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例急性心肌梗死辨证特征及预后分析

65例急性心肌梗死辨证特征及预后分析

一、急性心肌梗死65例辨证分型特点及预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贺[1](2021)在《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稳定性冠心病的二级预防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的使用可大大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但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仍有较高的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如何进一步降低稳定性冠心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依然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及难点。既往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稳定性冠心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但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较难体现出中医的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等特点。因此,选用怎样的临床研究方法来科学的客观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实际临床效果成为中医药临床研究的突破口。近年来逐渐兴起的真实世界研究的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评价干预措施在患者个体临床实际中的效果,这一特性符合中医药临床实践的个体化诊疗的特点,无疑为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基于此,本课题组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设计,在真实世界临床数据中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稳定性冠心病中应用的优势。结合冠心病稳定期毒证诊断及量化标准,探索稳定期冠心病患者毒证的临床表现及特征,并加以验证“因毒致病”理论,以期为稳定性冠心病的临床诊疗、心血管血栓事件的预防及冠心病二级预防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一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评价研究目的: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稳定性冠心病中应用的临床优势。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方法,成功纳入5080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以患者服用中药/中成药的时长(≥12周/年,或入组前已持续服用12周/年以上时间的中药/中成药,入组后继续服用的)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n=2431例)和西医治疗组(n=2649例),并对纳入的患者进行至少1年的临床随访,详细记录随访过程中患者所出现的临床结局指标。临床结局指标为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次要复合终点事件(全因死亡、脑卒中、因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入院),并根据随访过程中患者的服药情况及所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评估中药联合西药使用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除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史、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史、脑卒中病史、心肌梗死病史、冠脉搭桥史、超敏C反应蛋白、寒凝、气滞、痰浊、血瘀中医证素方面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外,在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空腹血m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性格特点、运动频率上存在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共有153例(6.29%)患者发生了主要复合终点事件,西医治疗组共有228例(8.61%)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较西医治疗组可显着降低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调整后得HR,0.72;CI,0.58-0.89;P=0.003)。次要复合终点事件的比较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发生率比西医治疗组有显着降低趋势,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调整基线资料后HR,0.81;95%(CI,0.66-0.99;P=0.039)。由于患者发生血运重建的结局事件可能受到医生主观判断因素等的影响,因此我们进一步比较了心血管临床试验中常用的“硬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较西医治疗组可显着降低“硬终点”事件的发生,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调整基线资料后HR,0.36;95%CI,0.09-0.85;P=0.010)。复合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脑卒中、因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入院)的发生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低于西医治疗组,但两组的结果差异不显着(P>0.05)(调整后 HR,0.87;95%CI,0.73-1.04;P=0.116)。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重新匹配,成功匹配中西医结合治疗组(n=1097)、西医组(n=1097)两组新的患者数据,匹配后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血管危险因素等基线资料的比较上均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匹配后的两组数据再次进行临床结局指标分析,得出的结果与以上结果具有一致性,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HR,0.64;95%CI,0.49-0.85;P=0.002)、次要复合终点事件(HR,0.75;95%CI,0.56-0.99;P=0.040)、“硬终点”事件(HR,0.69;95%CI,0.43-0.92;P=0.032)的发生率均显着低于西医治疗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医治疗组在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的比较中结果差异不显着(P<0.05)(HR,0.93;95%CI,0.73-1.17;P=0.522),但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发生率低于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着低于西医治疗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1)。组间比较可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皮肤瘀斑、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低于与西医治疗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着降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1年随访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硬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及次要复合终点事件(全因死亡、脑卒中和因UA/HF/恶性心律失常入院)的发生率,且中药联合西药的使用并未增加患者出血等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结果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研究二稳定性冠心病瘀毒证对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目的: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研究冠心病稳定期患者毒证的临床表征,并加以验证“因毒致病”理论,发挥传统中医药在冠心病防治领域“既病防变”的优势。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设计方法,结合随访过程中发生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临床结局指标,进一步探索发生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结合冠心病稳定期毒证诊断及量化标准,研究稳定期冠心病患者毒证的临床表征,并加以验证“因毒致病”理论。结果:随访1年后共有541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其中42.73%有吸烟史,36.65%有饮酒史,高血压史的患者有80.11%,48.25%的患者有高脂血症史,有糖尿病史的占47.70%;既往行CABG的有5.16%,54.14%有PCI史,28.55%的患者有心肌梗死史,24.49%的患者有脑卒中病史,32.60%患者有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患者BMI中位水平为25.83kg/m2,空腹血糖中位水平为6.20mmol/L,Hs-CRP中位水平为1.35mg/L,HDL-C中位水平为1.14mmol/L,LDL-C中位水平为2.37mmol/L,TC 中位水平为 4.05mmol/L,TG 中位水平为 1.62mmol/L。进行Logistic多元逐步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高血压、LDL-C、TG 5个因素Sig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性。根据《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冠心病稳定期因毒致病的辨证诊断及量化标准》筛选出稳定性冠心病血瘀证毒证患者987例,血瘀证非毒证患者1159例。随访1年后,毒证组发生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有138例(13.98%),非毒证组发生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有88例(7.59%)。毒证组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着高于非毒证组(P<0.001)。相对危险度(RR)为1.841,归因危险度(AR)为6.39%,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即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R)为45.65%,0R为1.978(95%CI 1.492-2.623),由上可以看出冠心病稳定期“因毒致病”辨证诊断及量化标准可作为稳定性冠心病高危患者的辨别及“因毒致病”的诊断。两组风险生存分析显示:毒证组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显着高于非毒证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基线资料后 HR,1.452;95%CI,1.066-1.978;P=0.018)。结论:1本研究通过对SCAD患者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近一半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存在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医生仍需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加强生活方式及二级预防用药的宣教及健康生活内容知识的普及。2“冠心病稳定期因毒致病辨证诊断及量化标准”可用于稳定性冠心病高危患者的辨识,对发挥传统中医药在冠心病防治领域“既病防变”优势,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冠心病二级预防水平奠定基础。

毛静远,吴永健,史大卓[2](2021)在《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文中研究说明1背景、目的及意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病死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共计2.9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冠心病患者1 100万人。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居于首位。

《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3](2021)在《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背景、目的及意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病死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共计2.9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冠心病患者1 10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居于首位。

赵宇浩[4](2021)在《基于GRACE评分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医辨证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围绕中医证候学在中西医“病证结合”研究中的中心地位,探讨ACS发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布规律,并结合临床指标进行相关因素分析。2.探讨以GRACE评分为代表的ACS预后风险评估与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病时客观临床指标和中医辨证分型间的相关性,寻找密切影响ACS危险程度的因素,提示不同中医证候与ACS风险潜在的关联。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间于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CS患者271例,采集常规临床资料、冠脉病变程度、预后风险评估、中医辨证分型等信息,填写病例报告表。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ACS传统临床分类与血脂异常(LDL-C和TC)及其病史、炎症指标(hs-CRP、血小板/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等)、Fib和心功能密切相关(P<0.001),与高血压病史、BMI、心率等关系一般(P<0.05),与具体吸烟数量、是否戒烟、糖尿病病史、HDL、胱抑素C等关系不大(P>0.05)。2.ACS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单一病机中:气虚证(66.9%)>阴虚证(58.7%)>痰浊证(48.0%)>血瘀证(39.8%)>气滞证(24.9%)>阳虚证(8.2%)>寒凝证(0.7%);复合证型中:气阴两虚证(32.0%)>痰浊内阻证(24.9%)>气虚血瘀证(15.6%)>气滞血瘀证(13.8%)>心肾阴虚证(7.4%)>心血瘀阻证(3.7%)>心肾阳虚证(2.6%)。3.年龄、血压、BMI、心功能、炎症指标、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胱抑素-C和冠脉病变程度等与GRACE评分显着相关(P<0.01);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相关程度一般(P<0.05),其中吸烟、糖化血红蛋白主要与死亡风险相关(P<0.01),血脂异常病史、LDL-C主要与死亡/心梗联合风险有关(P<0.05)。4.院内、6月死亡或死亡/心梗联合风险的主要独立影响因素包括BMI、LVEF、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中性粒/淋巴细胞百分比、Fib、Cys-C,而吸烟主要影响死亡风险,LDL-C主要对心梗风险具有影响;BMI、LVEF、Fib、Cys-C是1年死亡/心梗联合风险、3年死亡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室壁运动异常和Fib是院内和6月风险最核心的影响因素,心肾功能(LVEF、Cys-C)更能预测长期风险。5.气滞、血瘀、气虚、阳虚可作为区分GRACE危险等级的依据,其中气滞、气虚提示中低风险,阳虚提示高风险,血瘀提示较高风险;复合证型与BMI及其分型、吸烟史、WBC、肌酐、尿酸关系较为密切(P<0.05),气虚血瘀证冠脉病变程度相对较高(P<0.05),心肾阳虚证在院内死亡、6月死亡、1年死亡/心梗、3年死亡风险中均为最高,提示部分证候对评估ACS患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风险存在价值。结论:1.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GRACE风险评估的主要独立影响因素包括BMI、LVEF、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中性粒/淋巴细胞百分比、Fib、Cys-C;BMI、LVEF、Fib、Cys-C是1年死亡/心梗、3年死亡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2.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GRACE风险评估与中医辨证存在相关性,其中阳虚、血瘀证提示高风险,气滞、气虚证提示风险较低;心肾阳虚是预测院内、6月和3年死亡风险的重要证型。可以此为契机提高ACS早期潜在高危人群的识别。3.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部分临床因素相关,提示中医辨证具有潜在的客观基础。

张亚辉[5](2020)在《冠心病(胸痹心痛病)左主干病变PCI术后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的治疗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冠心病(胸痹心痛病)左主干(1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CA)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规律服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1年,主要终点、次要终点、安全性终点及再次住院的发生情况,评价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及优势,为左主干病变PCI术后中医药的长期治疗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期间就诊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并接受PCI治疗,同时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LMCA病变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共计15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各75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氯吡格雷,1年DAPT期满,氯吡格雷组失访5例,替格瑞洛组失访10例,最终完成随访135例。已完成1年DAPT的两组受试者中氯吡格雷组70例,替格瑞洛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之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次要终点、安全性终点及再次住院的发生情况。结果:1.LMCA病变患者PCI术后DAPT治疗1年,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两组患者MACE之间比较:总MAC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支架内再狭窄或血栓形成、靶血管血运(再次)重建(再次PCI或CAB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源性死亡均发生0例(0%)。2.两组患者次要终点之间比较:复发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脏停搏)及心力衰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复发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脏停搏)及心力衰竭发生频率均低于氯吡格雷组。3.两组患者安全性终点之间比较:BARC出血(BARC 0型、1-2型、3-5型)及TIMI出血(轻微出血、小出血、大出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因心绞痛再次住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因心绞痛再次住院住院率低于氯吡格雷组;因其他原因再次住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中气阴两虚证之间发生次要终点事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终点事件发生频率:氯吡格雷组>替格瑞洛组;两组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其他证型(痰浊内阻证、气滞血瘀证、肾阳虚衰证、心肾阴虚证和寒凝血瘀证)之间比较发生次要终点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各种中医证型之间比较安全性终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虚血瘀证之间比较安全性终点(BARC出血、TIMI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气虚血瘀证之间因心绞痛再次住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LMCA病变患者PCI术后DAPT治疗1年,总MACE方面替格瑞洛组发生率均低于氯吡格雷组;两组在主要终点分类方面无差别。替格瑞洛组复发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脏停搏)、心力衰竭发生率均低于氯吡格雷组。2.两组患者安全性终点之间无差别。替格瑞洛组因心绞痛再次住院住院率低于氯吡格雷组;两组因其他原因再次住院住院率之间无差别。3.冠心病(胸痹心痛病)LMCA病变PCI术后患者DAPT治疗1年,替格瑞洛组8种中医证型之中气阴两虚证次要终点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两组其余7种证型次要终点发生率无差别。两组患者8种证型之间安全性终点无差别。两组患者气虚血瘀证之间因心绞痛再次住院住院率间无差别。

李欣航[6](2020)在《伴高尿酸血症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证候及临床病理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指病理表现以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征的一组疾病。MN根据发病原因分为继发性膜性肾病和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其中 IMN 是 MN 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我国成人发生大量蛋白尿的最常见肾脏病因。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表明IMN呈现出自然病程的多样性,约30%患者可自发完全缓解,约30%患者可部分缓解,剩余30%~40%的IMN患者则出现肾功能进行性减退,进而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由此可见,IMN并非一种良性疾病,早期确诊、判断预后及有效治疗是临床中的主要任务。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生化异常现象,由尿酸盐生成过量和(或)肾脏排泄尿酸量减少而引起。多项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与IgA肾病、糖尿病肾病、多囊肾等慢性肾脏病的发病和进展相关,但是高尿酸血症与膜性肾病发病和进展的关系尚不明确。IMN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水肿”、“腰痛”、“尿浊”等病的范畴。现代医家结合IMN的肾脏病理学表现从宏观与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辨证论治,使得中医药在IMN治疗中应用得更加广泛与精准,同时也展现出中医药治疗IMN的一定优势。然而,中医学对伴有高尿酸血症IMN的认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本研究拟从伴有高尿酸血症IMN展开,探讨其中医证候及临床病理特征,进一步评估高尿酸血症与中医证候、临床及病理的相关性,丰富中医学对IMN的认识,以期为中医诊治提供一定依据。目的初步探讨伴高尿酸血症IMN患者的中医证候、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06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肾病科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MN且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研究,共纳入303例IMN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将303例患者分为伴高尿酸血症组(100例)和血尿酸正常组(203例)。通过收集与比较2组IMN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候资料、临床及肾脏病理资料,初步探讨伴有高尿酸血症IMN患者的中医证候、临床和病理特征。结果1 一般资料1.1性别伴有高尿酸血症组和血尿酸正常组中男性、女性占比分别为(53.00%vs 47.00%)和(52.7%vs 47.3%),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发病年龄伴有高尿酸血症组和血尿酸正常组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51.71±13.82岁和49.25±13.17岁,2组患者均以中、老年组为主,伴有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可能更大、发病年龄比例有偏高的趋势,但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3病程伴有高尿酸血症组和血尿酸正常症组的病程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4.00(11.50)月和5.75(10.25)月,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中医证候资料2.1中医主要症状分布伴有高尿酸血症组和血尿酸正常症组的主要中医症状包括:水肿、泡沫尿、乏力、腰酸、腹胀、口干、口苦及气短等,伴有高尿酸血症组出现口苦的比例较高(P<0.05),其余中医症状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2.2中医证候分布(1)中医证型总体分布:303例IMN患者中单纯本虚证者、本虚标实证和单纯标实证所占比例分别为3.96%、96.04%和0.00%。伴有高尿酸血症组与血尿酸正常组比较:单纯本虚证(5.00%vs 3.45%)、本虚标实证(95.00%vs 96.55%),2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本虚证:伴高尿酸血症组和血尿酸正常组比较:脾肾气虚证(38.00%vs 30.54%)、肺肾气虚证(9.00%vs 14.29%)、脾肾阳虚证(18.00%vs 15.27%)、肝肾阴虚证(12.00%vs 14.29%)以及气阴两虚证(23.00%vs 25.62%);其中脾肾气虚证在伴有高尿酸血症组的分布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本虚证在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3)标实证:伴高尿酸血症组和血尿酸正常组比较:水湿证(30.00%vs 36.95%)、湿热证(63.00%vs 52.70%)、血瘀证(58.00%vs 55.67%)和湿浊证(7.00%vs 10.34%);其中湿热证在伴有高尿酸血症组的分布比例较高,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标实证在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3临床资料3.1合并症(1)高血压:伴有高尿酸血症组高血压1级的比例低于血尿酸正常组(28.00%vs 31.53%)、高血压3级的比例高于血尿酸正常组(36.00%vs 20.69%),2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其他合并症:伴有高尿酸血症组和血尿酸正常组比较:血脂异常(81.00%vs 71.92%)、2 型糖尿病(23.00%vs 27.57%)、冠心病(26.00%vs 23.65%)、大动脉硬化(38.00%vs 28.08%),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2肾功能伴有高尿酸血症组和血尿酸正常组的肾功能各指标比较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血肌酐(Scr)[86.70(42.75)vs 67.85(34.90)]μmol/L、血尿素氮(BUN)[6.18(4.52)vs 5.07(2.89)]m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82.10(38.77)vs 97.35(30.80)]mL·min-1·1.73m-2,伴有高尿酸血症组的Scr、BUN水平较高,eGFR明显较低,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5、P<0.01)。与血尿酸正常组比较,伴有高尿酸血症组中慢性肾脏病(CKD)1期占比较低、CKD 2期占比较高,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高尿酸血症组组内CKD 2期占比高于其他各分期(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其高血压分级与CKD分期呈正向相关(P<0.01)。3.3其他生化指标伴有高尿酸血症组的胆固醇(TC)水平[6.80(2.92)vs 6.00(2.56)]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4.66(2.01)vs 3.42(1.97)]mmmol/L高于血尿酸正常组,2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生化指标在2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4血红蛋白伴有高尿酸血症组和血尿酸正常组的血红蛋白(HGB)水平分别为136.58±15.60g/L和143.30±23.16g/L,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尿蛋白定量伴有高尿酸血症组和血尿酸正常组24h-UTP水平分别为3.42(4.59)g/24h和3.18(3.35)g/24h,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6尿检红细胞计数伴有高尿酸血症组与血尿酸正常组的高倍镜检(HP)红细胞计数≥5/HP分别为29例(占29.00%)和52例(占25.62%),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病理资料4.1病理分期伴有高尿酸血症组和血尿酸正常组均主要集中在Ⅰ期(39.00%vs 46.80%)和Ⅱ期(51.00%vs 48.60%),2 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2免疫荧光伴有高尿酸血症组和血尿酸正常组均以IgG(88.00%vs 93.60%)和补体C3(70.00%vs 62.07%)沉积为主,伴有少量的IgM、IgA和Clq沉积,2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3肾小球病变伴有高尿酸血症组发生球性硬化和节段性硬化的比例高于血尿酸正常组(分别为28.00%vs 12.32%、11.00%vs 5.91%),2 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差异(均P<0.05);发生肾小球系膜区增生、新月体形成、缺血性硬化的比例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4.4肾间质病变伴有高尿酸血症组发生肾间质纤维化和炎症细胞浸润的比例高于血尿酸正常组(分别为 86.00%vs 72.91%、89.00%vs 78.82%),2 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4.5肾小管病变伴有高尿酸血症组与血尿酸正常组均以灶状萎缩为主(63.00%vs 61.08%),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肾血管病变伴有高尿酸血症组小动脉无明显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与血尿酸正常组(9.00%vs 25.12%)、小动脉玻璃样变的比例高于血尿酸正常组(33.00%vs 16.75%),2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1、P<0.05)。2组间小动脉管壁增厚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血尿酸正常的IMN相比,伴有高尿酸血症IMN具有以下特征:(1)中医证候:主要症状为水肿和泡沫尿,中医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证为最多,标实证以湿热证常见;(2)临床表现:常伴有基线肾功能较差、高胆固醇血症,易出现严重高血压;(3)肾脏病理:肾小球球性硬化、节段硬化、间质纤维化、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小动脉玻璃样变的发生率较高。

夏啸[7](2020)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障碍影响因素及与自主神经功能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老龄人口不断加速增长,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在我国城乡居民中发病率逐渐升高,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AMI发作时疼痛剧烈,同时伴有出汗、惊恐以及呼吸困难等,严重者甚至发生休克,直接威胁到生命安全。血运重建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方法,其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应用可以及时挽救受损心肌。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容易产生心理应激障碍,造成心脏自主神经紊乱,影响疾病预后。目前对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伴发心理障碍对自主神经的影响尚未完全阐明。在患者病情相对平稳时,运用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和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rate,DC)分析可以定量评估自主神经功能。通过对入选患者进行心理障碍评分,统计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情况,依据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状态,运用HRV和DC评价自主神经功能,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障碍与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的关系;探讨发生心理障碍影响因素。通过对PCI术后伴发心理障碍的AMI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进而研究自主神经状态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伴发心理障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第一部分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伴发心理障碍与自主神经功能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术治疗的1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一周内使用焦虑、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心理障碍评分,调查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4组:单纯焦虑组(35例),单纯抑郁组(33例),焦虑抑郁共病组(39例)和无焦虑抑郁组(26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并分析各组HRV和DC指标。再次将患者分为是否伴发焦虑或抑郁状态,根据量表评分结果将伴发焦虑和抑郁状态患者各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比较各组间HRV和DC指标,并对伴发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1)四组患者间性别、年龄、血脂异常、受教育年限、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比较无显着差异;高血压、糖尿病史、吸烟史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生化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2)不同类型心理障碍比较结果:与无焦虑抑郁组、单纯焦虑组相比,单纯抑郁组和共病组DC、SDNN、SDNNI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焦虑抑郁组、单纯焦虑组相比,共病组SDANN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间比较,r MSSD、PNN50、H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焦虑抑郁组、单纯焦虑组相比,共病组LF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严重程度焦虑、抑郁比较结果:(1)不同焦虑程度组间DC比较,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DC均较轻度焦虑下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焦虑较中度焦虑DC下降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焦虑SDNN、SDANN、SDNNI较中度焦虑和轻度焦虑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r MSSD、PNN50、LF、HF差异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抑郁程度组间DC比较,中度抑郁和重度抑郁DC均较轻度抑郁下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抑郁较中度抑郁DC下降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抑郁SDNN、SDANN、SDNNI较中度抑郁和轻度抑郁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r MSSD、PNN50、LF、HF差异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3.高血压、吸烟是PCI术后发生焦虑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是PCI术后发生抑郁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伴发焦虑、抑郁状态时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受损,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迷走神经张力降低,DC、HRV下降。当存在焦虑抑郁共病时,自主神经失衡加重,DC和HRV的下降最为显着;2.焦虑和抑郁轻度、中度、重度间比较,DC、SDNN、SDANN、SDNNI呈依次降低的趋势。重度焦虑、重度抑郁时交感神经活性显着加强,迷走神经活性明显削弱,自主神经失衡较严重;3.高血压、吸烟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伴发焦虑状态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伴发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第二部分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伴发心理障碍的中医分型与自主神经功能关系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术治疗的79例AMI患者。按相关标准辨证分型,统计焦虑和抑郁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利用DC和HRV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结果: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中医证型以气滞血瘀证(32.9%)最多,肝郁气滞证次之(25.3%);2.(1)PCI术后伴发焦虑状态的中医证型以气滞血瘀证(45.6%)最多,肝郁气滞证次之(19.6%);(2)焦虑相关中医证型间比较,气滞血瘀证DC、SDNN、SDANN、SDNNI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间r MSSD、PNN50、L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各证型相比,气滞血瘀证HF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3.(1)PCI术后伴发抑郁状态中医证型分布以气滞血瘀证(70.3%)最多,肝郁气滞证(13.5%)次之;(2)抑郁相关中医证型间比较,气滞血瘀证DC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间SDNN、SDANN、SDNNI、r MSSD、PNN50、LF、H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证型为主,实证次之,虚证较少;2.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伴发焦虑状态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证型较多,焦虑中医证型与自主神经的活性有一定的相关性:气滞血瘀证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自主神经失衡最严重。3.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伴发抑郁状态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较多,抑郁中医证型与自主神经关系未达到统计学意义,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王阳[8](2019)在《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临床回顾性研究及温阳通脉法的干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血管腔内影像学特点及预后;探讨大动脉炎的辨证分型及中医药治疗规律,并评价中医通脉法对疾病的疗效;探讨中医药温阳通脉汤对大鼠大动脉炎的作用。材料与方法:1.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临床回顾性研究1.1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纳入大动脉炎患者共442例,依据冠状动脉受累情况分两组:A组为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至少一支冠状动脉狭窄≥50%),B组为大动脉炎未累及冠状动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1.2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临床及血管腔内影像学特点研究:纳入大动脉炎合并冠状动脉受累的患者125例(A组),以年龄为匹配条件1:1选取同期住院的无TA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25例(B组),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A检查,计算Gensini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腔内影像学OCT成像的差异,检测ESR、hs CRP、Scr、TC、LDL-C、HDL-C、TG水平,利用CKD-EPI方程估算e GFR。记录出院后发生MACE情况: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差异。1.3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不同治疗方式预后的研究:纳入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125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A组为药物治疗组,B组为介入治疗组,C组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通过电话随访或门诊复诊及住院病历系统方式进行随访。记录出院后发生MACE情况: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再狭窄、冠脉血运重建的发生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MACE相关危险因素。2.大动脉炎中医药治疗规律的文献研究及通脉法治疗TA的系统评价2.1大动脉炎中医药治疗规律的文献研究:中文文献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外文文献检索Pub Med和Cochrane图书馆。中文检索词为:“大动脉炎”、“脉痹”、“无脉症”、“血痹”;英文检索词为:Takayasu,Maibi,Wu Mai Zheng,Vascular arthralgia。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7月1日。手工检索:检索《医学衷中参西录》、《叶天士医案》、《中现代名医医案》等书籍。纳入文献中有关于“大动脉炎”、“脉痹”、“无脉症”、“血痹”的中医或中西医辨证、分型、治法且符合中西医大动脉炎诊断的文献,探讨大动脉炎的证型分型及中医药治疗规律。2.2通脉法治疗大动脉炎的Meta分析:纳入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实验组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以通脉法为基础治法方药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中医通脉法对疾病的疗效。使用Jadad评分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Cochrane系统综述手册的偏倚风险评估标准进行评估,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3.温阳通脉汤对大鼠大动脉炎作用的实验研究:选雌性SD大鼠60只,按照体重分层随机分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激素组。按照2mg/kg/d的剂量灌胃己烯雌酚悬液90d,2次/d。正常组大鼠每日按2mg/kg/d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灌胃,灌胃90d,2次/d,制作大鼠大动脉炎模型。通过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大动脉形态学变化情况以及HE染色结果,对动物模型进行评价。造模成功后,进行给药,予温阳通脉汤,每日清晨固定时间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余各组相应干预药物,连续干预30d,2次/d。实验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取血后剪取胸主动脉,经生理盐水冲洗,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4℃保存。检测ESR,Elisa法检测CRP、TNF-α、IL-6含量。主动脉标本予石蜡包埋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并采用SABC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LRP3I及L-18的表达。结果:1.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临床回顾性研究1.1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1.1.1 442例TA患者,其中累及冠状动脉病变者125例,占28.2%。男性共80例,女性共362例,男女比约为1:4.5。与TA未累及冠状动脉者比较,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者年龄更大(52.54±11.17vs37.73±12.72,P<0.001)、TA发病年龄更晚(42.21±11.46vs32.74±13.13,P<0.001)、TA病程更长(5.0vs1.0,P<0.001)、BMI更大(24.17±3.31vs22.99±3.92,P=0.002),并且吸烟、饮酒比例及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体征方面心脏杂音、血管杂音比例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e GFR水平明显降低(91.96±25.71vs106.49±24.59,P<0.001)、UA及TG水平明显增高,以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2以TA是否累及冠状动脉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TA发病年龄、TA病程、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疾病活动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本研究纳入受试者结果显示TA发病年龄(OR=1.143,95%CI:1.007~1.298,P=0.039)、TA病程(OR=1.165,95%CI:1.025~1.324,P=0.020)、BMI(OR=1.100,95%CI:1.021~1.185,P=0.013)均为TA累及冠状动脉的危险因素。1.2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及血管腔内影像学特点:1.2.1与冠心病组比较,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组女性比例更高,而BMI吸烟、饮酒、糖尿病比例及DBP、MAP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征方面心脏杂音、血管杂音比例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临床用药方面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药物、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及氯吡格雷药物应用比例均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Hb水平、UA水平、TG水平及LDL-C水平明显减低,HDL-C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2.2冠脉病变的特点及分布情况: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组共发现狭窄病变237处,其中开口及近段冠状动脉受累最为常见,共153处(64.56%),开口病变59处(24.9%)。与冠心病组比较,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组开口病变比例明显增高(24.9%vs8.7%,P<0.001),冠脉中段及远段病变比例均明显减低,分别为(32.5%vs48.3%,P<0.001)、(3.0%vs7.6%,P=0.018)。1.2.3血管腔内影像OCT成像特点: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OCT成像特点为冠脉病变处有严重的纤维内膜增厚,成像为高反射、强信号,低衰减,质地均一;可见片状的比周围组织更强的信号区,后方有放射状阴影,提示为巨噬细胞;并可见管腔不相通的无信号的管腔结构,提示为微通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OCT成像特点为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斑块成像为低反射、信号较弱,高衰减、不透光,质地均一,界限不清。1.2.4预后情况:与冠心病组比较,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组再发心绞痛比例(28.5%vs14.9%,P=0.010)、发生心力衰竭比例(8.1%vs2.5%,P=0.049)及总体MACE发生率(42.3%vs22.3%,P=0.001)均明显高于冠心病组。1.3 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1.3.1 125例患者其中接受药物保守治疗患者55例,约占44.0%;接受PCI术患者57例,约占45.6%;接受CABG术患者13例,约占10.4%。CABG组发病年龄大于药物治疗组及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BG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及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组及药物治疗组ESR水平高于CA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组再发心绞痛比例、再狭窄比例及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CABG组而冠脉血运重建比例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及CA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3.2 MACE相关危险因素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疾病活动度(OR=13.056,95%CI:3.835~44.455,P<0.001)、TA病程(OR=1.065,95%CI:1.023~1.109,P=0.002)、介入治疗(OR=3.475,95%CI:1.324~9.121,P=0.011)均为TA累及冠状动脉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2.大动脉炎中医药治疗规律的文献研究及通脉法治疗TA的系统评价2.1大动脉炎中医药治疗规律的文献研究:2.1.1文献检索结果:通过检索后共关于“大动脉炎”、“脉痹”、“无脉症”、“血痹”的文献共整理出109篇文献,涉及的主要证型13个、主要方剂10首、主要中药18味以及其他治疗方法2种。2.1.2辨证分型:大动脉炎的辨证分型中虚证以阳虚内寒证最多,出现的频数(频率)为14(2.54%),阴虚内热证最少,频数(频率)为9(1.63%);实证以湿毒血瘀证最多,频数(频率)为75(13.59%),其次为湿热郁阻证和气滞血瘀证,频数(频率)分别为69(12.50%),63(11.41%);虚实夹杂证以阳虚寒凝证最多,频数(频率)为64(11.59%),气虚血瘀证次之,频数(频率)为54(9.78%),阴虚痰阻证、阴虚阳亢证出现频数最小,频数(频率)为14(2.54%),10(1.81%);其他证型出现较少,频数(频率)共为4(0.72%)。2.1.3方剂统计:筛选出的文献中主要方剂为9首成方,自拟方和经验方共7首,所列方剂总以温阳通脉汤和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出现的频数(频率)分别为89(24.25%),81(22.07%);阳和汤、补阳还五汤次之,频数(频率)分别为为49(13.35%),41(11.17%);随后为血府逐瘀汤、四妙勇安汤频数(频率)分别为28(7.63%),20(5.45%);活血通脉方、镇肝熄风汤及天麻钩藤饮频数(频率)分别为18(4.90%),16(4.36%)以及12(3.27%);最后为归脾汤频数频率为7(1.91%);其他方剂出现较少,频数频率共为6(1.63%)。2.1.4中药统计:文献中出现中药共20余味,总频次为693次。出现最多为甘草,频数频率为358(13.29%);其次为黄芪,频数(频率)为298(11.07%);然后为当归、桂枝、赤芍出现的频数都在200之上,频数(频率)分别为261(9.69%),225(8.35%),213(7.91%)。2.1.5中医药治疗大动脉炎临床有效率:109篇文献中,共5182例患者,其中包括试验组1927例、对照组1756例以及自身前后对照1499例,男2314例,女1834例,年龄(41.85±10.42)岁,疗程(11.24±5.82)天。中医药治疗大动脉炎临床治愈率结果显示对照试验中,试验组的有效率为85.16%,无效率为14.8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5.21%,无效率为34.79%。自身前后对照的有效率为86.99%,无效率为13.01%。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大动脉炎临床总体有效率为85.96%,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自身前后对照的无效率(P<0.01),说明中医药在治疗大动脉炎方面有明确疗效。2.2通脉法治疗大动脉炎的Meta分析:共纳入9项研究438例受试者,通脉法对改善患者大动脉炎的临床症状有效率OR(95%CI)为2.85[1.60,5.08];血沉疗效MD(95%CI)为-4.11[-5.31,-2.91];C反应蛋白疗效MD(95%CI)为-3.65[-4.30,-3.01];抗“O”疗效MD(95%CI)为-50.78[-52.62,-48.95]。3.温阳通脉汤对大鼠大动脉炎作用的实验研究3.1模型评价:模型组大鼠主动脉管壁存在增厚、变硬改变,内膜表面凹凸不平,有斑块状隆起。HE染色情况:光镜下主动脉外膜管壁增厚,全层动脉壁有炎性细胞浸润,中膜出现黏液样变性,内弹力板断裂、消失。3.2 HE染色结果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主动脉可见动脉壁炎性细胞浸润,中膜黏液样变性、弹力板破坏,故较正常组有明显改变;激素组和中药高剂量组大鼠主动脉弹性膜排列较为规则,部分外膜增厚,中膜出现黏液样变性,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内膜稍不平整,故激素组和中药高剂量组较正常度差异不大,与模型组有明显差异;中药中、低剂量组大鼠主动脉内、中、外膜大部分部位出现病变,与正常组、激素组及中药高剂量组有明显病变,但较模型组有好转。3.3 NLRP3及IL-18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NLRP3及IL-18表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NLRP3及IL-18表达降低(P﹤0.01,P﹤0.05);与激素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NLRP3及IL-18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NLRP3及IL-18表达增强(P﹤0.01);与中药高剂量组比较,中药低、中剂量组NLRP3及IL-18表达增强(P﹤0.01)。3.4 ESR结果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ESR明显增快(P﹤0.01,P﹤0.05),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ESR显着下降(P﹤0.01);与激素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ESR含量显着增快(P﹤0.01);与中药高剂量组比较,中药低、中剂量组ESR显着增快(P﹤0.01,P﹤0.05);与中药中剂量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ESR显着增快(P﹤0.05)。3.5 CRP结果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CRP含量明显升高(P﹤0.01),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CRP含量显着降低(P﹤0.01);与激素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CRP含量显着升高(P﹤0.01);与中药高剂量组比较,中药低、中剂量组CRP含量显着升高(P﹤0.01,P﹤0.05);与中药中剂量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CRP含量显着升高(P﹤0.05)。3.6 IL-6结果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IL-6含量显着降低(P﹤0.01);与激素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IL-6含量显着升高(P﹤0.01);与中药高剂量组比较,中药低、中剂量组CRP含量显着升高(P﹤0.01,P﹤0.05);与中药中剂量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IL-6含量显着升高(P﹤0.05)。3.7 TNF-α结果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IL-6含量显着降低(P﹤0.01);与激素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ESR含量显着升高(P﹤0.01);与中药高剂量组比较,中药低、中剂量组CRP含量显着升高(P﹤0.01,P﹤0.05);与中药中剂量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IL-6含量显着升高(P﹤0.05)。结论:1.TA患者TA发病年龄越晚、病程越长、合并动脉粥样硬化传统危险因素越多者,易发生冠状动脉受累,并且可能与临床上疾病活动度不相关;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多见于冠状动脉的开口及近段;OCT成像可精确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特点,鉴别冠状动脉狭窄病因;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较同年龄组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再发心绞痛及心力衰竭多见;PCI治疗TA累及冠脉病变的再狭窄率、冠脉血运重建比例及MACE发生率均高于CABG术,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预后不良与TA病程、疾病活动度及PCI治疗相关;心肌缺血、心力衰竭为TA主要致死原因。2.大动脉炎辨证分型可分为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证,以实证分型居多,其中湿毒血瘀证最多。中医药治疗主要以温阳通脉法为主;中医药通脉法治疗大动脉炎的疗效确切,具有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疏通血管,纠正机体的炎性反应,提高临床有效率的作用。3.实验成功建立大鼠大动脉炎模型,温阳通脉汤可改善大动脉炎病情,其机制与调节大动脉炎大鼠免疫平衡,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肖蕾[9](2019)在《中医体质与急性心梗发病及冠脉病变特点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拟探索AMI的常见体质类型、生活方式特点、中医证型,以及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某种体质是否可能为AMI发病的高危因素,以及体质对AMI中医证候的影响。进而从具有传统危险因素或健康人群中确定AMI高危人群,同时初步探索中医体质与冠脉病变特点的相关性,为中医学从人群角度对AMI进行一级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为中医临床实践中参考体质因素、更为准确的进行AMI的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方法,以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且进行过中医体质问卷调查的住院或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设立AMI患者128例为病例组;具有可比性的非AMI、非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9例(成组匹配,即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等传统危险因素在两组患者中所占比例无统计学差异)为对照组,选取中医体质、生活方式、中医证候、冠脉病变特点等内容,进行急性心梗的常见体质类型、不良生活方式以及证候类型的研究;进行AMI与体质类型相关性、AMI与不良生活方式相关性的研究、AMI中医体质与证候类型相关性的研究;以及中医体质、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累及血管部位支数相关性的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脾虚质、痰湿质、气郁质出现的频率均较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与体质密切相关,脾虚质、痰湿质可能是对AMI发生有重要影响的体质因素。2.40岁以上的脾虚质、痰湿质、气郁质人群相对于平和质人群患AMI风险高,60岁以下的中青年中平和质人群患AMI风险可能较低。脾虚质、痰湿质、气郁质的男性比女性更加易患AMI。3.不良生活方式与体质的形成相关,嗜食油腻与痰湿质的形成相关,紧张焦虑与气郁质的形成相关,吸烟、饮酒与湿热质的形成相关,吸烟、嗜食油腻与脾虚质的形成相关。4.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嗜食油腻、饮食偏咸、平素吸烟、紧张焦虑、睡眠不足等可能是影响AMI发生发展的因素。5.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中医证型为痰浊瘀阻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AMI患者体质与证候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痰湿质、湿热质与痰浊瘀阻证的形成相关;阴虚质与气阴两虚证的形成相关;气郁质、阴虚质与气滞血瘀证的形成相关。6.脾虚质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可能较轻,脾虚质中单支病变的比例高于其他体质。7.中医体质与冠脉病变累及部位未见明显相关性。8.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累及部位、支数及严重程度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1.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中医体质为脾虚质、气郁质、痰湿质,其中脾虚质、痰湿质可能是对AMI发生有重要影响的体质因素。2.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中医证型为痰浊瘀阻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质与证候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体质是影响AMI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4.嗜食油腻、平素吸烟、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对急性心梗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何鼎[10](2019)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医证候分布与心功能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背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临床急危重症,给社会以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STEMI时,因血栓堵塞冠状动脉使心肌供血供氧不足,易引起心脏功能障碍。尽管再灌注和STEMI二级预防等相关治疗已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但仍未达到理想水平。中医学认为,STEMI可归属于“真心痛”范畴,中医学发展至今,对STEMI的认识亦逐渐深入,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将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相较于纯西医而言,中西医结合显然更具优势。本课题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旨在观察STEMI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与心脏功能之间的关系,为下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一定参考。目的:(1)分析STEMI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2)分析STEMI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心脏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1)按纳入、排除标准,收录2016年10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血管内科、CCU住院治疗并诊断为STEMI的患者,共364例;(2)进行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收集;(3)根据中医证候辨证标准,制定病例资料调查表,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舌脉等,进行中医证候要素提取;(4)以Excel为基础,建立调查数据库;(5)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所有36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04例(83.5%),平均年龄58.03±13.20岁;女性患者60例(16.5%),平均年龄73.33±8.46岁;(2)364例STEMI患者中,气虚型262例(72%),阴虚型84例(23.1%),阳虚型18例(4.9%),血虚型0例,血瘀型360例(98.9%),痰浊型190例(52.2%),气滞、寒凝型共10例(2.7%);(3)364例STEMI患者中,气虚型与非气虚型、阴虚型与非阴虚型、痰浊型与非痰浊型分别与性别比较,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4)364例STEMI患者中,气虚型与非气虚型、阴虚型与非阴虚型分别与Killip心功能分级比较,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而血瘀型与非血瘀型、痰浊型与非痰浊型与Killip心功能分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364例STEMI患者中,气虚型与非气虚型、痰浊型与非痰浊型分别与梗死部位比较,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阴虚型与非阴虚型、血瘀型与非血瘀型与梗死部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364例STEMI患者中,气虚型与非气虚型、阴虚型与非阴虚型分别与病变支数比较,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血瘀型与非血瘀型、痰浊型与非痰浊型分别与病变支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364例STEMI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主要以气虚、阴虚、血瘀和痰浊为主,其中虚证以气虚型多见,阴虚型次之,实证中血瘀型几乎覆盖全部患者,痰浊型亦多见;(2)364例STEMI患者中,女性患者气虚、阴虚证的发生概率远高于男性,而男性患者痰浊证的的发生概率高于女性;(3)STEMI的发生均与实证相关,但STEMI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多趋向于虚证。

二、急性心肌梗死65例辨证分型特点及预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心肌梗死65例辨证分型特点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西医对稳定性冠心病的认识及治疗
        1 西医对SCAD的认识及治疗
        2 中医对SCAD的认识及治疗
        3 SCAD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认识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真实世界研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性冠心病中应用的现状
        1 RWS定义与中医药领域应用
        2 SCAD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与应用RWS特点
        3 SCAD中西医结合治疗的RWS研究进展
        4 大数据平台的建立在RWS中的应用
        5 SCAD中西医结合治疗的RWS的优势与不足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评价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结果
        1 受试者招募完成情况
        2 SCAD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3 临床结局指标
        4 药物不良反应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稳定性冠心病瘀毒证对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结果
        1 SCA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研究
        2 SCAD患者血瘀证毒证临床表征研究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2)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目的及意义
2 指南制定方法
    2.1 临床问题构建
    2.2 中成药遴选
    2.3 检索策略
    2.4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和资料提取
        2.4.1 纳入标准
        2.4.2 排除标准
        2.4.3 资料提取
    2.5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6 证据综合分析
    2.7 证据质量评价与推荐标准
    2.8 推荐意见形成
3 推荐意见及证据描述
    3.1 稳定性心绞痛
        3.1.1 临床问题
        3.1.2 推荐意见
        3.1.3 证据描述
        3.1.3.1 通心络胶囊(1C)
        3.1.3.2 脑心通胶囊(1C)
        3.1.3.3 丹蒌片(2B)
        3.1.3.4 麝香保心丸(1B)
        3.1.3.5 复方丹参滴丸(1B)
        3.1.3.6 丹红注射液(2D)
        3.1.3.7 红花注射液(2C)
        3.1.3.8 芪参益气滴丸(1C)
    3.2 不稳定性心绞痛
        3.2.1 临床问题
        3.2.2 推荐意见
        3.2.3 证据描述
        3.2.3.1 通心络胶囊(1C)
        3.2.3.2 脑心通胶囊(2D)
        3.2.3.3 丹蒌片(2C)
        3.2.3.4 麝香保心丸(1B)
        3.2.3.5 复方丹参滴丸(1C)
        3.2.3.6 血府逐瘀胶囊(2D)
        3.2.3.7 丹红注射液(1C)
        3.2.3.8 红花注射液(2D)
        3.2.3.9 参麦注射液(2C)
    3.3 急性心肌梗死
        3.3.1 临床问题
        3.3.2 推荐意见
        3.3.3 证据描述
        3.3.3.1 麝香保心丸(1B)
        3.3.3.2 参麦注射液(2C)
    3.4 围介入手术期
        3.4.1 临床问题
        3.4.2 推荐意见
        3.4.3 证据描述
        3.4.3.1 通心络胶囊(1C)
        3.4.3.2 脑心通胶囊(2D)
        3.4.3.3 丹蒌片(2B)
        3.4.3.4 麝香保心丸(1C)
        3.4.3.5 复方丹参滴丸(1C)
        3.4.3.6 丹红注射液(2C)
        3.4.3.7 参麦注射液(2C)
    3.5 冠心病心律失常
        3.5.1 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
        3.5.1.1 临床问题
        3.5.1.2 推荐意见
        3.5.1.3 证据描述
        3.5.1.3.1 稳心颗粒(1B)
        3.5.1.3.2 参松养心胶囊(1C)
        3.5.2 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
        3.5.2.1 临床问题
        3.5.2.2 推荐意见
        3.5.2.3 证据描述
        3.5.3 冠心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
        3.5.3.1 临床问题
        3.5.3.2 推荐意见
        3.5.3.3 证据描述
        3.5.3.3.1 参松养心胶囊(1C)
        3.5.3.3.2 稳心颗粒(1C)
    3.6 冠心病心力衰竭
        3.6.1 临床问题
        3.6.2 推荐意见
        3.6.3 证据描述
    3.7 心绞痛急性发作
        3.7.1 临床问题
        3.7.2 推荐意见
        3.7.3 证据描述
        3.7.3.1 速效救心丸(1C)
        3.7.3.2 复方丹参滴丸(1C)
        3.7.3.3 麝香保心丸(1C)
        3.7.3.4 宽胸气雾剂(1C)
4 中成药治疗冠心病药物推荐及证候分型判断流程(见图1、图2)
5 本指南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
    5.1 药物的遴选
    5.2 干预措施
    5.3 结局指标
    5.4 证据的筛选
    5.5 诊断标准
    5.6 辨证分型
    5.7 共识结果
6 更新计划
    6.1 更新时间
    6.2 更新方法

(3)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目的及意义
2 指南制定方法
    2.1 临床问题构建
    2.2 中成药遴选
    2.3 检索策略
    2.4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和资料提取
        2.4.1 纳入标准
        2.4.2 排除标准
        2.4.3 资料提取
    2.5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6 证据综合分析
    2.7 证据质量评价与推荐标准(表1~3)
    2.8 推荐意见形成
3 推荐意见及证据描述
    3.1 稳定性心绞痛
        3.1.1 临床问题
        3.1.2 推荐意见
        3.1.3 证据描述
        3.1.3. 1 通心络胶囊(1C)
        3.1.3. 2 脑心通胶囊(1C)
        3.1.3. 3 丹蒌片(2B)
        3.1.3. 4 麝香保心丸(1B)
        3.1.3. 5 复方丹参滴丸(1B)
        3.1.3. 6 丹红注射液(2D)
        3.1.3. 7 红花注射液(2C)
        3.1.3. 8 芪参益气滴丸(1C)
    3.2 不稳定性心绞痛
        3.2.1 临床问题
        3.2.2 推荐意见
        3.2.3 证据描述
        3.2.3. 1 通心络胶囊(1C)
        3.2.3. 2 脑心通胶囊(2D)
        3.2.3. 3 丹蒌片(2C)
        3.2.3. 4 麝香保心丸(1B)
        3.2.3. 5 复方丹参滴丸(1C)
        3.2.3. 6 血府逐瘀胶囊(2D)
        3.2.3. 7 丹红注射液(1C)
        3.2.3. 8 红花注射液(2D)
        3.2.3. 9 参麦注射液(2C)
    3.3 急性心肌梗死
        3.3.1 临床问题
        3.3.2 推荐意见
        3.3.3 证据描述
        3.3.3. 1 麝香保心丸(1B)
        3.3.3. 2 参麦注射液(2C)
    3.4 围介入手术期
        3.4.1 临床问题
        3.4.2 推荐意见
        3.4.3 证据描述
        3.4.3. 1 通心络胶囊(1C)
        3.4.3. 2 脑心通胶囊(2D)
        3.4.3. 3 丹蒌片(2B)
        3.4.3. 4 麝香保心丸(1C)
        3.4.3. 5 复方丹参滴丸(1C)
        3.4.3. 6 丹红注射液(2C)
        3.4.3. 7 参麦注射液(2C)
    3.5 冠心病心律失常
        3.5.1 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
        3.5.1. 1 临床问题
        3.5.1. 2 推荐意见
        3.5.1. 3 证据描述
        3.5.1. 3. 1 稳心颗粒(1B)
        3.5.1. 3. 2 参松养心胶囊(1C)
        3.5.2 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
        3.5.2. 1 临床问题
        3.5.2. 2 推荐意见
        3.5.2. 3 证据描述
        3.5.3 冠心病合并阵发房颤
        3.5.3. 1 临床问题
        3.5.3. 2 推荐意见
        3.5.3. 3 证据描述
        3.5.3. 3. 1 参松养心胶囊(1C)
        3.5.3. 3. 2 稳心颗粒(1C)
    3.6 冠心病心力衰竭
        3.6.1 临床问题
        3.6.2 推荐意见
        3.6.3 证据描述
    3.7 心绞痛急性发作
        3.7.1 临床问题
        3.7.2 推荐意见
        3.7.3 证据描述
        3.7.3. 1 速效救心丸(1C)
        3.7.3. 2 复方丹参滴丸(1C)
        3.7.3. 3 麝香保心丸(1C)
        3.7.3. 4 宽胸气雾剂(1C)
4
5 本指南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
    5.1 药物的遴选
    5.2 干预措施
    5.3 结局指标
    5.4 证据的筛选
    5.5 诊断标准
    5.6 辨证分型
    5.7 共识结果
6 更新计划
    6.1 更新时间
    6.2 更新方法

(4)基于GRACE评分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医辨证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 风险评估揭示ACS预后
        1.1 ACS临床评估及危险分层
        1.2 风险评分与预后评估模型
        1.3 GRACE评分与GRACE2.0风险计算工具
    2 多重因素伴随ACS病理进展
        2.1 传统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
        2.2 冠脉病变积分量化ACS病理基础
        2.3 ACS预后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
    3 中医辨证凝聚整体观念
        3.1 冠心病/ACS中医证候的历代发展
        3.2 冠心病/ACS中医辨证的当代研究和国家/行业标准
        3.3 中医辨证与冠脉病变
        3.4 中医辨证与ACS风险评估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和退出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观察指标
        3.2 数据录入
        3.3 统计方法
        3.4 质量控制
    4 研究结果
        4.1 ACS患者中医辨证分布和相关因素分析
        4.2 GRACE风险评估的临床多因素分析
        4.3 中医辨证与GRACE评分的相关性
讨论
    1 影响ACS预后的危险因素
    2 冠心病/ACS中医证候分布及其特点
    3 中医辨证评估ACS病变程度和预后风险的可能性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冠心病(胸痹心痛病)左主干病变PCI术后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的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受试对象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LMCA病变PCI术后应用DAPT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6)伴高尿酸血症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证候及临床病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特发性膜性肾病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1 影响IMN预后的主要临床因素
        2 影响IMN预后的主要病理因素
        3 高尿酸血症与CKD预后相关性研究进展
        4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病预后影响因素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1 IMN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2 IMN预后影响因素和中医证候的相关性
        3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病例观察表
致谢
个人简历

(7)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障碍影响因素及与自主神经功能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伴发心理障碍与自主神经功能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1.AMI患者PCI术后不同心理障碍与自主神经功能关系研究
        2.PCI术后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状态与自主神经功能关系
        3.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伴发心理障碍危险因素分析
    讨论
        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2.焦虑、抑郁状态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预后的关系
        3.HRV、DC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
第二部分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伴发心理障碍的中医分型与自主神经功能关系研究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1.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2.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伴发焦虑状态中医证型与自主神经关系研究
        3.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伴发抑郁状态中医证型与自主神经关系研究
    讨论
        1.中医学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
        2.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与中医证候关系
        3.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
总结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附录一 综述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附录三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致谢

(8)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临床回顾性研究及温阳通脉法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临床回顾性研究
    1.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2.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及血管腔内影像学特点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3.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不同治疗方式预后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大动脉炎中医药治疗规律的文献研究及通脉法治疗大动脉炎的系统评价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温阳通脉汤对大鼠大动脉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大动脉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9)中医体质与急性心梗发病及冠脉病变特点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及其与证候相关性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中医体质与急性心梗患者冠脉造影结果相关性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10)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医证候分布与心功能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综述一: STEMI后心功能不全的西医研究进展
    1. STEMI的危险因素
        1.1. 高血压
        1.2. 糖尿病
        1.3. 血脂异常
        1.4. 吸烟与肥胖
    2. STEMI的临床表现
    3. STEMI后心功能不全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3.1. 心室重构
        3.2. 神经内分泌激活
        3.3. STEMI后心功能不全的预测因素
    4. STEMI后心功能不全的防治
        4.1. 药物治疗
        4.2. 非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综述二: STEMI的中医研究进展
    1. STEMI的中医病名来源
    2. STEMI的中医病因病机
    3. STEMI的中医证候及辨证分型
    4. STEMI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5. STEMI后心功能不全的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评价指标
        2.1. STEMI的诊断标准
        2.2. 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2.3 高血压诊断标准
        2.4. 血脂异常诊断标准
        2.5. 糖尿病诊断标准
        2.6. 心功能分级诊断标准
        2.7. 吸烟的评判指标
        2.8. 肥胖评判指标
        2.9.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判指标
        2.10. 梗死部位标准
        2.11. 中医证候要素诊断标准
    3. 病例控制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资料收集方法
        4.2. 中医证候要素提取
        4.3. 证候要素合并方法
        4.4. 建立数据库
        4.5. 统计分析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主要临床资料
        2.1. 心功能评价
        2.2. 梗死部位
        2.3. 病变支数
    3. 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
    4. 中医证候要素与一般资料的分析
        4.1. 中医证候要素与性别
        4.2. 中医证候要素与年龄
        4.3. 中医证候要素与高血压
        4.4. 中医证候要素与糖尿病
        4.5. 中医证候要素与血脂异常
        4.6. 中医证候要素与吸烟
        4.7. 中医证候要素与肥胖
    5. 中医证候要素与心功能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5.1. 中医证候要素与Killip分级
        5.2. 中医证候要素与室壁节段性运动
        5.3. 中医证候要素与梗死部位
        5.4. 中医证候要素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
讨论
    1. 一般情况讨论
    2. 主要临床资料讨论
    3. 中医证候分布特征讨论
    4. 中医证候要素与一般资料分析讨论
        4.1. 中医证候要素与性别
        4.2. 中医证候要素与年龄
        4.3. 中医证候要素与可控危险因素
    5. 中医证候要素与心功能及相关因素讨论
    6. 结论
    7. 评述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急性心肌梗死65例辨证分型特点及预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评价研究[D]. 张贺.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J]. 毛静远,吴永健,史大卓.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09)
  • [3]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J]. 《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4)
  • [4]基于GRACE评分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医辨证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D]. 赵宇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冠心病(胸痹心痛病)左主干病变PCI术后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的治疗研究[D]. 张亚辉.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伴高尿酸血症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证候及临床病理特征研究[D]. 李欣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障碍影响因素及与自主神经功能关系研究[D]. 夏啸.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9)
  • [8]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临床回顾性研究及温阳通脉法的干预作用[D]. 王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9]中医体质与急性心梗发病及冠脉病变特点的相关性研究[D]. 肖蕾.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10]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医证候分布与心功能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D]. 何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65例急性心肌梗死辨证特征及预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