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人工合成油菜新种质

油菜人工合成油菜新种质

一、利用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创建油菜新种质(论文文献综述)

靖金杰[1](2020)在《向新型甘蓝型油菜导入多个芥菜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变异》文中研究说明甘蓝型油菜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重要油料作物,但其遗传基础日益狭窄。芥菜型油菜虽种植区域不及甘蓝型油菜,但具有耐干旱贫瘠等优良性状,同时与甘蓝型油菜具有较大的亚基因组差异。本课题组早期通过大规模的种间杂交及多轮的群体改良将74份埃塞俄比亚芥与122份白菜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变异导入至甘蓝型油菜中,形成了新型甘蓝型油菜(ArArCcCc)基因资源库。为了进一步拓宽其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在数十份优良新型甘蓝型油菜株系的基础上,拟通过种间杂交导入蕴含在芥菜型油菜种内的遗传变异,获得融合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和埃塞俄比亚芥四个物种基因组成分的独特基因资源库。课题组收集了来自8个国家的371份芥菜,从中筛选出152份具有黄籽、抗虫、耐旱耐贫瘠等特色性状的芥菜型油菜与61份新型甘蓝型油菜株系进行杂交。采用形态学以及分子标记对获得的2427个杂种F1进行鉴定,2017年以芥菜型油菜作父本配置了101个组合,得到F1 413株,仅47株为真杂种,真杂种率为11.4%;而2018和2019年以芥菜型油菜作母本配置155个组合,得到2014株F1,其中1868株为真杂种,真杂种率达到92.7%。经过三次杂交,总计获得256个杂交后代,涉及152个芥菜型油菜和61个新型甘蓝型油菜亲本。从6347对基于芥菜型油菜Aj基因组的内含子多态性引物筛选出270对SSR引物以及鉴定新型甘蓝型油菜的16对引物,对多个芥菜、新型甘蓝型油菜、白菜、甘蓝和黑芥多品种混合样进行筛选,共获得95对可鉴定芥菜导入的多态性引物。F1通过自交和回交收获到138个组合的F2和BC1F1,选择36对引物对其中6个组合(每组合1个单株)进行芥菜型油菜基因组导入分析,发现6个组合芥菜型油菜基因组含量都超过50%,最高为89.6%,最低为54.0%,平均含量达到72.8%,接近理论值(75%)。从以上6个组合的F2、BC1F1中按照芥菜型油菜亲本和杂交后代的性状筛选出3个代表性组合进行鉴定,在这些组合中发现黄籽和深根性状,且千粒重也得到了增加。继续使用36对引物对这3个组合的79个自交后代(F3和BC1F2)进行芥菜型油菜基因组含量的鉴定,3个组合中芥菜型油菜基因组含量变异范围分别为3.7%-36.8%、3.7%-80.3%、14.8%-63.0%。平均值分别为17.4%、58.6%、38.2%,比BC1F1和F2世代分别下降了56.8%、28.5%、15.8%。染色体数目观察结果表明大部分株系还未达到38条染色体,但也有少数株系已具有38条染色体。本研究为进一步杂交、筛选、鉴定出具有38条染色体组成的新型甘蓝型油菜奠定了基础。

程嘉庆[2](2020)在《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表型多样性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文中提出遗传背景狭窄是我国甘蓝型油菜育种的主要限制因素,利用远缘杂交技术人工合成新型甘蓝型油菜是我国油菜种质创新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课题组以西藏芥菜型油菜地方品种与甘蓝型油菜藏油5号种间有性杂交、多代自交和定向选育创制的新型甘蓝型油菜。选取代表性的55份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进行大田直播实验,开展表型多样性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评价新型甘蓝型油菜的表型特征、多样性水平及杂种优势利用潜力以期丰富西藏甘蓝型油菜遗传基础为西藏甘蓝型油菜育种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本研究围绕新型甘蓝型油菜主要开展的实验与结果如下:1.本研究考察了55份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自交系材料的23个质量性状和23个数量性状。23个质量性状主要涉及茎、叶、花、角果等器官的植物学特征,其中子叶形状、心叶色、叶缘形状、叶尖形状、薹茎叶形状、花冠大小、花瓣形状、花瓣着生状态、角果着生状态等9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大于1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其余质量性状多样性均较低;23个数量性状涉及生育期、植株性状及产量性状,多样性指数介于2.63~2.92均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基于46个性状对55份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进行类群划分,获得4个表型差异群体,其中类群Ⅰ包含27个品系,该类群生育期较短、植株相对矮小、产量较低,双低品质欠佳;类群Ⅱ包含19个品系,该类群花期较短、植株性状中等,产量及品质性状表现中等;第Ⅲ类群包含8个品系,产量及农艺性状优于第Ⅱ类群,特别是品质性状表现优质;第Ⅳ类群只包含1个品系XZ47,该品系生育期较长,植株高大且营养生长旺盛,产量及品质性状优于其他类群。2.对55份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的25个表型性状,包括8个产量性状、7个品质性状、10个农艺性状表型值进行系统鉴定,综合评价其表型特点。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的平均生育期为119.13d,变幅为102d~125d,整体呈现早熟特点;株高平均148.83cm变幅为120.64cm~188.36cm,茎粗平均为14.06mm变幅为10.10mm~22.25mm,一次有效分枝数平均为7.77个变幅4.67个~12.33个,二次有效分枝数平均为10.31个变幅为3.34个~18.67个,植株整体营养生长旺盛,二次分枝较多,具有一定的营养生长优势,其中主花序生长优势明显,平均主花序长60.07cm,平均主花序有效角果数57.32个,为后期产量形成奠定了营养基础。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产量平均29.8g,每角果粒数平均27.07粒,单株有效角果数平均457.10个,千粒重3.86g,产量性状具有明显优势,折合产量1515.68kg/hm2,变幅为668.70kg/hm2~2664.80kg/hm2,进一步表明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具有较高的产量利用潜力。但是3个主要的品质性状含油量平均为44.55%,芥酸含量平均为12.09%,硫苷含量平均为63.23μmol/g,尚未达到双低标准,需要进一步改良。为了对参试55份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进行综合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以综合得分为评价依据,得到其综合表现依次为:XZ47、XZ49、XZ27、XZ46、XZ24、XZ35、XZ34、XZ26、XZ17、XZ23、XZ37、XZ51、XZ12、XZ30、XZ36、XZ41、XZ16、XZ25、XZ11、XZ33、XZ45、XZ52、XZ19、XZ2、XZ5、XZ6、XZ22、XZ50、XZ53、XZ31、X Z44、XZ54、XZ29、XZ21、XZ43、XZ20、XZ3、XZ4、XZ38、XZ14、X Z39、XZ48、XZ32、XZ7、XZ9、XZ15、XZ55、XZ13、XZ40、XZ8、XZ28、XZ18、XZ42、XZ1、XZ10。对折合产量和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得出,与折合产量呈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的性状按照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单株产量>株高>单株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茎粗>一次有效分枝数>蕾台期>生育期>一次有效分枝高度,由此得出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主要通过提高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单株产量以达到增产的目标。3.为了考察新型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应用潜力,实验以50-1A为母本,分别以55份新型甘蓝型油菜和60份普通甘蓝型油菜为父本,比较两个群体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结果表明,新型甘蓝型油菜杂交F1代植株粗壮且分枝数较多,生长旺盛;普通甘蓝型油菜杂交F1代植株较高且主花序较长但分枝较少,两类群植株株型不同但在农艺性状上均表现较好的杂种优势。产量性状比较发现新型甘蓝型油菜在小区产量、单株产量、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等性状均优于常规甘蓝型油菜杂交种,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进而表明新型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产量上具有较强的利用潜力。

李利霞,陈碧云,闫贵欣,高桂珍,许鲲,谢婷,张付贵,伍晓明[3](2020)在《中国油菜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策略与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油菜是我国第一大国产植物油来源,种质资源在促进油菜育种和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不断收集引进和发掘利用各类优异种质资源,培育高产优质高抗新品种,我国油菜每公顷水平由1949年的487.5 kg提高到了2017年的1995.2 kg,品质由"高芥酸和高硫苷"改良为"低芥酸和低硫苷",油品质可与橄榄油媲美,显着提升了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水平和质量。本文对我国在油菜种质资源收集编目、繁殖保存、评价挖掘、创新利用等方面的背景依据和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总结了近20年来中国油菜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策略与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展望了今后我国油菜种质资源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李鹏飞[4](2019)在《甘蓝型油菜菘油CMS恢复系及白菜-黑芥附加系的创建及遗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单体异源染色体附加系(MAALs)是作物育种中物种间转移有利基因和性状的重要桥梁材料,也是解析供体种基因组、探究物种亲缘关系的重要工具。前人通过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2n=38,AACC)与药用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2n=14,II)的体细胞杂种与甘蓝型油菜的连续回交,一方面培育出雄蕊心皮化的甘蓝型油菜“菘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inap CMS),另一方面创建了附加单条菘蓝染色体的一整套甘蓝型油菜-菘蓝单体异附加系(MAALs Ma-Mg),并发现MAAL Me的菘蓝染色体携带有“菘油”CMS的恢复基因。本研究从形态、细胞学、分子标记等方面对MAAL Me的自交后代进行分析,以选育菘蓝染色体上的恢复基因渗入甘蓝型油菜而产生的“菘油”CMS的恢复系;另外,通过白菜(Brassica rapa L.,2n=20,AA)与黑芥(B.nigra(L.)Koch,2n=16,BB)的三倍体杂种(AAB)与白菜连续回交,创建整套的白菜-黑芥单体异附加系。主要结果如下:1. 甘蓝型油菜inap CMS恢复系的培育将甘蓝型油菜-菘蓝单体附加系(MAAL Me)的自交后代进行小孢子培养,共获得625个再生植株,其中加倍成功192株。加倍成功的植株中140株表现出雄蕊心皮化,其他52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雄蕊发育,大部分为较正常的四强雄蕊和两个很小的短雄蕊,只有很少植株表现出发育良好的6个雄蕊。52个可育单株分别与inap CMS进行测交,获得的F1与相应的可育DH株系、保持系甘蓝型油菜华双3号和inap CMS在武汉、西宁、长沙和成都四地进行多年多点育性考察,最终选育出一个恢复力强的恢复系,命名为恢39。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菘蓝着丝粒引物及染色体e特异SSR分子标记检测,均表明恢39中不存在整条菘蓝染色体e;而AFLP标记分析结果显示有来自菘蓝染色体e的片段渗入。表型上,恢39表现菘蓝染色体e决定的褐色花药性状,恢39与inap CMS的杂种及F2群体中的可育单株也表现该特性。恢39的硫苷组分与保持系华双3号基本一致,但硫苷总含量远高于华双3号,主要是2-羟基-3-丁烯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含量升高,为菘蓝三类组分中的两个,故推测控制这两类硫苷合成的基因可能来自菘蓝。在含有820个单株的F2分离群体中,可育株与不育株的比例为3:1(χ2=0.08,p<0.01),说明恢复基因为单显性基因。恢39的选育实现了甘蓝型油菜inap CMS的三系配套,可用于油菜杂交种生产。2. 白菜-黑芥单体附加系的建立以实验室他人合成的白菜与黑芥三倍体杂种(2n=28,AAB)为母本,与亲本白菜多代回交,利用FISH技术及SSR分子标记,在BC2-BC5后代中筛选全套的白菜-黑芥单体附加系(2n=21,AA+1B1-8)。在B1-B5单体附加系减数分裂终变期的花粉母细胞中,B基因组染色体多以单价体(10ⅡAA+1ⅠB)的形式存在,单价体频率为82.93%-89.74%,平均85.92%;少数B基因组染色体以三价体(9ⅡAA+1ⅠⅡAAB)的形式存在,频率为10.26%-17.07%,平均14.08%。黑芥B1-B5染色体通过雌配子的传递率均较低(2.70%-20.83%),平均为13.30%;雄配子传递率变幅为1.22%-11.76%,平均为7.12%。除了B2的雌配子传递率小于雄配子传递率外,其他4 条染色体雌配子传递率均高于雄配子传递率。不同染色体的配子传递率也存在差异,其中B1和B5的雌配子传递率最高(20.83%,20.35%),B2最低(2.70%);B1的雄配子传递率最高(11.76%),B4最低(1.22%)。FISH分析还发现B2染色体上没有45S r DNA位点,而B4染色体上存在45S r DNA位点。同时也对B3染色体上的45S r DNA位点和B5染色体上的5S r DNA位点进行了验证。形态上,附加系表现出一些明显来自黑芥的表型或者由A、B基因组互作产生的新表型,如B3单体附加系的紫色表型;B1、B3和B5单体附加系的黄色种皮等。白菜-黑芥单体附加系可用于完善黑芥基因组信息、研究物种亲缘关系及优良性状在育种中的应用。

张宁[5](2019)在《大白菜橙花和白花基因克隆及其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芸薹属作物中,花色是一个重要的性状,其变异来源广且种类繁多。花色具有遗传稳定和易于观察的特点,在通过去除杂株提高杂交种纯度和检测种间性状转移技术的可靠性等生产实践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影响授粉者的行为。芸薹属作物花色的观赏价值很高,可作为旅游资源,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上潜力巨大。因此开展大白菜橙花和白花基因的克隆及其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将为大白菜花色育种和解析大白菜花色变异机理奠定基础。本研究以大白菜黄花自交系92S105、橙花自交系94C9和白花自交系15S1040及其杂交获得的F1代、F1植株回交或自交获得的BC1F1、BC1F2和F2群体为研究材料,对橙花和白花基因进行精细定位,鉴定克隆了控制花色的候选基因,并分析了候选基因序列差异及其表达模式,同时对黄花、橙花和白花花瓣类胡萝卜素成分及类胡萝卜素相关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的结果:1.遗传分析表明大白菜橙花性状由单隐性基因(Brof)控制。利用橙花自交系94C9和黄花自交系92S105为亲本构建的BC1F1和BC1F2定位群体,将橙花基因定位于A09染色体41.5 kb区间内,两侧标记为InDel409和dCAPS425,遗传距离为0.4 cM,区间包含6个注释基因。2.利用设计的定位区间内注释基因特异性引物克隆其cDNA序列,结果只成功克隆了Bra037124和Bra037125基因cDNA序列。Bra037124和Bra037125基因分别编码包含AP2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和包含SEC-C元件和OTU结构域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蛋白。橙花自交系(94C9、15S1014和94B6)和黄花自交系(92S105和09Q5)中Bra037124和Bra037125基因的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在Bra037124基因编码区内,黄花和橙花自交系间2个SNP突变导致氨基酸残基的改变;在Bra037125基因编码区内,黄花和橙花自交系间22个SNP突变和1个序列插入导致7个氨基酸残基的改变和1个氨基酸残基的插入。对92S105和94C9花瓣中定位区间内注释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Bra037124和Bra037125基因在92S105和94C9花瓣中表达水平较高且有显着差异,但其他基因表达水平较低甚至检测不到,这与克隆cDNA序列结果一致。Bra037124和Bra037125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显示,Bra037124基因在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两亲本根中的表达差异倍数显着高于其他组织,且Bra037125基因在花瓣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组织(根、茎和茎生叶)。根据上述结果和目前关于Bra037124同源基因功能的研究及Bra037125基因编码未知功能蛋白,综合分析认为Bra037125基因最可能为橙花性状候选基因。根据橙花和黄花自交系Bra037125基因DNA序列差异,开发了InDel601共分离标记。3.遗传分析表明大白菜白花性状由两对隐性基因控制,并将两个基因命名为Brwf1和Brwf2。利用白花自交系15S1040和黄花自交系92S105为亲本构建的F2群体,将Brwf1基因定位于A01染色体49.6 kb区间内,两侧标记为S361和S363,遗传距离为0.11 cM,区间内有9个注释基因。将Brwf2基因定位于A09染色体59.3 kb区间内,两侧标记为S82和S83,遗传距离为0.08 cM,区间内包含12个注释基因。根据Brwf1和Brwf2定位区间内基因的注释信息,选择编码质体脂类相关蛋白(BrPAP)和类胡萝卜素异构酶(BrCRTISO)的基因Bra013602和Bra031539作为白花候选基因。4.通过比较白花自交系(15S1040、15S1001和17S690)和黄花自交系(92S105和09Q5)内Bra013602和Bra031539基因的推导氨基酸序列,发现在Bra013602基因编码区内,黄花和白花自交系间1个SNP突变导致氨基酸残基的改变,且该位点位于BrPAP保守结构域内;在Bra031539基因编码区内,黄花和白花自交系间1个SNP突变导致氨基酸残基的改变,且该位点位于BrCRTISO保守结构域内,同时3’末端大片段(943 bp)的插入导致了15个氨基酸残基的突变,1个氨基酸残基的插入和3个氨基酸残基的缺失。利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了Bra013602和Bra031539基因在92S105和15S1040不同组织(根、茎、茎生叶和花瓣)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相比于其他组织,Bra013602和Bra031539基因在花瓣中均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且Bra013602基因在92S105花瓣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在15S1040中,但Bra031539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两亲本间没有显着差异。通过透射电镜对黄花和白花花瓣内有色体的超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黄花花瓣内有色体发育正常且质体小球(PG)数量较多,但白花花瓣内有色体发育不良且PG数量很少。这些结果证实了Bra013602和Bra031539为白花候选基因,同时分别获得了这两个基因的共分离标记W543和W61。5.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大白菜黄花、橙花和白花花瓣中类胡萝卜素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黄花、橙花和白花花瓣中类胡萝卜素总含量分别为211.69±21.70μg/g、457.33±25.60μg/g和10.49±1.21μg/g,且黄花和白花花瓣主要积累紫黄质和叶黄素,但它们的类胡萝卜素总含量差异很大,可能导致了黄花和白花花色的差异;但橙花花瓣主要积累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且橙花的形成可能主要由于β-胡萝卜素的积累。6.检测了类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在黄花、橙花和白花花瓣中的表达水平。通过转录组分析表明,相比于黄花花瓣中,在橙花花瓣中β-胡萝卜素羟化酶基因(CHYB)和玉米黄质环氧化酶基因(ZEP)表达水平均降低,可能是导致β-胡萝卜素积累的原因。在黄花和白花花瓣中,qRT-PCR结果显示,大多数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基因在白花花瓣中表达水平低于在黄花中,可能导致了白花花瓣中类胡萝卜含量的降低。

胡丹丹[6](2019)在《新型甘蓝型油菜的群体改良和杂种优势分析》文中指出甘蓝型油菜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重要油料作物,然而它同时也是一个年轻的异源四倍体物种,其驯化和栽培历史较短,遗传多样性有限。为了拓宽其遗传基础并创造出可用于油菜遗传育种的新型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群,课题组通过大量的种间杂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74份埃塞俄比亚芥(埃芥)品种的Cc基因组成分和122个白菜型油菜品种的Ar基因组成分大规模地导入至甘蓝型油菜中,培育了包含数百个系谱各异的新型甘蓝型油菜自交系群体,并引入显性核不育性状开展轮回选择,获得了由数千个体组成的遗传变异丰富的新型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群体(RS群体)。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开展对该群体的性状改良及改良效果和遗传多样性评估、基因组遗传变异分析、亚基因组间杂种的杂种优势分析和预测,以期获得性状优良具有强杂种优势潜力的新型甘蓝型油菜育种群,为油菜的新型种质资源创建和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利用提供源源不断的育种材料。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分以下七个方面总结:1.对RS群体进行第五轮的群体改良,从第一、三、五轮轮回选择过程中收获的单株中各随机选取80个单株,对群体改良的效果进行评估。5轮选择后,RS群体的硫苷、芥酸含量分别降低了40.6%和89.4%,油酸含量增加了19.2%,但种子含油量的增加缓慢。千粒重、结角密度和角果粒数等农艺性状也都有提高。三个世代的新型甘蓝型油菜都表现出了丰富的表型变异,其中不乏具有优异性状的材料,如大粒、高含油量、结籽密等性状。2.对包括55份白菜型油菜、55份埃芥、56份常规甘蓝型油菜、160份第三轮RS群体株系和160份第五轮RS群体株系在内的486份材料进行了82对SSR和Indel标记的检测。聚类分析表明RS群体与常规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距离较远,遗传差异大。新型甘蓝型油菜中检测到147位点,其中有59个位点检测到了白菜或埃芥的特异性等位基因的导入,其中还包括10个埃芥B基因组等位基因的导入。此外,我们还检测到8个可能的新的等位基因。较高的杂合度表明新型甘蓝型油菜之间发生了充分的杂交,进而可能产生丰富的重组。3.从RS群体收获的材料中通过筛选、自交和小孢子培养,获得了近千份新型甘蓝型油菜自交系和双单倍体(DH)系。对51个新型甘蓝型油菜DH系及原始亲本华双3号进行了简化基因组测序,共检测到50,222个高质量标记。通过与华双3号比较,发现新型甘蓝型油菜DH系平均52%的基因组与其原始亲本华双3号产生了不同,还检测到了140个明显的B基因组信号,但这些B基因组的导入片段较小,仅有一个为160 kb的相对较大的区段。4.对6个常规甘蓝型油菜、61个新型甘蓝型油菜及二者杂交得到的363个亚基因组间杂种进行了三个环境10个性状的考察,分析发现,种子产量表现出了很强的杂种优势,并从中筛选出了15个显着超过当地商业对照的强优势组合。5.对67个测配亲本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共获得了48,602个标记。通过对中亲优势的遗传变异组成进行分析,发现显性效应对杂种优势的贡献最大,占到了29%-41%。通过关联分析在跨环境、武汉、襄阳和景泰分别检测到了33、47、18和24个显着的杂种优势位点,其中武汉和襄阳环境下各有一个位点为白菜特异性标记。此外,在武汉环境下检测到有10个埃芥Cc特异性标记与常规甘蓝型油菜标记的加显上位性互作效应和41个白菜Ar/埃芥Cc特异性标记与常规甘蓝型油菜标记的显显上位性互作效应,表明外源基因组成分的导入在一定程度上对杂种优势有贡献。6.通过利用包含不同遗传效应的基因组选择模型对中亲优势进行预测,发现仅考虑显性效应的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0.446-0.637),与同时考虑了显性效应和三种上位性互作效应的模型的差距仅为0.02-0.08,再次证明了显性效应在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中的重要性。包含了更多材料类型的武汉环境的预测准确率最低,而整合了三个环境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值的基因组预测效率最高,表明材料类型和环境数能够提高基因组预测的准确性。

谢晋[7](2019)在《通过芥甘杂交创建新型甘蓝型油菜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AACC,2n=38)和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AABB,2n=36)为芸薹属中两个重要的异源四倍体复合种。甘蓝型油菜具有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菜类型,在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芥菜型油菜具有抗旱、抗虫、耐瘠、黄籽等特点。我国甘蓝型油菜的一些常规种由于长期的人工选择与自交,遗传基础狭窄,而通过远缘杂交,能够创制具有优良性状的新的种质资源。本研究通过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杂交,创造具有优良遗传特性新型甘蓝型油菜,拓宽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基础,同时对芥甘杂交后代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杂交亲和性分析:正交(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亲和指数介于2.91~7.54,反交(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亲和指数为0.04~0.09,表明以芥菜型油菜为母本的杂交亲和性较好,而以甘蓝型油菜为母本杂交不易得到种子。正交花粉管伸入子房的数量与反交相近,说明花粉与柱头的识别作用不是影响正反交亲和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受精后15天,所有正交组合的胚已生长为子叶形胚,并继续正常发育,而反交的胚从15天开始就已停止生长,表现为心形胚、鱼雷胚,或退化为心脏型,并最终褐化凋亡,说明反交存在严重的受精后障碍,可能是由于胚乳不能为发育中的胚继续提供营养。2.芥甘杂种F1的获得及杂种后代的细胞学与形态学观察:以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为亲本,正反交杂种染色体组成均为AABC,2n=37,且减数分裂观察发现正反交杂种染色体主要分离方式为18:19,植株形态介于双亲之间。F2群体中大部分植株偏甘蓝型,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大多在38条左右。F1~F6花粉平均可染率由32.68%增加到90%以上,其花粉育性随着世代的增加逐渐提高,到F5代时花粉育性已经恢复正常。3.供体芥菜型油菜遗传渗入分析: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从F1~F6,芥菜型油菜A基因组遗传物质平均渗入率分别为29.99%、23.44%、20.33%、12.72%、12.49%、11.86%,B基因组遗传物质平均渗入率分别为42.43%、31.94%、18.06%、8.09%、7.08%、4.17%。AFLP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芥菜型油菜A基因组遗传物质平均渗入率分别为20.93%、15.19%、11.14%、4.45%、3.46%、3.15%,B基因组遗传物质平均渗入率分别为28.83%、21.28%、13.76%、4.43%、3.38%、3.07%。SSR与AFLP分子标记结果均表明芥菜型油菜遗传物质的渗入随世代增加而逐渐减少。在F2、BC1、F3代中芥菜型油菜的遗传渗入在各单株之间差异比较大,当到F4、F5、F6代时,各世代中单株渗入率趋于稳定。芥菜型油菜B基因组遗传物质丢失很快,并且发现B4、B5、B7、B8基因组上的遗传物质最先丢失。4.新型甘蓝型油菜的跳甲为害情况与农艺性状调查分析:新型甘蓝型油菜的跳甲为害指数平均数都低于青油14号,其中四个新型甘蓝型油菜相较于青油14号具有显着性差异。农艺性状方差分析表明,新型甘蓝型油菜中1号材料的一次分枝数、每角果粒数均显着高于青油14号。5号材料的二次分枝数,2号材料主序长度都显着高于青油14号。1、2号的主序果数显着高于青油14号。3号材料平均千粒重达到4.12g,显着高于青油14号。所有材料角果长均显着低于青油14号,且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均与青油14号没有显着性差异。各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新型甘蓝型油菜产量的主要性状有单株角果数、株高、主序果数,在后期的育种应用中应综合这几个性状的选择。

孙欢[8](2018)在《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潜力分析》文中指出本研究通过人工合成种衍生材料与三个栽培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考察F1代的单株产量、果粒数、千粒重等产量相关性状,同时通过SSR(简单重复序列)与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方法来检测杂交亲本中人工合成种遗传片段的渗入情况,对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潜力进行分析。主要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将27份材料与三种不同生态类型的栽培种进行聚类分析,挑选出与三个栽培种遗传距离较远的12份材料作为父本,然后与三个栽培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2.F1代产量三因素的杂种优势分析发现,F1代的果粒数、全株果数和千粒重性状上,部分杂交组合F1代的杂种优势表现不明显,其中以QR(青油14号与人工合成种杂交产生的衍生材料)和R2(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作为亲本材料的杂交F1代在产量三因素上杂种优势表现明显,可以作为杂交育种的种质资源。3.F1代单株产量杂种优势分析发现,杂交F1代在单株产量上中亲优势达到100%,优势最显着的杂交组合是栽培种与人工种组配的杂交;超亲优势方面,除了1469×RQQ(人工合成种与青油14号杂交后回交一代的自交稳定系)之外,所有的杂交组合F1代单株产量都表现为正向超亲优势,平均达到29.02%;F1代单株产量超标优势表现较好的亲本有WR(伟杰与人工合成种杂交产生的衍生材料)、R2(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和QR(青油14号与人工合成种杂交产生的衍生材料),3个品系,其它杂交后代表现为负向超标优势。4.分析人工合成种遗传渗入率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发现,亲本材料中人工合成种遗传渗入率与单株产量、千粒重和全株果数呈正相关,与果粒数显着负相关。综上所述,利用人工合成种衍生材料与三个栽培种进行杂交,各杂交组合F1代在产量相关性状上有一定的杂种优势表现。并且F1代中人工种遗传渗入对产量相关性状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认为,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在杂交育种中可以做为一份新型种质资源,其宽泛的遗传基础以及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能够为杂交育种提供一定的变异来源。

冉莉萍[9](2017)在《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分析》文中指出异源多倍体在进化过程中经历了杂交与加倍,新基因组形成后会出现遗传和表观遗传的变异现象,例如基因重排、基因组结构变异、转座子激活、基因表达水平和表达模式的变化及DNA甲基化变异等。因此,探究异源多倍体在形成早期发生变异的可能机制,对丰富多倍体进化理论有重要的意义。异源四倍体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由二倍体祖先种白菜(Brassica rapa L.)和甘蓝(B.oleracea L.)通过种间杂交后染色体加倍得到,因其具有清晰系谱信息而成为研究植物异源多倍体化的重要对象之一。本实验以课题组前期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及其二倍体亲本(白菜与甘蓝)为材料,分析了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形成早期在形态学和细胞学等方面与亲本之间的差异;同时,利用RNA-seq数据对异源多倍化的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中基因与转座子的表达变异特征进行分析,从分子水平上探究甘蓝型油菜基因组形成早期的基因组变异;另外,还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探究了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多倍化过程中DNA甲基化与转座子的多态性变异情况及可能的形成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与二倍体亲本表型比较分析比较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及其二倍体亲本白菜和甘蓝的形态学(如株型、叶片和花器官)和种子细胞学,发现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在表型上发生一系列变化,主要包括:①植株株型较大且为松散型,有效分枝数较多,分枝部位较低,一次有效分枝的结角数较多,每角粒数变多等。②叶表皮不光滑、叶脉有少量表皮毛,叶缘呈锯齿状且有表皮毛,有叶耳。③花瓣形态与甘蓝相似,花瓣颜色接近白菜,但花粉活力明显比亲本的强(分别为97.1%、92.1%和75.09%)。④在单位面积内叶表面气孔数目增多、密度较大,但气孔的长度和宽度比白菜小。⑤利用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比较成熟种子内部显微结构差异。结果显示:白菜、甘蓝的种皮纹饰和网脊形态差异明显,杂种后代种皮纹饰接近白菜、呈网纹状,脊条粗短有微穴并与甘蓝相似。白菜的栅栏层细胞呈深褐色,甘蓝的栅栏层细胞呈淡黄色,而杂种后代的栅栏层颜色介于两个亲本之间。杂种后代的糊粉层细胞最厚,甘蓝的最薄。三者胚根中央分生细胞的蛋白体面积显着低于胚根周围薄壁细胞,而油体相对面积则相反;其中杂种后代中央分生细胞中的蛋白体面积最高,周围薄壁细胞中蛋白体面积居于二者之间。杂种后代子叶中蛋白体积累最少,油体的体积最大且以长形为主,而两亲本子叶中蛋白体积累相对较多,油体较小呈圆形或椭圆形。2、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和二倍体亲本的转录组比较研究利用RNA-seq技术对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及其亲本的叶片转录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包括:①在白菜型油菜、甘蓝及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中检测到表达的基因分别为21,491、21,947和40,544。甘蓝型油菜与白菜相比有183个基因上调、2,192个基因下调;与甘蓝比较有548个基因上调、1,894个基因下调。这些后代与亲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物质合成、信号转导、响应胁迫等生物学过程有关。②对杂种后代中17,823对部分同源基因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多数部分同源基因(占63.77%)的表达模式与两个亲本的表达模式一致,可认为多倍化过程中部分同源基因对的表达模式比较保守;通过部分同源基因对的表达偏好性分析发现12,221个基因的表达水平没有差异,即它们不存在表达偏好性,另有2,322个部分同源基因对偏向A基因组表达,3,280个部分同源基因对偏向C基因组表达。③对差异表达的部分同源基因对进行分析发现,713个基因以加性表达形式出现;分别有 2,628 个和 3,162 个基因以 C-ELD(C-Expression Level dominance)和 A-ELD(A-Expression Level dominance)形式出现;而超亲下调或上调表达的基因有54个和1,056个。基因功能注释分析显示C-ELD和A-ELD类型的基因与水杨酸合成、防御生物胁迫、MAPK途径、RNA甲基化、核苷酸生物合成、rRNA加工及蛋白质运输等相关;超亲上调表达的基因涉及色素、类黄酮及有机物等物质的生物合成过程。3、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和二倍体亲本转录组中转座子的分析深入挖掘RNA-Seq数据,利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手段从全基因组层面分析了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与二倍体亲本(甘蓝和白菜)之间转座子含量、种类和数量分布、表达模式及表达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①两个亲本转录组中转座子所占比例分别为32.56%和14.76%,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转录组中转座子占的比例为18.09%。在三个物种转录组中鉴定到了 12 种类型的转座子(hAT、C4CTA、PIF-Harbinger、Mutator、Pong、Tcl/Mariner、Helitron、LTR/Copia、LTR/Gypsy、LTR/Unclassified、SINE 和 LINE),其中占比例最多的是 CACTA(2.02%~5.44%)、Pong(2.66~6.71%)、LTR/Copia(4.32%~10.90%)和LTR/Gypsy(2.20%~4.75%),其他类型转座子在转录组中所占比例较小(约为0.09%~0.94%)。②根据RPKM值判断转座子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发现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与白菜相比有154个表达上调和162个表达下调的转座子;与甘蓝相比有147个表达上调和190个表达下调的转座子;数目最多的差异表达转座子是C4CT4、Pong、LTR/Copia、LTR/Gypsy和LTR/Unclassifed。③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中转座子的表达模式主要以新出现、沉默及只在一个亲本和杂种后代中表达的模式出现。④对转座子插入基因内部的偏好性分析发现,基因内含子区域比外显子区更容易插入转座子;对有转座子插入的基因注释分析,显示这部分基因涉及细胞组分、生物进程和分子功能三个方面。细胞组分方面主要与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质膜及色素等有关;生物进程方面主要与蛋白质代谢、抵抗胁迫、信号转导、细胞组成和生物转化、其他代谢途径和细胞化进程等有关;分子功能方面与核苷酸结合、DNA(或RNA)结合、蛋白结合、转移酶活性、水解酶和其他酶活性有关。这些结果暗示着转座子对基因组结构的形成和基因功能的发挥有重要作用。4、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中的反转座子及反转录酶序列分析采用反转座子插入位点间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方法(Inter-Retrotransposon Amplified Polymorphism,IRAP)对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全基因组中的反转座子的变化规律和可能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同时也对反转座子的反转录酶序列构成和进化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377对反转座子引物进行随机组合,共扩增出1,729个条带,亲本条带占71.13%,杂种中消失与新增的条带分别占5.73%和7.63%,未知条带占15.50%,多倍化过程中反转座子的激活频率为0.134。②成功克隆了 70条包含有反转座子的序列,并进行功能预测分析,结果显示有反转座子插入的基因主要与分子功能、生物进程及细胞组分三方面,其中比例最多的是催化或结合、特殊大分子复合物、内膜系统、其他代谢过程等。这说明基因和反转座子之间有紧密关系,可能对多倍体适应新环境有重要意义。③利用兼并引物对反转座子的反转录酶进行扩增,成功分离和克隆了 32条反转录酶序列,核苷酸序列长度变化范围为275~284bp,氨基酸序列中包含三个保守区:TAFLHG、LYGLKQ和YVDDM,这说明反转座子反转录酶序列具有同源性和高度异质性的特点。将克隆的序列与其他物种反转录酶的氨基酸序列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它们具有同源性,这意味着不同物种中的反转座子在物种形成前可能拥有共同的祖先。5、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早期世代DNA甲基化的变化分析DNA甲基化作为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在多倍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早期世代(F1,S1-S3)及其亲本白菜型油菜和甘蓝为实验材料,通过DNA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技术对甘蓝型油菜多倍化过程中DNA甲基化水平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在F1中有53.4%的片段是来源于A和C基因组。除此之外,在杂种后代中分别有5.04%和8.87%的片段是属于新增带和消失带。②与二倍体亲本相比,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F1代中有13.1%的基因位点发生了甲基化的改变,其中有7.86%的位点属于高甲基化,5.24%的位点属于DNA甲基化。利用MSAP技术比较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F1及S1-S3代中的DNA甲基化水平差异,发现F1的甲基化水平最低(38.7%),S3世代中的甲基化水平最高(41.32%)。对DNA甲基化变异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发现其广泛参与了多种生物学途径,包括一些转录调控因子、蛋白修饰及转运蛋白等。对DNA甲基转移酶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发现,在不同的材料之中甲基化酶基因的表达水平与DNA甲基化状态是一致的。

王爱凡,康雷,李鹏飞,李再云[10](2016)在《我国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和种质创新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本文对我国在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及种质资源创建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甘蓝型油菜系20世纪30、40年代由国外引入,取代白菜型与芥菜型油菜后于60、70年代大面积栽培,故遗传基础较狭窄。但我国的白菜和白菜型油菜、芥菜与芥菜型油菜具有非常丰富的变异类型,可为甘蓝型油菜的遗传改良提供许多所需的性状及基因,我国进行了大量的芸薹属种间(甘白、甘芥)杂交,培育出了优异品种与骨干亲本中油821、黄籽新材料、抗菌核病与根肿病新材料。还运用组织培养与体细胞融合技术,合成许多甘蓝型油菜与其他属植物的有性及体细胞属间杂种、附加系与易位系,选育出可供育种利用的新材料、新型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恢复系。

二、利用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创建油菜新种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创建油菜新种质(论文提纲范文)

(1)向新型甘蓝型油菜导入多个芥菜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芥菜型油菜的起源进化与遗传多样性
        1.1.1 芥菜型油菜的起源进化
        1.1.2 芥菜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
    1.2 甘蓝型油菜的起源进化与遗传多样性
    1.3 基于远缘杂交的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创新
        1.3.1 甘蓝型油菜与芸薹属外物种杂交
        1.3.2 利用芸薹属内的物种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
        1.3.3 甘蓝型油菜与芸薹属内其它物种杂交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实验材料
        2.2.1 用作杂交亲本的新型甘蓝型油菜株系
        2.2.2 用作杂交亲本的芥菜型油菜品种
    2.3 技术路线
    2.4 试验方法
        2.4.1 田间材料种植与表型测定
        2.4.2 DNA提取
        2.4.3 芥菜型油菜与新型甘蓝型油菜间多态性引物合成
        2.4.4 PCR扩增
        2.4.5 PCR产物毛线管凝胶电泳
        2.4.6 基因型分析
        2.4.7 遗传多样性分析
        2.4.8 细胞学实验观察染色体
3 结果与分析
    3.1 用作亲本的新型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2 芥菜型油菜与新型甘蓝型油菜间多态性SSR引物的筛选
    3.3 芥菜型油菜与新型甘蓝型油菜间杂交F1的配置与真假杂种鉴定
    3.4 杂交后代F_2、BC_1F_1基因型和表型鉴定
    3.5 杂交后代F_3、BC_1F_2芥菜型油菜基因组导入初步鉴定
    3.6 杂交后代F_3、BC_1F_2染色体数目统计
4 讨论
    4.1 新型甘蓝型油菜导入芥菜基因组后遗传稳定性的改良
    4.2 新型甘蓝型油菜导入芥菜基因组后性状的改良
    4.3 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表型多样性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油菜生产历史及现状
        1.1.1 我国油菜生产历史
        1.1.2 我国油菜生产现状
    1.2 我国油菜育种发展
    1.3 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
        1.3.1 人工诱变的方法进行油菜种质资源创新
        1.3.2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方法进行油菜种质资源创新
        1.3.3 基因工程的方法进行油菜种质资源创新
        1.3.4 远缘杂交的方法进行油菜种质资源创新
    1.4 杂种优势利用在油菜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表型多样性评价与类群划分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表型性状测定方法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表型多样性分析
        2.2.2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群体聚类
        2.2.3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类群特征分析
    2.3 讨论与小结
        2.3.1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表型多样性评价
        2.3.2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类群评价
        2.3.3 小结
第三章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农艺性状综合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产量、品质与农艺性状的获取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生育期性状变异范围
        3.2.2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变异范围
        3.2.3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产量性状变异范围
        3.2.4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籽粒品质性状变异范围
        3.2.5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3.2.6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产量、品质及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与常规甘蓝型油菜杂种 F1 代群体表型比较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测定方法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杂种F1代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变异范围
        4.2.2 常规甘蓝型油菜杂种F1代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变异范围
        4.2.3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与常规甘蓝型油菜杂交F1代群体表型比较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油菜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策略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油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
    1.1 种类、起源与分布
    1.2 中国油菜栽培利用与品种演变历史
    1.3 种质资源的收集策略
    1.4 种质资源繁殖与安全保存
    1.5 国内外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
2 油菜种质资源评价鉴定与优异种质发掘利用
    2.1 种质资源重要性状表型评价鉴定
        2.1.1 表型评价方法
        2.1.2 优异种质资源的发掘鉴定
    2.2 重要性状基因型鉴定
        2.2.1 分子标记与重要性状基因定位
        2.2.2 基因组测序与基因组变异
        2.2.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规模化基因型鉴定
3 油菜种质创新与利用
    3.1 利用祖先种白菜型油菜的种质创新
    3.2 利用祖先种甘蓝的种质创新
    3.3 属间和族间远缘杂交与种质创新
    3.4 诱变技术与种质创新
    3.5 基因编辑与种质创新
4 展望
    4.1 我国油菜种质资源收集保护
    4.2 种质资源评价鉴定与发掘利用
    4.3 优异种质的创新利用
    4.4 优异种质与数据信息共享

(4)甘蓝型油菜菘油CMS恢复系及白菜-黑芥附加系的创建及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文献综述
    1.1 植物远缘杂交与异源多倍体
    1.2 芸薹属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1.2.1 芸薹属简介
        1.2.2 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1.2.2.1 远缘杂交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
        1.2.2.2 远缘杂交转入抗性基因
        1.2.2.3 远缘杂交导入优良农艺性状
        1.2.2.4 远缘杂交创建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1.3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恢复系
        1.3.1 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
        1.3.2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基因
    1.4 植物单体异附加系研究概况
        1.4.1 单体异附加系
        1.4.2 单体异附加系的培育方法
        1.4.3 单体异附加系的鉴定
        1.4.3.1 形态学鉴定
        1.4.3.2 生化标记鉴定
        1.4.3.3 分子标记鉴定
        1.4.3.4 细胞学标记鉴定
        1.4.4 单体异附加系的应用策略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以附加系为桥梁选育甘蓝型油菜inap CMS的恢复系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细胞学观察
        2.2.3 花粉育性观察
        2.2.4 小孢子培养
        2.2.4.1 选蕾
        2.2.4.2 消毒
        2.2.4.3 抽提小孢子
        2.2.4.4 加倍培养
        2.2.4.5 胚诱导培养
        2.2.4.6 再生苗培养
        2.2.4.7 倍性检测
        2.2.5 田间实验与性状考察
        2.2.6 基因组DNA的提取
        2.2.7 原位杂交
        2.2.7.1 探针标记和封阻DNA的制备
        2.2.7.2 原位杂交制片
        2.2.7.3 原位杂交
        2.2.7.4 拍照保存和图片处理
        2.2.8 SSR分析
        2.2.8.1 PCR反应体系
        2.2.8.2 PCR程序及琼脂糖凝胶检测
        2.2.9 AFLP分析
        2.2.9.1 DNA酶切与连接
        2.2.9.2 预扩增
        2.2.9.3 选择性扩增
        2.2.9.4 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检测
        2.2.10 品质分析
        2.2.11 恢复基因的BSA重测序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菘油”CMS恢复系的选育
        2.3.2 恢39的表型特征
        2.3.2.1 恢39的苗期形态特征
        2.3.2.2 恢39的成株期形态特征及产量相关农艺性状
        2.3.2.3 恢39的花器官形态及自交结实
        2.3.3 恢39的普通细胞学和原位杂交分析
        2.3.4 恢39的SSR和 AFLP分析
        2.3.5 恢39种子脂肪酸及硫苷组成分析
        2.3.6 恢复基因的遗传模式分析和初定位
    2.4 讨论
        2.4.1 甘蓝型油菜inap CMS恢复系的创建
        2.4.2 恢复系恢39中来自菘蓝的性状
        2.4.3 甘蓝型油菜inap CMS恢复系恢39 的应用
3 全套白菜-黑芥单体异附加系的创建及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3.2.3 SSR分子标记鉴定
        3.2.3.1 PCR反应体系
        3.2.3.2 PCR程序及琼脂糖凝胶检测
        3.2.4 染色体计数和染色体行为观察
        3.2.5 花粉育性观察
        3.2.6 茎尖培养
        3.2.7 原位杂交
        3.2.7.1 探针的制备
        3.2.7.2 双色原位杂交
        3.2.8 表型考察
        3.2.9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白菜-黑芥单体附加系的创建
        3.3.2 黑芥染色体的雌雄配子传递率
        3.3.3 MAALs的细胞学分析
        3.3.4 黑芥B基因组rDNA位点定位
        3.3.5 白菜-黑芥MAALs的表型特征
        3.3.6 B3植株的紫色表型
    3.4 讨论
        3.4.1 白菜-黑芥MAALs的创建
        3.4.2 黑芥染色体在MAALs中的染色体行为及传递率
        3.4.3 黑芥一些性状的染色体定位
        3.4.4 白菜-黑芥MAALs的应用
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附录 Ⅱ
致谢

(5)大白菜橙花和白花基因克隆及其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花色概述
    1.2 类胡萝卜素代谢路径
        1.2.1 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
        1.2.2 类胡萝卜素的分解
        1.2.3 类胡萝卜素的存储
    1.3 园艺作物类胡萝卜素的积累
    1.4 园艺作物类胡萝卜素的代谢调控
        1.4.1 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调控
        1.4.2 类胡萝卜素的分解调控
        1.4.3 类胡萝卜素的存储调控
        1.4.4 影响类胡萝卜素积累的调控基因
        1.4.5 其他调控途径
    1.5 芸薹属作物花色的研究进展
        1.5.1 芸薹属作物花色遗传规律的研究进展
        1.5.2 芸薹属作物花色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大白菜橙花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DNA和RNA提取,c DNA合成和PCR扩增
        2.1.3 亲本基因组重测序及InDel和 dCAPS标记开发
        2.1.4 SNP位点重组事件鉴定
        2.1.5 橙花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预测
        2.1.6 定位区间内候选基因序列的克隆和分析
        2.1.7 定位区间内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大白菜橙花性状遗传规律分析
        2.2.2 亲本全基因组重测序和橙花基因的初定位
        2.2.3 橙花基因的精细定位
        2.2.4 定位区间内候选基因序列的克隆和分析
        2.2.5 定位区间内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2.2.6 共分离标记验证
    2.3 讨论
第三章 大白菜白花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DNA和RNA提取,c DNA合成和PCR扩增
        3.1.3 亲本基因组重测序及InDel和 SNP标记开发
        3.1.4 SNP位点重组事件鉴定
        3.1.5 白花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预测
        3.1.6 白花候选基因序列的克隆和分析
        3.1.7 白花候选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3.1.8 透射电镜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大白菜白花性状遗传规律分析
        3.2.2 亲本全基因组重测序和白花基因的初定位
        3.2.3 白花基因的精细定位
        3.2.4 白花候选基因序列的克隆和分析
        3.2.5 不同黄花和白花自交系中候选基因序列的克隆和分析
        3.2.6 白花候选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3.2.7 白花和黄花花瓣透射电镜分析
        3.2.8 共分离标记验证
    3.3 讨论
第四章 大白菜花瓣中类胡萝卜素成分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类胡萝卜素分析
        4.1.3 黄花和橙花花瓣总RNA提取,c DNA文库创建和RNA-seq
        4.1.4 黄花和橙花花瓣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及GO和 KEGG富集分析
        4.1.5 黄花和白花花瓣总RNA提取和c DNA合成
        4.1.6 转录组数据的qRT-PCR验证及类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黄花、橙花和白花花瓣内类胡萝卜素的积累
        4.2.2 转录组测序和序列组装
        4.2.3 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和分析
        4.2.4 类胡萝卜素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基因
        4.2.5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4.2.6 转录组数据的qRT-PCR验证
        4.2.7 黄花和白花花瓣中类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致谢
个人简历

(6)新型甘蓝型油菜的群体改良和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文献综述
    1.1 芸薹属及其相关种质资源在甘蓝型油菜改良中的利用
        1.1.1 甘蓝型油菜与芸薹属二倍体基本种杂交
        1.1.2 甘蓝型油菜与芸薹属四倍体物种杂交
        1.1.3 甘蓝型油菜与芸薹属以外物种杂交
        1.1.4 种间杂交从头合成甘蓝型油菜
    1.2 新型甘蓝型油菜的创建及其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
        1.2.1 第一代新型甘蓝型油菜(G1)创建
        1.2.2 第二代新型甘蓝型油菜(G2)创建
        1.2.3 第三代新型甘蓝型油菜(G3)创建
    1.3 轮回选择在群体改良中的应用
        1.3.1 常用轮回选择方法
        1.3.2 利用不育系在自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作物中开展轮回选择
    1.4 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研究
        1.4.1 杂种优势假说
        1.4.2 杂种优势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1.4.3 油菜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1.5 基因组选择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1.5.1 基因组选择原理
        1.5.2 基因组选择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1.5.3 基因组选择在油菜中的研究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新型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群体的改良和评估
    2.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田间试验与表型测定
        2.2.3 轮回选择群体基因型检测
        2.2.4 简化基因组测序及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新型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群体的第五轮选择
        2.3.2 新型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群体三个世代的表型评估
        2.3.3 新型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评估
        2.3.4 新型甘蓝型油菜优良自交系和DH系的选育及其全基因组的遗传变异分析
    2.4 讨论
        2.4.1 不同性状基于轮回选择的群体改良效果
        2.4.2 新型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群体的遗传变异
    2.5 总结与展望
3 新型甘蓝型油菜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分析
    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田间试验
        3.2.3 表型统计分析
        3.2.4 基因型检测
        3.2.5 种子产量杂种优势的基因组预测
        3.2.6 种子产量杂种优势遗传效应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2.7 种子产量杂种优势位点的全基因组扫描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三个环境下亚基因组间杂种及其亲本产量试验的表型分析
        3.3.2 种子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3.3.3 杂种亲本的基因型分析及遗传距离
        3.3.4 种子产量中亲优势的遗传结构分析及基因组预测
        3.3.5 种子产量杂种优势位点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4 讨论
        3.4.1 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表现
        3.4.2 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3.4.3 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的基因组预测
    3.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表与附图
附录Ⅱ 作者简介及研究生阶段发表成果
致谢

(7)通过芥甘杂交创建新型甘蓝型油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芸薹属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1.1.1 芸薹属植物的简介
        1.1.2 芸薹属植物远缘杂交研究概况
    1.2 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1.2.1 远缘杂交不亲和原因
        1.2.2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方法
        1.2.2.1 调整植物生长环境
        1.2.2.2 选择合适的亲本与杂交方向
        1.2.2.3 调整授粉条件
        1.2.2.4 增加理化因素
        1.2.2.5 组织培养技术
        1.2.2.6 植物体细胞杂交(无性杂交)
    1.3 芸薹属远缘杂交杂交类型
        1.3.1 芸薹属属间远缘杂交
        1.3.2 芸薹属种间远缘杂交
    1.4 远缘杂交创建新型甘蓝型油菜的进展及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芥甘杂交亲和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2.1 杂交亲和性试验
        2.1.2.2 花粉管萌发荧光观察
        2.1.2.3 授粉后胚发育情况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芥甘杂交亲和性分析
        2.2.2 花粉管萌发观察
        2.2.3 授粉后胚珠发育情况
    2.3 小结
第三章 芥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种间杂种形态学与细胞学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2.1 人工杂交
        3.1.2.2 性状调查
        3.1.2.3 细胞学观察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杂种F_1杂种的获得及形态学、细胞学分析
        3.2.1.1 杂种F_1的获得与形态学分析
        3.2.1.2 杂种F_1的细胞学分析
        3.2.2 F_2群体遗传分析
        3.2.3 芥甘杂交后代花粉育性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芥甘杂种后代分子标记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2.1 供试材料DNA的提取
        4.1.2.2 SSR分子标记
        4.1.2.3 AFLP分子标记
        4.1.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SSR分子标记分析
        4.2.1.1 各世代扩增情况
        4.2.1.2 各世代随机引物渗入分析
        4.2.1.3 特异引物渗入分析
        4.2.2 AFLP分子标记分析
        4.2.2.1 各世代扩增情况
        4.2.2.2 各世代亲本遗传物质渗入分析
        4.2.3 新型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新型甘蓝型油菜的农艺性状及其跳甲抗性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2.1 新型甘蓝型油菜抗跳甲性调查
        5.1.2.2 新型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调查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新型甘蓝型油菜抗虫性
        5.2.2 新型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分析
        5.2.3 新型甘蓝型油菜品质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讨论
    6.1 影响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杂交的亲和性的原因
    6.2 芥甘杂种F_1、F_2表型分析
    6.3 芥甘杂种细胞学异常
    6.4 芥甘后代遗传渗入研究
    6.5 新型甘蓝型油菜抗虫性
第七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附录
    附录 A 来自A基因组SSR引物
    附录 B B基因组引物序列

(8)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研究进展
        1.1.1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获得
        1.1.2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性
        1.1.3 人工合成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1.2 人工合成甘蓝型杂种优势研究
        1.2.1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1.2.2 杂种优势分子机理
        1.2.3 人工合成种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1.3 大黄油菜的概述
    1.4 遗传渗入在人工合成种中的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2章 杂交亲本的选择
    2.1 引言
    2.2 杂交亲本供选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田间试验
        2.3.2 DNA提取
        2.3.3 SSR分子标记
        2.3.4 条带统计与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聚类分析
        2.4.2 遗传距离分析
        2.4.3 杂交组合的组配
第3章 人工合成种杂种优势潜力分析
    3.1 引言
    3.2 试验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人工杂交
        3.2.3 主要性状调查
        3.2.4 AFLP和SSR分子标记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亲本材料间的性状比较
        3.3.2 F1代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3.3.3 人工合成种衍生材料杂交F1代产量性状差异性分析
        3.3.4 遗传渗入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4 讨论
        3.4.1 F1代单株产量杂种优势分析讨论
        3.4.2 F1代产量三因素的杂种优势分析讨论
        3.4.3 F1代产量性状差异性分析讨论
        3.4.4 遗传渗入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讨论
第4章 结论
    4.1 杂交亲本材料的选择
    4.2 F1代产量三因素的杂种优势分析
    4.3 F1代单株产量杂种优势分析
    4.4 F1代产量相关性状的差异性分析
    4.5 人工合成种遗传渗入率与F1代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一、基本情况
    二、学习工作经历
    三、发表论文

(9)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多倍体的研究现状
        1.1 多倍体研究的研究意义
        1.2 植物多倍体的分类
        1.3 植物多倍化后表型与生理形态的变化
        1.4 多倍化过程基因组变异和表观遗传变异
        1.4.1 多倍化后引起的基因表达变异
        1.4.2 多倍化造成的表观遗传变异
        1.5 DNA甲基化
        1.6 核仁显性
        1.7 组蛋白修饰
        1.8 转座子激活
    2 人工合成的异源四倍体甘蓝型油菜研究现状
        2.1 甘蓝型油菜的起源
        2.2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研究现状
    3 选题来源及意义
第二章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与二倍体亲本表型比较分析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田间试验
        2.1.3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2.1.4 光学显微镜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观察
        2.1.5 蛋白体和油体的面积、长度和数目统计
        2.1.6 叶上下表面气孔数目统计
        2.1.7 花粉活性观察
        2.1.8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植株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的考察
        2.2.2 器官形态特征
    2.3 讨论
第三章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和二倍体亲本的转录组比较研究
    前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RNA提取、cDNA文库构建与转录组测序
        3.1.3 RNA-Seq数据分析:mapping和差异表达分析
        3.1.4 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与功能注释
        3.1.5 cDNA合成及qRT-PCR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分析
        3.2.2 多倍化过程中部分同源基因对的变化分析
        3.2.3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中差异表达的部分同源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3.2.4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中亲本显性表达基因的分析
        3.2.5 加性、亲本显性及超亲表达的基因的qRT-PCR验证
    3.3 讨论
第四章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和二倍体亲本转录组中转座子的分析
    前言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数据库
        4.1.3 Clean reads与新构建的转座子数据进行比对
        4.1.4 转座子的表达分析
        4.1.5 转座子表达模式变化分析
        4.1.6 分析转座子插入基因的偏好性及相关基因的功能注释分析
        4.1.7 转座子插入基因的qRT-PCR表达验证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转录组中不同类型转座子的数目和比例分析
        4.2.2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与亲本转录组中转座子的表达分析
        4.2.3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与亲本基因组之间转座子的表达模式分析
        4.2.4 基因中转座子的插入位点偏好分析及含有转座子插入基因的功能注释
        4.2.5 转座子插入基因的表达量验证
    4.3 讨论
第五章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中的反转座子及反转录酶序列分析
    前言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DNA的提取
        5.1.3 IRAP分子标记
        5.1.4 LTR-copia反转座子的反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RT)序列克隆
        5.1.5 反转录酶序列的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中反转座子的变化情况及移动规律
        5.2.2 有转座子插入片段的功能注释分析
        5.2.3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和两亲本基因组中反转座子的遗传聚类分析
        5.2.4 反转座子RT序列的克隆
        5.2.5 反转录酶序列的分析
        5.2.6 反转座子RT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早期世代DNA甲基化变异分析
    前言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DNA与RNA提取
        6.1.3 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检测
        6.1.4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MSAP分析
        6.1.5 MSAP差异条带的回收和克隆
        6.1.6 实时荧光定量PCR表达分析
    6.2 实验结果
        6.2.1 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F_1代及其二倍体DNA甲基化水平的差异分析
        6.2.2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早期不同世代DNA胞嘧啶甲基化水平的变化
        6.2.3 甲基化多态性片段的克隆与分析
        6.2.4 甲基转移酶基因MET与CMT的差异表达分析
    6.3 讨论
第七章 论文创新点和后续研究计划
    7.1 论文创新点
    7.2 后续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我国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和种质创新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新种质
2 芸薹属栽培种间杂交创建甘蓝型油菜新种质
    2.1 白菜型、芥菜型油菜资源的利用
    2.2 以人工合成芸薹属异源六倍体为桥梁
3 属间杂交创建甘蓝型油菜新种质
    3.1 与诸葛菜的杂交
    3.2 与菘蓝的杂交
    3.3 与荠菜的杂交
    3.4 与萝卜的杂交
    3.5 与白芥的杂交
4 新型甘蓝型油菜CMS及恢复系统的创建
    4.1 萝卜Ougra CMS的导入及恢复系的选育
    4.2 Nsa CMS的创建
    4.3 Sa Na-1A CMS的创建
    4.4 inap CMS及恢复系的创建
5 问题及展望

四、利用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创建油菜新种质(论文参考文献)

  • [1]向新型甘蓝型油菜导入多个芥菜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变异[D]. 靖金杰.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2]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表型多样性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D]. 程嘉庆. 西藏大学, 2020(12)
  • [3]中国油菜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策略与进展[J]. 李利霞,陈碧云,闫贵欣,高桂珍,许鲲,谢婷,张付贵,伍晓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01)
  • [4]甘蓝型油菜菘油CMS恢复系及白菜-黑芥附加系的创建及遗传研究[D]. 李鹏飞.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5]大白菜橙花和白花基因克隆及其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D]. 张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6]新型甘蓝型油菜的群体改良和杂种优势分析[D]. 胡丹丹.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7]通过芥甘杂交创建新型甘蓝型油菜的研究[D]. 谢晋. 青海大学, 2019(07)
  • [8]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潜力分析[D]. 孙欢. 青海大学, 2018(09)
  • [9]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分析[D]. 冉莉萍. 扬州大学, 2017(11)
  • [10]我国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和种质创新研究进展[J]. 王爱凡,康雷,李鹏飞,李再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6(05)

标签:;  ;  ;  ;  ;  

油菜人工合成油菜新种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