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定级评价初探

农地定级评价初探

一、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一萍[1](2020)在《基于3S技术的耕地定级方法及实证研究 ——以长清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绝对基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粮食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对耕地质量进行调查评价,是从数量、质量、生态等方面探索耕地保护方法的重要手段。利用3S技术调查研究区实际耕作情况、创建地理数据库、管理调查检验样点,探索构建耕地定级方法体系,为耕地定级成果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耕地资源资产价值核算、制订征地区片价等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本研究综合国内外耕地质量评价理论和主要观点,在我国已有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基础上,以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成果为基础,以原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农用地定级规程》(GBT 28405-2012)为依据,探索构建了耕地定级评价方法体系,并使用3S手段,利用土地利用现状、高分遥感影像等数据资料和空间影像资料,在2017年耕地质量等别成果的基础上,对济南市长清区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研究延续《农用地定级规程》(GB/T 28405-2012)中的原则、评价方法和评价流程,依据推荐的指标,充分考虑耕地实际种植作物和耕作制度的多样性,形成了耕地定级的备选因素因子表。在评价过程中延续耕地分等单元作为评价单元,利用成对比较法对因素因子权重进行赋分,采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单元分值,划分耕地级别,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耕地定级方法体系。在资料收集、图像预处理时,使用RS技术对区域实际利用情况进行信息提取,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在初步划分级别后,利用GPS技术选取校验样点并进行实地检验,核实定级结果的准确性;在级别校验后,利用GIS技术构建耕地定级数据库、分析空间数据以及处理地理数据和使数据可视化。本研究选择济南市长清区的耕地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区耕地共46545.18公顷,本次定级共将其划分为5个级别,研究区平均级别为2.46级。在研究区所辖的7个街道、3个乡镇中,平安街道、文昌街道、崮云湖街道、归德街道和孝里镇的平均级别高于长清区耕地平均级别,耕地质量较好,其余5个乡镇(街道)耕地质量相对较差。评价结果符合长清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在耕地保护过程中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综合耕地定级过程,从耕地定级的自然、社会经济和区位因素三个角度提出了耕地保护建议:(1)在自然方面,应当加强耕地保护力度,重视土地生态修复,限制化肥、农药等化学制剂的过量使用,并用轮作等方式保护耕地资源肥力;(2)在社会经济方面,应当提高耕地利用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适宜种植的地区要提高集约化水平提高产量,对于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耕地利用水平;(3)在农业布局方面,应当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对不同区位条件的耕地,选择不同的种植方案和经营模式,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撑,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实现区域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楚超[2](2020)在《汉台区农用地基准地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用地,土地的重要利用类型之一,不只是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功能,同时社会功能也非常重大。作为土地资产,农用地在经济和生态以及社会各个层面上具有重要价值。农用地价格评估是对农用地价值客观合理的估算和判定,是农用地资产属性的客观表现,对于农用地保护和市场化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西方国家关于农用地价值理论相对完善,对农用地价格研究也较为成熟。但在我国,由于特殊的土地制度,人们对于农用地价值、农用地价格构成缺乏系统的认识,没有形成完善的农用地价格体系,使得农用地估价研究相对滞后;同时由于农用地价格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得国家无法对农用地市场中的土地价格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为了对农民之切身利益予以更好的保障,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对现有的农用土地市场予以完善化,对农用地的整体使用效率予以提升,为此要构建更为合理、更为科学的农用地价格体系和价格评估体系。文章先对农用地价格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对农用地基准地价进行了分析,基于此,针对农用地基准地价的评估理论、评估原则本文给出看法,同时对评估理论、评估原则和农用地价格之间的关系予以了阐述。而后按照基础评估理论,根据《农用地定级规程》(GB/T 28405-2012)、《农用地估价规程》(GB/T 28406-2012)所规定之方法、所规定之具体技术路线,选择汉台区作实例,构建起农用地定级评价指标体系,对农用地基准地价当前的评估程序进行完善、对评估体系进行构建。获得的研究成果可以总结为如下三个方面:1、针对汉台区耕地,完成了质量定级工作,展开了估价试点,获得农用地对应的定级数据、估价数据。以《农用地估价规程》所规定之路线和方法为基础,在技术程序上进行了合理而且规范化的制定,在评估汉台农用地的基准地价的时候,所运用的主要方法为样点平均法、定级指数模型,最终划分汉台农用地为六个不同的级别,根据水田和旱地这两个类型确定对应的基准地价。2、基于前述数据所得,帮助汉台区构建起不同农业用地类型的地价模型。按照《农用地估价规程》所规定之五种模型展开筛选,构建起定级单元对应的平均地价以及定级指数关系模型,基于地类展开比较分析,最终以水田、旱地这两类对象构建起多项式地价模型。3、通过基准地价评估工作,建立耕地基准地价体系,可以为土地整治、农用地流转、耕地占补平衡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对完善土地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杜婉婷[3](2020)在《长春市九台区国有农用地定级及基准地价评估研究》文中指出农用地定级是土地评价领域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土地综合管理的抓手;为促进土地资产的合理配置,土地估价应运而生。论文以农用地定级、估价的基础理论为原点,参照相关的规程,在做好基础资料调查整理的前提下开展研究。选取长春市九台区作为研究区域,在数据方面,采用土地利用调查数据、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两大统计公报及该领域的统计年鉴作为支撑;在方法上,引入BP神经网络分析法对国有农用地级别进行划定,探索收益还原法与成本逼近法结合使用,按水田、旱地两种类型分别进行基准地价评估,同时借助于ArcGIS、MATLAB等软件技术平台,对长春市九台区国有农用地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并为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建立城乡统一土地流转市场、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和补偿标准,管控农用地占补平衡等提供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以中心城镇为圆心国有农用地级别呈圈层递降;以公路主干道为轴,国有农用地级别呈带状向两侧递降;以主干的水系为轴,国有农用地级别呈带状递降;国有农用地级别反映出耕地在利用效益上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利用效益与级别成正相关。如水田的经营效益比旱田的经营效益高,水田的级别比旱田的级别高。(2)国有农用地基准地价主要体现的是级别价,在级别基础上计算基准地价,所以在分布上与农用地级别分布相同,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空间递减规律。(3)本研究对基准地价的评估以级别为基础,研究结果符合九台区实际,地价调整幅度在不同级别、不同地类之间交叉,表明在相同地类中不同级别的价格过渡平稳、衔接合理。(4)以级别为基础测算基准地价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明确估价单元在研究区农用地整体范围内的地价水平,降低主观性对估价过程的干扰,使结果趋于客观、科学。其次,定级与估价同步进行大幅度减少了重复工作,例如基础数据调查及处理。第三,定级与估价结合可使二者良性互动,实现二者成果的相互更新与修正。(5)在学习中,LM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具有训练时间短、次数少精度高的优势,本文的研究实例充分说明,将人工神经网络运用于国有农用地级别划定实践中,是切实可行的。农用地定级指数计算的BP网络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影响因子权重不需人为确定,从而降低了结果的主观性;第二,BP神经网络不具有简单数学推理的局限性,能够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直观的推理判断,计算结果较为精确;第三,可行性高,完成对网络的训练及给定输入后,可直接得到输出结果,简单易用。(6)基于BP神经网络分析划定国有农用地级别是比较合理的,基本符合九台区农用地定级的实际情况;在定级基础上进行基准地价评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柏培源[4](2019)在《闽东南沿海耕地质量定级与级别折算系数研究 ——以福清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地质量级别是指耕地自然、经济和区位等综合质量状况。全面掌握我国耕地的质量状况,完善土地等级体系,有利于耕地资源保护以及科学管理和合理运用。在我国的耕地质量评价过程中,耕地质量分等工作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评价系统,但在耕地质量定级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在耕地级别的运用方面也有一定的欠缺。文章以闽东南沿海为对象,结合研究区的自然、经济等条件对耕地质量定级和级别折算系数的指标体进行探讨。在耕地质量定级方面,结合研究区特征选择基于国家自然等指数的修正法进行定级。在耕作便利条件修正因素中加入田块平整度、田块大小、形状、集中连片程度等指标,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决策层、目标层来确定指标权重,构建更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的量化过程中,借助Arcgis工具使用路网分析、空间分析、叠加分析、近邻分析等方法对指标进行量化方法上的优化。同时,采用中值法对指标值进行分级赋分,与客观区间值划定相比更能准确反映定级区域内各指标的优劣差异,更符合实际情况。探索使用“自然断点法”划分区域的耕地质量级别,与传统的数轴法、等分频率曲线法、等间距法相比,级别间的界限更加显着。经过福清市的实证研究发现,定级的结果准确、符合实际情况,定级方法科学可靠。在级别折算系数方面,以耕地经济效益来代替耕地产出能力来衡量耕地综合质量更为准确。在耕地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变化规律研究中,直接以所有定级单元的数据总结两者之间的变化规律,回归分析结果不理想。但是,以分组后的平均水平进行回归分析能更好的反映两者间的变化情况。经计算,福清市耕地综合收益水平随着耕地质量的上升呈幂函数的形式增长,并依据此方式进行级别折算系数的计算和折算系数表的编制准确程度更理想。

耿敬杰[5](2018)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是推动集体建设用地规范有序流转的重要环节。但当前学术界对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国家也未出台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规程及相关技术标准。这就导致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体系的缺失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不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的相关理论,价格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并构建科学合理的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机制。进而扭转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在整个地价评估体系中较为薄弱的局面,为集体建设用地的规范流转提供价格参考。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综合利用以下四种研究方法。第一,文献计量法,依托Citespace软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的方式来展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和理论基础;第二,专家访谈法,通过与多位专家访谈来选取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影响因素的指标,并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第三,层次分析法,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计算不同影响因素的权重值,并根据权重值大小进行排序;第四,实地调查法,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真实资料,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撑。本研究将马克思经济理论作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研究最重要的基础性理论,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场,同时吸收西方经济学效用价值理论的合理部分,同时选取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及产权理论、区位理论等共同构成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的研究理论基础。同时要把握好乡村振兴战略为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研究带来的有利外部环境,而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又为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研究提供良好的现实基础。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当前集体建设用地价格普遍存在价格扭曲问题。造成这种价格扭曲的原因主要有土地二元结构造成的权利不平等,政府干预失灵与市场调节失灵并存,缺少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机制等方面。科学合理的集体建设用地价格机制应该建立在尊重产权具有的双重稀缺性、可交易性及细分性等基本特征基础上,坚持以市场导向为主,政府管制为辅所形成的价格机制。第二,构建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计算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将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影响因素划分为宏观因素、中观因素(区域因素)及微观因素,并构建由3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通过权重计算得出在一级指标中,中观因素的影响最为显着(0.594),其次是微观因素(0.249),最后是宏观因素(0.157)。在二级指标中,区位繁华程度对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的影响最为显着(0.228),土地管制状况的影响排在第二位(0.144),交通便捷程度的影响排在第三位(0.136)。第三,根据不同特征分别选取和构建集体建设用地分等定级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将“先分等后定级,等别级别分别划定”作为分等定级的总体技术要求。在构建集体建设用地分等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时选取区位因素、集聚因素、基础设施、区域综合服务能力、区域土地供需状况6个方面共计21个影响因子,采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单元综合分值并确定土地等别。将区位繁华程度、交通便捷程度、经济与人口发展程度、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产业集聚程度和环境保护程度6大因素10个影响因子作为集体建设用地定级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对于点状与面状因素采取不同的计算方式,并形成最终的定级结果。第四,确定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的评估思路、原则、方法及范围划定。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要按照“参考相关估价技术规范,借鉴流转试点的成熟经验,确立基准地价评估步骤”的基本思路,遵循合法原则、同地同权同价原则、纯地价评估等7项基本原则。考虑当前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发育不健全的客观现实,选择成本逼近法作为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的基本方法,针对集体建设用地分布特点划定不同的评估范围和定价单元,并与其他类型土地基准地价进行衔接。第五,案例分析结果及验证。贵州省铜仁市集体建设用地分等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结果:铜仁市境内10个县级行政区被划分为三个等别,所辖171个乡镇(含办事处)按土地用途及综合评分划为四个级别,并将分等定级结果绘制成GIS图形直观地展现出来。将2018年1月1日作为铜仁市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期日,采用成本逼近法测算铜仁市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耕地占用税、社保基金等8项成本支出,并根据测算结果确定同一类型、相同级别集体建设用地的基准地价。测算结果为铜仁市集体建设用地(商服用地)基准地价范围为256元/平方米至381元/平方米;住宅用地基准地价范围从226元/平方米到340元/平方米;工业用地基准地价范围从182元/平方米到280元/平方米。通过与铜仁市当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对比分析,以及与其他类型用地基准地价衔接分析发现,该评估结果处于较为合理的价位区间,具有较强的有效性和可信度。政策建议:国家在推动集体建设用相关改革时必须要立足于农村的客观实际;利用好乡村振兴战略所带来的政策红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土地二元结构壁垒,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国家层面尽快制定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规程和技术规范等。

吴婉莹[6](2018)在《广东省林地定级与估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地是林业生产活动中最重要的物质载体,伴随着广东省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林权深化改革,科学的林地定级和估价研究能优化林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林地管理工作的落实,提高林地生产活动的效益和水平,是促进林地有偿流转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立足于林地的利用特点,吸收借鉴当前关于林地定级和估价的相关研究,以区位理论、土地肥力理论和地租理论为理论指导,通过实地调研、对国内外文献梳理研究和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等,对广东省林地现状进行实地调研,针对林地流转中林地估价不规范、交易价格缺乏指导等问题进行剖析,选择以林地定级为基础的林地估价为切入口,对林地定级和估价的方法选用进行探讨。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影响林地立地等级和经济区位质量的因素,构建林地定级指标体系,运用层析分析法系统分析各项指标对林地质量的影响权重,同时对选取指标进行量化处理,以林地定级的结果作为林地分级估价的参考依据。在林地估价的研究中,结合当前林地估价主流研究特点和实际情况,根据林地使用年限,提出以年金资本化法为基础的林地估价公式并进行详细阐述,评估不同级别的林地价格,且对研究单元的差异化进行修正处理,编制系统科学的修正参照标准。实证研究基于广东省整体林地情况,以四会市林地数据作为基础对本文选用的林地定级和估价方法进行运算,从回归分析和置信检验的实证结果看,与当前四会市林地质量和流转价格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并以研究结果为基础构建通过置信检验的林地估价回归模型,使得林地定级和估价更为实用,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小,为规模化林地评估提供了便捷性。论文基于广东省林地流转现状,探讨适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的林地定级和估价方法研究,对规范和指导林地资产评估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降低了林地估价的评估成本,增加了科学性和操作性,对促进林地有偿流转和深化林权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李颖[7](2015)在《山地土地资源评估及土地利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是评价耕地质量的必要手段,是适应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需要而孕育的一个新的课题。因此,研究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理论、原则、技术方法以及技术路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我国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研究山地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山地土地资源评估及土地利用的研究就是对山地农用地(耕地)进行分等定级和估价研究,以及将分等定级和估价的成果在土地利用方面加以应用。(1)山地土地资源评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时评价因子的选择以及权重的确定上,本文采用特尔菲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对山地农用地评价指标体系做了详细探讨和研究;(2)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以农用地分等定级的理论依据(土地肥力理论、地租地价理论、区位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估价的理论依据(土地收益理论、土地供求理论、生产力理论和市场理论),遵循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原则(综合分析原则、分层控制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土地收益差异原则、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以及估价的原则(预期收益原则、替代原则、报酬递增递减原则、贡献原则、合理有效利用原则、变动原则、供需原则、农用地估价与分等定级相结合原则)来研究山地土地资源评估;(3)以具有明显山地特征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作为研究区域,通过收集到的(1:10000)土地变更调查现状图、土地利用规划图等图件资料,农用地利用资料、土壤普查资料等内业资料,以及农用地自然质量影响因素状况、农用地利用状况、农用地经营状况等外业资料,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规定的农用地分等的方法以及技术路线来对研究区的农用地进行分等,包括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的划分,农用地利用等别的划分以及农用地经济等别的划分;(4)基于农用地分等的成果,采用修正法来对研究区的农用地进行定级。在自然质量等指数的基础上,对耕作距离、土地利用现状、人均耕地、中心城市影响度、农贸市场影响度、道路通达度进行系数修正,然后采用加权修正法计算农用地定级指数,采用总分频率曲线法来划分农用地级别;(5)利用收集到的样点的投入产出资料、市场交易资料等,采用收益还原法计算样点的地价;基于农用地的定级成果,采用定级指数模型法计算样点所在定级单元的地价,然后对不同级别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价,利用单元面积来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确定各级别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基准地价。最后,采用方差分析以及与样点地价平均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这两种方法来对基准地价结果进行检验,最终确定定级指数模型法评估的各级别、各利用类型农用地基准地价与实际情况相符;(6)基于山地农用地分等、定级和估价的研究成果,利用ARCGIS、SPSS、 ACCESS、EXCEL等软件建立了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数据库;(7)讨论了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的成果在耕地粮食生产能力测算、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土地开发整理以及征地补偿中的应用研究。

王剑琪[8](2014)在《杭锦后旗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是评价农用地质量优劣的首要手段,本文以《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农用地定级规程》、《农用地估价规程》为依据,以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为主要研究区域,以农用地中的耕地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等定级和估价研究,为下一步农用地流转、农用地入市、耕地占补平衡以及基本农田划定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该研究对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的理论、方法、程序进行进一步研究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本文研究得出,杭锦后旗耕地质量等别划分为:自然质量等别4个,利用等别5个,经济等别6个。农用地质量较好的土地主要分布在陕坝镇及其他建制镇周边地区,面积较小,占到全旗耕地面积的1/4。农用地级别划分为4个,级别和价格的高低受区位影响程度较大,级别高低由中心镇-陕坝镇为中心向外延伸,呈现辐射状。农用地基准地价在0.7-2.66万元/亩之间。(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ARCGIS和MAPGIS)进行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提高工作的科学性、精确度,该研究还在内蒙古自治区内首次建立了县级农用地等级价数据库,可以通过某一字段的关联实现农用地地块的等级价联动及信息查询。(3)杭锦后旗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研究采用“先分等再定级,最后估价”的技术路线。在农用地定级的基础上进行估价,使农用地基准地价成为具有明确土地条件的各级别基准地价,为科学合理确定农用地宗地价格提供方便。

邓彪彪[9](2013)在《县级耕地分等定级估价一体化评价技术研究 ——以江苏省金坛市为例》文中认为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稀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现阶段我国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耕地保护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国家将耕地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每年除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还必须确保耕地质量不降低。对耕地进行分等、定级、估价是耕地质量保护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准确掌握全国耕地所有图斑的等别、级别、资源价格等质量基本状况,是该项业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原有一部分耕地被建设占用,需复垦新增耕地作为补充平衡,加之耕地区位条件和环境条件等变化,耕地图斑的等别、级别和价格等质量信息往往会发生变化。如何保持耕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的现势性是国土资源部门的日常性业务工作。GIS技术不仅能将耕地分等、定级和估价功能一体化,还能及时更新耕地质量评价成果。因此,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其作为耕地质量日常性管理的有效手段。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在耕地分等、定级和估价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三者的内在关系,设计了耕地分等定级估价一体化评价的业务流程,将耕地的等、级、价纳入到同一体系中,先划分等别,再在等别指数的基础上修正得到级别指数,在级别指数的基础上进行收益价格的评估,实现了耕地质量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价。(2)基于耕地分等定级估价一体化流程,采用空间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GIS空间分析、权重决策分析、聚类分析、级价回归分析方法,在评价单元划分、影响因素分析、规则库构建、权重确定的基础上,建立了耕地分等、定级和估价模型,为耕地分等定级估价一体化评价提供技术方法。(3)在耕地分等、定级和估价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运用GIS技术,借助ArcGIS平台,设计开发了耕地分等定级估价信息系统原型。该系统具有基础数据与评价参数管理、评价单元划分与自然质量分计算、等别划分、级别划分、基准地价评估和评价成果更新等功能,为分等定级估价一体化评价提供技术手段。(4)应用系统原型,以江苏省金坛市为实例,实现了耕地质量分等、定级和地价评估的一体化处理,形成了耕地分等、定级、基准地价专题图与表格成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该系统可以在县级耕地分等定级估价工作中推广应用。

王春慧[10](2013)在《固阳县耕地等别、级别和价格的关系分析》文中提出随着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建设用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耕地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为更有效地保护耕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土地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耕地分等定级和估价是从不同角度对土地质量地评定和量化,是土地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单一分等、定级或估价的研究成果较多,将三者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评价的成果却较少,三者存在不衔接的问题。为此,本文以固阳县为例,采用实地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耕地等别、级别与价格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主要理论有地租地价理论、区位理论、土地报酬递减理论和土地肥力理论;第三部分从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对研究区进行简要介绍。第四部分首先概述固阳县耕地分等、定级和估价的成果;其次,分析耕地分等与定级的关系;第三,对耕地分等与估价关系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是对耕地级别与价格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结论:第一,通过对耕地分等与定级的关系分析得到两者选取因素体系不同,在分等中考虑的是土地自然和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主要反映在国家范围上,而在定级中考虑的是土地自然、经济和区位因素,经济因素主要反映在区域范围上;从空间区位上对已完成的分等与定级成果进行分析,自然质量条件好的耕地分布在高级别和高等别的耕地中;通过对耕地分等和估价的关系分析得到两者关系密切,其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为0.815,相关性较强。第二,通过对耕地级别与基准地价的分析得出两者相关性很强,其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Correlation)为0.72;对单元定级指数与样点地价进行拟合偏度分析,得出耕地级别越低,偏度越小,拟合就越好。耕地等别、级别和价格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校验的关系。第三,提出耕地等别、级别与价格在价格市场中的管理对策,内容为及时公布并完善耕地分等定级和估价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征地补偿和土地整治中提出相应对策等。

二、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3S技术的耕地定级方法及实证研究 ——以长清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2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和内涵
        2.1.1 3S技术
        2.1.2 耕地质量分等
        2.1.3 耕地定级
    2.2 相关理论
        2.2.1 土地区位理论
        2.2.2 人地关系理论
        2.2.3 地租地价理论
        2.2.4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基于3S技术的耕地定级方法框架构建
    3.1 3S技术在耕地定级中的应用思路
        3.1.1 RS技术对耕地遥感影像的解译
        3.1.2 GPS技术对检验样点的坐标提取
        3.1.3 GIS技术对定级数据库的构建与整合
    3.2 耕地定级指标体系构建
        3.2.1 已有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梳理
        3.2.2 与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衔接的定级指标体系构建
    3.3 耕地定级方法框架构建
        3.3.1 评价原则
        3.3.2 资料收集与图像预处理
        3.3.3 定级单元划定
        3.3.4 定级指标的量化与赋分
        3.3.5 耕地级别划分
        3.3.6 基于GIS技术的耕地定级数据库构建
4 基于3S技术的耕地定级实证研究
    4.1 研究区概况
    4.2 数据准备和处理
        4.2.1 数据准备
        4.2.2 遥感影像处理
    4.3 耕地定级数据库的建立
        4.3.1 研究区耕地级别计算
        4.3.2 定级指数计算及级别划分
        4.3.3 土地级别校验
        4.3.4 耕地级别确定
        4.3.5 构建耕地定级数据库
        4.3.6 耕地级别图绘制
    4.4 耕地定级结果分析
        4.4.1 耕地级别数量情况
        4.4.2 耕地级别分布情况
        4.4.3 与分等成果的对比分析
    4.5 基于耕地定级的耕地保护建议
        4.5.1 加强耕地保护力度,重视土地生态修复
        4.5.2 提高耕地利用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4.5.3 转变耕地利用思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实地校验样点情况表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汉台区农用地基准地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农用地定级与估价
        2.1.2 基准地价
        2.1.3 农用地基准地价
    2.2 农用地基准地价的基本理论
        2.2.1 地租、地价理论
        2.2.2 区位理论
        2.2.3 其他理论
    2.3 农用地基准地价的评估原则
        2.3.1 预期收益原则
        2.3.2 替代原则
        2.3.3 报酬递增/减原则
        2.3.4 贡献原则
        2.3.5 合理利用原则
        2.3.6 变动原则
        2.3.7 供需原则
        2.3.8 估价时点原则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行政区概况
    3.2 自然概况
        3.2.1 地质地貌
        3.2.2 土壤
        3.2.3 气候
        3.2.4 水文
    3.3 社会经济概况
        3.3.1 经济发展概况
        3.3.2 人口概况
        3.3.3 农业概况
    3.4 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
        3.4.1 土地利用现状
        3.4.2 土地利用特点
    3.5 耕地利用现状
        3.5.1 耕地坡度情况
        3.5.2 耕地等别情况
第四章 农用地定级
    4.1 定级对象和定级单元划分
    4.2 资料收集与外业调查
    4.3 农用地定级技术方案选择
    4.4 确定定级因素及权重
    4.5 定级指数计算
    4.6 级别划分
    4.7 级别总体分析
        4.7.1 各级别耕地数量特征
        4.7.2 各级别分地类耕地数量特征
        4.7.3 级别总体分布特点
第五章 农用地基准地价计算
    5.1 确定耕地利用类型
    5.2 估价方法的确定
        5.2.1 样点地价平均法技术路线
        5.2.2 定级指数模型法技术路线
    5.3 选择估价样点
    5.4 样点地价的测算和检验
        5.4.1 土地还原率测算
        5.4.2 测算样点地价
        5.4.3 样点数据的检验与整理
    5.5 样点地价平均法测算基准地价
    5.6 定级指数模型法测算基准地价
    5.7 基准地价的综合确定
    5.8 基准地价结果分析
        5.8.1 基准地价总体特征分析
        5.8.2 同一级别内各地类耕地基准地价分布特点
        5.8.3 基准地价成果与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比较
    5.9 基准地价成果应用
        5.9.1 在农用地流转过程中的应用
        5.9.2 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
        5.9.3 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
        5.9.4 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
        5.9.5 在国土空间规划规划中的应用
        5.9.6 宗地地价评估方面的应用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长春市九台区国有农用地定级及基准地价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与方法
    2.1 农用地定级理论
        2.1.1 理论基础
        2.1.2 定级方法
    2.2 农用地估价理论
        2.2.1 基础理论
        2.2.2 估价方法
    2.3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
    2.4 BP神经网络理论
        2.4.1 基本原理
        2.4.2 算法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选择依据
    3.2 区域概况
        3.2.1 地理区划概况
        3.2.2 自然环境概况
        3.2.3 经济社会概况
    3.3 数据来源
        3.3.1 农用地利用资料
        3.3.2 社会经济资料
        3.3.3 区位资料
        3.3.4 质量调查评价资料
        3.3.5 图件资料
第4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国有农用地定级模型研究
    4.1 建模思想
    4.2 评价指标体系
    4.3 模型构建
        4.3.1 神经网络结构类型的选择
        4.3.2 评价模型网络拓扑结构的确定
        4.3.3 激活函数的确定
        4.3.4 学习速率的选择
        4.3.5 期望误差的选取
        4.3.6 对神经网络的算法改进
        4.3.7 训练样本的筛选和训练
    4.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农用地定级模型计算流程
    4.5 国有农用地定级结果及分析
        4.5.1 级别划定
        4.5.2 数量分布
        4.5.3 空间分布
        4.5.4 分布特点
第5章 基准地价评估研究
    5.1 农用地定级与估价的关系
    5.2 基准地价内涵
        5.2.1 国有农用地基准地价内涵设定
        5.2.2 国有农用地基准地价内涵设定具体条件
    5.3 基准地价评估思路、方法
        5.3.1 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的思路
        5.3.2 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的方法
    5.4 样点调查和样点地价测算
        5.4.1 地价样点调查
        5.4.2 样点地价的测算
        5.4.3 测算有样点地价定级单元的平均地价
        5.4.4 计算各级别基准地价
    5.5 基准地价成果分析
        5.5.1 基准地价分布情况
        5.5.2 基准地价变化规律
    5.6 基准地价修正体系
        5.6.1 地价影响因素选择及权重确定
        5.6.2 基准地价修正幅度值计算
        5.6.3 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编制
第6章 国有农用地定级及基准地价结果合理性分析
    6.1 级别校验
    6.2 耕地级别与基准地价相关性分析
第7章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
    7.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闽东南沿海耕地质量定级与级别折算系数研究 ——以福清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土地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1.2.2 耕地级别折算系数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相关概念介绍
        1.6.1 耕地质量
        1.6.2 耕地质量分等
        1.6.3 耕地质量定级
        1.6.4 级别折算系数
第二章 现耕地质量定级体系及折算系数问题探讨
    2.1 闽东南沿海地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的问题分析
        2.2.1 耕地质量定级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2.2.2 耕地质量级别划定方法对比
    2.3 耕地质量定级指标体系问题分析
        2.3.1 耕地质量定级因素选择及权重的合理性分析
        2.3.2 耕地质量定级指标量化问题分析
        2.3.3 确定指标权重方法选择
    2.4 耕地质量定级与级别折算系数的联系
        2.4.1 定级与级别折算系数逻辑关系
        2.4.2 耕地产出能力与亩均纯收益对比分析
        2.4.3 级别折算系数计算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耕地质量定级指标体系优化
    3.1 耕地质量定级指标调整
    3.2 耕地质量定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3.3 影响因素量化方法优化
        3.3.1 扩散型因素及其量化方法
        3.3.2 非扩散型因素及其量化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福清市耕地质量定级实证研究
    4.1 研究区特征
        4.1.1 福清自然经济特征
        4.1.2 土地资源特征
        4.1.3 福清市代表性与代表性
    4.2 数据来源
    4.3 耕地质量定级指标的测算
        4.3.1 计算因子分值
        4.3.2 计算修正系数
        4.3.3 计算定级指数
    4.4 耕地质量级别的划定
    4.5 耕地质量定级结果准确性检验
        4.5.1 与上轮成果对比检验
        4.5.2 与耕地质量等别成果对比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福清市级别折算系数研究
    5.1 级别折算指标分析
        5.1.1 准确度分析
        5.1.2 数据变换
    5.2 级别折算系数测算
        5.2.1 级别折算系数模型确定
        5.2.2 级别经济收益比系数计算
    5.3 级别折算系数表的编制和使用方法
        5.3.1 级别折算系数表的编制
        5.3.2 级别折算系数表的使用方法
    5.4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研究创新之处
    6.3 研究实际价值
    6.4 不足与展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理论基础分析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
    第二节 最核心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经济理论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效用价值理论
        二、马克思地租理论
        三、马克思产权理论
    第三节 其他相关理论基础
        一、区位理论
        二、供求理论
        三、发展理论
第二章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价格的现状分析与形成机制
    第一节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价格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价格的现状分析
        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价格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价格的来源分析
        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价值与价格
        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价格的供求分析
    第三节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价格形成机制
        一、价格扭曲现象的原因
        二、价格形成机制的原理分析
第三章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AHP方法的应用研究
        一、层次分析法基本内涵介绍
        二、层次分析法基本运作步骤
    第二节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一、影响因素分析
        二、构建递阶层次模型
    第三节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影响因素权重计算与结果分析
        一、构造判断矩阵及权重计算
        二、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章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分等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
    第一节 分等定级的基本原理及评估流程
        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分等定级的基本原理
        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分等定级的评估流程
    第二节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分等定级的因素及权重分析
        一、分等因素权重确定及分值测算
        二、定级因素权重确定及分值计算
    第三节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
        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原则及思路分析
        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
        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范围与地价衔接
第五章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分等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案例分析
    第一节 研究区域概述
        一、铜仁市概况
        二、铜仁市集体建设用地分布及流转数据统计
    第二节 铜仁市集体建设用地分等定级评估
        一、铜仁市集体建设用地分等评估
        二、铜仁市集体建设用地定级评估
    第三节 铜仁市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
        一、评估期日及相关指标说明
        二、评估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三、评估结果及验证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6)广东省林地定级与估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区位理论
        2.2.2 土地肥力理论
        2.2.3 地租理论
3 广东省林地资源现状
    3.1 广东省林地数量与结构
    3.2 广东省林地流转现状
    3.3 林地流转与林地定级及估价的联系
4 林地定级指标体系构建与分级
    4.1 林地定级指标体系构建
        4.1.1 林地定级指标选取原则
        4.1.2 林地定级指标选取
        4.1.3 林地定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4.2 林地定级单元划分及分值计算方法
    4.3 基于四会市数据的林地定级结果
        4.3.1 林地定级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
        4.3.2 指标定级分数量化
        4.3.3 林地定级评价单元划分结果
5 林地估价研究
    5.1 林地估价的原则与常用方法
        5.1.1 林地估价原则
        5.1.2 林地估价常用方法
    5.2 林地估价方法的确定
    5.3 林地定级评价单元地价修正
    5.4 基于四会市的林地估价结果
        5.4.1 林地各级别估价结果
        5.4.2 林地地价修正标准的确定
    5.5 构建回归模型进行林地价格预判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山地土地资源评估及土地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1.2.1 土地评价研究
        1.2.2 土地估价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农用地等的概念
        2.1.2 农用地级的概念
        2.1.3 农用地估价的概念
        2.1.4 农用地等、级、价的关系
    2.2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理论依据
        2.2.1 农用地分等定级理论依据
        2.2.2 农用地估价理论依据
    2.3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遵循的原则
        2.3.1 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原则
        2.3.2 农用地估价的原则
    2.4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技术基础——GIS
        2.4.1 GIS的概念
        2.4.2 GIS的功能
    2.5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方法简介
        2.5.1 农用地分等的方法
        2.5.2 农用地定级的方法
        2.5.3 农用地估价的方法
第三章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技术路线的确定
    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3.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3.1.2 评价指标分析
    3.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3.2.1 农用地分等
        3.2.2 农用地定级
        3.2.3 农用地估价
第四章 基于GIS的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实证研究—以大理市为例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条件
        4.1.2 社会经济条件
        4.1.3 土地利用现状
    4.2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对象
    4.3 农用地分等
        4.3.1 资料收集与调查
        4.3.2 确定标准耕作制度,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
        4.3.3 划分指标区以及确定分等因素和分等因素的权重
        4.3.4 “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计分规则表的编制
        4.3.5 划分分等单元
        4.3.6 评价因素处理
        4.3.7 计算指定作物自然质量分
        4.3.8 确定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
        4.3.9 土地利用系数计算与等值区划分
        4.3.10 农用地利用等别的确定
        4.3.11 土地经济系数计算与等值区划分
        4.3.12 农用地经济等别的确定
        4.3.13 检验农用地分等成果
    4.4 农用地定级
        4.4.1 建立定级修正因素体系
        4.4.2 划分定级单元
        4.4.3 计算定级单元修正因素质量分
        4.4.4 计算修正系数
        4.4.5 计算定级指数与农用地级别确定
        4.4.6 级别的校验
        4.4.7 级别的确定与面积量算
    4.5 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
        4.5.1 农用地基准地价的内涵
        4.5.2 样点资料调查与地价测算
        4.5.3 定级指数模型法计算各级别基准地价
    4.6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数据库的建立
        4.6.1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信息的基本特征
        4.6.2 数据分类与编码
        4.6.3 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4.6.4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数据库内容
第五章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成果的应用及建议
    5.1 在测算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中的应用
    5.2 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中的应用
    5.3 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
    5.4 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
    5.5 在征地补偿中的应用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实践情况
    附录B 论文研究的相关附表

(8)杭锦后旗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2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理论基础
    2.1 概念
        2.1.1 农用等别
        2.1.2 农用地级别
        2.1.3 农用地基准地价
    2.2 基本原则
        2.2.1 农用地分等定级原则
        2.2.2 农用地估价原则
    2.3 研究方法与程序
        2.3.1 农用地自然质量分计算方法
        2.3.2 农用地定级指数计算方法
3 杭锦后旗农用地分等
    3.1 杭锦后旗概况
        3.1.1 自然经济概况
        3.1.2 土地利用现状
    3.2 杭锦后旗农用地质量分等技术路线
    3.3 杭锦后旗农用地分等基本参数确定
        3.3.1 农用地分等的工作对象
        3.3.2 确定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
        3.3.3 生产潜力指数的确定
        3.3.4 指定作物产量比系数
        3.3.5 分等因素及权重的确定
        3.3.6 分等因素指标值确定
        3.3.7 自然质量分计算
        3.3.8 土地利用系数与经济系数的确定
    3.4 杭锦后旗农用地等别划定
        3.4.1 杭锦后旗自然等指数、利用等指数、经济等指数计算
        3.4.2 分等成果数据汇总
    3.5 小结
        3.5.1 自然质量等
        3.5.2 利用等
        3.5.3 经济等
4 杭锦后旗农用地定级
    4.0 农用地定级的技术路线
    4.1 农用地定级参评因素的确定
    4.2 农用地定级因素及权重确定
    4.3 定级因素因子量化与赋值方法
        4.3.1 定级因因素子量化
        4.3.2 评价指标无量纲化方法
    4.4 农用地定级指数的计算
        4.4.1 区位条件修正
        4.4.2 道路通达度
        4.4.3 人均耕地
        4.4.4 耕作便利条件
        4.4.5 计算各因素修正系数
        4.4.6 农用地级别确定及验证
        4.4.7 农用地级别面积统计汇总
    4.5 小结
        4.5.1 Ⅰ级地分布规律分析
        4.5.2 Ⅱ级地分布规律分析
        4.5.3 Ⅲ、Ⅳ级地分布规律分析
5 杭锦后旗农用地估价
    5.1 农用地基准地价内涵设定
    5.2 农用地估价技术路线与方法
        5.2.1 技术路线
        5.2.2 农用地估价的方法
    5.3 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
        5.3.1 农用地样点地价的计算
        5.3.2 定级指数模型法地价评估
        5.3.3 农用地级别基准地价确定
    5.4 小结
6 杭锦后旗农用地等级价数据库的建立
    6.1 数据库标准
    6.2 数据库内容
    6.3 数据库结构定义
        6.3.1 空间要素分层
        6.3.2 空间要素属性结构
    6.4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县级耕地分等定级估价一体化评价技术研究 ——以江苏省金坛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耕地分等定级估价一体化评价相关理论
    2.1 耕地质量评价的相关概念
        2.1.1 耕地的概念
        2.1.2 耕地分等、定级、估价的概念
    2.2 耕地分等、定级、估价的基本任务
        2.2.1 耕地分等
        2.2.2 耕地定级
        2.2.3 耕地价格评估
        2.2.4 成果保持现势性
    2.3 耕地分等定级估价一体化评价流程
        2.3.1 耕地分等、定级和估价的内部关系
        2.3.2 耕地分等定级估价一体化评价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耕地分等定级估价—体化评价的主要技术
    3.1 评价单元的划分
        3.1.1 评价单元划分方法选取
        3.1.2 属性信息赋值
    3.2 评价因素分析
        3.2.1 影响因素的类型
        3.2.2 评价规则库构建
    3.3 评价模型的构建
        3.3.1 影响因素权重的计算
        3.3.2 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3.4 缓冲区分析
        3.4.1 缓冲区类型
        3.4.2 缓冲区模型的构建
    3.5 聚类分析法
    3.6 级别—地价相关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耕地分等定级估价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总体设计
        4.1.1 系统设计目标
        4.1.2 系统架构设计
        4.1.4 系统功能结构
    4.2 数据库体系设计
        4.2.1 数据库设计
        4.2.2 数据的获取
        4.2.3 系统数据流
    4.3 系统的功能与实现
        4.3.1 项目管理
        4.3.2 基础数据与参数管理
        4.3.3 耕地等别划分
        4.3.4 耕地级别划分
        4.3.5 耕地地价评估
        4.3.6 成果管理与输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金坛市分等定级估价一体化评价实例
    5.1 实验区概况
        5.1.1 金坛市概况
        5.1.2 实验区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评价现状
    5.2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处理建库
    5.3 金坛市耕地分等定级估价一体化评价成果
        5.3.1 分等评价成果
        5.3.2 定级评价成果
        5.3.3 耕地基准地价评估成果
    5.4 应用结果分析
        5.4.1 金坛市耕地质量等别
        5.4.2 金坛市耕地质量级别
        5.4.3 金坛市耕地质量价格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固阳县耕地等别、级别和价格的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方法以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2 耕地分等定级估价的理论基础
    2.1 地租地价理论
    2.2 区位理论
    2.3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2.4 土地肥力理论
3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
    3.2 自然概况
    3.3 社会经济概况
4 耕地等别与级别、价格的关系分析
    4.1 耕地分等成果
        4.1.1 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的计算及其结果分析
        4.1.2 耕地利用等指数的计算及其结果分析
        4.1.3 耕地经济等指数的计算及其结果分析
    4.2 耕地定级成果
        4.2.1 耕地定级因素选择与权重确定
        4.2.2 耕地定级因素因子的量化及其作用分值图的生成
        4.2.3 耕地定级结果分析
    4.3 耕地估价成果
        4.3.1 耕地样点地价的计算
        4.3.2 耕地基准地价的测算
        4.3.3 耕地基准地价结果分析
    4.4 耕地等别与级别的关系分析
        4.4.1 耕地分等和定级选取的因素体系研究
        4.4.2 单元分等指数与单元定级指数的关系分析
        4.4.3 等别与级别的空间关系分析
    4.5 耕地等别与价格的关系分析
        4.5.1 耕地单元分等指数与样点地价的相关性分析
        4.5.2 耕地单元分等指数与样点地价的内在联系
5 耕地级别与价格的关系分析
    5.1 单元定级指数与样点地价的相关性分析
    5.2 单元定级指数与样点地价拟合偏度分析
        5.2.1 拟合偏度内涵
        5.2.2 耕地单元定级指数与样点地价的拟合分析
    5.3 级别与基准地价的关系分析
        5.3.1 级别与基准地价的联系
        5.3.2 耕地级别与基准地价相关性分析
    5.4 耕地等别、级别与价格在价格市场中管理对策
        5.4.1 及时公布并完善耕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
        5.4.2 耕地等别、级别与价格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管理对策
        5.4.3 耕地等别、级别与价格在土地整治中的管理对策
        5.4.4 耕地等别、级别与价格在征地补偿中的管理对策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3S技术的耕地定级方法及实证研究 ——以长清区为例[D]. 张一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2]汉台区农用地基准地价研究[D]. 楚超. 长安大学, 2020(06)
  • [3]长春市九台区国有农用地定级及基准地价评估研究[D]. 杜婉婷. 吉林大学, 2020(08)
  • [4]闽东南沿海耕地质量定级与级别折算系数研究 ——以福清市为例[D]. 柏培源.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研究[D]. 耿敬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6]广东省林地定级与估价研究[D]. 吴婉莹.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7]山地土地资源评估及土地利用的研究[D]. 李颖. 昆明理工大学, 2015(12)
  • [8]杭锦后旗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研究[D]. 王剑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01)
  • [9]县级耕地分等定级估价一体化评价技术研究 ——以江苏省金坛市为例[D]. 邓彪彪.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1)
  • [10]固阳县耕地等别、级别和价格的关系分析[D]. 王春慧.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S2)

标签:;  ;  ;  ;  ;  

农地定级评价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