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元旦版寻春

新世纪元旦版寻春

一、新世纪,元旦版上寻春记(论文文献综述)

王璐[1](2021)在《《和平日报》(兰州版)文艺副刊研究》文中认为从上世纪90年代报刊研究热开始,报刊研究越来越引起学界的关注,也引发了多种学科研究报刊的方法,基于此,研究报刊生成机制与现代文学的关系,丰富了现代文学研究的路径。1946年11月至1949年8月《和平日报》(兰州版)是隶属于国民党军方的报纸,该报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兰州的国事民情。在国民党垄断舆论的背景下,围绕《和平日报》(兰州版)文艺副刊的现代知识分子秉持文化传播使命,探索西北现代文学发展的道路,积极建设西北文化。受战时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其文艺副刊作品具有地域性、阶段性及抗争性等特点,反映了民国时期甘肃文学生态的变迁,呈现出独特的文学价值和社会历史价值。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部分有六章。第一章“时代语境与发展历程”梳理从《扫荡报》到《和平日报》(兰州版)的发展历程及报纸在特定时期的办刊理念和编辑策略。第二章“精彩纷呈的文艺副刊”主要介绍《和平日报》(兰州版)文艺副刊的类型及编辑艺术。以上两章力求整体把握报纸并还原报纸副刊的真实面貌。第三章“探索西北现代文艺道路”主要对《和平日报》(兰州版)文艺副刊编辑同仁及作家的文学理念及文艺活动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考辨,包括学习鲁迅精神与提倡新现实主义、文艺大众化与文学再革命、诗歌运动及其理论倡导、诗歌社团及其活动、兰州演剧活动等方面,揭示其对西北文艺运动的贡献。第四章“面向现实和时代的新诗创作”以新诗为研究对象,诗歌既暴露讽刺黑暗现实,又描写了战时人民生活的实景,并真挚抒写了西北风情,诗人们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结合,以满腔热情抒发内心抱负及对和平的希望,自觉担负实现新诗现代化的美学思想的使命。第五章“雅俗共赏的小说创作”以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历史文化语境析读小说内容,包括关注现实与聚焦民生、眷念都市与回归乡村、演义历史与观照现实,探讨作家试图融合西北地方特色和寻求艺术的创新与突破的现实性及通俗性意义。第六章“风格多样的散文创作”以散文为研究对象,作家们秉持对西北地域文化及西北文化精神的认可,在散文创作中切实记录生命观感、思索生命存在的意义、发掘西北独特的美学风貌,包括个体生命的悲愤和希望及西北人情世态考察。第四章至第六章从文艺副刊的诗歌、小说、散文文本入手,将文学创作与民国甘肃历史语境、特定时代的文化气候及区域的基本文化精神结合,系统探析作家的文化心理,展现西北现代文学独具个性魅力的形态。总而言之,《和平日报》(兰州版)文艺副刊作为媒介传播的载体充分发挥了报纸宣传的功能,搭建了文学话语表达的平台,及时向大众传播西北现代文艺。并以文学干预现实的方式表达反抗意识,宣传民主和平的思想。论文借此将《和平日报》(兰州版)文艺副刊带入研究者们的视野,为现代西北地区报纸发展及文学研究提供参考,同时希望学界对地域文化多一点关注,发掘西北文化的独特价值。

曹司胜[2](2018)在《范式转换与话语形构 ——20世纪前期(1912-1937)中国油画的现代语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前后,中国对于西方的学习在思想与制度层面得到进一步加强,现代美术教育也从实利主义转向美育,作为舶来艺术的中国油画,学习与传播也从民间的、商业的途径,转向师范教育、美术专门学校等制度性媒介渠道,在学术与学理的层面开始了本土化进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百年中国油画这一话语主体的形成就是现代美术教育“范式转换”的结果。“范式”转换形塑着中国油画的发展之路,而话语主体社会行动的“合法性”则需要“话语”的建构。从知识考古学的“话语”出发,将20世纪前期的中国油画的发展,看作是在现代美术教育“范式转换”下的话语形构过程,因此,从符合社会行动“合法性”的理性基础与传统基础来判断,20世纪前期中国油画的话语建构,涉及到民族国家、美育、革命、科学与传统等诸多方面。如果说民族国家是属于价值理性的,那么美育、革命与科学则是在工具理性层面的话语建构,理性基础建构了20世纪中国美术史叙事的基本框架与内容,在时代的“情境逻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但中国油画的现代化进程中,符合话语主体进行社会“合法性”建构的“传统基础”则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文化本位与传统的审美心理,成为影响中国油画发展的内在因素。作为在艺术及其教育上具有“超凡魅力的”人物,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油画家对“中西融合”的探索,突破了中国油画早期庸俗化的或外在的、作为符号表征的“融合”,从艺术精神层面建立了“中西融合”的学术与学理逻辑,也更符合话语的“合法性”。范式转换是从宏观社会层面,考察与描述了百年中国油画演进的历史情境;话语形构则是从构成话语主体的结构层面,以符号化的方式表征中国油画社会行动“合法化”的策略;通过对话语的“还原”,寻求与呈现作为艺术本体的“中西融合”的内在逻辑;作为“转型时代的知识份子”,第一代中国油画家身体逻辑与文化投射,构成了其艺术实践的多元化与丰富性,正是这种本土化过程中的多元层次构成了中国油画不同于西方现代性的独立价值。中国油画的“现代主义”探索与实验在艺术形式语言上追求一种超越性与纯粹性,但总体来说仍然未离开对社会、文化现实的关注,仍然是一种“有我之境”,主观上“有我”与表达上“无我”的矛盾,打开了中国油画发展更为理性的思考空间,可以说,在艺术表达上的“西方主义”与“中西融合”是油画艺术语言模仿与学习的基本问题,既构成矛盾冲突,但又相反相成,其内在亲和性正是中国油画在当代开放、多元的、发展的世界格局中砥砺前行的基本动力。

梁玉洁[3](2018)在《八十年代文学中的刘绍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以来,在程光炜教授等学者的推动下,学界出现了一个“重返八十年代”的文学研究热潮,一些关于80年代文学中的“个案研究”也显示了研究的活力及巨大空间。刘绍棠(1936—1997),是20世纪50年代享誉文坛的“神童作家”,其文学成绩和文学史定位都形成于80年代。本文将有意识地借鉴80年代文学研究的丰硕成果,通过对刘绍棠80年代的文学作品、理论建树、乡土困境、创作转变和文学诉求的解读与审视,主要思考和探究以下几个问题:刘绍棠为何在80年代的文学浪潮中跃起又落下,最终归于沉寂;80年代的刘绍棠如何走上“乡土文学”又为何引起争议;刘绍棠的乡土文学为何出现困境以及探索的出路;刘绍棠与80年代文学的疏离体现在哪里。在“重返八十年代”的文学研究范式中重新梳理和思考刘绍棠与80年代文学的关系,本文试图去思考一个作家在特定时期可能伸张的文学空间,进而呈现80年代文学在现有文学史叙述中被遮蔽的一面,并探讨80年代文学所蕴含的一些未曾实现的可能性。论文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以“重返八十年代”的文学研究为维度,阐述了选题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策略。第一章着重解读奠定刘绍棠80年AI写作作基调的中篇小说《蒲柳人家》,从刘绍棠的文论思想进入文本阐释,重新挖掘《蒲柳人家》丰富的蕴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从《蒲柳人家》的获奖看取这部小说带给作家创作和人生的非凡意义。第二章分析刘绍棠努力于开创乡土文学流派及其引发的论争。首先梳理了刘绍棠在80年代前期提出的乡土文学理论,探究促成理论形成的四个来源。再分析刘绍棠乡土文学理论所引发的争论,从中展现刘绍棠的作家姿态和自我意识。第三章主要探讨刘绍棠在乡土困境中的守持和探索。他坚持完善自己的乡土文学理论,并指导文学创作,与此同时,又进行着创作内部的调整,进行了两次文学转变,但是成效不甚明显。第四章结语部分总结刘绍棠的文学理想与80年代文学相疏离的三大原因。由此,刘绍棠在80年代文学中的面貌已经清晰。

王鹏[4](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陈艳丽[5](2012)在《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现代小品文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成就,这是从其诞生就被承认的事实。从五四新文学运动诞生直到三四十年代走向繁荣,中国现代小品文成为中国现代文学转型中最成功的文学文体。本文试图从文体学、发生学、语言学、符号学、解释学和美学的角度探究和分析其成功原因。打破近年来一直从文学的内容和思想性方面所作的外部研究的局限,回到文学研究的本体和内部对中国现代小品文进行研究,把握小品文文体的内在构造方式和相对稳定的文体范型,分析其文体形成的原因和独特的审美机制,探索小品文的独特文学特质和美学魅力,从而探索小品文的文体特征,使小品文与其它散文文体分离。进一步追寻中国现代小品文发展和生存的条件,以及这一文体在新时代中的发展可能。本文以发生论、本体论、流变论作为逻辑思路进行论证。导言部分介绍论文选题的理由、意义及方法。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理论建构与中国现代散文的文体建构混杂在一起,虽然这一文体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明显的文体自觉意识,但后来的研究者往往将其与中国现代散文的其他文体相混合,出现了“杂文”、“美文”、“抒情散文”、“随感录”、“中国现代散文”等概念,小品文的独立文体特征没有得到明确地探讨和研究。从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理论建构的必要性切入,回到文学本体,从小品文的形成契机、语言选择和语言特征、文学体裁的界定过程、文体策略的运用以及审美风格追求等文学内部因素去探讨、研究小品文文体特征。概述该课题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并从中西方文体内涵对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进行界定,确定本论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追溯小品文概念的源流,并论述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特征界定的缺陷以及存在的问题,概述本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研究。第一章从发生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中国现代小品文作为一种时代文体产生的精神文化准备,论述小品文形成的文学生态环境。分析“文界革命”与小品文现代性观念的发生的联系,研究西学东渐——近代翻译的冲击,主要是新名词、外国语法、新的文学创作观念的进入对小品文文体产生潜在的观念和思维方面的影响,其中文学观念的影响主要是非功利纯文学观的影响。另外,知识分子身份与读者角色的新定位为中国现代小品文准备了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而“觉世之文”的文本策略使新的读者审美需求成为小品文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之一。出版业的兴起,为小品文寄生与繁荣准备了载体。其中传播模式的转变和梁启超等先驱的尝试都为小品文文体的产生奠定了时代物质基础。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与文学革命酝酿了小品文以白话为语体的时代语体。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人”的发现和“人”的文学的提倡,使小品文主体性理论的生成成为可能。王国维的非功利文学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周作人的小品文的“言志”观。第二章从文体学和美学的角度论述小品文文类文体的选择。其中主要是由“载道”到“言志”的转化。研究小品文的文类文体的构成、继承和借鉴因素。其文类文体观念,首先是取自西方现代随笔体散文的自由畅达意识;而创作心态和审美意境则更多源于对中国明代性灵散文小品的继承。梳理小品文概念的发展过程,分析小品文、美文、纯文学散文、絮语散文、幽默散文等概念的关系以及演变。小品文的美学追求是审美理想主义,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对小品文的体裁影响是使小品文选择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分析小品文与西方Essay的关系,研究小品文如何对西方Essay进行有意味地剥离,取“情调”远“思想”的取舍,使小品文具有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和娓语式的笔调,对小品文娓语体形成有很大关系。而与晚明小品的关系是继承“独抒性灵”中对“性灵”的强调和表现,虽然“性灵”的内涵发生了时代的变化。但对“性灵”的没有局限地抒发和对情感的重视是其自由文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小品文对传统审美因素的继承的表现,是影响小品文文类文体的重要原因。最后论述小品文体裁的独立,特别是与杂文的对话与分离过程。第三章从语言学、符号学角度分析小品文的语体建构及其特点。周作人的文学语言建构观对小品文语体的产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使白话由口语转化为具有审美意蕴的文学语言。解决了白话文语言转向的工具性缺陷,使白话成为审美化的书面文学语言。而小品文语体独具的诗性特点,来源于文言的运用与小品文对传统审美趣味的继承,文言的运用使小品文具有了诗一样的意境和意象,而意境和意象的诗性特征使小品文具有表象和表现功能,从而形成了小品文含蓄、雅致、言近旨远的审美风格。而口语、俗语方言的运用又使小品文语体亲切、生动,将民间视角纳入文学写作,对小品文的“娓语体”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另外,欧化语的运用完成了小品文文体的现代性,欧化语法使中国现代小品文的语言句式灵活多样,使表达趋向精密、细腻,给汉语环境中的读者带来新的审美体验,赋予小品文新的审美特质,使小品文文体具有了与时代和世界同步的特质。第四章从文体学角度论述小品文文体策略的选择与流变。分析三十年代京派诗化散文中对个性和个人情感的重视,以及注重意境的营造,对精致、典雅的诗一样的“白描式语言”的选择和追求,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小品文文体特征。其营造意境和语言锤炼的文体策略选择既有传统因素又有现代因素,而新的文体策略因素的运用使这一诗化小品带给读者崭新的审美体验。而周作人的乡土小品以及对民间文学的重视,将朴素的民风与传统的抒情结合起来,孕育了乡土散文的某些特质。其中最主要的文体策略就是叙述视角的变化,选取周作人的远观他者视角和汪曾祺的在场口语亲在视角进行具象说明。周作人的远观视角的选择使他的乡土小品具有距离感,一种来源于文体策略选择而形成的距离美是乡土小品的别样美感之一。文化小品对理性和情趣的追求以及“贵族思想”、“绅士的洗礼”的思想强调很明显来源于小品文的“理趣之美”和“知识之美”的文体追求,具有将思想、情感与学识结合的文化之美的美学特色。这一文体风格的形成,与文化小品选择亲切化的话语方式,以及自由表达个人情感的文体策略是分不开的。结语论述小品文这一文体的发展趋向以及变化的可能性。分析时代审美心理的变化以及大众传媒文化的影响,可能使小品文成为一种边缘化的文体。同时,语言的变化尤其是汉语的时代变化也影响着小品文的创作和生存。重新界定“人性”、使“人性”具有时代内涵,是小品文在现时代生存的内容要求。小品文是一道立于时代边缘的传统风景。

谢仁敏[6](2010)在《晚清小说低潮研究 ——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文中认为这是一篇尝试“文学低潮期”研究的探索性论文,分析样本是宣统朝小说界,核心任务是勾勒“低潮期”小说界的运行状况及其演变轨迹,考察彼时的小说界为何陷入“低潮”,又如何为酝酿“高潮”作预前准备。论文主要分四大板块:导论——中国本土小说研究编(1—7章)——海外华文小说研究专编(末章)——附录。此外,若干章添设“附论”,为该章话题的延伸。导论,主要阐释基本研究思路,厘清基本概念,概述宣统朝小说界运行轨迹的典型性和非典型性,例如,某些文学常规在宣统朝如何“走样变形”、评判晚清小说适用的价值标准、海外华文小说的独特参照价值等。“附论”包括前人研究评述、未来研究走向以及选题缘由,最后提出关于“文学低潮期”研究的命题。第1章,通过数理分析和文献考察得出结论:从宣统朝开始,晚清小说迅猛发展的势头被遏制,陷入一个约为时五年的“低潮期”。其原因是政局动荡、小说内部机制失衡,两者导致“小说界经济危机”,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本章重点是对中国小说史上爆发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进行考察,论证该命题成立的可能性。“附论”则进一步延伸,提出影响小说演变的“第三种力”命题,并以此考察《域外小说集》传播失利的原因,提出最新的看法。第2章,提出将三大小说载体区别对待、相互比照的命题并阐释其意义,讨论低潮期中单行本、期刊、日报三大载体小说的博弈、调适以及各自发展模式的最终确立。第3章,通过数理分析发现肇始于宣统朝前夜的一个特殊现象——翻译小说与自撰小说比例出现逆转,从小说发展驱动力角度切入,考察两者易位的深层原因,并勾勒其渐变过程。第4章,勾画晚清小说理论界的“三派一群”格局,重点讨论其在低潮朝如何演进和调适。大致情况是“社会派”勉力支撑场面,但疲态渐显;“美学派”几乎集体失语;“现代派”理论前卫新颖,但收效甚微;“消闲群”寻求“正当性”之呼声日高,但理论建设乏善可陈。第5章,考察低潮期中的作家众生相。“小说界经济危机”(低潮期)对作家生活、心理造成之冲击甚大,部分作家选择离开,部分选择留守。论文重点考察留守群体的文学选择及其生存状态,最后以陆士谔为样本进行个案考察。“附论”是关于陆士谔的一组考辨文字。第6、7章,作品研究专题。论文将宣统朝小说作品大致归纳为四大类型:旧小说、“新消闲小说”、“时闻小说”和“先锋实验”小说。论述各个类型作品的特征,重点考察其在低潮期中如何加速演变、调适及其未来走向,并将之置于传统旧小说与“五四”时期小说(包括新、旧小说)的历史坐标中,对其文学史地位作出大致描述。第8章,海外华文小说专编。论文将晚清华文小说大致划为四大板块:中国本土、东洋、南洋、北美。本章以中国本土为参照中心,通过联系和比照,重点勾描后三者小说界的发展历程、文史地位及其作品特征,并考察当时境况下各板块小说“本土性”的生成有无可能。附录,含统计表和“宣统朝小说编年”(合作),将披露一批最新的统计数据和新发掘的近代华文小说文献。

孙琴[7](2010)在《我国最早之文学期刊——《瀛寰琐纪》研究》文中提出《瀛寰琐纪》,月刊,申报馆刊行。1872年11月(同治十一年十月)创刊,1875年1月(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停刊,共出二十八卷。文言写作,以传统诗文为主。不句逗,竖排。线装。为我国最早的文学期刊。其作为期刊中之珍本、善本,文献版本价值不亚于传统古籍善本。迄今为止,关于《瀛寰琐纪》之专题研究,尚付诸阙如。而《瀛寰琐纪》在清末民初文学期刊发展史上,起着开启先河的作用,本人选择《瀛寰琐纪》为研究对象,展开专门系统研究。本文第一章,即从近代报刊发展之准备、江南坚实之文人基础以及申报馆之成立与《申报》的创办诸方面,探讨了《瀛寰琐纪》的创刊背景。并讨论了《瀛寰琐纪》“新瓶装旧酒”之创刊特点。《瀛寰琐纪》另一特点为刊载内容来源的多样性,不但有当时传统文人的创作,亦有这些文人对朋友、乡贤或前人作品之抄录推荐。本章同时分析了申报馆第一任主笔蒋其章生平及办刊思想。并在考察申报馆早期发行网络构建(1872-1875年)的基础上,分析了《瀛寰琐纪》的发行。本文第二章对《瀛寰琐纪》的文章和诗词进行了具体介绍。讨论了传统文人关注国计民生的忠言谠论,分析了当时文人之交游酬唱,探讨了“士不遇”情怀之书写等等。同时,从序跋、传记资料、诗文选登、太平天国史料几方面研究了《瀛寰琐纪》之文献史料价值。第三章主要介绍《瀛寰琐纪》之笔记、小说,从诸皇后外传系列之辨伪、香雪草堂与四梅阁、《江户繁昌记》、文人随笔多方面加以展开。并对《瀛寰琐纪》中青楼画舫与忠孝节义两大热衷主题进行了比较。《昕夕闲谈》是《瀛寰琐纪》另一全新之尝试,本文概述了学界对《昕夕闲谈》译者的考证,并分析了《昕夕闲谈》作为第一部长篇翻译小说对于近代翻译文学的意义。第四章、第五章是对《瀛寰琐纪》作家之考证。传统文人在《瀛寰琐纪》上发表作品时,多署别号。对这些文人厘清的过程,充满艰辛。文献之残缺造成了考证之重重困难。一人多号或一号多人,又需具体甄别。最终共考证出作者九十余人。并分为已故作者、主要作者、普通作者等几大类。这些传统文人,虽少数大家名家已有相关研究,但大多作者至今寂寂,甚至连相关传记资料都极为难得,故本文的一大重点便是基于考证出的作者基本信息,连同发现的碑传文、别集序跋、题词评论并着作版本信息等资料,通过综合梳理,为其书写小传。通过对《申报》及相关文集别集之整理,发现《瀛寰琐纪》主要以江、浙、沪一带传统文人为主,同时他们之间有着各种联系,如亲缘、地缘、人缘,从而构成了强大的文人网络,为《瀛寰琐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人基础,同时亦是申报馆倚重之对象。因而,申报馆在《瀛寰琐纪》发行不广,积压严重,没有赢利的情况下,又不得不勉强延办,坚持了两年之久,发行28卷之多的重要原因。本文第六章分析了《瀛寰琐纪》的影响,并在《瀛寰琐纪》兴衰的基础上,探讨了以传统诗文为主的综合性文学期刊在近代文学期刊发展史上式微之原因。

李诠林[8](2006)在《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文中研究表明台湾现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载体有汉语文言、国语(白话)、方言(客家语、闽南语、台湾少数民族语言)和日语等多种样态。本文尝试从文本创译用语的角度构建台湾现代文学史,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研究台湾现代文学进程中的独特的语言转换现象。 本文以语言转换为经脉,以台湾光复为界限,将台湾现代文学史分为台湾现代文学史的日据时段(1923.1.1-1945.8.15)和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1945.8.16-1949.5.20)两个大部分(上下篇)进行论述;其中日据时段部分又分为两个小阶段(1937年6月日据当局废止台湾中文报刊及报刊汉文栏之前与其后)。并按文学本体与文学外围文化及两者的融混共生形态(主要表现为文艺论争)将两个大部分(上下篇)分别划分为文学外围书写、文学的内部考察、文学内外的纠葛缠绕三个论述角度与层次。 文学外围的社会制度等文学的周边文化关系和外围书写(如流散写作)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映摄着台湾现代文学的中华文化意涵。 文学内部的边缘书写(如女性文学、地下写作、民间写作等)、语言转换(如中——日文间的转换、文言——国语间的转换、方言——文言及方言——国语间的转换等)、文化隐喻(如叙事结构的隐喻、人物形象的隐喻、背景的隐喻等)则显示了台湾文学追求进步、坚守中华文化的韧性抗争精神。 日据时段的文艺论争与光复初期的文艺论议组成了文学外围事象与文学内部事象沟通的桥梁,实时控导着台湾现代文学的中华文化本质发展方向。 经过对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周边文化、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等的全方位扫描,本文认为,边缘书写、语言转换、文化隐喻,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坚韧持守是台湾现代文学史最具规律性的文学现象。

崔敬昊[9](2003)在《北京胡同的社会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 ——以什刹海风景区为中心》文中指出21世纪的世界级大都市北京,至今还存留着古老而传统的民居街巷——胡同。胡同看上去朴实无华,但它负载着北京悠久的历史,在丰富悠久和色彩斑斓的北京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随着急剧的社会文化变迁,胡同作为一种“京味”浓厚的传统历史文化遗产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这多变的现代化时代里,如果没有这姗姗来迟的关注,恐怕消逝的胡同会更多。 本论文正是围绕至20世纪90年代初还排除在有关保护对象之外的胡同和四合院是怎样引起有关当局的关注,并转为开发、保护的对象,其保护和开发应朝什么方向走等问题展开论述。 作为外国人,笔者以外部人的视角对胡同文化进行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考察。对他文化的研究一直是文化人类学传统的研究对象。在文化人类学比较研究中,这种从外部进行的研究对于其内部人的研究有很大帮助。笔者希望此论文中提出的一些观点能对研究自文化的中国民族学者的研究有所帮助。 在第一章,以历史文献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北京胡同的历史由来及其社会文化的变迁。 第二章以划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什刹海风景区为中心,介绍了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论述了该地区历史变迁、各时代的特征以及当代对该地区的保护和开发情况,还提及什刹海在中韩文化交流史上作为历史见证地所具有的意义。在这一章,笔者还特别指出什刹海不仅是北京胡同的典型,又是“京味”文化的象征。 第三章主要论述什刹海风景区内的胡同和四合院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倍受关注的现象。特别是,四合院作为居住文化所具有的吸引力以及外国人对此怀有的好奇心和特别关注,并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主要论述胡同游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胡同里的老百姓、居委会的新关系。在这里,主要以民族志接近方式解剖了当代人们对自文化的自觉认识以及这种自觉与经济的挂钩。虽然,胡同游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我们不能忽视胡同游在文化方面的重要性,也许在解决胡同游这一旅游产业所具有问题的过程中,能找到胡同地区的保护与开发之路。 如上所述,第一、二章主要分析北京胡同和什刹海风景区的历史,第三、四章主要分析正在形成中的当代北京胡同文化。 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特点就是对历史和当代社会进行微观分析。当代历史学界也在采用文化人类学的这种研究方法对正史和秘史进行广泛的研究。这说明,人们开始关注以前所未提及的领域之问题。比起对早己被认可的庞大的文化遗产的研究,胡同文化的研究无疑是一个较生疏的领域,加上目前人们对此缺乏认识,民间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没能得到充分重视。笔者主张应改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急剧变化的当代,胡同文化作为民间文化遗产宝库之一,对其保护应进行更全面的讨论。不能仅从经济逻辑出发分析胡同文化,还应考虑到文化逻辑。以文化逻辑进行保护和开发,北京的胡同文化才能延续其生命力,胡同游的发展也能得以保障。

张万隆[10](2001)在《新世纪,元旦版上寻春记》文中研究指明 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新年钟声敲响之际,就意味着春天不远了。“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春意”最先反映在媒体的元旦版上.反映在元旦版对“权威声音”的发布中。国民从中获知新一年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的全局大计,感受党和人民发自肺腑的呼吸,从而也就能取得关系到每个

二、新世纪,元旦版上寻春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元旦版上寻春记(论文提纲范文)

(1)《和平日报》(兰州版)文艺副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时代语境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扫荡报》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和平日报》(兰州版)的创办
第二章 精彩纷呈的文艺副刊
    第一节 丰富多样的副刊类型
    第二节 别出心裁的编辑艺术
第三章 探索西北现代文艺道路
    第一节 文艺理论的探索
    第二节 诗歌运动及理论倡导
    第三节 诗歌社团及其活动
    第四节 兰州演剧活动的繁荣
第四章 面向现实和时代的新诗创作
    第一节 黑暗现实的暴露与讽刺
    第二节 苦闷彷徨中找寻希望
    第三节 真挚抒写西北风情
第五章 雅俗共赏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关注现实与聚焦民生
    第二节 眷念都市与回归乡村
    第三节 演义历史与观照现实
第六章 风格多样的散文创作
    第一节 个体生命的悲愤和希望
    第二节 西北人情世态的考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范式转换与话语形构 ——20世纪前期(1912-1937)中国油画的现代语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的路向、角度及展开
    第二节 关于中国油画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思路、意义及方法
        一、本论文对中国油画历史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范式转换:现代艺术教育与艺术生产
    第一节 “范式”概念与现代美术教育的“范式转换”
        一、范式转换: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二、作为艺术教育与艺术生产的“范式”概念
    第二节 现代美术教育的“范式转换”
        一、图画手工科:现代美术教育“范式”的开始
        二、美术学校教育:从实利到美育的“范式转换”
        三、艺术留学:从“西艺非要”到“勤工俭学”
    第三节 艺术生产的“范式转换”
        一、“前范式”:早期中国油画的“传习”
        二、范式转换:作为“范式”革命的“美术革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话语形构:“合法性”的理性基础与传统基础
    第一节 中国油画话语主体的形成与建构
        一、话语形构: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二、话语主体的形成:我们需要西洋画吗?
    第二节 话语主体的分散与分歧
        一、话语主体的分散:美术教育的“日本体系”与“法国体系”
        二、话语主体的“分歧”:为“什么”而艺术?
    第三节 话语建构:符合社会行动“合法性”的理性基础
        一、价值理性的:民族国家
        二、工具理性的:科学、美育与革命
    第四节 还原:“合法性”的传统基础——以《台湾遗民图》为例
        一、家国、遗民:《台湾遗民图》的价值理性
        二、本质直观:“中西融合”实践中的“传统基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话语形构的“公共领域”:美术学校、西画社团、美术展览与出版媒介
    第一节 美术学校:话语主体形成的核心
        一、国立美术学校教育
        二、私立美术学校教育
    第二节 美术展览:话语主体的表达与呈现
        一、现代美术展览的萌芽
        二、美术展览馆的建设与考察:现代美术展览的演进
    第三节 西画社团:话语主体的建构与扩张
        一、西画社团的作用
        二、现代西画社团
    第四节 出版媒介:话语主体的“延伸”
        一、话语主体的载体
        二、现代媒体的几种重要类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身体与身份建构:中国油画的本土化与现代性
    第一节 实践感:身体逻辑与文化投射
        一、概念阐释:身体与“实践感”
        二、族群归属:在原乡被构建的身体
        三、静沐西风:在他乡被重构的身心
        四、新女性:女油画家们的油画艺术
    第二节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中国油画的现代性
        一、有“我”之境:艺术精神上的“中西融合”——以徐悲鸿、林风眠与刘海粟为例
        二、无“我”之境:是西方主义的“模仿”还是现代主义的“新写实”?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会议、展览等科研活动与成果
致谢
附录

(3)八十年代文学中的刘绍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重放的鲜花”:八十年代初的刘绍棠
    1.1 “归来作家”
    1.2 八十年代初的“香草”:《蒲柳人家》
        1.2.1 《蒲柳人家》在当时文坛的特殊性
        1.2.1.1 从“暴露”走向“歌颂”
        1.2.1.2 对传统叙事模式的化用
        1.2.1.3 突出农民的叙事意识
        1.2.2 《蒲柳人家》存在的问题
        1.2.3 《蒲柳人家》的获奖及意义
        1.2.3.1 从“杂色”到“纯色”
        1.2.3.2 刘绍棠乡土文学的宣誓之作
        1.2.3.3 在现代和当代“风俗(景)画”乡土小说中“架一座桥梁”
第二章 开创流派的努力:乡土文学理论及其引发的论争
    2.1 刘绍棠乡土文学理论的形成和内涵
    2.2 乡土文学理论中的资源运用
        2.2.1 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资源的征用
        2.2.2 对鲁迅乡土文学论述的借用
        2.2.3 对孙犁文学观念的化用
        2.2.4 对乡土乡亲的感念
    2.3 刘绍棠“乡土文学理论”引发的争议
        2.3.1 “乡土派”与“现代派”的争论
        2.3.2 “民族化”与“走向世界”的争论
第三章 乡土困境中的守持与探索
    3.1 刘绍棠乡土文学困境的表现
        3.1.1 同道者的缺乏
        3.1.1.1 暂未形成“气候”的追随者
        3.1.1.2 赞同者的“有心无力”
        3.1.1.3 “荷花淀派”的不同追求
        3.1.1.4 北京作家圈审慎的态度
        3.1.2 缺乏作品证明的尴尬
        3.1.2.1 刘绍棠自身创作的问题
        3.1.2.2 追随者的作品影响有限
        3.1.3 乡土创作成功的他者
    3.2 乡土困境中的探索
        3.2.1 第一次文学转向:对乡土现实的直接书写
        3.2.2 第二次文学探索:走向通俗化
第四章 刘绍棠与八十年代文学精神的疏离
    4.1 提倡乡土又不愿呈现乡土的真实情状
        4.1.1 对乡土矛盾的呈现浅尝辄止
        4.1.2 对人物精神动向的体察不够深入
    4.2 提倡民族化,却又无法呈现出传统的魅力或痼疾
        4.2.1 不及汪曾祺、邓友梅的文雅
        4.2.2 缺少新乡土小说的文化批判眼光
    4.3 提倡通俗化却又无法准确捕捉通俗的脉搏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刘绍棠作品年表
    刘绍棠研究资料索引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4)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一、“墙外开花”
        二、“墙内凋敝”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5)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的理由、意义及方法
    二、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 中国 现代小品文文体的界定
第一章 中国现代小品文时代文体产生的社会文化关联域
    第一节 “文界革命”与小品文现代性观念的发生
    第二节 出版业兴起:中国现代小品文寄生与繁荣的园地
    第三节 中国现代小品文的语体酝酿: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与文学革命
    第四节 中国现代小品文主体性理论的生成:“人”的文学与“言志”文学
第二章 中国现代小品文文类文体的选择
    第一节 中国现代小品文体裁内涵延展
    第二节 西方Essay对中国现代小品文娓语式笔调的影响
    第三节 晚明小品与中国现代小品文抒情体的选择
    第四节 对话后的独立——与杂文的争论与分离
第三章 中国现代小品文语体建构
    第一节 回到语言内部——白话文语体转向的实质
    第二节 中国现代小品文语体的书写实践
    第三节 中国现代小品文语体的诗性回归
第四章 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策略的选择与流变
    第一节 京派诗化小品的“白描式语言”选择与意境营造的追求
    第二节 乡土小品的叙述视角变化
    第三节 文化小品的情理交融与理趣之美
结语
    一、 时代审美心理变化的影响
    二、 大众文化的冲击和小品文的边缘化命运
    三、 汉语的成熟和小品文边缘化的趋向
    四、 立于时代边缘的传统魅力
注释
参考文献
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6)晚清小说低潮研究 ——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附论 前人研究简评与若干问题的思考
第一章 宣统小说界:陷入低潮
    第一节 低潮来袭
    第二节 政局动荡冲击
    第三节 小说内部机制失衡
    第四节 "小说界经济危机"
    附论 试论推动晚清小说演进的"第三种力"
第二章 单行本·期刊·日报:小说发展模式的分化与确立
    第一节 不同载体对小说市场的回应
    第二节 载体差异与小说发展模式的分化
第三章 翻译·自撰:形势大逆转
    第一节 翻译小说驱动力的逐年消解
    第二节 改造翻译小说的尝试
    第三节 自撰小说驱动力的逐年增长
第四章 理论界嬗变:多声合奏,合而不和
    第一节 力撑场面的"社会派"
    第二节 旗偃鼓息的"美学派"
    第三节 蓄势潜行的"现代派"
    第四节 风头渐劲的"消闲群"
第五章 小说低潮期中的作家众生相
    第一节 作家的生存策略及其文学选择
    第二节 典型个案:"小说大家"陆士谔
    附论 陆士谔着作考辨及其他
第六章 旧小说复兴与新小说调适
    第一节 "革命"尚未成功:旧小说卷土重来
    第二节 启蒙与娱乐杂交:"新消闲小说"的勃兴
第七章 新文学因子的孕育与萌蘖
    第一节 新闻与小说联姻:"时闻小说"的渐兴及其意义
    第二节 艰难的"先锋实验":新小说的新选择
第八章 晚清海外华文小说研究
    第一节 东洋板块
    第二节 南洋板块
    第三节 北美板块
结语
附录一:中国近代小说发表量年度分布表
附录二:近代以"小说"命名的部分报刊
附录三:晚清中文报刊相关统计表
附录四:晚清出版机构小说出版量统计表
附录五:晚清单行本小说出版情况统计表
附录六:晚清报刊小说发表情况统计表
附录七:宣统朝小说编年
    上编 中国本土
        《白话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北京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北京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北京醒世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渤海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沧浪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长春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大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大同白话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帝国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法政浅说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法政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改良婚嫁会月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广粹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广东劝业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桂林官话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国民白话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国民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国事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汉口中西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杭州商业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吉长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晋阳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菊济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两日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疁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民视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南越报》附张与小说相关编年
        《女学生》与小说相关编年
        《七十二行商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浅说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绍兴医药学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时事新报月刊》与小说相关编年
        《顺天时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四明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天铎》与小说相关编年
        《天铎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天趣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通问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图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图画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图画新闻》与小说相关编年
        《吴声》与小说相关编年
        《厦门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笑林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新世界画册》与小说相关编年
        《新中华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醒华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学生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羊城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医学世界》与小说相关编年
        《医学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约翰声》与小说相关编年
        《浙江白话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浙江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正宗爱国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中国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中华民国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中外实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中西医学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下编 海外
        《槟城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汉文台湾日日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华字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南洋总汇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星洲晨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中西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中兴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参考文献
后记

(7)我国最早之文学期刊——《瀛寰琐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瀛寰琐纪》的创刊与发行
    第一节《瀛寰琐纪》的创刊背景
        一、近代报刊发展之准备
        二、江南坚实之文人基础
        三、《申报》的创办和申报馆之成立
    第二节 《瀛寰琐纪》之办刊特征
    第三节 《瀛寰琐纪》稿源之多样性
    第四节 蒋其章生平考证及其办刊思想
    第五节 《瀛寰琐纪》的发行
        一、申报馆早期发行网络的构建(1872-1875 年)
        二、《瀛寰琐纪》的发行
第二章 《瀛寰琐纪》之文章和诗词
    第一节《瀛寰琐纪》之论说
        一、轮船、漕运、河工、关税及其他
        二、科普启蒙文章
        三、金安清之论说文
        四、《西藏源流考》祖本考证及影响
    第二节《瀛寰琐纪》之诗词
        一、白桃花吟社
        二、“士不遇”情怀
        三、女性诗词
    第三节《瀛寰琐纪》之文献史料
        一、《重选沧江乐府序》等序跋之价值
        二、寒士学子之传记资料
        三、清季民初诗文作品之流存
        四、太平天国史料之另一种记载
第三章 《瀛寰琐纪》之笔记和小说
    第一节 诸皇后外传系列
    第二节 香雪草堂与四梅阁
    第三节《江户繁昌记》与《沪城岁事衢歌》
    第四节 狐鬼、志怪及游戏笔墨
    第五节 忠孝节义与青楼画舫
        一、《孤山吊林少尉墓并序》
        二、黄烈女遗诗
        三、《白门新柳记》
    第六节 《昕夕闲谈》
第四章 《瀛寰琐纪》作者考论(上)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瀛寰琐纪》作者之名家、学者概述
    第三节 《瀛寰琐纪》主要作者考略
    第四节 《瀛寰琐纪》主要作者间交游概述
        一、从《申报》到《瀛寰琐纪》
        二、别集中之交游酬唱
第五章 《瀛寰琐纪》作者考论(下)
    第一节 《瀛寰琐纪》普通作者考论
        一、生平考略
        二、交游概述
    第二节 《瀛寰琐纪》忠孝节义类作者
        一、生平考略
        二、交游概述
    第三节《瀛寰琐纪》办刊期间已故作者考论
    第四节 结语
第六章 影响与式微
    第一节《瀛寰琐纪》之兴衰
    第二节《瀛寰琐纪》于近代文学期刊之影响
    第三节 近代旧文学期刊之式微
        一、近代旧文学期刊述略
        二、近代旧文学期刊之式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申报》上有关《瀛寰琐纪》之广告长编
附录二:《瀛寰琐纪》作者待考录
附录三:《瀛寰琐纪》作者名、号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英文摘要
引论
    一、本课题领域的学术史回顾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本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四、本论文的基本结构及框架
上篇 台湾现代文学史的日据时段(1923.1.1-1945.8.15)
    第一编 文学的外围:周边文化中的边缘书写
        第一章 日据时期台湾现代文学史背景
        第一节 日据时期的台湾社会概况
        第二节 文学社团、流派及与之关联的报刊
        第三节 文学周边的中华文化民间薪传
        第二章 离岛写作与归岸之响
        第一节 概述
        一、离岛写作——“流散美学”(Diaspora aesthetic)现象
        二、陆、岛文化人的同声相应
        第二节 离台内渡写作
        一、台湾作家的内渡写作
        二、民间书写的内渡
        第三节 离台赴日写作
        第四节 台湾作家及民间艺人在其他国家、地区的写作
        第五节 岛外文化人的台湾题材写作及对台交流
        第一编小结 映摄中华文化意涵的台湾现代文学外围书写
    第二编 文学的内部:语言暴政下的痛苦言说
        第三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文言作品
        第一节 概述
        一、文言诗歌发展脉络
        二、文言散文发展脉络
        三、文言小说、戏剧等的产生与发展
        四、文言楹联
        第二节 赖和与陈虚谷、杨守愚等人的文言创作
        第三节 吴浊流与叶荣钟等人的文言创作
        第四节 连横等人的文言创作
        一、连横、洪弃生、林幼春、胡殿鹏
        二、王松、施天鹤
        三、蔡惠如、谢星楼、庄嵩、张汉、黄赞钧、黄水沛
        第五节 石中英、黄金川等女性文言诗人
        第四章 日据时段的国语(白话)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国语(白话)文学生长脉络
        二、国语(白话)新诗源流
        三、国语(白话)小说创作
        四、国语(白话)散文创作
        五、戏剧、文学评论等其它国语(白话)文学形式
        第二节 赖和、杨守愚、周定山等人的国语(白话)文学创作
        第三节 张我军与杨云萍等人的国语(白话)文学创作
        第四节 吴漫沙等人的通俗国语(白话)文学创作
        第五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日语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日语诗歌创作发展脉络
        二、日语小说创作发展脉络
        三、日语散文、戏剧等其它文学形式发展脉络
        第二节 杨逵、吕赫若、龙瑛宗、张文环、翁闹等人的日语作品
        第三节 杨炽昌、张彦勋、吴新荣、王白渊、陈奇云等日语诗人
        第四节 吴浊流、叶荣钟、杨云萍等人的日语创作
        第五节 女性作家及其日语通俗文学创作
        第六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方言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台湾方言之源流及其分布概况
        二、方言歌诗、口传民间故事、传说、谜猜等民间文学形式发展脉络
        三、方言小说发展脉络
        四、方言戏曲、散文、戏剧及其他文学形式发展脉络
        五、闽南语流行歌
        第二节 方言歌谣(含少数民族的歌诗)
        第三节 闽南语流行歌、报告文学等通俗文学创作
        第四节 台湾民间方言戏曲
        一、日据时段台湾现代民间方言戏曲的发展
        二、歌仔和歌仔册
        三、歌仔册个案抽样析赏——《金快运河记新歌》
        第七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翻译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张我军的日文中译
        第三节 黄宗葵、刘顽椿、吴守礼等的中文日译
        第二编小结:语言转换、文化隐喻与韧性抗争
    第三编 文学内外的纠葛
        第八章 各种文艺思想的交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新旧文学论战沿革及意义
        第三节 乡土文学和台湾话文论战沿革及意义
        第四节 大众及左翼文艺的倡导
        第五节 台湾作家与来台日本人的文学论战
下篇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1945.8.16-1949.5)
    第一编 文学的外围:光复之喜与恶政之怨
        第九章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史背景
        第一节 光复初期的台湾社会概况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社团与相关报刊
        第三节 融汇于中华文化主流的光复初期台湾文学周边文化
        第十章 彼岸之念与此岸之思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在大陆的台湾文化人和在台湾的大陆文化人
        一、台湾文化人在大陆
        二、大陆文化人在台湾
        第三节 范泉、《文艺春秋》与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之关联
        第一编小结:光复初期庶民写作和官方意识形态:融合—分流—交织
    第二编 文学的内部:回归的欢喜与转换的阵痛
        第十一章 光复初期台湾文言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言诗歌
        第三节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言散文
        第十二章 光复初期国语(白话)文学
        第一节 概述:光复初期国语(白话)文学的复苏
        一、创作用语由日文向中文转换的困难与适应
        二、两岸国语(白话)文学的汇流
        三、光复初期国语(白话)文学创作概况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国语运动
        第三节 光复初期的国语(白话)小说家
        一、钟理和
        二、吕赫若、周青
        三、欧坦生和杨梦周的小说创作
        第十三章 光复初期台湾日语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日语小说创作
        一、吴浊流
        二、杨逵等小说作家
        第三节光复初期的日语诗歌创作
        一、光复初期台湾女性作家的日语诗歌
        二、陈千武及银铃会诸诗人的日语诗歌
        第十四章 光复初期台湾方言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闽南语流行歌
        第十五章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翻译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许寿裳、黎烈文等的翻译文学活动
        下篇第二编小结:语言转换的艺术与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
    第三编 文学内部的论议与文学外部的纷扰
        第十六章 光复初期的文艺争鸣
        第一节 光复初期文学论议的起因及其范围
        第二节 关于台湾新文学诸问题的讨论
        一、《新生报》“桥”副刊上关于台湾文学方向的论议
        二、《台湾文化》对两岸新文学传统的兼容
        三、论议的结果——促使两岸文学汇流的进步现实主义
结论 台湾现代文学:语言转换中的中华文化脉搏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致谢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9)北京胡同的社会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 ——以什刹海风景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之缘
    第二节 走进“北京胡同”
        一、 寻找调查地区
        二、 选定调查地区及调查方案的制定
        三、 长期田野调查的开始
        四、 全面展开调查时期
        五、 田野调查的最后阶段
        六、 论文写作时期
    第三节 相关研究的回顾及有关胡同的社会文化研究
        一、 有关胡同的历史文献
        二、 有关老北京乡土风俗的着作
        三、 明清时期,朝鲜学者有关北京胡同的记载
        四、 近年来有关胡同、四合院的着作
        五、 近年来有关北京城市变迁的地图集、图册
        六、 有关胡同社会文化的专门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第一章 北京胡同的由来及社会文化的变迁
    第一节 胡同的定义
    第二节 胡同的历史演变
        一、 元代:北京胡同之始
        二、 明代:胡同扎根北京
        三、 清代:北京胡同的激增和变迁
        四、 民国时期:胡同在动荡中败落
    第三节 当代:现代化进程中的胡同社会文化变迁
第二章 什刹海风景区及文化旅游资源
    第一节 什刹海风景区
    第二节 什刹海风景区的历史变迁
        一、 元代什刹海
        二、 明代什刹海
        三、 清代什刹海
        四、 解放初,人民政府对什刹海风景区的初步整治
        五、 改革开放以后,什刹海风景区旧貌焕然一新
    第三节 游什刹海,看老北京——什刹海风景区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一、 北京市最大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二、 什刹海风景区的历史文化景观
    第四节 中韩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地
    第五节 北京胡同的典型,京味的象征
第三章 居住文化的吸引力与旅游资源的开发
    第一节 旅游与经济、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 居住文化的内涵及其吸引力
    第三节 中国居住文化资源及其开发
        一、 中国居住文化资源
        二、 中国居住文化资源的开发
    第四节 胡同居住文化的开发及其意义
        一、 胡同游的概况
        二、 胡同游的独特之处及其意义
    小结 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之路
        一、 全球化与传统文化
        二、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胡同保护
第四章 胡同游的产生与胡同里的老百姓
    第一节 从“老北京”的发现到胡同旅游公司的创建
    第二节 “胡同游”组织的概况
        一、 游览公司的人员构成
        二、 旅游景点及其路线
        三、 游客构成及其特点
        四、 胡同游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 胡同游的出现与胡同里的老百姓
        一、 接待户及其特点
        二、 居委会的桥梁作用及其特点
        三、 胡同里的老百姓说胡同游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关于什刹海开发与保护的研讨会
    附录二: 首届北京什刹海文化旅游节总体方案
    附录三: 甘井胡同应当保护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四、新世纪,元旦版上寻春记(论文参考文献)

  • [1]《和平日报》(兰州版)文艺副刊研究[D]. 王璐.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范式转换与话语形构 ——20世纪前期(1912-1937)中国油画的现代语境[D]. 曹司胜.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3]八十年代文学中的刘绍棠[D]. 梁玉洁. 信阳师范学院, 2018(11)
  • [4]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5]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研究[D]. 陈艳丽.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6]晚清小说低潮研究 ——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D]. 谢仁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7]我国最早之文学期刊——《瀛寰琐纪》研究[D]. 孙琴. 苏州大学, 2010(10)
  • [8]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D]. 李诠林.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1)
  • [9]北京胡同的社会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 ——以什刹海风景区为中心[D]. 崔敬昊. 中央民族大学, 2003(03)
  • [10]新世纪,元旦版上寻春记[J]. 张万隆. 新闻三昧, 2001(01)

标签:;  ;  ;  ;  ;  

新世纪元旦版寻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