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与“科幻作文”大奖

玲玲与“科幻作文”大奖

一、灵灵与“科幻作文”特等奖(论文文献综述)

韩隽[1](2020)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当代的非虚构写作“现象级”躁动始自2010年。先是由文学界《人民文学》杂志发起,随后成为多学科响应以及社会与技术“双轮驱动”互动共构的特有景观,这使得“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非虚构写作概念无论是边界和路径都有了明显改变,十年之间,非虚构写作被裹挟着成为互联网时代原生内容产品,已经具备了特有的“写作姿态”和“文体形态”,成为典型的“实践文本”,形成了跨界“文学共同体”。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具备多元化价值的核心概念。目前已经面临新媒体场域天然带来的“大众化”与“商品化”问题、隐忧和焦虑。论文开始在对“非虚构写作”核心概念做了界定、对其研究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并明确了研究方向。本文论文采用文学观察和史性阐释方法,立足国际不同社会脉络语境,期求对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历史源流、文体特征、叙事规范、价值追求做基于写作现状考察之上的本体理论研究。正文分为五章。第二章对当前文学和新闻两域的发展景观和作品展开定量研究,并明晰其内在特征和精神内核。第三章与第四章梳理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进路和文体特征,重点勾勒了从古至今的中国纪实文化精神,以及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尤其延安时期的写作经验对非虚构写作的精神影响;同时阐释了此间中西非虚构文体、体裁形成以及个性结构细微异同。第五章是带有方法论特质的非虚构叙事论,总结了非虚构写作的共识、观念、范式、文本阅读契约、内在原则、经验、技巧和伦理边界,力求为非虚构写作提供内容生产规范,同时还论述了非虚构影像等样态作为新型非虚构文本接续叙事创新,以及随着疫情语境进入公众视域的非虚构灾难叙事表达。第六章对非虚构美学内涵、非虚构后现代特性、非虚构跨界价值做了系统性概括,将“人文”和“理想”作为非虚构写作的根本性价值追求。余论是论文小结也试图唤起讨论:非虚构写作已然成为作为文学新思潮要以理论规范防止虚妄狂欢;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提升深度同时能够更快捕捉鲜活现实生活,同时回应了非虚构写作强调的“真实”与“现实”意涵和相关伦理问题。论文总体基于对当代国内非虚构写作概貌的观察与总结,力图推进确立非虚构写作范式,探究写作方法,将非虚构写作本体理论研究系统化、深入化、学理化。

华吉俊[2](2016)在《昆明八中校园文化生成研究》文中提出校园文化对推动学校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通过规范、暗示、熏陶、启发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制约与引导,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观念、人格心理、行为习惯。当下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盲目跟风、流于形式、重物质轻精神、重数量轻质量”等弊病。而对于中学校园文化的研究也存在很大的局限,大多数研究都是沿用企业文化或是大学文化的研究思路,按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四个层次进行研究,忽视了中学校园文化的独特性与生成性,从而也就无法找到建设中学校园文化的正确而且真实的路径。本文从中学校园文化的自身特点出发,以“活动”为中心开展研究,试图突破以往的研究框架,找到一条“活动生成文化”的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真实路径。本研究以笔者所在学校最近几年的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为基础,将中学校园文化活动分为教学活动、管理活动、特色活动、仪式活动四种类型,通过作者的亲身参与与观察,也通过作者对组织各类活动的关键人物的访谈与研究,尽最大可能的还原活动现场,从而揭示“活动生成文化”的真实路径。文化的生成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以作者所在学校的文化建设实践为基础,深入研究文化生成的各个要素,总结提炼出一种“中学校园文化生成机制”,即中学校园文化起源于学校师生的需要,领导者与参与者在需要的驱动下开展活动,研究者透过对活动的总结反思与提炼升华生成校园文化。

何延华[3](2015)在《文学人类学视域中的阿来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漫游者的姿态在故乡嘉绒大地和青藏大地寻找自己的文学之根,以作家和人类学家的双重身份审视人世,是阿来积累素材进行文学创作的主要方式。在他的作品中,藏族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宗教信仰、民风民俗及藏区的自然景观、地理风貌、风土人情自然地贯穿始终,充溢着浓郁的藏族特色。而最动人的部分,是他通过对嘉绒部族的情感与命运的深情书写,展现出的普遍而深刻的人类情怀。本课题将阿来的小说放置在文学人类学视域中进行研究,探讨阿来的文学人类学创作观念的发生及发展、创作背景及创作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阿来小说的文学人类学因子、文学人类学意义和文学人类学价值。本课题主要从六个部分展开论述:首先,阐述本课题的研究缘起与研究现状;其次,运用文学地理学理论,论述阿来文学人类学观念的发生及发展,主要从“本籍文化”对阿来及创作的影响、文化身份认同对阿来及其创作的影响展开论述,从文学阅读、音乐及《科幻世界》杂志对他的影响,对阿来文学人类学创作观念的发展展开论述;再次,阐述阿来文学人类学创作观念的创作背景及实践。笔者认为,阿来的“康巴-嘉绒世系”是他写作的广阔背景。在这一背景之下,阿来文学人类学创作观念的创作实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82年至1985年为探索期;1990年至1999年为深入塑造期;2000年至2014年为丰收期。第四,通过文本细读,分析阿来小说创作蕴含的的文学人类学特征,主要从阿来小说创作中的藏族民间文化、藏族民俗文化、藏族宗教文化等三个方面论述;第五,探询其小说创作的文学人类学意义,主要从阿来小说对人的心灵的展现、对个体命运与群体命运的观照、对权力的寓言式书写等三个方面论述;同时,从价值论的角度,对阿来小说的文学人类学价值做一考量。

詹丽[4](2012)在《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研究》文中认为论文在全面整理钩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以东北殖民语境为背景,利用全方位的视角,从通俗小说的载体、文本和理论批评建设等多角度,对东北沦陷时期的通俗小说进行探究,以期全面呈现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的真实情况,认识通俗小说之于沦陷文学的意义及承载的文学使命,改变“二元对立”和“相互验证”的研究方法和封闭格局,丰富沦陷文学的研究内容。全文共分6章。导论在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证了本文的选题理由及研究的意义;第一章在宏观把握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发展史的基础上,梳理出东北通俗小说的流变情况,探讨边缘地域小说发展的独特性和异质性;第二章具体探究了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生存的话语空间和发展的两个阶段;第三章是对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的载体进行研究。这里通过对东北小报、东北报纸副刊和期刊的整体梳理、归纳、概括,来考证不同载体下的通俗小说特征;第四章是对通俗小说作家群落的考察,由于他们各自的教育背景、人生经历和政治信仰的不同,表现出的文学气质和创作心态也迥然不同,呈现出的作品各有特色;第五章是对通俗小说的类型进行分析,小说类型主要有社会言情小说、历史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和山林秘话小说;第六章通过对东北现代时期的通俗文学理论的发展情况概括,总结出东北沦陷时期通俗文学理论建设的特点,分析东北现代通俗小说理论建设的开山之作——《小说作法之研究》。

王妍[5](2012)在《追寻大地的阶梯 ——阿来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来在80年代文学喧嚣的时代初登文坛,以诗歌始,始终保持自持与自醒,不仅没有盲从于任何思潮和流派,甚至采取了一种主动“逃离”的姿态。在《尘埃落定》出版乃至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后,阿来开始赢得文坛的普遍注意。对于一个保持稳健创造力,并不断提升、攀登的作家而言,我们无需急于确定其在将来文学史的意义及价值。本文以阿来的小说为中心,结合其散文、诗歌创作,对阿来小说的写作发生、小说观念、主题意蕴、人物谱系、叙事形态和悲剧意识等等做了细致的考察。阿来如苦行僧般的行走在业已斑驳、躁动的旷野之上,他以宽容和豁达坦然面对个体的苦痛、存在的孤独,并由此建立起个体对世界的关怀与想象,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内省与包容,渗透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和东方智慧。读他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一种不同与南朝风韵的朴拙旷达,有着超脱于喧嚣世界之外的清冽宁静,阿来的书写在为自己营造一个语言故乡的同时,也为这个时代保存了一份忧伤和沉重。阿来的作品,多半是围绕他的故乡以及漫游的经历展开。藏文化对阿来而言,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化符号、地理空间的展现,更是人类精神与信仰的维度。阿来的文学创作有着明显的藏语思维嫁接到汉语表达之上的特点,而这种混合的叙述方式也给了我们独特的审美体验。在某种意义上讲,阿来是边地文明的勘探者和守护者。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在那些本真、朴拙的表达的背后渗透着的作者炙热的情感,人类古老的寓言在此复活。阿来的历史书写注重对细节真实的验证与表达,对正史中忽略的部分的自觉关注,对历史进化论和必然性的质疑和反思。他认为宏大的历史是由一个个人的命运组成,他也不止一次的强调“人是出发点,也是目的地”。在阿来的主题之中有一种厚重的情感感知,以及庄严的责任感,在不断变动的历史坐标之中,展现命运的纵深,对悠远历史的抒情化表达给了我们独特的美学享受。他尤其善于把握人物在变动历史在人心中的回响与激荡,以及历史巨轮下的边缘人孤独的想象与灵魂的追寻。阿来把生命个体置放于历史的洪潮之中,试图用文学的方式关照这些孤立无援的灵魂,探寻挣扎、努力抑或是隐忍,使得其作品中拥有了普遍的人性指向。那种面对命运坚韧不屈的追求与努力、精神向往都在文本中得以诗意的呈现,闪耀着智性的光芒。而历史、命运、孤独与追寻在文章中互相映照,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一道独特的心灵景观,而这脚踏大地的坚韧则跨越了无奈、虚妄、灾难赋予了对生命的诗性理解,充溢着勇敢而热诚的力量。阿来笔下的人物,重神似而不重形俱,“贵贱在于骨法”,有着中国传统书画中寥寥几笔的疏离、劲健的风骨。本文着重探讨了女性、硬汉和土司、僧侣、巫师这个三组人物形象的独特魅力。阿来以当代文坛罕见的刚硬、激烈与伟岸,传达对崇高的自觉追求和对命运与历史的关注,展现恢弘气度与古老精神之间的默契。他既不粉饰人生,也不掩盖在书写那些曲折漫长的来路时的情感的叠荡,并努力彰显着勇于担当的高贵。阿来根植于藏文化传统之中,并接受了西方超现实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他却不是一个有很强形式激情的作家,行文之中少有刻意设定的叙事圈套,却在沉逸的诗意中显示出朴拙而深邃的意境。他的作品之中充满了梦幻与现实、想象与真实的自由交织,白描与情感抒发的自由无碍,并富含大量的民歌、寓言、隐喻、想象及梦魇的因子,行文凝练,意象交叠,用丰富的想象延展了生命的空间,传达着一种真实的临界经验。而自由移动的视角、多重的叙事声音和交响乐的混响结构,使得文本有着音乐的回旋、转承、共鸣,传达着一种举重若轻的力量。他把时间坐标推远,却把地理坐标拉近,情感贴近而思考绵远,并由此建立个体对世界的关怀与想象。阿来的作品虽不多,但无不展现一种匍匐在地,用心倾听的姿态。他用大地般的浑厚、坚韧与朴拙之中,体现了他入世的情怀和载道的热忱,以及对生命意义的不懈追寻。事实上,时代与命运很多时候就犹如西绪弗斯的巨石,它不断的滚落,压榨着人的生存空间,碾碎一个个哪怕是微小的希望曙光。本文采取文化背景分析、文本互涉分析、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历史的美学的研究方法为主,兼及心理批评、解构批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理论,采用宏观概括与微观剖析相结合的方式。论文将整个藏族民族传统、宗教、习俗纳入考察范围,并考虑到汉文化的滋养、世界文化的碰撞、现代性的侵袭等多方面的因素,结合当代文化语境对阿来进行全方位的艺术考察,论证其独特的清冽纯净、朴拙厚重、诗意灵动的美学特征和风貌。阿来的作品中充满着一种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大地般仁厚的情怀:遵照生命的原色,接受既定的命运,幻想美好的生活,这并不是一种懦弱,而是一种英雄的担当。他的写作,已不再局囿于对小说文体本身的热爱,还蕴藉着一位对历史、自然、命运充满敬畏的作家的情怀,体现了浮世中别样的深邃、温暖与绵远。

吴方[6](2002)在《灵灵与“科幻作文”特等奖》文中研究指明 森林小学“创新杯”作文大赛终于盼到了!作文高手小猴灵灵一蹦三跳进入赛场。嘿,他今天就是冲着特等奖来的。可是,一看题灵灵便傻了眼:请你写一篇科幻作文。这类作文灵灵从来没写过。他想,“科”不就是“科学”吗?于是,他把自己昨天制作飞机模型的事儿实实在在地写了进去。比赛结果,灵灵名落孙山。灵灵不服气,跑去请教黑猩猩博士。黑猩猩博士笑着说:“你在记叙制作飞机模型的过程中,应该展开大胆的科学幻想呀!”灵灵一脸委屈地说:“什么是科学幻想,我还不知道

二、灵灵与“科幻作文”特等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灵灵与“科幻作文”特等奖(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中心术语释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问题与总体构想
        1.3.1 总体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问题和内容构想
    1.4 文献探讨及启示
        1.4.1 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范式和基本问题
        1.4.2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业的影响
        1.4.3 文献启示
    1.5 研究可能达到的创新
第二章 发端与现状:非虚构写作理论溯源与精神特质
    2.1 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与学理溯源
        2.1.1 “非虚构”写作命题发端
        2.1.2 文学转向背后的社会历史逻辑
    2.2 2010-2020当代中国非虚构作品整体景观
        2.2.1 文学、新闻两域的中国非虚构写作现状
        2.2.2 当下非虚构作品的题材和叙事特征
    2.3 非虚构写作时代价值与精神特质
        2.3.1 创作方法论视角下的非虚构写作价值
        2.3.2 为文学介入现实提供了“大地张力”
        2.3.3 为文学融合创新提供了新范式
第三章 源流: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进路
    3.1 中国纪实文体的历史传承
        3.1.1 中国古代纪实精神源头
        3.1.2 民国时期的文学启蒙
    3.2 延安时期“非虚构”写作实践
        3.2.1 《红军长征记》征文活动
        3.2.2 《解放日报》刊登的纪实作品
        3.2.3 延安时期中外名记者纪实巨作
        3.2.4 中国“一日体”的诞生
        3.2.5 延安文艺座谈会:文学的人民化
        3.2.6 延安时期群众写作:历史的动机与功能
    3.3 文学革新与新闻改革呼唤“非虚构”
        3.3.1 非虚构体裁在中国的渗透和延伸
        3.3.2 非虚构写作与文学的“及物”呼唤
        3.3.3 时代呼唤新闻文体创新
        3.3.4 人民大地·行动者写作计划成为催化剂
第四章 文体:非虚构写作体裁细辩
    4.1 文学类非虚构写作
        4.1.1 报告文学的文体流变与非虚构属性
        4.1.2 纪实文学与纪实影像中的非虚构特征
    4.2 历史类非虚构写作
        4.2.1 事件类题材更突出史料功力
        4.2.2 人物类题材凸显呈现历史价值
    4.3 新闻类非虚构写作:新闻特稿
        4.3.1 中美语境下特稿写作不同表现
        4.3.2 新闻特稿记录新闻人的思想深度
第五章 叙事:非虚构写作观念与规范形成
    5.1 非虚构写作的作业规范
        5.1.1 写作范式:作为“第四文体”的非虚构写作
        5.1.2 调查方式:关于采访和田野调查
        5.1.3 行动介入:一种改变行为的叙事语言
        5.1.4 深描:对调查和介入的处理
        5.1.5 道德规范:创作行为的边界
    5.2 非虚构写作中的故事叙述——基于意义的构思
        5.2.1 主题先于素材还是生成于素材
        5.2.2 人称:作者与“我”的关系梳理
        5.2.3 合理想象的边界与度
        5.2.4 关于修辞:非虚构与隐喻
    5.3 叙事视角:追求“真实”和“真相”的功能观
        5.3.1 何谓“真实”?不同文体的功能观分析
        5.3.2 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视角:素材真实与本质真实
        5.3.3 非虚构写作的“真相基因”:文体诞生于追求真相
        5.3.4 中国为什么需要非虚构写作?为追求真相的“拿来主义”
        5.3.5 非虚构写作的“真实观”是为了营造“真实感”
    5.4 非虚构写作的叙事风格与作品表达
        5.4.1 柔性的品格和刚性的人文关怀
        5.4.2 主观叙事:感受就是在场的证明
        5.4.3 克制化表达:与历史对话
        5.4.4 知识、理性的智慧介入:乡村叙事
        5.4.5 网络爆款:“沉默螺旋”的狂欢
        5.4.6 融合叙事:顺应时代的技术语言
    5.5 灾难写作视域下的非虚构表达
        5.5.1 理性与作品的超真实
        5.5.2 仿真幻觉与灾难戏仿
        5.5.3 非虚构作品中的命运书写
第六章 人文与理想:非虚构写作文化与审美价值
    6.1 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素
        6.1.1 思想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硬核
        6.1.2 在场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义
        6.1.3 审美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诉求
    6.2 非虚构写作的“后现代”特质
        6.2.1 反传统表征:“不确定性”传承
        6.2.2 多元文化成为内在特质
        6.2.3 消解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
        6.2.4 “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
    6.3 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和新闻理想
        6.3.1 反“虚假”而非反“虚构”
        6.3.2 文学新闻化与新闻文学化
    6.4 非虚构写作文体跨界和审美追求
        6.4.1 “跨文体”“跨文艺”“跨文化”
        6.4.2 人类学视野:非虚构基于田野调查
        6.4.3 社会学视野:非虚构是社会脉络叙事
        6.4.4 反思文学创作与批评,推动现实主义新浪潮
        6.4.5 由精英到大众,独辟丰富“文化场域”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2010-2020国内非虚构写作主要作家作品辑要
    附录二 :非虚构写作平台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2)昆明八中校园文化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与文献述评
    四、研究对象与内容
    五、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化与活动”的理论研究
    一、文化是什么?
    二、活动是什么?
第三章 教学活动生成“乐业”文化
    一、教学与教学活动
    二、教学活动生成文化的实例
        (一)会散发书香的语文老师
        (二)用生命做教育的美术老师
        (三)教语文教得最好的物理老师
        (四)她以个人之力撬起了保护“滇戏”的杠杆
第四章 管理活动生成“人本”文化
    一、管理活动
    二、管理活动生成文化的实例
        (一)为宣传而疯狂的“吹鼓手”
        (二)他让后勤工作也能如此美丽
        (三)不按常理出牌的“活动王子”
第五章 特色活动生成“个性”文化
    一、特色活动
    二、特色活动生成文化的实例
        (一)激情燃烧的十一月——八中冬季运动会
        (二)歌声缭绕的四月——“八中之春”艺术节
        (三)科技点亮生活——科技文化节
第六章 仪式活动生成“向心”文化
    一、仪式活动的内涵及功能
    二、仪式活动生成文化的实例
第七章 “活动生成文化”的机制探究及未来展望
    一、“活动生成文化”的机制探究
    二、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文学人类学视域中的阿来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选题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阿来文学人类学创作观念的发生及发展
    第一节 阿来文学人类学创作观念的发生
        一、“本籍文化”对阿来及其创作的影响
        二、文化身份认同对阿来及其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阿来文学人类学创作观念的发展
        一、阅读:积累与影响
        二、音乐:陶冶与启悟
        三、《科幻世界》杂志:个人事业与人类未来远景
第二章 阿来文学人类学观念的创作背景及实践
    第一节 阿来的“康巴-嘉绒世系”
        一、康巴藏区及阿来文学世界中的“康巴藏区”
        二、嘉绒藏区及阿来文学世界中的“嘉绒藏区”
    第二节 阿来文学人类学观念的创作实践
        一、探索期(1982年-1989年)
        二、塑造期(1990年-1999年)
        三、丰收期(2000年-2014年)
第三章 阿来小说的文学人类学特征
    第一节 鲜活的藏族民间文化
        一、藏族民间生活的自然展现
        二、藏族民间神话与传说的有机穿插
        三、藏族民间歌谣的天然撷取
    第二节 丰富的藏族民俗文化
        一、仪式
        二、藏族禁忌
    第三节 神秘的藏族宗教文化
        一、藏族苯教文化
        二、藏传佛教文化
第四章 阿来小说的文学人类学意义
    第一节 阿来小说对人之心灵的书写
        一、异境中人之心灵书写:“失衡”中的“平衡”
        二、女性之心灵书写:年轻女性与母亲
        三、僧侣之心灵书写:祛魅与还原
    第二节 阿来小说对个体命运与群体命运的观照
        一、个体命运与家族血脉
        二、相似经历与群体命运
        三、“异境”之于人类命运的考量
    第三节 阿来小说对权力的寓言式展示
        一、关于权力的寓言
        二、权力之于命运的影响
        三、权力灭亡的反思
余论
    一、阿来小说对人类普世性价值的书写
    二、阿来小说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现代性审视
    三、阿来小说对人性救赎的宗教关怀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东北沦陷之前的通俗小说概述
    第一节 渐进衍变:东北古代通俗小说发展状态
    第二节 现代转型:1906-1917 年东北现代通俗小说的萌芽期
    第三节 初具规模:1918-1930 年东北现代通俗小说的发展期
第二章 东北沦陷与通俗小说的全面繁荣
    第一节 殖民语境: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成长的外部环境
    第二节 自我调适: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发展的两个阶段
第三章 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三大载体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体现市民精神的小报通俗小说
    第二节 聚焦新闻事件的报纸副刊通俗小说
    第三节 标新立异的刊载通俗小说
第四章 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家群体的文化特质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固守:20 年代通俗小说家群
    第二节 现代意识的萌动:三四十年代通俗小说作家群
    第三节 殖民话语的催生:女性作家群
    第四节 小说潮流的引领:“京津作家群”
    第五节 多重文化的映射:日系、俄系、鲜系作家群
第五章 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的五大类型探析
    第一节 旧调新声:社会言情小说
    第二节 寄情遣愁:历史小说
    第三节 都市空间的想象:侦探小说
    第四节 地域文化的融合:武侠小说
    第五节 生态思维的书写:山林秘话小说
第六章 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的理论批评建设
    第一节 感性与理性的互动:批评家的文化特征
    第二节 借鉴中成长:海外文艺思想的引进
    第三节 通俗小说“合法性”的寻求:关于通俗小说的理论之争
    第四节 东北现代通俗小说理论的开山之作:《小说作法之研究》
余论 东北光复之后的通俗小说走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报刊所载小说目录补遗
    附录 2:报刊所载文学理论批评文章目录补遗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追寻大地的阶梯 ——阿来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触摸灵魂的歌唱
第一章 大地的阶梯
    一 嘉绒大地的精神洗礼
    二 我只感到世界扑面而来
第二章 阿来小说的主题意蕴
    一 远去的辉煌:历史
    二 存在的体验:孤独
    三 精神的向往:追寻
第三章 文化碰撞中的民族人物
    一 失语与想象:女性形象
    二 失落与虚妄:硬汉形象
    三 颠覆与祛魅:土司、僧侣、巫师形象
第四章 阿来小说的叙事形态
    一 异域神韵与精纯汉语的诗性合谋
        (一) 朴拙的诗意
        (二) 地域文化与汉语写作的张力
    二 厚重与空灵的文学意象
    三 阿来小说的叙事策略
        (一) 移动的叙事视角
        (二) 多重的叙事声音
        (三) 交响的叙事结构
第五章 文学延展出的生命空间
    一 穿越历史的迷津:阿来的悲剧意识
        (一) 英雄末路的宿命悲剧
        (二) 历史洪流中的灵魂挣扎
    二 大地深处的咏叹
        (一) 现代性的失重与迷失
        (二) 身份焦虑的“无物之阵”
余论:就这样日益丰盈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灵灵与“科幻作文”特等奖(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D]. 韩隽. 西北大学, 2020(09)
  • [2]昆明八中校园文化生成研究[D]. 华吉俊. 云南大学, 2016(05)
  • [3]文学人类学视域中的阿来小说研究[D]. 何延华. 兰州大学, 2015(01)
  • [4]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研究[D]. 詹丽. 吉林大学, 2012(08)
  • [5]追寻大地的阶梯 ——阿来论[D]. 王妍.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6)
  • [6]灵灵与“科幻作文”特等奖[J]. 吴方. 小学生创新作文, 2002(S1)

标签:;  ;  ;  ;  ;  

玲玲与“科幻作文”大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