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裂缝问题探讨

路面裂缝问题探讨

一、对路面裂缝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宋敏[1](2021)在《公路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探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网络越来越发达,公路建设工程也在不断增多。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以及私家车的普及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很大便利,但是也经常会出现交通安全事故,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除了人为因素外,公路路面施工质量也担负着很大责任。如果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没有严格控制路面施工质量,再加上公路后期使用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很容易导致路面出现各种病害问题,从而对行车安全造成威胁。在诸多病害问题中,路面裂缝比较常见,而且对行车安全造成的影响较大,所以我们应加强对路面裂缝问题的重视,全面分析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予以解决。

马鹏科[2](2021)在《沥青路面裂缝灌缝新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沥青路面是一种由矿物材料和粘合剂组成的路面。沥青路面具有路面平整性强、少尘不渗透和耐磨损的优势,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使用最广泛的应用路面之一。但是沥青路面在长期的使用中,受养护条件以及路面载荷变化的影响等会出现路面裂缝,这种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行车的安全性以及公路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文主要对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灌缝工艺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希望以此能够促进沥青路面裂缝处理水平的提升,保证公路的交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唐胜文[3](2021)在《基于离散元的沥青路面变形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沥青路面由于自身优良的使用性能,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沥青路面变形问题严重影响了它的使用性能,降低了路面行车的舒适性,也增加了路面养护费用。为此,本文基于离散元(DEM)方法,探讨了粗骨料含量、加载宽度、地基软弱程度、地基厚度四个因素对路面变形的影响,并从路面内部力链的角度分析其机理,以期能为解决路面变形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过程中,主要开展的工作及得到的结论如下:(1)通过一个最简单的两颗粒模型对DEM方法的原理进行说明,探讨了影响DEM方法模拟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并将该模型的DEM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为将DEM方法应用于沥青混合料模拟提供理论基础。(2)根据室内3SCB试验中沥青混合料展现出来的力学特性,对常用的Burgers接触模型进行了优化,构建了Burgers-Linear接触模型,并通过对PFC5.0的二次开发实现了该接触模型。进一步通过对比室内3SCB试验与虚拟3SCB试验的结果,验证了新的Burgers-Linear接触模型的准确性,并确定了Burgers-Linear接触模型的细观参数。(3)探讨了粗骨料含量、加载宽度对沥青路面变形的影响,并从荷载-位移曲线、隆起高度变化两方面总结了路面承载能力、变形的变化规律,而后基于内部力链网和接触网从拉/压接触转化、主压力数目变化、裂缝分布情况三个方面对沥青路面内的力链和接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骨料含量多的路面结构抗破坏强度大于骨料含量低的路面结构,但隆起变形发生时的加载位移小于骨料含量低的路面;主压力的数量是决定路面结构承载能力的关键因素;路面结构内部断裂发生时,受压区下方以拉伸破坏为主,受压区两侧以剪切破坏为主;随着加载宽度的增加,路面结构承载能力增强,但隆起发生的时间更早。(4)在含地基层的沥青路面模型中,通过改变地基层刚度和厚度探讨了地基层对沥青路面变形的影响,并同样从荷载-位移曲线、隆起高度变化两方面总结了路面承载能力、变形的变化规律,深入分析了含地基层模型内部的力链网和接触网。结果表明,存在软弱地基的情况下,随着加载位移的增加,路面结构内力经历了三个阶段;随着地基刚度的减弱,路面内部裂缝发生区域由偏于上部的矩形向自上而下的三角形转变,软弱地基与路面结构共同承担了顶部荷载;软弱地基厚度越小,路面结构承载能力越大。

杨志安[4](2020)在《道路桥梁工程中沥青路面裂缝处理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道路桥梁工程当中沥青混凝土路面相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更好、道面无接缝、车辆行驶平稳舒适,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满足我国交通运输飞速发展对道路功能的需求,而且沥青混凝土道面便于分期修建、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施工进度快、便于维护、无需养护期,在完工后即可投入使用等诸多优势下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环境、材料组成、结构层结合、行车荷载、施工和养护等方面的差异,沥青混凝土道面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裂缝,成为沥青道面变形和损坏的最主要病害。随着道面裂缝的产生及不断发展深入,其不仅会对道面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降低道面的使用寿命,还会带来行车不适感,更有可能会危及行车安全。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沥青混凝土道面裂缝问题的研究,从多方面来确保道路桥梁沥青道面的质量与安全。本文围绕道路桥梁工程中沥青路面的裂缝处理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首先对沥青路面常见裂缝问题进行阐述,然后具体分析裂缝诱发因素和处理技术。

东希云[5](2020)在《道路施工中的路面裂缝控制问题浅析》文中研究表明伴随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与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道路工程建设数量及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在道路工程使用中,路面裂缝问题不仅会阻碍工程的性能发挥,缩短工程使用寿命,还会增加交通运输安全隐患。对此,本文简要介绍了路面裂缝的危害与成因,论述了路面裂缝控制的核心技术,旨在为业内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霍美辰[6](2020)在《多裂缝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其加铺结构数值分析》文中指出开裂破坏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当路面结构中出现裂缝达到一定长度时会极大的影响行车的安全性,降低行车的舒适性。多条裂缝同时出现时,随着裂缝数量的增加,裂缝间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相互作用,其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加速裂缝的扩展,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为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其加铺结构中多裂缝间的相互作用,本文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含多条初始裂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三维模型,得到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分析裂缝间的相互影响及裂缝规律,进一步建立在含多条初始裂缝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三维模型,分析加铺沥青加铺层的改造措施对裂缝扩展的影响,为含多裂缝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结构安全评定和加固维修提供依据。本文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建立车辆匀速行驶时含单条和含两条初始裂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其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值和J积分值,通过对比分析含单条裂缝和两条裂缝时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计算结果得出裂缝尖端断裂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裂缝间是存在相互作用的;同时,还对不同结构参数对多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规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其次,依次建立车辆匀速行驶时含三条初始裂缝及四条初始裂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三维模型,更深入地分析裂缝的数量对含多条初始裂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裂缝扩展规律的影响;同时,应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含初始裂缝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预测模型,通过统计分析车辆匀速行驶时,含单条裂缝、两条裂缝、三条裂缝及四条裂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值,对含多条裂缝路面结构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值进行预测。最后,建立铺设加铺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在加铺层和含两条初始裂缝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间设置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结构,计算设置加铺层后路面结构上多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值,与加铺前多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沥青路面加铺层对含多条裂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抗裂性能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探讨不同加铺层结构参数对其抗裂效果的影响。

王冬生[7](2020)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与防控》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愈发重视城市基础建设,尤其是公路桥梁工程,其施工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路面施工环节一直是公路工程施工关键部分,路面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关系到人们日常出行人身安全,所以,企业加大了对路面施工质量管控,以确保路面施工质量,避免出现路面下沉、塌陷等质量问题。水泥混凝土由于具有较强的抗压、抗寒、抗腐蚀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公路路面施工之中,但是路面施工环境复杂等因素,水泥混凝土路面常出现裂缝等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公路路面性能,更不利于为人们提供安全的出行条件,所以,应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针对常出现的裂缝情况,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方法,避免影响路面正常使用,延长路面使用年限。本文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与防控进行了分析。

张朝阳[8](2019)在《公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成因及质量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工程的发展也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公路在具体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沥青混凝土裂缝问题,使得公路行车的安全性、稳定性受到极大程度的影响。因此,文章针对公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成因及质量控制展开论述。

秦周傲宇[9](2020)在《基于RFPA的低温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扩展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反射裂缝所带来的沥青路面结构破坏问题是我国许多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高寒地区,道路工程造价高,修复工作也会有较大的难度。所以研究如何减缓反射裂缝形成的概率以及减轻沥青路面结构破坏程度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由于路面结构的特殊性,采用室外试验的方法会带来很多不便之处,也很难对整体结构的破坏水平进行评估。通过文献总结发现在试验方面缺乏实测数据以及裂缝结构对反射裂缝扩展的影响,因此本文依托于工程实例,采用RFPA(Realistic Failure Process Analysis)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低温环境下降温速率、裂缝间距、裂缝倾角对反射裂缝形成及扩展规律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如下:(1)使用RFPA温度版,考虑到沥青路面结构的材料非均匀性,采用与工程实际一致的结构参数建立了典型的双层结构模型。结合相关工程实测数据观察了降温速率分别为1℃、2℃、4℃条件下反射裂缝的形成及扩展规律。得到相关结论如下: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大,沥青面层结构中出现的破裂单元数越多即破坏程度越大,究其原因是因为较快的降温速率所产生的温度应力会大于路面结构的传热能力,导致大量温度应力不能及时传至基层。所以在工程实际中应尽量选择热传导能力较好的面层材料,或者在快速降温的时间段内在路表铺设一些减缓温度冲击的材料(草席、塑料布等)。(2)在基层中预制了不同间距的裂缝研究了基层结构中裂缝间距对反射裂缝扩展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设裂缝间距的不断增大其裂缝间的应力水平也是不断增大的,但是大间距模型中的大部分应力会使得裂缝向着基层结构中扩展,只有小部分应力用于形成反射裂缝。所以在工程实际中建议对基层结构材料的选取进行一定的优化,增加基层材料的抗裂性能是非常必要的。(3)考虑到裂缝分布会对整体结构稳定性产生影响,预制了五种不同倾角的模型。在低温作用下可以发现,随着预制裂缝倾角的增大,整体路面结构的稳定性也越强,反射裂缝在面层出现的位置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反射裂缝形成时的倾斜角度与预制裂缝倾角成正比关系。同时通过RFPA温度版的模拟结果可以看到当裂缝倾角增大时,面层表面处的破坏程度会降低,而面层结构中部位置处的破坏程度会明显的增大。并且面层破坏范围近似为预设裂缝角度范围的一半。最后试验还表明,在基层结构中预制倾角较大的裂缝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裂缝出现的概率。这为实际中沥青路面的防治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梁何浩[10](2019)在《基于细观力学性能的抗裂型沥青混合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过近四十年的努力,我国基本上解决了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为典型结构的承载能力问题。然而,裂缝问题仍然是导致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和大中修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广东为例,大量的路况调查数据显示,PCI下降的主要贡献来自于裂缝,其比例占病害类型的85%95%。这些裂缝又主要以近似固定间距的横向裂缝(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和少量的Top-down裂缝为主。道路工程界曾试图以改性沥青(上中面层)或添加纤维、橡胶等方式降低路面的开裂率,由于要兼顾车辙和抗滑等问题,虽然增加了工程造价但改善路面开裂的效果并不显着。基于上述背景,研究沥青混合料的材料构成、性能与路面结构的基础关系,通过材料与结构的一体化设计,根据结构需求开发具有优良抗裂性能的“功能型”沥青混合料,对于延长路面大中修周期,降低路面的养护维修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离散元分析和数字图像处理为研究手段,以沥青混合料各组分细观特性为研究主线,从细观角度对沥青混合料的断裂特性进行分析,揭示级配、集料形态、集料分布、砂浆强度、空隙等对沥青混合料结构抗裂性能产生的影响,研究沥青混合料受力断裂过程中裂缝演化等,研究结论可为抗裂功能型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鉴于平衡设计并不能解决沥青混合料抗车辙和抗裂的矛盾,也不利于发挥单纯抗车辙或抗裂的优势,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沥青磨耗层混合料设计思路,针对按抗车辙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开发一种在常温未成形时有高渗透性,在固结后又有高强粘结能力的新型喷洒型材料。本文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根据设计材料的理念和沥青路面实际损坏状况,本研究提出了抗裂功能型沥青混合料的概念及其设计方法。(2)自主开发了基于离散元软件的内聚力本构模型代码,该代码能应用于二维和三维离散元模型的断裂性能虚拟试验且效果良好,为抗裂功能型沥青混合料的分析和数字化设计奠定了良好基础。(3)基于虚拟试验研究了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与层厚的尺寸效应关系对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的影响,发现对于特定的层厚存在一个抗裂性能最佳的公称最大粒径范围,并据此给出抗裂型沥青混合料最佳的层厚粒径比例范围为4.05.5倍。(4)通过虚拟试验及室内试验,发现粗集料含量和集料颗粒的比表面积是影响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的主要因素,并分别呈抛物线规律,据此给出AC-20抗裂型沥青混合料最佳粗集料含量为51%54%,比表面积取值范围为5.76.2m2/kg。(5)提出了抗裂功能型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1)根据层厚确定级配的公称最大粒径;(2)确定最佳抗裂性能的粗集料含量与比表面积;(3)由分形维数定义级配曲线;(4)应用二维或三维离散元软件与内聚力模型分析和优化抗裂功能型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5)抗裂功能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室内试验验证。该设计方法为提高下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抵抗反射裂缝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式。(6)考虑到现有的平衡设计方法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或者抗裂的单一性能,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喷洒型材料——渗固封层,用于增强路面的抗剪、抗裂性能,解决了沥青面层因设计需求集中在抗压、抗车辙上,难以同时兼顾抗裂的作用而导致Top-down裂缝没有相应措施进行预防或抑制的难题。渗固封层不仅能提升路面的抗剪、抗裂性能,还同时提升了其他的路用性能(如抗腐蚀、防水、抗滑、抗剥落等),可用于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

二、对路面裂缝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路面裂缝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公路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公路路面常见裂缝类型及危害
    1.1 公路路面常见裂缝类型
    1.2 公路路面裂缝的危害
2 公路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
    2.1 施工材料质量影响
    2.2 温度变化影响
    2.3 材料配比不合理
    2.4 路面结构层的影响
    2.5 施工工艺的局限
3 公路路面裂缝的治理对策
    3.1 优化材料配比
    3.2 控制温度变化
    3.3 合理应用裂缝处理技术
    3.4 做好路面保养工作
    3.5 做好路面排水工作
    3.6 应用新型混凝土材料
4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预防的实践案例
    4.1 案例简介
    4.2 路面裂缝预防施工
5 结束语

(2)沥青路面裂缝灌缝新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
3 沥青路面裂缝灌缝新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措施
    3.1 灌缝工艺总体要求
    3.2 修补工艺流程
    3.3 选择材料
4 对经济性以及可行性进行分析
5 结语

(3)基于离散元的沥青路面变形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沥青混合料、沥青路面的试验研究
        1.2.2 基于FEM的沥青路面变形研究
        1.2.3 基于DEM的沥青路面变形研究
        1.2.4 沥青混合料的接触模型优化研究
        1.2.5 研究现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DEM方法分析
    2.1 引言
    2.2 DEM方法介绍
    2.3 DEM模型原理验证
        2.3.1 DEM计算模型
        2.3.2 DEM方法理论计算
        2.3.3 结果对比与验证
    2.4 局部阻尼
        2.4.1 局部阻尼的引入
        2.4.2 形变量对比
    2.5 小结
3 沥青混合料的离散元接触模型优化
    3.1 引言
    3.2 沥青混合料的3SCB试验
        3.2.1 试验方法
        3.2.2 3SCB试验方案
        3.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 沥青细观接触模型分析
        3.3.1 Burgers模型的局限性
        3.3.2 Burgers模型的优化
        3.3.3 自定义接触模型的实现
    3.4 沥青混合料参数确定
        3.4.1 接触模型选择
        3.4.2 细观参数确定
    3.5 小结
4 骨料含量、加载宽度对路面裂缝发展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4.1 引言
    4.2 数值模型与计算条件
        4.2.1 数值模型建立
        4.2.2 荷载及边界条件
    4.3 不同骨料含量的沥青路面压缩变形过程模拟
        4.3.1 模型建立与加载过程
        4.3.2 不同骨料含量对路面压缩变形的影响
        4.3.3 压缩过程中的力链演化分析
        4.3.4 裂缝发展分析
    4.4 不同加载宽度下的沥青路面压缩变形过程模拟
        4.4.1 模型建立与加载过程
        4.4.2 不同加载宽度对路面压缩变形的影响
        4.4.3 压缩过程中的力链演化分析
        4.4.4 裂缝发展分析
    4.5 小结
5 软弱地基对沥青路面裂缝发展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5.1 引言
    5.2 不同刚度的软弱地基的沥青路面模型及分析
        5.2.1 模型建立与加载过程
        5.2.2 软弱地基对路面压缩变形的影响
        5.2.3 压缩过程中的力链演化分析
        5.2.4 裂缝发展分析
    5.3 不同厚度的软弱地基的沥青路面模型及分析
        5.3.1 计算模型与加载过程
        5.3.2 不同厚度软弱地基对路面压缩变形的影响
        5.3.3 压缩过程中的力链演化分析
        5.3.4 裂缝发展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生成DLL文件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道路桥梁工程中沥青路面裂缝处理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道路桥梁工程中沥青路面常见的裂缝问题
    2.1 疲劳裂缝
    2.2 反射裂缝
    2.3 温度裂缝
3 道路桥梁工程中沥青路面裂缝诱发的因素分析
    3.1 荷载因素
    3.2 环境因素
    3.3 材料因素
    3.4 施工操作因素
    3.5 摊铺机械设备使用不当
4 道路桥梁工程中沥青路面裂缝处理技术应用分析
    4.1 养护技术
    4.2 合理控制沥青路面施工的温度
    4.3 材料的质量管控
    4.4 施工接缝处理技术
    4.5 应用先进的沥青路面施工设备
    4.6 道路桥梁工程中沥青路面裂缝处理技术案例分析
5 结语

(5)道路施工中的路面裂缝控制问题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道路裂缝的种类及危害
    1.1 种类
    1.2 危害
2 道路工程路面结构裂缝的成因
    2.1 工程设计不合理
    2.2 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
    2.3 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偏低
    2.4 对温度控制缺乏重视
    2.5 运营期的养护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3 道路工程路面裂缝防治的关键技术
    3.1 优化工程耐久性设计
    3.2 加大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力度
    3.3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3.4 高度落实运营期路面结构养护管理工作
4 结束语

(6)多裂缝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其加铺结构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含裂缝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研究现状
        1.2.2 沥青层加铺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断裂力学基本理论
    2.1 裂缝的基本类型
    2.2 应力强度因子的确定
    2.3 J积分的确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动荷载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双裂缝数值分析
    3.1 水泥混凝土路面有限元建模
        3.1.1 基本假设
        3.1.2 模型尺寸
        3.1.3 路面结构层参数
        3.1.4 轮胎接触面积的确定
        3.1.5 动荷载的确定
        3.1.6 裂缝位置的确定
        3.1.7 网格划分
    3.2 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结果分析
        3.2.1 单、双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对比分析
        3.2.2 基于结构参数变化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结果分析
    3.3 J积分的计算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动荷载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多裂缝数值分析
    4.1 含多裂缝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 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结果分析
    4.3 应力强度因子预测
        4.3.1 BP神经网络
        4.3.2 应力强度因子预测模型
        4.3.3 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沥青路面加铺层的抗裂性能分析
    5.1 沥青路面加铺层模型的建立
    5.2 加铺后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结果分析
    5.3 加铺后J积分计算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与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分类
    1.1 结构裂缝
    1.2 温度裂缝
2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原因分析
    2.1 温度原因
    2.2 沉降原因
    2.3 收缩原因
3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防治措施
    3.1 提高路面防裂意识
    3.2 施工材料方面的防治措施
    3.3 施工过程方面的防治措施
    3.4 科学设计,控制交通流量
4 结束语

(8)公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成因及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公路路面施工裂缝处理所具有的必要性
2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对路面裂缝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3 公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质量控制的对策
    3.1 加强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重视度。
    3.2 强化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
    3.3 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监督控制。
    3.4 加强裂缝修补的及时性。
4 结束语

(9)基于RFPA的低温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扩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反射裂缝形成和扩展机理
        1.2.2 沥青路面结构低温开裂研究现状
        1.2.3 沥青路面结构反射裂缝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1.4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2 RFPA温度版介绍及试验条件选取
    2.1 RFPA数值模拟软件机理介绍
    2.2 本构方程与控制方程
        2.2.1 基本假设与热传导本构方程
        2.2.2 材料变形本构方程
        2.2.3 温度场本构方程
        2.2.4 声发射参数本构方程
    2.3 RFPA用于沥青路面低温裂缝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2.3.1 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及其玻璃化
        2.3.2 RFPA用于低温温度场的验证
    2.4 寒区工程实测数据选取
3 降温速率对反射裂缝扩展机制的影响
    3.1 引言
    3.2 数值模型的建立及边界条件
    3.3 反射裂缝形成扩展过程应力与声发射分析
        3.3.1 应力与声发射分析
        3.3.2 累积声发射分析
        3.3.3 整体结构声发射分布分析
    3.4 反射裂缝形成扩展过程及内部温度场分析
    3.5 反射裂缝形成过程多单元应力与位移变化分析
        3.5.1 多单元应力状态
        3.5.2 多单元位移状态
    3.6 本章小结及相关防治措施
        3.6.1 本章小结
        3.6.2 相关防治措施
4 低温作用下不同S/T值对反射裂缝扩展机制的影响
    4.1 引言
    4.2 数值模型的建立及边界条件
    4.3 不同S/T条件下应力与声发射分析
        4.3.1 应力与声发射分析
        4.3.2 累积声发射分析
        4.3.3 整体结构声发射分布分析
    4.4 不同S/T条件下多单元应力与位移变化分析
        4.4.1 裂缝间应力水平分析
        4.4.2 内部多单元位移状态分析
    4.5 本章小结及相关防治措施
        4.5.1 本章小结
        4.5.2 相关防治措施
5 低温作用下裂缝倾角对反射裂缝扩展影响
    5.1 引言
    5.2 数值模型的建立及边界条件
    5.3 不同裂缝倾角下应力与声发射分析
        5.3.1 应力与声发射分析
        5.3.2 累积声发射分析
    5.4 不同裂缝倾角下反射裂缝形成扩展过程分析
    5.5 不同裂缝倾角下多单元应力状态分析
    5.6 本章小结及相关防治措施
        5.6.1 本章小结
        5.6.2 相关防治措施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细观力学性能的抗裂型沥青混合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功能型沥青混合料设计的研究现状
        1.2.2 沥青混合料断裂行为研究现状
        1.2.3 基于细观结构力学分析沥青混合料断裂特性研究现状
        1.2.4 沥青混合料的抗裂设计研究
        1.2.5 目前研究状况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沥青混合料断裂行为特征与内聚力模型
    2.1 沥青混合料宏观断裂行为特征
        2.1.1 沥青路面开裂形式的断裂力学分类
        2.1.2 沥青混合料断裂性能试验评价方法
        2.1.3 不同试验方法的比选
    2.2 沥青混合料断裂的微细观特征研究
    2.3 内聚力本构模型
        2.3.1 内聚力研究现状
        2.3.2 内聚力模型概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离散元法的沥青混合料细观特性对断裂性能影响研究
    3.1 离散元模型的建立
        3.1.1 离散元分析原理
        3.1.2 常用接触模型
        3.1.3 内聚力模型在离散元中的应用
        3.1.4 试件的形成及细观参数的选取
    3.2 集料特性对沥青混合料断裂性能的影响
        3.2.1 试件尺寸效应影响分析
        3.2.2 粗集料长短轴及倾角对断裂性能的影响
        3.2.3 集料棱角性对断裂性能的影响
        3.2.4 粗集料含量对断裂性能的影响
        3.2.5 粗集料空间分布对断裂性能的影响
    3.3 级配、空隙率及砂浆强度对沥青混合料断裂性能的影响
        3.3.1 级配对断裂性能的影响
        3.3.2 空隙率大小对断裂性能的影响
        3.3.3 沥青砂浆强度对断裂性能的影响
    3.4 各影响因素对裂缝发展的影响分析
        3.4.1 粗集料对裂缝发展的影响
        3.4.2 级配对裂缝发展的影响
        3.4.3 空隙率大小对裂缝发展的影响
        3.4.4 沥青砂浆强度对裂缝发展的影响
    3.5 各影响因素对断裂性能影响的综合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数字图像的沥青混合料断裂性能研究
    4.1 数字图像原理
        4.1.1 数字图像技术基础及原理
        4.1.2 图像技术处理
    4.2 试验设计
        4.2.1 试验原材料
        4.2.2 试验设计方案
    4.3 相同级配不同试件的断裂性能评价
        4.3.1 力学性能分析
        4.3.2 裂缝发展状况
        4.3.3 粗集料的细观特性分析
    4.4 不同级配试件的断裂性能评价
        4.4.1 力学性能分析
        4.4.2 裂缝发展状况
        4.4.3 粗集料的细观特性分析
    4.5 J积分断裂韧度与荷载耗能评价方式的对比
    4.6 粗集料含量及比表面积与断裂性能的关系
        4.6.1 粗集料含量与断裂性能的变化关系
        4.6.2 比表面积与断裂性能的变化关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离散元的抗裂功能型沥青混合料设计
    5.1 三维离散元沥青混合料模型的建立
        5.1.1 三维离散元集料的建成
        5.1.2 三维试件的形成
        5.1.3 三维模型细观参数选取
    5.2 虚拟劈裂试验参数准确性验证
        5.2.1 虚拟劈裂试验的设计
        5.2.2 模拟结果与室内结果对比分析
    5.3 三维离散元半圆弯曲试验
        5.3.1 三维离散元半圆弯曲试验的设计
        5.3.2 预留缝取向对沥青混合料开裂的影响
    5.4 基于分形维数的抗裂型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5.4.1 最佳抗裂性能比表面积的确定
        5.4.2 分形维数理论及其与比表面积计算关系
        5.4.3 基于分形维数的抗裂功能型级配设计方法
        5.4.4 基于分形维数的抗裂功能型级配计算
        5.4.5 基于三维模拟的抗裂功能型级配断裂性能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渗固封层的功能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
    6.1 基于PFC的路面浅表固化性能评价
        6.1.1 虚拟单轴贯入试验设计
        6.1.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6.2 渗固封层设计
        6.2.1 渗固封层
        6.2.2 试验原材料
        6.2.3 配合比设计
    6.3 渗固封层性能评价
        6.3.1 浅表固化性能评价
        6.3.2 抗裂性能评价
        6.3.3 抗腐蚀性能评价
        6.3.4 抗渗水性能评价
        6.3.5 抗滑性能评价
        6.3.6 抗剥落性能评价
    6.4 渗固封层+下面层组合路面抗裂性能评价
        6.4.1 断裂性能评价
        6.4.2 粘结性能评价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2.论文主要创新点
    3.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对路面裂缝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公路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探究[J]. 宋敏.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34)
  • [2]沥青路面裂缝灌缝新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J]. 马鹏科. 运输经理世界, 2021(10)
  • [3]基于离散元的沥青路面变形影响因素研究[D]. 唐胜文.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4]道路桥梁工程中沥青路面裂缝处理施工技术研究[J]. 杨志安. 运输经理世界, 2020(13)
  • [5]道路施工中的路面裂缝控制问题浅析[J]. 东希云. 青海交通科技, 2020(04)
  • [6]多裂缝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其加铺结构数值分析[D]. 霍美辰. 燕山大学, 2020(02)
  • [7]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与防控[J]. 王冬生. 建材与装饰, 2020(10)
  • [8]公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成因及质量控制[J]. 张朝阳.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9(12)
  • [9]基于RFPA的低温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扩展机制研究[D]. 秦周傲宇. 绍兴文理学院, 2020(03)
  • [10]基于细观力学性能的抗裂型沥青混合料研究[D]. 梁何浩.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路面裂缝问题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