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的比较

三种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的比较

一、纤维蛋白原三种测定方法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余曼[1](2021)在《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基因突变鉴定和特征分析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阐述21例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CFD)患者纤维蛋白原基因分子遗传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及其间相关性,预测并探讨新的错义突变对纤维蛋白原(Fg)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凝固法检测21例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患者的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等凝血指标,凝血酶法(CLAUSS法)和ELISA法分别用于检测纤维蛋白原活性和抗原含量。严格按照说明书提取所有患者外周全血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分别扩增纤维蛋白原三个基因(FGA、FGB和FGG)的所有外显子及侧翼序列,用DNA直接测序法后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应用Clustal-Ⅹ分析新突变氨基酸残基在不同物种间保守性,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PROVEAN、Poly Phen-2和蛋白质模型Swiss预测鉴定新突变对纤维蛋白原结构和功能影响。结果:21例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患者中有2例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CHF)、15例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CDF)和4例遗传性异常低纤维蛋白原血症(CHDF)。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实验室表现为纤维蛋白原活性和抗原均成比例降低,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表现纤维蛋白原活性降低抗原水平正常,遗传性异常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表现为纤维蛋白原活性和抗原水平不成比例降低。患者凝血表型为凝血酶时间TT延长(25.8-65.3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正常(24.3-31.8s),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或有轻度延长(10.1-13.8s)。57%患者临床表现为无症状;38%患者经历出血事件,以粘膜轻微出血为主;血栓发生罕见。14名女性患者共发生4次(4/14)自发性流产史。基因分析共鉴定出13种错义突变(FGA:p.Ile6Val、p.Arg16His、p.Arg16Cys、p.Arg16Ser、p.Gly17Val;FGB:p.Glu56Lys、p.Cys65Tyr;FGG:p.Arg275His、p.Arg275Cys、p.Phe281Leu、p.Gln329Lys、p.His340Arg、p.Asp364Asn),其中AαArg16或γArg275突变从12例患者中鉴定出来。p.Glu56Lys、p.Cys65Tyr、p.Phe281Leu、p.Gln329Lys和p.Asp364Asn为国际首次报道。纤维蛋白原突变类型与临床表现呈弱相关。多重序列保守性比对分析新的5种突变位点在不同物种间均高度保守。PROVEAN和Poly Phen-2预测除了p.Glu56Lys突变,其它4种新突变体均提示有害。分子蛋白建模显示:p.Cys65Tyr突变体破坏AɑCys36-BβCys65间的二硫键,p.Gln329Lys突变体导致γ链的Lys329与Arg3间的氢键断裂,p.Asp364Asn突变后在Asn364与Arg375之间形成了新的氢键。结论:(1)本研究中21例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呈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可能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2)在21例CFD患者中鉴定13种错义突变(包括5种新的突变);AɑArg16和γArg275这2种热点突变(80%)可作为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首先筛查的突变位点。

刘月新[2](2021)在《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凝血酶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碳材料和硫化镉优良的导电能力,制备氮掺杂的生物炭以及有良好光电性能的复合材料。将其制备成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环境和疾病某一特征或者标志物进行高灵敏和简便快速的分析检测。同时,通过制备光电转化性能优越的光电材料,赋予电极良好的光电转化能力。方法:1、利用氮掺杂的生物炭复合材料的优秀导电性,制备多孔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生物炭,并将其修饰在玻璃碳电极上制作反应灵敏、检测限低的的生物传感器,用于同时测定对苯二酚(HQ)和邻苯二酚(CA)。2、通过较为简易的步骤制备光电信号强、反应周期短、光电信号稳定的CdS材料,用组装电极的形式与无标记的检测策略相结合,在各个传感区域实现对凝血酶的同时快速检测。3、基于C60特殊的化学活性,合成水溶性良好、光电性能优异的衍生物。并将其修饰在ITO表面制备成光电信号敏感、生物电极。通过无标记和组装的方式链接纤维蛋白原,对凝血酶实现高通量检测。结果:利用ITO优异的导电性能,其表面修饰光电性能良好,生物相容的半导体材料,采用打孔胶将其分隔成不同的分区,构建出生物传感器平台对多目标进行快速检测,且高度集成化、线性范围宽、检测线低、稳定抗干扰等优点。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不同浓度的凝血酶对生物传感器上的识别位点的切割能力不同,致使部分肽链脱离电极表面,进而影响电极阻值,导致光电流或光电位的改变,可用于凝血酶活性的检测。此处,利用光激发策略对不同浓度的凝血酶可以依次实现活性检测。此外,生物传感器的光电流稳定且随着凝血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定时间后逐渐稳定。结论:通过水溶性C60光电材料的合成及实现高性能光电材料固定在电极表面组成生物传感器的优化工作,通过CV、DPV、i-t等不同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已经确定了利用纤维蛋白原作为底物多肽特异性位点识别检测凝血酶的思路可行的,初步确定无标记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凝血酶的定性定量研究分析方法。利用凝血酶独特的结构特性用纤维蛋白原来实现生物传感器的高效率、高特异性、高稳定性。优化高性能富勒烯水溶性光电活性材料的制备条件,采用简单易得方法制备出可见光激发、水溶性良好、无毒无害的C60光电复合材料,将其直接通过ITO表面的羟基亲核反应固定在给光电材料电极表面,实现集成化、多目标、抗干扰良好的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平台及生物试剂活性的筛选方法,建立无标记,多目标完成对凝血酶浓度分析和酶活性检测的新思路。

毕景楠[3](2021)在《遗传性易栓症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遗传性易栓症因发病年龄主要涉及儿童及青壮年,静脉血栓发生部位往往在少见部位(如颅内静脉窦血栓、腹腔内深静脉血栓以及肺栓塞等),其所造成的严重性、危害性和后遗症不容忽视,已知遗传因素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病中起重要的决定作用,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对此领域研究仍相对薄弱,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血栓性疾病的精准诊治及个体化管理,以往一代基因检测技术只能解释其中约5~10%的病因,近年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为遗传性易栓症的深入研究打开新的局面,目前关于我国尤其华南地区血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的研究仍十分有限。目的:研究遗传性易栓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遗传相关因素,为遗传性易栓症研究累积资料,并探讨二代测序在易栓症诊断的应用。方法:收集40例经二代测序发现基因异常的血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测序结果,对相关临床特征及基因异常进行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本研究纳入无血缘关系的血栓性疾病病例40例,中位发病年龄29.5岁(12-64岁),首次发病年龄≤50岁36例(90.0%),50岁以上的有4例(10.0%)。男性患者28例(70.0%),女性12例(30.0%),男女比例2.3:1,女性患者中位发病年龄29.5岁,均为育龄期(20-43岁)。40例患者可有或无明显发病诱因,15例(37.5%)患者发病时可识别1至2个血栓形成相关危险因素,其中7例(17.5%)患者因妊娠或分娩诱发,占女性患者的58.3%(7/12);其余诱因包括2例(5.0%)肿瘤相关(1例患者发病4年后确诊卵巢恶性肿瘤、1例患者发病同时确诊急性B细胞白血病)、1例(2.5%)抗磷脂综合征、4例(10.0%)长途飞行/久坐/制动、1例(2.5%)口服雌孕激素、2例(5.0%)静脉穿刺。25例(62.5%)患者发病时无明确诱因。40例患者均利用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不同类型的血栓性疾病,临床可表现为从单纯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到严重的多部位血栓。其中36例(90.0%)发生静脉血栓、3例(7.5%)发生动脉血栓(脑梗塞、心肌梗死、肾梗死、肢体动脉血栓),1例(2.5%)发生动静脉混合性(大脑中动脉、颈动脉、双下肢深静脉)血栓。首次发病时,40例患者中有29例(72.5%)在单个部位发生血栓,11例(27.5%)患者在2至4个部位同时发生血栓。25例(62.5%)患者首发表现为下肢DVT,其中7例(28.0%)合并肺栓塞;9例(22.5%)患者首发部位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其中2例合并脑出血;4例(10.0%)患者首发部位为腹腔内静脉血栓(包括肝静脉、门静脉、肠系膜静脉、脾静脉、肾静脉);2例(5.0%)患者首发部位为上肢深静脉。40例患者就诊时共计发生55次独立的血栓事件,每位患者平均发生1.35次,发生血栓事件从1次至4次,其中29例(72.5%)患者为单次血栓形成,11例(27.5%)患者为复发性血栓形成,其中9例(81.8%)为静脉系统血栓复发,2例(18.2%)为动脉血栓复发,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0)。2.二代测序结果特点64例患者进行了出凝血相关基因panel的二代测序,40例(62.5%)患者检出至少1个基因变异,其中9例(14.1%)患者检出1个以上变异,24例患者未检出变异。40例患者共检出50个基因变异,涉及12个与出凝血疾病相关基因的40个基因位点,其中杂合变异占98.0%(49/50),纯合变异占2%(1/50)。在变异性质中,错义突变占74.0%(37/50),无义突变占12.0%(6/50),小片段缺失/重复突变占4.0%(2/50),移码突变占4.0%(2/50),剪切区变异占4%(2/50)。具体检出的50个基因变异中,SERPINC1、PROC、PROS1三种抗凝蛋白编码基因变异共占72%(36/50),检出THBD基因变异占6%(3/50),凝血因子编码基因变异共占12%(6/50),其中F2 G1787T检出1例,F5基因突变3例,分别为F5 c.1059C>G、c.1000A>G和c.5378G>T各1例,未检出Leiden突变;FGA、FGB基因突变各1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编码基因PLAT基因突变占4%(2/50)。其余检出COL3A1 c.3775G>A、CYP4V2c.802-8_810delins GC变异各1例。本组患者中检出仅涉及单个基因单位点变异患者31例(77.5%),检出涉及2个或以上位点的复合基因变异有9例(22.5%),本组病例复合基因异常以抗凝蛋白复合缺陷或抗凝蛋白联合其他基因缺陷为主(78.9%,15/19)。50个基因变异中,依据ACMG分类指南,结合患者临床表型及家系等表现,本研究鉴定为致病或可疑致病性的基因变异占58%(29/50),鉴定为意义未明的基因变异占42%(21/50)。3.基因检测与表型检测结果比较本组病例测出三种抗凝蛋白基因缺陷患者共30例次,对应表型检测结果异常的患者有23例次,表型反映基因异常的比率为76.7%,部分患者检测出抗凝蛋白的编码基因异常而表型检测结果在参考范围(7/30,23.3%)。具体为SERPINC基因异常患者有6例(AT活性54.8±28.4%),其中AT活性降低有5例,AT活性正常1例,表型符合基因结果的比率为83.3%(5/6);PROC基因突变患者有16例(PC活性56.8±35.1%),其中PC活性降低有12例,表型符合基因结果的比率为75%(12/16);PROS1基因突变患者8例(PS活性37.0±27.3%),其中蛋白S活性下降6例,表型符合基因结果的比率为75%(6/8)。4.常见血栓相关基因的变异与意义二代测序为血栓性疾病提供分子水平的诊断,对进一步分析血栓形成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PROC基因检出的变异涉及13个位点,其中PROC R189W突变7次检出,6例杂合突变,1例纯合突变,表明该突变在本组病例很常见,与以往研究相符,即R189W突变为我国PROC基因突变的“热点”。本课题中F2基因检出p.R596L变异,先证者为28岁女性,反复多部位血栓形成,部位包括急性肺栓塞、下腔静脉、双侧髂静脉、左肾静脉、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家族中其母亲和妹妹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代验证发现携带相同位点突变。根据国外文献报道,发病机制可能为抗凝血酶抵抗,该突变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本课题发现SERPINC1双突变并PROS1突变1例。其中SERPINC1 M313V既往未见报道。复合基因突变可能是该患者的血栓形成的分子致病机制,其中起主要致病作用的突变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本研究发现PROS1基因C205W突变1例,可能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右下肢DVT和PE有关,PS活性51%稍降低,该突变为国内外既往未见报道的突变。结论:1.本研究遗传性易栓症患者主要表现为VTE,本组资料中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比急性肺栓塞更为常见,妊娠相关因素诱发的VTE占育龄期女性一半以上,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单独或合并动脉血栓。2.本研究遗传性易栓症以抗凝蛋白基因缺陷为主(占72%),其中以PROC基因突变最为常见。PROC C565T突变可能是PROC基因重要的突变热点,提示蛋白C缺乏症患者应进行该位点筛查。3.二代测序在血栓性疾病的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是表型检测的有力补充,可确切证实易栓症的基因突变位点和分子学发病机制,有利于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为我国易栓症的防治研究提供流行病学资料和药物治疗靶点。4.本研究报道1例凝血酶原G1787T突变所致凝血酶原缺陷,可能与反复多部位静脉血栓形成有关,发病机制为可能为抗凝血酶抵抗。5.发现抗凝血酶M313V和蛋白S C205W突变既往未见报道,需进一步研究其与血栓性疾病的关系。

马舒婷[4](2021)在《FGG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一直以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居于前列,并且其具有隐匿性的特点,所以一旦确诊便已多是中晚期。众所周知,结直肠癌在其发生和发展当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通常是多步骤、多基因的参与。因此,能够找到可以作为疾病病情监测、疗效预测的标志物,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生存率,以及评估疗效的目的。此次研究运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筛选出结直肠癌中的差异蛋白,将FGG蛋白选作本次目的蛋白,联合应用生信分析、免疫组化等多种方法,分析并且探讨在结直肠癌中FGG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应用价值。方法:1.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建立差异蛋白表达谱:(1)组织样本取材:所选样本为我院23例结直肠癌患者标本。(2)将上述所得样本的癌组织、癌旁组织,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组织蛋白的提取,之后再将所提取物制作成多肽混合物。(3)应用液质联用技术进行分析。2.大量阅读文献、查阅相关资料选定FGG蛋白作为本次研究的目的蛋白。应用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FGG在结直肠癌中的差异表达情况。3.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FGG蛋白的差异表达情况。4.利用生信分析的手段,查找并分析相关数据库:STRING数据库、COSMIC数据库、Oncomine数据库、c-Bio Portal数据库、COEXPEDIA数据库,探究FGG与结直肠癌的联系。结果:1.应用液质联用技术,比较后并分析,得到44个差异蛋白,其中23个表达下调,21个表达上调,所选FGG蛋白为表达上调。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较于癌旁组织,在结直肠癌中FGG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3.免疫组化结果:所收集的18例样本中,由于后续试验过程导致样本流失,共有16例结直肠癌组织、15例癌旁组织纳入后续研究。16例结直肠癌标本中FGG表达阳性率为75%(12/16),15例癌旁组织表达阳性率为26.7%(4/15)。采用χ2检验得出FGG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P=0.007),再次印证了在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中FGG蛋白的表达差异性。4.STRING数据库得出SERPINC1、SERPIND1、ALB、FGA、HRG、F5、FGB、ITIH2等与FGG的联系密切相关,FGG蛋白的主要分子功能是酶抑制剂、跨膜胆固醇转移、与信号受体结合等。其参与的主要生物学过程是调节凝血、血小板脱颗粒等。COSMIC数据库的挖掘,得到错义突变为主要方式,占比为47.20%,其次为同义突变,占比为18.46%。检索Oncomine数据库后,得出FGG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为上调。从c-Bio Portal数据库中我们检索了FGG在结直肠癌中的共表达基因,我们将他们按照相关性的强度从高到底排列,FGA、FGB、AHSG、RHOXF2B、HBE1、APOA2、APOB、MAGEC1、GAGE1、RHAG分别位列相关性的前10名。COEXPEDIA数据库检索后,发现共有208个基因与FGG表达相关,按照分值大小我们将其从高到低排列,前五位为:FGB、FGA、ALB、APOH、APOA2。结论:1.在结直肠癌中,FGG蛋白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是上调表达的蛋白。2.与FGG共表达相关性最强的两个基因分别为FGA和FGB。3.错义突变是在结直肠癌中最容易发生的突变类型。

李佳真[5](2021)在《血栓弹力图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及其输血治疗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肝脏是凝血系统最重要的器官,肝脏发生严重病变时,凝血和抗凝物质合成减少、肝功能衰竭、门脉高压、血小板减少等均可导致人体凝血功能障碍,出血或血栓风险增加。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常用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评估和分级的标准。然而这些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作为一种快速、便捷了解患者凝血全貌的技术迅速发展,成为临床评估肝硬化患者体内复杂的凝血状态的检测方法。但目前TEG指标与肝硬化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尚无详细的研究说明,TEG对肝硬化患者的输血治疗指导也没有明确的指导。目的1.通过对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患者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与相关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了解TEG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不同进展期肝硬化患者的TEG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探索其在肝硬化进展中的评估价值。2.通过探究TEG在肝硬化患者凝血障碍诊断中的预测价值,了解TEG在肝硬化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指导意义;通过探究TEG在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输血治疗中的预测价值,了解其对肝硬化输血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本研究收集汕头市中心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收治于感染科、消化内科的346名诊断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并排除合并已知凝血障碍、急性肝功能衰竭、近期使用血制品或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根据MELD评分分为A、B、C、D 4组,观察4组不同进展期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包括R、K、α、MA、CI)、常规凝血功能五项(包括PT、APTT、FIB、TT、D-D)、凝血因子Ⅹ、抗凝血酶Ⅲ、血小板计数、总胆红素、肌酐、前白蛋白、胆碱酯酶等指标,分析TEG与相关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及相关指标在肝硬化进展中的变化,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最佳临界值了解TEG对肝硬化患者发生凝血障碍的预测作用;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TEG对肝硬化患者凝血障碍输血治疗的指导意义。结果1.TEG参数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TEG参数中的K值与FIB、ATⅢ、FⅩ、PLT成负相关(r=-0.421、-0.578、-0.505、-0.512,P<0.05);α值与FIB、ATⅢ、FⅩ、PLT成正相关(r=0.427、0.574、0.582、0.445,P<0.05);MA值与FIB、ATⅢ、FⅩ、PLT成正相关(r=0.593、0.663、0.522、0.716,P<0.05);CI值与FIB、ATⅢ、FⅩ、PLT成正相关(r=0.420、0.636、0.605、0.517,P<0.05)。2.TEG参数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1)随着肝硬化进展,常规凝血指标PT、APTT、TT、D-二聚体均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增加(P<0.05);FIB、PLT、ATⅢ、FX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降低(P<0.05);在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中,总胆红素、肌酐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增高(P<0.05);胆碱酯酶、前白蛋白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减小(P<0.05)。(2)随着肝硬化进展,TEG参数中R值在肝硬化进展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P>0.05);K值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延长(P<0.05);α值、MA值、CI值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减小(P<0.05)。(3)TEG参数中,R值与MELD评分无显着相关性(P>0.05);K值与MELD评分成正相关(r=0.413,P<0.05);α值、MA值、CI值均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r=-0.323、-0.515、-0.384,P<0.05)。3.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相比非凝血障碍患者存在更严重的低凝状态。TEG中MA值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凝血障碍的AUC值(AUC=0.712,P<0.05)最高,其次是CI值(AUC=0.620,P<0.05)。TEG诊断肝硬化凝血障碍的最佳临界值分别是R>5.1min,K>5.6min,α<43.5°,MA<37.2mm,CI<-6.5。当MA<37.2时,MA诊断肝硬化凝血障碍的灵敏度是60.3%,特异度是80.8%,阳性预测值是65.0%,阴性预测值是76.9%(P<0.05);当CI<-6.5时,CI诊断肝硬化凝血障碍的灵敏度是37.4%,特异度是91.5%,阳性预测值是72.1%,阴性预测值是69.9%(P<0.05)。4.肝硬化凝血障碍输血组患者相比非输血组存在更严重的低凝状态。TEG中所有参数均是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是输注病毒灭活血浆的影响因素,并可解释总变异的56.3%(P=0.015),其中CI的回归系数(B)最大(B=-1.257,95%CI:-2.003~-0.511,P=0.009);TEG中R、α、MA、CI是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输注血小板的影响因素(P<0.05),并可解释总变异的47.4%(P=0.003),其中MA的回归系数(B)最大(B=-0.853%CI:-1.065~-0.641,P=0.029)。结论TEG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肝硬化进展的标志;TEG可联合相关凝血功能试验、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对肝硬化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MA、CI在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凝血障碍有较大价值,MA<37.2、CI<-6.5可作为肝硬化凝血障碍诊断的阈值。CI对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病毒灭活血浆输注的指导意义最大,MA对血小板输注的指导意义最大。

马晓芸[6](2021)在《P-选择素与房颤合并血栓的关联研究及房颤血栓事件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文中提出目的:探讨P-选择素基因-2123C>G(rs1800807)、-1817T>C(rs1800808)位点的各基因型及P-选择素的浓度与房颤合并血栓的相关性;分析P-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P-选择素浓度之间的关联;筛选房颤血栓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评估危险因素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构建列线图对疾病的发生风险进行初步预测。方法:第一部分: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确定检索词,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用Review Manager5.4软件绘制森林图,采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优势比(OR)、95%的可置信区间,分析P-选择素基因不同的遗传模型、P-选择素的浓度与房颤、房颤合并血栓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搜集临床样本,纳入房颤血栓组(291例),房颤组(534例),对照组(981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鉴定P-选择素的基因型,用酶联免疫(ELISA)的方法,测定P-选择素的浓度,比较P-选择素基因-2123C>G、-1817T>C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型在各组的分布,比较不同结合基因型的P-选择素的浓度表达。第三部分: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房颤、房颤血栓事件的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判断危险因素对疾病的诊断价值,建立列线图对房颤、房颤血栓事件发生风险进行预测,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利用DCA曲线、临床影响曲线评价模型的收益值。结果:第一部分:Meta分析纳入25项研究,森林图结果显示,1)在房颤血栓组和房颤组的比较中,P-选择素的浓度(SMD=1.57,95%CI:0.46-2.69,P=0.006)、-2123C>G位点的等位基因遗传模型(OR=1.41,95%CI:1.10-1.81,P=0.007)、纯合子遗传模型(OR=2.20,95%CI:1.03-4.70,P=0.04),-1817T>C位点的隐性遗传模型(OR=1.98,95%CI:1.22-3.22,P=0.006)可能是房颤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危险因素;2)在房颤组和对照组的比较中,-1817T>C位点的杂合子遗传模型(OR=1.57,95%CI:1.11-2.22,P=0.01)及P-选择素的浓度(SMD=1.01,95%CI:0.64-1.39,P<0.00001)可能是健康人房颤血栓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第二部分:1)通过搜集临床样本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房颤血栓组、房颤组、对照组三组中,-2123C>G位点CC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18.2%、18.9%、34.9%;CG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48.1%、50.4%、47.7%;GG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33.7%、30.7%、17.4%;-1817T>C位点CC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16.5%、8.4%、18.2%;CT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43.6%、42.0%、48.9%;TT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39.9%、49.6%、32.8%。2)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患者-1817T>C位点表现为隐性模型时血栓发生风险优势比为2.147(95%CI:1.390-3.316);健康人携带-2123C>G位点的G等位基因、GG基因型时,房颤血栓事件发生的风险分别是C等位基因、CC基因型的1.943倍(95%CI:1.611-2.343)、3.698倍(95%CI:2.526-5.415),表现为隐性模型时,房颤血栓发生风险优势比为2.405(95%CI:1.793-3.227);健康人-1817T>C位点表现为显性模型时,房颤血栓发生风险优势比为1.357(95%CI:1.036-1.777);3)房颤患者CC、GC单体型的携带者,血栓事件发生风险优势比为1.378(95%CI:1.047-1.814)、1.373(95%CI:1.059-1.781);健康人群携带GT单体型,房颤血栓事件发生风险优势比为2.219(95%CI:1.817-2.710);4)房颤血栓组中的结合基因型CG/TT(-2123C>G/-1817T>C)的频率比较高(21.6%);房颤组中结合基因型CG/CT(-2123C>G/-1817T>C)频率比较高(23.0%);正常对照组中CG/CT(-2123C>G/-1817T>C)频率比较高(25.1%);三组比较中,不同结合基因型的P选择素浓度表达有差异(P<0.05);第三部分:1)体重指数(BMI)、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1817T>C位点的CC基因型与房颤患者血栓发生风险正相关,吸烟、饮酒、年龄、舒张压、BMI、CRP、PLT、P-选择素的浓度、-2123C>G位点的GG基因型与健康人房颤事件发生风险正相关;2)根据ROC的曲线下面积,纳入指标中对房颤血栓事件诊断价值依次为:血小板(0.724)、纤维蛋白原(0.597)、C-反应蛋白(0.565)、P-选择素的浓度(0.558)、体重指数(0.532)、收缩压(0.525);3)房颤血栓事件预测列线图模型及房颤事件列线图预测模型拟合度较好,有较好的区分度和精准度。结论:1)P-选择素-2123C>G、-1817T>C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且与房颤血栓事件相关;2)P-选择素的浓度的表达与P-选择素的基因型相关,P-选择素的水平增高可能增加房颤、房颤血栓事件的发生风险;3)P-选择素(-2123C>G/-1817T>C)单倍体型分别为CC、CT、GC、GT,其中CC、GC单体型可能增加房颤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GT单体型可能增加健康人发生房颤血栓的风险;4)房颤血栓事件及房颤事件的列线图模型,均可作为个性化治疗的辅助系统,应用于临床。

史素影[7](2021)在《栽培芍药加工成赤芍药材的合理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通过梳理历代本草、历版药典和现代文献中的相关内容,期望找到栽培芍药加工成赤芍药材的支撑依据。并以亳州的栽培芍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亳州栽培芍药根的木栓层、韧皮部和木质部的研究,探讨“去皮”加工对药材的化学成分可能带来的影响。将亳州栽培芍药加工成的赤芍(亳赤芍)、白芍(亳白芍)与内蒙古野生赤芍(内蒙古赤芍)在化学成分和活血作用两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化学成分差异性和活血作用效果,进而探讨能否把亳州栽培芍药加工成赤芍药材。探究栽培芍药加工成赤芍药材的合理性内涵。方法:整理归纳本草、药典和文献中关于芍药、白芍和赤芍的记载,理清白赤二芍分用的由来、演变及功效侧重;随机取新鲜亳州芍药根,分别剥离出木栓层、韧皮部和木质部三个部位,干燥、粉碎、用50%乙醇超声提取,采用HPLC特征图谱的方法,比较三个部位的化学成分,进一步采用UPLC-MS对三个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用HPLC法对亳赤芍、亳白芍和内蒙古赤芍三种药材的水提液进行多成分含量测定,并把水提液灌胃给予实验性血瘀模型的大鼠,通过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指标,比较三者活血的作用差异。结果:1.将栽培芍药加工成赤芍药材,符合2020版中国药典的规定;依据多本本草中“花赤者为赤芍药”的记载,花为红色的亳州栽培芍药也是可以被加工成赤芍药材的。但不符合近现代本草中赤芍多为我国北方野生品、白芍多为南方栽培品的观点。2.建立了亳州栽培芍药根木栓层、韧皮部和木质三个部位的特征图谱。单个部位的样品之间(组内)的图谱相似度均不小于0.900,说明同一部位的化学成分较为类似,其中木质部组内成分最为接近、韧皮部部组内次之、木栓层部组内一致性较差;木栓层与韧皮部、木栓层与木质、韧皮部与木质之间(组间)相似度分别为0.841~0.974、0.586~0.766、0.653~0.928,可见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具有差异,其中木栓层部与木质部之间的差异最大。3.在木栓层和韧皮部部间筛选出525个差异化合物、木栓层和木质部间差异化合物452个、韧皮部和木质部间328个。对三个比较组间的差异化合物进行丰度分析,得到了三个比较组间差异较大的前50个化合物。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了前50个化合物之间的相关系数。差异化合物的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列出了三个比较组间富集因子较大的前20个代谢通路。4.建立了同时测定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和苯甲酸7个成分含量的HPLC方法。测定了亳白芍、亳赤芍、内蒙古赤芍三者水提液中7个成分的含量,没食子酸含量:内蒙古赤芍>亳赤芍>亳白芍;氧化芍药苷、芍药苷和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含量:内蒙古赤芍>亳白芍>亳赤芍;亳赤芍和亳白芍中儿茶素未达检测限,内蒙古赤芍中儿茶素含量最高;芍药内酯苷含量:亳白芍>亳赤芍>内蒙古赤芍;苯甲酸:亳赤芍>内蒙古赤芍>亳白芍。5.在相同的生药剂量下,亳州白芍、亳州赤芍和内蒙古赤芍三种药材水提液对本实验所造成的SD大鼠的寒凝型血瘀的血流变和凝血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减轻红细胞聚集:亳白芍>亳赤芍>内蒙古赤芍;降低血浆黏度作用三者无差异;减弱血沉:亳白芍=亳赤芍>内蒙古赤芍;延长PT:亳白芍=亳赤芍>内蒙古赤芍;三者都可延长APTT、降低FBG含量、延长TT,且三者作用无差异。结论:在符合药典规定的前提下,可将亳州栽培芍药加工成赤芍药材。亳州芍药根的木栓层含有较高的甘油磷酸酯类成分,其余化学成分在木栓层部位的丰度大多都低于韧皮部,刮去芍药根木栓层的“去皮”处理对药材的化学成分影响不大。亳赤芍与亳白芍间测定的7种成分含量较为接近,并与与内蒙古赤芍所测成分含量相差较大;对SD大鼠的寒凝血瘀模型,亳赤芍作用比亳白芍稍弱,但比内蒙古赤芍略强,故将亳州栽培芍药加工成赤芍药材的做法是否合理,还有待商榷。

王岩森[8](2021)在《功能化多孔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调控及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战场、事故或灾害中伤员大出血的快速止血与创面的护理修复是创伤救治的两个重要问题。研究新型高效的大出血止血材料和创面修复材料对救治伤员、挽救生命具有重大意义。现有的大出血止血材料存在诸多问题:生物类止血材料单独使用时稳定性差、使用条件要求苛刻;多糖类止血材料缺乏机械强度,仅适用于低、中度出血,对大出血的止血效果不理想;对于爆炸伤、火器伤或躯干贯通伤等深、狭窄或不规则的大出血伤口缺少形状自适、及迅速封堵伤口的能力。此外,现有的创面修复材料功能单一,大都缺乏固有的抗菌性能,对于深层、多渗液或慢性创面的修复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文针对现有止血材料存在的以上问题,以多孔材料为基体,通过引入物理吸液富集、生物刺激、电荷刺激、机械封堵等多重止血机制,设计和构建了三种大出血止血材料体系,分别是:生物因子锚定增强多孔复合材料(TCP)、双网络多机制多孔复合材料(PACF)、纤维增强形状自适应多孔复合材料(CMCP),并对这三种多孔止血材料的理化性能、生物相容性、体外凝血性能进行了系统地调控和表征,最后通过动物体大出血模型分别对三种材料的体内止血效力进行评价。此外,针对创面修复材料存在的问题,以细菌纤维素(BC)为基体,设计和构建了抗菌增效柔性超透明多孔复合膜材料(PHMB-PBC),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理化性能、生物相容性及抗菌性能表征,最后通过动物皮肤缺损模型对其促愈合性能进行了评价。基于聚乙烯醇(PVA)多孔材料的三维网络结构和高吸液特性,将生物活性因子凝血酶通过物理吸附和共价结合双重作用均匀地锚定到多孔材料的表面和内部网络上,制备得到的TCP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体外凝血性能。TCP对大鼠肝脏出血的止血时间仅为31 s;但对大鼠股动脉大出血进行止血时,由于机械强度和结构稳定性不足,不能及时封堵伤口并有效止血。此外,室温存放超过12周后,TCP上的凝血酶活性急剧降低,导致其无法实现对肝脏出血的有效止血。将天然多糖海藻酸钠(SA)与PVA复合,通过戊二醛和Ca2+的双交联作用,制备了具有稳定双网络结构的PACF。双网络结构不但使PACF获得了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还使其具有促进血细胞的粘附、促进血栓快速形成和激活凝血系统的能力,能够通过吸液富集、多孔效应、电荷刺激多重止血机制协同作用促进快速止血。PACF具有优异的液体触发自膨胀性能,膨胀倍率超过2000%,同时膨胀过程中可产生3.8 N的动态膨胀力。与军用止血材料HemCon(?)、QuikClot(?)和CELOXTM相比,PACF具有更优异的止血效力,在大鼠肝脏出血模型和猪股动脉切断伤模型中均能实现止血并有效减少出血量。将高取代度的新型羧甲基纤维素(CMC)纤维和PVA复合,通过交联反应和超临界气体发泡技术制备了 CMCP。CMC独特的纤维散布穿插的三维多孔网络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承压能力、抗疲劳特性和吸液膨胀性,吸液过程中能够产生最高8 N的动态膨胀力并能承受超过0.083 MPa的液体冲击力。CMCP能够通过促进血细胞粘附和血小板的聚集活化、加速血栓形成、激活凝血系统等多重止血机制协同作用实现体外快速凝血。动物实验研究表明,CMCP可快速有效地实现对动脉大出血伤口的救治,止血时间小于95 s;同时,CMCP接触血液后迅速自膨胀,能够适应性的改变形状,完全贴合伤口组织并充分填充伤口腔隙或伤道,有利于有效压迫伤口出血部位、抑制出血并防止伤口感染。在BC的纳米纤维网络中引入聚六亚甲基双胍-聚乙二醇(PHMB-PEG)胶束液滴,通过特殊成型工艺制备了表面平滑且具有多孔结构的PHMB-PBC复合膜。PHMB-PEG的引入大大提升了多孔复合膜的柔韧性,同时使膜具有优异的持续吸水性能、保水性、超高透明度和气体透过率;PHMB-PBC具有杀菌、阻菌、抗粘附等多重抗菌效果,纳米孔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使PHMB-PBC具有缓释抗菌功效和持久的抗菌活性;在大鼠皮肤全层缺损模型中,与两种商业化敷料产品相比,PHMB-PBC表现出更短的创面愈合时间,愈合过程中创面未发现感染且未出现水肿和炎症反应,表现出优异的抑菌抗感染效果。

高天红,朴晋华,董培智,张志伟,王婷婷[9](2020)在《活血通脉胶囊抗凝血酶活性生物效价测定法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活血通脉胶囊抗凝血酶活性生物效价测定方法,用于评价和控制其质量。方法分别对Markwardt法、纤维蛋白原平板法(沉淀法)测定水蛭和活血通脉胶囊的生物效价进行比较研究;选择琼脂糖-纤维蛋白原平板法(沉淀法)作为活血通脉胶囊生物效价测定方法,考察试验系,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琼脂糖-纤维蛋白原平板法(沉淀法)测定水蛭和活血通脉胶囊抗凝血酶生物效价的中间精密度RSD分别为3.5%、5.2%,优于Markwardt法(RSD分别为15.6%、12.9%)。本法的线性范围为5 BP~20 BP(R2=0.994),回收率为98.26%,RSD 2.3%(n=6),中间精密度RSD 3.2%,重复性RSD 4.7%。结论琼脂糖-纤维蛋白原平板法(沉淀法)可用于活血通脉胶囊中抗凝血酶活性生物效价的测定,以评价和控制其生物质量。

贾二娜[10](2020)在《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蛋白质吸附行为对血液相容性的影响》文中提出钛及其合金由于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机械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领域,尤其是心血管支架、心脏瓣膜和移植物等血液接触性装置。研究发现,一些具有纳米结构的钛及钛合金制品在促进细胞生长和骨整合以及提高血液相容性等方面表现突出,如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TiO2nanotube arrays,TNTs),具有高比表面积、可控管径及形貌,已经被应用于植入体材料表面。当生物医用材料植入人体时,血液中的蛋白质会最先在材料表面吸附,并发生竞争吸附、脱附以及重排等行为,而蛋白质的这些行为进一步决定血液中血小板的粘附行为以及激活状态,最终影响材料表面的血液相容性。目前针对二氧化钛纳米管的血液相容性已有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二氧化钛的化学性质、拓扑结构、晶型和润湿性等对血液相容性的影响,并未考虑中间蛋白质层的影响,且有些结论存在争议甚至互相矛盾。本论文研究蛋白质在TNTs表面的吸附行为,包括吸附动力学、吸附量和蛋白质构象变化等,进而探索其与血小板粘附行为之间的关系。具体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蛋白质在TNTs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其对血小板粘附的影响我们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和纤维蛋白原(Fib)这两种血浆蛋白为代表,首先研究其在二氧化钛平面的吸附行为,发现两者均以side-on和end-on的混合形式在表面吸附,吸附行为可用Langmuir模型描述;考察晶型对蛋白质吸附行为的影响,发现在无定型和混合晶型表面蛋白质的吸附行为没有显着差别。在TNTs表面,蛋白质成聚集体形式存在,吸附的蛋白质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吸附行为遵循Freundlich模型,并且吸附量随着管径而增加。两种蛋白质吸附到基底表面时构象均发生变化,在TNTs表面的蛋白质构象与在平坦钛表面差异显着,且两种蛋白的β-折叠和β-转角的比值均具有管径依赖性。预吸附的BSA蛋白质层能够进一步地降低TNTs表面血小板的粘附和激活,而Fib蛋白质层则在降低血小板粘附量的同时促进血小板的激活。2.共价接枝蛋白质对TNTs表面血液相容性的影响我们利用硅烷偶联剂在TNTs表面引入大量氨基或羧基,再通过化学偶联反应将BSA和Fib共价键合到这两种TNTs表面,通过对蛋白质构象的调控,进一步探讨BSA与Fib的二级结构变化与血小板粘附行为之间的关系。实验发现,在TNTs表面,相比于物理吸附,共价键合的BSA的β-折叠与β-转角的比值都更小,表面的血液相容性更低;其中BSA共价键合到氨基化表面会暴露其中的特异性受体,导致血小板激活程度增加。Fib共价键合到外径100 nm的TNTs表面时β-折叠与β-转角的比值均小于物理吸附状态,而在外径50nm的TNTs表面这个比值则略高于吸附态,但由于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的损失量较大可能引起Fib分子上与血小板结合位点的暴露,导致经Fib键合修饰的TNTs表面的血液相容性显着降低。由此可见,共价键合会使蛋白质构象变化,导致原本惰性的BSA的特异性受体暴露,也促使Fib暴露出更多的血小板结合位点,因此降低蛋白质在表面的吸附并尽可能保持其原有构象是提高血液相容性的重要手段。3.两性离子聚合物修饰TNTs表面的血液相容性研究化学修饰不仅能够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性质,也是制备抗蛋白质吸附表面的主要方法。我们利用具有电子转移催化剂再生功能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ATRP)方法将两种两性离子聚合物,聚磺酸甜菜碱甲基丙烯酸酯(pSBMA)和聚羧酸甜菜碱甲基丙烯酸酯(pCBMA),接枝到不同管径的TNTs表面以构建能够抗蛋白质吸附且保持蛋白质自然构象的表面。结果表明,接枝的两种聚合物均能够有效降低TNTs表面的BSA和Fib的吸附量,具有优异的抗蛋白质吸附特性。红外分析发现,在聚两性离子修饰后的TNTs表面的BSA中的β-折叠与β-转角的比值与在未修饰表面相当,高于键合BSA修饰的表面,而吸附的Fib构象分布与自然态下相同。修饰后的表面显示不溶血的特征,血小板粘附和活化明显减少,材料表现出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二、纤维蛋白原三种测定方法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纤维蛋白原三种测定方法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基因突变鉴定和特征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基因突变鉴定和特征分析研究
    2.1 材料
        2.1.1 研究人群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2.2.2 常规凝血功能检测
        2.2.3 纤维蛋白原FGA、FGB和FGG基因分析
        2.2.4 Clustal X分析新突变体氨基酸残基位点在不同物种间保守性
        2.2.5 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新突变体对纤维蛋白原结构和功能影响
    2.3 结果
        2.3.1 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患者实验室表型及临床表现
        2.3.2 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基因突变鉴定
        2.3.3 新突变体氨基酸残基在不同物种间保守性分析
        2.3.4 纤维蛋白原新突变体结构和功能预测
    2.4 讨论
第3章 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3.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综述
    参考文献

(2)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凝血酶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发展历程
        1.1.1 光电化学的发展历程
        1.1.2 生物传感器发展历程
    1.2 无标记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检测
        1.2.1 无标记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1.2.2 无标记生物传感器的检测方式
    1.3 凝血酶的检测与发展
        1.3.1 凝血酶的检测意义
        1.3.2 凝血酶的检测分析现状和发展趋势
    1.4 本论文研究工作及意义
        1.4.1 研究的工作内容
        1.4.2 研究工作的意义
第二章 氮掺杂多孔生物炭修饰电极同时测定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试剂的配制
        2.2.3 氮掺杂多孔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
        2.2.4 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2.2.5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材料的表征
        2.3.2 电化学传感器对HQ和CA的定性分析
        2.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2.3.4 氮参杂的生物炭传感器对HQ和CA标准溶液检测
    2.4 结论
第三章 基于CdS光电性质的生物传感器对凝血酶的无标记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制备CdS光电材料电极
        3.2.3 构建CdS/壳聚糖/纤维蛋白原光电化学传感器
        3.2.4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dS材料的表征
        3.3.2 CdS/壳聚糖/纤维蛋白原构建过程的表征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3.3.4 对凝血酶的检测
    3.4 结论
第四章 基于富勒烯衍生物构建的免标记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凝血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C60-β-丙氨酸衍生物的合成
        4.2.3 C60-β-丙氨酸/PEI/纤维蛋白原光电化学传感器
        4.2.4 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检测原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60-β-丙氨酸复合材料的表征
        4.3.2 生物传感器构建过程的表征
        4.3.3 生物传感器条件的优化
        4.3.4 生物传感器对凝血酶活性的检测
    4.4 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3)遗传性易栓症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2.实验方法
结果
    1.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
    2.二代测序结果特点
    3.基因检测与表型检测结果比较
    4.常见血栓相关基因的变异与意义
讨论
    1.二代测序在血栓性疾病的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2.本组资料遗传性易栓症的临床表现特征
    3.基因检测有助明确传统抗凝蛋白检测方法难以发现的抗凝异常
    4.部分基因异常及其致栓机制初探
    5.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遗传相关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致谢

(4)FGG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FGG在各种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以及意义
    2.1 FGG的结构以及功能
    2.2 FGG在各种疾病中的意义
        2.2.1 肺部疾病
        2.2.2 肝脏疾病
        2.2.3 心血管疾病
        2.2.4 纤维蛋白原血症
        2.2.5 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
        2.2.6 恶性肿瘤
第3章 液质联用技术建立结直肠癌中差异表达蛋白图谱
    3.1 仪器与试剂
        3.1.1 主要实验仪器
        3.1.2 主要实验试剂
        3.1.3 组织样本取材
        3.1.4 组织蛋白提取
        3.1.5 多肽混合物制备
        3.1.6 液质联用技术确定差异表达蛋白
    3.2 结果
        3.2.1 癌组织液质联用技术检测的结果
        3.2.2 癌旁组织液质联用技术检测的结果
        3.2.3 液质联用技术分析差异表达蛋白
        3.2.4 目标蛋白FGG的质谱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WESTERN BLOT验证FGG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
    4.1 仪器与试剂
        4.1.1 主要实验仪器
        4.1.2 主要实验试剂
        4.1.3 主要试剂配制
        4.1.4 组织样本取材
        4.1.5 Western blot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FGG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5.1 仪器与试剂
        5.1.1 主要实验仪器
        5.1.2 主要实验试剂
    5.2 组织样本取材
    5.3 制作过程
        5.3.1 组织样本处理
        5.3.2 免疫组化
    5.4 结果判读
    5.5 结果
        5.5.1 免疫组化表达情况
        5.5.2 FGG在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5.6 讨论
    5.7 小结
    5.8 结论
第6章 应用生信数据探讨FGG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6.1 数据库分析步骤
        6.1.1 STRING数据库
        6.1.2 COSMIC数据库
        6.1.3 Oncomine数据库
        6.1.4 c-Bio Portal数据库
        6.1.5 COEXPEDIA数据库
    6.2 结果
        6.2.1 STRING数据库结果
        6.2.2 COSMIC数据库结果
        6.2.3 Oncomine数据库结果
        6.2.4 c-Bio Portal数据库结果
        6.2.5 COEXPEDIA数据库结果
    6.3 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血栓弹力图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及其输血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肝硬化概述
    1.2 肝硬化的凝血问题
    1.3 肝硬化的实验室检查
    1.4 TEG在肝硬化中的应用
    1.5 肝硬化患者的输血问题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材料
    2.3 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3.2 肝硬化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与相关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3 血栓弹力图及相关指标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
    3.4 血栓弹力图与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输血治疗
第四章 讨论
    4.1 血栓弹力图与相关凝血指标的相关性
    4.2 血栓弹力图及相关指标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
    4.3 血栓弹力图对肝硬化患者凝血障碍预测诊断
    4.4 血栓弹力图与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输血治疗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血栓弹力图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6)P-选择素与房颤合并血栓的关联研究及房颤血栓事件风险预测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P-选择素与房颤及房颤合并血栓相关性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1.2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资料提取
        1.4 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P-选择素与房颤合并血栓的相关性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房颤合并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疾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纳入及排除标准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房颤合并血栓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7)栽培芍药加工成赤芍药材的合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章 白芍赤芍的本草沿革
    1 历代本草的梳理
        1.1 先秦时期
        1.2 秦汉时期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
        1.4 隋唐五代时期
        1.5 宋金元时期
        1.6 明清时期
        1.7 近现代时期
    2 历版药典的收载
    3 分类归纳
        3.1 根色和花色
        3.2 产地和品种
        3.3 采收和初加工
        3.4 功效
    4 结论
    5 讨论
第二章 亳州芍药根木栓层、韧皮部和木质部的特征图谱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药材
        1.2 试剂
        1.3 仪器
    2 方法
        2.1 色谱条件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 方法学考察
        3.1 精密度
        3.2 重复性
        3.3 稳定性
    4 结果
        4.1 特征图谱建立
        4.2 共有峰确认
        4.3 相似度分析
        4.4 聚类分析
        4.5 主成分分析
    5 结论
    6 讨论
第三章 基于UPLC-MS的亳州芍药根木栓层、韧皮部和木质部的化学成分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药材
        1.2 试剂
        1.3 仪器
    2 方法
        2.1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条件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 数据处理
        3.1 基峰图
        3.2 QC样本控制
        3.3 化合物定性
        3.4 多元统计分析
        3.5 单变量统计分析
    4 结果
        4.1 差异化合物筛选
        4.2 相关性分析
        4.3 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5 结论
    6 讨论
第四章 亳白芍、亳赤芍与内蒙古赤芍水提液的多成分比较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药材
        1.2 试剂
        1.3 仪器
    2 方法
        2.1 色谱条件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4 样品测定
    3 方法学考察
        3.1 线性
        3.2 精密度
        3.3 重复性
        3.4 稳定性
        3.5 加样回收率
    4 结果
    5 结论
    6 讨论
第五章 亳白芍、亳赤芍与内蒙古赤芍的水提液对寒凝血瘀模型大鼠的作用比较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药材
        1.2 试剂
        1.3 仪器
        1.4 实验动物
    2 方法
        2.1 给药剂量的确定
        2.2 药材水提液的制备
        2.3 阳性药溶液的制备
        2.4 分组及给药
        2.5 造模方法和模型评价
        2.6 检测指标
    3 结果
        3.1 一般观察
        3.2 尾静脉出血时间和体外凝血时间
        3.3 血液流变学指标
        3.4 凝血功能指标
        3.5 综合比较
    4 结论
    5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白芍赤芍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8)功能化多孔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调控及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清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大出血救治及常用的止血材料
        2.1.1 大出血救治背景
        2.1.2 凝血系统
        2.1.3 止血材料的研究进展
        2.1.4 止血机理及止血性能的评价方法
    2.2 皮肤创面修复及创面敷料的研究进展
        2.2.1 创面愈合过程
        2.2.2 皮肤创面愈合理论
        2.2.3 皮肤创面修复材料
    2.3 多孔材料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2.3.1 多孔材料简介
        2.3.2 多孔材料的分类
        2.3.3 多孔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2.4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及研究内容
        2.4.1 课题来源
        2.4.2 课题目的和意义
        2.4.3 课题研究内容
3 生物因子锚定强化多孔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创伤止血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TCP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
        3.3.2 TCP的理化性能表征
        3.3.3 TCP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3.3.4 TCP的体外凝血性能评价
        3.3.5 TCP中凝血酶固化的稳定性测试
        3.3.6 TCP的动物体内止血性能评价
        3.3.7 TCP中凝血酶的长期稳定性测定
        3.3.8 数据分析
    3.4 实验结果分析
        3.4.1 TCP化学结构表征
        3.4.2 凝血酶在TCP上的分布及TCP微观结构的变化
        3.4.3 TCP理化性能的研究
        3.4.4 TCP生物相容性评价
        3.4.5 TCP对血细胞的粘附
        3.4.6 TCP对血栓动态形成的影响
        3.4.7 TCP对凝血系统内、外源凝血途径的影响
        3.4.8 TCP体外凝血性能评价
        3.4.9 TCP中凝血酶的固化稳定性
        3.4.10 TCP体内止血性能
        3.4.11 TCP的止血机理及应用展望
    3.5 本章小结
4 双网络多机制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创伤止血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PACF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
        4.3.2 PACF的理化性能表征
        4.3.3 PACF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4.3.4 PACF的体外凝血性能评价
        4.3.5 PACF的动物体内止血性能评价
        4.3.6 数据分析
    4.4 实验结果分析
        4.4.1 PACF的化学结构表征
        4.4.2 PACF的微观形貌和表面结构性能分析
        4.4.3 PACF力学性能分析
        4.4.4 PACF吸液膨胀性能的研究
        4.4.5 PACF细胞相容性评价
        4.4.6 PACF对特征蛋白的吸附
        4.4.7 PACF与血细胞的相互作用
        4.4.8 PACF促血栓形成能力的研究
        4.4.9 PACF对内、外源凝血途径的影响
        4.4.10 PACF体外凝血时间
        4.4.11 PACF体内止血性能
        4.4.12 PACF止血机理的探讨和应用前景的展望
    4.5 本章小结
5 纤维增强形状自适应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创伤止血性能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CMCP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
        5.3.2 CMCP的理化性能表征
        5.3.3 CMCP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5.3.4 CMCP的体外凝血性能评价
        5.3.5 CMCP的动物体内止血性能评价
        5.3.6 统计分析
    5.4 实验结果分析
        5.4.1 CMC羧甲基取代度的测定
        5.4.2 CMC的化学结构
        5.4.3 CMC的宏观和微观形貌
        5.4.4 不同取代度CMC的理化性能研究
        5.4.5 CMCP微观形貌和表面性能
        5.4.6 CMCP吸水性能
        5.4.7 CMCP力学性能
        5.4.8 CMCP自膨胀性能,动力膨胀力和抗冲力特性
        5.4.9 CMCP细胞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
        5.4.10 CMCP体外特征蛋白吸附以及对血细胞的粘附和激活
        5.4.11 CMCP对血小板的刺激和活化
        5.4.12 CMCP对血栓动态形成过程及凝血途径的影响
        5.4.13 CMCP体外全血凝血的研究
        5.4.14 CMCP体内止血性能
        5.4.15 CMCP对伤口腔道及伤口周围组织的形状自适应能力
        5.4.16 CMCP止血机理的探讨和应用前景的展望
    5.5 本章小结
6 柔性超透明抗菌多孔复合膜的制备、表征及用于创面修复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和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PBC和PHMB-PBC的制备
        6.3.2 PHMB-PBC的理化性能表征
        6.3.3 PHMB-PBC的氧气透过率、透光率和水蒸气透过率测试
        6.3.4 PHMB-PBC的抗菌性能表征
        6.3.5 PHMB的体外释放行为测试
        6.3.6 PHMB与PHMB-PBC细胞相容性评价
        6.3.7 PHMB-PBC的促创面愈合性能评价
        6.3.8 数据分析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6.4.1 不同浓度PHMB的细胞毒性及PEG浓度的选择
        6.4.2 PHMB-PBC化学结构
        6.4.3 PHMB-PBC微观形貌与表面性能
        6.4.4 PHMB-PBC力学性能
        6.4.5 PHMB-PBC吸水和保水性能及组织贴附性
        6.4.6 PHMB-PBC氧气透过率、透光率和水蒸气透过率
        6.4.7 PHMB-PBC抗菌性能
        6.4.8 PHMB-PBC体外PHMB释放行为和缓释抗菌作用
        6.4.9 PHMB-PBC对细胞粘附和增殖的影响
        6.4.10 PHMB-PBC促创面愈合的研究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未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活血通脉胶囊抗凝血酶活性生物效价测定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1.2 药品
    1.3 试验仪器
    1.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5 不同抗凝血酶生物活性效价测定方法的考察
        1.5.1 Markwardt 法(凝血酶滴定法)
        1.5.2 琼脂糖-纤维蛋白原平板法(沉淀法)[5]
        1.5.3 统计学方法
    1.6 抗凝血酶活性生物效价测定法的建立与验证[6-8]
        1.6.1 测定方法建立
        1.6.2 试验系的考察
        1.6.3 方法学验证
        1.6.3.1 专属性考察
        1.6.3.2 标准曲线的制备
        1.6.3.3 中间精密度考察
        1.6.3.4 重复性考察
        1.6.3.5 回收率试验
        1.6.3.6 溶液稳定性试验
        1.6.3.7 耐用性试验
        1.6.4 样品测定
2 结果
    2.1 不同抗凝血酶生物活性效价测定方法的考察
        2.1.1 Markwardt 法(凝血酶滴定法)
        2.1.2 琼脂糖-纤维蛋白原平板法(沉淀法)
        2.1.3 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2.2 活血通脉胶囊抗凝血酶活性生物效价测定法的建立与验证
        2.2.1 试验系的考察
        2.2.1.1 供试品溶液处理方法的考察
        2.2.1.2 不同培养时间考察
        2.2.2 方法学验证
        2.2.2.1 专属性考察
        2.2.2.2 纤维蛋白原平板法凝血酶标准曲线的制备
        2.2.2.3 中间精密度考察
        2.2.2.4 重复性考察
        2.2.2.5 回收率试验
        2.2.2.6 溶液稳定性考察
        2.2.2.7 耐用性
        2.2.3 供试品测定
3 讨论

(10)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蛋白质吸附行为对血液相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钛材料的血液相容性
        1.1.1 血液相容性简介
        1.1.2 钛及其二氧化钛材料
        1.1.3 二氧化钛纳米管
        1.1.4 二氧化钛材料的血液相容性
    1.2 蛋白质吸附
        1.2.1 血浆蛋白
        1.2.2 蛋白质吸附行为研究
        1.2.3 蛋白质吸附与血液相容性
    1.3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1.3.1 用于蛋白质二级结构研究的常用光谱方法
        1.3.2 红外光谱在蛋白质二级构象方面的应用
        1.3.3 蛋白质构象与血液相容性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思路
第二章 蛋白质在钛基底表面的吸附及其对血小板行为的影响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QCM-D电极的处理和表征
        2.2.3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与表征
        2.2.4 蛋白质吸附行为
        2.2.5 血小板粘附实验
        2.2.6 统计分析
    2.3 结果和讨论
        2.3.1 不同电极表面的表征测试
        2.3.2 蛋白质在钛基底表面的吸附行为研究
        2.3.3 钛基底表面的平衡吸附研究
        2.3.4 蛋白质在钛基底表面的竞争吸附研究
        2.3.5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与蛋白质吸附研究
        2.3.6 AFM测试蛋白质排列方向
        2.3.7 蛋白质在不同基底表面的二级结构变化
        2.3.8 血小板粘附行为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价接枝蛋白对二氧化钛纳米管血液相容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钛基底的预处理
        3.2.3 基底表面的氨基与羧基化
        3.2.4 蛋白质在不同基底表面的吸附
        3.2.5 蛋白质吸附行为测试
        3.2.6 蛋白质二级结构测试
        3.2.7 血小板粘附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基底的合成与表征
        3.3.2 蛋白质在共价键合表面的吸附行为研究
        3.3.3 蛋白质在不同基底表面的二级结构变化
        3.3.4 血小板在不同共价键合蛋白质表面的粘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性离子修饰二氧化钛纳米管的血液相容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TNTs的制备与表征
        4.2.3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羧酸甜菜碱(CBMA)的合成
        4.2.4 不同基底表面的SBMA,CBMA聚合物接枝
        4.2.5 蛋白质吸附行为研究
        4.2.6 血液相容性实验
        4.2.7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BMA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4.3.2 两性离子聚合物在TiO_2和纳米管表面的接枝和表征
        4.3.3 QCM-D研究蛋白质在修饰表面的吸附行为
        4.3.4 蛋白质在聚合物修饰的纳米管表面的吸附行为
        4.3.5 蛋白质在不同基底表面的二级结构变化
        4.3.6 基底表面的溶血率与血液凝固指数
        4.3.7 血小板在不同基底表面的粘附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四、纤维蛋白原三种测定方法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基因突变鉴定和特征分析研究[D]. 余曼. 南昌大学, 2021(01)
  • [2]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凝血酶检测中的应用[D]. 刘月新.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3]遗传性易栓症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D]. 毕景楠.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4]FGG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 马舒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5]血栓弹力图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及其输血治疗的研究[D]. 李佳真. 汕头大学, 2021(02)
  • [6]P-选择素与房颤合并血栓的关联研究及房颤血栓事件风险预测模型构建[D]. 马晓芸.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7]栽培芍药加工成赤芍药材的合理性研究[D]. 史素影.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
  • [8]功能化多孔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调控及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D]. 王岩森.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9]活血通脉胶囊抗凝血酶活性生物效价测定法的建立[J]. 高天红,朴晋华,董培智,张志伟,王婷婷.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0(12)
  • [10]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蛋白质吸附行为对血液相容性的影响[D]. 贾二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三种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