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模型结构对硫化温度的影响

轮胎模型结构对硫化温度的影响

一、轮胎模型结构对硫化温度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宗鑫[1](2021)在《氯丁橡胶的改性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氯丁橡胶(CR)是一种通用合成橡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耐老化和耐化学腐蚀性能,因而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广泛应用的橡胶品种之一。然而,氯丁橡胶极性强、加工性差,抗疲劳性、耐低温性能较差,这些缺陷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仅仅依靠目前橡胶的配方和种类无法完全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本工作围绕解决挤出畸变、抗疲劳性能差和等问题,提出了采用新型合成橡胶高反式-1,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TBIR)改性CR,利用TBIR的优异挤出加工性能、优异的疲劳性能等特点,改善氯丁橡胶的加工性能以及疲劳性能,为制备高性能氯丁橡胶基复合材料提供依据。本工作的主要内容有:研究了CR/TBIR共混物的流变行为及结构与性能。本文通过挤出流变研究了CR/TBIR共混体系,随着TBIR加入量的增加,CR/TBIR共混体系流动性、塑性和加工安全性均得到改善;本文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和投射电子显微镜表征CR/TBIR的结晶行为及相区内的结晶形貌,观察到具有以及穿透TBIR和CR结构相的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片层纤维,具有TBIR结构域的均匀海岛相结构分散在CR基体相中。研究了共混工艺对CR/TBIR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核磁交联密度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CR/TBIR共混物的相态结构以及相态交联密度,研究发现,随着TBIR用量增加,含10~20质量份TBIR的CR/TBIR共混物的交联密度较CR增加约20-30%;CR/TBIR=90/10共混物中TBIR以小于300 nm的“海岛相”结构均匀分布在CR基体中。由于加入TBIR后CR/TBIR共混物的交联结构与相结构发生明显变化,CR/TBIR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及压缩永久变形等较CR均有所改善,且疲劳性能显着提高:CR/TBIR共混物的一级疲劳次数是CR的1.5~2.2倍,六级疲劳次数是CR的2~4.6倍。研究了TBIR相区的交联密度与CR相的匹配及其性能。本文通过溶剂溶胀和化学探针联用研究了CR/TBIR共混物的交联结构,研究发现,随着硫磺用量的增加,CR/TBIR硫化橡胶的交联密度增大,多硫交联键的含量增加,单双硫交联键的含量降低,有利于硫化橡胶的动态性能提升;随着硫磺用量的增加,TBIR相交联密度逐渐增大,硫化橡胶的结晶减少,玻璃化转变温度向高温方向逐渐移动。随着硫磺用量的增加,硫化橡胶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伸张疲劳性能先升高后降低,生热、磨耗、压缩永久变形和动静刚度先降低升高,硫磺用量在0.6-1份时,CR/TBIR硫化橡胶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武凯迪[2](2021)在《摩托车胎活络模具结构分析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轮胎模具是轮胎成套生产线中重要的硫化成型装备,其性能和质量对轮胎的使用寿命、使用性能、质量和安全性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摩托车配备的车胎为斜交胎,斜交胎是通过开模形式为上下开模的两半模具进行硫化成型,硫化时使用的设备为平板硫化机。但伴随着高性能摩托车的相继出现,继而导致对配套轮胎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子午线轮胎更具优越性,活络模具对硫化轮胎的质量更有保障。本课题来源于企业研发需要,主要是以活络模具为基础,设计出基于平板硫化机的摩托车胎活络模具结构,并以此为研究基础,应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分析在实际硫化工况下模具的传热性能、主要零部件的应力应变分析与疲劳寿命分析,为模具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使模具设计更加科学、规范、标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摩托车胎活络模具结构设计。针对目前摩托车胎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基于平板硫化机的拉杆顺序开模的摩托车胎活络模具结构。由于两半模具是轴向开模的,在开模过程中模具强制脱离轮胎,会对轮胎的帘线间距和角度造成破坏,而本文所设计的模具结构分两次开模动作,并在开模时实现花纹块的径向移动,更能保证摩托车车胎的质量性能,提高摩托车车胎的使用寿命。(2)模具的传热性能分析。运用软件UG建立摩托车胎活络模具的三维模型,取模型的六分之一导入软件ABAQUS中进行传热分析,为了更准确的察看模具型腔内温度散布情况,在得出的温度分布云图中取五点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改变模具的热源以及底座滑板结构,观察模具的传热性能,得出最佳传热方案,使模具传热性能更佳。(3)锁紧楔应力应变、疲劳寿命分析及对模具精度的影响。根据模具各部件间的装配关系及硫化机对模具施加力的形式,在所建力学模型基础上分析锁紧楔在硫化工况下的实际受力形式,通过计算得出其受力大小,应用软件ABAQUS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出应力与应变云图。结合锁紧楔位移量分析轮胎出现胶边的现象,然后在额定合模力以及2500k N合模力下,通过改变锁紧楔在上盖板中的嵌入量以及锁紧楔导向角大小分析对其应力应变的影响,并且通过Fe-safe软件对额定合模力以及2500k N合模力下锁紧楔的疲劳寿命进行分析。(4)花纹块的应力应变分析。分析花纹块在硫化工况下的受力形式,然后在额定合模力下,改变花纹块立面的宽度,分别取5mm、7.5mm以及10mm,分析对花纹块应力应变的影响,之后在花纹块立面宽度为5mm、7.5mm以及10mm时,施加不同大小的合模力,分析对花纹块应力和位移的影响。

王伟[3](2020)在《低滚阻轮胎橡胶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考察了不同溶聚丁苯橡胶(SSBR)结构、不同顺丁橡胶(BR)结构以及硅烷偶联剂含量对低滚阻胎面胶综合性能的影响,以及低生热低滚阻的胎侧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采用链末端单官能团和多官能团化学改性的SSBR与BR复合制备胎面胶,发现,采用多官能团化学改性的SSBR比链末端单官能团SSBR的填料分散性好,门尼焦烧持续时间长,最大转矩、硬度和胶料的拉伸强度小,撕裂强度高,Payne效应减弱,滚动阻力减小,抗冰滑性能好,而胶料抗湿滑性能和胶料干抓性能差。研究了不同结构的顺丁橡胶对白炭黑填充SSBR/BR复合胶料的各种性能的影响。发现钕系顺丁橡胶(Nd BR)的硫化胶门尼粘度大、门尼的焦烧时间短、最大转矩大、正硫化时间长,胶料的硬度和胶料拉伸的强度大,胶料滚动的阻力减小,抗冰滑性能变好,但同时抗湿滑和耐磨性能变差。本文还发现:复合胶料中添加硅烷偶联剂(Si69)有利于改善胎面胶的抗湿滑性和抗冰滑性、耐磨性,对胶料滚动时的阻力的影响不大。Si69含量分别为8%和10%时,胶料的硬度和综合力学性能优异。在胎侧胶配方中,与镍系顺丁橡胶(Ni BR)相比,Nd BR的最大转矩、门尼的粘度大,焦烧过程持续时间短;胎侧胶料的整体硬度、拉伸强度、回弹性得到显着性的提升,胎侧胶滚动时的阻力降低。胶料中白炭黑越多,胎侧胶的门尼粘度越大,焦烧的时间越短,拉断伸长率提高,撕裂的强度和回弹性能都越大,胎侧胶在滚动时的阻力越小。

闫平[4](2020)在《冬季轮胎胎面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研究了溶聚丁苯橡胶(SSBR)中苯乙烯含量、增塑剂的种类与用量及白炭黑的性质对冬季轮胎胎面胶性能的影响,借助炭黑填料分散仪、门尼粘度仪、电子拉力试验机、磨耗试验机、动态粘弹性测试仪等仪器对胎面胶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发现,由充油溶聚丁苯橡胶制备得到的胶料,填料的分散均匀性比较好,且混炼胶的门尼粘度比不充油丁苯橡胶混炼胶的要大;随着溶聚丁苯橡胶中苯乙烯含量的减少,混炼胶的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都会逐渐缩短,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也随之减小,回弹值呈现增大的趋势。高苯乙烯含量SSBR胶料的抗湿滑性能好,而低苯乙烯含量SSBR的抗冰滑性能好。考察了两种不同的SSBR(低苯乙烯系溶聚丁苯橡胶SL533R和高苯乙烯系溶聚丁苯橡胶HP755R)与BR的并用胶用于冬季轮胎胎面胶的研究。研究发现,随着SL553R用量的增加,白炭黑在胶料中的分散性逐渐变差,混炼胶的门尼粘度和最高转矩MH减小,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t90减小;硫化胶的拉伸强度逐渐减小,而硬度、撕裂强度和定伸应力变化不大;胶料的滚动阻力下降,HP755R:SL533R=16/60时得到的胶料滚动阻力最小;0℃下的胶料tanδ降低,胶料抗湿滑性降低;胶料抗冰滑性能增加,耐磨性变好。考察了环保芳烃油、液体顺丁橡胶、植物油、液体异戊二烯橡胶对白炭黑补强SSBR/BR冬季胎胎面胶物理机械性能及耐寒性能的影响。使用不同软化增塑剂时,白炭黑在胶料中的分散均匀程度为:液体异戊>液体顺丁、植物1>植物油2>环保芳烃油;采用液体异戊作为增塑剂的胶料,门尼粘度和ML较大,TDAE和液体顺丁次之,植物油最小;采用液体顺丁作为增塑剂的胶料,焦烧时间最长,植物油软化胶料的焦烧时间最短,采用液体异戊作为软化增塑剂的复合胶料,正硫化的时间最短。采用液体橡胶作为增塑剂时,胶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是最优异的,胶料的拉伸强度、定伸应力、回弹性得以大幅度提升。液体橡胶和植物油增塑对胶料的抗湿滑性有恶化作用,但可以有效改善胶料的抗冰滑性,其中液体顺丁橡胶增塑胶料的耐寒性最好。白炭黑的比表面积越大,表面的硅羟基数量越多,在胶料中的分散性越差,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定伸应力也越大;白炭黑1165MP补强胶料的抗湿滑性能最好,白炭黑EZ90补强胶料的抗湿滑性能最差、但滚动阻力最小。随着胶料中添加白炭黑颗粒的比表面积的减小,补强胶料的抗湿滑性能和干抓性能会逐渐变差,抗冰滑性能变好。

马新军[5](2020)在《265/65R17低噪音全路况越野子午线轮胎研制》文中提出随着汽车业的发展,多功能运动型轿车、高档吉普、皮卡等越野车型已逐步进入国内客户视线,其粗犷、豪放的外观、各方面的优越性能也对其所装配的轮胎提出了新的要求。此类越野产品因需体现越野性能,因此噪音较难控制,通常噪音较高,引起用户抱怨。鉴于该类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呈不断增长态势,且产品附加值较高,我公司计划开发低噪音全路况越野子午线轮胎,并进行首规格265/65R17产品研制。本文内容主要是分为以下几方面:首先介绍轮胎发展历史和轮胎的作用,轮胎噪音基本理论;然后,进行265/65R17产品设计,包括轮廓设计、花纹设计、配方设计、施工设计。由于轮胎噪音性能是难点,所以在该轮胎设计过程中重点对影响噪音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花纹对噪音的影响、结构对噪音的影响及配方对噪音的影响并运用频谱图、彩图等方法对噪音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不断改善产品噪音。最后基于产品设计要求制造出合格的试验胎,进行外缘尺寸、脱圈阻力、强度、高速性能、常规耐久等轮胎尺寸和安全性测试及通过噪音测试,实际测试中,按照企业标准进行了加严测试,实验结果不仅满足国家法规的要求,同时满足加严的企业标准。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开发设计了低噪音全路况越野子午线轮胎265/65R17规格的国内市场产品,并对其噪音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最终开发的产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满足市场需求,具备规模化生产,是一款成功的产品。

夏荣芝[6](2020)在《全钢胎面配方耐磨性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轮胎耐磨性是决定轮胎耐久性的最为重要因素。现今的汽车轮胎,约有98%以上都是因为使用磨光而更换或报废的。因此,磨耗已成为轮胎在设计和生产技术中最受关注的课题。目前,轮胎的耐磨性远未达到理想的程度,胎面部分的耐磨性一般仅为胎体使用寿命的1/3~1/5,处于极端不协调的滞后状态,提高胎面胶耐磨性是各轮胎厂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其技术水平及竞争力的体现。研究胎面配方耐磨性影响因素,对提升胎面胶耐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研究了生胶种类对胎面胶耐磨性的影响。主要研究了天然胶、丁苯胶和顺丁胶及其不同种类对胎面胶耐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顺丁胶的胎面耐磨性最好,其次是加入丁苯胶和天然胶的胎面。其次研究了填料对胎面耐磨性的影响。主要研究不同填料品种对胎面胶磨耗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磨耗的炭黑关键指标为STSA、着色强度、吸碘值、DBP吸油值,耐磨配方设计及新炭黑开发时可做重点控制。最后研究了混炼工艺及硫化工艺对磨耗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串联混炼工艺和普通分段混炼工艺相比,胶料磨耗相差不大,但使用串联混炼工艺生产的胶料生热更低,耐老化性更好。天然胶配方胎面胶,硫化温度在140℃、硫化程度在100%~150%条件下胶料综合性能最好,硫化温度、硫化程度越高,胶料磨耗越差。配方设计时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可以设计出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耐磨配方。

程仕华[7](2020)在《聚丁二烯橡胶-聚氨酯弹性体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绿色轮胎行业的快速发展和限制轮胎油耗的法律法规颁发,低滚阻轮胎材料的开发越来越重要,聚丁二烯型聚氨酯弹性体具有低滚阻、耐磨性、耐溶剂性等性能,为下一代轮胎材料奠定了基础。目前主要应用分子量分布宽、官能度大于2、自由基聚合合成的羟基封端聚丁二烯(FHTPB)合成聚丁二烯型聚氨酯弹性体。我们利用阴离子聚合合成具有等长链结构的羟基封端聚丁二烯(AHTPB),合成聚氨酯弹性体后,与天然橡胶共硫化,探究将聚氨酯弹性体应用于翻新胎胎面的可能性。本文第一部分(第三章),利用萘锂引发剂引发丁二烯的阴离子聚合反应,合成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官能度接近2的AHTPB。聚合过程中的假凝胶现象,分析为O-Li+活性中心相互谛合,并且谛合中心与聚丁二烯主链形成金属羰基配位键,体系粘度急剧增大;添加醇钠盐、使用二甲基环氧乙烷为封端剂、调节聚合溶剂极性仍会出现假凝胶,不能提高官能度;降低聚合单体浓度至2%以下不会出现假凝胶现象,合成了官能度1.95左右、分子量可控、1,2结构含量为87%-90%的AHTPB。本文第二部分(第四章),分析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影响因素。聚丁二烯型聚氨酯弹性体的硬段含量从20%提高到30%,Tg从-80℃提高到-65℃,拉伸强度由4.0 MPa提高到6.1 MPa,断裂伸长率从430%降低到310%,硬段的相分离尺寸从109nm降低到91 nm。后固化时间由一周延长至四周,拉伸强度提高1.7倍,伸长率降低55%,四周后机械性能逐渐稳定。扩链剂中BDO:TMP的比例从95:5变化至75:25,对应聚氨酯弹性体的拉伸强度提高1.05倍,伸长率降低10%。AHTPB基和FHTPB基聚氨酯弹性体的拉伸强度分别为6.8 MPa、4.1 MPa,断裂伸长率分别为480%和420%,AHTPB基聚氨酯弹性体的60℃损耗因子较高。本文第三部分(第五章),研究聚丁二烯型聚氨酯弹性体与天然橡胶的剥离强度,天然橡胶的预硫化程度越低,与聚氨酯弹性体的剥离强度越高;聚氨酯弹性体充分后固化后,剥离强度随聚氨酯弹性体硬段含量的提高而降低,硬段含量从20%提高到30%,剥离强度从5.18 KN/m降低至4.50KN/m,相比聚氨酯混炼胶与天然橡胶0.54KN/m的剥离强度提升10倍,为废旧轮胎的翻新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奠定了基础。

张经纬[8](2020)在《基于月桂烯的二烯烃橡胶的阴离子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和车辆节能需求的提高,关于轮胎胎面胶性能的低滚阻、高抗湿滑及高耐磨“魔鬼三角”这一问题的解决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共同追求的重要目标。而另一方面,随着化石储量减少及环境问题,开发可持续的生物基聚合物来替代石油衍生物显得尤为重要。月桂烯,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的具有瓶刷结构的非极性生物基萜烯类单体,对于开发新型高性能生物基橡胶材料有重要意义。文本通过阴离子聚合制备得到了一系列基于月桂烯的无规、嵌段、星形丁苯共聚物,并通过白炭黑/炭黑进行增强得到了橡胶,对聚合物结构及橡胶的门尼粘度、硫化行为、加工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含月桂烯的二元/三元无规丁苯橡胶的合成及炭黑增强体系研究。提出了一种通过阴离子聚合将生物基单体月桂烯部分替代丁苯橡胶中的丁二烯以解决化石能源短缺和填料问题分散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不同月桂烯含量的100%转化率、高分子量(150000-200000Da)、窄分子量分布(1.09)的苯乙烯-月桂烯无规共聚橡胶(SMR)和苯乙烯-丁二烯-月桂烯三元无规共聚橡胶(SBMR)。结果表明,当月桂烯共聚含量从10%增加到70%时,三元共聚物中3,4-My结构含量从81%降低到32%;Tg从-24.9℃降低到-35.0℃。炭黑共混体系研究表明,带有异亚丙基结构的非极性侧链可显着改善炭黑的分散性,并且可在不损害滚动阻力的前提下提高橡胶的抗湿滑性。当月桂烯含量增加到30%,硫化橡胶具有较好的物机性能,其拉伸强度为12.9 MPa,断裂伸长率达621%。2.含月桂烯瓶刷结构的集成橡胶制备及白炭黑增强体系研究。提出一种通过引入月桂烯短瓶刷链段改善二氧化硅在非极性聚合物基体中分散性的策略,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无规、嵌段、星形的月桂烯改性丁苯集成橡胶。研究结果表明,月桂烯瓶刷结构可以通过黏附及浸润明显改善二氧化硅的分散,其中二氧化硅在橡胶基体中的改善程度可以排序为:SBR(未改性橡胶)<SBR(75)+MR(25)(机械共混橡胶)<r-SBMR(25)(无规共聚橡胶)<b-SBMR(25)(嵌段共聚橡胶)<s-b-SBMR(16)(星形嵌段共聚橡胶)。与 SSBR/SiO2相比,s-b-SBMR(16)/SiO2滚动阻力降低 41.7%;b-SBMR(34)/SiO2抗拉伸强度提高77.8%,撕裂强度提高20.8%,断裂伸长率基本不变。3.含月桂烯的杂臂集成橡胶制备及炭黑增强体系研究。基于前述研究,设计合成了多种含月桂烯瓶刷结构且具有高苯乙烯含量丁苯链段的杂臂集成橡胶。结果表明,不同月桂烯集成方式对炭黑分散的改善程度也不同,同时抗湿滑性和滚动阻力都得到很好的改善,可以分别被排序为b-SBMR>r-SBMR≈s-b-SBMR>SBR 和 SBR>SBR+MR>r-SBMR>b-SBMR>s-b-SBMR。在基本不影响物机性能的同时,嵌段集成橡胶具有优异的加工、硫化行为、低滚动阻力和高抗湿滑性等综合性能,证实了短瓶刷结构在橡胶结构设计与应用中的优势。

王曜辉[9](2020)在《阶梯式轮胎硫化内模设计与轮胎力学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的功能不断改进,进而对轮胎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硫化是影响成品轮胎质量的重要工序,对轮胎硫化设备和制造工艺的改进和创新能有效提高轮胎的性能,满足汽车绿色安全节能的需求。针对传统中心机构胶囊的缺陷,提出直压硫化技术,中心机构采用导热性好刚性高的金属内模,提高轮胎的质量,然而现有的直压硫化内模没有明确适用范围,只能针对255/30R22规格的轮胎使用,其他规格的轮胎无法在设计前判断内模是否干涉,内模结构参数的取值没有达到最优解,而且仍存在金属内模脱模时摩擦轮胎内表面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在常规直压硫化内模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结构形式,提出阶梯式直压硫化内模,通过轴向空间弥补径向空间的不足,并计算得出两种直压硫化内模的适用范围以及内模的最优结构参数;建立235/45R18规格轮胎的阶梯式直压硫化内模数字模型,对内模进行运动学仿真和有限元力学性能分析;为了方便金属内模脱模,提出渐变断面轮胎并进行力学性能数值模拟。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针对直压硫化内模适用范围小的问题,提出改进的阶梯式直压硫化内模的结构形式,对常规直压硫化内模和阶梯式直压硫化内模的适用范围进行研究,建立常规直压硫化内模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采用MATLAB计算得到直压硫化内模结构参数最优解,并明确常规直压硫化内模和阶梯式直压硫化内模的适用范围和针对任意规格轮胎的判断公式,扩大直压硫化技术的实际应用范围,推广到更多具体规格的轮胎上。(2)对235/45R18规格的轮胎进行阶梯式直压硫化内模的设计,根据轮胎规格的要求和零件之间几何关系,利用公式对每个零件的尺寸参数进行计算,借助UG NX建立直压硫化内模的数字模型,并对建立的三维数字模型进行运动仿真,验证内模运动学的合理性,无干涉。(3)根据实际硫化工况,建立235/45R18规格轮胎的内模有限元力学模型,采用ABAQUS对内模有限元模型进行力学性能仿真,分析内模的应力分布和位移变化,确认内模的整体强度达到要求,可以正常工作。(4)针对金属内模脱模时容易划伤轮胎内表面的问题,参考塑料零件的拔模斜度,提出渐变断面轮胎的概念,建立235/45R18规格渐变断面轮胎的几何模型,根据充气和静载工况建立轮胎力学性能仿真有限元模型,对比普通断面轮胎和渐变断面轮胎的力学性能各项参数,验证渐变断面轮胎的可行性。

刘宏旭[10](2020)在《SBR/BR混炼胶流变特性的影响因素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本工作以填充SBR/BR混炼胶为研究对象,探究丁苯橡胶的分子结构、碳纳米管结构、混炼胶停放条件、返炼次数及填充体系等对其挤出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SBR4526相比,经过烷氧硅基链中官能化改性的SBR2636具有更低的数均和重均分子质量,更宽的分子量分布,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更小的均方旋转半径和特性黏度。与SBR4526-BR复合体系相比,SBR2636-BR体系的Payne效应不明显,储能模量、表观黏度、入口压力降和挤出胀大比均较小,挤出物外观更粗糙。此外,SBR2636-BR体系的挤出黏度具有更低的温度敏感性。对比碳纳米管GT3000与FT7000,后者具有更大的管径及长径比,形成的CNT聚集体具有一维取向结构,其复合体系中更易形成橡胶分子链与碳纳米管的缠结作用,由此构成的填料网络更有序。填充的混炼胶具有更高的储能模量、表观剪切黏度、入口压力降和挤出胀大比,更低的损耗因子以及光滑的挤出物外观。对Silica/CNT填充混炼胶而言,随停放温度升高与停放时间的延长,混炼胶的储能模量、Payne效应、表观剪切黏度先升高后降低,入口压力降增大。随返炼次数的增多,混炼胶的储能模量、Payne效应、表观剪切黏度降低,入口压力降升高。对比CB/CNT、Silica、Silica/CNT、Silica/CB/CNT四种填充体系,CB/CNT填充体系具有最高的门尼黏度、储能模量、Payne效应、复数黏度,最小的入口压力降和挤出胀大比;CB/CNT网络对混炼胶挤出物外观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挤出物外观光滑;入口压力降与挤出胀大比的温度敏感性最低。Silica填充体系的门尼黏度、储能模量、Payne效应、复数黏度最小,入口压力降和挤出胀大比最大,挤出物外观畸变最严重。Silica/CNT体系的门尼黏度、储能模量、Payne效应、复数黏度较高,入口压力降和挤出胀大比较低;与Silica填充体系相比,挤出物外观得到改善。Silica/CB/CNT填充体系的门尼黏度、储能模量、Payne效应、复数黏度较小,入口压力降和挤出胀大比较高;与Silica/CNT填充体系相比,挤出物外观畸变严重。

二、轮胎模型结构对硫化温度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轮胎模型结构对硫化温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氯丁橡胶的改性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氯丁橡胶
        1.1.1 简介
        1.1.2 氯丁橡胶的结构
        1.1.3 氯丁橡胶分类
        1.1.4 氯丁橡胶特性
        1.1.5 氯丁橡胶的硫化
    1.2 氯丁橡胶的改性
        1.2.1 简介
        1.2.2 氯丁橡胶的化学改性
        1.2.3 氯丁橡胶的物理改性
    1.3 反式橡胶的合成与应用
    1.4 橡胶的共混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反式-1,4-异戊二烯-丁二烯共聚物对氯丁橡胶加工性能、聚集结构和性能的调控作用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实验材料
        2.2.2 主要设备和仪器
        2.2.3 实验基础配方
        2.2.4 试样制备
        2.2.5 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R和 CR/TBIR混炼胶的加工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
        2.3.2 CR/TBIR混合物的结晶行为和结晶形貌
        2.3.3 CR/TBIR硫化胶的动态力学分析
        2.3.4 CR/TBIR硫化胶的相形貌
        2.3.5 CR/TBIR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R/TBIR纳米复合材料交联结构、相结构与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材料
        3.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3.2.3 实验基础配方
        3.2.4 试样制备
        3.2.5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R/TBIR的硫化特性
        3.3.2 CR/TBIR的交联结构研究
        3.3.3 CR/TBIR的相结构
        3.3.4 CR/TBIR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硫磺用量对CR/TBIR并用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实验材料
        4.2.2 主要设备和仪器
        4.2.3 实验基础配方
        4.2.4 试样制备
        4.2.5 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R/TBIR硫化特性参数
        4.3.2 CR/TBIR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及类型
        4.3.3 CR/TBIR硫化胶的热分析
        4.3.4 CR/TBIR硫化胶炭黑分散性
        4.3.5 CR/TBIR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4.3.6 CR/TBIR硫化胶动静刚度和压缩永久变形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摩托车胎活络模具结构分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轮胎及轮胎模具的分类
        1.2.1 子午线轮胎和斜交轮胎
        1.2.2 活络模具和两半模具
    1.3 国内外轮胎模具的发展历程
    1.4 课题研究现状
    1.5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
        1.5.1 研究技术路线
        1.5.2 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2 基于平板硫化机的摩托车胎活络模具结构设计
    2.1 摩托车胎生产工艺流程
    2.2 摩托车胎活络模具总体结构
    2.3 摩托车胎活络模具使用特点
    2.4 模具开合模过程
        2.4.1 模具开模过程
        2.4.2 模具合模过程
    2.5 摩托车胎活络模具设计参数
        2.5.1 模具径向开模行程
        2.5.2 上盖开模行程
        2.5.3 模具材料的选定
        2.5.4 模具导向结构的选择
        2.5.5 导向角的确定
    2.6 摩托车胎活络模具关键部件设计
        2.6.1 锁紧楔的设计
        2.6.1.1 锁紧楔的作用
        2.6.1.2 锁紧楔的结构设计
        2.6.1.3 锁紧楔的制造工艺
        2.6.1.4 锁紧楔的强度刚度计算
        2.6.2 花纹块的设计
        2.6.2.1 花纹块的作用
        2.6.2.2 花纹块的结构设计
        2.6.2.3 花纹块的制造工艺
    2.7 模具型腔结构强度校核
    2.8 本章小结
3 模具的传热性能分析
    3.1 传热的基本理论
    3.2 模具传热前处理过程
    3.3 模具传热模拟分析
        3.3.1 二热源传热模拟分析
        3.3.2 三热源传热模拟分析
    3.4 底座滑板结构对模具传热的影响
        3.4.1 二热源条件下底座滑板结构对模具传热的影响
        3.4.2 三热源条件下底座滑板结构对模具传热的影响
    3.5 不同底座滑板结构的时间-温度曲线分析
        3.5.1 二热源条件下不同底座滑板结构的时间-温度曲线分析
        3.5.2 三热源条件下不同底座滑板结构的时间-温度曲线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锁紧楔应力应变、疲劳寿命分析及对模具精度的影响
    4.1 锁紧楔力学性能分析
        4.1.1 锁紧楔的受力分析
        4.1.2 锁紧楔模型建立
    4.2 轮胎胶边的产生及锁紧楔最大位移量确定
        4.2.1 轮胎胶边产生原因分析
        4.2.2 锁紧楔最大位移量确定
    4.3 平板硫化机合模力
    4.4 锁紧楔应力应变分析
        4.4.1 额定合模力下锁紧楔等效应力、U1 方向位移分析
        4.4.2 2500k N合模力下锁紧楔等效应力、U1 方向位移分析
    4.5 不同嵌入量对锁紧楔应力应变的影响
        4.5.1 额定合模力下不同嵌入量对锁紧楔应力应变的影响
        4.5.2 2500k N合模力下不同嵌入量对锁紧楔应力应变的影响
    4.6 不同导向角对锁紧楔应力应变的影响
    4.7 锁紧楔疲劳寿命分析
        4.7.1 额定合模力下锁紧楔的疲劳寿命
        4.7.2 2500k N合模力下锁紧楔的疲劳寿命
    4.8 本章小结
5 花纹块应力应变分析
    5.1 花纹块力学性能分析
        5.1.1 花纹块的受力分析
        5.1.2 花纹块模型建立
    5.2 花纹块应力应变分析
        5.2.1 额定合模力对花纹块应力应变的影响
        5.2.2 额定合模力下不同立面宽度对花纹块应力应变的影响
    5.3 不同合模力对花纹块应力应变的影响
        5.3.1 5mm立面宽度时不同合模力对花纹块应力应变的影响
        5.3.2 7.5mm立面宽度时不同合模力对花纹块应力应变的影响
        5.3.3 10mm立面宽度时不同合模力对花纹块应力应变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低滚阻轮胎橡胶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滚动阻力和滞后损耗
    1.3 低滚阻橡胶的途径
        1.3.1 橡胶基体的影响
        1.3.2 填料与橡胶间的相互作用
        1.3.3 颗粒形态
        1.3.4 颗粒分散性对胶料滞后损耗的影响
    1.4 补强颗粒降低胶料滞后损耗的研究进展
        1.4.1 先进的形态控制:聚集体尺寸分布
        1.4.2 组分控制
        1.4.3 填料比表面的调控
        1.4.4 纳米填料的发展
    1.5 低滚阻新材料的挑战
    1.6 总结
    1.7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溶聚丁苯橡胶结构对低滚阻胎面胶的性能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
        2.2.2 主要原料实验配方(质量份)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4 试样制备
        2.2.5 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炭黑分散性
        2.3.2 硫化特性
        2.3.3 力学性能
        2.3.4 动态力学性能
        2.3.5 抗湿滑和干抓地性能
        2.3.6 耐磨性能
    2.4 本章小节
第三章 不同顺丁橡胶低滚阻胎面胶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
        3.2.2 主要原料实验配方(质量份)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4 试样制备
        3.2.5 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填料的分散性
        3.3.2 硫化特性
        3.3.3 力学性能
        3.3.4 动态力学性能
        3.3.5 耐磨性能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硅烷偶联剂含量对低滚阻胎面胶的性能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
        4.2.2 主要原料实验配方(质量份)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4 试样制备
        4.2.5 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炭黑分散性
        4.3.2 硫化特性
        4.3.3 力学性能
        4.3.4 动态力学性能
        4.3.5 抗湿滑和冰滑性能
        4.3.6 耐磨性能
    4.4 本章小节
第五章 低生热PCR轮胎胎侧配方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原料
        5.2.2 主要原料实验配方(质量份)
        5.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4 试样制备
        5.2.5 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小配合试验—硫化特性
        5.3.2 小配合试验—力学性能
        5.3.3 小配合试验—动态力学性能
        5.3.4 大配合试验—硫化特性
        5.3.5 大配合试验—力学性能
        5.3.6 大配合试验—动态力学性能
        5.3.7 大配合试验—成品性能
    5.4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冬季轮胎胎面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冬季胎
        1.2.1 国内外生产情况
        1.2.2 冬季胎主要产品及技术特点
    1.3 冬季胎耐寒性原理
        1.3.1 玻璃化转变温度
        1.3.2 交联密度的影响
        1.3.3 抗冰滑性能
        1.3.4 其他影响因素
    1.4 冬季胎性能的影响因素
        1.4.1 橡胶种类
        1.4.2 软化增塑体系
        1.4.3 填料体系
        1.4.4 盐
        1.4.5 非橡胶成分
    1.5 轮胎工艺设计
        1.5.1 胎面花纹
        1.5.2 其他设计
    1.6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橡胶基体对冬季胎胎面胶性能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
        2.2.2 实验配方(质量份)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4 试样制备
        2.2.5 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填料的分散性
        2.3.2 硫化特性
        2.3.3 力学性能
        2.3.4 动态力学性能
        2.3.5 耐磨性能
    2.4 本章小节
第三章 不同苯乙烯含量SSBR并用对冬季胎胎面胶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
        3.2.2 主要原料实验配方(phr)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4 试样制备
        3.2.5 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填料的分散性
        3.3.2 硫化特性
        3.3.3 力学性能
        3.3.4 动态力学性能
        3.3.5 抗冰滑性能
        3.3.6 耐磨性能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软化增塑剂种类对冬季胎胎面胶的性能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
        4.2.2 主要原料实验配方(phr)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4 试样制备
        4.2.5 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填料的分散性
        4.3.2 硫化特性
        4.3.3 力学性能
        4.3.4 动态力学性能
    4.4 本章小节
第五章 白炭黑种类对冬季胎胎面胶的性能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原料
        5.2.2 主要原料及实验配方
        5.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4 试样制备
        5.2.5 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填料的分散性
        5.3.2 力学性能
        5.3.3 动态力学性能
        5.3.4 抗冰滑、抗湿滑及干地牵引性能
        5.3.5 耐磨性能
    5.4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265/65R17低噪音全路况越野子午线轮胎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轮胎技术发展背景与现状
    1.3 轮胎的基本功能
    1.4 轮胎发展里程碑
    1.5 轮胎分类
        1.5.1 按配套车辆或机械分类
        1.5.2 按轮胎结构分类
        1.5.3 按有无内胎分类
        1.5.4 按用途分类
        1.5.5 按产品分类
        1.5.6 按气候分类
    1.6 轮胎规格表示
        1.6.1 轮胎基本尺寸
        1.6.2 PCR轮胎规格释义
        1.6.3 LTR轮胎规格释义
        1.6.4 速度符号
        1.6.5 负荷指数
        1.6.6 轮胎强度
        1.6.7 充气压力
    1.7 PCR轮胎标识
        1.7.1 胎侧标识要求
        1.7.2 轮胎标识项介绍
    1.8 PCR轮胎结构
    1.9 PCR轮胎工艺流程
    1.10 PCR轮胎轮辋
    1.11 不同市场区域轮胎要求解析
        1.11.1 PCR产品中国市场要求
        1.11.2 PCR产品欧洲市场要求
        1.11.3 PCR产品北美市场要求
        1.11.4 SUV& LT产品中国及北美市场要求
        1.11.5 SUV& LT产品欧洲市场要求
    1.12 轮胎噪音基本原理
        1.12.1 宏观上的两种激励
        1.12.2 路面的激励导致的噪声
        1.12.3 腔体模态和腔体噪声
        1.12.4 胎面花纹激励产生的噪声
        1.12.5 降低轮胎噪音的方法
    1.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265/65R17 轮胎产品设计
    2.1 轮胎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2.1.1 市场调查
        2.1.2 设计目标
        2.1.3 产品测试方法介绍
    2.2 轮胎外轮廓设计
        2.2.1 技术参数要求
        2.2.2 外直径(D)和断面宽(B)
        2.2.3 行驶面宽(b)和冠弧高(h)
        2.2.4 着合直径(d)和着合宽度(C)
        2.2.5 断面水平轴位置(H1/H2)
    2.3 轮胎花纹设计
        2.3.1 子午线轮胎花纹设计理念
        2.3.2 轮胎花纹形式的确定
        2.3.3 花纹设计的几大要领
        2.3.4 花纹参数确定
    2.4 配方设计
        2.4.1 配方设计思路
        2.4.2 各部件胶料设计特点
        2.4.3 混炼工艺改进
        2.4.4 主要原材料选择应用
    2.5 施工设计
        2.5.1 胎面
        2.5.2 带束层
        2.5.3 胎体帘布
        2.5.4 钢丝圈
        2.5.5 主要工艺确定
    2.6 花纹雕刻
    2.7 本章小结
3 全路况越野轮胎第一套噪音改善方案
    3.1 初始方案噪音测试
    3.2 轮胎噪音改善方案
    3.3 室内噪音测试结果
    3.4 室内噪音测试结果分析
        3.4.1 综合分析
        3.4.2 胎面胶料差异对轮胎噪音影响
        3.4.3 节距差异对轮胎噪音的影响
        3.4.4 结构差异对轮胎噪音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全路况越野轮胎第二套噪音改善方案
    4.1 轮胎噪音改善方案
    4.2 室内噪音测试结果
        4.2.1 麦克风布置
        4.2.2 综合分析
        4.2.3 不同麦克风位置处的频谱分析
        4.2.4 花纹变化噪声频谱比对
        4.2.5 G01/M01/M02/M03/M04 低频频谱比对
        4.2.6 G01/M01/M02/M03/M04 彩图比对
        4.2.7 全花纹M01 和错位C01 噪声比对
        4.2.8 全花纹M01 与胎肩钢片加厚W01 频谱比对
        4.2.9 全花纹雕刻M01 与新结构频谱比对
    4.3 本章小结
5 全路况越野轮胎第三套噪音改善方案
    5.1 轮胎噪音改善方案
    5.2 室内噪音测试结果
        5.2.1 封堵方案数据分析
        5.2.2 结构方案数据分析
        5.2.3
    5.3 产品测试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目录

(6)全钢胎面配方耐磨性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磨耗概述
    1.2 磨耗机理
        1.2.1 粘附磨耗
        1.2.2 疲劳磨耗
        1.2.3 磨粒磨耗
        1.2.4 降解磨耗
        1.2.5 卷曲磨耗
    1.3 磨耗的影响因素
        1.3.1 橡胶材料
        1.3.2 填充材料
        1.3.3 加工工艺
        1.3.4 热氧老化
        1.3.5 使用条件
    1.4 轮胎磨耗的测试方法
    1.5 研究背景和意义
        1.5.1 生胶及填料体系对磨耗性能影响研究
        1.5.2 加工工艺对磨耗性能影响研究
    1.6 研究目的和方法
        1.6.1 生胶体系对磨耗性能影响研究
        1.6.2 填料体系对磨耗性能影响研究
        1.6.3 加工工艺对磨耗性能影响研究
第2章 生胶体系对磨耗性能影响研究
    2.1 引言
    2.2 原料与样品制备
        2.2.1 原材料
        2.2.2 实验设备
        2.2.3 实验配方
    2.3 试样制备与性能测试
        2.3.1 试样制备
        2.3.2 测试方法与标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生胶种类对胎面胶加工性能的影响
        2.4.2 生胶种类对胎面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2.4.3 生胶种类对胎面胶拉伸性能的影响
        2.4.4 生胶种类对胎面胶生热性能的影响
        2.4.5 生胶种类对胎面胶耐磨性能的影响
        2.4.6 本章小结
第3章 填料对胎面胶耐磨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原料与样品制备
        3.2.1 实验配方
        3.2.2 原材料
        3.2.3 实验设备
    3.3 试样制备与性能测试
        3.3.1 试样制备
        3.3.2 测试方法与标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炭黑的指标分析
        3.4.2 炭黑对胎面胶加工性能的影响
        3.4.3 炭黑对胎面胶强伸性能的影响
        3.4.4 炭黑对胎面胶生热性能的影响
        3.4.5 炭黑对胎面胶耐磨性能的影响
        3.4.6 本章小结
第4章 加工工艺对磨耗性能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与样品的制备
        4.2.2 实验设备
        4.2.3 实验方案
    4.3 试样制备与性能测试
        4.3.1 试样制备
        4.3.2 测试参考标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混炼工艺对加工性能的影响
        4.4.2 混炼方式对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
        4.4.3 混炼工艺对生热性能的影响
        4.4.4 混炼工艺对耐磨性能的影响
        4.4.5 不同硫化温度下的硫化曲线
        4.4.6 硫化条件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4.4.7 硫化条件对生热性能的影响
        4.4.8 硫化条件对耐磨性能的影响
        4.4.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聚丁二烯橡胶-聚氨酯弹性体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聚氨酯弹性体
        1.2.1 聚氨酯弹性体的分类
        1.2.2 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
    1.3 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影响因素
        1.3.1 硬段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1.3.2 软段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1.3.3 不同制备方法对性能的影响
        1.3.4 催化剂对性能的影响
        1.3.5 扩链剂对性能的影响
    1.4 羟基封端聚丁二烯橡胶
        1.4.1 聚丁二烯橡胶的合成
        1.4.2 阴离子聚合合成方法
    1.5 聚氨酯与天然橡胶的粘接
        1.5.1 聚氨酯型胶黏剂
        1.5.2 聚氨酯弹性体与天然橡胶共硫化
    1.6 研究内容
    1.7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原材料
    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流程
        2.3.1 AHTPB的合成
        2.3.2 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
        2.3.3 聚氨酯弹性体与天然橡胶共硫化
    2.4 测试方法
        2.4.1 GPC分析
        2.4.2 ~1H-NMR分析
        2.4.3 羟值滴定分析
        2.4.4 DSC分析
        2.4.5 FT-IR分析
        2.4.6 TEM分析
        2.4.7 DMA分析
        2.4.8 拉伸性能分析
        2.4.9 硫化曲线分析
        2.4.10 剥离强度分析
        2.4.11 共硫化界面分析
第三章 羟基封端聚丁二烯橡胶的制备与表征
    3.1 概述
    3.2 羟基封端聚丁二烯的引发体系分析
    3.3 假凝胶的成因分析
        3.3.1 假凝胶的变温红外分析
        3.3.2 假凝胶的DSC分析
        3.3.3 假凝胶谛合模型分析
    3.4 假凝胶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单体浓度对假凝胶的影响
        3.4.2 添加醇钠盐对假凝胶的影响
        3.4.3 溶剂极性对假凝胶的影响
        3.4.4 封端剂结构对假凝胶的影响
    3.5 合成AHTPB的物料衡算
    3.6 小结
第四章 聚丁二烯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4.1 前言
    4.2 硬段含量对HTPB-PU性能的影响
    4.3 扩链反应时间对HTPB-PU性能的影响
    4.4 扩链剂、交联剂比例对HTPB-PU性能的影响
    4.5 后固化时间对HTPB-PU性能的影响
    4.6 聚丁二烯类型对HTPB-PU性能的影响
        4.6.1 聚丁二烯原料表征分析
        4.6.2 不同聚丁二烯合成聚氨酯弹性体的TEM分析
        4.6.3 不同聚丁二烯合成聚氨酯弹性体的DSC分析
        4.6.4 不同聚丁二烯合成聚氨酯弹性体的DMA分析
        4.6.5 不同聚丁二烯合成聚氨酯弹性体的拉伸曲线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聚氨酯弹性体与天然橡胶的共硫化
    5.1 前言
    5.2 天然橡胶的硫化表征
    5.3 天然橡胶与聚氨酯弹性体的共硫化性能
        5.3.1 天然橡胶预硫化程度对共硫化性能影响
        5.3.2 聚氨酯弹性体的硬段含量对共硫化性能的影响
        5.3.3 天然橡胶-聚氨酯弹性体共硫化界面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8)基于月桂烯的二烯烃橡胶的阴离子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阴离子聚合
        1.1.1 阴离子聚合简介
        1.1.2 二烯烃类衍生物的阴离子聚合
        1.1.3 星形聚合物及集成橡胶
        1.1.3.1 星形聚合物的合成
        1.1.3.2 集成橡胶发展概况
        1.1.3.3 集成橡胶结构与组成
        1.1.3.4 集成橡胶的性能
    1.2 萜烯及其聚合
        1.2.1 萜烯及萜类化合物
        1.2.2 月桂烯简述
        1.2.3 月桂烯聚合研究进展
    1.3 填料种类及其增强SSBR体系
        1.3.1 炭黑增强SSBR体系
        1.3.2 白炭黑增强SSBR体系
    1.4 本课题的提出
        1.4.1 课题的研究意义
        1.4.2 课题的主要的研究内容
        1.4.3 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原料的来源、规格及纯化
    2.2 实验方法
        2.2.1 My均聚物的制备
        2.2.2 My/St二元无规共聚物的制备
        2.2.3 St/Bd二元无规共聚物或My/St/Bd三元无规共聚物的制备
        2.2.4 PSB-b-PMy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2.2.5 星形杂臂s-PSB-b-PMy共聚物的制备
    2.3 表征与测试
        2.3.1 聚合物表征测试方法
        2.3.2 橡胶加工及性能测试
        2.3.2.1 混炼工艺与配方
        2.3.2.2 橡胶性能测试与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含月桂烯的二元/三元无规丁苯橡胶的合成及炭黑增强体系研究
        3.1.1 PSM与PSBMy的表征
        3.1.2 St/My二元共聚物及St/My/Bd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3.1.3 PSM与PSBMy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3.1.4 SBMR的硫化行为
        3.1.5 SBMR的橡胶加工性能
        3.1.6 SBMR的物理机械性能
        3.1.7 SBMR硫化胶的动态力学性能
        3.1.8 小结
    3.2 含月桂烯瓶刷结构的集成橡胶制备及白炭黑增强体系研究
        3.2.1 PSB、PMy、PSBMy、PSB-b-PMy、s-PSB-b-PMy的表征
        3.2.2 PSB、PMy、PSBMy、PSB-b-PMy、s-PSB-b-PMy的合成
        3.2.3 样品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3.2.4 门尼粘度
        3.2.5 硫化行为
        3.2.6 白炭黑在橡胶基质中的分散程度表征
        3.2.6.1 Payne效应
        3.2.6.2 SAXS分析
        3.2.6.3 SEM和TEM分析
        3.2.7 物理机械性能
        3.2.8 动态力学性能
        3.2.9 小结
    3.3 含月桂烯的杂臂集成橡胶制备及炭黑增强体系研究
        3.3.1 PSB、PMy、PSBMy、PSB-b-PMy、s-PSB-b-PMy的表征
        3.3.2 PSB、PMy、PSBMy、PSB-b-PMy、s-PSB-b-PMy的合成
        3.3.3 样品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3.3.4 门尼粘度
        3.3.5 硫化行为
        3.3.6 炭黑在橡胶基质中的分散程度表征
        3.2.6.1 Payne效应
        3.2.6.2 SAXS分析
        3.2.6.3 SEM和TEM分析
        3.3.7 物理机械性能
        3.3.8 动态力学性能
        3.3.9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与导师简介
附件

(9)阶梯式轮胎硫化内模设计与轮胎力学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轮胎硫化装备
        1.2.1 传统轮胎硫化装备
        1.2.2 定型硫化机研究现状
    1.3 轮胎硫化工艺
        1.3.1 传统轮胎硫化工艺
        1.3.2 轮胎硫化工艺研究现状
    1.4 轮胎有限元技术研究现状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第二章 直压硫化内模适用范围探究
    2.1 概述
    2.2 常规直压硫化内模
        2.2.1 内模结构分析
        2.2.2 建立物理模型
        2.2.3 定义胀缩比
        2.2.4 建立数学模型
    2.3 阶梯式直压硫化模
        2.3.1 阶梯式胀缩方式
        2.3.2 建立物理模型
        2.3.3 建立数学模型
    2.4 求解与结果分析
        2.4.1 求解
        2.4.2 结果分析
    2.5 适用性判断公式
        2.5.1 建立判断公式
        2.5.2 实例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阶梯式直压硫化内模设计
    3.1 阶梯式直压硫化内模结构
    3.2 阶梯式内模结构参数计算
        3.2.1 鼓瓦数与分瓦角
        3.2.2 鼓瓦径向位移
        3.2.3 楔形块倾角
    3.3 建立运动仿真模型
        3.3.1 建立内模模型
        3.3.2 指定连杆
        3.3.3 设定运动副与驱动
    3.4 运动仿真结果分析
        3.4.1 内模胀缩步骤
        3.4.2 内模运动数据分析
    3.5 阶梯式直压硫化内模强度分析
        3.5.1 建立有限元模型
        3.5.2 建立分析步与接触关系
        3.5.3 建立边界条件与载荷
    3.6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3.6.1 应力分析
        3.6.2 变形位移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渐变断面轮胎力学性能数值模拟
    4.1 渐变断面轮胎的意义与定义
        4.1.1 渐变断面轮胎的意义
        4.1.2 渐变断面轮胎的定义
    4.2 建立轮胎有限元模型
        4.2.1 轮胎断面结构与胶料分布
        4.2.2 轮胎材料模型
        4.2.3 分析步和边界条件、载荷
        4.2.4 二维与三维模型
    4.3 静载工况结果与讨论
        4.3.1 模型有效性验证
        4.3.2 轮胎二维充气模型
        4.3.3 轮胎径向刚度
        4.3.4 轮胎接地印痕
        4.3.5 胎面等效应力
        4.3.6 骨架材料力学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工作总结
    5.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10)SBR/BR混炼胶流变特性的影响因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橡胶概述
    1.3 纳米填料概述
        1.3.1 炭黑
        1.3.2 白炭黑
        1.3.2.1 白炭黑简述
        1.3.2.2 白炭黑分散及补强机理
        1.3.3 碳纳米管
        1.3.3.1 碳纳米管简述
        1.3.3.2 碳纳米管的探究
    1.4 流变学
        1.4.1 流变学简介
        1.4.2 填充聚合物的流变行为
        1.4.3 线性黏弹性
        1.4.4 非线性黏弹行为
    1.5 停放及返炼工艺
        1.5.1 停放作用
        1.5.2 返炼的作用
    1.6 毛细管流变仪
    1.7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1.7.1 课题的提出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丁苯橡胶分子结构对填充混炼胶挤出流变特性的影响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试样配方
        2.2.3 实验设备
        2.2.4 试样制备
        2.2.5 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BR分子结构的剖析
        2.3.2 SBR分子结构对填充混炼胶流变性能的影响
        2.3.3 SBR分子结构对混炼胶挤出特性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碳纳米管结构及停放、返炼因素对填充混炼胶挤出流变特性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试样配方
        3.2.3 实验设备
        3.2.4 试样制备
        3.2.5 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NT结构对填充混炼胶挤出流变性能的影响
        3.3.1.1 CNT结构分析
        3.3.1.2 CNT结构对填充混炼胶流变性能的影响
        3.3.1.3 CNT种类对填充混炼胶挤出性能的影响
        3.3.2 停放条件对填充混炼胶挤出流变性能的影响
        3.3.2.1 停放条件对填充混炼胶流变性能的影响
        3.3.2.2 停放条件对填充混炼胶挤出性能的影响
        3.3.3 返炼次数对填充混炼胶挤出流变性能的影响
        3.3.3.1 返炼次数对填充混炼胶流变性能影响
        3.3.3.2 返炼次数对填充混炼胶挤出性能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填充体系对SBR/BR混炼胶挤出流变特性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试样配方
        4.2.3 实验设备
        4.2.4 试样制备
        4.2.5 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TEM分析
        4.3.2 填充体系对混炼胶流变性能的影响
        4.3.3 填充体系对混炼胶挤出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轮胎模型结构对硫化温度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氯丁橡胶的改性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D]. 宗鑫.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2]摩托车胎活络模具结构分析与性能研究[D]. 武凯迪.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3]低滚阻轮胎橡胶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伟.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2)
  • [4]冬季轮胎胎面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闫平.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2)
  • [5]265/65R17低噪音全路况越野子午线轮胎研制[D]. 马新军.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2)
  • [6]全钢胎面配方耐磨性影响因素研究[D]. 夏荣芝.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7]聚丁二烯橡胶-聚氨酯弹性体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D]. 程仕华.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8]基于月桂烯的二烯烃橡胶的阴离子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D]. 张经纬.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9]阶梯式轮胎硫化内模设计与轮胎力学性能的研究[D]. 王曜辉.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10]SBR/BR混炼胶流变特性的影响因素探究[D]. 刘宏旭.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轮胎模型结构对硫化温度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