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一、高血压的非药物疗法(论文文献综述)

吴燕婷,李萍,吴寒,杨娅鸿[1](2021)在《中医非药物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及死亡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中医非药物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及再入院率的影响, 为识别高风险人群与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调查方式, 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4家医院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824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是否采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础信息、合并疾病、用药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指标, 并统计患者出院后1年再入院率及全因死亡率。采用Cox回归分析中医非药物疗法是否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824例患者纳入全队列中, 年龄(80±10)岁。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 602例(301对)患者匹配成功, 各基线变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观察组的生存概率高于对照组的生存概率(P=0.013), 在不良事件发生率[43.52%(131例)比53.82%(162例)]、全因死亡率[15.61%(47例)比23.59%(71例)]、3个月再入院率[10.96%(33例)比17.61%(53例)]、6个月再入院率[16.90%(51例)比24.25%(73例)]、心功能分级、hs-CRP和NT-proBNP水平上, 观察组干预效果优效于对照组(均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表明年龄(RR=1.018, P<0.01)、心功能Ⅳ级(RR=2.200, P<0.01)、糖尿病(RR=1.340, P=0.04)、NT-proBNP≥7 900 ng/L(RR=1.557, P=0.01)及中医非药物疗法(RR=0.768, P=0.04)对发生不良事件均有显着影响。结论中医非药物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 提倡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进行干预, 为在基层推广中医服务、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一定临床依据。

刘丹娜,詹艳,王劼琼[2](2021)在《中医非药物疗法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评价中医非药物疗法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2018年10月,纳入中医非药物疗法与西药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总样本量1 49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非药物疗法中若单用中医非药物治疗与单用西药比较,两者均降压有效,且两组降压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医非药物疗法采用中医非药物联合西药治疗对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的降压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两组降压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非药物疗法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降压有效,可辅助或替代单一西药治疗。

何星灵[3](2021)在《补阳还五汤联合EECP对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稳定型心绞痛(SAP)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的临床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踝血管指数(CAVI)与血脂(TC、TG、LDL-C、HDL-C)等动脉硬化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EECP对气虚血瘀型SAP,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120例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联合组在中药组的基础上加用EECP治疗,疗程均为35天。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程度、中医证候积分、hs-CRP、CAVI、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实际完成112例,其中对照组39例,中药组37例,联合组36例,治疗前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既往史等)、心绞痛程度、中医证候积分、hs-CRP、CAVI、血脂水平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在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中药组的总有效率(67.57%)优于对照组(48.72%),联合组的总有效率(83.33%)优于中药组,P值均<0.05。3.在中医证候的疗效方面: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P<0.01);组间比较,中药组的总有效率(78.38%)优于对照组(51.28%),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4.44%)优于中药组,P值均<0.05。4.在hs-CRP指标改善方面: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及联合组治疗后的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P<0.01);联合组降低幅度优于中药组(P<0.05)。5.在CAVI指标改善方面:治疗后三组患者的CAVI水平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P<0.01);中药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优于中药组(P<0.05)。6.在血脂水平改善方面:治疗后三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P<0.01);中药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与中药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HDL-C水平与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7.安全性指标监测: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安全性指标经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受试对象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能更好地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同时可降低CAVI、hs-CRP、TC、TG、LDL-C水平,提示补阳还五汤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调节血脂代谢、改善血管僵硬度,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2.补阳还五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能进一步的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降低CAVI、hs-CRP水平,疗效优于单一治疗,提示增强型体外反搏具有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僵硬度的作用。

李玉琦,梁士兵,姜厚望,尚亚西,陈亚飞,李静,乔舒昱,刘建平[4](2021)在《基于医院与社区比较的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对照试验的现状与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开展的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现状与特征。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纳入2013—2018年发表的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RCT期刊文献,分为医院组与社区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纳入85项RCT,其中医院组66项(77.6%),社区组19项(22.4%)。医院组RCT分布于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社区组RCT分布于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组样本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涉及11类中医非药物疗法,其中医院组涉及10类,社区组涉及7类。社区组报告随访比例高于医院组(P<0.05)。社区组观测生存质量、其他指标的比例高于医院组(P<0.05);社区组仅用有效率作为血压控制结局指标的比例高于医院组(P<0.05)。2组核心期刊发表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组获得科研基金支持的比例高于医院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卫生机构在RCT文献发表数量、地域分布、涉及的中医非药物疗法种类、随访、结局指标的选取及科研基金支持等方面有所不同,有待进一步研究。应进一步重视社区卫生机构开展RCT的作用,提升其科研水平。

张杰[5](2020)在《中医综合降压ABC方案治疗1级低中危高血压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文中提出高血压病是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可控制危险因素,其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尽早使血压达标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在高血压病的药物及非药物防治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本研究选取3种中医药干预方式,制定了一套多措施联合、简便易学、经济实用、便于坚持的中医综合降压方案,即中医综合降压ABC方案:A-Acupoint Massage(穴位按摩),B-Baduanjin for Lowering Blood Pressure(降压八段锦),C-Chinese Medicinal Tea(中药代茶饮),探索如何在高血压病治疗中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调动患者自身管理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为高血压的中医特色疾病管理提供依据。目的:探究中医综合降压ABC方案治疗1级低中危高血压病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门诊及网络招募受试者,选取肝阳上亢证、阴虚阳亢证或无证可辨的未服药或未规律服药的1级低中危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2组,试验周期8周。对照组采取高血压健康生活方式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降压ABC方案进行临床干预。主要疗效指标为治疗8周后24小时动态血压所示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小时平均舒张压较基线的变化值;次要疗效指标为诊室血压、诊室血压达标率、家庭血压、昼平均血压、夜平均血压、24小时平均心率、WHOQOL-BREF生活质量评分、高血压病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并根据组别,以简易电子问卷的形式每天或每周向受试者采集方案执行情况。结果:截止2020年1月,本研究共入组并完成随访52例,病例收集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本次为中期阶段性分析结果。1 一般资料:研究共纳入受试者52例,脱落3例(对照组失访2例,试验组因家庭原因主动退出1例)。最终纳入全分析集患者52例:试验组26例,对照组26例;纳入符合方案集患者49例:试验组25例(脱落1例),对照组24例(脱落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民族、BMI、腰围、静息心率、烟酒史、风险分层、证型、病史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基线不均衡(P<0.05)。2主要疗效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基线均衡可比(P>0.05),治疗后试验组平均收缩压变化值为(-4.84±11.54)mmHg,效果优于对照组(0.83±10.58)mmHg,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24小时平均舒张压基线不一致(P<0.05),采用协方差分析,治疗后试验组24小时平均舒张压比对照组平均降低5.450 mmHg,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次要疗效指标:3.1诊室血压:干预4周时,两组患者诊室收缩压变化值无显着差异(P>0.05),试验组诊室舒张压降低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8周时,试验组诊室收缩压降低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室舒张压降低值也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2诊室血压达标率:干预4周时,试验组诊室血压达标率为36%,对照组诊室血压达标率为8%,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8周时,试验组达标率为64%,对照组达标率为2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3.3家庭血压:干预4周时,两组家庭收缩压变化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家庭舒张压比对照组平均降低5.068 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8周时,两组家庭收缩压变化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家庭舒张压比对照组平均降低4.307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4昼平均血压、夜平均血压:干预8周时,昼平均收缩压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试验组昼平均舒张压、夜平均收缩压、夜平均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干预8周时,两组患者24小时平均心率均有降低,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3.6 WHOQOL-BREF评分:干预8周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提高,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3.7高血压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干预8周时,试验组平均变化(-3.24±3.47)分,对照组平均变化(-0.92±5.04)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8安全性评估:试验组有2例患者空腹服用代茶饮后胃部稍感不适,嘱其饭后饮用,症状即消失,不影响继续用药。结论:在生活方式改善基础上联合中医综合降压ABC方案(穴位按摩、降压八段锦、中药代茶饮)干预1级低中危高血压病患者8周,可显着降低患者的24小时平均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夜平均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昼平均舒张压、诊室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家庭血压舒张压,提高诊室血压达标率,改善高血压相关中医症状,对昼平均收缩压、家庭血压收缩压、24小时平均心率、生活质量方面无明显影响,试验期间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尽管只是中期阶段性分析,本试验预设的两项主要疗效指标均达到统计学差异。如果按照中期分析P值需小于0.025的统计学要求,主要疗效指标之一的舒张压亦达到了统计学差异,提示中医综合降压ABC方案治疗1级低中危高血压病是有效和安全的。考虑到样本量较小,两组入组基线尚欠均衡,本研究将按照研究方案的样本量要求继续纳入病例并完成所有随访工作,以期为中医综合疗法干预1级低中危高血压病提供更严谨科学的证据。

梁俊杰[6](2020)在《非药物疗法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非药物疗法(八段锦功法锻炼联合耳穴压丸)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有效性进行验证。方法:1.研究对象为2019年03月至2020年1月期间就诊东直门医院、北京医院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门诊的患者,年龄在30=80岁之间,符合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2015)和纳排标准,且能够配合完成临床试验共纳入6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加帕金森病健康宣教,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八段锦功法锻炼联合耳穴压丸治疗。在0周、4周、8周分别进行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on-Motor Symptom assessment scale for Parkinson’ s Disease,NM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帕金森病疲劳量表(Parkinson’s Fatigue Scale,PFS-16)以及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arkinson’ s disease sleep scale,PDSS)的评定,通过组间及组内前后对比评价八段锦功法锻炼联合耳穴压丸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疗效。2.数据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用中位数或四分位数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描述。病程以及Hoehn-Yahr分级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数据比较,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数据比较,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数据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样本非参数t检验;组间数据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独立样本非参数t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入组的60例患者中,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平均年龄为67.87±6.57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65.97±8.40岁。试验组男性24例(80%),女性6例(20%);对照组男性17例(56.7%),女性13例(43.3%)。以及受教育年限、病程、H-Y分级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0周两组间NMSs量表、HAMA量表、HAMD量表、PFS量表及PDSS量表积分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试验组组内比较,4周、8周与0周比较,NMSs量表、HAMA量表、HAMD量表、PFS量表、PDSS量表积分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8周与0周相比,NMSs量表、HAMA量表、HAMD量表及PFS量表积分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比较,4周时两组PFS量表、PDSS量表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8周时两组NMSs量表、HAMA量表、HAMD量表、PFS量表及PDSS量表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非药物疗法(八段锦功法锻炼联合耳穴压丸)可在帕金森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睡眠、疲劳、焦虑、抑郁等非运动症状具有增效作用。2.非药物疗法(八段锦功法锻炼联合耳穴压丸)对抑郁、焦虑的起效时间更早,治疗抑郁、焦虑可能需要更长的治疗周期。3.八段锦功法锻炼联合耳穴压丸操作简单,可作为帕金森病有价值的辅助治疗方法。

鲁建明[7](2020)在《少林易筋经对高血压患者心理焦虑的干预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高血压患者人数不断增多,青少年患高血压病比例逐年增加,高血压及其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心理焦虑贯穿于高血压病的始终,严重影响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及病症的后期发展。本研究通过实验法进一步验证少林易筋经对高血压患者心理焦虑的干预效应,从心理学视角来有效地减轻心理焦虑,进而控制血压,为更好的治疗高血压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思路。根据“体病相关”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易筋经“治未病”实践应用研究进行梳理,为易筋经在康复保健、科学健身和医疗防治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12周少林易筋经的练习,观察其对正常高值血压和一级高血压患者心理焦虑、血压的干预效应,旨在为高血压的防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郑州颐合医院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正常高值血压及一级高血压患者60人为研究对象,同等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人员未服用降压药物,同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实验组进行少林易筋经干预。入组人员填写实验记录表,同时观察高血压相关并发症信息,实验组进行少林易筋经锻炼,每天1次,每次60分钟,连续12周,每周测量血压,第1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对心理焦虑情况进行测量;对照组每周测量血压,第1周、第12周对心理焦虑情况进行测量。搜集试验数据,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实验前后两组内数据进行比较,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之间数据进行比较,计量数据表达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一元回归分析,对实验过程中两组血压和心理焦虑进行比较分析,探索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心理焦虑相关性。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论证,得到以下研究结果:一是经过对两组受试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以及受试者实验前的血压和心理焦虑量表分值比较分析,实验前两组各变量均无差异(P>0.05);二是经过12周少林易筋经干预后,实验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自身比较存在极其显着性差异(P<0.001),对照组实验前后也存在差异,与实验组相比差异不明显;三是经过12周少林易筋经干预后,实验组心理焦虑量表分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心理焦虑量表分值存在一定的下降,没有实验组差异显着;四是经过12周少林易筋经干预后,对两组的血压和心理焦虑状态进行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心理焦虑状态成正相关。综上所述,长期习练少林易筋经锻炼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心理焦虑状态。少林易筋经锻炼可以调经络,强筋骨,增强高血压患者的体质、骨质,提高身体免疫力,影响呼吸、脏腑、神经系统功能,进而降低血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随心理焦虑状态变化而改变,血压降低,心理焦虑状态减轻,因此,习练少林易筋经可以减轻高血压患者心理焦虑程度。

李忠平,陈俊伟[8](2020)在《PDCA循环在管理中医非药物疗法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管理中医非药物疗法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6月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中医非药物疗法不良事件,并于2018年1~6月应用PDCA循环进行管理。分析实施PDCA管理后的中医非药物疗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与实施前进行比较;同时统计实施PDCA管理前后的患者总满意度。结果实施PDCA管理后的中医非药物疗法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PDCA管理后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可减少中医非药物疗法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张亚鹏[9](2020)在《气功临床研究的证据现状及其方法学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气功作为一项传统运动,对改善人们身心健康十分有益。近年来,气功的临床疗效在许多研究中得到证实,涉及多种疾病。然而,目前对气功的确切临床研究证据尚未见到系统性整理与评价。气功疗法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循证证据尚不充分,限制了气功在国内及国际上的发展和推广。气功的临床研究有其自身特点,其种类多、盲法实施困难。应结合气功自身特点和优势,设计临床研究方案。随机对照试验(RCT)属于医疗干预措施证据等级“金字塔”中的一类证据,是治疗性临床研究方法设计的金标准。其系统评价能够为医疗卫生决策提供可靠的预防和治疗证据。队列研究(Cohort study)是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在疗效评价中仅次于RCT,属于证据等级“金字塔”的二类证据。目前,没有研究对气功各种功法进行系统、全面的方法学分析和质量评价,其潜在的疗效和存在的问题仍不清楚。为此,气功临床研究的疗效评价急需方法学指导和证据支持。本研究通过气功文献计量学研究、系统评价气功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系统获取气功的两种临床研究类型RCT和队列研究并比较方法学特征和评价研究质量。以期获得气功疗效的证据现状、趋势特点和局限性;探讨气功各功法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为气功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设计提供参考。通过了解气功临床研究现状、评价其研究质量、奠定方法学设计的循证证据基础,为将来气功临床实践和健康管理提供循证医学证据与方法学建议。方法研究一:气功临床研究的证据基础:文献计量学分析检索并纳入气功临床研究的系统综述(SR),随机对照试验(RCT),非随机对照试验(CCS),病例系列和病例报告。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Sino Med)、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 fang)、PubMed、Cochrane Library、期刊文献、学术论文及会议论文。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8年12月10日,无语言限制。对文献计量信息,如出版信息、疾病/病症、气功干预和研究结果进行资料提取并分析。研究二:气功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纳入气功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 Sino Med、CNKI、VIP、Wan fang、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7月10日,无语言限制。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risk of bias,ROB)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变量采用相对危险度(RR)分析,连续性变量采用均差(MD)或标准化均差(SMD),均给出95%可信区间(CI)。根据GRADE(Grades of recommendation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证据分级标准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研究三:气功的随机对照试验与队列研究的方法学特征比较纳入所有干预措施为气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Cohort study)。检索 Sino Med、CNKI、VIP、Wan fang、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 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1月18日,无语言限制。根据Cochrane偏倚风险(ROB)评估工具和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分别对RCT和队列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RCT质量评价内容有:随机方法、序列隐藏、盲法等条目,将研究质量评价为高质量、低质量、不清楚。NOS量表包括3个栏目共9个条目:研究人群的选择(4分)、组间可比性(2分)和结果测量(3分)。总分最高为9分,得分越高,质量越高。并对比分析两种设计的方法学要点报告情况和资料提取。结果研究一:气功临床研究的证据基础:文献计量学分析最终共纳入886项临床研究。其中包括47项系统综述、705项RCT、116项非随机对照试验、12项病例系列和6项病例报告。涉及14个国家,数量居前5位的是:中国、美国、韩国、英国、瑞典。研究最多的前5个疾病是: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脑卒中、颈椎病。在纳入的886项临床研究报告中,八段锦的研究频率最高有492项(占55.5%),其次是健身气功107项(占12.1%)、导引术85项(占9.6%)、五禽戏67项(占7.6%)和易筋经66项(占7.4%)。在RCT中,最常用的对照组干预措施是维持正常生活方式,有149项(占18.1%),其余对照措施包括常规治疗、西药、中药、针灸、健康教育、心理治疗、瑜伽、太极拳等。在结局指标中,报告频次最高的为身体功能有561项(占63.3%)、生活质量有87项(占9.8%)、症状有80项(占9.0%)、疼痛有77项(占8.7%)、心理健康指标有61项(占6.9%)。在所有研究结论报告中有97%的研究报告了习练气功的有益结果。研究二:气功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共纳入10项RCT涉及542名受试者,有3项中文和7项英文研究。10项研究的方法学偏倚风险较高,且方法学质量整体较低。在疼痛改善方面,气功组优于假气功(假气功:其肢体动作与气功一样,但没有冥想和口诀,并且在运动过程中自我呼吸不需要与肢体动作协调一致)和有氧运动组(SMD=-1.44,95%CI[-2.77,-0.11])和(SMD=0.96,95%CI[0.10,1.81]),气功联合药物组(包括中药和西药)的疗效优于药物组(MD=-8.94,95%CI[-15.69,-2.19]);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气功组优于假气功和有氧运动(SMD=-1.83,95%CI[-3.27,-0.39])和(SMD=0.98,95%CI[0.13,1.84]),气功联合药物组与药物组疗效相当(MD=-3.98,95%CI[-10.93,2.97])。生活质量采用FIQ、SF-36、CHAQ、QOML、WHOQOL-BREF量表测评。仅1项研究报告了习练气功相关的不良事件(右肩疼痛1例,足底筋膜炎1例)。GRADE分析显示为低等级证据。研究三:气功的随机对照试验与队列研究的方法学特征比较本研究共纳入895项研究,其中RCT中文有749项(占83.7%),英文有73项(占8.2%),队列研究中文有69项(占7.7%),英文有4项(占0.5%)。822项RCT平均每项研究的受试者为90例,样本量最小为10例,最大为1973例,73项队列研究平均每项研究的受试者为142例,样本量最小为12例,最大为1721例。177项(占21.5%)RCT和11项(占15.1%)队列研究报告了研究过程中退出、脱落、剔除的人数,x2=1.7,p=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了 822项RCT,其中287项(占34.9%)报告了随机分配方法,评价为低偏倚风险。34项(占4.1%)采用按就诊顺序分组,评价为高偏倚风险。41项(占5.0%)报告了分配隐藏,评价为低偏倚风险。57项(占13.6%)采用了盲法,评价为低偏倚风险。177项(占21.5%)报告了研究过程中退出、脱落、剔除的人数,评价为低偏倚风险。33项(占4.0%)详细报告了确定样本量的方法,评价为低偏倚风险。而纳入的73项队列研究,NOS评分为3~6分的有103项(占91.2%),其中9分0项,8分2 项(占 2.7%),7 分 2 项(占 2.7%),6 分 15 项(占 20.6%),5 分 24 项(占 32.9%),4分12项(占16.4%),3分12项(占16.4%),2分6项(占2.7%),平均4.6分。结论研究一气功临床研究的证据基础:文献计量学分析气功的临床研究逐渐增多。在研究设计类型、气功干预措施和结果报告方面是不一致的。迫切需要为气功各种类型的干预措施制定一套报告标准。为了证实气功在促进健康和疾病管理中的作用,未来仍需要更严格的、多中心的、大样本和基于队列研究的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验证气功疗效。研究二 气功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现有证据表明,气功对改善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的疼痛和生活质量可能具有潜在疗效,而且比较安全。但是,研究设计的方法学质量较差,研究数目较少,未来仍需更多设计严谨、多中心、大样本的RCT来进一步验证气功的疗效。研究三气功的随机对照试验与队列研究的方法学特征比较目前RCT和队列研究的气功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学质量均不高,在研究设计与方法学上存在着研究方案注册率较低、研究偏倚风险高、报告标准不规范等问题。应加强对研究者的研究设计与方法学培训,拓展气功临床研究方法学思路和基于真实世界研究如队列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研究,为气功临床研究提供更多的循证证据。

白雪[10](2020)在《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是继承与弘扬中医药事业的内在需求,也是中医药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是反映中医药最佳治疗方案的有效载体,是指导中医药临床实践,保证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的有效途径。随着循证医学的迅速发展,在医学领域影响力的扩大,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的制修订工作已成为中医药标准化的基础工作,也是中医药标准化的重中之重。中医药指南的制订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非常可观,指南数量迅猛增长,然而中医药指南的质量不容乐观,导致指南的临床应用率低,大部分指南并没有被充分用来指导临床实践,造成了资源浪费。为了提升指南的质量,让指南在临床实践上发挥作用,有必要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对指南进行合理评价。经检索与梳理,国内外现有的指南评价工具因局限性并不能直接应用于中医药指南当中,我国仍然缺乏符合我国国情与中医药领域特色的指南评价工具,亟需建立符合国情的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体系。为了保障我国中医药指南的快速发展,优先解决缺乏指南评价体系的问题,本研究对建立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索,形成中医药指南评价体系框架及相应的评价清单。目的1采用现实性文献综述法与德尔菲法结合的思路,通过参照、对比、互补,结合国内情况、中医药特色形成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与领域。2系统检索国内外已发表的指南评价工具的文献,筛选其条目,考虑到国情与中医药的特点,对条目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质量评价、适用性评价清单与应用性调查问卷。方法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研究一运用现实性文献综述法初步搭建评价体系框架,分为确定研究范围与目的、形成假设理论框架、文献检索、筛选与提取、数据整合与分析几个环节:①首先确定研究范围与目的,咨询专家经讨论后形成假设理论框架。②文献检索,通过检索CNKI、万方、维普、CBM、PubMed获取指南评价相关的文献。③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影响指南评价、指南实用性的因素等信息;④分类整合提取的数据,合并主题,建立假设理论与主题概念之间的关系,初步构建出指南评价体系框架与领域。研究二运用德尔菲法通过线上问卷星平台向专家发放调查问卷。首先遴选相关的权威专家,再由具有循证专业背景的人员组成小组在现实性文献综述法的基础上,对研究问题及问题选项进行探讨来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研究三基于前两部分的研究结果,主要参考国内外权威的评价工具如AGREE、GLIA、AGREE-China的研制方法来拟定本研究的条目生成方法,分为纳入评价工具、筛选与提取、形成初稿、专家论证等环节。结果研究一现实性文献综述法同研究二德尔菲法得出的研究结果整合分析可知,中医药指南评价体系的框架由指南制订的方法学质量评价、指南的适用性评价与指南应用性调查三部分组成。在第三部分研究中,通过检索、提取、系统梳理国内外已发表的指南评价工具,总结提炼,再结合国内情况、中医药特色,通过专家论证,进行合理的补充、完善或改编,最终形成完整的中医药指南质量评价建议清单条目及解读、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适用性评价建议清单条目及解读和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应用性调查问卷。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质量评价建议清单条目共16条,并配合了条目解读。目的是评价指南制订过程中方法学质量,以衡量整个指南制订过程是否做到了科学严谨。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适用性评价建议清单分为3个领域,包括指南的总体、清晰性、可执行性,配合文件解读,使得评价者能够便利的使用,体现了指南与临床实践的贴合程度。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应用性调查问卷分为四部分,旨在了解指南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使用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结论1对于目前中医药领域指南的质量现状,建立一个完善的指南评价标准体系,尤其是符合中医药特色的评价标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采用现实性文献综述法与德尔菲法形成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体系框架,包括质量评价、适用性评价与应用性调查三部分。最终形成的中医药指南质量评价建议清单及解读、适用性评价建议清单及解读、指南应用性调查问卷是国内的初步尝试。

二、高血压的非药物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血压的非药物疗法(论文提纲范文)

(2)中医非药物疗法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检索策略
    1.3 文献质量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概况
    2.2 中医非药物治疗配合西药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的降压疗效Meta分析
    2.3 中医非药物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的降压疗效Meta分析
3 讨论
4 不足和展望

(3)补阳还五汤联合EECP对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及随机化分组方法
    2 样本量估算
    3 诊断标准
        3.1 稳定型心绞痛(SAP)的诊断标准
        3.2 中医诊断标准
    4 纳入标准
    5 排除标准
    6 终止标准
    7 剔除及脱落标准
    8 治疗方法
        8.1 入组前注意事项告知及健康宣教
        8.2 对照组治疗方案
        8.3 中药组治疗方案
        8.4 联合组治疗方案
        8.5 疗程
    9 观察项目及指标
        9.1 安全性指标观测
        9.2 疗效性指标观测
    10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10.1 心绞痛疗效判定标准
        10.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11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2 治疗前观察指标比较
    3 心绞痛疗效比较
    4 中医证候积分情况
    5 三组治疗前后hs-CRP的变化
    6 三组治疗前后动脉硬化指标的变化
    7 三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的变化
        7.1 TC值结果
        7.2 TG值结果
        7.3 LDL-C值结果
        7.4 HDL-C值结果
    8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
        1.1 炎症反应
        1.2 脂质代谢
        1.3 动脉僵硬度
    2 中医学对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
    3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现状
        3.1 现代医学治疗
        3.2 非药物疗法——增强型体外反搏
        3.3 中医治疗
    4 补阳还五汤方药探究
        4.1 方药分析
        4.2 药理学研究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基线资料可比性分析
        5.2 补阳还五汤的疗效分析
        5.3 补阳还五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的疗效分析
    6 小结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稳定型心绞痛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基于医院与社区比较的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对照试验的现状与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文献排除标准
    1.3 资料收集
        1.3.1 文献检索与筛选
        1.3.2 文献分组
        1.3.3 资料提取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2组文献发表情况比较
    2.3 2组地域分布比较
    2.4 2组RCT设计比较
        2.4.1 2组样本量比较
        2.4.2 2组受试者比较
        2.4.3 2组中医非药物疗法比较
        2.4.4 2组RCT对照设计比较
        2.4.5 2组随访比较
        2.4.6 2组结局指标比较
    2.5 2组RCT报告规范情况比较
    2.6 2组获得科研基金支持、核心期刊发表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主要结果
        3.1.1 2组RCT文献发表及地域分布情况
        3.1.2 2组RCT设计及实施特征
        3.1.3 2组RCT报告规范情况
    3.2 现状与展望
    3.3 优势与局限
4 结论

(5)中医综合降压ABC方案治疗1级低中危高血压病的随机对照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非药物疗法在高血压慢病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1 运动
        2 饮食
        3 中医药外治法
        4 音乐、冥想
        5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二、10位国医大师高血压诊疗特色探析
        1 文献来源与筛选
        2 治疗经验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医综合降压ABC方案治疗1级低中危高血压病的随机对照试验
    1 前言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对象
        3.1 诊断标准
        3.2 纳入标准
        3.3 排除标准
        3.4 中止/退出病例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试验设计
        4.2 样本量计算
        4.3 伦理监管
    5 研究内容
        5.1 试验方案
        5.2 干预方法
        5.3 观察指标
        5.4 技术路线
        5.5 伴随用药和治疗
        5.6 不良事件
        5.7 质量控制
        5.8 统计分析
    6 研究结果
        6.1 研究完成概况
        6.2 一般基线资料情况
        6.3 两组患者患病情况比较
        6.4 主要疗效指标分析
        6.5 次要疗效指标分析
        6.6 安全性评估
    7 讨论
        7.1 非药物疗法在高血压中的应用
        7.2 中医疗法综合干预的优势
        7.3 中药代茶饮组方分析
        7.4 中医综合降压ABC方案用于1级低中危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伦理批件
    附录2 高血压健康生活方式宣传册
    附录3 穴位按摩动作详解
    附录4 降压八段锦动作详解
    附录5-1 生活方式改善执行情况问卷
    附录5-2 ABC方案执行情况问卷
    附录6 高血压病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附录7 科技查新报告
致谢
个人简历

(6)非药物疗法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研究进展
        1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2 精神症状
        3 睡眠障碍
        4 嗅觉障碍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帕金森病中医治疗进展
        1 帕金森病相关的中医病名
        2 病因病机
        3 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的中医药治疗
        4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方案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基线疗效指标比较
        3 各疗效指标治疗前后比较
    讨论
        1 一般资料及基线分析
        2 治疗方法分析
        3 研究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7)少林易筋经对高血压患者心理焦虑的干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易筋经的研究
        1.2.2 关于易筋经治未病的研究
        1.2.3 有关易筋经促进人体健康的研究
        1.2.4 有关易筋经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
        1.2.5 有关易筋经改善高血压病的研究
        1.2.6 已有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假设
    1.5 研究思路
2 实验研究
    2.1 实验对象
        2.1.1 对象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剔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实验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受试者完成实验情况
    3.2 12周实验受试者血压变化情况
        3.2.1 12周实验前后受试者血压变化情况
        3.2.2 12周干预过程中受试者的血压变化情况
    3.3 12周实验受试者心理焦虑量表得分情况
        3.3.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理焦虑量表得分情况
        3.3.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受试者心理焦虑组内比较
        3.3.3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的心理焦虑量表得分差值比较
        3.3.4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理焦虑量表分值比较
    3.4 实验过程中受试者的心理焦虑与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3.5 少林易筋经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理焦虑的影响
        3.5.1 少林易筋经十二式能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3.5.2 少林易筋经十二式能降低高血压患者心理焦虑程度
        3.5.3 少林易筋经十二式对高血压患者心理焦虑干预分析
    3.6 研究的不足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实验受试者招募书
    附录B 知情同意书
    附录C 病例观察表
    附录D 焦虑自评量表SAS
致谢

(8)PDCA循环在管理中医非药物疗法不良事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计划(P)
        1.2.2 执行(D)
        1.2.3 核查(C)
        1.2.4 处理(A)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实施PDCA管理后中医非药物疗法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2.2 实施PDCA管理前后中医非药物疗法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2.3 实施PDCA管理前后患者总满意度的比较
3 讨论

(9)气功临床研究的证据现状及其方法学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1 气功的定义
    2 气功的不同功法
    3 气功与太极拳
    4 气功的历史发展
    5 气功的现代研究与应用
    参考文献
前言
研究一: 气功临床研究的证据基础:文献计量学分析
    1 背景与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2.2 文献检索
        2.3 文献筛选
        2.4 资料提取
        2.5 资料分析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流程
        3.2 研究类型描述
        3.3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3.4 气功干预
        3.5 疾病分类
        3.6 主要发现
    4 讨论
        4.1 主要结果概括
        4.2 本研究与以往研究的关系
        4.3 本研究的优势和局限性
        4.4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气功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1 背景与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2.2 文献检索
        2.3 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2.4 质量评价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文献筛选流程
        3.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3.3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
        3.4 数据统计分析
        3.5 GRADE证据评级结果
    4 讨论
        4.1 主要发现
        4.2 本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4.3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三: 气功的随机对照试验与队列研究的方法学特征比较
    1 背景与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2.2 文献检索
        2.3 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2.4 质量评价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流程
        3.2 纳入研究的一般特征
        3.3 发表时间分布
        3.4 研究设计基本特征与方法学要点比较
    4 讨论
        4.1 主要发现
        4.2 本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4.3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附录1: 研究的主要检索策略
    附录2: 已经发表的文章截图信息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10)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建立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体系的思考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体系框架的研究——现实性文献综述法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现实性文献综述法(realist review)
        2.2 选用现实性文献综述法的原因
        2.3 现实性文献综述法的步骤
    3 研究结果
        3.1 文献筛选结果
        3.2 文献纳入基本特征
        3.3 数据整合与分析结果
    4 研究的局限性
    5 小结
第二部分 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体系的框架研究——德尔菲法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
        2.2 实施德尔菲法的关键环节
    3 研究结果
        3.1 受调查者基本情况
        3.2 目前中医药指南的实用性情况
        3.3 中医药指南的评价体系考虑因素
        3.4 影响指南实用性的外部因素
        3.5 关于指南应用情况的调查内容
        3.6 建立中医药指南评价体系的建议
    4 研究的局限性
    5 结论
第三部分 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评价清单条目及解读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优势与局限性
    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数据整合与分析-形成主题过程举例
    2 数据整合与分析-合并主题过程举例
    3 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实用性因素调查问卷
    4 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应用性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高血压的非药物疗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非药物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及死亡率的影响[J]. 吴燕婷,李萍,吴寒,杨娅鸿.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11)
  • [2]中医非药物疗法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的Meta分析[J]. 刘丹娜,詹艳,王劼琼. 全科护理, 2021(18)
  • [3]补阳还五汤联合EECP对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 何星灵.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医院与社区比较的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对照试验的现状与特征分析[J]. 李玉琦,梁士兵,姜厚望,尚亚西,陈亚飞,李静,乔舒昱,刘建平. 现代中医临床, 2021(01)
  • [5]中医综合降压ABC方案治疗1级低中危高血压病的随机对照试验[D]. 张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非药物疗法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疗效观察[D]. 梁俊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少林易筋经对高血压患者心理焦虑的干预效应[D]. 鲁建明. 河南大学, 2020(02)
  • [8]PDCA循环在管理中医非药物疗法不良事件中的应用[J]. 李忠平,陈俊伟. 中国当代医药, 2020(15)
  • [9]气功临床研究的证据现状及其方法学特征的比较研究[D]. 张亚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方法研究[D]. 白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