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模组激光发射电源的研制

大功率模组激光发射电源的研制

一、大功率模块激光发射电源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祖泰[1](2021)在《物联网环境下的移动智能体安全导航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中的节点自组织形成的网络系统,是物联网的重要支撑技术。应急安全导航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新兴应用,可在发生紧急事故时导引现场的移动机器人等智能体安全到达目标点,在大型智能无人仓储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传统应急导航算法存在动态适应性差、导航效率不高等不足的问题,本文致力于研究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移动智能体动态应急导航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传统应急导航算法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移动智能体动态全局导航算法。首先,算法引入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危险预测模型,在危险环境中预测节点周围环境的动态变化趋势;然后,综合利用节点的危险预测值和其到出口的距离建立节点势场,基于势场利用梯度下降法实现移动智能体的应急安全导航。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算法相比于传统的应急安全导航算法具有更高的导航效率和安全性。(2)考虑到基于单跳预测的应急导航算法仅利用了节点单跳通信范围内的环境信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跳预测的移动智能体动态全局导航算法。该算法在导航决策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了节点多跳通信范围内周围环境信息的变化趋势。为了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性能,本文通过仿真实验比较了基于1-hop预测、基于2-hop预测和基于3-hop预测的应急导航算法的性能差异。(3)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路标节点位置信息未知和局部导航中未考虑避障的问题,本文还研究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局部导航算法,包括路标节点定位算法和避障算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接收信号强度值(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测距的路标节点迭代三边测量定位算法,获取路标节点的位置信息;然后引入动态窗口法实现移动智能体远离障碍物和危险区域的局部导航。(4)搭建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下基于ROS系统的移动智能体安全导航硬件实验平台,对本文提出的理论方法进行了真实实验验证。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导航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适应性。

袁博楠[2](2021)在《面向关节故障的空间机械臂容错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间机械臂具有灵活性高、操作能力强、工作范围广等特点,是空间站在轨建设与运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装备。由于长期执行繁重复杂的在轨操作任务,空间机械臂关节极易故障。考虑到宇航员在轨维修故障关节的高成本、高风险特点,研究面向关节故障的空间机械臂容错控制方法,解决关节故障机械臂建模、规划、控制等问题,使机械臂继续服役,对于延长空间机械臂服役寿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关节自由摆动故障与锁定故障是严重影响空间机械臂服役可靠性的典型关节故障。关节自由摆动故障使空间机械臂丧失操作力输出能力,需调控并锁定故障关节以隔离故障影响,但锁定角度决定了机械臂后续服役能力大小,且机械臂运动/力耦合关系复杂,故障关节调控难度大。需分析关节自由摆动故障空间机械臂运动学及动力学耦合特性,研究规划控制方法,并以提升服役能力为准则优化故障关节锁定角度,实现故障处理。关节锁定故障空间机械臂服役能力较常态一定程度退化,需评估任务可完成性并规划可行任务轨迹,使关节故障机械臂执行任务。本论文以安装在自由漂浮航天器基座的空间机械臂为研究对象,针对关节自由摆动故障空间机械臂复杂运动/力耦合关系解耦、运动规划及欠驱动控制、故障关节锁定角度优化等关键问题,以及关节锁定故障空间机械臂任务可完成性评估及轨迹规划等容错控制的关键技术开展深入研究,确保关节故障空间机械臂在轨可靠服役。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 关节自由摆动故障空间机械臂运动学及动力学耦合特性分析。分别推导健康关节与故障关节、基座、末端运动/力映射关系,建立运动学和动力学耦合关系,证明其同属混合阶非完整约束,实现复杂运动/力耦合关系解耦,指出关节自由摆动故障空间机械臂是包含混合阶非完整约束的全新欠驱动系统。定义运动学及动力学耦合程度指标,定量表征健康关节对被控单元的调控能力。仿真实验展示了基于运动规划策略,关节自由摆动故障空间机械臂能够以较高精度调控各类被控单元,证明了运动学耦合关系的正确性,并给出了耦合程度指标的具体应用实例。2关节自由摆动故障空间机械臂欠驱动控制方法研究。针对模型不确定性及力矩扰动作用,介绍传统终端滑模欠驱动控制方法,讨论未知不确定性及扰动下控制参数选择困难的问题,以及抖振消除与鲁棒性变差的矛盾。融入自适应模糊控制,根据被控单元状态估计并补偿不确定性及扰动作用,使滑模控制稳定性及鲁棒性突破参数选择限制。仿真证明了相比传统终端滑模控制,自适应模糊终端滑模控制可使调控被动关节的主动关节力矩最大值下降60%以上,且滑模面稳态误差减小近一个数量级,控制鲁棒性增强,实现了未知不确定性及扰动作用的精确估计与补偿,为空间机械臂自由摆动故障关节调控提供了有效手段。3空间机械臂自由摆动故障关节锁定角度优化。面向负载操作任务,梳理受故障关节锁定角度影响且决定任务可靠执行的空间机械臂运动性能与操作能力指标,建立锁定角度优化准则。利用灰色系统关联熵理论,高效构建综合性能评价指标,并基于综合性能评价指标实现故障关节锁定角度优化。仿真展示了基于灰色系统关联熵理论的多指标综合效率较传统熵值法提升80%以上,且故障关节锁定于最优锁定角度时机械臂后续性能退化程度最小,证明了综合性能评价指标正确性,及其用于锁定角度优化有效性。4空间机械臂任务可完成性评估与轨迹规划方法研究。考虑任务执行中基座偏转限制需求,定义反映任务要求及基座耦合运动特点的表征变量选取准则。按固定、姿态受限、自由漂浮基座控制模式划分表征空间,获得满足任务要求及基座偏转限制的表征空间,建立任务可完成性评估及轨迹规划策略。针对空载转位及负载操作应用表征空间分析方法,展示空间机械臂典型任务执行效果。表征空间建立了状态迁移规律与任务执行的映射,为开展空间机械臂任务可完成性评估与轨迹规划提供通用化实施手段,确保关节锁定故障空间机械臂可靠执行在轨操作任务。5面向关节故障的空间机械臂容错控制实验研究。设计由气浮系统、机械臂系统、仿真软件及各类传感器组成的容错控制实验系统,开展关节自由摆动故障空间机械臂运动规划、欠驱动控制,及基于表征空间分析方法的空间机械臂轨迹规划实验,验证空间机械臂容错控制技术中关键理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喻明[3](2021)在《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局部干法焊接电源研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专项海洋资源开发项目,推动了海上石油平台及各式海底管道等重要海洋工程设施数量的快速增长。海洋工程设施水下焊接结构件的连接与修复工作都离不开水下焊接技术,同时水下焊接接头质量的好坏也关系到整个海洋工程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目前,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先进水下焊接技术的封锁,国外进口的专用水下焊接设备价格昂贵,因而国内仍使用价格低廉的传统陆用模拟焊接电源进行常规的水下焊接操作。但传统陆用模拟焊接电源不仅存在响应速度慢、控制精度低等问题,而且还受深水环境的影响,导致水下焊接电弧不稳定、飞溅多及焊缝成形不美观等问题;因此,为了有效提高水下焊接接头质量,研究出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飞溅少的水下局部干法焊接电源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结合高频电力电子技术和单片机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局部干法焊接电源。该焊接电源的设计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功率主电路设计、数字化控制电路设计和软件程序设计。功率主电路采用饱和电感式IGBT全桥逆变软开关拓扑结构,满足大电流、大功率、低能耗的应用要求,主要包括输入整流滤波电路、IGBT全桥逆变软开关电路、中频变压器和输出整流滤波电路;数字化控制电路采用的是32位微控制单元PIC32MK0512GPG048,并以其为控制核心搭建外围功能硬件电路,主要包括主控电路、辅助电源电路、驱动电路、电机控制电路和参数预置显示电路;软件程序设计使用的是MPLAB X IDE作为桌面开发环境,包括主程序和功能子程序两部分,实现了焊接输出波形的控制。本文对所研制的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局部干法焊接电源进行分块测试,分别测试功率主电路和数字化控制电路的工作情况。当测试两部分电路工作正常后,再进行整机焊接输出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饱和电感式IGBT全桥逆变软开关电路可以完全实现两个桥臂IGBT的ZVS及滞后桥臂IGBT的ZCS,有效地降低了IGBT电压、电流应力及IGBT的功率损耗;设计的辅助电源电路各个次级输出端输出的直流电压纹波小于2%,提高了控制系统工作的稳定性;设计的集成驱动电路工作性能良好,可输出时序正常的PWM驱动信号,保证了IGBT可靠的开通和关断;设计的水下局部干法焊接电源输出空载电压高、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和飞溅少,具有良好的调节特性。

韦士腾[4](2021)在《大功率LED的热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LED是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的简称,属于低碳节能的新型光源。相对于传统的白炽灯,LED的耗电量更低,也更环保。因此,LED被广泛用于家用照明、道路照明、景观照明等各种照明工程,成为了照明工程的主流光源。随着LED芯片集成度的增加,其产生的热量也在急剧增大。然而,过高的结温必然会影响LED灯的寿命。因此,LED热源的散热设计非常关键。本文基于大功率LED器件热系统结构,提出一种仿剑麻形流道冷板。在常温25℃下,冷却液在冷板中间接口通水后,迅速向冷板四周流动,快速带走热量,使150W的大功率LED结温最高不超过65℃。同时,开发了一款上位机界面显示软件,用于对大功率LED工况进行实时监控,并设计了小型化的LED热管理系统。对大功率电子设备的散热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和一定的市场应用价值。本文的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以传热学、流体力学及LED器件热系统结构为理论基础,提出一种仿剑麻形流道结构冷板。该冷板结构借鉴了自然界中一些植物具有优良的传质传热特性。通过比较仿剑麻形流道、仿蛛网形流道、方形直流道三种结构冷板的散热效果,发现仿剑麻形结构的均温性最好,压降最小,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2)仿剑麻形流道热仿真边界条件及其冷板结构优化研究。在边界条件优化方面分别从流体工质、冷板材料进行优化,并改变入口温度、入口流量和热流密度等边界条件参数,对仿剑麻形冷板进行热仿真分析。在冷板结构优化方面,针对出口数量及进出口方向进行优化研究。搭建LED液冷散热实验平台,将实验数据与仿真数据进行对比,并进行误差分析。(3)设计了基于多种传感器的采集电路。相对于仅通过采集热源温度来改变风扇转速而实现散热的传统温控电路,该电路不仅采集热源温度,还能采集冷板的进出口温度、进出口压力、流量及液位,为LED液冷系统提供更多的数据参考。(4)开发出一种小型化、智能化的LED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实时显示所有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方便用户了解LED工况,进行人机交互。系统整体尺寸小巧,但是散热效率并没有降低。系统还具有声光报警功能,当LED出现温度过高的紧急情况,可以及时地通知用户。此外,采用一种可调节水泵和风扇转速的分段控制模式,能够有效地将LED温度降低至稳定状态。最后,测试了LED热管理系统,测试结果验证了该系统具备稳定性和安全性。

吴婷婷[5](2020)在《单粒小麦种子表型精细化获取方法研究与装备研发》文中研究说明种子的表型特征是种质创新和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本文基于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立体机器视觉、智能信息处理等技术,开展单粒小麦种子内部品质和外部形态表型性状的定量与定性建模方法研究,基于表型信息融合的单粒小麦生活力性状早期识别方法研究,并基于先进传感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研制单粒种子表型基础数据精细化、一体化获取平台,以期为小麦种子表型研究提供新思路。论文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在分析适用于单粒小麦光谱检测的机理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小麦种子颗粒小,曲面不规则,对光源照射敏感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包围光源结构的小麦品质表型光谱检测方法。开展了全包围光源结构的品质表型检测光路分析和结构设计,完成了器件选型、电路设计,以及系统软硬件构建等。测试结果表明,构建的全包围结构的近红外光谱检测系统,可实现对单粒小麦种子实时、在线近红外光谱快速获取,最大波长标准差为0.04nm,最大反射光强变异系数为1.9%,最大吸光度变异系数为0.4%,具有良好的波长重复性和吸光度重复性表现,能够用于单粒小麦品质表型的精细化测量。(2)基于全包围光源结构的光谱检测装置,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开展了单粒小麦品质表型定性识别与定量预测的建模方法研究。以小麦籽粒黑胚病为分析性状,采用基于全包围结构的光谱检测系统获取其光谱数据,经过PCA数据降维和SPA波长特征选择后,结合SVM、ELM、RF和Adaboost等4种模式识别算法,分别建立了二分类、三分类、四分类判别模型,结果表明,模式识别分类算法对小麦黑胚病的识别效果在93.3%-98.6%之间,识别准确率随着分类程度的细化而降低。以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作为分析性状,根据理化测定的实际值,建立了基于全波段和基于特征波段的光谱预测模型,其校正集2分别为0.96和0.85,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6和1.04,预测集2分别达到了0.80和0.82,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08和1.04,基于全波段的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基于特征波段的预测模型则具有更低的信息冗余,更适合用于嵌入式开发,实现在线快速预测。综合分析表明,基于全包围光源结构的近红外光谱检测系统,结合模式识别分析方法,对单粒小麦品质表型,具有很好的定性识别和定量分析性能。(3)针对小麦籽粒体型微小、形态复杂,难以精细化测量其三维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周显微图像序列三维重构的小麦形态表型获取方法。在详细设计单粒种子三维形态精细测量方案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获取单粒小麦多视图像序列的机器视觉平台,在建立小麦籽粒显微成像旋转几何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轴的测量视点姿态解算方法,完成了全周视角下相机内外参数标定,为三维形态的提取奠定了基础。对获取到的小麦籽粒显微全周图像序列进行背景分离和吸嘴扣除,再进行二值化,获得籽粒侧影轮廓序列,创建OBB确定小麦籽粒的最优包围空间,采用体素预剖分和基于MC算法,完成了小麦籽粒可视化外壳建立,从而得到精细的籽粒三维重建模型。重构效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不仅完成了微小籽粒的形态重建,对不光滑的曲面和腹沟等部位也有很好的重现。(4)基于籽粒精细三维重构模型,开展了单粒小麦外部形态表型提取方法研究。根据籽粒最优包围盒确定粒长、粒宽和粒厚表型数据,将重构提取到的这3个表型与人工测量数值对比表明,该方法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7、0.97和0.88。将籽粒的表面进行三角网格化,获得表面积数据;利用点云数据切片法来计算籽粒的体积信息;通过最大截面投影的方式,获得投影面积和投影周长的提取;将重构提取到表面积、体积、投影周长、投影面积等4个参数,分别与标定球的测量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的相对误差在3.5%~5.8%之间。试验结果说明,所提出的基于三维重构模型提取小麦外部形态表型的方法是可行的,且能够完成外部表型的精细化测量。(5)针对现有光谱检测手段难以发现单粒种子间的生活力差异,以及忽略了种子形态特征对光谱预测判别模型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光谱信息和图像信息的单粒小麦生活力早期识别方法,详细设计了基于特征层融合和基于决策层融合的试验方案。基于籽粒图像序列三维重构提取表型的研究方法,分别提取粒长、粒宽、粒厚、投影面积、表面积、体积等6个形态表型参数,并归一化处理;基于全包围结构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分别获取单粒的近红外光谱信息,预处理后经过PCA降维和SPA特征提取;将形态表型特征与PCA降维得到的光谱主成分和SPA提取的特征波段,分别进行特征层融合,结合SVM、RF、ELM和Adaboost,建立8个分类模型。结果表明,8种分类器模型在校正集中表现差别较大,准确率在76.45%~94.77%之间,校正集表现最好的形态+PCA-RF模型和形态+SPA-RF模型,在预测集准确率均为75.97%,由于形态+PCA-RF模型具有更高的综合调和指数10.60,因而认为是特征层融合中的最优模型。将光谱主成分信息和形态特征信息,分别利用RF算法建立生活力识别模型后,根据设定的融合决策规则,建立基于D-S证据理论的单粒小麦生活力早期识别模型,其校正集和预测集准确率为82.13%和74.14%,优于单一基于光谱特征或形态特征的判别模型。综合比较特征层融合与决策层融合的模型结果,得出结论,基于特征层融合对单粒小麦生活力具有更好的识别性能,更适合于单粒小麦生活力早期预测。(6)集成所构建的品质、形态表型获取方法与测量装置,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单粒小麦种子表型精细化、自动化、一体化、在线获取的解决方案,完成了平台的控制和结构设计,各功能模块的硬件设计、选型和装配,构建了集自动化取种、收种、运送与停靠、精确化数据获取为一体的单粒小麦种子表型研究平台。基于集散控制架构和多线程、多任务编程思想,完成了上位机和下位机软件开发设计。对整套平台进行了组装、联调、功能验证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平台可很好地实现种子群体识别与定位、籽粒吸附、运转、光谱数据测量、图像序列获取、收种等功能以及表型在线测量功能。在离线三维重建情况下,按每天工作12h测算,平台通量约3500颗/天。形态表型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粒长、粒宽和粒厚的多次重复测量变异系数均小于4%,体积最大变异系数7%,品质表型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蛋白质组分含量预测标准差小于0.3%,说明了平台对单粒小麦籽粒的表型测量具有很好的重复性。

刘自强[6](2020)在《基于自升降潜标的浅海监测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海洋不仅孕育了地球上的早期生命,还为历代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科技的进步也促使人类从海洋中获取了新的技能——通过海洋的观测数据预测未来的环流、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其中,自升降实时海洋监测系统提供了全方位、长时间、实时的观测数据,为气象预测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分析并总结了国内外自升降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和发展现状,设计了一套基于自升降潜标的浅海监测系统,系统由多个布置在浅海海域的自升降潜标组成,实现对海岸环境不同剖面的立体式监测,最后通过岸基监测中心软件实时接收监测数据为研究人员提供可靠数据。本论文完成了自升降潜标的软硬件设计,该潜标主要由水下观测器、通信浮标两部分组成。水下观测器负责接收并存储多路水下传感器的测量数据,根据工作状态定时驱动绞车主电机和离合电机协同工作,从而控制通信浮标的升降。通信浮标通过电力线载波模块接收水下观测器的状态数据,并在上浮的过程中采集不同剖面数据,最后通过北斗通信模块将所有数据发送至岸基监测中心。本文设计并实现的自升降潜标可以实现潜伏式多剖面监测,提高了隐蔽性和安全性。岸基监测中心软件使用Qt平台进行设计,实现自升降潜标的数据接收与存储,同时提供状态监控、剖面数据检索绘制等功能。同时考虑到系统采集的剖面数据中可能存在因传感器老化或污染引起的数据异常,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段聚类的剖面异常检测算法,通过将剖面数据简化为线段,通过聚类找到其中的异常,最终将线段还原得到其中的异常数据,相较于LOF等常用的数据异常检测算法,本方法的分类性能以及F1-score更为突出。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基于自升降潜标的浅海监测系统功能指标满足课题的要求,与现有浅海监测系统相比,该系统安全性高,稳定性强,投放更为灵活。

崔少威[7](2019)在《低压氮化镓器件在高频功率变换器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小功率开关电源的发展方向趋于高频化与小型化,人们对其高效与高功率密度的需求日益强烈。继硅和砷化镓之后,半导体材料出现了第三代以氮化镓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其特点包括临界击穿电场高、饱和电子速度高、电子密度高、电子迁移率高及导热率高等,是一种适用于高频、高压、高温、大功率的抗福射等级高的半导体材料。作为新一代半导体器件,GaN器件具有替代逐渐达到理论极限的硅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趋势。Si MOSFET越来越难满足未来功率变换装置的要求,因此,氮化镓功率晶体管应运而生。本文将EPC公司的低压氮化镓器件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氮化镓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对氮化镓材料、器件与硅材料、器件进行对比分析,说明了其在寄生参数、开关频率、封装、功率密度、效率提高等方面的不同及其优势。然后阐述了寄生参数比如高频回路电感,共源电感等对器件开关特性及驱动电路的可靠性的影响。并着重研究了氮化镓器件的反向导通特性,以同步Buck为研究方案进行了两组实验,开关频率1MHz,其中一组采用传统驱动方式,另一组采用谐振驱动方式,每组都在同步续流管栅极加一偏置电压,观察反向压降有无减小,并对比不同偏置电压下的效率,实验验证了在阈值电压之前随着偏置电压的增加,反向压降明显减小效率明显提高,并验证了谐振驱动电路具有更高的驱动可靠性。介绍了模块电源的相关发展情况,并将低压氮化镓器件应用于四分之一砖模块电源中,以全桥硬开关为主电路拓扑,采用同步整流技术,完成主电路参数计算器件选型,使用TI的LM5036作为模拟控制芯片,完成补偿参数、控制器外围电路参数计算,开关频率300kHz,输入电压范围36-72V,输出12V,额定功率300W,对不同输入电压下的效率进行对比,完成负载切换、输出纹波等相关实验测试,计算了模块电源的电压调整率、负载调整率,表明此模块电源具有较好的稳压精度。

郑帅[8](2018)在《限幅低噪声放大器一体化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低噪声放大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雷达、接收系统中,低噪声放大器的噪声系数直接决定了接收通道的灵敏度指标。在放大微弱信号的场合,放大器自身的噪声对信号的干扰可能很严重,因此希望减小这种噪声,以提高输出的信噪比。随着目前空间电磁信号越来越复杂,为了提高接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保护接收通道低噪声放大器不被烧毁,通常在低噪声放大器之前加入限幅器保护低噪声放大器。本论文首先从限幅器基本理论、低噪声放大器基本理论切入,深入分析了限幅低噪声放大器在各微波领域的的主要应用前景及实现的技术途径。确定本课题采用平衡式结构实现限幅低噪声一体化设计,介绍了平衡式结构限幅低噪声放大器的特点,根据原理框图进行了各个部分的详细指标分解,给出各个部分设计指标要求。其次对大功率电桥、大功率限幅器、MMIC低噪声放大器进行了单独分析设计。最后将电桥、限幅器、低噪声放大器进行联合建模仿真,进行整体指标的一体化设计。本课题采用薄膜工艺的混合集成电路,设计了一款小型化、高可靠性、耐功率高的S波段限幅低噪声放大器。优化了大功率电桥、限幅器电路、和MMIC低噪声放大器并进行了一体化设计,明显缩小了整个产品的体积。整个电路采用平衡式结构,即提高限幅器的功率容量,又具备了高可靠性特点。本课题根据限幅低噪声放大器一体化设计的方案制作了S波段限幅低噪声放大器样品,在研制过程中相继出现了部分指标方面或实验方面的问题,经过优化改进,最后制作的样品全部指标均满足研制目标要求。其主要指标为功率增益>30dB,增益平坦度<0.4dB,噪声系数<1.3dB,输入输出驻波比≤1.3,输出P-1>10dBm,恢复时间≤1μs,承受功率300W,1ms脉宽,30%占空比,器件的外形尺寸为11mm×26mm×6mm。

傅方茂[9](2018)在《多模块串联高频高压充电机板上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脉冲强磁场的应用非常广泛,它能够为材料科学、化学和半导体材料研究等提供特殊而极端的研究环境。脉冲电源系统在产生脉冲强磁场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各种脉冲电源系统中,电容器电源因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可靠性高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现阶段主流电容器充电装置多为单个分立式装置:设计为一个特定的电压和功率水平,灵活性差,开发周期长。因此,本文采用一种模块化充电装置设计方案,旨在研制一台多模块组合工作的电容器充电电源,该电源具有电压功率可大范围选择、开发周期短、电路搭建便捷等优点。模块化设计思想核心在于:设计许多小功率独立的充电模块,再将这些模块通过串并联的组合方式而得到所需的功率和电压等级。每个模块是一个集成在PCB板上的基于LC串联谐振的小型充电机,模块输出端采用串联连接方式,使总输出电压为各模块输出之和。在各模块输出端并联均压电容,不仅能够起到滤除各模块电流差值的作用,还能使输出端电压保持稳定。模块输出端为串联工作,所以必须要保证每个模块的输出电流相同。输出电流除了与电路元器件参数有关外,还与模块工作同步性有关。要保证每个模块同步工作,即每个模块逆变桥中的开关管需要同步工作。本文将需要同步工作的开关管的驱动信号对应的驱动光耦进行串联连接,当驱动指令来临时,可同步导通光耦使驱动信号能够同步产生,从而保证每个模块对应开关管同步工作。在研制模块化充电机过程中,首先基于理论分析计算元器件参数,然后通过建立仿真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完成实验平台的搭建及测试。进行了单模块独立实验及多模块输出串联实验,通过实验平台验证了模块化的可行性。本设计最终成功研制一台四模块输出串联工作的充电装置,输出最高电压达8000V(单模块输出电压2000V),充电电流恒定,电压线性度较好,充电速度快,系统工作稳定。

官成钢[10](2018)在《光伏电池理论模型仿真优化及多结单色光电池的制备研究》文中指出光伏电池是指根据光生伏特自然现象,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半导体器件。人们在对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研究时,往往希望通过深入了解其变化规律来对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进行精准预测,这就引入了建立光伏电池最优物理模型的问题,即希望利用数学工具对光伏电池物理模型进行精确数字化构建。一个最为优化的光伏电池物理模型的衡量标准,应该是一方面能够精准的表示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变化规律,另一方面又能够利用数学工具对这个数学模型快速求解来得到最佳收敛值。由于大部分前人研究得到的光伏电池物理模型都是基于半经验的数学解析模型,存在模型精确性和计算效率之间的平衡,因此有必要对光伏电池最佳物理模型构建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并利用所构建的最优模型对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进行预测。基于这个原则,本论文在前人所提出的光伏电池的二极管显式和隐式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光伏电池最佳参数提取算法和最优模型构建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解析和数值法相融合的重复迭代提取最优参数的求解策略,并利用几种流行的最优参数提取算法结合所提出来的求解策略,对不同样本数的单结晶硅电池进行最优模型重构。通过对不同的最优参数提取算法过程中迭代精度和迭代速度的比较,得到了最优提取算法,并提取了单结晶硅电池物理模型的最优参数,进而得到单结晶硅电池的最优物理模型。利用所提出的参数提取策略和最优模型构建算法,还可以应用于多结化合物光伏电池的最优物理模型构建工作上,本论文也针对这种光伏电池进行了最优模型构建。依靠所优化重构的多结化合物光伏电池最优理论模型,可以对影响多结化合物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关键因素和输出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并能够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对实际搭建的光伏电池模组和光伏系统的输出特性进行模拟仿真和理论预测。与实际测试结果相比,通过理论模型所预测得到的输出特性能够比较好的反映实际模组/系统的输出规律,因而这些分析过程和结果对实际应用具有指导作用。除了在理论上对不同种类的光伏电池进行最优参数提取和数字化模型重构外,本论文还针对多结化合物光伏电池中的一种特列——多结单色光电池进行了研究和具体制备工作。多结单色光电池是利用同质结电池在窄带光谱能量下的高光电转换效率特性而被作为一种特殊电源使用。通过采用成熟的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单色光源,石英光纤或者空气作为能量传输媒介,多结单色光电池能够在电力,航天,军工,核能等特殊领域提供非接触的能源供给,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论文针对多结单色光电池的最优结构和工艺进行了理论模拟计算,根据所模拟计算的结果,实际制备了横向串联和纵向串联两种不同结构的六结单色光电池,对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工艺技术进行了讨论和归纳,深入研究了不同结构和不同工艺步骤对所制备的六结单色光电池输出性能的影响,根据这些影响因素进一步优化了所制备电池的结构和工艺步骤,并对制备的六结单色光电池在不同环境下的输出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横向和纵向多结单色光电池具有非常高的转换效率(横向多结>45%,纵向多结>55%),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最后,本论文还进一步对能够承受更高光功率的多结单色光电池进行了研究,设计了能够承受更高光功率的大面积多结单色光电池,并对其性能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依托这种大面积高功率多结单色光电池,设计制备了一种大功率单色光电池模块,并对模块的输出特性和温度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和仿真模拟。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制备的大功率单色光电池模块具有超过50%的光电转换效率,并且能够输出高达20 W的电功率,支持50 W的输入光功率。这些工作能够给多结单色光电池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更广泛的空间,并且能够在本论文这些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制具备更高输出电压以及适合更多场合的柔性大功率单色光多结电池等前沿问题上,因此,本论文所研究课题在未来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希望本论文所做的工作能够促进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二、大功率模块激光发射电源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功率模块激光发射电源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物联网环境下的移动智能体安全导航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移动智能体导航技术研究现状
        1.2.2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移动智能体安全导航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架构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架构
第二章 基于传感器网络的移动智能体动态全局导航算法
    2.1 引言
    2.2 问题描述
        2.2.1 网络模型
        2.2.2 问题数学描述
    2.3 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初始导航地图建立
    2.4 基于预测的势场计算与导航地图更新
        2.4.1 危险势场预测模型
        2.4.2 势场建立与地图更新
    2.5 基于预测的导航算法设计
    2.6 仿真实验与分析
        2.6.1 实验设置
        2.6.2 仿真实验数据集
        2.6.3 实验评价指标
        2.6.4 不同导航请求用户数量下的性能比较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跳预测的移动智能体动态全局导航算法
    3.1 引言
    3.2 多跳预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3 基于多跳预测的导航算法设计
    3.4 应对动态危险变化的措施
    3.5 仿真实验与分析
        3.5.1 实验设置
        3.5.2 不同预测跳数对导航性能的影响
        3.5.3 危险权重值对导航性能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传感器网络的移动智能体局部导航算法
    4.1 引言
    4.2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标节点定位算法分析
        4.2.1 基于距离的定位方法
        4.2.2 基于信号强度(RSSI)的定位方法
        4.2.3 基于卫星的定位方法
    4.3 局部路径规划避障算法分析
    4.4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移动智能体局部导航算法设计
        4.4.1 基于RSSI测距的路标节点迭代三边定位算法设计
        4.4.2 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下的移动智能体避障算法设计
        4.4.3 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下的移动智能体局部导航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下基于ROS系统的移动智能体安全导航实验
    5.1 引言
    5.2 实验平台介绍
        5.2.1 ROS系统介绍
        5.2.2 TurtleBot2移动机器人介绍
        5.2.3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介绍
        5.2.4 实验平台搭建
    5.3 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下的移动智能体局部导航实验
    5.4 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下的移动智能体全局导航实验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2)面向关节故障的空间机械臂容错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空间机械臂容错技术研究现状
    1.3 面向关节故障的空间机械臂容错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1.3.1 欠驱动机械臂运动学及动力学耦合特性分析方法
        1.3.2 欠驱动机械臂运动规划与控制方法
        1.3.3 机械臂自由摆动故障关节锁定角度优化方法
        1.3.4 机械臂任务可完成性评估与轨迹规划方法
    1.4 空间机械臂容错控制技术研究现状总结
    1.5 主要研究对象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关节自由摆动故障空间机械臂运动学及动力学耦合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关节自由摆动故障空间机械臂运动学耦合关系
        2.2.1 空间机械臂运动学方程
        2.2.2 运动学耦合关系及其非完整约束特性
        2.2.3 关节自由摆动故障空间机械臂运动规划策略及运动学耦合程度指标
    2.3 关节自由摆动故障空间机械臂动力学耦合关系
        2.3.1 关节自由摆动故障空间机械臂Lagrange动力学方程
        2.3.2 动力学耦合关系
        2.3.3 动力学耦合关系非完整约束特性
    2.4 动力学可控性分析与动力学耦合程度指标设计
        2.4.1 主动关节对被控单元的可控性分析
        2.4.2 全局运动学及动力学耦合程度指标
    2.5 关节自由摆动故障空间机械臂运动规划任务仿真及耦合程度应用
        2.5.1 基于运动规划的关节自由摆动故障空间机械臂任务仿真
        2.5.2 关节自由摆动故障空间机械臂耦合程度分析与耦合程度指标应用
    2.6 小结
第三章 关节自由摆动故障空间机械臂欠驱动控制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模型参数精确且无扰动状态下的PD欠驱动控制系统
        3.2.1 面向在轨操作任务的关节自由摆动故障空间机械臂欠驱动控制原理
        3.2.2 关节自由摆动故障空间机械臂PD欠驱动控制系统
        3.2.3 基于PD欠驱动控制的关节自由摆动故障空间机械臂任务仿真
    3.3 模型不确定性及力矩扰动作用下的终端滑模欠驱动控制系统
        3.3.1 被控单元的滑模面趋近律选择
        3.3.2 终端滑模面函数选择与终端滑模控制律设计
        3.3.3 模型不确定性及力矩扰动作用下终端滑模欠驱动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3.3.4 终端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与消除
        3.3.5 基于终端滑模欠驱动控制的关节自由摆动故障空间机械臂任务仿真
    3.4 自适应模糊终端滑模欠驱动控制系统
        3.4.1 自适应模糊控制原理
        3.4.2 自适应模糊终端滑模欠驱动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3.4.3 基于自适应模糊终端滑模欠驱动控制的关节自由摆动故障空间机械臂任务仿真
    3.5 小结
第四章 空间机械臂自由摆动故障关节锁定角度优化
    4.1 引言
    4.2 故障关节锁定空间机械臂运动性能评价指标
        4.2.1 空间机械臂关节空间运动灵巧性
        4.2.2 关节空间灵巧性指标全局化处理
        4.2.3 空间机械臂操作空间末端位姿可达性
    4.3 故障关节锁定空间机械臂负载操作能力评价指标
        4.3.1 带负载空间机械臂动力学模型
        4.3.2 故障关节锁定空间机械臂动态负载能力计算模型
        4.3.3 故障关节锁定空间机械臂负载操作能力评价指标
    4.4 基于综合性能评价指标建立的自由摆动故障关节锁定角度优化
        4.4.1 基于灰色系统关联熵理论的综合性能评价指标建立
        4.4.2 空间机械臂自由摆动故障关节锁定角度优化
    4.5 基于综合性能评价指标的自由摆动故障关节锁定角度优化仿真实验
        4.5.1 故障关节锁定空间机械臂综合运动性能指标建立
        4.5.2 空间机械臂自由摆动故障关节最优锁定角度求解
    4.6 小结
第五章 空间机械臂任务可完成性评估与轨迹规划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空间机械臂表征变量定义
        5.2.1 传统机械臂表征空间分析方法
        5.2.2 空间机械臂表征变量选取准则
    5.3 空间机械臂表征空间建立
        5.3.1 基于基座控制模式的空间机械臂表征空间划分
        5.3.2 基于表征空间的空间机械臂任务可完成性评估与轨迹规划策略
        5.3.3 三自由度自由漂浮空间机械臂表征空间举例
    5.4 基于表征空间分析方法的典型操作任务可完成性评估与轨迹规划
        5.4.1 空载转位任务
        5.4.2 负载操作任务
    5.5 小结
第六章 面向关节故障的空间机械臂容错控制实验
    6.1 引言
    6.2 面向关节故障的空间机械臂容错控制实验平台设计
        6.2.1 面向关节故障的空间机械臂容错控制实验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6.2.2 实验平台总体结构设计
        6.2.3 实验平台硬件分系统设计
    6.3 地面实验平台软件设计
    6.4 面向关节故障的空间机械臂容错控制实验研究
        6.4.1 实验对象
        6.4.2 实验一: 关节自由摆动故障空间机械臂运动规划实验
        6.4.3 实验二: 关节自由摆动故障空间机械臂欠驱动控制实验
        6.4.4 实验三: 基于表征空间分析方法的空间机械臂轨迹规划实验
        6.4.5 地面实验结果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工作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局部干法焊接电源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数字化焊接电源
        1.2.1 功率主电路的数字化
        1.2.2 控制电路的数字化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功率主电路设计
    2.1 水下局部干法焊接电源工作原理
    2.2 功率主电路设计
        2.2.1 输入整流滤波电路设计
        2.2.2 IGBT全桥逆变软开关电路设计
        2.2.3 谐振回路设计
        2.2.4 中频变压器设计
        2.2.5 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字化控制电路硬件设计
    3.1 主控电路设计
        3.1.1 微控制单元最小系统设计
        3.1.2 采样电路设计
        3.1.3 方波发生器及给定电路设计
        3.1.4 故障保护电路设计
    3.2 辅助电源电路设计
        3.2.1 辅助电源电路工作原理
        3.2.2 TL431+PC817电路设计
    3.3 驱动电路设计
    3.4 电机控制电路设计
        3.4.1 丝检、焊检电路设计
        3.4.2 电机控制电路设计
    3.5 参数预置显示电路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控制系统软件及抗干扰设计
    4.1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1 主程序设计
        4.1.2 功能子程序设计
    4.2 控制系统抗干扰设计
        4.2.1 控制系统硬件抗干扰设计
        4.2.2 控制系统软件抗干扰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焊接电源整机性能测试
    5.1 数字化控制电路测试
        5.1.1 辅助电源电路测试
        5.1.2 给定电路和参数预置显示电路测试
        5.1.3 驱动电路测试
        5.1.4 故障保护电路测试
    5.2 功率主电路测试
        5.2.1 空载测试
        5.2.2 带载测试
    5.3 整机性能测试
        5.3.1 效率测试
        5.3.2 外特性测试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大功率LED的热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LED散热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LED发展概述
        1.2.2 微通道冷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LED散热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液冷控制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大功率LED热设计与分析
    2.1 传热学与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
        2.1.1 传热学的基本理论
        2.1.2 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
    2.2 LED散热冷板模型的建立
        2.2.1 LED光源选型
        2.2.2 LED热阻网络分析
        2.2.3 仿剑麻形热控冷板结构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冷板的散热仿真与实验
    3.1 仿剑麻形冷板热仿真分析过程
    3.2 仿剑麻形冷板的散热因素分析
        3.2.1 入口温度对冷板散热影响分析
        3.2.2 流体工质对冷板散热影响分析
        3.2.3 冷板材料对冷板散热影响分析
        3.2.4 入口流量及热流密度对冷板散热影响分析
        3.2.5 出水口数量对冷板散热效果影响分析
        3.2.6 进出水口方向的改变对冷板散热影响分析
    3.3 其他拓扑结构冷板的散热仿真分析
        3.3.1 蛛网形结构冷板设计
        3.3.2 蛛网形结构冷板散热仿真分析
        3.3.3 方形直流道结构冷板设计
        3.3.4 方形直流道结构冷板散热仿真分析
        3.3.5 三种不同流道结构冷板散热仿真对比
    3.4 仿剑麻形冷板的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3.4.1 仿剑麻形结构冷板加工
        3.4.2 液冷散热实验的系统设计
        3.4.3 液冷散热的实验过程
        3.4.4 液冷散热实验的结果分析
        3.4.5 实验与仿真的数据对比及其误差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功率LED热管理系统
    4.1 LED热管理系统需求
    4.2 系统硬件的选型
    4.3 硬件电路及结构设计
        4.3.1 核心单元电路
        4.3.2 触摸屏电路
        4.3.3 温度检测
        4.3.4 压力采集
        4.3.5 报警电路
        4.3.6 驱动模块电路
        4.3.7 流量采集
        4.3.8 液位采集
        4.3.9 其他电路
        4.3.10 储液箱结构设计
    4.4 上位机显示界面设计
    4.5 触摸屏GUI界面设计
    4.6 软件的主程序设计流程
    4.7 子功能的模块设计
        4.7.1 压力及流量采集流程
        4.7.2 温度采集程序设计流程
        4.7.3 液位采集模块设计流程
    4.8 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模式介绍
    4.9 大功率LED热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
    4.10 热管理系统基本功能测试
        4.10.1 硬件电路测试
        4.10.2 软件系统测试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成果

(5)单粒小麦种子表型精细化获取方法研究与装备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作物表型研究现状
        1.2.2 种子表型精确获取平台研究现状
        1.2.3 小麦种子外部形态表型的研究现状
        1.2.4 小麦种子内部品质表型的研究现状
    1.3 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全包围光源结构的单粒小麦光谱检测系统研究
    2.1 全包围光源的NIRs检测方案设计
    2.2 全包围的光路分析与结构设计
        2.2.1 光路分析与结构设计
        2.2.2 器件选型与设计
    2.3 导电电路的设计
    2.4 全包围结构光源的装配
    2.5 全包围光源结构的光谱检测系统构建
    2.6 系统装置性能试验与结果分析
        2.6.1 波长重复性试验
        2.6.2 吸光度重复性试验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模式识别的单粒小麦品质表型分析方法研究
    3.1 模式识别的方法与原理
        3.1.1 数据预处理方法
        3.1.2 数据降维方法
        3.1.3 特征提取方法
        3.1.4 定性识别方法
        3.1.5 定量预测方法
        3.1.6 模型评价方法
    3.2 小麦籽粒黑胚病的分类识别方法研究
        3.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 单粒小麦蛋白质组分定量建模方法研究
        3.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三维重建的小麦籽粒形态表型测量方法研究
    4.1 三维重建方法理论与方案设计
        4.1.1 基于可视化外壳的基本理论
        4.1.2 基于全周显微图像测量的方案设计
    4.2 图像采集与参数标定
        4.2.1 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
        4.2.2 成像旋转几何模型
        4.2.3 相机内参标定
        4.2.4 相机姿态解算
    4.3 侧影轮廓提取
    4.4 可视化外壳计算
        4.4.1 创建空间包围盒
        4.4.2 MC算法构造可视化外壳
    4.5 三维重建结果
    4.6 基于三维信息的形态表型提取
        4.6.1 人工可测量参数提取
        4.6.2 籽粒表面积提取
        4.6.3 籽粒体积提取
        4.6.4 投影面积和投影周长提取
        4.6.5 衍生形态参数计算
    4.7 形态表型测量结果与分析
        4.7.1 人工可测量参数
        4.7.2 人工不可测量参数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单粒小麦生活力识别方法研究
    5.1 信息融合的原理与方案设计
        5.1.1 信息融合方案设计
        5.1.2 特征层融合过程
        5.1.3 决策层融合过程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5.2.2 试验过程
        5.2.3 数据预处理与特征提取
        5.2.4 判别模型建立方法
        5.2.5 评价指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生活力测定结果
        5.3.2 光谱数据预处理
        5.3.3 光谱数据特征提取
        5.3.4 图像数据特征提取
        5.3.5 特征层融合的判别结果
        5.3.6 决策层融合的判别结果
        5.3.7 融合模型分析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单粒小麦表型一体化获取方法研究与平台设计
    6.1 总体设计及工作流程
    6.2 平台控制设计
        6.2.1 控制架构设计
        6.2.2 主控与处理器选型
    6.3 平台硬件设计
        6.3.1 机架结构设计与选型
        6.3.2 取种模块设计与选型
        6.3.3 吸附模块设计与选型
        6.3.4 运送模块设计与选型
        6.3.5 图像采集模块设计与选型
        6.3.6 光谱采集模块设计与选型
        6.3.7 收种模块设计与选型
        6.3.8 电源管理与选型
        6.3.9 电气悬挂设计与选型
    6.4 平台软件设计
        6.4.1 集中管理层软件设计
        6.4.2 作业监控层软件设计
        6.4.3 过程控制层软件设计
        6.4.4 表型数据管理设计
    6.5 功能实现与平台联调
    6.6 平台功能与性能分析
        6.6.1 测量功能分析
        6.6.2 测量精度分析
        6.6.3 测量通量分析
        6.6.4 测量重复性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相机位姿解算结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自升降潜标的浅海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浅海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2 自升降潜标系统总体结构
    2.3 系统关键技术选型
        2.3.1 远距离通信方式选型
        2.3.2 水下通信方式选择
        2.3.3 绞车电机选型
        2.3.4 微控制器选型
        2.3.5 嵌入式操作系统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系统硬件设计
    3.1 系统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3.1.1 通信浮标系统总体硬件设计
        3.1.2 水下观测器系统总体硬件设计
    3.2 通信浮标硬件电路设计
        3.2.1 电源模块
        3.2.2 主控制器
        3.2.3 北斗通信模块
        3.2.4 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
    3.3 水下观测器硬件电路设计
        3.3.1 电源模块
        3.3.2 主控制器
        3.3.3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
        3.3.4 有刷直流电机驱动
        3.3.5 电池状态监测电路
        3.3.6 运动位置检测电路
        3.3.7 时钟电路
        3.3.8 系统保护电路设计
    3.4 水下观测器自升降系统
        3.4.1 离合器设计
        3.4.2 盘缆模块设计
        3.4.3 导电滑环
    3.5 本章小结
4 系统软件设计
    4.1 通信浮标软件设计
        4.1.1 中心控制任务
        4.1.2 收发指令任务
        4.1.3 卫星通信任务
    4.2 水下观测器软件设计
        4.2.1 数据采集任务
        4.2.2 水下绞车控制方式
        4.2.3 异常监测任务
    4.3 岸基监测中心软件设计
        4.3.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3.2 数据收发模块
        4.3.3 存储与检索模块
        4.3.4 显示模块
    4.4 通信协议设计
        4.4.1 卫星通信协议设计
        4.4.2 同轴电缆通信协议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海洋剖面数据异常检测
    5.1 剖面数据异常概述
    5.2 数据异常检测方法
        5.2.1 数据预处理
        5.2.2 轨迹简化
        5.2.3 线段聚类
        5.2.4 线段还原
    5.3 算法总体流程
    5.4 性能评估方法
    5.5 数据异常检测模型测试
        5.5.1 实验环境搭建
        5.5.2 轨迹简化测试
        5.5.3 线段聚类测试
        5.5.4 线段还原测试
        5.5.5 模型性能验证
    5.6 本章小结
6 系统测试
    6.1 系统硬件测试
        6.1.1 定位精度测试
        6.1.2 卫星通信稳定性测试
        6.1.3 电力线载波通信测试
    6.2 系统软件测试
        6.2.1 自升降控制验证
        6.2.2 岸基监测中心软件测试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低压氮化镓器件在高频功率变换器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氮化镓功率晶体管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2.1 氮化镓器件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氮化镓器件市场应用
    1.3 模块电源发展现状
        1.3.1 模块电源简介
        1.3.2 模块电源发展趋势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氮化镓功率晶体管的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增强型氮化镓器件的静态特性
        2.2.1 氮化镓材料特性
        2.2.2 氮化镓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2.3 增强型氮化镓器件的动态特性
        2.3.1 氮化镓器件动态参数
        2.3.2 氮化镓输出特性
    2.4 驱动电路的设计
        2.4.1 米勒效应
        2.4.2 寄生参数的影响
        2.4.3 驱动电路及驱动芯片的选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氮化镓谐振驱动技术及其反向导通特性的研究
    3.1 引言
    3.2 反向导通特性
    3.3 谐振驱动技术
    3.4 偏置电压的实现
        3.4.1 传统驱动偏置电压的实现
        3.4.2 谐振驱动偏置电压的实现
        3.4.3 程序流程图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四分之一砖模块电源方案设计
    4.1 引言
    4.2 四分之一砖模块电源拓扑选择
        4.2.1 单端反激变换器
        4.2.2 单端正激变换器
        4.2.3 推挽变换器
        4.2.4 半桥变换器
        4.2.5 全桥变换器
    4.3 主电路参数设计
        4.3.1 变压器参数计算
        4.3.2 主要元器件选型
    4.4 控制电路设计
        4.4.1 控制芯片简介
        4.4.2 控制芯片功能介绍
        4.4.3 辅助电源设计
        4.4.4 补偿参数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结果
    5.1 引言
    5.2 反向导通特性实验波形
        5.2.1 谐振驱动电路的实验结果
        5.2.2 传统驱动方式下同步Buck实验波形
        5.2.3 谐振驱动方式下同步Buck实验波形
    5.3 四分之一砖模块电源实验波形
        5.3.1 原副边开关实验波形
        5.3.2 软启动、关机实验波形
        5.3.3 负载瞬态响应及输出电压纹波
        5.3.4 效率测试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8)限幅低噪声放大器一体化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限幅低噪声放大器在相控阵雷达中的应用
    1.2 限幅低噪声放大器的发展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限幅低噪声放大器一体化设计方案
    2.1 研制目标
    2.2 研制方案
        2.2.1 产品工作原理
        2.2.2 产品技术途径
        2.2.3 参数设计
        2.2.4 结构设计
        2.2.5 热设计
        2.2.6 工艺设计
        2.2.7 六性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限幅低噪声放大器实现与测试
    3.1 限幅低噪声放大器的加工与装配
    3.2 限幅低噪声放大器的测试方法
        3.2.1 小信号参数测试方法
        3.2.2 1dB压缩点输出功率测试方法
        3.2.3 噪声系数测试方法
        3.2.4 耐功率测试方法
        3.2.5 恢复时间测试方法
    3.3 限幅低噪声放大器的测试
        3.3.1 限幅器测试结果
        3.3.2 低噪放芯片测试结果
        3.3.3 限幅低噪声放大器实物及测试结果
    3.4 限幅低噪声放大器的环境适应性实验
    3.5 限幅低噪声放大器的批生产可行性分析
    3.6 研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6.1 恢复时间超标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
        3.6.2 功率实验打火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4.1 本文的主要贡献
    4.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多模块串联高频高压充电机板上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模块化充电机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模块化充电机的发展现状
    1.3 模块化充电机的设计难点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模块化充电机的原理与关键技术分析
    2.1 单模块充电机的结构与原理
    2.2 多模块充电机的原理与技术难点
    2.3 本章小结
3 模块化充电机的设计与实现
    3.1 单模块充电机主电路元器件选择
    3.2 多模块充电机输出串联工作特性分析
    3.3 多模块充电机串联主电路仿真
    3.4 本章小结
4 模块化充电机辅助控制电路设计
    4.1 模块化充电机辅助电路设计
    4.2 模块化充电机控制电路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实验研究
    5.1 模块化充电机整体结构
    5.2 实验结果
    5.3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光伏电池理论模型仿真优化及多结单色光电池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本论文研究内容的国内外进展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2 单结光伏电池建模仿真和测试
    2.1 光伏电池理论基础
    2.2 光伏电池物理模型
    2.3 利用最优化算法迭代提取光伏电池模型最优参数
    2.4 本章小结
3 多结化合物光伏电池/模组/系统仿真和测试
    3.1 多结化合物光伏电池的建模和仿真
    3.2 聚光模组仿真和测试
    3.3 聚光发电系统仿真和测试
    3.4 本章小结
4 横向串联多结单色光电池的制备和测试
    4.1 单色光电池特点
    4.2 横向串联单色光电池设计优化
    4.3 横向串联多结单色光电池的制备和工艺流程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纵向串联多结单色光电池的制备和测试
    5.1 纵向串联多结单色光电池关键技术
    5.2 纵向串联多结单色光电池
    5.3 大面积纵向串联多结电池和大功率光电池模块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专利和成果
附录3 主要符号缩写对照表
附录4 Silicon单晶硅电池和R.T.C.France多晶硅电池原始数据
附录5 多结化合物光伏电池原始数据

四、大功率模块激光发射电源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物联网环境下的移动智能体安全导航技术研究[D]. 李祖泰.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面向关节故障的空间机械臂容错控制方法研究[D]. 袁博楠.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局部干法焊接电源研制[D]. 喻明.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 [4]大功率LED的热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韦士腾.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单粒小麦种子表型精细化获取方法研究与装备研发[D]. 吴婷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1)
  • [6]基于自升降潜标的浅海监测系统研究[D]. 刘自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7]低压氮化镓器件在高频功率变换器中的应用研究[D]. 崔少威. 燕山大学, 2019(03)
  • [8]限幅低噪声放大器一体化设计与实现[D]. 郑帅.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3)
  • [9]多模块串联高频高压充电机板上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傅方茂.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10]光伏电池理论模型仿真优化及多结单色光电池的制备研究[D]. 官成钢.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大功率模组激光发射电源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