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宗元的山水观

论刘宗元的山水观

一、论柳宗元的山水观(论文文献综述)

张欣悦[1](2019)在《统编版初中语文古代游记散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古代游记散文是古代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就这类型的散文而言,有着其自身独特的文本价值,但多数教师在文本解读时未能深入挖掘其特点,教学中也依旧是采取以译文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没有突出该类文本的价值。就文本的内容方面而言,游程的梳理、景观的特点、独特的审美、作者的情感以及游记语言这些文本特点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就文本的教学理论而言,鲜少有人涉足该方面的研究,只有少数一线教师和教研员有所涉略,但研究的深度和实效性还有不足。基于此,笔者选定了古代游记散文作为一类文章进行研究,一方面寻找突出该类文章文本价值的有效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也期望为该类文章的教学理论献出绵薄之力。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古代游记散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即统编版教材中古代游记散文的文本特点和价值是什么、古代游记散文在初中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突出古代游记散文的价值。本研究主要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部分进行,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古代游记散文的相关理论进行文献综述、分析古代游记散文的核心概念、古代游记散文教学的理论基础、古代游记散文的文本特点、教学价值和教学目标。实证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两种方式进行。在问卷调查法中,笔者分别从古代游记散文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方法、学习成果评价和教学建议五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同时用访谈法对不同教龄和学历的教师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并做好访谈记录。这两种实践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困顿之处以及教师教学上的难点,并重点探讨师生在教习该类文本时对教与学的衔接是否得当。通过前期的理论研究和中期的实证研究,笔者发现该类文章在学习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切入点,兴趣低迷;朗读教学趋向功利化,轻视美读;译文教学“千人一面”,缺乏意境美;轻视游记文本结构梳理,结构模糊;学习成果的评价单一,忽视文本特点。针对这几个方面的问题,笔者归纳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存在于五个方面:游记语言与文本解读教学“模式化”;游记文本朗读轻视“美文价值”;文章结构梳理方式单一;“情”与“美”的教学缺乏感染力;以考试为纲的学习成果评价标准。通过对问题的汇总以及原因的分析,笔者从实际教学出发结合案例分析法,共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教学建议,即多种方式美读通贯整个教学过程、精巧译文的方式涵咏文章的意境美、图文结合理解文章结构、文本互涉揣摩作者情感,建立多元评价标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五种教学方式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实际操作性,在教学中便于操作实施。本研究源于现实问题,但在研究过程中结合理论,最终回归现实的课堂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笔者的研究相对薄弱,但也期望为该类文章的教学献出绵薄之力。

马盟雨[2](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谢琰[3](2018)在《“中国抒情传统”思潮的镜与灯——评萧驰《诗与它的山河:中古山水美感的生长》》文中研究说明萧驰新着《诗与它的山河:中古山水美感的生长》(1)(下文简称"《山河》"),书名包含两大关键词:"山河"与"美感"。这意味着萧氏试图将地理实证与美学诠释两种方法相结合,用于研究长达四百二十四年的山水诗史(2)。这当然是极富创新性的尝试,也必然召唤了理论思辨、案头考索、户外考察等多份艰辛。然而,笔者初读此书的第一印象是:或许正因为学术想法太多,所以全书的学术定位颇为摇曳。若将其视作山水诗史,它很有个性但非常不完整,不但缺漏了很

雷雨豪[4](2018)在《柳宗元诗文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域外柳学研究是近年来柳宗元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域外新材料的使用与开发则是域外柳学研究的核心部分。韩国现存有大量汉文古籍,其中不乏涉及柳宗元的材料。除了与柳宗元直接相关的柳宗元诗文集之外,朝鲜半岛文人的文学文本中也往往能够看到柳宗元的影子。这部分新材料的利用无疑对于拓宽柳学研究领域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而朝鲜半岛文人的文学文本与柳宗元诗文的有机结合需要采用一种合理的方法或方式,近年来兴起的接受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即以朝鲜半岛文人为接受者,探寻其对柳宗元诗文的接受情况与接受面貌。在古代朝鲜半岛文人具体接触到柳宗元的作品之前,首先涉及的问题即是柳宗元诗文在朝鲜半岛的流传途径与方式。柳宗元诗文东传朝鲜的时间大致为十二世纪中期以前,并通过中朝柳集交流与朝鲜柳集刊刻、文学总集与别集的流传等方式在朝鲜半岛逐渐得到传播与普及。随即形成了一批稳定的柳宗元作品读者群体,除了普通读者以外,贬谪文人群体与朝鲜科考儒生群体因其相同或相近的期待视野、接受动机等方面成了柳宗元读者群体中最主要的两支力量。他们不仅揭示了朝鲜柳宗元读者群体的真实情况,也反映出朝鲜半岛柳宗元诗文的接受境遇。而政治行为对文学接受的影响、柳诗与柳文的不同接受境遇则构成了朝鲜柳宗元接受境遇的两大特点。不仅是被动接受柳宗元的作品,朝鲜半岛文人还往往以创作的方式接受柳宗元诗文。其具体表现在对柳宗元诗文的拟作与效仿,次韵与用韵,引用与化用,以及受到柳宗元诗文的启发而进行创作等方面。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柳宗元的接受情况也有很大的区别,新的读者群体会建构新的文学接受史,而朝鲜半岛作为汉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是柳宗元接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柳宗元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接受考察能够丰富柳学本身研究领域,并试图从新材料与新方法两方面为柳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刘曼华[5](2018)在《“江山之助”说研究》文中提出“江山之助”说出自于刘勰《文心雕龙》的《物色》篇,主要探讨文学创作与自然景物的关系问题。刘勰以后,这一理论为后世作家与文论家们广泛接受和认可,成为文学创作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并对后代文学和文论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江山之助”说的含义、形成、创作、影响四个方面来展开研究,正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研究“江山之助”说的含义。通过分析屈原作品中对“江山”的描写、“江山”一词的本义及其运用、山水诗的兴起与“江山之助”提出的背景这三大问题,认为“江山之助”的含义,可以是单纯的自然界的天地万物对作家的感召,也可以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经过了作者的情感体认的、甚至是被作者赋予了某种特定含义的自然景物对作家文思的启发和帮助。第二章,探究“江山之助”说形成的理论渊源。“江山之助”说主要地吸取了中国古人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核心的天人关系论、地理环境论和“感物”说等理论的相关内容,并由此成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自然观与创作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命题。第三章,分析“江山之助”与六朝诗歌创作的关系。通过考察六朝时期山水诗形成之前的公宴诗、游览诗、招隐诗和游仙诗等题材中的大量山水描写,借山水悟道的玄言诗的创作,以及真正意义上的山水诗的出现,进而说明各个阶段诗歌中自然山水对文学创作所起的作用,分析不同题材诗歌山水描写的特点,揭示在诗人的自然山水审美意识由开始萌芽到逐渐成熟的过程中,“江山”对于诗人情感激发、澡雪精神、畅情豁忧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第四章,考察“江山之助”说对后世文学作品与文论的影响。一是通过在中国基本古籍库中进行文献检索,对直接引述和化用“江山之助”一语的材料加以分析、整理和归类,讨论“江山之助”说对后世的直接影响情况;二是通过分析研究“江山之助”说与“穷而后工”说、“江山之助”与发挥性灵、文学与“江山”的双向互助关系等问题,说明后人对刘勰所提出的“江山之助”说的理论内涵及意义的拓展与深化。“江山之助”说不仅为文学创作与自然景物关系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而且蕴涵了极为广博深厚的内容,在整个中国古代文论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历经千载,仍然值得更多的关注与探索。

杜玉梅[6](2016)在《文化视角下的孔孚山水诗》文中认为中国具有悠久的诗歌传统。诗歌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生活中始终处于特别显着的位置。从中国文学历史的进程来看,每一次时代的脉动和思想变革都打下了诗歌的烙印。作为文化现象的一种,诗的承继与转变从未间断。诗体的演变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因素、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孔孚被誉为"中国新山水诗的祭酒"。孔孚山水诗的文化因变特质,使其具有了"变古出新,以新驭古"的品性。本文从诗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出发,从文化的角度解读诗体流变中产生的创作现象,着重从三个方面研究中国文化对孔孚新山水诗体建构的影响:一是其对传统山水文化的继承与超越;二是齐鲁地域文化的长期浸润与扬弃;三是其对道家美学精神的汲取。

王玉姝[7](2016)在《柳宗元诗文与佛禅的现实关照研究》文中提出柳宗元生长于三教调和的中唐时期,一生经历诸多磨难,其仕途坎坷,经历短暂的荣光之后,几乎是在贬谪地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最终客死他乡。柳宗元交游广泛,在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深受佛、道二教的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任何一个人物都离不开他所生活的时代。同时柳宗元对当时佛教的各个宗派都有不同的态度,他的佛教观通透圆融。柳宗元的诗歌中援引了大量的佛禅典故、佛经术语,运用了一系列的佛禅意象,可见其佛学造诣之深和对佛教经典涉猎之广。诗歌中屡次提及慧远、支遁等得道高僧并表钦慕之意,冀望自己能有高僧们的的自由境界,可见他对佛界超脱生活的向往。同时柳宗元的寓言对佛经中的譬喻有所借鉴,在训诫意义、题材和形式上二者都有相同之处。柳宗元的议论体文章同样传习了佛经中论证方法的缜密性。凡此种种,透露出柳宗元文学作品与佛禅之间的种种关联。柳宗元的山水文学作品中,展现了清幽静寂之境,诗人在其中行禅思、享禅悦,自身与景物几乎浑然一体,体现出一派主客双泯的圆融之境。在南国的嘉山秀水中,柳宗元似乎暂时忘记了仕途的得失和生活的不如意,他笔下的自然景物,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淡泊。但同时,他又把自己的感情寄托于景物之中,把山水景物当做有情识的生命,对其诉说其内心的不快。柳宗元远离故国,经世之心难以实现,因此其诗中更多地表达了对故国、故人的怀念,更有逆境中竭力奋起的倔强。柳宗元内心的酸楚和寂寞都缘于他对现世人生的观照,他借助佛禅思想来安慰自己贬谪生活中孤寂的内心,同时亦以佛禅的现实观照来实现自己的儒家济世思想,超越现实人生。柳宗元的普度众生之愿、对时政的关心、统合儒释的思想,都是在佛禅影响下对现世人生的超越。

张克军[8](2016)在《朝鲜朝中期山水记游散文研究 ——兼论与中国山水记游散文的关联》文中提出从东亚的视域来审视韩国古代的山水记游散文创作及其与中国的关联还没有得到国内学术界的系统研究,也是一块大有可为的领域。韩国古代的山水记游散文是在中国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但是它并不是完全照搬中国的山水记游散文,而是在中国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传统与观点。高丽朝时期是韩国古代山水记游散文的发生时期,其作品较少,但是对于其后的影响却较大。但是到了朝鲜朝前期,韩国古代的山水记游散文开始确立自己独立的文体地位和品格,而到了朝鲜朝中期,韩国古代的山水记游散文已经真正地成熟了起来,其作品的质量乃至对于山水记游散文的认识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和发展,并涌现出了一批在山水记游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的作家,如李廷龟、申翊圣、金致、金尚宪、李明汉、李景奭、李命俊等都是其中的代表。朝鲜朝中期山水记游散文所取得的成就与当时特殊的时代与政治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是民族自觉意识和精神开始觉醒,世宗大王所创制的民族语言就是这种意识开始觉醒的一个表现,而“壬辰倭乱”和“丙子胡乱”等重要的国内外政治事件更是给朝鲜朝中期的文人士大夫造成了极大的心灵与精神影响,使得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寻找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并进一步激起和促进了民族意识的高扬,并通过书写祖国的美丽山水及其所蕴含的民族历史与文化来抒发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感。加之,愈演愈烈的朝廷政争,使得很多文人厌弃了繁琐的人事与政事,并有意地进行逃避而走向山水,还有一些文人因为政争失败而被贬到偏远之地,促进了这些文人对于当地美丽山水的注意并被写入记游散文之中。另外,山水意识以及记游散文创作意识的高涨也使得一些出使中国的文人不在局限于只是运用诗歌来表现国内或中国的山水,而是开始有意识地运用山水记游散文来描写和表现其国内和中国的秀丽山水,不仅丰富了使华文学的样式,还扩大了韩国古代山水记游散文的描写范围,促进了韩国古代山水记游散文的发展。当然,金刚山还是朝鲜朝中期文人关注和描写的重点,这不仅是因为金刚山的景色秀丽,更是因为其所蕴含的丰富的民族历史与文化,所以在一时期,描写和表现金刚山美丽山水的记游散文是最多的,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朝鲜朝中期的山水记游散文在借鉴和学习中国相关理论的同时,还形成了自己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观点与意识。这一时期的山水记游散文不仅学习和借鉴中国相关理论的优点,如儒家的山水思想,刘勰的“江山之助”的观点等等。同时,朝鲜朝中期的山水记游散文理论还在继承本民族山水精神与传统基础上,丰富和完善了相关观点,特别是丰富了花郎道流传下来的“游娱山水”的精神,促进了朝鲜朝中期文人游山赏水的行为与山水记游散文的创作。而很多文人也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相关的经验,并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朴素的山水记游散文意识,如“自然之中,深有妙趣”的观点在深化人与山水关系的同时,还将山水从纯客体的欣赏对象中解放出来,从而实现了人与山水的合一与文人精神的放纵。这种观点显然是根植于韩国古代民族自身的“风流精神”之内的,同时也是对于这种精神的深化与超越。再如“触目而得境,触心而得趣”之说也不是简单地阐述人与山水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主要目的还是在阐释山水记游散文创作中“心”、“景”、“趣”之间的内在关联,这说明朝鲜朝中期文人对于山水记游散文创作有了自己的独特认识。当然,朝鲜朝中期的山水记游散文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但是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观点和认识却影响了朝鲜朝中期文人与山水之间的关系,进而也影响或完善了朝鲜朝中期的山水记游散文创作。当然,韩国古代山水记游散文的发展始终没有离开过中国文学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其次是山水记游散文理论的影响;再次是创作技巧的接受与影响。儒家与佛教思想对于朝鲜朝中期山水记游散文创作的影响在持续加深,但是又不同于朝鲜朝初期时的“崇儒抑佛”,而是儒佛同时存在于山水记游散文之中,并通过相互辩论的方式来实现其“在场”的作用。中国古代山水记游散文作家作品在朝鲜朝中期的影响同样巨大,但是这种影响不是简单地体现为提到某个人或借用某句话,而是将这种影响化为了具体的精神思想或者创作技巧与方法并运用在具体的山水记游散文创作中。同时,中国山水记游散文的影响也不再局限于某几位作家,而是很多朝代中很多作家的长期的、持续的影响,而其中影响最大的主要有韩愈、柳宗元、苏轼、朱熹、陆游、袁宏道等人。可以说,在韩国古代山水记游散文创作中,中国的这些文人及其作品深刻地影响着朝鲜朝中期文人对于山水记游散文及其创作方法的认识,也促进了朝鲜朝中期山水记游散文的成熟。在多方面的综合作用下,韩国古代的山水记游散文在朝鲜朝中期的迎来了自己的成熟期,而成熟就意味着具有自己独立的审美意识与风格。朝鲜朝中期山水记游散文具有多样的审美意识,具体有母体回归意识与情感落差的补偿意识,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亲近自然山水的情感意识以及对于中韩两国文化的认同意识等。朝鲜朝中期山水记游散文的艺术风格则在自然恬淡的总体风格下,还具有峻急之风、沉郁之风、轻快之风等多元的特征。

张锦辉[9](2015)在《唐代文人禅诗研究》文中指出唐诗作为有唐一朝文学的代表,不仅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而且还体现出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诞生于隋唐之际的禅宗,是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儒道文化融合后产生的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形态。禅宗与诗歌结合,最终绽放出了中国诗歌中的美丽之花——禅诗。目前学术界对于唐代文人禅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案方面,尤以论析唐代文人与佛禅关系以及诗学观为特色,而从宏观上对唐代文人禅诗进行整体研究则略显不足。本文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相对集中、系统、全面的探究,以期对唐代诗歌以及中国文学研究有所裨益。全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七章,各章具体内容简要概括如下:第一章从唐代禅宗的发展和文人禅诗的概念两个方面入手,对唐代文人禅诗的基本情况作简要论述。在对禅宗的起源、唐代禅宗的发展以及兴盛原因梳理的基础上,本文以唐初在黄梅传法的道信、弘忍作为中国禅宗正式的创始人,故本文所谈禅宗更多倾向于以惠能为代表的南宗,但也不排除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对于文人,本文认为文人是一种社会性角色,社会性角色有规定性和开放性之分,故本文所谈文人更侧重于其身上开放性这一点。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文人身上的开放性仅局限于一般普通文人,不包括僧道等宗教人物。总之,唐代文人禅诗,兼具宗教(禅宗)与文学(诗歌)二重属性,是唐代文人在文学创作中融入禅悟思维,以对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为基础而形诸诗作,浸透着浓郁、强烈的禅学意蕴,具有一定的禅机、禅趣和禅意,渗透着醇醇禅韵和禅味。第二章在对文人禅诗概念理解的基础上,对唐代文人禅诗进行分类。本文将唐代文人禅诗大致分为禅理诗,禅言诗和禅意诗三个方面。禅理诗,指唐代文人借言谈佛禅义理、观念,表达自己对其体会和感悟的诗歌,突出特征在于言理。禅言诗,指唐代文人在诗句中直接运用佛禅概念、术语、典故等的一类诗歌,与禅理诗有些是重合的,但说理已经不是主要目的。禅意诗指唐代文人将禅宗思想内化于自己日常生活创作中,进入到一种摆脱凡俗,摒除思虑,宁静淡泊,安闲自然,息心凝神的精神状态,在淡泊无为中体悟生命和宇宙的纯净,从而生发出心地清明情趣的诗歌,不同于禅理诗和禅言诗,禅意诗可谓寓禅理而无理迹,无禅语而有禅意。第三章主要对唐代文人禅诗的典型意象进行分析。选取了唐代文人禅诗中极具代表性的猿、莲和琴三个意象,认为他们一旦进入到文学作品中,便脱去了原先的外衣,成为自然界和世俗社会中诸意象的代表,在佛禅雨露的沾溉下,它们开始从传统的儒家话语体系中步入佛禅怀抱,被赋予佛禅色彩,从而参与审美创造,为禅诗带来新的蕴含,丰富了唐诗的表现范围,增添了其艺术魅力。第四章主要论述唐代文人禅诗的意境。由于禅宗独特的思维机制、审美观照以及表达方式对唐代文人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影响,唐代文人将禅宗内在的精髓转化为文人所特有的生命情怀和审美趣味,以诗化的写作和悟性思维为禅诗增添了一层与禅宗境界类似的外衣——意境,最终形成唐代文人禅诗冲淡自然、空灵闲静和含蓄蕴藉的意境,丰富了禅林诗苑,为我们带来了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形成中国文学、禅学史上的瑰美景观。第五章从悟性思维、直觉观照和圆融禅境三维角度对唐代文人禅诗的美感特质进行深度阐释。禅宗独特的思维方式、观物方式给唐代文人提供了重新审视自然、社会的契机,他们以禅悦的心态去审视自然山水和世俗百态,故禅诗呈现出的这一切都是经过禅雨洗涤,脱去了尘世污尘的外衣,形成其禅诗悟性思维、直觉观照和圆融禅境的美感特质。在悟性思维和直觉观照的作用下,最终产生了禅诗的最高境界——圆融禅境,为唐代文人禅诗的独特艺术魅力和美学风格注入丰富的养料,使其成为唐代诗苑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第六章以禅宗“空”和心性论为切入点,从禅宗哲学的角度解读唐代文人禅诗。“空”在唐代文人禅诗中表现出禅景空、禅理空和禅心空三种类型,并且各具特色。禅景空和禅理空是实现禅心空的基础,禅心空是禅景空和禅理空的升华和最终归宿。禅宗“空”在唐代文人禅诗中体现出不同的意蕴,既表现出唐代文人对佛禅思想的吸收状况,同时也对他们的诗歌如诗意多样、语言朦胧、意境空灵等产生影响。禅宗心性论以心是一切的基础,心处于核心地位;注重主体对自我心灵的体认,即对本心的认识;强调对心的体验和心灵的感悟,要注重在当下生活,即日常生活中去把握为要旨,使得心在文人禅诗中表现出禅心(无心)、尘心和猿心(心猿)三种主要内型,同时与文人形成互动,即文人在禅诗中表现出息心→洗心→净心→识心的修心过程。禅宗对心的高度重视,解放了诗人的想像力,让诗人以全方位的心性方式审视世界,从而使诗心达到最为通透无碍的至境,对文人以心构象和发挥主体的创造性提供了有益借鉴,最终对唐诗创作手法、内容和意蕴的发展起到补充作用。第七章主要就唐代文人禅诗对禅宗主要典籍的接受进行分析。佛禅典籍浩如烟海,本文在此选取了对唐代文人影响最大,并且在当时较为流行的两部经典《金刚经》和《法华经》。唐代文人对《金刚经》的吸收与融入,表现为在诗中或诗题直接吟咏“金刚”、对《金刚经》空幻思想和无住思想的书写,最终在文人禅诗中体现出悟的审美境界和无功利、非目的性的审美生存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唐诗的艺术感染力。唐代文人对《法华经》的吸收主要体现在大量的法华意象上,他们在禅诗中以法华意象来传达诗情,法华意象呈现出新的内在蕴蓄,即衣珠、髻珠象征本心;穷子、火宅象征本心的迷失;化城、三车象征本心的升华。唐代文人将法华意象凝重丰厚的底蕴渗透于笔端,使得世间诗情与出世间佛理得到不同程度的融合,成为唐代文人禅诗中一道靓丽的法华景观,遂使《法华经》意象的精澹澄美和蕴蓄丰饶与禅韵诗情交相辉映,对行成唐诗丰厚凝重的文化底蕴,产生了积极影响。

袁金星[10](2014)在《李元阳山水诗研究》文中认为明代是云南文学崛起、云南文化与中原主流文化交融并形成自身地域特色的重要时期,李元阳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壮年去官归隐故里后,辛苦耕耘,专心于文学创作、编纂地方志和理学研究,在文、史、哲领域皆有所建树,且成就颇高。作为云南历史上着名的文化名人,李元阳不仅在云南本地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其进行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意义。李元阳的文学成就突出体现在他的山水文学创作上,其中又以山水诗的创作为代表。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归纳其山水理论,进一步地对其山水诗进行阐述。本文认为,李元阳的山水诗是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的。在大理地区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文化氛围下,其山水诗具有浓厚的佛、道思想色彩,是集儒、释、道三教思想文化于一体作为其精神内核的。另一方面,作为地方作家,李元阳的山水诗表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以大理为书写中心,笔触言及楚雄、昆明等滇西与滇中地区;大量描写具有大理地方特色的“风”、“花”“雪”、“月”意象;对大理及周边的自然山水的审美,更加突出山水的自然美面,表现出了与前人相异的审美视角。在论文的章节安排上,本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从政治失意、儒佛道思想的影响、环境作用和性格使然四个方面分析李元阳大量进行山水诗创作的内外原因。第二章梳理了李元阳的山水观,认为其山水观是对前人山水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并形成了具有其自己独特见解的山水理论。第三章依据李元阳山水观为指导,从题材内容、艺术特色对其所创作的山水诗进行具体的分析。第四章则从书写中心、意象使用两方面,进一步挖掘李元阳山水诗所体现出来的地方特色与历史成就。第五章则是为结语。

二、论柳宗元的山水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柳宗元的山水观(论文提纲范文)

(1)统编版初中语文古代游记散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案例分析法
        1.3.4 访谈法
    1.4 文献综述
        1.4.1 中国古代游记文学研究现状
        1.4.2 中国古代游记散文教学研究现状
2 古代游记散文相关内容概述
    2.1 古代游记散文概念界定及研究篇目
        2.1.1 游记散文
        2.1.2 中国古代游记散文
        2.1.3 入选教材的古代游记散文篇目
    2.2 古代游记散文教学理论基础
        2.2.1 梅新林、俞樟华古代游记文本要素理论
        2.2.2 王立群古代山水游记文本要素理论
        2.2.3 文本互涉理论
    2.3 古代游记散文的文本特点
        2.3.1 游程
        2.3.2 景观
        2.3.3 情感
        2.3.4 语言
    2.4 古代游记散文的教学价值
        2.4.1 人文地理的濡化,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2.4.2 梳理游踪,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4.3 领略山水人文,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2.5 古代游记散文的教学视角
        2.5.1 重视文本结构,梳理游程路线
        2.5.2 重视译文技巧,突出景观意境美
        2.5.3 了解互文理论,体味文本的情感
        2.5.4 重视美读,品味游记语言价值
3 中学古代游记散文教学现状分析研究
    3.1 调查研究设计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3.1.3 调查工具
        3.1.4 数据的处理与收集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3.2.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2.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3.3 初中古代游记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3.1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切入点,兴趣低迷
        3.3.2 朗读教学流于形式,趋向功利化
        3.3.3 译文教学“千人一面”,缺乏意境美
        3.3.4 不注重游记文本结构梳理,结构模糊
        3.3.5 情感教学渗透浅薄,情感认同低
        3.3.6 学习成果评价单一,忽视文本特点
    3.4 初中古代游记散文教学问题形成的原因
        3.4.1 游记语言与文本解读教学“模式化”
        3.4.2 游记文本朗读轻视“美文价值”
        3.4.3 文章结构梳理方式单一
        3.4.4 “情”与“美”的教学缺乏感染力
        3.4.5 以考试为纲的学习评价标准
4 古代游记散文的教学策略
    4.1 因声求气,读出语言美
        4.1.1 读准
        4.1.2 读好
        4.1.3 读美
    4.2 精巧译文,涵咏意境美
        4.2.1 放过
        4.2.2 突出
        4.2.3 深入
        4.2.4 分离
    4.3 披图入文,理解文本结构
        4.3.1 注重写作结构,获得“空间”思维的建构
        4.3.2 关注认知观察点,品味写作视角美
        4.3.3 景点画面,助文本理解
    4.4 文本互涉,揣摩文本情感
    4.5 多元评价,提升学习兴趣
        4.5.1 字词方面的评价
        4.5.2 朗读及背诵的评价
        4.5.3 对文本内容梳理的评价
        4.5.4 对情感美感理解程度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致谢

(2)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1.2 研究意义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1.3 概念辨析
        1.3.1 城市
        1.3.2 山水
        1.3.3 城市山水系统
        1.3.4 营造思想
    1.4 研究范畴
        1.4.1 时间范畴
        1.4.2 空间范畴
    1.5 研究综述
        1.5.1 城市相关研究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6.1 实地调查研究
        1.6.2 系统分析方法
        1.6.3 地志、舆图分析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导言
    2.1 环境基础
        2.1.1 中国地理环境
        2.1.2 宁波地理环境
        2.1.3 小结
    2.2 相关理论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2.3 系统析要
        2.3.1 建构思想
        2.3.2 系统特质
        2.3.3 诠释方法
    2.4 系统组成
        2.4.1 山水本底体系
        2.4.2 山水建构体系
        2.4.3 山水意象体系
    2.5 本章小结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导言
    3.1 发展脉络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3.1.6 小结:脉络梳理
    3.2 发展动因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3.3 本章小结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导言
    4.1 营造传统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4.2 文化体现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4.3 本章小结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导言
    5.1 象位
        5.1.1 城市选址
        5.1.2 秩序呼应
        5.1.3 间架构建
    5.2 量度
        5.2.1 水利骨架
        5.2.2 耕地区划
        5.2.3 聚落单元
    5.3 场域
        5.3.1 支撑型场域
        5.3.2 政权型场域
        5.3.3 教化型场域
        5.3.4 利济型场域
    5.4 焦点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5.5 共感
        5.5.1 意象格局
        5.5.2 城市“八景”
    5.6 本章小结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导言
    6.1 启示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6.2 传承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余论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7.2 创新点
    7.3 余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3)“中国抒情传统”思潮的镜与灯——评萧驰《诗与它的山河:中古山水美感的生长》(论文提纲范文)

一、方法与创见
二、执着与困境
三、突破与缺憾

(4)柳宗元诗文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选题及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朝鲜半岛”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柳宗元诗文集在朝鲜半岛的流传
    第一节 柳宗元诗文集东传朝鲜时间考
    第二节 柳集的流传与刊刻
        一、中朝柳集交流
        二、朝鲜柳集刊刻
        三、朝鲜文人间的柳集交流
        四、朝鲜国王赐赠柳集
    第三节 文学总集的流传
        一、唐宋八大家文集的流行
        二、《详说古文真宝大全》的流行
第二章 朝鲜柳宗元读者群体及其接受境遇
    第一节 贬谪文人群体
        一、贬谪情感的共鸣
        二、对比之下的安慰与劝解
        三、劝慰之法,历险入妙
        四、贬谪文人群体的期待视野与接受动机
    第二节 科考儒生群体
        一、作为教材的柳集
        二、作为试题的材料
        三、科考儒生群体的期待视野及接受动机
    第三节 朝鲜柳宗元接受境遇之特点
        一、政治行为对文学接受的影响
        二、文与诗的不同接受境遇
第三章 朝鲜文人对柳宗元诗文的创作接受
    第一节 拟作与效仿
        一、拟作
        二、效仿
    第二节 次韵与用韵
        一、次韵
        二、用韵
    第三节 引用与化用
        一、引用
        二、化用
第四章 柳宗元《囚山赋》与金镇圭《幽海赋》之比较——朝鲜柳宗元诗文创作接受之个案研究
    第一节 作者生平之比较
    第二节 《囚山赋》与《幽海赋》文本之比较
        一、险恶之境
        二、执着之情
    第三节 从“山”到“海”的意象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江山之助”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江山之助”说的含义
    第一节 屈原作品中对“江山”的描写
    第二节 “江山”的本义及其运用
    第三节 山水诗的兴起与“江山之助”的提出
第二章 “江山之助”说的形成
    第一节 “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地理环境论的影响
    第三节 “感物”说的影响
第三章 “江山之助”与六朝诗歌创作
    第一节 山水审美意识的萌芽:公宴、游览等诗歌题材中的山水描写
    第二节 “以玄对山水”:借山水悟道的玄言诗
    第三节 从玄言到山水:兰亭诗
    第四节 对山水美的自觉追求:山水诗
    第五节 拨乱反正:“江山之助”对山水诗创作的引导
第四章 “江山之助”说的影响
    第一节 对“江山之助”说的直接引述和化用
    第二节 对“江山之助”说的发展
        一、取其意而不用其辞
        二、“江山之助”与“穷而后工”
        三、“江山之助”与发挥性灵
        四、“江山之助”与“文助江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文化视角下的孔孚山水诗(论文提纲范文)

(7)柳宗元诗文与佛禅的现实关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回顾与展望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柳宗元与佛禅的因缘际会
    第一节 佛禅因缘
        一、亲族、个人境遇与佛缘
        二、社会交往与佛缘
        三、佛禅隆盛、三教融合的时代背景
        四、禅与文学的内在相通
    第二节 圆融的佛教观
        一、禅宗——肯定教义、批判禅教界乱象
        二、天台宗——大力赞扬
        三、净土宗——西天信仰的必要
        四、律宗——肯定戒律的重要性
第二章 柳宗元诗文容摄佛典的多种形式
    第一节 诗歌对佛禅语言、佛禅意象和佛禅典故的运用
        一、佛禅语言
        二、佛禅意象
        三、佛禅典故
    第二节 寓言对佛教譬喻的借鉴
        一、训诫意义
        二、动物题材
        三、形式结构
    第三节 论体文对佛经论辩的传习
        一、佛教经论中论辩的传统
        二、论体文对佛经论辩方法的传习
第三章 柳宗元山水咏物诗文的佛理禅意与现实境遇
    第一节 清幽静寂的禅定之境
        一、《永州八记》中的清寂禅境
        二、清寂之境中体味禅悦
    第二节 主客双泯的圆融境
        一、主客融合的无分别境
        二、包容万象的圆融境
    第三节 宁静淡远的安适境
        一、任运自然、心无挂碍
        二、现世生活中乐天知命
    第四节 山水之景中所寓托的现实境遇
        一、被弃置于南荒的孤寂内心
        二、对故国、故人的深挚怀念
        三、逆境中与命运的抗争
第四章 柳宗元回向世间、奉献人生——对现实的观照
    第一节 普度众生的仁者情怀
        一、爱民如子的同体大悲之心
        二、心系生民的为官理念
        三、现实人生中对民众生活的积极参与
    第二节 湖湘佛教中经世致用思想的传承
        一、“文以明道”与天台宗“性具实相”的关联
        二、对时政的褒贬讽谕
        三、渴望参政的热切之情
    第三节 统合儒释的思想
        一、根柢处的儒家思想
        二、统合儒释的思想
        三、统合儒释思想的实质——伸长黜奇、援佛济儒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朝鲜朝中期山水记游散文研究 ——兼论与中国山水记游散文的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韩国古代山水记游散文的发生与发展
    2.1 韩国山水记游散文的发生与高丽朝的创作
        2.1.1 韩国古代山水记游散文的发生
        2.1.2 高丽朝的山水记游散文创作
    2.2 朝鲜朝山水记游散文发展简述
        2.2.1 朝鲜朝前期:文体确立与性理学思想的强化
        2.2.2 朝鲜朝中期:成熟与繁荣
        2.2.3 朝鲜朝后期:余响与扩展
第三章 朝鲜朝中期的山水记游散文创作
    3.1 “使华”行为与李廷龟的中国山水记游散文创作
        3.1.1 “使华”路线与中国山水记游散文的创作对象
        3.1.2 李廷龟的中国山水记游散文及其审美意蕴
    3.2 “贬谪”生活与山水记游散文创作空间的扩展
        3.2.1 金尚宪及其《游汉挐山记》
        3.2.2 金致及其《游汉挐山记》
        3.2.3 李明汉与《游南川石潭记》
    3.3 金刚山记游散文传统与朝鲜朝中期的相关创作
        3.3.1 金刚山记游散文的创作传统
        3.3.2 空间书写中的金刚山
        3.3.3 时间变换中的金刚山
第四章 朝鲜朝中期山水记游散文与中国的关联
    4.1 中国山水记游散文理论的传入
        4.1.1 中国古代山水记游散文理论简述
        4.1.2 朝鲜朝中期文人对于中国记游散文理论的接受
    4.2 朝鲜朝中期山水记游散文中的民族意识
        4.2.1 韩国山水精神传统对朝鲜朝中期文人的影响
        4.2.2 朝鲜朝中期文人对于山水记游散文的独特认识
    4.3 韩愈、柳宗元与朝鲜朝中期的山水记游散文创作
        4.3.1 韩国古代文人对于韩愈、柳宗元的接受
        4.3.2 韩愈对朝鲜朝中期的山水记游散文的影响
        4.3.3 柳宗元对朝鲜朝中期山水记游散文的影响
    4.4 宋代山水记游散文对朝鲜朝中期相关创作的影响
        4.4.1 苏轼对朝鲜朝中期山水记游散文的影响
        4.4.2 陆游对朝鲜朝中期山水记游散文的影响
        4.4.3 朱熹对朝鲜朝中期山水记游散文的影响
    4.5 明朝文人对于朝鲜朝中期山水记游散文的影响
第五章 朝鲜朝中期山水记游散文的主要特征
    5.1 朝鲜朝中期山水记游散文的唱和功能
    5.2 朝鲜朝中期山水记游文学的审美特征
    5.3 朝鲜朝中期山水记游文学的艺术风格
        5.3.1 自然恬淡的总体风格
        5.3.2 具体风格的多样性
    5.4 朝鲜朝中期山水记游文学的历史、地理价值
        5.4.1 朝鲜朝中期山水记游散文的历史价值
        5.4.2 朝鲜朝中期山水记游散文的地理价值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9)唐代文人禅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不足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代文人禅诗概述
    第一节 唐代禅宗发展概况
        一、禅宗的起源
        二、唐代禅宗兴盛的原因
        三、唐代禅宗发展的概况
    第二节 唐代文人禅诗界定
        一、唐代的文人
        二、禅诗的界定
第二章 唐代文人禅诗的分类
    第一节 禅理诗
        一、直陈禅理
        二、见接言理
    第二节 禅言诗
        一、色空
        二、寂灭
        三、佛乘
        四、无生
    第三节 禅意诗
        一、日常生活显禅意
        二、山水自然显禅意
第三章 唐代文人禅诗的典型意象
    第一节 心猿化禅境——论唐代文人禅诗中的猿
        一、心灵的显化
        二、禅境的外化
        三、佛禅的意蕴
    第二节 禅莲悟禅思——论唐代文人禅诗中的莲
        一、清洁无染之本性
        二、诗意栖居乐土的建构
        三、诗境的构成
    第三节 琴乐映禅心——论唐代文人禅诗中的琴
        一、文学中的琴到佛禅中的琴
        二、琴与禅的共通性
        三、唐代文人禅诗中的琴蕴
第四章 唐代文人禅诗的意境
    第一节 “意境”梳理
    第二节 唐代文人禅诗的意境
        一、冲淡自然
        二、空灵闲静
        三、含蓄蕴藉
第五章 唐代文人禅诗的美感特质
    第一节 悟性思维
        一、悟性思维简论
        二、悟性思维的本质
        三、悟性思维与唐代文人禅诗
    第二节 直觉观照
        一、直觉观照与禅宗
        二、禅宗直觉观照对唐代文人观物方式的影响
        三、禅宗直觉观照与唐代文人禅诗
    第三节 圆融禅境
        一、圆融与佛教
        二、圆融与禅宗
        三、唐代文人禅诗的圆融禅境
第六章 禅宗哲学视域下的唐代文人禅诗
    第一节 禅宗“空”视域下的唐代文人禅诗
        一、禅宗“空”的特质
        二、禅宗“空”在唐代文人禅诗中的表现及蕴含
    第二节 禅宗心性论与唐代文人禅诗
        一、禅宗心性论要旨
        二、禅宗心性论在唐代文人禅诗中的表现
        三、禅宗心性论与唐代文人禅诗的互动
第七章 唐代文人禅诗对禅宗主要典籍的接受
    第一节 唐代文人禅诗对《金刚经》的接受
        一、《金刚经》概况
        二、禅宗与《金刚经》
        三、唐代文人禅诗对《金刚经》的接受
        四、唐代文人禅诗对《金刚经》的升华
    第二节 唐代文人禅诗对《法华经》的接受
        一、《法华经》概况
        二、禅宗与《法华经》
        三、唐代文人禅诗对《法华经》的接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10)李元阳山水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依据
        1.1 李元阳简介
        1.2 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 前人研究情况
    (三) 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李元阳山水诗创作之因
    1.1 “平生丘壑想”的性格使然
    1.2 与政治失意的关系
    1.3 儒佛道思想的影响
    1.4 大理地理环境的作用
二、李元阳的山水观
    2.1 山水的概念
    2.2 论山水与人的关系
    2.3 心性学背影下的山水理论
三、李元阳山水诗风貌
    3.1 以山水表现自然之美
    3.2 以山水写人情
    3.3 以山水言志
    3.4 借山水怀古伤今
四、李元阳山水诗的地域特色
    4.1 以大理为书写中心
    4.2 风花雪月意象
        4.2.1 风
        4.2.2 花
        4.2.3 雪
        4.2.4 月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论柳宗元的山水观(论文参考文献)

  • [1]统编版初中语文古代游记散文教学研究[D]. 张欣悦.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2]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3]“中国抒情传统”思潮的镜与灯——评萧驰《诗与它的山河:中古山水美感的生长》[J]. 谢琰. 文艺研究, 2018(09)
  • [4]柳宗元诗文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雷雨豪.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5]“江山之助”说研究[D]. 刘曼华. 温州大学, 2018(02)
  • [6]文化视角下的孔孚山水诗[J]. 杜玉梅. 中国文化论衡, 2016(02)
  • [7]柳宗元诗文与佛禅的现实关照研究[D]. 王玉姝. 吉林大学, 2016(03)
  • [8]朝鲜朝中期山水记游散文研究 ——兼论与中国山水记游散文的关联[D]. 张克军. 延边大学, 2016(11)
  • [9]唐代文人禅诗研究[D]. 张锦辉.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10]李元阳山水诗研究[D]. 袁金星. 云南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论刘宗元的山水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