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金融发展战略分析

“大连”金融发展战略分析

一、浅析“大大连”的金融发展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燕阳[1](2012)在《大连港在环渤海港口群中的地位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交通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组织编制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现已将我国沿海港口划分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等5个港口群。其中环渤海港口群以大连、青岛、天津三港为枢纽港口,三大港口为争夺环渤海港口群的龙头地位,相继提出了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三港目前在腹地经济、港口条件、地理位置等方面综合实力各有优势、劣势,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也均有机遇和挑战。同时,与大连港腹地重叠的营口港近年来发展迅速,已跃居中国十大港口之一。综上所述,大连港与环渤海港口群中各港口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研究并确立大连港在环渤海港口群中的地位并给出相应发展策略,就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环渤海港口群中主要港口的发展现状,分层次进行对比,并评估了环渤海港口群总体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然后介绍了大连港腹地经济发展概括,对大连港货物结构进行分析。最后通过SWOT分析模型分析了大连港在环渤海港口群中的竞争力,论证和评价了大连港在环渤海港口群中的实际地位,并根据SWOT分析得出的交叉战略,从提高大连港在环渤海港口群地位和竞争力的角度,提出了相应对策。

杜静[2](2011)在《饭店空间分布及集聚现象研究 ——以大连星级饭店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大连城市进程的加快和旅游功能的加强,饭店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大连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连旅游局己统计的星级饭店数149家,是2000年的2倍,其中又以四、三、二星级饭店的增长最为迅速。大连星级饭店的结构基本呈现“中间大、两头小”、以中低等星级饭店为主的发展态势。2008年大连星级饭店实现营业收入244909.43万元,是2003年的2倍还多。在大连星级饭店业火热发展的同时,星级饭店业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布局结构,主要以中山区的城市中心区——中山广场为集聚中心分布,在此基础上向高地价区及交通主干道附近集中。通过集中指数的计算也得出大连市星级饭店空间分布呈现高度集中的状态。大连从城市形成之初到被殖民统治阶段再到大连解放这漫长的形成史中,经历了从一个小渔村向租界区再向主要经济中心城市的跃进。因此,想要探索大连星级饭店空间集聚的深层原因,还要从大连市上千年经济、社会、历史、地理的发展入手。本文从大连市星级饭店业以中山广场为集聚中心的空间分布这一特征出发,从早期集聚的开端到商业区的形成再到现代星级饭店的发展和变化这一发展过程,以期以历史和现代中间寻找线索,以分析大连市经济和社会要素得以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影响因素,并从中得出大连星级饭店如此分布的产生原因。进而结合大连星级饭店现有分布的特点分析其集聚的外在原因。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本文以大连星级饭店为研究对象,探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部分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文献综述组成。第一章对本文理论基础——区位理论和集聚理论,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创新和不足。第二章对已有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为本文的正文部分,由第三章到第五章组成。第三章对大连市星级饭店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详细的介绍,先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界定;进而从大连星级饭店发展现状入手,阐述了大连星级饭店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影射对其研究的重要性;最后从不同角度研究大连星级饭店的空间分布特征,指出其不均衡的分布现状。利用图形分析方法直观的看出其集聚现状,并进一步利用密集程度及集中指数计算出其高度集聚的状态。第四章从时空脉络的角度,对大连市城市历史发展及地理分布的逐步形成及演进进行分析,通过对大连市城市的雏形及海运事业的诞生的分析指出早期集聚由此开始;进而从租界的繁荣、港口的兴起及交通的发展得出商业区的形成:再根据解放后各星级饭店开业时间,对不同时期大连星级饭店的空间分布的发展和变迁进行探讨,得出这一阶段城市规划和政策的影响对星级饭店空间分布产生的决定性影响。第五章根据大连星级饭店目前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其集聚的原因,从城市商业区、地价、交通、旅游吸引物这几个方面,并对它们如何对大连星级饭店空间分布的集聚现象产生影响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结论和建议部分。总结了大连市星级饭店的分布特征及高度集聚的现状,集聚现象与城市发展地理、历史背景的关系,在现代城市区域开发规划和政策的影响下集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以上因素是漫长的发展对集聚产生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促进这种集聚形成的重要因素。但是从集聚的特点来看,城市商业区、地价、交通及旅游吸引物则直接导致了这种聚集如此形成的直接原因,而这几个因素之间也是紧密联系的。最后对大连市星级饭店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从区域上看,中山区现有发展情况己达饱和,在短期内不会有较大增长;西岗区在现有基础上稳步增长;沙河口区和甘井子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从等级结构上看,四、五星级区域分布差异巨大;三星级基本处于饱和;一二星级饭店还较少等。针对这些,本文提出对大连星级饭店进行区域结构调整,等级规模调整,饭店类型调整,发展多个中心的建议。

石丽红[3](2011)在《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及其网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医疗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工作,无论在政策法规,还是回收处理模式及回收网络的建立与运行上,还处在发展建设阶段。与发达国家完善的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和技术相比,我国的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网络还尚不成熟。为了保障人体健康,避免环境污染,同时二次充分开发医疗废弃物中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建立一个完善的、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并优化回收处理网络这一工作就显得势在必行。本文首先从国内外关于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方面的研究现状、医疗废弃物相关综述及其国内外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现状分析入手。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一是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的构建;二是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技术方案及管理信息系统架构;三是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网络选址优化研究;四是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网络路径优化研究。在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构建的研究中,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该模式以逆向物流理论为指导,着眼于减少医疗废弃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节约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选择了大连市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在通过对相关主管部门(大连市环保局)、处置企业(大连瀚洋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医疗机构等回收处理工作实际参与对象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大连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的现状,明确了系统的各要素具体内容(产生源、回收点、处置中心)和衔接情况(收运方式、处置方式),指出了存在回收系统不科学、管理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我国建立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在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技术方案及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的研究中,本文结合现代物流中被不断开发和应用的射频识别技术(RFID)、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构建了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这为实现全程信息化,杜绝医疗废弃物的非法回收和使用,进行可视化实时监控提供了技术支持,并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分析。并以大连市为例开发了大连市医疗废弃物回收管理系统,并于2010年6月在大连市环保局政府网站上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网络选址模型的研究中,本文在对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的流程、模式、技术解决等问题进行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医疗废弃物收集点选址这一多设施选址问题的特殊性,并结合物流结点选址相关理论,首次将离散点选址问题中的集合覆盖模型应用到医疗废弃物的回收网络选址问题中,建立了数学模型。在以大连市为例的实证研究中,模型和算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都得到了验证,并且此算法的流程及实现过程在同类问题的解决中将有很好的兼容性。在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网络路径优化研究中,本研究首先从多角度分析该问题,并结合医疗废弃物回收网络路径优化的特点,确定了该问题为单物流中心、非满载、纯取货、硬时间窗、单车型,以及考虑运营成本最小,即车辆路径最短的单目标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有容量约束和时间窗约束的车辆路径优化模型。针对此模型特点,应用目前较为先进的启发式算法——蚁群算法求解。并以大连市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编制了改进的算法程序对其求解,取得的结果明显优于目前的实际操作。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方面的研究在我国是一个刚处于起步阶段的课题,但在当前社会广泛关注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形势下,这方面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各研究机构应当吸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从医疗废弃物处置方式方法,回收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和运作,回收处理流程的各个环节入手,着力于提升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动态性。国家及地方有关部门应当认真研究并致力于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的规划和部署中,为促进循环经济、保护城市居住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做出努力。

李土福[4](2011)在《基于EVA的国内旅游上市公司业绩与效率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旅游企业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石,一批优秀的旅游企业可以带动国内旅游业快速、健康的发展。旅游上市公司是旅游企业的先进代表,引领着旅游企业的发展方向。经营业绩和经营效率是公司经营状况的两个基本方面,旅游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可以从经营业绩发展变化和业绩发展变化两个方面来展开评价。业绩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业绩成果的评价,另一方面是推动业绩发展的动力因子的分析。本研究中旅游上市公司的业绩成果用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来表示,推动旅游上市公司业绩发展的动力因子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体系因子分析得到。旅游上市公司效率评价采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通过比较上市公司是否处在生产前沿面上来判断旅游上市公司的整体效率水平;以Malmquist效率指标为基础来分析旅游上市公司跨年度效率发展变化情况。最后在业绩和效率评价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旅游上市公司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本研究首先分析计算旅游上市公司的经济增加值,分析表明从1998年到2008年,旅游上市公司一多半都处于经济利润为负的状态,即股东的必要报酬率低于全部资本成本,旅游行业并不是一个可以攫取超额利润的行业。由于经济增加值会受企业规模的影响,因此在对旅游上市公司业绩进行比较分析时,用资本报酬率来分析旅游上市公司经济利润情况。分析结果表明:从2003年到2008年,丽江旅游资本报酬率连续6年排名第一,华侨城资本报酬率均值排名第二。东方宾馆、新都酒店和ST东海的资本报酬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均值排名中列后三位,且排名方差较小。在旅游上市公司发展动力因子分析评价中发现:由于丽江旅游在本研究的所有上市公司中上市最晚,均值计算年限仅有5年,且其因子分析综合名次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该公司是否能成为旅游上市公司中的中流砥柱还有待观察。旅游上市公司中业绩稳定,排名靠前的公司有两家,一家是中青旅,另外一家是黄山旅游。因子综合评价靠后的公司有:大东海、新都酒店和北京旅游。其中新都酒店不仅排名倒数第一,而且方差很小,排名第二,说明新都酒店发展动力比其他公司低,且提升缓慢。第四部分是对旅游上市公司发展效率的评价。静态经营效率评价结果表明:处在生产前沿面上的公司有五家,分别是丽江旅游、西藏旅游、新都酒店、大东海和大连亚圣。除五家处于生产前沿面上的公司外,其他公司都处于规模收益递减状态,说明旅游上市公司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单纯的依靠扩大规模这种粗放的发展方式已经不能够获取高的收益。华侨城、黄山旅游、中青旅、锦江酒店、西安饮食、华天酒店和首旅股份技术效率都很低,都不超过0.4,其中以华侨城的技术效率最低,为0.037。在旅游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动态评价中,分别从技术效率、配置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全要素生产效率五个方面展开评价。在对旅游上市公司进行业绩评价和效率评价之后,本研究把旅游上市公司2003年至2008年业绩评价结果和经营效率评价结果综合起来,通过聚类分析把旅游上市公司归为不同的类别,并与2010年前三个季度的实际财务状况进行比较,以判断本研究结论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聚类结果发现,存在着单个旅游上市公司聚为一类的现象,在聚为两类的过程中,华侨城公司单独聚为一类。在聚为三类的过程中,华侨城和大东海各聚为一类。在聚为四类的过程中,丽江旅游、大东海和华侨城三家公司各聚为一类。聚类结果形成的原因可以从业绩和效率分析过程中找出:华侨城公司规模在旅游上市公司中最大,其税后营业利润和投资成本都远远的高于其他旅游公司;丽江旅游的资本报酬率均值排名第一,且排名方差最小,同时丽江旅游从2003年到2008年都处于生产前沿面上,经营业绩和效率都是排名行业第一,因此自聚为一类;大东海公司经营业绩倒数第一,2005年出现了股东权益为负的现象,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曾一度受到威胁,通过债务重组,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减少了公司的债务负担从而使得公司2007年的经济增加值大幅增加,从而使得公司的经营效率出现了极不规则的变化,在所有的旅游上市公司中经营风险最高,因此单聚为一类。去掉丽江旅游、华侨城和大东海公司再次进行聚类分析,如果分为聚为三类,则黄山旅游和首旅股份为第三类、大连亚圣、峨眉山、桂林旅游、华天酒店、锦江股份、西安旅游、西藏旅游、西安饮食、新都酒店和中青旅聚为第二类,北京旅游、东方宾馆、国旅联合和张家界聚为第一类。聚类结果与2010年旅游上市公司实际财务状况对比结果表明:除新都酒店和丽江旅游之外,旅游上市公司的实际运营状况与本研究的结论是基本一致的。

赵枫[5](2010)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中国服务外包基地的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信息技术浪潮的迅猛发展,许多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将非核心业务流程进行服务外包,而发展中国家以低成本优势及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成为了服务外包的承接地。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产业转移过程中,规模经济效应和专业化效应促使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高速成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努力提升自身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能力,以期处于服务外包产业链中的更有利位置。面对这一历史机遇,中国从国家战略的层面,全面规划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布局,以承接服务外包为助推器,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低碳经济在GDP中比重,促进地区经济的高速可持续发展。自2000年开始,我国已陆续确立了11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6个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14个中国服务外包基地,4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20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经过近10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急需建立一个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基地进行综合评价,促进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全面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在此背景下,本文依据波特的竞争力“钻石”模型理论和相关的区域竞争力理论以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特征,在寻找共性、量表设计、样本选取、数据采集和因子提取的基础上建立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应用模糊多因素、多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4个基地城市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序,并应用聚类分析法对各基地城市进行定位,并提出对策建议。这一研究对科学地判断我国各基地城市在产业竞争力方面的差距,正确把握形成差距的因素和原因,指导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承接地优化资源配置,为国际跨国公司在选择服务外包承接地时提供参考和依据,同时可以为国家宏观指导各基地城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依据。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产业集聚特征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内在机理进行理论研究和分析。这一部分的研究首先是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相关概念的界定入手,并从北美产业分类体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中国统计局、中国工信部等角度对信息技术产业、服务外包、ITO、BPO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概念进行界定。其次,总结归纳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特征,指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具有知识资源技术特征、数字化产品特征、垄断的市场特征、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特征和产业集聚的创新效应特征,说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主要不是靠投资和劳动的增加而是靠技术和知识的投入,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中技术、知识、创新、从业人员水平、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非常重要。第三,对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市场进行对比分析,并着重从全球服务外包转移方市场、承接方市场来研究,说明在评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时其产业规模、出口能力、国际跨国公司进园数量、企业运营成本等也至关重要。最后,在对比分析了中国14个城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规模能力、出口能力、从业人员结构和企业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题: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问题,并对这一问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评论,确立了本文主题的研究框架、思路和方法。2.基于波特的竞争力“钻石”模型理论和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这一部分的研究是以波特的竞争力“钻石”模型理论为研究起点,以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为研究主线,对竞争力指标评价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初步预选了54个指标作为理论预选,并将其制成问卷进行评价指标的专家筛选。然后,以回收的有效问卷为基础,使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因子提取和解释能力分析。以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截取数据,确定提取5个因子,并命名为产业规模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竞争力、企业运营成本和环境支撑力5个一级指标,通过研究发现,这5个因子可以解释变量总方差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说明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全面的评价了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竞争力。最后,根据上述原理,创建了一个含有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详细说明和分析。这一部分是后面从数量上研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指标权重的理论基础。3.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问题。这一部分的研究是从选择层次分析法作为本文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开始的,并对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方法进行概述,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构造产业规模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竞争力、企业运营成本、环境支撑力等各级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模型,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对各指标权重的有效性和各指标的组合一致性进行验证。最后,得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各级指标的权重。这一部分是后面从数量上研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基础。4.基于本文已建立的评价体系和指标权重,采用模糊多因素、多层次综合评判方法和聚类分析法研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排序、定位问题。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已建立的评价体系和确定的指标权重,选择模糊多因素、多层次综合评判方法作为竞争力综合评价的研究方法,确定中国14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为评价对象,利用2007年数据,对中国14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分别从产业规模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竞争力、企业运营成本、环境支撑力等5个方面进行优劣势评价、排名和分析。最后,为了在我国14个城市中找出该产业发展具有共同特点的一些城市,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我国14个城市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进行聚类分析,将我国14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分成几类,找出每一类共同的特点,以利于更好的研究各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定位,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政策,促进全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这一研究对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政策的制定、投资的决策以及产业的管理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5.在前面各部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本文总的结论和建议。一是本文创建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的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比较全面的评价了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竞争力;二是利用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确立了北京、深圳、上海属于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第一层次,南京、成都、大连、杭州、广州属于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第二层次,济南、天津、西安、武汉、长沙和合肥属于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第三层次;三是利用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发现了北京、上海、深圳主要适合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端产品的开发;大连、成都、西安、武汉、合肥、长沙和济南主要适合服务外包业务,属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低端产品的开发;杭州、南京、广州和天津适合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中端产品的开发。发现北京、杭州、广州、南京主要针对于内需市场;深圳、上海、大连、天津主要针对于外需市场,会更有利于全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整体发展。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建议建立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塘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集聚;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集聚;以深圳为中心,沿珠江沿岸广州、珠海等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集群;以大连为对外窗口的东北地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集群,打造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的领军城市;建立以武汉、成都、西安为中心的中西部服务外包交付中心。本文的研究为全面规划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长期发展的产业布局,整体提升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为我国政府制定科技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1.本文创建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的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这一系统比较符合我国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宗旨,比较全面的评价了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竞争力。2.科学地确定了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要素的权重,通过引入比例标度用数指标所构成的矩阵,用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权重稀疏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各项指标权重的相对客观性,从而避免指标权重的主观性,更加强调合理性。3.对我国14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进行评价排名、聚类和定位,研究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找出每一类基地城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发展共同特征,对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进行合理的国家统一产业布局提出了建议。

李丽[6](2010)在《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减缓农户贫困有效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贫困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目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更是不能回避贫困这一世界性难题。着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说过,“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这句话道出了问题的要害。贫困一直制约着经济增长,而要摆脱贫困这一大障碍,资金对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际上普遍认为:“小额信贷是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效的扶贫工具。”小额信贷起源于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农村经济增长和扶贫的双重目标。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小额信贷年”,2006年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创始人尤努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小额信贷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其中,专门谈到了如何提高农村的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选题背景及国内外理论综述;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我国农村贫困现状,通过对农村的调查分析,发现农村发展缓慢的主要障碍是农村资金供给不足,这就导致农村的主业收入提高缓慢,也制约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随着返乡流的涌来,不利于农户自主创业;第三部分主要是从国外和国内两个市场来分析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状况及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际农村小额信贷模式的分析,了解其具有的优越性及可行性,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具有借鉴性。同时提出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我国农村小额信贷风险防范能力不强、利率制定脱离市场等问题;第四部分主要探讨农村小额信贷对于农户减贫的作用,通过对我国农村资金供求分析发现问题,同时发现农户对资金的需求额度相对较小,而小额信贷的适时出现能够缓解该矛盾;第五部分主要是针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即农村小额信贷在减缓农户贫困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是农村小额信贷减缓了农村资金供需矛盾,有助于农户减缓贫困。农村小额信贷在运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需要政府、小额信贷机构、农户个人及社会其他机构的共同努力来完善小额信贷运行机制。综合来说本文就是以农村的贫困为契机,发现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户长期贫困的原因,而小额信贷的实践和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全新的思路。我们要不断从理论和实践上来完善小额信贷的发展,更好地解决农村贫困家庭的融资难问题,提高我国贫困农户的收入水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赵燕慧[7](2011)在《大连近现代历史建筑再利用现状及发展研究 ——以中山广场街区及周边的近现代公共建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对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的深入,在中国近代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发展起来的中国近现代建筑的价值逐渐被认识,并得以肯定。大连是中国典型的近代城市,拥有丰富的近现代建筑资源。本论文以大连1894年至1949年这段时期的近现代建筑为研究范围,以大连中山广场街区及周边公共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其再利用现状及发展进行探讨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从宏观环境到微观研究阐述了本文论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二章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相关研究,为本文下面的主要研究提供了历史建筑再利用的指导和相关理论的基础。该章对国内外的研究历程、现状、及其相关先进理论进行综述调研。文章从第三章开始进入本文研究的重点章节部分。第三章对大连近代城市的建设、大连近现代建筑及中山广场街区的建设和发展现状,大连近现代建筑的风格、特点、分布等演进过程及其特点价值进行调研探讨。本章通过对大连中山广场街区及其周围近现代公共建筑的重点调查研究,对其建筑基本信息、内部空间、外部形态、历史沿革四个方面进行基础调查研究。通过四个方面的调查研究,对其进行初步评价。参考评价结果和1990年由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提出的近代优秀建筑评估标准,形成本文的一套系统的评价方法,主要以其内部空间、外部形态、建筑基地周边环境及使用情况为主要评价内容,试图得到对中山广场及其周围近现代建筑再利用现状的客观认识,从而总结再利用现状下存在的问题及隐患。第五章结合上文对大连再利用现状下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近现代建筑再利用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设计、政治经济及公众参与。针对建筑再利用的设计因素,文章对国外现有的优秀历史建筑再利用案例进行深刻分析,通过图示化的方式对现有的优秀再利用设计手法进行总结。

刘涟涟[8](2010)在《德国城市中心步行区规划策略与绿色交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商业步行街及中心区的规划与改造,一直是中国城市规划领域的热点,如今受到城市规模迅速扩张与机动车地面交通严重拥堵的双重挑战。其实这种状况在战后发达国家城市规划与发展中也曾发生过,有过类似的曲折经历。其中,德国把城市中心步行区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项策略而大获成功,德国步行区引领城市中心区的规划与实践,被国际城市规划界公认为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典范。因此,探讨和总结德国城市中心步行区规划的历史经验与基本理念,不仅对于丰富和深化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借鉴其经验尝试移植到快速拓展的中国城市中心步行区的规划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回顾和梳理战后60余年德国城市中心步行区的发展脉络与历史过程,发现和揭示出步行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三个阶段演进过程:德国在工业化发达阶段,才开始商业街的步行化改造;步入后工业社会,城市中心步行区得以迅速扩张;进入可持续发展时代,亦随之迈向步行化城市的新阶段。同时,德国步行区的发展,反过来又改变了城市中心和整个城市的面貌,带动城市、地方和国家的经济发展,乃至成为社会发展阶段的象征。在明确步行区的基本概念,确认城市中心步行区的基本理念和引进目的的基础上,从步行区的形态、规模与类型,可达性与法规措施等方面阐发了德国城市中心步行区的理论框架。其中最核心的是步行区具有普适价值的基本理念,这就是:坚持步行区的人本性,以步行化作为城市人民的生活方式;强调步行区的可达性,采取便捷的绿色交通方式,使居民自由方便地到城市中心区;推行步行区功能的多样性,在城市的再发现与再创造中,开发和再造城市中心的商业、文化、娱乐、生态功能。德国城市中心步行区的健康发展,得益于城市中心规划与公共交通规划的有机结合。伴随德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步行区在城市中心的扩张,德国城市交通规划策略经历了以便于机动车交通为主,转向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轻轨、地铁和城郊快轨)为主,如今正形成“轨道交通——自行车——步行”一体化的绿色交通系统,使大中城市走向步行化的城市发展之路。在长期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德国城市建立了一套多种交通方式综合规划管理的一体化城市绿色交通措施: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交通安宁措施、促进自行车发展,加强私人汽车控制与管理。基于德国4个城市中心步行区和绿色交通系统的案例研究表明,城市中心步行区规划应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策略,将步行区规划与城市中心规划、交通规划相结合。将城市中心步行区建立在绿色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通过对机动车交通的合理限制与控制;促进轨道交通可达性;完善一体化绿色交通系统,最终实现步行化、人性化、生态化城市。通过对德国斯图加特和中国大连两座城市中心步行区及城交通系统等相关方面的比较,显示表明大连正处于迈向发达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步行区发展尚处于“商业街步行化”的初级阶段,而城市交通规划也相应处于私人汽车和公共汽车的地面交通主导阶段,与德国存在发展阶段上的巨大差距。然而,从大连由发达工业化阶段向后工业化社会的转变趋势看,大连可以并应当借鉴与移植德国城市中步行区的成功经验,在城市快速扩张和整个城市的空间布局与规划调整中,迅速采取“以绿色交通系统引领的城市中心步行区规划策略”。

程伟[9](2009)在《基于费用最小化的进口原油运输网络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内原油进口量逐年攀升,大宗原油进口带来巨额的运输费用。如何结合我国进口原油的运输现状,在国内构建若干原油物流中心,合理安排进口原油运输船队和进口原油资源的分配,实现整个进口原油运输网络的物流费用最小化,对我国进口原油运输系统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中国原油生产和需求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以我国进口原油运输网络为研究对象,对进口原油主要来源、流向,运输航线以及接卸港口等内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节省物流成本的角度考虑,对我国进口原油运输网络进行设计,提出构建以原油物流中心港口为核心,其他主要中小港口为补充的原油物流体系,以达到港口资源有效整合,为进口原油提供安全、高效的运输、装卸及储存服务,并最终实现进口原油的优化配置的目的。同时,根据历年原油进口数据,采用时间序列模型、灰色系统预测以及基于两者的组合预测方法,对我国未来若干年原油进口量进行了预测,为后文原油运输网络的规划提供了数据基础。最后,运用物流系统优化理论,建立了以进口原油运输系统物流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GA)和MATLAB数学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以2007年原油进口和消费数据为基础,对模型进行求解,确定主要进口地区各种船型的航次数量和若干原油物流中心,并对进口原油进行分配,达到在满足各消费地需求的前提下实现物流成本最小化。同时,结合前文预测模型所得的各地区的原油进口量数据,试图对未来某一年我国进口原油运输网络进行整体综合优化与规划。本文所建立的进口原油运输网络最小成本优化模型考虑进口原油从进口地到需求地整个过程的物流费用,实现原油物流中心港口选址、远洋运输油轮规划以及国内原油消费地运量分配的结合,对我国进口原油的运输网络的优化配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旭辉[10](2009)在《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温家宝总理2008年11月提出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非常地振奋人心,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改革,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减轻负担、进行技术改造、谋求发展的好时机,但是,对企业的管理者(会计人员)来说,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基于东北地区试行消费型增值税已经有四年,其中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基于对东北地区的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来总结在这个环境下,企业应如何进行自己的筹投资情况及相关的会计及税务处理。国内外,有关某项经济政策或管理政策对企业财富产生的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文章有很多,其中,理论分析的文章占大部分,对税收政策变化所引起企业财富变化的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的文章却很少。对国内期刊进行检索的结果表明:随着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试点如火如荼的进行,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实施,关于此主题的文章有很多,大部分都集中在理论部分的探讨,实证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并不多见。因此,对增值税转型所引起的企业财富变化进行实证检验与研究,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的研究来为这项政策的实施提供数据的支持,主要从实际税率(企业的税收负担)、固定资产周转率(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因素)、净资产收益率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具体的分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通过对东北地区的试点结果进行剖析,对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改革提供建议,因此,此选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浅析“大大连”的金融发展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大大连”的金融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大连港在环渤海港口群中的地位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3 论文研究现状综述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1.5 论文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理论概述
    2.1 区域经济理论
        2.1.1 梯度转移理论
        2.1.2 增长极理论
        2.1.3 点轴开发理论
        2.1.4 城市圈域理论
    2.2 竞争优势理论
        2.2.1 “五力理论”与“三大战略”
        2.2.2 价值链理论
        2.2.3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2.4 区域竞争优势
    本章小结
第3章 环渤海港口群发展现状及展望分析
    3.1 环渤海经济圈与环渤海港口群
        3.1.1 环渤海经济圈
        3.1.2 环渤海港口群
    3.2 环渤海港口群主要港口发展现状
        3.2.1 大连港
        3.2.2 青岛港
        3.2.3 天津港
        3.2.4 营口港
    3.3 环渤海港口群总体发展现状
        3.3.1 总体发展优势和机遇
        3.3.2 总体发展劣势和挑战
    3.4 环渤海港口群总体展望分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连港腹地经济发展现状
    4.1 大连港腹地及其经济发展概况
        4.1.1 大连港腹地划分
        4.1.2 大连港最直接腹地经济发展水平现状及特点
        4.1.3 大连港直接腹地经济发展水平现状及特点
    4.2 大连港货类结构分析
        4.2.1 大连港货类结构
        4.2.2 大连港货类结构特点
    4.3 大连港直接腹地经济发展前景与方向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连港在环渤海港口群的竞争力分析
    5.1 评估分析模型
    5.2 大连港在环渤海港口群中的优势因素
        5.2.1 大连港与环渤海港口群枢纽港竞争的优势
        5.2.2 大连港与辽东半岛港口群竞争的优势
    5.3 大连港在环渤海港口群中的劣势因素
        5.3.1 大连港与环渤海港口群枢纽港竞争的劣势
        5.3.2 大连港与辽东半岛港口群竞争的劣势
    5.4 大连港在环渤海港口群中的机遇因素
        5.4.1 大连港与环渤海港口群枢纽港竞争面临的机遇
        5.4.2 大连港与辽东半岛港口群竞争面临的机遇
    5.5 大连港在环渤海港口群中的威胁因素
        5.5.1 环渤海港口群枢纽港对大连港的威胁
        5.5.2 辽东半岛港口群对大连港的威胁
    5.6 大连港在环渤海港口群中的竞争力 SOWT 综合分析结论
    本章小结
第6章 提高大连港地位和发展策略研究
    6.1 加速发展集装箱业务,提高货物吞吐量
        6.1.1 提高集装箱等港口基础建设和服务能力
        6.1.2 实施港航联盟,改善航线结构
        6.1.3 营造良好的口岸环境
        6.1.4 提高集装箱物流运转效率,重视集装箱运输企业的发展
        6.1.5 与其他港口实现“共赢”,提高集装箱中转货运量
        6.1.6 拓展腹地范围,提高适箱货物比例
    6.2 整合港口资源,提升港口企业综合实力
        6.2.1 港口内部的资源整合
        6.2.2 港口外部资源的整合
        6.2.3 解放思想,提高港口企业管理机制和运营机制的创新力
        6.2.4 提高港口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6.3 进一步完善集疏运体系,打造物流成本洼地
        6.3.1 完善后方集疏运体系
        6.3.2 建立集疏运体系的直通性
        6.3.3 打造物流成本洼地,增加货运量
    6.4 加速临港产业发展、完善集群化建设
        6.4.1 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加速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
        6.4.2 扩大临港产业的规模
        6.4.3 完善临港产业集群化建设
    6.5 建立现代化物流体系,提高信息化水平
        6.5.1 营造健康的物流环境,引进先进的物流模式
        6.5.2 建立现代化物流体系
        6.5.3 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提高信息化水平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饭店空间分布及集聚现象研究 ——以大连星级饭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框架
    1.3 理论基础
        1.3.1 区位理论
        1.3.2 集聚理论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饭店空间分布研究综述
        2.1.1 饭店空间分布的定义
        2.1.2 饭店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
        2.1.3 饭店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
        2.1.4 评述
    2.2 集聚现象研究综述
        2.2.1 集聚现象的定义
        2.2.2 集聚现象的影响因子
        2.2.3 集聚现象的相关研究
        2.2.4 评述
3 大连星级饭店空间分布特征
    3.1 本文研究界定
        3.1.1 研究区域的界定
        3.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3.1.3 研究概念的界定
    3.2 大连星级饭店发展现状
        3.2.1 发展数量不断增长
        3.2.2 等级结构呈"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锥形
        3.2.3 规模结构较小
        3.2.4 功能结构不断完善
        3.2.5 平均房价差异显着
        3.2.6 营业收入不断增加
    3.3 大连星级饭店空间分布特征
        3.3.1 各区域分布差异大
        3.3.2 城市中心区集聚突出
        3.3.3 不同地价区呈下三角形分布
        3.3.4 向交通干道附近高度集中
        3.3.5 向风景区附近集中
        3.3.6 大连市星级饭店空间分布密集程度
        3.3.7 大连市星级饭店空间分布呈集聚状态
4 大连星级饭店空间分布的时空脉络
    4.1 早期集聚的开端——城市的雏形及海运事业的诞生
    4.2 商业区的形成——租界的繁荣、港口的兴起及交通的发展
    4.3 原租界区内大连饭店的空间分布情况
    4.4 星级饭店的发展和变化——现代城市规划与政策的影响
        4.4.1 1984年之前:停滞不前
        4.4.2 1984年—1991年:快速发展
        4.4.3 1992—2001年:飞速发展
        4.4.4 2002—至今:稳中增长
    4.5 大连星级饭店空间分布的变化情况
5 大连星级饭店空间集聚的原因分析
    5.1 城市商业区
    5.2 地价
    5.3 交通
    5.4 旅游吸吸引物
6 结论和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3)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及其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项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本项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方面
        1.2.2 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技术方面
        1.2.3 设施选址方面
        1.2.4 车辆行驶路径方面
        1.2.5 逆向物流网络优化方面
    1.3 本项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2章 医疗废弃物及其回收处理现状分析
    2.1 医疗废弃物的定义、分类及处理
        2.1.1 医疗废弃物的定义及分类
        2.1.2 医疗废弃物的处理过程
    2.2 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现状分析
        2.2.1 国外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现状分析
        2.2.2 我国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现状分析
第3章 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的构建
    3.1 逆向物流的理论基础
        3.1.1 逆向物流的定义及功能
        3.1.2 逆向物流的产生与处理
        3.1.3 逆向物流系统分析
    3.2 构建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的复杂性及构建原则
        3.2.1 构建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的必要性
        3.2.2 构建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的复杂性
        3.2.3 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的构建原则
    3.3 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的构建——以大连市为例
        3.3.1 大连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现状分析
        3.3.2 大连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系统及构成要素分析
        3.3.3 大连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的构建
第4章 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中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4.1 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中的关键技术
        4.1.1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
        4.1.2 地理信息系统(GIS)
        4.1.3 全球定位系统(GPS)
    4.2 关键技术在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中的应用
        4.2.1 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中的应用
        4.2.2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中的应用
        4.2.3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中的应用
    4.3 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系统的架构
        4.3.1 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系统的目标
        4.3.2 基于RFID/GIS/GPS的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运作流程
        4.3.3 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4.3.4 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系统的建立——以大连市为例
第5章 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网络选址优化研究
    5.1 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网络选址问题模型的建立
        5.1.1 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网络选址问题描述
        5.1.2 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网络选址问题的类型
        5.1.3 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网络中的距离计算
        5.1.4 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网络选址问题模型的建立
    5.2 基于遗传算法的求解
        5.2.1 算法概述
        5.2.2 基于遗传算法的求解——以大连市区为例
        5.2.3 实例计算
        5.2.4 结果分析
第6章 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网络路径优化研究
    6.1 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网络车辆路径优化模型的建立
        6.1.1 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网络路径优化问题分析
        6.1.2 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网络路径优化问题模型
    6.2 基于蚁群算法的模型求解——以大连市为例
        6.2.1 算法概述
        6.2.2 数据准备
        6.2.3 算法设计
        6.2.4 结果分析
第7章 建议与结论
    7.1 提高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水平的建议
    7.2 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遗传算法程序代码
附录2 蚁群算法程序代码
附表1 西岗区医疗单位数据总表
附表2 西岗区诊所数据及代号
附表3 西岗区门诊社区数据及代号
附表4 西岗区高级收集点对低级收集点覆盖情况数据表
附表5 西岗区初步选址结果表
附表6 西岗区门诊社区层对诊所层覆盖情况
附表7 西岗区的最终收集点选址情况
附表8 大连市内四区所有收集点数据及代号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4)基于EVA的国内旅游上市公司业绩与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文献综述
2 理论方法及相关概念界定
    2.1 经营业绩评价的相关理论方法
        2.1.1 EVA价值理论
        2.1.2 财务指标评价体系
    2.2 经营效率评价
        2.2.1 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概述
        2.2.2 C~2R模型
        2.2.3 Malmquist指数
    2.3 综合评价的相关理论方法
        2.3.1.因子分析法
        2.3.2 聚类分析
    2.4 研究范围界定
3 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
    3.1 旅游上市公司EVA的研究
        3.1.1 旅游上市公司税后营业利润
        3.1.2 旅游上市公司资本费用
        3.1.3 旅游上市公司的经济增加值(EVA)
    3.2 旅游上市公司业绩评价
        3.2.1 旅游上市公司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与EVA相关分析
        3.2.2 旅游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的因子分析
        3.2.3 旅游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和EVA分析结果比较
4 旅游上市公司经营效率评价
    4.1 旅游上市公司投入和产出指标的确定
    4.2 旅游上市公司静态经营效率评价
    4.3 旅游上市公司动态经营效率评价
5 旅游上市公司发展状况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
    5.1 旅游上市公司发展状况综合评价
    5.2 本研究评价结论与旅游上市公司实际运营情况的比较
6 结论及研究展望
    6.1 结论与建议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中国服务外包基地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1.1 蓬勃发展的服务外包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1.2.3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的基本框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的基本框架
        1.3.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信息技术产业概念的界定
        2.1.1 《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AICS)对信息技术产业的界定
        2.1.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信息技术产业的界定
        2.1.3 《世界银行》对信息技术产业的界定
        2.1.4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对信息技术产业的界定
        2.1.5 中国对信息技术产业的界定
    2.2 服务外包概念的界定
        2.2.1 服务外包概念的界定
        2.2.2 服务外包的分类
    2.3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概念的界定
        2.3.1 信息服务业概念的界定
        2.3.2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概念的界定
3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特征
    3.1 具有以知识为资源的技术特征
    3.2 具有数字化的产品特征
    3.3 具有垄断市场性质特征
    3.4 具有产业集聚特征
        3.4.1 产业集聚的创新效应
        3.4.2 产业集聚的经济规避效应
        3.4.3 产业集聚经济效应
4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
    4.1 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现状
        4.1.1 转移方市场总体情况
        4.1.2 承接方市场总体情况
    4.2 印度服务外包市场现状
    4.3 中国服务外包市场现状
        4.3.1 中国离岸服务外包市场总体情况
        4.3.2 中国业务流程外包市场总体情况
        4.3.3 中国服务外包客户分布情况
        4.3.4 中国服务外包政策支持情况
    4.4 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体情况
        4.4.1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规模能力
        4.4.2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出口能力
        4.4.3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结构
        4.4.4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状况
5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建立
    5.1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和测度理论依据
        5.1.1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
        5.1.2 产业竞争力的测度理论依据
        5.1.3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测度视角
    5.2 评价体系的经验研究
    5.3 评价目的与指标构建原则
        5.3.1 评价目的
        5.3.2 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5.4 评价指标的构建方法
        5.4.1 构建方法概述
        5.4.2 因子分析法
    5.5 评价指标的选择步骤
        5.5.1 评价指标的理论预选
        5.5.2 评价指标的专家筛选
        5.5.3 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指标的选取与命名
    5.6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建立
        5.6.1 产业规模竞争力
        5.6.2 技术创新能力
        5.6.3 人力资源竞争力
        5.6.4 企业运营成本
        5.6.5 环境支撑力
6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1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6.1.1 评价方法概述
        6.1.2 层次分析法
    6.2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6.2.1 构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6.2.2 构造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模型
7 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7.1 模糊多因素、多层次综合评判方法
    7.2 数据采集
    7.3 评价对象
    7.4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7.4.1 产业规模竞争力评价
        7.4.2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7.4.3 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
        7.4.4 企业运营成本评价
        7.4.5 环境支撑力评价
        7.4.6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7.5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聚类分析
        7.5.1 系统聚类分析法
        7.5.2 聚类要素的数据处理
        7.5.3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各项指标的聚类分析
8 结论及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8.3 总结与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6)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减缓农户贫困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框架及方法
        1.3.1 论文研究方法
        1.3.2 论文研究框架
2 我国农村贫困现状分析
    2.1 我国农村贫困的严峻形势
    2.2 制约贫困农户脱贫的因素分析
        2.2.1 农村贫困地区资源匮乏
        2.2.2 农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差
        2.2.3 农村贫困地区社会保障滞后
        2.2.4 农村贫困地区不合理的风俗
    2.3 资金匮乏对农户脱贫的掣肘作用
        2.3.1 资金缺乏使贫困户主业收入提高缓慢
        2.3.2 资金缺乏制约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2.3.3 资金匮乏是农民自主创业的拦路虎
3 农村小额信贷的理论与实践
    3.1 小额信贷的起源与发展
        3.1.1 小额信贷产生和发展的理论背景
        3.1.2 小额信贷的内涵及特点
    3.2 农村小额信贷的组成要素
        3.2.1 目标客户
        3.2.2 小额信贷机构
        3.2.3 政府的监管和支持
    3.3 农村小额信贷推广和发展的国际经验
        3.3.1 国外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
        3.3.2 较为成功的国际小额信贷模式
        3.3.3 国际小额信贷发展的经验总结
    3.4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
        3.4.1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历程
        3.4.2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模式
        3.4.3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存在的问题
4 小额信贷减缓农户贫困有效性分析
    4.1 农村小额信贷缓解农户贷款难的问题
        4.1.1 贫困农户对资金的需求分析
        4.1.2 农村贫困农户的资金供给分析
        4.1.3 小额信贷缓解了农村资金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4.2 农村小额信贷改善农民收入
        4.2.1 小额信贷机构与需求资金农户的博弈分析
        4.2.2 农村小额信贷改:善农民收入微观经济分析
        4.2.3 大连市小额贷款公司概况及在改善农民收入中的作用
    4.3 小额贷款公司的效应与存在的问题
        4.3.1 小额贷款公司的效应
        4.3.2 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问题
5 推动小额信贷减缓贫困的对策建议
    5.1 政府应明晰其在小额信贷中的定位
        5.1.1 政府要建立起对小额信贷的有效监管制度与法律框架
        5.1.2 政府对小额信贷要有公共政策支持,建立良好的宏观环境
        5.1.3 小额贷款公司走向村镇银行,确保“专款专用”
    5.2 小额信贷机构自身应改良其运作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5.2.1 因地因时设计小额信贷产品
        5.2.2 优化运作模式,减少操作成本
        5.2.3 寻求多渠道的资金来源
    5.3 农户自身应积极配合小额信贷的发展
        5.3.1 农户信守承诺,理性投资
        5.3.2 打破农户传统观念,适应新事物
    5.4 其他机构
        5.4.1 小额信贷机构+农户+保险公司
        5.4.2 小额贷款公司+农户+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后记

(7)大连近现代历史建筑再利用现状及发展研究 ——以中山广场街区及周边的近现代公共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界定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
        1.3.2 现状调查
        1.3.3 分类统计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近现代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相关研究
    2.1 历史建筑再利用的价值与必然性
        2.1.1 历史价值
        2.1.2 文化艺术价值
        2.1.3 科技与经济价值
        2.1.4 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必然性
    2.2 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理论研究
        2.2.1 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方式
        2.2.2 历史建筑动态保护的理论
    2.3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历程
        2.3.1 相关措施
        2.3.2 再利用实践
    2.4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成果
        2.4.1 相关措施
        2.4.2 再利用实践
    2.5 小结
第3章 大连近现代历史建筑的发展现状
    3.1 大连近代城市建设历程
        3.1.1 大连近代城市建设
        3.1.2 中山广场街区建设
    3.2 大连近现代历史建筑发展分期及其分布
        3.2.1 大连近现代历史建筑发展分期及特点
        3.2.2 大连近代重点历史建筑街区及其分布
    3.3 大连近现代历史建筑风格及其特点
        3.3.1 大连近现代历史建筑风格
        3.3.2. 大连近现代历史建筑的材料与结构
    3.4 小结
第4章 大连中山广场街区及周边近现代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现状及相关问题研究
    4.1 大连近现代历史建筑再利用概述
    4.2 中山广场街区及周边近现代公共建筑再利用现状调研
        4.2.1 调研内容
        4.2.2 实例调研
        4.2.3 初步评价
    4.3 中山广场街区及周边近现代公共建筑再利用现状评价
        4.3.1 评价内容
        4.3.2 中山广场街区及周边近现代公共建筑再利用现状调查研究总结
    4.4 中山广场街区及周边近现代公共建筑再利用设计手法及相关问题
        4.4.1 再利用方式总结
        4.4.2 相关问题
    4.5 小结
第5章 大连近现代历史建筑再利用发展中的设计因素及其他因素
    5.1 再利用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的推进
    5.2 优秀再利用设计案例分析
    5.3 可借鉴的再利用设计手法总结
        5.3.1 内部空间主导的再利用手法
        5.3.2 外部形态主导的再利用手法
        5.3.3 环境主导的再利用手法
    5.4 近现代历史建筑再利用发展中的政治经济因素
        5.4.1 相关保护法规机制的弥补
        5.4.2 专项资金方面的支持
    5.5 近现代历史建筑再利用发展中的社会公众因素
        5.5.1 社会团体组织的带动作用
        5.5.3 公众个人意识层面
    5.6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德国城市中心步行区规划策略与绿色交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2.1 国外的城市中心步行区及相关领域的研究
        1.2.2 国外与步行区相关的交通领域研究
        1.2.3 国内有关城市中心及步行区的研究现状
        1.2.4 中外文献研究总结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案例城市选择
        1.4.3 主要创新点
2 德国城市中心步行区的历史演变
    2.1 初步发展期:商业街的步行化(1930—1969)
        2.1.1 步行街的开端:步行交通和机动交通分离
        2.1.2 二战后商业街的步行化
    2.2 速发展期:城市中心步行区的扩张(1970—1989)
        2.2.1 步行区与城市轨道交通的统一规划
        2.2.2 城市规划新理念的形成
        2.2.3 德国步行区的增长与影响
    2.3 纵深发展期:迈向步行化城市(1990年以后)
        2.3.1 迈向步行化城市的一体化绿色交通模式
        2.3.2 向步行化城市的商业繁荣新模式
        2.3.3 迈向步行化城市的中心步行区功能多样化
    2.4 本章小结
3 德国城市中心步行区规划的理论框架
    3.1 城市中心步行区的理论框架建构
        3.1.1 步行区的概念界定
        3.1.2 步行区衍生的相关术语
        3.1.3 城市中心步行区规划的理论框架构建
    3.2 城市中心步行区规划的基本理念与目的
        3.2.1 步行区规划的基本理念
        3.2.2 步行区规划的目的
    3.3 步行区的形态、规模与类型
        3.3.1 步行区的形态与规模
        3.3.2 步行区的类型
    3.4 步行区的可达性与法律措施
        3.4.1 城市中心的交通可达性
        3.4.2 步行区的法规措施
    3.5 本章小结
4 德国迈向步行化城市的绿色交通系统
    4.1 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的德国城市与交通规划发展
    4.2 德国城市交通规划策略的历史演变
        4.2.1 "便于汽车可达"的城市交通规划(战后-1959)
        4.2.3 "轨道交通可达"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1960—1979)
        4.2.4 快速轨道交通飞速发展期和有轨电车的停滞风波(1980-1999)
        4.2.5 一体化城市绿色交通系统(2000以后)
    4.3 德国迈向步行化城市的绿色交通策略与措施
        4.3.1 城市绿色交通概念
        4.3.2 优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4.3.3 区域化的交通安宁区措施
        4.3.4 促进自行车交通发展
        4.3.5 私人汽车停车控制与管理
        4.3.6 绿色交通系统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绿色交通系统的城市中心步行区规划策略
    5.1 城市中心步行区的规划策略
        5.1.1 城市中心步行区规划与城市中心规划相结合
        5.1.2 步行区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结合
    5.2 城市中心步行区的绿色交通规划策略
        5.2.1 对机动车的合理限制与控制
        5.2.2 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可达性
        5.2.3 完善绿色交通系统
    5.3 德国城市中心步行区规划案例研究
        5.3.1 埃森:从步行街先驱走向步行化城市的缩影
        5.3.2 慕尼黑:欧洲最成功的步行区与最发达的公共轨道交通
        5.3.3 法兰克福:基于绿色交通系统的步行区规划
        5.3.4 弗莱堡:人性化步行区的绿色交通系统
    5.4 本章小结
6 中德城市中心步行区比较
    6.1 斯图加特市与大连市基本状况
        6.1.1 斯图加特区域、人口规模与公共交通
        6.1.2 斯图加特城市绿色交通系统
        6.1.3 大连市城市、人口规模与公共交通状况
        6.1.4 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的差异与差距
    6.2 斯图加特和大连市城市中心步行区比较
        6.2.1 斯图加特城市中心步行区
        6.2.2 大连中心商业步行街状况
        6.2.3 两座城市中心区步行化的差异和差距
    6.3 以绿色交通系统引领的大连城市中心步行区规划策略
        6.3.1 大连城市中心步行区的规划理念
        6.3.2 大连市多中心步行区规划构想
        6.3.3 三大中心步行区的实施步骤与原则
        6.3.4 关于大连市绿色交通系统的构想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德国交通术语
附录B 案例城市信息表
附录C 德国城市中心步行区和公共交通的发展简表
附录D 图表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费用最小化的进口原油运输网络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
第2章 我国进口原油运输网络分析
    2.1 我国原油供需状况分析
        2.1.1 全球原油供需与进出口贸易情况
        2.1.2 我国原油总体供需现状
    2.2 我国进口原油运输网络分析
        2.2.1 进口原油运输网络概述
        2.2.2 我国原油主要进口来源分析
        2.2.3 我国进口原油流向分析
        2.2.4 我国进口原油运输方式及主要运输路线
        2.2.5 我国原油进口接卸港口分析
第3章 原油运输网络设计及进口量预测
    3.1 进口原油运输网络设计
        3.1.1 原油物流中心港口及其功能分析
        3.1.2 我国原油进口运输网络设计
    3.2 我国进口原油运量预测
        3.2.1 影响我国原油进口的因素分析
        3.2.2 我国原油进口运量预测
    3.3 我国未来进口原油运输的发展趋势
第4章 进口原油运输网络优化模型的建立
    4.1 运输网络优化模型与方法综述
    4.2 进口原油运输网络优化问题说明
    4.3 基于物流费用最小化的优化模型建立
        4.3.1 模型的假设条件
        4.3.2 模型参数及符号
        4.3.3 目标函数
        4.3.4 模型约束条件
        4.3.5 模型形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
    5.1 遗传算法与模型求解策略
        5.1.1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5.1.2 遗传算法的运行参数
        5.1.3 遗传算法的主要特点
        5.1.4 模型求解控制策略
    5.2 模型求解
        5.2.1 数据准备
        5.2.2 优化结果
    5.3 结果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总结
    6.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原油进口地到原油物流中心的平均航行时间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题的动态及观点
2 增值税转型的相关知识
    2.1 增值税的概念
        2.1.1 增值税概念简介
        2.1.2 我国增值税的发展历史
    2.2 增值税的理论
        2.2.1 增值税的三种类型简介
        2.2.2 增值税类型的比较
    2.3 增值税转型试点及评价
        2.3.1 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试点的基本情况
        2.3.2 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影响的理论分析
    3.1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整体实际税负的影响
        3.1.1 增值税转型前后的增值税税负比较
        3.1.2 增值税转型前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负担比较
        3.1.3 增值税转型前后的企业所得税税负比较
        3.1.4 增值税转型前后的整体税负比较
    3.2 增值税转型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3.2.1 增值税转型对固定资产投资报酬率的影响
        3.2.2 增值税转型对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的影响
        3.2.3 增值税转型对固定资产周转率的影响
    3.3 增值税转型对净资产利润率的影响
4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实证研究期间及来源
    4.2 样本企业选取原则
        4.2.1 所选行业的范围及划分依据
        4.2.2 研究样本选取的具体原则
        4.2.3 最终选取的研究样本
    4.3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增值税税收负担的研究
        4.3.1 增值税实际税负指标的计算
        4.3.2 研究方法
        4.3.3 研究假设
        4.3.4 描述行统计分析
        4.3.5 显着性检验
    4.4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的研究
        4.4.1 所得税实际税负指标的计算
        4.4.2 研究方法
        4.4.3 研究假设
        4.4.4 描述行统计分析
        4.4.5 显着性检验
        4.4.6 实证检验结果的分析
    4.5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影响分析
        4.5.1 固定资产的界定
        4.5.2 研究方法
        4.5.3 增值税转型对固定资产周转率的影响
        4.5.4 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多元回归分析
    4.6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研究
        4.6.1 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计算
        4.6.2 研究方法
        4.6.3 研究假设
        4.6.4 描述行统计分析
        4.6.5 单因素方差分析
5 新旧增值税转型政策的差别及政策建议
    5.1 新旧增值税转型的差别
    5.2 在全国范围实行增值税转型的政策建议
    5.3 在增值税转型的环境下,对企业的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附录
详细摘要

四、浅析“大大连”的金融发展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连港在环渤海港口群中的地位及发展策略研究[D]. 燕阳. 大连交通大学, 2012(03)
  • [2]饭店空间分布及集聚现象研究 ——以大连星级饭店为例[D]. 杜静.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3]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及其网络研究[D]. 石丽红. 大连海事大学, 2011(05)
  • [4]基于EVA的国内旅游上市公司业绩与效率评价研究[D]. 李土福. 河南大学, 2011(09)
  • [5]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中国服务外包基地的评价[D]. 赵枫.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7)
  • [6]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减缓农户贫困有效性分析[D]. 李丽.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3)
  • [7]大连近现代历史建筑再利用现状及发展研究 ——以中山广场街区及周边的近现代公共建筑为例[D]. 赵燕慧.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9)
  • [8]德国城市中心步行区规划策略与绿色交通研究[D]. 刘涟涟.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9)
  • [9]基于费用最小化的进口原油运输网络优化研究[D]. 程伟. 大连海事大学, 2009(10)
  • [10]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影响的实证研究[D]. 王旭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9(S1)

标签:;  ;  ;  ;  ;  

“大连”金融发展战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