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荒漠化、荒漠化、风沙和沙化的概念

关于荒漠化、荒漠化、风沙和沙化的概念

一、关于荒漠化、沙漠化、风沙化和沙化的概念(论文文献综述)

廖承锐[1](2020)在《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南极、北极并列,被称为“世界第三极”。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平均海拔超过4000m,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而敏感,易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影响。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是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中心,由于地表沙物质丰富、气候干冷多风、植被稀疏低矮等,季节性的风沙灾害,给城镇生活和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植被恢复是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升区域生态防护功能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是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治理的两种重要途径,也是林草资源资产增值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以西藏高原河谷沙地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试验,从样方、样带和区域三个尺度,揭示了人工恢复模式下,不同沙地类型、沙障处理及海拔梯度下植被结构、物种多样性与生境因子变化的关系;首次在高寒沙地上,通过地面激光扫描技术(TLS),从植被水平覆盖和垂直结构的角度,揭示了自然恢复模式下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随地形/微地形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恢复模式下沙地典型群落的植被与土壤的关系,阐明了植被恢复模式对植被和土壤变化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了西藏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西藏高原河谷沙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沙地类型人工恢复模式下的植被恢复特征存在极大差异。在河滩、河岸和山坡三种不同沙地类型的植被恢复试验中,共有14种植物种存活,不同沙地类型间的植株生长具有不同的特点。综合各植物种组成和生长特征,在河滩流动沙地上,籽蒿的重要值可达25%,生长最好;在河岸流动沙地上,藏白蒿和藏沙蒿的重要值分别为28%和16%,生长状况最优;而在山坡流动沙地上,拉萨狗娃花、花棒和藏沙蒿的长势最好。这些植物种均可以考虑作为植被恢复初期的适生植物种,在不同沙地类型的植被恢复过程中作为最优选择。山坡流动沙地不同海拔的植被恢复过程中,植株生长和土壤质量得到了改善。从先锋期(2011)到发展期(2017),随着植被盖度和高度的显着提高,其对土壤性质的改善极为明显,主要的土壤颗粒组成从中细砂变为了极细砂。在发展期,植株生长以中坡为优,pH值与株高呈显着正相关。沙障处理在人工恢复模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沙障处理下的植被恢复效果不同。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秸秆沙障更有利于植株生长;而石方格及塑料方格的铺设能够提高物种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增强沙地植被恢复潜力。(2)砂生槐群落的自然恢复成效显着。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冲积扇中部的个体生长最高。株高和冠幅投影面积呈显着正相关(p<0.01),而株高和海拔、坡度均显着相关(r分别为0.167和0.145,p<0.01)。随着海拔的升高,砂生槐种群的分布密度呈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减小的趋势。在海拔为3593-3643 m,坡度为20°~25°的西南坡,其生境条件最有利于砂生槐种群的生长和分布。(3)在0-20 cm土层上,自然恢复模式下的砂生槐灌丛和长芒草草地的粉砂含量较大,分别为50.77%和62.16%,高于人工恢复模式下的柳树林和藏沙蒿灌丛。四种植被恢复模式中,长芒草草地粉砂含量最高,土壤容重最低。在0-20 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显着,而在20-40 cm土层中,不同模式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次为:长芒草草地(23.37 g·kg-1)>砂生槐灌丛(17.42 g·kg-1)>藏沙蒿灌丛(14.85 g·kg-1)>柳树林(8.43 g·kg-1)。藏沙蒿灌丛的铵态氮含量高于其它植被恢复模式,因此,在沙地植被恢复模式中,自然恢复模式对于土地退化的防治而言至关重要,应以自然恢复为主,并与人工恢复相结合。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叶片全碳、氮、磷与土壤容重、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显着正相关。(4)根据高寒河谷沙地恢复不同沙地类型的植被特征变化采取相应的经营对策。在河滩沙地上,良好的水、气条件有利于乔、灌、草相结合的沿江(河)防风固沙体系的构建,同时,应注重沙障等地面措施的实施;在河岸沙地上,植被恢复模式应贯彻“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针,自然恢复以围栏封育为主,辅以适生灌丛的补种及飞播种草固沙等人工恢复措施;在山坡沙地上,人工恢复采用沿等高线人工脚踩回头撒播的植被种植方法,在构建完整的恢复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因子的影响,同时,应严格执行围栏封育和禁牧措施。并且,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的过程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保障体系的完善。

马永杰[2](2020)在《鄱阳湖沙化土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鄱阳湖湖滨带所形成的沙化土地是南方地区典型的沙化区域,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具有地域独特性和区域生态脆弱性的特点。在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活动中,导致了鄱阳湖湖滨带的沙地植被多样性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土壤贫瘠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改善和恢复鄱阳湖沙化区的生态环境一直受到地方政府和研究学者的高度重视。诸多学者们对鄱阳湖沙化土地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沙地成因机制和地上植被、区域小气候等方面,忽略了与土壤养分循环、植被类型多样性密切相关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和物质运移的重要参与者,了解清楚鄱阳湖多宝沙地的土壤细菌群落分布特征,对沙地土壤退化生态系统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旨在从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探究沙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特征,探明鄱阳湖沙化治理试验区土壤环境因子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以此说明植被恢复对沙地治理的积极性,并通过研究沙地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为进一步沙地土壤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2009年以来,鄱阳湖沙化治理团队在鄱阳湖多宝乡沙化土地设置治沙试验区,通过人工种植湿地松、香根草、夹竹桃、雷竹等植物,搭配先锋植物狗牙根、单叶蔓荆,对沙化区进行了生态治理和植被恢复。本研究以鄱阳湖多宝乡沙地人工植被恢复试验区为研究区域,选取不同沙化程度下具有固沙能力强、耐旱等特性的人工植物湿地松、香根草及先锋植物狗牙根、单叶蔓荆,同时设置裸地对照组(5种处理方式)。对沙地不同植被覆盖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明了沙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特征。土壤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RDA冗余分析和Heatmap相关性分析,说明了沙地土壤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关系。通过LEfSe统计工具多组比较策略筛选出了鄱阳湖沙地不同植被治理方式土壤中有显着差异的微生物细菌。并通过利用PICRUSt功能预测,探究了鄱阳湖沙地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功能物种和功能多样性。本研究试验结果说明:(1)鄱阳湖沙化土地的土壤容重为1.24 g/cm3~1.51g/cm3;土壤含水量为2.46%~4.02%;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25%~1.78%;土壤全磷含量为0.11mg/g~0.39mg/g;土壤有效氮含量为11.72mg/kg~20.63 mg/kg。鄱阳湖沙化土地不同植被恢复下的土壤养分含量存在显着差异性,沙地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呈现贫瘠状态。(2)鄱阳湖沙化土地的土壤细菌群落主要由36个细菌门,80个细菌纲和748个细菌属等组成。鄱阳湖沙地表层(5cm20cm)土壤细菌群落优势细菌门是主要细菌门有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未知细菌门WPS-2、Patescibacteria、GAL15等。由于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环境和养分的影响,以及土壤微生物的生境选择偏好等,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微生物优势细菌群落不同,人工植被湿地松的土壤优势细菌群落为Proteobacteria;人工植被香根草、先锋植被的土壤优势细菌群落为Actinobacteria;裸地对照组的土壤优势细菌群落为Chloroflexi。土壤细菌群落在物种多样性以及丰度特征上存在显着差异,通过利用LEfSe统计工具用多组比较策略筛选出鄱阳湖沙地不同植被治理方式下的土壤中有显着差异的53个细菌属。(3)鄱阳湖沙化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与生物特性受到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类型的的影响。其中对鄱阳湖沙地土壤细菌群落影响较大环境因子是SBD、SOM、TP、AN。MWC与鄱阳湖多宝沙地土壤细菌群落呈不显着关系。随着地表植被类型的改变,地表调落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以及植被根系分泌物的差异性,植被类型对于地表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土壤理化特性和植被类型共同塑造着沙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4)鄱阳湖沙化土地土壤细菌的固氮微生物主要有4个四菌门;5个细菌纲;5个细菌属。门分类学水平上主要有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Planctomycetes、Firmicutes。解磷细菌属主要是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通过对沙地土壤细菌群落的功能基因的预测,沙地土壤细菌功能主要有6个一级功能和41个二级功能。不同植被恢复下的土壤细菌群落的每一种功能基因的功能丰度都大致相同。先锋植被的土壤细菌各功能基因丰度略高于其他处理组,说明了先锋植被土壤细菌群落在沙化土地中的适应性强。其次,土壤细菌群落功能基因丰度不随土壤植被样地的变化而改变,而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结构因土壤环境而发生改变,可能说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先于土壤细菌群落功能基因变化。

杨晴雯[3](2020)在《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荒漠化面积占比达国土面积的27%,是全球荒漠化最为严重国家之一,荒漠化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居生态环境安全,地域水源涵养区保护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荒漠化治理,强化生态保护和恢复,建设美丽中国成为了国家明确政治部署。固土是荒漠化坡面修复的根本途径,然而现有机械固土法无法实现复绿,无机化学固土法破坏了土壤生态,植物根系固土法高度依赖人工补水,而综合固土法成本高昂,尤其这些方法都极难实现由人工干预到自然修复演替过程;在国家要求“最大限度采用近自然方法和生态化修复技术”背景下,环保可持续固土方法亟待研究。本文以最主要荒漠化坡面类型-沙化坡面为研究对象,以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改性有机材料为固土材料,选择新疆干旱中度荒漠区开挖路堑边坡、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半干旱重度荒漠区风沙化坡面、黄河上游若尔盖高寒湿润轻-中-重度荒漠区草地沙化坡面3类典型荒漠坡面,基于系列试块试验、盆栽试验、大型样地试验和物理模拟试验,开展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获得以下成果:(1)基于随改性材料老化相关的加固土性能劣化特性和随植物根系生长的根系土性能强化特性测试,系统获得了改性材料加固土、天然植物根系土以及改性材料-根系加固土的基本性质特征:(i)改性材料和根系均能显着提高土体团聚性、力学强度,降低渗透性;(ii)改性材料-根系土固土特性优于单纯材料加固土或单纯根系土;(iii)改性材料-根系固土效果受根系形状、土体密度、有机质影响,即须根加固效果优于直根、低密度土根系发育密度好于高密度土、有机质促进根系发展。(2)基于干湿循环、冻融循环和紫外照射环境下材料加固土团聚性、力学强度和渗透性能的老化测试,获得了材料加固土性能随改性材料老化持续劣化特征,给出了材料加固土性能指标时效劣变定量数学描述;基于材料-根系土物-化-生性能随根系不断生长发育的强化特征,给出了改性材料根系土性能指标时效强化定量数学描述。由此,首次提出了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演替固土的方法,并基于此方法开展了至今已3年的大型样地试验,全面获得了改性材料-植物演替过程土体多学科(物理、化学、力学、水力学、生物、生态)指标现场数据,揭示了改性材料根系土指标的动态时变特性,划分了改性材料起始固土、材料-根系演替过度联合固土、植物根系稳定固土的材料-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进一步,以加固土体固化度(S)为指标,引入材料老化度(AI)、根系强化度(F)因子,建立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定量评价体系。(3)基于所选典型荒漠化区环境背景,在一个水文年时间跨度内考虑风蚀、雨蚀、冻融3类主侵蚀营力的动态影响,设计了包含对照组的6个大型物理模型试验,模拟对应植物“春发—夏长—冬枯”年生过程的根系“发育—成长—休眠”阶段改性材料-根系坡面侵蚀,揭示了根系初生期以改性材料加固为主、根系生长成熟期以改性材料-根系联合加固、根系休眠期以改性材料-根系联合加固的单年坡面抗侵蚀规律。(4)从多层面揭示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与坡面生态修复机理:(i)从微观结构层面揭示了改性材料固土的“物理团聚”和“化学黏合”机理,从细观力学层面揭示改性材料固土的依赖小孔隙毛细效应的基质吸力强化机理;(ii)从宏细观力学层面揭示了植物根系固土的力学“加筋”机理和与根系生理吸水相关的基质吸力强化机理;(iii)在此基础上,从微-细-宏观层面系统揭示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的坡面抗侵蚀机理;(iv)进一步从物-化-生层面厘清和论证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坡面土壤熟化内因,探讨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长期过程坡面生态修复机理。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对所选研究区内三类典型荒漠化坡面开展因地制宜工程示范应用,多年监测结果显示出坡面生态修复获得良好效果,验证了本文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方法在坡面生态修复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刘晓[4](2019)在《河北坝上土地沙化动态演变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文中提出坝上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是京津地区受到沙尘暴危害的主要原因之一,该区干旱多风,土地沙化严重,影响了该区的生态系统平衡;受自然因素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坝上地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能力,加剧了坝上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恶化,因而有必要对该地区土地沙化演变趋势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本研究以坝上张北、沽源、丰宁县为研究区,选用像元二分模型基于2000-2018年MODIS-NDVI完成植被覆盖度估算,利用沙化存在频率法、Sen趋势分析法对土地沙化的程度及其时空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对提取的沙化土地分析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模型评估了坝上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对不同土地沙化程度和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价值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探讨,分析造成土地沙化的自然和人为等驱动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具体结果如下:(1)基于土地沙化的概率将土地沙化程度分为潜在沙化、轻度沙化、中度沙化、重度沙化、极重度沙化5个等级,其中,潜在沙化和轻度沙化分布范围最广,潜在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丰宁县西南部,中度和重度沙化与轻度沙化区交叉分布,极重度沙化零星分布。从2000和2018年两期土地沙化程度现状来看,20年来坝上总体生态状况呈好转趋势,有38.5%的沙化土地呈改善趋势,仅3.65%的土地呈恶化趋势;从整体沙化演变过程来看,坝上整体沙化演变趋势以无显着性变化趋势为主,呈显着下降和弱显着下降状态的区域共4759.166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6.67%;而显着下降和弱显着下降的区域仅占0.06%。(2)坝上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上呈“西低东高”的趋势,低值区主要位于张北西部,而高值区主要位于丰宁南部燕山森林区;2000-2015年间,坝上地区85.92%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加态势,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共增加334.83亿元,草地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率在68%以上;坝上地区生态服务主要以调节服务为主,15年来各单项服务中,气候调节服务价值增加最多,增加了 90.44亿元,土壤保持、水文调节、水资源供给价值先增后减。(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土地沙化程度之间成负相关,随着土地沙化的加剧,调节服务中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净化环境服务随土地沙化程度的加剧呈下降趋势,供给服务整体呈先增后减趋势,支持服务中维持养分循环略有下降,生物多样性服务先增后减,而土壤保持服务随土地沙化程度的加剧明显下降。沙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与各因子关联度排序为:年均降水量>生长季植被覆盖度>年均气温>人口>人类干扰度>年均植被覆盖度>GDP。降水量影响着坝上地区的水位,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重要作用,植被起着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功能,气候、植被状况等自然条件的不良变化是坝上地区产生沙化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是影响坝上土地沙化和生态系统功能变化的诱导因素。本研究采用沙化存在频率法、Sen趋势分析法提取和分析了沙化土地时空演变趋势,以及采用当量因子法评估了坝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分析不同土地沙化程度与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了沙化动态对区域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影响以及沙化驱动因素。这有助于为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沙化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坝上地区预防治理土地沙化和实现区域可持续性提供科学基础。

李伟娟[5](2019)在《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沙化土地动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的沙化土地为研究对象,选取1988年、1995年、2005年和2015年4期Landsat TM遥感数据,运用“3S”技术提取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的沙化土地信息,结合研究区的社会经济数据、野外实测的调查数据和气象数据,深入分析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2015年的沙化土地分布现状和近30年沙化土地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农牧业资源合理利用开发等提供理论数据指导。结果表明:(1)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的总面积为20 9694.43 km2,2015年流域内的沙化土地面积为4 349.21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2.07%。砾质沙化土地和沙质沙化土地分别为1 079.93 km2和3 269.28 km2,分别占流域内沙化土地面积的24.83%和75.17%。其中上游流域的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占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内沙化土地面积的47.25%,其次是中游西段(27.42%)、中游中段(20.11%)和中游东段(5.22%)。可见,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内各地段沙化土地面积呈现从上游流域向中游流域东段递减趋势,沙化土地总体上沿雅鲁藏布江的河谷走向分布,而沙质沙化土地是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内沙化土地治理的重点。(2)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内2015年的沙化土地分布极不均匀,总体沿藏南河谷走向呈现带状或片状的不连续分布。在各县(区)范围内沙化土地的分布差异也非常明显,主要集中在上游流域的仲巴县,占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内沙化土地面积的47.02%。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地区由于受到高空西风气流、地形以及河谷小气候的影响下,河谷北岸的沙化土地多于南岸。(3)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1988年沙化土地面积为3975.21 km2,2015年的沙化土地面积为4 349.21 km2。1988-2015年,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内的各地段的沙化土地面积均有所增加,沙化土地总面积仍呈现缓慢增长趋势。近30年,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沙化土地面积共增加了374.00 km2,增长了9.41%,年均增长面积为13.85 km2/a,年平均递增率为0.33%。(4)近30年,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各个时期沙化土地年均递增率都不同。研究区沙化土地的年均递增最快时期是1995-2005年,为0.54%;其次是2005-2015年沙化土地的年均递增率,为0.22%;1988-1995年沙化土地年均递增率最小,为0.21%。可见研究区的沙化土地经历了沙化增长趋势明显时期到快速增长时期再回到缓慢增长时期,沙化土地的年均递增速率发生极大的逆转。说明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沙化土地的年均递增速率得到有效控制。(5)通过分析研究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数据、气象数据以及综观现有文献报道,结合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这三年的野外实地调查数据得知,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沙化土地面积的扩张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以人为因素为主导的沙化的过程。

杨新兴[6](2017)在《“荒漠化”一词用法不妥》文中提出荒漠化是沙漠化的通俗说法。荒漠化与沙漠化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然而,沙漠化与土地退化却有很大的不同。沙漠化主要是指在沙漠的边缘地区,由于自然因素(风)的影响,沙进人退,耕地或其他用地被风沙覆盖的过程,而土地退化则主要是指在沙漠边缘以外的其他地区,由于人类不适当的经营活动,导致耕地、草地、林地等土地的生产潜力下降、服务功能逐渐丧失的土地变化过程。在国内的学术界,荒漠化一词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时髦的热点词汇。一些专家把原来的沙漠化改为荒漠化,另一些专家则把土地退化说成是荒漠化。实际上,把沙漠化改为荒漠化没有必要,而把土地退化说成是荒漠化,更是十分不妥。

樊爱鹏[7](2013)在《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风沙化状况与生态建设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温带半湿润及湿润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因季节性风沙活动所造成的损失,直接影响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然而,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风沙化问题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至今日,对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的土地风沙化状况还未进行过全面详细的调查,总体情况没有详细数据,因此开展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土地风沙化状况与生态建设调查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的土地风沙化及土壤侵蚀状况在湿润半湿润风沙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开展了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土地风沙化状况与生态建设调查研究,目的是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掌握该地区风沙化与风蚀的现状及历史状况,总结该地区生态建设的方法和成就,为今后该地区更好地开展风沙片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依据,为平原风沙区生态建设提供科学借鉴。经过调查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风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和引黄灌渠地带,侵蚀形式以风蚀为主。2010年,轻度以上风蚀总面积为8100.59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5.89%。其中,轻度风蚀面积为3919.91km2,占总面积的7.69%;中度风蚀面积3292.15km2,占总面积的6.46%;强度风蚀面积为888.53km2,占总面积的1.74%。该地区风蚀情况严重,已造成土地退化、水土资源短缺、风沙蔓延、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1988~2000年,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风沙片面积3000~5000km2,其中,菏泽、聊城、德州三市所占面积最大。由于统计方法不同,所得数据有较大差异。(3)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所涉地区政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治理工作。第一次水土流失普查至2010年,海河流域鲁北平原风沙区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82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1.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76.1%,其中整地改土1084.5km2,建设防风固沙林425.73km2、经果林423.14km2、农田林网1189.24km2,建设机井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35551个。(4)对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土地风沙化和土壤侵蚀问题的研究仍然非常薄弱,相关的数据还很不全面,研究手段和监测技术亟待加强,水土保持部门普遍技术人才少,技术力量薄弱,专业结构不配套,欠缺必要的科研设备,目前需要紧迫开展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因此而较难开展,给治理水土流失的决策造成很大困难,这一现状须要尽快扭转。

李海东[8](2012)在《雅鲁藏布江流域风沙化土地遥感监测与植被恢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雅鲁藏布江流域风沙化土地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技术监测风沙化土地现状分布及动态变化,结合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分析流域内风沙化土地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调查研究几种主要沙生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种群结构、空间分布和空间关联,及其对高寒流动沙地植被恢复的启示作用。通过人工模拟飞播试验研究,筛选和确定高寒流动沙地人工模拟飞播植物种和最佳播种时间,探讨高寒河谷生境胁迫对人工模拟飞播的影响。以期为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风沙化土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雅鲁藏布江流域现有风沙化土地273697.54hm2,以马泉河宽谷风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占流域风沙化土地总面积的50.28%,其它依次为日喀则宽谷(25.52%)、山南宽谷(19.11%)和米林宽谷(5.08%)。1975—2008年雅鲁藏布江流域风沙化土地呈缓慢增长趋势,近34年间共增长了10.5%,年均增长率为764.71hm2/a。其中,2008年拉萨和日喀则机场周边风沙化土地共有42462.38hm2和49871.61hm2。流域内风沙化土地进一步扩展,是高原特殊气候条件下的缓慢的自然沙漠化过程,是由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相互激发、相互促进所形成的人为加速与加剧过程。(2)雅鲁藏布江中游近51年来气温倾向率为0.27℃/10a,高于西藏地区平均值。其中,1961—2007年为0.34℃/10a,气温升高速度高于1961—2007年西藏地区平均值0.32℃/10a。1961—1983年气温属于偏低期,以1983年最小,1984—1994年累积距平曲线呈波动状态,气温增加或减少趋势不明显,1995年累积距平曲线呈波动上升趋势,气温开始显着上升,气温进入偏高期。近51年降水量增加趋势不显着。(3)几种沙生植物种群以集群分布为主的空间分布格局的揭示,可以更好的说明其优越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性能。集群分布阻挡了地表砂粒被水力、风力的侵蚀搬运,流沙在植株根茎部形成丘状聚沙体。幼龄体的集群生长可以抵御沙埋和风蚀等不利自然条件的影响,有利于成活,是种群适应沙地恶劣条件的一种自然策略。(4)北方优良沙生植物种的人工模拟飞播效果优于西藏乡土沙生植物种。籽蒿、花棒、沙拐枣、杨柴和砂生槐高寒河谷流动沙地的适应性较好。籽蒿在第2年便有花序和种子出现,花棒和沙拐枣在第3年开花结实,籽蒿、花棒和沙拐枣均能完成生活史。但籽蒿的再繁殖能力较弱,花棒和沙拐枣的再繁殖能力较强。不同类型沙丘、沙丘部位对人工模拟飞播效果影响较大。降水状况、沙丘地温、土壤水分含量和风沙运动等生境条件,影响着人工模拟飞播植物的种子发芽、出苗和生长情况。选择6月下旬前后作为最佳飞播期,既能满足新播植物种子发芽和出苗对水分的需求,亦能提供相应的生长期,保证新播苗顺利越冬。

阿力木江[9](2009)在《新疆沙质荒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区,有着我国三分之二的沙漠面积和约43.30万km2的沙漠化土地,是我国沙质荒漠化(以下简称沙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也是世界上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疆许多县市大风、沙尘暴、扬沙、浮尘等灾害性天气频繁,耕地、草场、林地、居民点、道路等经常遭受风沙侵袭。沙漠化严重威胁和制约着新疆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并且危及我国东部地区环境质量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沙漠化防治区划作为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对于科学指导沙区的防沙治沙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研工作者陆续开展了一些这方面或类似这方面的工作。截止目前,也已有一些工作对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域的划分有所涉及,但大都比较粗略或不够系统、全面,针对新疆的专门的、较详细的沙漠化防治区划尚未见到。本文针对新疆沙质荒漠化成因的复杂性、类型的多样性、分布的广泛性、危害的严重性和防治的紧迫性,在科学分析新疆沙漠化发生条件和发展现状的空间分异规律并借鉴已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新疆的沙漠化防治区划。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采用三级区划系统。其中一级区的区划,为与全国的防沙治沙治理区划相衔接,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中位于新疆的两个治理亚区作为本区划的一级分区,仅对分区名称作必要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二级和三级区的划分。鉴于新疆幅员广阔,各地貌区域沙漠化发生发展条件差异显着,为便于成果应用,二级区划主要依据大地貌单元进行划分。三级区划是在二级区划的基础上,根据中小自然地理单元、沙漠化成因、土地覆被类型、沙漠植被覆盖状况、风沙活动特征及危害状况、沙漠化防治难易程度、沙漠化防治对策一致性等多种因子中某一项或多项因子的差异进行划定。为定量(或半定量)反映这些差异以便于划区,经过分析和对比筛选,并考虑到资料可获取性,选取了沙尘天气指数(由年沙尘暴日数和年扬沙日数合并后分级生成)、土地覆被指数(由土地覆被类型和大地貌类型合并后赋指生成)、植被盖度指数(由NDVI值分级生成)、大风指数(由年大风日数分级生成)、海拔高程指数(由海拔高程分级生成)等五项因子作为三级区划的指标。然后,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支持下将这些指数通过指数和法模型生成沙漠化综合评级指数。根据综合评级指数及主导因子的差异,并参考自然地理单元界线、(非山地区)雨养植被界线、县级行政区划界线、耕居地人口密度(县域人口总数除以县域耕地、园地与居民点三者面积之和)、人口耕居地比重和(县域人口占全疆人口的比例与县域耕居地占全疆耕居地的比例之和)等辅助因子,划定各三级区划单位及其界线。经过上述区划过程,最终将全疆划分为2个一级区,7个二级区和22个三级区。论文最后归纳和提出了适用于新疆的生物、非生物防治技术及22项专项和综合性技术与模式,并针对各防治区的具体特点,分别提出了适用的防治技术与模式,主要包括封禁技术、封育技术、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节水灌溉造林模式、林农间作、特色药用植物种植模式等。

王君厚[10](2008)在《近50年来我国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我国近50年来沙化土地在不同时期发布的主要面积数据的分析,找出了这些数据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较为科学的解释和合理应用这些数据的方法。在对近50年来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变化分析的同时,也对我国沙化土地变化较为典型的几个地区进行了介绍分析。

二、关于荒漠化、沙漠化、风沙化和沙化的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荒漠化、沙漠化、风沙化和沙化的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区植被恢复研究
        1.2.2 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模式研究现状
        1.2.3 植被恢复的群落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1.2.4 地形及土壤因子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调查
        2.2.2 群落分析
        2.2.3 土壤与植被样品分析
        2.2.4 雷达数据处理
        2.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不同沙地类型人工恢复模式下植被特征变化
    3.1 三种类型沙地植被恢复特征
        3.1.1 植物种类的差异
        3.1.2 植株生长的差异
        3.1.3 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3.1.4 植被与土壤的关系
        3.1.5 讨论
        3.1.6 小结
    3.2 沙障对沙地植被恢复的影响
        3.2.1 植被种类的差异
        3.2.2 植株生长状况的变化
        3.2.3 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3.2.4 讨论
        3.2.5 小结
    3.3 基于TLS不同海拔植被恢复特征的动态变化
        3.3.1 土壤性质和植株生长的变化
        3.3.2 土壤性质随海拔的变化
        3.3.3 植株生长随海拔的变化
        3.3.4 讨论
        3.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TLS自然恢复模式下砂生槐群落的植被特征变化
    4.1 不同地形土壤状况
        4.1.1 土壤粒度特征
        4.1.2 土壤性质的变化
    4.2 株高分级与个体数量随地形的变化
    4.3 空间分布随微地形的变化
        4.3.1 个体分布随高程的变化
        4.3.2 个体分布随坡度的变化
        4.3.3 个体分布随坡向的变化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恢复模式下高寒河谷典型群落的植被特征研究
    5.1 沙地不同群落间的土壤状况
        5.1.1 土壤物理性质
        5.1.2 土壤养分含量
    5.2 沙地不同优势植物种的植株生长与叶片养分
    5.3 讨论
        5.3.1 植被特征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响应
        5.3.2 叶片养分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藏高原沙地植被可持续经营对策
    6.1 植被恢复现状与存在问题
        6.1.1 现状
        6.1.2 存在的问题
    6.2 植被恢复的影响因素
        6.2.1 自然条件
        6.2.2 人为干扰
    6.3 可持续经营对策建议
        6.3.1 对策
        6.3.2 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2)鄱阳湖沙化土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沙化土地研究进展
        1.2.2 沙化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1.2.3 土壤环境因子对沙化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1.2.4 植被演替对沙化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1.2.5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1.2.6 鄱阳湖沙化土地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沙化土地研究区域概况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3 鄱阳湖沙化土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3 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3.1 结果与分析
        3.1.1 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特征
        3.1.2 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容重
        3.1.3 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含水量
        3.1.4 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有机质
        3.1.5 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有效氮
        3.1.6 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全磷
    3.2 讨论
    3.3 小结
4 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4.1 沙化土地土壤微生物测序结果与分析
        4.1.1 土壤微生物样本信息统计
        4.1.2 土壤微生物OTU聚类分析
        4.1.3 土壤微生物测序深度评估
    4.2 沙化土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
        4.2.1 土壤细菌群落物种Venn图
        4.2.2 沙化土地土壤细菌门分类学水平上群落特征分析
        4.2.3 沙化土地土壤细菌纲分类学水平上群落特征分析
        4.2.4 沙化土地土壤细菌科分类学水平上群落特征分析
        4.2.5 沙化土地土壤细菌属分类学水平上群落特征分析
    4.3 沙化土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4.3.1 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
        4.3.2 土壤微生物Beta多样性分析
    4.4 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条件下土壤环境因子与细菌群落关系分析
        4.4.1 土壤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4.4.2 植被群落与土壤细菌群落关系分析
    4.5 讨论
        4.5.1 鄱阳湖沙化土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4.5.2 鄱阳湖沙化土地土壤细菌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4.6 小结
5 鄱阳湖沙化土地土壤细菌群落功能物种及其功能特征
    5.1 沙地土壤细菌群落功能群落
        5.1.1 沙地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
        5.1.2 沙地土壤解磷微生物群落
    5.2 沙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
    5.3 讨论
    5.4 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3)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荒漠化类型与成因研究现状
        1.2.2 荒漠化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1.2.3 高分子材料、植物根系固土修复机理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论文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特色与创新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样品区域定性选择与天然土取样
        2.1.2 改性固土材料研发
        2.1.3 固土植物遴选
    2.2 试验方法
        2.2.1 改性材料加固土试块试验
        2.2.2 根系加固土盆栽试验
        2.2.3 演替固土样地试验
        2.2.4 演替过程坡面抗侵蚀物理模拟试验
第3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土基本性质及影响规律研究
    3.1 材料加固土基本性质
        3.1.1 团聚特性
        3.1.2 渗透特性
        3.1.3 强度特性
    3.2 根系土基本性质
        3.2.1 团聚特性
        3.2.2 渗透特性
        3.2.3 强度特性
    3.3 改性材料-根系土基本性质
        3.3.1 团聚特性
        3.3.2 渗透特性
        3.3.3 强度特性
    3.4 改性材料-根系土性质的影响规律
        3.4.1 植物种类的影响
        3.4.2 土壤性质的影响
        3.4.3 生物肥料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特性研究
    4.1 随改性材料老化的固土时效劣化特性
        4.1.1 干湿循环劣化作用
        4.1.2 冻融循环劣化作用
        4.1.3 紫外照射劣化作用
    4.2 随植物根系发育的固土时效强化特性
        4.2.1 根系生长发育特征及耐受性
        4.2.2 基本理化性质强化
        4.2.3 力学性质强化
        4.2.4 水力学性质强化
        4.2.5 土壤“熟化”
        4.2.6 固土指标时效强化定量描述
    4.3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方法的提出
    4.4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特性分析
        4.4.1 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分析
        4.4.2 水力学性质变化分析
        4.4.3 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变化分析
    4.5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的阶段划分
    4.6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过程定量描述
        4.6.1 关于时间尺度的换算
        4.6.2 改性材料时效劣化函数
        4.6.3 根系时效强化函数
        4.6.4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时效函数
第5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演替过程坡面抗侵蚀性能研究
    5.1 改性材料固土阶段坡面抗侵蚀性能
        5.1.1 风蚀产沙特性
        5.1.2 水蚀产沙产流特性
    5.2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阶段坡面抗侵蚀性能
        5.2.1 风蚀产沙特性
        5.2.2 水蚀产沙产流特性
        5.2.3 冻融产沙特性
    5.3 坡面抗侵蚀演替规律
第6章 基于“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的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
    6.1 改性材料固土机理
        6.1.1 微观结构强化机理
        6.1.2 小孔隙毛细效应
    6.2 植物根系固土机理
        6.2.1 力学“加筋”
        6.2.2 以根系生理吸水相关的基质吸力强化
    6.3 演替过程坡面生态修复机理
        6.3.1 微-细-宏观抗侵蚀机理
        6.3.2 基于土壤化学的生态机理
        6.3.3 演替过程坡面综合修复机理与长期作用
第7章 典型荒漠化地区坡面生态修复效果分析
    7.1 典型荒漠区坡面基本概况
    7.2 坡面修复设计
    7.3 坡面生态修复效果分析
    7.4 讨论
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河北坝上土地沙化动态演变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沙化遥感监测
        1.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1.2.3 土地沙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
        2.1.1 地理位置
        2.1.2 土壤类型
        2.1.3 地形地貌
        2.1.4 气候条件
        2.1.5 水文条件
        2.1.6 植被条件
    2.2 社会经济
    2.3 生态环境
    2.4 土地利用现状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3.1.1 气象数据
        3.1.2 高程数据
        3.1.3 土壤数据
        3.1.4 植被数据
        3.1.5 遥感数据
        3.1.6 土地利用数据
        3.1.7 社会经济数据
    3.2 研究方法
        3.2.1 土地沙化程度的判定
        3.2.2 土地沙化动态演变
        3.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
        3.2.4 影响因素分析
4 土地沙化时空演变
    4.1 植被覆盖度时序变化
        4.1.1 植被覆盖度季节性变化分析
        4.1.2 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分析
    4.2 土地沙化时空格局变化
    4.3 土地沙化的演变趋势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5.1 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价值
    5.2 不同服务功能类型价值
    5.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特征
    5.4 本章小结
6 土地沙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
    6.1 土地沙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6.2 影响因素分析
        6.2.1 自然因素
        6.2.2 人为因素
        6.2.3 灰色关联综合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沙化土地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a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土地沙化概念
        1.2.2 土地沙化研究进展
        1.2.3 “3S”技术在土地沙化中应用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技术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自然状况
        2.1.4 社会经济状况
    2.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2.1 研究内容
        2.2.2 技术路线
    2.4 研究方法
        2.4.1 遥感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2.4.2 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
        2.4.3 沙化土地分类及精度验证
        2.4.4 相关数据计算方法
第三章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沙化土地时空动态研究
    3.1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沙化土地空间分布(2015 年)
        3.1.1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沙化土地总体状况
        3.1.2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沙化土地空间分布
        3.1.3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内各县沙化土地现状
        3.1.4 小结
    3.2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沙化土地时间动态
        3.2.1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沙化土地总体动态(1998-2015 年)
        3.2.2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沙化土地空间动态(1988-2015 年)
        3.2.3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县域动态(1988-2015 年)
        3.2.4 重点监测样地沙化土地现状
        3.2.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7)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风沙化状况与生态建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沙漠化研究进展
        1.2.2 沙漠化概念的争议
        1.2.3 山东平原土地风沙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情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资源状况
        2.1.5 土壤植被
        2.1.6 矿藏资源
    2.2 社会经济情况
        2.2.1 人口劳动力情况
        2.2.2 土地利用情况
        2.2.3 经济情况
3 风沙区风蚀现状
    3.1 风沙区风蚀现状
    3.2 各市风蚀状况
        3.2.1 菏泽市风蚀状况
        3.2.2 聊城市风蚀状况
        3.2.3 滨州市风蚀状况
        3.2.4 德州市风蚀状况
        3.2.5 东营市风蚀状况
        3.2.6 济南市(商河县、济阳县)风蚀状况
    3.3 风沙化危害
4 研究区风沙化历史演变
    4.1 1985-1987 年风沙片分布情况
    4.2 1988 年山东黄泛平原风沙片情况
    4.3 1995 年全国水土流失普查情况
    4.4 2000 年沙漠分布数据
    4.5 2004 年第三次荒漠化调查数据
5 风沙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情况
    5.1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概况
    5.2 主要成效
6 风沙片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6.1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6.2 对策建议
    6.3 发展方向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1 1988 年山东黄泛平原风沙片分布表
附表 2 1995 年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情况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雅鲁藏布江流域风沙化土地遥感监测与植被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土地荒漠化、沙漠化和风沙化的概念
        2.2 国外荒漠化防治研究进展
        2.3 国内荒漠化防治研究进展
        2.4 气候变化对荒漠化影响研究进展
    3. 研究内容
    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寒风沙化土地遥感动态监测与驱动因素识别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遥感数据与预处理
        2.2 风沙化土地类型与遥感解译
        2.3 气象数据与分析方法
        2.4 动态度和灰色关联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2008 年风沙化土地现状分布
        3.2 1975—2008 年风沙化土地演变趋势
        3.3 风沙化土地演变的驱动因素
    4. 小结
第三章 江源区气候变化及风沙化土地动态响应
    1. 试验地概况
    2. 1973—2007 年气候变化特征
        2.1 研究方法
        2.2 气温变化
        2.3 降水变化
        2.4 日照时数变化
        2.5 风速变化
        2.6 小结
    3. 土壤侵蚀特征
        3.1 研究方法
        3.2 土壤侵蚀的类型与强度
        3.3 土壤侵蚀随高程的变化特征
        3.4 土壤侵蚀随坡度的变化特征
        3.5 土壤侵蚀随坡向的变化特征
        3.6 小结
    4. 风沙化土地演变趋势
        4.1 研究方法
        4.2 2008 年风沙化土地现状分布
        4.3 1975- 2008 年风沙化土地动态变化
        4.4 成因分析
        4.5 小结
第四章 中部流域气候变化和风沙化土地状况
    1. 研究区概况
    2. 1957—2007 年气候变化特征
        2.1 研究方法
        2.2 气温变化
        2.3 降水变化
        2.4 小结
    3. 山南宽谷风沙化土地演变趋势
        3.1 试验地概况
        3.2 研究方法
        3.3 2008 年风沙化土地现状分布
        3.4 1975—2008 年风沙化土地动态变化
        3.5 驱动因素分析
        3.6 小结
    4. 日喀则宽谷风沙化土地演变趋势
        4.1 试验地概况
        4.2 研究方法
        4.3 2008 年风沙化土地现状分布
        4.4 1975—2008 年风沙化土地动态变化
        4.5 驱动因素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中部流域几种主要沙生植物种群分布格局
    1. 试验地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调查
        2.2 种群点格局分析
        2.3 种群结构与生命表编制
    3. 几种主要沙生植物种群点格局分析
        3.1 种群结构与大小级划分
        3.2 种群空间分布与空间关联
        3.3 种群不同大小级空间分布与空间关联
        3.4 讨论
    4. 砂生槐种群结构与生活史特征
        4.1 种群年龄结构
        4.2 种群生命表
        4.3 种群存活曲线
        4.4 不同生境的种群点格局分析
        4.5 小结
第六章 高寒风沙化土地土壤养分和粒度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地选择
        1.2 土壤样品采集和测定
        1.3 风沙运动观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沙地的土壤养分状况
        2.2 不同类型沙地的土壤粒度特征
        2.3 土壤养分与粒度组成的相关性
        2.4 风沙运动对土壤粒度组成与养分含量的影响
    3. 小结
第七章 高寒风沙化土地土壤水分时空异质性
    1. 试验地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地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期间的降雨和水位状况
        3.2 土壤水分的均值和变异系数
        3.3 土壤水分的半方差函数分析
        3.4 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格局
        3.5 不同类型沙地土壤水分的剖面分布
        3.6 植被对不同类型沙地土壤水分状况的响应
    4. 小结
第八章 高寒风沙化土地飞播可行性分析
    1. 试验地概况
    2. 飞播可行性分析
        2.1 降水条件
        2.2 温度光照条件
        2.3 地形地貌条件
        2.4 风况条件
    3. 小结
第九章 高寒风沙化土地人工模拟飞播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选择
        1.2 供试植物种和播种方法
        1.3 地面处理措施
        1.4 试验观测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植物种的出苗和保存情况
        2.2 主要植物种的生长和繁殖情况
        2.3 不同类型沙地的人工模拟飞播效果
    3. 讨论
        3.1 降水状况对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
        3.2 沙丘地温状况对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
        3.3 土壤水分状况对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
        3.4 风沙活动对人工模拟飞播期的影响
    4. 小结
第十章 总结与讨论
    1. 结论
    2. 讨论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9)新疆沙质荒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与关键的科学问题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第二章 新疆沙漠化形成背景及演变过程
    2.1 新疆沙漠化现状分析
        2.1.1 新疆沙漠化的空间分布格局
        2.1.2 新疆沙漠化的主要形式
        2.1.3 新疆沙漠化的主要危害状况
    2.2 新疆沙漠化形成背景
    2.3 新疆沙漠化演化过程
        2.3.1 新疆沙漠化演化历史
        2.3.2 新疆沙漠化发展趋势
第三章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研究
    3.1 已有的相关工作简介
    3.2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的目标、原则及方法
    3.3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的指标体系
    3.4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方案
第四章 新疆沙漠化分区防治技术与模式
    4.1 新疆沙漠化防治的指导思想、战略思路与对策
        4.1.1 指导思想
        4.1.2 战略思路与对策
    4.2 新疆沙漠化分区防治技术与模式
        4.2.1 新疆沙漠化防治适用技术与模式
        4.2.2 新疆沙漠化分区适用防治技术与模式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区划成果表格
附录 B 新疆沙漠化适用防治技术与模式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10)近50年来我国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及动态变化数据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将来源不同 标准概念不同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数字对比
    1.2 将调查范围不同 调查方法不同的数据进行简单数字的对比
2 全国沙化土地总体动态分析
3 我国沙化土地变化较为典型的几个地区
    3.1 变化复杂多样的沙地——科尔沁沙地
    3.2 一直趋于好转的沙地——毛乌素沙地
    3.3 由扩展变为逆转的沙地——浑善达克沙地
    3.4 变化复杂的沙漠——乌兰布和沙漠

四、关于荒漠化、沙漠化、风沙化和沙化的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D]. 廖承锐.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2]鄱阳湖沙化土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研究[D]. 马永杰.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3]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D]. 杨晴雯.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4]河北坝上土地沙化动态演变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D]. 刘晓.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沙化土地动态研究[D]. 李伟娟. 西藏大学, 2019(12)
  • [6]“荒漠化”一词用法不妥[J]. 杨新兴. 前沿科学, 2017(04)
  • [7]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风沙化状况与生态建设发展研究[D]. 樊爱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8]雅鲁藏布江流域风沙化土地遥感监测与植被恢复研究[D]. 李海东.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9]新疆沙质荒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模式研究[D]. 阿力木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01)
  • [10]近50年来我国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分析[J]. 王君厚. 林业资源管理, 2008(02)

标签:;  ;  ;  ;  ;  

关于荒漠化、荒漠化、风沙和沙化的概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