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淡水综合利用的灌溉策略

咸淡水综合利用的灌溉策略

一、咸水与淡水联合运用的灌溉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庞桂斌,张立志,丛鑫,潘维艳,徐征和,徐俊增[1](2021)在《微咸水灌溉下冬小麦光合作用与光响应曲线模拟》文中认为为揭示微咸水灌溉下冬小麦的光合生理响应机理,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典型引黄灌区开展了冬小麦微咸水灌溉大田试验,研究了两种灌溉处理(淡水处理(矿化度0 g/L)和微咸水处理(矿化度3 g/L))条件下,冬小麦抽穗期(2016年5月1日和2017年5月1日)和开花期(2016年5月10日和2017年5月12日)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限制值及光响应曲线模拟特征参数等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淡水处理相比,2016、2017年微咸水灌溉导致浅层(0~40 cm)土壤含盐量显着增加了37.8%、64.3%;抑制了抽穗开花期冬小麦的蒸腾作用,2016、2017年微咸水灌溉处理冬小麦抽穗期蒸腾速率降低了19.1%、31.4%,开花期降低了11.6%、11.0%;午前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受到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共同影响,午后由于非气孔因素的改善,微咸水处理冬小麦净光合速率超过淡水处理,却伴随着较高的气孔限制值。引入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进行光合特征参数拟合发现,微咸水灌溉有利于增强抽穗开花期冬小麦对于强光和高温的适应能力并且可以提升冬小麦利用弱光的能力,暗呼吸速率的下降可以保证较快的干物质累积。因此,微咸水灌溉并未对冬小麦抽穗开花期叶片光合作用产生负面影响,反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冬小麦利用光能的潜力。

闫思华,高艳明,王慧茹,李建设,王晓艳[2](2021)在《基于CiteSpace的农业微咸水灌溉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淡水资源短缺的背景下,寻找可替代水源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微咸水作为淡水重要的可替代资源,其分布广、储量大,目前已经得到了高度的重视。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有关农业微咸水灌溉的文献,以期揭示农业微咸水灌溉发展状况及研究前沿。结果表明:1) 1999—2019年,农业微咸水灌溉相关文献发文数量呈波动上升态势,并形成中文文献以杨劲松,王全九和外文文献以LI Peiyue、HUO Zailin等为主的核心作者群,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及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等发文数量较高的研究机构,核心作者群和各机构主要以小团队且分散式存在; 2)目前国内外农业微咸水灌溉研究主要聚焦于农业基础科学、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农作物、农业工程、水资源、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艺学等学科领域,这体现针对农业微咸水的相关研究各学科之间知识内容的相通性; 3)微咸水灌溉方式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内在机理研究、作物生长发育研究、脱盐策略、改善盐分积累等情况的研究,以及构建不同检测方法(模型、稳定同位素)可能成为近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趋势。

刘春成,崔丙健,胡超,吴海卿,马欢欢,崔二苹,马天,刘源,李中阳,樊向阳,李浩,高峰[3](2021)在《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对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探讨淡水资源匮乏地区微咸水与再生水的安全合理利用,通过盆栽上海青试验,以清水灌溉为对照,设置再生水灌溉(T1)、微咸水—再生水1∶2灌溉(T2)、微咸水—再生水1∶1灌溉(T3)、微咸水灌溉(T4)4种灌溉方式,研究了不同比例微咸水与再生水混合灌溉对土壤水盐、作物生物量(地上部和地下部)、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上海青收获后,不同比例微咸水与再生水混合灌溉处理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较清水灌溉(CK)均有所升高,其中T1、T2、T3处理土壤含水率与CK差异不显着,T4处理土壤含水率较CK差异显着(P<0.05),而各处理土壤含盐量与CK均差异显着;与T1处理相比,随着灌溉水中微咸水比重的升高,土壤含水率逐渐升高,且至T4处理时差异显着。(2)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对上海青地上部鲜重有一定影响,而对地上部干重以及地下部生物量无显着影响。与T1相比,T2、T3、T4处理上海青地上部鲜重均显着降低(P<0.05),降幅为24.78%~26.36%,地上部干重亦均降低,但差异不显着,降幅为19.14%~24.54%,地下部鲜重和干重无显着性变化。(3)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对上海青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POD活性、CAT活性)没有显着影响,对SOD活性具有显着的提升作用。与T1相比,T2、T3、T4处理叶绿素a含量分别降低4.98%,3.82%和9.26%,叶绿素b含量分别降低10.88%,8.20%和13.46%,叶绿素总量分别降低9.76%,6.12%和10.15%,CAT活性分别提高8.51%,8.51%和-19.15%,POD活性分别提高1.92%,17.24%和-2.87%,SOD活性分别提高104.07%,62.20%和41.67%。随着混合液中微咸水比重的升高,上海青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降低后升高,MD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4)基于第二代综合生物响应指数(integrated biological response version 2,IBRv2),综合考虑土壤水盐、作物生理指标以及再生水资源本身的局限性,在淡水资源匮乏地区利用微咸水灌溉时,可以考虑用再生水作为替代清水水源与微咸水配合使用,微咸水—再生水混灌比例以1∶1为宜。研究结果可为淡水不足地区利用微咸水(3 g/L)灌溉提供参考。

刘阳[4](2021)在《去电子微咸水灌溉与施氮对土壤水盐肥分布与棉花生长特征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新疆等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长期影响着灌溉农业的发展,开发利用劣质水资源对于新疆农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采用去电子微咸水灌溉,通过设置交替灌溉方式及施氮处理对土壤水盐肥分布状况、棉花生长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去电子微咸水与未去电子微咸水交替灌溉下棉花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单株叶片数、单株果枝数、结铃数、整株干物质重大小规律均表现为全生育期灌溉去电子微咸水最佳,而交替灌溉次之。且去电子微咸水灌溉时期愈多和灌溉时间愈早对于促进作物生长效能愈好。(2)在不同施氮制度下利用去电子微咸水灌溉有利于提升土壤存储水分能力,减少棉花根区土壤氮素残留,有利于促进棉花吸收利用。去电子微咸水灌溉下土壤含盐量较未去电子微咸水灌溉减小11.3~27.8%,平均土壤含水量较未去电子微咸水处理增大4.60~6.62%。(3)相同施氮总量条件下,适当降低蕾期、花铃期施氮量而增加盛铃期施氮量(N2)有利于提高棉花各生长指标及棉花总生物量与产量。在该施氮制度下利用去电子微咸水(DW2)灌溉较其他施氮制度处理棉花总生物量增大10.7~32.7%,其产量为540.36 kg/亩;未去电子微咸水(BN2)灌溉下棉花总生物量较其他施氮制度处理增大8.9~37.1%,其产量为522.25 kg/亩。(4)基于Logistic模型对各施氮制度下的棉花生长指标进行拟合,建立了棉花相应指标增长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棉花株高、总生物量、叶面积指数随生育时间的变化过程。

于翔[5](2021)在《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冀枣衡、沧州及宁柏隆等七大地下水漏斗区,尤其是河北省,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占全国的1/3,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国家高度重视,自2014年起在河北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得到显着改善。通过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落实,高质量完成地下水超采治理各项工作。本文采用大数据、组件和综合集成等技术,建立了集空间数据水网、逻辑拓扑水网和业务流程水网为一体的数字水网,研发数字水网集成平台,基于平台提供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过程化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应用,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河北省一体化数字水网。面向河流水系、地表水地下水等实体水网,将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等数据数字化、可视化,构建空间数据水网;将管理单元的对象实体逻辑和用水对象进行拓扑化、可视化,构建逻辑拓扑水网;采用知识图将业务的相关关系、逻辑关联进行流程化、可视化,构建业务流程水网。研发数字水网综合集成平台,搭建可视化操作的业务集成环境,通过三种可视化水网的集成应用构建一体化的数字水网,为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和水位考核评估提供技术支撑。(2)提出了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地下水数据资源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将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的数据、方法和模型等进行组件开发提供组件化服务,实现模型方法的融合。采用知识可视化技术描述应用主题、业务流程、关联组件和信息,实现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过程融合;将数据、技术及业务进行融合,基于平台、主题、组件、知识图工具组织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实现基于数字水网的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融合。(3)提供主题化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基于数字水网集成平台,按照业务融合应用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搭建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的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信息和计算服务。针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目标,采用组件及知识可视化技术将评价方法组件化、过程可视化,搭建过程化评价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在线评价和决策服务。根据地下水采补水量平衡原理,研究河北省超采区的地下水位考核指标制定的方法,基于数字水网搭建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考核和决策服务。

翟中民[6](2021)在《焉耆盆地博湖县灌区水盐平衡模拟及分析》文中提出焉耆盆地博湖县绿洲灌区在开都河流域临近博斯腾湖区域,是焉耆盆地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灌区,该绿洲区域耕地灌溉需水量为该区域总需水量的90%左右,是典型的干旱缺水绿洲农业灌区。近些年以来,由于水资源紧缺越来越严重,非农业用水量的不断增加,用于灌溉的开都河水量存在明显的减少趋势,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因此,本文以博湖县灌区为研究尺度,以现场调研和文献查阅资料及研究区水盐监测数据等为基础,采用率定和验证后的Saltmod模型模拟预测及分析了未来15年不同灌排等条件下灌区耕地和盐荒地土壤盐分、地下水埋深等年际动态变化,并提出了适合本研究区的灌排发展建议,同时为改善焉耆盆地绿洲灌区土壤盐碱化以及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高科学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Saltmod模型进行4年率定和3年数据验证,显示模型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拟合效果很好;Saltmod模型在长期土壤盐分年际动态变化模拟预测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可以用来模拟预测本研究区未来水盐动态年际变化研究。(2)经过模型率定和验证确定了本研究区自然排水量(Gn)为0.10 m3/(年·m2),根层淋洗率(Flr)为0.80,过渡层淋洗率(Flx)为0.50;现在灌溉排水条件下,研究区耕地土壤盐分15年后将提高2.64 dS/m,荒地盐分将提高8.60 dS/m,且荒地成为了集聚盐分的汇集区,在灌区盐分分布和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下水埋深年内的季节性变化较大,整体上年际变化不大,但生育期地下水埋深较浅不足1.0 m。(3)综合考虑本研究区盐分控制和作物需水及节水措施等,在不引起较大的地下水位变化,也不造成土壤盐分迅速增加的条件下,研究分析表明在现状生育期灌溉定额的基础上减少15%(3910 m3/hm2)左右,冬灌定额的基础上增加15%(2588m3/hm2)左右是本研究区较为适宜的灌溉组合方案,此方案可避免生育期灌溉定额太大水资源的浪费,又可以充分发挥冬灌洗盐的优越性。同时,基于增加排水排盐能力,减少渠道渗漏以及减少工程投资费用等考虑,认为本研究区最合理排水深度应该在2.0 m左右,渠系利用效率达到0.60左右可有效抑制土壤盐分增加。(4)经模型模拟分析,如果适当增大博湖县灌区的灌溉水矿化度,将可以减少开都河水淡水资源的浪费,而适量采用地下微咸水进行淡水和微咸水混合灌溉,本灌区水资源匮乏问题不仅将得到缓和,而且地下水埋深将会有所下降以及将大大减少地下水盐往上层土壤的积聚作用。根据模拟结果和灌区实际情况等综合考虑得出,本研究区灌溉水矿化度约为1.1dS/m时可以有效进行灌溉,且不会引起土壤盐分的迅速增加;适合本研究区地下微咸水和开都河水混灌比为1:1左右,地下水埋深保持在2.0 m左右,可维持水盐处于均衡状态。

郭慧楠[7](2021)在《生物炭对咸水滴灌棉田土壤的改良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干旱区农田土壤基础地力水平低、淡水资源缺乏以及盐渍化是普遍存在的共性障碍因子。针对干旱区咸水灌溉的现实问题,通过长期咸水灌溉田间定位试验,研究生物炭和秸秆施用对咸水滴灌棉田土壤的改良效应,为干旱地区咸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壤培肥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在长期咸水灌溉田间试验的基础上进行,采用灌溉水盐度和有机物料两因子2×3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其中灌溉水盐度(电导率,ECw)设2个处理:0.35和8.04 d S/m,分别用FW和SW表示;有机物料种类设三个:对照、棉花秸秆、棉花秸秆生物炭,分别用CK、ST和BC表示;其中棉花秸秆和生物炭的用量采用等炭量设计,棉花秸秆用量为6 t/hm2,棉花秸秆生物炭用量为3.7 t/hm2。主要研究生物炭施用对咸水滴灌棉田土壤水盐运移与分布、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棉花生长、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阐明生物炭对咸水滴灌棉田土壤的改良效应。【主要结果】(1)施用生物炭和秸秆降低棉田表层土壤盐分,导致盐分向深层淋洗,盐分主要积累在40-100 cm土层,咸水灌溉土壤盐分的积累尤为强烈。咸水灌溉下施用秸秆和生物炭增加棉田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咸水灌溉下土壤表层容重、含水量和盐分分别较淡水灌溉高5.59%、50.28%和690.77%,但咸水灌溉显着降低土壤孔隙度和p H值。生物炭施用显着降低土壤盐分和容重,同时增加土壤孔隙度。土壤总碳、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生物炭施用下分别较较对照处理高10.80%、5.06%、126.88%和11.17%。(2)土壤微生物量碳、量氮和基础呼吸在咸水灌溉下分别较淡水处理低16.59%、27.69%和41.78%。同时咸水灌溉显着降低土壤微生物熵和代谢商。生物炭和秸秆的施用显着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量氮、基础呼吸。生物炭和秸秆施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微生物熵和土壤代谢商,但是在咸水灌溉下,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熵和代谢商差异不显着。咸水灌溉对脲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活性有促进作用,但是抑制蔗糖酶、β-葡萄糖苷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咸水灌溉下,生物炭和秸秆的施用显着增加蔗糖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但是生物炭的施用显着降低土壤脲酶、硝酸还原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秸秆施用增加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3)生物炭的施用增加细菌的OTUs数目。咸水灌溉降低细菌ACE,Chao1指数,但是增加Shannon指数。在咸水灌溉下,生物炭的施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细菌的Shannon指数,而秸秆的施用显着降低细菌ACE和Chao1指数。不同处理土壤细菌的优势门类分别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4)与淡水灌溉相比,咸水灌溉降低细菌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生物炭和秸秆的施用均增加细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但是生物炭施用降低细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咸水灌溉会降低细菌RB41、节杆菌属和Dongia的相对丰度,但是增加鞘脂单胞菌属、亚硝化螺旋菌属的相对丰度;生物炭和秸秆的施用均增加鞘脂单胞菌属和节杆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RB41的相对丰度,秸秆施用还会增加Dongia的相对丰度。(5)相比与淡水灌溉,在咸水灌溉条件下,棉花的生长受到抑制,棉花株高、生物量显着降低。同时咸水灌溉抑制棉花对氮素、磷素和钾素的吸收,最终使棉花的产量降低,灌溉水利用率也显着降低。无论是淡水灌溉还是咸水灌溉,秸秆和生物炭还田均能促进棉花生长,增加棉花株高和生物量。同时秸秆和生物炭的施用也显着增加棉花的氮素、磷素和钾素的吸收,继而增加棉花产量和灌溉水利用率。【结论】咸水灌溉恶化土壤理化性状,降低土壤微生物量和基础呼吸,改变土壤细菌结构多样性,抑制棉花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从而降低棉花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生物炭和秸秆施用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促进土壤基础呼吸,增加土壤微生物量,同时土壤细菌群落也通过调节物种组成来适应盐胁迫,最终促进棉花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增加棉花产量和水分利用率,有较好的改良效应。

张璐[8](2021)在《松嫩平原苏打碱土咸水结冰融水淋盐过程及改良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打碱土是一种严重的土壤退化类型,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松嫩平原广泛分布。其土壤理化性质恶劣,严重危害植物生长、农业经济生产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因此,苏打碱土的改良和治理对土地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咸水结冰融水入渗是一种新兴的盐渍土改良方式。为了全面研究咸水结冰及其融水入渗后对不同碱化度苏打碱土的改良效果和改良机理,本文设计了3个部分的试验,分别从咸水冻融规律、咸水冰融水入渗改良苏打碱土室内模拟试验和咸水结冰融水入渗对苏打碱土稻田改良效果这几个方面,对咸水结冰融水入渗淋盐机理及其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讨论。首先,通过在苏打碱土区的地下咸水中添加Ca Cl2配置成6种不同盐度咸水,将咸水进行冻结和融化,研究了咸水冻结-融化过程中盐分及离子变化规律;其次,通过在苏打碱土区的地下咸水中添加Ca Cl2配置成16、26、36和46mmolc/L的咸水冰,利用这4种盐度的咸水冰分别对碱化度(ESP)20、ESP 40和ESP 70苏打碱土进行融水入渗淋盐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咸水冰融水淋盐对不同碱化度苏打碱土改良效果;最后,通过咸水冰覆盖结合25%石膏需求量(GR)、50%GR、75%GR和100%GR的烟气脱硫石膏(FDGD)施用对苏打盐碱地进行水稻种植和改良利用,研究了咸水结冰融水入渗对苏打碱土的田间改良效果和作物种植效益。结果发现:(1)咸水在冻结和融化过程中都能实现咸淡分离,但融化过程的脱盐率显着高于咸水冻结过程。在松嫩平原的地下微咸水中加入Ca Cl2(分析纯)7.78 g/L,再经过冻融过程可以较好的改良地下咸水中电导率(EC)和Na+含量过高的问题。(2)对于ESP 20的苏打碱土,当融水入渗所用的咸水冰盐浓度较低时(16mmolc/L),增加咸水冰的体积(融水灌溉水量)会使土壤表层的p H、EC、Na+含量和碱度都高于原始值,加剧表层土壤的盐碱化程度。添加Ca Cl2使松嫩平原地下微咸水盐浓度达到46 mmolc/L,且Na/Ca<0.80时,2.5 PV咸水冰体积应用于ESP 20苏打碱土能够达到最好的改良效果。(3)高碱化度高盐度的苏打碱土(例如:ESP 70)对咸水冰盐度的变化不敏感,当咸水冰体积达到2.5 PV时,低盐度咸水冰(16 mmolc/L)就能起到彻底的改良效果。咸水冰体积小于2.5PV(2/3PV和1.5PV)时,ESP 70苏打碱土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4)与对照相比,咸水结冰融水入渗明显提高了苏打碱土的入渗速率、含水率和细菌多样性,土壤容重、EC、土壤碱度、Na+含量和SAR显着降低,细菌群落丰度发生结构性变化。(5)咸水冰结合100%GR能够在节约淡水的前提下,达到最优的改良效果。就最终的水稻产量而言,咸水结冰融水淋盐与淡水结冰融水淋盐相比,可以节约7%的石膏施用量。(6)咸水结冰融水淋盐改良后,土壤p H、碱度等化学指标可以在水稻营养生长期内预测收获后水稻产量;而在水稻移栽前细菌多样性与水稻产量有强相关性,并且能够准确预测收获后水稻产量,在水稻种植前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监测,可以更早的预测水稻产量状况,及时对田间管理进行指导。(7)咸水结冰处理与淡水结冰处理对土壤的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相似,说明咸水可以代替淡水进行结冰灌溉。但咸水结冰融水入渗后,土壤EC较高,需进行淡水冲洗淋盐,防止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综上,通过对咸水冰融水入渗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研究,明确了咸水冰融水入渗改良苏打碱土的机理和最优方式,揭示了改良后苏打碱土的生物、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对水稻产量的预测作用,为苏打碱土的治理和改良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袁成福[9](2021)在《西北旱区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盐动态监测分析与数值模拟》文中提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简称为西北旱区,下同)水资源严重短缺,农业生产过量引用地表水和超采地下水。水资源短缺和土壤盐碱化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西北旱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本文以我国西北旱区水资源短缺及节水灌溉实施现状为背景,选取内蒙古河套灌区和甘肃石羊河流域为典型研究区,在水盐观测和数据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区耕地与盐荒地(简称为耕-荒地,下同)地下水与土壤水盐动态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基于MODFLOW数值模型对研究区耕-荒地地下水流运动进行模拟,估算研究区耕-荒地间的地下水盐运移量,分析研究区耕-荒地的盐分平衡;应用SWAP模型模拟典型研究区引黄灌溉和咸水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盐变化,优化作物的灌溉模式,为西北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及防治土壤盐碱化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在河套灌区永济灌域选取典型研究区,于2018-2020年观测了耕地和盐荒地的土壤含水率、土壤含盐量、地下水位埋深及矿化度,分析了耕-荒地地下水与土壤水盐动态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耕地土壤含水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灌溉及降雨、作物生长、地下水位埋深和土壤质地;盐荒地土壤含水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耕地灌溉和地下水位埋深。总体上,耕地土壤含水率比盐荒地土壤含水率变化更剧烈。耕地土壤含盐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灌溉、土壤质地、地下水位埋深和作物生长,盐荒地土壤含盐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貌和地下水位埋深。耕地土壤含盐量在3.5 g/kg以下,为轻度盐碱化土壤,盐荒地中心区域的土壤含盐量在4.0~10.0 g/kg,为重度盐碱化土壤。耕地地下水位埋深主要受灌溉和作物生长的影响,在春灌和秋浇时期埋深最浅,在秋浇前埋深最大;盐荒地地下水位埋深受耕地灌溉的影响较大。地下水矿化度主要受灌溉及地形地貌的影响,耕地地下水矿化度较低,一般在3.0 g/L以下;盐荒地地下水矿化度较高,其中心区域地下水矿化度平均在7.5g/L左右。耕地地下水流向盐荒地,地下水盐分随着地下水的流动而运移,盐荒地为耕地重要的排水排盐区域。(2)在典型研究区耕-荒地水盐观测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基于MODFLOW软件构建研究区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并模拟了耕-荒地地下水流运动。结果表明:研究区现状灌溉条件下,耕荒比为1.14:1,作物生育期内耕地面积为80 hm2的平均干排水量为3.03万m3,平均干排水比为14.22%,平均干排盐量为41.21 t,平均干排盐比为38.68%,平均积盐量为65.35 t,盐荒地面积为70 hm2的平均积盐量为41.21 t。作物生育期内耕地积盐量逐渐增大,生育期结束后需要秋浇淋洗盐分来维持河套灌区的盐分平衡。(3)利用2019-2020年河套灌区向日葵、春玉米观测资料对SWAP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并利用率定后的SWAP模型模拟了向日葵和春玉米农田土壤(0-100 cm)水盐变化。模拟向日葵农田土壤水盐通量结果表明:在灌溉阶段,向日葵根系层底部土壤水分通量主要向下渗漏,在非灌溉阶段,地下水向上补给向日葵根系层土壤,两年模拟期间水分通量累计量分别为52.5 mm、60.6 mm;盐分通量具有与水分通量类似的变化规律,但两年模拟期间盐分通量累计量分别为-4.5 mg/cm2、-4.9 mg/cm2,向日葵全生育期内0-100 cm 土层土壤积盐量分别为7.5 mg/cm2、7.1 mg/cm2。模拟春玉米农田土壤水盐通量结果表明:春玉米农田土壤水分通量与向日葵农田土壤水分通量变化规律相似,两年模拟期间水分通量累计量分别为111.6 mm、63.1mm,但两年模拟期间盐分通量累计量分别为-1 0.3 mg/cm2、-1 1.1mg/cm2,春玉米全生育期内0-100 cm 土层土壤积盐量分别为7.7 mg/cm2、6.9 mg/cm2。研究区现状灌溉和地下水浅埋条件下,向日葵和春玉米全生育期内能够充分利用地下水满足其生长的需要,且农田土壤积盐。(4)利用2013-2014年石羊河流域制种玉米咸水灌溉试验资料对SWAP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并利用率定后的SWAP模型模拟了制种玉米农田土壤水盐变化。结果表明:两年模拟期间,制种玉米根系层底部土壤水盐通量主要向下渗漏,土壤水盐通量受灌溉和降雨的影响明显,并且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土壤水分通量、盐分通量、水分通量累计量和盐分通量累计量逐渐增大;在制种玉米现状灌溉和降雨条件下,3.0 g/L和6.0 g/L的咸水灌溉制种玉米根系层土壤盐分能够淋洗至深层土壤,不会造成土壤盐分大量累积。(5)在SWAP模型率定与验证的基础上,利用率定后的SWAP模型对制种玉米咸水灌溉利用模式和灌溉制度进行了模拟与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若直接采用咸水方式对制种玉米进行灌溉,0.71~2.0 g/L的微咸水可用于灌溉;6.0 g/L以上的咸水不适宜灌溉;3.0~5.0 g/L的咸水短时期可用于灌溉,但不适宜较长时期利用。研究区若采用咸淡水轮灌方式对制种玉米进行灌溉,3.0 g/L微咸水灌溉条件下,采用淡-淡-咸和淡-咸-咸的轮灌模式;6.0 g/L咸水灌溉条件下,采用淡-淡-咸的轮灌模式,这三种咸淡水轮灌方式为研究区制种玉米较优的咸淡水轮灌模式。研究区在利用3.0 g/L微咸水灌溉条件下,制种玉米最优灌溉定额为360 mm,生育期内灌溉4次,较长时期采用较优的咸水非充分灌溉方式持续进行灌溉,在配合春灌灌水量150 mm措施下,土壤盐分不会产生大量累积,为制种玉米较优的咸水非充分灌溉方案。

陈冠军[10](2021)在《微咸水下覆沙层混掺秸秆措施对黄土区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文中指出微咸水作为一种后备水源,其合理的使用可缓解农业用水短缺,实现农作物的保产增产,但使用不当会导致土壤盐渍化,需结合适宜的耕作措施及合理的灌溉制度,才能保证微咸水的使用安全,发挥其使用效益。土表覆沙具有保温,蓄水,保墒及抑盐等作用,秸秆还田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增大土壤含水量,并能抑制盐分表聚等作用。鉴于此,本文以甘肃省永靖县的两种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土表设置3种覆沙厚度(3、6、9cm),及沙层中混掺不同比例(0、1%、3%、5%)的玉米秸秆粉,开展土柱一维入渗试验,同时对土壤及覆盖层的水分特征曲线、水分常数进行测定,研究永靖县两种土壤在微咸水使用下不同覆盖措施对其的水盐运移规律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土壤和混掺不同比例秸秆粉的沙样进行水分常数测定实验,结果显示:耕地土壤与闲置地土壤相比具有较强的持水性,前者毛管孔隙度与田间持水量较大,后者饱和含水量与导水率较大;沙中混掺秸秆粉增加了沙的吸湿性、持水能力与保水性能,秸秆粉混掺比越大,其最大吸湿量、毛管断裂含水量与毛管持水量也随之增大,饱和导水率与混掺比呈负相关。(2)使用离心机对土壤和混掺不同比例秸秆粉的沙样进行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结果表明:VG-M模型、BC模型、LND-M模型对耕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拟合效果均较理想(R2>0.99);VG模型能更好地拟合闲置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BC模型可较好地用于对纯沙及沙中混掺秸秆粉的水分特征曲线的拟合(R2>0.99),且随秸秆粉混掺比的提高,拟合参数n越小,参数?越大。(3)通过对不同覆沙厚度处理下的土柱开展入渗试验,结果表明:3cm覆沙能增加水分在两种土壤中的入渗速率、灌水量和促进湿润锋的推进,并对耕地土壤具有优秀的盐分淋洗效果;6cm覆沙增大了耕地土壤的积盐率(?S/Sa),但可以减少闲置地土壤的盐分输入量,并抑制盐分表聚;9cm覆沙具有较高的盐分吸附量,同时能提高两种土壤的含水量;纯土的累积入渗量与时间关系符合Philip模型,而覆沙处理下更符合Kostiakov模型。(4)通过对覆沙层中混掺秸秆粉的土柱开展入渗试验,结果表明:1S9J1处理可增大耕地土壤的灌水量;5%秸秆混掺比能减小耕地土壤的入渗速率、土壤实际入渗量、减缓其湿润锋推进,但却能促进闲置地土壤湿润锋的推进。本文中设置覆盖措施均能提高闲置地土壤的灌水量与土壤平均含水量。两种土壤的入渗速率与时间关系基本符合Kostiakov模型,闲置地土壤入渗速率较稳定,拟合效果优于耕地土壤。沙中混掺5%秸秆粉处理,减小了耕地土壤停水时土表含水量,且覆盖层越厚,减少地越明显,且对于两种土都有较好的深层排盐效果。耕地土壤中1S3J1、1S6J5、1S9J3处理与闲置地土壤中2S3J5、2S6J5、2S9J3处理经再分布后,土壤平均含水量较高,保水性较好。2S9J1处理再分布过程中水分减少量最小,保水性能较好,其覆盖层对盐分的吸附量也最大。耕地土壤覆沙层中秸秆粉混掺比吸附盐分能力为:1%>3%>5%>0,且覆盖层越厚,盐分吸附量越大。2S3J5、2S6J5、2S9J5处理下闲置地土壤积盐率(?S/Sa)与?S/Is值为同厚度下的最大值,此处理下排盐效果较好。

二、咸水与淡水联合运用的灌溉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咸水与淡水联合运用的灌溉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微咸水灌溉下冬小麦光合作用与光响应曲线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观测内容与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微咸水灌溉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2.2 微咸水灌溉对冬小麦蒸腾速率的影响
    2.3 微咸水灌溉对冬小麦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2.4 微咸水灌溉对冬小麦气孔限制值的影响
    2.5 微咸水灌溉下冬小麦光响应曲线模拟
3 讨论
4 结论

(3)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对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
    1.2 试验装置与方案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土壤水盐含量。
        (2)作物生长指标。
        (3)作物生理指标。
        (4)第二代综合生物响应指数(integrated biological response version 2,IBRv2)的计算。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对土壤水盐的影响
    2.2 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对上海青生物量的影响
    2.3 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对上海青生理指标的影响
        2.3.1 叶绿素
        2.3.2 可溶性蛋白含量
        2.3.3 丙二醛(MDA)含量
        2.3.4 酶活性
    2.4 基于IBRv2的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效应评价
3 讨 论
    3.1 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对土壤水盐的影响
    3.2 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对上海青生物量的影响
    3.3 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对上海青生理指标的影响
4 结 论

(4)去电子微咸水灌溉与施氮对土壤水盐肥分布与棉花生长特征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微咸水灌溉的研究
        1.2.2 微咸水灌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1.2.3 微咸水灌溉对土壤水盐运移影响研究
        1.2.4 微咸水灌溉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1.3 灌水施肥制度对作物生长的耦合影响
        1.3.1 不同灌水施肥制度对作物生长特性影响研究
        1.3.2 灌水施肥制度对土壤中水分、养分运移与转化规律影响研究
    1.4 去电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5 棉花生长模拟模型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试验内容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方法
        2.2.1 去电子微咸水与未去电子微咸水交替灌溉盆栽试验
        2.2.2 去电子微咸水膜下滴灌施氮制度大田试验
3 去电子微咸水与未去电子微咸水膜下滴灌对棉花生长特征的影响
    3.1 交替灌溉对棉花全生育期生长指标的影响
        3.1.1 交替灌溉对棉花株高的影响
        3.1.2 交替灌溉对棉花茎粗的影响
        3.1.3 交替灌溉对棉花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1.4 交替灌溉对棉花单株叶片数、果枝数的影响
        3.1.5 交替灌溉对棉花蕾数、开花数和结铃数的影响
    3.2 交替灌溉对棉花地上部干物质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2.1 交替灌溉对各器官以及整株干物质重的影响
        3.2.2 交替灌溉下棉花各生育期耗水量的变化
        3.2.3 交替灌溉对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3 交替灌溉对棉花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3.3.1 交替灌溉对棉花全生育期SPAD值的影响
        3.3.2 交替灌溉对棉花光合特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去电子微咸水膜下滴灌施氮制度对土壤水盐及氮素分布的影响
    4.1 施氮制度对土壤水分分布与耗水量的影响
        4.1.1 施氮制度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
        4.1.2 施氮制度对棉花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4.1.3 施氮制度对棉花耗水量的影响
    4.2 施氮制度对土壤盐分分布与积盐量的影响
        4.2.1 施氮制度对盐分分布的影响
        4.2.2 施氮制度对棉花各生育期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4.2.3 施氮制度对土壤积盐量的影响
    4.3 施氮制度对土壤氮素分布的影响
        4.3.1 施氮制度对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4.3.2 施氮制度对土壤铵态氮分布的影响
        4.3.3 施氮制度对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累积量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去电子微咸水膜下滴灌施氮制度对棉花生长特征的影响
    5.1 施氮制度对棉花生长特性的影响
        5.1.1 施氮制度对株高的影响
        5.1.2 施氮制度对茎粗的影响
        5.1.3 施氮制度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5.1.4 施氮制度对棉花叶绿素的影响
    5.2 施氮制度对棉花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5.2.1 施氮制度对棉花植株全氮含量的影响
        5.2.2 施氮制度对棉花氮素累积吸收量的影响
    5.3 施氮制度对棉花生物量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3.1 施氮制度对棉花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5.3.2 施氮制度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5.3.3 施氮制度对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去电子微咸水灌溉和施肥制度耦合作用下的棉花生长模型
    6.1 株高增长模型
    6.2 叶面积指数增长模型
    6.3 生物量增长模型
    6.4 小结
7 主要结论与有待研究的问题
    7.1 主要结论
    7.2 有待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地下水超采研究现状
        1.3.2 地下水变化特征研究现状
        1.3.3 治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1.3.4 数字水网研究现状
        1.3.5 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论文创新点
2 地下水超采形势与治理现状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地质
        2.1.4 河流水系
        2.1.5 社会经济
    2.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2.2.1 地下水资源量
        2.2.2 地下水开采量
        2.2.3 地下水供水量
    2.3 地下水超采造成影响
        2.3.1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形成
        2.3.2 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2.3.3 地面沉降及地裂缝产生
        2.3.4 海水入侵及其危害程度
    2.4 地下水超采治理现状
        2.4.1 地下水超采形势
        2.4.2 治理任务及范围
        2.4.3 治理的相关措施
        2.4.4 治理措施实施情况
        2.4.5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数字水网的构建及关键技术
    3.1 数字水网关键技术
        3.1.1 大数据技术
        3.1.2 5S集成技术
        3.1.3 可视化技术
        3.1.4 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
    3.2 空间数据水网构建
        3.2.1 空间数据处理
        3.2.2 地形地物可视化
        3.2.3 数字水网提取
        3.2.4 空间水网可视化
    3.3 逻辑拓扑水网构建
        3.3.1 拓扑元素概化
        3.3.2 拓扑关系描述
        3.3.3 拓扑关系存储
        3.3.4 拓扑水网可视化
    3.4 业务流程水网构建
        3.4.1 业务主题划分
        3.4.2 业务流程概化
        3.4.3 流程可视化描述
        3.4.4 业务水网可视化
    3.5 一体化数字水网构建
        3.5.1 业务集成环境
        3.5.2 三网集成合一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及实现
    4.1 数字水网与业务融合
        4.1.1 多源数据融合
        4.1.2 模型方法融合
        4.1.3 业务过程融合
    4.2 面向主题的业务应用
        4.2.1 主题服务模式
        4.2.2 主题服务特点
        4.2.3 业务应用过程
    4.3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实现
        4.3.1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服务
        4.3.2 基于水网的过程化评价
        4.3.3 基于水网的水位考核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大数据的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5.1 业务应用实例及数据来源
        5.1.1 业务应用系统
        5.1.2 多源数据来源
        5.1.3 应用分析方法
    5.2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5.2.1 地下水位时间变化
        5.2.2 地下水位空间变化
    5.3 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
        5.3.1 地下水储量反演方法
        5.3.2 地下水储量时间变化
        5.3.3 地下水储量空间变化
    5.4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5.4.1 自然因素变化
        5.4.2 人为因素变化
        5.4.3 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主题化指标库
        6.1.2 评价指标优选
        6.1.3 评价等级划分
    6.2 评价方法选取调用
        6.2.1 评价方法选取
        6.2.2 方法的组件化
        6.2.3 方法组件调用
    6.3 评价结果及应用实例
        6.3.1 指标数据来源
        6.3.2 评价结果分析
        6.3.3 结果的反馈优化
        6.3.4 过程化评价实例
    6.4 本章小结
7 地下水治理效果水位考核评估服务
    7.1 水位考核指标制定方法
        7.1.1 考核基本原理
        7.1.2 指标计算方法
        7.1.3 水位考核评分
    7.2 水位考核评估计算示例
        7.2.1 监测数据处理
        7.2.2 水位指标确定
        7.2.3 地下水位考核
    7.3 水位考核业应用务系统
        7.3.1 数据管理服务
        7.3.2 基础信息服务
        7.3.3 考核管理服务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数字水网开发程序代码
附录B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焉耆盆地博湖县灌区水盐平衡模拟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盐运移规律研究进展
        1.2.2 水盐平衡模型研究现状
        1.2.3 焉耆盆地博湖县绿洲灌区盐碱化的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基本情况分析及样点布设
    2.1 研究区基本情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水文地质
        2.1.3 土壤植被概况
        2.1.4 灌排系统概况
        2.1.5 气象
        2.1.6 灌溉排水
        2.1.7 种植结构
        2.1.8 地下水埋深
    2.2 研究区样点布设
    2.3 模拟精度评价指标
3 SALTMOD模型原理及率定和验证
    3.1 SALTMOD模型基本原理
        3.1.1 水量平衡方程
        3.1.2 盐分平衡方程
        3.1.3 其他方程
    3.2 模型的率定和验证
        3.2.1 模型基本参数
        3.2.2 模型参数确定
    3.3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灌排条件下土壤水盐动态年际变化的模拟预测
    4.1 现状灌排条件下土壤水盐动态年际变化
    4.2 生育期不同灌溉定额条件对土壤水盐年际变化的影响
    4.3 不同冬灌水量条件对土壤水盐年际变化的影响
    4.4 不同排水沟深度条件土壤下水盐动态年际变化模拟预测
    4.5 不同渠系水利用系数条件下土壤水盐动态年际变化模拟预测
    4.6 本章小结
5 微咸水灌溉条件下对土壤盐分年际变化的影响研究
    5.1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根区土壤盐分的影响
    5.2 地下微咸水与淡水混灌对土壤盐分及地下水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6.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生物炭对咸水滴灌棉田土壤的改良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咸水灌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2 咸水灌溉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2.3 咸水灌溉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2.4 盐碱土改良研究进展
        1.2.5 生物炭利用现状
        1.2.6 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7 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2.8 生物炭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1 田间试验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1.4 试验管理
        2.1.5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6 测试项目与方法
        2.1.7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生物炭对咸水滴灌棉田土壤水盐分布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3.1 土壤盐分和水分的垂直分布
        3.1.1 土壤盐分的垂直分布
        3.1.2 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
    3.2 土壤理化性质
        3.2.1 土壤容重
        3.2.2 土壤孔隙度
        3.2.3 土壤含水量
        3.2.4 土壤盐分
        3.2.5 土壤pH
        3.2.6 土壤总碳
        3.2.7 土壤全氮
        3.2.8 土壤速效磷
        3.2.9 土壤速效钾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生物炭对咸水滴灌棉田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4.1 微生物量
        4.1.1 微生物量碳
        4.1.2 微生物量氮
    4.2 土壤基础呼吸
    4.3 土壤微生物熵和代谢商
    4.4 土壤酶活性
        4.4.1 与碳素转化相关酶活性
        4.4.2 与氮素转化相关酶活性
    4.5 相关性分析
    4.6 讨论
    4.7 小结
第五章 生物炭对咸水滴灌棉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5.1 生物炭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1.1 土壤细菌群落OTUs的维恩图
        5.1.2 土壤细菌群落α-多样性
        5.1.3 土壤细菌群落主成分分析
    5.2 生物炭对土壤细菌群落门、属水平的影响
        5.2.1 土壤细菌群落门水平相对丰度
        5.2.2 土壤细菌群落属水平相对丰度
    5.3 土壤细菌群落的LEfSe差异分析
    5.4 相关性分析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生物炭对咸水滴灌棉田棉花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6.1 棉花株高和生物量
        6.1.1 棉花株高
        6.1.2 生物量
    6.2 棉花养分吸收
        6.2.1 氮素吸收
        6.2.2 磷素吸收
        6.2.3 钾素吸收
    6.3 棉花产量和灌溉水利用率
        6.3.1 棉花产量
        6.3.2 灌溉水利用率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8)松嫩平原苏打碱土咸水结冰融水淋盐过程及改良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区域背景及苏打碱土形成原因
        1.1.2 苏打盐渍化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1.1.3 土壤苏打盐渍化对植物及植被群落的影响
        1.1.4 苏打碱土治理措施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咸水结冰灌溉原理
        1.2.2 咸水结冰灌溉的作用
        1.2.3 咸水结冰灌溉研究进展
        1.2.4 提高溶液电解质浓度咸水结冰灌溉研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2章 咸水冻结-融化过程中盐分及离子变化规律
    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田间咸水冰自然冻融过程盐分及离子变化
        2.2.2 模拟试验中咸水冰冻结和融化过程盐分及离子变化
        2.2.3 咸水冰冻结、融化过程脱盐率及脱钠率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咸水结冰融水淋盐对不同碱化度苏打碱土改良效果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设计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咸水冰盐度及体积对3 种ESP苏打碱土土壤性质的影响
        3.2.2 咸水冰不同盐度,体积与3 种ESP苏打碱土盐碱指标相关性
        3.2.3 基于线性混合模型探究咸水冰对苏打碱土盐碱指标的影响
        3.2.4 基于主坐标分析揭示咸水冰对苏打盐渍土盐碱指标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咸水结冰融水淋盐对苏打碱土稻田改良效果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设计
        4.1.1 试验地概况和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咸水结冰融水入渗对苏打碱土物理性质改良效果研究
        4.2.2 咸水结冰融水入渗对苏打碱土化学性质改良效果研究
        4.2.3 咸水结冰融水入渗对苏打碱土作物(水稻)种植及产量的影响
        4.2.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化学性质和产量的相关性
        4.2.5 咸水结冰融水入渗对苏打碱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及其对水稻产量的预测
    4.3 讨论
        4.3.1 咸水结冰融水入渗改良后对苏打碱土物理、化学、生物综合影响
        4.3.2 咸水结冰融水入渗改良后对土壤性质与水稻产量的相关关系
    4.4 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西北旱区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盐动态监测分析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水盐运移研究概况
        1.2.2 咸水灌溉研究概况
        1.2.3 SWAP模型应用研究概况
        1.2.4 地下水盐运移研究概况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典型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河套灌区典型研究区概况与水盐观测布设
        2.1.1 河套灌区典型研究区概况
        2.1.2 地下水与土壤水盐观测布设
        2.1.3 观测项目与方法
    2.2 石羊河流域典型研究区概况与试验资料来源
第3章 河套灌区耕-荒地地下水与土壤水盐动态监测分析
    3.1 土壤含水率分布规律
    3.2 土壤含盐量分布规律
    3.3 地下水与土壤水盐观测数据统计分析
    3.4 地下水位埋深变化规律
    3.5 地下水矿化度变化规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河套灌区典型研究区耕-荒地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4.1 典型研究区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构建
        4.1.1 典型研究区模拟范围
        4.1.2 典型研究区边界条件及含水层概化
        4.1.3 研究区数值计算网格剖分
        4.1.4 时间离散
        4.1.5 初始条件
        4.1.6 边界条件
        4.1.7 源汇项处理
        4.1.8 地下水位观测井
        4.1.9 水文地质参数初始值
    4.2 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4.2.1 率定准则
        4.2.2 模型率定
        4.2.3 模型验证
    4.3 耕-荒地间地下水盐运移量的估算
        4.3.1 耕-荒地间地下水运移量的估算
        4.3.2 耕-荒地间地下水盐分运移量的估算
        4.3.3 研究区耕-荒地盐分均衡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河套灌区引黄灌溉农田SWAP模型模拟
    5.1 SWAP模型简介
    5.2 模型率定与验证
        5.2.1 模型数据输入
        5.2.2 率定准则
        5.2.3 向日葵农田SWAP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5.2.4 春玉米SWAP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5.3 向日葵农田土壤水盐通量模拟
        5.3.1 土壤水分通量模拟结果
        5.3.2 土壤盐分通量模拟结果
        5.3.3 土壤水盐平衡模拟结果
    5.4 春玉米农田土壤水盐通量模拟
        5.4.1 土壤水分通量模拟结果
        5.4.2 土壤盐分通量模拟结果
        5.4.3 土壤水盐平衡模拟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石羊河流域咸水灌溉农田SWAP模型模拟
    6.1 模型率定与验证
        6.1.1 模型数据输入
        6.1.2 率定准则
        6.1.3 模型率定与验证结果
    6.2 制种玉米农田土壤水盐通量模拟
        6.2.1 土壤水分通量模拟结果
        6.2.2 土壤盐分通量模拟结果
        6.2.3 土壤水盐平衡模拟结果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SWAP模型的石羊河流域咸水灌溉模式模拟与优化
    7.1 不同矿化度的咸水灌溉模拟与预测
        7.1.1 不同矿化度的咸水灌溉农田土壤水盐动态分析
        7.1.2 不同矿化度的咸水灌溉农田土壤水盐平衡分析
        7.1.3 较长时期土壤盐分及制种玉米产量模拟
    7.2 咸淡水轮灌模式模拟与预测
        7.2.1 咸淡水轮灌农田土壤水盐平衡分析
        7.2.2 较长时期土壤盐分及制种玉米产量模拟
    7.3 咸水非充分灌溉制度模拟与优化
        7.3.1 制种玉米咸水非充分灌溉制度模拟与优化
        7.3.2 较长时期土壤水盐动态模拟和预测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讨论与结论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微咸水下覆沙层混掺秸秆措施对黄土区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微咸水研究现状
        1.2.1 微咸水灌溉研究现状
        1.2.2 微咸水土壤水盐运移研究现状
    1.3 土表覆盖措施研究现状
        1.3.1 覆砂措施下土壤水盐运移研究现状
        1.3.2 秸秆还田下土壤水盐运移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设计与观测方法
    2.1 试验采样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方案
        2.3.1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试验
        2.3.2 室内一维土柱入渗试验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累积入渗量、湿润锋的计录
        2.4.2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2.4.3 土壤电导率的测定
        2.4.4 土壤饱和含水量的测定
        2.4.5 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2.4.6 饱和导水率的测定
    2.5 入渗模型
        2.5.1 土壤水分入渗模型
第3章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水分常数的测定与分析
    3.1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3.1.1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绘制与分析
    3.2 试验材料几种水分常数的测定及分析
        3.2.1 饱和含水量、饱和导水率的测定与分析
        3.2.2 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3.2.3 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的测定
        3.2.4 最大吸湿量、凋萎含水量
        3.2.5 毛管持水量、毛管断裂含水量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覆沙厚度对微咸水灌溉下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4.1 不同覆沙厚度对微咸水灌溉下土壤水入渗的影响
        4.1.1 不同覆沙厚度对微咸水灌溉下累积入渗量的影响
        4.1.2 不同覆沙厚度对微咸水灌溉下入渗速率的影响
        4.1.3 不同覆沙厚度对微咸水灌溉下湿润锋的影响
        4.1.4 不同覆沙厚度下湿润锋推进距离与累积入渗量之间的关系
    4.2 不同覆沙厚度对微咸水灌溉下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4.2.1 不同覆沙厚度对土壤竖直剖面含水量分布的影响
        4.2.2 不同覆沙厚度对土壤竖直剖面盐分分布的影响
    4.3 不同覆沙厚度影响下的土壤盐分平衡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覆沙层中混掺秸秆粉对微咸水灌溉下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5.1 覆沙层中秸秆粉混掺比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5.1.1 覆沙层中秸秆粉混掺比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
        5.1.2 覆沙层中秸秆粉混掺比对入渗速率的影响
        5.1.3 覆沙层中秸秆粉混掺比对湿润锋的影响
        5.1.4 覆沙层中秸秆粉混掺比对湿润锋与累积入渗量之间关系的影响
        5.1.5 覆沙层中秸秆粉混掺比对土壤竖直剖面含水量分布的影响
    5.2 覆沙层中秸秆粉混掺比对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
        5.2.1 覆沙层中秸秆粉混掺比对土壤竖直剖面含盐量的影响
        5.2.2 覆沙层中不同秸秆粉混掺比影响下的土壤盐分平衡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咸水与淡水联合运用的灌溉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微咸水灌溉下冬小麦光合作用与光响应曲线模拟[J]. 庞桂斌,张立志,丛鑫,潘维艳,徐征和,徐俊增. 农业机械学报, 2021(11)
  • [2]基于CiteSpace的农业微咸水灌溉研究现状[J]. 闫思华,高艳明,王慧茹,李建设,王晓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 2021(05)
  • [3]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对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J]. 刘春成,崔丙健,胡超,吴海卿,马欢欢,崔二苹,马天,刘源,李中阳,樊向阳,李浩,高峰. 水土保持学报, 2021(04)
  • [4]去电子微咸水灌溉与施氮对土壤水盐肥分布与棉花生长特征影响研究[D]. 刘阳.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D]. 于翔.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6]焉耆盆地博湖县灌区水盐平衡模拟及分析[D]. 翟中民.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7]生物炭对咸水滴灌棉田土壤的改良效应研究[D]. 郭慧楠. 石河子大学, 2021
  • [8]松嫩平原苏打碱土咸水结冰融水淋盐过程及改良机制研究[D]. 张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
  • [9]西北旱区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盐动态监测分析与数值模拟[D]. 袁成福. 扬州大学, 2021
  • [10]微咸水下覆沙层混掺秸秆措施对黄土区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D]. 陈冠军.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咸淡水综合利用的灌溉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