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调查分析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调查分析

一、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新光,焦灵玉,祝国平[1](2022)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的历史变迁、演进特征与改革取向》文中提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事关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直接关乎能否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在动态演进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法律禁止政策松动—法律允许政策规范—法律保护政策支持与成熟"的历史变迁过程,并具有紧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追求规模效应向质量效应、单一目标向多维目标演进的特征。当前,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应当坚持"三权分置"的改革取向、坚持服务巩固拓宽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目标、坚持在"先试先行"中总结经验的政策路径、坚持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政策导向来完善政策体系。

杨彩林,曹秋菊,陈胜美[2](2021)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评价及防范——基于贷款供给方视角》文中指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在试点中日渐凸显的风险已成为金融机构惜贷、惧贷的重要原因,也是其业务发展慢、推广难的首要障碍。通过走访、咨询、问卷调查及对试点地区已出现的风险案例的分析,把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从金融机构的视角识别为制度风险、经营风险、抵押物风险、金融风险,并从理论上深入剖析这些风险的引致因素;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风险因素层次结构模型,对各类风险及其引致因素进行评估;最后依据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以期为金融机构有效防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风险提供借鉴与参考。

苗绘[3](2021)在《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创新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中央十分关注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优先发展农业农村问题。我国人多地少,人地冲突严重,仅有全球7%的耕地,却肩负着全球22%人口的粮油供应重担。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细碎化现象严重,农民耕种土地机械化程度低、土地收益低;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许多地方出现土地撂荒现象,这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由此,农村迫切需要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目前农村土地流转虽已形成一定规模,但是传统土地流转方式成本高、效率低,流转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而土地信托作为一种新型土地流转模式,以其稳定性、规范性、高效率规避了传统土地流转形式的缺点,能够促进农村土地高效有序流转。目前,在浙江绍兴、湖南益阳、福建沙县等地,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已经试点成功,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但在其他地区,受经济发展状况、金融业发达程度、农民思想观念等因素影响,土地信托流转尚未得到推广。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土地流转为研究对象,以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创新和推广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我国土地信托流转的发展现状、面临障碍及深层次原因,调研农户和信托机构参与土地信托意愿并进行博弈分析,借鉴国际经验提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信托高级模式和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上,本文一方面丰富了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研究,对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种类、功能和实践有了更全面的描述,完善了农村土地流转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本文更丰富了土地信托的相关研究,对于土地信托中的信托关系有了详尽的梳理,特别是对受托人制度提出了创新的思路,拓宽了受托人的范围,增加了受托人权利和收益的分析和阐述,使得土地信托理论更加丰富。实证上,本文设计调查问卷开展实地调研,选取来自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00多个村庄的农户1668个、全国信托机构68家开展参与土地信托意愿的调查,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对农户、信托机构参与土地信托影响最大的因子,并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信托机构参与土地信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构建了农户、信托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府土地信托四方博弈模型,分析各方的博弈诉求和博弈策略,探寻均衡策略和均衡利益。有助于寻求效率更高的策略,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实践中,本文提出的土地信托高级模式开发和受托人制度创新,以及将社会资本引入土地流转的金融制度安排和配套服务保障机制,有助于解决目前土地信托面临的现实难题,帮助农村土地高效顺畅地流转。这不仅能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而且能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益、推进城镇化建设。其对策建议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可操性,在我国农村地区应用,会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研究包括七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提出土地流转信托问题,找准研究方向。第二部分,运用农业规模经济理论、信托理论、博弈论等原理,阐明土地信托理论基础。并界定土地信托内涵、要素,阐明从试点地区向全国推广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第三部分阐述土地信托模式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第四部分阐明我国农村土地信托流转现状,对既有土地信托模式的做法、特色和经验进行总结,并进行效益评价。第五部分是开展农户、信托机构参与土地信托流转意愿的调查和实证分析。先运用交叉分析法分析影响信托主体参与土地信托意愿的因素;再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信托主体参与土地信托意愿最大的因子。之后用二元、多元Logistic模型对重要因素影响信托主体参与土地信托意愿的结果进行实证检验。第六部分是分析土地流转信托主体的博弈诉求和博弈策略,构建政府、农户、信托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四方博弈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试点地区土地信托模式的效益进行检验。第七部分是创新提出农村土地流转信托的高级模式,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土地流转信托机制。本文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一是设计调查问卷开展实地调研。选取来自30个省1000个村庄的农户1668个进行农户参与土地信托意愿的调查,同时选取来自全国的信托机构68家为样本进行信托机构参与土地信托意愿的调查。分别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农户和信托机构参与土地信托的最大影响因子,并用二元和多元Logistic模型对因子影响主体参与土地信托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二是运用博弈分析法,构建了政府、农户、信托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四方博弈模型,分析了博弈主体的诉求和博弈策略,阐明四方博弈主体的冲突和解决机制。以便寻求更高效率的土地信托流转对策,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三是用SWOT方法分析多种土地信托模式的优缺点,面临机遇和挑战。四是用案例分析法考察试点地区土地信托模式的做法、特色、经验和效益。本文创新点在于:(1)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本文将信托和土地流转结合起来,研究我国土地流转信托问题。构建了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托机构、政府土地信托四方博弈模型。并运用四方博弈模型分析各主体的博弈决策和博弈冲突,寻求利益均衡点,使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行为选择达到“纳什均衡”。(2)创新提出土地集合信托高级模式,包括农地整合开发型和农业产业链型土地集合信托模式。一方面,高级模式中提出增设具有专业财富管理能力的农村金融机构为受托人、并设立土地信托银行来完善土地信托的主体,拓宽受托人范围、构建运营及盈利模式;一方面,高级模式中提出土地信托流转的融资模式,推进土地资本化。探索将金融资本引入土地信托流转的流程,并构建配套的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支持模式;(3)构建“六位一体”的土地信托运行机制,所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应完善政府激励机制、市场营销机制、金融支持机制、中介服务机制、风险控制机制、监督管理机制,以便推进农村土地集合信托高级模式在我国的推广和运用。本文对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种类、功能和实践有了更全面的描述,对土地信托受托人资质范围的界定提出了创新思路,完善了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信托理论。本文提出农地整合开发型和农业产业链型集合信托高级模式、将金融资本引入土地流转过程,并构建配套的法律和金融等服务保障机制,有助于解决目前我国土地信托流转面临的现实难题,帮助农村土地高效有序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龙超洁[4](2021)在《“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村土地利益共享机制研究 ——以落花屯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郭鹏[5](2021)在《土地经营权流转期限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祝洪章[6](2021)在《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问题,具有鲜明效率维度的价值追求和经济属性。立足中国特殊国情、农情,耕地流转问题不单纯是经济效率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在自发演化力量和有意识构建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具有自身特定的演进规律。我国现行耕地“三权分置”改革就是考虑到耕地流转的多重属性,通过权利分层方式,兼顾耕地社会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这是理解当下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问题的前提,是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制度环境。主流经济学推崇的简约理论模型的研究范式在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上存在明显的缺陷。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理论研究方法,从历史演进规律、制度逻辑的宏观视角,顺推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制度环境因素;从制度目标、制度机制的应然预设与流转运行和流转制度经济影响绩效实然状态的差异,逆推权利结构设计和流转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终,针对问题成因提出优化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本文分析了建国至今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历程和演化规律,提出农地产权制度存在制度价值复合化取向,呈现渐进、路径依赖式演化模式,具有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相结合,服务于国家城乡关系的国家意志等发展演进规律。“三权分置”改革以农户分化发展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遵循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历史规律,依托多重制度逻辑框架,将“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作为多重逻辑兼容的指引,通过“地权细分”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载体,通过“走廊调控”方式为多重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通过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动力。经营权流转制度是以经济绩效为主导逻辑的农地产权交易制度,相关的政策制定和立法近年取得较大发展。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目标主要是优化耕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保障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实现以上预设功能,国家通过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稳定机制三种制度机制综合推进流转改革。激励机制包括鼓励主体分流、客体强权赋权和完善流转交易市场体系等;约束机制包括设立农地集体所有的制度红线、流转用途红线、农民权利保护红线等;稳定机制包括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等。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规模、流转主体、流转方式、流转合约、流转价格、流转效力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宏观时空角度,运用LMDI法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微观农户行为角度,基于农户流转规模决策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流转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农户耕地禀赋效应以及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等对流转决策的影响。对照流转制度功能目标定位,本文分别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耕地配置绩效、生产效率绩效、粮食安全保障绩效。研究发现,虽然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耕地配置效率,但面积和地块细碎化和耕地撂荒等问题依然存在;耕地流转制度提升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对流转双方、全国区域间影响存在较强的异质性;现有耕地流转制度对流转“非农化”“非粮化”抑制效果不佳,经济发达地区的流转“非农化”明显,非粮食主产区流转“非粮化”明显,粮食主产区也存在流转“非粮化”趋势。依循“制度环境-制度逻辑-制度功能-制度机制-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进程的渐进性约束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产权结构-行为激励与约束-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耕地“三权”赋权方案不确定性、立法内容与技术缺陷影响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制度交易成本”分析,本文得出了农户政策认知弱、流转交易平台建设滞后、交易监管薄弱、交易信息化程度低等因素增加了制度交易成本,造成流转制度绩效损失的结论。针对制度环境,本文提出耕地经营权流转应与农业非农转移、城市及乡村非农产业吸纳能力、农业技术进步水平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相适应发展,加快协同配套进程推进。针对赋权环节,本文建议应捋顺三权关系,采取“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路径,完善立法以减轻经营权非经济属性功能负荷;针对流转制度运行,本文提出从规模化思路、政策指导、主体培育、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降低经营权流转制度交易成本,提高流转制度效能。

陈海燕[7](2020)在《四会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宝贵的财富,推进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农业建设都离不开土地,土地问题更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所在。2015年颁布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文件,首次提出“三权分置”的构思,即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不动摇的前提下,将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所有权与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改革。三权分置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践中一项重要的思想创新与突破,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及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权关系,推动土地流转工作有效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更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乡村振兴战略、三权分置改革、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大背景下,研究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显得十分必要。当前四会市正在积极创建广东省全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因此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积极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提高农村土地流转效率,对发挥土地价值、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四会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统计分析、实地问卷调查等方法,掌握四会市农村土地流转基本情况,发现四会市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土地流转信息、价格不透明;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流向规模化农业经营主体少;土地弃耕问题严重;缺乏有效的政府推动作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政策法规不健全;土地规模化程度不高;思想认识不到位;市场化流转平台发育不完善;农地流转后农民权益保障不到位。为此,为破解四会市当前存在的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推进该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有效及顺利进行,从四会市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以下解决对策:加强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职能、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及完善土地流转纠纷处理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培育规模经营主体。

李想[8](2020)在《宁夏生态移民村农地流转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和城市化进程在我国呈纵深发展态势,农地作为自然资源的市场价值愈加重要,农地流转增速明显提高。正确认识生态移民村农地流转问题,成为当前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盘活农地资源、促进生态移民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平罗县、永宁县及同心县为生态移民田野点进行纵向分析,并择取同为西部地区的甘肃白银市和同为民族地区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取样横向分析,通过两个维度的对比,结合宁夏生态移民村现阶段以出租、转包为主,以转让、入股和抵押为辅,尝试土地托管、信托等新型农地流转的主要方式,对比分析各种方式的优劣势,归纳总结农地流转对生态移民产生的实际影响。最后,对生态移民村中农地流转纠纷进行归类整理,发掘纠纷产生的主次原因,并依托村委会、各级政府、以及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和法院处理纠纷的具体差异与处理效果,创设性提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移民村乃至农村土地流转法律体系,从事前预防到事后监督两方面完善农地流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的不足,以期建设科学、规范的农村农地流转乃至土地法律体系。

崔建蕴[9](2019)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研究 ——以孟楼镇为例》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农村改革涉及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目标更加多元、影响因素更加多样、任务也更加艰巨。2016年起,全国各省市积极推进“三权分置”政策,在政策推动下,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如何在“三权分置”政策背景下,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进行战略规划,形成合理化路径,成为了各级政府关心的话题。本文以孟楼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借助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土地基础设施差、农民就业体系不完善和信访渠道不畅通等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机制、政策、经济三个方面,笔者从这三个方面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三个角度提出了如下八条可行性对策建议:完善配套措施、强化工作统筹、搞好前期规划、完善纠纷处理机制、加快经营权确权行动、完善配套法规建设、经济监管体系建设、加大农村金融改革政策落地力度。本文充分结合农村土地改革的时代背景,基于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进行战略规划,具有较高的理论指导性。从实践意义层面看,通过对孟楼镇充分的实地调研,借助大量的实证调查结果,总结分析出三权分置背景下孟楼镇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提出结合时代背景、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对策,能够为今后其他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指导,具有较高的实践研究价值。

沈国辉[10](2019)在《泰安市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其中土地是农业的基础,是农民最重要的资产,但由于我国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的束缚,农村土地无法得到高效的流转,农民的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试点工作,进一步缓解了农民通过土地融资难的问题。但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还处于探索阶段,农地流转及金融支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因此,本文将在农村土地流转及金融支持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全国优秀试点单位土地融资模式,并结合泰安市农村土地流转的融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调研分析,提出泰安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的政策优化思路建议,为泰安市农村土地流转及金融支持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本文以产权理论、农地规模经营理论、农地融资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查阅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全国优秀试点单位的经典融资模式,收集总结了泰安市农村土地流转融资需求的调查问卷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泰安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政策的优化思路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研究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及金融支持的现状。在土地流转方面,自2007年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面积持续扩大,截至2016年末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已达4.79亿亩,虽然土地流转的规模持续扩大,但总体增速出现了放缓;由于各地资源禀赋的差异,土地流转的比例在全国各省区间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总体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地流转比例要大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仍然以转包及出租为主,流转主体以农户为主,流转形式及主体较为单一;在土地流转金融支持方面,自2007年创立涉农贷款统计以来,我国的涉农贷款余额从6.1亿元增加至2016年末的28.2亿元、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从51.8亿元,增长到417.1亿元、农产品期货市场从无到有。但总体上仍然存在农村土地金融配套政策制度建设不到位、缺乏完善的土地流转金融支持体系及缺少金融产品支持体系等问题。(2)对泰安市农村土地流转的融资需求进行调研并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为了准确把握农村土地流转的融资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本文详细分析了来自泰安市的365份调查问卷,通过对数据中家庭及个人的数据特征分析着手,结合政策认知情况、资金需求特点,重点分析了影响农户土地流转的融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泰安市农户对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的政策非常了解的仅占13.42%。多数农户对于土地流转及金融政策不甚了解,农村土地流转的融资意愿总体并不高,只有40.82%的受访者愿意用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获融资.对各个数据特征的描述性分析表明,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利用农村土地流转进行融资的意愿就越强烈,高中及以上学历水平的农户愿意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贷款的比例高于50%;对土地政策、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政策越了解、其融资意愿越强,对于政策了解程度选择“非常了解”的,其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的意愿均在50%以上;未来五年有贷款打算的受访者,其融资意愿较高。(3)通过对泰安市抵押融资贷款现状及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提出了泰安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政策优化思路建议。在对比全国不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经典模式的基础上,基于泰安市农村土地流转的融资需求分析,提出“政府统筹+市场化运作”优化思路。其中政府统筹是在保障政策先行的基础上,给予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的政策及流程上的支持与主导。加强政府协调机制建设,统筹各部门、各机构间的沟通协调,督促大家各司其职,在必要时增加政府支持力度,成立政策性功能部门或风险补偿基金,强化政府导向,引导辖内农地流转金融支持方向;市场化运作是基于政府统筹安排的基础上,针对农户、金融机构解决政策上、流程上的问题之后,进一步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的风险,提高农户、金融机构参与土地流转及金融支持的积极性,对泰安市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模式具有政策优化意义。

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的调查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的历史变迁、演进特征与改革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的演进历程
    (一)1978年到1987年,是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法律禁止和政策松动时期
    (二)1988年到2002年,是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法律许可和政策规范时期
    (三)2003年到2014年,是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法律保护和政策支持阶段
    (四)2015年至今,是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法律保护和政策成熟阶段
三、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的演进特征
    (一)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逐步与国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逐步由追求规模效应向追求质量效应转变
    (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逐步由政府意志向涵盖主体的利益诉求转变
    (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一直围绕现实问题进行动态调整
四、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的改革取向
    (一)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顶层设计应继续坚持“三权分置”的政策方向
    (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应继续坚持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目标
    (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应坚持在“先试先行”中总结经验的政策路径
    (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应继续加强与社会保障和财政金融的政策协同

(2)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评价及防范——基于贷款供给方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的研究
    (二)关于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的研究
    (三)文献评价
三、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供给方面临的风险
    (一)制度风险
    (二)经营风险
    (三)抵押物风险
    (四)金融风险
四、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评价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三)构建风险因素层次结构模型
    (四)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评价过程
        1.构建判断矩阵
        2.权重向量计算
        3.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4.权重计算及一致性分析
五、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及土地经营权的价值评估体系,防范抵押物风险
    (二)参与者要熟悉和执行相关的土地法律法规,消除制度风险
    (三)拓宽农业保险的范围,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防范经营风险
    (四)完善贷款担保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防范金融风险

(3)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创新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农村土地流转信托的理论基础
    2.1 农村土地信托的内涵和要素
    2.2 农村土地流转信托理论基础
    2.3 我国农村地区推广土地流转信托的必要性
    2.4 我国农村地区推广土地流转信托的可行性
第三章 发达国家农村土地流转信托模式经验借鉴
    3.1 美国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做法及成效
    3.2 日本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做法及成效
    3.3 农村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国际经验
第四章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信托发展现状及模式分析
    4.1 中国土地资源及土地流转现状
    4.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信托发展现状
    4.3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第五章 信托主体参与土地流转信托意愿实证分析
    5.1 农户参与土地流转信托意愿实证分析
    5.2 信托机构参与土地流转信托意愿实证分析
第六章 土地流转信托中四方博弈模型构建
    6.1 土地流转信托中的博弈主体及博弈策略
    6.2 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双方博弈模型
    6.3 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信托机构三方博弈模型
    6.4 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托机构与政府四方博弈模型
第七章 中国农村土地集合信托模式创新及机制构建
    7.1 中国农村土地集合信托模式创新
    7.2 中国农村土地集合信托机制构建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农户参与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意愿调查
    2 信托机构参与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意愿调查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述评
        (一)关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研究述评
        (二)关于我国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研究述评
        (三)关于家庭承包耕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研究述评
        (四)关于农地制度绩效的研究述评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耕地
        二、耕地经营权及耕地经营权流转
        三、制度及制度绩效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制度经济学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
        三、多重制度逻辑理论
        四、小农经济与规模经济理论
        五、土地用益物权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三权分置”改革制度逻辑
    第一节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演进特征
        一、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
        二、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特征
    第二节 “三权分置”改革的多重制度逻辑
        一、以“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指引
        二、通过“地权细分”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载体
        三、以“走廊调控”方式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
        四、以“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动力
        五、“三条底线”与“放活经营权”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与运行机制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立法现状
        一、《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相关规定
        二、《民法典》物权编关于土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相关规定
        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办法》关于经营权流转内容的相关规定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
        一、耕地配置优化功能
        二、生产效率优化功能
        三、粮食安全保障功能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运行机制
        一、流转激励机制
        二、流转约束机制
        三、流转稳定机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
        一、流转规模方面
        二、流转主体方面
        三、流转方式方面
        四、流转合约方面
        五、流转价格方面
        六、流转效力方面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一、LMDI法模型设计
        二、变量解释
        三、数据来源
        四、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微观决策与影响因素
        一、农户耕地流转规模决策模型
        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
        三、农户耕地禀赋效应
        四、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绩效评价
    第一节 耕地配置方面的绩效评价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撂荒”的影响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与规模种植
    第二节 生产效率方面的绩效评价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设计
        二、变量与数据
        三、结果分析
    第三节 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绩效评价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农化”的影响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粮化”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根源分析
    第一节 制度环境发展进展约束
        一、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约束
        二、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衔接程度约束
    第二节 三权赋权方案解读的不确定性
        一、“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经营权(不动产租赁权)”赋权方案
        二、“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用益物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
    第三节 立法内容与立法技术缺陷
        一、现行法律对承包权的性质、内容没有明确规定
        二、涉及经营权性质的部分表述容易引发歧义
        三、法条对承包权受让与经营权受让的身份未区分
    第四节 流转制度实施环节交易费用高
        一、农户对流转制度认知度差
        二、耕地流转市场交易平台建设滞后
        三、耕地流转外部监管缺失
        四、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规范性差
        五、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信息化水平低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提升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持续引导农村人口有序转移
        一、引导务农人口的城镇化转移
        二、引导务农人口的农村非农产业转移
        三、推进转移人口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节 推进生产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双轮驱动协调
        一、推进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互补与转化
        二、科学设计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优序与组合
    第三节 采用“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方案
        一、“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架构
        二、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优势
        三、逐步实现承包权对承包经营权的替代
        四、明确承包权成员权性质与内容
    第四节 加强立法平等保护耕地经营权
        一、明确经营权“分段”式用益物权权利期限细分模式
        二、修改完善现有经营权权属性质法条内容
    第五节 加强耕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分类指导
        一、根据城乡融合差异重点对规模化路径进行分类指导
        二、根据农业现代化模式差异重点对适度规模标准进行分类指导
        三、根据粮食安全功能差异重点对流转租金、租期进行分类指导
    第六节 加快耕地流转市场体系建设
        一、建立完善耕地流转公开交易平台
        二、加强流转合同管理
        三、优化耕地经营权流转抵押担保等配套服务
        四、加强承包地流转及流转用途的监督管理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表附录
图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四会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
        1.2.2 农村土地流转经营规模的研究
        1.2.3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研究
        1.2.4 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研究
        1.2.5 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研究
        1.2.6 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研究
        1.2.7 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农村土地流转
        2.1.2 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
        2.1.3 三权分置
    2.2 农村土地流转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土地产权理论
        2.2.2 土地地租理论
        2.2.3 规模经济理论
        2.2.4 “三权分置”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四会市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
    3.1 .四会市农村发展现状
    3.2 四会市农村土地流转总体概况
    3.3 四会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基于问卷调查
        3.3.1 农户流转意愿分析
        3.3.2 农村土地流转动因分析
        3.3.3 农村土地流转约束因素分析
        3.3.4 农村土地流转方式分析
        3.3.5 农村土地流转对象调查
        3.3.6 流转信息获得渠道分析
        3.3.7 农村土地流转价格分布
        3.3.8 农村土地流转价格满意度分析
        3.3.9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规范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四会市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四会市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4.1.1 土地流转信息、价格不透明
        4.1.2 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
        4.1.3 流向规模化农业经营主体少
        4.1.4 土地弃耕问题严重
        4.1.5 缺乏有效的政府推动作用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政策法规不健全
        4.2.2 土地规模化程度不高
        4.2.3 思想认识不到位
        4.2.4 市场化流转平台发育不完善
        4.2.5 农地流转后农户权益保障不到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内农村土地流转经验与借鉴
    5.1 国内农村土地流转经验
        5.2.1 佛山市南海区模式
        5.2.2 泰安市宁阳县模式
        5.2.3 浙江省湖州市模式
        5.2.4 河南省邓州市模式
        5.2.5 信阳市江湾村模式
    5.2 国内农村土地流转经验的借鉴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四会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研究
    6.1 加强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职能
    6.2 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及完善土地流转纠纷处理机制
    6.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4 培育规模经营主体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四会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宁夏生态移民村农地流转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宁夏生态移民村农地流转概述
    第一节 宁夏生态移民村基本情况
    第二节 宁夏生态移民村农地流转基本情况
    第三节 与其他省市生态移民村农地流转对比分析
第二章 宁夏生态移民村农地流转方式解析
    第一节 宁夏生态移民村农地流转主要方式
    第二节 农地流转方式的差异性比较
    第三节 农地流转方式产生的影响与效果
第三章 宁夏生态移民村农地流转纠纷及解决
    第一节 宁夏生态移民村中农地流转纠纷主要类型
    第二节 宁夏生态移民村农地流转纠纷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宁夏生态移民村农地流转纠纷解决方式比较
第四章 生态移民村农地流转相关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建立科学的农村土地流转法律规范体系
    第二节 规范农地流转辅助机构的设立
    第三节 完善农地流转纠纷解决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研究 ——以孟楼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主要内容
        3.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点及难点
二 调查研究设计
    (一)调查思路
        1.调研设计
        2.调研对象选取
        3.调研样本选取
        4.调研过程阐述
    (二)调研方法和检验
        1.调研方法
        2.信度和效度检验
    (三)调研的环节和难点
        1.调研的环节
        2.调研的重点和难点
三 孟楼镇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现状
    (一)孟楼镇“三权分置”实施概况
        1.集中流转土地经营权
        2.扎实推进土地整理
        3.实施土地经营权再流转
    (二)孟楼镇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实施情况评价
        1.孟楼镇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评价过程
        2.孟楼镇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实施情况评价结果
四 孟楼镇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基本保障体系不健全
        1.就业指导体系存在欠缺
        2.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3.经济效益满意度不高
    (二)经营者主体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
        1.农村土地基础设施较差
        2.流转期限满意度不高
    (三)政府监管体系不健全
        1.信访渠道不畅通
        2.政策执行偏差
五 构建孟楼镇农村土地经营权高效流转机制
    (一)健全农民基本保障体系
        1.完善养老和就业保障体系
        2.完善纠纷处理机制
    (二)优化经营权流转环境
        1.完善配套措施
        2.经济监管体系建设
    (三)完善经营权流转推进机制
        1.强化工作统筹
        2.搞好前期规划
        3.加快经营权确权行动
        4.完善配套法律体系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泰安市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
        1.3.1 数据来源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土地流转
        2.1.2 土地承包经营权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产权理论
        2.2.2 农地规模经营理论
        2.2.3 农地融资相关理论
3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及金融支持现状及问题
    3.1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3.1.1 近年来我国土地流转的政策背景分析
        3.1.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3.2 全国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3.2.1 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3.2.2 农地流转的金融支持业务开展现状
        3.2.3 农地流转金融支持存在问题
    3.3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优秀试点模式解析
        3.3.1 广东省德庆县模式
        3.3.2 云南省鲁甸县模式
        3.3.3 山东省枣庄市模式
4 泰安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数据来源
    4.2 数据特征分析
        4.2.1 农户个人数据特征分析
        4.2.2 农户家庭数据特征
        4.2.3 农户政策认知特征
        4.2.4 农户资金需求特征
    4.3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需求分析
    4.4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4.4.1 农户个人特征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需求的影响分析
        4.4.2 农户家庭特征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需求的影响分析
        4.4.3 农户政策认知情况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需求的影响分析
        4.4.4 农户的资金需求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需求的影响分析
    4.5 研究结果总结
5 泰安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现状分析及政策优化思路建议
    5.1 我国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5.1.1 泰安市农地流转金融支持政策情况
        5.1.2 泰安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开展情况
        5.1.3 与全国优秀试点单位的模式比较及问题分析
    5.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优化原则
        5.2.1 坚持政府参与支持
        5.2.2 保障农民自由选择权利
        5.2.3 必须充分处置风险因素
    5.3 泰安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优化思路建议
        5.3.1 政府统筹为主导完善政策机制建设
        5.3.2 市场化运作带动参与主体积极性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创新与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的调查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的历史变迁、演进特征与改革取向[J]. 李新光,焦灵玉,祝国平. 经济问题, 2022(01)
  • [2]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评价及防范——基于贷款供给方视角[J]. 杨彩林,曹秋菊,陈胜美.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21
  • [3]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创新与机制研究[D]. 苗绘. 河北大学, 2021
  • [4]“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村土地利益共享机制研究 ——以落花屯村为例[D]. 龙超洁. 贵州财经大学, 2021
  • [5]土地经营权流转期限法律制度研究[D]. 郭鹏. 西南大学, 2021
  • [6]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D]. 祝洪章.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四会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与对策研究[D]. 陈海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宁夏生态移民村农地流转法律问题研究[D]. 李想.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9]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研究 ——以孟楼镇为例[D]. 崔建蕴.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10]泰安市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研究[D]. 沈国辉.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