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全流通:流通股东的规则与补偿

股份全流通:流通股东的规则与补偿

一、股份全流通:规则与流通股股东补偿(论文文献综述)

陈东华[1](2020)在《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形成机理与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是当前全球公司治理的难点和焦点问题。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中国,大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也较为突出。上市公司大股东无视公司长远发展和中小股东利益,实施无序减持、关联担保、频繁派发高额的现金红利、长期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资产注入、定向增发与盈余管理等利益输送行为。股权分置改革后,进入全流通时代,大股东的利益与中小股东的利益从制度上趋于一致,但股改仍未改变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的特征,上市公司仍然存在“一股独大”或多个大股东,大股东或控股股东依然会利用控制权进行掏空上市公司,进而攫取控制权私利,掏空的方式表现更为隐蔽。控股股东通过金字塔持股或交叉持股实现控制权与现金权的分离,并利用股权控制链和社会资本控制链“双重控制链”加大侵害中小股东利益。那么在全流通背景下,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形成的内在机理是什么?(即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动机与决策机制是什么?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结构化影响因素与情境因素如何适配?)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如何演进?全流通背景下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如何治理?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立足全流通背景下研究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形成机理以及演进,通过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博弈分析以及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结构化影响因素与情境变量的适配关系研究,从而打开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形成机理“黑箱”,并对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结构化影响因素与情境因素适配进行实证检验;从现金股利政策、关联交易、盈余管理三个方面探讨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演进,并进行实证检验,从而从决策层面的微观视角探讨中国情境下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治理机制。本文研究主要的结论如下:(1)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形成的内在机理如下:(1)现代企业制度为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安排,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动机主要取决于控股股东利益获取和成本补偿,私人成本必然使得控股股东有强烈的控制权私利行为动机。(2)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形成是控股股东个体特征与情境特征相互适配的复杂过程。(2)聚焦于控股股东特征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并考察董事会特征在控股股东特征与现金股利政策中的调节影响。实证研究表明:(1)控股股东现金流权与现金股利政策负相关,并在一度程度上呈现U型非线性曲线关系;控制权与现金股利政策显着正相关;两权分离度与现金股利政策显着正相关。现金股利政策既是控股股东掏空的工具,也是掩饰掏空的面具。(2)第二大股东至第十大股东股权制衡很难制衡控股股东隐蔽的掏空行为。(3)两职合一能够增强控股股东特征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4)董事会独立性显着减弱控股股东特征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3)聚焦于控股股东特征对关联交易的影响,并考察董事会特征调节下控股股东特征对关联交易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1)现金流权与关联交易负相关,并在一度程度上呈现U型非线性曲线关系,呈现“激励-壁垒”效应,金字塔持股为控股股东掏空提供了天然的屏障。(2)第二大股东至第十大股东不仅难以制衡控股股东隐蔽的掏空行为,还有可能与控股股东合谋。(3)面对隐蔽的掏空行为,独立董事没有完全发挥独立监督职能。两职合一情况下,独立董事可能沦为“花瓶董事”的境地。(4)两职合一能够增强控股股东特征对关联交易的影响。(5)董事会独立性调节下,控股股东特征对关联交易的影响有所减弱。(4)聚焦于控股股东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考察董事会特征调节下控股股东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1)控股股东现金流权与盈余管理负相关,并在一度程度上呈现U型非线性曲线关系,呈现“激励-壁垒”效应,金字塔持股或交叉持股为控股股东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天然的屏障。(2)第二大股东至第十大股东不仅难以制衡控股股东隐蔽的盈余管理行为,还有可能与控股股东合谋,达成利益同盟。(3)面对控股股东隐蔽的盈余管理行为,独立董事可能由于缺乏内部信息,导致不能完全发挥其独立监督职能。(4)两职合一能够增强控股股东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5)董事会独立性调节下,控股股东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有所减弱。(5)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本文从现金股利政策、关联交易以及盈余管理三个方面阐述全流通背景下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演进。全流通背景下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演进路径如下:(1)我国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意愿不断增强,现金股利发放差异较大,现金股利政策既是控股股东掏空的工具,也是掩饰掏空的面具。(2)控股股东采取更加隐蔽的关联交易进行掏空,金字塔持股或交叉持股为控股股东掏空提供了天然的屏障。(3)控股股东采取更加隐蔽的盈余管理配合其掏空行为,盈余管理是掩饰掏空的工具。(4)在既定利益输送程度的约束下,出于掏空行为的成本、收益比较,控股股东偏好选择关联交易这种利益输送行为,即现金股利政策和关联交易存在替代关系。本文研究主要的创新点如下:(1)通过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动机与决策机制博弈分析以及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结构化影响因素与情境因素适配研究,深入阐述了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形成的内在机理。从控股股东自身的行为能力、行为动机以及外部法律环境三方面,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了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决策机制分析框架。从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结构化影响因素与情境因素适配,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了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结构化分析概念模型。(2)以往研究大股东掏空行为大多从某一个视角,研究问题单一,且没有区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影响,研究结论不统一。本文从现金股利政策、关联交易以及盈余管理三个方面系统阐述全流通背景下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演进。全流通背景下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演进路径如下:(1)我国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意愿不断增强,现金股利发放差异较大,现金股利政策既是控股股东掏空的工具,也是掩饰掏空的面具。(2)控股股东采取更加隐蔽的关联交易进行掏空。(3)盈余管理是掩饰掏空的工具。(4)现金股利政策和关联交易存在替代关系。

于静[2](2010)在《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研究:从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的视角》文中指出股权分置是困扰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大制度问题,它破坏了上市公司利益机制一致性的基础,导致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发生冲突。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使大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大股东的利益取向理论上回归于公司价值本身,然而股权分置改革达到这种成效了吗?这是学术界和实务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对于股改成效方面的研究还不多,也不够深入。本文的落脚点放在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的影响上。在回顾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历史进程后,并对利益输送、公司绩效和股权分置改革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分别建立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和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模型,分析了影响上市公司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的关键因素,采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分析和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对后股改时代的公司治理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借鉴LLSV(La Porta, Lopez-de-Silanes, Shleifer, Vishny)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结合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控股股东的特征,分别建立了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模型。建模后发现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对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的影响方式没有发生变化。即,现金流权越大,利益输送越小,公司绩效越大;控制权越大,利益输送越大,公司绩效越差;两权分离度越大,利益输送越大,公司绩效越低;公司治理越好,利益输送越少,公司绩效越好。虽然影响方式与股改前没有差别,但是影响程度都有所增强。股权分置改革后,现金流权和公司治理水平对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的影响都呈现正向增强,控制权和两权分离度对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的影响都呈现反向增强。即对于相同的现金流权、控制权、两权分离度和公司治理水平,股权分置改革后,利益输送程度显着降低,公司绩效显着提高。通过模型分析我们认为,股权分置改革改善了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程度,提高了上市公司的业绩。股改前后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模型的建立,为后文股权分置改革对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本文利用股利变量,首先证实股利的利益输送假说,再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利益输送的影响。笔者利用2003-2008年上市公司样本,证实了股利的利益输送假说。在中国,大股东凭借其超强控制力大量掠夺上市公司财富,而不顾上市公司的发展和投资机遇,尤其是第二大股东往往是第一大股东的合谋者,协助第一大股东侵占小股东的利益。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的股权性质相同注定其行为方式一致,支持现金股利反对股票股利,因为发放现金股利对其极为有利,股权分置改革前大股东的股利收益率高出小股东好多倍,是对小股东赤裸裸的掠夺,而股票股利与其原持有的股票属性相同流通仍然受到限制,自然会受到大股东的排斥。政府作为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者,急需资金进行经济建设,渴望上市公司大额派现,因此对上市公司的利益输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转变了大股东的股权性质,使其由原来的非流通股转变为限售股、流通股,这一改革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使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大股东的利益取向回归于公司价值本身,因此股权分置改革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利益输送行为。根据分样本的回归结果,股权分置改革对不同的样本影响程度不同,对国家股的样本、低股权制衡的样本和商业样本影响更显着。选用主营业务利润资产收益率为公司业绩的代理指标,利用2003-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样本全面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大股东行为等因素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控制权性质为国有股和法人股时,股改后公司业绩显着增加,从两权分离度角度来看,低两权分离度的样本,股改之后公司业绩显着上升,从行业角度来看,隶属于公用事业和工业的样本股改之后业绩显着增加。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发现,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了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无论是对全样本进行回归分析,还是对分样本进行回归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对国家股样本、两权分离度低的样本和工业样本影响更大。股权分置改革之所以提高了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原因在于改善了公司治理效率。大股东行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影响总体来说是正向的,主要是利益协同效应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起了主要作用。当我们把大股东变量和股权分置改革变量进行交叉研究时发现,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对于同样的控制权、所有权、两权分离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差,股改后公司业绩都显着增加,只是当控制权性质为国家时或者低两权分离度的样本,对于同样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改后公司业绩出现了下降。可见,我们的研究至少有以下发现: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了公司治理效率,使大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大股东的利益取向回归于公司价值本身。股改后,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降低,公司绩效提高,当股权分置改革变量与大股东变量进行交叉时,对于相同的大股东变量,股改后公司业绩更好。本文的创新之处有:(1)构建了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模型。LLSV模型是一个普遍通用的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模型。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分别建立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和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模型,并对两个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对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的影响方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影响程度都有所增强。也就是说,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验证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的影响。(2)首次运用大样本验证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利益输送行为的影响。利益输送行为是当今公司金融领域度量的难点。用资金占用和关联交易来度量,我们很难区分什么是正常交易什么是利益输送,而且从2006年开始国家规范和整治了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和关联交易行为。笔者利用用友软件的案例和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红利的利益输送假说,并以此为手段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利益输送行为的影响,同时上市公司发放红利并不是出于单一的目的,因此还考虑了自由现金流假说、结果模型、替代模型、股利的生命周期等视角,并对其进行了控制。为了更深入的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对利益输送行为的影响,还从控制权性质、股权制衡和行业角度进行了分样本研究,并验证股权分置改革降低上市公司利益输送行为的真正原因。因此,本文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对利益输送行为影响的检验深入而细致,并具有开创性。(3)首次运用大样本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前面学者对于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检验方法过去简单,仅仅对股改前后两年或两个季度进行对比就得到股改是否改善上市公司绩效的结论;实证研究的样本太少,不足以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支撑;研究过于粗略,不够细致深入。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的研究样本囊括了所有的上市公司,通过对比分析、回归分析和分样本回归分析全面而深入地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金字塔控制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将股权分置改革变量和大股东变量进行交叉,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对大股东行为和公司绩效的影响。

王栩[3](2009)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一致性角度,研究股权分置改革所产生的公司治理效应。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所谓“股权分置”,是指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初期特殊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一部分股份暂不上市流通,这一状况为中国所独有。股权分置条件下,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重大缺陷,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进而完善资本市场的微观基础,是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基础,也是改革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之后,本文先从理论上探讨股权分置改革可能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然后对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进行实证检验。从逻辑上推理,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的各方利益相关者会产生诸多影响,与改革之前相比,公司治理机制将会呈现出新的特征。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影响,主要是使上市公司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机制以及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发生新的变化,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一致性问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主要是使得资本市场的定价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得以有效发挥,并使得外部市场对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和管理层的约束机制更加有效。从实践中考察,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究竟如何,需要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本文的实证分析和评价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对价方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研究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效应;二是通过分析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上市公司对经营者的股权激励的实施情况,以及股权激励实施后的效果,研究股权分置改革的经营者股权激励效应;三是通过对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综合考察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较,本文的主要结论以及创新性工作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对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股东之间利益关系效应的实证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的非流通股比例、股权分置改革前后非流通股比例的变化量、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公司财务杠杆是影响对价水平的重要因素。非流通股比例越高、股权分置改革前后非流通股比例变化量越大,流通股股东所获得的对价补偿水平越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的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东获得的对价水平反而越低;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率与流通股股东获得的对价水平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诉求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但是机构投资者并没有在股权分置改革对价博弈阶段为流通股股东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未能充分有效的发挥。对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的经营者股权激励效应的研究表明,我国股权激励实施的时间还不长,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范围还比较有限,但股权激励已经开始发挥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股权激励通过股票增值给被激励对象带来巨大收益,另一方面,股权激励在实施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并引起较大争议。从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看,股权激励计划在增强管理和节约费用方面的效用并不显着,但是对于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增加和业绩释放具有显着的推动作用。要使股权激励机制发挥更多的正面效应,还依赖于一系列的条件,包括有效的资本市场、符合被激励者风险偏好特征的激励方案、以及内外部的其他相关配套措施。对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表明,与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相比,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更大。但在股权分置改革初期,流通股比例的提高并没有起到改善公司治理绩效的作用。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表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着负相关,说明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一股独大”仍是困扰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问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显着正相关,表明机构投资者在中小板上市公司治理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论文最后提出了完善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若干建议,包括完善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完善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上市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完善对上市公司高管的股权激励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等。

党红[4](2008)在《基于后股权分置时代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视角的公司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公司治理研究升温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目前仍是财务学的研究热点。初始的公司治理研究关注的主要是以美国公司为代表的股东与经理之间的代理问题,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各国公司治理比较研究和2000年左右新兴市场公司治理研究的兴起,另一类代理问题——即不同类型投资者之间、特别是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开始浮出水面。这正是本文的研究焦点所在。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稳步推进,我国资本市场进入后股权分置时代。在通过采用送股等对价支付方式使非流通股转化为流通股从而实现股份全流通的过程中,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出现了股权集中度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下降、非限售股比例、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上升等变化。股份比例量变背后的质变——股份全流通的倒计时——使我们对后股权分置时代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行为及其二者的关系充满新的期待。我们预期,股票价格会成为两者共同的价值判断标准从而二者之间具有共同利益趋向的平台得以形成,控股股东的行为会受到二级市场上中小股东的制约,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潜在威胁将使上市公司的非理性行为受到限制。同时,新版《公司法》、《证券法》和《企业会计会计准则》盛装出场所渲染出的监管约束的强化,为后股权分置时代市场力量的苏醒提供了支撑点和保护伞。总之,相较股权分置背景下的情形,股改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应有所降低。现实背景的考虑最终使我们选择以后股权分置时代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视角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对以往文献和经典理论的阅读和梳理,一方面使我们得以清晰界定中小股东的概念及其收益成本等问题,另一方面,使我们得以选定以现金股利、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作为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表征变量。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主要就是以现金股利、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为标尺,衡量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这些表征变量的变化情况及其所映射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问题。关于现金股利的实证研究发现:股改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呈整体下降趋势,其中主要是股改前采取高分红政策的上市公司在股改后降低了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这是股权分置的紧箍咒乍被摘除之后,原来存在于非流通股的控股股东与流通股的中小股东之间的非流通代理成本自然降低的必然结果。关于现金股利市场反应的研究和现金股利与增长机会之间关系的发现,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但是关于股改前后影响现金股利水平的公司治理变量研究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尚未呈现出全流通资本市场上作为降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代理成本工具的现金股利政策应有的特征。关于关联交易的实证研究发现:后股权分置时代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以股价为基础的共同利益平台的形成,并未转化为控股股东约束自身减少关联交易尤其是明显掏空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内在力量,现金股利总体水平的降低和“圈钱”利益的丧失使控股股东倾向于通过关联交易获取更多的间接收益,并且不加掩饰肆无忌惮地采取了明显掏空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这一最直接的做法。与此相应,股改后关联交易对托宾Q值的负向影响强度较之股改前有所增强。股权分置改革虽然引起股权集中度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下降等变化,但是并未改变控股股东在关联交易方面的影响力。不过,股改后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作用有所增强。机构投资者在控制关联交易方面的影响力尚未发挥。关于独立董事的规定由原证监会规则层次上升至《公司法》层次后,独立董事对关联交易的监督作用开始有所发挥。关于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发现:股改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确实有所提高,但并非由股改本身所致,并且是由强制披露水平的水涨成就了自愿披露水平的船高。股改并未使绩优上市公司进发出通过提高自愿信息披露水平而向市场传递信号的冲动。在现阶段,上市公司年报强制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明显大于自愿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股改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开始呈现显着的正向影响。作为降低代理成本机制而存在替代关系的独立董事与信息披露水平之间的负向关系在股改后开始具有显着性。关于上述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表征变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进入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的非理性行为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而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程度确实有所提高。但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起点,决定了股权分置改革所释放的市场力量并未使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受到实质性的约束和减损。由法律法规的修订发布所折射的监管力度的增强,还需在执行和实施环节落地才能更好地发挥效用。我们关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治理博弈分析也表明,我国的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还远未达到博弈均衡状态。在此基础上,本文有的放矢地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以期有益于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和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包括:继续提高上市公司年报强制信息披露水平:大力扶持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提升某些关键公司治理要素的法规效力层次;增强规则的可执行性;适度降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建立有效的全流通资本市场等。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予以展望。

秦琳[5](2007)在《股权全流通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股权二元结构造成非流通股与流通股之间股权不平等、上市公司治理缺乏信用基础、股市作为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主要功能缺失等诸多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和股份公司发展的痼疾。在众多经济学家和市场的呼吁下,政府正式启动股市全流通改革——被称之为“股权分置改革”。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是中国证券市场自成立以来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举措,其意义甚至不亚于创立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问题的妥善解决,将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随着全流通改革的顺利进行,股改所设定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改革的积极效应也在显现。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了从制度层面上再造中国资本市场,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颓势”,给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原动力,充分体现了制度变革的力量。然而,随着股改的推进,一些新的法律问题也日渐凸显,如上市公司的监管、上市公司收购、衍生金融产品的创新、非流通股股东各类承诺的法律规制等方面都面临一些新的法律问题。股权分置改革既然是利益关系的重新配置,必然在各种主体之间产生激烈的利益冲突,这当中尤其会涉及到流通股股东尤其是少数股东合法权益损害的问题。有损害必有救济,法律既要为股权分置改革提供私力上的救济途径,也要提供公力上的救济途径,而这在目前的改革过程中基本没有涉及到。针对全流通改革出现的问题进行立法完善是当前必要而迫切的任务。在实体法立法完善方面,需着眼于详尽规定流通股股东在全流通改革中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特别要对全流通改革后的社会公众投资者的权益保护:如股改公司规范的治理结构、非流通股转让、股改方案的产生和表决程序、信息披露、有关中介机构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与监管措施等进行系统的可操作性的规范,使法律对证券投资者的保护更加充分、完整、真实、准确和具有及时性。在程序法的完善方面,要进一步规范我国的证券集团诉讼机制、证券侵权赔偿机制,不断完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此外,还应当以股权全流通改革为契机建立起有我国特色的证券仲裁制度。

武英芝[6](2006)在《股权分置改革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股权分置是由国有股减持和股份全流通演变过来的一个概念,是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中国证券市场一大制度性缺陷。近五年来,由于股权分置等原因导致的熊市使证券市场危机四伏:在此期间,我国GDP持续快速增长,但同期股市却与经济增长相背离,上证指数从2245点下滑至1000点以下,跌幅高达50%,中小投资者市值大幅缩水,投资者信心受挫,使得直接融资难以为继;上市公司造假、关联交易猫腻、大股东蓄意占款,不关心经营业绩而只注重高价圈钱等信用缺失行为盛行,市场出现信用危机;众多投资者对决策层诚信产生怀疑,政策市效应递减,政府权威受到严重挑战;众多金融机构和券商经营处于严重亏损状态,金融风险加大。证券市场基本不反映国民经济的态势、参与者无法分享中国改革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失去了价值发现功能(发行基本停止)、失去了财富再分配功能(投资者减少成交量萎缩)、优质资源(上市公司和投资资金)大量流向海外市场。中国证券市场已陷入了举步维艰。证券市场的问题矛盾累积严重阻碍了市场自身的发展,也引起了社会各阶层、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在众多的问题中,股权分置是困扰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根本性制度缺陷。证券市场危机四伏,与股权分置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虽然不能解决中国资本市场的所有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不解决,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其他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的障碍,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因此,股权分置改革势在必行,久拖不决是对市场稳定最不利的因素,这一点已成为决策者、监管部门、专家学者和市场投资人的普遍共识。本文分析了股权分置给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发展带来的种种危害,剖析了本次股权分置改革的特点、对价的含义以及与前两次国有股减持的本质区别;结合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已完成股改公司推出的对价方案,运用实证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未完成股改公司如何提升对价质量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其中既有已推出需进一步推广的方案,也有对已有对价方案的补充;同时对股改完成后股份全流通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由浅入深的多方位的分析,并对股改后期及股份全流通后如何以制度创新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提出几点看法。

杜葳[7](2005)在《国有股减持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国家,特殊的国情导致了我国的证券市场在建立的过程中形成了国有股比重大、不能上市流通的特殊的股权结构。这种股权结构在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为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和股票市场迅速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减持国有股,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状况刻不容缓。为此,国家在2001年实施了国有股减持试点,这次试点由于种种原因,在经历了一年之后被暂停。虽然国有股减持暂停了,但是它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热门话题。2003年,“全流通”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5年,国务院又一次提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正式实施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改革的成功与否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企改革进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本文针对国有股减持这个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阐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国有股、国有股减持的基本概念,国有股减持的实施过程,失败的原因以及减持国有股的重大意义:第二部分通过国有股减持和全流通这两个概念的详细对比,重新界定了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从而避免概念上的混淆,指出目前的国有股减持工作应该基于全流通之上;第三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阐述了已有的几种国有股减持方案的利弊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新方案。第四部分给出了一些国有股减持应该坚持的原则,以确保全流通和国有股减持的顺利实施。

杨润生[8](2005)在《股份全流通:补偿流通股股东的新构想》文中研究说明

尹华阳[9](2005)在《我国非流通股份的流动性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证券的流动性是目前世界范围的前沿研究热点之一。论文在对证券流动性研究现有成果综述的基础上,研究国内非流通股份的流动性价值。利用单位标准股份的均衡价格、非流通股份和流通股份的交易价格及成交量等指标,构造了紧度、结构弹性和结构深度等指标用于度量国内整体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基于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实际,以一个流通股份与非流通股份比例对等的公司为例,分析了投资者在投资流通股份和非流通股份的过程中,对非流通股份流动性价值的估计机理,构建贝叶斯学习过程模型描述投资者从流通股份和非流通股份的成交价格中萃取信息的动态学习调整过程,发现无论关于股份流动性价值的随机变量具有离散还是连续分布,流动性价值的期望都会按照指数级收敛于其全信息的真实价值。依据风险中性假设和无套利均衡原理,分析了非流通股首次全流通时点,非流通股份的原持有者与新持有者之间不存在套利行为的均衡状态,设定了在非流通股首次全流通时点对原流通股份的持有者进行股权补偿的定价原则,使用一组在两种状态下价值分别为0 和1 的理想基本证券,分别复制原流通股份和非流通股份,运用状态价格定价技术构建了非流通股份首次全流通时点的定价模型。发现对决定在同一个时点首次全流通其非流通股份的所有上市公司,只需选定其中一家能够代表整个市场的公司,按定价模型计算出整个市场的一组基之后,就可以结合各自公司原流通股市价和非流通股份的成交价格计算其非流通股首次全流通时点的价格。论文沿着限制性股票方法思路,选取非流通股份拍卖和私下协议现金转让交易数据对国内非流通股份流动性价值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大样本实证检验。样本点财务数据匹配的是样本年度中点的年度横截面数据,因变量为非流通股份的流动性价格折扣,备择解释变量选取了制度迁徙、交易属性和公司属性方面的28 个,多元回归分析是先用后向逐步回归考察其多重共线性等相关问题,再采用前后向相结合的逐步回归方法。实证结论是:平均而言,拍卖方式能提高信息透明度,价格折扣私下协议转让比拍卖高大约6.61%; 由具市场代表性的私下协议转让得到的缘于增强非流通股份流动性的制度迁徙的流动性价值迁徙大约是同时点相应流通A 股价格的8.61%; 流动性价格折扣与制度迁徙、交易属性和公司横截面属性等存在显着相关关

杨润生[10](2004)在《股份全流通:规则与流通股股东补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股份全流通包括恢复流通权与实际上市流通两个层次。解决股份全流通问题需要证券监管部门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全流通基本规则,明确规定非流通股上市流通,必须对流通股股东的损失进行合理补偿,并提出了对流通股股东进行合理补偿的构想。

二、股份全流通:规则与流通股股东补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股份全流通:规则与流通股股东补偿(论文提纲范文)

(1)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形成机理与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股权分置改革与全流通时代
        1.3.2 大股东、控股股东
        1.3.3 金字塔股权结构与终极控股股东
        1.3.4 现金流权、控制权与两权分离度
        1.3.5 控制权私利
        1.3.6 控制权私利行为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和新发现
    1.6 本章小结
2 文献评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2.1.1 大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2.1.2 大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研究
        2.1.3 大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绩效”研究
        2.1.4 大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决策过程研究
        2.1.5 文献述评及未来研究趋势
    2.2 相关理论
        2.2.1 产权、所有权与控制权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3 全流通背景下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演进
        2.3.1 现金股利政策
        2.3.2 关联交易
        2.3.3 盈余管理
    2.4 本章小结
3 全流通背景下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形成机理
    3.1 全流通背景下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动机与决策机制博弈分析
        3.1.1 问题的提出
        3.1.2 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产生的制度根源
        3.1.3 超控制权收益与合理控制权收益
        3.1.4 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动机
        3.1.5 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决策机制博弈分析
        3.1.6 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路径选择
    3.2 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结构化影响因素与情境因素适配研究
        3.2.1 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结构化影响因素
        3.2.2 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情境特征因素
        3.2.3 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结构化分析框架
    3.3 本章小结
4 控股股东特征、董事会特征与现金股利政策--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4.1 问题的提出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1 控股股东特征与现金股利政策
        4.2.2 董事会特征与现金股利政策
        4.2.3 董事会特征调节下控股股东特征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4.3 研究设计
        4.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3.2 变量定义及度量
        4.3.3 回归模型构建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4.4.1 样本描述性统计
        4.4.2 回归结果分析
        4.4.3 稳健性检验
    4.5 结论与启示、展望
        4.5.1 结论
        4.5.2 启示
        4.5.3 未来研究展望
    4.6 本章小结
5 控股股东特征、董事会特征与关联交易--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5.1 问题的提出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1 控股股东特征与关联交易
        5.2.2 董事会特征与关联交易
        5.2.3 董事会特征调节下控股股东特征对关联交易的影响
    5.3 研究设计
        5.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5.3.2 变量定义及度量
        5.3.3 回归模型构建
    5.4 实证结果及分析
        5.4.1 样本描述性统计
        5.4.2 回归结果分析
        5.4.3 稳健性检验
    5.5 结论与启示、展望
        5.5.1 结论
        5.5.2 启示
        5.5.3 未来研究展望
    5.6 本章小结
6 控股股东特征、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6.1 问题的提出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1 控股股东特征与盈余管理
        6.2.2 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
        6.2.3 董事会特征调节下控股股东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6.3 研究设计
        6.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6.3.2 变量定义及度量
        6.3.3 回归模型构建
    6.4 实证结果及分析
        6.4.1 样本描述性统计
        6.4.2 回归结果分析
        6.4.3 稳健性检验
    6.5 结论与启示、展望
        6.5.1 结论
        6.5.2 启示
        6.5.3 未来研究展望
    6.6 本章小结
7 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演进实证检验--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7.1 问题的提出
    7.2 现金股东政策与盈余管理:掩饰掏空的面具?
        7.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2.2 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2)变量定义及度量
        (3)回归模型构建
        7.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1)样本描述性统计
        (2)回归结果分析
        (3)稳健性检验
    7.3 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掩饰掏空的工具?
        7.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3.2 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2)变量定义及度量
        (3)回归模型构建
        7.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1)样本描述性统计
        (2)回归结果分析
        (3)稳健性检验
    7.4 控股股东掏空行为方式选择:关联交易还是现金股利?
        7.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4.2 研究设计
        7.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7.5 结论与启示、展望
        7.5.1 结论
        7.5.2 启示
        7.5.3 未来研究展望
    7.6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局限性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2)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研究:从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3 主要贡献
第二章 中国股票市场历史回顾
    2.1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历史
        2.1.1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实验阶段(1991-2000)
        2.1.2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冷静期(2001-2005)
        2.1.3 中国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期(2006-至今)
    2.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概述
        2.2.1 股权分置的由来
        2.2.2 股权分置的危害
        2.2.3 股权分置改革的历史进程
        2.2.4 股权分置改革模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献综述
    3.1 上市公司利益输送行为的文献综述
        3.1.1 国外研究发展动态
        3.1.2 国内研究发展动态
    3.2 上市公司绩效的文献综述
        3.2.1 金字塔持股、终极控制者与公司绩效
        3.2.2 资本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3.2.3 董事会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3.3 股权分置改革的文献综述
        3.3.1 对价支付比例的影响因素分析
        3.3.2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3.3.3 期权定价理论
        3.3.4 股改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3.3.5 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反应研究
        3.3.6 股权分置改革的锚定效应研究
    3.4 文献述评
        3.4.1 利益输送相关文献述评
        3.4.2 公司绩效相关文献述评
        3.4.3 股权分置改革相关文献述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型构建
    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4.1.1 股权分置
        4.1.2 利益输送
        4.1.3 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权
    4.2 LLSV 模型
    4.3 LLSV 模型扩展
        4.3.1 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利益输送模型
        4.3.2 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绩效模型
        4.3.3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利益输送模型
        4.3.4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绩效模型
        4.3.5 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利益输送模型对比
        4.3.6 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公司绩效模型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股权分置改革对利益输送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制度背景和启示
        5.2.1 股权分置改革与利益输送
        5.2.2 财政管理体制
        5.2.3 股利分配
        5.2.4 股权再融资中股利政策的规定
    5.3 红利的统计分析
    5.4 研究设计
        5.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4.2 模型、变量定义与度量
        5.4.3 相关系数检验
    5.5 实证结果和分析
        5.5.1 样本统计特征
        5.5.2 上市公司利益输送行为回归分析
        5.5.3 按控制权性质分样本回归分析
        5.5.4 按股权制衡分样本回归分析
        5.5.5 按行业分样本回归分析
        5.5.6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6.1 引言
    6.2 制度背景和启示
        6.2.1 股权分置改革与公司绩效
        6.2.2 政府与上市公司关系
    6.3 公司经营业绩的统计分析
    6.4 研究设计
        6.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4.2 模型、变量定义与度量
        6.4.3 相关系数检验
    6.5 实证结果和分析
        6.5.1 样本统计特征
        6.5.2 公司绩效回归分析
        6.5.3 按控制权性质分样本回归分析
        6.5.4 按两权分离度分样本回归分析
        6.5.5 按行业分样本回归分析
        6.5.6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文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1.2.1 本文的研究视角
        1.2.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的意义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研究述评
    2.1 关于股东之间利益关系的研究综述
        2.1.1 董事会和大股东在解决代理成本问题上的作用
        2.1.2 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与投资者保护
        2.1.3 我国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
        2.1.4 股权分置改革实施过程中的股东利益关系研究
        2.1.5 股权分置改革的后续效应研究综述
        2.1.6 简要的评述
    2.2 关于经营者股权激励的研究综述
        2.2.1 对股权激励制度的理论研究综述
        2.2.2 对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证研究综述
        2.2.3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2.3 关于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综述
        2.3.1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关系
        2.3.2 大股东性质与公司绩效关系
        2.3.3 关于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2.3.4 简要的评述
第3章 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理论探讨
    3.1 股权分置时期的上市公司治理特征
        3.1.1 股权分置问题的成因和弊端
        3.1.2 股权分置条件下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特征
        3.1.3 股权分置条件下上市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特征
    3.2 股权分置改革的进程和改革目标
        3.2.1 股权分置改革的进程
        3.2.2 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
    3.3 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基础探讨
        3.3.1 溢价补偿说
        3.3.2 流通股含权说
        3.3.3 合同对价说
        3.3.4 股市公共性学说
        3.3.5 本文的观点: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公司治理说
    3.4 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3.4.1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上市公司股东之间的利益一致性问题
        3.4.2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一致性问题
    3.5 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外部治理机制
        3.5.1 股权分置改革后资本市场定价功能的变化
        3.5.2 股权分置改革后外部控制权市场的变化
        3.5.3 股权分置改革后外部经理人市场竞争机制
    3.6 小结
第4章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股东利益关系效应:对价实证研究
    4.1 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方案概述
        4.1.1 送股类方案
        4.1.2 缩股方案
        4.1.3 权证方案
        4.1.4 派现方案
        4.1.5 配售方案
        4.1.6 其他方案
    4.2 对价水平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4.2.1 相关研究回顾
        4.2.2 对价水平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4.3 对价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3.1 模型设计和样本数据
        4.3.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3 多元回归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经营者股权激励效应分析
    5.1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与国际经验
        5.1.1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5.1.2 股权激励发挥作用需要的条件
        5.1.3 股权激励的国际经验
    5.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状况总体考察
        5.2.1 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激励制度
        5.2.2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研究
    5.3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经营者股权激励效应分析
        5.3.1 股权激励对被激励对象的影响
        5.3.2 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
        5.3.3 现有股权激励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实证分析
    6.1 公司治理效应的度量指标
        6.1.1 公司绩效指标介绍
        6.1.2 度量指标的选择与确定
    6.2 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和经营绩效的作用机制及研究假设
        6.2.1 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6.2.2 股东性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6.2.3 股权流通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6.3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实证分析
        6.3.1 样本数据和模型设计
        6.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6.4 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结论与建议
        7.1.1 主要结论
        7.1.2 若干建议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2.1 股权分置改革遗留的问题
        7.2.2 股权分置改革产生的新问题
附表一: 53家电力行业样本公司名单及数据
附表二: 150家样本公司名单及数据
附表三: 33家中小板公司名单及数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基于后股权分置时代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视角的公司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公司治理
        2.1.1 公司治理的土壤——关于企业性质的经济理论
        2.1.2 公司治理的内涵
        2.1.3 公司治理的外延
        2.1.4 公司治理研究的发展路径
    2.2 寻找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程度的表征变量
        2.2.1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的关系
        2.2.2 管理层持股与公司业绩的关系
        2.2.3 楔差与公司业绩的关系
        2.2.4 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表征变量之股利政策
        2.2.5 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表征变量之关联方交易
        2.2.6 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表征变量之信息披露
    2.3 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
        2.3.1 影响现金股利政策的非公司治理变量因素
        2.3.2 影响现金股利政策的公司治理变量因素
    2.4 关联交易的影响因素
    2.5 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3 背景扫描与概念基础
    3.1 后股权分置时代的背景扫描
        3.1.1 股权分置改革全景概略
        3.1.2 新《公司法》和《证券法》登台亮相
        3.1.3 新会计准则体系盛装出场
    3.2 中小股东概念界定及其与控股股东关系的分析
        3.2.1 中小股东概念的界定
        3.2.2 中小股东的收益与成本
        3.2.3 中小股东与控股股东的关系
        3.2.4 股权分置背景下中小股东概念的界定及其与控股股东的关系
        3.2.5 后股权分置时代中小股东与控股股东的关系
4 关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表征变量之现金股利的实证分析
    4.1 引言
    4.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4.2.1 研究问题
        4.2.2 研究假设
    4.3 样本及变量描述
        4.3.1 样本选择和分布
        4.3.2 变量描述
    4.4 实证分析
        4.4.1 关于股改前后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实证分析
        4.4.2 关于股改前后现金股利市场反应的实证分析
        4.4.3 关于股改前后影响现金股利政策的公司治理变量
    4.5 本章小结
5 关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表征变量之关联交易的实证分析
    5.1 引言
    5.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5.2.1 研究问题
        5.2.2 研究假设
    5.3 样本及变量描述
        5.3.1 样本选择和分布
        5.3.2 变量描述
    5.4 实证分析
        5.4.1 关于股改前后公司关联交易金额及其类型的实证分析
        5.4.2 关于股改前后公司关联交易与公司价值关系的实证分析
        5.4.3 关于股改前后影响公司关联交易的公司治理变量之实证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关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表征变量之信息披露的实证分析
    6.1 引言
    6.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6.2.1 研究问题
        6.2.2 研究假设
    6.3 变量描述与数据搜集
        6.3.1 样本选择和分布
        6.3.2 变量描述
    6.4 实证分析
        6.4.1 关于股改前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的实证分析
        6.4.2 关于股改前后公司信息披露水平与公司价值关系的实证分析
        6.4.3 关于股改前后影响公司信息披露的公司治理变量之实证分析
    6.5 本章小结
    6.6 本章附录
        6.6.1 附录一:自愿披露评分表
        6.6.2 附录二:强制披露评分表
7 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治理博弈分析
    7.1 前提假设与范围界定
        7.1.1 记号与假设
        7.1.2 不同股东的界定与权力配置格局的形成
    7.2 封闭系统下股改前后不同类股东的博弈均衡分析
    7.3 耗散理论与股改前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形成的博弈分析
        7.3.1 治理熵——企业治理结构中的治理效率递减规律
        7.3.2 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可协调的冲突:耗散结构的视角
        7.3.3 公司治理结构与耗散结构的对接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关于研究假设证实证伪情况的总结
        8.1.2 关于后股权分置时代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程度的综合评价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5)股权全流通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股权全流通的意义厘定
    2.1 股权全流通的界定
    2.2 股权全流通改革的法律依据
    2.3 股权全流通改革的意义
    2.4 股权全流通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2.4.1 股权全流通与国有股减持
        2.4.2 关于对价的法律解读
第3章 股权全流通实践中的新变化及新法律问题
    3.1 股权全流通实践中出现的新变化
    3.2 全流通方案中各类承诺的法律分析
        3.2.1 全流通方案中非流通股股东承诺的主要类型
        3.2.2 非流通股股东承诺的法律效力
        3.2.3 促使非流通股股东履行承诺的机制思考
    3.3 全流通后股权结构的变化引发的法律问题
        3.3.1 全流通改革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
        3.3.2 市场操纵法律问题
        3.3.3 内幕交易法律问题
        3.3.4 关于市场操纵及内幕交易的立法动向
    3.4 股权全流通与上市公司的并购
        3.4.1 全流通改革对上市公司并购的影响
        3.4.2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并购有关各方的对策
        3.4.3 股权激励问题
    3.5 股权全流通改革过程中的衍生金融产品创新
        3.5.1 我国当前衍生金融产品的法律属性及创新
        3.5.2 用金融创新手段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探讨
第4章 对股权全流通的立法保障
    4.1 全流通在法律救济方面存在的问题
        4.1.1 全流通改革在私力救济方面存在的问题
        4.1.2 全流通改革在公力救济方面存在的问题
        4.1.3 对于非流通股股东违反承诺的法律救济
    4.2 股权全流通相关立法完善的思考
        4.2.1 全流通改革在实体法方面的立法完善思考
        4.2.2 全流通改革在程序法方面的立法完善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股权分置改革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股权分置问题的产生过程及改革的必要性
    1.1 股权分置问题的产生过程
    1.2 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
        1.2.1 公有制的制度环境发生变化
        1.2.2 股权分置给证券市场带来的不良影响
2 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条件、本质、特点
    2.1 从市场供给和需求分析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条件
        2.1.1 预期影响市场需求
        2.1.2 供给对市场的冲击
    2.2 股权分置改革的本质
        2.2.1 对价的含义
        2.2.2 本次股权分置改革与前两次国有股减持的本质区别
    2.3 股权分置改革的特点
        2.3.1 通过"统一组织、分散决策、分类表决",找到了解决含权或对价问题的途径
        2.3.2 对价方式大胆创新
        2.3.3.通力协调
3 提升股权分置改革对价质量的建议
    3.1 缩股是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最有效的对价之一
        3.1.1 吉林敖东以缩股为主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
        3.1.2 股缩的市场效应
    3.2 权证是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保护流通股股东利益最有效的对价之一
        3.2.1 权证的运作原理
        3.2.2 用权证来解决股权分置的三种思路:
        3.2.3 权证方案在股权分置方案中的优势
    3.3 对于绩差公司来说,积极寻求重组是股权分置改革的最佳对价方案
        3.3.1 绩差公司股改面临的难题
        3.3.2 "重组对价"对于绩差公司的意义
    3.4 股权分置改革中用债券支付对价会一举多得
        3.4.1 用债券支付对价的优点
        3.4.2 债券对价方式的设想
4 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4.1 对IPO和再融资的影响
        4.1.1 在全流通的市场环境下最大限度地实行市场化发行
        4.1.2 以G股为参照,新股发行平均发行市盈率将大幅下降
        4.1.3 新股发行密度可能较高,发行量会呈恢复性上升
        4.1.4 新股发行方式会改革创新
    4.2 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的影响
        4.2.1 上市公司的考核目标将从静态目标转为动态目标
        4.2.2 上市公司的激励机制将从侧重于短期激励转向长期激励
    4.3 对大股东行为和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影响
        4.3.1 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不平等的关联交易,在规模上和频率上都会大幅度减少
        4.3.2 公司(实质上是大股东)融资行为会在收益与风险的匹配过程中趋于理性
        4.3.3 投机性的购并与重组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购并、重组的市场效率亦会逐步提高
    4.4 对上市公司收购模式的影响
        4.4.1 协议收购将对接大宗交易
        4.4.2 自愿部分要约收购将成为协议收购之外的另外一种主要的收购模式
        4.4.3 二级市场收购(举牌收购)不会成为并购主流
    4.5 对现代金融体系的影响
5 股权分置改革后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
    5.1 处理好股权分置改革后期的市场稳定和发展
    5.2 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5.3 从实际出发,推进市场制度创新,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引入做空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国有股减持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部分 国有股及国有股减持概述
    一、国有股问题概述
        (一) 国有股的概念
        (二) 我国目前的股权结构产生的问题
    二、国有股减持概述
        (一) 国有股减持实践
        (二) 国有股减持失败的原因
        (三) 国有股减持的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 国有股减持与全流通
    一、全流通的概念
    二、全流通与国有股减持的区别与联系
        (一) 全流通与国有股减持的区别
        (二) 全流通与国有股减持的联系
        (三) 在全流通的框架下进行国有股减持
第三部分 国有股减持方案分析
    一、现有的国有股减持方案分析
        (一) 配售类方案
        (二) 基金类方案
        (三) 权证类方案
        (四) 预设未来流通权类方案
        (五) 股权调整类方案
        (六) 开辟第二市场类方案
        (七) 其他类方案
    二、国有股减持全流通方案设计
        (一) 方案的基本原理
        (二) 方案的假设
        (三) 方案的求解过程
        (四) 操作程序
第四部分 国有股减持政策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9)我国非流通股份的流动性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2 非流通股份的流动性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流动性的内涵
    2.3 流动性的度量
    2.4 流动性的影响因素
    2.5 流动性的价值及其影响因素
    2.6 流动性价值实证研究
    2.7 国内相关研究
    2.8 小结
3 非流通股份流动性价值估计的动态贝叶斯学习过程
    3.1 引言
    3.2 国内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度量方法
    3.3 非流通股份流动性价值基本假设
    3.4 非流通股份流动性价值的信息萃取过程
    3.5 小结
4 非流通股份首次全流通时点的定价机制和模型
    4.1 引言
    4.2 非流通股份首次全流通时点的定价机制
    4.3 非流通股份首次全流通时点的定价模型
    4.4 小结
5 拍卖和私下协议转让中的非流通股份流动性价值实证分析
    5.1 引言
    5.2 非流通股份流动性价值的实证研究方法
    5.3 非流通股份流动性价值的统计描述
    5.4 非流通股份流动性价值拍卖样本逐步回归分析
    5.5 非流通股份流动性价值私下协议转让样本逐步回归分析
    5.6 小结
6 正常与非正常公司的非流通股份流动性价值实证分析
    6.1 引言
    6.2 非流通股份流动性价值总样本逐步回归分析
    6.3 非流通股份流动性价值PT+ST 样本逐步回归分析
    6.4 非流通股份流动性价值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比较
    6.5 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加的科研课题

四、股份全流通:规则与流通股股东补偿(论文参考文献)

  • [1]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形成机理与演进研究[D]. 陈东华.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4)
  • [2]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研究:从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的视角[D]. 于静. 上海交通大学, 2010(10)
  • [3]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D]. 王栩. 山东大学, 2009(05)
  • [4]基于后股权分置时代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视角的公司治理研究[D]. 党红. 浙江大学, 2008(07)
  • [5]股权全流通法律问题研究[D]. 秦琳. 湖南大学, 2007(05)
  • [6]股权分置改革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D]. 武英芝. 山西财经大学, 2006(10)
  • [7]国有股减持相关问题研究[D]. 杜葳. 东北财经大学, 2005(02)
  • [8]股份全流通:补偿流通股股东的新构想[J]. 杨润生. 统计与决策, 2005(07)
  • [9]我国非流通股份的流动性价值研究[D]. 尹华阳.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10]股份全流通:规则与流通股股东补偿[J]. 杨润生.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4(06)

标签:;  ;  ;  ;  ;  

股份全流通:流通股东的规则与补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