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宏观对策

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宏观对策

一、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宏观层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陈莹[1](2011)在《大兴安岭林产工业集聚水平及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兴安岭是一个以林业为基础的资源型地区,走产业集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可以解决资源有限和环境容量对工业发展的制约,同时通过相关企业集中布局来改善产业配套条件,加强工业园区的发展。大兴安岭林产工业集聚的发展对我国林产工业竞争力的发展和大兴安岭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对经典产业集聚的理论、产业集群效应理论、林产工业集聚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和综述。结合产业集聚相关理论研究对林产工业集聚的内涵进行诠释,并从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宏观层面对林产工业集聚的效应进一步诠释。其次,从我国林产工业发展状况与大兴安岭林产工业发展环境的两方面分析了大兴安岭林产工业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进而分析了大兴安岭林产工业发展的现状及必要性。第三,利用区位商系数法及空间基尼系数法对大兴安岭林产工业集聚水平进行了计量分析,并与其他省份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也利用不变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模型对大兴安岭林产工业集聚的效应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效应并不大,同时企业层面、产业层面、经济与环境层面对大兴安岭林产工业集聚效应进行进一步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兴安岭林产工业集聚发展三层面对策体系模型,并提出相对应的策略。

周小霞[2](2009)在《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长效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劳动力流动是我国二十一世纪初经济转型期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随着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经济国际化进一步的深化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于是产生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农村劳动力流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出路,当前中国的“三农问题”主要难在农民,而农民问题,就是就业和收入的问题。要使农民转变为市民,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由此,做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工作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对此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帮助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者更快地转变为市民,构建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新模式,是我们刻不容缓、急待解决的新课题。首先,文章对国内外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回顾,但目前国内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还处于探索中,相关的理论还不成熟,使实际操作中缺乏有力的理论指导,因此,用新的思维方式与观点,再结合实践中取得的经验以及出现的偏差,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从而指导于实践,是十分重要并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其次,本文通过结合我国近年来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历程、人口状况、区域、行业分布情况等,分析当前劳动力流动的特点与趋势,探讨影响因素,揭示存在问题及成因。最后,论文提出从制度层面构建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机制,并结合管理学、社会学相关理论,构建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市场机制、组织机制、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及回乡创业激励机制,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广角度的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长效机制。

邢娟[3](2006)在《劳动力供求矛盾条件下扩大就业对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关系经济的发展,关系社会的稳定,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在转型期的中国,就业问题具有其突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坚持实行的“增长优先”战略,使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观。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由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城乡二元结构调整等综合性因素所导致的就业矛盾日益尖锐和突出,已经成为一个带有全局性影响的重大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本文以天津的就业状况为实证,通过分析劳动力供求矛盾,研究扩大就业的对策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劳动力供求相关理论。主要介绍了马克思和西方关于劳动力供求的相关理论,并做出评价。 2.就业现状分析。通过对全国和天津市的就业现状分析,得出虽然我国的就业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很多问题还有待完善。 3.劳动力供求预测。通过对全国和天津市“十一五”期间劳动力供求预测,得出我国就业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我国“十一五”期间就业不仅面临着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总量矛盾,此外还存在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以及一些由制度转型、发展不足等复杂原因引起的矛盾和问题。 4.提出扩大就业的对策。 本文通过对大量数据资料的统计和科学计算,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劳动力供求进行了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分析了就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扩大就业问题的对策。其中,提出的“灵活就业”是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研究中的新兴概念和方式;同时在“培育发展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提出了独特的观点和意见,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性和服务性。

游德茂,张虎琴[4](2004)在《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宏观层对策》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巨大的就业压力已成为中国当前和今后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并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本文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一些解决就业问题的宏观层对策和建议。

二、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宏观层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宏观层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大兴安岭林产工业集聚水平及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经典产业集聚的理论
        1.2.2 产业集聚效应的研究
        1.2.3 林产工业集聚的研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林产工业集聚内涵及效应的界定
    2.1 林产工业集聚的内涵界定
        2.1.1 林产工业集聚
        2.1.2 林产工业集聚的特征
        2.1.3 林产工业集聚的重要意义
    2.2 林产工业集聚的效应界定
        2.2.1 林产工业集聚的微观效应——企业层面效应
        2.2.2 林产工业集聚的中观效应——产业层面效应
        2.2.3 林产工业集聚的宏观效应——区域经济与环境层面效应
第3章 大兴安岭林产工业发展的现状与集聚的必要性分析
    3.1 大兴安岭林产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Ⅰ:我国林产工业的发展
        3.1.1 我国林产工业发展现状
        3.1.2 我国林产工业发展趋势
    3.2 大兴安岭林产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Ⅱ:地区林产工业的发展
        3.2.1 资源环境
        3.2.2 市场环境
        3.2.3 人口环境
        3.2.4 政策环境
    3.3 大兴安岭林产工业内部发展状况分析
        3.3.1 林产工业总体趋势
        3.3.2 优势产业发展状况
        3.3.3 对外开放力度
        3.3.4 企业所有制结构
    3.4 大兴安岭发展林产工业集聚的必要性
        3.4.1 提高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
        3.4.2 有助大力发展木材精深加工
        3.4.3 打造特色工业产品基地
        3.4.4 进一步开拓俄罗斯市场
第4章 大兴安岭林产工业集聚水平的计量分析
    4.1 林产工业集聚水平的发展阶段
        4.1.1 起步阶段
        4.1.2 成长阶段
        4.1.3 成熟阶段
        4.1.4 衰退阶段
    4.2 大兴安岭林产工业集聚水平的测算
        4.2.1 区位商系数法
        4.2.2 空间基尼系数法
    4.3 与其他省份比较
        4.3.1 大兴安岭及其他七个省份的林产工业区位商系数比较分析
        4.3.2 大兴安岭地区及其他部分省份林产工业子产业区位商比较分析
    4.4 大兴安岭林产工业集聚水平分析的结论
第5章 大兴安岭林产工业集聚效应的计量分析
    5.1 大兴安岭林产工业集聚效应的测算
        5.1.1 模型的选择
        5.1.2 大兴安岭林产工业集聚效应的度量
    5.2 大兴安岭林产工业集聚的微观效应分析
        5.2.1 企业规模的壮大效应
        5.2.2 企业劳动力结构的提升效应
        5.2.3 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
    5.3 大兴安岭林产工业集聚的中观效应分析
        5.3.1 产业规模效应
        5.3.2 产业结构效应
        5.3.3 产业竞争力效应
    5.4 大兴安岭林产工业集聚的宏观效应分析
        5.4.1 市场效应
        5.4.2 就业机会
        5.4.3 区域经济增长
        5.4.4 生态环境的影响
    5.5 大兴安岭林产工业集聚效应分析的结论
第6章 大兴安岭林产工业集聚发展的对策研究
    6.1 大兴安岭林产工业"集聚发展三层面对策体系"模型的构建
    6.2 大兴安岭林产工业集聚发展的对策性建议
        6.2.1 企业层面对策
        6.2.2 产业层面对策
        6.2.3 宏观层面对策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Abstract

(2)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长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 费一拉学说
    2.3 托达罗关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理论
    2.4 钱纳里理论
    2.5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2.6 人力资本理论
3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历史进程
    3.1 自发缓慢流动的初始阶段
    3.2 行政控制下的限流阶段
    3.3 政策指导下的逆流阶段
    3.4 改革后的松动阶段
    3.5 自由流动的快速发展阶段
4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分析
    4.1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数量及速度
        4.1.1 农村人口基数大,尚需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多
        4.1.2 农村劳动力流动数量有所增长,但流动速度呈逐年放缓趋势
        4.1.3 农村劳动力回流人数逐年递增,回乡创业规模呈上涨趋势
    4.2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特点
        4.2.1 从年龄结构看,农村劳动力流动以青壮年为主
        4.2.2 从文化层次看,以初中水平为主
        4.2.3 从流动渠道看,以自发性转移为主
        4.2.4 从职业构成来看,劳动力流向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
        4.2.5 从流动区域来,以本地为主,跨省流动以东部为主
        4.2.6 从就业稳定性看,以兼业性和过渡性为主
5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农村劳动力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5.1.1 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与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速度
        5.1.2 农村流动劳动力自身素质与当前用工需求不匹配,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
        5.1.3 农村流动劳动力合法权益保障诉求与当前政策规定有很大差距,增加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成本
        5.1.4 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与薄弱的就业服务体系不匹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效率
        5.1.5 对农村流动劳动力的社会管理缺位和政策落实不到位并存,制约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发展
        5.1.6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滞后于农村劳动力流动进程,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彻底流动
        5.1.7 农村回流劳动力创业理想与现实状况存在很大差距,影响了农村回流劳动力的创业激情
    5.2 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分析
        5.2.1 户籍制度
        5.2.2 社会保障制度
        5.2.3 就业制度
        5.2.4 教育培训制度
        5.2.5 土地产权、流转制度
6 构建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长效机制
    6.1 从制度层面构建农村劳动力流动机制
        6.1.1 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针对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差别和限制
        6.1.2 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护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权益
    6.2 从市场配置角度构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市场机制
        6.2.1 改善政府职能,加强市场管理服务
        6.2.2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流通机制
        6.2.3 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6.3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构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教育培训机制
        6.3.1 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
        6.3.2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6.3.3 着力抓好培训工作,完善培训体系
    6.4 从社会学角度构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机制
        6.4.1 成立农民工工会组织
        6.4.2 大力发展劳动力就业中介组织
        6.4.3 尝试建立农民工自组织
        6.4.4 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6.5 从经济学角度构建产业结构调整机制
        6.5.1 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6.5.2 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第三产业
        6.5.3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
    6.6 从管理学角度构建流动劳动力回乡创业激励机制
        6.6.1 制定各项优惠政策
        6.6.2 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
        6.6.3 开展专业的技术指导
        6.6.4 利用信息资源开拓市场
        6.6.5 改善投资创业环境
        6.6.6 鼓励创业典型走入村干队伍
7 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7.1 结论
    7.2 后续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查问卷
    B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C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项目

(3)劳动力供求矛盾条件下扩大就业对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劳动力供求的相关理论
    2.1 马克思关于劳动力供求的理论
    2.2 西方劳动力供求理论
第三章 就业现状分析
    3.1 全国就业现状
    3.2 天津市就业现状
第四章 劳动力供求预测及矛盾分析
    4.1 劳动力供给预测
    4.2 劳动力需求预测
    4.3 就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第五章 扩大就业的对策研究
    5.1 促进经济与就业增长的协调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5.2 全面调整经济结构,保障经济健康发展
    5.3 调节劳动力供给数量,确保质量,改善结构
    5.4 扩大和稳定灵活就业
    5.5 培育发展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5.6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5.7 积极调剂剩余劳动力跨省和跨国供给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宏观层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施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确保经济高速增长
二、全面调整经济结构,保障经济健康发展
    1.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2. 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
    3. 加快城镇化进程,改组改造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三、调节劳动力供给数量,确保质量,改善结构
    1. 延长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降低劳动力参与率。
    2. 加强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
    3. 对就业困难群体采取特殊的帮助措施。
    4. 调剂剩余劳动力跨省供给。
四、扩大劳动力的国际输出

四、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宏观层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兴安岭林产工业集聚水平及效应的研究[D]. 陈莹.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2]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长效机制研究[D]. 周小霞. 重庆大学, 2009(02)
  • [3]劳动力供求矛盾条件下扩大就业对策问题研究[D]. 邢娟. 天津工业大学, 2006(08)
  • [4]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宏观层对策[J]. 游德茂,张虎琴.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4(06)

标签:;  ;  ;  ;  ;  

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宏观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