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护理防治肛肠术后尿潴留

规范化护理防治肛肠术后尿潴留

一、肛肠病术后规范护理防治尿潴留(论文文献综述)

李军,张小丽,郭婧娇[1](2022)在《循证护理对行腰麻手术的肛周疾病患者术后排便状况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行腰麻手术的肛周疾病患者术后排便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1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 均给予围术期基础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循证护理,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状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排便情况、肛门疼痛程度、心理及睡眠状态, 并统计术后排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和每次排便用时均小于对照组, 1 w内排便次数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肛门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及PSQI指数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周水肿、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出血、便秘、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周疾病手术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排便困难症状、缓解焦虑情绪, 降低排便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刘少鹏,尹洪娜,孙晓蓓,韩名媛,吕晓琳,李佳诺,孙忠人[2](2021)在《近五年针灸防治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尿潴留是肛肠疾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52%,以排尿困难,排尿不畅,小便量少或仅点滴排尿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术后疾病的恢复。针灸因独特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通过总结近5年相关文献,包括针刺、电针、艾灸、耳针、穴位贴敷等方面,探析针灸防治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应用,并提出不足,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杨晓媛[3](2021)在《升利散贴敷对脾虚气陷型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升利散穴位贴敷对脾虚气陷型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肛门坠胀、小便不利的临床疗效,通过疗效观察来评价升利散穴位贴敷防治脾虚气陷型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入组的9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升利散贴敷神阙、脾俞、次髎,对照组予安慰剂贴敷神阙、脾俞、次髎。手术当天至术后第3天每日一次,每次8h。详细记录受试者治疗前后肛门疼痛、肛门坠胀、排尿情况,并进行安全性评价,填写病例报告表,收集结束后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选取的90例患者,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86例患者进入统计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病程、术中肛门镜选择、外切口个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肛门疼痛:两组治疗前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12h、24h、48h、72h两组V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3、肛门坠胀:两组治疗前的肛门坠胀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12h、24h、48h、72h两组肛门坠胀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肛门坠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排尿情况:治疗组首次排尿时间为208.63±53.291min,对照组首次排尿时间为232.37±51.291min,两组首次排尿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首次排尿时间较对照组早。两组在首次排尿表现、排尿时间、小腹症状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4.65%,对照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18.60%,两组术后尿潴留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尿潴留发生率较对照组低。5、安全性评价:入组的90例受试者中,治疗组2例、对照组2例均发生贴敷部位皮疹、瘙痒,安全性均为2级,予观察记录,停用穴位贴敷1周后随访,局部皮肤均未见明显异常,受试者未诉特殊不适。余完成研究的86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安全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升利散穴位贴敷可有效防治脾虚气陷型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肛门坠胀、小便不利。研究过程中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故升利散穴位贴敷安全性较高、疗效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田梓岳[4](2021)在《中药塌渍治疗痔病术后排尿困难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以中药塌渍为主要手段,治疗痔病术后排尿困难,并观察其临床效果,以证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72例符合痔病(气滞血瘀型)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其中实验组病人给予中药塌渍包(自拟少腹逐瘀汤)与红外线灯照射治疗30分钟,对照组病人给予热毛巾与红外线照射治疗,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第一次排尿时和术后8小时出现排尿困难的症候(排尿困难程度、尿意频感、尿等待时间、小腹症状)并进行对照。结果: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药塌渍可以减少痔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可明显调节和改善病人术后的排尿情况,表明使用中药塌渍治疗混合痔术后排尿困难疗效显着。结论: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疗法可使药效透皮吸收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此法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且操作简单。可广泛推广与临床应用,对于治疗痔病(气滞血瘀型)术后出现的排尿困难有显着作用。

兰凯[5](2021)在《围术期不同针刺介入时机对混合痔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术后排尿困难是肛肠科最常见并发症,研究表明针刺可缓解术后排尿困难,提高患者术后舒适性。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时点针刺,探讨针刺预防混合痔术后排尿困难的最佳时机,为临床医生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2例受试者分为A组(术前针刺)、B组(术中针刺)、C组(术后针刺)、D组(观察组),各38例。A、B、C三组分别在术前30min、术中(麻醉后)、术后6h给予针刺干预,选双侧中髎、会阳穴,刺入2.5寸,接电针(连续波50Hz)15-20min,观察组则不予针刺治疗。观察不同时机针刺干预对患者手术结束至首次排尿的时间、首次排尿量、排尿通畅感受评分、疼痛评分(VAS)、尿潴留发生率、导尿率的差异。将所有资料纳入SPSS 26.0中管理,采用方差分析、x2检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双侧)。结果:最终纳入141患者,A组(34例)、B组(36例)、C组(35例)、D组(36例)。经检验,四组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麻醉者、手术者、麻醉方式、手术时长、失血量、输液量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术前针刺组、术中针刺组、术后针刺组、观察组的手术结束至首次排尿时间间隔中位数分别为12.765、13.265、9.330、15.195。术后针刺组同术前针刺组、术中针刺组、观察组比较,手术结束至首次排尿时间间隔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49、0.005<0.05)。术前针刺组、术中针刺组、术后针刺组、观察组的术后首次尿量中位数分别为330.00、340.00、320.00、220.00;四组术后首次排尿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ruskal-Wallis x2=9.342,P=0.025<0.05);并进一步事后多重比较,术后针刺组vs观察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5)。术前针刺组、术中针刺组、术后针刺组同观察组相比,在排尿通畅感受评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0.017、0.003<0.05),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针刺组的尿潴留发生率最低(8.71%),但四组在尿潴留发生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3>0.05),四组在导尿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2>0.05)。四组术后8h疼痛评分(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5),术后针刺组优于术中针刺(P=0.021<0.05),术后针刺组优于观察组(P=0.016<0.05)。结论:1、同观察组、术前针刺组、术中针刺组相比,术后针刺组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时间。2、术后针刺组同观察组比较,可明显增加首次排尿尿量。3、术前针刺组、术中针刺组、术后针刺组同观察组比较,三组可明显缓解患者术后排尿通畅感受,但三者之间无差异。4、四组干预措施在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导尿率上无差异,但术后针刺组相较于其他组别尿潴留发生率更低。5、术后针刺组同观察组、术中针刺组相比,更能缓解患者术后疼痛。6、术后针刺干预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结束至首次排尿的时间间隔,增加首次排尿尿量,改善患者的术后排尿感受,缓解术后疼痛状况,为最佳针刺干预时机。

刘聪聪[6](2021)在《针刺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并比较两种针刺方法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疗法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旨在为临床提供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以便推广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将其中符合纳排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A组、试验组B组,每组各40例。三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于术后2个小时时分别给予试验组A组、试验组B组针刺治疗,两组所选取的穴位组合不同,试验组A组选穴为腹部穴位配合下肢穴位,而试验组B组仅针刺下肢穴位(与试验组A组下肢选穴相同)。分别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当日静脉补液量(术中、术后及总量)、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导尿情况、术后首次排尿情况(时间、尿量、排尿状况、小腹症状、排尿计分)、术后6小时排尿计分、术后24小时排尿计分、术后48小时排尿计分、术后肛门疼痛情况、术后焦虑状况、是否发生针刺不良反应及针刺安全性,对三组患者的各项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1分别在性别、年龄、手术当日静脉补液量(术中、术后及总量)三个方面对三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分别在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导尿情况、术后首次排尿情况(尿量、排尿状况、排尿计分)、排尿疗效评价、术后6小时排尿计分、术后肛门疼痛情况、术后焦虑状况方面对三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这些方面分别进一步对三组患者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均表明对照组与试验组A组之间,以及对照组与试验组B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A组与试验组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分别在术后首次排尿情况(时间、小腹症状)、术后24小时排尿计分、术后48小时排尿计分方面对三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本研究中所有接受针刺治疗的80例患者均未发生针刺不良反应。结论:1针刺治疗能有效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发生,降低尿潴留的发病率、导尿率,一定程度上改善术后首次排尿状况,同时还能减轻术后肛门疼痛情况,缓解患者术后的焦虑情绪。2针刺下肢穴位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时是否配合针刺腹部穴位,对临床效果影响不明显,因此临床可适当精简选穴,仅选用下肢穴位。3试验证明使用针刺疗法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安全性极高,操作简单易行,成本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适宜推广使用。

王莹莹[7](2020)在《中药盐包循经热熨对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验证中药盐包循经热熨对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效果。2.为临床提供有效预防和护理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新思路。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在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肛肠科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11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给予肛肠科常规治疗和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分别于术毕1小时,术后第1日、第2日晨间静点开始后1小时选用四子散加粗盐循膀胱经三焦俞至膀胱俞热熨20分钟,C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任脉神阙穴至中极穴中药热熨20分钟。B、C两组在用物、干预时间、操作方法等方面均相同,共干预3天。干预前对所纳入的各组患者进行基线资料比较,记录三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尿潴留发生率及导尿率,采用排尿状况量化积分表和VAS评分法对三组患者术毕每一次干预后的首次排尿状况及排尿时疼痛情况进行评价,以上资料均录入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三组患者干预前进行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患者基线水平一致,具有可比性。2.三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差异具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3.三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导尿率均低于A组(10.26%、5.13%vs17.95%)。5.组间比较三组患者在手术当日、术后第1日、术后第2日的排尿状况量化积分(排尿通畅情况、排尿所需时间、尿等待时间、腹部症状、排尿状况总积分)及VAS疼痛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2日,A组和B组在尿等待时间、腹部症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在排尿通畅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组内比较三组患者在手术当日、术后第1日、术后第2日的排尿状况量化积分(排尿通畅情况、排尿所需时间、尿等待时间、腹部症状、排尿状况总积分)及VAS疼痛评分方面差异均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中药盐包循经热熨能有效降低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导尿率,缩短混合痔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改善患者术后排尿状况和疼痛情况。2.膀胱经联合任脉热熨对比单一膀胱经热熨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相应症状,且见效更快。3.中药盐包循经热熨对预防和护理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效果较好,其操作简单易行,不良反应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张国凯[8](2020)在《基于“浊窍相通”理论和“治未病”思想防治肛肠病术后患者排尿困难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浊窍相通”理论和“治未病”思想,通过研究八正散口服防治肛肠病术后患者排尿困难的临床疗效,探讨“浊窍相通”理论和“治未病”思想对肛肠科相关疾病防治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患者按手术时间进行病例编号,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空白组两组,每组各25例。术前、术后予本科室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术前两天开始院内代煎八正散口服,一日一剂,早晚分服,至术前6小时,术后6小时继服,连服三日。观察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排便时间,排尿状况、小腹症状临床积分,术后利尿药进一步使用率,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等观测指标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利用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对评分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1.两组患者术后首次平均排尿时间、平均排便时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后首次平均排尿时间、平均排便时间均优于空白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排尿状况和小腹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后排尿状况积分较空白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小腹症状积分明显低于空白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患者术后利尿药进一步使用率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后利尿药进一步使用率较空白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较空白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控显率明显高于空白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浊窍相通理论是以《内经》为根基,在中医学整体观念指导下提出的创新性理论,浊窍指前后二阴,相通指前后二阴通过脏腑、经络相互关联,以通为用。基于此,肛肠病术后损伤后阴经络,经脉瘀血阻塞,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势必会累及前阴,出现排便、排尿困难等并发症。肛肠病术前术后应用八正散口服可以缩短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排便时间,改善患者排尿状况和小腹症状,降低患者术后利尿药进一步用药率,降低术后患者尿潴留发生率,对于肛肠病患者术后排尿、排便困难的防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基于“浊窍相通”理论和“治未病”思想,肛肠病术前术后口服八正散,不仅可以有效防治患者术后排尿困难,同时有助于防治患者术后排便困难,减轻患者痛苦,“浊窍相通”理论和“治未病”思想对于肛肠科相关疾病防治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瞿一新[9](2020)在《长针刺秩边透水道治疗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长针刺秩边透水道”治疗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客观的评价和验证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在临床运用中的实用性,确定针刺秩边透水道对比常规取穴的优势。通过临床应用及研究,规范和完善“长针刺秩边透水道”的操作,从而为临床治疗术后尿潴留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方法。方法1.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9年01月至2020年01月期间温州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及针灸科、外科病房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根据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脱落剔除标准,选择合格者受试者60例,按简单随机化(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人。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和病程及治疗前两组的膀胱残余尿量、尿潴留程度、膀胱功能积分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3.对照组:膀胱功能训练+常规针刺,治疗组:膀胱功能训练+常规针刺+长针刺秩边透水道。对照组针刺穴位取关元、三阴交、阴陵泉、膀胱俞、秩边、水道,治疗组针刺穴位取关元、三阴交、阴陵泉、膀胱俞、秩边透水道,隔日1次,在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4.治疗期间,对两组进行疗效性观察和安全性观察,对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尿潴留程度、膀胱功能积分进行观察、记录,并进一步统计分析。5.本次研究数据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明确证实本课题的相关观点。结果1.65例患者入组,有5例脱失,其余60例完成临床观察,无不良事件发生。2.通过治疗观察与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治疗,其膀胱残余尿量、尿潴留程度、膀胱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改善。3.通过治疗观察与统计学分析,通过治疗后,治疗组的膀胱残余尿量、尿潴留程度、膀胱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4.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均有效,但治疗组的疗效更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其中显效占70%,有效占23.33%,无效占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其中显效占40%,有效占36.7%,无效占23.3%。P值为0.047(P<0.05)。结论在治疗术尿潴留方面,长针刺秩边透水道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排尿情况,减轻患者痛苦,且安全、方便,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井鹏[10](2020)在《珍龙生肌散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珍龙生肌散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湿热下注型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医院符合研究标准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湿热下注型患者74例,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珍龙生肌散换药组)和对照组(凡士林纱条换药组),每组患者均为37例。两组肛瘘患者均在腰椎麻醉下行低位单纯性肛瘘切开术;术后两组均行常规肛肠科换药,治疗组用珍龙生肌散均匀撒布于无菌纱条覆盖创面,对照组用凡士林纱条覆盖创面。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初始创面面积等基本信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创面疼痛积分、水肿积分,分泌物积分以及术后创面面积和愈合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7天的细菌培养结果;出院后嘱患者定期复查并记录愈合时间。在试验期间,如出现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对症处理并详细记录。结果两组74例患者,有3位患者被剔除;最终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纳入最后统计分析当中。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初始创面面积上,经统计学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在30天内均痊愈,故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3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和术后第7、14天的创面面积以及计算出的创面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在术后第2、7天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两组结果无差异(P>0.05)。5治疗组在术后第3、7、14天的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术后第3、7、14天的分泌物评分上两组无差异(P>0.05)。7两组在术后第1天的细菌培养结果无差异(P>0.05),第7天治疗组的阳性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珍龙生肌散相较于凡士林纱条运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湿热下注型患者术后的换药,可以有效加速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效抑制创面疼痛、水肿及细菌增殖。图0幅;表13个;参131篇。

二、肛肠病术后规范护理防治尿潴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肛肠病术后规范护理防治尿潴留(论文提纲范文)

(2)近五年针灸防治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针刺疗法
    1.1 单纯毫针刺法
    1.2 电针
    1.3 针灸联合疗法
2 艾灸
    2.1 单纯艾灸法
    2.2 艾灸综合疗法
3 耳穴压豆法
    3.1 单纯耳穴压豆治疗
    3.2 耳穴压豆综合疗法
4 其他疗法
5 总结与展望

(3)升利散贴敷对脾虚气陷型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及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3.1 术后肛门疼痛
        3.2 术后肛门坠胀
        3.3 术后排尿情况
        3.4 安全性评价
    4 样本质量控制
    5 数据统计方法
结果
    1 病例收集情况
    2 基线资料比较
        2.1 一般资料分析
        2.2 手术情况分析
    3 观察结果分析
        3.1 术后肛门疼痛
        3.2 术后肛门坠胀
        3.3 术后排尿情况
    4 安全性评价
分析与讨论
    1 现代医学对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认识
        1.1 现代医学对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的认识
        1.3 现代医学对环状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认识
    2 中医学对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认识
        2.1 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病因
        2.2 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病机
    3 脾虚气陷型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治则治法
        3.1 从脾论治肛肠病的中医理论基础
        3.2 痔的现代病理学研究
        3.3 中医治则治法与现代病理学研究的关系
    4 穴位贴敷
        4.1 穴位贴敷的中医理论基础
        4.2 穴位贴敷的现代作用机制
        4.3 选穴依据
    5 升利散的组方分析及药理研究
        5.1 升利散的组方分析
        5.2 升利散的药理研究
    6 研究结果分析
        6.1 升利散对脾虚气陷型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影响
        6.2 升利散对脾虚气陷型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影响
        6.3 升利散对脾虚气陷型环状混合痔术后排尿的影响
        6.4 本研究的安全性评价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穴位贴敷防治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中药塌渍治疗痔病术后排尿困难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古代医家对癃闭的认识
    2 现代医学病因病机研究
    3 治疗方法
    4 总结
实验研究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4 临床观察指标
    5 研究方法与标准
    6 统计方法
讨论
    1 理论基础
    2 本实验中药物组成及其功效
    3 中药塌渍的渊源
    4.塌渍涉及穴位
    5 结果分析
    6 本实验存在的问题
结语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主要成果
个人简介

(5)围术期不同针刺介入时机对混合痔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西医对混合痔术后排尿困难的认识
        1.1.1 术后排尿困难的流行病学
        1.1.2 术后排尿困难的病因病机
        1.1.3 术后排尿困难的预防与治疗
    1.2 中医对于术后排尿困难的认识
        1.2.1 隆闭病名概述及中医发展源流
        1.2.2 隆闭的病因、病机、病位
        1.2.3 中医治疗隆闭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脱落及剔除标准
        2.1.6 知情同意
    2.2 研究方法
        2.2.1 样本量估算
        2.2.2 分组
        2.2.3 治疗方法
        2.2.4 观察和评价指标
        2.2.5 常见反应和处理方法
        2.2.6 统计学分析
    2.3 研究结果
        2.3.1 样本量及脱落情况
        2.3.2 组间基线特征均衡性分析
        2.3.3 手术结束至首次排尿时间间隔及首次尿量比较
        2.3.4 术后首次排尿通畅感受评分比较
        2.3.5 四组尿潴留的发生率及导尿率比较
        2.3.6 术后8小时疼痛评分比较
        2.3.7 安全性检测及不良反应事件
    2.4 结论
    2.5 讨论
        2.5.1 针刺治疗术后排尿困难的机制
        2.5.2 选穴依据
        2.5.3 对针刺介入时间的认识
        2.5.4 结果分析与结论
        2.5.5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6)针刺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及分组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剔除标准
研究方法
    1 治疗方案
    2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结果
    1 数据收集情况
    2 统计方法
    3 一般资料
    4 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
    5 术后排尿情况
    6 术后肛门疼痛情况
    7 术后焦虑评分
    8 针刺不良反应
讨论
    1 理论依据
    2 结果探讨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药防治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概况
    1 中药治疗
    2 针灸疗法
    3 拔罐法
    4 推拿治疗
    5 中医综合治疗
    6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中药盐包循经热熨对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对混合痔混术后尿潴留的认识
        1.1 中医学归属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治法
    2 西医对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认识
        2.1 西医学归属
        2.2 发病机制
        2.3 西医治法
    3 中药热熨疗法的研究现状
        3.1 中药热熨法的源流及适用范围
        3.2 中药热熨法的作用
        3.3 中药热熨法在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
    4.小结
技术路线
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的估算
        2.2 研究设计
        2.3 分组方法
        2.4 盲法设计
        2.5 临床干预
        2.6 评价工具
        2.7 资料收集
        2.8 质量控制
        2.9 科研伦理
        2.10 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 病例收集情况
    2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3 干预后的疗效性指标比较
        3.1 三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比较
        3.2 三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量比较
        3.3 三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
        3.4 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排尿状况各项目量化评分及总分比较
        3.5 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排尿疼痛评分(VAS)比较
        3.6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理论依据探讨
        1.1 治未病思想
        1.2 皮部理论
        1.3 循经选穴依据
        1.4 中药配伍意义
        1.5 干预时机选择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病例收集情况
        2.2 基线资料分析
        2.3 干预后的疗效性指标比较
        2.4 中药热熨安全性分析
结论
研究创新性、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介

(8)基于“浊窍相通”理论和“治未病”思想防治肛肠病术后患者排尿困难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2 病例纳入、排除及脱落标准
        1.3 病例来源及分组
        1.4 一般资料分析
    2 研究方法
        2.1 科室常规治疗方法
        2.2 选方组成及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分析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排便时间比较
        3.2 两组患者术后排尿状况、小腹症状积分比较
        3.3 两组患者术后利尿药进一步使用率比较
        3.4 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
        3.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6 病例脱落情况
        3.7 安全性情况
讨论
    1 “浊窍相通”理论阐述
        1.1 浊窍概述
        1.2 浊窍有经络相连,与五脏相通,尤与肾最为密切
        1.3 浊窍以通为用
    2 “治未病”思想概述
        2.1 历代医家“治未病”思想阐述
        2.2 “治未病”思想主要内容
        2.3 “治未病”的现代医学认知及现实意义
    3 中医学对排尿及排尿困难的认识
        3.1 对排尿的认识
        3.2 对排尿困难的认识
    4 西医学对排尿及排尿困难的认识
        4.1 对排尿的认识
        4.2 对排尿困难的认识
    5 肛肠病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
        5.1 麻醉影响
        5.2 术后肛门疼痛刺激
        5.3 肛内填塞物压迫
        5.4 患者心理因素影响
    6 八正散方解与现代药理学研究
    7 研究结果分析
        7.1 临床疗效分析
        7.2 不良反应分析
        7.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肛肠病术后排尿困难的中西医防治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长针刺秩边透水道治疗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资料
    (一) 一般资料
    (二)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2.中医诊断标准
    (三) 病例纳入标准
    (四) 病例排除标准
    (五) 脱落与剔除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 随机分组
    (二) 治疗方法
        1.选用器材
        2.基础治疗
        3.对照组治疗
        4.治疗组治疗
    (三) 护理
    (四) 疗效观察与评定标准
        1.尿潴留程度评定
        2.膀胱残余尿量
        3.膀胱功能积分标准
        4.疗效评定标准
        5.安全性评价
        6.意外情况处理
    (五) 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
    (一) 一般临床研究资料比较
    (二) 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1.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潴留程度比较
        2.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比较
        3.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功能积分比较
    (三) 治疗后疗效比较
    (四) 不良反应情况
四、讨论与分析
    (一) 中西医对术后尿潴留的认识
        1.西医对术后尿潴留的认识
        2.中医对术后尿潴留的认识
    (二) 中西医对术后尿潴留的治疗
        1.西医对术后尿潴留的治疗
        2.中医对术后尿潴留的治疗
        3.长针刺秩边透水道对术后尿潴留的治疗
    (三) 结果评价与分析
    (四)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近10年中医治疗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10)珍龙生肌散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临床资料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1.5 中止和剔除标准
        1.1.6 脱落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药物组成
        1.2.2 治疗方案
        1.2.3 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规范
        1.2.4 术后换药注意事项
        1.2.5 疗效观察指标
        1.2.6 疗效判定指标
        1.2.7 安全性判定
        1.2.8 统计学方法
    1.3 研究结果
        1.3.1 一般资料分析
        1.3.2 治疗后疗效分析
        1.3.3 临床疗效判定
        1.3.4 安全性判定
    1.4 讨论
        1.4.1 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1.4.2 组方的理论依据
        1.4.3 珍龙生肌散组成药物药理作用
    1.5 小结
    1.6 展望和不足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关于肛瘘和创面修复的研究进展
    2.1 中医对肛瘘的认识
        2.1.1 中医对肛瘘病名的认识
        2.1.2 中医对肛瘘病因病机的认识
        2.1.3 中医对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肛瘘的认识及治疗概况
        2.2.1 现代医学对于肛瘘的研究现状
        2.2.2 肛瘘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2.2.3 现代医学对于创面修复的认识
        2.2.4 影响肛瘘术后创面恢复的因素
        2.2.5 现代医学对肛瘘术后创面的治疗
    2.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表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四、肛肠病术后规范护理防治尿潴留(论文参考文献)

  • [1]循证护理对行腰麻手术的肛周疾病患者术后排便状况的影响[J]. 李军,张小丽,郭婧娇.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02)
  • [2]近五年针灸防治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进展[J]. 刘少鹏,尹洪娜,孙晓蓓,韩名媛,吕晓琳,李佳诺,孙忠人. 中国中医急症, 2021(12)
  • [3]升利散贴敷对脾虚气陷型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D]. 杨晓媛.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中药塌渍治疗痔病术后排尿困难的临床疗效研究[D]. 田梓岳.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围术期不同针刺介入时机对混合痔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D]. 兰凯.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6]针刺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聪聪.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中药盐包循经热熨对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D]. 王莹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基于“浊窍相通”理论和“治未病”思想防治肛肠病术后患者排尿困难的临床研究[D]. 张国凯.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长针刺秩边透水道治疗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D]. 瞿一新.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珍龙生肌散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D]. 井鹏.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规范化护理防治肛肠术后尿潴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