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结肠癌手术前后的护理

68例结肠癌手术前后的护理

一、68例结肠癌手术前后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胡洁蔓[1](2021)在《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其实证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结直肠外科广泛开展,患者住院时间显着缩短。直肠癌临时造口多为回肠造口,造口排泄物稀薄量大且腐蚀性强,造口护理难度大。如何让临时造口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造口护理技术成为当前临床造口护理工作的难点。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临时造口还纳后,大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肠功能障碍,降低其术后生活质量。目前,关于造口护理的实践和研究均集中在造口建立期,尚缺乏还纳后患者的护理方案。研究目的:描述并分析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在造口建立期和造口还纳期两个阶段的支持性护理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支持性护理需求状况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系统检索、评价和汇总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造口建立期和还纳期护理循证证据;构建《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方法:本研究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理论框架,按照患者需求、证据综合、证据传播、证据应用4个环节开展研究。1.患者需求:采用混合方法研究中的会聚平行混合方法对造口建立期和造口还纳期两个阶段临时造口患者进行需求分析。分别对造口建立期和造口还纳期两个阶段临时造口患者开展同期的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在定量研究部分,分别对长春市两所三甲医院行ERAS理念下直肠癌根治术和临时造口术的造口建立期患者,以及行造口还纳术的造口还纳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简版癌症支持性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和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还纳期患者调查问卷还包括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评分量表。在质性研究部分,采用最大差异抽样法选取造口建立期和还纳期两个阶段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根据事先设计的访谈提纲进行半结构化深入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整合。2.证据综合:采用系统检索的方法对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对符合纳入排除条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内容分析,提取和总结相关证据并对证据进行分级和推荐强度划分,最终形成最佳实践信息册或总结。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原始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总结归纳。3.证据传播:基于前期对造口建立期和还纳期两阶段患者需求分析的结果,以及关于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造口建立期护理循证证据的最佳实践信息册和还纳期护理相关文献系统评价结果,构建《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通过邀请临床一线护理专家开展专家会议法对该方案初稿进行修订形成终稿。4.证据应用:通过在吉林省两所三甲医院开展前瞻性同期类实验研究,一所医院采用上述护理方案,另一所采用ERAS理念下常规护理方案,并在患者造口术后1个月、3个月和9个月继续对患者进行持续随访评估以评价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1.患者需求:造口建立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生活质量总分中位数为68,四分位间距为19.75,且都有着广泛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其中信息需求、支持需求和心理需求得分最高,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是57.95(47.73)、50.00(50.00)和47.50(40.00)。该阶段患者信息需求主要包括造口护理相关信息和癌症治疗相关信息,支持需求主要为获得医疗团队的支持。自卑、无力感、内疚和担忧是该阶段患者主要的心理问题。造口还纳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生活质量总分中位数为95,四分位间距为35,略好于造口建立期患者。信息需求和支持需求是该阶段患者得分最高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内容,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是72.73(36.36)和40.00(45.00)。该阶段患者信息需求主要包括管理症状的方法和疾病的预后相关信息,支持需求包括医疗团队的支持和同伴支持。2.证据综合阶段:通过对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和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指南和系统评价进行文献检索,最终分别纳入指南文献5篇和系统评价7篇,以及指南文献9篇和系统评价3篇。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汇总以及专家小组的论证,最终形成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和造口建立期护理最佳实践信息册。因缺乏造口还纳期护理指南,对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原始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并总结归纳出9个方面的系统评价结果。3.证据传播阶段: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经研究小组反复讨论,构建了《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包括护理原则、造口两阶段护理子方案以及并发症预防和护理子方案三个部分。通过专家论证法将该方案进行简化和修订,形成终稿,包括护理原则、造口建立期护理方案和造口还纳期护理方案三个部分,造口建立期护理方案和造口还纳期护理方案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延续性护理三个方面。4.证据应用阶段:除社会家庭状况维度外,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其他维度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除在性需求维度外,干预组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造口还纳时间以及LARS的严重程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论:1.ERAS理念下造口建立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支持性护理需求程度较高,其中信息需求特别是造口护理和癌症治疗相关信息以及获得医疗团队的支持是该阶段患者最主要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内容。2.ERAS理念下造口还纳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支持性护理需求程度较高,其中信息需求特别是管理症状的方法和疾病的预后相关信息以及获得医疗团队和同伴的支持是该阶段患者最主要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内容。3.构建的《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应用于我国结直肠ERAS临床情境中具有一定有效性和可行性,值得推广并为临床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王一同[2](2021)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恶性腹水是晚期结肠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西医目前主要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全身化疗或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等方法,但恶性腹水患者多为肿瘤晚期,经过多程放、化疗治疗,体质较差,再次化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降低,且恶性腹水多为血性,无法大量置管引流,使腹胀、喘憋等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需探索更为温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腹腔灌注,可避免口服汤药引起的胃肠不适,副反应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恶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本团队致力于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研究多年,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有一定的疗效,庄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有效率为66.42%;杨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对于恶性胸水有效率为60.00%;袁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于消化系统肿瘤来源恶性腹水有效率为75.4%,疗效更好,但前期研究对于不同癌种患者分层后病例数较少,未进行具体分层讨论。恶性腹水的生成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本团队前期基础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能够降低恶性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使腹水颜色变浅,推测华蟾素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干预恶性腹水的生成。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近年来提出的全新肿瘤血管新生模式,可能与传统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共同促进恶性腹水的生成。既往多数研究关注在华蟾素对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的影响,鲜有研究探究华蟾素对VM形成的影响。研究目的临床部分:明确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对于结肠癌这一单一病种来源的恶性腹水的疗效及该治疗方法对应的优效人群特征,以期为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提供更为个体化的临床指导。实验部分:由临床现象探索内在机制。以VM为新切入点,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VM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从而更为全面地从肿瘤血管新生角度阐述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临床部分:采用单臂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行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患者临床资料,从腹水量控制率、腹水质改善率、KPS评分改善情况及患者生存期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评价安全性。进一步对比不同因素(如肿瘤原发病特点、转移情况、整体及局部中医辨证分型、合并全身治疗等)对疗效的影响,从中筛选优效病例,总结优效人群特征。实验部分:(1)采用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法建立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观察造模前后及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前后裸鼠一般体征、体重、腹围、腹水量、腹水红细胞数量及腹腔转移瘤瘤重等。(2)采用CoCl2化学诱导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缺氧模型;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3)采用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通过PAS-CD31组织化学与免疫组化双染法显示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VM的形成;显微镜下计数VM形成数目,观察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体外VM形成的影响。(4)采用RT-qPCR、Western-blot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 HCT116 细胞 VM 形成相关靶点 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临床部分:(1)腹水量疗效评价:研究共纳入135例患者。灌注后腹围较灌注前显着减小(P<0.01);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56例,合计有效83例,无效52例,总有效率61.5%。(2)腹水质疗效评价:灌注后腹水红细胞数、腹水肿瘤标记物、腹水乳酸脱氢酶水平较灌注前显着下降(P<0.01);腹水红细胞较治疗前下降≥25%者94例,总有效率74.0%;腹水肿瘤标记物较灌注前下降≥25%者70例,总有效率55.1%,其中CEA、CA199、CA724水平下降显着,铁蛋白水平较灌注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下降≥25%者50例,总有效率39.4%。(3)KPS评分疗效评价:灌注后KPS评分较灌注前显着提高(P<0.01);较治疗前提高者41例,较治疗前稳定者82例,较治疗前减少者12例。(4)生存情况疗效评价:纳入患者截至末次随访,仍存活者2例,腹水生存期为1~31个月,平均腹水生存期5.66±4.59个月,中位腹水生存期4.00个月;腹水1年生存率为9.6%,2年生存率为3.7%,未见大于3年生存者。(5)安全性评价:出现不良反应者27例,占比20.0%,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10例)、发热(11例)、恶心呕吐(3例)、腹泻(3例),多可耐受或对症治疗后可较快缓解,为1级轻度不良反应。未见由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及心电图改变,未见腹腔感染、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良好。(6)短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对于男性、有饮酒史、左半结肠、灌注前血液NLR≤2.81、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血性腹水、全身辨证含瘀毒证,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量控制方面疗效更好,其中结肠癌位置、腹水性质、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是影响腹水量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有饮酒史、无肝转移、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颜色改善方面疗效更好,其中肝转移、胆红素升高、腹水性质、局部辨证为影响腹水颜色改善率的独立预后因素。(7)长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有家族史、左半结肠、无肝转移、无脑转移、转移部位≤2个、灌注前无血中乳酸脱氢酶升高、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无不良反应及腹水量得到控制的患者腹水生存期更长,但与外部研究结果对比生存期未见明显延长。实验部分:(1)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可建立较为稳定的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可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2)华蟾素注射液腹腔注射可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生成、降低腹水中红细胞数目,抑制结肠癌腹腔转移瘤的生成。(3)缺氧微环境可促进结肠癌HCT116细胞迁移、侵袭,增强体外VM的形成能力。(4)华蟾素注射液可逆转缺氧对HCT116细胞造成的不良影响,抑制其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体外VM的形成。(5)缺氧微环境可上调HCT116细胞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后可抑制HIF-1α、VEGF、MMP2、VE-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对MMP9 mRNA及蛋白未见显着影响。研究结论临床部分:(1)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可有效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产生,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提高KP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2)左半结肠癌、无肝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的患者是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优效人群,通过人群特征初步筛选后用药可提高临床疗效。实验研究: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可能与其逆转肿瘤缺氧微环境,下调HIF-1α、VEGF、MMP2、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体内、体外VM的形成,同时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腹腔侵袭有关。

杨繁[3](2021)在《温针灸治疗结直肠癌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通过温针灸治疗结直肠癌癌因性疲乏患者,探讨温针灸治疗对癌因性疲乏的疗效,以及对外周血象、免疫指标的影响,综合评价温针灸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本研究试验对象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门诊及住院病房收治的68例癌因性疲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温针灸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予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温针灸组予温针灸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每周3次(周二、四、六各一次),统计疲乏量表评分、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外周血象、免疫指标的变化。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研究结果:温针灸组治疗后PF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降低疲乏程度效果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FS评分降低不明显(P>0.05)。KPS评分方面,治疗后温针灸组KPS评分明显提高(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KPS评分提高水平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KPS评分治疗前后升高不明显(P>0.05)。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温针灸组各证候积分治疗后得到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证候积分降低不明显(P>0.05),治疗后温针灸组各证候积分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象方面,温针灸组治疗后WBC、RBC、HGB、淋巴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且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外周血象指标无明显改变。免疫指标方面,除CD8+外,温针灸组CD3+、CD4+、NK等免疫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升高明显(P<0.05),对照组各免疫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温针灸治疗可大幅降低结直肠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疲乏量表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可明显提高KPS评分,有效缓解疲乏症状,同时对升高外周血象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均有较好的效果。

秦文钰[4](2020)在《中医药干预下改善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预后的定量与定性研究》文中提出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而术后的复发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在结直肠癌术后可以发挥重要的抗复发转移作用,前期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课题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提高结直肠癌术后根治率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1年以上的辨证论证汤剂治疗可降低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转移复发率,但对于不同时限内累计服药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未进一步明确。前期国家“十二五”课题扶正法(健脾补肾法)减少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转移复发的队列研究,结果显示中医经方的使用与更长的无病生存期和更低的复发转移率相关,但由于仅达到一年随访完成时间,尚未得出生存期的远期观察结论。通过对早中期结直肠癌术后中医药抗复发转移的研究进展,及定性研究在结直肠癌防治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发现目前关于发挥抗复发转移作用的中药治疗时间,及影响预后的人文因素(如生活方式及心理干预等)的相关研究较少。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展开关于中医药干预下改善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预后的定量与定性研究,更深入地探讨中医药抗复发转移的作用及其他影响预后的因素,以期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改善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预后提供更充分的依据。本文第一部分为队列研究再随访,在前期课题基础上,探讨中医药减少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发挥抗复发转移作用的中药治疗时间。同时为了探索除了接受中医治疗之外其他有助于预后改善的相关因素,选择了其中预后较好的患者进行第二部分定性研究,运用定性访谈的方法,从患者角度了解接受中医治疗、生活方式改变及心理干预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一、中医药干预下减少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队列研究再随访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减少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延长无病生存期的作用,探讨发挥抗复发转移作用的中药治疗时间。方法:基于前期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课题扶正法(健脾补肾法)减少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转移复发的队列研究200例患者进行再随访。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以常规治疗后服用中药达3个月作为暴露因素,常规治疗后服用中药3个月以上的病例归为中西医队列,不足3个月的病例归为西医队列。随访截止至2020年1月中旬,回顾性分析术后1、2、3年复发转移率及无病生存期。结果:1 入组及随访情况共入组200例患者,其中西苑医院于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完成100例患者入组,6例因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误纳入及失访予以剔除,其余94例患者均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接受中医药治疗。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完成100例患者入组,8例因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误纳入及失访予以剔除,其余92例患者中17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接受中医药治疗,75例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以常规治疗后服用中药达3个月作为暴露因素,常规治疗后服用中药3个月以上的94例病例归为中西医队列,不足3个月的92例病例归为西医队列。截止至2020年1月中旬,中位随访时间为50.8月(47.3-56.6月),共5例失访,失访率2.68%,186例患者均完成术后1年随访,179例患者完成术后2年随访,除5例失访及6例未规律复查,不能确定有无复发转移的患者,余175例患者已完成术后3年随访。127例完成术后4年随访,29例完成术后5年随访。2 基线资料中西医队列与西医队列在性别、年龄、家族史、疾病部位、分化程度、分期、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放化疗情况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 两队列复发转移情况截止至末次随访2020年1月中旬,186例患者中共有37例出现复发转移,其中中西医队列14例,西医队列23例。术后1、2、3年中西医队列复发转移率均低于西医队列,中西医队列术后1、2、3 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 3.19%(3/94)、9.78%(9/92)、12.36%(11/89),西医队列术后1、2、3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6.52%(6/92)、21.84%(19/87)、24.42%(21/86)。术后1年内两队列复发转移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3年内两队列复发转移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队列中75例完成术后4年随访,术后4年内共13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26例完成术后5年随访,术后5年内共14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西医队列中52例完成术后4年随访,术后4年内共23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3例完成术后5年随访,术后5年内共23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4两队列无病生存期经Log-rank检验,两队列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约9个月以后两队列生存曲线开始出现差异,中西医队列的生存率下降趋势较西医队列缓慢。5预后因素分析为探讨影响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预后的因素,对186例病例使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疾病分期、是否有阳性淋巴结、累计服药时间(以6个月为界、以12个月为界)对预后有影响(P<0.05);而性别、年龄、部位归属、分化程度、淋巴结清扫是否少于12个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进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示:在控制分期及有无阳性淋巴结等因素后,累计服药时间(以12个月为界)仍是能够独立影响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无病生存期的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0.417(CI:0.188~0.923)),且服药时间是保护因素,当服药时间达到12个月以上时,可显着影响预后,而疾病分期、是否有阳性淋巴结未显示与大肠癌根治术后预后显着相关。针对术后不同时间内累计服药时间进行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术后两年内服药时间达18个月以上患者的复发转移风险明显低于服药时间小于18个月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0.126(CI:0.017~0.925)),术后三年内服药时间达18个月以上患者的复发转移风险明显低于服药时间小于18个月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0.146(CI:0.035~0.611)),两组HR值相比,术后两年内服药达18个月HR值更小,说明术后两年内服药时间达到18个月以上对减少复发转移,延长无病生存时间更有保护作用。结论:1、常规治疗后中医治疗达3个月以上可降低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率,延长无病生存时间。2、当术后两年内连续服中药达18个月以上时可能可以明显发挥抗复发转移的作用。二、中医药干预下改善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定性研究目的:运用定性访谈的方法,从患者角度了解改善预后的因素,希望了解接受中医综合治疗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对自己得病原因的认识、对中医的认识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做出的生活方式改变,以期深入探讨相关因素与治疗结局之间的关系,并发现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可以使患者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总结与反思,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改善预后,从治疗中获益。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方法,选取13位研究一中西医结合队列无病生存期大于4年的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根据事先拟定的访谈提纲对患者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将录音资料转录为文字稿,应用框架分析法进行分析,反复阅读文字稿并进行标识和编码,经归纳产生主题和副主题,并使用定性分析软件进行辅助分析。结果:患者提及比较多的有助于改善术后预后的因素,主要有三大方面:生活方式、心态以及接受中医治疗。大部分患者在生病前有不良生活方式,这其中包括饮食、烟酒、运动、工作、情绪等方面,生病后患者通过自我反省及家人朋友、大夫的建议,能够坚持改变一部分不良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积极接受中医治疗,坚持服用中药,增强体质的同时,良好的疗效也增强了患者面对疾病的信心,再加上患者本身乐观的心态与家人朋友、大夫的鼓励,患者能够积极面对疾病,摆正心态,有助于疾病的预后改善,同时使患者更好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结论:良好的疗效是中医治疗带给患者信心的主要来源,通过改善症状、客观指标及增强体质,增强了患者坚持中医治疗,促进疾病恢复的信心。而在临床治疗中,不仅需要关注疾病本身,也应该关注到患者及家属,了解患者生活方式,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克服对疾病的恐惧,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患者坚持中医治疗的信心,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干预以更好地促进预后的改善。

孙立巧[5](2020)在《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癌痛是肿瘤患者最大的负担之一,癌痛控制不足的现象在我国仍较为普遍,癌痛给病人带来的心身影响极其严重,超过50%的患者遭受过癌痛的折磨。癌痛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还给家属带来一种负担。如果癌痛得不到控制,一方面会加速肿瘤的发展,另一方面会影响患者的睡眠、食欲、免疫力,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如果慢性疼痛不能解决将会发展成顽固性癌痛,导致患者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癌痛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阶梯止痛的方案,虽然这种方案可以解决临床上大部分的疼痛,但是由于其成瘾、不良反应,使得其在临床的应用范围受限。近几年,中药在临床上发挥了一定的疗效。尽管华蟾素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癌痛的治疗,但是对华蟾素胶囊治疗癌痛的潜在机制研究甚少,近几年来β-内啡肽和5羟色胺在癌痛的地位备受关注,本课题将初步观察华蟾素胶囊的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情况、对阿片类药物便秘的改善情况以及测定β-内啡肽、5-羟色胺二者与华蟾素治疗疼痛的关系,从而对临床癌痛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研究目的]观察和评价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平行性随机对照的方法,收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服用药物止痛药物的基础上,口服华蟾素胶囊(陕西东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上市销售的药品),3粒,3次/日。观察14天,研究结束时评价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情况及阿片类药物便秘情况、测定β-内啡肽、5-羟色胺的水平等。[研究结果]1.疼痛改善方面:根据WHO疼痛评价标准,收集的6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0例,轻微缓解3例,无效2例,对照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4例,轻微缓解8例,无效5例,以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计算有效率,治疗组疼痛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的疼痛缓解率为56.66%,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NRS评分,治疗前NRS评分治疗组为:5.6±1.48分;对照组30例癌痛患者为5.6±1.75分;经t检验,P=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NRS评分治疗组为:3.7±2.17分;对照组3.7±2.17分,经t检验,t值P=0.02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依据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来评价生活质量。治疗组改善17例,稳定8例,无效5例,显效率83.33%;对照组改善11例,稳定5例,无效14例,显效率53.33%,经秩和检验P=0.0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中医症状积分方面:依据中医对癌痛的评价标准和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疼痛、烦热、渴喜冷饮、便秘、舌红或紫、苔黄或燥等中医症状。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方面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前治疗下降,其中治疗组的烦热、渴喜冷饮、便秘、舌红或紫、苔黄或燥的中医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烦热症状改善不明显,对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4.阿片类药物便秘效果的评价:依据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来评价便秘的改善情况。治疗组痊愈14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经检验P=0.04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疼痛相关因子情况:外周血疼痛相关因子β-内啡肽及治疗前后改变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β-内啡肽水平,经检验P=0.396>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β-内啡肽水平,经检验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疼痛相关因子5-HT治疗前后改变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5-HT肽水平,经检验P=0.502>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5-HT水平,经检验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安全性评价方面:依据体格检查及实验检查来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问题。我们将安全等级分为4级,以1级和2级计算安全率,其中治疗组的1级安全的人数为12例,2级安全的人数14例,3例安全的人数4例,4级安全0例,安全率为86.66%,对照组1级安全的人数为8例,2级安全的人数9例,3例安全的人数13例,4级安全的人数0例,安全率为56.66%,经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可以较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部分中医症状评分、减轻患者的便秘、安全性好,发挥止痛的机制考虑和提高癌痛患者体内的β内啡肽水平,降低5-HT炎症指标水平有关,对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璐[6](2020)在《CD64指数和sTREM-1与CRP/Alb比值对结肠癌术后感染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CD64指数、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比值检测以及三者联合检测在结肠癌患者术后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将为临床结肠癌的术后感染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近3年期间符合结肠癌诊断标准并行结肠癌手术治疗的术后感染患者38例作为感染组,非感染患者53例作为非感染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结肠癌患者于术后第二天清晨、体检健康者于晨起空腹取静脉血5 ml分成两份,一份3 000 r/min离心20 min,吸取上清液于-80℃低温冰箱里保存备用。一份加入装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的PE管,颠倒混匀,取流式专用管,各管依次加入鼠抗人CD64抗体,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 h内完成检测,确保结果的准确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水平,使用酶标仪检测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同时完整提取患者的所有临床病历资料。本研究分为感染组例、非感染组例,对照组例,检测三组CD64指数、sTREM-1、CRP/Alb比值水平。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行方差分析;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结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得到Logistic回归方程,并得到一组新变量Pre-1;采用ROC曲线分析CD64指数、sTREM-1、CRP/Alb比值及三者联合检测对结肠癌x患者术后感染的预测作用。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外周血中与对照组相比,非感染组CD64指数、sTREM1、CRP、Alb、CRP/Alb水平无显着差异(q=1.761,0.971,1.767,2.392,1.639,P>0.05);感染组CD64指数、sTREM1、CRP、CRP/Alb水平显着升高(q=29.315,18.207,42.858,43.853,P<0.05),Alb水平显着降低(q=7.343,P<0.05);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CD64指数、sTREM1、CRP、CRP/Alb水平显着升高(q=29.506,18.446,43.933,45.119,P<0.05),Alb水平显着降低(q=5.469,P<0.05)。与对照组、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CD64指数、sTREM1、CRP/Alb水平显着升高(P<0.05);(2)ROC曲线显示,CD64指数预测结肠癌术后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59,敏感度为88.7%,特异性为86.8%。sTREM-1水平预测结肠癌术后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906,敏感度为92.5%,特异性为89.5%。CRP/Alb水平预测结肠癌术患者术后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94,敏感度为88.7%,特异性为92.1%。三者联合检测预测结肠癌术后感染曲线下面积为0.978(敏感度为94.7%,特异性为96.2%)。结论:CD64指数、sTREM-1、CRP/Alb水平均是影响结肠癌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CD64指数、sTREM-1、CRP/Alb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结肠癌患者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联合诊断可以提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值得临床借鉴。

冯文君[7](2020)在《胃肠癌患者身心状况调查及其身心灵整体干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索我国胃肠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及人格特质。探讨身心灵整体干预对胃肠癌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感、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1.调查研究:研究对象来自于2018年7月-2019年4月在芜湖市某院肿瘤科、放疗化疗科、介入科等科室收治的抽样收集的214名胃肠癌患者,采用一般人口学情况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V3.0)中文版、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版CBF-PI-B、中医五态人格量表(FPPI)收集患者资料。该阶段对胃肠癌患者的身心健康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回归分析及中介效应分析;2.实验性研究:从2019年6月到2020年1月,对患者进行对照试验并施以身心灵整体干预,分为:干预组15例(身心灵整体干预组)和对照组16例(临床心理支持护理)。干预前后采用一般人口学情况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V3.0)中文版进行测量。比较分析身心灵整体干预后对胃肠癌症患者身心状况、自我效能感、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结果:1.调查研究(1)焦虑得分分值为1-21分,均值为9.72±3.970分,抑郁得分分值为1-21分,均值为10.14±3.931分,HADS总分最高分为34分,最低分为3分,均值为19.86±7.298分。(2)单因素分析:性别、职业、人均月收入、参与锻炼、有无宗教信仰等不同人口社会学变量之间的焦虑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自我效能感与焦虑、抑郁、HADS总分呈负相关;焦虑抑郁及总分与生命质量量表中5个功能领域和总体健康水平领域呈负相关,其他症状领域得分均与焦虑、抑郁(除便秘外)、HADS总分呈正相关;神经质与焦虑、抑郁、HADS总分呈正相关,开放性仅与抑郁因子呈负相关,太阳Tya和阴阳平和Yy与焦虑、抑郁、HADS总分呈正相关,太阴Tyi和掩饰L维度得分与焦虑、抑郁、HADS总分呈负相关。(4)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情绪功能、社会功能、便秘、腹泻、气促、自我效能感、神经质、婚姻状况(未婚)、陪护人员(朋友)、性别、文化程度对焦虑情绪相关,具有预测作用,对焦虑的联合影响为60.4%;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自我效能感、婚姻状况(未婚)、总体健康水平、陪护人员(朋友、外请陪护)、人均月收入(3000-5000)、神经质、腹泻均对患者的抑郁起到预测作用,对抑郁的联合影响为52.6%。(5)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太阴对HADS焦虑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13.24%;太阴、阴阳和平对HADS抑郁的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分别为55.33%、12.20%。2.实验性研究干预前,一般人口学资料、焦虑抑郁、自我效能感、生命质量各领域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焦虑抑郁有所改善(P<0.001),自我效能感有所提高(P<0.01),生命质量量表中的躯体、角色、情绪、认知、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水平有所提高(P<0.05),疲倦有所下降(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社会功能有所下降(P<0.05),便秘有所增加(P<0.05);干预后,在自我效能感、焦虑、抑郁、功能领域、总体健康水平、疲倦、失眠方面干预组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胃肠癌患者焦虑抑郁严重,检出率高,明显劣于一般人群;自我效能感、生命质量、人格特质与焦虑抑郁存在一定的关联;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便秘、腹泻、自我效能感、神经质、婚姻状况、总体健康水平、人均月收入(3000-5000)、陪护人员等相关因素能有效预测患者的焦虑、抑郁;中医五态人格的太阴、阴阳和平人格特质在自我效能感与焦虑抑郁之间存在中介作用。身心灵整体干预能较好的缓解消除胃肠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并提升自我效能感和改善生命质量。

刘倩,姚宏亮[8](2019)在《快速康复外科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康复效果、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康复效果、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04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观察组患者围术期接受快速康复外科干预,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接受常规康复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血清免疫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血清炎性指标[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营养指标(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当日饥饿和口渴发生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均P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均显着短于对照组(均P <0.05),住院费用显着少于对照组(P <0.05),再入院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 d血清IgG、IgA、IgM、IL-6、TNF-α、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血清Ig G、Ig A、Ig M、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显着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 <0.05),IL-6、TNF-α水平均显着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 <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可明显提高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实施。

杨海红[9](2019)在《正念减压对肠道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目前肠道肿瘤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现状,探究正念减压疗法在肠道肿瘤化疗患者中的适用性及其对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以期为临床肠道肿瘤患者护理提供依据。方法第一部分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18例肠道肿瘤化疗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程序对访谈记录进行编码,提取肠道肿瘤化疗患者的真实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现状主题,为开展干预研究提供依据。第二部分本研究对27例肠道肿瘤化疗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正念减压干预,以培育正念为主要内容的正念训练,包括躯体扫描、正念瑜伽、正念呼吸等训练,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癌症患者治疗生活评价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FACT-G)对患者的疼痛、睡眠质量、焦虑、抑郁、生活质量进行干预前后测量比较。运用SPSS17.0软件分析干预前后各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1)质性研究结果显示肠道肿瘤化疗患者的心理压力大,提炼的主题主要有封闭自我、心理压力大、生活质量降低、疾病恐惧、积极心理重塑自我四个主题。(2)干预后,VAS、PSQI、SAS、SDS、FACT-G总分得分均得到了改善,且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睡眠质量的7个维度中,干预后睡眠障碍得分较干预前没有显着差异(P>0.05),可能与研究对象的心理因素、疾病因素、家庭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有关。结论肠道肿瘤化疗患者普遍存在心理压力大、生活质量低的情况,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及时给予患者生活上的帮助。正念减压疗法可以减轻肠道肿瘤化疗患者的疼痛水平,提高睡眠质量,缓解心理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柴静[10](2019)在《安徽省常见肿瘤疾病负担与肿瘤发病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的目标可概括为两方面。一是基于新农合报销系统数据及课题组所开展的社区癌症患者经济负担研究,全面地评估安徽地区癌症的经济负担,为了解癌症经济负担、强化癌症防控认识以及优化癌症防控政策提供依据。另一是构建安徽地区多癌症以及常见六种癌症(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的风险预测模型,为集中资源开展癌症重点预防干预和癌症早诊早治提供适宜的关键技术,从而降低癌症患病对患者以及对社会所带来的经济负担。方法新农合常见癌症的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研究:获取2013-2017年安徽省新农合报销系统内各地市的癌症患者的报销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数据。以社区为基础的常见癌症患者经济负担研究:调查对象为2016年以来确诊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年龄35岁及以上的生存或死亡癌症患者。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按安徽省地理位置南、中、北分别随机选择1个市,每个市1个县,每个县2个乡镇,每个乡镇4-5村/社区。采用结构化问卷入户对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癌症患者确诊后的例均总费用、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以社区为基础的癌症发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按安徽省地理位置南、中、北选择9个市的19个县/区,每个县/区选择3-4个乡镇/街道,每个街道/乡镇选择4-5村/社区,纳入所有2015年以来确诊的且年龄在35岁及以上的气管/支气管/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膀胱癌、淋巴癌、肾脏及泌尿系统其他癌症(包括生存和死亡);对照居民为癌症病例所在社区的未确诊过任何一种癌症的居民,按照1:8纳入对照居民,配对标准为男女1:1(乳腺癌患者的对照除外),年龄与病例相差±5岁。本研究尝试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改良哈佛风险指数”和“年龄-因子加权指数”多种方法,并通过反复比选找出相对理想的多癌种及单癌种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新农合常见肿瘤的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研究:(1)安徽新农合报销人次从多到少依次是胃癌74381人次、肺癌64703人次、乳腺癌46434人次、结直肠癌44400人次、食管癌25982人次、肝癌9590人次。六种癌症男性的报销人次占比56.7%-79.1%,均大于女性,60-69岁组报销人次占比最多(乳腺癌为40-49岁)。(2)六种癌症的住院流向均以三级医院为主(49%-76%),二级医院次之(19-40%),不同地市间差异较大。(3)安徽农村地区每十万人口住院医疗总费用从高到底依次是胃癌、结直肠癌、肺癌、食管癌、乳腺癌、肝癌。次均住院医疗费用最高的是食管癌23065元,其次是肝癌16872元,结直肠、胃癌和肺癌(12399元-12471元),最低是乳腺癌8060元。(4)除了肝癌外,2017年的次均住院天数均比2013年降低,2017年的六个癌种的次均住院天数为7.4-15.8天。(5)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均是药费占比最高(20.2%-29.9%),食管癌的材料费占比最高(21.9%)。相比2013年,2017年五种癌症的药费占比下降(乳腺癌除外),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乳腺癌的材料费均下降。(6)六种癌症的新农合次均报销费用占次均住院总费用的比例为49.8%-57.0%。2013-2017年次均医疗总费用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以及个人自付费用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但2017年五个癌种(除乳腺癌)的次均住院医疗费用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0.92-1.49,次均个人自付费用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0.34-0.52。以社区为基础的常见癌症患者经济负担研究:(1)共调查了癌症患者527例,从多到少依次是肺癌134例、胃癌125例、结直肠癌121例、食管癌55例、肝癌54例和乳腺38例。男性340例,占比64.5%,女性187例,占比35.5%,平均年龄为61.89±9.51岁;城市患者106例,农村患者421例,各占20.1%和79.9%。死亡组和未死亡组为107例和420例,分别占比20.3%和79.7%。(2)六种常见癌症的例均总费用分别是肝癌287114、食管癌222376元、结直肠癌206226元、胃癌165947元、肺癌143367元和乳腺癌106367元。例均总费用中直接医疗费用占比61.2%(各癌种53.1%-69.7%),间接经费占比为33.7%(各癌种27.3%-43.0%),直接非医疗费用,占比5.1%(各癌种3.0%-6.3%)。(3)癌症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构成中,以住院费用的比例最高,占比74.5%-92.9%,门诊费用占比2.5%-15.7%,自购药品费用占比0.2%-9.8%。(4)例均医保报销费用为18316元-139457元,占例均直接医疗费用的43.9%(各癌种25.7%-69.7%),占例均总费用的比例仅为27.0%(各癌种15.7%-48.6%)。次均住院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为28.6%-49.6%(肝癌67.7%),次均门诊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为8.0%-19.4%(结直肠癌61.3%)。(5)六种癌症男性与女性、死亡组与未死亡组的各项费用差异没有显着性,除结直肠癌患者的例均总费用大于女性患者,肺癌未死亡组的间接费用大于死亡组。70岁及以上年龄组胃癌患者的例均总费用,结直肠癌患者的例均总费用、住院费用均低于其他年龄组,乳腺癌的最少例均总费用、间接费用也发生在最高年龄组(60-69岁)。农村肺癌和胃癌患者的例均总费用、间接费用大于城市,农村结直肠患者的间接费用大于城市,城市和农村六种癌症患者的例均住院费用均没有显着性差异。(6)癌症患者的次均住院医疗费用分别是食管癌26192元、结直肠癌19124元、胃癌16089元、肺癌15224元、乳腺癌12193元、肝癌11639元,例均住院次数为4-6次,次均住院天数8.9-15.4天。(7)次均门诊医疗费用2206元-5475元,占次均门诊总费用的67.9%-80.4%,门诊直接非医疗费用为175-843元,占比5.9%-13.2%,间接费用390元-1490元,占比6.4%-21.2%,次均门诊的报销费用占次均门诊总费用的6.4%-13.4%(结直肠癌43.3%)。(8)不同癌种患者的住院就诊比例和门诊就诊比例随就诊次数增加而依次减少,五种癌症患者(食管癌除外)从确诊后的第一次到到第三次住院的住院总费用和住院医疗费用均是依次减少;门诊医疗费用并未随门诊次数依次增加而减少。以社区为基础的癌症发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1)研究共调查了23701人,其中2646名癌症患者,21055名无癌症病史的正常居民。按照单病种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是肺癌490例、胃癌443例、结直肠癌406例、乳腺癌338例、食管癌317例和肝癌92例,占总癌种的78.8%。其它癌种为560例,包括宫颈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甲状腺癌、淋巴瘤、鼻咽癌、膀胱癌、胰腺癌、胆囊癌、肾脏等其它癌症。病例组的平均年龄为58.30±10.78岁,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57.71±10.46岁;病例组的男女分别占54.7%和45.3%,对照组的男女分别占42.4%和57.6%。病例组的城市和农村癌症患者分别占45.0%和55.0%,对照组的城市和农村患者分别为45.6%和54.4%。(2)最终构建的安徽地区常见六种癌症的风险评估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肺癌(AUC值为0.765,95%CI为0.742-0.787)、胃癌(AUC 0.800,95%CI=0.779-0.820)、结直肠癌(AUC 0.779,95%CI=0.757-0.802)、食管癌(AUC 0.873,95%CI=0.853-0.894)、肝癌(AUC 0.843,95%CI=0.801-0.885)、乳腺癌(AUC 0.816,95%CI=0.791-0.841),多癌症预测模型(AUC 0.772,95%CI=0.763-0.781)。(3)纳入肺癌预测模型的因素有17个,包括:长期居住地、体质指数、患过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炎、疟疾、有过体重明显变胖或变瘦的时候、食物反流或反酸、胃痛或胃部不适、长期咳嗽或咳痰、肺癌家族史、规律的体育锻炼、居住环境风险、有害物质接触史、生活事件影响程度、每月白酒量、吸烟量、饮食喜好、每天吃主粮量。(4)纳入胃癌预测模型的因素有14个,纳入结直肠癌预测模型的因素有14个,纳入食管癌预测模型的因素有10项,纳入肝癌预测模型的因素有4项,纳入乳腺癌预测模型的因素有15项。(5)年龄和性别做为单独权重指数纳入各个单癌症风险预测模型。纳入多癌症预测模型的因素包括:经年龄、性别调整后的各个单癌症风险评估模型的预测指数。结论安徽省六种常见癌症住院费用报销的覆盖面与水平、患者的疾病负担,以及住院服务的流向、过程及费用结构均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依然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六种常见癌症的新农合次均报销费用占次均住院总费用的比例较低,不同癌症患者的住院医疗费用负担有所差异,癌症患者的住院医疗费用负担仍然很重。尽管直接医疗费用是癌症经济负担的主要来源,但直接非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已经接近直接医疗费用,医保报销对于降低癌症患者的经济负担作用有限。本课题建立的单肿瘤及多肿瘤风险评估模型预测效果较好,ROC曲线下面积均达到0.76以上,能为基层医生评估、发现肿瘤风险较高的居民并进而集中资源开展重点预防干预和癌症早诊早治提供适宜的关键技术,有助于降低癌症患病对患者以及对社会所带来的经济负担。

二、68例结肠癌手术前后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8例结肠癌手术前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其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核心概念界定
        1.2.2 相关理论
        1.2.3 ERAS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内容
        1.2.4 ERAS在结直肠外科治疗护理中的应用的文献回顾
        1.2.5 癌症患者需求测评工具
        1.2.6 结直肠癌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及其相关因素的文献回顾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患者需求
    2.1 ERAS理念下造口建立期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的混合方法研究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方法
        2.1.3 研究结果
    2.2 ERAS理念下造口还纳期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的混合方法研究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方法
        2.2.3 研究结果
    2.3 讨论
        2.3.1 造口建立期患者护理需求分析
        2.3.2 造口还纳期患者护理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证据综合:系统评价
    3.1 成立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造口护理循证实践小组
    3.2 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相关文献的检索和评价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方法
        3.2.3 研究结果
    3.3 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相关证据的总结和等级评价
        3.3.1 研究目的
        3.3.2 研究方法
        3.3.3 研究结果
    3.4 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文献的检索和评价
        3.4.1 研究目的
        3.4.2 研究方法
        3.4.3 研究结果
    3.5 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证据的总结和等级评价
        3.5.1 研究目的
        3.5.2 研究方法
        3.5.3 研究结果
    3.6 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文献系统评价
        3.6.1 研究目的
        3.6.2 研究方法
        3.6.3 研究结果
    3.7 讨论
        3.7.1 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相关证据分析
        3.7.2 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证据分析
        3.7.3 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证据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证据传播: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
    4.1 成立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制定小组
    4.2 构建《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
    4.3 《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的专家论证
        4.3.1 研究目的
        4.3.2 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证据应用:临床试点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和方法
        5.2.1 研究对象
        5.2.2 研究方法
        5.2.3 评价指标
        5.2.4 资料收集
        5.2.5 质量控制
        5.2.6 伦理许可
        5.2.7 统计分析
    5.3 研究结果
        5.3.1 失访情况
        5.3.2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5.3.3 研究对象基线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5.3.4 干预方案对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5.3.5 干预方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5.3.6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不同时点的造口相关并发症比较
        5.3.7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造口还纳时间比较
        5.3.8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LARS严重程度比较
    5.4 讨论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造口建立期患者问卷调查表
    附录二 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录三 造口建立期患者一般资料记录表
    附录四 造口建立期患者访谈提纲
    附录五 造口还纳后患者问卷调查表
    附录六 造口还纳期患者一般资料记录表
    附录七 造口还纳期患者访谈提纲
    附录八 中文版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系统Ⅱ
    附录九 AMSTAR评价清单及说明
    附录十 JBI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 版)
    附录十一 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恶性腹水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恶性腹水的西医研究进展
        1.1 恶性腹水的形成机制
        1.2 恶性腹水的西医诊断
        1.3 恶性腹水的西医治疗
        2. 恶性腹水的中医研究进展
        2.1 恶性腹水的中医病因病机
        2.2 恶性腹水的中医辨证
        2.3 恶性腹水的中医治疗
        3.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血管生成拟态(VM)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1. 结肠癌VM的发现及生物学特性
        2. VM的形成机制
        2.1 肿瘤缺氧微环境与VM
        2.2 肿瘤干细胞与VM
        2.3 上皮间质转化与VM
        2.4 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VM
        2.5 VM形成相关信号通路
        3. VM与结肠癌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4. VM与结肠癌的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1. 肿瘤血管生成的病理机制
        2. 华蟾素注射液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
        3.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3.1 VEGF/VEGFR通路抑制作用
        3.2 MMPs/TIMPs通路抑制作用
        3.3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凋亡作用
        3.4 其他潜在靶点
        4.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疗效评价及优效人群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1.2 研究对象
        1.3 病例筛选方法
        1.4 治疗方法
        1.5 提取指标
        1.6 疗效评价
        1.7 安全性评价
        1.8 统计方法
        1.9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总体资料分析
        2.2 疗效评价
        2.3 安全性评价
        2.4 优效人群特征筛选
    3. 讨论
        3.1 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治疗现状
        3.2 优效人群研究的必要性
        3.3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潜在机制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基于血管生成拟态(VM)研究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
    实验一: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生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华蟾素注射液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华蟾素注射液体内、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VM形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VM形成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性
    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温针灸治疗结直肠癌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传统中医对结直肠癌的认识
        1.1 中医文献对结直肠癌的记载描述
        1.2 中医文献对结直肠癌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现代中医临床对结直肠癌的认识
    2 中医对癌因性疲乏的认识
        2.1 虚劳学说的发展
        2.2 虚劳的病因病机
        2.3 虚劳的辨证论治
    3 西医对癌因性疲乏的认识
        3.1 癌因性疲乏的定义
        3.2 癌因性疲乏的病因机制
        3.3 癌因性疲乏的测量指标
        3.4 癌因性疲乏的西医治疗
    4 温针灸的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标
    2 临床资料
        2.1 研究对象的来源
        2.2 诊断依据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随机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法
        3.3 意外情况处理
        3.4 观察指标
        3.5 疗效检测工具
        3.6 质量控制
        3.7 统计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资料对比
        4.2 疗效结果
        4.3 不良反应统计
    5 讨论
        5.1 立题依据
        5.2 温针灸的选穴依据
        5.3 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治疗对癌因性疲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中医药干预下改善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预后的定量与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早中期结直肠癌术后中医药抗复发转移临床研究进展
    1 辨证规律研究
    2 中医药抗复发转移
    3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定性研究在结直肠癌防治领域中的应用
    1 了解患者相关情况
    2 了解结直肠癌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
    3 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
    3 研究目的及内容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中医药干预下减少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队列研究再随访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入组及随访情况
        2.2 一般资料
        2.3 两队列复发转移情况
        2.4 两队列无病生存期
        2.5 预后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中医药抗复发转移
        3.2 随访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医药干预下改善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定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1.2 抽样方法
        1.3 研究对象
        1.4 资料收集
        1.5 伦理审查
    2 资料分析
        2.1 方法
        2.2 主要步骤
    3 结果
        3.1 生病原因
        3.2 改变
        3.3 心态
        3.4 中医治疗
        3.5 患者总结促进预后改善的因素
        3.6 整体分析图谱
    4 讨论
        4.1 患者对生病原因的反思
        4.2 患者总结促进预后改善的因素
    5 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1 本文工作总结
    2 不足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电话随访问卷
    附录2 伦理审查批件
    附录3 定性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录4 ATLAS. ti软件协助分析
    附录5 访谈原始材料截图
致谢
个人简历

(5)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癌性疼痛的中医认识及研究现状
        1. 中医概述
        2. 癌痛的病因病机
        3. 中医内治法
        4. 中医外治
        5.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二 癌性疼痛的西医认识
        前言
        1. 癌痛的分类及发病机制
        2. 癌痛的评估
        3. 癌痛治疗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入组标准
        1.3 病例脱落标准及处理
    2. 临床研究方法与内容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周期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价标准
        2.5 研究内容
    3. 临床研究结果
        3.1 病例来源
        3.2 一般资料
        3.3 研究结果
    4. 讨论
        4.1 一般资料分析
        4.2 研究结果分析
        4.3 华蟾素胶囊镇痛机理
    5. 结语
        5.1 研究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6)CD64指数和sTREM-1与CRP/Alb比值对结肠癌术后感染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联合检测在结肠癌及结肠癌术后感染中的意义(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胃肠癌患者身心状况调查及其身心灵整体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项目背景
    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3 研究思路
        3.1 横断面研究
        3.2 干预性研究
    4 操作性定义分析
        4.1 身心状况
        4.2 自我效能感
        4.3 生命质量
        4.4 人格特质
        4.5 身心灵整体干预
一、调查研究胃肠癌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 研究工具
        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2.2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
        2.3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2.4 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V3.0)中文版
        2.5 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CBF-PI-B
        2.6 中医五态人格量表(FPPI)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综述法
        3.2 问卷调查法
        3.3 资料统计分析
    结果
        1 胃肠癌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
        1.1 胃肠癌患者的基本情况
        1.2 胃肠癌患者焦虑情况
        1.3 胃肠癌患者抑郁情况
        1.4 胃肠癌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于性别的比较
        2 胃肠癌患者焦虑、抑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生命质量、人格特质的比较
        2.1 胃肠癌患者焦虑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生命质量的比较
        2.2 胃肠癌患者焦虑与大五人格、中医五态人格的比较
        3 胃肠癌患者抑郁与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生命质量、人格特质的比较
        3.1 胃肠癌患者抑郁程度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生命质量的比较
        3.2 胃肠癌患者抑郁程度与与大五人格、中医五态人格的比较
        4 胃肠癌患者焦虑抑郁水平与自我效能感、生命质量、大五人格、中医五态人格的相关
        4.1 胃肠癌患者焦虑抑郁水平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生命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4.2 胃肠癌患者焦虑抑郁水平与大五人格、中医五态人格的相关
        4.3 胃肠癌患者中医五态人格与大五人格的相关性研究
        5 胃肠癌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生命质量、人格特质与焦虑抑郁的回归分析
        5.1 胃肠癌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生命质量、人格特质与焦虑的回归分析
        5.2 胃肠癌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生命质量、人格特质与抑郁的回归分析
        6 中医五态人格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焦虑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6.1 中医五态人格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焦虑之间的中介效应
        6.2 中医五态人格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
    讨论
        1 胃肠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1.1 胃肠癌症患者的焦虑状况
        1.2 胃肠癌症患者的抑郁状况
        2 一般自我效能感在胃肠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比较
        3 生命质量在胃肠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比较
        4 人格特征在胃肠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比较
        4.1 大五人格对胃肠癌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4.2 中医五态人格对胃肠癌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5 一般自我效能感、生命质量、人格特质与焦虑抑郁水平的相关
        5.1 一般自我效能感对胃肠癌患者焦虑抑郁的相关
        5.2 生命质量对胃肠癌患者焦虑抑郁的相关
        5.3 大五人格对胃肠癌患者焦虑抑郁的相关
        5.4 中医五态人格对胃肠癌患者焦虑抑郁的相关
        6 中医五态人格与大五人格的相关性研究
        7 影响因素对胃肠癌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回归分析
        8 中医五态人格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焦虑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9 干预胃肠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对策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二、实验性研究身心灵整体干预模式的干预效果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标准
        1.2 研究对象收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
        2.2 干预方法
        2.3 质量控制
        2.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比较
        1.1 一般资料比较
        2 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自我效能、生命质量比较(详见表3)
        2.1 干预前焦虑抑郁、一般自我效能感、生命质量组间比较
        2.2 干预后焦虑抑郁、一般自我效能感、生命质量同组比较
        2.3 干预后焦虑抑郁、一般自我效能感、生命质量同组比较
    讨论
        1 身心灵整体干预模式
        2 身心灵整体干预模式对焦虑抑郁的影响
        3 身心灵整体干预模式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4 身心灵整体干预模式对生命质量的影响
    结论
    亟待改进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8)快速康复外科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康复效果、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康复效果
        1.3.2 免疫指标和炎性指标
        1.3.3 营养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当日和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免疫指标、炎性指标和营养指标比较
3 讨论

(9)正念减压对肠道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理论依据及相关概念
    1.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肠道肿瘤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国内外现状研究
    2.2 正念减压疗法对肠道肿瘤患者影响的国内外研究
第3章 研究报告
    1 第一部分 肠道肿瘤化疗患者心理体验与生活质量的质性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2 第二部分 正念减压疗法对肠道肿瘤化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政策建议
    4.3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正念减压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10)安徽省常见肿瘤疾病负担与肿瘤发病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癌症的流行形势及危害
        1.1.2 癌症的经济负担研究
        1.1.3 癌症的影响因素与预测模型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框架
第一部分 新农合常见肿瘤的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内容
        1.3 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肺癌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2.2 胃癌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2.3 结直肠癌住院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2.4 食管癌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2.5 肝癌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2.6 乳腺癌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以社区为基础的常见癌症患者经济负担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肺癌患者确诊后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2.2 胃癌患者确诊后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2.3 肠癌患者确诊后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2.4 食管癌患者全病程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2.5 肝癌患者全病程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2.6 乳腺癌患者确诊后医疗服务利用及经济负担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常见肿瘤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1 理论指导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资料收集
        2.4 统计分析
        2.5 质量控制
        2.6 人权保护
    3 结果与分析
        3.1 肺癌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3.2 胃癌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3.3 结直肠癌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3.4 食管癌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3.5 肝癌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3.6 乳腺癌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3.7 多癌症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
研究创新性与局限性
    研究创新性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件1 调查问卷1
附件2 调查问卷2
附录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四、68例结肠癌手术前后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其实证研究[D]. 胡洁蔓. 吉林大学, 2021(01)
  • [2]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一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温针灸治疗结直肠癌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D]. 杨繁.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中医药干预下改善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预后的定量与定性研究[D]. 秦文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5]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D]. 孙立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CD64指数和sTREM-1与CRP/Alb比值对结肠癌术后感染的诊断价值[D]. 张璐.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1)
  • [7]胃肠癌患者身心状况调查及其身心灵整体干预研究[D]. 冯文君.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8]快速康复外科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康复效果、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J]. 刘倩,姚宏亮.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11)
  • [9]正念减压对肠道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 杨海红. 长江大学, 2019(04)
  • [10]安徽省常见肿瘤疾病负担与肿瘤发病影响因素研究[D]. 柴静.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68例结肠癌手术前后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