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通路直接动脉穿刺致假性动脉瘤的相关因素分析

血管通路直接动脉穿刺致假性动脉瘤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直接动脉穿刺用作血管通路引致假性动脉瘤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苏昭垦[1](2019)在《TASCⅡC、D型股腘动脉闭塞性病变腔内治疗的临床研究和再狭窄的处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TASCⅡC、D型股腘动脉闭塞病变行腔内治疗的病历及术后随访资料,总结TASCⅡC、D型股腘动脉闭塞病变腔内治疗的经验和技巧,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腔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再狭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为该类患者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0月至2017年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确诊为TASCⅡC、D型股腘动脉闭塞病变腔内治疗的患者,包括围手术期临床症状、相关危险因素、检验及检查资料、手术治疗情况以及随访资料。评价手术技术成功率、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ABI值的变化、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的1、3、6、12、18、24个月通畅率及12和24个月二期通畅率以及再狭窄病人的干预情况、并对可能影响术后再狭窄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本组37例(42条患肢)股腘动脉闭塞病变的患者,36例(41条患肢)患者成功开通,患肢采用真腔开通17条,采用内膜下开通技术24条,技术成功率97.62%(41/42)。成功开通后9条行单纯球囊扩张,32条行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共植入支架数63枚,均为裸支架。Rutherford 7分级法显示42条患肢术后临床改善率97.62%(41/42)。术后1周患肢踝肱指数(ABI)0.87±0.30较术前0.45±0.18有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67%。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随访5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9.0个月。术后1、3、6、12、18、24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100%、97.56%、85.00%、64.86%、54.29%、36.36%。生存分析显示C型和D型术后生存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IC和CLI组生存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过程中有21条患肢出现术后再狭窄,其中14条患肢接受再次治疗,包括溶栓、PTA、TAPAS导管使用及支架植入等,成功开通11条。术后12个月和24个月的二期通畅率为78.38%、66.67%。术后2年的救肢率为84.85%。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吸烟、糖尿病是术后狭窄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1、在熟练掌握腔内技术下,TASCⅡC、D型股腘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高,术后下肢缺血症状明显改善,ABI升高,虽术后一期通畅率较大量文献报道的传统外科手术的通畅率稍低,但二期通畅率相近,短中期疗效满意,且具有微创特点、安全性高、并发症少,腔内治疗可作为TASCⅡC、D型股腘动脉闭塞症治疗的有效方法。2、术后再狭窄的患肢通过溶栓、PTA、TAPAS导管使用及支架植入,有助于狭窄血管的成功开通,从而挽救肢体,可重复性好,近期疗效满意、远期通畅率有待进一步随访。3、吸烟、糖尿病是影响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严格戒烟、控制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有助于提高疗效。

张立鹏[2](2019)在《脾破裂行脾动脉介入栓塞与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比研究脾动脉栓塞与外科手术治疗脾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018年间创伤性脾破裂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20例采用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另外20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评估介入治疗疗效,对比接受两种不同治疗方式患者术后一周的血压、血细胞变化,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脾动脉介入栓塞组患者均治疗成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血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介入治疗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痛情况,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反应性发热、胸腔积液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脾破裂患者行选择性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疗效确切、治疗时间短、创伤小、能够保留部分脾脏功能,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

李文霄[3](2017)在《中心静脉导管行股动脉测压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使用小儿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股动脉穿刺置管测量有创动脉血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从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拟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的患者2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患者均采用静脉快诱导方法,并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实施手术。诱导插管完成后,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12人。A组病人使用动脉穿刺针行桡动脉穿刺置管,并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股动脉穿刺置管,分别连接进口动脉压力转换器与监护仪并测量桡动脉和股动脉的动脉血压;B组病人单纯用动脉穿刺针进行桡动脉置管测桡动脉动脉血压。依次选取手术开始前(T1)、矫形开始时(T2)、出血量较大时(T3)、术中清醒试验时(T4)、术毕清醒试验时(T5)、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时(T6)、进入 ICU 后 6 小时(T7)、进入 ICU 后12小时(T8)8个时间点,分别记录桡动脉和/或股动脉收缩压(Systolic Arterial Pressure,SAP)、舒张压(Diastolic Arterial Pressure,DAP)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等。此外,观察并记录桡动脉及股动脉置管是否出现以下相关并发症及例数:(1)术前穿刺置管困难、动脉痉挛;(2)麻醉过程中及在ICU监护过程中发生导管打折或脱出、穿刺置管处远端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尤其是A组股动脉穿刺侧下肢是否出现下肢青紫、浮肿等);(3)拔除导管后穿刺部位出现血肿及渗血;(4)一周后随访穿刺部位发生术后感染及例数。将收集来的A组桡动脉和股动脉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压力值进行组内比较,并对A组和B组的桡动脉和股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压力值以及A、B两组的心率进行组间比较。统计并比较两组桡动脉和股动脉置管发生术前置管困难、动脉痉挛,术中及术后在ICU发生导管打折及脱出、穿刺侧下肢循环障碍,拔除导管后出现渗血、血肿和穿刺部位感染等并发症的例数和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年龄、身高、体重和手术时间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个时期桡动脉和股动脉SAP、DAP和MAP的压力值自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股动脉和B组桡动脉各个时期SAP、DAP和MAP的压力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心率各个时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共24例患者均进行了桡动脉穿刺置管测压:(1)发生术前桡动脉穿刺置管困难4例(16.7%),其中A、B组各2例;发生动脉痉挛1例(A组)(4.2%)。(2)发生桡动脉导管打折5例(20.8%),其中A组3例(术中2例,进入ICU后1例),B组2例(均发生在术中);发生桡动脉导管脱出2例(2.3%),其中A、B组各1例(均发生在术中)。(3)拔除桡动脉置管后,发现局部小血肿3例(12.5%),其中A组1例,B组2例;出现渗血2例(8.3%),其中A、B组各1例。A组行中心静脉导管股动脉穿刺测血压的12名患者术前、术中和进入ICU监护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拔除中心静脉导管后,出现1例局部小血肿(8.3%),发现1例穿刺部位的渗血(8.3%)。桡动脉置管和股动脉置管测血压的患者均未发现术中及进入ICU监护中穿刺处远端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在拔管后均未发现需要外科处理的大血肿,一周随访均未发现与动脉置管相关的感染。[结论](1)脊柱侧弯矫形术中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股动脉置管测压与桡动脉置管测压在各个时段测量得出的动脉血压是一致的。(2)脊柱侧弯矫形术中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股动脉置管测压与桡动脉置管测压相比,发生导管打折脱出及局部血肿的可能性更低,穿刺成功率更高,因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汤伟[4](2016)在《X线评估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颅内动脉瘤为颅内正常血管管壁上向外的瘤样突出,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中占第一位。在自发的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梗塞和高血压脑出血,居第三位,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颅内动脉瘤主要的发病形式是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前多无任何征兆,动脉瘤破裂出血一般发生在病人便秘、干体力活、情绪波动起伏时,这些状态下,病人多有血压骤增或血压变化较大,导致动脉瘤壁破裂,出血后可致颅内压迅速增高,发生一系列颅内压增高症状:突发剧烈的头痛,伴呕吐、呈喷射状,浑身无力;有些病人可以出现烦躁不安、浅昏迷,少数浅昏迷患者可在数小时后转醒;也有些病人在出血当时即死亡。对于颅内动脉瘤形成的原因各方说法不一,多数学者倾向性认为颅内动脉瘤是在先天的脑血管管壁发育异常,以后又在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管炎及血流冲击等原因综合作用下,局部瘤壁逐渐向外突出,形成动脉瘤。目前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或动脉瘤包裹术。这种治疗方式开展历史较长,疗效较为肯定,术后复发率也较低,但手术创面大、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且住院时间稍长;第二种方法是血管内介入治疗:主要是通过微弹簧圈填塞动脉瘤腔。以创伤较小、手术相关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许多医院的治疗颅内动脉瘤主要方法。血管内栓塞治疗主要是通过人体血管这一天然通道,将微弹簧圈等栓塞材料填入动脉瘤内,使动脉瘤隔绝于颅内血液循环之外。由于其创伤小、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等优点,现已成为许多医院的主要治疗方法。虽然与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相比,血管内治疗有着很多优势,但是动脉瘤不完全栓塞以及各种原因造成的栓塞后再通仍然是影响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远期疗效的最大难题。尤其是大型、巨大动脉瘤有着更高的复发率。动脉瘤复发而导致的再次破裂也常有发生。因此,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需长期、多次的到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一旦发现复发有再破裂出血风险时,应及时再次接受治疗。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常用的随访方法主要有三种: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phy,MRA)和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DSA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尤其是3D-DSA被认为是颅内动脉瘤诊断及随访的“金标准”。然而,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DSA可出现暂时可逆性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和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等并发症,且需住院检查,费用相对较高,病人所承受的痛苦相对较大;②MRA:MRA是目前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随访中研究与应用最多的方法。MRA具有无创、无电离辐射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动脉瘤栓塞术后疗效评价的随访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于一些放置了心脏起搏器、不可取出的假牙、在不安全部位留置金属铁及重症监护的病人,MR人检查是不安全的。并且近来应用支架辅助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支架的存在亦可能造成MRA随访时的信号丢失;③CTA:在颅内动脉瘤术前检测颅内动脉瘤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其存在明显的微弹簧圈金属伪影,而难以应用于弹簧圈栓塞术后的随访。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简便易行、无创,适合所有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一种方法。[目的]本研究拟在目前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主要随访方法之外探索一种新的、安全、简便及无创的随访方法。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所用材料是以微弹簧圈为主,根据微弹簧圈不透X线的原理,拟对比相同C臂投照位置的介入治疗术后即刻与随访时微弹簧圈团的形态变化来判断动脉瘤是否复发。本文重在探究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采用普通X线透视随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行DSA随访复查的所有颅内动脉瘤患者。患者均常规留取“0°/CRAN 30°,LAO 90°/0°"造影像,其中同时具有术后即刻“工作位”及复查“工作位”造影的患者共86例、动脉瘤102个。其中男38例,女48例;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51岁。所有病例是否留取工作位DSA随访资料术前并未做特定选择。5例患者分别栓塞2个动脉瘤并行DSA随访,7例行2次DSA复查,分别被计为2个。2例患者分别栓塞3个动脉瘤并行DSA随访,分别被计为3个。初次手术时,全部患者均按常规行DSA检查,确诊后即行血管内治疗。动脉瘤部位: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14个,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39个,前交通动脉动脉瘤14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8个,基底动脉动脉瘤7个,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2个,大脑后动脉动脉瘤2个,椎动脉动脉动脉瘤4个,小脑上动脉动脉瘤1个,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1个。动脉瘤直径<3 mm的9个,动脉瘤直径3~10mm的75个,直径在10~25mm的18个。最小径2.7 mm,最大径23.7mm,平均直径6.6mm。2.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方法是微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瘤腔。102个动脉瘤中的80个动脉瘤使用支架治疗,其余22个动脉瘤未用支架。动脉瘤栓塞术后复查与首次栓塞间隔时间(0.5-23.0个月),平均6个月。3.比较方法:(1)搜集微弹簧圈透视像:选取首次介入治疗时术后即刻和随访复查DSA的“工作位”、"CRAN 30°"和“LAO 90°”X线透视图像(蒙片像)。将各个对应投照角度下术后即刻微弹簧圈形态与复查造影时X线透视图像中弹簧圈形态进行对比,由2位神经外科医生独立进行读片,微弹簧圈形态有变化计为“变化”,无变化计为“稳定”,根据总的判读结果判断微弹簧圈形态是否变化,有争议的经协商之后达到一致。(2)由另外2位介入神经外科医生独立判读DSA造影像来判定有无复发:随访DSA只要有动脉瘤残腔增大均将被记录为复发,否则为未复发,并记录其结果。判读微弹簧圈形态变化的医生与判读DSA诊断动脉瘤是否复发的医生相互隔离,以免影响结果。4.统计学方法:将第一步中X线透视下微弹簧圈形态是否变化与第二步DSA显示动脉瘤是否复发的结果进行比较,用Kappa检验进行分析,Kappa值越大,一致性强度越强:Kappa值大于0.6表示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值大于0.8表示有极强的一致性。P<0.05说明本研究形成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86例患者的102个动脉瘤中,90个动脉瘤在X线透视像下弹簧圈形态对比判断动脉瘤复发中与DSA对比判断复发结果一致,39个动脉瘤内弹簧圈形态有变化,而DSA亦判定为复发(图1);51个动脉瘤内弹簧圈形态无变化,DSA判定为未复发(图2),总体准确率为88.2%。42个DSA随访判定为复发的动脉瘤中,39个在X线透视像下弹簧圈形态对比研究中被发现微弹簧圈形态有变化;60个DSA随访判定为未复发的动脉瘤中,51个在X线透视像下弹簧圈形态对比时无变化。因此,X线透视像下弹簧圈形态对比判定动脉瘤是否复发的敏感性是92.9%,特异性为85.0%。“假阴性”有3个动脉瘤:即X线透视微弹簧圈形态“稳定”,而DSA可见动脉瘤复发。其中2例DSA观察为动脉瘤腔内造影剂显影稍增加,弹簧圈形态未见明显变化,并无须再次治疗。1例动脉瘤栓塞了2次,随访2次,第2次置入的弹簧圈有明显界限并未缠绕在一起,对第2次随访结果造成影响。“假阳性”有9个动脉瘤:即X线透视微弹簧圈形态“有变化”,而DSA并未见动脉瘤复发。其中3例为动脉瘤内弹簧圈整体明显缩小导致弹簧圈变化,2例弹簧圈有明显变化,但是动脉瘤较前愈合。1个为第1次随访复发后未做治疗,第2次随访弹簧圈变化不明显,第2次DSA随访发现动脉瘤已自愈。3例弹簧圈稍有变化,但DSA结果显示未复发。Kappa检验认为两种方法在判定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中具有高度一致性,K=0.7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一组病例中,通过对比相同X线C臂投照位置的介入治疗术后即刻与随访时微弹簧圈团的形态变化来判断动脉瘤是否复发,并以DSA为“金标准”,发现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敏感性达92.9%,特异性达85.0%。因此认为X线透视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随访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梦[5](2013)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心肾损伤的关联研究》文中提出背景:高血压是一种衰老相关的遗传性疾病,其导致的靶器官损伤是该疾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心肾是高血压主要受损器官。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是目前衰老研究热点因子,最近研究显示它具有血管保护作用及降压和心肾保护潜能,但SIRT1与动态血压监测(ABPM)指标水平及高血压心肾损伤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从遗传学角度探究SIRT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老年男性高血压病患者ABPM指标水平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SIRT1SNP是否是独立于血压因素和常见心血管(CV)危险因素之外、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肾损伤相关联因素,以期为高血压及靶器官损伤发生机制研究和高血压基因治疗提供方向。第一部分老年男性高血压病患者ABPM指标水平与心肾损伤的关系目的:探究与老年男性心肾损伤独立相关的ABPM指标,同时辅助下一部分遗传学研究。材料与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纳入解放军总医院南楼接受ABPM检查的年龄≥60岁男性高血压住院患者(78.44±12.02岁)998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病史(冠心病、心衰、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糖尿病)、用药(降压药、降脂药、抗血小板药等)及以下临床资料:①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采集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Glu)、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②心脏损伤指标: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射血分数(EF)、E/A比值,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T)并计算左室质量分数(LVM);③肾损伤指标:尿蛋白、尿素氮(BUN)、血尿酸、血肌酐(Cr)、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④ABPM指标:24h平均血压(24h平均收缩压(mSBP)、24h平均舒张压(m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日间平均舒张压(nDBP)、血压变异性(BPV)指标(24hSBP标准差[SD],24hDBPSD)、血压节律指标(夜间压收缩下降率[NSBPF]、夜间舒张压下降率[NDBPF])、血压负荷指标(24hSBP高于阈值时间百分比[24hSBPPTE%]、24hDBP高与阈值时间百分比[24hDBP PTE%]、24hSBP低于阈值时间百分比[24hSBP PTD%]、24hDBP低于阈值时间百分比[24hDBP PTD%]),计算24h平均动脉压(24hMAP)、24h平均脉压(24hmPP)、日间MAP(dMAP)、日间平均脉压(dPP)、夜间MAP(nMAP)、夜间平均PP(nPP);⑤单因素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非正态或定性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岭回;结果:①ABPM与心脏损伤的关系:NDBPF与NT-ProBNP呈独立负相关;24hmSBP、dSBP和nSBP与E/A比值呈独立负相关;24hSBP PTD%、24hDBP PTD%与EF呈独立负相关;24hSBP、dSBP、nSBP,24hmPP和nMAP与LVM呈独立正相关,NDBPF与LVM呈负独立相关;②ABPM与肾脏损伤的关系:24hSBP、dSBP、24hPP、dPP、nPP、24hSBP PTE%与uACR水平独立正相关;24hPP、dPP与eGFR独立负相关;24hmSBP、24mPP、24hSBPPTE%与BUN独立正相关;24hDBPSD与BUN水平独立负相关。结论:血压水平、血压波动性、节律异常、24h超出/低于阈值时间百分比均与老年高血压人群左室肥厚、心肾功能相关,与多数既往研究结论相一致。因而,在降压治疗中应注意监测其异常改变并及时控制这些血压异常,以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功能和靶器官的损伤。第二部分SIRT1SNP与中国汉族老年男性高血压人群ABPM指标水平及心肾损伤的关系目的:探究SIRT1SNP与老年男性高血压病患者ABPM指标水平及心肾损伤的关系。材料与方法:①纳入2013年3月-2013年8月第一部分研究中进行临床资料采集并同期收集血样本患者共674例(年龄为80.46±8.91岁);②临床数据采用同期第一部分收集资料;③SIRT1rs2273773、rs4746720、rs7896005基因位点分型;④SIRT1SNP与ABPM及心肾损伤的相关性分析:不同SNP分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岭回归。结果:①调整年龄、心血管危险因素(BMI、TC、LDL-C、CRP、GLu、eGFR、吸烟)、疾病(冠心病、心衰、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糖尿病)和用药后:携带rs2273773/CT+CC基因型患者的24hmSBP和dSBP水平较低;携带rs4746720/CC基因型患者的dPP水平和24hDBP PTD%增加;携带rs7896005GA+GG基因型患者的nDBP, nMAP较低、24hSBP BPV和24hDBPPTE%较低,携带rs7896005GG基因型患者的24hSBPPTD%较低。②年龄、心血管危险因素、疾病、用药及与EF相关的ABPM指标后,携带基因型患者的EF值相对较低,且独立于与EF相关的ABP参数。结论:SIRT1与中国汉族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ABP水平、BPV、节律、负荷相关,并可能是独立于血压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外、影响老年高血压人群心功能的因素。

梁建丽[6](2011)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分析及维护现状》文中提出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在临床中最好的长期血管通路,通过结合文献,总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及维护的现状,了解目前血管通路的维护前景,旨在引起血透室医护人员的共同关注。

李滨[7](2010)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目前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策略争论较大,国外倾向于即对无并发症的B型夹层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对于出现破裂,脏器缺血、主动脉进行性扩张和反复疼痛等有生命危险的并发症B型夹层采取手术治疗,然而有25%-40%的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在5年内假腔仍持续性扩张,20%的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破裂、脏器缺血等。近年来腔内血管介入技术在治疗胸主动脉夹层方面取得的长足的发展,B型夹层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本研究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应用细化分型基础上进行相应外科手术的治疗情况及随访期结果以期为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提供临床系统、完整的可以借鉴的治疗方案。方法评估2002年3月至2009年3月期间在本中心手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详细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症状、急性表现、体征、周围血管征、高血压史、冠状动脉疾病(CAD)史、心功能NYHA分级、充血性心衰、出现症状至手术时间、胸片检查结果、心电图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主动脉最大直径、螺旋(MDCT)检查结果、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主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有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肾功能检查结果、神经系统功能不全病史。术中资料包括:主动脉病变情况、手术方式、体外循环(CPB)方式、插管方式、应用DHCA、CPB时间、主动脉阻断(ACC)时间、应用脑灌注行脑保护及其方式。术后资料包括:ICU时间、术后第1天胸液引流量、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情况、血气分析及肝肾功能检查结果、预后、早期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及定义(术后早期死亡:术后30天内死亡或超过术后30天但死于住院期间的患者均归为术后早期死亡;呼吸系统并发症:呼吸机使用超过72小时或行气管切开定义为呼吸系统并发症;肾功能不全:血清酐>265.2mol/L,或患者需要肾透析治疗;一过性脑功能障碍(TND):术后出现可复性运动障碍、意识障碍、焦虑、躁狂等症状,并于出院前康复,且CT证实无脑损害)分型方法:所有患者均按孙立忠教授提出的主动脉夹层细化分型方法进一步分为若干亚型。随访方法:每年临床门诊或电话随访。影像学检查主要采取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本院检查与当地医院检查本院大夫读片相结合,检查时间为出院前,1月~6月,6月~12月,以后根据患者情况每间隔1-2年检查一次。统计方法: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分类变量表示为占全部病例的百分比。连续性变量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Kaplan-Meier法分析术后的累积生存率。结果第一部分完成腔内隔绝介入术174例,术中隔绝近端原发破口技术成功率100%,死亡2例(1例夹层破裂,1例腹腔脏器缺血坏死致中毒性休克),外科手术组共155例,死亡6例(3.8%),死因肾衰1例,5例MODS,1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深昏迷植物人状态自动出院;术后呼衰16例(10.3%),脑卒中2例(1.3%)肾衰5例(3.2%)二次开胸止血10例(6.5%)。脊髓损伤发生4例(2.6%),2例下肢轻瘫,2例发生截瘫。2例下肢轻瘫病例出院时有所恢复。随访期介入组:死亡3例,死亡率1.7%,死因包括:夹层破裂2例,死因不明1例;外科组:死亡4例,死亡率2.5%,死因包括:脑出血1例,死因不明2例。总体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为98.3%,97.8%,97.1%。第二部分总结44例四分叉血管行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治疗B3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死亡1例,;术后脑部并发症6例(13.6%,6/44);呼吸衰竭9例(20.5%,9/44);发生截瘫2例。多因素分析大量血制品输注是术后呼衰及脑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第三部分总结应用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技术治疗累及弓部的复杂性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43例,术后死亡3例(6.9%,3/43),降主动脉支架段真腔直径术前与术后1个月对比13.9±4.93mm vs28.5±24.6mm(n=40,p<0.05)。随访期观察到支架段及以远的假腔随时间延长逐渐回缩。结论本研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策略在改良分型的基础上,将细化后的分型同手术方法紧密联系,对指导临床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且形成了系统的规范的B型夹层治疗体系。应用四分叉人工血管治疗B3型主动脉夹层,总体效果确切,中期生存率满意。应用全弓加支架象鼻技术一期治疗累及弓部复杂B型主动脉夹层早期能够降低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中期随访证实能够有效的封闭假腔。

高雪亮[8](2010)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研究目的及选题思路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TIA和脑梗死,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并造成脑供血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病因。脑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颅内、外大中动脉分叉部及弯曲部,东西方人脑血管病的发病特点、危险因素和远期预后存在很多差异,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部位、病理特点等也不完全相同。美国每年新发作的卒中与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有关,占35%~70%,而亚洲国家报道颅内动脉狭窄是引起脑梗死和TIA的重要原因,但国内此方面较大样本的研究尚少。中医诊治中风有悠久的历史。在中风病整个疾病进程中,从急性期到后遗症期,随着病机的变化,中风病的证候随之发生动态变化。只有把握其证候的动态演变规律,才能全面完整的认识中风,在临床采取果断准确的处方用药,因此了解国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管学资料及中医证候特点,可以更好的认识和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病变是中风发作的主要原因,血管内治疗技术为颅内外动脉狭窄开辟了新的治疗方法,但是其安全性有效性仍处于探索阶段。现在另一个研究的热点就是支架后再狭窄。中医药防治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可以发挥中医药复方全面调节机体机能和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干预的优势,有望开辟一条新的治疗途径。但是中医药如何干预,干预的时间窗、方法、结局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离不开中医的辨证论治,而辨证论治的核心在于对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因此,明确缺血中风患者脑供血动脉支架围手术期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可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脑供血动脉支架术后中长期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奠定基础,为中医药防治缺血中风患者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提供前期可靠的临床证候学依据。2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脑血管病中心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DSA资料,并填写中风病中医证候调查表,分三部分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第一部分:通过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资料明确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病变特点。第二部分: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合DSA结果分析脑动脉狭窄病变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第三部分:评价颅内外支架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变的安全性、有效性,分析支架围手术期中医证候演变规律。3研究结果第一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62例,其中334例患者存在脑动脉狭窄,占总数的92.3%。所有存在脑动脉狭窄患者中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病变患者143例(42.8%),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病变患者84例(25.2%),颅内颅外动脉均存在狭窄病变患者107例(32%);单纯前循环狭窄病变患者173例(51.8%),单纯后循环狭窄病变患者58例(17.4%),前后循环联合狭窄病变103例(30.8%)。颅外动脉狭窄好发位置:颈内动脉颅外段185处(61.7%),椎动脉颅外段96处(32%),锁骨下动脉19处(6.3%);颅内动脉狭窄好发位置:颈内动脉颅内段55处(13.2%),大脑前动脉55处(13.2%),大脑中动脉171处(41.2%),大脑后动脉29处(7%),椎动脉颅内段54处(12.9%),基底动脉52处(12.5%)。334例脑动脉狭窄病变的患者中共有84例(25.1%)存在侧枝循环,主要为Willis环代偿及邻近软脑膜动脉代偿。脑动脉闭塞且有侧枝循环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无侧枝循环者,经过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有299例存在责任血管。脑梗塞与TIA患者责任血管狭窄分布与程度经统计学分析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颅外动脉狭窄中高血压(p=0.025)与动脉狭窄有关,危险度为5.046;不同年龄分组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发生比例与程度明显不同,P<0.01,有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247例,其中230例患者存在脑动脉狭窄病变,占总数的93.1%;而存在脑动脉狭窄患者中198例可以确认责任血管狭窄病变。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51例(45.7%),单纯颅外动脉狭窄患者51例(22.2%),颅内颅外动脉均存在狭窄患者74例(32.2%);单纯前循环狭窄病变147例(63.9%),单纯后循环狭窄病变24例(10.4%),前后循环均狭窄59例(25.7%)。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候分布以风证最多,其次为痰湿证,再次为血瘀证、气虚证、火热证,阴虚阳亢证最少。证候组合以三证组合为最多,共145例(58.7%)其次为两证组合,共52例(20.6%),再次为四证组合,共48例(19.4%),单证(2例,占0.8%)和五证(1例,0.4%)组合少见。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以风、痰、瘀为主证,兼加虚证、火热证、阴虚阳亢等,组成了各种证候组合。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候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史是痰湿证的相关因素;糖尿病史与吸烟是火热证的相关因素;吸烟史、冠心病史和既往中风史是气虚证的相关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病变痰湿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病变血瘀证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颅内狭窄病变,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7)。颅外动脉狭窄程度与血瘀证明显相关(P<0.01),且秩相关提示等级相关系数rs值为0.975(P<0.01),呈明显正相关。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与痰湿证明显相关(P<0.01),且秩相关提示等级相关系数rs值为0.896(P=0.004),呈明显正相关,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与血瘀证也相关(P=0.05)。第三部分:颅外动脉支架前后及支架2周后,风证在支架前后有显着差异(P=0.001),有统计学意义;痰湿证在支架前后有显着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火热证在支架前后有明显差异(P=0.018),有统计学意义;血瘀证在支架前后有明显差异(P=0.011),有统计学意义;且根据Ranks结果提示,以上四证在支架后及支架后2周均明显减少。气虚证在支架前后有显着差异(P=0.003),有统计学意义,且根据Ranks结果提示,气虚证在支架后及支架后2周明显增多。颅内动脉支架前后及支架2周后,风证在支架前后有显着差异(P=0.007),有统计学意义,血瘀证在支架前后有明显差异(P=0.042),有统计学意义,且根据Ranks结果提示,以上2证在支架后及支架后2周均明显减少。颅外动脉支架前后证候组合差异明显,P=0.001,有统计学意义,即术前两证组合、三证组合最多,术后单证、两证组合增多,而三证、四证组合减少;虚实组合P=0.000<0.01,有统计学意义,即术前实证最多,虚证最少,术后实证减少,虚证及本虚标实证增多。颅内动脉支架前后证候组合P>0.05,无统计学意义。虚实组合,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术前实证最多,虚证最少,术后实证减少,虚证增多。64例行颅外动脉支架患者,共有4例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占6.2%,均为颈内动脉起始部支架后并发症。36例成功放置颅内动脉支架患者,共有5例(13.9%)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2例为大脑中动脉支架,3例为基底动脉支架。DSA随访:颅外动脉支架患者59例共有3名患者随访DSA发现支架内再狭窄,椎动脉开口处支架再狭窄2例,再狭窄发生率12.5%;锁骨下动脉再狭窄1例,再狭窄发生率11.1%。颅内动脉支架患者27例共有4例患者随访DSA发现支架内再狭窄,均为大脑中动脉支架,均为Winspan支架,再狭窄发生率30.8%。中医证候随访:颅外动脉支架后再狭窄随访,1例再狭窄50%,中医证候为痰湿+气虚证;2例再狭窄70%,中医证候分别为痰湿+气虚+血瘀、痰湿+血瘀;颅内动脉支架后再狭窄随访,1例狭窄20%,中医证候为痰湿+火热证;1例狭窄23%,中医证候为血瘀证;2例均狭窄50%,1例中医证候为血瘀证,1例中医证候为痰湿+气虚证。4研究结论第一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DSA动脉狭窄病变特点1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病变发生率较高,且本研究病例中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病变发生率高于单纯颅外狭窄病变。2脑梗塞组与TIA组责任血管狭窄病变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提示我们更应该重视TIA的快速病因诊断,及时给与治疗,防止其进展为脑梗塞。3脑动脉狭窄程度是引起神经功能缺损的主要因素,但侧枝循环起了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尤其是Willis环和邻近脑软膜支代偿。4各种危险因素中,颅外动脉狭窄与高血压(P=0.025)有关,危险度为5.046;不同年龄分组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发生比例与程度明显不同,P<0.01,有统计学意义。中青年组易发生颅内狭窄,而老年组易发生颅外动脉狭窄。第二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中医证候分布与DSA结果相关性1缺血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候分布以风证出现概率最高(87.4%),证候组合以三证组合为最多,共145例(58.7%),证候组合分别以风证、痰湿证、血瘀证为主证,相互组合并兼加气虚、火热、阴虚阳亢证,组成了各种证候组合。2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高血压史与痰湿证呈负相关;糖尿病史与火热证呈负相关,吸烟史与火热证呈正相关;吸烟史、冠心病史与气虚证呈负相关,既往中风史与气虚证呈正相关。这些结果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无证可辨的中风病患者,可以将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某些客观检查加以联系,参考本研究结果以辨证施治。3脑动脉狭窄病变部位、程度与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主要表现为颅外动脉狭窄分布及程度与血瘀证呈明显正相关,颅内动脉狭窄分布及程度与痰湿证明显相关。第三部分脑动脉支架围手术期中医证候特点1脑动脉支架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演变有规律可循,主要表现为实证的减少和虚证的增加,本研究结果提示支架介入治疗相当于中医清热化痰除瘀的作用,可以改变甚至逆转中风病自然证候演变规律,但支架易引起出血、乏力加重等证,所以在支架介入术后应以扶正培元为主,兼以祛痰化瘀,清热解毒。2颅外动脉支架尤其是颈动脉支架是安全有效的,颅内动脉支架风险较高,应谨慎开展。3中西医结合防治颅内外支架后再狭窄是可行的,应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宋锦宁[9](2008)在《内皮素受体A(ETRA)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兔SAH脑血管的表达与新型ETRA拮抗剂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内皮素受体A(ETRA)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以及二者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之间的关系。(2)探索设计、合成新型多肽类选择性ETRA拮抗剂的方法,通过对合成和纯化过程中关键步骤及参数的比较,为固相合成多肽类选择性ETRA拮抗剂提供一条简单、可行的途径。并在实验性SAH活体模型观察新型多肽的生物活性。研究方法:(1)根据内皮素-1(ET-1)的构效关系,应用随机噬菌体肽库筛选技术,结合lasergene等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经过对目标序列的系统结构分析,最终确定筛选设计出5条新型内皮素受体A拮抗六肽;然后应用固相合成方法,并采用质谱检测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策略,对这5种新型六肽进行分离纯化;最后在兔实验性SAH模型活体观察其对脑血管痉挛的拮抗作用。(2)将日本大耳白家兔290只进行随机分组:其中空白对照组35只,假手术对照组35只,盐水对照组35只,SAH模型组35只,新型六肽ETRA拮抗剂组150只。实验各组内又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分为5个亚组,分别为造模后1 h、3 d、5 d、7 d、10 d组,每亚组中5做ETRA与CGR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只做脑血管超微结构研究;其中ETRA拮抗剂组内又分为标准拮抗剂(BQ-485)对照组、SC-01拮抗剂组、SC-02拮抗剂组、SC-03拮抗剂组、SC-04拮抗剂组、SC-05拮抗剂组共6个亚组,每亚组5只兔。(3)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SAH模型,灌注处死后取基底动脉制成切片。使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光镜,以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基底动脉ETRA与CGRP的表达和病理结构变化,并用图像分析方法测量血管周长,观察新型ETRA拮抗剂对脑血管痉挛的拮抗作用,使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实验结果:(1)基底动脉周长在SAH后均发生明显缩窄,其中在5 d时缩小最强烈:SAH可导致脑血管超微结构会发生损害,并在病程发展中呈明显的动态改变。(2)ETRA在正常组、穿刺组和盐水组的基底动脉内有少量表达;SAH组基底动脉内ETRA的表达在3 d组和5 d组表现为高表达,其中以3 d组最强烈,其中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最强烈,平滑肌也有表达,10 d组的表达强度仍然较重。(3)CGRP在穿刺组、正常对照组和盐水组的基底动脉内也有散在不规则表达。在SAH组基底动脉内CGRP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为,CGRP的表达在1 h时最明显,在3 d、5 d依次表达减少,5 d达到最低点,7 d后开始逐渐升高,10 d时表达相对比较明显,但未能达到正常水平。(4)在合成的5种新型六肽类选择性ETRA拮抗剂中,SC-01拮抗剂的效果明显好于标准拮抗剂(BQ-485)对照组和其他拮抗剂(P<0.05),SC-05拮抗剂的效果仅次于SC-01(P<0.05),SC-02,SC-03,SC-04拮抗剂与标准拮抗剂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SC-01与SC-05拮抗剂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结论:(1)SAH后脑血管CGRP和ETRA表达呈现明显的动态改变,但二者的变化趋势并不同步;CGRP和ETRA在DCV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2)新型六肽类选择性ETRA拮抗剂SC-01与SC-05可以有效地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莫世秀,钟海英,宋晓宇,冯佩兰[10](2008)在《改良止血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穿刺点止血效果的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改良动脉垂直压迫包扎法在直接动脉穿刺行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直接动脉穿刺行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别实施包扎540例次,实验组采用手指垂直按压结合胶布包扎,对照组采用弹性绷带直接包扎,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假性动脉瘤和血肿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应用改良动脉垂直压迫包扎法能有效减少动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包扎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二、直接动脉穿刺用作血管通路引致假性动脉瘤相关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直接动脉穿刺用作血管通路引致假性动脉瘤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TASCⅡC、D型股腘动脉闭塞性病变腔内治疗的临床研究和再狭窄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1 研究对象
        1.1.1 TASCⅡ股腘动脉闭塞病变的 C、D 分型
        1.1.2 临床分期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1.5 终止标准
        1.2 相关概念的定义
        1.3 评价标准
        1.4 辅助检查材料
        1.5 设备及器材
    2 方法
        2.1 术前用药
        2.2 麻醉方式
        2.3 穿刺点选择
        2.4 病变段开通
        2.5 病变血管的处理
        2.6 术后用药与管理
        2.7 术后再狭窄血管内封闭导管(TAPAS导管)的应用
        2.8 随访及疗效评价
        2.9 统计学方法
结果
    3.1 患者的一般资料
    3.2 患肢的病变特征
    3.3 手术情况
    3.4 临床疗效变化
    3.5 围手术期并发症
    3.6 随访情况
    3.7 再狭窄的处理
    3.8 术后再狭窄相关因素分析
    3.9 典型病例
讨论
    4.1 股腘动脉闭塞病变的现状及治疗选择
        4.1.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现状
        4.1.2 股腘动脉闭塞病变的治疗选择
    4.2 TASCⅡ C、D 型股腘动脉闭塞腔内介入治疗相关技术
        4.2.1 穿刺入路的选择
        4.2.2 闭塞段的开通技巧
        4.2.3 支架植入策略
    4.3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4.4 结果及分析
    4.5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2)脾破裂行脾动脉介入栓塞与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材料
    2.方法
    3.观察指标
    4.统计学分析
结果
    1.造影表现
    2.临床指标对比
    3.术后血细胞对比
    4.术后并发症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创伤性脾破裂诊疗的现状与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3)中心静脉导管行股动脉测压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X线评估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病例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血管内治疗
    术后随访
    病例资料搜集比较
    统计学统计
结果
讨论
    动脉瘤的分类
    动脉瘤介入治疗材料
    动脉瘤介入治疗复发影响因素
    判定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的标准
    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复发形态变化
    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随访方法
    本研究理论基础
    本研究中发现的不足及改进之处
    本研究优势及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5)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心肾损伤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心肾损伤的关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 多态性与老年汉族男性高血压人群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及心肾功能的关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总结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6)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分析及维护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原因分析
2 维护现状
3 血管通路的维护前景

(7)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策略研究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四分叉人工血管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治疗B3型夹层临床观察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技术治疗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观察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综述
    综述一:胸腹主动脉瘤治疗进展
    综述二:支架象鼻技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早中期效果
缩略语表
发表的论文
会议论文
个人简历
致谢

(8)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研究
    第一部分 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候演变规律研究进展
        1 缺血性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进展
        2 缺血性中风病的证候演变规律
    第二部分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进展
        1.临床用来检测脑血管狭窄主要有脑血管无创检查和侵袭性检查
        2.颅内动脉狭窄的造影分型
        3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单纯药物治疗
        4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5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临床研究
    第一部分 缺血性脑血管病DSA结果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急性缺血性中风DSA结果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及围手术期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随访
        4 讨论
        5 结论
结语
    本研究创新之处
    本研究不足之处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内皮素受体A(ETRA)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兔SAH脑血管的表达与新型ETRA拮抗剂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背景回顾
    2.1 SAH后DCVS发病机制与研究近况
        2.1.1 脑血管紧张度的分子调节
        2.1.2 SAH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2.1.3 SAH对平滑肌细胞的影响
        2.1.4 溶血产物对血管壁的作用
        2.1.5 氧合血红蛋白的作用
        2.1.6 一氧化氮的作用
        2.1.7 蛋白激酶C(PKC)
        2.1.8 K通道活性改变
        2.1.9 SAH对脑微循环的影响
        2.1.10 SAH后的高凝状态
        2.1.11 免疫炎症反应相关机制
        2.1.12 CVS与血管壁的凋亡
        2.1.13 磷酸二脂酶-V(PDE-V)
        2.1.14 血管壁细胞的增殖
    2.2 内皮素与内皮素受体对血管的作用机理及在SAH致DCVS的作用
        2.2.1 内皮素的发现及结构
        2.2.2 ET的产生及分布
        2.2.3 内皮素的合成
        2.2.4 ET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及在SAH致DCVS的作用
        2.2.5 内皮素受体的分布及在SAH致DCVS中的作用
    2.3 CGRP对血管作用机理及在SAH致DCVS中的作用
        2.3.1 CGRP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
        2.3.2 CGRP对血管的作用及机理
        2.3.3 CGRP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2.3.4 CGRP研究新进展
    2.4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的设计、合成与研究进展
        2.4.1 肽类内皮素受体阻滞剂的合成
        2.4.2 非肽类内皮素受体阻滞剂的合成
        2.4.3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的治疗应用
    2.5 SAH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及现状
        2.5.1 动物的选择
        2.5.2 选择兔作为实验对象的可行性
        2.5.3 动物模型制作的方法简介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3.1.3 实验试剂及药品
        3.1.4 手术器械
    3.2 实验方法
        3.2.1 选择性ETRA拮抗剂多肽的设计、合成与纯化
        3.2.2 实验分组
        3.2.3 脑血管ETRA、CGRP免疫组化与结构变化主要液体的配制
        3.2.4 动物模型的建立
        3.2.5 标本取材及处理
        3.2.6 石蜡包埋及切片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3.2.7 HE染色方法及步骤
        3.2.8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及步骤
        3.2.9 透射电镜超薄切片标本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3.2.10 统计方法及图象分析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 实验动物的一般观察
    4.2 脑组织大体标本观察
    4.3 SAH后ETRA在脑血管的表达结果
    4.4 SAH后CGRP在脑血管的表达结果
    4.5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基底动脉血管内皮的光镜下结构变化
    4.6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基底动脉血管内皮的电镜下超微结构变化
    4.7 SAH后基底动脉周长的变化
    4.8 结果分析
第五章 讨论
    5.1 ETRA在SAH后脑血管的表达及意义
    5.2 CGRP在SAH后脑血管的表达及意义
    5.3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与脑血管痉挛
    5.4 选择性RTRA拮抗剂多肽类药物的设计与合成技术
第六部分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直接动脉穿刺用作血管通路引致假性动脉瘤相关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TASCⅡC、D型股腘动脉闭塞性病变腔内治疗的临床研究和再狭窄的处理[D]. 苏昭垦.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2]脾破裂行脾动脉介入栓塞与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比较研究[D]. 张立鹏.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3]中心静脉导管行股动脉测压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D]. 李文霄. 昆明医科大学, 2017(02)
  • [4]X线评估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D]. 汤伟. 南方医科大学, 2016(02)
  • [5]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心肾损伤的关联研究[D]. 张梦.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3(S1)
  • [6]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分析及维护现状[J]. 梁建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1(21)
  • [7]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策略研究[D]. 李滨.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10(09)
  • [8]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D]. 高雪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9]内皮素受体A(ETRA)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兔SAH脑血管的表达与新型ETRA拮抗剂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宋锦宁. 西北大学, 2008(08)
  • [10]改良止血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穿刺点止血效果的观察[J]. 莫世秀,钟海英,宋晓宇,冯佩兰. 现代临床护理, 2008(01)

标签:;  ;  ;  ;  ;  

血管通路直接动脉穿刺致假性动脉瘤的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