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目标: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绍兴目标: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一、绍兴目标:营建生态园林城市(论文文献综述)

王祎洁[1](2021)在《越中山水园林营建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山水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名词,也与如今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提出的“山水城市”这一城市规划理念拥有同质的内涵。绍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2500年的历史造就了其经济繁荣、人文鼎盛的局面。越中山水园林兼得山水与园林之长,又源远流长、传承赓续,成为了中国山水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文章期望通过对越中山水园林的研究,管窥传统意义上“山水园林”的定义及其内涵。主要运用“论从史出”的园林史研究方法,以越中山水园林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历史图文与场地遗迹的实证性考察,在大量古今文献的梳理以及大量案例研读的基础上,将越中山水园林分为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进行剖析,得到了如下成果:宏观层面的越中山水园林表现为山水城市,主要集中在春秋至西汉时期对稽山鉴水的改造以及越王句践“象天法地”的建城构想。并对其中的山水格局营建以及山城关系流变进行探究,提出越中山水城市的主要营建思想为讲求自然与人居的和谐共生和注重城市空间与功能划分的以人为本理念。中观层面表现为山水胜迹,主要为魏晋至唐宋时期,以“山阴道上”与“兰亭流觞”为典型代表。分析其山水理法主要包括自然得景和文化延续两方面,认为越中山水胜迹的主要营建思想为崇尚自然与人文胜概。微观层面表现为山水庭园,鼎盛时期在明清,尤其是明朝末年。考证了大量城内外山水园林的营建位置,分析其分布特征,并运用大量的案例阐述山水庭园中对山水的理法智慧,包括真山真水、残山剩水和掇山理水三个方面。并提出越中山水庭园在形式上讲求崇古质朴,意境上讲究芥子须弥的营建思想。在此基础上梳理了越中山水园林的营建思想流变,并针对三个尺度的山水园林提出对六条当代建设的启示:宏观尺度应遵循自然秩序以契合城市发展,妥善利用山水并合理规划空间;中观尺度应物质保护与文化延续并重、合理利用山水胜迹塑造成为城市文化地标;微观尺度应注重对山水庭园的形式革新,并注重意境的承继和文化的阐发。

郑青青[2](2021)在《浙江洞天福地景观变迁及特征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中国名山风景的经典类型之一,洞天福地景观暗含“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宇宙观和“道法自然”的哲学观,是道教“神圣空间”的具象表达,也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佳切入点之一。浙江洞天福地作为全国重点发展区域,一直受到来自统治者、道团文人等的充分关注,呈现出持久且强盛的生命力。本研究以“历史演进中的浙江洞天福地”为线索展开,采用横向与纵向的交错研究法,结合文献、图像、实地考察及保护景观等方式,由洞天福地历史内蕴到具体而微的景观营建,探索浙江洞天福地纷繁复杂的历史演变脉络、“神圣空间”的景观空间表达以及洞天福地中所蕴含的人居环境启示等多维度的问题。以期丰富洞天福地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中国洞天福地申请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提供基础研究资料。由此,本研究共取得以下三方面成果:(1)纵向梳理浙江洞天福地的历史演变脉络:其历史进程可划分为秦汉及以前(孕育)、魏晋南北朝(兴起)、隋唐时期(全面发展)、五代至宋(世俗转型)、元明清时期(沉寂)、民国至今(再兴)共6个时段。先秦至隋唐时期,浙江洞天福地的发展,并非单纯以山岳作点进行顺序串联,而是以片区或集群的形式铺展开,构建宗教与山岳间的空间语境。宋及宋以后,则一改全面铺展的形式,而侧重于其中具有极大政治价值的洞天,并从宗教意义过渡到世俗意义。唐宋时期是浙江洞天福地发展的重点时期,因而突出了其中关键的历史节点、事件及主要人物,旨在掌握这一时期的重点认知。(2)横向挖掘浙江洞天福地的景观营建特征:结合实地调研,综合梳理了洞天福地的发展现状,并选取了委羽山、天台山、四明山、盖竹山及温州区域典型的洞天和福地共13处,针对遗存情况及景观空间构成,解读其近似“圣山”景观的地域性特征。同时,上溯洞天福地与道教山岳真形图的深刻联系,简要从洞天福地与山岳真形图的空间弥合、道教建筑/洞室与山水空间表达两方面,初步探讨“神圣空间”景观营建本质。(3)侧面解读洞天福地蕴含的健康人居思想:通过追溯洞天福地和疫灾的历史渊源,认为民众对瘟疫的恐惧以及对“不死之乡”的形而上追求赋予了洞天福地“仙境”象征。作为现实的避疫场所,洞天福地提供了天然庇护,发挥了重要的身心疗愈效果;又以“永嘉之乱”引发北方流民南迁事件为始,山中避疫催生了江南洞天福地的大开发事件。并剖析了洞天福地所蕴含的“理想景观”特质,以此阐述道教洞天福地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客观事实,探究其对现代健康人居的启示。

钱吟柠[3](2021)在《浙江寺观园林遗存择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寺观园林是集寺观建筑、宗教景物、人工造景与自然山水为一体的园林,其往往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浙江自古以来佛道文化兴盛,拥有“千山千水千才子”的灵秀山水及人文历史,浙江寺观园林在此背景下形成了山寺相融的地域特色,其园林营造理念与艺术手法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实地调研、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并基于前人的普查成果,对浙江遗存的寺观园林进行择要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查阅古今文献中对浙江寺观园林的相关研究,探析了寺观园林的特殊性及其宗教哲学,并梳理出浙江寺观园林的起源演变发展。浙江寺观园林在魏晋南北朝初具雏形,隋唐五代时期逐渐发展,两宋时期融入文人气息达到鼎盛,至元明清时期发展成熟。(2)根据各地方志、宗教志的记载以及实地调研,对浙江寺观园林的遗存现状进行了整理,并总结出浙江寺观园林艺术理法及地域特征。通过对浙江寺观园林遗存价值评述及修复依据的丰富程度进行择要分析,选择了天台国清寺、杭州抱朴道院和黄龙洞作为优秀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杭州灵隐寺、新昌大佛寺则作为择要修复研究对象。(3)对择要的三个优秀案例进行实地调研、拍照、测绘等分析,并通过探讨相地择址、空间布局、叠山理水、意境营造等园林艺术理法以直观地呈现浙江优秀遗存寺观园林的造园特色。此外,通过文献资料整理对灵隐寺、新昌大佛寺的历史沿革、历史评价等理解与认知,再基于对灵隐寺及大佛寺遗存现状调研、测绘和寺观外部园林化环境认知,并结合文献资料中历史园林的样貌对其提出修复设计,并对其景观特征进行探讨与分析。(4)基于对择要案例修复设计的经验及对优秀个案的研究分析,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与遗存现状分析,提出对浙江寺观园林的保护与修复设计建议。

林麒琦[4](2020)在《浙西山区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研究 ——以杭州清凉峰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乡村建设的快速推进,浙江省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如火如荼,一方面是让乡村更加宜学、宜居、宜游,另一方面也期望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田园综合体是实现乡村振兴、城乡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十九大会议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田园综合体”最早于2012年提出,是继“农业产业园”、“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后乡村振兴发展的新举措。田园综合体以田园生态、田园产业、田园社区为核心组成要素,满足人回归乡土的需求,打破城市和乡村相互分离的壁垒,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也是促进农村三产融合,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美丽乡村、村落景区、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发展。然而,田园综合体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规划设计与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对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的探索有助于推进田园综合体研究的进展,也对当前的乡村田园景观特色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浙西山区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通过文献研究、调查分析、通过设计之研究(Research Through Design,简称RTD)以及案例论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田园综合体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总结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成果,概括相关理论研究的成果与不足,以确定研究方向。第三部分系统地介绍设计研究理论体系的相关概念,对通过设计之研究理论及模型进行概述,为后文展开设计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四部分根据对我国现行的相关规范进行梳理,形成开展案例研究的框架,并对国内相关成熟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浙西山区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的理论猜想,即风景园林与旅游规划相结合的设计方法。第五部分以清凉峰镇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为例验证猜想,并通过设计反思总结设计经验,形成专门的设计知识,主要内容包括旅游项目的建设、生态环境的整治、村落体系的规划和资源要素的转译等。本文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一,本文将RTD的方法体系首次应用在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研究上,并通过具体的设计研究过程完成了RTD理论框架的应用。第二,论文应用RTD的方法体系针对浙西山区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展开研究,总结了田园综合体景观的设计师经验,结合案例分析了设计的经验与不足。第三,提出了浙西山区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的路径,完成相关设计知识的积累,为同类型的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提供借鉴。

施秀晶[5](2020)在《萧绍圩区水利景观研究》文中提出从风景园林学的角度来看,萧绍圩区历经两千年水利建设叠加而成的水利景观联系了自然、农业与聚落,构成了一个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综合景观系统,具有极高的生态意义和景观价值内涵。本文从历史变迁、形态结构、价值与核心特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方面对萧绍圩区水利景观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主要取得以下三个方面成果:(1)根据水利建设对地区景观形成的重要影响角度分为初步发展时期(西汉以前)、成熟时期(东汉至北宋)、调整完善时期(南宋至今)。整个水利建设旨在不断调整不同时期萧绍圩区“人-地-水”关系的最佳状态,东汉鉴湖的修筑与南宋鉴湖的垦废是两大转折点:鉴湖修筑形成大水域景观格局,奠定了萧绍圩区水环境基础;鉴湖垦废使水面逐渐破碎化,经不断地调整完善最终形成外有海塘御潮,内有运河水系网络调控的水利景观格局。(2)萧绍圩区水利景观整体由海塘景观和闸堰工程景观构成的外御水利景观系统围合,圩区内形成由陂塘景观、泻湖景观、河道景观构成的独立的运河水系景观系统,由外向内形成一个“海塘-闸-河道-泻湖-运河-陂塘-沟渠”的整体景观结构体系。(3)萧绍圩区水利景观具有以实用、美学、生态、遗产价值为主的景观价值,并从文化景观的视角,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底”理论探寻水利景观的核心特征:整体设计有意创造的景观、历史功能持续演进的景观、与文化相关联的景观。最后,以“可持续发展”为研究最终指向,创新性地提出以“整合个体变整体,关照历史与现代,融合无形于有形”为核心的水利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寻求水利景观重新定位的可能性,推动萧绍圩区地域景观的保护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林俏[6](2020)在《浙江金华市传统村落的理水生态智慧研究》文中提出浙江金华市是“上山文化”的发源地,留存着历史悠久的人类活动痕迹,尤其是现存数量丰富的传统村落,成为研究古代人居环境的重要样本。金华地处金衢盆地东段,为浙中丘陵地区,山区河道周围的村落常饱受水旱之灾,此地复杂的山地水文环境使得传统村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形成人工与自然融合的理水生态系统。本文以浙江金华市的104个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所在区域环境作为整体研究对象,将理水生态智慧理解为传统村落在选址、营建中与水系有关的空间形式和社会形态,采用文献梳理、实地调研、GIS分析等研究方法,总结村落理水的流程和框架,及其背后蕴含的理水生态智慧,以期为现代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参考。本论文一共分为三部分分析:第一部分为金华市传统村落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通过历史文献资料梳理传统村落形成的自然特征、社会因素和文化环境,分析传统村落的发展过程。其次基于GIS分析金华市传统村落的集聚规律、海拔、高程等,掌握金华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第二部分为金华市传统村落的水系营建流程和框架。通过分析传统村落选址布局与水系的关系,归纳村落选址的基本特征。其次梳理村落内外的具体水系营建过程,分别为筑堰截流、明溪暗溪、引渠立圳、开塘凿井、建筑归水和雨水调蓄,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特色水系空间和村落风景体系,分别为水田、水口、水筑、水园和八景空间,总结其形成原因、构成要素和空间特征,并结合具体调研村落进行案例举证。第三部分为探究金华市传统村落的理水生态智慧和实践经验,主要表现在因地制宜的防洪布局、充分保障的灌溉方式、清洁便利的生活水源、快速高效的排水系统、安全宜居的建筑环境和山水诗画的文化意境,并为金华地区传统村落提出保护与发展的策略。

赵琦[7](2020)在《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 ——以武汉中法生态城什湖湿地公园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但与此同时,也导致湿地大量的被填埋或占用,城市湿地的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系网络被割裂,水质遭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大量的景观消失,各种自然灾害频繁的发生。因此,重建城市湿地的生态系统,使湿地维持良好的生态功能,让城市重新焕发生机,就显得极其重要与必要了。城市湿地公园在保护城市湿地资源,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调蓄雨水,补充地下水,科普教育及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娱乐场所等诸多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通过对湿地、城市公园、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恢复、水生态恢复相关概念的解读,结合水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和实践运用,对基于水生态恢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通过解析6个成功的湿地公园案例,在总结归纳各个案例特色基础上,提炼出基于水生态恢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可借鉴的设计策略和方法,最终提出基于水生态恢复的城市湿地公园的总体设计,包括设计目标、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根据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总体规划、人工适当干预、合理利用的规划原则以及相关目标,从分级分区规划、水系的恢复、水质的恢复、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以及水景观的营造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设计策略来实现水生态恢复,构建科普宣教、休闲娱乐、观光游憩、农业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最后总结出基于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一般规律与要点,希望为之后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路杭[8](2020)在《基于雷州传统城水关系研究的雷州城市中心水系景观规划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雷州古代城市发展与相关传统水利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且基于雷州传统城水关系对雷州城市中心水系景观提出了合理性的规划设计策略。水是城市生存、发展的命脉,传统水利的建设对古代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雷州作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悠久的城市发展史与农业灌溉史。雷州西湖、特侣塘陂塘水利系统具有调节雨洪、农业灌溉、城市景观、漕运贸易等诸多功能;扞海堤的修建有效的阻挡住海潮对农田的侵袭。两者结合之下,雷州东西洋田“万顷云连”,使雷州成为广东有名的鱼米之乡,从而为雷州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同时,传统水利系统的开发,也使雷州地区形成了“山—塘—城—田—河—海”的山水序列。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与第二章。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界定了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对中国古代城水关系与雷州区域历史文化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第二章详细阐述了雷州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区域景观结构特征。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到第五章。第三章对雷州传统水利系统的组成进行研究,并结合史料研究与地理信息系统,对古代西湖塘、特侣塘的位置进行了合理性推测;第四章探索雷州城水关系的发展进程,从时代背景、水利发展、城市建设、景观营造四个角度,对历代(宋、元、明、清)雷州发展进行了总结,;第五章从聚落选址、城市结构、农业发展、城市景观等角度详细阐述了水体对城市的支撑作用。第三部分:为第六章与第七章。第六章总结了雷州城市水系现今所面临的严峻问题,针对于此,参考了诸多国际案例,并从中总结出雷州水体景观保护与发展可借鉴的经验;第七章以雷州城市中心水系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基于传统城水关系研究与雷州城市水系保护,提出了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旨在为今后雷州及其他城市发展与滨水景观营建提供思路与参考。

杨凌凡[9](2020)在《晋陕黄河禹门口大夏禹王庙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晋陕黄河禹门口(龙门)大夏禹王庙为研究对象。敕建于元中统三年的大夏禹王庙坐落于山西省河津市西北十二公里外的黄河晋陕峡谷禹门口两岸,是古代祭祀“禹凿龙门”的区域性胜迹,也是着名神话传说“鲤鱼跃龙门”的发生场所。禹庙以其出类拔萃的建筑形态与空间效果,成为旌表晋陕的典型山水人文胜迹,是晋陕黄河沿岸人居环境建设特色的高度凝练,其中蕴含了独特的东方智慧。本文旨在探讨大夏禹王庙所彰显的晋陕地区独有建筑经验与人居特色,明确大夏禹王庙的历史发展、空间构成、营建理念。历史研究部分,以现有历史文献为线索,基于当代地理信息技术、地理水文资料、考古文献,研究大夏禹王庙历史进程中的人居环境演进、建筑空间发展;空间研究部分,通过历史文献、图典中的相关记载,结合当下新发现并整理的历史照片、航拍图像、口述历史资料,借助于法式、工程则例中的营建规范与周边地区历史建筑的共性特征,以上世纪六十年代航拍测绘图记载的禹庙遗址为图底,采用多重证据法,科学推演大夏禹王庙的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呈现在绘制的技术图纸与三维模型中;理念研究部分,从立意构思、选址营建、空间塑造、理景特色、塑境升华等角度,探讨大夏禹王庙独特表观形态与空间体验背后的历史成因,再现其传承的历史营造智慧。最后,基于大夏禹王庙的多元价值及再利用的共识性原则,提出当代传承利用策略。

王资清[10](2020)在《结合山水环境与城市形态演变研究的梅城镇中心城区绿色网络构建》文中研究表明梅城镇位于钱塘江流域上游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三江的交汇之处,城镇的发展沿革与周围山水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三国时期建德立县、唐代州府治所确立到明初李文忠移城驻守,山水环境对于城镇外部城墙修建、城镇内部空间布局产生了直接影响,也促使梅城镇在历史上成为了军事重镇和商贸据点。随着现代化交通的发展,因水而兴的梅城镇从地区级州府治所逐渐变为乡镇,大规模的建设也对古城的面貌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本文从山水环境对于古代梅城镇历史形态演变影响入手,对梅城镇中心城区的保护与发展进行实践探讨。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研究背景,主要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背景与梅城镇城镇发展的背景;二是山水环境对于城镇形态演变的影响,首先对梅城镇的山、水、城格局特征进行总结,然后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文献、地方志、舆图、考古资料、近现代大比例实测图等文字与图纸资料,对两宋时期至今的梅城镇历史形态演变分为四个时间段进行梳理,总结出城镇历经“四筑两迁”由规模递减的“围郭型府城”逐渐变为城墙拆除后的“嵌入型城中城”的结论,并对以山水环境为主导的城镇形态演变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三是山水背景下的古代营建智慧对当代城镇发展的借鉴,选取梅城镇中心城区为规划范围,针对梅城镇中心城区现状存在的生态、交通、文化资源利用等问题,构建旨在“融合山、水、城、湖一体,实现兼顾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古镇复兴”的梅城镇中心城区绿色网络,并在绿色网络中选取了问题较为综合、场所历史感浓厚的“玉带河”地块进行设计实践。

二、绍兴目标:营建生态园林城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绍兴目标:营建生态园林城市(论文提纲范文)

(1)越中山水园林营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基础工作
        1.2.1 研究范围
        1.2.2 调研范围
    1.3 相关研究与评述
        1.3.1 绍兴山水园林相关研究
        1.3.2 江南山水园林相关研究
        1.3.3 山水园林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
        1.4.1 越中山水园林的特点分析
        1.4.2 越中山水园林的层次分析
        1.4.3 越中山水园林营建思想流变与启示
    1.5 创新性
        1.5.1 园林史中营建思想研究的拓展
        1.5.2 经典研究对象的重要新视角介入
        1.5.3 多学科理论结合的视野
    1.6 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越中山水园林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层次
    2.1 越中山水园林的特点
        2.1.1 千岩万壑:越中山水的自然景观特点
        2.1.2 诗化山水:越中山水的人文景观特点
        2.1.3 众香之国:越中园林特点
    2.2 影响越中山水园林营建的因素
        2.2.1 山水审美思想
        2.2.2 绍兴地域文化
        2.2.3 造园风尚变迁
        2.2.4 文人名士推动
    2.3 越中山水园林的层次
        2.3.1 层次划分
        2.3.2 层次关系
3 宏观尺度:山水城市
    3.1 营建活动
        3.1.1 稽山鉴水:山会平原的开拓
        3.1.2 拟法紫宫:句践建城
    3.2 营建理法
        3.2.1 山城格局
        3.2.2 山城关系
    3.3 营建思想
        3.3.1 山水格局:自然-人居和谐共生
        3.3.2 城市规划:筑城卫君,造廓守民
4 中观尺度:山水胜迹
    4.1 营建活动
        4.1.1 应接不暇:山阴道上
        4.1.2 魏晋风流:兰亭流觞
    4.2 营建理法
        4.2.1 以自然得景为主的景致营建
        4.2.2 以文化推行为主的延续之法
    4.3 营建思想
        4.3.1 崇尚自然,削减人工
        4.3.2 景以载道,人文胜概
5 微观尺度:山水庭园
    5.1 营建活动
        5.1.1 越中山水庭园考证
        5.1.2 山水庭园的分布特征
    5.2 营建理法
        5.2.1 真山真水
        5.2.2 残山剩水
        5.2.3 掇山理水
        5.2.4 小结
    5.3 营建思想
        5.3.1 形式:崇古质朴
        5.3.2 意境:芥子须弥
6 越中山水园林营建思想流变与启示
    6.1 形式的流变
        6.1.1 园林择址
        6.1.2 园林山石
        6.1.3 园林理水
    6.2 人文内涵的流变
    6.3 明清越中山水园林营建思想
        6.3.1 祁彪佳的山水园林营建思想
        6.3.2 其他明清越中文人山水园林营建思想
    6.4 对当代的启示
        6.4.1 宏观层面:注重山水城市格局构建
        6.4.2 中观层面:注重山水胜迹合理保护
        6.4.3 微观层面:注重山水庭园延续革新
7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浙江洞天福地景观变迁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本土文化景观的研究推进
        1.1.2 洞天福地的时代发展内容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对象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2 研究对象
    1.3 已有研究与评述
        1.3.1 重要古籍文献资料
        1.3.2 洞天福地历史人文探析
        1.3.3 洞天福地建筑、景观及生态环境研究
        1.3.4 浙江地区相关研究
        1.3.5 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系统梳理浙江地区洞天福地的历史演变及其内在逻辑
        1.4.2 演绎分析浙江洞天福地的景观营建及空间特征
        1.4.3 初步探索洞天福地对现代健康人居建设的启示
        1.4.4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法
        1.5.2 图像研究法
        1.5.3 纵向与横向交错研究法
        1.5.4 保护景观法
    1.6 技术路线
2 浙江洞天福地的历史演变(上)
    2.1 浙江省的自然景观基础特征
        2.1.1 气候气象
        2.1.2 地质地貌
    2.2 秦汉及以前:浙江洞天福地的思想渊源
        2.2.1 神仙信仰的“道教化”
        2.2.2 临海特质与早期民间信仰
    2.3 魏晋南北朝:浙江洞天福地的兴起
        2.3.1 道教对山岳风景的探索
        2.3.2 浙地“修道名山”的雏形分布
    2.4 隋唐时期:浙江洞天福地的全面发展
        2.4.1 洞天福地的系统分布
        2.4.2 隋唐洞天福地的管理与经营
        2.4.3 洞天福地对山岳风景名胜的开发影响
    2.5 小结
3 浙江洞天福地的历史演变(下)
    3.1 五代至宋:浙江洞天福地的“世俗”转型
        3.1.1 五代至宋浙江洞天福地的管理与经营
        3.1.2 “南镇”会稽山的重视与建设
        3.1.3 以大涤洞天为主的地域“崛起”
        3.1.4 宋代园林中的洞天福地营造
    3.2 元明清时期:浙江洞天福地的沉寂
        3.2.1 全真道的“异军突起”
        3.2.2 洞天福地的浙东南转向
    3.3 民国至今:浙江洞天福地的再兴
        3.3.1 洞天福地宫观破坏毁损
        3.3.2 洞天福地名胜的建设及保护管理
        3.3.3 突出问题思考
    3.4 小结
4 浙江代表性洞天福地景观解读
    4.1 委羽山洞天福地
        4.1.1 委羽之宗教意象
        4.1.2 诸仙栖迹、山之现状
        4.1.3 大有宫建制沿革
        4.1.4 东仙源之所在
    4.2 天台山洞天福地集群
        4.2.1 “神仙之乡”的信仰空间构成
        4.2.2 天台山“不死之福庭”地域性景观的形成
        4.2.3 天台山的景观空间特征
    4.3 四明山洞天福地
        4.3.1 四窗岩之神圣空间
        4.3.2 “洞天迷返”之仙境模式
        4.3.3 茭湖鱼澄洞之所在
    4.4 盖竹山洞天福地
    4.5 温州典型洞天福地
        4.5.1 海陆相通促其兴盛
        4.5.2 陶弘景隐以修《真诰》
    4.6 小结
5 浙江洞天福地的“神圣空间”景观构造
    5.1 道教真形图与洞天福地的空间弥合
    5.2 道教建筑/洞室与山水空间
    5.3 小结
6 洞天福地中的健康人居思想
    6.1 洞天福地与疫灾溯源
        6.1.1 洞天福地曾作为世人避疫场所
        6.1.2 避疫催生江南洞天福地大开发
    6.2 洞天福地对自然观的延伸
    6.3 小结:洞天福地对健康人居的启示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问题与启示
        7.2.1 洞天福地的名山价值弱化
        7.2.2 洞天福地的宗教语境缺乏
    7.3 研究展望与未尽之处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附录
    附录 A 重要道教洞天福地相关史料
    附录 B 全国洞天福地分布图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浙江寺观园林遗存择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 研究进展
        1.2.1 研究内容层面
        1.2.1.1 寺观园林相关研究成果
        1.2.1.2 浙江寺观园林研究进展
        1.2.2 研究方法层面
        1.2.2.1 遗存择要相关研究
        1.2.2.2 古园复原相关研究
        1.2.3 小结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2.1 理论意义:弥补浙江寺观园林学术研究不足
        1.3.2.2 实践意义:为寺观园林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
    1.4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1.1 文献查阅法
        1.4.1.2 实地调研法
        1.4.1.3 归纳总结法
        1.4.1.4 学科交叉法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2 浙江寺观园林概述
    2.1 寺观园林相关概念界定
        2.1.1 寺观
        2.1.2 寺观园林
    2.2 寺观园林的特殊性
        2.2.1 山水相融的营建基址
        2.2.2 别具一格的宗教色彩
        2.2.3 开放包容的公共性
    2.3 寺观园林中的宗教哲学
        2.3.1 “空寂灵妙”之禅宗美学
        2.3.2 “自然天成”之造园理念
        2.3.3 “道法自然”之园林艺术
    2.4 浙江寺观园林演进过程
        2.4.1 魏晋南北朝时期——舍宅为寺,初具雏形
        2.4.2 隋唐五代时期——公共空间,游览之地
        2.4.3 两宋时期——禅风兴盛,文人气息
        2.4.4 元明清时期——中轴序列,成熟园林
3 浙江寺观园林艺术理法
    3.1 相地择址
        3.1.1 择址于城市——闹中取静,大隐于市
        3.1.2 择址于山林——因山筑寺,其趣恒佳
        3.1.2.1 山顶型
        3.1.2.2 山腰型
        3.1.2.3 山麓型
        3.1.2.4 山谷型
        3.1.3 择址于水系——因势利导,运用水源
        3.1.3.1 临溪涧型
        3.1.3.2 临江湖型
        3.1.3.3 临海型
    3.2 空间布局
        3.2.1 空间类型
        3.2.1.1 前导空间
        3.2.1.2 宗教空间
        3.2.1.3 园林空间
        3.2.2 平面布局
        3.2.2.1 轴线式布局
        3.2.2.2 天井式布局
        3.2.2.3 自由式布局
    3.3 叠山理水
        3.3.1 叠山置石
        3.3.2 理水艺术
    3.4 植物造景
        3.4.1 植物种类的选择
        3.4.2 植物种植的形式
    3.5 意境营造
        3.5.1 楹联匾额
        3.5.2 摩崖石刻
    3.6 浙江寺观园林的地域特征
        3.6.1 山水灵秀的择址环境
        3.6.2 因地制宜的空间布局
        3.6.3 情景交融的宗教意境
4 浙江寺观园林遗存择要
    4.1 浙江寺观园林遗存现状
        4.1.1 浙江寺观园林遗存概况
        4.1.2 浙江寺观园林地域分布概述
        4.1.3 浙江寺观园林分布现状原因
        4.1.3.1 政治经济方面
        4.1.3.2 自然地理方面
        4.1.3.3 宗教文化方面
    4.2 浙江寺观园林遗存价值评述
        4.2.1 历史价值
        4.2.2 艺术价值
    4.3 浙江遗存寺观园林相关文献情况
    4.4 浙江寺观园林遗存择要
    4.5 浙江寺观园林修复研究原则与修复方法
        4.5.1 修复原则
        4.5.2 修复方法
5 浙江遗存寺观园林择要研究
    5.1 天台国清寺
        5.1.1 背景概述
        5.1.1.1 历史沿革
        5.1.1.2 园林现状
        5.1.2 园林艺术理法
        5.1.2.1 相地择址——五峰环抱,双涧回澜
        5.1.2.2 空间布局——五轴布设,秩序井然
        5.1.2.3 理水艺术——巧借水源,体念众生
        5.1.2.4 园林营造——因借地利,园林寺院
    5.2 杭州抱朴道院
        5.2.1 背景概述
        5.2.1.1 历史沿革
        5.2.1.2 园林现状
        5.2.2 园林艺术理法
        5.2.2.1 相地择址——背倚葛岭,面朝西湖
        5.2.2.2 空间布局——依山就势,分层布局
        5.2.2.3 掇山叠石——因壁理山,混假成真
        5.2.2.4 园林营造——远山近水,以景化境
    5.3 杭州黄龙洞
        5.3.1 背景概述
        5.3.1.1 历史沿革
        5.3.1.2 园林现状
        5.3.2 园林艺术理法
        5.3.2.1 相地择址——山林俊秀,自然幽静
        5.3.2.2 空间布局——以水为心,构景灵活
        5.3.2.3 掇山叠石——因壁理山,混假成真
        5.3.2.4 园林营造——多方胜景,咫尺山林
6 浙江遗存寺观园林择要修复设计
    6.1 杭州灵隐寺
        6.1.1 背景概述
        6.1.1.1 历史变迁
        6.1.1.2 园林现状
        6.1.2 复原依据与方法
        6.1.2.1 修复设计的必要性
        6.1.2.2 修复设计方法与依据
        6.1.3 遗存考证
        6.1.4 布局重构
        6.1.4.1 山水环境探原
        6.1.4.2 前导空间复原
        6.1.4.3 宗教空间复原
        6.1.5 平面复原
        6.1.5.1 图文互证
        6.1.5.2 平面复原示意图
        6.1.6 景观特征
        6.1.6.1 山水相融:灵隐寺营建景观基础
        6.1.6.2 山寺相融:灵隐寺风景寺庙特征
    6.2 新昌大佛寺
        6.2.1 背景概述
        6.2.1.1 历史变迁
        6.2.1.2 相关评价
        6.2.2 遗存考证
        6.2.3 布局重构
        6.2.3.1 修复的必要性与原则
        6.2.3.2 修复设计方法与依据
        6.2.3.3 推测性修复设计
        6.2.4 景观特征
        6.2.4.1 山水形胜:大佛寺景观营建基础
        6.2.4.2 沉谷为寺:大佛寺空间格局特征
        6.2.4.3 探幽寻胜:大佛寺景观空间序列
7 浙江寺观园林的保护及修复建议
    7.1 浙江寺观园林的保护建议
        7.1.1 分类保护
        7.1.2 分级保护
    7.2 浙江寺观园林的修复建议
8 结论
    8.1 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浙西山区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研究 ——以杭州清凉峰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社会背景
        1.1.2.1 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决胜时期
        1.1.2.2 浙江地区乡村建设成绩与问题并存
        1.1.2.3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1.1.2.4 乡村旅游需求增加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1.1 通过设计之研究
        1.4.1.2 文献研究法
        1.4.1.3 调查分析法
        1.4.1.4 实例论证法
        1.4.2 研究框架
2.田园综合体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2.1 相关基础理论概念
        2.1.1 相关概念解析
        2.1.1.1 乡村景观
        2.1.1.2 休闲旅游
        2.1.1.3 休闲农业
        2.1.1.4 创意农业
        2.1.2 相近概念辨析
        2.1.2.1 田园综合体与美丽乡村
        2.1.2.2 田园综合体与农业综合体
        2.1.2.3 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
        2.1.2.4 田园综合体与现代农业产业园
        2.1.3 田园综合体概念
        2.1.4 田园综合体景观组成要素
        2.1.4.1 田园生态景观
        2.1.4.2 田园社区景观
        2.1.4.3 田园产业景观
    2.2 国内外田园综合体理论综述
        2.2.1 国内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综述
        2.2.2 国内田园综合体理论综述
        2.2.3 国外田园综合体理论综述
        2.3.3.1 意大利“田园综合体”理论综述
        2.3.3.2 日本“田园综合体”理论综述
    2.3 本章小结
3.通过设计之研究的方法体系
    3.1 设计研究的背景
    3.2 设计研究的内涵
        3.2.1 设计与研究
        3.2.2 设计研究的内容体系
        3.2.2.1 关于设计之研究
        3.2.2.2 为了设计之研究
        3.2.2.3 通过设计之研究
    3.3 通过设计之研究的研究进展
    3.4 通过设计之研究模型
        3.4.1 通过设计之研究内在学习过程模型
        3.4.2 通过设计之研究知识循环模型
    3.5 本章小结
4.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的设计师式研究
    4.1 方法论的实践
    4.2 设计师式研究过程框架
    4.3 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的设计师式认识框架
        4.3.1 案例总结的参照框架
        4.3.1.1 田园综合体建设条件分析阶段的研究框架
        4.3.1.2 田园综合体营建阶段的研究框架
        4.3.1.3 田园综合体运营管理与保障机制的研究框架
        4.3.2 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的认识框架
    4.4 设计研究成果总结:案例研究
        4.4.1 成都多利农庄
        4.4.1.1 项目概况
        4.4.1.2 景观营建
        4.4.1.3 存在问题
        4.4.2 都江堰天府源田园综合体
        4.4.2.1 项目概况
        4.4.2.2 景观营建
        4.4.2.3 存在问题
        4.4.3 无锡田园东方
        4.4.3.1 项目概况
        4.4.3.2 景观营建
        4.4.4 绍兴花香漓渚
        4.4.4.1 项目概况
        4.4.4.2 景观营建
        4.4.4.3 存在问题
        4.4.5 斗门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
        4.4.5.1 项目概况
        4.4.5.2 景观营建
        4.4.5.3 存在问题
        4.4.6 安吉田园鲁家
        4.4.6.1 项目概况
        4.4.6.2 景观营建
        4.4.7 杭州绕城村近郊型田园综合体
        4.4.7.1 项目概况
        4.4.7.2 景观营建
        4.4.7.3 存在问题
    4.5 设计经验知识: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经验总结
        4.5.1 田园生态景观
        4.5.1.1 优化生态格局,保留村庄肌理
        4.5.1.2 生态保育与修复并举
        4.5.1.3 发展循环农业与湿垃圾再利用
        4.5.1.4 废水废气废料达标排放
        4.5.2 田园社区景观
        4.5.2.1 合理规划与适度整治
        4.5.2.2 完善基础及配套服务设施
        4.5.2.3 融入文化内涵,提升景观品质
        4.5.2.4 创意互动,活化田园景观
        4.5.2.5 加强社区治理,建设和谐社区
        4.5.2.6 明确使用者特征,满足使用者需求
        4.5.3 田园产业景观
        4.5.3.1 以优势农业为核心产业,创意农业为衍生产业
        4.5.3.2 三产融合,完善产业结构
        4.5.3.3 可食地景,赋予景观附加值
        4.5.3.4 植物间套作,提高土地利用率
    4.6 设计经验知识: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的不足
        4.6.1 田园综合体的管理不足
        4.6.2 田园综合体的配套服务设施不全
        4.6.3 田园综合体景观建设缺少工匠精神
    4.7 理论假设:景观营建与旅游规划相结合
5.清凉峰镇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
    5.1 引论:实践验证
    5.2 调查方法、研究内容与范围
        5.2.1 调查方法
        5.2.2 研究内容与范围
    5.3 项目概况:清凉峰镇田园综合体
        5.3.1 区位及交通概况
        5.3.2 自然环境条件
        5.3.2.1 水文条件
        5.3.2.2 地形地貌
        5.3.2.3 生物资源
        5.3.2.4 气候环境
        5.3.3 人文资源条件
        5.3.4 产业发展条件
        5.3.5 区域旅游发展现状
        5.3.5.1 周边旅游概况
        5.3.5.2 现状旅游资源
        5.3.5.3 旅游资源分析总结
        5.3.6 清凉峰镇现状问题总结
        5.3.6.1 核心产业资源带动能力不足
        5.3.6.2 产业结构不完善、秩序不规范
        5.3.6.3 基础服务设施不足
        5.3.6.4 文化氛围感不强
        5.3.6.5 地广人稀,村落无中心
        5.3.6.6 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矛盾突出
    5.4 营建过程:风景园林与旅游规划的跨专业实践
        5.4.1 设计目标的确定:基于旅游规划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5.4.1.1 旅游规划目标与风景园林规划
        5.4.1.2 景观营建目标
        5.4.2 景观营建的关键:特色旅游产业布局
        5.4.3 项目构思
        5.4.3.1 区域总体定位
        5.4.3.2 规划策略
        5.4.4 旅游规划与景观营建的整合
    5.5 营建结果:清凉峰镇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与设计
        5.5.1 清凉峰镇田园综合体景观总体规划
        5.5.1.1 生态环境整治规划
        5.5.1.2 旅游项目规划
        5.5.1.3 村落体系规划
        5.5.1.4 内部交通规划
        5.5.2 核心区域景观设计
        5.5.2.1 田园生态景观营建
        5.5.2.2 田园社区景观营建
        5.5.2.3 田园产业景观营建
    5.6 设计反思:对理论假设的回应
    5.7 小结
6.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RTD理论框架的应用
        6.1.2 浙西山区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
        6.1.2.1 梳理建设的条件、建设过程的框架
        6.1.2.2 国内成熟实践案例的调查研究
        6.1.2.3 提出营建途径的理论设想
        6.1.2.4 通过实际项目的验证
        6.1.2.5 提出具有普适性的设计知识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之处
        6.2.1.1 设计周期过少
        6.2.1.2 设计研究的局限
        6.2.2 成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目录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5)萧绍圩区水利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萧绍圩区水利工程体系的重要地位
        1.1.2 全球化与城镇化对萧绍圩区景观格局的冲击
        1.1.3 工程水利向景观水利转变的机遇与挑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畴与概念辨析
        1.3.1 圩田,圩区,萧绍圩区
        1.3.2 水利,景观,水利景观
    1.4 相关研究现状
        1.4.1 萧绍圩区水利基础性研究
        1.4.1.1 国内相关研究
        1.4.1.2 国外相关研究
        1.4.2 风景园林学角度的水利景观研究进展
        1.4.2.1 国内研究进展
        1.4.2.2 国外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2.1 文献资料法
        1.5.2.2 田野调查法
        1.5.2.3 历史影像、画作分析
        1.5.2.4 归纳分析结合重点研究法
        1.5.2.5 图解分析法
        1.5.3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支撑
    2.1 景观生态学
        2.1.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2 景观生态学对水利景观研究的重要价值
    2.2 文化景观
        2.2.1 文化景观理论
        2.2.2 文化景观理论对水利景观研究的重要价值
    2.3 可持续发展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水利景观研究的重要价值
3 萧绍圩区自然环境基础与水利建设历史脉络
    3.1 自然环境基础
        3.1.1 地形地貌
        3.1.2 水文条件
        3.1.3 气候条件
    3.2 水利建设历史脉络
        3.2.1 初步发展时期(西汉以前)
        3.2.2 成熟时期(东汉至北宋)
        3.2.3 调整完善时期(南宋至今)
    3.3 本章小结
4 萧绍圩区水利景观形态构成分析
    4.1 外御水利景观系统
        4.1.1 海塘景观
        4.1.1.1 萧绍海塘主塘塘型
        4.1.1.2 护塘工程
        4.1.1.3 其他附属设施
        4.1.2 闸堰工程景观
        4.1.2.1 玉山斗门(闸)
        4.1.2.2 三江闸
    4.2 运河水系景观系统
        4.2.1 陂塘景观
        4.2.2 泻湖景观
        4.2.2.1 湘湖与白马湖
        4.2.2.2 ?犭茶湖
        4.2.3 河道景观
        4.2.3.1 运河
        4.2.3.2 其他各级河道
    4.3 本章小结
5 萧绍圩区水利景观价值及核心特征
    5.1 水利景观价值
        5.1.1 实用价值
        5.1.2 美学价值
        5.1.3 生态价值
        5.1.4 遗产价值
    5.2 水利景观的核心特征
        5.2.1 整体设计有意创造的景观
        5.2.1.1 河湖水网划分土地单元形成圩田景观基底
        5.2.1.2 运河、海塘构成的两条线性景观廊道
        5.2.1.3 陂塘、泻湖、水闸形成景观单元
        5.2.2 历史功能持续演进的景观
        5.2.3 与文化相关联的景观
        5.2.3.1 民风民俗
        5.2.3.2 文化艺术
        5.2.3.3 生态智慧
    5.3 本章小结
6 萧绍圩区水利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探讨
    6.1 建立全面系统开放的水利景观信息系统
    6.2 构建多级联动的政策法规驱动保护体系
    6.3 构建基于水利景观形态结构的蓝绿生态网络
    6.4 构建以运河、海塘为载体的景观遗产廊道
        6.4.1 界定遗产廊道范围、主题与重要节点
        6.4.1.1 萧绍运河景观遗产廊道
        6.4.1.2 萧绍海塘景观遗产廊道
        6.4.2 构建系统的解说体系
        6.4.3 策划市场营销,完善管理体系
    6.5 积极申报世界遗产
    6.6 适度扩大萧绍圩区水利景观的恢复规模
    6.7 鼓励社会公众的组织与参与
    6.8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A:水利景观物质要素文保单位名录
附录 B:水利景观非物质要素文保单位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浙江金华市传统村落的理水生态智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化建设背景下传统村落的发展危机
        1.1.2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传统村落逐渐受到关注和保护
        1.1.3 风景园林学视角下理水生态智慧的研究诉求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传统村落
        1.3.2 理水
        1.3.3 生态智慧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传统村落相关研究进展
        1.4.2 村落理水相关研究进展
        1.4.3 金华市传统村落相关研究进展
    1.5 研究范围和对象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对象
    1.6 研究方法和内容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
    1.7 研究框架
2 金华市传统村落形成的地域背景
    2.1 自然地理特征
        2.1.1 地形地貌
        2.1.2 河流水系
        2.1.3 气候特征
        2.1.4 农林资源
    2.2 社会历史因素
        2.2.1 人口南迁
        2.2.2 水路运输
        2.2.3 古道贸易
    2.3 观念文化环境
        2.3.1 风水堪舆
        2.3.2 婺学耕读
    2.4 本章小结
3 金华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规律
    3.1 传统村落整体空间集聚规律
    3.2 传统村落高程分布规律
    3.3 传统村落坡度分布规律
    3.4 本章小结
4 金华市传统村落选址布局与水系的关系
    4.1 远干流近支流
    4.2 居高避洪
    4.3 水形曲汭
    4.4 本章小结
5 金华市传统村落内部理水营建
    5.1 筑堰截流
        5.1.1 区域堰坝工程——白沙溪三十六堰
        5.1.2 传统村落内部堰坝
    5.2 明溪暗溪
        5.2.1 顺水明溪
        5.2.2 盖水暗溪
    5.3 引渠立圳
        5.3.1 农业灌溉水圳
        5.3.2 生活保障水圳
    5.4 开塘凿井
        5.4.1 开塘聚气
        5.4.2 凿挖水井
    5.5 建筑归水
        5.5.1 屋顶排水
        5.5.2 天井归水
        5.5.3 建筑防火
    5.6 雨水调蓄
        5.6.1 街巷排水
        5.6.2 整体调蓄
    5.7 本章小结
6 理水方式影响下的金华市传统村落特色空间
    6.1 水田
        6.1.1 营田模式
        6.1.2 灌溉方式
        6.1.3 农耕文化景观
    6.2 水口
        6.2.1 水口空间要素
        6.2.2 水口功能类型
        6.2.3 典型村落水口空间布局
    6.3 水筑
        6.3.1 桥
        6.3.2 水埠
        6.3.3 水阁楼
    6.4 水园
        6.4.1 水塘园林
        6.4.2 私家园林
        6.4.3 典型村落水园空间举例
    6.5 八景
        6.5.1 “八景”文化在金华地区的发展
        6.5.2 金华传统村落“八景”景观景源
        6.5.3 典型村落“八景”解读
    6.6 本章小结
7 金华市传统村落的理水生态智慧与保护更新策略
    7.1 金华市传统村落理水生态智慧
        7.1.1 因地制宜的防洪布局
        7.1.2 充分保障的灌溉方式
        7.1.3 清洁便利的生活水源
        7.1.4 快速高效的排水系统
        7.1.5 安全宜居的建筑环境
        7.1.6 山水诗画的文化意境
        7.1.7 生态智慧价值小结
    7.2 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
        7.2.1 完善村落基础研究,保护水系空间格局
        7.2.2 基于村落共性风貌,追求个性特征
        7.2.3 发挥村落水系的当代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 ——以武汉中法生态城什湖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湿地水生态健康面临的巨大威胁
        1.1.2 湿地价值的重新认识
        1.1.3 城市湿地公园的兴起与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地区基本情况
        1.4.1 研究区位
        1.4.2 湿地水资源情况
        1.4.3 湿地动植物资源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案例研究法
        1.5.3 实地调研法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相关的概念的解读
    2.1 湿地
        2.1.1 湿地的概念
        2.1.2 湿地的特点
        2.1.3 湿地的类型
        2.1.4 湿地的价值
    2.2 城市公园
        2.2.1 城市公园的概念
        2.2.2 城市公园的功能
    2.3 城市湿地公园
        2.3.1 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
        2.3.2 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
        2.3.3 城市湿地公园与城市水景公园的区别
    2.4 生态恢复
    2.5 水生态恢复
        2.5.1 水生态恢复的概念
        2.5.2 湿地水生态恢复的概念
        2.5.3 湿地水生态恢复的内容
3 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湿地公园可行性研究
    3.1 基于水生态恢复的湿地公园设计理论可行性
        3.1.1 环境承载力理论
        3.1.2 生态系统结构理论
        3.1.3 生物群落演替理论
        3.1.4 自我设计与人为设计理论
        3.1.5 生态美学理论
    3.2 基于水生态恢复的湿地公园设计技术
        3.2.1 生态驳岸技术
        3.2.2 人工湿地技术
        3.2.3 人工生态浮岛技术
        3.2.4 水生动物技术
        3.2.5 生态拦截技术
        3.2.6 水生植物净化技术
    3.3 基于水生态恢复的湿地公园设计实践
        3.3.1 水系梳理
        3.3.2 水质净化
        3.3.3 水生态的维护
        3.3.4 水景观的打造
4 相关案例分析
    4.1 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4.1.1 案例概况
        4.1.2 建设前的现状条件
        4.1.3 功能分区
        4.1.4 案例借鉴
    4.2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4.2.1 案例概况
        4.2.2 案例借鉴
    4.3 成都活水公园
        4.3.1 项目概况
        4.3.2 总体设计
        4.3.3 案例特色
        4.3.4 案例小结
    4.4 陕西渭柳城市湿地公园
        4.4.1 案例概况
        4.4.2 总体规划
        4.4.3 案例借鉴
    4.5 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4.5.1 案例概况
        4.5.2 案例借鉴
        4.5.3 案例小结
    4.6 伦敦湿地公园
        4.6.1 案例概况
        4.6.2 案例借鉴
    4.7 小结
5 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设计
    5.1 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设计目标
    5.2 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设计原则
        5.2.1 尊重自然原则
        5.2.2 因地制宜原则
        5.2.3 总体规划原则
        5.2.4 人工适当干预原则
        5.2.5 合理利用原则
    5.3 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设计策略
        5.3.1 分级分区规划策略
        5.3.2 水系恢复策略
        5.3.3 水质的恢复策略
        5.3.4 生物多样性恢复策略
        5.3.5 水景观营造策略
6 湖北武汉市中法生态城什湖湿地公园设计
    6.1 项目背景
        6.1.1 区位分析
        6.1.2 自然条件
        6.1.3 水文条件
        6.1.4 周边交通
        6.1.5 生物资源
        6.1.6 上位规划
    6.2 场地分析
        6.2.1 现状用地分析
        6.2.2 现状植被分析
        6.2.3 现状交通分析
        6.2.4 现状水文分析
        6.2.5 现状问题总结
        6.2.6 生态敏感性分析
    6.3 愿景与策略
        6.3.1 规划定位
        6.3.2 规划目标
        6.3.3 规划原则
        6.3.4 规划策略
    6.4 总体设计
        6.4.1 总平面图
        6.4.2 鸟瞰图
        6.4.3 功能分区
        6.4.4 景观结构
    6.5 分区设计
        6.5.1 管理服务区
        6.5.2 生态游览区
        6.5.3 湿地生态展示区
        6.5.4 湿地核心保护区
    6.6 专项设计
        6.6.1 水生态恢复专项
        6.6.2 竖向专项
        6.6.3 栖息地规划
        6.6.4 植物规划
        6.6.5 道路设计
        6.6.6 游线设计
        6.6.7 服务设施规划
        6.6.8 标识系统规划
        6.6.9 照明规划
    6.7 经济技术指标
7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奖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8)基于雷州传统城水关系研究的雷州城市中心水系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水是城市生存、发展的命脉
        1.1.2.雷州是因水而生的古城
        1.1.3.雷州水利系统的湮灭与保护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实践意义
    1.3.研究对象与范围
    1.4.研究内容
    1.5.研究方法
    1.6.研究综述
        1.6.1.城水关系的相关研究
        1.6.2.雷州区域的相关文献
    1.7.研究框架
    1.8.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2.雷州区域概况
    2.1.自然环境
        2.1.1.地理位置
        2.1.2.地貌特征
        2.1.3.气候情况
        2.1.4.自然水系
    2.2.历史人文
        2.2.1.雷州建制沿革
        2.2.2.历史文化
    2.3.区域景观结构
        2.3.1.“山—塘—城—田—河—海”的山水序列
        2.3.2.“山环水抱”的城市选址
3.雷州传统水利系统研究
    3.1.雷州传统水利系统概况
    3.2.扞海堤
        3.2.1.海堤的概念
        3.2.2.雷州建设海堤的原因
    3.3.陂塘水利系统
        3.3.1.陂塘的概念
        3.3.2.雷州建设陂塘的原因
    3.4.古代水塘位置的推测
        3.4.1.古代西湖的推测
        3.4.2.古代特侣塘的推测
        3.4.3.张赎塘的推测
4.雷州城水关系演变研究
    4.1.雷州城水关系演变概况
    4.2.宋代雷州城水关系
        4.2.1.时代背景
        4.2.2.水利发展
        4.2.3.城市建设
        4.2.4.景观营造
    4.3.元代雷州城水关系
        4.3.1.时代背景
        4.3.2.水利发展
        4.3.3.城市建设
        4.3.4.景观营造
    4.4.明代雷州城水关系
        4.4.1.时代背景
        4.4.2.水利发展
        4.4.3.城市建设
        4.4.4.景观营造
    4.5.清代雷州城水关系
        4.5.1.时代背景
        4.5.2.水利发展
        4.5.3.城市建设
        4.5.4.景观营造
5.雷州水利系统对城市的支撑作用
    5.1.因水而生——聚落选址
        5.1.1.雷州城选址
        5.1.2.村落分布
    5.2.因水而变——城市结构
        5.2.1.外城的建设
        5.2.2.商业中心的改变
    5.3.因水而兴——农业发展
    5.4.因水而名——景观营建
        5.4.1.雷阳八景
        5.4.2.西湖公园
6.雷州城市水系的现状问题与思考
    6.1.雷州古今城水关系变化
        6.1.1.古代雷州城水空间结构——水环城
        6.1.2.建国后雷州城水空间结构——城环水
        6.1.3.现代水利工程的建设
        6.1.4.小结
    6.2.雷州水系的现状问题
        6.2.1.水质污染
        6.2.2.景观破败
        6.2.3.文化缺失
    6.3.案例研究与借鉴要点
        6.3.1.波士顿翡翠项链公园体系规划
        6.3.2.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宏茂桥公园
        6.3.3.清溪川河道复兴
        6.3.4.五华县琴江老河道湿地公园改造
        6.3.5.沣河湿地生态公园
7.雷州城市中心水系景观规划设计
    7.1.前期分析
        7.1.1.规划范围
        7.1.2.上位解读
        7.1.3.基底分析
    7.2.总体规划
        7.2.1.规划依据、定位及目标
        7.2.2.规划目标与愿景
        7.2.3.规划策略
        7.2.4.平面图
        7.2.5.规划结构
    7.3.分区设计
    7.4.专项设计
        7.4.1.竖向设计
        7.4.2.水体净化
        7.4.3.驳岸规划
        7.4.4.交通规划
        7.4.5.植物景观规划
        7.4.6.节事活动规划
        7.4.7.服务设施规划
        7.4.8.基础设施设计
        7.4.9.用地平衡表
8.总结
    8.1.研究成果
    8.2.创新点
    8.3.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表A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9)晋陕黄河禹门口大夏禹王庙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课题背景
        1.1.1 中国传统空间的研究意义
        1.1.2 大夏禹王庙的研究价值
    1.2 研究意义
        1.2.1 构建当代建筑研究理论来源
        1.2.2 探索结合历史的建筑创作途径
        1.2.3 对大夏禹王庙的再利用具有直接促进作用
    1.3 文献研究
        1.3.1 建筑复原研究综述
        1.3.2 大夏禹王庙研究综述
        1.3.3 禹庙建筑与禹祀风俗研究综述
        1.3.4 中国建筑的文化价值研究综述
        1.3.5 晋陕黄河沿岸祠庙建筑研究综述
        1.3.6 国外建筑复原与价值再利用研究综述
    1.4 研究开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路径
2 禹庙建设的背景解读
    2.1 夏禹祭祀
        2.1.1 夏禹
        2.1.2 夏禹祭祀及其历史发展
    2.2 禹庙概况
        2.2.1 禹庙
        2.2.2 禹庙分布与地域特点
    2.3 禹庙空间特征
        2.3.1 择址特征——从山水“寻胜”到“制宜”
        2.3.2 布局特征——叙事流线与祭祀轴线
    2.4 本章小结
3 禹门口大夏禹王庙概况
    3.1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禹庙建设的历史环境
        3.1.1 大夏禹王庙的历史人文环境
        3.1.2 大夏禹王庙的自然山水环境
        3.1.3 大夏禹王庙的地域营建环境
        3.1.4 大夏禹王庙与“龙门胜景”
    3.2 禹门口大夏禹王庙历史发展
        3.2.1 先秦至两宋——“禹凿龙门”与早期禹庙建设
        3.2.2 元明清时期——“大夏禹王庙”的历史发展
        3.2.3 建国后——禹庙毁弃与新功能的植入
    3.3 本章小结
4 禹门口大夏禹王庙的历史空间推演
    4.1 提领梳要——大夏禹王庙空间要素挖掘
        4.1.1 历史方志中的空间要素挖掘
        4.1.2 口述历史资料中的空间要素挖掘
        4.1.3 历史图绘中的要素标注与特征提取
        4.1.4 历史影像中的要素标注与特征提取
        4.1.5 历史空间要素的提炼汇总
    4.2 空间解读——大夏禹王庙空间构成解析
        4.2.1 基址分析——基于遗址航拍测绘图的基址探讨
        4.2.2 山水空间
        4.2.3 轴线空间
        4.2.4 景致空间
        4.2.5 空间耦合
    4.3 平面推演
        4.3.1 东禹庙前导部分
        4.3.2 东禹庙轴线院落
        4.3.3 东禹庙西侧景致空间
        4.3.4 东禹庙东侧景致空间
        4.3.5 西禹庙轴线空间
        4.3.6 西禹庙景致空间
        4.3.7 整体空间推演成果
    4.4 单体建筑
        4.4.1 元明清时期韩城、河津及周边地区建筑营建的一般规律
        4.4.2 大夏禹王庙单体建筑营建特征与关键控制尺寸
        4.4.3 单体建筑推演
    4.5 本章小结
5 禹门口大夏禹王庙营建理念探讨
    5.1 禹门口大夏禹王庙的相址寻胜与建设
        5.1.1 “山水环合”——空间要素的层次性利用
        5.1.2 “因借增减”——山水要素的特质化经营
    5.2 禹门口大夏禹王庙的空间塑造
        5.2.1 “跨塬逐形,踞山为势”——“形势”与禹庙建设
        5.2.2 “高下相衬,虚实相应”——“高下”与“虚实”
        5.2.3 “尺律不滞,恬迫不拘”——“比例”与“尺度”
        5.2.4 “旷奥两宜,疏密相间”——“旷奥”与“疏密”
    5.3 禹门口大夏禹王庙的理景特色
        5.3.1 “临渊登阜,因序导之”——时序性
        5.3.2 “川急峦峙,物类聚之”——主题性
        5.3.3 “兴时状物,佳则揽之”——整体性
    5.4 禹门口大夏禹王庙的塑境升华
        5.4.1 “绩着河山,万世永赖”——联额的隐喻与象征
        5.4.2 “诗书知着,世所常乐”——诗文传记的标识与记忆
    5.5 本章小节
6 禹门口大夏禹王庙价值再利用
    6.1 禹门口大夏禹王庙价值分析
        6.1.1 社会价值
        6.1.2 历史价值
        6.1.3 发展价值
    6.2 大夏禹王庙价值再利用途径
        6.2.1 构建“山-水-建筑-人”一体的当代建筑创作新范式
        6.2.2 继承发扬大夏禹王庙历史文化价值
    6.3 本章小节
7 结语
    7.1 大夏禹王庙的建筑特点
    7.2 大夏禹王庙与山水环境
    7.3 大夏禹王庙的人文涵养
    7.4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10)结合山水环境与城市形态演变研究的梅城镇中心城区绿色网络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研究来源与经费支持
    1.4.研究对象与范围
    1.5.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1.5.1.中国城市历史形态学相关研究
        1.5.2.山水环境与城市营建相关研究
        1.5.3.梅城镇相关研究
        1.5.4.总结
    1.6.研究方法
    1.7.研究框架
2.梅城镇城镇发展背景
    2.1.钱塘江流域城镇产生与发展
        2.1.1.春秋“广土众民”政策
        2.1.2.三国时期孙吴征服山越
        2.1.3.晋代八王之乱后北方人口南移
    2.2.梅城镇建置沿革
        2.2.1.县治时期
        2.2.2.州府治所时期
        2.2.3.后州府治所时期
3.梅城镇山、水、城格局特征
    3.1.城坐山中、山嵌城内
    3.2.城拥二湖、水抱城下
        3.2.1.三江之水
        3.2.2.陂塘湖泊
        3.2.3.沟渠河流
    3.3.山、水、城的总体空间格局
        3.3.1.山水环境中的城镇选址
        3.3.2.山水环境中的营建布局
4.梅城镇历史形态演变
    4.1.两宋时期
        4.1.1.唐宋时期的罗城与子城
        4.1.2.城镇街道结构与分布特征
        4.1.3.城镇建筑与用地平面布局
        4.1.4.城镇水利系统发展
    4.2.明清时期
        4.2.1.明初移城考证
        4.2.2.明清营城规模与营城技术
        4.2.3.城镇街道结构与分布特征
        4.2.4.城镇建筑与用地平面布局
        4.2.5.城镇水利系统发展
    4.3.民国至富春江水库蓄水前(1912-1969)
        4.3.1.民国时期东、西、北三面城墙拆除
        4.3.2.城镇街道结构与分布特征
        4.3.3.城镇建筑与用地平面布局
        4.3.4.城镇水利系统发展
    4.4.富春江水库蓄水后(1969-2019)
        4.4.1.利用古城墙与护城河修建防护工程
        4.4.2.城镇街道结构与分布特征
        4.4.3.城镇建筑与用地平面布局
        4.4.4.富春江蓄水后的城镇水系变化
    4.5.本章小结
        4.5.1.“四筑两迁”形成近代城址
        4.5.2.唐代至民国时期规模递减的“围郭型府城”(884-1938)
        4.5.3.民国城墙拆除后的“嵌入型城中城”(1938至今)
        4.5.4.城内水系向南集中,西湖由城外湖变为城内湖
5.以山水环境为主导的城镇形态演变影响因素解析
    5.1.山水环境与城镇营建(直接影响)
        5.1.1.山水环境对古代城墙平面形态的影响
        5.1.2.山水环境对宋代城镇街道布局影响
        5.1.3.山水环境对城镇桥梁的空间分布影响
        5.1.4.山水环境对城内井泉分布的影响
    5.2.山水环境与军事重镇(间接影响)
        5.2.1.宋代战争焚掠后的城垣重建与官仓修筑
        5.2.2.明代初期以军事控守为主的城镇布局
    5.3.山水环境与商贸据点(间接影响)
        5.3.1.因水而兴,城镇的渡口、码头发展
        5.3.2.因水而聚,明清时期商帮会馆发展
    5.4.山水环境与梅城镇历史风景营建
        5.4.1.梅城与严陵八景
        5.4.2.梅城镇水利风景营建
        5.4.3.梅城镇风景建筑营建
6.山水环境背景下城镇景观营建的借鉴与发展
    6.1.古城营建智慧对当代城镇发展的借鉴意义
        6.1.1.保护老城山、水、城空间格局,修复被切割的自然环境
        6.1.2.延续老城历史街道形态,平衡新增要素与整体的关系
        6.1.3.重塑老城核心城镇空间,保留城镇历史原真性
        6.1.4.更新南城墙段公共空间,重现新安江畔边界活力
        6.1.5.控制新增建筑体量布局,构建和谐的古城新貌
    6.2.案例借鉴一:济南大明湖风景名胜区及环城公园
        6.2.1.项目背景
        6.2.2.规划策略
        6.2.3.借鉴与启示——城水关系的重构
    6.3.案例借鉴二:拉斯萨利纳斯(Las Salinas)总体规划
        6.3.1.项目背景
        6.3.2.规划策略
        6.3.3.借鉴与启示——城市社区与山水环境的空间联系构建
    6.4.案例借鉴三:清溪川河道复兴
        6.4.1.项目背景
        6.4.2.规划策略
        6.4.3.借鉴与启示——环境问题、场所文化衰退的解决方案
    6.5.案例借鉴四:Discovery Halts景观改造
        6.5.1.项目背景
        6.5.2.设计特点
        6.5.3.借鉴与启示——场所历史遗迹的多元体验
    6.6.案例借鉴五:厦门老剧场文化公园
        6.6.1.项目背景
        6.6.2.设计特点
        6.6.3.借鉴与启示——老旧街区的活力复兴
7.梅城镇中心城区绿色网络构建
    7.1.上位规划
    7.2.现状综合分析
        7.2.1.区位条件
        7.2.2.自然环境基础
        7.2.3.社会人文基础
        7.2.4.中心城区现状用地条件
        7.2.5.中心城区现状交通条件
        7.2.6.中心城区现状绿色空间
        7.2.7.中心城区空间形态分区
        7.2.8.中心城区现状水系
        7.2.9.中心城区现状景观资源
        7.2.10.现状古街面貌
        7.2.11.现状问题总结与场地综合评价
    7.3.规划方案
        7.3.1.规划范围确定
        7.3.2.规划目标与定位
        7.3.3.规划平面
        7.3.4.规划策略
        7.3.5.绿色网络构建
    7.4.规划专项
        7.4.1.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
        7.4.2.中心城区风景视廊规划
        7.4.3.中心城区水系统规划
        7.4.4.中心城区生态驳岸规划
        7.4.5.中心城区植物分区规划
    7.5.重要节点设计——“玉带河”水系连通沿岸景观设计
        7.5.1.设计地块范围
        7.5.2.设计地块现状
        7.5.3.设计主题——“纽带”
        7.5.4.设计平面
        7.5.5.设计分析
        7.5.6.设计分区
        7.5.7.设计专项
        7.5.8.技术经济指标
8.研究总结
    8.1.研究成果
    8.2.创新点
    8.3.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四、绍兴目标:营建生态园林城市(论文参考文献)

  • [1]越中山水园林营建思想研究[D]. 王祎洁.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2]浙江洞天福地景观变迁及特征研究[D]. 郑青青.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3]浙江寺观园林遗存择要研究[D]. 钱吟柠.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4]浙西山区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研究 ——以杭州清凉峰镇为例[D]. 林麒琦.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5]萧绍圩区水利景观研究[D]. 施秀晶.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6]浙江金华市传统村落的理水生态智慧研究[D]. 林俏.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 ——以武汉中法生态城什湖湿地公园为例[D]. 赵琦.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基于雷州传统城水关系研究的雷州城市中心水系景观规划设计[D]. 路杭.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9]晋陕黄河禹门口大夏禹王庙历史研究[D]. 杨凌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结合山水环境与城市形态演变研究的梅城镇中心城区绿色网络构建[D]. 王资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绍兴目标: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