生产和管理
    第二节 计划生育在城乡的全面推行
        一、 计划生育的全面推行
        二、 人口科学研究的复苏
第五章 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1979-1991年)
    第一节 计划生育开始成为基本国策(1979-1984)
        一、 生育政策的导向与调适
        二、 组织机构的日趋健全
        三、 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
    第二节 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1985-1991)
        一、 计划生育体制走向完备
        二、 制度化运作下计生工作的开展
第六章 计划生育的新形势与新探索(1992年至今)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育政策与体制建设
        一、 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二、 计生体制的进一步规范化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探索
        一、 工作新内容:优质服务
        二、 农村:村级自治
        三、 城市:社区计划生育
        四、 发展道路:综合治理
第七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地方差异与法制化道路
    第一节 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上的差异
        一、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二、 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工作
        三、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四、 计划生育的其他差别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
        一、 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及相关法律
        二、 计划生育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
        三、 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出台
第八章 计划生育与社会变迁
    第一节 计划生育与家庭
        一、 计划生育与妇女
        二、 计划生育与儿童
        三、 计划生育与老人
        四、 计划生育与家庭发展
    第二节 计划生育与可持续发展
        一、 计划生育与经济发展
        二、 计划生育与生态环境
        三、 计划生育与人口发展
    第三节 计划生育与社会心态
        一、 城镇生育观念的变迁和新型生育文化的初成
        二、 农村生育观念中传统与现代的并存与消长
第九章 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
    第一节 各国生育政策及生育现状比较
        一、 生育政策比较
        二、 生育现状比较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中外交往与合作
        一、 与国际组织的交往合作
        二、 双边及多边国际交往与合作
        三、 参与其它国际人口活动
    第三节 中国计划生育的国际评价
        一、 国际舆论
        二、 国际人口奖
结语
    第一节 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得失分析
        一、 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
        二、 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
        三、 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战略性前瞻与预测:路在何方?
参考文献
附录1: 1949-2002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增率、总和生育率、总人口一览表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后记

四、重庆市政协委员呼吁 支持“金桥工程”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科协70年发展历程回顾[J]. 王光明. 学会, 2019(08)
  • [2]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研究[D]. 徐华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1)
  • [3]网络时代通讯社角色的嬗变 ——以新华社为例[D]. 罗龙秀. 南昌大学, 2014(02)
  • [4]任应秋治《伤寒论》学术思想整理及传承方法研究[D]. 王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5]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D]. 杨发祥. 浙江大学, 2004(03)
  • [6]重庆市政协委员呼吁 支持“金桥工程”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N]. 段明良,周少诚. 人民政协报, 2002

标签:;  ;  ;  ;  ;  

重庆政协委员呼吁支持“金桥工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