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原油沥青质分子结构及应用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原油沥青质分子结构及应用

一、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原油沥青质的分子结构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佳楠[1](2021)在《东营凹陷页岩可动油评价及留烃机理》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东营凹陷页岩中可动油情况以及页岩油生烃过程中形成的页岩油与烃源岩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对东营凹陷沙三下段和沙四上段烃源岩进行了热解实验和留烃实验。分析了干酪根热解产物的组成,对产物进行了动力学软件模拟,结合东营凹陷实际的埋藏史和受热史,得到了东营凹陷沙三下段和沙四上段生烃史和留烃史。对东营凹陷烃源岩进行了无机矿物研究,研究了无机矿物对页岩油的滞留能力。结合东营凹陷生留烃史、烃源岩的基础地球化学和储层的基本参数信息,对东营凹陷页岩油的可动量进行了评价,并得到了页岩油可动量的评价模型。对生烃过后的残余干酪根进行了红外光谱实验,初步探讨了干酪根在生烃过程中,干酪根分子的结构变化。干酪根热解实验产物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比较王57和王161干酪根,总烃的产率都是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C1-C5气体的产率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升高,C6-C14轻烃和C14+重烃的产率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是因为,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干酪根生成的重质组分分解形成轻质组分,导致气态烃和产率不断升高,C6-C14轻烃先升高后下降,并且产率拐点出现的重质烃晚。通过生烃动力学对王57和王161两个干酪根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王57烃源岩现在正进入主要的生烃阶段,而王161烃源岩已经进入生烃后期。对王57和王161干酪根进行留烃实验,根据干酪根的溶解度参数范围,我们用五种不同溶剂溶解度参数在7-13(cal/cm3)0.5范围内来进行溶胀实验,得到溶胀曲线,用来模拟不同成熟度下页岩油在残余干酪根中的滞留量。实验结果表明:干酪根对有机溶剂的吸附能力会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吸附量会逐渐平衡,不会降低为0。这是由于随着干酪根热演化程度的增加,干酪根的结构也会趋渐于稳定,一部分页岩油很难从干酪根中排出。用樊页1井原油配制五种不同浓度的原油样品进行无机矿物的表面吸附实验,分别得到了粘土矿物、石英/长石、方解石矿物的最大吸附原油能力。结果表明:粘土矿物、石英/长石、方解石矿物的最大吸附原油量分别为18 mg/g、3 mg/g和1.8 mg/g。统计得到了东营凹陷沙三下段和沙四上段的总有机碳和矿物含量。通过公式计算得到了烃源岩中无机矿物表面吸附原油的质量。尽管在页岩油评价中不经常使用抽提氯仿沥青“A”作为评价指标,但是,抽提氯仿沥青“A”无论是在成分组成还是在化学性质上,与页岩油都更为接近。基于孔隙度、气油比、岩石吸附量和油层参数随着成熟度的变化情况,结合生留烃动力学,建立了页岩油可动量模型。这有助于确定潜在的页岩油层、评价可动量的页岩油资源。该模型显示,东营凹陷高质量的页岩油资源的成熟度范围0.7-1.0%Ro之间:成熟度小于0.7%Ro时,有少量运移来的油;成熟度大于1.0%Ro,从烃源岩中排出的原油量增加,但可能进入常规储层中。通过对残余干酪根的红外光谱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干酪根分子在生烃过程中,分子中脂肪族化合物的含量逐渐减少,芳化程度逐渐增高,干酪根分子的缩聚程度逐渐增大,含氧官能团含量减少。在没有过油窗前,干酪根的生烃潜力会随着干酪根的成熟度增加而升高,过油窗之后,干酪根虽然有生烃潜力,但生烃潜力会大大降低;生烃过程中,干酪根的热演化程度也逐渐增加。

周肖肖[2](2020)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丰富,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油气充注及调整改造,油气成藏较为复杂。本文利用最新的地震、测井、地质和地化等资料分析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地化特征、成因及来源、油气藏遭受的次生化学作用。在分析油气藏主控因素及成藏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分析,总结了塔中和古城地区奥陶系不同相态烃类成藏模式。(1)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油气可划分为古城地区的干气和塔中地区的凝析油、挥发油、正常油。塔中地区平面上“西部富油,东部富气”:西部为“断裂带富气,斜坡区距通源走滑断裂近处富气,远处富油”;东部为“断裂处富气,靠近内带处富油”。纵向上,塔中地区不同层系“深部富气,浅部富油”;同一层系“高部位富气,低部位富油”;沿不整合面分布的特征。古城地区天然气分布于构造斜坡或高部位的断裂发育区,纵向上分布于云化滩储层内。(2)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天然气为成熟-过熟干气,由深部储层寒武系成因的古油藏裂解形成。塔中东部天然气干燥系数、成熟度和气油比明显大于西部;南北向上断裂带处干燥系数较大,北部斜坡区较小。这主要由天然气成因差异和次生作用造成:古城地区过熟干气沿着塔中Ⅰ号断裂向西充注到塔中东部发生混合作用,使得塔中东部天然气干燥系数和成熟度明显高于西部;北部斜坡区的西部分布有相对低熟源岩,生成的干酪根裂解气与深部原油裂解气共存,断裂带以深部原油裂解气为主。H2S为CIP离子驱动的TSR作用启动阶段的产物。西部地区地层水Mg2+和矿化度较东部高,TSR反应更易发生,H2S含量较东部偏高。塔中-古城地区CO2和N2均为源岩有机质热降解成因。(3)基于黄金管热模拟实验重新厘定了油源对比指标:芳基类化合物、碳和硫同位素。对比分析认为寒武系烃源岩为主力源岩。塔中东部地区原油密度、粘度、含蜡量等明显大于西部,全油碳同位素以及成熟度则小于西部。断裂带处原油密度、粘度较低,斜坡区稍大。原油性质差异主要由寒武系源岩在塔中东西部成熟度差异造成,西部源岩埋深超东部近千米,造成西部原油成熟度偏高,密度和粘度偏低。断裂带处原油物性除了与高熟源岩有关外,气侵等作用也会造成原油密度、粘度等减小。(4)塔中地区奥陶系烃类相态受源岩成熟度、次生作用和多期油气充注的影响:源岩成熟度和多期充注对斜坡区油气相态影响大;奥陶系顶部构造高部位生物降解相对强烈;TSR作用能降低油裂解门限温度且加速热裂解作用的进行;奥陶系储层温度相对较低,原油热裂解程度有限,寒武系原油裂解程度明显大于奥陶系原油。气侵作用在塔中地区较为重要,断裂区强度较大。塔中西部以深部原油裂解气垂向气侵为主,东部以古城地区过熟天然气侧向气侵为主。(5)晚加里东期,来自寒武系的原油运移至塔中-古城等成藏。海西早期,构造运动导致塔中地区古油藏遭受破坏;位于斜坡部位的古城地区油气藏遭受较低程度破坏。海西晚期,塔中地区源岩再次深埋生油,油气经断裂垂向运移至目的层,通过不整合等输导体系侧向运移至优质储层内,在致密盖层和隔夹层的封盖作用下,多层系成藏;古城地区源岩处于过熟阶段,聚集少量的油气。喜山期,塔中地区寒武系油裂解气沿断层向上充注到目的层形成凝析气等,古城地区原油裂解气也沿着Ⅰ号断裂运移至塔中东部形成凝析气藏;古城地区深部裂解气或保存至寒武系或运移至目的层形成干气藏。塔中地区分为油藏(正常油和挥发油)与气侵改造型凝析气藏2类成藏模式。油藏分布于西部斜坡区、中部远离通源断裂处、东部内带区;凝析气藏分布于通源断裂处,根据气侵方式差异分为西部垂向气侵改造和东部侧向气侵改造2种成藏模式。古城地区为原油裂解气在走滑断裂和盖层作用下聚集成藏模式。

孔丽姝[3](2020)在《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里木盆地深部油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深部高温高压环境下原油的成因类型判识已成为深部油气勘探评价中的关键问题之一。近期在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7300~8000m埋深奥陶系鹰山组以及一间房组轻质油藏的发现为开展该项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本文系统分析了顺北地区深层原油轻烃分子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组成、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以及芳烃化合物分布特征,探讨了该地区深层原油的成因特征,取得如下主要认识:(1)顺北地区深层原油为轻质油-凝析油阶段成烃产物,生物标志化合物总体分布面貌与塔河原油具有可比性,二者可能具有一致的烃源。(2)顺北地区深层原油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与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未受热裂解作用的寒武系生源端元油相比偏重2~4‰,系热成熟作用导致的碳同位素分馏,揭示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可能源自寒武系烃源岩。(3)构建了基于烷基苯和烷基萘的源与成熟度判识图版。虽然顺北1井区和顺北5井区已发现油气藏具有统一的源,但不同断裂带之间、甚至在顺北1号断裂带内部原油成熟度都存在显着差异。(4)系统分析了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及邻区原油苯系物分布特征及甲基环己烷单体碳同位素组成,根据C2-B/nC8和C3-B/nC9比值以及C3-B/nC9 v.s.δ13CMCH判识图版,提出顺北地区不同井区的原油在后生成因上存在一定差异性。顺北1井区、顺北2井以及顺北5井区原油属于正常干酪根热降解成烃产物,未受显着热裂解作用影响;顺北3井原油可能受轻微热裂解作用影响;顺北7井原油甲基环己烷具有重碳同位素,同时具有低的芳构化特征,成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朱信旭[4](2019)在《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及深层原油正构烷烃的碳-氢同位素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普遍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可溶有机质含量较低,容易受到后期运移烃的影响。盆地海相深层原油成熟度高且遭受二次作用的影响,生物标志物检测难度大。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组成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主力烃源和混合过程研究的重要手段。结合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可以进一步限定原油热演化趋势。已有研究主要利用传统的抽提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进行了游离态可溶有机质的碳同位素研究,缺乏自由态与干酪根键合态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组成对比分析以及烃源岩中正构烷烃的碳-氢同位素联合分析。本文以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中-上寒武统、下奥陶统、中-上奥陶统四套烃源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传统抽提方法获取四套烃源岩游离烃并测定其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进一步采用高压催化加氢热解技术提取了干酪根键合态正构烷烃并测定了其碳同位素组成。在此基础上,结合塔中地区部分奥陶系海相原油正构烷烃的碳-氢同位素分析,探讨了高-过成熟阶段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对油-源对比和主力烃源的意义。通过这些工作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塔里木盆地塔中轻质油与下寒武统及中-上奥陶统剖面烃源岩中的正构烷烃普遍具有单峰型的分布特征,但寒武-奥陶系钻井样品抽提与氢解产物在nC14nC20间大多具有明显的偶碳优势特征,明显区别于下寒武统与中-上奥陶统剖面样品以及塔中轻质油。部分钻井烃源岩抽提产物的Pr/nC17与Ph/nC18相关参数分布特征与成熟度演化程度不一致,对烃源特征的指示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2)塔里木盆地寒武统-奥陶系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整体呈现奥陶系样品>寒武系钻井样品>下寒武统剖面样品的分布特征,并且下寒武统烃源岩干酪根碳同位素本身也具有明显的区域变化,反映了母源生物输入类型和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3)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剖面样品抽提产物正构烷烃有最轻的δ13C值,在-34‰-31‰间,氢解产物δ13C值也在这一范围内;寒武-奥陶系盆地内钻井烃源岩抽提产物δ13C值整体在-32‰-29‰之间,氢解产物变化范围相对较大,整体比抽提产物偏重,范围在-31‰-28‰之间;中-上奥陶统萨尔干与印干组样品抽提产物δ13C值在-33‰-30‰之间,氢解产物范围也较为一致;塔中轻质油正构烷烃δ13C值在-35‰-31‰之间。(4)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剖面样品抽提产物正构烷烃δD值偏重,范围在-90‰-60‰之间;萨尔干组与印干组剖面样品δD值在-110‰-80‰间,略轻于下寒武剖面样品;盆地内钻井样品抽提产物正构烷烃有最轻的δD值,在-125‰-95‰之间,其中英东2井中寒武统样品明显偏轻。塔中轻质油的δD值在-110‰-60‰间。(5)烃源岩抽提产物与塔中轻质油正构烷烃的平均碳-氢同位素对比分析发现,塔中轻质油有较轻的碳同位素组成和较重的氢同位素组成,与下寒武统剖面以及中-上奥陶统剖面烃源岩较为接近。结合成熟度对碳-氢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评价,推测塔中轻质油主要来自下寒武统斜坡相烃源岩,中-上奥陶统盆地相烃源岩也可能有一定贡献。

蒙炳坤[5](2019)在《原油中C3-C5烷基苯的地球化学意义探讨》文中提出烷基苯是原油中烃类的重要组成部分,轻质油和凝析油中其所占比例更是不可忽视。为了探索其蕴含的地球化学信息,论文共收集原油样品62件,分别来源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湾盆地和松辽盆地。通过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结合混合标样、文献对比、保留指数和Nist11.0库,原油中的42个C3-C5烷基苯被检测和定性。烷基苯总量在北部湾盆地原油中含量最高,塔里木盆地海陆相原油中含量次之,松辽盆地原油中含量最低,而烷基苯总量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原油中C2-C4烷基苯化合物含量的不同。C3烷基苯中间位取代的1-甲基-3-乙基苯较邻位和对位取代的1-甲基-2-乙基苯和1-甲基-4-乙基苯更容易保存下来或者形成途径更多。同时,1,2,4-三甲基苯较1,2,3-三甲基苯和1,3,5-三甲基苯更容易保存下来或者形成途径更多。C4烷基苯中的叔丁基苯、1-甲基-2-异丙基苯以及C5烷基苯中的1-甲基-2-叔丁基苯、1-甲基-4-叔丁基苯其母质很可能来源有陆源高等植物。塔里木盆地海陆相原油中1-甲基-2-异丙基苯含量分别小于0.13 mg/g全油和大于0.13 mg/g全油。北部湾盆地原油来源于偏氧化性沉积环境形成的烃源岩,其1,2,4,5-四甲基苯含量大于1.0 mg/g全油,而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和松辽盆地原油来源于偏还原性沉积环境形成的烃源岩,其1,2,4,5-四甲基苯含量为小于1.0 mg/g全油。根据原油的基本地球化学参数、全油及族组分碳同位素组成等特征,同时结合原油的烷基苯定量数据提出了两个烷基苯参数,包括1)1-甲基-4-异丙基苯/1-甲基-2-异丙基苯(Mi PBr1)、1-甲基-3-异丙基苯/1-甲基-2-异丙基苯(Mi PBr2)两个比值区分不同有机质来源的原油,其中,Mi PBr1>6.0、Mi PBr2>3.0,表明原油有机母质来源于低等水生生物及菌藻类;而Mi PBr1<3.0、Mi PBr2<2.0,表明原油有机母质来源于陆源高等植物。2)1,2,4,5-/1,2,3,4-四甲基苯比值可有效的区分不同氧化还原沉积环境形成的烃源岩来源的原油,其中,1,2,4,5-/1,2,3,4-四甲基苯比值小于0.6,表明原油源于偏还原性沉积环境形成的烃源岩,而1,2,4,5-/1,2,3,4-四甲基苯比值大于1.0,表明原油源于偏氧化性沉积环境形成的烃源岩。以上两个烷基苯参数对于生标匮乏的轻质油和凝析油而言,是判断原油有机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的十分重要的参数。

王阳洋[6](2018)在《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与成藏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海相盆地深部碳酸盐岩地层中寻找油气是中国未来油气勘探的趋势之一。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深层碳酸盐岩广泛发育,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其中塔中地区是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目前的勘探实践表明该区下古生界油气资源丰富,油气相态分布复杂,不同相态烃类成因来源、相态控制因素不明,成藏过程存在争议、成藏模式有待总结。本论文基于塔中地区最新勘探成果和资料,综合利用地质剖析、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方法,以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及成藏特征分析为主线,探讨了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的分布特征、控制因素、成因来源、成藏过程并建立成藏模式,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烃类具有多相态分布的特征,主要可划分为凝析气、挥发性油和正常油三种。平面上,不同相态烃类呈现出自南向北“断裂带富气、平台区富油”、自东向西“东部富气、西部富油”的分布特征;纵向上,不同相态烃类表现为不同层系“深部富气,浅部富油”、同一层系“高部位富气,低部位富油”的分布特征。(2)相较塔中西部,塔中东部奥陶系天然气干燥系数高、甲烷碳同位素重;相较于北部平台区,塔中10号断裂带和塔中Ⅰ号断裂带奥陶系天然气干燥系数高、甲烷碳同位素偏重。烃类气体地化特征的差异分布与混源成因有关:塔中10号断裂带和塔中Ⅰ号断裂带东部主要以成熟度较高的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裂解气为主,混有少量相对低成熟度的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伴生气;塔中Ⅰ号断裂带西部及北部平台区,相对低成熟度的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伴生气和高成熟度的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裂解气均有分布。研究区下古生界CO2的含量普遍较低且主要为无机成因;N2含量较高且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类烃源岩热演化作用;H2S主要为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初期的产物,其中塔中西部地层水活性硫酸盐结构浓度高于塔中东部,更易于促进TSR作用,生成高含量H2S。(3)相较于北部平台区,塔中10号断裂带、塔中Ⅰ号断裂带原油密度小、原油含蜡量高、原油碳同位素重;相较于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下奥陶统鹰山组原油密度小、原油碳同位素偏重、成熟度高。原油性质的差异分布与混源成因有关:整体上,塔中地区下古生界油气藏主要为中上奥陶统与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的混合成藏,其中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的贡献量相对较大。具体的,下奥陶统鹰山组较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的原油含量相对偏高,且随着埋深增加,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贡献量不断增大。(4)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烃类多相态的控制因素多样:构造相对稳定区油气相态主要受烃源岩类型及热演化程度、多期充注作用控制,具体表现为北部平台区经历烃源岩多期生排烃,主要为加里东期和晚海西期原油混合充注形成挥发性油藏、正常油藏;构造相对活跃区油气相态主要受晚期气侵作用控制,具体表现为塔中Ⅰ号、塔中10号断裂带加里东期、晚海西期形成的油藏被喜山期高成熟度天然气强烈气侵改造,形成大面积凝析气藏;深部油气相态主要受高温热裂解作用控制,具体表现为寒武系古油藏原油裂解,生成大量原油裂解气,其中TSR作用使原油的热稳定性和裂解气生成的门限温度降低、进一步促进烃类裂解生成天然气。(5)塔中地区下古生界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混源油气,在加里东期、晚海西期通过断裂垂向运移进入目的层后,经不整合面、渗透性输导层、断裂的侧向输导分配,于构造高点圈闭的优质储层中优先汇聚,进而在盖层的遮挡下多层位富集成藏,喜山期生成的大量天然气对前期油藏发生大规模气侵作用,最终形成烃类多相态分布,成藏模式可划分为气侵改造型凝析气藏与充注混合型油藏两种,前者主要分布于构造相对活跃的断裂带,后者主要分布于构造相对稳定的平台区。气侵改造型凝析气藏按气态组分特征可进一步分为高含硫化氢型凝析气藏与低含硫化氢型凝析气藏。

陈莎莎[7](2017)在《大分子结构和氢同位素分析的热解方法及其在塔里木盆地油气成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受多套烃源岩发育、多期次生烃和构造活动的影响,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的成因一直是国内地质-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已有研究主要依据可溶低分子部分的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但低分子的地球化学特征受原油物性以及二次过程的影响大,需要针对高分子有机质建立新的方法并开展相关的应用研究,以深化对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的成因认识。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建立了用于沥青质键合态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测定的热解方法,优化了地质大分子组成研究的两阶段热化学降解条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原油饱和烃与沥青质中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的对比分析并重点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中固体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这些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结论和认识:(1)建立了用于沥青质中正构烷烃氢同位素测定的热解方法:首先,采用混合溶剂热萃取和氢氟酸溶解-溶剂萃取两种方式洗脱5?分子筛吸附的不同类型样品的正构烷烃,证明混合溶剂热萃取方式简便、快速,可以用于分离、纯化正构烷烃进行氢同位素测定。其次,利用低温封闭体系研究了热解温度对沥青质热解产物中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热解温度。最后对不同来源的原油沥青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键合态正构烷烃的氢同位素组成差异显着,可以用来进行油源特征和油-油对比研究。(2)优化了地质大分子的两阶段离线热化学降解方法:首先,以沥青质为实验对象,建立了用于研究地质大分子组成的封闭体系高温快速热解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干酪根和沥青质开展了高温瞬间热解、离线热化学降解和两阶段热化学降解分析,证明本次工作建立的两阶段离线热化学降解方法能够区分吸附-包裹态和键合态分子的组成差异,并且可以指示不同类型地质大分子组成的差异。(3)塔里木盆地多数海相原油与储层沥青质中正构烷烃的氢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小,几乎不受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指示了早期充注原油的同位素特征。塔东2井原油沥青质中正构烷烃具有显着偏轻的氢同位素组成和较重的碳同位素组成,与原油低分子可溶部分的同位素组成差异明显,指示其与盆地多数海相原油具有不同的母源。(4)综合利用元素分析、谱学分析(核磁共振、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高温瞬间热解和两阶段离线热化学降解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中的不溶固态有机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生物降解型和热蚀变型两类固态有机质具有不同的芳碳率且结合到缩合芳环体系上的结构单元明显不同,沥青质是不溶固态有机质的主要物质来源,非烃和部分芳烃也有一定的贡献,可溶低分子和不溶固态有机质同位素组成的相关性反映了多期次充注和生物降解改造的共同贡献。

严九洲[8](2016)在《丙烯酰胺及其衍生聚合物对原油沥青质结构影响和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改进Yen-Mullins、Rogel以及Takanohashi等人提出的沥青质分子结构分析方法,重新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子结构模型分析方法,结合物理学质心理论以及几何数学“海伦定理”实现准确量化分析外界环境变化因子对沥青质分子聚集体结构形变影响及作用机理,能够从分子结构层面更加准确地量化分析不同因素作用下沥青质分子聚集体结构变化大小,从而能够克服之前Yen-Mullins、Rogel和Takanohashi等人所提出的结构模型研究方法所得分析结果的模糊性与抽象性的缺陷。将这种新的分子结构模型分析方法结合原油开采过程中广泛使用的丙烯酰胺分子聚合物作为研究出发点,以此来对这种新的结构模型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可靠性及适应性做验证分析。分析在丙烯酰胺分子聚合物存在的条件下,沥青质分子聚集体结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聚合度的丙烯酰胺聚合物分子链对沥青质分子结构影响的作用机理。为了对比研究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对丙烯酰胺分子的影响,通过Amorphous Cell模块和Discover模块引入新的官能团,分别引入氯原子基团、溴原子基团、硝基等典型的极性基团,以及甲基、乙基等典型的非极性基团,生成新的具有不同官能团的丙烯酰胺分子的衍生聚合物,分别为:氯丙烯酰胺分子聚合物、溴丙烯酰胺分子聚合物、硝基丙烯酰胺分子聚合物、丁烯酰胺分子聚合物、戊烯酰胺分子聚合物,通过对比分析极性和非极性官能团的引入对丙烯酰胺分子链与沥青质分子之间作用机理的影响,改变新生成的具有不同官能团的衍生聚合物的聚合度、控制沥青质分子与新生成的衍生聚合物构成的体系温度,分析官能团极性大小,聚合物分子链聚合度高低、体系温度变化等多种因素对聚合物分子与沥青质分子之间作用机理及影响程度和变化趋势。通过研究发现:溴丙烯酰胺分子聚合物对沥青质分子聚集体的结构影响效果最为显着,在298K温度时就能够使沥青质分子聚集体结构形变增加1781.903%。温度升高,对于引入非极性官能团丙烯酰胺分子链的影响规律和引入极性官能团的对丙烯酰胺分子链的影响规律往往并不一致,其机理在于:非极性官能团引入分子链属于σ电子对π电子的作用,而极性官能团引入分子链属于p电子对π电子的作用,温度变化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电子共轭作用影响程度和趋势并不一致。这种新的分子结构模型分析方法及其研究结果能够与理论预测和逻辑推理结果相一致,从而进一步验证了这种新的结构模型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稳定性与适应性。这种新方法的使用和其研究结果的应用,将十分有利于实际工程应用开发新型原油沥青质沉淀抑制剂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改进研究方向,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试验,降低工程开发成本,对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程斌[9](2016)在《原油和烃源岩中C5-C13轻烃馏分定性定量分析及分子标志物探索》文中提出C5–C13轻烃馏分是原油及烃源岩中烃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分析手段的局限,该部分烃类中C8–C13馏分一直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空白。本博士论文研究借助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建立了原油中C5–C13轻烃馏分的分离分析方法,通过标样共注、标样对比及文献对比共检测C5–C13轻烃馏分中的化合物127个,其中包括:1)对C8–C10轻烃馏分的48个化合物进行定性并计算保留指数;2)验证前人C5–C8、C10–C13轻烃馏分化合物的定性结果,并分别计算C5–C8、C10–C13轻烃馏分中的53个、26个化合物在当前实验条件下的保留指数。自主研制真空球磨振动粉碎-加热解析-氦气吹扫-冷阱捕集-气相色谱在线分析装置,借助该装置建立了烃源岩中C5–C13轻烃馏分的提取分析方法。应用典型原油及烃源岩样品对装置及实验方法进行平行试验,结果表明分析平行性理想。C5–C13轻烃馏分中单萜烃的定性-定量分析表明:在4个大型沉积盆地(塔里木盆地、渤海湾盆地、北部湾盆地、东海盆地)的96件原油样品中普遍存在2,6-二甲基辛烷、2-甲基-3-乙基庚烷、1,1,2,3-四甲基环己烷、反-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1-甲基-3-异丙基苯和1-甲基-4-异丙基苯6种单萜烃,且其含量存在2,6-二甲基辛烷>2-甲基-3-乙基庚烷>1,1,2,3-四甲基环己烷>1-甲基-3-异丙基苯>反-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1-甲基-4-异丙基苯的大小关系。高等植物精油及其催化加氢产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2,6-二甲基辛烷、1,1,2,3-四甲基环己烷、反-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和1-甲基-4-异丙基苯均可由高等植物成因的单萜类化合物演化生成,而2-甲基-3-乙基庚烷和1-甲基-3-异丙基苯则可能具有不同的来源或/及演化途径。根据全油及馏分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类异戊二烯类、甾烷类及藿烷类等生物标志物特征,结合原油样品的地质背景提出:新分子标志物参数C10单萜烷比值(2-甲基-3-乙基庚烷/2,6-二甲基辛烷)可以有效区分海相、陆相成因原油。定量研究揭示,海相、陆相成因原油C10单萜烷比值的差异源于其2-甲基-3-乙基庚烷含量的不同,参数C10单萜烷比值及2-甲基-3-乙基庚烷的含量可以作为判断源岩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新指标:C10单萜烷比值>0.4、2-甲基-3-乙基庚烷含量>3.5 mg/g全油反映偏还原性的沉积环境;C10单萜烷比值<0.3、2-甲基-3-乙基庚烷含量<2.5 mg/g全油反映偏氧化性的沉积环境。该参数对于生标匮乏的轻质油及凝析油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判断十分重要。烷基苯类分子极性高于链烷烃和环烷烃,其在全油样品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中因为具有更高的二维保留时间而与链烷烃和环烷烃完全分离。研究发现,原油样品中普遍存在苯、甲苯及C2–C5烷基苯化合物共43个,其分布受有机质输入、成熟度、沉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C0–C4烷基苯碳数分布、C4烷基苯异构体分布所分别构建的C3-4/C0-2烷基苯比值、(对-+间-)/邻-丙基甲苯和(3,5-+3,4-)/(2,5-+2,4-乙基二甲苯)比值可以有效反映成熟度对烷基苯分布的影响。根据正烷烃、姥鲛烷和植烷、甾烷类、藿烷类等生标特征及全油、馏分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结合样品的地质背景提出:比值1,2,3,5-/1,2,3,4-四甲基苯可有效区分源自偏还原性、偏氧化性沉积环境源岩的原油:前者具有相对较低的1,2,3,5-/1,2,3,4-四甲基苯值(<1.0),后者则具有相对较高的1,2,3,5-/1,2,3,4-四甲基苯值(>1.5)。定量数据表明,两类原油间1,2,3,5-/1,2,3,4-四甲基苯值的差异源于1,2,3,5-四甲基苯含量的不同,即源于偏氧化性沉积环境源岩的原油含有更为丰富的1,2,3,5-四甲基苯。因此,1,2,3,5-/1,2,3,4-四甲基苯可以作为判断源岩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新分子标志物参数。它可以作为C10单萜烷比值之外的另一个判断源岩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新指标。

詹兆文[10](2016)在《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带海相混源油地球化学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总结了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研究现状,指出造成目前油源对比和混源解析的认识不一致的主要问题是油源对比指标和混源解析时端元油的选择引起的。相对常规的一元或二元分析方法,以多元统计学为基础的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同时处理几乎所有的地球化学参数,可以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地质样品。三端元人工混配实验证实:不同类型的原油混合会导致原油性质和组成的复杂变化,混源油中化合浓度随端元贡献率成线性关系,而化合物比值与之成非线性关系。与比值参数相比,浓度数据更适合用于解析混源油。混源油中端元油的个数、端元油贡献率和组分组成可以通过生物标志物浓度数据的交替最小二乘法(ALS-C)分析得到,端元油的生标比值可以通过ALS-C计算的组分数据间接得到。ALS-C解析结果与实验情况相符,误差小于5%,其可靠性与混源油样品集(数据集)中端元油数据的存在与否无关,而主要与混源油的样品数和比例分布有关,可避免从自然样品中预先假定端元油的不确定性。通过地球化学分析证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古生界海相原油是来自于不同烃源岩、不同成熟度原油的混源油。对41个参数(包括全油碳同位素和40个生物标志物浓度数据)ALS分析,计算出三个端元油的贡献比率和化合物组成。端元油组成分析与烃源岩抽提物的相关参数对比认为:端元油1是塔北海相混源油的最小贡献端元,来自寒武-下奥陶统烃源岩生烃早期至生烃高峰阶段,是经历了两期混合和降解的残余物;端元油2是次要贡献端元,来自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生烃早期形成的原油,经历了两期混合和一期降解;端元油3是主要贡献者,来自中、上奥陶统烃源岩高成熟阶段形成的原油,经历了一期混合作用和其它诸如蒸发分馏等次生作用。对来自塔河油田奥陶系、石炭系和三叠系52个原油样品分析,认为其是海相不同沉积相带烃源岩、不同成熟阶段生成原油的混合油。选取原油中38个生物标志物浓度参数,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计算得出三个端元油的贡献比率和组分组成。在实际地质背景基础上,对比分析原油样品与计算端元油组成,认为端元油1来自于寒武-下奥陶统烃源岩的生烃高峰期,而端元油2和3来自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端元油3的成熟度高于端元油2。地质-地化分析认为,塔河油田原油是三期原油充注形成的混合油,第一期充注发生于加里东中晚期,随后发生生物降解;第二期原油充注发生于海西晚期,并与第一次残余油混合后再次经历地壳抬升而受到破坏,第三期原油充注发生在喜马拉雅期,并与前两期的残余油混合。第二期和第三期原油充注方向有两个,即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运移,北部或西北部是油气充注的指向区。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原油主要作横向或短距离纵向运移后混合;而东部地区第三期原油主要作纵向上的长距离运移后混合,早期下部奥陶系储层的混源油藏可能被破坏后向上部储层运移聚集,也有可能是第三期原油与前期原油混合并且发生差异聚集。对比塔河油田混源油与塔北隆起带其它构造混源油的解析结果认为,各自计算的三个端元油具有较好的对应性。有机质类型参数表明两者的端元油1具有相似的生烃母质类型;而两者端元油2和3在生烃母质类型上也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所不同的是,在某些反映沉积环境的萜类生物标志物参数上具有一定的差异,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区域烃源岩沉积相带的差异和原油经历的生物降解等次生作用的程度不同。总之,这两区域混源油的解析结果,具有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即总体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如海相生烃母质、三期充注、两期混合和降解等);在局部存在差异(如端元油的源岩沉积环境相不完全一致)。

二、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原油沥青质的分子结构及其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原油沥青质的分子结构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东营凹陷页岩可动油评价及留烃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2 课题来源及意义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2.3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区域地质背景
    2.1 东营凹陷区域构造背景
    2.2 东营凹陷形成与演化特征
    2.3 东营凹陷构造特征
    2.4 东营凹陷地层特征
    2.5 东营凹陷烃源岩特征
        2.5.1 有机质丰度
        2.5.2 有机质类型
        2.5.3 有机质成熟度
第三章 生烃动力学理论与实验技术
    3.1 化学动力学基础
        3.1.1 基元反应、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
        3.1.2 化学反应速度方程式
        3.1.3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3.1.4 活化能及其对应反应速度的影响
    3.2 生烃动力学模型
        3.2.1 总包反应动力学模型
        3.2.2 串联反应模型
        3.2.3 平行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3.3 生烃动力学模型的适用性及存在问题
        3.3.1 生烃动力学模型的局限性
        3.3.2 生烃动力学模型存在问题
    3.4 生烃动力学热模拟系统
        3.4.1 开放系统
        3.4.2 半封闭系统
        3.4.3 封闭系统
第四章 黄金管高压釜封闭体系生烃动力学研究
    4.1 实验装置
    4.2 实验方法
        4.2.1 提取干酪根
        4.2.2 黄金管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
        4.2.3 产物提取
    4.3 样品地球化学特征
    4.4 产物产率特征
        4.4.1 总烃产率特征
        4.4.2 热解C_1-C_5气态烃和C_6-C_(14)轻烃产率特征
    4.5 干酪根生烃动力学参数
第五章 原油组分分离及组分生成动力学
    5.1 原油族组分分离方法简介
        5.1.1 柱色谱法(Column Chromatography,CC)
        5.1.2 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
        5.1.3 高压液相色谱法
        5.1.4 微型柱色谱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烃源岩留烃实验及留烃机理
    6.1 留烃实验发展
        6.1.1 油气初次运移的研究状况
        6.1.2 有机质留烃实验发展现状
        6.1.3 有机质溶胀实验方法简介
    6.2 有机质溶胀实验方法及实验过程
        6.2.1 质量法
        6.2.2 溶剂的选择
        6.2.3 溶胀实验及原油在残余干酪根的滞留量
    6.3 岩石中有机质组成及性质
        6.3.1 岩石中粘土矿物与有机质
        6.3.2 泥岩中有机质特征
        6.3.3 有机质的物理化学特征
    6.4 无机矿物吸附有机质能力
        6.4.1 东营凹陷矿物含量
        6.4.2 矿物特征
        6.4.3 矿物分离
        6.4.4 矿物表面吸附
    6.5 生烃过程中干酪根结构变化—红外光谱分析
        6.5.1 红外光谱的基本概念
        6.5.2 实验方法
        6.5.3 红外光谱图谱解析
        6.5.4 干酪根红外光谱分析
        6.5.5 结果讨论
    6.6 留烃机理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东营凹陷页岩可动油评价
    7.1 东营凹陷埋藏史
    7.2 东营凹陷烃源岩生留烃史评价
        7.2.1 留烃曲线及动力学参数
        7.2.2 封闭体系下烃源岩留烃史评价
    7.3 东营凹陷页岩油可动油评价
        7.3.1 影响储层原油滞留量参数
        7.3.2 页岩可动油评价模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今后工作建议
        8.3.1 不足之处
        8.3.2 今后的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2)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油气相态研究及控制因素
        1.2.2 油气源对比
        1.2.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资料收集与整理
        1.4.2 取样及实验
        1.4.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1.4.4 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分布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地层特征
        2.1.3 构造演化特征
        2.1.4 断裂特征
    2.2 油气地质特征
        2.2.1 烃源岩特征
        2.2.2 储盖组合特征
        2.2.3 油气藏分布
第3章 烃类相态分类及特征
    3.1 烃类相态分类
    3.2 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
        3.2.1 平面分布特征
        3.2.2 纵向分布特征
    3.3 原油物性特征
        3.3.1 原油族组分及物性分布特征
        3.3.2 原油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3.3.3 原油轻烃及气相色谱特征
        3.3.4 原油饱和烃色谱-质谱特征
        3.3.5 原油芳烃色谱-质谱特征
    3.4 天然气物性特征
        3.4.1 不同区域天然气组分特征
        3.4.2 不同层位天然气组分特征
        3.4.3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3.5 地层水物性特征
        3.5.1 地层水组成特征
        3.5.2 地层水分布特征
第4章 油气成因及来源
    4.1 古城地区天然气成因及来源
        4.1.1 天然气组分特征
        4.1.2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4.1.3 基于地化分析天然气成因与来源
        4.1.4 基于地质特征分析天然气成因与来源
    4.2 塔中地区原油来源
        4.2.1 模拟实验
        4.2.2 重新厘定油源对比指标
    4.3 塔中地区天然气成因及来源
        4.3.1 烃类气体来源
        4.3.2 非烃气体来源
第5章 油气相态影响因素
    5.1 烃源岩类型及热演化
    5.2 气侵作用
        5.2.1 气侵作用的识别及定量
        5.2.2 油气性质对气侵作用的响应
        5.2.3 东西部气侵作用差异
        5.2.4 气侵来源
    5.3 生物降解作用
    5.4 原油裂解和TSR作用
    5.5 油气充注期次
        5.5.1 塔中地区油气充注期次
        5.5.2 古城地区油气充注期次
第6章 油气分布主控因素
    6.1 油气垂向运移影响因素
        6.1.1 塔中地区断裂
        6.1.2 古城地区断裂
        6.1.3 盖层
    6.2 油气侧向运移影响因素
        6.2.1 塔中地区油气侧向运移
        6.2.2 古城地区油气侧向运移
    6.3 储层对油气分布影响
        6.3.1 塔中地区储层
        6.3.2 古城地区储层
    6.4 油气成藏过程
    6.5 油气成藏模式
        6.5.1 塔中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6.5.2 古城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含油气盆地深部油气藏石油地质特征与烃类热稳定性
        1.1.1 含油气盆地深部油气藏石油地质特征
        1.1.2 含油气盆地深部油气藏烃类热稳定性
    1.2 塔里木盆地深部油气藏勘探、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塔里木盆地深部油气藏勘探现状
        1.2.2 塔里木盆地深部油气藏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深部油气藏研究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
        1.3.1 储层、盖层及储盖组合特征
        1.3.2 圈闭及油气藏特征
        1.3.3 断裂带分布特征
        1.3.4 油源研究
        1.3.5 存在主要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2 顺北地区深层原油样品基本特征与实验
    2.1 原油基本物性特征
    2.2 原油分离与仪器测试
        2.2.1 族组成分离
        2.2.2 全油轻烃、饱和烃及芳香烃气相色谱分析
        2.2.3 全油轻烃、饱和烃及芳香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2.2.4 全油轻烃及正构烷烃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分析
3 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3.1 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3.1.1 正构烷烃与类异戊二烯烃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3.1.2 萜烷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3.1.3 甾烷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3.2 原油轻烃分子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3.3 原油芳烃分子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3.3.1 烷基苯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3.3.2 烷基萘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3.3.3 烷基菲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3.3.4 烷基二苯并噻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3.4 小结
4 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4.1 原油轻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4.1.1 轻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4.1.2 轻烃分子组成与单体碳同位素指示意义
    4.2 原油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4.3 小结
5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及深层原油正构烷烃的碳-氢同位素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源对比工作动态
        1.2.2 催化加氢热解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2.3 单体氢同位素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2.1 样品与方法
        2.1.1 样品
        2.1.2 实验方法
    2.2 抽提产物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2.2.1 链烷烃分布特征
        2.2.2 萜烷类分布特征
        2.2.3 甾烷类分布特征
    2.3 催化加氢热解产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2.3.1 可靠性分析
        2.3.2 催化加氢热解产物地球化学特征
    2.4 碳-氢同位素特征
        2.4.1 碳同位素特征
        2.4.2 氢同位素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1 样品与方法
        3.1.1 样品
        3.1.2 实验方法
    3.2 抽提产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2.1 链烷烃分布特征
        3.2.2 萜烷类分布特征
        3.2.3 甾烷类分布特征
    3.3 催化加氢热解产物地球化学特征
    3.4 碳-氢同位素特征
        3.4.1 碳同位素
        3.4.2 氢同位素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塔中地区深层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4.1样品与实验
    4.2 轻烃组成特征
        4.2.1 成熟度评价
        4.2.2 运移分馏作用评价
        4.2.3 生物降解作用评价
    4.3 饱和烃与芳烃组成特征
    4.4 正构烷烃单体碳-氢同位素
        4.4.1 碳同位素
        4.4.2 氢同位素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油源对比综合讨论
    5.1 链烷烃分布特征讨论
    5.2 烃源岩干酪根碳同位素特征
    5.3 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
        5.3.1 中-下寒武统烃源岩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
        5.3.2 奥陶系烃源岩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
        5.3.3 塔中轻质油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
    5.4 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联合分析
第6章 论文主要结论及创新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原油中C3-C5烷基苯的地球化学意义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支持
        1.1.1 选题依据
        1.1.2 项目支持
    1.2 选题相关研究现状
        1.2.1 原油中烷基苯的检测与定性
        1.2.2 原油中烷基苯的分布与来源
        1.2.3 原油中烷基苯的应用
        1.2.4 原油中全二位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样品预处理与实验方法
        1.5.1 样品预处理
        1.5.2 实验分析
    1.6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原油样品分布与地球化学特征
    2.1 原油样品分布
    2.2 塔里木盆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2.3 北部湾盆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2.4 松辽盆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第3章 原油中C_3-C_5烷基苯的检测与定性
    3.1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质谱分析
    3.2 原油中C_3-C_5烷基苯的检测
    3.3 原油中C_3-C_5烷基苯的定性
第4章 原油中C_3-C_5烷基苯的分布与来源
    4.1 原油中烷基苯总量组成特征
    4.2 原油中苯、甲苯含量以及C2烷基苯组成特征
    4.3 原油中C_3烷基苯含量组成特征
    4.4 原油中C_4烷基苯含量组成特征
    4.5 原油中C_5烷基苯含量组成特征
    4.6 原油中烷基苯的来源
第5章 原油中C_3-C_5烷基苯的分子标志物参数探索
    5.1 分子标志物参数MiPBr1和MiPBr2的建立及应用
        5.1.1 分子标志物参数MiPBr1和MiPBr2用于判识原油有机质来源
        5.1.2 次生改造对MiPBr1和MiPBr2比值的影响
        5.1.3 热演化对MiPBr1和MiPBr2比值的影响
    5.2 分子标志物参数 1,2,4,5-/1,2,3,4-四甲基苯的建立及应用
        5.2.1 1,2,4,5-/1,2,3,4-四甲基苯用于判识源岩的沉积环境
        5.2.2 次生改造对 1,2,4,5-/1,2,3,4-四甲基苯比值的影响
        5.2.3 热演化对 1,2,4,5-/1,2,3,4-四甲基苯比值的影响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与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1 油气多相态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1.3.2 不同相态油气源精细对比研究现状
        1.3.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过程研究现状
        1.3.4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以及主要结论与认识
        1.6.1 资料收集与整理
        1.6.2 取样与实验
        1.6.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1.6.4 取得的主要结论与认识
第2章 塔中地区区域地质概况与地质背景
    2.1 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构造演化
        2.1.3 沉积地层分布
    2.2 石油地质特征
        2.2.1 烃源岩特征
        2.2.2 储-盖特征
        2.2.3 油气勘探现状
第3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划分及其分布
    3.1 烃类相态类型划分标准
    3.2 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
        3.2.1 平面分布特征
        3.2.2 纵向分布特征
    3.3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3.3.1 烃类气体组分特征
        3.3.2 非烃气体组分特征
        3.3.3 烃类组分碳同位素特征
        3.3.4 天然气成熟度特征
    3.4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3.4.1 原油物性特征与族组分特征
        3.4.2 原油碳同位素特征
        3.4.3 原油气相色谱特征
        3.4.4 原油色谱-质谱特征
第4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成因与来源
    4.1 天然气烃类组分成因与来源
        4.1.1 成因类型判别
        4.1.2 成因来源分析
    4.2 天然气非烃气体成因来源
        4.2.1 H_2S成因及来源
        4.2.2 CO_2 成因及来源
        4.2.3 N_2 成因及来源
    4.3 原油的成因与来源
        4.3.1 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
        4.3.2 全油碳同位素对比
        4.3.3 单体烃碳同位素对比
        4.3.4 地质条件分析
第5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烃类多相态的控制因素及形成机制
    5.1 烃源岩母质类型与成熟度
    5.2 生物降解作用
    5.3 原油热裂解和TSR作用
    5.4 油气多期充注
    5.5 气侵作用
        5.5.1 气侵作用的地质条件
        5.5.2 气侵作用识别与证据
第6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成藏特征
    6.1 油气垂向运移控制因素
        6.1.1 断裂控制油气的长距离运移
        6.1.2 源储接触关系控制油气的短距离运移
        6.1.3 盖层控制油气垂向运移的层位
        6.1.4 油气垂向运移的综合控制作用
    6.2 油气侧向运移控制因素
        6.2.1 构造背景控制油气的侧向运移方向
        6.2.2 不整合面、渗透性输导层与断裂构成油气侧向运移通道
        6.2.3 油气侧向运移的综合控制作用
    6.3 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6.3.1 海平面升降旋回控制油气的垂向聚集层位
        6.3.2 优质储层展布控制油气的平面分布
    6.4 油气藏调整改造
    6.5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成藏模式
        6.5.1 凝析气藏
        6.5.2 油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大分子结构和氢同位素分析的热解方法及其在塔里木盆地油气成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和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热模拟实验
        1.2.2 有机大分子的结构单元
        1.2.3 生物标志化合物
        1.2.4 同位素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沥青质键合态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的测定方法
    2.1 两种洗脱 5? 分子筛吸附正构烷烃方法的对比研究
        2.1.1 问题提出与意义
        2.1.2 样品与实验
        2.1.3 结果与讨论
        2.1.4 小结
    2.2 沥青质键合态正构烷烃的氢同位素测定方法研究
        2.2.1 样品和实验
        2.2.2 结果与讨论
        2.2.3 小结
第3章 不同类型有机质的离线两阶段热化学降解
    3.1 封闭体系快速高温热解方法的研究
        3.1.1 样品和实验
        3.1.2 结果与讨论
        3.1.3 小结
    3.2 有机质的离线两阶段热化学降解
        3.2.1 问题提出与意义
        3.2.2 样品和实验
        3.2.3 结果与讨论
        3.2.4 小结
第4章 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的地球化学研究
    4.1 问题提出与意义
    4.2 样品和实验
        4.2.1 样品和预处理过程
        4.2.2 仪器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全油色谱
        4.3.2 饱和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4.3.3 芳烃化合物的组成分布
        4.3.4 原油中正构烷烃的单体碳-氢同位素
        4.3.5 沥青质中正构烷烃的单体碳-氢同位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志留系沥青砂中不溶固体有机质的结构特征与成因
    5.1 问题提出与意义
    5.2 样品和实验
        5.2.1 样品信息和预处理实验
        5.2.2 不溶固态有机质的分离与纯化
        5.2.3 离线封闭体系下的热化学降解
        5.2.4 仪器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溶固态有机质的含量、元素与同位素组成特征
        5.3.2 不溶固态有机质的结构表征
        5.3.3 不溶固态有机质的热解产物
        5.3.4 不溶固态有机质的成因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论文主要结论及创新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丙烯酰胺及其衍生聚合物对原油沥青质结构影响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原油沥青质分子结构模型构建及其结构变化影响因素研究
    2.1 原油沥青质结构模型研究进展
    2.2 原油沥青质分子结构模型构建
        2.2.1 温度为298K和498K时沥青质分子结构模型的构建
    2.3 原油沥青质结构变化影响因素
        2.3.1 化学组成变化
        2.3.2 物理因素变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丙烯酰胺及其衍生聚合物对原油沥青质结构影响机理研究
    3.1 丙烯酰胺聚合物对原油沥青质结构影响和机理研究
        3.1.1 丙烯酰胺聚合物与原油沥青质分子结构模型构建和机理研究
        3.1.2 丙烯酰胺聚合物对原油沥青质结构影响分析
    3.2 氯丙烯酰胺聚合物对原油沥青质结构影响和机理研究
        3.2.1 氯丙烯酰胺聚合物与原油沥青质分子结构模型构建和机理研究
        3.2.2 氯丙烯酰胺聚合物对原油沥青质结构影响分析
    3.3 溴丙烯酰胺聚合物对原油沥青质结构影响和机理研究
        3.3.1 溴丙烯酰胺聚合物与原油沥青质分子结构模型构建和机理研究
        3.3.2 溴丙烯酰胺聚合物对原油沥青质结构影响分析
    3.4 硝基丙烯酰胺聚合物对原油沥青质结构影响和机理研究
        3.4.1 硝基丙烯酰胺聚合物与原油沥青质分子结构模型构建和机理研究
        3.4.2 硝基丙烯酰胺聚合物对原油沥青质结构影响分析
    3.5 丁烯酰胺聚合物对原油沥青质结构影响和机理研究
        3.5.1 丁烯酰胺聚合物与原油沥青质分子结构模型构建和机理研究
        3.5.2 丁烯酰胺聚合物对原油沥青质结构影响分析
    3.6 戊烯酰胺聚合物对原油沥青质结构影响和机理研究
        3.6.1 戊烯酰胺聚合物与原油沥青质分子结构模型构建和机理研究
        3.6.2 戊烯酰胺聚合物对原油沥青质结构影响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9)原油和烃源岩中C5-C13轻烃馏分定性定量分析及分子标志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支持
        1.1.1 选题依据
        1.1.2 项目支持
    1.2 选题相关研究现状
        1.2.1 原油中轻烃馏分的定性定量研究
        1.2.2 岩石中轻烃馏分的分离分析
        1.2.3 轻烃馏分的成因与地球化学应用
        1.2.4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在原油分析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样品描述
    2.1 标样
    2.2 原油样品
        2.2.1 塔里木盆地原油样品
        2.2.2 渤海湾盆地原油样品
        2.2.3 北部湾盆地原油样品
        2.2.4 东海盆地原油样品
    2.3 高等植物精油样品
第3章 样品预处理与仪器分析
    3.1 样品预处理
        3.1.1 标样
        3.1.2 原油样品
        3.1.3 高等植物精油样品
    3.2 仪器分析
        3.2.1 气相色谱分析(GC)
        3.2.2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
        3.2.3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GC×GC-TOFMS)
    3.3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稳定性检测
    3.4 原油保存过程中轻烃馏分的挥发验证
第4章 原油中C_5–C_(13)轻烃馏分的检测定性
    4.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2 C_5–C_(13)轻烃馏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检测
        4.2.1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工作原理
        4.2.2 C_5–C_(13)轻烃馏分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方法
    4.3 标样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定性结果
        4.3.1 单一标样的定性
        4.3.2 混合标样的定性
    4.4 C_5–C_(13)轻烃馏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定性结果
        4.4.1 C_5–C_8轻烃馏分的分离定性
        4.4.2 C_8–C_(10)轻烃馏分的分离定性
        4.4.3 C_(10)–C_(13)轻烃馏分的分离定性
第5章 烃源岩中C_5–C_(13)轻烃馏分的提取分析
    5.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5.2 装置组成及工作原理
    5.3 装置分析实验方法及操作流程
    5.4 装置分析平行性检测
    5.5 装置应用初探
    5.6 装置局限性与改进
第6章 原油中单萜烃的分布及地球化学意义
    6.1 原油中单萜烃的研究进展
    6.2 原油中单萜烃的检测定性
    6.3 原油中单萜烃的来源与演化-高等植物精油催化加氢模拟实验
    6.4 分子标志物参数C_(10)单萜烷比值的建立及地球化学意义
        6.4.1 原油样品及其地质-地球化学背景
        6.4.2 C_(10)单萜烷比值用于区分海、陆相成因原油
        6.4.3 C_(10)单萜烷比值用于指示源岩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
        6.4.4 原油次生改造作用对C_(10)单萜烷比值的影响
        6.4.5 C_(10)单萜烷比值指示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验证
第7章 原油中C_0–C_5烷基苯的分布及地球化学意义
    7.1 原油中C_0–C_5烷基苯的研究进展
    7.2 原油中C_0–C_5烷基苯的检测定性
    7.3 原油样品及其地质-地球化学背景
        7.3.1 渤海湾盆地原油样品
        7.3.2 北部湾盆地原油样品
        7.3.3 塔里木盆地原油样品
    7.4 结果与讨论
        7.4.1 烷基苯的分布与来源
        7.4.2 次生改造作用对样品中烷基苯分布的影响
        7.4.3 热演化对原油中烷基苯分布的影响
        7.4.4 分子标志物参数 1,2,3,5-/1,2,3,4-四甲基苯的建立及应用
        7.4.5 1,2,3,5-/1,2,3,4-四甲基苯指示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验证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带海相混源油地球化学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论文纲要及工作量
        一、论文纲要
        二、实物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混源油的分类与研究
        一、混源油分类与形成
        二、混源油研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塔里木盆地演化的特殊性
    第三节 塔里木盆地海相烃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一、烃源岩形成环境及分布
        二、沉积有机相
        三、有机质丰度与类型
        四、烃源岩演化
        五、烃源岩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第四节 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油源识别
        一、油源对比研究现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化学计量法解析混源油的方法验证
    第一节 化学计量法简介
        一、主成分分析(PCA)
        二、层次聚类分析(HCA)
        三、交替最小二乘法(ALS)
    第二节 实验设计及过程
        一、实验目的及步骤
        二、仪器分析
        三、重现性分析
    第三节 实验结果分析
        一、混源油中地球化学参数的变化
        二、混源油分类对比
        三、混源油端元解析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塔北隆起带海相混源油解析
    第一节 塔北隆起石油地质背景
        一、塔北地区构造形成与演化
        二、塔北地区海相油藏地质研究
        三、塔北地区海相油油源研究
    第二节 样品与实验
        一、研究目的
        二、样品与实验
    第三节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一、原油宏观组成
        二、原油链烷烃组成与分布
        三、生物标志物组成与分布
        四、芳烃化合物分布与组成
    第四节 原油混源的地球化学证据
        一、25-降藿烷与原油色谱指纹
        二、不同类型的成熟度参数
        三、全油与族组成碳同位素
        四、PCA因子分布图
    第五节 混源油化学计量学解析
        一、塔北混源油解析
        二、端元油的特征
        三、端元油的地质意义
    第六节 三期充注、两期混合和降解的地质模型
    第七节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塔河油田混源油解析
    第一节 塔河油田地质概况
        一、构造-沉积演化
        二、石油地质特征
        三、主要的石油地质问题
    第二节 样品与实验
        一、研究目的
        二、样品分布
        三、实验分析
        四、数据处理
    第三节 塔河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一、原油宏观组成特征
        二、原油色谱指纹特征
        三、生物标志物组成与分布
        四、芳烃化合物组成与分布
        五、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
    第四节 塔河原油地球化学解析
        一、生烃母质
        二、成熟度
        三、生物降解与混合
        四、混源比例计算
        五、端元油解析
    第五节 塔河油田混源油形成
        一、充注及混合时间分析
        二、端元贡献程度及分布
        三、原油充注运移方向
        四、混源油形成模式
    第六节 塔北隆起与塔河油田原油的讨论
        一、原油地球化学性质的异同
        二、端元油组成比较
        三、端元油贡献比较
        四、原油混合模式比较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主要认识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原油沥青质的分子结构及其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东营凹陷页岩可动油评价及留烃机理[D]. 孙佳楠.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2]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D]. 周肖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3]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D]. 孔丽姝. 浙江大学, 2020(02)
  • [4]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及深层原油正构烷烃的碳-氢同位素特征[D]. 朱信旭.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9(07)
  • [5]原油中C3-C5烷基苯的地球化学意义探讨[D]. 蒙炳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6]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与成藏特征研究[D]. 王阳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7]大分子结构和氢同位素分析的热解方法及其在塔里木盆地油气成因中的应用研究[D]. 陈莎莎.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7(09)
  • [8]丙烯酰胺及其衍生聚合物对原油沥青质结构影响和机理研究[D]. 严九洲.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5)
  • [9]原油和烃源岩中C5-C13轻烃馏分定性定量分析及分子标志物探索[D]. 程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2)
  • [10]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带海相混源油地球化学解析[D]. 詹兆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6(08)

标签:;  ;  ;  ;  ;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原油沥青质分子结构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