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提升兵团产业化水平

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提升兵团产业化水平

一、乘西部大开发之风提高兵团工业的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胡宝华,刘尚俊,杨芯琪,底阳阳,蒋志辉[1](2018)在《基于因子分析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新型工业化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其发展质量既要包含工业规模化传统城镇化指标,还需要增加工业效益化、绿色发展等工业化发展指标。文章通过选取工业规模质量、工业经济效益、绿色发展等三个层面18项指标因子,运用因子分析法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分析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954年2014年,兵团工业化经历了六个阶段且呈现平稳上升状态,期间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动,工业化发展质量不断增强;现阶段兵团各个师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且呈现"北强南弱、东强西弱"的区位空间分布。

王蕾[2](2017)在《新疆兵团特色城镇化模式与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兵团城镇从诞生之初,就肩负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发展到今时今日,兵团的双重使命更加凸显,即“屯城戍边”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也就是说,兵团城镇在屯城、戍边、维稳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进而引领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兵团城镇化的模式与路径是一种特殊的城镇化,不能照搬和仿照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而要从实际角度出发,以自身的特征为前提,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兵团城镇化发展道路。本文的研究旨在提出与兵团特殊的历史使命以及兵团城镇的特殊功能相适应的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兵团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特色工业化发展为契机,建立兵团特色城镇化的建设方向与发展路线,分析符合兵团现实情况的选择依据,探索如何在兵团城镇化众多的发展模式及路径中做出合理适当的选择,同时,详细分析和论述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不利约束条件及发展动力机制、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推进兵团城镇化的发展,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构建适应兵团实际的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本文主要对兵团特色城镇化的发展与路径选择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由于兵团自身的特殊性,兵团城镇化发展也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兼具国际和国内的双重使命,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的双重职能,农业发展和工业进步的双轮驱动,市场与计划的双重机制,资源丰富与生态脆弱的双重环境。兵团的城镇化历程大致经历了使命推动的初创阶段(1950-1966年)、政策抑制的停滞阶段(1967-1981年)、改革推进的复苏阶段(1982-2005年)和政策助力与内涵发展的飞进阶段(2006年至今)四个阶段,2010年以后,兵团城镇化进入内涵建设阶段,人口转移对兵团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有所弱化,社会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对兵团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显着增强,兵团经济发展成为兵团城镇化的最主要动力。(2)在特殊自然和社会条件下,缺乏群众参与的决策机制造成现有兵团城镇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不足,而进一步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基础设施的后续供给,阻碍了兵团城镇化进程。团场同时具有经济主体地位和行政主体地位,这种双重主体地位限制了城镇化资源规模,成为兵团城镇化发展的障碍因素。兵团体制中的“金字塔”式等级结构,造成师团城镇建设工作的选择性,兵团内部组织间缺乏横向联系,造成师团城镇建设工作的封闭性。受兵团这种特殊体制的影响,进行城镇化发展研究要先解决市场与计划之间的利益冲突。(3)兵团城镇化的模式与路径是一种特殊的城镇化,不能照搬和仿照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兵团特殊的职能性质是兵团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特殊的维稳戍边历史使命仍然是兵团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石。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推动兵团发展的有机体系。我们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要发展兵团城镇化,就要从“兵团屯垦戍边”的使命出发,根本上解决特殊体制中团场职工的非农转移问题,同时加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同时还要注意城镇化发展中水资源及地缘条件等制约条件。(4)目前,兵团城镇的初步发展格局为“城市—中心城镇—一般城镇—中心连队社区”,本文对兵团城镇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按照职能不同,将兵团城镇归类为一般职能城镇和特殊职能城镇,针对兵团不同职能的城镇,拟定了措施保障,构建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兵团特色城镇职能体系。可为完善兵团特色城镇职能建设,加快兵团特色城镇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5)兵团模式有着特殊特征与深刻内涵,“师市合一”模式、“兵地共建”模式、“一团一镇”模式在实际应用中,都有经验和教训,拓展性地指出这三种模式在兵团新时期的内涵与发展,为进一步完善兵团城镇化管理模式提供参考。因此,对兵团城镇化的研究应该积极而审慎的处理,正确选择兵团特殊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为实现兵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6)从狭义的城镇化路径的含义出发,分析推动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所采用的具体的战略措施及方法,从空间布局、功能布局、规模布局、产业布局、人口布局等具体方面,提出实现及推进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和进程的具体措施和安排。本着差异化的战略,以兵团62团为实证进行规范分析,根据兵团62团的基本情况,分析62团的城镇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以兵团62团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为立足点,提出适合该团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及路径选择,希望为兵团其他城镇的发展提供借鉴。

李君锐[3](2017)在《基于戍边使命的兵团边境团场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习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提出“要壮大兵团综合实力,提高维稳戍边能力,建设高素质兵团队伍”,为此,石河子大学兵团屯垦戍边研究中心专门组织实施了“兵团边境农牧团场维稳戍边能力建设情况”的专题调研,为边境团场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015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国家“万人计划”专业学科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兵团学术技术带头人选拔工作。边境团场具有先天的戍边使命,保证边疆的安稳、国家的安全,在其长远发展中,需要得到国家、兵团更多的支持与保障,然而,近年来随着兵二代的老龄化、兵三代的成长和走出去,边境团场环境条件日趋恶劣,与腹心团场及内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边境团场人力资源规模和素质已经严重阻滞了人力资源的发展,边境团场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面临极大的挑战。本文旨在通过了解边境团场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真实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促进边境团场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兵团边境团场为研究对象,以人力资本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屯垦戍边理论等为理论指导,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通过梳理边境团场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边境团场的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并提取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促进边境团场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第一,本文介绍了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配置、可持续发展理论、屯垦戍边理论等理论,为全文的写作奠定理论基础。第二,从人力资源规模、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三个方面分析了边境团场人力资源发展现状,得出边境团场人口结构和人才梯队出现断层,呈老龄化状态,人力资源素质近年来有下降趋势,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与兵团整体相比还需进一步提高的结论。第三,基于本文对边境团场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所做的定义,以人力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构建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TOPSIS法对边境团场2000-2014年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结论:近两年,边境团场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上升斜率开始下降,呈缓慢上升趋势。到2014年,边境团场人力资源素质、保障支撑因素的发展都已经高于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而人力资源的规模却成了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碍。此外,与兵团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相比,边境团场在人力资源规模、素质和保障条件方面均低于兵团整体水平。第四,通过问卷调查,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得出影响边境团场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包括:文化教育因素、经济基础因素、兵团政策因素、人口与环境因素、医疗保健因素。第五,以十三师红山农场为例,分析了红山农场人力资源发展的历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正在进行的促进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理论联系实际,更易于本文的理解。通过以上分析,从国家、兵团、师团、职工层面提出促进边境团场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国家层面:明确兵团法律责任,找准定位;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为人力资源的发展提供保障;加大教育医疗投入力度,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政府政策倾斜与深化,提供更多机会。兵团层面:深化兵地融合,实行融合型战略,发展融合型经济;优化布局,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壮大兵团;改变戍边形式,分类实施反贫困战略。师团层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招商引资,不断提升资本竞争力;做好边境团场文化建设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和民兵队伍建设,注重基础教育,实施再教育。职工层面:放开眼光,提高自身素质;遵守法律法规,牢记使命。

孙丽娟[4](2017)在《习近平屯垦戍边思想在兵团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实行党政军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承担着屯垦戍边的职责,兵团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对维护新疆地区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加快城镇化建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阶段,兵团如何发挥“稳定器、示范区、大熔炉”作用,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的使命,对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新时期习近平屯垦戍边思想的研究来为新疆的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理论指导和奠定实践基础。本文主要利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和综合归纳法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在论述我国古代西域屯垦思想和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以及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兵团屯垦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对新时期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如何全面推进兵团的屯垦戍边事业发展进行了探讨。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对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论和现实意义、相关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的梳理、本文的创新点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习近平屯垦戍边思想的理论渊源及主要内容,包括古代西域屯垦思想、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推动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发展理论以及阐释新时期习近平提出新时期发挥兵团“稳定器、示范区、大熔炉”作用的具体涵义;第三部分主要针对习近平的屯垦戍边思想在兵团实践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阐述了习近平屯垦戍边思想在兵团的具体实践情况;第四部分主要包括兵团在贯彻落实新时期屯垦戍边思想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原因的综合分析;第五部分主要针对兵团落实习近平的屯垦戍边思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兵团更好地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实践证明兵团的历史贡献应当铭记,兵团的特殊作用不可替代,在新的发展时期兵团的作用只能增强,不能减弱。

咸玉柱[5](2017)在《《兵团日报》(汉文版)关于“兵团精神”话语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是建国后党中央进行西部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兵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简称)已经成为新疆经济建设、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重要支撑。“兵团精神”作为引领兵团发展的价值核心,是“兵团人”屯垦实践的精神成果,通过对“兵团精神”话语的建构来叙述兵团所具有的强大力量。《兵团日报》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党委机关报,创刊于1953年5月22日,是记录兵团发展建设的重要媒介载体,同时亦作为“兵团精神”话语书写与建构的重要形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日报》、“兵团精神”三者之间联系较为紧密,笔者试图通过研究“兵团精神”话语建构及其变迁过程,探寻兵团发展的社会语境、媒介的话语呈现、以及“兵团精神”话语变迁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了较为清晰的爬梳“兵团精神”话语建构与兵团发展的关系,笔者依据兵团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将“兵团精神”话语建构分为五个主要阶段:一、早期“兵团精神”的话语宣传;二、文革时期“兵团精神”的话语转向;三、“兵团精神”核心语义代码的形成;四、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兵团精神”的话语呈现;五、兵团记忆的唤起与重构——基于新疆发展的现实语境。通过梳理“兵团精神”话语文本,并结合相关理论分析,笔者认为“兵团精神”的话语建构是官方话语整合及民众参与协力的结果,“兵团精神”的语义代码由早期的“屯垦戍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到“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核心语义代码的形成,期间“兵团精神”在兵团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被兵团官方反复提炼、建构,并逐渐演化为兵团文化的核心。同时“兵团精神”为兵团建设提供了现实合法性话语资源,并为兵团文化的发展、新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提供了话语支撑。《兵团日报》先后增设了《纪实》、《胡杨》、《兵团人》、《兵团符号》等专栏,以独特的话语视角,将“兵团精神”所承载的兵团核心价值与兵团“艰苦创业”的发展历史相融合,《兵团日报》在“兵团精神”的书写、凸显、建构过程中亦扮演着主要角色。

郭潇[6](2017)在《兵团十三师金融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放宽金融业准入门槛,鼓励金融创新、发展普惠金融。兵团十三师金融服务业迅速崛起,商业银行、金融集团、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不断延伸。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不断推进,全国对口援疆工作有序开展、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兵团十三师不断深化改革、优化结构,金融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金融服务业在协调经济发展、促进三化建设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由于地理、经济等各方面因素制约,十三师金融服务业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在近年的发展中也暴露出了金融体系不健全发展不平衡、金融创新能力弱、金融人才匮乏等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理论文献的回顾,尤其是对金融服务业发展领域的发展成果进行研究,在阐述十三师经济和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十三师金融服务业发展占有的优势和机遇、存在的劣势和威胁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十三师优势在于兵团的特殊体制、较好的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优势,但是也存在金融环境和风险意识薄弱、缺乏人才等劣势,尤其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相对有限,区域性金融机构又发展相对滞后,十三师金融服务业在预防金融风险、应对外部金融自由化冲击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威胁。对此,十三师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总结经验、夯实基础,通过完善激励及约束机制,将业务发展与内控内管有机结合,不断激发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才能有效推动兵团十三师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提高竞争力。同时,本文通过问题导向,经过分析研判,结合实际提出十三师未来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包括深化改革,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建设、促进信贷结构调整、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完善担保机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引进和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等,以确保未来十三师金融服务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崔鑫[7](2017)在《新疆兵团S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物质生产与发展的基础。兵团作为新疆现代化农垦的示范基地,在国家西向战略中,是不可或缺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兵团经济年均增速落后于西部许多地区,服务业和工业发展后力不足,农业发展又受到不同方面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因此,开展兵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理论结合实际,从中找出最能适应和促进兵团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和对策,不仅有助于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兵团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实现国家西向战略的目标。本文以新疆兵团S团为研究主体,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运用配第-克拉克定理、合理性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S团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全面透彻的分析,并结合农业产业结构相关概念,构成了S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框架。根据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农业生产制度等实际情况,结合兵团体制改革下的农业产业结构,分析了S团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的形成原因,从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农地整治、节约用水、生态保护、循环经济等方面,对该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进的思路进行整理,确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与方向,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确保研究切实有效。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土地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导致农地质量下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多样化;水资源稀缺和灌溉方式落后,直接影响了S团农业产业结构,从根本上限制了该团农业发展;棉花产业种植面积过大,特色林果业品质参差不齐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渔业发展迟缓,使得畜牧业结构单一;职工文化素质低,农业科技和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农业发展受到制约;兵团体制特殊,政府职能转变的矛盾无法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效的支持;生态环境因植被覆盖率减小和农药、化肥污染,以及禽畜废弃物乱排乱放等现象而不断恶化,与农业产业发展形成恶性循环等。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S团应以“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作为农业产业发展方向,稳定土地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体制,大力培养优势农产品,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和对口援疆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严格筛选招商引资企业,发展特色生态农业,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解决该团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切实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实现该团当地资源利用最大化,为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孙金龙[8](2017)在《坚决落实党中央对兵团的定位要求 履行兵团职责使命 发挥兵团特殊作用 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3月31日)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新疆

徐亚飞,唐超[9](2016)在《兵团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与建议——来自兵团工业企业代表的访谈》文中提出文章通过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工业企业代表座谈的形式,总结兵团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发现兵团工业企业存在创新资金投入少、效率低、科技人员和机构分布不均等问题,自主创新能力受到区域因素、发展理念、经济体制、公司规模和企业性质、资金投入、企业管理水平、科技人才和企业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在"一带一路"核心战略的带动下,兵团工业企业要强化市场经济理念,坚持经济新常态思想,始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激活市场效率,并加快科技人才输送,加大研发资源投入,带动不同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王改丽[10](2016)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继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站在国际化的视角,提出的集向西开放与西部大开发为一体的政策综合版和经贸合作升级版。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古丝绸之路的复兴,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合作,促进外向型经济的繁荣发展。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以“一带一路”通道建设为依托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立足区位优势,把新疆和兵团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发挥好新形势下兵团维稳戍边的特殊作用。处在向西开放最前沿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上的新疆,分布地域与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3国接壤,国境线长达5600多千米,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先天优势,而兵团位于新疆境内,具有同样的优势。因此,把握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来的机遇,积极参与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来,有利于兵团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实现深层次的合作,对于增强兵团外向型经济实力,实现中国边疆长治久安意义重大。本文在国内外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外向型经济发展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外向型经济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五个方面对兵团外向型经济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兵团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从外向经济基础、外向经济规模、外向经济程度和外向竞争力四个方面构建了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和TOPSIS模型分别对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进行了评价;第三,运用二次平滑法对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前景进行了短期动态预测;第四,在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背景下,从兵团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条件、制约因素及兵团发展外向型经济所处的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对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所处的战略环境进行了探析;最后,在对兵团外向型经济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路径及对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趋势基本是上升的,外向经济程度的变动是兵团外向型经济水平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外向经济基础和外向经济规模在新疆和国家加大对外对内投资力度的支持政策下,为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外向竞争力所占比重较小,但对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效率值与理想值差距虽然在缩小,但差距仍然很大,在现有条件下,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效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15-2019年间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将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这种趋势在未来几年内会继续保持。兵团发展外向型经济拥有地缘区位优势、文化优势及政策支持优势等多方面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及特殊体制等制约因素。基于此本文认为选择符合兵团实际情况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路径能够更好地提高兵团经济。

二、乘西部大开发之风提高兵团工业的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乘西部大开发之风提高兵团工业的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因子分析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兵团成立以来工业发展的历程
    2.1 工业内部结构与工业化进程
    2.2 三次产业机构与工业化进程
3 兵团新型工业化实证研究
    3.1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处理
        3.1.1 指标体系构建
        3.1.2 兵团新型工业化评价函数模型
    3.2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兵团新型工业化动态发展水平分析
        3.2.1 第一个阶段:兵团工业艰苦创业期 (1954年~1974年)
        3.2.2 第二个阶段:兵团工业缓慢发展期 (1975年~1980年)
        3.2.3 第三个阶段:兵团工业二次创业期 (1981年~1995年)
        3.2.4 第四个阶段:兵团工业探索期 (1996年~2008年)
        3.2.5 第五个阶段:兵团工业跨越式发展期 (2009年~2011年)
        3.2.6 第六个阶段:兵团新型工业化初期 (2012年~2014年)
    3.3 基于面板数据的兵团新型工业化静态发展水平分析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2)新疆兵团特色城镇化模式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全球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
        1.1.2 城镇化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趋势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市场调查法与系统分析法
        1.6.2 比较研究与归纳、演绎分析相结合
        1.6.3 定性分析为主,辅以定量分析
    1.7 解决的关键问题
        1.7.1 透彻分析兵团城镇化的现状及路径选择
        1.7.2 特殊体制下,兵团特色城镇化模式与路径如何合理设计
        1.7.3 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体系及推进策略
    1.8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镇化
        2.1.2 兵团城镇化
        2.1.3 城镇化发展模式
        2.1.4 城镇化路径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非均衡发展理论
        2.2.2 城镇区位理论
        2.2.3 城镇布局理论
        2.2.4 协调发展理论
    2.3 相关文献述评
        2.3.1 关于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的研究
        2.3.2 关于兵团城镇化的研究
        2.3.3 现有文献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兵团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3.1 兵团城镇化的特殊环境
        3.1.1 区位环境
        3.1.2 地理条件与水资源
        3.1.3 自然资源条件
        3.1.4 特殊体制与政策环境
        3.1.5 人文环境
    3.2 兵团城镇发展历程
        3.2.1 初创阶段——使命推动
        3.2.2 停滞阶段——政策抑制
        3.2.3 复苏阶段——改革推进
        3.2.4 飞进阶段——政策助力与内涵发展
    3.3 兵团城镇发展水平分析
        3.3.1 兵团城镇发展概况
        3.3.2 空间布局与规模体系
        3.3.3 经济水平与产业结构
        3.3.4 人口城镇化水平
        3.3.5 非农就业水平
        3.3.6 社会城镇化水平
    3.4 兵团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测定分析
        3.4.1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的整理
        3.4.2 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测定分析模型的构建
        3.4.3 兵团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测定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兵团特殊体制对兵团特色城镇化的影响分析
    4.1 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弱化农工的城镇化选择权
        4.1.1 委托代理关系及代理问题
        4.1.2 双重委托代理关系限制城镇化中农工自发选择
    4.2 团场双重主体地位限制城镇化资源规模
        4.2.1 兵团特殊体制下的团场双重主体地位
        4.2.2 团场经济主体地位降低城镇建设资金规模
        4.2.3 团场行政主体地位残缺形成的城镇化障碍
    4.3 兵团集中体制影响下的师团城镇化行为
        4.3.1 兵团体制的科层化特征分析
        4.3.2 兵团“戍边”的任务导向,影响师团配置城镇建设资源
        4.3.3 兵团体制中的“金字塔”式等级结构,造成师团城镇建设工作的选择性
        4.3.4 兵团内部组织间缺乏横向联系,造成师团城镇建设工作的封闭性
    4.4 兵团特色城镇化过程中团场权利边界分析
        4.4.1 企业边界理论
        4.4.2 兵团城镇化过程中师团权利边界的理论分析
    4.5 兵团特色城镇化过程中师团权力边界的逻辑分析
        4.5.1 城镇化初期的兵团城镇建设权利边界
        4.5.2 城镇化中后期的兵团城镇建设权利边界
        4.5.3 兵团城镇建设权利边界的进一步探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兵团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与约束条件分析
    5.1 兵团特色城镇化的启动机制——农业现代化
        5.1.1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5.1.2 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受兵团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5.2 兵团特色城镇化的驱动机制——历史使命和时代使命
        5.2.1“屯垦使命”需要城镇提供必要服务
        5.2.2“戍边使命”需要城镇提供必要的保障功能
    5.3 兵团特色城镇化的持续动力——新型工业化
        5.3.1 兵团新型工业化
        5.3.2 兵团新型工业化对兵团城镇发展的影响
    5.4 兵团特色城镇化的约束力——水资源限制
        5.4.1 水资源对新疆及兵团社会发展的作用
        5.4.2 水资源对兵团城镇化的约束作用
    5.5 兵团特色城镇化的约束力——地缘限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兵团特色城镇化中城镇职能研究
    6.1 兵团城镇职能的内涵分析
        6.1.1 兵团城镇维稳职能的内涵分析
        6.1.2 兵团城镇戍边职能的内涵分析
        6.1.3 兵团城镇经济发展带动职能的内涵分析
    6.2 兵团城镇职能发展现状分析
        6.2.1 兵团城镇职能发展状态
        6.2.2 兵团城镇职能发展存在的问题
    6.3 兵团城镇一般职能的发展思路
    6.4 兵团特殊职能城镇的发展思路
        6.4.1 兵团“维稳型”职能城镇的发展思路
        6.4.2 兵团“戍边型”职能城镇的发展思路
        6.4.3 兵团“经济发展带动型”职能城镇的发展思路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兵团特殊体制下的特色城镇化模式研究
    7.1 兵团模式的特殊内涵与特点
        7.1.1 兵团模式的特殊内涵
        7.1.2 兵团模式的特点
    7.2“师市合一”模式
        7.2.1“师市合一”模式的内涵
        7.2.2“师市合一”模式的特点
        7.2.3 新时期“师市合一”模式的具体发展
        7.2.4 新时期“师市合一”模式的内涵拓展
        7.2.5 新时期“师市合一”模式的保障体系
    7.3“兵地共建”模式
        7.3.1“兵地共建”模式的内涵
        7.3.2“兵地共建”模式的特点
        7.3.3 新时期“兵地共建”模式的具体发展
    7.4“一团一镇”模式(团镇合一模式)
        7.4.1“团镇合一”模式的内涵
        7.4.2“一团一镇,团镇合一”模式的特点
        7.4.3 新时期“一团一镇”模式的具体表现
        7.4.4 新时期“一团一镇”模式的内涵拓展
        7.4.5 新时期“一团一镇”模式的保障体系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路径的比较研究
    8.1 国外城镇化的路径
        8.1.1 美国城镇化发展路径及特点
        8.1.2 英国城镇化发展路径及特点
        8.1.3 德国城镇化发展路径及特点
        8.1.4 以色列城镇化发展路径及特点
    8.2 国内城镇化的路径
        8.2.1 苏南模式的城镇化路径
        8.2.2 珠三角模式的城镇化路径
        8.2.3 旅游资源开发型城镇化模式的发展路径
        8.2.4 资源开发型城镇化模式的发展路径
        8.2.5 生态移民型城镇化模式的发展路径
    8.3 国外经验对兵团城镇化的启示
        8.3.1 推进城镇化不能以牺牲“乡村”为代价
        8.3.2 构建多极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8.3.3 城镇化政策应体现系统性
        8.3.4 兵团要“适度”引导
    8.4 国内经验对兵团城镇化的启示
        8.4.1 走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路径,推动兵团农产品特色型城镇建设
        8.4.2 走集群带动型城镇化路径,推动兵团资源型城镇建设
        8.4.3 走边贸带动型城镇化路径,推动兵团边贸型城镇建设
        8.4.4 走辐射带动型城镇化路径,推动兵团城镇带建设
        8.4.5 走旅游带动型城镇化路径,推动兵团飞地型旅游城镇建设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兵团特殊体制下的特色城镇化路径选择
    9.1 兵团特色城镇化空间布局的路径选择
        9.1.1 兵团特色城镇化空间布局目标
        9.1.2 兵团特色城镇化战略空间布局路径选择
    9.2 兵团特色城镇化功能布局路径选择
        9.2.1 兵团特色城镇化功能布局路径目标
        9.2.2 兵团特色城镇化功能布局路径选择
    9.3 兵团特色城镇化规模布局路径选择
        9.3.1 兵团特色城镇化规模布局路径目标
        9.3.2 兵团特色城镇化规模布局路径选择
    9.4 兵团特色城镇化产业布局路径选择
        9.4.1 兵团特色城镇化产业布局路径目标
        9.4.2 兵团特色城镇化产业布局路径选择
    9.5 兵团特色城镇化人口布局路径选择
        9.5.1 兵团特色城镇化人口布局路径目标
        9.5.2 兵团特色城镇化人口布局路径选择
    9.6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兵团第四师62团特色城镇化模式与路径选择
    10.1 兵团62团的基本情况
    10.2 兵团62团特色城镇化建设模式探讨
        10.2.1 62 团的城镇化发展的特性分析
        10.2.2 62 团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
    10.3 兵团62团特色城镇化路径选择分析
        10.3.1 边境景观“旅游型”小城镇
        10.3.2 生态田园“宜居型”小城镇
        10.3.3 边境口岸“经济带动型”小城镇
        10.3.4 人口稳增“戍边型”小城镇
        10.3.5 民族融合“维稳型”小城镇
    10.4 兵团62团特色城镇化的发展保障
        10.4.1 转变观念,统一思想
        10.4.2 发挥生态优势,改善投资环境
        10.4.3 因地制宜,凸显特色
    10.5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1.1 创新兵团城镇管理体制
        11.1.1 探索行政与市场双轮驱动的城镇化机制
        11.1.2 对“师市合一”的城市发展模式进一步深化
        11.1.3 成立兵地城镇发展协调机构
    11.2 加快兵团农业人口转移
        11.2.1 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改革户籍制度
        11.2.2 推进团场土地流转改革
        11.2.3 加强兵团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11.3 加强兵团城镇对农区人口的聚集能力
        11.3.1 健全商品房建设体系,完善住房保障机制
        11.3.2 建立健全自主专业扶植体系
    11.4 提升兵团城镇发展动力
        11.4.1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11.4.2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兵团支柱产业
        11.4.3 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
        11.4.4 加快推进口岸贸易的发展
    11.5 加大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力度
    11.6 加强兵团城镇特殊职能建设
    11.7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2.1 研究结论
    12.2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 简介
导师评阅表

(3)基于戍边使命的兵团边境团场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兵团
        2.1.2 边境团场
        2.1.3 人力资源
        2.1.4 可持续发展
        2.1.5 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人力资源配置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2.2.5 需求层次理论
        2.2.6 屯垦戍边理论
第三章 兵团边境团场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现状
    3.1 兵团边境团场概况
    3.2 兵团边境团场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现状
        3.2.1 人力资源规模
        3.2.2 人力资源素质
        3.2.3 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保障条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兵团边境团场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2 指标的选取
    4.2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选择
        4.2.1 数据来源
        4.2.2 评价方法
    4.3 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时间维度分析
        4.3.1 基于熵值法的权重计算
        4.3.2 基于TOPSIS法的综合评价
        4.3.3 结论说明
    4.4 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维度比较
        4.4.1 实证分析
        4.4.2 结论说明
第五章 兵团边境团场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5.1 探索性因子分析
        5.1.1 变量的确定与指标的度量
        5.1.2 调查对象的选择与样本描述
        5.1.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 验证性因子分析
        5.2.1 研究假设
        5.2.2 样本描述
        5.2.3 验证性因子分析
    5.3 边境团场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5.3.1 文化教育是第一大影响因素
        5.3.2 经济基础是第二大影响因素
        5.3.3 兵团政策是第三大影响因素
        5.3.4 人口与环境是第四大影响因素
        5.3.5 医疗保健是第五大影响因素
第六章 案例分析
    6.1 红山农场简介
    6.2 红山农场人力资源发展状况
    6.3 红山农场人力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4 红山农场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第七章 促进兵团边境团场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7.1 发展目标
    7.2 对策
        7.2.1 国家层面
        7.2.2 兵团层面
        7.2.3 师团层面
        7.2.4 职工层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边境团场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原始数据
附录二:兵团、边境团场2014年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原始数据
附录三:边境团场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4)习近平屯垦戍边思想在兵团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章 习近平屯垦戍边思想概述
    一、习近平屯垦戍边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古代西域屯垦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新疆兵团屯垦戍边理论发展历程
    二、习近平屯垦戍边思想的提出
    三、习近平屯垦戍边思想的内涵
        (一)兵团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
        (二)兵团成为凝聚各族人民群众的大熔炉
        (三)兵团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
第二章 习近平屯垦戍边思想在兵团的具体实践
    一、维护边疆安全,保持社会稳定
        (一)维稳戍边综合实力提升,扞卫了国家安全
        (二)筑起了安边固疆的屏障,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有效发挥经济示范作用,促进了兵团地区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一)兵团发展以城镇化建设为载体,形成独具兵团特色的城镇体系
        (二)兵团发展以工业化建设为支撑,形成了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三)兵团发展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形成了现代农业示范体系
    三、充分发挥文化示范作用,推进兵团社会文化进步
    四、巩固和发展了和谐的兵地关系,促进了民族团结
第三章 新时期兵团在屯垦戍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兵团履行维稳戍边使命问题
        (一)兵团在防范打击“三股势力”存在的问题
        (二)兵团维稳戍边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三)兵团自身维稳戍边机制问题
    二、兵团“三化”发展问题
        (一)兵团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
        (二)兵团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
        (三)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问题
    三、兵团文化产业发展问题
        (一)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
        (二)文化产业人才缺乏
第四章 兵团践行习近平屯垦戍边思想的对策探究
    一、发挥兵团维稳戍边“稳定器”作用,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一)健全维稳戍边工作机制
        (二)加强维稳戍边力量建设
        (三)加强民族团结和宗教事务管理
    二、推进兵团“三化”建设,发挥经济示范功能
        (一)推进兵团新型城镇化
        (二)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
        (三)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四、发挥兵团“大熔炉”作用,促进兵地融合发展与民族团结
        (一)完善融合发展机制,实现多民族融合发展
        (二)推动兵地社会资源互动共享,促进民族团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5)《兵团日报》(汉文版)关于“兵团精神”话语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与理论支撑
        1.2.1 研究方法
        1.2.2 理论支撑
    1.3 文献综述
        1.3.1《兵团日报》之研究现状
        1.3.2“兵团精神”之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的历史源流
    2.1 改革开放前的屯垦事业--基于大生产运动的组织形式
        2.1.1 艰苦创业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1949 年10月-1957 年12 月)
        2.1.2 辉煌发展期:“多快好省,力争上游”(1958 年 1 月-1966 年 5 月)
        2.1.3 挫折停顿期:兵团事业饱受摧残的岁月(1966 年5月-1981 年)
    2.2 恢复建制后的兵团发展(1981 年-至今)
        2.2.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制恢复与经营体制改革(1981 年-2000 年)
        2.2.2 西部大开发战略下的兵团发展(2000 年-至今)
    2.3 本章小结
3.内容及风格:《兵团日报》的发展分析
    3.1《兵团日报》发展的三次转向
        3.1.1《兵团日报》(《生产战线》)的初创时期
        3.1.2《兵团日报》(《军垦战报》)发展停滞期
        3.1.3《兵团日报》新的发展时期
    3.2《兵团日报》的报道内容及其话语风格
        3.2.1《兵团日报》的报道内容
        3.2.2《兵团日报》的话语风格
    3.3 本章小结
4.改革开放前关于“兵团精神”的话语建构分析
    4.1 早期兵团精神的话语建构(1954 年-1966 年)--政治运动与南泥湾精神
        4.1.1 以“南泥湾精神”为基本宣传模式的话语文本
        4.1.2 话语实践:政治议题的神圣性赋予与认同建构
        4.1.3 社会实践:议题的政治动员与官方话语秩序的再生产
        4.1.4 早期兵团精神语义代码的形成
    4.2 兵团精神的话语转向(1966 年-1981 年)--挫折时期的兵团事业
        4.2.1 对兵团功绩的话语否定:从“艰苦创业的大生产”到“资本主义复辟”
        4.2.2 知青(支青)话语:兵团精神的话语实践与重构
    4.3 本章小结
5.“兵团精神”的话语建构--基于改革开放后《兵团日报》文本
    5.1 兵团精神:核心语义代码的形成(1981 年-2000 年)
        5.1.1“热爱祖国”的话语文本分析--兵团精神的话语核心
        5.1.2“无私奉献”的话语文本分析--兵团精神的话语本质
        5.1.3“艰苦创业”的话语文本分析--兵团精神的话语内容
        5.1.4“开拓进取”的话语文本分析--兵团精神的话语特征
    5.2 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与兵团精神建构
        5.2.1“迎潮流、大开发”--发展繁荣的话语文本分析
        5.2.2 话语实践:官方话语动员与经济繁荣
        5.2.3“兵团精神”话语的社会实践--历史与现实
    5.3 兵团记忆的唤起与重构--基于新疆当前的话语环境
        5.3.1 话语文本与话语实践--基于兵团记忆与《纪实》专栏
        5.3.2 话语的社会实践:《兵团人系列》与典型人物的话语重塑
    5.4 本章小结
6.“兵团精神”话语建构的现实意义
    6.1 提供兵团建设的现实合法性话语
    6.2 兵团精神--兵团文化发展的核心
    6.3 兵团精神--实现民族团结、新疆稳定的话语动力
7.“兵团精神”话语建构策略-基于新疆的现实语境
    7.1 批判与反思:“兵团精神”及其话语建构
        7.1.1“兵团精神”的话语基础及其局限性
        7.1.2“宣传性”与“可能性”:《兵团日报》与“兵团精神”话语
    7.2 媒体叙事中的“兵团精神”话语
        7.2.1“兵团精神”话语报道的“隐政治化”与“显生活化”转变
        7.2.2 情感、选材--转变典型人物叙事
    7.3“兵团精神”与兵团形象定位
        7.3.1 红色兵团--展现红色旅游形象
        7.3.2 戈壁绿洲与绿色兵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兵团十三师金融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金融服务业发展研究评述
        1.2.1 国外金融服务业发展研究现状
        1.2.2 国内金融服务业发展研究现状
        1.2.3 兵团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金融服务业概述
        2.1.1 概念界定
        2.1.2 产业特点及发展趋势
    2.2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梳理
        2.2.1 金融结构理论
        2.2.2 金融压制论
        2.2.3 内生金融增长理论
        2.2.4 金融约束论
    2.3 区域金融理论
第3章 兵团十三师经济社会及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
    3.1 兵团十三师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
    3.2 兵团十三师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
    3.3 兵团十三师金融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发展
        3.3.1 兵团十三师金融服务业促进工业发展
        3.3.2 兵团十三师金融业服务业促进农业发展
        3.3.3 兵团十三师金融服务业促进三产服务业发展
        3.3.4 兵团十三师金融服务业发展实践中形成的理念
    3.4 兵团十三师金融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4.1 金融组织机构不健全,发展不平衡
        3.4.2 金融服务业创新能力不足
        3.4.3 信用体系不完善,银行“贷款难”企业“难贷款”
        3.4.4 经济发展滞后制约金融服务业发展
        3.4.5 金融服务业人才匮乏
第4章 兵团十三师金融服务业SWOT分析
    4.1 兵团十三师金融服务业现状的SWOT分析
        4.1.1 优势分析
        4.1.2 劣势分析
        4.1.3 机会分析
        4.1.4 威胁分析
    4.2 SWOT分析矩阵
    4.3 兵团十三师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5章 兵团十三师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建议
    5.1 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发展壮大金融服务业
    5.2 深化改革,加强和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建设
    5.3 促进信贷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5.4 深入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完善担保机制
    5.5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5.6 加快推进金融专业人才战略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的不足
    6.3 进一步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7)新疆兵团S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农业产业结构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相关概念界定
    二、农业产业结构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二章 S团农业产业概况
    一、S团概况
    二、S团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三、S团农业产业结构在兵团体制下的演变
第三章 S团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S团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二、S团农业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S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一、S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方向和原则
    二、S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坚决落实党中央对兵团的定位要求 履行兵团职责使命 发挥兵团特殊作用 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指引下,兵团各项工作迈出坚实步伐
二、准确把握新时期新要求,进一步发挥好兵团特殊作用
三、发挥兵团特殊作用,必须强化看家本领
四、发挥兵团特殊作用,必须坚定深化兵团改革
五、发挥兵团特殊作用,必须不断壮大综合实力
六、发挥兵团特殊作用,必须推进兵地融合民族团结
七、发挥兵团特殊作用,必须坚决推进向南发展
八、发挥兵团特殊作用,必须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九、发挥兵团特殊作用,必须推动兵团文化发展繁荣
十、发挥兵团特殊作用,必须全面从严治党

(9)兵团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与建议——来自兵团工业企业代表的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兵团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现状
三、兵团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宏观经济角度
        1. 区域因素。
        2. 发展理念。
        3. 经济体制。
    (二)微观企业角度
        1. 公司规模和企业性质。
        2. 创新资金投入。
        3. 企业管理水平。
        4. 创新人才。
        5. 企业文化。
四、兵团工业化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一)强化市场经济理念,坚持经济新常态思想
        1. 树立市场主导意识。
        2. 坚持经济新常态不动摇。
    (二)全面深化改革,激活市场效率
        1. 深化经济结构,提高创新驱动。
        2. 完善市场体制,创新激励形式。
        3. 完善成果评估,健全绩效考核。
    (三)加快科技人才输送,加大研发资源投入
        1. 科技人才的培养。
        2. 科技人才的引进。
        3. 科技投入经费支持。
        4. 科技合作的深化。

(10)“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丝绸之路经济带”
        2.1.2 外向型经济
        2.1.3 发展路径及外向型经济发展路径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外向型经济相关理论
        2.2.2 外向型经济与一国经济的相关理论
        2.2.3 发展路径相关理论
第三章 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1 兵团发展历程
        3.1.1 兵团的产生
        3.1.2 兵团的发展
    3.2 兵团经济发展概况
        3.2.1 兵团经济规模
        3.2.2 兵团产业结构
        3.2.3 兵团经济所有制结构
    3.3 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
        3.3.1 进出口贸易现状
        3.3.2 外商投资现状
        3.3.3 国际旅游现状
        3.3.4“走出去”现状
    3.4 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4.1 外贸数量型增长面临挑战,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弱
        3.4.2 外资的利用水平和资金的到位率有待提高
        3.4.3 三产比重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3.4.4 外向型人才匮乏,严重制约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3.4.5“走出去”缺乏整体规划,主体实力不强
第四章“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兵团外向型经济评价及动态预测
    4.1 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处理
        4.1.2 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
        4.1.3 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结果与分析
    4.2 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效率评价
        4.2.1 外向型经济发展效率评价模型
        4.2.2 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4.3 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动态预测
        4.3.1 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预测模型
        4.3.2 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动态预测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兵团外向型经济战略环境分析
    5.1 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5.1.1 资源优势
        5.1.2 区位优势
        5.1.3 文化优势
        5.1.4 组织优势
        5.1.5 政策环境优势
    5.2 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5.2.1 体制制约因素
        5.2.2 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5.2.3 其他制约因素
    5.3“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环境分析
        5.3.1“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兵团外向型经济的总体要求
        5.3.2“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及对策
    6.1 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6.1.1 突出双向开放
        6.1.2 提升比较优势
        6.1.3 服务大局原则
    6.2 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6.2.1 外贸——“互联网+外贸”的发展路径
        6.2.2 外资——“外引内联”的双联发展路径
        6.2.3 国际旅游——“1+1>2”的发展路径
    6.3 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6.3.1 打造出口品牌,提升外向型经济核心竞争力
        6.3.2 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外向型经济便利化程度
        6.3.3 强化突出服务业,优化外向型经济产业结构
        6.3.4 重视外向型人才培养,夯实外向型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四、乘西部大开发之风提高兵团工业的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因子分析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研究[J]. 胡宝华,刘尚俊,杨芯琪,底阳阳,蒋志辉.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8(01)
  • [2]新疆兵团特色城镇化模式与路径研究[D]. 王蕾. 石河子大学, 2017(05)
  • [3]基于戍边使命的兵团边境团场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 李君锐. 石河子大学, 2017(01)
  • [4]习近平屯垦戍边思想在兵团的实践研究[D]. 孙丽娟. 石河子大学, 2017(11)
  • [5]《兵团日报》(汉文版)关于“兵团精神”话语建构研究[D]. 咸玉柱. 新疆财经大学, 2017(06)
  • [6]兵团十三师金融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D]. 郭潇. 石河子大学, 2017(01)
  • [7]新疆兵团S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崔鑫.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8]坚决落实党中央对兵团的定位要求 履行兵团职责使命 发挥兵团特殊作用 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孙金龙. 当代兵团, 2017(08)
  • [9]兵团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与建议——来自兵团工业企业代表的访谈[J]. 徐亚飞,唐超. 新疆农垦经济, 2016(10)
  • [10]“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 王改丽. 石河子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提升兵团产业化水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