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RM 发展概况

中国 RM 发展概况

一、A General Survey for RMs development in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21)在《单、双侧复合式抗阻训练对拳击运动员前、后直拳技术训练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双侧力量训练提升运动表现的重要作用和复合式抗阻训练提升训练效应已经被国内外学者广泛证实,而同一种训练方法的不同训练模式对拳击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效应的研究还没有深入。单、双侧复合式抗阻训练模式横向比较研究较少涉及,尤其搏斗类的拳击项目单、双侧研究不足。采用双侧肢体训练如自由负重深蹲、卧推、跳深等动作模式设计末端释放训练、快速伸缩训练等一定程度上可提升拳击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表现。然而,拳击技术动作特征属性决定着拳击属于单侧肢体发力动作模式,采用双侧训练设计可能不符合项目用力特征。故此,分析前、后直拳生物力学特征及出拳击打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助于设计单侧干预训练手段、提升直拳运动表现、丰富拳击专项训练理论,对拳击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推进作用。目的:研究1目的,从运动生物力学视角对前、后直拳技术进行技术诊断,分析影响前、后手直拳击打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及运动表现特征,有针对性的为直拳技术训练计划安排和动作设计提供依据。研究2目的,基于研究1结果设计单、双侧以及单+双动作训练方案包括动作结构、工作肌肉、阻力类型、动作速度、动作方向等,以期增强拳击运动员局部以及综合训练效应。提升前、后直拳技术击打效果,在保证优势侧前提下,重点改善弱势侧出拳效果,提升拳击运动表现。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试验法、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等研究方法对前、后直拳技术的击打效果特征和单、双侧以及单+双侧复合式抗阻训练效应进行研究。研究1主要采用Vicon红外三维动作捕捉系统、Delsys无线表面肌电系统、Kistler测力靶和测力台以及同步设备等对17名优秀拳击运动员身高[1.75±0.078m]、体重[66.06±2.768kg],进行前、后直拳技术生物力学诊断分析。研究2试验采用荷兰Xsens MTw Awinda惯性动作捕捉模块设备、Kistler测力台设备、Gym Aware线性传感器设备,对29名拳击运动员进行单、双侧和单+双侧干预训练,受试者被随机分为3组[身高:单侧组(UNI)1.73±0.08m、单+双侧组(UNI+BI)1.7±0.06 m、双侧组(BI)1.74±0.06m],[体重:单侧组(UNI)55.42±5.85 Kg、单+双侧组(UNI+BI)54.73±5.33Kg、双侧组(BI)59.67±8.39Kg]。分别进行单侧组(UNI)、单+双侧组(UNI+BI)、双侧组(BI)复合式抗阻训练的干预训练方案,评估为期8周的干预训练对拳击运动员不同力量素质、CMJ、DJ下肢运动表现和前、后直拳击打效果提升程度。研究1利用Graph Pad6.0软件对前、后直拳技术动作结构效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差异特征,对上肢运动表现和双下肢地反力特征与击打效果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前、后直拳在动作结构上以及出拳击打效果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前、后直拳的出拳效果普遍存在“非对称”特征即“优势侧和非优势侧”现象。这种“非对称”特征决定着单边训练可能更适合拳击专项技术动作。基于前、后直拳技术的上肢肩、肘、手各环节运动学表现特征的上肢环节依次加速、制动,符合速度叠加理论的鞭打动作原理。肌电特征方面,前、后直拳技术在启动—发力阶段、出拳—击打阶段的肌肉用力特征相似,下肢腓肠肌、股二头肌激活程度较高,上肢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激活程度较高,应设计上述肌肉的快速伸缩训练练习。运用spss26.0软件对所涉及的相关变量用逐步回归分析方式分别确立前、后直拳技术的击打效果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将所涉及的与出拳峰值速度程正相关的变量如1RM卧推、1RM深蹲、CMJ、后脚积极发力指数、前脚积极发力指数、躯干扭转角峰值速度、动作完成时间、上臂、前臂环节速度等自变量分别纳入前、后直拳的回归模型进行逐步回归分析:(1)后手直拳拳速(y)=3.839-1.592*动作完成时间(x1)+47.389*后快速发力指数/体重(x2)+8.306*CMJ(x3)。(2)前手直拳回归模型(y)=-1.273+0.094*后脚峰值力/体重(x1)+2.906*CMJ+0.743*前臂速度(x2)。从回归模型权重系数来看,CMJ对前、后直拳技术的击打效果权重系数最大,说明CMJ为代表的下肢爆发力为训练的重点,其次动作完成时间指标对后手直拳技术的击打效果产生负向影响,后脚发力指数指标为对拳速贡献较大。前手直拳回归模型中,上肢环节速度对拳速贡献呈正向关系。故此,应该注重下肢爆发力训练和上肢环节末端释放训练。研究2结果,三组经过8周的复合式抗阻训练后,组内前、后比较时,单侧组(UNI)、单+双侧组(UNI+BI)、双侧组(BI)在不同抗阻素质运动表现、Gym Aware系统所测的深蹲、卧推技术局部动作评价30%1RM、50%1RM和80%1RM力量各项指标均有较大的提升(p<0.05,p<0.01)。Kistler测力台所测试的下肢CMJ、DJ动作技术在干预前、后有所提升,Xsens MTw Awinda加速计所测试的前、后直拳击打效果均有显着性提升(p<0.05,p<0.01)。组间横向比较时,Gym Aware系统所测的杠铃杆仅有深蹲、卧推30%1RM峰值功率指标单侧组(UNI)和单+双侧组(UNI+BI)优于双侧组(BI)。Kistler测力台的CMJ、DJ动作中,单侧RSI反应力量指标差异显着(p<0.05),CMJ高度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Xsens MTw Awinda加速计所测试三组均显着增加了前、后手直拳击打效果方面指标(p<0.05),在均衡提升程度指标来看,单侧组(UNI)和单+双侧组(UNI+BI)的各自组内前、后直拳提升幅度不显着(p>0.05),而双侧组(BI)组内前、后直拳击打效果的绝对改变(提升程度)仍然出现差异(p<0.05),说明双侧组(BI)的双侧训练会进一步加大前、后直拳的“非对称性”特征。击打效果横向比较来看,前手直拳击打效果存在显着性差异,单侧组(UNI)和单+双侧组(UNI+BI)显着高于双侧组(BI)。后手直拳击打效果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单侧组(UNI)、单+双侧组(UNI+BI)、双侧组(BI)横向比较时后手直拳提升幅度效果无显着性差异。全文结论:单侧和单+双侧复合式抗阻训练设计在提升前手直拳击打效果以及改善30%1RM快速力量素质能力方面优于双侧训练组。相比于双侧训练,单侧和单+双侧复合式抗阻训练能在保证后手拳训练前提下,快速发展前手拳训练效应。

桂毅[2](2021)在《青年女子赛艇运动员力量素质与测功仪成绩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探索青年女子赛艇运动员各部位力量素质与测功仪成绩之间的关系,为教练员合理安排力量训练计划,提高力量训练效果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以上海市青年女子赛艇队1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训练阶段: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为期4个月的冬训备战,作为体能教练,亲自带训力量训练课次。一般每周3次,每次持续90-120min。练习动作主要包括:深蹲、卧拉、硬拉、倒蹬、高翻、垂直纵跳、腹肌和背肌耐力、2min卧拉、2min深蹲和2min倒蹬。分别在冬训前的1周和冬训结束后的1周,测量1RM的深蹲、卧拉、硬拉、倒蹬、高翻重量;以垂直纵跳摸高的形式测量垂直纵跳高度;双手交叉半悬垂趴位和仰卧位测量腹肌和背肌最大持续时间;分别测量2min内50%1RM(冬训前)卧拉、深蹲、倒蹬最大重复次数以评价力量耐力水平;测量全力完成测功仪500m、2km、5km所需时间,以评价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专项最大能力和最大有氧运动能力的变化。以配对T检验比较冬训前后各项力量素质水平和测功仪成绩之间的变化;以Person相关性检验评估各项力量素质与测功仪成绩之间的相关性;以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测功仪500m、2km和5km运动成绩最为重要的力量素质。研究结果:(1)与冬训前相比较,冬训后1RM的卧拉、深蹲、高翻、倒蹬均显着提高,提高幅度分别为5.24%、9.12%、8.95%、25.3%(P=0.005、0.001、0.001、0.001);背肌和腹肌耐力水平显着提高131.32%、189.26%(P=0.001、0.001);垂直纵跳最大高度15.81%(P=0.001);2min 50%1RM卧拉、深蹲、倒蹬最大次数分别升高11.39%、17.7%、15.73%(P=0.001、0.001、0.001);测功仪500m、2km、5km成绩均显着改善,提高幅度分别为1.26%、1.12%、4.16%(P=0.022、0.001、0.001)。(2)1RM倒蹬和背肌耐力(s)与测功仪500m成绩呈中等显着负相关(r=-0.524,P=0.026;r=-0.515,P=0.029);1RM高翻、2min 1RM50%卧拉、倒蹬(个数)与测功仪2km测功仪成绩呈中等显着负相关(r=-0.581,P=0.011;r=-0.506,P=0.032;r=-0.644,P=0.004);2min 50%1RM倒蹬(次数)与5km测功仪呈中等显着负相关(r=-0.530,P=0.024);(3)力量与测功仪2km成绩的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发现,1RM高翻和2min 50%1RM倒蹬次数是预测测功仪2km成绩最为关键的两个指标,方程为:测功仪2km成绩=652.494-1.341×(1RM高翻)-3.349×(2min 50%1RM倒蹬次数),模型解释率为58.3%(P=0.001);纳入预测测功仪5km成绩的力量素质仅有2min 50%1RM倒蹬次数,预测方程为:测功仪5km成绩=1780.455-15.938×(2min 50%1RM倒蹬次数),模型解释率为28.1%(P=0.024);纳入预测测功仪500m成绩的力量素质有1RM倒蹬、腹肌耐力最大时间和1RM卧拉,预测方程:测功仪500m成绩=159.441-0.098×(1RM倒蹬)-0.088×腹肌耐力最大时间-0.729×(1RM卧拉),模型解释率为78.1%(P<0.001)。结论:4个月的冬训后力量水平和运动能力均得到改善。其中,1RM倒蹬、2min 50%1RM倒蹬最大次数、1RM高翻可能对赛艇测功仪成绩之间的提高有重要影响。

张健[3](2021)在《赤泥协同多源固废制备注浆材料组成设计、水化机理与性能调控》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公路铁路、水利水电、城市地下空间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工程投入建设,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规模及难度最大的国家。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遭遇断层、破碎岩体、软弱地层、岩溶等不良地质,极易诱发围岩塌方、突水突泥、涌水溃砂等地质灾害,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对施工人员、机具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威胁着隧址区水文、生态环境。注浆材料作为对不良地质体进行治理的主体,在注浆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硅酸盐水泥基注浆材料应用最为广泛,但随着地下工程灾害治理难度的提升,水泥基注浆材料凝结时间长、早期强度增长率低等工程性能缺陷日益突出,并且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加,水泥制备原料不可再生,制备过程能耗高、污染重等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因此,研发一种高性低价的新型注浆材料,成为保证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安全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每年将产生高达数十亿吨的工业及城市固体废弃物,目前这些固废大多以堆存为主,综合利用没有根本突破,堆积日增,环境社会压力巨大。然而固废化学组成虽各不相同,但其主要成分均为SiO2、CaO、Al2O3、Fe2O3等,具有潜在胶凝活性,利用固废制备注浆材料,不但能够实现隧道与地下工程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控,推动我国地下工程建设发展;同时也符合环保行业和绿色建筑业的发展需求,是“生态文明”和社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固废制备注浆材料时存在组成波动性大、胶凝活性差、污染环境等问题,如何利用固废制备绿色高性低价的注浆材料已成为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以注浆工程性能需求为导向,以典型难利用工业固废赤泥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固废制备注浆材料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展开研究,建立了多类型固废协同利用的赤泥基注浆材料的制备理论,分析了赤泥基注浆材料水化机理,探究了其水化动力学模型,形成了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调控方法,确保了新型注浆材料的服役安全特性及环保特性,并实现了赤泥基注浆材料节能减排降耗容量分析,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针对赤泥胶凝活性低,组成复杂多变的利用难题,揭示了赤泥胶凝活性提升机制,确定了赤泥协同多类型固废胶凝体系不同类型水化产物的形成规律,提出了赤泥基注浆材料制备过程中的配比设计方法,建立了基于多类型固废协同利用的赤泥基注浆材料制备理论;(2)探究了赤泥基注浆材料水化硬化过程中浆体流变动力学特征、自由水赋存状态变化规律、微观形貌变化特征以及水化放热量变化规律。确定了赤泥基注浆材料的水化动力学特征,揭示了赤泥基注浆材料的水化机理,依托Krstulovic-Dabic模型分析了赤泥基注浆材料的水化动力学特征;(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的岩土工程对注浆材料提出了不同的性能要求,揭示了赤泥原料粒径、水灰比、外加剂等制备参数对赤泥基注浆材料工作性能的作用机制,提出了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的动态调控方法,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建立了赤泥基注浆材料凝结时间和力学强度的动态预测方法;(4)分析了赤泥基注浆材料在离子侵蚀、应力荷载等服役环境下力学性能的演化规律,根据Weibull函数分布和Lemaitre应变等效原理提出了赤泥基注浆材料结石体失稳破坏的数学关系;(5)针对赤泥碱性组分、重金属等污染因子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阐明了赤泥基注浆材料结石体中碱性组分和重金属元素的浸出规律,揭示了污染因子的固化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固化方法,实现了赤泥基注浆材料在岩土工程应用过程中的绿色环保特性,并基于eBalance全寿命周期方法实现了赤泥基注浆材料在岩土工程中应用的节能减排降耗容量分析。

刘少君[4](2021)在《稻虾综合种养土壤磷素形态变化及磷素平衡状况研究》文中提出稻虾共作模式是一种运用生态学原理,把水稻种植和小龙虾养殖有机结合起来生态种养模式。稻虾共作模式中,克氏原螯虾的引入,不仅改变了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而且对稻田土壤的理化性状也产生了影响。本研究通过两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水稻单作(RM),稻虾共作投食(RC1)和稻虾共作不投食(RC0)三种不同处理下稻田土壤磷素形态和有效性的响应机制,水稻植株养分动态变化规律和稻田系统磷素平衡状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虾共作模式较水稻单作模式显着提高了土壤p H值;稻虾共作(RC1和RC0)处理较水稻单作(RM)处理显着提高了稻田土壤0~10 cm土层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与水稻单作模式相比,稻虾共作模式显着提高了稻田土壤速效磷和有机磷含量,显着提高了土壤磷素活化系数;土壤无机磷和酸性磷酸酶含量则无显着差异。(2)与水稻单作模式相比较,稻虾共作模式提高了活性磷组分,降低了中等活性磷组分,对闭蓄态磷组分则无显着影响。稻虾共作(RC1和RC0)模式较水稻单作模式显着提高了土壤活性磷组分中Na HCO3-Pi和Na HCO3-Po含量,降低了中等活性磷组分中的Na OH-Po含量,稻虾共作投食(RC1)处理显着提高了闭蓄态磷组分(HCl.Conc-Pi、HCl.Conc-Po和Residual-P)含量。冗余分析(RDA)表明,水稻单作(RM)处理中影响磷形态的关键因素是全氮、有机质和全磷;稻虾共作投食(RC1)处理中影响磷形态的关键因素是全磷;稻虾共作不投食(RC0)处理中影响磷形态的关键因素是p H。相关性分析和逐步线性回归表明,水稻单作(RM)处理中,中等活性磷和全氮显着正相关,闭蓄态磷和全磷显着正相关;稻虾共作投食(RC1)处理中,活性磷和p H显着负相关,中等活性磷和p H显着负相关;稻虾共作不投食(RC0)处理中,活性磷和p H、有机质显着正相关,中等活性磷和p H显着正相关,闭蓄磷和p H显着正相关。(3)稻虾共作(RC1和RC0)模式较水稻单作模式能提高水稻茎部和叶部的磷含量和植株成熟期磷素累积量。三种模式下农场磷平衡均表现出盈余,稻虾共作投食模式磷盈余量高于水稻单作和稻虾共作不投食模式,而磷循环量则低于稻虾共作不投食模式;稻虾共作不投食模式减少磷素滞留在环境中,提高了磷素利用率;(4)稻田生产力方面,水稻单作(RM)、稻虾共作投食(RC1)和稻虾共作不投食(RC0)三种模式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无显着差异;生态效益方面,相较于稻虾共作投食模式,稻虾共作不投食模式降低了稻田田面水总磷和水溶解磷浓度,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经济效益方面,稻虾共作模式(RC1和RC0处理)纯收入较水稻单作处理分别增加了8146(?)·hm-2和8641(?)·hm-2。

杨大兵[5](2021)在《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文中提出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是我国乃至世界稻区最重要的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危害。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南方稻区籼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世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方向,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抗性表现往往直接影响其所配两系法杂交水稻组合的抗性水平。利用已有主效抗病虫基因的聚合进行水稻病虫害抗性的遗传改良是最经济有效而绿色友好的病虫害防控方式。丰39S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米质优等诸多特点,所配组合已经大面积推广,但不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本研究利用以回交育种为主线的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将稻瘟病抗性基因Pi2、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7和Xa23、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精准地渗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首先创建携带不同抗性基因的单基因导入系,再通过基因聚合培育多抗的光温敏核不育系,获得了一系列以丰39S为遗传背景的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和抗褐飞虱的新不育系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尽快改良丰39S对稻瘟病的抗性,首先利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供体亲本华1201S中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2快速地导入到丰39S的遗传背景中,创建出2个携带纯合Pi2基因的新株系DB16206-34和DB16206-38。用57个稻瘟病菌株进行的人工接种鉴定表明,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苗瘟抗谱为94.70%,而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为18.30%;在湖北恩施和宜昌的稻瘟病病区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新株系及所配的部分杂交组合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达到中抗以上,较丰39S及所配杂交组合的抗性明显提高。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育性转换特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和所配组合的产量均与丰39S相似。其中DB16206-34被命名为“华634S”,作为抗稻瘟病不育系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所配组合“华634S/9311”和“华634S/丰香恢1号”作为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组合参加了湖北省和国家水稻区域试验。2、以携带Pi2基因的DB16206-172(DB16206-34的姐妹系)、携带Xa7基因的华1228S、携带Xa23基因的华1015S、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华1165S为供体,与丰39S杂交、回交和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创建了Pi2基因位点插入片段567.0 kb、与丰39S遗传背景相似度99.85%的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1-414-3-3。用同样方法创建的Xa7、Xa23、Bph14、Bph15单基因导入系分别是DB17174-111-2、DB17207-217-244-8、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插入片段长度688.4kb-1574.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99.82%-99.60%。抗性鉴定结果表明,DBQ18071-414-3-3(Pi2)抗稻瘟病,DB17174-111-2(Xa7)和DB17207-217-244-8(Xa23)抗白叶枯病,DBQ18077-3-2-1(Bph14)和DBQ18080-61-407-1(Bph15)中抗褐飞虱。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育性转换特性均与丰39S相似。因此,可以将建立的单基因系用于后面的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3、通过将单基因导入系的相互杂交和对目标基因的前景选择,创建了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68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9.05%;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974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8.98%。将创建的多基因系用于后面的性状鉴定和组合测配。4、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的鉴定结果表明,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的苗瘟抗谱是94.12%-97.06%,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是35.29%。在湖北宜昌市远安县望家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是0级-2级、穗瘟发病率是0%-6%,丰39S的叶瘟是7级、穗瘟发病率是76%。以黄华占为父本与4个多基因聚合系配组的组合,叶瘟是0级-3级、穗瘟发病率是4%-9%,对照组合“丰39S/黄华占”的叶瘟是5级、穗瘟发病率是51%。在湖北恩施州两河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都是2级,穗瘟发病率是9%-15%,丰39S的叶瘟是8级,穗瘟发病率是100%。5、华中农业大学病圃人工接种PXO61、PXO99、ZHE173、GD1358、Fu J、YN24和He N11等7个白叶枯病菌株的鉴定表明,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以及它们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都高抗7个菌株。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抗PXO61、ZHE173、GD1358、Fu J和He N11等5个菌株,不抗其他2个菌株,它们所配的组合抗PXO61、ZHE173、Fu J和He N11等4个菌株,不抗其他3个菌株。而丰39S感6个菌株、中抗1个菌株He N11,丰39S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对7个菌株均表现感病。6、苗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导入系DBQ18077-3-2-1(Bph14)表现为中抗褐飞虱,导入系DBQ18080-61-407-1(Bph15)和4个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对褐飞虱表现为抗级。4个多基因聚合系与同时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是抗褐飞虱的,但是与不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表现为中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2个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4个多基因聚合系以及它们所配的组合都是抗褐飞虱的。7、人工气候箱和武汉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表明,单基因导入系和多基因聚合系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都是日平均温度22℃-23℃,稳定不育期81 d-86 d,与丰39S的育性转换特性完全一致。8、海南可育期的生育特性、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鉴定表明,创建的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99 d-101 d、单株粒重20.9 g-24.8 g、株高82 cm-88 cm、单株有效穗数9个-10个、平均穗长19 cm-20 cm、每穗总粒数138粒-162粒、结实率60%-73%、千粒重25 g-26 g、整精米率66%-69%、垩白粒率0.0%-0.5%、长宽比2.7-2.9、直链淀粉含量12%-13%、胶稠度89 mm-91 mm,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观察表明,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84 d-86 d、主茎叶片数14.0片-14.4片,株高85 cm-87 cm、单株有效穗数8个-9个、平均穗长24 cm-25 cm、每穗总颖花数175朵-192朵,柱头外露率24%-39%,也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9、以4个多基因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及丰39S为母本、4个两系恢复系五山丝苗、HB17004-7-88、黄华占和HB17010-180-171-1为父本配制了杂交组合,分别在海南和武汉育种试验站进行了3次重复的比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南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33 g-39 g,在武汉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49 g-51 g。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多基因聚合系所配组合的产量与丰39S所配组合的产量没有显着差异。导入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差异。综上,通过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育种策略,已经将Pi2、Xa7、Xa23、Bph14和Bph15等不同抗性类型的基因精准地导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培育出来的多基因聚合系的遗传背景与丰39S高度相似,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抗性明显提高,育性转换特性、生育特性、开花习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产量配合力都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显着差异。实现了本研究提出的研究目标,创建的多基因导入系可以替代丰39S用于培育“三抗”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本研究是第一个利用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精准地进行多基因渗入、定向改良多个性状的育种案例。

陈凯园[6](2021)在《利用CRISPR技术创建水稻抗病相关突变体的研究》文中指出植物病害严重影响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威胁世界粮食安全。水稻作为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建立高效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方法,获得丰富的遗传资源,对于深入了解水稻抗病分子机制,加速水稻抗病育种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出现为生命科学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该领域的迅速发展,除了使用最为广泛的CRISPR-Cas9之外,新的CRISPR系统被不断发现,尤其是CRISPR-Cas12a,极大拓展了基因组编辑的范围。此外,基于CRISPR-Cas系统的各种遗传操作工具也被开发出来,使CRISPR系统的应用不再局限于基因编辑,还可以进行转录调控、表观修饰、碱基编辑等。本研究旨在建立并优化多种适用于植物的CRISPR技术,加速水稻抗病相关基因的鉴定。为此,我们在水稻中建立了CRISPR转录激活系统以及基于Cas12a的多位点编辑系统。此外,我们还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阵列式CRISPR文库构建方法,并基于该方法构建了靶向水稻全部类受体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s,RLKs)的CRISPR突变体库。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第一,构建并比较了基于dCas9的不同载体系统的转录激活效率。本研究建立了三种不同的转录激活载体系统,包括在d Cas9上融合转录激活结构域VP160的d Cas9-VP160系统、d Cas9融合SNAC1转录激活结构域(SNAC1 activation domain,SA)的d Cas9-SA系统以及基于d Cas9-MCP-VP160的协同激活系统。通过在水稻原生质体中的比较,d Ca9-VP160表现出最高的激活效率,可将目标基因的表达提高22.8倍。随后,利用内含子表达t RNA-g RNA(intronic polycistronic t RNA-g RNA,in PTG)的策略,进一步优化了d Cas9-VP160转录激活载体,构建单个PolⅡ启动子同时表达sg RNA和d Cas9-VP160的融合基因结构。内含子表达sg RNA的in PTG-d Cas9-VP160系统比常规的Os U3p表达sg RNA的转录激活效率提高了2.3~4.1倍。第二,建立适用于水稻的FnCas12a以及Lb Cas12a高效多位点编辑系统。本研究建立了四种基于Cas12a的多位点编辑载体系统,包括利用Os U3p表达cr RNA的p32Fn和p32Lb,以及内含子表达cr RNA的p33Fn和p33Lb。结合这些载体,我们还设计了利用cr RNA array和PTC(Polycistronic t RNA-cr RNA)同时表达多个cr RNAs的策略实现多位点的编辑。通过在水稻原生质体以及转基因植株中对比不同系统的效率,结果表明,所有系统都能在水稻中实现多位点的编辑,其中Os U3p::cr RNA array-UBI10p::Fn Cas12a表现出最高的多基因编辑效率以及靶片段删除的效率。此外,本研究对比了目前水稻中已建立的基因组编辑系统的效率,包括CRISPR-Cas9、Fn Cas12a、Lb Cas12a以及Cas9-NG。结果表明,CRISPR-Cas9表现出远高于其他的基因编辑效率(92.6%)和双等位基因突变效率(85.1%),因此,选择CRISPR-Cas9用于构建高通量遗传筛选体系。第三,设计了FLASH基因编辑流水线用于CRISPR文库构建。利用CRISPR进行遗传筛选时往往需要大量的突变植株,过去常采用构建混合型CRISPR文库(pooled CRISPR library)的方式来实现,而该方法需要繁琐的测序来确定每个植株的sg RNA,花费也较多。因此,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新的阵列式CRISPR文库(arrayed CRISPR library)构建方法,即通过PCR检测不同长度的片段来代替sg RNA鉴定的FLASH(Using PCR fragment-length-tag to proxy sg RNA distinguishing)CRISPR文库构建方法。在FLASH基因编辑流水线中,我们构建了一套12个包含不同长度DNA片段作为标签(FLASH标签)的CRISPR-Cas9载体。当把sg RNA组装到这些载体中后,每组12个载体中的每个sg RNA即与特定的FLASH标签偶联在一起。这样的一组12个载体即可混合转化获得基因编辑植株。由于sg RNA与FLASH标签的偶联关系,利用PCR和常规的凝胶电泳即可简单快速的鉴定出由FLASH标签所代表的sg RNA,进而获得所突变靶基因的信息。利用该方法可以快速构建阵列式CRISPR文库用于不同规模的植物基因编辑。第四,利用FLASH基因编辑流水线,构建了靶向水稻全部1072个RLK基因的阵列式CRISPR文库。以12个Cas9/sg RNA载体为一组,我们将靶向RLK的sg RNA分别克隆到携带FLASH标签的Cas9载体中,全部载体共分为89个转化小组,一次性转化获得5039个T0代转基因株系。通过检测FLASH标签的方法,快速且准确地完成全部植株sg RNA的鉴定。根据检测结果,RLK突变体库覆盖了89%(955/1072)的靶基因,其中74.3%(710/955)的基因有≥3个独立的T0株系。RLK突变体库具有极高的突变效率,在391个随机检测的靶基因中,有92.1%(360/391)发生了编辑,说明FLASH标签也紧密关联了靶基因突变。此外,FLASH基因编辑流水线还允许我们对发生频率较低的T-DNA瞬时表达的意外编辑事件进行追踪。RLK突变体库可用于水稻抗病相关基因的快速筛选,利用稻瘟病菌M.oryzae离体接种,我们从14个候选基因中初步筛选到8个正调控水稻抗病的RLK基因。综上所述,本研究首先优化并比较了用于植物基因组编辑和转录激活的CRISPR-Cas系统。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最为高效的CRISPR-Cas9系统,建立了用于水稻阵列式文库筛选的FLASH基因编辑流水线。实践表明,该方法以其高效、灵活等优势能够快速构建各种规模的阵列式CRISPR文库,促使CRISPR筛选成为植物研究的常规方法。本研究所建立的多种CRISPR遗传操作技术以及丰富的RLK突变体资源必将加快作物遗传育种和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

刘群群[7](2021)在《滨海河流沉积物的典型重金属质量基准确定及Cd污染原位修复研究》文中提出沉积物是水生生态系统重金属迁移转化重要的源和汇。近年来,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目前,我国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形势不容乐观,时刻威胁着水生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的安全。因此,重金属污染沉积物的有效管控迫在眉睫。然而,我国尚没有相应的河流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或标准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进行有效的监管与评价,重金属有效治理的技术研究也相对滞后。鉴于上述现状,本研究分别从重金属污染沉积物的评估和治理两个角度,探究基于改进的相平衡分配法建立流域尺度沉积物重金属环境质量基准(SQG)的可行性,再结合质量基准开展了Cd污染沉积物的原位修复技术研究,以期为重金属污染沉积物的有效管控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滨海河流沉积物典型重金属质量基准的确定:以胶莱河(JL)和夹河(JH)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地表水水质标准(GB 3838-2002),建立了流域尺度的Cd、Cu、Pb和Zn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此外,还探究了两条河流沉积物和间隙水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赋存形态、分配系数和环境风险。结果表明,JH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高于JL,而间隙水中重金属含量则呈相反趋势。重金属赋存形态分析表明,沉积物中大部分重金属以残渣态为主。重金属在沉积物和间隙水中的分配主要受沉积物和间隙水性质以及外源重金属输入的影响。污染因子法分析表明,JH和JL沉积物大部分站位Cd呈高或极高污染水平;间隙水标准毒性单位和Nemerow指数表明,两条河流沉积物大部分站位间隙水单一重金属均不会对生物产生毒性。结合地表水水质标准改进的间隙水水质标准,采用改进的相平衡分配法建立了流域尺度的重金属SQG。可以发现,流域尺度的重金属SQG可以合理地对不同水功能区的沉积物进行不同等级的划分。基于SQG的沉积物重金属评价结果表明,两条河流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物毒性效应较低。由此可见,依据不同的水功能区划而建立流域尺度的重金属SQG是可行的。(2)不同材料负载纳米零价铁前后对Cd污染沉积物的原位固定修复:采用沸石、海泡石、赤泥(RM)和生物炭(BC)负载纳米零价铁(nZVI)后,然后将它们用于Cd污染沉积物的原位固定修复(90d),并探究了修复后沉积物理化性质、Cd稳定性和细菌群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修复后沉积物理化性质发生了显着改变(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沉积物Cd弱酸溶解态占比减少了11%~47%,而残渣态占比增加了50%~1000%,Cd稳定性得到提高。在4种原材料中,RM和BC对Cd污染沉积物的固定化效果明显高于海泡石和沸石;特别地,相对于原材料而言,改性材料对Cd的固定化效率更高,浸出毒性比原材料修复下降低了15%~22%。固定化修复提高了沉积物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在所有材料中,nZVI/RM和nZVI/BC的修复效果最好;相比于对照组,其浸出毒性分别下降了42%和44%。此外,固定化修复还可以通过增加Fe(III)还原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丰度来分别促进Fe(III)和硫酸盐的还原,从而有利于沉积物Cd的固定。总体来看,BC(nZVI/BC)对沉积物Cd的固定化效果好,且对沉积物的不良影响小,可作为Cd污染沉积物固定修复的首选材料。(3)nZVI/BC和BC原位固定修复Cd污染沉积物的效率及细菌响应:为探究修复时间和修复剂量对BC和nZVI/BC修复效果的影响,采用不同剂量BC和nZVI/BC对沉积物Cd进行了更长时间的原位固定(140d),研究了BC和nZVI/BC对沉积物Cd稳定性和细菌群落的影响,并探讨了它们在不同pH值下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施用BC和nZVI/BC可使沉积物Cd向上覆水和间隙水的释放分别降低了31%~69%和26%~73%。与对照组相比,修复后沉积物Cd的稳定性得到提高,Cd浸出毒性降低了7%~29%。这直接证明了原位固定修复后沉积物Cd对上覆水和间隙水的风险降低,沉积物Cd的生态风险下降。这说明经过一段的修复时间后,沉积物Cd可能会满足相应的重金属SQG。Cd可移动性的降低与BC或nZVI/BC的添加剂量密切相关,呈现剂量依赖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pH值处理下,nZVI/BC对沉积物Cd释放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BC。在碱性条件下,BC和nZVI/BC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酸性和中性条件。细菌群落分析表明,低剂量的修复材料提高了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但是,由于沉积物理化性质的变化和修复材料毒性的影响,施用高剂量的修复材料会对沉积物细菌群落产生不利影响。(4)BC负载纳米Fe2O3原位覆盖Cd高度污染沉积物的效率:由于nZVI复合材料合成成本较为昂贵,且固定化修复见效较慢;因此,进一步采用了BC和BC负载的纳米Fe2O3(nFe2O3@BC)原位覆盖Cd高度污染沉积物,并探究了BC和nFe2O3@BC的覆盖性能、适用条件和修复机理。结果表明,覆盖60 d后,BC和nFe2O3@BC均一定程度上抑制了Cd从沉积物向上覆水和间隙水的释放(抑制效率>99%),表明沉积物Cd对间隙水和上覆水造成的风险经原位覆盖后降低。在上覆水所有不同pH和干扰强度处理下,nFe2O3@BC覆盖的效果均优于BC覆盖。特别地,低pH值和高水力扰动均会削弱BC和nFe2O3@BC原位覆盖的效果。鉴于Cd的高毒性,不适合在酸性和中性水体(pH=3、5和7)中使用BC原位覆盖Cd污染沉积物,而在所有pH处理组中均可使用nFe2O3@BC覆盖。BC和nFe2O3@BC覆盖在高水力干扰下(搅拌速度=150 rpm)会失效,但nFe2O3@BC覆盖在低水力干扰下(搅拌速度=0和100 rpm)仍然有效。薄膜扩散梯度技术的分析结果表明,BC和nFe2O3@BC覆盖均抑制了沉积物Cd向间隙水的释放。在BC(98.74%)和nFe2O3@BC(98.10%)覆盖层中吸附的大部分Cd可能会重新释放到水体中,因此需要及时处理覆盖层。另外,过量使用nFe2O3@BC作为覆盖材料可能会增加Fe释放的风险。

李影[8](2021)在《侧柏木质素生物合成的转录及代谢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侧柏是我国华北地区重要的荒山造林树种,也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病虫害少、寿命长等习性。在药用、观赏、生态、科研等方面都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木质素作为植物体内重要的大分子有机物质,在疏导水分、加强植物机械强度和抵抗不良环境影响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目前木质素的合成机理已经在多个物种中展开了研究,但关于侧柏木质素的研究尚少,木质素在侧柏中的生物合成途径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以侧柏半同胞家系1年生播种苗为研究对象,对该家系根、茎、叶中的木质素含量进行年动态观测,探究其木质素年变化规律,并对侧柏茎中代谢物与木质素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在侧柏茎部发育的3个关键时期进行转录、代谢联合分析,对侧柏茎中木质素的生物合成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不同时期差异基因、差异代谢物表达量和丰富度的相互关系,梳理出侧柏茎部木质素合成的关键调控机理,为调控侧柏木质素含量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侧柏组织木质素含量年变化侧柏根、茎、叶中木质素含量存在极大的年变化,其随季节变化呈现出极显着的差异。在侧柏发育较为幼嫩的6月初木质素含量最高,后随6月初至7月初侧柏的发育,木质素含量逐渐下降,在7月初至7月中旬期间木质素含量逐渐上升,随后经8月至11月木质素含量逐渐下降,并在11月达到最低值;侧柏不同组织中木质素含量差异极显着,呈现出根>茎>叶的趋势。(2)侧柏茎部木质素分布的解剖特征分析侧柏茎部木质素主要分布在髓、木质部、韧皮部、周皮、表皮中,且木质素主要分布在各组织细胞的细胞壁中。在木质部中木质素的含量最高,早期发育的髓中木质素的分布,后随着茎部的生长逐渐增多。韧皮部中的木质素主要分布在韧皮纤维中,周皮和表皮中有少量的木质素分布。(3)侧柏茎代谢物及酚酸类化合物定量及定性分析侧柏茎中共检测到代谢物226种,被分为7大类,其中,种类最多的为黄酮类,共有112种,占总数的49.5%。侧柏茎中含量最多的代谢物为黄酮,总量达到了代谢物总量的47.27%。侧柏茎中共检测到酚酸类化合物46种,含量最多的是迷迭香酸葡萄糖苷。侧柏茎中共检测到木质素的合成前体化合物10种,其中松柏醇的含量最高,占总含量的12.27%,含量最少的是咖啡醇,占总含量的7.05%。(4)基于多组学分析的不同时期侧柏茎部木质素合成差异分析各对比组合之间均得到大量的差异基因及差异代谢物,RM1 vs RM2组合共得到10000条差异基因,63种差异代谢物;RM1 vs RM3组合中共得到24801条差异基因,80种差异代谢物;RM2 vs RM3组合中共得到19995条差异基因,72种差异代谢物。在GO数据库中,RM1 vs RM2差异对比组合中,差异基因被富集到3大类,55小类GO条目中;RM1 vs RM3差异对比组合中,差异基因被富集到3大类,56小类GO条目中;RM2 vs RM3差异对比组合中,差异基因被富集到3大类,56小类GO条目中。在KOG数据库中,RM1 vs RM2对比组合中,差异基因被富集到4大类,24小类功能分类中;RM1 vs RM3对比组合中,差异基因被富集到4大类,25小类功能分类中;RM2 vs RM3对比组合中,差异基因被富集到4大类,25小类功能分类中。在KEGG数据库中,RM1 vs RM2组合中差异代谢物分布在27条pathway中;RM1 vs RM3组合中差异代谢物分布在14条pathway中;RM2 vs RM3组合中差异代谢物分布在14条pathway中。(5)侧柏茎木质素合成调控的关键机理将侧柏茎不同发育时期对比组合中木质素合成相关的基因、代谢物进行精确筛选,选择出侧柏木质素合成过程中等7个关键酶,调控各关键酶合成基因Cluster-44281.111830、Cluster-44281.38217、Cluster-44281.38219等24个。通过对不同时期差异基因的GO、KOG及KEGG功能注释,梳理出侧柏木质素的关键调控途径。

冉瑾怡[9](2021)在《磷肥施用与不同优化措施对旱地冬小麦根际过程、产量及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地区土壤pH和碳酸钙含量较高,外源磷肥易被土壤固定导致作物难以吸收利用磷素,故开展优化施肥与栽培措施及其调控的根际过程机制研究对实现磷素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磷肥长期定位试验的根际土细菌测序并结合土壤化学性质分析了长期施磷肥对冬小麦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组成的影响,并通过不同栽培与施肥措施的两年田间试验探究了冬小麦在不同优化调控措施下实现磷素高效利用的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16S rRNA和pho D基因测序的结果表明,磷肥长期施用改变了基于16S rRNA和pho D基因的细菌群落结构。基于16S rRNA基因细菌群落结构对施用磷肥较敏感,P200处理显着降低了OTU数目和Shannon指数;各处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中的前5个优势门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前5个优势属分别为马西利亚属(Massilia)、RB41、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土地杆菌属(Pedobacter)和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速效磷、有机磷、全磷、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细菌群落结构密切相关。pho D基因细菌群落在各处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中的优势门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藻细菌门(Cya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前5个优势属分别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念珠藻属(Nostoc)、小梨形菌属(Pirellula)、粘球藻属(Gloeocapsa)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pho D基因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没有显着相关性,且各处理间OTU数目、Chao1和Shannon指数无显着差异。2.与农户模式(FP,P2O5120 kg/hm2,磷肥撒施)相比,农户减磷模式(RP,减磷42%即P2O570 kg/hm2,磷肥撒施)在拔节期和抽穗期总根长、根表面积和直径在0-0.5 mm内的细根长降幅分别在20.1%~29.6%、19.8%~22.7%和19.4%~31.6%之间,但提高了碱性磷酸酶活性8.5%和6.2%;成熟期显着降低籽粒磷含量5.8%,产量和生物量差异不显着,但显着提高了磷肥偏生产力70.8%。3.与RP处理相比,条施模式(BF,P2O570 kg/hm2,磷肥条施)在拔节期和抽穗期提高了耕层速效磷含量5.5%和11.6%,降低了碱性磷酸酶活性12.8%和7.2%,降低菌根侵染率12.7%和16.0%;成熟期提高籽粒磷含量4.7%,但降低产量和生物量5.0%和6.6%。4.与RP处理相比,覆膜条施模式(RM+BF,P2O570 kg/hm2,垄覆沟播,磷肥条施)在拔节期和抽穗期提高了碱性磷酸酶活性12.7%和8.4%,抽穗期显着降低总根长和直径在0-0.5 mm范围内的细根长35.7%和38.7%;成熟期提高了公顷穗数6.3%,显着提高产量、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磷肥偏生产力,增幅分别为19.6%、18.0%、15.7%和19.6%,同时显着提高地上部氮、磷、钾累积量15.7%、21.3%和19.3%。综上,在西北旱地冬小麦种植过程中,长期高磷肥投入会降低土壤细菌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在当前农户磷肥用量(P2O5120 kg/hm2)的基础上适量减施磷肥(P2O570kg/hm2)是可行的。在磷肥减量的基础上,通过覆膜条施的优化调控处理,可以显着提高籽粒产量、生物量、磷肥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时冬小麦籽粒磷含量未显着下降,而且磷累积量显着提高,实现了磷素的高效利用。因此,磷肥减施配合覆膜与磷肥条施可作为一种优化的栽培模式进行推广。

余梦[10](2021)在《种植模式和播期对冬小麦生长及土壤水氮利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冬小麦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农业区主要粮食作物,但该区农业近几十年来接连受到干旱和全球变暖的叠加影响,常规栽培方式及播期会导致冬小麦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偏低、农时操作时间紧迫,使得粮食作物种植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为解决该区缺水、水氮利用效率低及农时紧张的问题,有必要针对该区当前种植制度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以正常播期下传统平作种植模式作对照,研究了垄沟全覆膜及平作全覆膜的保墒种植方式和推迟播期对冬小麦生长发育、氮素吸收、产量与经济效率、水氮利用效率及土壤水、肥、热等环境状况的影响,探讨了覆膜与集雨保墒种植模式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农业区的保水增产效应,并结合通径分析,确定了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农业区冬小麦适宜的播期及配套种植模式,为保障该区冬小麦的产量及提高水氮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与正常播期相比,推迟播期(晚播和最晚播)会抑制冬小麦越冬前的生长、分蘖,不利于冬小麦全生育期内对自然降水及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最晚播还会影响穗的发育,显着降低了千粒重;缩短营养生长时间,延缓冠层发育及衰老进度,因此提高了开花至成熟期的光合作用;提高了成熟期0-40 cm的土壤水分含量、硝态氮及铵态氮含量和氮素利用效率。(2)与平作不覆膜种植模式相比,垄沟全覆膜及平作全覆膜种植模式均能促进冬小麦全生育期的生长发育及越冬前的分蘖,穗部发育更好;增加冬小麦全生育期0-20cm土层的含水率、0-200cm土层耗水量及20cm处土壤温度(垄沟全覆膜种植模式增温和降温均较平作全覆膜种植模式更快);显着增加了氮素收获指数、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其中垄沟全覆膜种植模式较平作全覆膜种植模式对冬小麦孕穗至成熟期的生长发育促进更明显,对冬小麦氮素收获指数、氮素利用效率的增幅更大,且能减弱推迟播期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平作全覆膜种植模式对冬小麦返青至孕穗期的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更显着;降低成熟期深层(80-200cm)土壤水分、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降低了养分流失和污染地下水的风险。(3)由通径分析可知,穗长是影响产量最大的因素,在本研究的播期范围内,冬小麦生育期的有效积温对产量呈现出正效应。因此,当前气候条件下,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冬小麦播种推迟的时间与传统时间相比不应超过7天。(4)与当地正常播期下传统平作种植相比,最晚播处理下垄沟全覆膜种植的冬小麦产量有较大增长,平作全覆膜种植的产量有小幅度增长,表明垄沟全覆膜种植和平作全覆膜种植均能补偿推迟播期带来的减产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地因为气象、农忙等因素导致冬小麦无法按时播种的问题。

二、A General Survey for RMs development in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General Survey for RMs development in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单、双侧复合式抗阻训练对拳击运动员前、后直拳技术训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提出
        1.1.1 新规则下拳击直拳技术重要性凸显
        1.1.2 单侧训练更加符合拳击直拳技术特征
        1.1.3 复合式抗阻训练在拳击中运用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拳击直拳的生物力学相关研究
        2.1.1 前、后拳击直拳概念
        2.1.2 直拳的生物力学测量手段
        2.1.3 前、后直拳生物力学相关研究
    2.2 拳击专项力量能力训练研究
        2.2.1 拳击专项力量概念
        2.2.2 拳击专项力量训练效果
        2.2.3 拳击专项力量训练手段
    2.3 单侧抗阻训练的相关研究
        2.3.1 单侧抗阻训练的概念
        2.3.2 单侧力量训练的生理学机制
        2.3.3 单侧抗阻训练的训练效应
    2.4 复合式抗阻训练相关研究
        2.4.1 复合式抗阻训练的概念
        2.4.2 复合式抗阻训练生理学机制
        2.4.3 复合式抗阻训练效应相关研究
    2.5 文献述评与展望
    2.6 研究假设与研究思路
        2.6.1 研究假设
        2.6.2 研究思路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3.2 专家访谈法
    3.3 实验法
        3.3.1 研究一前、后直拳生物力学技术诊断分析
        3.3.2 研究二单、双侧复合式抗阻干预训练试验
    3.4 数理统计与生物力学数据处理
        3.4.1 数理统计学方法
        3.4.2 运动学数据处理
        3.4.3 动力学数据处理
        3.4.4 肌电信息的提取以及MATLAB编码处理
4 研究一前、后直拳生物力学技术诊断分析
    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4.2 实验设计
        4.2.1 受试者
        4.2.2 肌肉的选择与mark点
        4.2.3 仪器设备
        4.2.3.1 VICON光学动作捕捉系统和测力靶系统
        4.2.3.2 KISTLER三维测力台和便携式测力台系统
        4.2.3.3 DELSYS无线表面肌电系统
        4.2.4 动作技术要领
        4.2.4.1 前手拳动作描述
        4.2.4.2 后手拳动作描述
        4.2.5 观察指标
    4.3 研究结果
        4.3.1 前、后直拳击打效果的比较
        4.3.1.1 前、后直拳技术动作的拳速比较
        4.3.1.2 前、后直拳技术动作的力量峰值比较
        4.3.1.3 前、后直拳技术冲量和爆发力指数比较
        4.3.2 前、后直拳动作的上肢运动表现特征
        4.3.2.1 前手直拳技术动作上肢环节速度分析
        4.3.2.2 后手直拳技术动作上肢环节速度分析
        4.3.2.3 前、后直拳技术上肢运动学主要参数比较
        4.3.2.4 前、后直拳技术上肢运动表现与击打效果相关性
        4.3.3 前、后直拳技术动作双下肢地反力特征
        4.3.3.1 前手直拳技术动作双下肢地反力特征
        4.3.3.2 后手直拳技术动作双下肢地反力特征
        4.3.3.3 前、后直拳技术下肢地反力主要参数比较
        4.3.3.4 前、后直拳下肢地反力特征与击打效果相关性
        4.3.4 前、后直拳主要工作肌群的表现肌电特征
        4.3.4.1 前、后直拳技术主要工作肌群表面肌电的激活点判断
        4.3.4.2 前手直拳技术主要工作肌群表面肌电肌肉激活顺序
        4.3.4.3 后手直拳技术主要工作肌群表面肌电肌肉激活顺序
        4.3.4.4 前手直拳技术主要工作肌群肌肉激活程度RMS分析
        4.3.4.5 后手直拳技术主要工作肌群肌肉激活程度RMS分析
        4.3.5 前、后直拳击打效果多元回归分析
        4.3.5.1 前手直拳击打效果多元回归分析
        4.3.5.2 后手直拳击打效果多元回归分析
    4.4 分析与讨论
        4.4.1 前、后直拳上肢运动表现对击打效果影响
        4.4.2 前、后直拳下肢地反力特征对击打效果影响
    4.5 结论与训练启示
        4.5.1 结论
        4.5.2 训练启示
5 研究二单、双侧及单+双侧复合式抗阻训练对拳击直拳训练效应研究
    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5.2 实验设计
        5.2.1 受试者
        5.2.2 仪器设备
        5.2.2.1 击打效果测量仪器
        5.2.2.2 下肢爆发力测量仪器
        5.2.2.3 力量功率测试与监控仪器
        5.2.3 指标选择与采集
        5.2.3.1 击打效果指标
        5.2.3.2 下肢爆发力指标
        5.2.3.3 训练效应监控指标
        5.2.4 训练与评测动作要求
        5.2.5 训练计划方案
    5.3 研究结果
        5.3.1 UNI、UNI+BI、BI三组组内不同抗阻运动表现纵向比较
        5.3.1.1 UNI组不同抗阻运动表现的纵向比较
        5.3.1.2 UNI+BI组不同抗阻运动表现的纵向比较
        5.3.1.3 BI组不同抗阻运动表现的纵向比较
        5.3.2 UNI、UNI+BI、BI三组组间不同抗阻运动表现横向比较
        5.3.2.1 30%1RM各项指标结果分析
        5.3.2.2 50%1RM各项指标结果分析
        5.3.2.3 80%1RM各项指标结果分析
        5.3.3 UNI、UNI+BI、BI三组组内CMJ、DJ纵向比较
        5.3.3.1 UNI组下肢CMJ、DJ纵向比较
        5.3.3.2 UNI+BI组 CMJ、DJ纵向比较
        5.3.3.3 BI组 CMJ、DJ纵向比较
        5.3.4 UNI、UNI+BI、BI三组组间CMJ、DJ横向比较
        5.3.5 UNI、UNI+BI、BI三组组内击打效果纵向比较
        5.3.5.1 UNI组击打效果的结果分析
        5.3.5.2 UNI+BI组击打效果的结果分析
        5.3.5.3 BI组击打效果的结果分析
        5.3.6 UNI、UNI+BI、BI三组组间击打效果横向比较
    5.4 分析与讨论
        5.4.1 复合式抗阻训练对拳击运动员不同抗阻运动表现的影响
        5.4.1.1 上肢抗阻运动表现
        5.4.1.2 下肢抗阻运动表现
        5.4.2 复合式抗阻训练对拳击运动员下肢CMJ、DJ运动素质能力的影响
        5.4.2.1 CMJ运动表现
        5.4.2.2 DJ运动表现
        5.4.3 复合式抗阻训练对拳击运动员击打效果的影响
    5.5 结论
6 全文总结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局限性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附件1 非结构访谈提纲
附件2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青年女子赛艇运动员力量素质与测功仪成绩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文献综述
    2.1 赛艇运动的概况
    2.2 体能概念研究概述
    2.3 赛艇运动员能量代谢特征
    2.4 赛艇运动员的形态指标特征
    2.5 国际优秀赛艇运动员年度训练负荷特征
        2.5.1 赛艇的训练负荷
        2.5.2 赛艇训练负荷的量化指标
        2.5.3 赛艇训练负荷结构特征
    2.6 国际赛艇运动员的力量素质特征、测试与评价的方法
        2.6.1 国际优秀赛艇运动员测量方法
    2.7 有关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测试指标与方法
    3.3 文献资料法
    3.4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上海市女子赛艇运动员冬训前后力量素质和专项成绩测试结果及对比情况
    4.2 上海市女子赛艇运动员测试指标与专项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
    4.3 上海市女子赛艇运动员测试指标与专项成绩之间的逐步线性回归分析
5.讨论
    5.1 倒蹬1RM、腹肌耐力(S)和卧拉1RM因素对500M测功仪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5.2 2MIN倒蹬和高翻因素对2KM测功仪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5.3 2MIN倒蹬因素对5KM测功仪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5.4 其他因素对测功仪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3)赤泥协同多源固废制备注浆材料组成设计、水化机理与性能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注浆材料研究现状
        1.2.1 颗粒型注浆材料
        1.2.2 无颗粒型注浆材料
    1.3 赤泥概况
        1.3.1 赤泥产生及分类
        1.3.2 赤泥应用领域
    1.4 赤泥制备胶凝材料研究现状
        1.4.1 赤泥制备水泥基胶凝材料
        1.4.2 赤泥制备地聚物类胶凝材料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1.6.3 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多源固废协同的赤泥基胶凝材料制备理论
    2.1 典型工业固废物化特性
        2.1.1 物理特性
        2.1.2 化学组成
        2.1.3 矿相组成
    2.2 典型工业固废基础胶凝活性
        2.2.1 单一固废胶凝活性
        2.2.2 多源固废复合体系胶凝活性
    2.3 赤泥胶凝活性提升方法
        2.3.1 物理活化
        2.3.2 热处置
    2.4 赤泥基胶凝材料协同机制
        2.4.1 多源固废协同利用基本原则
        2.4.2 低钙型赤泥基胶凝材料
        2.4.3 高钙型赤泥基胶凝材料
        2.4.4 赤泥基胶凝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赤泥基胶凝材料水化机理
    3.1 赤泥基胶凝材料水化历程
        3.1.1 水化过程中水赋存状态
        3.1.2 浆体粘度经时变化规律
        3.1.3 赤泥基胶凝材料水化历程微观结构
    3.2 赤泥基胶凝材料水化动力学
        3.2.1 水泥类胶凝材料水化动力学模型简介
        3.2.2 高钙型赤泥基胶凝材料水化动力学
        3.2.3 低钙型赤泥基胶凝材料水化动力学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调控方法
    4.1 水灰比对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的作用机制
        4.1.1 浆体流动特性
        4.1.2 水化历程
        4.1.3 抗压强度
    4.2 粒径特征对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的影响
        4.2.1 浆体流动特性
        4.2.2 水化历程
        4.2.3 浆体稳定性
        4.2.4 抗压强度
        4.2.5 微观结构
    4.3 超细掺合料对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的影响
        4.3.1 抗压强度
        4.3.2 浆体流动特性
        4.3.3 水化历程
        4.3.4 基于孔隙结构的宏观工作性能作用机制
    4.4 外加剂对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调控机制
        4.4.1 高效减水剂的吸附能力
        4.4.2 高效减水剂在碱性环境中的稳定性
        4.4.3 减水剂对赤泥基注浆材料工作性能的影响
        4.4.4 抗压强度
        4.4.5 微观结构
    4.5 保水剂对赤泥基浆体性能的影响
        4.5.1 浆体稳定性
        4.5.2 浆体流动特性
        4.5.3 抗压强度
        4.5.4 微观结构
    4.6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性能动态调控方法
        4.6.1 初凝时间
        4.6.2 抗压强度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赤泥基注浆材料耐久性与环境相容性研究
    5.1 赤泥基注浆材料抗离子侵蚀性能
        5.1.1 化学侵蚀机理分析
        5.1.2 SO_4~(2-)、Cl~-对赤泥基注浆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5.1.3 膨润土对抗侵蚀作用的影响
        5.1.4 超细集料对抗侵蚀作用的影响
    5.2 赤泥基注浆材料失稳破坏本构关系
        5.2.1 超细集料失稳破坏模式的影响
        5.2.2 离子侵蚀对失稳破坏模式的影响
    5.3 赤泥基注浆材料碱性组分固化机制
        5.3.1 赤泥基注浆材料碱浸出特性
        5.3.2 碱性组分固化方法
    5.4 赤泥基注浆材料重金属固化机制
        5.4.1 赤泥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
        5.4.2 赤泥基注浆材料对重金属的固化机制
        5.4.3 离子侵蚀作用对重金属固化效率的影响
    5.5 赤泥基注浆材料节能降耗容量
        5.5.1 模型介绍
        5.5.2 赤泥基注浆材料环境影响计算模型
        5.5.3 节能降耗容量计算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塑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傅士期间授权专利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博士期间获得奖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稻虾综合种养土壤磷素形态变化及磷素平衡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稻虾综合种养概况
        1.1.1 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发展状况
        1.1.2 稻虾共作模式的特点
        1.1.3 稻虾共作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2 土壤磷素形态和有效性
    1.3 稻虾共作模式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图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地点
    3.2 试验设计
    3.3 田间管理
    3.4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3.4.1 土样采集
        3.4.2 土样测定指标及方法
        3.4.3 土壤磷形态提取方法
        3.4.4 水稻植株样品采集与测定
        3.4.5 克氏原螯虾饲料及克氏原螯虾样品采集与测定
        3.4.6 灌溉水和田面水样品采集与测定
        3.4.7 降雨样品采集与测定
        3.4.8 水稻和克氏原螯虾产量测定
    3.5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3.5.1 植株养分吸收计算
        3.5.2 磷平衡的计算
        3.5.3 土壤磷活化系数
        3.5.4 磷素利用率(PUE)
4 结果与分析
    4.1 稻虾共作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1.1 稻虾共作对土壤p H值的影响
        4.1.2 稻虾共作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1.3 稻虾共作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4.1.4 稻虾共作对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4.1.5 稻虾共作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4.1.6 稻虾共作对土壤C/N的影响
    4.2 稻虾共作对稻田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4.2.1 稻虾共作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4.2.2 稻虾共作对土壤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4.2.3 稻虾共作对土壤有机磷含量的影响
        4.2.4 稻虾共作对土壤磷活化系数的影响
        4.2.5 稻虾共作对土壤酸性磷酸酶含量的影响
    4.3 稻虾共作对土壤磷素形态的影响
        4.3.1 稻虾共作对土壤不同磷组分比重的影响
        4.3.2 稻虾共作对活性磷含量变化的影响
        4.3.3 稻虾共作对中等活性磷含量变化的影响
        4.3.4 稻虾共作对闭蓄态磷含量变化的影响
        4.3.5 稻虾共作模式磷形态含量变化影响的冗余分析
        4.3.6 稻虾共作中土壤不同活性磷组分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分析
    4.4 稻虾共作对水稻磷养分吸收的影响
        4.4.1 稻虾共作对水稻磷含量的影响
        4.4.2 稻虾共作对水稻磷素累积量的影响
        4.4.3 稻虾共作对水稻磷素净累积量的影响
    4.5 稻虾共作磷素平衡特征
        4.5.1 克氏原螯虾子系统P平衡特征
        4.5.2 土壤界面系统P平衡特征
        4.5.3 稻虾共作生态系统P平衡特征
        4.5.4 磷素分配和磷素利用率
    4.6 稻虾共作模式下稻田生产力及其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4.6.1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6.2 稻虾共作模式下生态效益分析
        4.6.3 稻虾共作模式下经济效益分析
5 讨论
    5.1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2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土壤磷素形态和有效性的影响
        5.2.1 稻虾共作对土壤有效磷、全磷、有机磷、磷素活化系数的影响
        5.2.2 稻虾共作对不同磷组分的影响
        5.2.3 稻虾共作中环境因子对不同磷组分的影响
    5.3 稻虾共作系统磷素平衡特征
    5.4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生产力和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研究进展
        1.2.1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发现与育性转换特性研究
        1.2.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1.2.3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分子机理研究
        1.2.3.1 水稻光敏不育基因克隆与调控机理
        1.2.3.2 水稻温敏不育基因的克隆与调控机理
        1.2.4 其他类型的光温敏不育基因的分子机制
    1.3 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
        1.3.1 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鉴别体系的建立
        1.3.2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1.4 水稻白叶枯病研究进展
        1.4.1 白叶枯病发生的基本概况
        1.4.2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1.5 水稻褐飞虱的研究进展
        1.5.1 褐飞虱的生物型研究
        1.5.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进展
        1.5.2.1 褐飞虱抗性资源概况与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1.5.2.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1.6 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育种的研究进展
        1.6.1 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1.6.2 不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1.7 全基因组选择策略及其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1.7.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策略
        1.7.2 全基因组背景选择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分子标记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抗性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水稻材料
        2.2.2 回交和分子标记选择的技术路线
        2.2.3 用于目标基因和背景选择的分子标记
        2.2.4 DNA提取、PCR扩增和检测
        2.2.5 稻瘟病抗性鉴定
        2.2.6 人工气候箱育性转换特性鉴定
        2.2.7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花粉育性动态观察
        2.2.8 生育特性观察、主要农艺性状考察和稻米品质分析
        2.2.9 开花习性观察
        2.2.10 组合测配及杂交组合的优势鉴定
        2.2.11 数据分析与计算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受体亲本丰39S与供体亲本华1201S的遗传背景多态性分析
        2.3.2 抗稻瘟病新不育系株系的选育过程
        2.3.3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2.3.3.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2.3.3.2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2.3.3.3 新不育系株系和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
        2.3.4 新不育系株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2.3.4.1 人工气候箱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2.3.4.2 武汉田间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2.3.5 新不育系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2.3.6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3.6.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3.6.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3.7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2.3.7.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2.3.7.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综合稻米品质表现
    2.4 讨论
        2.4.1 背景选择能显着提高回交育种的选择效率
        2.4.2 育种芯片能有效用于背景分析和指导定向改良
        2.4.3 新不育系及其所配组合的应用前景探讨
第三章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抗性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水稻材料
        3.2.2 供试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株
        3.2.3 供试的褐飞虱来源
        3.2.4 目标基因的正向及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3.2.5 用于遗传背景选择的SNP育种芯片
        3.2.6 单基因系创建和基因聚合的技术路线
        3.2.7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
        3.2.8 褐飞虱抗性鉴定
        3.2.8.1 苗期抗性鉴定
        3.2.8.2 成株期抗性鉴定
        3.2.9 一般配合力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目标抗性基因的正向选择和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3.3.2 用于单基因系创建的背景选择的SSR标记筛选
        3.3.3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3.3.4 Pi2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3.3.5 Xa7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3.3.6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3.3.7 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
        3.3.8 基于重测序的遗传背景分析
        3.3.9 创建的导入系及其所配组合抗性鉴定结果
        3.3.9.1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3.3.9.2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结果
        3.3.9.3 褐飞虱抗性结果
        3.3.10 创建的导入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3.3.11 创建的导入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3.12 创建的导入系的稻米品质分析结果
        3.3.13 多基因聚合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3.4 讨论
        3.4.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是实现精准育种的有效方法
        3.4.2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背景检测能实现目标基因的高效导入
        3.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改良策略的若干探讨
        3.4.4 导入的抗性基因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3.4.5 多基因聚合株系的应用前景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的光温参数设置条件
    附录2 2017-2020 年稻瘟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
    附录3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具体创建过程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利用CRISPR技术创建水稻抗病相关突变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进展
        1.1.1 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发展
        1.1.2 CRISPR-Cas系统的特点与多样性
        1.1.3 已被改造为基因编辑工具的CRISPR-Cas系统
    1.2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1.2.1 植物多位点编辑
        1.2.2 精准基因组编辑
        1.2.3 基因转录调控
        1.2.4 高通量遗传筛选
    1.3 类受体激酶在植物免疫中的作用
        1.3.1 植物类受体激酶概述
        1.3.2 植物免疫系统
        1.3.3 类受体激酶介导的免疫信号传导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水稻材料
        2.1.2 菌株
        2.1.3 质粒载体
    2.2 实验方法
        2.2.1 载体构建
        2.2.2 靶位点的设计
        2.2.3 sgRNA的组装与克隆
        2.2.4 感受态细胞的高通量转化
        2.2.5 水稻原生质体的分离与转化
        2.2.6 水稻遗传转化
        2.2.7 FLASH高通量CRISPR突变体库的构建与检测
        2.2.8 基因表达分析
        2.2.9 总蛋白的提取与Western Blot
        2.2.10 水稻叶片接种稻瘟菌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于CRISPR-dCas9 的基因转录激活体系的建立
        3.1.1 基于CRISPR-dCas9 转录激活载体的设计
        3.1.2 dCas9-VP160 在水稻原生质体中能有效激活目标基因表达
        3.1.3 以植物源转录激活域以及协同激活结构优化转录激活系统
        3.1.4 利用内含子表达sgRNA优化转录激活系统
        3.1.5 转录激活系统在稳定转化水稻中的效率验证
    3.2 基于CRISPR-Cas12a的水稻基因组编辑体系的建立
        3.2.1 基于FnCas12a和LbCas12a的水稻基因组编辑载体的设计
        3.2.2 在原生质体中验证内含子表达crRNA的可行性
        3.2.3 不同 crRNA表达方式以及不同 Cas12a的编辑效率比较
        3.2.4 内含子表达crRNA array的 Cas12a能实现多基因高效编辑
        3.2.5 稳定转化水稻中不同Cas12a系统编辑效率的比较
    3.3 FLASH基因编辑流水线组装CRISPR文库的设计和构建
        3.3.1 FLASH基因编辑流水线的构想与设计
        3.3.2 FLASH载体系统的可行性验证
        3.3.3 FLASH基因编辑流水线构建CRISPR文库的可行性验证
        3.3.4 三个CRISPR-Cas系统靶向敲除效率的比较
    3.4 利用FLASH基因编辑流水线构建水稻RLK突变体库
        3.4.1 水稻全部RLK基因的sgRNA设计与脱靶预测
        3.4.2 RLK阵列式CRISPR文库的构建与转化
        3.4.3 RLK突变体库sgRNA的快速鉴定
        3.4.4 覆盖12 个靶基因的最佳T_0株系数量
        3.4.5 RLK突变体库中靶向基因编辑情况的检测
        3.4.6 FLASH方法可快速追踪无T-DNA插入的意外编辑事件
        3.4.7 可利用Cas9 脱靶效应构建多基因突变体
        3.4.8 水稻抗病相关RLK基因的快速筛选
4.讨论
    4.1 CRISPR转录激活系统在植物中的建立及应用前景
    4.2 基于CRISPR-Cas12a的高效多位点编辑系统在植物中的建立
    4.3 FLASH基因编辑流水线的技术总结与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 引物信息
    附录 Ⅱ 12个FLASH标签的序列
    附录 Ⅲ RLK基因和gRNA的信息列表
    附录 Ⅳ RLK gRNAs脱靶预测
    附录 Ⅴ RLK转基因株系基因型鉴定的结果列表
    附录 Ⅵ 本研究构建的FLASH载体
    附录 Ⅶ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滨海河流沉积物的典型重金属质量基准确定及Cd污染原位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
        1.2.1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概况
        1.2.2 沉积物重金属环境行为
    1.3 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研究进展
        1.3.1 沉积物质量基准概述
        1.3.2 常用的SQG建立方法
        1.3.3 国内、外重金属SQG研究现状
    1.4 重金属污染沉积物修复
        1.4.1 重金属污染沉积物修复技术
        1.4.2 铁基材料在重金属修复中的应用
        1.4.3 沉积物重金属修复效果评价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滨海河流沉积物典型重金属环境质量基准的确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域
        2.2.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2.3 沉积物指标测定
        2.2.4 质量控制
        2.2.5 重金属SQG计算
        2.2.6 重金属污染评价
        2.2.7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沉积物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分布
        2.3.2 间隙水重金属污染
        2.3.3 重金属SQG的建立
        2.3.4 重金属SQG的应用及可行性
    2.4 结论
第3章 不同材料负载纳米零价铁前后对Cd污染沉积物固定修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3.2.2 沉积物的样品采集、预处理及理化性质测定
        3.2.3 材料制备
        3.2.4 材料表征
        3.2.5 培育实验
        3.2.6 沉积物理化指标分析
        3.2.7 细菌群落分析
        3.2.8 质量控制
        3.2.9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沉积物和固定化材料的表征
        3.3.2 固定化修复后对沉积物性质的影响
        3.3.3 沉积物中Cd稳定性的变化
        3.3.4 沉积物细菌群落变化
    3.4 结论
第4章 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固定沉积物Cd的效率及细菌响应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4.2.2 沉积物的样品采集、预处理及理化性质测定
        4.2.3 材料制备
        4.2.4 材料表征
        4.2.5 培育实验
        4.2.6 沉积物理化指标分析
        4.2.7 细菌群落分析
        4.2.8 质量控制
        4.2.9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沉积物和固定化材料的表征
        4.3.2 固定化材料对沉积物性质的影响
        4.3.3 上覆水和间隙水的Cd浓度变化
        4.3.4 沉积物中Cd可移动性的变化
        4.3.5 p H对上覆水和间隙水中Cd浓度的影响
        4.3.6 沉积物细菌群落变化
    4.4 结论
第5章 生物炭负载纳米Fe_2O_3对Cd重污染沉积物的原位覆盖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5.2.2 沉积物的样品采集、预处理及理化性质测定
        5.2.3 材料制备
        5.2.4 材料表征
        5.2.5 培育实验
        5.2.6 沉积物理化指标分析
        5.2.7 质量控制
        5.2.8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沉积物和覆盖材料的表征
        5.3.2 原位覆盖对沉积物性质的影响
        5.3.3 p H对上覆水和间隙水中Cd浓度变化的影响
        5.3.4 水流扰动强度对上覆水和间隙水Cd浓度变化的影响
        5.3.5 覆盖对上覆水—沉积物剖面Cd浓度的影响
        5.3.6 覆盖后BC和nFe_2O_3@BC覆盖层中Cd的稳定性
        5.3.7 覆盖导致上覆水中Fe溶解的风险
    5.4 结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侧柏木质素生物合成的转录及代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侧柏简介
    1.2 木质素分类及作用
        1.2.1 木质素的分类
        1.2.2 木质素的作用
        1.2.3 木质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1.3 木质素合成机理研究进展
    1.4 测序技术在林木中的应用
        1.4.1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1.4.2 代谢组测序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研究方法
        2.3.1 侧柏半同胞家系木质素含量年动态测定
        2.3.2 硬组织切片制片步骤
        2.3.3 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3.4 广泛靶向代谢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3.5 联合分析
        2.3.6 qRT-PCR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侧柏各组织木质素含量季节变化分析
        3.1.1 侧柏各组织木质素含量年变化
        3.1.2 侧柏不同组织木质素含量差异
    3.2 侧柏茎部解剖特征
        3.2.1 侧柏茎部的解剖构造
        3.2.2 木质素在侧柏茎部的分布
    3.3 侧柏茎代谢物及酚酸类化合物定量及定性检测
        3.3.1 侧柏茎代谢物种类的定量及定性分析
        3.3.2 侧柏茎酚酸类化合物定性及定量检测
        3.3.3 木质素合成前体代谢物的定性及定量检测
    3.4 不同时期侧柏茎广泛靶向代谢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3.4.1 测序样本的主成分(PCA)分析
        3.4.2 测序样本的聚类分析
        3.4.3 测序样本的重复相关性评估
        3.4.4 不同时期侧柏茎差异代谢物筛选
        3.4.5 差异代谢物KEGG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
    3.5 不同发育时期侧柏茎部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3.5.1 测序样本数据过滤统计分析
        3.5.2 样本基因的表达量估计
        3.5.3 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3.5.4 差异表达基因(DEGs)统计结果注释
        3.5.5 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GO功能分析
        3.5.6 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KOG功能分析
        3.5.7 KEGG通路分析
        3.5.8 转录因子分析
    3.6 侧柏茎部木质素生物合成的转录代谢联合分析
        3.6.1 侧柏茎木质素代谢相关基因及代谢物相关性分析
        3.6.2 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差异基因与差异代谢物表达的相关网络关系
        3.6.3 侧柏茎木质素合成关键调控途径
    3.7 差异基因表达量的q RT-PCR分析
        3.7.1 差异基因的表达量验证
        3.7.2 关键基因在不同侧柏组织中的表达量验证
4 讨论
    4.1 侧柏木质素种类及其在茎部的分布
    4.2 侧柏木质素含量时间及空间变化
    4.3 侧柏茎部木质素生物合成的转录及代谢机理
5 结论
    5.1 侧柏各组织木质素含量年变化
    5.2 侧柏茎部木质素分布的解剖特征分析
    5.3 侧柏茎代谢物及酚酸类化合物定量及定性分析
    5.4 基于多组学分析的不同时期侧柏茎部木质素合成差异分析
    5.5 侧柏茎木质素合成的转录及代谢调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表

(9)磷肥施用与不同优化措施对旱地冬小麦根际过程、产量及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磷肥施用现状及其影响
        1.2.2 作物根系与磷素利用
        1.2.3 作物根系生理与磷素利用
        1.2.4 根际微生物
        1.2.5 真菌菌根
    1.3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施磷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样品采集、测定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冬小麦拔节期根际土壤理化性质
        2.2.2 冬小麦拔节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及多样性
        2.2.3 冬小麦拔节期根际土细菌群落组成
        2.2.4 冬小麦拔节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2.3 讨论
        2.3.1 施磷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2.3.2 施磷对冬小麦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2.3.3 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2.4 结论
第三章 不同优化措施对冬小麦生育期根际过程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样品采集、测定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冬小麦生育期根系与地上部生物量
        3.2.2 冬小麦生育期根系形态
        3.2.3 冬小麦生育期氮磷钾含量及累积量
        3.2.4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速效磷含量
        3.2.5 冬小麦生育期菌根侵染率
        3.2.6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
    3.3 讨论
        3.3.1 不同优化措施对冬小麦生育期根系形态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3.3.2 不同优化措施对冬小麦生育期菌根侵染率和碱性磷酸酶含量的影响
    3.4 结论
第四章 不同优化措施对冬小麦产量及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设计
        4.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冬小麦籽粒产量与生物量
        4.2.2 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
        4.2.3 冬小麦成熟期各器官养分含量及累积量
        4.2.4 冬小麦成熟期磷肥利用效率
        4.2.5 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
    4.3 讨论
        4.3.1 不同优化措施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4.3.2 不同优化措施对冬小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4.3.3 不同优化措施对冬小麦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4 结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种植模式和播期对冬小麦生长及土壤水氮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
    1.2 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不同播期对小麦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1.3.2 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1.4 存在问题
    1.5 研究内容
        1.5.1 冬小麦生长及生理特性
        1.5.2 冬小麦氮素吸收及转运规律
        1.5.3 土壤环境变化特性
        1.5.4 冬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植株生长指标的测定
        2.3.2 土壤相关指标的测定
        2.3.3 水氮利用效率等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不同种植模式和播期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3.1 生长特性
        3.1.1 对株高的影响
        3.1.2 对分蘖的影响
        3.1.3 对叶面积的影响
        3.1.4 对单株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1.5 对成熟期各器官干重占比的影响
    3.2 生理特性
        3.2.1 对叶绿素浓度的影响
        3.2.2 对旗叶光合作用的影响
    3.3 讨论
        3.3.1 播期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3.3.2 种植模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种植模式和播期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4.1 土壤水分状况
        4.1.1 土壤剖面含水率动态变化
        4.1.2 浅层土层储水量动态变化
        4.1.3 深层土层储水量动态变化
    4.2 土壤硝态氮状况
        4.2.1 对土壤剖面硝态氮浓度及分布的影响
        4.2.2 对浅层、深层及总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4.3 土壤铵态氮状况
        4.3.1 对土壤剖面铵态氮浓度及分布的影响
        4.3.2 对浅层、深层及总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4.4 土壤温度状况
        4.4.1 越冬期20cm土壤温度日变化
        4.4.2 越冬期0-25cm土壤温度日变化
        4.4.3 开花期20cm土壤温度日变化
        4.4.4 开花期0-25cm土壤温度日变化
    4.5 讨论
        4.5.1 播期对土水肥热状况的影响
        4.5.2 种植模式对土壤水肥热状况的影响
    4.6 小结
第五章 不同种植模式和播期对冬小麦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5.1 对水分利用的影响
        5.1.1 对全生育期耗水量的影响
        5.1.2 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1.3 对降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5.2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5.2.1 对器官氮素积累的影响
        5.2.2 对氮素转运的影响
        5.2.3 对植株氮素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5.3 对冬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率的影响
        5.3.1 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5.3.2 对产量及经济效率的影响
    5.4 讨论
        5.4.1 播期对水氮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5.4.2 种植模式对水氮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产量通径分析
    6.1 产量的Kolmogorov-Smirnov检验
    6.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6.3 通径系数计算
    6.4 分析结果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整体评价
    7.3 研究的创新点
    7.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A General Survey for RMs development in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单、双侧复合式抗阻训练对拳击运动员前、后直拳技术训练效应研究[D]. 刘洋.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青年女子赛艇运动员力量素质与测功仪成绩关系的研究[D]. 桂毅.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2)
  • [3]赤泥协同多源固废制备注浆材料组成设计、水化机理与性能调控[D]. 张健. 山东大学, 2021
  • [4]稻虾综合种养土壤磷素形态变化及磷素平衡状况研究[D]. 刘少君.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5]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D]. 杨大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6]利用CRISPR技术创建水稻抗病相关突变体的研究[D]. 陈凯园.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7]滨海河流沉积物的典型重金属质量基准确定及Cd污染原位修复研究[D]. 刘群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1(01)
  • [8]侧柏木质素生物合成的转录及代谢分析[D]. 李影.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9]磷肥施用与不同优化措施对旱地冬小麦根际过程、产量及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D]. 冉瑾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10]种植模式和播期对冬小麦生长及土壤水氮利用的影响[D]. 余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中国 RM 发展概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