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对春玉米粒形成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播期对春玉米粒形成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一、播种期对春玉米籽粒及其营养品质形成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陈紫薇[1](2021)在《覆膜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土壤水热、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如何通过农艺措施调整作物种植系统,提高水分资源利用效率和周年生产力,适应气候变化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为基础,通过“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的措施优化和搭配,达到提升轮作系统周年生产力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目的。本研究于2017-2019年在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灌溉试验站开展了覆膜条件下冬小麦优化播期和夏玉米优选品种的田间试验,试验分别设置了6个处理,在覆膜(PM)和裸地(CK)种植模式下,冬小麦选用“小偃22”并设置三个播种日期,分别为传统播期(0),晚播10天(10),晚播20天(20);夏玉米季选用三个品种,分别为郑单958(ZD),华农138(HN),禾博士122(HBS)。分别从两种作物的土壤水热、根系生长、产量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覆膜对晚播冬小麦根区土壤水热和植株生长的影响(1)PM0、PM10和PM20处理返青期前2a 0-100 cm土层的平均土壤含水率分别比对应的裸地处理高5.16%、8.13%和13.94%。覆膜措施对三个播期处理冬小麦的增温效应主要表现在越冬期前,特别是播种后30-42 d前的增温效果最为明显。冬小麦覆膜措施下三个播期处理返青期后均出现了降温效应,降温效应随着播种日期和土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2)覆膜处理促进了冬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各生育期,PM0处理的根系参数和地上部生物量均最大。覆膜对晚播冬小麦根系生长具有一定的加速作用,使得两季冬小麦PM10、PM20处理的RLD、RSD和根系生物量分别在返青期和开花期高于CK0处理。2.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根区土壤水热和植株生长的影响(1)覆膜显着提高了夏玉米生育前期0-100 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改善了玉米生育期内的耗水规律,不同品种夏玉米耗水量对覆膜的响应无显着性差异。覆膜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增温效应主要体现在玉米生育前期,5 cm深度处覆膜增温幅度最大。(2)不同品种比较,品种郑单958和华农138的根冠生长状况明显优于禾博士122,且郑单958的根冠生长对覆膜的适应效果最好。覆膜显着提高了郑单958和华农138开花期前的根系生长,有助于根系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3.覆膜对晚播冬小麦和不同品种夏玉米组合产量和WUE的影响(1)覆膜措施显着提高了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PM0、PM10处理2 a产量比CK0处理分别提高28.92%、14.35%,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7.87%、7.90%。返青期冬小麦的根系参数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2)ZDPM、HNPM和HBSPM处理2 a籽粒产量分别比其对应的裸地处理高9.78%、5.67%和3.19%,WUE分别高7.37%、6.51%和4.71%。其中,覆膜对郑单958的影响最为显着,其覆膜后的籽粒产量、WUE均高于其他两个品种。(3)PM0+ZDPM、PM0+HNPM组合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其他几个组合。与CK0+ZDCK组合相比,PM0+ZDPM、PM0+HNPM组合分别增产了18.48%和16.86%,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9.38%和7.57%,耗水量分别降低了18.23 mm和12.06 mm。其中,PM0+ZDPM组合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综上,为提高黄土高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的周年生产力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议选择使用“PM0+ZDPM”组合处理,即选择使用覆膜栽培技术,并将冬小麦的播种日期选定为每年10月10日左右,夏玉米种植品种选用郑单958的组合方式,可显着提高“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的周年产量,还可有效降低周年耗水量,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宋端朴[2](2021)在《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对覆膜玉米水肥利用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原是我国旱作农业的重要区域,春玉米是该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春玉米生产与粮食安全问题紧密相关。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旱作农业区发展并完善了系列地膜覆盖技术,显着提高了作物产量,但覆膜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田间生产过程产生的作物秸秆被丢弃或焚烧,造成了秸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此外,作物氮素利用效率偏低,秸秆氮素流失未能有效利用。本系列研究(2017-2020年)立足于黄土高原渭北旱塬区,以春玉米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三个试验,垄沟覆膜下不同的耕作方式(对照CK、覆膜前旋耕MR、覆膜前翻耕MP);地膜覆盖下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两个氮肥梯度,三个种植模式:对照CK、秸秆翻压还田SR、秸秆沟埋还田SB);多年秸秆还田效应试验(对照CK、地膜覆盖WP、地膜覆盖下秸秆还田WP-S),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和不同还田方式对覆膜春玉米水肥利用和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垄沟覆膜下不同耕作方式(1)不同生育期,各处理土壤含水量表现为MP>MR>CK,垄沟覆膜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显着均高于CK处理,MP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显着高于MR处理;(2)在垄沟覆膜前对土壤进行旋耕或翻耕会改变垄和沟的养分含量;旋耕使肥料集中在垄上土壤内,使玉米不易吸收,降低了肥料氮素吸收效率,翻耕会减少肥料在垄上的分布,增加肥料氮素吸收效率,不同处理的肥料氮素吸收效率表现为MP>MR>CK。(3)垄沟覆膜处理的玉米产量显着高于CK处理,MP处理的产量比MR处理显着高23.42-31.47%,从籽粒含氮量来看,MP>MR>CK,垄沟覆膜显着提高了玉米籽粒含氮量,相比于旋耕,翻耕显着提高籽粒含氮量。不同秸秆还田方式(1)秸秆还田会补充表层土壤氮素,表层土壤的硝态氮、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表现为SB>SR>CK,SB处理土壤养分补充效果更明显;(2)不同氮肥处理中,相比CK,在2019年,SB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6.95%和16.17%;在2020年,SB处理产量分别提高14.2%和14.62%;玉米收获后,单株玉米氮素积累量也表现为SB>SR>CK,还田处理籽粒含氮量显着高于CK;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吸收效率表现为SB>SR>CK,差异显着,还田处理显着提高了玉米的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氮素吸收效率和氮收获指数。多年秸秆还田效应(1)与CK相比,WP和WP-S处理的土壤持水能力有明显的改善,WP-S水分利用效率最高;(2)经过多年的秸秆还田,WP-S处理0-40cm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显着高于WP和对照CK;(3)春玉米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呈现WP-S>WP>CK的趋势,两年试验中,WP-S的产量相比于CK处理提高了67.29%和57.06%,氮素积累量、氮收获指数和氮素吸收效率相比于WP处理提高显着。综上,在旱作农田地膜覆盖的基础上,翻耕能够显着提高覆膜农田氮素吸收效率,秸秆沟埋还田能够显着提高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并提高春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

李英豪[3](2021)在《水氮运筹对管渠自动控水灌溉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黄淮海平原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之一,但该产区全年总降水量较少,水资源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匀,严重影响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同时由于我国农业领域技术创新较少,使得我国农业灌水施肥中还普遍存在大水漫灌、盲目施肥等现象,化学肥料的过度使用,不仅造成水肥资源的严重浪费,还造成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加重,造成土壤中养分的比例失调,提高了作物发病率,使得农产品品质下降。为实现夏玉米的高产和提高水肥利用效率,于2019年和2020年在山东省泰安市马庄镇山东农业大学试验田(北纬36°01’11",东经117°0’21")进行试验,供试玉米品种为“郑单958”。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管渠自动控水灌溉(W1)条件下设置农民传统施氮(N300),增氮10%施氮(N330),减氮20%施氮(N240),减氮50%施氮(N150)和不施氮(N0),同时设置畦灌(W2)为对照组,施氮量为农民传统施氮(N300),研究灌溉模式和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由于2020年受台风影响,数据分析以2019年为主,主要结果如下:(1)在干旱年份,适当增加灌水量和灌水次数,能够促进夏玉米的生长,与畦灌相比,管渠自动控水灌溉能够显着降低夏玉米全生育期内的灌溉定额,降低农田耗水量,减少深层渗漏与氮素淋失,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水氮分布均匀度,保证了灌水施肥的质量,有利于夏玉米籽粒和植株氮素的积累,提高玉米成穗数,增产5.51%,同时获得较高的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2)苗期和灌浆期亏水会严重影响玉米干物质的积累,管渠自动控水灌溉施氮量在240~300 kg·hm-2时会减弱苗期和灌浆期亏水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管渠自动控水灌溉条件下施氮能够显着增加夏玉米各生育期的群体干物质量,促进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茎秆、叶片干物质积累无显着性差异,甚至略有降低,较N0处理,N150、N240、N300、N330处理成熟期地上部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10.79%、21.06%、21.51%、19.36%,施用氮肥能够显着增加夏玉米成穗数和百粒重,少量施氮对夏玉米穗行数和行粒数无显着性差异,过量施氮则会对夏玉米产量构成要素产生抑制作用,施氮量在240~300 kg·hm-2时能够增加夏玉米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所占比重和提高夏玉米籽粒产量。(3)管渠自动控水灌溉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大,夏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氮有利于增大夏玉米的叶面积,提高夏玉米光合效率,但过量施氮对夏玉米叶片的生长起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利于叶片生长,其中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在施氮量为240 kg·hm-2出现最大值,茎粗在施氮量为300 kg·hm-2时取得最大值,适当施氮能够提高夏玉米茎秆与叶片氮素积累量,提高夏玉米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和转运效率,但过度施氮效果不显着,甚至有降低的趋势。施氮能够提高夏玉米各生育期植株氮素积累与转运,相较于N0处理,N150、N240、N300、N330处理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可分别提高22.33%、47.22%、51.78%和41.04%,植株氮素积累量分别提高19.65%、40.6%、44.02%、36.02%。(4)管渠自动控水灌溉条件下,适当施氮能够提高水氮利用效率,但过量施氮则会降低水氮利用效率,N240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相较于N0处理,N150、N240、N300、N330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8.81%、36.67%、33.38%、27.7%,N150、N240、N330处理较N0处理氮素收获指数显着性增加,N240、N300处理无显着性差异,且在施氮量为300 kg·hm-2时取得最大值。N240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说明适当施氮可以增大夏玉米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但继续增加施氮量,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会随施氮量的增加显着降低。(5)综合考虑夏玉米全生育期灌水量、耗水量、施氮量、产量、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及水氮利用效率,试验区管渠自动控水灌溉条件下的适宜的施氮量为240~300 kg·hm-2,补灌和施氮时期均为播种期、拔节期和抽雄期,以田间持水量为补灌目标含水量,干旱年份可适当增加灌水次数,各时期施氮比例为1:1:1,其中基氮为底施,拔节氮和抽雄氮随水施入。本试验研究结果有助于减少玉米全生育期内的水氮施用量,提高灌水和施氮均匀度,提高水氮质量,提高黄淮海地区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对夏玉米高效灌溉施肥和高产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王婷[4](2020)在《陇东旱塬黑垆土长期施肥对春玉米-冬小麦轮作产量、土壤质量及微生物的影响》文中认为探讨陇东旱塬黑垆土春玉米-冬小麦轮作下“降水-产量-土壤质量-土壤微生物”对长期不同施肥的响应及其影响机制,对指导旱作农田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土壤地力优化管理和作物生产力持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始建于1979年的甘肃平凉黑垆土春玉米-冬小麦轮作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以不施肥(CK)、单施化学氮肥(N)、氮磷化肥配施(NP)、氮磷化肥配施秸秆(SNP)、单施有机肥(M)和氮磷化肥配施有机肥(MNP)6个处理为研究对象,结合历史同期气象数据和长期定位监测资料,于2015-2017年开展了如下研究:(1)分析了长期不同施肥下春玉米—冬小麦轮作的产量和水肥效应,揭示了降水-施肥-产量之间的关系;(2)引入DSSAT-CERES-Wheat模型,评价了长期不同施肥土壤基础地力及其贡献率演变特征,揭示了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与土壤肥力因子之间的关系;(3)分析了长期不同施肥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演变特征,采用最小数据集综合评价了长期施肥的土壤质量;(4)应用Illumina Miseq和Roche 454 GS FLX Titanium System高通量测序平台,研究了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细菌、古菌群落特征和氨氧化菌及其关键功能基因特征,揭示了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主导土壤肥力因子。全文主要结论如下:(1)在陇东旱塬地区农田长期进行冬小麦-春玉米轮作,有机肥或秸秆与氮磷配施显着提高了作物在干旱年、平水年和丰水年作物产量、肥料贡献率、降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与单施氮肥相比,冬小麦分别增产140%~151%、113%~174%和70.6%~102%;春玉米分别增产69.5%~99.9%、91.1~104%和105%~127%;干旱年,冬小麦肥料贡献率、降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197%~204%、153%~165%和81%~82%,春玉米分别增加172~217%、71%~99%和77%~118%。平水年,冬小麦肥料贡献率、降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749%~843%、118%~180%和152%~227%,春玉米分别增加1451~1543%、91%~104%和104%~91%。丰水年,冬小麦肥料贡献率、降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84%~520%、73%~105%和57%~109%,春玉米分别增加40~44%、104%~125%和136%~158%。年际间降水变化是影响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主要因子。有机肥或秸秆与氮磷配施显着增加了冬小麦在干旱年、平水年和丰水年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而玉米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随着降雨增加而提高。(2)在陇东旱塬地区农田长期进行冬小麦-春玉米轮作,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基础地力及其贡献率均随时间呈波动上升趋势。长期不施肥和单施氮土壤基础地力分别以年0.23%和3.03%的年递增率显着下降,而单施有机肥或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土壤基础地力分别以2.7%和3.82%的年递增率显着增加,秸秆与化肥配施土壤基础地力上升趋势不显着。有机肥或秸秆与化肥相结合的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显着高于单施氮肥,单施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导致土壤基础地力提升的关键土壤肥力因子。(3)在陇东旱塬地区农田长期进行冬小麦-春玉米轮作,秸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是补充土壤养分库、增强土壤生物肥力和提高土壤质量的重要措施。与试验初相比,单施氮肥或有机肥、秸秆氮磷配施和有机无机配施均显着降低了土壤容重(1.5~10.8%)和土壤微团聚体比例(40.7~56.8%)。单施氮肥、氮磷配施和秸秆氮磷配施增加了土壤p H(0.04~1.54%),而有机无机配施降低了土壤p H(0.5%)。秸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碳(40.0~108.7%)、全氮(0~55.3%)、全磷(20.0~59.3%)、碱解氮(34.4~103.3%)、速效磷(106.3~561.5%)和速效钾(145.0~206.7%)含量。与1989年相比,秸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显着提高了土壤脲酶(8.2~47.5%)、土壤蔗糖酶(16.1~62.7%)和土壤碱性磷酸酶(12.0~65.5%)活性。连续施肥39年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显着提高了微生物碳(20.9~199.2%)和氮(18.5~259.0%)含量。基于土壤质量线性评分模型计算所得土壤质量指数大小依次为MNP(0.66)>M(0.57)>SNP(0.49)>NP(0.30)>N(0.27)>CK(0.19)。(4)土壤细菌共38门、157纲、297目、541科和1062属,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与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冬小麦播种前、开花期和收获后所有处理共有的优势菌门,其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33.8%与31.9%、39.4%与17.3%和19.5%与57.5%。杆状菌属(Bacillus)、未鉴定出(Other)和乳球菌属(Lactococcus)是冬小麦播种前、开花期和收获后各施肥处理共有优势菌属,其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18.3%,10.7%与8.2%、39.4%,20.6%与4.8%和36.0%,12.5%与15.8%。播种前,长期有机肥或秸秆与化肥配施土壤细菌的丰度、多样性和均匀性显着高于不施肥、单施有机肥和氮磷配施,但在开花期和收获期土壤细菌丰度、多样性和均匀性显着降低。土壤速效钾和铵态氮含量显着影响播种前土壤细菌组成。(5)土壤古菌共5门、23纲、40目、47科和57属,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和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是冬小麦播种前、开花期和收获后所有处理共有的优势菌门,其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26.3%与71.5%、21.2%与77.3%和57.1%与41.0%。未鉴定出古菌属(Other)和未培养古菌属(uncultured_archaeon)是冬小麦播种前、开花期和收获后各施肥处理共有优势菌属,其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70.6%与24.1%、76.6%与20.0%和41.6%与52.2%。长期单施氮肥或有机肥,氮磷配施或添加秸秆的土壤古菌丰度播前均显着高于不施肥和有机肥化肥配施,而在开花期和收获期土壤古菌丰度均显着降低。长期有机肥化肥配施对播前土壤古菌丰度无显着影响,而所有处理收获期古菌多样性和均匀性均显着增加。土壤p H和速效钾含量显着影响开花期土壤古菌组成。(6)长期不同施肥显着影响土壤氨氧化细菌多样性,而对土壤氨氧化古菌影响并不显着。耕层古菌arch-amo A基因丰度明显大于细菌amo A基因丰度(1~15倍),arch-amo A丰度与土壤全氮和碱解氮显着相关,而amo A丰度则与氮素各个组分无显着相关性。作物生长期和施肥对细菌的氨氧化功能群落影响较大,而对古菌影响较小。综上所述,在陇东旱塬地区农田长期进行冬小麦-春玉米轮作,并氮磷合理配施添加秸秆及有机肥是保障该地区农田生产力可持续的有效措施。陇东旱塬长期氮磷与秸秆或有机肥配施显着提高了作物产量、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增加了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降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然而,不同降水年型下应进一步优化施肥策略以获得更高产量。研究证明,长期氮磷与秸秆或有机肥配施显着增加了土壤养分库,提高了土壤质量,最终增加了土壤基础地力对作物的增产贡献。另一方面长期不同施肥影响了土壤p H,速效钾、铵态氮和硝态氮等土壤肥力因子变化,而这些因子决定着土壤细菌、古菌和氨氧化菌的组成变化。

孟晓琛,张富仓,刘蓝骄,陆军胜,何平如,肖超[5](2020)在《播期和水氮互作对滴灌施肥春玉米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河西地区石羊河流域的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短缺,光热资源利用率和水肥利用效率低。通过调整播期协调光热资源与水肥供应,研究提高春玉米生长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可能性。【方法】大田滴灌试验于2018年在甘肃省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流域农业与生态节水试验站进行。设置3个播种日期,即4月10日(S1)、4月20日(S2)、4月30日(S3);2个灌水量水平,即80%ETc(I80)、100%ETc(I100)(ETc为作物蒸发蒸腾量);4个施氮量水平,即N0、120、180、240 kg/hm2,分别表示为N0、N120、N180、N240。在玉米生长关键期,测定植株生长状况和水分利用指标,收获期测产。【结果】播期对春玉米各生育阶段的持续时间影响显着,生育期天数随着播期的推迟呈缩减趋势,合理播期应避免灌浆期的高温辐射和降雨量过多。除耗水量外,施氮量对其它各指标影响显着。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随施氮量增加而上升,产量随播期的推迟而减少。S1I100N180处理产量最大,为16830 kg/hm2,比S2I100N240处理增产7.35%、节肥14.29%,比S3I100N180处理增产12.55%。水分利用效率随施氮量增大而增加,随灌水量增大而升高。S1I100N180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为3.1 kg/m3,比S1I80N240处理高12.32%。氮肥偏生产力随施氮量增大而减小,S1I100N180处理氮肥偏生产力为93.5 kg/kg,比S1I100N120处理降低4.9%,但增产42.65%。【结论】综合产量和节水节肥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适时早播(4月10日)有助于充分发挥水肥资源的潜力。在早播和充分灌水条件下,施用较低的氮肥量(N 180kg/hm2)即可获得最高的产量。

杜建斌[6](2020)在《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旱灾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分析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趋势及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提高粮食主产省的抗旱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系统的分析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和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以部分省份为例总结不同区域的抗旱减灾措施,最后基于全球气候模型,模拟预测RCP4.5和RCP8.5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全国范围及粮食主产区不同干旱等级发生的频率及不同干旱等级所占比例,预测未来情景下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干旱的演变趋势,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旱灾受灾和成灾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均高于其他三个粮食主产区,其中内蒙古省粮食平均受灾和成灾率均最高,其次为辽宁。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黄淮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旱灾显着降低粮食单产和总产,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呈负相关。大部分粮食主产省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年变化率负相关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较大的年份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减产较大的年份相对应。(2)不同的种植区域有不同的抗旱减灾措施,东北地区针对玉米主要有育苗移栽、垄作、薄膜覆盖和免耕等抗旱措施,针对大豆有调整耕作方式和应急补灌等抗旱技术。黄淮海地区针对冬小麦、夏玉米主要有秸秆覆盖、应急补灌技术和优化灌溉措施等抗旱减灾技术。西南地区四川省抗旱减灾措施主要有合理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合理的耕作技术、调整合适的播期和管理技术以避开旱灾的影响以及灾后的减灾农艺措施等四个方面。长江中下游的湖南省,年降雨量较大,但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在湖南省主要采用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使用化学制剂调控避旱减灾技术以及干旱适应性防控高产栽培技术等。(3)在气候持续变暖情况下我国干旱发生将进一步加剧,本文基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我国2031-2060干旱程度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RCP4.5情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大于1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在15%以上,其中黑龙江北部、山东南部、江苏、广东、福建、江西、四川、陕西和西藏南部等地干旱发生频率在25%以上。在RCP8.5情景下我国不同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差异较大,西北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低于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30%,其中黑龙江东北部、辽宁南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40%。RCP8.5情景下干旱频率和干旱程度比RCP4.5情景高,对我国不同粮食主产区干旱预测表明在RCP8.5情景下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频率和程度比RCP4.5情景下进行加重,而西南地区在RCP8.5情景下干旱比RCP4.5情景下有所减缓。

薛宏伟[7](2020)在《播期对哈尔滨地区春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黑龙江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热量资源是玉米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因此常需通过抢前抓早来确保玉米的产量,春季玉米播种期的确定对玉米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深入研究不同播期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选择哈尔滨地区常用的品种先玉696为试验材料,2018年、2019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哈尔滨科技园区(哈尔滨市民主乡)的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共设置6个播期处理,两年播期设置相同,即T1(4月20日)、T2(4月24日)、T3(4月27日)、T4(5月4日)、T5(5月11日)、T6(5月18日)。论文探讨分析了不同播期对玉米籽粒品质、籽粒和穗粒性状及玉米产量等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实现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提供数据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播期推迟,玉米的生育进程加快,生育期缩短,各生育期时间依次减少,T1处理玉米生育期最长,T6处理最短。适当早播可以延缓玉米的生育进程,保证营养物质的积累,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2)随播期推迟,玉米的株高和穗位高增加,玉米植株抗倒伏能力下降,T1处理玉米株高和穗位高最低,T6处理最高。(3)籽粒蛋白质含量随播期的推迟不断降低,T1处理含量最高。淀粉、油分含量随播期推迟不断增加,T6处理含量最高。籽粒粗脂肪、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水分含量随播期推迟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T4处理含量最高。(4)不同播期处理玉米产量差异显着。播期推迟玉米的秃尖长、秃尖率、空秆率上升,穗长、穗粗、行粒数、穗粒数、百粒重等先增加后减少,T4处理最高,产量随着播期推迟先增加后减少,2019年T4处理产量最高为10216.55(kg/ha),T1处理产量最低为8405.95(kg/ha),T4处理相比T1处理增产21.54%。T4处理为玉米的最适播期。综上所述,播期对春玉米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具有显着影响,根据近两年的实验数据和分析,推荐T4处理(即5月4日)左右为哈尔滨地区春玉米的最适播期。

马成瑞[8](2020)在《苦荞结实分布特征及籽粒形成过程中物质积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苦荞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杂粮作物,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苦荞植株花多,但成熟时有效籽粒数少,枯花和枯粒数多,结实率一般低于35%。开花结实是影响苦荞产量形成的关键,但目前有关开花结实特性及有效籽粒形成的物质基础及其生理变化尚不明确。为此,本文通过盆栽与大田试验,研究了苦荞全生育期花和籽粒的动态变化,花后籽粒的物质积累、分配规律、灌浆特性及生理变化等。旨在揭示苦荞不同部位开花结实规律,花后籽粒形成过程中物质转运、灌浆特征及其生理基础,为苦荞高产栽培及高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同时为进一步从生理代谢及分子水平研究苦荞开花结实调控机理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苦荞品种花蕾形成及籽粒形成具有相同特征。初生花序形成3-5 d后,花序上形成花蕾,5-8 d后初生籽粒形成。苦荞现蕾后,高、低结实率品种总花、枯花、枯粒和有效籽粒积累动态呈现相同特征。总花数呈“慢-快-慢”的变化趋势,枯花、枯粒和有效籽粒数呈“慢-快”的变化趋势。苦荞枯花与枯粒大量形成均发生于花后45 d和51 d之后。枯花和枯粒影响苦荞结实率,低结实率品种枯花和枯粒积累数量显着高于高结实率材料,比其高26.51%-185.50%和10.23%-152.24%。2.不同结实率品种籽粒形成率和籽粒败育率存在显着差异。高结实率品种QK3籽粒形成率和结实率比低结实率品种XQ2分别显着高7.42%和26.16%,但籽粒败育率比其显着低12.03%,说明高籽粒形成率和低籽粒败育率是高结实率品种的重要特征。3.苦荞籽粒的灌浆过程符合“S”生长曲线,可用Logstic方程加以拟合(R2>0.99**),但不同结实率品种籽粒灌浆参数存在差异。高结实率品种千粒重和平均灌浆速率比低结实率品种分别高11.10%和14.81%,但籽粒持续灌浆时间(T)比其少3.71d。高结实率品种籽粒达到最大灌浆速率(Rmax)所需时间(Tmax)比低结实率品种短1.23d,速率比其快18.38%。说明高结实率品种具有更强的灌浆能力,单位时间内籽粒能积累更多物质。4.不同苦荞品种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存在明显差异。苦荞花后根、茎、叶干物重占比整体呈下降趋势,而籽粒的干物重则呈上升趋势。高结实率品种主茎籽粒占比变化幅度比低结实率品种高14.91%,而分枝籽粒则比其小16.12%。高结实率品种主茎、分枝籽粒干物质平均分配率比低结实率品种分别高13.26%和23.07%。说明灌浆期高结实率品种籽粒具有更强的物质转运能力。5.苦荞花后(20-40 d)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蔗糖含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同一时期,高低结实率品种蔗糖含量高于低结实率品种,比其高出0.29%-25.99%,但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着。高结实率品种SS和SSS酶的活性均高于低结实率品种,比其分别高5.22%-11.62%和6.64%-12.47%。相关系分析发现,籽粒千粒重与3个糖含量和2个酶活性呈显着正相关,相关性达0.547-0.966,说明籽粒酶活性和蔗糖含量是影响籽粒灌浆的关键。

孟晓琛[9](2020)在《播期和水氮互作对河西地区滴灌施肥春玉米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河西绿洲灌区农业生产水资源短缺和水肥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在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流域农业与生态节水试验站进行大田滴灌试验,设置3个播种日期,即S1:(2018.4.10)、S2:(2018.4.20)、S3:(2018.4.30),2个灌水量水平,即I80:80%ETc、I100:100%ETc(ETc为作物蒸发蒸腾量)和4个施氮量水平,即F0、F120(120 kg/hm2)、F180(180 kg/hm2)、F240(240 kg/hm2)。研究分析了滴灌条件下播期和水氮互作对春玉米生长、干物质累积和产量及水肥利用的影响,为合理的播期和水肥调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的主要结果如下:(1)揭示了播期和水氮互作对春玉米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均与灌水和施肥呈正相关关系,水氮交互作用对产量影响显着。推迟播期,株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早播产量高,产量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随施肥量增加而先升后降,S1I100F180处理产量最大,为16830.29 kg/hm2,比S2I100F240处理增产7.35%,节肥14.29%,比S3I100F180处理增产12.55%。适时早播(4月10日)、100%ETc灌水量和N-P2O5-K2O 180-90-90 kg/hm2施肥量可作为河西地区石羊河流域最优的播种灌溉施肥模式。(2)分析了播期和水氮互作对春玉米耗水特性的影响,日耗水强度最强均在抽雄期至灌浆期,不同灌水施肥和播期处理下春玉米的耗水模数不相同,其规律是抽雄期至灌浆期>苗期至大喇叭口期>乳熟期至成熟期。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水和施肥呈正相关。S1I100F180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为3.1 kg/m3,比S1I80F240处理高12.32%。高氮处理条件下,春玉米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其平均值为3.64kg/m3。(3)探讨了播期和水氮互作对春玉米植株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影响,增大灌水和施氮会利于玉米植株对氮素的吸收累积,施氮量为240 kg/hm2时,整株及茎、叶、籽粒器官的氮素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会有所降低,由大到小依次为F180>F240>F120>F0。茎、叶营养器官氮素累积量随播期由大到小依次为S3>S2>S1,籽粒氮素累积量由大到小依次为S1>S2>S3。春玉米不同器官中的氮素分配量在不同播期和水氮处理下的整体变化规律是籽粒>叶>茎>穗轴>苞叶。籽粒器官占比,随播期适当提前而增加,随增大灌水施肥量而增加。灌水会促进氮素吸收效率和氮肥生产效率的增加,而施氮与之相反会抑制其增加。S1I100F180处理氮肥生产效率为93.5 kg/kg,比S1I100F120处理降低4.9%,但增产42.65%。播期S1(4.10)、灌水100%ETc、施氮180 kg/hm2时,植株氮素吸收量积、累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最高。(4)讨论了播期对春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LAI在有效积温600℃左右增长速度最快,有效积温950℃左右LAI值达到最大值,S3I100F240处理叶面积指数最大;累积积温1500℃~2200℃范围内,干物质累积量增长迅速,S1I100F240干物质量最大,为27.15t/hm2。(5)研究了播期对春玉米生育进程和积温需求的影响,不同的播期对春玉米各生育阶段的持续时间影响显着,生育期的天数随着播期的推迟呈缩减趋势,播期每推迟1天全生育期就缩短0.7d~1.3d,播种至出苗缩短0.1d~0.3d。合理播期的选择应避免灌浆期的高温辐射和降雨量过多;有效积温与活动积温一致均与生育进程天数之间呈现极显着正相关关系,早播玉米在花粒期积温需求更多,晚播玉米在播种至出苗、苗期阶段积温需求更多。

邓浩亮[10](2019)在《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区垄沟覆盖对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降水低而不稳、蒸发量大,还遭受严重的土壤侵蚀和耕地退化,如何应对生产能力与天然降雨利用能力的严重不足是备受西北农业圈关注的现实问题。在半干旱农作区,玉米垄沟覆盖栽培系统已取得显着增产增收效果,然而黄土高原地域跨度大,生态区包括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因此不同生态区对垄沟覆盖栽培系统的响应也呈现多样化。目前,大多研究主要针对半干旱农作区,忽略了半湿润易旱农作区农业独特的生产潜力。垄沟覆盖栽培系统能否在半湿润农作区适用并取得增产增效?不同垄沟耕作模式对其影响多大?其生理生态机理如何?这些不仅是基础科学问题,也是垄沟覆盖栽培系统的地域延伸、系统升级,更是黄土高原雨养农业下小农经济精准脱贫战略实施的重大需求。本研究在课题组以往多年国内研究基础上,以垄沟覆盖系统为核心,多种传统种植模式为参照,包括隔沟覆膜垄播(MRM)、全膜双垄沟播(WRF)、垄沟秸秆覆盖(SM)、平地全膜覆盖(WM)、平地半膜覆盖(HM)、平地无覆盖种植(CK)等开展了大田试验及技术验证。本研究于20152016年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农作区甘肃省榆中县石头沟省级旱作农业示范点开展了大田试验,通过对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土壤温度、作物水分利用、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养分、酶活性、微生物数量、作物物候特征、生长参数及生物量分配模式、产量及形成因子、水分利用效率等参数的系统收集和分析,首先揭示了两种不同风格垄沟地膜覆盖技术在改善黄土高原半干旱农作区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环境生态机理。其次,为进一步证实垄沟地膜覆盖技术在其他生态区的高效性,于20172018年在半湿润易旱农作区甘肃省华亭市朱家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验证试验,全面分析了土壤水热、养分平衡、酶活性活跃度、微生物数量繁殖、作物物候格局、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以期明晰垄沟覆盖耕作模式对旱地玉米的增产、增收和增效机制,进一步剖析该技术体系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同时探明半干旱和半湿润农作区最佳垄沟覆盖耕作模式,为将来该技术体系的进一步拓展研究和延伸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垄沟覆盖在时间上对水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使作物需水与土壤供水达到平衡。空间上,优化了作物需水和土壤供水关系,使作物更容易利用深层土壤水分满足生长需求,从而增加了土壤水分有效性。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较露地平种显着增加生长季中层土壤含水量17.77%、11.61%和4.39%,中层水分的积累为玉米后期生长水分的获取提供支撑,但在半湿润农作区并未表现出贮水优势。半干旱区春玉米耗水量主要依赖于生育期降水和土壤底墒,其中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春玉米生育期内降水消耗分别占总耗水量的79.07%、80.01%、90.90%。而半湿润区春玉米耗水量主要依赖于生育期降水,意味着在半湿润地区生育期降水不仅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水,而且还可以补给土壤贮水,其中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通过垄沟集雨方式可补给土壤水量3.33、4.34和5.70 mm。2.垄沟覆盖材料类型的选择性应用能够实现对土壤热量平衡的季节性主动调控,同时存在增温和降温的双重效应,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大于降温效应,秸秆覆盖则相反,主要表现在作物生育前期,地表覆盖可增加土壤温度,而在生育中期受高温胁迫,地表覆盖能有效降低土壤温度,缓解高温干热的危害。半干旱和半湿润农作区均表现为隔沟覆膜垄播平均温度最高,全膜双垄沟播次之,秸秆覆盖最低。3.垄沟地膜覆盖体现了对土壤养分的时间和空间平衡调节。半湿润农作区养分含量降低幅度显着大于半干旱农作区。连作2个生长季后,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式增加了生长季内对有机碳、全氮、速效钾的消耗,高于露地平种0.28和0.31 g·kg-1、0.04和0.14 g·kg-1、23.48和2.96 mg·kg-1,反而降低了对全磷、速效磷、碱解氮的消耗,低于露地平种0.08和0.10 g·kg-1、0.37和0.97 mg·kg-1、1.15和2.95 mg·kg-1;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式增加了生长季内对有机碳、全磷、速效钾、碱解氮的消耗,高于露地平种1.00和0.65 g·kg-1、0.16和0.06 g·kg-1、63.74和30.61 mg·kg-1、8.51和5.13mg·kg-1。4.垄沟覆盖对不同种类土壤酶活性影响不同。秸秆覆盖和隔沟覆膜垄播种植方式均有利于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的提高,而全膜双垄沟播仅表现为磷酸酶活性的提高。连作2个生长季后,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下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0.116、0.013和0.052 ml·g-1,0.158、0.115和0.212 mg·g-1,脲酶活性呈降低趋势,降幅依次为0.200、0.208和0.159 mg·g-1,隔沟覆膜垄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可提高蔗糖酶活性0.254和3.537 mg·g-1,而全膜双垄沟播降低蔗糖酶活性1.753 mg·g-1;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下土壤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0.591、0.676和1.927 mg·g-1,0.302、0.169和0.293 mg·g-1,脲酶活性呈降低趋势,降幅依次为0.211、0.284和0.235 mg·g-1,隔沟覆膜垄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可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0.099和0.139 ml·g-1,而全膜双垄沟播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0.105 mg·g-1。5.垄沟覆盖对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的数量同样影响不同。隔沟覆膜垄播有利于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繁殖,而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仅表现为细菌数量的增多,且半湿润农作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幅度显着大于半干旱农作区。连作2个生长季后,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土壤细菌数量均表现为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11.24、35.17、30.63 104·g-1。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可提高真菌数量5.06和4.38 102·g-1,降低放线菌数量7.50和15.67104·g-1。隔沟覆膜垄播可提高放线菌数量12.83 104·g-1,降低真菌数量10.14102·g-1;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表现为递增趋势,细菌增幅分别为34.78、35.73、6.57 105·g-1,放线菌增幅分别为47.52、33.57、40.91 104·g-1。隔沟覆膜垄播可提高真菌数量12.87103·g-1,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降低真菌数量0.62和8.42 103·g-1。6.垄沟覆膜耕作模式能明显缩短春玉米营养阶段长度,延长灌浆期,更有利于春玉米生物量的积累,相反,秸秆覆盖耕作模式下玉米营养生长阶段被显着延长,繁殖期缩短。与露地平种相比,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显着提前了玉米出苗,并提高出苗率13.4%和19.1%,秸秆覆盖种植方式推迟了玉米出苗且仅提高出苗率0.34%。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分别缩短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间长度,分别为26.5和25 d,两者显着延长了繁殖持续分别达17、16 d。然而,秸秆覆盖延长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长17.5 d,缩短了繁殖持续时长11.5 d。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同样显着提前了玉米出苗,并提高出苗率1.0%和2.4%,秸秆覆盖推迟了玉米出苗且降低出苗率4.4%。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分别缩短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间长度,分别为12和9.5 d,并未显着延长繁殖持续时长。然而,秸秆覆盖延长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长10 d,缩短了繁殖持续时长3.5 d。7.垄沟覆膜耕作模式促进幼苗建立并增加活力,增加了生物量积累,并优化了繁殖分配。与露地平种相比,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显着增加了玉米茎秆纵向和横向生长,提高了叶面积扩展能力,叶面积指数显着增加,且半干旱农作区增长效应显着大于半湿润农作区。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地上、地下生物量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66.96%和62.79%、19.10%和45.28%,同时,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提高了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高于露地平种13.26%和17.58%,而秸秆覆盖地上生物量较露地平种仅增加8.73%,地下生物量却较露地平种减少21.46%,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高于露地平种9.65%;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地上、地下生物量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16.41%和12.66%、12.81%和27.47%,同时,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提高了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高于露地平种1.05%和1.22%,而秸秆覆盖地上、地下生物量较露地平种减少4.58%和7.10%,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低于露地平种0.22%。8.垄沟地膜覆盖优化了穗部结构,增加了收获指数。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显着改善了产量构成因子,穗长、穗粗、穗粒数、单株穗粒重、百粒重、生物产量、秸秆产量和单株生物量分别较露地平种提高30.54%和35.30%、18.88%和20.96%、59.28%和65.56%、155.06%和171.41%、59.93%和63.72%、66.96%和62.97%、37.82%和27.11%、66.96%和62.97%,而秸秆覆盖增加幅度显着低于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依次为5.96%、4.34%、10.12%、16.88%、5.88%、8.73%、6.04%、8.73%。最终,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的收获指数较露地平种显着高出0.131和0.165,秸秆覆盖仅高出0.018;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上述产量构成因子分别较露地平种提高4.04%和2.32%、2.03%和0.25%、3.61%和-2.14%、32.96%和17.12%、15.51%和11.44%、16.41%和12.66%、7.35%和10.21%、16.41%和12.66%,而秸秆覆盖表现出不增反降趋势,较露地平种依次降低2.27%、0.82%、3.91%、11.83%、8.83%、4.58%、0.60%、4.58%。最终,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的收获指数较露地平种显着高出0.051和0.014,而秸秆覆盖显着降低0.027。9.垄沟地膜覆盖维持了包括水、肥、气、热在内的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位运行,显着提升了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155.05%和171.40%、125.44%和142.80%,而秸秆覆盖较露地平种仅增加16.88%和18.69%;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32.96%和17.12%、33.53%和18.67%,而秸秆覆盖表现出降低趋势,较露地平种降低11.84%和9.90%。总体来看,垄沟地膜覆盖耕作改善了土壤水热环境,尤其是休耕期的土壤水分贮存和生育前期的土壤温度,同时提高了整个生育期内土壤质量,明显增大了叶片叶片扩展速率,延长植株后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时期,为玉米最终籽粒的产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尽管秸秆覆盖能够显着贮存土壤水分,并且能够改善土壤质量,但由于覆盖导致低温效应延缓了玉米的生长周期,不利于果穗籽粒干物质的积累。在半干旱农作区全膜双垄沟播表现出高产量和高水分利用效率,而在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效果更佳。因此,全膜双垄沟播是一种较为适宜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玉米种植技术,而隔沟覆膜垄播在半湿润农作区更能表现出其耕作优势。

二、播种期对春玉米籽粒及其营养品质形成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播种期对春玉米籽粒及其营养品质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覆膜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土壤水热、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播期对冬小麦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2.2 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2.3 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1.2.4 地膜覆盖对作物根系生长的影响
        1.2.5 地膜覆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6 作物根-冠协同关系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材料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处理与设计
    2.3 观测内容与方法
        2.3.1 土壤剖面水分
        2.3.2 土壤温度
        2.3.3 作物生长指标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根区土壤水热和植株生长的影响
    3.1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根区土壤水热分布的影响
        3.1.1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土壤0-100 cm土层剖面含水率的影响
        3.1.2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0-25 cm土层土壤温度的影响
    3.2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的影响
        3.2.1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根长密度的影响
        3.2.2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根表面积密度的影响
        3.2.3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3.3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及根冠比的影响
    3.4 讨论
        3.4.1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土壤水热分布的影响
        3.4.2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根区土壤水热和植株生长的影响
    4.1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根区土壤水热分布的影响
        4.1.1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整个生育期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4.1.2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整个生育期耗水量的影响
        4.1.3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0-25cm土层土壤温度的影响
    4.2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根系时空分布的影响
        4.2.1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根长密度的影响
        4.2.2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根表面积密度的影响
        4.2.3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4.3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及根冠比的影响
        4.3.1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地上部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4.3.2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根冠比的影响
    4.4 讨论
        4.4.1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土壤水热的影响
        4.4.2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及不同品种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1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2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3 覆膜对不同播期冬小麦和不同品种夏玉米组合产量和WUE的影响
    5.4 讨论
        5.4.1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和WUE的影响
        5.4.2 覆膜下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根系参数的相关关系
        5.4.3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和WUE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根区土壤水热和植株生长的影响
        6.1.2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根区土壤水热和植株生长的影响
        6.1.3 覆膜对不同播期冬小麦和不同品种夏玉米组合产量和WUE的影响
    6.2 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对覆膜玉米水肥利用和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1.3.2 耕作方式的研究概况
        1.3.3 还田方式的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
        1.4.1 不同耕作方式下垄沟覆膜对春玉米水肥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1.4.2 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对覆膜春玉米水肥利用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1.4.3 多年秸秆还田与地膜覆盖对春玉米水肥利用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1 玉米农艺性状
        2.3.2 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相关指标
        2.3.3 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
        2.3.4 玉米穗部性状和籽粒品质
        2.3.5 经济效益计算
        2.3.6 指标计算方法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不同耕作方式下垄沟覆膜对春玉米水肥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3.1 不同耕作方式下垄沟覆膜对春玉米农田水温和养分的影响
        3.1.1 对春玉米生育期农田水分的影响
        3.1.2 对春玉米生育期农田表层温度的影响
        3.1.3 对春玉米生育期农田养分的影响
    3.2 不同耕作方式下垄沟覆膜对春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3.2.1 对春玉米株高的影响
        3.2.2 对春玉米地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3 对收获期玉米植株氮素积累的影响
    3.3 不同耕作方式下垄沟覆膜对春玉米水肥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3.3.1 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3.3.2 对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3.3 对春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3.4 讨论
        3.4.1 不同耕作方式下垄沟覆膜对春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
        3.4.2 不同耕作方式下垄沟覆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4.3 不同耕作方式下垄沟覆膜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第四章 不同还田处理对覆膜春玉米水肥利用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4.1 不同还田处理对覆膜春玉米农田养分的影响
        4.1.1 对覆膜春玉米收获期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4.1.2 对覆膜春玉米收获期土壤全氮的影响
        4.1.3 对覆膜春玉米收获期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4.2 不同还田处理对覆膜春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4.2.1 对覆膜春玉米株高的影响
        4.2.2 对覆膜春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4.2.3 对覆膜春玉米地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2.4 对覆膜春玉米根冠比的影响
        4.2.5 对收获期玉米植株氮素积累的影响
    4.3 不同还田处理对覆膜春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4.3.1 对覆膜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4.3.2 对覆膜春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4.3.3 对覆膜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3.4 对覆膜春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4.4 讨论
        4.4.1 不同还田处理对覆膜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
        4.4.2 不同还田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4.3 不同还田处理对覆膜玉米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第五章 多年秸秆还田和地膜覆盖对春玉米水肥利用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5.1 多年秸秆还田和地膜覆盖对春玉米农田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5.1.1 对春玉米农田水分的影响
        5.1.2 对春玉米收获期农田养分的影响
    5.2 多年秸秆还田和地膜覆盖对春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5.2.1 对春玉米株高的影响
        5.2.2 对春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5.2.3 对春玉米地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5.2.4 对收获期玉米植株氮素积累的影响
    5.3 多年秸秆还田和地膜覆盖对玉米水肥利用效率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5.3.1 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5.3.2 对春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5.3.3 对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3.4 对春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5.3.5 对春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5.4 讨论
        5.4.1 多年秸秆还田和地膜覆盖对春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
        5.4.2 多年秸秆还田和地膜覆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5.4.3 多年秸秆还田和地膜覆盖对春玉米生长和籽粒产量品质的影响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水氮运筹对管渠自动控水灌溉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夏玉米灌水量和灌水时期研究进展
        1.2.2 夏玉米施氮量和施氮时期研究进展
        1.2.3 水分和氮肥对夏玉米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进展
        1.2.4 水分和氮肥对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1.2.5 农田土壤氮素分布规律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试验方法
        2.3.1 夏玉米植株生理指标
        2.3.2 土壤含水率的测定与农田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
        2.3.3 土壤贮水量的计算
        2.3.4 夏玉米植株全氮含量与土壤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2.3.5 夏玉米土壤水分与硝态氮分布均匀度的计算
        2.3.6 氮肥利用效率的计算
        2.3.7 夏玉米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2.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各处理对夏玉米水分分布和农田耗水量的影响
        3.1.1 夏玉米全生育期灌水量分析
        3.1.2 夏玉米田0~100cm土层土壤剖面水分分布特征
        3.1.3 夏玉米拔节期灌水后沿畦长方向土壤水分分布均匀度
        3.1.4 夏玉米全生育期农田耗水量分析
    3.2 各处理对夏玉米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3.2.1 夏玉米田0~100cm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特征
        3.2.2 夏玉米拔节期灌水后沿畦长方向土壤硝态氮分布均匀度
        3.2.3 收获后0~100cm土层土壤硝态氮积累量
    3.3 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形态生理指标的影响
        3.3.1 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株高的影响
        3.3.2 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茎粗的影响
        3.3.3 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4 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3.4.1 不同施氮量对地上部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4.2 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3.5 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3.6 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3.6.1 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3.6.2 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3.7 管渠自动控水灌溉条件下适宜的氮肥施用量
4 讨论
    4.1 灌水模式和施氮量对夏玉米耗水特性的影响
    4.2 灌水模式和施氮量对夏玉米氮素利用特性的影响
    4.3 不同灌水模式对夏玉米水氮分布的影响
    4.4 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形态生理指标的影响
    4.5 不同施氮量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陇东旱塬黑垆土长期施肥对春玉米-冬小麦轮作产量、土壤质量及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长期肥料定位试验
    1.2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的产量和水肥效应
    1.3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的土壤质量特征及综合评价
    1.4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的土壤微生物特征
    1.5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的作物生长模型模拟
    1.6 小结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科学问题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2.4 研究方法
        2.4.1 试验地概况
        2.4.2 试验设计
        2.4.3 试验管理
        2.4.4 样品采集与指标分析
        2.4.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测定指标与方法
        3.1.2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降雨年型对不同处理冬小麦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3.2.2 不同降雨年型作物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2.3 不同降雨年型下的肥料贡献率
        3.2.4 不同降雨年型下的降水利用效率
        3.2.5 不同降雨年型下的水分利用效率
        3.2.6 降雨量、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
    3.3 讨论
        3.3.1 长期施肥下的产量及其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3.3.2 长期施肥不同降雨年型下的肥料贡献率、降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3.3.3 施肥、降雨和产量的关系
    3.4 结论
第四章 冬小麦土壤基础地力及其贡献率演变特征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气象数据
        4.1.2 土壤数据
        4.1.3 作物田间管理数据
        4.1.4 作物模型验证与评价
        4.1.5 土壤基础地力模拟(BSP)
        4.1.6 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计算
        4.1.7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DSSAT模型冬小麦品种参数调试和验证
        4.2.2 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土壤基础地力演变
        4.2.3 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演变
        4.2.4 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与土壤肥力因子的关系
    4.3 讨论
        4.3.1 基于DSSAT模型模拟土壤基础地力的准确性
        4.3.2 长期施肥对土壤基础地力的影响
        4.3.3 土壤肥力因子对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的影响
    4.4 结论
第五章 长期施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综合评价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指标测定与方法
        5.1.2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5.1.3 数据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长期施肥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2.2 长期施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5.2.3 长期施肥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5.2.4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5.3 讨论
        5.3.1 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的长期施肥效应
        5.3.2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5.4 结论
第六章 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及氨氧化菌多样性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6.1.2 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长期施肥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6.2.2 长期施肥土壤古菌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6.2.3 长期施肥对旱地黑垆土氨氧化菌多样性的影响
    6.3 讨论
        6.3.1 长期施肥对土壤细菌的影响
        6.3.2 长期施肥对土壤古菌的影响
        6.3.3 长期施肥对土壤氨氧化菌的影响
    6.4 结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项目研究
导师简介

(6)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1.3 旱灾的发生及抗旱对策
        1.3.1 旱灾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1.3.2 我国农业旱灾发生的原因
        1.3.3 防旱抗旱措施及对策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旱灾的发生情况
        1.4.1 国外旱灾发生
        1.4.2 我国旱灾发生特点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技术路线
    2.2 数据来源
    2.3 指标测定
    2.4 计算方法
第三章 我国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东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2.1 黑龙江
        3.2.2 吉林
        3.2.3 辽宁
        3.2.4 内蒙古
    3.3 黄淮海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3.1 河北
        3.3.2 河南
        3.3.3 山东
    3.4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4.1 安徽
        3.4.2 湖北
        3.4.3 湖南
        3.4.4 江苏
        3.4.5 江西
    3.5 西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5.1 四川
    3.6 讨论
        3.6.1 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的时空变化
        3.6.2 粮食主产省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变化趋势
        3.6.3 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区域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东北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3.1 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3.2 大豆抗旱技术研究
    4.4 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4.1 夏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4.2 冬小麦抗旱技术研究
    4.5 西南地区
        4.5.1 水稻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2 玉米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3 小麦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6 长江中下游地区
        4.6.1 红黄壤坡耕旱地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
        4.6.2 农业化学节水制剂研制与避旱减灾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4.7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未来干旱发生的趋势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干旱指标
    5.3 我国不同区域的干旱演变趋势
        5.3.1 轻旱演变趋势
        5.3.2 中旱演变趋势
        5.3.3 重旱演变趋势
        5.3.4 特旱演变趋势
        5.3.5 干旱演变趋势
    5.4 我国粮食主产区干旱特征演变
        5.4.1 东北地区
        5.4.2 黄淮海地区
        5.4.3 长江中下游地区
        5.4.4 西南地区
    5.5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生产的影响及未来抗旱对策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播期对哈尔滨地区春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1.3.2 播期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3.3 播期对玉米籽粒灌浆及品质的影响
        1.3.4 播期对玉米穗粒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设计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供试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2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2.2.1 生育期调查
        2.2.2 植株形态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测定
        2.2.3 灌浆速率的测定
        2.2.4 穗粒性状及产量的测定
        2.2.5 籽粒品质指标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3.2 播期对玉米植株形态特征的影响
        3.2.1 播期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3.2.2 播期对玉米穗位高的影响
    3.3 播期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4 播期对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3.4.1 播期对玉米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
        3.4.2 播期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3.5 播期对玉米穗粒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3.5.1 播期对玉米穗粒性状的影响
        3.5.2 播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6 相关性分析
        3.6.1 播期与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4.2 播期对玉米形态特征的影响
    4.3 播期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4 播期对玉米籽粒灌浆速率和品质的影响
    4.5 播期对玉米穗粒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苦荞结实分布特征及籽粒形成过程中物质积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苦荞概述
        1.1.1 苦荞营养与功能
        1.1.2 苦荞栽培生理与生产现状
    1.2 苦荞开花结实特性
    1.3 作物籽粒物质积累与转运
        1.3.1 干物质积累分配
        1.3.2 籽粒灌浆特性
        1.3.3 籽粒中蔗糖淀粉积累及相关酶含量变化
    1.4 目的与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苦荞花和籽粒的发育及其动态变化
        2.1.1 试验点及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苦荞花后籽粒形成及物质积累研究
        2.2.1 试验设计
        2.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3 数据分析
        2.2.4 试验材料
3 结果与分析
    3.1 苦荞花、籽粒形成及其动态变化
        3.1.1 花序发育和花蕾形成
        3.1.2 花蕾发育和籽粒形成
        3.1.3 总花和枯花的动态变化
        3.1.4 有效籽粒和枯粒的动态变化
        3.1.5 结实的空间分布
    3.2 苦荞籽粒发育及灌浆特性
        3.2.1 籽粒发育过程
        3.2.2 籽粒含水量变化
        3.2.3 灌浆过程及特性
    3.3 苦荞花后物质积累及其生理变化
        3.3.1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3.3.2 籽粒蔗糖-淀粉转化
        3.3.3 蔗糖-淀粉代谢酶活
        3.3.4 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苦荞花和籽粒形成及动态变化
    4.2 苦荞花后籽粒发育及其物质积累
    4.3 研究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
5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9)播期和水氮互作对河西地区滴灌施肥春玉米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播期和水氮互作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2.2 播期和水氮互作对作物耗水的影响
        1.2.3 播期和水氮互作对作物养分利用的影响
        1.2.4 播期和水氮互作对土壤养分迁移和累积的影响
        1.2.5 播期和水氮互作对作物生育进程和积温需求的影响
    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1 数据计算
        2.4.2 统计分析
第三章 播期和水氮互作对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3.1 播期和水氮互作对春玉米株高的影响
    3.2 播期和水氮互作对春玉米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3.3 播期和水氮互作对春玉米干物质累积和分配的影响
        3.3.1 播期和水氮互作对春玉米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3.3.2 播期和水氮互作对春玉米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3.4 播期和水氮互作对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5 讨论与小结
        3.5.1 讨论
        3.5.2 小结
第四章 播期和水氮互作对春玉米耗水特征的影响
    4.1 播期和水氮互作对春玉米各生育期耗水的影响
    4.2 播期和水氮互作对春玉米日耗水强度、耗水模系数的影响
    4.3 播期和水氮互作对春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第五章 播期和水氮互作对春玉米氮素吸收和收获期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5.1 播期和水氮互作对春玉米植株氮素吸收、分配和转运的影响
        5.1.1 春玉米植株地上部氮素吸收量
        5.1.2 春玉米各器官氮素累积与分配
    5.2 播期和水氮互作对春玉米氮素利用的影响
    5.3 播期和水氮互作对收获期土壤硝态氮分布规律的影响
    5.4 讨论与小结
        5.4.1 讨论
        5.4.2 小结
第六章 播期对春玉米生育进程和积温需求的影响
    6.1 不同播期玉米生育进程变化规律
        6.1.1 生育期内气象因子变化
        6.1.2 不同播期对春玉米生育时期的影响
    6.2 不同播期春玉米生育进程各阶段积温需求研究
        6.2.1 活动积温与生育进程各阶段积温需求研究
        6.2.2 有效积温与生育进程各阶段积温需求研究
    6.3 讨论与小结
        6.3.1 讨论
        6.3.2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区垄沟覆盖对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垄沟覆盖系统研究进展
        1.2.1 垄沟比例设计
        1.2.2 垄沟覆盖材料类型
        1.2.3 垄沟覆盖系统的水分效应
        1.2.4 土壤效应
        1.2.5 作物生理生态效应
        1.2.6 增产效应
        1.2.7 垄沟覆盖集雨系统的负面效应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观测项目和方法
        2.3.1 气象资料
        2.3.2 生育期资料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4.1 土壤水分及耗水测定
        2.4.2 土壤温度测定
        2.4.3 土壤养分测定
        2.4.4 土壤酶活性测定
        2.4.5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
        2.4.6 生理指标测定
    2.5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土壤水分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3.1 土壤水分状况
    3.2 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差异
    3.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水分稳定性比较
    3.4 垄沟覆盖增墒与降墒的双重效应
    3.5 作物阶段耗水特征
        3.5.1 耗水来源和比例
        3.5.2 不同土层贮水量消耗差异
    3.6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土壤温度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4.1 土壤温度状况
    4.2 土壤温度时空动态差异
    4.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温度稳定性比较
    4.4 垄沟覆盖增温与降温的双重效应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土壤质量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5.1 土壤养分
        5.1.1 土壤养分分布状况
        5.1.2 土壤养分间的关系
        5.1.3 土壤养分与水热间的关系
    5.2 土壤酶活性
        5.2.1 土壤酶活性分布状况
        5.2.2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酶活性稳定性差异分析
        5.2.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酶活性稳定性比较
        5.2.4 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5.2.5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水热及养分之间的关系
    5.3 土壤微生物
        5.3.1 土壤微生物分布状况
        5.3.2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微生物数量稳定性比较
        5.3.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微生物数量稳定性比较
        5.3.4 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5.3.5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水热、养分及酶活性间的关系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作物生长指标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6.1 覆盖与耕作对春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6.1.1 出苗率
        6.1.2 物候格局
        6.1.3 茎秆纵向生长动态变化
        6.1.4 茎秆横向生长动态变化
        6.1.5 茎秆生物量
        6.1.6 叶片扩展速率
        6.1.7 光合有效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
        6.1.8 叶片生物量差异
        6.1.9 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
        6.1.10 地下生物量差异
        6.1.11 地上生物量分配
        6.1.12 根冠比
    6.2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垄沟覆盖春玉米产量形成及其机制
    7.1 覆盖与耕作对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1.1 农艺指标
        7.1.2 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7.1.3 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
    7.2 春玉米产量形成因子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7.2.1 土壤水分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7.2.2 土壤温度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7.2.3 土壤酶活性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7.2.4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产量形成因子的关系
        7.2.5 土壤养分与产量形成因子的关系
    7.3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四、播种期对春玉米籽粒及其营养品质形成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覆膜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土壤水热、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D]. 陈紫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对覆膜玉米水肥利用和产量品质的影响[D]. 宋端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水氮运筹对管渠自动控水灌溉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D]. 李英豪.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陇东旱塬黑垆土长期施肥对春玉米-冬小麦轮作产量、土壤质量及微生物的影响[D]. 王婷.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5]播期和水氮互作对滴灌施肥春玉米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J]. 孟晓琛,张富仓,刘蓝骄,陆军胜,何平如,肖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10)
  • [6]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D]. 杜建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7]播期对哈尔滨地区春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薛宏伟.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8]苦荞结实分布特征及籽粒形成过程中物质积累研究[D]. 马成瑞. 成都大学, 2020(08)
  • [9]播期和水氮互作对河西地区滴灌施肥春玉米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D]. 孟晓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10]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区垄沟覆盖对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D]. 邓浩亮.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播期对春玉米粒形成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