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传播猜想——尝试运用数学工具开展新闻传播研究

统计传播猜想——尝试运用数学工具开展新闻传播研究

一、统计传播学之猜想——试说运用数学工具开展新闻传播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洪永淼,汪寿阳[1](2021)在《大数据如何改变经济学研究范式?》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先从经济学视角探讨大数据给经济学实证研究所带来的范式变革,包括从理性经济人到非完全理性经济人,从孤立的经济人到互相关联的社会经济人,从代表性经济人到异质性经济主体,以及从经济分析到经济社会活动的系统分析。然后,从方法论视角讨论大数据给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所带来的变革,包括从模型驱动到数据驱动,从参数不确定性到模型不确定性,从无偏估计到有偏估计,从低维建模到高维建模,从低频数据到高频甚至实时数据,从结构化数据到非结构化数据,从传统结构化数据到新型结构化数据,以及从人工分析到智能分析等。大数据引起的经济学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变革,正在深刻重塑经济学发展方向,不但加强了经济学实证研究范式的趋势,而且还进一步突破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假设的局限性,使经济学研究日益呈现出科学化、严谨化、精细化、多元化(跨学科)与系统化的趋势,并且与社会科学其他领域在方法论上日益趋同。中国大数据资源,为从中国经济实践中总结经济发展规律,从中国特殊性中凝练可复制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构建具有深厚学理基础的原创性中国经济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富矿"。

梁蓉蓉[2](2020)在《模糊集合隶属函数确定的关键要素分析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描述和处理模糊信息的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模糊集合自诞生以来受到了来自数学、工程、经济以及社会学领域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经过五十多年的研究与发展,模糊集合在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诸如聚类分析、图像识别、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研究领域。尽管如此,模糊集合的理论基础至今仍然十分薄弱。隶属函数是模糊集合理论的核心,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对模糊数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然而,如何确定模糊集合的隶属函数?又如何判定隶属函数的合理性?迄今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针对上述问题,潘小东深入研究了模糊现象的本质,并基于对模糊现象本质的新认识建立了隶属度的公理系统。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通过设计统计实验,深入分析影响模糊集合隶属函数确定的若干关键要素,以期建立模糊集合隶属函数确定的客观实验基础。主要完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基于模糊现象的本质及模糊集合的公理化定义,考虑到模糊划分对模糊集合隶属函数的确定是否有影响,设计实验,通过分析数据后发现,模糊划分影响模糊集合隶属函数的确定。二、考虑空间对模糊集合隶属函数的确立是否有影响,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同一模糊概念在不同空间下的隶属函数是不相同的,即空间影响模糊集合隶属函数的确定。三、基于对模糊集合隶属函数确定方法的研究,考虑对于同一模糊概念采用不同确定隶属度的方法是否有差异,基于此种考虑设计实验,实验表明,对于同一模糊概念,使用模糊统计法和打分法所得隶属度较为近似,但仍存在一些元素,在该元素处采用两种方法得出的隶属度相差较大。最后分析了两种方法的稳定性。

张龚钊[3](2020)在《IT行业就业趋势分析与预测研究》文中提出就业问题一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多个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特别是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就业问题备受社会各个群体的广泛关注。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求职者通常会在Internet上搜寻就业信息,有招聘需求的公司也会在网络上发布用人需求信息。互联网上的海量岗位信息和数据,为就业市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来源。但是,在国外针对就业现状的相关研究中,利用互联网上的招聘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工作也较少,主要是因为获取互联网上的就业数据难度较大,数据量也难以估算。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利用网络数据对就业市场和就业现状的研究更少,在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等方面仍处在较为初级的水平,特别是在对IT行业的就业发展需求研究等方面缺乏深入的实验分析。针对就业数据维度多、IT行业就业趋势分析困难、就业前景未知等问题,本文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聚类分析几种方法开展了如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通过收集百度提供的百度指数对IT相关行业的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影响互联网招聘的主要权重因素。2.分析对IT行业就业影响最大的几个主要成分,以它们为基础做出时间序列图,剔除多余变量后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得到IT行业的就业需求指数模型。用2019年的数据进行检验,发现数据拟合效果较好,进而预测未来2020年IT行业就业需求的发展规律与趋势。3.通过收集到的全国各省份IT行业平均薪资,对各省份数据进行聚类分析。首先进行系统聚类,由于距离划分的不同得到不同的聚类结果,得出它们共同点是三个地区都是单独一类;然后进行快速聚类,将全国31个省份地区划分为三个部分,最终分析得到它们是IT行业最发达的几个地区和欠发达的几个地区。4.综合考虑IT行业就业影响因子、就业回归模型以及各省行业发展问题,研究就业市场需求和变化趋势,为求职者提供科学的意见与建议。最后,本文以互联网行业为例开展了具体研究,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分析。

杨海珍,张晓峰[4](2019)在《数学与传播学的渊源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播学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它集结了多门学科的智慧。在传播学的发展长河中,不断闪现数学的身影。而本文将会从史学的角度出发,具象研究数学在传播学的发展历史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以及拥有着怎样的影响。

张作舟[5](2017)在《难美类运动项目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难美类运动项目属于典型的主观裁决类竞技体育,以往国内外各大赛事曾引发众多因裁决公正性问题而产生的质疑。本研究将难美类运动项目裁判员的主观裁决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对该领域裁判员在执裁工作中的思维过程进行研究,揭示思维过程的内容、普遍规律、心智特点,探究思维过程的运行机制、原理,进一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难美类运动项目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的思维类型,各种思维类型出现的时序、频率;对裁判员在真实执裁工作中的裁决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及各因素存在的内部关系;裁判员主观裁决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型;尝试采用心智模型理论对裁决认知现象进行解释,以此探讨模型的应用价值。裁判员主观裁决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型是本研究最主要的研究内容,模型建立在两个实证研究基础上,即对难美类运动项目裁判员的认知工作分析及影响因子分析研究。通过态势感知和意义建构理论结合实证调研数据,总体采用归纳逻辑的方法构建理论模型。最后通过一个实验室录像裁决测验,对测验结果用所构建的模型理论进行解释,进而探讨该理论模型的应用价值和前景。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等常规的科学研究方法,同时运用自然决策研究的认知工作分析方法,其中的有声思维法在探究裁判专家的裁决思维类型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包括了回溯有声思维和同步有声思维两种方法。本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法,即因子分析方法在探究裁判专家主观裁决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问题起了主要作用,包括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本研究的访谈调查对象专家为78人,问卷调查对象为851人次,有声思维调查对象为64人,处理了 388个有声思维片段,分析了 3096个思维单位,录像裁决测验对象为280人,现场参与观察了 8场大型的难美类运动项目竞技比赛,调研地域超过全国6大省份8个不同地区。认知工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难美类运动项目裁判员的主观裁决类型有7大类,13个小类,7大类分别为表现裁决、比较裁决、印象裁决、条件裁决、述评裁决、打分裁决、偏见裁决。其中表现裁决、比较裁决、打分裁决出现的最多,频率三者依次递减,述评裁决、条件裁决和印象裁决时有出现,偏见裁决很少出现。表现裁决占据了整个裁决思维过程,其次是比较裁决。表现裁决、比较裁决、打分裁决构成了裁决思维的主线;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干扰判断、注意范围、首因效应、外形气质、刻板印象5个维度,18个题项的影响因子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难美类运动项目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因子结构,5个因子解释总变异72.408%;难美类运动项目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心智模型呈现了裁判员对信息感知和理解、比较、评估的主要思维模式,同时模型显示了三种主要思维过程循环往复的特点,以及外部的压力、负荷、时间,内部的干扰判断、首因效应、刻板印象心理效应对裁决过程产生的影响;裁判员裁决心智模型可以用“认知地图”理论进行机制过程的解释,感知和理解、比较、评估等思维过程都是在长时记忆的相关“认知地图”参与下进行的,每一次的裁决思维都有可能成为经验“认知地图”,成为长时记忆存储起来;难美类运动项目裁判员的主观裁决过程心智模型具有实践和应用价值,包括了完善裁判培养机制,从认知角度规范裁决策略,学习专家裁判裁决思维;推进裁判方法科学化发展,统一裁决标准,增强裁判方法的客观性水平;促进运动员训练水平,针对裁判裁决思维制定训练计划;提高比赛公平性,降低各种因素的干扰;减少比赛争议,普及对裁决思维过程的认知。

崔鹏[6](2016)在《面向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政府应对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历了从传统的以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半工业化社会向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高度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转变。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也正面临着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长期累积的严峻形势,利益主体多元、民众诉求多样、矛盾冲突显性。面对新环境新形势,许多事件一经发生就会迅速的传播和关注,加之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播的范围、速度和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网络空间的匿名交互性使公众在网络上发言更加自由,造成了一些由公众在网络上直接爆料产生的突发公共事件。近10年来,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层出不穷,从“周久耕”事件到“李刚之子校园撞人致死事件”,从“郭美美炫富事件”到“温州动车事故事件”,从“广东乌坎事件”到“表叔事件”,从“天津港爆炸事件”到“雷阳案事件”,反应出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分配不公、官民矛盾尖锐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公众纷纷通过网络媒体发表自己的态度、观点、意见、要求等,力图运用网络更快速、更直接、更尖锐、更真实地映射出社情民意,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传播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等多个层面,政府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时,是否第一时间进行回应、是否准确全面的公开信息以及是否有效的进行处理等因素不仅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而且还直接体现出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从而影响着政府形象和政府公信力。综上所述,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背景下,提升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成为新时期政府执政面临的新议题。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本文从以往的基于事前或事后的政府应急管理向基于事中的政府应对管理进行分析,深入讨论了目前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研究中最重要的三个问题,即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的概念、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的测度和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的动态演化。研究不仅丰富了政府管理理论、政府能力理论和政府治理理论等理论体系,而且为提高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测度水平和改善网络舆情政府应对措施的效果做出了贡献,为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较好的基础。1.构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的概念模型。本文循着从政府管理到政府治理再到网络舆情政府治理,从单元到双元再到多元,这么一条随着环境变迁政府能力逐步演进的理论脉络,深入分析了政府目前在应对网络舆情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本文通过对“突发公共事件”、“政府能力”、“网络舆情”和“政府应对”等核心概念进行广泛深入的文献研究,揭示其理论渊源和演进逻辑,并结合本文研究特性对相关概念,尤其是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进行了清晰地界定,本文认为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是指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面对网络舆情的快速传播,政府积极地采取措施,通过公共政策和具体的行政行为,能够及时、快速、有效的对公众的呼吁和诉求给予反映和答复的能力。在对政府应对能力概念界定后,本文通过深入挖掘政府能力要素和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要素的相关文献及它们的演化关系,构建了由权威性、准确性、透明性、信任性、及时性、规范性、协调性组成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概念模型,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的测度和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的动态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本文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概念模型的构建,从理论体系方面来讲是一大进步,对政府管理理论、能力理论和治理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2.测度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学者们主要是从事前或事后的角度对政府应对能力进行评价,不仅指标选取较为主观,而且指标的量化也较为困难,可操作性不强。本文从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管理的事中出发,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和分析典型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上建立了由权威性、准确性、透明性、信任性、及时性、规范性、协调性等7个一级指标,回应层级、回应速度、信息公开等21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初步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测度指标体系。随后采用基于知识元的突发公共事件描述模型,利用专家访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通过粗糙集约简指标方法对21个二级指标进行筛选,得到了约简后的由7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测度指标体系。最后,本文选取了50个典型的突发公共事件,把它们的政府应对效果分值同13个二级指标建立关系,运用调查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验证,最终得到了回应层级、事态引导、信息公开、新闻发布会等11个指标对政府应对能力的作用较为显着的结论,从而最终确定了由权威性、准确性、透明性、及时性、协调性等5个一级指标,回应层级、回应速度、信息公开、新闻发布会、部门联动等11个二级指标构成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测度指标体系。因此,本文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的测度方法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不仅修正了前人研究指标选取主观性强的缺点,也弥补了政府应对能力不能量化的缺陷。3.动态分析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本文借助危机管理中的生命周期阶段论来研究网络舆情下生命周期系统,在对目前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由酝酿阶段、爆发阶段、扩散阶段、反复阶段、消退阶段、长尾阶段构成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发展生命周期“六阶段”模型,并对六个阶段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通过对突发公共事件跨案例分析,探究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生命周期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政府应对能力11个二级指标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生命周期中的演化态势,分析了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的危机点、爆发点、灾难点等关键节点。最后,通过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随着政府应对能力的变化而改变,据此针对每个阶段政府应对能力的提升提出对策建议,如酝酿阶段,政府应关注网民论坛发帖和态度情绪;爆发阶段,政府应明确回应主体,及时的进行回应,且态度要真诚;扩散阶段,政府要主动、全面、多渠道把事件信息进行公开,发布权威数据;反复阶段,政府要迅速与当事人沟通、压缩谣言传播时间和空间,加快回应速度,发布权威信息,正确面对网友的质疑和批评;消退阶段,政府要对相应的制度和形象进行修复;长尾阶段,政府要处理好与公众和媒体的关系,加强自我监督。因此,本文依据事件的发展特性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生命周期进行阶段划分,更具有全面性和客观性,同时也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应对提供了一种传播学的分析框架,为政府分阶段应对网络舆情提供了实践经验。

杨新磊[7](2015)在《建筑与影像的互文性—一种现象学交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与影像的互文性——一种现象学交叉研究》是笔者的博士论文,全面而系统地梳理建筑与影像的关系。此研究基于现象学的本质直观法,认定建筑与影像之间存在互文性,廓清影像中的建筑之文本间性,澄明建筑中的影像之主体间性,指陈建筑与影像的悖谬与契通,有志于首创建筑影像学。具体地,此论文包括《导言》、《概论》、《文本间性——影像中的建筑》、《主体间性——建筑中的影像》、《建筑与影像的悖谬与契通》、《定量研究》、《结语》,共七章。在对现象学的精髓与局限予以客观评价和辩证分析后,作者重新界定了“建筑”、“影像”这两个基本概念,进而引入“互文性”并将其区分为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两个维度,依此囊括建筑与影像的关系。作者认为,影像中的建筑,主要体现为文本间性,遂从摄影中的建筑、电影中的建筑、电视中的建筑三个层面共15个视角剖析建筑进入影像之后的话语转捩,寻求影像文本中建筑符号的建构性,试图概括建筑与影像作为彼此文本的可能性,尤其二者的某种“文本间位移”。建筑中的影像,主要体现为主体间性,遂立足于建筑的多元化分类,从住宅-客厅、公共建筑、电影院、美术馆、地铁、历史文化遗址、园林景观、权力建筑-会堂、乡土建筑、城市-街道、数字建筑等13个视角逐一剖析,探寻这些不同定位、功能、风格的建筑内各种影像的元素组成、语言建构、美学意蕴乃至社会文化价值,试图概括建筑与影像同时作为主体的可能性,尤其二者的某种“主体间位移”。不论从文本还是从主体,建筑与影像均可互渗互补,作者于是对二者进行了深入的对比与比较,分析建筑艺术与影像艺术之异同,辨别建筑文化与影像文化之异同,提出影像创作充分彰显建筑的诸多策略,枚举建筑设计巧妙利用影像的数种方法,表明文脉其实正是建筑与影像之间两种互文性的意向表征。但是,在现象学进入建筑学之前,学界却无法认清二者之间的这种深刻关系,故需以现象学统摄形形色色的建筑学理论,洞明建筑与影像的本己性与一同性。建筑即影像,影像即建筑,只有现象学才能做到如此精准而清晰。为了佐证和坐实上述质性研究,笔者设计并完成了17项以上社会调查,跨度从西安、北京到纽约,面向不同社会属性的各种人群,深入田野与一线,广泛搜集数据,进而开展严谨而客观的统计分析。基于此,笔者就“建筑与影像的互文性——建筑设计与影像创作的相互借鉴问题”建立了三个数学模型,希冀借此对这两大乃至相关领域的实践与应用提供科学的指南。在在场与缺场、可见与不可见之中,在看与被看、主我与客我之中,影像与建筑融溶通会,竞合共生,这正是建筑影像学的生存空间。空间之间,象外有象;象象之间,空间无垠。本论文系基础理论研究,作者依靠扎实的人文尤其传媒学科积淀,秉持现象学的“悬置—体验—思—真理自明”方法,在建筑与影像之间展开交叉研究,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刷新建筑学理论。

左凤荣,冯筱才,王绍光,吕新雨,曹树基,刘诗古,刘民权,孙经先,老田,单世联,刘骥,林深靖,李若建,李公明[8](2014)在《统计与政治(上)》文中提出第十一届开放时代论坛于2013年11月2日至3日在上海郊区的江南水乡金泽古镇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统计与政治"。本届论坛旨在聚焦中外现当代重大历史事件(如特定时期人口非正常死亡等),探讨统计与政治的关系,以及统计在政治中的具体应用——在某些颇具争议的统计数据的获得上,作为"政治算术"的"统计"究竟如何扮演了别样的政治工具的角色。也许历史罕有真相显现,"统计"亦难摆脱"政治"之纠缠。不过,我们还是希望从探讨"统计"与"政治"的关系入手,撬动被"政治"密闭发酵的封缸中的历史事件,以"去政治化"的"统计",促进历史共识的凝聚。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录音整理而成,并经所有发言者校订与补充。评论及讨论部分的发言标题为编者所拟。因为篇幅所限,部分内容未能一并刊出。

庞歆[9](2013)在《高校官方微博分析研究 ——基于985高校》文中提出自2009年微博被新浪公司引入中国,微博以其便捷的传播方式、迅速的传播速度和深密的传播密度,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在全国引发了信息传播的“织围脖”热潮,成为改变我们生活的互联网产品之一。高校通过微博这种全新的传播手段,搭建了与师生之间、与社会之间更为顺畅的信息交流、思想沟通和资讯互动的平台,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各界对高校的进一步了解,大大提升了高校的社会认知度。但是,由于高校微博正处于发展初期,存在定位不明确,管理不完善,缺乏组织,信息发布存在随意性、不规范性,微博内容比较分散等不足,极大影响了高校微博信息传播的影响力。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合理规划和管理高校微博,从而指导高校官方微博建设,进一步提升高校官方微博的影响力,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论文对“985”高校官方微博现状进行调研,从高校微博的开通、使用、被重视度、加V认证的二级微博现状、页面设置、微博标签使用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对影响微博影响力的三个因素——活跃度、传播力和覆盖度进行了分析;采用文献分析法从网络收集和分析“985”高校官方微博相关信息,采取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985”高校官方微博发布信息内容与粉丝关注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使用stata软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回归结果中的显着度进行分析,对高校官方微博信息资源进行评价,从而对高校微博的内容建设提出建议;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分析,对“985”高校微博建设管理和规范条例提出建议,文章认为应从互动性、人员管理、媒体关注度、培训学习交流和语言界面表达五方面加强建设管理,从监管、评估、应急机制三方面着手规范条例。综合以上定量和定性的研究分析提出了高校官方微博应从微博合理定位、加强微博栏目内容建设、加强微博精细化运营、增强危机处理意识和建立微博运行规范机制等方面加强高校官方微博建设,提升高校官方微博影响力。

陈罗琴[10](2013)在《媒体关注与信息质量改善 ——基于新准则下信息披露变迁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财务报告方式由信息观向计量观转变的背景下,本文实证分析了财经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信息质量改善的影响作用。在媒体关注变量的选择上,本文以资讯网中“公司报道”栏下公司的负面新闻条数来构建媒体关注指标,并区分了不同类型的报道(例如市场导向型报报道和政策导向型报报道),力求通过比较不同财经媒体的报道,更全面地分析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的影响情况。在文章中,我们综合考虑决策有用的计量观和信息观,分别以操纵性应计项目和盈余反映系数作为信息质量的替代变量,分别检验它们与财经媒体关注之间的关系。性质不同的媒体其对公司信息质量的影响是不同的,为此本文用总负面报道量、市场导向型报报道量和政策导向型报报道量来衡量媒体关注,研究其对公司信息质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类型的媒体报道对公司信息质量的作用的差异。研究结论表明,市场报导向型报相对于政策导向型报,其对上市公司信息质量影响作用更大;在计量观下,财经媒体关注的增加会有效抑制公司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有助于上市公司下一期信息质量的改善。而对市场有效性的疑虑和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信息观的盈余报告信息含量的有限性以及盈余反应系数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使得投资者并不能识别质量改善后的会计信息。在转型经济体中,由于正式法律制度不完善,执法效率比较低,媒体通过舆论监督,影响公司管理层的声誉和引发行政机构的关注可以有效地抑制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我们认为在新兴市场中应充分发挥媒体对公司信息质量的监督治理作用。但我国财经媒体的信息披露指定制和国有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定位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财经媒体的外部监督治理作用,因此应加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的改进和鼓励财经媒体的公平市场竞争。本文的另一处可能贡献在于为我国新准则下信息披露方式由信息观向计量观的转变趋势提供了外部监督机制的支持,财经媒体对计量观下的信息质量更具有显着的积极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公允价值计量技术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和外部治理机制的健全,信息不确定性环境的改善,因此,可以在新准则中全面、适当、谨慎地引入计量观。

二、统计传播学之猜想——试说运用数学工具开展新闻传播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统计传播学之猜想——试说运用数学工具开展新闻传播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数据如何改变经济学研究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经济学研究的“实证革命”
三、大数据与经济学研究范式变革
    (一)从完全理性到非完全理性
    (二)从孤立经济人到社会经济人
    (三)从代表性经济人到异质性微观主体
    (四)从经济分析到经济社会系统研究
四、大数据与经济学研究方法变革
    (一)从模型驱动到数据驱动
    (二)从参数不确定性到模型不确定性
    (三)从无偏估计到正则化估计
    (四)从样本内拟合到样本外预测
    (五)从低维建模到高维建模
    (六)从低频数据到高频数据
    (七)从结构化数据到非结构化数据
    (八)从传统结构化数据到新型结构化数据
    (九)从人工分析到智能化分析
五、结束语

(2)模糊集合隶属函数确定的关键要素分析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1.2.1 模糊集合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1.2.2 模糊集合的各种扩展
        1.2.3 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第2章 预备知识
    2.1 模糊集合的概念和性质
        2.1.1 模糊集的一些基本运算与性质
    2.2 确定隶属函数的几种典型方法
        2.2.1 模糊统计法
        2.2.2 例证法
        2.2.3 插值法
        2.2.4 隶属云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模糊信息处理的公理化数学模型
    3.1 模糊现象的本质
    3.2 公理化模糊集合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模糊集合隶属函数确定的关键要素分析及实验
    4.1 历史上模糊集合相关实验研究
        4.1.1 张南纶的实验研究
        4.1.2 “中年人”隶属度函数实验研究
        4.1.3 基于云模型“青年人”隶属函数的实验研究
    4.2 本文所采用的实验方案
        4.2.1 问卷的设计
        4.2.2 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4.3 实验结果的分析
        4.3.1 模糊划分对模糊集合隶属函数的影响分析
        4.3.2 空间对模糊集合隶属函数的影响分析
        4.3.3 不同方法确定的隶属度差异分析
        4.3.4 打分法的稳定性分析
    4.4 本次实验与历史上几次实验的对比分析
    4.5 确定模糊集合隶属函数的一般原则
        4.5.1 对上述研究结果的总结与归纳
        4.5.2 确定模糊集合隶属函数的一般原则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本文
    5.2 展望未来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6类调查问卷的部分数据示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IT行业就业趋势分析与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
    2.1 主成分分析
    2.2 时间序列分析
    2.3 聚类分析
        2.3.1 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
        2.3.2 基于层次的聚类方法
        2.3.3 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
        2.3.4 基于网格的聚类方法
        2.3.5 基于模型的聚类方法
    2.4 小结
第3章 影响IT行业就业的主成分因素研究
    3.1 IT行业就业问题分析
    3.2 影响就业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3.3 影响IT行业就业的主要因素研究
    3.4 对IT行业就业的主要需求分析研究
    3.5 小结
第4章 IT行业就业趋势预测
    4.1 IT行业就业趋势的相关问题研究
    4.2 时间序列模型的建立过程
    4.3 确定模型参数和类型
    4.4 时间序列模型的预测与检验
    4.5 小结
第5章 IT行业就业薪资数据聚类分析研究
    5.1 IT行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就业薪资探讨
    5.2 全国IT行业就业状况的聚类分析
    5.3 数据分析
        5.3.1 描述统计分析
        5.3.2 聚类分析-系统聚类法
        5.3.3 聚类分析-快速聚类法
    5.4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数学与传播学的渊源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拉扎斯菲尔德的“数学社会学领域”
二、数学影响了施拉姆传播观的形成
三、香农的信息论

(5)难美类运动项目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难美类运动项目
        1.3.2 主观裁决过程
        1.3.3 心智模型
        1.3.4 态势感知
        1.3.5 意义建构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3 文献小结
    1.5 研究和调查对象
        1.5.1 认知工作分析对象
        1.5.2 因子分析对象
        1.5.3 录像裁决对象
    1.6 研究内容
        1.6.1 裁判员裁决过程的思维类型
        1.6.2 裁判员裁决过程的影响因素
        1.6.3 裁判员裁决过程的心智模型
        1.6.4 裁判员裁决过程心智模型的应用探讨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资料法
        1.7.2 访谈调查法
        1.7.3 观察法
        1.7.4 认知工作分析法
        1.7.5 问卷调查法
        1.7.6 因子分析法
        1.7.7 测量试验法
        1.7.8 逻辑分析法
    1.8 研究思路
    1.9 技术路线
    1.10 研究创新与难点
        1.10.1 研究创新
        1.10.2 研究难点
2 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的认知工作分析
    2.1 回溯有声思维研究-武术套路裁判员的裁决思维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过程
        2.1.3 数据处理技术
        2.1.4 信效度控制
        2.1.5 研究结果
        2.1.6 分析和讨论
    2.2 同步有声思维研究
        2.2.1 研究背景
        2.2.2 研究过程
        2.2.3 数据处理技术
        2.2.4 信效度控制
        2.2.5 研究结果
        2.2.6 分析和讨论
    2.3 本章小结
3 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的影响因子分析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过程
    3.3 量表编制
    3.4 预测与修正
        3.4.1 项目分析
        3.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3.5 信效度控制
    3.6 研究结果
        3.6.1 探索性因子分析
        3.6.2 验证性因子分析
        3.6.3 裁判背景对裁决影响分析
    3.7 分析和讨论
    3.8 本章小结
4 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心智模型构建
    4.1 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心智模型构建过程
        4.1.1 认知工作分析研究成果归纳
        4.1.2 因子分析研究成果归纳
        4.1.3 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归纳
        4.1.4 裁决相关问题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4.2 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心智模型构建结果
    4.3 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心智模型解释-裁决认知地图
    4.4 本章小结
5 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心智模型应用及探讨—一项录像裁决测验的理论解释
    5.1 难美类运动项目裁判员录像裁决测验
        5.1.1 研究背景
        5.1.2 研究过程
        5.1.3 信效度控制
        5.1.4 研究结果
        5.1.5 分析和讨论
    5.2 测验结果的理论解释
        5.2.1 录像裁决测试的偏差
        5.2.2 项目客观性水平差异性
        5.2.3 裁判背景与测验结果关系解析
    5.3 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心智模型应用探讨
        5.3.1 完善裁判培养机制
        5.3.2 推进裁判方法科学性
        5.3.3 促进运动员训练水平
        5.3.4 提高比赛的公平性
        5.3.5 减少比赛争议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论
7 研究不足和展望
    7.1 研究不足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6)面向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政府应对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现状
        2.1.1 国内研究现状
        2.1.2 国外研究现状
    2.2 面对网络舆情的政府应对能力研究现状
        2.2.1 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的内涵
        2.2.2 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的评价
        2.2.3 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的策略
    2.3 文献述评
第3章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的概念模型
    3.1 环境变迁和政府能力的演进
    3.2 网络舆情对政府能力的挑战
        3.2.1 网络舆情环境的变化
        3.2.2 网络舆情事件的分布
        3.2.3 网络舆情应对的挑战
        3.2.4 网络舆情应对的问题
    3.3 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概念模型的构建
        3.3.1 关键概念的演化及界定
        3.3.2 政府能力的关键要素
        3.3.3 政府应对能力的关键要素
        3.3.4 政府应对能力的要素特征
        3.3.5 政府应对能力的概念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的测度
    4.1 政府应对能力测度的研究现状
    4.2 政府应对能力测度指标的构建
        4.2.1 测度指标构建
        4.2.2 测度指标说明
    4.3 突发公共事件结构化描述框架
        4.3.1 相关研究
        4.3.2 研究模型
        4.3.3 数据搜集
    4.4 政府应对能力的测度
        4.4.1 理论依据
        4.4.2 研究方法
        4.4.3 属性离散和指标筛选
    4.5 政府应对能力测度的实证分析
        4.5.1 多元线性回归的估计方法
        4.5.2 构建多元线性回归
        4.5.3 数据收集
        4.5.4 研究模型的数据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的动态分析
    5.1 基于生命周期的网络舆情研究现状
    5.2 网络舆情演化阶段模型构建
        5.2.1 网络舆情六阶段模型
        5.2.2 网络舆情六阶段特征
    5.3 基于六阶段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演化
        5.3.1 研究方法和案例选取
        5.3.2 多案例舆情演化回顾
        5.3.3 政府应对能力的演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动态演化的实证分析
    6.1 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案例分析
        6.1.1 上海法官集体招嫖事件
        6.1.2 宁波PX事件
    6.2 网络舆情政府应对能力提升策略
        6.2.1 酝酿阶段
        6.2.2 爆发阶段
        6.2.3 扩散阶段
        6.2.4 反复阶段
        6.2.5 消退阶段
        6.2.6 长尾阶段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总结
    7.1 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的贡献
    7.3 研究的不足
    7.4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建筑与影像的互文性—一种现象学交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选题的依据
        1.1.1 业界需要
        1.1.2 学界需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
        1.2.2 国外
    1.3 结构脉络与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及其拓荒意义
    1.6 应用价值
    小结
第2章 概论
    2.1 现象学
        2.1.1 精髓
        2.1.2 局限
    2.2 本论文从现象学界定的建筑
        2.2.1 一般意义上的建筑
        2.2.2 笔者的重新界定
    2.3 本论文从现象学界定的影像
        2.3.1 一般意义上的影像
        2.3.2 笔者的重新界定
    2.4 互文性
        2.4.1 文本间性
        2.4.2 主体间性
    2.5 建筑与影像的互文性
    小结
第3章 文本间性——影像中的建筑
    3.1 摄影中的建筑
        3.1.1 从摄影镜头物像共轭系统看建筑物的点线面
        3.1.2 置身于摄影构图焦点透视中的建筑物的平立剖三面
        3.1.3 建筑摄影的美学特质与摄影思想史的现象学进路
        3.1.4 纪实摄影对建筑场所精神的捕捉及其内蘖的焦虑与惶惑
        3.1.5 从影像的现代性构筑建筑摄影(学)的“脱域”空间
    3.2 电影中的建筑
        3.2.1 电影照会建筑的唯一方式——现象学“亲在”
        3.2.2 从线性到非线性:电影叙事之于建筑动线的“述行性”转喻与类拟
        3.2.3 从数字时代电影画幅的阔巨化趋势看建筑跻身的无限空间
        3.2.4 西方电影大师的建筑情结及电影中建筑的经典化通途
        3.2.5 中国电影敞拥建筑以及园林的审美痼癖——以武侠电影为重点
    3.3 电视中的建筑
        3.3.1 中外电视直面建筑的文体形态及其哲学分野
        3.3.2 敞露私域与蔽遮公域:电视剧对建筑物空间伦理尤其耻感的戏剧化揶揄
        3.3.3 中国故事:涉房题材影视剧作为当前社会首要矛盾之影像实录
        3.3.4 电视节目演播室空间设计理念的嬗递及其文化意向
        3.3.5“感官性极少主义”的中国版悲剧——影视城蔓延反思及控制
    小结
第4章 主体间性——建筑中的影像
    4.1 客厅里的影像及其禁忌——住宅作为电视接受的亲情空间与伦理家园
    4.2 公共建筑内的影像展映及其作为媒介仪式的人类学意义
    4.3 电影院——建筑作为现代人无意识底层性欲乃至原欲泊憩的港湾
    4.4 美术馆里的另类影像——建筑对录像或视像艺术当代性与先锋性的形塑与重构
    4.5 地下铁内的镜语与拟像——城市中产阶层迅疾旅途中驿动而羁泊的心境
    4.6 大遗址乃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影像的介入及其尴尬窘境
    4.7 园林中的“影”——蕴含丰约人文情愫的营造语汇及其华夏美学韵致
    4.8 影像主题建筑“物化”的生活美学及其环境行为学“瞄固”
    4.9 会堂内“可见的/在场”的影像与“不可见/不在场”的权力
    4.10 因“土”而“乡”:“反规划”的乡土建筑与“文化寻根”热潮中的乡村影像
    4.11 隐私被广播:从建筑乃至城市“电子眼”的广谱看远程监控影像的伦理悖谬
    4.12 数字建筑中虚拟影像的“上手状态”与“苍莽之境”
    4.13 建筑与电影的异质同构——从Montage源于Bauhaus说起
    小结
第5章 建筑与影像的悖谬与契通
    5.1 作为艺术的建筑与作为艺术的影像之比较
    5.2 作为文化的建筑与作为文化的影像之比较
    5.3 影像创作充分彰显建筑能动性的策略与方法
    5.4 建筑设计巧妙利用影像能动性的理念与通途
    5.5 影像化或高度互文影像的建筑设计乃至工程施工总图
    5.6 建筑与影像互文性的意向表征——文脉
    5.7 前现象学时期学界对建筑与影像关系之认识及其缺憾
    5.8 现象学对建筑学理论的统摄与归集
    5.9 建筑即影像,影像即建筑
    小结
第6章 定量研究
    6.1 针对“文本间性”和“主体间性”的调查与统计
        6.1.1 面向20位研究生和5位副教授就“互文性”这一概念的实验心理学调查
        6.1.2 面向12位不同学科背景博士生导师就“现象学”这一基础概念之调查
        6.1.3 面向大学生就“透视法对建筑设计与摄影创作的利与弊”之调查与统计
        6.1.4 面向多种属性受访者就“摄影在传达建筑的场所精神时的优劣短长”之调查与统计
        6.1.5 面向不同文化背景的受访者就“建筑物进入电影后所发生的变异”之调查与统计
        6.1.6 基于上千次拉片的“电影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建筑元素与构件”之统计分析
        6.1.7 基于上千次拉片的“中外电影导演通过画面表现建筑物过程中的态度差异”之统计分析
        6.1.8 西安、北京、纽约电视受众观看建筑与园林类纪录片的接受心理学统计分析
        6.1.9 西安、北京受众对拆迁等涉房题材电视剧的反馈之媒介统计学分析
        6.1.10 对陕、浙、京等地全国主要影视城生存现状与经营模式的调查与统计
        6.1.11 基于“住宅对电视收视行为与心理的影响”调查的统计分析
        6.1.12 对六位摄影家“选择大型影像作品展映的地点与场所的决定性因素”的统计分析
        6.1.13 基于“西安、北京、纽约市民对待地铁内影像的态度”的调查与统计分析
        6.1.14 对“北京、西安市民对影视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作用与价值”的调查与统计
        6.1.15 对西安市李家村地区四家酒店监控探头安装情况以及房客反应之调查与统计
        6.1.16 对北京天安门广场超大屏幕前游客的行为心理学调查与统计
        6.1.17 史上最具建筑 / 电影意识的导演 / 建筑师所彰显的主体间性之统计分析
    6.2 基于“建筑与影像的互文性问题”的数学建模
        6.2.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6.2.2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6.2.3 思绪的升华——基于可拓学的初步模型
        6.2.4 对三种模型的比较与评价
    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初步结论
    7.2 不足之处与存在的问题
    7.3 后续研究展望
图表总释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统计与政治(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统计中的浮夸
    左凤荣:斯大林的数据政治
    冯筱才:浮夸与打折——统计政治中的两种策略
    王绍光:对前朝的数据与后来公布的所谓“真相”, 我们都应抱着怀疑态度来使用
    王绍光:玩弄档案与玩弄数据其实没有多大差别
    孙经先:反“浮夸”中的“浮夸”
    老田:把机会主义行为的缺陷视为难于避免的“常识”
    单世联:不能把“浮夸”抽象为人类社会的积习
    刘骥:“浮夸”与表演
    林深靖:越内部、越机密的材料就越权威吗
    冯筱才:不搞档案虚无主义, 也不搞档案迷信主义
    左凤荣:关键要找数字背后的那些体制性原因
二、统计中的“正常”与“非正常”
    王绍光:“正常”与“非正常死亡”——从历史和比较视角看“大饥荒”
    冯筱才:揭穿统计的“诡计”
    刘骥:价值判断之外, 还应做人口学上的实证评估
    孙经先:平均死亡率的计算
    曹树基:小心比坏的想法
    李若建:零岁人口死亡问题
    林深靖:不同的追寻、比对
    王绍光:统计与政治的关系并不是统计与政府的关系
三、苏联“大饥荒”的发生
    吕新雨:究竟如何理解“大饥荒”的发生
    单世联:数字是政治但不只是政治
    左凤荣:把农民当成了工人阶级的异类
    冯筱才:“背景性因素”的解释比较容易用来建构合法性
    吕新雨:只有在比较的视野中才能看到问题所在
四、中国“大饥荒”的发生机制
    曹树基:产量、征购与口粮
    刘诗古:水陆交通线与无为县的“大饥荒” (1959~1961)
    刘民权:微观机制研究的重要性
    王绍光:是谁在修改数据
    冯筱才:“压力”比“素质”更重要
    老田:逃荒与人口减少问题
    刘民权:外部压力固然非常重要, 但是干部的素质也非常重要
    王绍光:边缘情况下的压力
    曹树基:数据是怎么修改出来的
    曹树基:逃荒与户口
    刘诗古:干部素质与饥荒发生
五、中国“大饥荒”中人口非正常死亡的统计
    刘民权:中国60年代饥荒的规模
    孙经先:三年困难时期的人口变动与非正常死亡问题
    曹树基:谁是谣言的制造者
    冯筱才:临时户口是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
    老田:不能假定户籍管理制度是完美执行的
    李公明:口粮难得
    冯筱才:户口与口粮
    李若建:最好的数据是1982 年1‰的生育率调查
    单世联:营养性死亡问题
    孙经先:迁移漏报户籍不应该算入非正常死亡
    刘民权:平心和气来讨论这个大问题
    王绍光:关于生育率调查的可信度

(9)高校官方微博分析研究 ——基于985高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
    1.5 本章小结
2 微博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2.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985”高校微博现状分析
    3.1 高校官方微博基本信息
    3.2 高校微博被重视度
    3.3 高校加 V 认证二级微博
    3.4 高校微群、微吧、贴吧
    3.5 高校微博存在的问题
    3.6 本章小结
4 高校微博影响力提升研究
    4.1 影响高校微博影响力因素分析
    4.2 高校微博影响力评价的方法
    4.3 “985”高校官方微博信息资源评价分析
        4.3.1 评价指标构建
        4.3.2 评价指标描述性统计
        4.3.3 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
        4.3.4 建立指标评价模型
        4.3.5 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4.4 “985”高校微博建设管理分析研究
        4.4.1 高校微博管理与规范的问卷调查
        4.4.2 数据分析及分析总结
    4.5 高校微博影响力提升的综合建议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及分析
    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校办微博规范与管理问卷
    B 硕士攻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媒体关注与信息质量改善 ——基于新准则下信息披露变迁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1.5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1 准则变迁下信息披露特征
        2.1.2 会计信息质量
        2.1.3 媒体及其职能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媒体外部监督功能的研究
        2.2.2 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章 媒体关注对信息质量的影响机理分析
    3.1 声誉机制
    3.2 行政介入机制
    3.3 媒体监督的“犯罪与惩罚”模型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假设
    4.2 数据收集与样本选取
    4.3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4.3.1 模型设定
        4.3.2 变量选择
第五章 实证研究
    5.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5.1.1 描述性统计
        5.1.2 相关性分析
    5.2 媒体关注与计量观下信息质量
    5.3 媒体关注与信息观下信息质量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
        6.2.1 减少政府对媒体的干预
        6.2.2 全面、适当、谨慎引入计量观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
后记

四、统计传播学之猜想——试说运用数学工具开展新闻传播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数据如何改变经济学研究范式?[J]. 洪永淼,汪寿阳. 管理世界, 2021(10)
  • [2]模糊集合隶属函数确定的关键要素分析及实验研究[D]. 梁蓉蓉.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IT行业就业趋势分析与预测研究[D]. 张龚钊.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数学与传播学的渊源探讨[J]. 杨海珍,张晓峰. 传播力研究, 2019(34)
  • [5]难美类运动项目裁判员主观裁决过程研究[D]. 张作舟. 浙江大学, 2017(09)
  • [6]面向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政府应对能力研究[D]. 崔鹏. 中央财经大学, 2016(07)
  • [7]建筑与影像的互文性—一种现象学交叉研究[D]. 杨新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12)
  • [8]统计与政治(上)[J]. 左凤荣,冯筱才,王绍光,吕新雨,曹树基,刘诗古,刘民权,孙经先,老田,单世联,刘骥,林深靖,李若建,李公明. 开放时代, 2014(01)
  • [9]高校官方微博分析研究 ——基于985高校[D]. 庞歆. 重庆大学, 2013(02)
  • [10]媒体关注与信息质量改善 ——基于新准则下信息披露变迁视角[D]. 陈罗琴. 南京财经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统计传播猜想——尝试运用数学工具开展新闻传播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