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椒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凤椒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一、峰胶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宋美洁[1](2021)在《蜂胶中α-二羰基化合物的含量测定及种类分布研究》文中认为蜂胶是蜜蜂采集树胶并混以腺体分泌物加工而成的具有芳香气味的胶黏性固形物,其富含多酚类等多种功能组分,对于保护蜂群健康和蜜蜂的社会免疫起到重要作用。蜂胶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功能食品、日用品、医疗等领域。蜂胶的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研究对于蜂胶的利用、产品开发和消费安全具有重要支撑意义。α-二羰基化合物(α-DCs)是一类由美拉德反应或焦糖化反应形成的具有高度生物反应活性的羰基化合物,其主要在富糖或富脂食品的热处理和储存过程中产生。食品中α-DCs的形成直接影响加工食品的香气、味道和颜色,已被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质量变化的指示指标。此外,某些α-DCs是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和一些有毒化合物(丙烯酰胺、呋喃和杂环芳香胺等)形成的前体物质,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因此,α-DCs含量的准确分析及分布研究对于食品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消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蜂胶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功能产品,其来源和加工方式会导致蜂胶中含有α-DCs,但目前尚无蜂胶中α-DCs研究的相关报道。针对蜂胶中α-DCs的含量及种类分布研究,项目基于文献方法和前期的研究基础,首先,通过核糖/L-半胱氨酸的美拉德反应模拟体系,采用邻苯二胺衍生,形成主要的α-二羰基化合物喹喔啉类衍生产物,并通过制备液相获得系列标准品。通过文献比对和高分辨质谱鉴定最终确证到了10种α-二羰基化合物喹喔啉类衍生物标准品,除MGO外,纯度在89%~99%之间。基于所制备的标准品,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采用固相萃取小柱进行两次净化,建立适用于蜂胶基质中α-二羰基的提取方法,方法的添加回收率在75%~9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6.10%。同时,建立了适用于蜂胶中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分析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方法,对不同蜂胶样品中挥发性α-DCs进行了初步鉴定。基于建立的方法,对不同地理来源及不同提取加工技术的蜂胶提取物进行了研究分析,共检测到10种α-DCs,范围在0.006 mg/kg~44.936 mg/kg之间,其中,甲基乙二醛(MGO)、葡萄糖醛酮(GS)和2,3-丁二酮(2,3-BD)的含量丰富。不同类型产品比较结果显示,杨树型蜂胶中α-DCs总量约是巴西绿蜂胶的2.5倍,蜂胶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物中MGO的含量比蜂胶乙醇提取物降低了约20倍。此外,巴西绿蜂胶和杨树型蜂胶的长时间贮存,可使得3-脱氧-葡萄糖醛酮(3-DG)水平显着升高。本研究系统地筛查了蜂胶中的α-DCs,对蜂胶产品中的α-DCs的风险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撑,拓展了蜂胶组分的研究及质量控制研究的领域。

蒋侠森[2](2020)在《蜂胶的化学成分、抗氧化谱效分析及长白山蜂胶的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蜂胶是蜜蜂(Apis mellifera)采集植物树脂并混合上颚腺、蜡腺等腺体的分泌物而形成的混合胶状物,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天然药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和丰富的化学成分。不同类型的蜂胶化学成分差异大。影响蜂胶化学成分的因素很多,如胶源植物种类、采集时间、采集地理位置以及蜜蜂品种等,其中胶源植物是影响蜂胶成分的最重要因素。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对比了中国蜂胶、巴西绿蜂胶和澳大利亚蜂胶的化学成分差异,并建立了统一的检测方法区分不同类型的蜂胶。杨属型蜂胶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蜂胶类型,中国产的大部分蜂胶属于此类蜂胶。但中国幅员辽阔,且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所以中国不同地区蜂胶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利用相似度分析和聚类分析分析了中国不同产地蜂胶指纹图谱的差异,发现长白山蜂胶中p-香豆酸和CBE两个化合物的含量十分丰富,并分离、纯化并制备了化合物CBE,经质谱和核磁共振鉴定该物质为p-香豆酸苄酯。此外,研究了长白山蜂胶对不同癌细胞系的抑制作用,发现其能够显着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蜂胶、巴西绿蜂胶和澳大利亚蜂胶化学成分的差异建立了 HPTLC和HPLC法,分析了中国蜂胶、巴西绿蜂胶和澳大利亚蜂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蜂胶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不同巴西绿蜂胶样品间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主要的化合物是酚酸类化合物:阿替匹林C、p-香豆酸、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中国不同地区5个蜂胶样品都符合杨属型蜂胶的特征,主要成分是酚酸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但不同样品各化合物的含量存在差异;澳大利亚蜂胶不同样品间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既有符合杨属型蜂胶特征的样品,也有未知类型的样品。2.中国不同地区蜂胶的化学成分、抗氧化活性及谱效关系通过HPLC检测了中国不同地区的49个蜂胶样品,发现这些样品都符合杨属型蜂胶的特征,利用相似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部分采集自东北的蜂胶样品与其他样品存在显着差异。49个中国蜂胶都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将抗氧化活性与HPLC图谱结合起来,构建活性指纹图谱;建立off-line DPPH-HPLC法,通过对比与DPPH溶液反应前后的样品的HPLC色谱峰的变化,筛选出蜂胶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物质有:咖啡酸、阿魏酸、山奈酚、未知物1、咖啡酸苄酯、短叶松素3-乙酸酯、CAPE和高良姜素。3.长白山蜂胶的化学成分和胶源植物对东北地区采集的104个蜂胶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合样品采集信息,发现长白山蜂胶与其他地区的蜂胶有明显的区别,其中p-香豆酸和CBE两个化合物的含量在长白山蜂胶中更为丰富;对比长白山地区不同植物的HPLC图谱,初步判定长白山蜂胶的胶源植物是山杨和小叶杨。4.化合物CBE的分离纯化、制备鉴定及化学合成利用硅胶柱层析和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树脂柱分离纯化了化合物CBE,并经过制备液相色谱得到高纯度的CBE,经质谱和核磁共振鉴定化合物CBE是p-香豆酸苄酯,并利用酰氯法以p-香豆酸为原料合成了p-香豆酸苄酯。5.长白山蜂胶的抗癌活性利用CCK-8检测了长白山蜂胶醇提物对7种不同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长白山蜂胶对人胰腺癌细胞PANC1、人肺癌A549细胞、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人肝癌细胞HepG2、人膀胱癌细胞T24和人乳腺癌MDA-MB-231的增殖抑制效果较弱。但是,长白山蜂胶能够显着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调节细胞周期。同时长白山蜂胶能增加活性氧(ROS)的产生并降低线粒体膜电位(MMP)。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仪结果表明,长白山蜂胶通过死亡受体途径和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并能调节细胞周期,从而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

郐婉宁[3](2020)在《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蜂胶中的差异性代谢物》文中研究说明蜂胶素有“紫色黄金”之称,含有较多的黄酮和酚酸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消炎、抗癌、抗辐射、抗菌等生物学活性。但因产量较低、生产周期长常导致蜂胶市场供不应求,加之蜂胶成分复杂且与杨树芽成分相似,使它掺假现象层出不穷。随着蜂胶商品化进程的推进,不法分子常将杨树芽加工伪装成蜂胶出售。之前的许多研究中,对蜂胶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如酚酸和黄酮等的测定主要依据国家标准,或利用某种方法对单一的化合物进行靶向测定。本研究是基于代谢组学技术,采用液质联用方法对蜂胶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寻找不同产地原蜂胶和蜂胶产品之间的差异性代谢物,同时对蜂胶中的金属污染物进行测定,为蜂胶及其制品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本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蜂胶的代谢组学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UPLC-Q Exactive Obitrap LC-MS)获得不同产地蜂胶、蜂胶产品的原始数据,将其导入Compound Discoverer2.1软件对样品总离子流图中的特征峰进行提取,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不同样品进行区分,寻找可能的差异性代谢物;然后利用高分辨质谱得到的二级数据,结合Compound Discoverer2.1软件的数据处理,对代谢物进行初步定性;第二部分即样品的金属污染物检测,利用ICP-MS对样品中的铝、锰、铅、镉、铬、砷、铁等元素进行测定,为合理使用蜂胶产品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第一部分结果显示不同蜂胶样品间均能较好区分。山东和四川原蜂胶共筛选定性出16种差异性代谢物,山东原蜂胶含有较多的邻苯二甲醛、异甘草素、3-邻甲基槲皮素、4,5,6,7-四甲氧基黄酮等物质,乙基香兰素丙二醇缩醛、异丁酸香兰素乙酯和光甘草酚等多分布于四川蜂胶;四川和河北省蜂胶共寻找出16种差异性代谢物,四川蜂胶含有较多的银杏酸、腰果酸、18-β-甘草次酸等物质,河北蜂胶中含有较多异紫花前胡内酯、2-羟基马尿酸、洛伐他汀等物质;山东和河北蜂胶差异性较小,共寻找出11种差异性代谢物,山东蜂胶含有银杏酸和艾考莫瑞,河北蜂胶含有较多乔松素、樱花素、异甘草素等物质。三省原蜂胶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可能为蜂胶采集地胶源植物树脂成分的差异,并辅以环境和气候的影响。蜂胶原胶与网购蜂胶差异较小,最终定性出11种差异性代谢物,网购蜂胶含有较多香豆素类物质(蒿属香豆素、异戊烯氧基呋喃香豆素)、黄酮类物质(3-羟基黄酮、乔松素、3-邻甲基槲皮素)等物质,蜂胶原胶中咖啡酸、白当归脑、二甲基倒捻子素等3种物质含量较多。造成差异的原因为蜂农对蜂胶加工程度较轻,且不同产地的蜂胶成分常存在一定差异。蜂胶原胶与蜂胶胶囊具有显着差异性,共寻找出19种差异性代谢物,包括银杏酸、绿原酸、肉桂酸、咖啡酸、阿魏酸、乔松素、异甘草素、4,5,6,7-四甲氧基黄酮等物质。其中胶囊中富含莽草素、4,5,6,7-四甲氧基黄酮、阿魏酸松柏酯、β,β-二甲基丙烯酸紫草素、[3,4,6-三乙酰氧基-5-(苯甲氧基)-1-环己烯]苯甲酸甲酯5种物质,其余14种物质在蜂胶原胶中含量较多。差异性产生的原因为蜂胶加工过程成分的部分损失和加工辅料的加入等。第二部分结果显示蜂胶原胶中Al、Cr、Fe、Ba、Pb含量较多且存在超标情况,其他元素如钒(V)、锰(Mn)、钴(Co)等12种元素的含量相对较低。随机购买的10种市售的胶囊产品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限定标准,金属污染较小。

张文文[4](2019)在《马来西亚无刺蜂Heterotrigona itama蜂胶中萜类成分的优化提取、定量及生物活性检测》文中研究说明无刺蜂蜂胶(Geopropolis)是由蜜蜂科(Apidae)无刺蜂属(Trigona)的无刺蜂昆虫通过采集不同植物的嫩芽、树脂的分泌物以及自然中的土壤颗粒,混入自身分泌物形成的粘滞度较高的固形物质。受无刺蜂蜂种、地理环境、当地植物胶源差异以及不同的采胶时间等内在、外在因素影响,无刺蜂蜂胶有着独特而又复杂的化学组成,主要成分包括萜类、黄酮类、酚酸类、植物甾醇类和氧杂蒽酮类化合物,以及维生素、矿物质、游离脂肪酸、可水解单宁、皂甙、生物碱等。无刺蜂蜂胶复杂的化学组分决定了其多种活性,如抗氧化、抑菌、抗肿瘤、抗增殖、抗炎、抗病毒、抗突变等。与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所采集的蜂胶(Propolis)不同,无刺蜂蜂胶中的萜类化合物丰富含量较高,是其生物活性的重要物质基础及挥发性成分的主要来源,然而当前相关研究较为不足。Heterotrigona itam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的无刺蜂蜂种,本实验以采集于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的无刺蜂H.itama所产蜂胶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萜类成分优化提取及相关活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以及响应面优化无刺蜂H.itama蜂胶中萜类成分的提取效率得出最佳工艺参数:95%的乙醇浸提蜂胶在浸提时间为72 h、料液比1:30 g/mL、浸提3次时,无刺蜂H.itama蜂胶中的萜类物质提取率最高(46.44±0.07%)。2.根据实验室现有的五种萜类标准品和制备纯品,通过LC-MS/MS(液相色谱-二级质谱联用)对无刺蜂H.itama蜂胶中的主要萜类成分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刺蜂H.itama蜂胶含有(24E)-Dammara-20,24-dien-26-al 0.926 mg/g,α-香树精 1.029 mg/g,24(E)-cycloart-24-ene-26-o1-3-one 0.304 mg/g,20-hydroxy-24-dammaren-3-one 0.343 mg/g,龙脑香醇酮0.441 mg/g。3.利用体外清除自由基实验和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炎症实验模型,评价无刺蜂H.itama蜂胶的抗氧化和抗炎症活性。体外实验表明H.itama蜂胶优化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ICso分别为630.31±0.76 μg/mL和321.58±3.67μg/mL;细胞实验结果表明H.itama蜂胶优化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促炎症基因i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L-1β(白介素-1β)、IL-10(白介素-10)mRNA相对表达和促进抗氧化基因HO-1(血红素氧合酶1)mRNA相对表达来抑制炎症反应。综上,本课题优化了无刺蜂H.itama蜂胶中的萜类成分提取工艺参数;检测了无刺蜂H.itama蜂胶萜类优化提取物中的五种主要萜类成分含量;验证了无刺蜂H.itama蜂胶萜类优化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和一定的抗氧化性。该研究结果可作为理论依据来促进无刺蜂H.itama蜂胶资源的开发与产品生产应用。

邱潍[5](2019)在《蜂胶有效成分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蜂胶是一种宝贵的天然资源,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菌、消炎等作用。因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因此对其有效成分进行提取以及抗氧化活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论文重点研究蜂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即采用超声辅助有机溶剂分级提取法对蜂胶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并对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化学发光法测定蜂胶样品清除自由基的性能;分别以蜂胶样品抗氧化的能力;探讨了蜂胶有效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量效关系;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蜂胶黄酮的提取工艺:1.采用有机溶剂分级提取法和超声辅助法分别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以及70%乙醇提取河南蜂胶中的有效成分,得到蜂胶的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以及乙醇提取物。利用有机溶剂和聚酰胺色谱柱对乙酸乙酯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丙酮结晶后得到五种化合物,鉴定分别为槲皮素、芦丁、高良姜素、芹菜素和白杨素。2.采用四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对蜂胶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蜂胶的黄酮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但由于各种评价方法的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评价体系中,也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抗氧化活性。在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总还原力和铁还原的抗氧化体系中,蜂胶的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蜂胶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而在OH自由基清除体系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则高于乙醇提取物。因此多种方法来评价蜂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是有必要的。3.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对蜂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对超声时间、乙醇质量分数、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四个因素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时间、乙醇质量分数、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蜂胶黄酮提取率有显着的影响。且影响蜂胶黄酮提取效果的各因素按大小排序依次为提取时间>超声时间>提取温度>乙醇质量分数。4.利用Design-Expert 8.0设计响应面实验方案,结合实际可操作情况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70min、乙醇质量分数80%、提取时间11h、提取温度70°C,该条件下的蜂胶黄酮提取率为24.95%,与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下的蜂胶提取25.336%相差不远。

郑宇斐,蒋侠森,陈曦,张翠平,胡福良[6](2019)在《2018年国内外蜂胶研究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2018年国内外蜂胶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对公开发表的212篇中英文文献及2篇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领域、地域分布、刊物分布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评述,并重点介绍了蜂胶的药理活性、化学成分与蜂胶的质量控制、蜂胶的安全性,以及在农业畜牧业等方面应用的研究新进展,同时也介绍了2018年国内外蜂胶相关专利的公开情况。

张婷婷[7](2017)在《GC-MS和紫外光谱法分析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蜂胶的化学组成,探索不同气候带和颜色蜂胶间的差异,同时获得用于分区的特征化合物。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结合硅烷化衍生对采自中国22个省的37个蜂胶和1个树胶的乙醇提取物进行成分鉴定,并进行多变量分析。另外为实现对蜂胶进行简便、快捷地初步品质检测,对37个中国蜂胶的醇提物(Ethanol extract of propolis,EEP)进行紫外光谱(Ultraviolet spectrum,UV)扫描,获得EEP的UV扫描数据,并进行多变量分析,同时测定EEP的总酚、总黄酮含量、特定吸收率和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初步建立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如下:1.GC-MS结合硅烷化衍生对37个蜂胶和1个树胶的乙醇提取物进行成分鉴定,结果显示,37个EEP共鉴定出124种化合物,包括25个多酚类化合物,8个萜类化合物,40个糖类及其衍生物,且主要是单糖,7个脂肪酸及其酯类、7个醇类、7个酸类、11个酮类、2个醚类、9个甾体类化合物,此外还鉴定出8个其他类别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苯甲酸(0.13%0.48%)、3,4-二甲氧基肉桂酸(0.13%1.28%)、阿魏酸(0.284.02%)、咖啡酸(0.18%7.14%)和油酸(0.06%7.56%),以咖啡酸的出现频率最高,在除了FJ-1、HN-3和HN-4的34个蜂胶样品中检测到。本研究还鉴定出Muco-肌醇、2-氨基-3-羟基苯甲酸甲酯、β-木栓醇、1,1-二-C-辛基,D-葡萄糖醇、羟基锥栗烯酮等40种化合物,均未在前期蜂胶研究中发现。同时检测到咖啡酸、3,4-二甲氧基肉桂酸、对香豆酸、阿魏酸等典型的杨树型蜂胶化合物,进一步证明了中国蜂胶为杨树型蜂胶。此外在两个山东蜂胶样品中鉴定出白桦脂醇,是桦树皮的主要成分,说明桦树可能是其胶源植物之一。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黄绿色和黄色蜂胶化学成分相似,并与黑色蜂胶有较大差异,热带蜂胶的糖类化合物含量较高,与其他气候带蜂胶差异显着。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建立判别函数模型可有效区分不同颜色蜂胶,双氢酒石酸、白桦脂醇、α-古芸烯等19种成分在不同颜色蜂胶中含量差异较大。按气候带分类变量,建立判别函数模型,可有效区分热带蜂胶,其中α-古芸烯、D-阿拉伯糖、D-果糖等10种化合物在不同气候带蜂胶中含量差异较大。2.对37个中国EEP进行UV扫描,并对UV扫描数据进行PCA和LDA分析,并测定EEP的总酚、总黄酮含量、特定吸收率和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结果显示,UV扫描数据的PCA提取了三个主成分,累计贡献为82.6%,黑色蜂胶与其他颜色蜂胶完全分离;UV扫描积分数据的PCA分析提取了三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2.8%,可将不同品质的蜂胶进行一定区分;LDA对蜂胶样品的分类正确率为97.297%,交叉验证分析成功率为91.891%,该模型可对不同颜色蜂胶进行有效区分,可见多变量分析可有效区分不同颜色的蜂胶,由于不同颜色蜂胶存在品质差异,因此,UV结合多变量分析可将不同品质的蜂胶进行区分。同时,初步建立了总酚、总黄酮含量和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对EEP的成分分析,发现检测方法对蜂胶成分的鉴定有很大影响,硅烷化衍生结合GC-MS分析对蜂胶新成分的发现具有积极作用,结合多变量分析对研究蜂胶影响因素和化学组成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另外UV结合多变量分析可将不同品质的蜂胶进行区分,为蜂胶品质的初步鉴定提供了研究思路。

丁青芝,陈玉,陈婷婷,邹仁英,骆琳,马士巧,马海乐[8](2017)在《中国东北黑蜂蜂胶醇提物化学性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考察东北黑蜂蜂胶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s from the Chinese northeast black bee propolis,EENBP)的理化性质,采用扫描电镜、紫外光谱、红外光谱、GC-MS和LC-MS等技术,分别研究了EENBP的化学组成和特征图谱。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制得的EENBP混合更加均匀;紫外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EENBP中的的化学组分主要包括黄酮类、萜烯类、酯类、酚酸类和醇类等。GC-MS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制得的EENBP中挥发性成分主要是萜烯类化合物,分别是大根香叶烯、杜松烯、愈创木醇和芹子烯。LC-MS从超声辅助提取制得的EENBP中鉴定出苯甲醛、咖啡酸、香豆酸和阿魏酸,蜂胶中还含有柯因、异鼠李素和山奈素等成分。上述结果说明超声辅助提取制得的EENBP活性成分丰富,可以进一步进行相应功能的健康食品、药品的开发。

杨红丽[9](2016)在《中国蜂胶化学组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组分的筛选和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蜂胶是西方蜜蜂从胶源植物的幼芽、树干裂缝处采集树胶,并混入蜂蜡、花粉及其上颚腺分泌物,咀嚼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胶状固体物。蜂胶的化学组成随着采集地植物来源、采集时间等的变化而变化,这也造成蜂胶抗氧化、抗菌等活性变化多样,给蜂胶的质量评价和品质控制带来困难,因此,探索新的分析方法较为全面地分析蜂胶的化学组成并对蜂胶中的抗氧化组分进行筛选和评价,可以为蜂胶的质量控制和蜂胶产品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首先,应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Py-GC/MS)分析了中国蜂胶原胶的化学组成,比较了不同产地蜂胶原胶化学组成的差异。其次,分别测定了中国蜂胶总多酚、总黄酮、总二氢黄酮含量、17种单组分的含量及其离线总抗氧化活性,分析了蜂胶总抗氧化活性与组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筛选出蜂胶中的抗氧化组分。最后,建立优化了蜂胶HPLC-ABTS在线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在线筛选出蜂胶的抗氧化组分,并对其活性大小进行评价,同时探讨了应用该在线方法区分蜂胶和杨树胶的可能性。结果如下:1.应用Py-GC/MS法首次成功分析了中国蜂胶原胶中的化学组分,得到了中国蜂胶原胶的Py-GC/MS谱图。最佳分析条件为:裂解温度550℃,蜂胶粒径120目,进样量0.1 mg,分流比50:1,色谱柱升温程序为:初始柱温40℃,以10℃/min升温到300℃,300℃保持10 min。不同产地蜂胶Py-GC/MS谱图差异较大,可以反应蜂胶原胶多类别化学组分的不同,山东蜂胶黄酮种类多、含量高。浙江舟山的蜂胶中检测到了较高含量的三萜,据悉,这在中国蜂胶中尚属首次。该方法不需要任何复杂的样品前处理,一次进样可以快速、同时完成蜂胶原胶中黄酮类、萜类、酸类、碳氢化合物、酚和醇、醛和酮、酯等多类别化学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为蜂胶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法。2.正交设计法优化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蜂胶黄酮的工艺,最佳参数为:超声功率59 KHz超声温度22±3℃时,超声提取4次,超声时间18 min,乙醇浓度65%,料液比1:28。蜂胶提取物中组分总含量(总多酚、总黄酮、总二氢黄酮含量)和单组分含量结果显示:与巴西蜂胶相比,中国蜂胶含有丰富的酚酸及其酯类、黄酮类组分,它们是咖啡酸、p-香豆酸、咖啡酸苯乙酯、p-香豆酸苄酯、短叶松素-3-乙酸酯、乔松素、白杨素、高良姜素、短叶松素等,其中山东、江苏等地蜂胶含量较高,浙江蜂胶含量较低。中国蜂胶的离线总抗氧化活性与组分总含量、单组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中国蜂胶的总抗氧化活性与其总多酚、总黄酮的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总二氢黄酮的呈弱相关性;与咖啡酸、短叶松素、山奈酚、短叶松素-3-乙酸酯、白杨素、咖啡酸苯乙酯、高良姜素、咖啡酸肉桂酯、阿魏酸苄酯呈显着相关性,与阿魏酸和乔松素呈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与p-香豆酸、p-香豆酸苄酯的相关性不显着。3.优化了HPLC-ABTS在线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柱后ABTS·+自由基反应系统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自由基溶液引入流速为0.2 mL/min,反应环长度为4.5 m,在734 nm波长下检测自由基溶液,采用该波长下吸光度为0.750±0.025的自由基溶液,该方法重现性、稳定性好,灵敏度较高,适用于蜂胶中抗氧化组分的快速筛选和活性测定。应用HPLC-ABTS在线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建立了中国蜂胶的活性指纹谱图,筛选出10个共有的抗氧化组分,鉴定出6个,它们是咖啡酸、山奈酚、高良姜素、短叶松素-3-乙酸酯、咖啡酸苯乙酯、咖啡酸肉桂酯。从抗氧化活性贡献大小上看,咖啡酸、山奈酚和高良姜素对所有的中国蜂胶贡献都较大,短叶松素-3-乙酸酯、咖啡酸苯乙酯和咖啡酸肉桂酯对除了黑龙江、吉林和辽宁蜂胶以外的其他蜂胶贡献也较大。蜂胶在线总抗氧化活性与10个共有抗氧化组分的在线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咖啡酸、山奈酚、短叶松素-3-乙酸酯、咖啡酸苯乙酯与蜂胶抗氧化活性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都较大;高良姜素、咖啡酸酸肉桂酯与蜂胶抗氧化活性也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较小,这六个组分可以作为蜂胶质量评价的指标组分。与离线法相比,在线法能更加高效、直观地筛选出蜂胶中的抗氧化活性组分,并能定量活性大小,对蜂胶进行质量评价和品质控制更有优势。

王凯,张翠平,胡福良[10](2015)在《2014年国内外蜂胶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2014年国内外蜂胶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对公开发表的253篇中英文文献及5篇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领域、地域分布、刊物分布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评述,并重点介绍了蜂胶的药理活性、化学成分、质量控制、蜂胶的安全性及其在农业畜牧业等方面应用的研究新进展,同时也介绍了2014年国内外蜂胶相关专利的公开情况。

二、峰胶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峰胶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蜂胶中α-二羰基化合物的含量测定及种类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蜂胶概述
    1.2 蜂胶生物药理学活性
        1.2.1 抗菌活性
        1.2.2 抗氧化活性
        1.2.3 抗炎活性
        1.2.4 抗肿瘤与免疫调节活性
        1.2.5 血糖调节及抗糖尿病活性
        1.2.6 其他作用
    1.3 蜂胶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1.3.1 蜂胶提取加工工艺
        1.3.2 蜂胶组分、溯源与真实性研究
    1.4 α-二羰基化合物研究背景
        1.4.1 α-二羰基化合物的形成路径
        1.4.2 α-二羰基化合物在食品质量控制中的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α-二羰基化合物标准品的制备
    2.1 试剂与仪器
        2.1.1 试剂
        2.1.2 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溶液的配制
        2.2.2 α-二羰基化合物标准品的制备方法
        2.2.3 α-二羰基化合物标准品的鉴定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α-二羰基化合物衍生试剂的确定
        2.3.2 α-二羰基化合物标准品的鉴定与结构确认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蜂胶中α-二羰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建立
    3.1 材料、试剂和仪器
        3.1.1 材料
        3.1.2 试剂
        3.1.3 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溶液的配制
        3.2.2 样品前处理方法
        3.2.3 UHPLC-Qq Q-MS/MS方法
        3.2.4 GC-QTOF-MS方法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3.4.2 UHPLC-Qq Q-MS/MS仪器条件的优化
        3.4.3 方法学验证
        3.4.4 典型样品的GC-QTOF-MS总离子流图
        3.4.5 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NIST谱库检索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蜂胶中α-二羰基化合物的含量和分布调查
    4.1 材料、试剂与仪器
        4.1.1 材料
        4.1.2 试剂
        4.1.3 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溶液的配制
        4.2.2 不同蜂胶样品前处理方法
        4.2.3 α-二羰基化合物的UHPLC-Qq Q-MS/MS定量方法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地理来源蜂胶中α-二羰基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4.3.2 不同地理来源蜂胶中α-二羰基化合物的贮存变化规律
        4.3.3 不同加工技术杨树型蜂胶中α-二羰基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4.3.4 市售蜂胶产品中α-二羰基化合物的分析与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5.1 α-二羰基化合物标准品的制备
    5.2 蜂胶中α-二羰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建立
    5.3 蜂胶中α-二羰基化合物的含量和分布调查
    5.4 全文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蜂胶的化学成分、抗氧化谱效分析及长白山蜂胶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蜂胶简介
    1.2 蜂胶的主要种类
        1.2.1 杨属型蜂胶
        1.2.2 酒神菊属型蜂胶
        1.2.3 桦木属型蜂胶
        1.2.4 血桐属型蜂胶
        1.2.5 黄檀属型蜂胶
        1.2.6 其它类型蜂胶
        1.2.7 蜂胶胶源植物确定的方法
    1.3 蜂胶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
        1.3.1 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法
        1.3.2 薄层色谱法
        1.3.3 液相色谱法
        1.3.4 气相色谱法
        1.3.5 质谱分析法
    1.4 蜂胶的生物学活性
        1.4.1 蜂胶的抗氧化和抗衰老活性
        1.4.2 蜂胶的抗癌活性
        1.4.3 蜂胶的抗炎活性
        1.4.4 蜂胶的抗菌活性
        1.4.5 蜂胶的降糖活性
        1.4.6 蜂胶的其他生物学活性
    1.5 杨属型蜂胶的胶源植物和化学成分
        1.5.1 杨属型蜂胶的胶源植物
        1.5.2 杨属型蜂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1.5.3 杨属型蜂胶中的酚酸类化合物
        1.5.4 杨属型蜂胶中的萜类化合物
        1.5.5 杨属型蜂胶中的其他物质
第2章 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2.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2.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3章 中国蜂胶、巴西绿蜂胶以及澳大利亚蜂胶化学成分的差异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化学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样品收集与准备
        3.2.4 HPTLC检测方法
        3.2.5 HPLC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中国、巴西和澳大利亚蜂胶毛胶的气味和形状
        3.3.2 中国、巴西和澳大利亚蜂胶的HPTLC色图谱
        3.3.3 衍生化后的各类型蜂胶HPTLC色图谱
        3.3.4 中国蜂胶、巴西绿蜂胶以及澳大利亚蜂胶的HPLC色谱图
    3.4 小结
第4章 中国不同地区蜂胶的化学组成及差异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化学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样品收集与准备
        4.2.4 HPLC分析条件
        4.2.5 蜂胶中总黄酮和总酚酸含量的测定
        4.2.6 不同地区中国蜂胶中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
        4.2.7 数据统计和化学计量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中国蜂胶中总黄酮和总酚酸的含量
        4.3.2 不同地区中国蜂胶的HPLC分析及各物质的含量
        4.3.3 中国49个蜂胶中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性
    4.4 小结
第5章 中国蜂胶的抗氧化活性和谱效关系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化学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蜂胶样品的收集与准备
        5.2.4 液相色谱条件
        5.2.5 蜂胶抗氧化能力的测定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5.2.6 离线HPLC-DPPH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5.2.7 统计和化学计量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中国蜂胶的抗氧化活性
        5.3.2 利用数理统计分析中国蜂胶的谱效关系
        5.3.3 Off-line法筛选中国蜂胶中具有抗氧化能力的物质
    5.4 小结
第6章 长白山蜂胶的发现及其化学成分和胶源植物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化学试剂
        6.2.2 实验仪器
        6.2.3 样品收集与处理
        6.2.4 HPLC分析条件
        6.2.5 总黄酮和总酚类含量的测定
        6.2.6 蜂胶中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
        6.2.7 数据统计和化学计量分析
    6.3 结果和讨论
        6.3.1 东北地区特殊蜂胶HPLC谱图与中国其他地区蜂胶谱图的差异
        6.3.2 东北地区104个蜂胶样品之间的差异
        6.3.3 长白山蜂胶的理化性质
        6.3.4 长白山蜂胶的胶源植物
    6.4 小结
第7章 长白山蜂胶中特殊成分CBE的分离、鉴定和合成
    7.1 前言
    7.2 材料和方法
        7.2.1 化学试剂
        7.2.2 实验材料
        7.2.3 实验仪器
        7.2.4 分析型液相色谱系统
        7.2.5 长白山蜂胶中特殊单体的CBE的分离纯化
        7.2.6 CBE化学成分的鉴定
        7.2.7 化合物CBE的合成
    7.3 实验结果和讨论
        7.3.1 长白山蜂胶中CBE的分离和纯化
        7.3.2 CBE化合物的质谱结果
        7.3.3 CBE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7.3.4 酰氯法合成p-香豆酸苄酯
        7.3.5 长白山蜂胶中p-香豆酸苄酯的含量
    7.4 小结
第8章 长白山蜂胶的对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其机制的研究
    8.1 前言
    8.2 材料和方法
        8.2.1 实验试剂
        8.2.2 实验仪器
        8.2.3 细胞培养
        8.2.4 细胞活力测定
        8.2.5 细胞形态观察
        8.2.6 细胞凋亡测定
        8.2.7 细胞周期测定
        8.2.8 活性氧种类检测
        8.2.9 线粒体膜电位(MMP)的测量
        8.2.10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关键蛋白
        8.2.11 统计分析
    8.3 结果与讨论
        8.3.1 长白山蜂胶对不同癌细胞系的增殖抑制
        8.3.2 长白山蜂胶对SGC-7901细胞形态的影响
        8.3.3 长白山蜂胶促进SGC-7901细胞中ROS的产生和线粒体MMP的去极化
        8.3.4 长白山蜂胶促进细胞凋亡在SGC-7901细胞中的发生
        8.3.5 长白山蜂胶诱导SGC-7901细胞发生S期细胞周期阻滞
    8.4 小结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9.1 研究总结
    9.2 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及参与发表论文
国际学术交流
致谢

(3)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蜂胶中的差异性代谢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 蜂胶
        1.1 蜂胶的历史
        1.2 蜂胶的研究进展
    2 蜂胶中的金属污染物
        2.1 蜂胶污染物
        2.2 蜂胶金属元素研究进展
        2.3 重金属去除工艺
    3 代谢组学
        3.1 代谢组学的概念
        3.2 代谢组学的分析流程
    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不同产地蜂胶的差异性代谢物
    1 实验材料
        1.1 样品来源
        1.2 实验试剂与材料
        1.3 实验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1 样品前处理
        2.2 提取剂的优化
        2.3 洗脱梯度的优化
        2.4 色谱-质谱条件
        2.5 数据分析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山东、四川、河北三个省份原蜂胶的比较
        3.2 山东蜂胶和四川蜂胶的比较
        3.3 四川蜂胶和河北蜂胶的比较
        3.4 山东蜂胶和河北蜂胶的比较
        3.5 讨论
第三章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蜂胶原胶和网购蜂胶的差异性代谢物
    1 实验材料
        1.1 样品来源
        1.2 实验试剂与材料
        1.3 实验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1 样品前处理
        2.2 色谱-质谱条件
        2.3 数据分析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蜂胶原胶与网购蜂胶差异性代谢物分析
        3.2 讨论
第四章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蜂胶原胶和蜂胶胶囊的差异性代谢物
    1 实验材料
        1.1 样品来源
        1.2 实验试剂与材料
        1.3 实验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1 样品前处理
        2.2 色谱-质谱条件
        2.3 数据分析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蜂胶原胶与蜂胶胶囊的差异性代谢物分析
        3.2 讨论
第五章 蜂胶原胶、网购蜂胶和蜂胶胶囊中金属元素的测定
    1 实验材料
        1.1 样品来源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1 标准溶液配置
        2.2 样品前处理
        2.3 仪器条件
        2.4 方法验证
        2.5 蜂胶实际样品检测
    3 分析讨论
        3.1 不同金属元素含量
        3.2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马来西亚无刺蜂Heterotrigona itama蜂胶中萜类成分的优化提取、定量及生物活性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综述
    1.1 无刺蜂及无刺蜂蜂胶概述
    1.2 蜂胶的提取方法
        1.2.1 溶剂浸提法
        1.2.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1.2.3 超声波辅助萃取法
        1.2.4 微波辅助提取法
        1.2.5 超高压辅助提取法
    1.3 无刺蜂蜂胶的化学成分
        1.3.1 总黄酮类
        1.3.2 总酚酸类
        1.3.3 萜类
        1.3.4 甾醇类
        1.3.5 氧杂蒽酮类
        1.3.6 其它
    1.4 无刺蜂蜂胶的生物活性
        1.4.1 抗氧化活性
        1.4.2 抑菌活性
        1.4.3 抗肿瘤、抗增殖活性
        1.4.4 抗炎活性
    1.5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1.6 本实验主要研究内容
    1.7 实验技术路线
第二章 马来西亚无刺蜂H.itama蜂胶中萜类成分的优化提取
    2.1 仪器与试剂
        2.1.1 仪器与设备
        2.1.2 实验试剂
    2.2 方法
        2.2.1 样品收集与处理
        2.2.2 萜类成分检测及标准曲线的建立
    2.3 单因素实验
        2.3.1 不同溶剂对萜类成分提取得率的影响
        2.3.2 不同浓度乙醇对萜类成分提取得率的影响
        2.3.3 不同体积料液比对萜类成分提取得率的影响
        2.3.4 不同提取时间对萜类成分提取得率的影响
        2.3.5 不同提取次数对萜类成分提取得率的影响
    2.4 响应面优化实验
    2.5 结果与分析
        2.5.1 不同溶剂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2.5.2 不同浓度乙醇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2.5.3 不同料液比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2.5.4 无刺蜂H.itama蜂胶最佳浸提时间的选择
        2.5.5 最佳浸提次数的选择
        2.5.6 优化实验结果
    2.6 讨论
    2.7 小结
第三章 马来西亚无刺蜂H.itama无刺蜂蜂胶萜类成分优化提取物的主要萜类成分分析
    3.1 仪器与试剂
        3.1.1 仪器与设备
        3.1.2 材料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处理
        3.2.2 标准溶液制备
        3.2.3 液相色谱条件
        3.2.4 质谱条件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无刺蜂H.itama蜂胶萜类优化提取物的LC-MS/MS总离子流程图
        3.3.2 无刺蜂H.itama蜂胶萜类优化提取物的LC-MS/MS提取离子色谱图以及标准品或制备纯品的LC-MS/MS总离子流程图
        3.3.3 无刺蜂H.itama蜂胶萜类优化提取物中五种萜类化合物定量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马来西亚无刺蜂H.itama蜂胶萜类优化提取物的抗氧化及抗炎活性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4.2.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4.3 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细胞抗炎活性实验
        4.3.1 RAW 264.7细胞培养及样品毒性浓度测定
        4.3.2 利用Griess法测定RAW 264.7细胞培养液中的NO浓度
        4.3.3 细胞RNA提取、cDNA和荧光定量PCR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无刺蜂H. itama蜂胶优化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
        4.4.2 H.itama蜂胶优化提取物对RAW 264.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4.4.3 Griess法测定RAW 264.7细胞培养液中的NO浓度
        4.4.4 基因mRNA相对水平表达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蜂胶有效成分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蜂胶的化学组成
        1.1.1 黄酮类化合物
        1.1.2 萜烯类及其他类化合物
    1.2 蜂胶的药理活性
        1.2.1 抗菌活性
        1.2.2 抗病毒活性
        1.2.3 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活性
        1.2.4 抗真菌活性
        1.2.5 细胞毒性
    1.3 蜂胶的临床应用
        1.3.1 治疗皮肤病
        1.3.2 治疗耳鼻喉科疾病
        1.3.3 治疗外科疾病
        1.3.4 治疗心血管疾病
        1.3.5 治疗结核病
        1.3.6 治疗糖尿病
        1.3.7 治疗癌症
        1.3.8 治疗其他疾病
    1.4 蜂胶的有效成分提取技术
        1.4.1 有机溶剂提取法
        1.4.2 超声波萃取法
        1.4.3 其他提取法
    1.5 蜂胶的应用前景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蜂胶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2.1 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蜂胶的前处理
        2.2.2 蜂胶有效成分的提取
        2.2.3 石油醚提取物的GC-MS分析
        2.2.4 柱层析分离蜂胶提取物
        2.2.5 结构鉴定
        2.2.6 提取物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薄层色谱优化双溶剂系统结果分析
        2.3.2 蜂胶毛胶与分级提取物中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含量比较
3 蜂胶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
    3.1 材料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溶液配制
        3.2.2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3.2.3 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3.2.4 总还原力的测定
        3.2.5 铁还原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3.2.6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蜂胶黄酮各级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3.3.2 蜂胶黄酮各级提取物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
        3.3.3 蜂胶黄酮的还原力
        3.3.4 总抗氧化能力(FRAP法)
    3.4 讨论
4 蜂胶黄酮提取工艺优化
    4.1 实验目的及意义
    4.2 仪器和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蜂胶前处理
        4.3.2单因素实验
    4.4 响应面实验设计
    4.5 总黄酮含量测定一一NaNO_2一Al(NO_3)_3比色法
        4.5.1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4.5.2 标准曲线的制备
        4.5.3 供试品溶液的测定
        4.5.4 精密度实验
        4.5.5 稳定性试验
    4.6 结果与分析
        4.6.1 不同因素对蜂胶提取的影响
        4.6.2 响应面法优化蜂胶提取工艺参数
    4.7 结论
5 结果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GC-MS和紫外光谱法分析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概述
    1.2 蜂胶化学成分的研究
        1.2.1 中国蜂胶化学成分研究
        1.2.2 EEP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1.3 紫外光谱的研究
    1.4 小结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GC-MS结合硅烷化衍生分析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
    引言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化学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1.4 样品的制备
        2.1.5 硅烷化衍生
        2.1.6 GC-MS分析条件
        2.1.7 定性和定量分析
        2.1.8 GC-MS检测数据的多变量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EEP和EER的化学组成
        2.2.2 不同地区EEP化学成分的比较
        2.2.3 不同季节EEP化学成分的比较
        2.2.4 EEP化学成分的多变量分析
        2.2.4.1 PCA分析
        2.2.4.2 LDA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紫外吸收光谱结合多变量分析区分中国蜂胶
    引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UV扫描及多变量分析
        3.1.4 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测定
        3.1.5 E_(1cm)~(%1)的测定
        3.1.6 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
    3.2 结果与分析
        3.2.1 UV吸收光谱
        3.2.2 UV扫描数据的化学统计分析
        3.2.2.1 PCA分析
        3.2.2.2 LDA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EP抗氧化活性与其化学特征的相关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EEP中总酚、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和E_(1cm)~(%1)的测定
        4.1.3 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4.2 结果
        4.2.1 相关性分析结果
        4.2.2 EEP化学组成与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相互关系
        4.2.2.1 EEP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数学模型
        4.2.2.2 模型诊断
        4.2.3 EEP UV光谱与总酚、总黄酮含量和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相互关系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附录A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中国东北黑蜂蜂胶醇提物化学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试剂
    1.2 仪器及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样品制备
        1.3.2 电镜扫描
        1.3.3 紫外谱图扫描
        1.3.4 红外谱图扫描
        1.3.5 GC-MS分析
        (1)固相微萃取条件
        (2)程序升温程序
        (3)质谱条件
        1.3.6 LC-MS分析
        (1)梯度洗脱程序
        (2)质谱条件
        (3)混合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4)东北黑蜂蜂胶乙醇提取物的测定
        1.3.7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东北黑蜂蜂胶乙醇提取物的扫描电镜分析
    2.2 东北黑蜂蜂胶乙醇提取物的紫外光谱分析
    2.3 东北黑蜂蜂胶乙醇提取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2.4 东北黑蜂蜂胶醇提取物的GC-MS图谱分析
    2.5 东北黑蜂蜂胶超声处理的提取物的LC-MS图谱分析
3 结论

(9)中国蜂胶化学组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组分的筛选和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蜂胶概述
    1.2 蜂胶的化学组分
    1.3 蜂胶的提取方法
    1.4 蜂胶化学组分的分析方法
        1.4.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4.2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
        1.4.3 薄层色谱法(TLC法)
        1.4.4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1.5 蜂胶的生物学活性
        1.5.1 抗氧化活性
        1.5.2 抑菌活性
        1.5.3 抗肿瘤活性
        1.5.4 抗炎活性
        1.5.5 其他活性
    1.6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
        1.6.1 离线抗氧化检测法
        1.6.1.1 DPPH法
        1.6.1.2 ABTS法
        1.6.1.3 ORAC法
        1.6.1.4 还原力测定
        1.6.1.5 FRAP法
        1.6.1.6 β-胡萝卜素-亚油酸氧化法
        1.6.1.7 总抗氧化力评价方法
        1.6.2 在线抗氧化检测法
    1.7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在蜂胶原胶组分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样品的制备
        2.2.2 Py-GC和 Py-GC/MS测定装置
        2.2.3 Py-GC和 Py-GC/MS实验条件
        2.2.4 EGA测定装置
        2.2.5 EGA实验条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蜂胶原胶Py-GC方法的优化
        2.3.1.1 裂解温度的选择
        2.3.1.2 样品粒径的选择
        2.3.1.3 进样量的选择
        2.3.1.4 分流比的选择
        2.3.1.5 程序升温的选择
        2.3.2 蜂胶原胶Py-GC/MS分析
        2.3.2.1 蜂胶原胶Py-GC/MS谱图
        2.3.2.2 谱图的精密度
        2.3.2.3 不同产地蜂胶原胶的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图及化学组成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节
第三章 蜂胶离线抗氧化活性测定及抗氧化组分的筛选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3.2.2 各类溶液的配制
        3.2.2.1 酚类单体标准储备溶液的配制
        3.2.2.2 自由基储备液的配制
        3.2.2.3 Trolox标准溶液的配制
        3.2.2.4 其他溶液的配制
        3.2.3 蜂胶的提取及提取率计算
        3.2.4 蜂胶中组分总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3.2.4.1 蜂胶总多酚含量测定
        3.2.4.2 蜂胶总黄酮和黄酮醇含量测定
        3.2.4.3 总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含量测定
        3.2.5 蜂胶中多酚组分的HPLC分析
        3.2.5.1 混合标准溶液母液的配制
        3.2.5.2 蜂胶中的多酚组分的UHPLC-MS/MS鉴定
        3.2.5.3 蜂胶中的多酚组分的HPLC定量分析
        3.2.6 蜂胶离线抗氧化活性测定
        3.2.6.1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
        3.2.6.2 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
        3.2.6.3 总还原力的测定
        3.2.6.4 总抗氧化力的测定
        3.2.7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蜂胶提取工艺优化
        3.3.1.1 单因素试验
        3.3.1.2 正交试验
        3.3.1.3 最佳工艺验证
        3.3.2 蜂胶中总多酚、总黄酮和总二氢黄酮的含量
        3.3.3 蜂胶中多酚单组分的含量
        3.3.3.1 蜂胶中多酚组分HPLC分析方法的优化
        3.3.3.2 方法验证
        3.3.3.3 蜂胶中多酚单组分的含量
        3.3.4 蜂胶离线抗氧化活性
        3.3.4.1 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
        3.3.4.2 清除ABTS·+自由基的活性
        3.3.4.3 总还原力
        3.3.4.4 总抗氧化力
        3.3.5 蜂胶离线抗氧化活性与其组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3.5.1 蜂胶抗氧化活性与组分总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3.5.2 蜂胶抗氧化活性与单组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蜂胶HPLC-ABTS在线抗氧化活性测定及抗氧化组分的筛选和评价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4.2.2 各类溶液的配制
        4.2.3 HPLC-ABTS在线抗氧化活性检测系统
        4.2.4 基于HPLC-ABTS在线方法蜂胶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4.2.5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蜂胶HPLC-ABTS在线抗氧化活性检测方法的优化
        4.3.2 蜂胶HPLC-ABTS在线抗氧化活性检测方法的验证
        4.3.3 蜂胶抗氧化组分的HPLC-ABTS在线筛选
        4.3.4 蜂胶HPLC-ABTS在线抗氧化活性测定
        4.3.5 基于HPLC-ABTS在线方法蜂胶抗氧化组分的活性评价
        4.3.6 HPLC-ABTS在线方法鉴别蜂胶与杨树胶初探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论文总结
    5.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5.2 论文的创新点
    5.3 论文的不足与值得再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四、峰胶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蜂胶中α-二羰基化合物的含量测定及种类分布研究[D]. 宋美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蜂胶的化学成分、抗氧化谱效分析及长白山蜂胶的特性研究[D]. 蒋侠森. 浙江大学, 2020
  • [3]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蜂胶中的差异性代谢物[D]. 郐婉宁.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马来西亚无刺蜂Heterotrigona itama蜂胶中萜类成分的优化提取、定量及生物活性检测[D]. 张文文. 扬州大学, 2019(02)
  • [5]蜂胶有效成分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邱潍. 武汉轻工大学, 2019(01)
  • [6]2018年国内外蜂胶研究概况[A]. 郑宇斐,蒋侠森,陈曦,张翠平,胡福良. 2019中国蜂业博览会暨全国蜂产品市场信息交流会论文集, 2019
  • [7]GC-MS和紫外光谱法分析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D]. 张婷婷. 南昌大学, 2017(02)
  • [8]中国东北黑蜂蜂胶醇提物化学性质的研究[J]. 丁青芝,陈玉,陈婷婷,邹仁英,骆琳,马士巧,马海乐. 现代食品科技, 2017(04)
  • [9]中国蜂胶化学组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组分的筛选和评价[D]. 杨红丽.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4)
  • [10]2014年国内外蜂胶研究概况[A]. 王凯,张翠平,胡福良. 2015年全国蜂产品市场信息交流会暨中国(广州)蜂业博览会论文集, 2015

标签:;  ;  ;  ;  

凤椒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