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评价新开垦耕地质量

科学评价新开垦耕地质量

一、科学评价新垦耕地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王道泽,严建立,李丹,方亚伟[1](2021)在《杭州市新垦耕地土壤质量状况及提升途径》文中认为为了解新垦耕地地力状况,为垦造耕地土壤质量全面提升提供依据,以杭州市2013—2016年新垦耕地为对象,布设99个样点,进行新垦耕地耕层厚度、砾石度、容重、pH、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8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杭州市新垦耕地耕层厚度≤20 cm的占85.2%,砾石度≥10%的占77.1%,pH<5.5的占46.1%,有机质≤20 g·kg-1的占90.2%,有效磷≤10 mg·kg-1的占84.3%,速效钾≤80 mg·kg-1的占47.4%,容重>1.1 g·cm-3的占94.4%,阳离子交换量<15 cmol·kg-1的占86.8%。总体上,新垦耕地土壤具有"酸、瘦、薄、粗"4个方面的特点,表现为土壤偏酸,有机质、有效磷等主要养分偏低,耕层偏薄,砾石度和容重偏高,板结现象较严重,保肥保水性能差。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多途径增加有机肥料的投入、适量施用碱性改良剂和增加养分投入与平衡施肥等方面提升新垦耕地土壤质量的思路。

严建立,章明奎,王道泽[2](2021)在《不同调理剂改良低丘新垦耕地土壤物理性状的效果》文中认为为全面了解不同调理剂对改良低丘新垦耕地土壤物理性状的效果,采用温室培养试验,选择3种质地不同的新垦耕地土壤,比较研究了14种改良剂(包括聚丙烯酰胺、β-环糊精、褐腐酸钾、膨润土、高岭土、蛭石、沸石、硅藻土、石灰石粉、商品有机肥、水稻秸秆、紫云英、生物质炭和泥炭)对新垦耕地土壤结构性、保水性、透水性等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多数调理剂均可改善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容重、饱和持水量、凋萎含水量、饱和导水率和有效水范围。聚丙烯酰胺、β-环糊精和褐腐酸钾的效果最为明显,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分别比对照增加42.88%~299.38%、41.15%~239.69%、55.39%~207.70%。泥炭和商品有机肥对低丘新垦土壤物理性状也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其水稳定性团聚体分别比对照31.90%~119.69%和35.19%~71.05%。膨润土、紫云英和水稻秸秆可明显提高砂土和壤土的水稳定性团聚体;高岭土和蛭石可明显提高砂土的水稳定性团聚体,但对粘土和壤土的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影响较小。生物质炭对土壤的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的影响较小,但其可增加土壤饱和持水量、饱和导水率和有效水范围,降低凋萎含水量。总体上,聚丙烯酰胺、β-环糊精、褐腐酸钾、泥炭、商品有机肥等有机类的调理剂可较全面地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比较适合低丘垦造耕地土壤物理性状的改良。

刘国群,吴梦洁,严建立,章明奎[3](2020)在《低丘红壤区新垦耕地土壤有机物料分解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低丘新垦耕地基础肥力低下,如何提升土壤有机质是其培肥的核心。为了解低丘新垦耕地土壤有机质的积累特点,通过系列模拟试验,探讨了土壤性状、有机物料类别、施石灰和水分管理等对施入低丘新垦耕地土壤中有机物料分解特点及其腐殖化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丘新垦耕地中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随土壤初始有机碳含量、pH值的增加而下降,黏质土壤的腐殖化系数高于壤质土壤。新垦耕地土壤中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高于周边多年培肥的熟土。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与土壤初始微生物生物量碳呈负相关。在新垦耕地中施用石灰石粉可促进土壤中有机物料的分解,降低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缺水和过多水条件下有机物料在土壤中的腐殖化系数均高于正常水分条件下。有机物料来源可明显影响其在低丘新垦耕地土壤中的腐殖化系数:堆肥大于秸秆、绿肥;作物地下部分高于地上部分。施用生物质炭虽然能明显增加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但单施生物质炭不利于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在新垦耕地上生物质炭应与其他有机物料配合施用。

郑铭洁,姜铭北,章明奎,严建立,王道泽[4](2020)在《浙江省新垦耕地土壤熟化指标研究》文中认为土壤熟化是新垦耕地培肥的重要过程,是土壤肥力和生产力逐渐提高的表现,但如何设定指标来判断土壤是否熟化至今还存在较大的分歧。为此,在对耕地土壤熟化的本质、土壤熟化与土壤质量的关系、熟土与生土的区别、熟化指标的选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浙江省为例,探讨了水田与旱地土壤的熟化指标与熟化标准。提出设立初步熟化和高度熟化二级熟化标准,分别对应土壤熟化的"下限"与"上限"的观点。认为熟化指标应针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而设计,可考虑用耕作层厚度、土壤有机质、pH、容重和盐分作为鉴别指标。土壤熟化的"上限"值可参照当前耕地质量评价中的高等级耕地评价标准作为鉴定依据;土壤熟化的"下限"值的制定应平衡农作物生长需求与区域培肥现实2个方面的关系。最后,基于浙江省典型耕地熟化前后土壤肥力性状的变化,结合国内土壤定量分类中的某些标准,分别提出了浙江省旱地和水田土壤熟化的鉴定指标和标准。

刘金鹏[5](2020)在《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利益协调与工程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建设占用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是由多主体、多环节组成的系统工程,各主体利益追求的差异性直接影响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成效。探究不同环节的主体行为特征,进行工程优化研究,可以为高质量开展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保障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价值。本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耕作层土壤剥离、储存与整治利用环节各核心利益主体的博弈行为及决策影响因素,并构建了各环节协同管理机制,同时基于当前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过程的收益分配方式,探索了建设单位进行耕作层土壤剥离和整治利用的投资收益均衡问题,最后从工程组合视角,对建设占用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系统工程进行优化分析。(1)根据各环节的博弈均衡解可知:土壤剥离环节,提高监督效率或加大惩罚力度可降低建设单位违规操作行为。土壤储存环节,建设单位支付合理的用地补偿,加大复垦投入,可提高供地效率,并为地方政府或村民获得复垦耕地增值收益。剥离土壤整治利用环节,建设单位参与整治的关键在于政府的扶持力度、投资收益以及建设单位参与其他项目的机会成本,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明确投资收益标准,可提高建设单位参与积极性。(2)以平衡耕作层剥离和储存成本为导向,探索建设单位在耕作层土壤剥离与整治利用过程不同收益分配方式和最低支付标准,可为实现利益均衡提供支撑。在剥离-整治利用的即剥即用的情境下,采用投资收益率分配方式的最低标准是24%;亩均奖励方式的最低标准为1921元;指标回购方式的最低标准为每亩9920元;指标交易收益分成方式的最低标准为2.5:7.5。在剥离-储存-整治利用的非即剥即用的情境下,采用投资收益率分配方式的最低标准是62%;亩均奖励方式的最低标准为4940元;指标回购方式的最低标准为每亩1.29万元;指标交易收益分成方式的最低标准为3.5:6.5。(3)建设占用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程组合具备施工组织、资源配置和多方管理方面的协同行为,优化施工模式及资源配置利用,厘清建设单位、政府和各职能部门以及村民之间的职责关系,可节省工程建设成本,提升工程效益与质量。

赵倩石[6](2020)在《河北省耕地利用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耕地作为可变性最强的土地类型之一,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而在当前中国城乡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耕地已经并正在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转型。在此背景下适时开展耕地利用转型的功能研究,对其优化耕地资源空间配置、建立可持续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北省为例,以1985~2015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运用Arc Gis10.2等软件结合AHP层次分析法、DEA模型、转移矩阵等方法,基于2015年行政区划,从显性、隐性、功能和综合转型四个方面研究了河北省139个县域的耕地利用转型的时空演变过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从耕地利用显性转型看,1985~2015年河北省耕地景观破碎度增强,耕地转出中向建设用地转移的最多;同期耕地转入的主要是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其中未利用地所占比例低,耕地整体后备资源少。30年来耕地数量减少了5.04万公顷,转型速度为0.03%,转型幅度为0.27%,皆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布局,且耕地增加的县域在河北省中南部形成热点集聚区,而耕地减少的县域在西北部地区形成冷点集聚区。从耕地结构看,非粮占比波动后保持平稳,持续增加的县分布于中部和北部。(2)从耕地利用隐性转型看,1985~2015年河北省耕地利用的隐性形态变化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首先,在耕地质量方面:耕地质量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耕地减少区多为耕地质量优越交通便利的地区,耕地增加区则包括零散分布市区周边的高产田、以及张北坝上的低产田。其次,在耕地效率方面:耕地利用效率呈现先下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中有6年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耕地总效率三者都达到最优;从空间变化看,耕地利用效率排名呈现南部提高、北部提高再南部提高的变化趋势。(3)从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看,河北省整体功能指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各功能指数趋势大体平稳,在某些年份略有波动。从空间变化看,多数地区经济功能指数增加,且呈现东南增加快与西北的态势;社会功能指数增加的县域由北部向南部转移;生态功能指数前10年减少,后20年有所增加,增加的县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地区。三者关系看,河北省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之间的耦合程度总体较高,处于低耦合阶段的县域数量较少,中耦合阶段的县域数量在减少,高耦合阶段的县域呈增加趋势,且由中部向南北两极扩散。(4)从耕地利用综合转型看,河北省耕地利用综合转型时空差异明显。综合转型指数在波动中略有上升,耦合度和协调度一直处于高值阶段。从空间变化来看河北省耕地利用综合转型指数大体为东南高、西北低,部分地区呈现“放射状”式分布格局;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自相关性,南部为高—高集聚区,北部地区有明显的低—低集聚。耕地利用综合转型的协调度和耦合度整体较高,但近年中部部分县域的耦合度有所降低。

王忠,施鸿鑫,楼玲,马伟洪,沈建国,陈文岳[7](2019)在《不同培肥措施对新垦耕地红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浙江省余杭区瓶窑镇选择2012~2013年开垦建成的红壤农田,设置对照、冬绿肥+秸秆还田、商品有机肥+冬绿肥+秸秆还田和食用菌废渣+冬绿肥+秸秆还田等4种培肥处理,在玉米-番薯旱粮种植模式下,连续进行3年定位试验,探讨了不同培肥措施对新垦耕地红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新垦耕地红壤综合培肥效果最好的为冬绿肥+秸秆还田+商品有机肥处理,其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全氮及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90.7%、71.1%、71.0%和28.6%,旱粮产量增加22.6%;其次为冬绿肥+秸秆还田+食用菌废渣处理,其土壤容重比对照处理下降了6.7%,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8.4%、40.3%、39.1%和18.3%,旱粮产量增加21.6%;单纯采用种植冬绿肥和秸秆还田措施对新垦耕地红壤培肥的效果不明显。试验结果也表明,在不施石灰的情况下,以施用有机物质为主的培肥措施可能会导致土壤酸化。据此认为,由于新垦红壤基础地力较差,应采用多种途径增加有机肥料的投入,如在种植冬绿肥和秸秆还田的基础上适当施用养分含量较高的有机肥料可获得更好的作物增产、地力提升效果。

黄桂华[8](2019)在《基于耕地质量评价的土地整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耕地质量的提升对于提高耕地产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土地整治是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保护耕地和提升耕地质量的有效途径。土地整治对耕地质量提升效果如何,如何评价,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论文在阐述多种土地整治工程对耕地质量产生的不同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土地整治与耕地质量之间的内在机理,对比了不同土地整治工程对耕地质量影响的差异性,明晰了耕地质量提升的主要限制因素及最有效的土地整治工程类型,以确保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能够切实带来耕地质量水平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并以此对南京市六合区程桥街道的土地整治项目进行了实证研究。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土地整治,耕地质量限制因素得到有效改善,耕地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土地整治效益显着。本文通过对影响耕地质量的评价指标进行定性、定量化分析,提出耕地质量提升的整治工程措施,指导土地整治的有序开展,完善土地整治相关理论。

吴冠华[9](2019)在《地块尺度土地开发的新增耕地质量评价 ——以阜平县为例》文中指出土地开发不仅是增加耕地数量与占补平衡补充耕地的主要来源与手段,也是土地整治助力扶贫开发的重要渠道。然而当前的土地开发整治工作对于耕地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占补平衡工作很难真正实现“占优补优”,不利于耕地资源保护与粮食安全。此外相对于已有的现状耕地的质量评价研究,对基于地块尺度土地开发的新增耕地质量评价领域的研究相对不足,新增耕地质量快速提升问题也往往被忽视。基于此本文以阜平县扶贫开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分别以农用地分等与构建的土地开发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方法实际评定地块尺度下新增耕地及其上进行优质耕作层构建试验的耕地质量等别,并通过结果的比较分析探索适宜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以及新增耕地质量的快速提升方法。主要结论如下:(1)农用地分等结果表示新增耕地自然等平均为9等;基于指标体系构建的评价结果表示平均等别为3等。项目区土地开发新增耕地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各评价单元小区地块耕地质量较平均,新增耕地实际质量未完全达到规划设计标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养分肥力贫瘠、土层厚度不够是主要原因。(2)农用地分等结果表示优质耕作层构建试验后项目区新增耕地自然等平均等别较试验前提升了0.22等,试验区耕地提升了0.28等,有4770.46m2耕地自然等提升了1个等;基于指标体系构建的评价结果表示试验后项目区耕地平均等别较试验前提升了0.5等,试验区耕地提升了0.63等,有10720.38m2耕地提升了1个等。优质耕作层构建对于土地开发新增耕地质量与等别短时间内快速提升效果显着,各种试验处理中木本泥炭与生物激发调节剂组合模式对有机质及耕地土壤质量、土壤微生物活性等提升效果最明显,其中木本泥炭+腐熟秸秆+生物激发调节剂II+常规施肥为最优模式。(3)运用农用地分等的方法难以客观的评价出项目区新增耕地的实际质量水平,较不适宜进行项目区地块尺度的新增耕地质量评价以及用于占补平衡评价补充耕地质量,用其评价也不能充分体现优质耕作层构建项目的实施效果,项目区地块尺度上应补充砾石含量与体现整治工程影响的指标等进行完善,且分等参数需要补充更新调整。(4)本文在建立“需求-质量维度-性质-表现-特性-指标”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遴选指标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地块尺度的土地开发新增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评价结果看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可行。(5)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相似性,评价的耕地质量现状与趋势较准确;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也有差异性,构建的指标体系在分等体系基础上补充了耕作条件、污染状况、生物特性指标,评价结果较分等结果更能体现出各地块的质量差异,适宜进行地块尺度的土地开发耕地质量评价以及用于评价占补平衡补充耕地的质量,试验前后显示的等别提升效果更好,能够体现出土地开发新增耕地特点与质量可提升的潜力,评价结果也更客观的接近项目区耕地质量真实水平。(6)本文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新增耕地质量提升的对策与建议,对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治助力扶贫开发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于兵[10](2019)在《施加木本泥炭对土壤质量及谷子产量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整治中存在“占优补劣”,新垦“补充”耕地的自然禀赋远不如“占用”的优质耕地,为解决“占优补劣”问题,落实“占优补优”,亟需一种工程技术措施在短期内提高土壤质量。因此,阜平通过添加木本泥炭快速构建优质耕作层,短期内快速提升土壤质量是对“占优补优”这一国家政策的落实,也是县域内用好国土政策通过荒山开发盘活土地资源进行脱贫攻坚的有利推手。本文针对新整治后旱地农田土壤养分及有机质含量低、作物产量低等问题,以冀谷38号为供试品种,添加木本泥炭构建优质耕作层在河北阜平试点开展大田试验。设置试验组(FD-A1:木本泥炭+腐熟秸秆+生物激发调节剂I+常规施肥;FD-A2:木本泥炭+腐熟秸秆+生物激发调节剂II+常规施肥;FD-B1:木本泥炭+腐熟秸秆+常规施肥;FD-B2:木本泥炭(减量)+腐熟秸秆+常规施肥)和对照组(FD-C1:常规施肥)。研究施用木本泥炭对土壤质量及谷子产量的影响,探究最佳施肥模式,将优质耕作层快速构建技术与扶贫开发挂钩有效提升贫瘠山区耕地质量,落实国家“占优补优”政策,增产增收,惠民利民。研究表明:(1)与常规施肥模式相比,施用木本泥炭能降低土壤耕作层盐分累积,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机质,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木本泥炭添加生物激发调节剂还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且不会造成重金属污染。(2)与常规施肥模式相比,施用木本泥炭能提升谷子株高、茎粗、叶片数、穗位、穗长等农艺指标,木本泥炭减量后还能促进谷子地上生物量及根生物量干物质量积累,木本泥炭添加生物激发调节剂后还能增加样方内成穗数、株籽粒数、株千粒重及平均亩产,添加生物激发调节剂II和生物激发调节剂I较常规施肥模式分别增产15.72%和14.18%。(3)与常规施肥模式相比,施用木本泥炭提高谷子籽粒蛋白质含量,木本泥炭添加生物激发调节剂后还能提高谷子籽粒淀粉含量。(4)综上河北阜平扶贫开发背景下探究出最佳施肥模式:木本泥炭+生物激发调节剂II+腐熟秸秆+常规施肥,短期内提高土壤质量和谷子产量,一定程度上解决河北阜平传统土地整治项目只重耕地数量忽视质量问题,与扶贫开发挂钩也有效提升贫瘠山区耕地质量,落实国家“占优补优”政策,增产增收,惠民利民。

二、科学评价新垦耕地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评价新垦耕地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杭州市新垦耕地土壤质量状况及提升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与采样
    1.2 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物理性状
        2.1.1 耕层厚度
        2.1.2 砾石度
        2.1.3 容重
    2.2 土壤化学性状
        2.2.1 pH
        2.2.2 CEC
    2.3 土壤养分状况
        2.3.1 有机质
        2.3.2 有效磷
        2.3.3 速效钾
3 讨论
4 小结

(2)不同调理剂改良低丘新垦耕地土壤物理性状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供试土壤和试验方法
    1.1 供试土壤
    1.2 供试改良剂
    1.3 试验设置
    1.4 测试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土壤p H、有机碳和CEC的影响
    2.2 对土壤团聚体和容重的影响
    2.3 对土壤水分常数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3)低丘红壤区新垦耕地土壤有机物料分解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有机物料与土壤
    1.2 模拟试验
    1.3 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质地对有机物料腐解的影响
    2.2 土壤有机碳对有机物料腐解的影响
    2.3 土壤pH值对有机物料腐解的影响
    2.4 新垦耕地与熟化耕地间有机物料腐解的差异
    2.5 施用石灰对有机物料腐解的影响
    2.6 不同水分状况对有机物料腐解的影响
3 小结

(4)浙江省新垦耕地土壤熟化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耕地土壤熟化的本质
2 土壤熟化与土壤质量的关系
3 熟土与生土的区别
4 土壤熟化指标的选择
5 新垦耕地土壤熟化指标的建立
    5.1 关于土壤熟化标准确定的设想
    5.2 旱地与水田土壤熟化指标的建立
        5.2.1 典型耕地熟化前后土壤肥力性状的变化
        5.2.2 旱地土壤熟化指标的制定
        5.2.3 水田土壤熟化指标的制定
6 结论

(5)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利益协调与工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研究
        1.2.2 土地整治中博弈行为研究
        1.2.3 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投资收益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逻辑框架
    2.1 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1.3 博弈论
        2.1.4 协同理论
    2.2 逻辑框架
3 不同环节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博弈分析
    3.1 土壤剥离环节博弈分析
        3.1.1 博弈方利益诉求
        3.1.2 博弈模型构建
        3.1.3 结果及分析
        3.1.4 协同管理机制
    3.2 土壤储存环节博弈分析
        3.2.1 博弈方利益诉求
        3.2.2 博弈模型构建
        3.2.3 结果及分析
        3.2.4 协同管理机制
    3.3 土壤整治利用博弈分析
        3.3.1 博弈方利益诉求
        3.3.2 博弈模型构建
        3.3.3 结果及分析
        3.3.4 协同管理机制
    3.4 小结
4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利益均衡分析
    4.1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成本投入核算
        4.1.1 工程概况
        4.1.2 成本投入核算
    4.2 耕作层土壤剥离和整治利用的利益分配
        4.2.1 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的案例分析
        4.2.2 土地整治收益分配方式及合理性分析
        4.2.3 建设单位投资收益均衡分析
    4.3 小结
5 建设占用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程优化分析
    5.1 工程建设的特征分析
    5.2 施工组织优化
        5.2.1 顺序作业施工
        5.2.2 平行作业施工
        5.2.3 流水作业施工
    5.3 资源优化利用
        5.3.1 储存空间优化
        5.3.2 运输线路支撑
        5.3.3 土壤资源利用
    5.4 多方协同管理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可能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河北省耕地利用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耕地利用显性转型研究
        1.3.2 耕地利用隐性转型研究
        1.3.3 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研究
        1.3.4 研究进展评述
    1.4 研究区概况
        1.4.1 自然资源概况
        1.4.2 社会经济概况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5.4 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土地利用转型
        2.1.2 耕地利用转型
    2.2 理论基础
        2.2.1 土地利用转型理论
        2.2.2 人地关系理论
        2.2.3 农业区位理论
        2.2.4 供给需求理论
        2.2.5 地域分异理论
3 河北省耕地利用显性转型研究
    3.1 耕地利用显性转型分析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耕地转换来源分析方法
        3.1.3 耕地利用转型幅度
        3.1.4 耕地利用转型速度
        3.1.5 热点分析
    3.2 耕地数量转换来源分析
        3.2.1 河北省土地利用分布
        3.2.2 耕地转换来源分析
    3.3 耕地数量时空演变特征
        3.3.1 河北省耕地数量时间变化
        3.3.2 河北省耕地数量空间变化
    3.4 非粮占比时空演变特征
        3.4.1 河北省非粮占比时间变化
        3.4.2 河北省非粮占比空间变化
    3.5 本章小结
4 河北省耕地利用隐性转型研究
    4.1 河北省耕地质量转型研究
        4.1.1 耕地质量数据来源及处理
        4.1.2 土壤质量评价的AHP模型构建
        4.1.3 耕地质量时空演变特征
        4.1.4 河北省耕地增减区质量分布
    4.2 河北省耕地利用效率转型研究
        4.2.1 耕地利用效率数据来源
        4.2.2 耕地利用效率的DEA模型建立
        4.2.3 河北省耕地利用效率时间变化
        4.2.4 河北省耕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布
        4.2.5 河北省耕地利用效率空间变化
    4.3 章节小结
5 河北省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研究
    5.1 数据来源
    5.2 指标的确立
        5.2.1 经济功能
        5.2.2 社会功能
        5.2.3 生态功能
    5.3 耕地各功能指数权重确定
    5.4 数据处理
        5.4.1 数据标准化
        5.4.2 耕地利用功能指数
        5.4.3 耕地利用功能耦合度
    5.5 河北省耕地利用功能时间变化
    5.6 河北省耕地利用功能空间变化
        5.6.1 耕地经济功能空间变化
        5.6.2 耕地社会功能空间变化
        5.6.3 耕地生态功能空间变化
        5.6.4 耕地经济—社会—生态耦合度空间变化
    5.7 章节小结
6 河北省耕地利用综合转型评价
    6.1 指标体系构建
    6.2 指标权重确定
    6.3 标准化及数据处理
        6.3.1 综合转型指数
        6.3.2 空间自相关
        6.3.3 综合转型耦合度
        6.3.4 综合转型协调度
    6.4 河北省耕地利用综合转型时间变化
        6.4.1 河北省耕地利用综合转型时间变化
        6.4.2 耕地利用综合转型耦合度与协调度时间变化
    6.5 河北省耕地利用综合转型空间变化
        6.5.1 耕地利用综合转型空间变化
        6.5.2 耕地利用综合转型变化的空间特征
        6.5.3 耕地利用综合转型耦合度空间变化
        6.5.4 耕地利用综合转型协调度空间变化
    6.6 章节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2.1 建议
        7.2.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含致谢)

(7)不同培肥措施对新垦耕地红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1.1.1 自然条件
        1.1.2 试验土壤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处理
        1.2.2 栽培措施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前后土壤肥力指标的变化
    2.2 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2.3 不同培肥措施对旱粮产量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与建议

(8)基于耕地质量评价的土地整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耕地质量内涵研究
        1.2.2 耕地质量评价发展研究
        1.2.3 土地整治发展研究
        1.2.4 土地整治对耕地质量影响研究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理论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理论与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土地整治对耕地质量影响分析
    2.1 基本概念
    2.2 耕地质量主要影响因素
        2.2.1 地形特征
        2.2.2 土壤性状
        2.2.3 耕作条件
        2.2.4 健康状况
        2.2.5 生物特性
    2.3 土地整治工程建设内容
        2.3.1 土地平整工程
        2.3.2 灌溉与排水工程
        2.3.3 田间道路工程
        2.3.4 土壤改良工程
        2.3.5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2.4 土地整治工程对耕地质量影响分析
        2.4.1 土地平整工程对耕地质量影响
        2.4.2 灌溉与排水工程对耕地质量影响
        2.4.3 田间道路工程对耕地质量影响
        2.4.4 土壤改良工程对耕地质量影响
        2.4.5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对耕地质量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3.1 评价原则与依据
        3.1.1 评价原则
        3.1.2 评价依据
    3.2 技术路线和方法
        3.2.1 技术路线
        3.2.2 技术方法
    3.3 评价单元划分
    3.4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4.1 指标选取
        3.4.2 指标权重确定
        3.4.3 指标分级
    3.5 评价步骤
        3.5.1 计算地形特征分值
        3.5.2 计算土壤性状分值
        3.5.3 计算耕作条件分值
        3.5.4 计算土壤健康系数
        3.5.5 计算生物特性系数
        3.5.6 计算耕地质量指数
        3.5.7 划分耕地质量等别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自然条件
        4.1.3 区域经济状况
        4.1.4 土地利用现状
        4.1.5 基础设施现状
    4.2 研究区耕地质量限制因素分析与工程需求
        4.2.1 耕地质量现状
        4.2.2 耕地质量限制因素分析
        4.2.3 耕地质量提升工程需求
    4.3 提升耕地质量的土地整治工程
        4.3.1 土地平整工程技术方案
        4.3.2 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方案
        4.3.3 田间道路工程技术方案
        4.3.4 土壤改良工程技术方案
        4.3.5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技术方案
    4.4 研究区整治前后耕地质量情况
        4.4.1 整治前耕地质量评价
        4.4.2 土地整治工程对各指标改良情况
        4.4.3 整治后耕地质量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研究结论
        5.1.2 创新点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地块尺度土地开发的新增耕地质量评价 ——以阜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1.3.2 土地开发整治研究进展
        1.3.3 土地开发整治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1.3.4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耕地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与原则依据
    2.1 理论基础
    2.2 评价原则及依据
        2.2.1 评价原则
        2.2.2 评价依据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域与项目概况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土地开发整治建设项目概况
    3.2 数据来源
        3.2.1 资料收集
        3.2.2 实地调查采样
4 农用地分等的新增耕地质量评价
    4.1 农用地分等的土地开发新增耕地质量评价
        4.1.1 评价单元划分
        4.1.2 分等参数确定
        4.1.3 分等因素与权重确定
        4.1.4 指标数据获取与因素分值计算
        4.1.5 耕地质量等别计算与划分
        4.1.6 农用地分等结果
        4.1.7 等别评定结果比较分析
    4.2 农用地分等的优质耕作层构建后新增耕地质量评价
        4.2.1 优质耕作层构建项目背景与原理
        4.2.2 优质耕作层构建试验设计处理
        4.2.3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4.2.4 耕地质量等别评价过程
        4.2.5 农用地分等结果
        4.2.6 等别评定结果比较分析
5 土地开发的新增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
    5.3 评价指标遴选过程
    5.4 土地开发新增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 基于指标体系构建的新增耕地质量评价
    6.1 基于指标体系构建的土地开发新增耕地质量评价
        6.1.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1.2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6.1.3 耕地质量评价结果
        6.1.4 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6.2 基于指标体系构建的优质耕作层构建后新增耕地质量评价
        6.2.1 评价指标与权重确定
        6.2.2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6.2.3 耕地质量评价结果
        6.2.4 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7 土地开发的新增耕地质量提升对策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3 不足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10)施加木本泥炭对土壤质量及谷子产量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战略需求
        1.1.2 行业需求
        1.1.3 农用地开发的扶贫政策支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进展
        1.3.1 土壤改良剂研究进展
        1.3.2 木本泥炭研究进展
        1.3.3 木本泥炭对土壤质量影响研究进展
        1.3.4 木本泥炭对作物生长及产量影响研究进展
        1.3.5 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案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技术路线
2 优质耕作层构建技术研究
    2.1 优质耕作层构建项目区土地整治概况
    2.2 优质耕作层构建核心材料选择
    2.3 优质耕作层构建遵循原则
        2.3.1 长效性
        2.3.2 生态环境安全性
        2.3.3 可操作性
        2.3.4 可靠性
        2.3.5 市场竞争性
    2.4 优质耕作层构建原理
    2.5 优质耕作层构建技术路线
    2.6 优质耕作层构建作业工序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区概况
    3.2 试验材料
        3.2.1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3.2.2 供试物料
        3.2.3 供试作物
    3.3 试验设计
    3.4 项目测定及方法
        3.4.1 生育期调查
        3.4.2 农艺性状调查
        3.4.3 谷子干物质测定
        3.4.4 谷子产量统计
        3.4.5 谷子品质指标测定
    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4 木本泥炭对土壤质量影响研究
    4.1 结果与分析
        4.1.1 木本泥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研究
        4.1.2 木本泥炭对土壤生物性质影响研究
    4.2 结论与讨论
    4.3 小结
5 木本泥炭对谷子产量及构成要素影响研究
    5.1 结果与分析
        5.1.1 木本泥炭对谷子生育期影响研究
        5.1.2 木本泥炭对谷子农艺性状影响研究
        5.1.3 木本泥炭对谷子干物质量积累影响研究
        5.1.4 木本泥炭对谷子产量影响研究
    5.2 结论与讨论
    5.3 小结
6 木本泥炭对谷子品质影响研究
    6.1 结果与分析
        6.1.1 木本泥炭对谷子蛋白质含量影响研究
        6.1.2 木本泥炭对谷子淀粉含量影响研究
    6.2 结论与讨论
    6.3 小结
7 结语
    7.1 结论
    7.2 可能的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科学评价新垦耕地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杭州市新垦耕地土壤质量状况及提升途径[J]. 王道泽,严建立,李丹,方亚伟. 浙江农业科学, 2021(06)
  • [2]不同调理剂改良低丘新垦耕地土壤物理性状的效果[J]. 严建立,章明奎,王道泽. 中国农学通报, 2021(02)
  • [3]低丘红壤区新垦耕地土壤有机物料分解特点及其影响因素[J]. 刘国群,吴梦洁,严建立,章明奎. 浙江农业科学, 2020(12)
  • [4]浙江省新垦耕地土壤熟化指标研究[J]. 郑铭洁,姜铭北,章明奎,严建立,王道泽. 浙江农业学报, 2020(10)
  • [5]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利益协调与工程优化研究[D]. 刘金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河北省耕地利用转型研究[D]. 赵倩石.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不同培肥措施对新垦耕地红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 王忠,施鸿鑫,楼玲,马伟洪,沈建国,陈文岳. 土壤通报, 2019(06)
  • [8]基于耕地质量评价的土地整治研究[D]. 黄桂华. 东南大学, 2019(01)
  • [9]地块尺度土地开发的新增耕地质量评价 ——以阜平县为例[D]. 吴冠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施加木本泥炭对土壤质量及谷子产量影响研究[D]. 于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标签:;  ;  ;  ;  ;  

科学评价新开垦耕地质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