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整中求进步,在改革中求发展

在调整中求进步,在改革中求发展

一、调整中求进步 改革中求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本松[1](2021)在《论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思维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的思维方法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自然科学理论基础上的,是融会贯通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又具有习近平总书记鲜明个人风格和特点的思维方法,是科学正确的思维方法。这包括: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稳中求进工作方法,底线思维方法,法治思维方法,精准思维方法,问题导向思维方法,改革开放思维方法,科技创新思维方法,战略定力思维方法,历史思维方法,顺势而为思维方法,钉钉子精神思维等。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思维方法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部分,是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因此对我们具有指导意义。。

胡炅坊[2](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1)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高度快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由发展而衍生出来的各种内部问题,以及由国际环境变化而引起的一系列外部问题。从外部环境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始终没有摆脱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走势持续低迷。加之2020年初全球范围新冠疫情的爆发,全球各地区经济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重创。在这种世界历史背景下,政治上的保守主义和经济上的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多个地区抬头,为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浓厚阴影。从内部环境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过去几十年发展所带来的部分问题开始在这一时期集中爆发,如生态环境破坏、产能过剩、贫富差距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等。我国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各种矛盾交织并行的特殊历史背景。为了应对处理国内外面临的这一系列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各种风险挑战、积极求变,在指导新时代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经济指导思想。在2017年12月党中央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并将其作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探索新时代经济建设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是对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经济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一重大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既超越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演变范式,又克服了西方经济学重实证而轻实践的理论缺陷,从根本上解决了市场经济改革以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后带来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双重矛盾和困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立足于中国发展实际,通过系统总结以往经济发展理论的不足和缺陷,立足于新时代经济建设伟大实践,科学揭示了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规律,准确判断了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走势。具体来说,本文一共分文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以及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力图对本研究的总体情况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思路,力图通过方法创新和理论创新科学完整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全貌。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概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结合相关资料,将其划分为萌芽期、形成期和成熟期。第四部分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从逻辑层面将其概括为“1+7+1”的逻辑架构,即为“新发展理念+七个坚持+新发展格局”。第五部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和理论特征进行了科学概括。在理论逻辑上具体体现为: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发展逻辑;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绿色发展逻辑;兼顾国内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全球发展逻辑。在理论特征上体现为科学性、现实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国际性的高度统一。第六部分集中论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在理论贡献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而且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框架。在实践价值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一方面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另一方面为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陈学柳[3](2021)在《习近平关于党领导经济工作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球经济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针对我国社会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习近平关于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对我国经济平稳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研究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有利于全面、系统、深刻的理解其中的科学内涵,也有利于在实践中贯彻习近平关于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思想。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以及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对习近平关于党领导经济工作重要论述的相关文本进行分析,从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对习近平关于党领导经济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本文认为习近平关于党领导经济工作重要论述发端于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使命、经济与政治辩证统一以及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思想,继承了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中关于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经济的思想,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的思想。产生于习近平个人的成长和学习体验、早期从政经历以及十八大以来领导经济工作的实践。本文认为习近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对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在三方面:一是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性,习近平指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是党的全面领导在中心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显着优势,是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抵御重大风险与挑战的现实需要,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遵循的首要原则;二是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在于宏观调控,习近平提出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制定了稳中求进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指导了经济新常态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了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三是在经济工作中要搞好党的建设,习近平指出要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与水平,将全面从严治党贯彻到党的经济工作中,加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化建设。通过分析发现,习近平关于党领导经济工作重要论述具备人民性、科学性、连贯性和创新性。本文认为,习近平关于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不仅在理论层面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经济的思想,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而且在实践层面能够更好实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陈博文[4](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创新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紧紧围绕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下文皆用“习近平经济思想”代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习近平经济思想内涵丰富,体系完整,寓意深邃,将不断发展完善。对于这一思想的研究,既要深刻探究其理论渊源,对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经济思想等进行梳理、归纳和概括,形成对这一思想坚实有力的理论支撑;也要牢牢把握其创新性贡献,对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反复推敲、提炼和总结,形成系统性的经济思想体系;更要把其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下文皆用“中特政经”代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去检验、发展和升华,形成指导和完善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遵循。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建立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过程中有关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行梳理,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和抽象到具体的方法,着重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创新性进行探讨,并总结出这一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中的运用。首先,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的知青岁月为这一思想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扎实的从政经历为这一思想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底蕴,改革开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有关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这一思想积累了充足的实践养分。其次,习近平经济思想具有极其丰富的理论渊源。这一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为根本指导,继承了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经济思想,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验与教训,汲取中华传统经济思想和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益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结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再次,习近平经济思想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创新。目前为止,这一思想的创新性可概括为有关发展思想的创新、有关改革思想的创新、有关经济制度的创新、有关经济运行的创新、有关工作策略和方法的创新等五个方面。最后,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无论是理论应用,还是实践应用,这一思想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习近平经济思想对构建中特政经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学科体系三大体系作出重大贡献。另一方面,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孙嘉勃[5](2021)在《习近平高品质生活观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成为人们强烈的诉求。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站在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并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习近平高品质生活观是解决温饱、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顺延,是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步。因此,研究习近平高品质生活观,对于贯彻落实创造高品质生活,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为保障研究的顺利开展,严格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进程,采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写作原则,对国内外现有文献和成果进行对比研究,探寻高品质生活的相关概念,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经验与启示。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法,力求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习近平高品质生活观进行整体性的认识和把握。首先,梳理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经典文献,依据国情党情世情的深刻变化,挖掘出习近平高品质生活观的理论来源和形成背景。其次,从高品质生活观的目标、任务和路径三个层面,基本厘清了习近平高品质生活观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对习近平高品质生活观的时代特征和价值进行探讨,认为习近平高品质生活观具有目标明确性、内容系统性和历史范畴性的特征,有着勾勒高质量发展的新历史方位、赋予高品质理论新的时代内涵、深化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理论价值和拓展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路径、指导提升人民群众“三感”工作、为人类高品质生活贡献中国智慧的实践价值,顺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科学性和战略性。最后,就筑牢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思想基础、坚持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原则遵循、擘画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发展蓝图三个维度,提出了新发展阶段关于如何践行习近平高品质生活观的思考和策略。

岳红玲[6](2021)在《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从国家大局出发,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出底线思维方法论并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其目标直指解决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面临的新问题和老问题,提高党运用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底线思维是集原则性、科学预见性、主观能动性、辩证性有机统一的思维方法。任何理论都不是无源之水。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底线思维的基本思想的继承发展,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底线思维智慧的创造性运用,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底线思维的论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底线思维的论述的创新发展。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围绕如何防范化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性风险这一主题呈现出丰富内容,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第一,在政治领域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关乎道路、方向的问题上要立场坚定。第二,在经济领域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采取积极措施守住“六稳”“六保”底线,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在重大风险面前守住经济基本盘。第三,在意识形态领域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建设、哲学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各方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引导,重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坚守道德底线。第四,在社会领域强调社会政策要兜底,守住社会稳定底线、安全生产红线、国家粮食安全底线、18亿亩耕地红线、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等,这些底线事关人民利益和福祉、事关国家大局稳定,体现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第五,在生态领域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意义;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划定并守住三条控制线,保护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六,在党的建设领域党员干部要守住思想底线、初心底线、廉洁自律底线等,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第七,在外交领域坚决守住我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底线;要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际社会的竞争要守住道德底线和国际规范,实现国际社会间的良性竞争。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论述包括:加强科学理论修养,坚持学以致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灵活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化解矛盾、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练就过硬的防范风险的政治本领,科学研判风险,提高化解风险能力,提高制度执行力;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善于斗争,加强斗争历练,提高斗争本领。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色表现为:在理论品质上其核心要义是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其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其本质特征是忧患意识,其重要抓手是两手准备;在理论立场上,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立场,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战胜风险和挑战,坚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从维护人民的利益出发,让人民群众满意;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问题就是矛盾,底线思维瞄着问题来、奔着问题去,充分估计最坏可能性、通过实际工作规避风险。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注重从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中发现问题;在筛选问题时注重统筹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全局性和局部性、必然性和偶然性、问题的当前和长远、问题的内部与外部等关系;在研究问题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坚持两点论和重要论的统一;在解决问题时坚持一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以点带面开展改革试点、坚持从群众智慧中寻找应对问题的办法。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有利于探索和把握党的执政规律,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针,为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寇文亮[7](2021)在《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幼儿教师教育始于清末,女子师范学校附设保姆科是清末留给幼儿教师教育的一份特别遗产。民初女子师范学校和女子中学在培养幼儿教师方面的职能并存,在“1922年新学制”颁布后逐渐发展为以女子中学为主。从学习日本到学习欧美,甚至达到移植照搬程度,是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的突出特征。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科学理念激荡了幼儿教师教育独立举办热情;幼儿教育中国化、平民化及科学化追求,直接导致了幼儿教师教育改革方向的确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等思潮流入与传播,形成了中国化、本土化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活教育、儿童中心论、行为主义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指导理论,为幼儿教师教育独立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各个领域的综合性和单相性教育实验为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提供了借鉴与方法助力;更为重要的是,民国初期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发展困境,需要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为其指明路径与方法。这就是幼儿教师教育实验肇始之成因和依凭。“1922年新学制”的颁布,幼儿教师教育在学制系统中获得了独立的合法地位,但是其办学体制、招生起点、修业年限、课程教学等内容并未配套公布,这就强化了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迫切性,也给专家学者们留下了较大的实验探索空间。于是,一场旨在摆脱传统女学影响和外国幼儿教师教育影响,探索中国化、科学化、平民化独立的现代幼儿教师教育之路的教育实验就此展开。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及张宗麟等相互启发,各自独立地主持了不同的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包括综合性实验和单项实验,探索发现了幼儿教师教育全领域全方位规律,几乎覆盖了幼儿教师教育的各个要素和环节,对于促进民国时期符合中国国情的幼儿教师培养体系建构,起到了根本性、关键性及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并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梳理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图景和内在规律;梳理了这些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发展进程的推动作用;丰富了民国时期教师教育和教育实验研究视域和内容;分析了提升幼儿教师现代化、专业化水平实现路径;探索挖掘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于新时代我国幼儿教师教育的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本研究以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为研究对象,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界定了相关概念,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及史料,介绍归纳了研究理论及方法、研究思路及结构设计、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正文部分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发生学方法为理论指导,以耗散结构理论作为论文设计支持,以实验教育学作为论文分析学科依据,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了梳理与阐释。第一部分含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对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促发因素的梳理,分析了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尤其是民主科学理念对于教育实验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促进作用;分析了清末民初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转型发展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呼唤与促进;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主体对于外国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吸收和批判以促进实验理性形成的过程;分析了民国时期综合性和单项性教育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激荡促进过程,以及在目标内容和方法技术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第二部分含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主体内容。本研究根据史实、典型性及其重要程度,筛选了偏于综合的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以及偏于单项的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法实验,并进行了研究与阐释。体制和学制实验包括“中心幼稚园”体制实验、平民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高级中等教育层次的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学制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问题的发现、梳理及确立过程;分析了中国化、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建构的实验过程及其理论成果;分析了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中国化、科学化的乡村幼儿教师培养体系建设以及乡村建设实验的创新性推动作用;深描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的双轨之路体制实验过程。课程实验筛选了“生活教育”课程实验、“行为课程”组织实验、“活教育”课程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起因和确立过程,梳理了民国时期生活教育、行为主义和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目标确立、内容选择、分类和结构化、组织实施过程;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典型课程理论建构、课程体系建立与完善的促进过程,以及对于幼儿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筛选了“艺友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问题发现的出发点、坐标和聚焦过程;梳理了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理论依据;分别梳理归纳了各个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分析了其对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及规范化的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幼儿教师教育理论独立性建构所起到的关键性促进作用。由于教学方法实验与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在民国时期区分困难,且内容较少,实验特征不明显,因此,以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实验为例,分析和梳理了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缘起、表现形式以及实习教学实验问题的确立过程;梳理了张雪门幼儿教师教育实习教学方法实验的理论依据、实验的目标、实验的内容及结果与影响。第三部分主要是第七章,阐释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评价以及时代启示,总结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推动中国现代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体系构建、推动幼儿教师教育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推动幼儿教师教育中国化、规范化制度建立、推动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科学化、专业化提升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调查分析了当前乡村幼儿园园长教师队伍专业化、保教过程科学化建设缺陷和提升需求,阐释了目前幼儿教师教育对幼儿教育发展的回应不足之处;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新时代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幼儿教师教育升格中的内核独特性坚守及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精神方法技术弘扬借鉴的启示作用。

薛凤冠[8](2021)在《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在长期领导经济建设工作实践中,他坚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中国如何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和探索,形成并实践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以来的经验充分证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陈云对经济建设的正确领导和指导。因此,系统梳理和研究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对于当前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提升国家经济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本文按照内容可大致分为以下三部分:一、本文二、三章主要探讨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曲折探索和同时期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等三个方面;其思想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有计划按比例”思想、西方经济学的商品经济原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等。同时,其思想的形成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长期领导经济实践也有着密切联系,并随着实践发展而逐步充实和深化。二、本文四、五章重点阐述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通过系统梳理、归纳和总结,文章将陈云经济建设思想提炼概括为综合平衡、民生改善、国情国力、经济决策、经济改革和经济开放等六个方面,比较系统、完整地反映出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全貌。文章认为,这六个方面内容涉及到经济哲学的思想、经济发展的思想两个层次。其中,综合平衡、民生改善、国情国力、经济决策主要涉及陈云经济工作的伦理观和方法论,故可以归为经济哲学的思想;经济改革、经济开放更侧重于体现陈云在经济发展某一领域实践中的思想,可以归为经济发展的思想。这两个层次、六个方面思想,既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共同构成了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完整体系。其中,综合平衡是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基础,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保障和改善民生则是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本文第六章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征与启示进行了深入探讨。基于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内容和实践的全面研究,文章从政治性、人民性、求实性、创新性、前瞻性五个角度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文章指出,陈云的经济建设思想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渐进而审慎可以说是其最为鲜明的特点。终其一生,无论身处何时、身居何位,陈云始终保持这一特色。通过渐进和审慎,陈云在复杂和困难的局面中,推动中国经济建设逐步向前发展。最后,文章认为,陈云经济建设思想不仅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体现为五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二是始终坚持以自力更生为基础;三是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四是始终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五是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这些对于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陈云的经济建设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既丰富了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方法论上也值得学习借鉴。

张开,王声啸,王腾,郑泽华[9](2020)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界2019年的学术热点。国内理论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更加注重将其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强调其理论内涵、理论脉络、理论逻辑,研究呈现出明显的精细化、具体化、体系化特点。(1)在去年研究报告基础上,本文聚焦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推动党的经济工作能力现代化;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是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五是坚持稳中求进经济工作方法论。

赵丹[10](2020)在《“稳中求进”历史进程与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文中研究指明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历史发展经验和现实发展状况而确立的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和方法论,在治国理政的各领域全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解稳中求进的历史进程和其中蕴含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对于现阶段开展工作具有积极地作用,因此本文运用历史眼光和现实逻辑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历史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对其发展的历史背景、经济形势和现实需要进行梳理归纳,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出实现路径。

二、调整中求进步 改革中求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整中求进步 改革中求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论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思维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
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法
三、稳中求进思维方法
四、底线思维方法
五、法治思维方法
六、精准思维方法
七、问题导向思维方法
八、改革开放思维方法
九、科技创新思维方法
十、战略定力思维方法
十一、历史思维方法
十二、顺势而为思维方法
十三、钉钉子精神思维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实践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资源
    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2.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
        2.1.3 新时代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崭新且复杂
    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理论资源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相关政治经济学理论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相关经济思想
        2.2.3 西方经济学值得借鉴的相关理论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
    3.1 萌芽期:七年知青岁月的初期经验
        3.1.1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树立
        3.1.2 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开启
    3.2 形成期:30 年的地方经济治理经验
        3.2.1 正定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3.2.2 福建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3.2.3 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3.2.4 上海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3.3 成熟期: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经济思想
        3.3.1 十八大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3.3.2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3.3.3 十九大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3.3.4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
    4.1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引领——新发展理念
        4.1.1 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4.1.2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及基本内涵
        4.1.3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4.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内涵——“七个坚持”
        4.2.1 经济发展领导核心论: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4.2.2 经济发展目的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4.2.3 经济发展阶段特征论: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
        4.2.4 经济体制改革论:坚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二元关系
        4.2.5 宏观经济管理论: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
        4.2.6 经济发展战略论: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
        4.2.7 经济工作方法论:坚持正确的工作策略和方法
    4.3 新时代中国经济的新发展格局
        4.3.1 构建高质量国内大循环
        4.3.2 优化发展国际大循环
        4.3.3 促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第5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及理论特征
    5.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
        5.1.1 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发展逻辑
        5.1.2 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绿色发展逻辑
        5.1.3 兼顾国内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全球发展逻辑
    5.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特征
        5.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性
        5.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现实性
        5.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性
        5.2.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人民性
        5.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国际性
第6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
    6.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
        6.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6.1.2 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框架
    6.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实践价值
        6.2.1 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
        6.2.2 为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习近平关于党领导经济工作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习近平关于党领导经济工作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
    2.1 习近平关于党领导经济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2.1.1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思想
        2.1.2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核心关于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思想
    2.2 习近平关于党领导经济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来源
        2.2.1 习近平的个人成长学习体验
        2.2.2 习近平的早期从政经历
        2.2.3 领导党的经济工作发展实践
第3章 习近平关于党领导经济工作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3.1 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性
        3.1.1 党的全面领导在中心工作中的体现
        3.1.2 社会主义制度的显着优势
        3.1.3 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
        3.1.4 抵御重大风险与挑战的现实需要
        3.1.5 经济社会发展遵循的首要原则
    3.2 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在于宏观调控
        3.2.1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
        3.2.2 制定稳中求进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
        3.2.3 指导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
        3.2.4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2.5 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
    3.3 在经济工作中要搞好党的建设
        3.3.1 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与水平
        3.3.2 将全面从严治党贯彻到党的经济工作领域中
        3.3.3 加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3.4 习近平关于党领导经济工作重要论述的主要特征
        3.4.1 人民性
        3.4.2 科学性
        3.4.3 连贯性
        3.4.4 创新性
第4章 习近平关于党领导经济工作重要论述的意义
    4.1 习近平关于党领导经济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4.1.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领导经济的思想
        4.1.2 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4.2 习近平关于党领导经济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
        4.2.1 助力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2.2 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创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总体评价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安排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1.4.2 比较的方法
        1.4.3 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1.5 创新点
    1.6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习近平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实践基础
    2.1 习近平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1.2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
        2.1.3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2 习近平经济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2.2.1 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的知青岁月
        2.2.2 习近平总书记丰富的从政经历
        2.2.3 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
    2.3 小结
第3章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
    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思想
        3.1.2 列宁的政治经济学思想
    3.2 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经济思想
        3.2.1 毛泽东思想
        3.2.2 邓小平理论
        3.2.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2.4 科学发展观
    3.3 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
    3.4 西方经济学
    3.5 小结
第4章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创新性研究
    4.1 有关发展思想的创新
        4.1.1 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4.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学立场
        4.1.3 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
        4.1.4 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
    4.2 有关改革思想的创新
        4.2.1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4.2.2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3 有关经济制度的创新
        4.3.1 坚持和完善“两个毫不动摇”
        4.3.2 坚持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4.3.3 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4.4 有关经济运行的创新
        4.4.1 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
        4.4.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4.4.3 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4.5 有关工作策略和方法的创新
        4.5.1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4.5.2 坚持底线思维
        4.5.3 坚持系统观念
    4.6 小结
第5章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运用
    5.1 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5.1.1 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体系的贡献
        5.1.2 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的贡献
        5.1.3 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的贡献
    5.2 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5.2.1 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着
        5.2.2 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5.2.3 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
        5.2.4 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基本形成
        5.2.5 乡村振兴战略迈上新征程
        5.2.6 推动我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5.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习近平高品质生活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1.4.1 研究重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高品质生活
        1.5.2 创造高品质生活
        1.5.3 习近平高品质生活观
第2章 习近平高品质生活观的理论来源和形成背景
    2.1 习近平高品质生活观的理论来源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活品质的主要观点
        2.1.2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有关生活品质的观点
        2.1.3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生活品质的观点
    2.2 习近平高品质生活观的形成背景
        2.2.1 国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提升
        2.2.2 党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
        2.2.3 世情:人类社会治理迫切需要方案的变革
第3章 习近平高品质生活观的主要内容
    3.1 习近平高品质生活的目标
        3.1.1 落实党的初心和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3.1.2 推动社会高品质供给,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3.1.3 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中国创新方案
    3.2 习近平高品质生活的任务
        3.2.1 高品质生活的物质层面
        3.2.2 高品质生活的精神层面
        3.2.3 高品质生活的制度层面
    3.3 习近平高品质生活的路径
        3.3.1 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夯实高品质生活基础
        3.3.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激发高品质生活活力
        3.3.3 打造中国特色国家精神,铸就高品质生活内核
        3.3.4 提升社会治理民生水平,厚植高品质生活根基
        3.3.5 树立生态优先发展观念,增添高品质生活动能
第4章 习近平高品质生活观的时代特征与价值
    4.1 习近平高品质生活观的时代特征
        4.1.1 目标的明确性
        4.1.2 内容的系统性
        4.1.3 范畴的历史性
    4.2 习近平高品质生活观的价值
        4.2.1 习近平高品质生活观的理论价值
        4.2.2 习近平高品质生活观的实践价值
第5章 新发展阶段践行习近平高品质生活观的思考
    5.1 提升认识,筑牢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思想基础
        5.1.1 立足新发展阶段,把握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新内涵
        5.1.2 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新目标
        5.1.3 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新征程
    5.2 三维并举,坚持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原则遵循
        5.2.1 坚持党领导创造高品质生活
        5.2.2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5.2.3 遵循统筹兼顾稳中求进原则
    5.3 科学规划,擘画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发展蓝图
        5.3.1 合理布局,提升城市品质
        5.3.2 精准施策,补齐民生短板
        5.3.3 完善制度,健全社会保障
        5.3.4 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6)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及重、难点
第一章 底线思维的内涵和特征
    第一节 底线思维的内涵
        一、底线的内涵
        二、思维的内涵
        三、底线思维的内涵
    第二节 底线思维的特征
        一、原则性
        二、科学预见性
        三、主观能动性
        四、辩证性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底线思维的基本思想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底线思维的资源
        三、毛泽东思想关于底线思维的论述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底线思维的论述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重要论述的现实依据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要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要求
        三、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的要求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基本形态的重要论述
    第一节 关于政治方面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坚持党的领导
    第二节 关于经济方面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
        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
        四、守住农业农村改革的“三条底线”
    第三节 关于意识形态方面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二、守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
        三、重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四、守住道德底线
    第四节 关于社会方面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
        一、守住安全生产底线
        二、坚守食品安全底线
        三、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底线
        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第五节 关于生态方面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
        一、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二、守住“三条控制线”
        三、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第六节 关于党的建设方面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
        一、牢守政治红线
        二、牢守思想防线
        三、牢守党的初心使命
        四、牢守廉洁自律底线
    第七节 关于外交方面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
        一、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安全的底线
        二、国与国要守住道德底线和国际规范
        三、坚守军事底线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论述
    第一节 加强科学理论修养
        一、学以致用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新思想
        三、坚持科学思维方法
    第二节 练就过硬的防范风险的政治本领
        一、增强战略定力
        二、警惕“灰犀牛”防范“黑天鹅”
        三、提高科学研判风险能力
        四、提高化解风险能力
        五、提高制度执行力
    第三节 发扬斗争精神
        一、发扬斗争精神是时代的需要
        二、保持斗争精神并敢于善于斗争
        三、加强斗争历练以增强斗争本领
第五章 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色
    第一节 理论品质
        一、其核心要义是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二、其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
        三、其本质特征是忧患意识
        四、其重要抓手是两手准备
    第二节 理论立场
        一、坚守人民立场
        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三、让人民群众满意
    第三节 问题导向
        一、发现问题是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重要论述的起点
        二、筛选问题是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重要论述的丰富
        三、研究问题是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重要论述的关键
        四、解决问题是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重要论述的归宿
第六章 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第一节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
        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作方法
    第二节 有利于党探索和把握执政规律
        一、牢守纪律底线以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二、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底线以夯实执政基础
    第三节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针
        一、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论结晶
        二、有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有利于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四、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
    第四节 为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一、有利于清醒认识我国面临的形势
        二、有利于抓住中心工作促进多条底线动态平衡
        三、有利于补齐短板并筑牢底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民国教育实验开展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
        (二)现实体认:探寻幼儿教师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研究基础:“设计-实验”模型为本研究提供了实践支撑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实验、试验和教育实验
        (二)民国时期和幼儿教师教育
        (三)幼儿教育实验
        (四)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民国时期教师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的相关研究
        (二)民国时期教育家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相关研究
        (三)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的内容与视角
    五、研究理论及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思路及结构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结构设计
    七、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
        (一)创新点
        (二)局限性
第一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促发因素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实验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教育实验提供了合理依据
        二、以科学和民主为核心的西方现代教育传播诱发教育实验
        三、教育实验开展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重要标识
    第二节 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的实验背景
        一、清末民初幼儿教育发展状况及特点
        二、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的实验诉求
    第三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理性准备
        一、日式和教会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客观评价
        二、国外幼儿教师教育理论的引入
        三、初步展开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理性思考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多领域教育实验对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推动
    第一节 民国时期综合性教育实验的探索导向
        一、综合性教育实验促进社会改造的价值指向
        二、综合性教育实验探索教育平民化的思想内容
        三、综合性教育实验凸显实用与科学特征
        四、综合性教育实验实施和成效提升的促进策略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方法技术思想的生成
        一、实验主体对教育实验内容有较为清晰的体认
        二、实验主体追求实验过程的实证性和严密性
        三、实验主体注重调查法和统计法的应用
        四、实验主体合理选择实验区域和学校的研究对象
        五、实验主体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专业和技术
        六、实验主体注重获得实验效果
第三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的缘由
        一、实验问题发现:对当时幼儿教师教育体制的研究与批判
        二、实验问题梳理: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建立的双轨之路
        三、实验问题确立:幼儿教师教育体制与学制实验的内容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
        一、“中心幼稚园”体制实验:陶行知乡村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创新
        二、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乡村建设实验的组成部分
        三、结果与影响:中国化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方向确立
    第三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学制实验
        一、实验发端:增补幼儿教师教育学制内容空缺
        二、探索推进:高中层次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方向确立
        三、实验内容广泛:幼儿教师培养体系的中国化、科学化建构
        四、学制创新:晓庄“中心幼稚园”模式下幼儿教师教育的学制实验
        五、结果与影响:幼儿教师教育学制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
第四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缘起
        一、实验问题起点: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外国化弊病严重
        二、实验问题梳理: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课程专业性诉求
        三、实验问题归纳:在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中寻找课程改革方向
    第二节 “生活教育”课程实验
        一、实验的依据:生活即教育
        二、实验的目标:建构“生活力”模型
        三、实验的内容:实施三类课程
        四、结果与影响:“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体系形成
    第三节 “行为课程”组织实验
        一、实验的依据:引导儿童在劳力上劳心
        二、实验的目标:围绕中心活动组织活动课程
        三、实验的内容:五次“行为课程”组织尝试
        四、结果与影响:“行为课程”组织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构建
    第四节 “活教育”课程实验
        一、实验的依据:“活教育”思想
        二、实验的目标:培养活的幼儿教师
        三、实验的内容:“工作单元制”和“五指活动”课程组织
        四、结果与影响: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集大成者
第五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缘起
        一、实验问题起点:教学组织形式是幼儿教师教育改革的盲区
        二、实验问题坐标: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浮出水面
        三、实验问题聚焦:探寻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路向
    第二节 “艺友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一、实验的依据:“教学做合一”
        二、实验的目标:普及乡村幼儿教育
        三、实验的内容:提升培养效率和适应性
        四、结果与影响: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突破性价值
    第三节 “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一、实验的依据:道尔顿制的改造
        二、实验的目标:知识和技能并重的教学模式构建
        三、实验的内容:“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落地
        四、结果与影响:提升了幼儿教师教育质量
第六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实验——以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为例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法实验的缘起
        一、实验问题起点: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觉醒
        二、实验问题梳理:按照课程类别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
        三、实验问题聚焦:实习教学方法实验
    第二节 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实验
        一、实验的依据:“行为主义”理念
        二、实验的目标:实习教学应确保全领域、有计划、有组织
        三、实验的内容:从参观、参与到支配的全程性实习
        四、结果与影响:为幼师实习教学方法探索可行路径
第七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评价
    第一节 推动中国幼儿教师教育现代转型
        一、推动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形成
        二、促进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规模与质量保障
        三、拉动幼儿教师教育制度中国化、规范化
        四、构建幼儿教师教育初步的课程教学科学化体系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现实启示
        一、重视对民国时期幼儿教师实验经验的借鉴
        二、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需要实验研究
        三、幼儿教师升格教育中的内核独特性坚守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现有研究的局限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经济
        1.4.2 经济建设
        1.4.3 经济建设思想
    1.5 创新之处
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与历史背景
    2.1 陈云的生平与简历
        2.1.1 青少年时期
        2.1.2 革命战争时期
        2.1.3 新中国成立后
    2.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2.2.1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2.2.2 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
        2.2.3 毛泽东思想
        2.2.4 中国传统文化
    2.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2.3.1 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
        2.3.2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曲折探索
        2.3.3 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
    3.1 在革命战争时期萌发
        3.1.1 中央苏区时期
        3.1.2 陕甘宁边区时期
        3.1.3 东北时期
    3.2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形成
        3.2.1 克服财政经济的严重困难
        3.2.2 调整工商业
        3.2.3 “一五”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3.2.4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3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充实
        3.3.1 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3.3.2 重视粮食工作
        3.3.3 调整经济体制
    3.4 在“文革”后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深化
        3.4.1 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3.4.2 边调整边建设
        3.4.3 引导和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4 陈云经济哲学的思想
    4.1 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
        4.1.1 综合平衡要着眼全局
        4.1.2 综合平衡要综合施策
        4.1.3 综合平衡要统筹兼顾
    4.2 陈云的民生改善思想
        4.2.1 对民生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战略高度
        4.2.2 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的吃饭问题
        4.2.3 正确处理好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4.3 陈云的国情国力思想
        4.3.1 从国情国力出发探索加快生产力发展的道路
        4.3.2 速度与质量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4.3.3 建设规模要与国力相适应
    4.4 陈云的经济决策思想
        4.4.1 一切从实际出发
        4.4.2 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基础
        4.4.3 交换、比较、反复
5 陈云经济发展的思想
    5.1 陈云的经济改革思想
        5.1.1 坚持市场与计划相统一
        5.1.2 积极而稳妥地推进改革
        5.1.3 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5.2 陈云的经济开放思想
        5.2.1 注重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和利用
        5.2.2 注重循序渐进、稳妥推进
        5.2.3 注重以自力更生为基础
6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特征及现实启示
    6.1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点
        6.1.1 视为灵魂的政治性
        6.1.2 无比鲜明的人民性
        6.1.3 一以贯之的求实性
        6.1.4 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6.1.5 战略谋划的前瞻性
    6.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历史贡献
        6.2.1 丰富了毛泽东思想
        6.2.2 丰富了邓小平理论
        6.2.3 指导了新中国经济建设
    6.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现实启示
        6.3.1 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
        6.3.2 始终坚持以自力更生为基础
        6.3.3 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
        6.3.4 始终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
        6.3.5 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
    6.4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6.4.1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6.4.2 方法论上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推动党的经济工作能力现代化
    (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
    (二)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
    (三)集中力量办大事与构建科技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建立“房住不炒”的住房制度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四)构建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一)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二)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
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乡村振兴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五)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五、坚持稳中求进经济工作方法论
    (一)习近平关于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重要论述
    (二)准确理解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三)全面做好“六稳”工作

(10)“稳中求进”历史进程与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稳中求进基本内涵的历史演变
    (一)20世纪80年代末至2010年:稳中求进作为经济工作总方针首提出。
    (二)2011年至2015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带领工作开展。
    (三)2016年至今稳中求进上升为贯穿各领域全过程的治国理政重要原则。
二、稳中求进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涵
    (一)“稳”是基础,“进”是目的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协调
    (三)实践是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三、“稳中求进”的实现路径

四、调整中求进步 改革中求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思维方法[J]. 李本松.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04)
  •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D]. 胡炅坊. 吉林大学, 2021(01)
  • [3]习近平关于党领导经济工作重要论述研究[D]. 陈学柳.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创新性研究[D]. 陈博文.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5]习近平高品质生活观研究[D]. 孙嘉勃.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6]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研究[D]. 岳红玲.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7]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D]. 寇文亮. 河北大学, 2021(09)
  • [8]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D]. 薛凤冠. 南京理工大学, 2021(01)
  •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J]. 张开,王声啸,王腾,郑泽华.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0(03)
  • [10]“稳中求进”历史进程与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J]. 赵丹.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04)

标签:;  ;  ;  ;  ;  

在调整中求进步,在改革中求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