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诺日贡地区构造砾岩特征及形成机制

内蒙古巴彦诺日贡地区构造砾岩特征及形成机制

一、内蒙古巴彦诺日公地区构造砾岩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田晓航[1](2019)在《巴彦乌拉山变质深成岩与变质表壳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段,阿拉善地块的东北缘,分布一套前寒武纪的高级变质岩系。通过岩石野外产状、岩石组合和岩石特征、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巴彦乌拉山地区出露的高级变质杂岩进行系统划分,将研究区变质杂岩划分为原岩为火山岩的变质表壳岩和原岩为侵入岩的变质深成岩。研究区变质表壳岩自下而上划分为三个亚组:深色片麻岩组(Pt1pg)、浅色片麻岩组(Pt1q)和大理岩组(Pt1mb)。对选定锆石进行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同位素测定,测试结果显示三组年龄,变质表壳岩形成年龄为2250Ma左右,同时经历了1.95Ga和1.85Ga两期变质作用。岩石化学分析得出,判定其原岩为高钙碱性-钙碱性系列,形成于大洋弧-活动大陆边缘环境。An-Ab-Or(钾长石-钠长石-正长石)三角形图解显示变质深成岩是原岩为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进一步结合微量元素蛛网图和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分析,大离子亲石元素Ba、K、Sr、La、Ce、Hf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P、Ti相对亏损,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亏损,Eu显示出不明显的负异常,符合前寒武纪TTG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说明研究区变质深成岩为低铝型TTG岩石。对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进行锆石LA-ICP-MS法U-Pb同位素测年,变质深成岩原岩形成于1850Ma。根据变质表壳岩与变质深成岩年代学分析,变质深成体代表大规模岩浆活动,打破了以变质表壳岩原岩为代表的稳定环境的大地构造阶段结束,进入一个异常的构造与岩浆活动的活跃期,并共同经历了强烈的区域变质作用。

袁广祥,张路青,曾庆利,黄志全,李建勇,王洪建,邓绪彪[2](2018)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阿拉善预选区塔木素地段目标深度岩体质量预测》文中指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阿拉善预选区塔木素地段位于阿拉善地块北部,主要由二叠纪和三叠纪侵入的花岗岩类岩石构成,地壳稳定。断层较不发育,但发育韧性剪切带和韧-脆性变形带,节理受区域构造控制,地表岩体质量以Ⅲ级岩体为主,其次是Ⅳ级岩体。根据钻孔岩芯编录和力学试验数据,对岩芯质量进行评价,岩芯基本质量较差,TMS01钻孔以Ⅴ级岩体最多,TMS02钻孔以Ⅲ级岩体最多。对比岩体质量和测井数据,发现岩体质量与岩体的物理参数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通过和CSAMT剖面上对应位置的对比,建立了岩体质量与电阻率的关系。结合地表岩体质量、钻孔岩芯质量和物探剖面,对目标深度岩体进行了预测:目标深度(600 m深左右)岩体质量以Ⅱ级和Ⅲ级岩体为主,局部有Ⅰ级岩体和Ⅵ岩体。

李正辉[3](2018)在《贺兰构造带古生代构造演化:碎屑锆石年代学制约》文中研究说明贺兰构造带位于南北构造带的最北端,处于鄂尔多斯地块(华北克拉通)、阿拉善地块与祁连造山带所围限的“三角地带”。目前,贺兰构造带古生代的构造属性及其演化过程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这直接影响到对周围三大块体相互作用的认识。贺兰构造带古生代构造变形相对简单,岩浆岩不发育,但是这个地区沉积建造连续性比较好,不同时代的沉积地层都有,而且多数是一些碎屑岩,这些碎屑岩为我们利用碎屑锆石进行示踪这个地区的构造演化,成因机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在大量的野外地质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代表性砂岩样品23个(分别来自香山群、米钵山组、旱峡组、沙流水组、中宁组、羊虎沟组、太原组、山西组、窑沟群、大黄沟群),对从中分选的碎屑锆石采用LA-ICP-MS方法进行了U-Pb定年研究,获得不同沉积地层的锆石年龄分布特征。在收集鄂尔多斯地块,阿拉善地块,孔兹岩带以及祁连造山带的锆石年龄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年龄分布特征的对比,以此进行沉积物源分析,判断鄂尔多斯地块,阿拉善地块和祁连造山带之间在古生代时期的相互关系。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该区域古生代的构造演化。(1)寒武系香山群最年轻的锆石U-Pb谐和年龄为520±4Ma,其主要峰值为520Ma、714Ma、876Ma、1132Ma、1814Ma和2488Ma。奥陶系米钵山组最年轻的单颗粒锆石U-Pb谐和年龄为507±8Ma,其主要峰值为512Ma、816Ma、914Ma、1856Ma、2452Ma。二者具有相似的年龄分布特征,暗示着两者的物质来源一致。由于520Ma和700-900Ma的锆石年龄在鄂尔多斯地块没有分布,由此我们推断,阿拉善地块在寒武-奥陶纪是其主要物源供应区。(2)志留系旱峡组主要峰值为432Ma、942Ma、1156Ma、1632Ma、1814Ma和2480Ma。志留系样品明显缺乏2000-2200Ma的锆石年龄数据,说明鄂尔多斯地块和孔兹岩带可能没有提供物源,阿拉善和祁连造山带为其物源供应区。(3)泥盆系中宁组与沙流水组的年龄谱基本相似,峰值年龄主要为416Ma、930Ma、1832Ma和2480Ma。其中,416Ma和930Ma年龄分布显示碎屑物质仍然来自阿拉善地块和祁连造山带。(4)石炭系贺兰山北段砂岩碎屑锆石年龄主要峰值为1981Ma和2469Ma,次峰值为320Ma、422Ma。峰值年龄为1981Ma和2469Ma的锆石颗粒可来自鄂尔多斯地块、孔兹岩带和阿拉善地块,320Ma的锆石颗粒来自阿拉善地块北缘。贺兰山南段锆石年龄的主要峰值为967Ma、1625Ma和2492Ma,贺兰山南段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祁连造山带。(5)二叠系贺兰山北段砂岩中的碎屑锆石年龄主要峰值为294Ma、1851Ma、1939Ma和2354Ma,存在417Ma的次峰值。1851Ma、1939Ma、2354Ma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鄂尔多斯地块、孔兹岩带以及阿拉善地块,294Ma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其西北部阿拉善地块海西期的岩浆岩。贺兰山南段的主要峰值为263Ma、432Ma、2496Ma。其中,263Ma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其西北部阿拉善地块海西期的岩浆岩,432Ma、2496Ma的碎屑物质则可能来自阿拉善地块、祁连造山带和鄂尔多斯地块。(6)从以上的物源分析可知,沉积盆地可能是处在早寒武世-中奥陶世时祁连洋向北俯冲在阿拉善地块南缘形成的弧后裂陷盆地,物源主要来自阿拉善地块和岛弧物质。在志留纪早期中祁连地块与阿拉善地块发生碰撞,这时,物源主要来自中祁连地块和阿拉善地块。直到泥盆系末,物源依然来自中祁连地块和阿拉善地块。在石炭纪,可能由于古亚洲洋向阿拉善地块北缘的俯冲,沉积盆地北部物源开始出现阿拉善地块北缘的岛弧碎屑物质,而南部接受的主要是来自祁连造山带的物质。二叠纪随着古亚洲洋的关闭、碰撞和抬升,沉积盆地南部在接受祁连造山带物质的同时,也接受了来自中亚造山带的物质。

胡馨[4](2015)在《限制开发区背景下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以内蒙古阿拉善盟为例》文中指出国土空间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栖息地,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迅速的今天,各地区由于追逐经济增长,过度开发、过度竞争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带来的负面效果具有很大影响力。国务院于2011年6月8日正式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该规划是我国首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规划》中提出,一定范围内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与其他功能相比,处于领导地位。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差异性,用统一的发展模式指导各地方发展违背科学发展原理。因此将土地空间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其中限制开发区包括农产品主导型和生态型,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生态型限制开发区。这一新的功能区划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起到了完善和补充作用,丰富了我国现行的空间规划体系。本文首先在分析主体功能区和土地利用分区的概念及划分类型基础上,分别探讨两种分区体系在分区内容、分区作用、分区方法及分区空间尺度等四个方面的联系与区别,深刻揭示了两种分区体系的关系。其次,本文在总结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对四种主体功能区的内涵概念、基本特征进行对比后,总结探讨了限制开发区土地利用特征,提出以“环境友好型”思想为指导的土地利用战略。在明确该指导思想的概念内涵及原则后,为达成“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的目标选择“规划分区”这一实施路径。紧接着本文将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评价体系与限制开发区评价体系有机结合,以生态指标优先兼顾经济发展为原则,在充分考虑限制开发区发展战略基础上,以乡(镇)为基本单位,构建出限制开发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其准则层具体包括自然条件、土地利用条件、土地环境压力、经济社会条件四项指标,共选取20个指标组成。最后论文以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区为例,进行了限制开发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分区研究。第一部分选取2013年度阿拉善盟24个乡(镇)的经济社会环境指标,横向对比不同乡(镇)的环境友好状况差异性。第二部分根据评价结果,采用系统聚类分析中离差平方和法,将阿拉善盟分为集中耕地保护区、城镇集中区、限制开发区、其他农业发展区、工矿适度发展区等5个区域。第三部分结合分区结果,因地制宜,分别设计出相应的土地利用模式。第四部分通过与现行阿拉善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比,对本文提出的土地利用分区进行效果评价。研究成果对指导内蒙古阿拉善盟土地的高效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为其他限制开发区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开发亦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郑小明[5](2012)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白垩系地质特征及构造背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内的内蒙古中西部阿拉善地区及甘肃北部,是银根-额济纳盆地的中东部地区。白垩纪是中亚造山带形成后的另一重要演化时期,发育了多个陆相断陷盆地,并有陆相火山喷发活动,显示了较强烈的构造活动性。因此,对内蒙古阿拉善北部地区白垩系的沉积特征和火山活动特征进行研究,对揭示研究区白垩纪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承担的地调项目,通过野外露头观察、实测地质剖面的基础上,以沉积学、地层学、岩石学等理论的指导下,对银根-额济纳盆地中东部地区以及雅布赖盆地西部地区进行了研究。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对岩石组合、沉积构造和剖面结构进行分析,将阿拉善地区白垩系划分为冲积扇相、辫状河相和湖泊相,并进一步划分了5种亚相和7种微相,总结了各类沉积相的特征。根据孢粉样的分析结果,认为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白垩纪主要为温和干旱的气候特征。在对岩石薄片观察和主量元素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苏红图组火山岩主要为中-基性粗面玄武岩、玄武粗安岩和粗面安山岩组合,属于碱性系列的钾质类型。根据火山岩中沉积夹层分析,其形成于陆相滨浅湖环境。结合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测定和分析,认为苏红图组火山岩石是在板内的非造山拉张环境下产生的碱性火山岩。在综合研究阿拉善地区白垩纪盆地类型、盆地充填序列、火山岩构造背景、沉积物源、沉积相的基础上,对其构造演化进行了分析,认为阿拉善地区白垩纪盆地早白垩世为一断陷盆地,其演化经历了早期断陷阶段、中期断陷-火山喷发阶段和晚期坳陷阶段。

李慎斌[6](2011)在《内蒙古阿拉腾敖包地区铅及相关元素化探异常分析及其成矿远景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阿拉腾敖包地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中朝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兴蒙造山带的结合部位。区内岩浆活动发育,区域化探异常强度高,主要成矿时代为华力西晚期-印支期。近些年来,该区一直为找矿的重点区域。研究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中西部基岩裸露区,前人在该区进行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该区地势较为平坦,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差小于50米,水系发育较好,如按常规标准采水系样,难以实现对研究区的全面控制。本文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北山-狼山地区铜、富铁、铅锌、多金属矿成矿规律与评价技术示范研究》为依托,对研究区内一级水系沉积物进行采样,并对重点区域进行了加密采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利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对研究区的V、Cr、Ni、Cu、Zn、Pb、As、Sb、Bi、Hg、Mo、Sn、Ag、Co、Au等15种成矿元素进行分析,发现Pb与Zn元素有较高的相关性,可能由相同的地质作用形成。通过水系沉积物元素与岩石背景值对比发现Pb和Zn元素无明显集散,说明水系沉积物中Pb和Zn元素的含量与基岩中的含量相当。考虑到不同的异常下限确定方法各有利弊,本文综合运用传统方法、网格化法和分地质单元法三种方法确定异常下限。最后以分地质单元法为主,求出异常下限值,并结合有关区域地质、矿产资料和成果,圈定异常区。通过研究发现,在化探采样过程中对重点区域加密采样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做可以尽量避免遗漏一些较小的异常。用分地质单元法确定异常下限时,虽然计算量较大,但此种方法能避免在高背景值地质体单元内圈定的异常面积较大,或在低背景值地质体单元内圈定的异常面积较小的现象。Pb和Zn元素异常主要分布于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哈拉霍疙特组的二段(Jxh2)和二叠系下统的苏吉火山岩(sv)区域内。

任莎莎[7](2011)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下白垩统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文中提出本论文以宝格其盆地和乌力吉盆地为主要研究对象,二者分别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和阿拉善左旗,均属于北亚造山区的中生代沉积盆地,处于哈萨克斯坦板块和华北板块的缝合带上。在充分了解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地层学、沉积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研究区野外露头、样品资料等的分析,对研究区下白垩统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研究区下白垩统的地层特征,认为宝格其盆地的巴音戈壁组为一套山麓-湖泊相沉积,自下而上为冲积扇-湖泊-冲积扇相,并进一步研究了其亚相、微相特征;确定了乌力吉盆地苏红图组火山岩主要为一套中偏基性玄武安山岩-安山岩组合,并详细分析了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确认宝格其盆地早白垩世沉积相的变化反映了断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乌力吉盆地苏红图组火山岩形成于稳定大陆下的非造山带环境。两者均为中亚造山带晚古生代造山作用以后形成的山间盆地及火山活动的产物。

陈芳[8](2011)在《巴丹吉林沙漠若干典型地区沙丘移动的遥感地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巴丹吉林沙漠地处内蒙古阿拉善高原的西部,是中国第二大流动沙漠。其东部有乌兰布和沙漠、南部有腾格里沙漠。三大沙漠之间存在三大流沙带的握手并逐渐合拢的趋势,风沙运动十分活跃。通过对该区进行研究可以为深入认识巴丹吉林沙漠动态的空间格局及其区域分异规律,并为探讨遥感影像的应用潜能提供基础依据。在各种地貌发育类型当中,沙丘属于快速移动的地貌类型。目前关于沙丘动力学机制研究已经很深入,但关于区域移动状况的研究仍十分有限。鉴于区域沙丘移动涉及的研究区范围较大,用传统的地面观测手段很难满足需要。自70年代Landsat卫星的发射以来,其为沙丘移动的研究提供了长周期、大范围的影像资源及新的监测方法。本文试图分析利用多时相Landsat TM影像解译沙丘特征,充分考虑到此数据源在空间分辨率方面的局限性,深入探讨其在巴丹吉林沙漠多年尺度上研究沙丘移动趋势的可能性。针对巴丹吉林沙漠的北部、东部、东南部和南部的四个研究区的大小沙丘,结合区域气象观测数据对沙丘的动态变化成因机理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巴丹吉林沙漠北部高大沙丘的最近20年内的变化在TM影像上表现不出来。其原因在于,该区内沙丘比较高大,移动速度慢,使得在短时段内单个像元移动距离小于30m,其移动在影像上体现不出来。(2)巴丹吉林沙漠东部、东南部、及南部三个流沙带处沙丘的移动明显。具体沙丘移动状况如下:乌力吉苏木附近的东部流沙带的沙丘以新月形沙丘和横向沙丘为主,沙丘高度在9~33m之间。在1989~1999年和1999~2010年的移动方向为东南向,与该区以西北风为主的区域风场一致;在1989~1999年沙丘的平均移动距离为39m;在1999~2010年的沙丘的平均移动距离为33m,沙丘移动速度有略微减慢趋势。孟根苏木附近的东南部流沙带的沙丘以新月形沙丘和横向沙丘为主,沙丘高度在7~31m之间。在1989~1999年和在1999~2010年的移动方向为东南向,与该区以西北风为主的区域风场一致;在1989~1999沙丘的平均移动距离为51m;在1999~2010年的沙丘的平均移动距离为55m,沙丘移动速度有略微加快的趋势。中泉子附近的南部流沙带的沙丘以横向沙丘为主,沙丘高度在8~27m之间。在1989~2010年间,南部沙丘移动方向存在西北~东南向的往复性,与该区域的风场不稳定有关。在1989~1995年间沙丘移动方向为西北向,在1995~2003年间移动不明显,在2003~2010年的移动方向为东南向,存在往复运动;在1989~1995年间沙丘平均移动距离为48m,在2003~2010年间的沙丘的平均移动距离为29m,即沙丘在1989~1995年间的移动速度较2003~2010快。(3)根据巴丹吉林沙漠4个研究区的60个采样沙丘,结合该区的ASTER DEM数据,进行了沙丘高度的量算,并对沙丘移动速度与沙丘高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即沙丘越高,移动速度越慢,反之亦然。(4)Landsat TM影像尽管空间分辨率只有30m,但对于10年时间尺度上中小型沙丘的空间动态变化信息的捕捉还是十分有效的。

李新仁,贾利亚,陈志勇,苏宏伟,张志祥[9](2003)在《内蒙古巴彦诺日公地区构造砾岩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巴彦诺日公地区1/5万地质填图和重点解剖研究,认为原1/20万区调中所划下元古界阿拉善群大部分岩石组合可与内蒙古中部地区色尔腾山岩群进行对比,且祖宗毛道组三段实际上是一套构造砾岩。在研究该砾岩宏观和微观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其形成机制为伸展机制下的构造拆离。

二、内蒙古巴彦诺日公地区构造砾岩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巴彦诺日公地区构造砾岩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巴彦乌拉山变质深成岩与变质表壳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
    2.2 地层
    2.3 岩浆岩
    2.4 区域构造
        2.4.1 韧性剪切带
        2.4.2 断裂构造
        2.4.3 褶皱构造
第三章 变质表壳岩与变质深成岩的区分依据
    3.1 概述
    3.2 研究区内变质表壳岩野外产状及岩石学标志
    3.3 研究区前寒武纪变质深成体的识别依据
    3.4 巴彦乌拉山变质岩区的表壳岩与深成体地质填图
第四章 变质表壳岩岩石化学特征
    4.1 岩石组合和岩石特征
    4.2 岩石化学特征
        4.2.1 主量元素特征
        4.2.2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
    4.3 变质表壳岩时代测定
        4.3.1 分析测试方法
        4.3.2 变质表壳岩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
    4.4 原岩恢复
第五章 变质深成岩岩石化学特征
    5.1 岩石组合和岩石特征
    5.2 岩石化学特征
        5.2.1 主量元素特征
        5.2.2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
    5.3 变质深成岩时代测定
    5.4 形成环境
第六章 大地构造意义
    6.1 表壳岩的大地构造意义
    6.2 变质深成岩的成因及形成机理
        6.2.1 TTG岩的成因
        6.2.2 TTG岩石形成机理
        6.2.3 巴彦乌拉山地区TTG的大地构造意义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2)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阿拉善预选区塔木素地段目标深度岩体质量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背景
2 场址区工程地质特征
    2.1 岩石特征
    2.2 断层
    2.3 韧性剪切带和韧-脆性变形带
    2.4 节理
    2.5 地表岩体质量评价及深部岩体质量预测
3 钻孔岩芯质量
4目标深度岩体质量评价
5 讨论
6 结论

(3)贺兰构造带古生代构造演化:碎屑锆石年代学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阿拉善地块与华北地块的关系
        1.2.2 北祁连造山带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3 碎屑锆石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进展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地层
        2.1.1 古元古界
        2.1.2 中新元古界
        2.1.3 下古生界
        2.1.4 上古生界
    2.2 岩浆岩
        2.2.1 古元古代
        2.2.2 加里东期
        2.2.3 印支期
第三章 分析方法
    3.1 锆石U-Pb定年
        3.1.1 锆石分选
        3.1.2 锆石制靶
        3.1.3 锆石阴极发光图像采集
        3.1.4 锆石LA-ICP-MS U-Pb定年测试
    3.2 锆石Lu-Hf同位素
第四章 潜在物源区锆石U-Pb年龄谱特征
    4.1 阿拉善地块
    4.2 祁连造山带
    4.3 鄂尔多斯地块
    4.4 孔兹岩带
        4.4.1 变沉积岩中的碎屑锆石
        4.4.2 贺兰山花岗岩
        4.4.3 贺兰山基性岩墙
第五章 寒武-奥陶纪碎屑锆石年代学及铪同位素组成
    5.1 寒武系碎屑锆石年代学
        5.1.1 样品特征及采样位置
        5.1.2 锆石分析结果
        5.1.3 讨论
    5.2 奥陶系碎屑锆石年代学及铪同位素组成
        5.2.1 样品特征及采样位置
        5.2.2 锆石分析结果
        5.2.3 锆石铪同位素组成
        5.2.4 米钵山组物源分析
第六章 志留-泥盆纪碎屑锆石年代学及铪同位素组成
    6.1 志留系碎屑锆石年代学及铪同位素组成
        6.1.1 样品特征及采样位置
        6.1.2 锆石分析结果
        6.1.3 锆石铪同位素组成
        6.1.4 讨论
    6.2 泥盆系碎屑锆石年代学及铪同位素组成
        6.2.1 样品特征及采样位置
        6.2.2 锆石分析结果
        6.2.3 锆石铪同位素组成
        6.2.4 物源分析
第七章 石炭-二叠纪碎屑锆石年代学
    7.1 石炭系碎屑锆石年代学
        7.1.1 样品特征及采样位置
        7.1.2 锆石分析结果
        7.1.3 物源分析
    7.2 二叠系碎屑锆石年代学
        7.2.1 样品特征及采样位置
        7.2.2 锆石分析结果
        7.2.3 物源分析
第八章 贺兰构造带古生代构造演化
    8.1 阿拉善地块与华北地块的关系
    8.2 北祁连造山带的演化
        8.2.1 北祁连洋的俯冲极性
        8.2.2 北祁连洋的闭合时限
    8.3 贺兰构造带古生代构造演化
        8.3.1 古生代构造演化特征
        8.3.2 古生代构造演化模型
主要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限制开发区背景下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以内蒙古阿拉善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理论基础
        1.2.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1.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3 空间结构理论
        1.2.4 生态承载力理论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主体功能区及限制开发区研究进展
        1.3.2 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1.3.3 土地利用分区研究进展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资料与数据来源
2 基本概念及界定
    2.1 主体功能区基本概念及划分
        2.1.1 概念
        2.1.2 划分
        2.1.3 限制开发区内涵及分类
    2.2 土地利用分区概念及意义
        2.2.1 概念
        2.2.2 意义
        2.2.3 类型
    2.3 主体功能区与土地利用分区的关系
        2.3.1 分区内容
        2.3.2 分区作用
        2.3.3 分区方法
        2.3.4 分区空间尺度
3 限制开发区土地利用特征及战略
    3.1 土地利用基本特征
    3.2 土地利用战略——环境友好型
        3.2.1 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概念与内涵
        3.2.2 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原则
        3.2.3 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实施路径
        3.2.4 等级标准及其基本含义
4 限制开发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评价原理与方法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1 整体系统性
        4.1.2 可操作性
        4.1.3 可靠性
        4.1.4 针对性
    4.2 指标体系设计与构建
        4.2.1 设计与构建思路
        4.2.2 评价指标选取与体系构建
    4.3 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AHP)
        4.3.1 概念
        4.3.2 步骤
5 实证分析:内蒙古阿拉善盟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域概况
        5.1.2 自然环境特征
        5.1.3 生态战略地位
        5.1.4 土地利用现状与问题
        5.1.5 生态环境现状
    5.2 阿拉善盟各乡(镇)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评价
        5.2.1 评价方法
        5.2.2 指标说明
        5.2.3 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5.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5.2.5 结果分析
    5.3 阿拉善盟土地利用分区
        5.3.1 分区原则
        5.3.2 分区方法
        5.3.3 分区结果
    5.4 阿拉善盟土地利用模式设计
        5.4.1 集中耕地保护区发展模式
        5.4.2 城镇集中区发展模式
        5.4.3 生态控制区发展模式
        5.4.4 一般农业区发展模式
        5.4.5 工矿适度发展区发展模式
    5.5 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分区效果评价
        5.5.1 生态控制区布局更加集中
        5.5.2 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
        5.5.3 人.分布更加合理
        5.5.4 乡(镇)土地利用功能更加明确
6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2.1 创新之处
        6.2.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指标体系部分指标解释
附录2 2013年阿拉善盟24乡(镇)环境指标实际值表
附录3 2013年阿拉善盟24乡(镇)环境指标无量纲值表
致谢

(5)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白垩系地质特征及构造背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特征
    2.2 区域地质特征
        2.2.1 区域构造特征
        2.2.2 区域地层特征
        2.2.3 区域岩浆岩特征
        2.2.4 研究区白垩系特征
第三章 白垩系沉积特征
    3.1 实测剖面地层特征
        3.1.1 巴音戈壁组
        3.1.2 苏红图组
        3.1.3 乌兰苏海组
    3.2 岩相类型及特征
    3.3 沉积相特征
        3.3.1 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沉积相
        3.3.2 下白垩统苏红图组沉积相
        3.3.3 上白垩统乌兰苏海组沉积相
    3.4 古气候分析
第四章 白垩系火山岩特征
    4.1 实测剖面地质特征
    4.2 火山岩喷发旋回特征
    4.3 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
        4.3.1 岩石主量元素化学特征
        4.3.2 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
第五章 构造背景分析
    5.1 盆地类型
    5.2 盆地充填序列
    5.3 火山岩构造背景分析
    5.4 沉积物物源分析
    5.5 构造演化
第六章 结论
    6.1 取得的主要认识
    6.2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照片说明及照片

(6)内蒙古阿拉腾敖包地区铅及相关元素化探异常分析及其成矿远景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工作方法
    1.4 完成工作量与取得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层
        2.1.1 前寒武地层
        2.1.1.1 太古界色尔腾山群
        2.1.1.2 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
        2.1.2 显生宙地层
        2.1.2.1 上古生界下二叠统
        2.1.2.2 中生界上白垩统
        2.1.2.3 新生代第四系
    2.2 岩浆岩
        2.2.1 侵入岩
        2.2.2 火山岩
    2.3 变质作用
        2.3.1 变质期次的划分
        2.3.2 变质作用演化
    2.4 构造
        2.4.1 断裂构造
        2.4.2 褶皱构造
    2.5 矿产
第3章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3.1 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3.1.1 水系沉积物样品的采集
        3.1.2 地球化学元素的共生组合分析
        3.1.2.1 聚类分析
        3.1.2.2 因子分析
        3.1.3 水系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特征
        3.1.3.1 水系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特征
        3.1.3.2 区内各岩石建造水系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特征
    3.2 地球化学图的编制
        3.2.1 地球化学图的编制原理
        3.2.2 铅和锌元素地球化学图的编制
    3.3 传统数据处理方法圈定铅和锌元素异常
        3.3.1 方法原理
        3.3.2 异常下限的确定
        3.3.3 地球化学异常图的编制
    3.4 网格化法圈定铅和锌元素异常
        3.4.1 方法简介
        3.4.2 网格化法地球化学图的编制
        3.4.3 异常下限的确定与地球化学异常图的编制
    3.5 分地质单元法圈定铅和锌元素异常
        3.5.1 方法原理
        3.5.2 异常下限的确定与地球化学异常图的编制
第4章 异常划分及成矿远景评价
    4.1 地球化学成矿预测的准则
    4.2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4.2.1 成矿构造条件
        4.2.2 岩石建造条件
    4.3 铅和锌元素成矿远景分析
        4.3.1 A 区成矿远景分析
        4.3.2 B 区成矿远景分析
        4.3.3 C 区成矿远景分析
第5章 结论和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内蒙古阿拉善地区下白垩统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项目依托及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区域构造背景
    2.2 研究区下白垩统地层特征
        2.2.1 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
        2.2.2 下白垩统苏红图组
3. 巴音戈壁组的沉积特征
    3.1 剖面地层特征
    3.2 主要岩石类型及特征
        3.2.1 砾岩
        3.2.2 砂岩
        3.2.3 粉砂岩
        3.2.4 泥岩
    3.3 沉积相特征
        3.3.1 冲积扇相
        3.3.2 辫状河相
        3.3.3 湖泊相
    3.4 沉积旋回特征
4. 苏红图组的火山岩特征
    4.1 剖面地层特征
    4.2 火山岩岩石类型及特征
        4.2.1 粗面安山岩
        4.2.2 玄武质粗面安山岩
        4.2.3 火山碎屑岩
    4.3 火山岩喷发旋回特征
    4.4 岩石化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4.4.1 岩石化学特征
        4.4.2 地球化学特征
5. 阿拉善地区早白垩世构造背景分析
    5.1 碎屑岩矿物成分特征与构造背景
    5.2 火山岩成分特征与构造背景
    5.3 早白垩世构造演化
6. 结论
    6.1 取得的主要认识
    6.2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照片说明及照片

(8)巴丹吉林沙漠若干典型地区沙丘移动的遥感地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质地貌
        2.1.2 气候
        2.1.3 土壤
        2.1.4 水文
        2.1.5 植被
    2.2 人文交通情况
    2.3 区域风场
        2.3.1 站点分布及气象条件
        2.3.2 盛行风向及风速情况
第三章 数据预处理
    3.1 数据来源与实验样区
    3.2 数据处理的技术流程
    3.3 几何纠正
        3.3.1 几何畸变与几何精纠正
        3.3.2 地面控制点的选择
        3.3.3 几何精纠正的技术流程
        3.3.4 几何精纠正的参数选择
        3.3.5 几何精纠正的结果评价
    3.4 沙丘解译标志的建立
    3.5 沙梁线采集
    3.6 沙梁移动方向的判断和速度的计算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多年移动变化
        4.1.1 北部沙丘
        4.1.2 东部沙丘
        4.1.3 东南部沙丘
        4.1.4 南部沙丘
    4.2 沙丘移动速度与高度之间相关性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影像1990-7-30纠正后影像检查点及残差
附录2: 影像2000-1-31纠正后影像检查点及残差
附录3: 影像1989-1-02纠正后影像检查点及残差
附录4: 影像1999-7-25纠正后影像检查点及残差
附录5: 影像1989-1-25纠正后影像检查点及残差
附录6: 影像1995-6-11纠正后影像检查点及残差
附录7: 影像2003-2-17纠正后影像检查点及残差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与科研项目
致谢

四、内蒙古巴彦诺日公地区构造砾岩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巴彦乌拉山变质深成岩与变质表壳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 田晓航. 河北地质大学, 2019(05)
  • [2]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阿拉善预选区塔木素地段目标深度岩体质量预测[J]. 袁广祥,张路青,曾庆利,黄志全,李建勇,王洪建,邓绪彪. 工程地质学报, 2018(06)
  • [3]贺兰构造带古生代构造演化:碎屑锆石年代学制约[D]. 李正辉. 西北大学, 2018(02)
  • [4]限制开发区背景下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以内蒙古阿拉善盟为例[D]. 胡馨. 江西财经大学, 2015(06)
  • [5]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白垩系地质特征及构造背景分析[D]. 郑小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10)
  • [6]内蒙古阿拉腾敖包地区铅及相关元素化探异常分析及其成矿远景评价[D]. 李慎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8)
  • [7]内蒙古阿拉善地区下白垩统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D]. 任莎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8]巴丹吉林沙漠若干典型地区沙丘移动的遥感地学分析[D]. 陈芳. 兰州大学, 2011(11)
  • [9]内蒙古巴彦诺日公地区构造砾岩特征及其形成机制[J]. 李新仁,贾利亚,陈志勇,苏宏伟,张志祥. 西北地质, 2003(04)

标签:;  ;  ;  

内蒙古巴彦诺日贡地区构造砾岩特征及形成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