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卷的内容

第 10 卷的内容

一、CONTENTS OF VOLUME 10(论文文献综述)

武倩[1](2021)在《明清绩溪婚姻问题研究》文中认为

朱丁睿,臧运祜[2](2021)在《转变:新中国成立前黄炎培对新民主主义的体认》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前的1945—1949年间,担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两大民主党派要职的黄炎培,经历了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心路历程。抗战胜利前后时期,黄炎培与中国共产党和而不同,在政治主张上求同存异,共同致力于组建民主的联合政府。国共内战爆发后,黄炎培仍寄希望于以政治协商来化解国共矛盾,并希望中国走"非左非右"的"中间道路"。1948年之后,基于对国民党政府从失望到放弃、对共产党由了解到信赖,黄炎培的政治立场发生了重要转变——接纳了中共的新民主主义主张,彻底放弃了对旧民主主义的坚持。黄炎培政治立场的转变,反映了其对新民主主义体认的不断深化,也是众多拥护新民主主义的民主人士的心路缩影,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的伟大号召力与强烈吸引力。

郭薇薇[3](2021)在《民国时期《民国医学杂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民国医学杂志》是1923年由侯毓汶在北京发起创办,1933年改名为《东方医学杂志》。《民国医学杂志》(《东方医学杂志》)是办刊时间较长,在20世纪20、30年代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医学期刊,在推动医学学术进步,尤其在推进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刊先后在北京、沈阳、长春多地办刊,刊发了大量学术论文,记载了当时重要的医学活动,呈现了医学与社会、医学与文化、医学与政治等多维度的互动与交流史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研究方法:本文以《民国医学杂志》(《东方医学杂志》)为研究蓝本,从传媒视角、学术发展视角、医事活动视角探讨杂志在当时的发展情况以及产生的影响,并结合清末留日医学生归国后的医学活动,以及他们在民国及伪满时期的医学普及、医学教育、医药卫生行政、医药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贡献,对民国及伪满时期医学发展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民国及伪满时期社会医疗卫生发展状况研究,《民国医学杂志》形态研究、民国及伪满时期医学学术发展状况研究、传媒视角的医疗与社会的互动研究、民国及伪满时期医学政策及医事活动研究等。研究结论:该杂志在办刊的过程中,发挥了传播医学思想、推动医学进步、完善医学制度、扩大医学交流、展示医学成果的作用。同时,由于该杂志的主办者多有日本医学教育经历,深受德日医学思想的影响,其杂志观点,也受到其他医界同仁批评。杂志迁址沈阳后,该刊成为伪满时期重要医学期刊,成为日本殖民统治的一部分。

王静[4](2021)在《卡夫卡的障碍意识及其审美艺术表现》文中提出障碍意识是卡夫卡内在精神矛盾的突出特征,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波动特点,其间还存在着频繁的回溯与自我否定。纵观中国的卡夫卡研究,整体上视角多样,成果丰硕。本选题立足于卡夫卡的障碍意识这个中心点,探究其中意识交锋的混乱状态,颠倒的思维方式和异样的生存体验,以及在文本中的审美艺术表现。19、20世纪之交的西方社会信仰缺失、价值崩塌,传统观念的虚假性与腐朽性暴露无遗,人类对自己产生根本性的质疑,这种生存感受既是现代人的普遍感受,也是卡夫卡的个人境况,而且表现得尤为强烈。对卡夫卡障碍意识的分析,着重探究作为个体的卡夫卡内部世界急欲撕裂的冲突性力量,揭示其具备超越精神困境的普遍意义,在不以个人意志而转移的客观条件下,为在超验世界寻求本真自我提供阐释的可能性。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五章,分别从卡夫卡障碍意识的生成因素、生存体验、艺术表现、审美品格、障碍意识的短暂消解等角度,结合社会学、精神分析、叙事学、美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等,探讨卡夫卡的障碍意识的本质。第一章分析卡夫卡障碍意识形成的客观因素。宏观上的国家意识形态与微观权力网络构成严密的组织系统,卡夫卡作为个体被精密地纳入这种统治秩序之中。由于卡夫卡父子的人格冲突。父权的威慑更加凸显,犹太身份则是卡夫卡障碍意识来源中的民族因素,二者的命运是紧密相关的。身体的伤痛、对健康状况的忧虑以及性格的软弱性和矛盾性都是卡夫卡障碍意识生成的原因。第二章主要分析障碍意识作为卡夫卡的总体性特征,具体化为多样的生存体验,包括:权力威慑下自我的异化感,作为“人”的本体性的替换,作为个体的独特性的丧失、价值的贬值;为金钱所困、为责任所累而深陷现实的世俗义务、生存压力的压迫感;同时作为父亲的儿子与“臣民”,卡夫卡的“父亲情结”既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顺向认同,也表现出对认同的否定而引发的反向焦虑,即基本需要的缺失而造成的精神焦虑。作为犹太人,卡夫卡的孤独感存在两个方向的矛盾,即被隔离的边缘心理和神经症逃避心理。卡夫卡的障碍感还体现在他对细节和完美主义的强迫,对欲望颠覆的恐惧,以及负疚、有罪、惩罚与拯救机制等方面的因果关系认识。这些因素融合为一整套“罪罚-拯救”链条。此外,卡夫卡的生死观同样充斥着生死自明、可超越性认知和实践困难方面的矛盾性。第三章主要从创作主体角度,分析卡夫卡的障碍意识在小说文本中的艺术表现。卡夫卡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其障碍意识由内在心理转化到外在层面。动物题材中主人公属性的模糊与卡夫卡的自我认知危机相对照,体现了其民族和社会身份的不明晰、不确定。悖谬的主要特点即为自相矛盾,表现的是卡夫卡难以自我认同的意识冲突在艺术书写上的特点。卡夫卡小说中限制性视角的使用,使感知者与叙述者不再统一,其优势在于观察者观察画面的即时传达、叙述者由于中立立场所表现出的逼真氛围和现实代入。第四章从审美主体的视角分析卡夫卡障碍意识的艺术表现所生发的美学效果。动物题材通过增加文本难度、设置阅读障碍以延长受众的审美感知,表现为“陌生化”的审美效果。卡夫卡佯谬手法的特殊性在于意识变动不居的滑动性,在美学领域表现为“悲喜剧”的审美倾向,内容的悲剧性和滑稽的展示方式组成一种混合的冲突美和矛盾美。整体上,卡夫卡小说的氛围呈现一种梦魇般真实与真实的幻灭、幻想与可怖的真实相互交织,审美主体在梦与真交相辉映的氛围中呈现阐释的多解性特征。第五章主要分析深陷生活沼泽的卡夫卡基于天才般的自保本能,面对障碍意识时的应对方式,以及在与生活世界相对的“属灵”世界获得灵魂救赎的心理表现。在创作的“存在之境”中,卡夫卡由于最大需要的满足而获得精神的澄明与心理上的沉静、安定之感,最终在对永恒性事物的追求中获得解脱。与布满荆棘的现实世界相比,卡夫卡在虚拟王国获得战斗的胜利和灵魂的救赎。由此体现出卡夫卡对于苦难的超越和对不可摧毁之物的执着。卡夫卡在自我解剖和自我毁灭中“染上痛苦色彩的快乐”,也是他实现“卡夫卡式信仰”的一种模式,他或笑或泪,都是在尝试自我开脱。他从不标榜心怀天下苍生,但在他的作品中,还是处处浸染着人道主义精神和终极关怀。

苏发祥,王亚涛[5](2021)在《费孝通20世纪80年代的西北实地研究及其意义》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年逾古稀的费孝通先生不辞辛劳,多次赴西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撰写了系列调查报告,继续其"志在富民"的学术实践,为西北地区的发展贡献智慧。这些调查报告延续了其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对中国社会现代化问题的关注。费孝通指出,西北社会现代化的实现,首先要在打破农牧经济和大工业经济的封闭性上下功夫,同时,通过工商结合的方式实现与现代市场的对接,"改变封闭的自给经济为开放的商品经济"。商品牧业、乡村工业和现代商业三种带有开放性质的经济形式的有机联系与相互配合,是西北地区实现现代化的有效路径。费孝通的这些观点对今天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仍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赖鑫[6](2021)在《论沈从文小说中的“梦”书写》文中认为沈从文按自己的理解认知挖掘抒情浪漫的本真人性和乡土情感,延续了明代性灵文学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姿态。他认为小说并非是僵硬的文学表达方式,而是用文字很恰当记录下来的人事,包括社会现象和梦的现象,前者主要是完善小说的社会使命,后者是诗意抒情的叙述手段。秉承这一创作理念,沈从文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梦境描写和梦幻叙述,作者用“梦”重构自然与人事,在缥缈独特的梦意象中倾注丰沛的情绪,“梦”成为叙事风格的标出特征,是艺术创造的内驱。诗意与浪漫离不开“梦”,“梦”为小说内容和结构的完善做出了非凡的贡献。“梦”的出现是沈从文对湘西封闭世界的生命形式与生存状态的隐晦思考,反映了他对命运困境和理想追求的体悟与认知。本文是在以沈从文小说中的“梦”为研究对象的视域下,试图分析小说中“梦”涵盖的文学理想、“梦”的艺术特色、“梦”的功能、写“梦”的原因和影响。本文通过对沈从文小说作品的提炼整合,系统探寻其“梦”现象,从而关注沈从文对生存、生命、命运的思考。并结合沈从文创作的心态变化,回归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探究作者用“梦”承载的文学理想,对沈从文小说研究热潮中被遮蔽的“梦”现象做新的体察和审视。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梳理的是沈从文小说中“梦”书写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研究创新性和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是对本文研究价值的探讨,并集中论述了沈从文对“梦”的看法,分别阐述了沈从文对作家与“梦”的关系、小说与“梦”的关系的认识,揭示出沈从文写“梦”的独特底色和特殊情怀。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是对沈从文研究、沈从文小说“梦”研究现状的分类梳理,在归纳整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小说“梦”研究的方向和存在不足的原因。研究的创新性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三个方面展开叙述。研究对象的界定是对“梦”的界定,取义从梦境描写延伸到梦幻叙述。正文由二到六章构成:第二章分析沈从文小说中“梦”的主题脉络:传达文学理想。沈从文是织“梦”的佼佼者,创造了各种形式的“梦”,彰显出作家流动的思绪力和精彩的审美力。从文本细读和知人论世的方式着手,将文本和文化、历史相结合,准确把握住作家写“梦”的意图,透过表层的“梦”牵引出叙事主题。第三章探究沈从文小说写“梦”的艺术特色:内容特色和表达特色。以细微的“深度描写”来把握“梦”的内容特色,分别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比较了沈从文小说写“梦”与传统文学写“梦”、同时代的现代作家写“梦”的区别,把握作家在继承传统梦文学素养、革新现代小说梦幻叙事两个层面上的立异求新;又围绕“超越艺术常规”衍生出的新颖的语言和怪诞的风格来掌握“梦”的表达特色,体会作家个性化的创作尝试。第四章论述沈从文小说写“梦”的功能:表现功能、组织功能和文体功能。从“梦”是沈从文艺术加工后的文学符号入手,发现“梦”具有强烈的生发性和表意性、在结构上发挥独特的功能、具备超越一般叙述的特性,表现了沈从文奋力建构文体的理想化试验。以此总结出小说“梦”在表情达意、组织情节和文体建构三个方面的功能。第五章探析沈从文小说写“梦”的原因。从作家自身的幻想天性与幻思气质、萦绕着“五四”新文学精神的社会背景、“抽象的抒情”的审美趣味来还原作家幽深的梦情结;从“常”与“变”的深刻思维、“破”与“立”的复杂情感来分析“梦”承担的承载作家变动的文化意识的重任。明晰沈从文小说写“梦”的情绪意识是积极的,是为建构文学理想而服务。第六章重点讨论沈从文小说写“梦”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具体而言,文学价值是“梦”对命运困境的揭露,主要从“梦”映射的生存困境、文化困境和道德困境三个层面来分析。美学价值是“梦”对加速抒情风格形成所做出的贡献,包括以“梦”描绘浪漫的传奇故事、以“梦”抒发浓郁的乡土情感。在此基础上,深入探寻小说“梦”的文学化、审美化处理路径。结语部分是站在反思沈从文小说文学创作的角度来回溯小说“梦”的流变。将其放在文学史视野中进行考察,“梦”不仅是沈从文个性化的艺术结晶,也是二十世纪现代小说“造梦”的重要范式。而沈从文小说的“梦”书写到后期逐渐走向简单化、萎顿化、框架化,这是由作家人生经历和创作心态决定的。不同阶段的小说有不同样态的梦幻成分启示我们要用思辨和客观的评判思维去解读作家笔下的“梦”。

郑丽[7](2021)在《《东方杂志》“科学杂俎”栏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方杂志》于清末1904年3月由商务印书馆创刊,至1948年12月终刊,历时46年,是我国影响最大的百科全景式老期刊。作为商务印书馆继《绣像小说》后创刊的第二种杂志,其经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重大历史时期,记录我国近代发展的历史轨迹,成为研究民国历史的重要资料。《东方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悠久的综合性杂志,刊载内容丰富,其中所载社说、中外大事记等,详尽辑录当月中外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事件。其中有关科学的刊载不仅对社会民众进行科学启蒙,更有利于促进国家科学发展。杂志在清末科学、实业等艰难发展时期,为社会科学的启蒙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由此可知其科学传播的重要性。该杂志创刊之初对科学文章的刊登分散于杂志的各个栏目,并无固定专栏。直至1911年杜亚泉主编时期设立“科学杂俎”栏目,成为该杂志首次为科学设立的一个单独栏目,并以此为阵地进行传播。“科学杂俎”栏目在从设立到最终取消共历经11年,11年间有过数次断更、停更,直至1922年取消。作为科学知识传播的主要阵地,该栏目存在时期也成为杂志办刊期间发表科学文章最多最集中的时期。杂志本身及杂志主编对栏目的设立和变革都产生重要影响。此外,通过对该栏目的议题设置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当时《东方杂志》报社同仁的科学思想。“科学杂俎”栏目存在的十一年中经历了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历史上的重要时刻,这些历史时刻与“科学杂俎”栏目的相互影响,势必会带来一些效应。“科学杂俎”栏目对科学的报道,尤其是西方科学的报道具有重要意义。对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对民众的科学启蒙改善了社会愚昧落后的局面,为今后近代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对“科学杂俎”栏目的研究一方面填补国内关于《东方杂志》科学及“科学杂俎”栏目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以史为镜,通过对该栏目的科学传播研究,反思当今社会的科学传播手段,以促进现代社会的科学传播。

王秀芳[8](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李晓燕[9](2020)在《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艺术与传播的关系日趋密切,建设艺术传播学已成现实之需,这就意味着寻找与艺术传播研究相关的思想资源将成为必然之需。杜威论着当中包含大量关于艺术传播问题方面的真知灼见。美国社会“庞大”物质基础与“贫乏”精神建筑之间的“分裂”,人类交流的“阻滞”,社会发展当中共同体的消失是杜威思考艺术传播问题,孕育艺术传播思想的逻辑前提。杜威以克服上述问题为基点展开理论思考,从而发展出独特的艺术传播思想。学界很少注意到杜威是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核心人物这样一个传播学史实。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第一重内涵表现为运用传播思维理念解决艺术难题的理论探索。杜威以传播的视域来考察艺术,提出艺术的社会传播本质论。在对几种代表性的艺术起源学说进行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杜威提出艺术发端于人类共同生活交流之中的观点。杜威认为艺术发展离不开其所处传播环境的影响,良好的交流环境可以为优秀艺术作品的出现提供契机,为艺术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杜威以传播学的思维模式与逻辑框架来审视艺术的范围、功能等问题,运用传播场域的范畴为艺术范围的厘定提供出一个理论参照系。杜威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发展,艺术作品被远距离地移置到其他传播场域已成常态,这会进一步弱化艺术的功能。杜威还揭示出艺术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它是经验发展为圆满经验的过程,究其实质而言是艺术家与受众关于审美经验的共享性互动。社会因传播而存在并且就存在于传播之中是杜威提出的重要传播观点。杜威认为传播究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共享性的社会互动,传播建构起人类的社会联系。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另一重内涵在于,以媒介视域进行的艺术考察。杜威对艺术生产与媒介技术、艺术媒介的特性、艺术媒介与文明传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杜威认为艺术生产与媒介技术不可分割,艺术生产是艺术家利用媒介技术对日常生活所做的一种创造性探究。杜威对艺术媒介进行了跨视域的审视,认为艺术媒介要比新闻媒介更为自由,因为艺术家是有着“自由”精神的个体,艺术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艺术作品可以为受众提供更深层次的社会真实。基于此,杜威提出艺术是现实社会语境中唯一的、人类可以进行自由交流媒介的观点。杜威还考察了艺术与文明传承之间的关系,认为艺术媒介在文明传承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是传承文明的理想媒介。杜威认为人类以艺术为媒介不仅可以建构起良好的纵向性社会联系,还能够有效克服日常交流的“阻滞”,增进理解,艺术传播可以有效地起到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明遗产的作用。杜威认为现代媒介技术条件下所生产、传播的大众文化产品对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造力造成了不良影响,大众文化不可能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优秀艺术作品的传播可以促进人类思维水平与创造力的提升,推动共同体发展,使人类社会向着“伟大的共同体”方向迈进。杜威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一系列独特的艺术传播思想是与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范式以及视域密不可分的,这些方法、范式与视域也一并构成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重要遗产。它为我们今后开展艺术传播研究,建设艺术传播学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启示与思想镜鉴。杜威艺术传播思想也存在不足之处,我们在研究当中要对其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瑕不掩瑜,杜威艺术传播思想虽不完美,但是它却可以为艺术学难题的破解与艺术传播学发展拓展出新的理论空间与丰富“想象力”。

温雅兴[10](2020)在《唯物史观审视人类社会的辩证思维及其现实意蕴 ——读恩格斯晚年五封唯物史观书信》文中研究指明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一生的两大重大发现之一,是科学认识人类社会的重要理论工具。唯物史观不仅体现出对待人类社会的科学观点,而且还体现出分析人类的思维理路,这种思维理路能够指引我们深刻洞察人类社会历史,揭开层层社会历史现象之下的本质。唯物史观从人们最根本的吃喝住穿的物质生活需要出发,揭开了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问题,指出了经济因素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并以此为主线,揭示了经济和人类社会中其它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和归纳,主要体现在恩格斯晚年部分书信中。本论文主要是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五封书信,阐释其中所蕴含的唯物史观审视人类社会的辩证思维,以及在此基础上总结唯物史观审视人类社会的辩证思维的现实意义。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研究目的主要有:总结恩格斯晚年五封书信中唯物史观审视人类社会的辩证思维;将理论思维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辩证思维指导。研究意义主要分为理论层面:能够加深我们对唯物史观的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现实层面:有利于总结我国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推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研究现状主要是将国内外学者对恩格斯晚年五封唯物史观书信的解读做了整理和概括,并分析说明了存在的不足。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法、理论联系实际法、症候式阅读法。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上。第二部分是概念界定和背景解读。一是对文章涉及的两个核心概念:唯物史观和辩证思维进行界定。对唯物史观的创立、来源、内涵进行了概括,对辩证思维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概括,最终落实到本文的主旨,即恩格斯晚年五封唯物史观书信内蕴的唯物史观审视人类社会的辩证思维。二是介绍书信的历史背景:资产阶级学者和“青年派”对唯物史观的歪曲,促使恩格斯在书信中阐释唯物史观,以批判和清算他们的错误;马克思逝世以后,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重任落到了恩格斯肩上,恩格斯就把通信作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一种重要途径。第三部分是对书信中内蕴的唯物史观审视人类社会的辩证思维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和整理,主要分为七个方面,具体包括唯物史观审视人类社会的总体性思维、相互联系性思维、动态性思维、内容与形式思维、原因与结果思维、必然与偶然思维、归根到底性思维。该部分是本文的主体。最后,本论文将恩格斯晚年这五封书信中所蕴含的唯物史观审视人类社会的辩证思维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提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现实指导意义。主要包括:注重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归根到底性作用;社会发展顶层设计的整体性、联系性与发展性;避免社会决策的两极对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最后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二、CONTENTS OF VOLUME 10(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NTENTS OF VOLUME 10(论文提纲范文)

(3)民国时期《民国医学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绪论
    1.背景与意义
    2.文献综述
    3.论文的主要内容
    4.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部分 《民国医学杂志》创办及发展历程
    1.民国时期的医学发展状况
        1.1 近代医学知识的传播
        1.2 医学杂志的兴起
    2.杂志创办及发展
        2.1 《民国医学杂志》的创办
        2.2 《民国医学杂志》的发展
    3.杂志特点
        3.1 《民国医学杂志》形态
        3.2 《民国医学杂志》主要栏目
        3.3 《民国医学杂志》征稿与稿酬
    4.创办人与编辑队伍
        4.1 侯毓汶及其团队
        4.2 阎德润及其团队
    5.影响与作用
        5.1 医学研究成果的专业化呈现
        5.2 医学界消息的传播平台
    6.小结
第三部分 民国时期医学学术发展状况研究:基于学术论文的分析
    1.《民国医学杂志》刊载学术论文概况
    2.《民国医学杂志》刊载医学学术论文分析
        2.1 基础医学
        2.2 临床医学
        2.3 公共卫生与防疫
        2.4 中医学
    3.主要作者
        3.1 侯宗濂
        3.2 金宝善
        3.3 石增荣
        3.4 刘曜曦
        3.5 冈西为人
        3.6 周颂声
    4.小结
第四部分 传媒视角的医疗与社会的互动研究:基于杂志广告的分析
    1.《民国医学杂志》广告概述
        1.1 《民国医学杂志》广告刊登价格
        1.2 《民国医学杂志》广告类型
    2.《民国医学杂志》医药广告与社会文化
        2.1 补药广告与医疗观念
        2.2 西药入侵与文化融合
        2.3 常见疾病与社会环境
    3.小结
第五部分 民国伪满时期医学政策及医事活动研究:基于医学消息的分析
    1.《民国医学杂志》刊载消息类型
    2.民国时期医学教育状况研究——以北京医专学潮事件为例
    3.民国伪满时期医学学术团体研究——以奉天医学会为例
    4.民国伪满时期医学政策研究——以医师考试令为例
    5.小结
第六部分 结语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4)卡夫卡的障碍意识及其审美艺术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卡夫卡障碍意识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第一节 专制时代的威权肆虐
        一、腐朽暴虐帝国的压制
        二、微观权力之网的召唤
        三、父权下的人格冲突
    第二节 民族与个人身份的尴尬处境
        一、被时代放逐的犹太儿子
        二、民族仇恨的转移对象
        三、“同化实验”的牺牲品
    第三节 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折磨
        一、肺结核患者的悲与欣
        二、双重性格的强与弱
第二章 卡夫卡障碍意识主导下的生存体验
    第一节 强权之下的自我感的丧失
        一、“个体”变“个案”的异化感
        二、现实义务的压迫感
        三、“父亲情结”的焦虑感
    第二节 “犹太病人”的独特情结
        一、冷眼旁观的孤独追求者
        二、完美主义者的欲望与恐惧综合体
        三、罪罚与拯救的复合心理机制
    第三节 超越与屈从的生死境遇
        一、自明性:生死疑惧
        二、“先行到死”:死亡自觉与超越
        三、实践无能:心之所向而力不能及
第三章 卡夫卡障碍意识的艺术书写
    第一节 自我认知障碍:难以名状的动物题材
        一、“动物们”的不明属性与卡夫卡的模糊身份
        二、疯狂的想象力:虚幻中的障碍突破
        三、图像符号:“兽形人格”图鉴
    第二节 自我认同障碍:自相矛盾的佯谬手法
        一、倒置的逻辑思维
        二、悬置的滑动状态
        三、“弦外之音”式真理的析出
    第三节 障碍感的有效传达:限制性视角的另类叙事
        一、感知者的观察眼光
        二、叙述者的叙述声音
        三、“异故事叙事者”的叙述语调
第四章 卡夫卡障碍意识的审美品格
    第一节 “变形”的美学:陌生化的审美效果
        一、非现实感:审美感知的延长
        二、原始感:审美感觉的唤醒
        三、认同感:心理真实之旨归
    第二节 滑动的悖谬:悲喜剧的审美倾向
        一、冲突美:似喜实悲的艺术表现
        二、崇高美:毁灭的价值
    第三节 寓言体的二元性质:梦幻与真实的双重体验
        一、非理性直觉与细节真实
        二、梦与真的交织:晦暗不明的梦幻氛围
        三、审美主体的多向阐释
第五章 卡夫卡障碍意识的哲性本真
    第一节 卡夫卡的“存在之境”
        一、逃离世俗与形而上追求
        二、日常世界向现象世界的还原
        三、主观真空的“迦南之地”
    第二节 透彻的领悟:澄明与沉静的心理状态
        一、本原性的自我认知方式
        二、忘我的高峰体验状态
        三、超时空的自我确认
    第三节 平安与解脱:“卡夫卡式信仰”的永恒要素
        一、作为“人质”的修养
        二、文学创作的持久性
        三、个人信仰的不可摧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费孝通20世纪80年代的西北实地研究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化:一如既往的学术关怀
二、“富饶的贫穷”
三、三种经济形式及其现代转型
    (一)土地利用、农牧结合与牧业商品化
    (二)人力资源(37)、上下结合与乡土工业发展
    (三)民族优势、工商结合与西部市场开拓
四、结 语

(6)论沈从文小说中的“梦”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的创新性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
2 沈从文小说写“梦”的叙事主题
    2.1 建造“人性小庙”
    2.2 探寻“爱与美”
    2.3 重铸民族品德
3 沈从文小说写“梦”的艺术特色
    3.1 内容特色:细微的“深度描写”
        3.1.1 突出的“现代性”和刻意的“向内转”
        3.1.2 显着的“地域性”与精彩的“审美力”
    3.2 表达特色:“超越艺术常规”
        3.2.1 运用新颖的语言:隐喻、象征
        3.2.2 构建怪诞的风格:夸张、变异
4 沈从文小说写“梦”的功能
    4.1 小说“梦”的表现功能
        4.1.1 制造陌生化效果:转换视角
        4.1.2 铺叙深层情感:揭示心灵
        4.1.3 意义指向梦外:左顾言他
    4.2 小说“梦”的组织功能
        4.2.1 打造叙述节奏:间隔叙事
        4.2.2 促进情节发展:预知未来
        4.2.3 创设多重时空:虚实相生
    4.3 小说“梦”的文体功能
        4.3.1 建构散文化体式小说
        4.3.2 构造诗化体式小说
5 沈从文小说写“梦”的原因探析
    5.1 沈从文浓厚的“梦情结”
        5.1.1 作家自我:楚文化造就的幻思气质
        5.1.2 社会因素:“五四”新文学精神的推动
        5.1.3 审美趣味:“抽象的抒情”文学观的坚守
    5.2 承载沈从文变动的文化意识
        5.2.1 “常”与“变”的思维变奏
        5.2.2 “破”与“立”的情感交织
6 沈从文小说写“梦”的深远影响
    6.1 文学价值:传达作家对命运困境的思考
        6.1.1 生存命运:个体在命运面前的无力感
        6.1.2 文化命运:旧文明的悲剧抗争和被迫臣服
        6.1.3 道德命运:灵与肉的永恒冲突
    6.2 美学价值:加速小说抒情风格的形成
        6.2.1 以“梦”描绘浪漫的传奇故事
        6.2.2 用“梦”抒发浓郁的乡土情感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东方杂志》“科学杂俎”栏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书籍
        1.3.2 论文
第二章 《东方杂志》与“科学杂俎”栏目
    2.1 《东方杂志》
        2.1.1 《东方杂志》简介
        2.1.2 《东方杂志》创刊宗旨
    2.2 “科学杂俎”栏目
        2.2.1 “科学杂俎”栏目设立背景
        2.2.2 “科学杂俎”栏目特点
        2.2.3 “科学杂俎”栏目的停更、复更
第三章 杂志主编对“科学杂俎”栏目的影响
    3.1 杜亚泉与“科学杂俎”栏目
        3.1.1 杜亚泉的科学观
        3.1.2 杜亚泉对“科学杂俎”栏目的影响
    3.2 钱智修与“科学杂俎”栏目
        3.2.1 钱智修的思想
        3.2.2 钱智修对“科学杂俎”的影响
第四章 “科学杂俎”栏目的议题设置
    4.1 “科学杂俎”栏目版面设置
    4.2 “科学杂俎”栏目载文数量
    4.3 “科学杂俎”栏目主要议题
        4.3.1 物理议题
        4.3.2 生物议题
        4.3.3 化学议题
        4.3.4 医学议题
        4.3.5 天文议题
        4.3.6 地理议题
        4.3.7 其他议题
    4.4 “科学杂俎”栏目关于西方科学的刊登
    4.5 “科学杂俎”栏目议题插图
第五章 “科学杂俎”栏目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5.1 “科学杂俎”栏目对社会的影响
        5.1.1 启导国民思想,进行科学启蒙
        5.1.2 引进西方科技,促进科学发展
    5.2 社会对“科学杂俎”栏目的影响
        5.2.1 辛亥革命与“科学杂俎”栏目
        5.2.2 新文化运动与“科学杂俎”栏目
第六章 “科学杂俎”栏目的科学传播
    6.1 “科学杂俎”栏目科学传播策略
        6.1.1 读者群体画像,精准科学传播
        6.1.2 “大水漫灌”式科学传播
    6.2 “科学杂俎”栏目科学传播特征
        6.2.1 内容丰富,门类繁多
        6.2.2 科学理论与科学知识相结合
        6.2.3 注重通俗性和时效性
    6.3 “科学杂俎”栏目科学传播的借鉴意义
        6.3.1 紧跟社会热点,构建话语权威
        6.3.2 加强科学交流,构建知识权威
        6.3.3 设立传播机构,构建体制权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东方杂志》“科学杂俎”栏目文章标题一览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二、选题理论价值、创新性与研究思路
        (一)、选题理论价值
        (二)、创新性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生成与发展
    第一节 杜威学术生涯与其艺术传播思想的生成
        一、对共同体生活的印象与知识涉猎
        二、多元的学术实践与成熟的学术研究
    第二节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形成的学术资源
        一、对黑格尔学术思想的批判性吸收
        二、对达尔文与实用主义思想的借鉴
    第三节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发展轨迹
        一、早期探索
        二、发展成熟
第二章 杜威艺术传播研究的范畴、起点、方法与范式
    第一节 杜威艺术传播研究的关键范畴与逻辑起点
        一、关键范畴
        二、逻辑起点
    第二节 多元方法与传统的融合:杜威艺术传播的研究方法
        一、跨学科研究理念与对心理学、哲学方法的借鉴
        二、“交融互通”的治学思想与对批判传统的吸收
    第三节 杜威以艺术传播为中心的研究范式的确立
        一、人文主义的艺术传播研究精神
        二、以艺术传播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第三章 传播视域下的艺术考察:杜威论艺术传播
    第一节 杜威论传播与艺术的本质、起源、发展
        一、艺术的社会传播本质
        二、艺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
    第二节 艺术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
        一、经验:艺术传播活动的现实起点
        二、审美经验共享:艺术传播活动的深层机制
    第三节 杜威传播论的艺术观念
        一、传播的思维模式与艺术研究的传播逻辑框架
        二、传播思维模式与研究框架下的艺术观念探析
第四章 媒介视域下的艺术审视:杜威的艺术媒介观念
    第一节 杜威论艺术生产与媒介技术
        一、对古希腊轻视“技艺”传统的反思
        二、媒介技术:艺术生产创造性探究的必要前提
    第二节 跨媒介审视:杜威论艺术媒介的自由性
        一、跨媒介视域的比较:艺术家身份的自由性
        二、艺术媒介的自由性:从内容形式到表现手段
    第三节 艺术媒介: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一、对文明与艺术关系的阐释
        二、艺术:文明传承发展的理想媒介
第五章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功能与价值
    第一节 杜威论艺术传播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大众文化对人的不良影响
        二、蕴含完满经验的艺术对人的提升
    第二节 杜威论艺术传播与社会发展
        一、人类自由交流的推进
        二、社会共同生活的参与
    第三节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一、艺术传播理论与方法论的启示
        二、艺术传播思想的指引与启迪
结语
    一、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总体面貌、特征与旨归
    二、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缺憾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唯物史观审视人类社会的辩证思维及其现实意蕴 ——读恩格斯晚年五封唯物史观书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创新点
一、研究的核心概念和历史背景
    (一)核心概念界定
        1.唯物史观
        2.辩证思维
    (二)书信的历史背景
        1.资产阶级和“青年派”对唯物史观的歪曲
        2.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对理论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书信中唯物史观审视人类社会的辩证思维
    (一)唯物史观审视人类社会的总体性思维
    (二)唯物史观审视人类社会的相互联系性思维
    (三)唯物史观审视人类社会的动态性思维
    (四)唯物史观审视人类社会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思维
    (五)唯物史观审视人类社会的原因与结果的辩证思维
    (六)唯物史观审视人类社会的必然与偶然的辩证思维
    (七)唯物史观审视人类社会的归根到底思维
三、唯物史观审视人类社会的辩证思维的现实意蕴
    (一)注重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归根到底性作用
    (二)社会发展顶层设计的整体性、联系性与发展性
    (三)避免社会发展决策的两极对立的形而上学思维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四、CONTENTS OF VOLUME 10(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绩溪婚姻问题研究[D]. 武倩. 安徽大学, 2021
  • [2]转变:新中国成立前黄炎培对新民主主义的体认[J]. 朱丁睿,臧运祜.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03)
  • [3]民国时期《民国医学杂志》研究[D]. 郭薇薇.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卡夫卡的障碍意识及其审美艺术表现[D]. 王静.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5]费孝通20世纪80年代的西北实地研究及其意义[J]. 苏发祥,王亚涛. 民族研究, 2021(03)
  • [6]论沈从文小说中的“梦”书写[D]. 赖鑫.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东方杂志》“科学杂俎”栏目研究[D]. 郑丽. 河北大学, 2021(02)
  • [8]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9]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研究[D]. 李晓燕. 东南大学, 2020(02)
  • [10]唯物史观审视人类社会的辩证思维及其现实意蕴 ——读恩格斯晚年五封唯物史观书信[D]. 温雅兴.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第 10 卷的内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