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多媒体促进认知学习的优化

正确使用多媒体促进认知学习的优化

一、正确运用多媒体 促进认知学习的最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陈玉婷[1](2021)在《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基本理念要求和目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下,将学科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充分整合、倡导多元化教学方式是目前教育教学所向。视频资源作为一种现代媒体已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其课堂应用优势日渐明显,与其相关的研究层出不穷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教师收集并将视频引进课堂并不困难,但需要教师进行思考和探索的是使用何种方法和策略可以将视频资源在课堂中的应用价值达到最大化,以此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加大对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和深度,探讨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和建议,从而促使视频资源与课堂教学相整合的效果达到最优化,以便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三大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通过研究背景和国内外就视频资源辅助课堂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整理归纳本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确定研究范围和研究主体;再通过文献研究法进行相关概念界定,梳理视频资源特点和应用优势,基于经验之塔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为视频资源与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相融合建立联系,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针对初中师生就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现状展开问卷调查,将所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根据所呈现出的调查现象和结果提出视频资源与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相整合的应用策略和建议。第三部分,通过教学实践研究从学生学业成绩和课堂表现两方面探索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价值,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本文提出的应用策略进行授课,以此验证本文提出的应用策略的可行性,让本文提出的应用策略和建议更具实践意义,提高其可信度。通过三个部分本文明确了合理运用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具有积极且正向的辅助作用,具体表现在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学习行为和价值观四个方面;提出了视频资源课前、课中和课后应用策略以及筛选、获取和加工处理视频的相关建议。总的来说,本研究结合教学实际旨在能让初中生物学课堂应用视频逐渐成为一套完整且常态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不仅让学生能轻松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将其迁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有效落实对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刘婷[2](2021)在《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研究 ——以阿克苏地区M幼儿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幼儿园语言教学作为幼儿专门获取语言经验的教学活动,对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习得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教育部门颁布了一系列双语教育政策,大力推广并普及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将大量财政资金向学龄前儿童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倾斜。因此,如何使少数民族学前儿童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得到有利发展,成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双语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话题。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对阿克苏地区M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该幼儿园语言教学是以幼儿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听、说能力培养为重点,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凭借现有资源积极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及时给予正向鼓励。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目标维度不全面,行为主体不一致;(2)由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深刻,造成重难点出现偏差、混淆的情况;(3)教学的物质准备单一,对幼儿已有经验的获得没有呈现;(4)语言教学模式固化,主要采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且教学内容单调、缺乏趣味性;(5)教学延伸流于形式化,缺乏时效性和实在意义;(6)教学反思粗浅、不深刻,无反思后的“再教设计”。而引起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在于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园所的教育资源。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改善M幼儿园大班的语言教学:其一,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学会等待;其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创设优质语言教学情境;其三,注重语言教学反思,开展园本培训与教研;其四,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拓展语言教学领域。

陈蕾棋[3](2021)在《中级汉语综合课《让拇指说话》线上教学设计》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教学由线下转变为线上,因此,如何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将线上教学的形式同对外汉语教学相融合,在有限的时间和环境条件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本次线上教学设计以期为对外汉语线上教学设计研究提供个案,也为对外汉语线上教学提供一些经验。本文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结合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原则和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充分的教学前端分析,以《发展汉语·中级综合I》第12课《让拇指说话》为教学内容,结合笔者对河南大学国际交流学院2020级汉语进修班17位同学线上教学的实践,设计出一份较为合理的《让拇指说话》线上教学方案,旨在为线上教学的对外汉语老师提供参考。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教学设计依据。首先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从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三方面介绍;随后对本设计秉持的教学原则进行阐释;最后从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材和课型三方面进行教学的前端分析。第三章为中级汉语综合课《让拇指说话》线上教学设计方案。本课分为6个课时,共3讲,从教学目标到具体的教学步骤都进行了详尽地设计和呈现。第四章为教学评估与反思。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两方面进行教学评估,并就评估反馈与复盘进行教学反思,以期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宋钊锋[4](2020)在《“四环一心”教学范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以人教版地理必修一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在课堂,而一节精彩的富有深度的课堂必然离不开精心的教学设计,于是怎样设计好一堂课就给中学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然而,由于我国关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在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专门针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的研究方法很有限,导致形成的易于操作教学范式就比较少,而专门立足于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更是少之又少了。本文主要围绕三方面展开。第一对“四环一心”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学生中心”的设定这一“核心”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如何围绕学生的终生发展设计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实现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习,凸显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第二对“四环一心”课堂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地理学科教学设计时要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原理,对照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分析教材和学情设定合适的学习目标,确定合适的教法和学法,教学设计应该围绕设定的学习目标,重点考虑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情况,以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为出发点进行研究。第三构建“四环一心”课堂教学的理论体系与教学实践模式,以便一线教师易于记忆、便于操作,让课堂教学从技术层面上升到课堂教学的艺术层面,让教师有成就感、学生有获得感。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四环一心”教学范式的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通过研究国内外教学设计的进展和相关理论,得出其中的研究趋势和研究不足,进而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路线。第二部分介绍了当前教学设计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以此说明“四环一心”教学范式下的地理教学设计也离不开这些理论,本文也是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对现有教学设计并结合“四环一心”教学范式进行了创新。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和流程,向读者介绍当前教学设计的呈现方式,以及教学设计中的基本要素和流程。第四部分就正式介绍“四环一心”教学范式的概念、基本架构和基本操作方法,通过对这一部分的介绍,让读者直观地知道“四环一心”教学范式的内涵意义和操作模式。第五部分详细介绍“四环一心”教学范式下的地理教学设计的操作方法,通过实验数据表明这种课在一定程度上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学科关键能力的作用,该教学效果还表明如果教师每堂课都注意情境教学和问题设置,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锻炼了教师本人的素养。总之,本文的中心在于为当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改善高中地理一线教师固有的教案方式,增强地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核对高考评体系的研究,通过本文介绍的教学设计方法。为中学教师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提供一种思路,以期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张琳[5](2020)在《录像反馈辅助教学在高校篮球选修课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新课程标准》指出,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当代学生正由传统的、定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现实性与探索性更高的学习体验中去。面对学生群体日新月异的教育需求,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变革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同样成为当下体育老师需要迫切思考的问题。目前我国陷入疫情当中,录像反馈作为体育老师进行网络授课时指导学生身体练习的必要手段,值得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及数据统计法,对录像反馈辅助教学在高校篮球选修课的运用进行实验研究,探索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旨在以创新思维提高高校体育教师体育教学改革意识,提升篮球教学的成效,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科学提升篮球技术水平与运动素质,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本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2018级非体育专业的40名男性本科生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实验前测试排除样本差异后均分为两个班级,其中一班为进行录像反馈辅助教学的实验班,二班为进行传统模式体育教学的对照班。在保证教学时间、任课教师、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无关变量一致的情况下,进行为期10周的教学实验研究。笔者在考虑过拍摄的角度、处理方式、反馈的时机与反馈的频率等问题后,最终选在从突破技术的学习,投篮技术的学习和运球技术的学习三个方面来验证录像反馈辅助教学在高校篮球选修课教学中的效果。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记录,结合实验结束后对学生1分钟投篮和全场综合运球的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录像反馈辅助教学可以更快帮助学生建立视觉表象与动作表象的联结,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均有显着提高;录像反馈辅助教学的效果与动作难度等级呈正相关关系;使用录像反馈辅助教学更利于捕捉瞬时完成的技术动作;录像反馈辅助教学更注重因材施教。并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录像反馈应适当改进并更广泛的运用到篮球教学的动作学习中来,除了基础的技术动作,还要包括战术配合和篮球意识;教师不光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录像反馈,还应在课后进行追加反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运动兴趣,成就“终身体育”。

王筱[6](2020)在《基于区域认知的高中地理课堂情境创设诊断研究》文中指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确立最终的核心素养体系,它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与地理实践力。其中区域认知作为核心素养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不仅仅是认识区域本身,还有具备区域视角、习得区域方法、养成认识区域思维品质与能力。故目前如何落实区域认知成为高中地理教师的重要任务。此外新课标认为创设的情境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在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实施建议等方面多次提出情境的创设。地理课堂中创设的情境可以将复杂的地理知识化难为简,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置身于将陌生的区域中,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因此情境创设是帮助学生落实区域认知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情境创设为依托,诊断目前区域地理课堂教师情境创设的水平以及创设的情境在培养区域认知方面的效果,这对于丰富情境创设理论、促进学生培养区域认知、提高教师反思自身情境创设水平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第一部分:主要是采用文献分析法,厘清区域认知与地理情境创设相关文献资料,阐述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现状,基于此确定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和研究路线。第二部分:主要界定地理情境、地理情境创设、地理情境创设诊断的概念,并分析区域认知与地理情境创设之间的关系;确定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情境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测量学理论为本文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首先在阐述量表构建的原则基础上,其次选取一定数量的文献进行分析、筛选得到量表初级指标,然后通过专家咨询法、熵值赋权法确定量表的指标与权重得到最终诊断量表,最后对量表进行信度检测,确保诊断结果的可信性。第四部分:基于构建好的诊断量表采取课堂观察法诊断不同等级优课中高中地理课堂情境创设水平,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两个问题:教师情境创设水平存在不足、情境尚未有效落实区域认知。第五部分:在诊断结果分析的基础上从两方面提出本研究的策略,一是情境创设优化策略:提升教师专业化素养,优化情境创设行为;另一角度是创设的情境促进区域认知落实改进策略:(1)明确情境创设指向性,突显区域认知素养;(2)引导对情境总结归纳,习得区域认知方法;(3)情境中渗透价值取向,养成区域认知观念。第六部分:总结归纳本研究的结论,分析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情境创设研究提出未来的展望。

杨丹[7](2020)在《情境认知理论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口语交际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五大领域之一,区别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更加注重教学的情境性和交互性。现代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一个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成为定义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课程改革和时代发展赋予口语交际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素养的重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并未体现出它本身的课程理念和价值,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与社会实际的交际需求形成断层。情境认知理论强调个体的认知不仅是内部建构过程,更是与情境、他人不断交互的结果。情境认知所提倡认知过程中的交互性和情境性与口语交际所蕴含的交际互动不谋而合。情境认知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认知过程:情境是学习主体认知的基础,在情境中获得知识,又继续在活动实践中让知识实践化,最后通过认知反思达到认知深化。基于此,将口语交际教学置于情境认知理论视域下,分析现今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困境,拟探索出与社会交际需求接轨的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与路径。本文共四章。第一章,绪论。阐述本课题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核心概念、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现状。第二章,理论基础:情境认知理论,本章对情境认知理论中的情境基础和“从情境中来”与“到情境中去”两条路径进行阐述。第三章,在情境认知视域下对研究本体口语交际进行分析。第四章以情境认知理论作为基本视角,从口语交际知识内容、情境、教学过程、反思评价四个角度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进行现状剖析。第五章在情境认知和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创设真实情境、口语交际知识建构、创建认知活动、情境化评价的四条途径。

郭甜甜[8](2019)在《微课在优化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也随之诞生。微课在教学中有着许多优势,使其有望被广泛应用于当前的教学中。利用微课进行授课不可能彻底取代传统化学课堂教学,教学设计者可将微课作为扩充课堂教学容量的一种方式,发挥其教学辅助作用。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和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为例,进行微课教学设计。主要工作如下:本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微课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教育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早期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等进行研究;同时对微课内容和理论进行详细说明。本文基于微课设计理论及化学教学设计内容及理论,设计了应用于教学讲授的预习及复习微课。本论文第四章中,笔者列举了两个教学案例,均首先展示用于课前预习的“预习微课”设计,接着展示根据“预习微课”所编写的“课堂实用”教学设计,最后展示用于课后复习的“复习微课”。在两个教学案例中,第一个案例所展示的“课堂实用”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过程采用叙述的形式,第二个案例所展示的“课堂实用”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过程采用表格式,意在突出教学设计过程展示的多样性。这样设计,意将三者融为一体,将“预习微课”和“复习微课”加入整个化学内容的教学设计当中,使得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成为教学设计的一部分,并对它们明确做出要求并检验成果,达到教学活动效果的最优化。并在第四章最后,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分析,对论题做了实践性验证,最终得出应用微课可以达到优化教学设计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结论。本论文对寻找微课与教学设计的一个联结点做出了研究,针对初高中化学具体内容进行微课教学设计,并将其应用于实际课堂中,为微课优化传统化学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王玉[9](2019)在《基于具身认知的学科资源游戏化与体感交互制作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优质学科资源的缺乏与分布不均衡,是造成教育不平衡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长久以来备受关注。体感技术的出现,可提供新颖的交互方式与应用体现,它丰富了优质资源的表现形式与建设途径,同时也对资源的制作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寓教于乐的教育观念自古以来倍受重视,也广泛被实践,游戏化学习实现愉快学习,并以崭新的形式表现优质学科资源。然而当前的体感交互学科资源,存在操作性方面零星化、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体感交互和游戏化结合性差、资源建设周期长、应用一次性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在理清学习环境、学科资源与学习者交互三方面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具身认知的环境建构理论,游戏化的学科资源,基于体感交互的制作方法,提出了具身认知的学科资源游戏化与体感交互相结合的制作方法。应用具身性体感交互展示过程,为资源建设提供了新的模式化制作手段,游戏化趣味学习过程,为学生的持久性学习增加了可能性。本文探讨了具身认知下的学科资源游戏化与体感交互构建原则及制作方法,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案例,验证学科资源制作方法的有效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具身认知理论、游戏化教学方法、体感交互技术的教育应用现状,总结现有资源制作方法的问题包括:资源建设缺乏理论指导、内容建设呈现零星探索、建设周期长且成本高、可复用性不好。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学习环境、学习内容与学习者三者关系出发,探索针对不同学科的,具身环境、游戏化资源与学习者体感交互相结合的资源建设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方法。(2)提出了基于具身认知的学科资源游戏化与体感交互制作原则。可分解为个性化的具身学习环境建设原则,学科资源的游戏化与拆分规则,基于具身交互的体感交互学习行为活动原则。具体包括具身学习场景建设、学科资源游戏化与拆分以及体感交互内容设计。学科资源的游戏化制作要素分析,从学习者分析、学习需求分析以及学习目标分析三方面进行,而学科资源的拆分则选择可以明显进行分割,且分割部分可以设置游戏化交互的内容。(3)构建了语文、英文与数学学科中游戏化体感交互的学科资源。基于本文提出的制作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多种情境的具身的学习场景;针对不同学科教学内容,构建了游戏化关卡设置与反馈,制作成资源包;最后依据教学与学习过程提出学科资源游戏化与体感交互制作方法,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了多个学科教学应用程序。(4)测试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以语文学科的汉字拼音作为学科内容,在相应年级学生中展开了实际应用,实际测试取得良好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教师对该方法的认可度高,简便可行的资源制作方法令教师备受推崇,另一方面,该方法的应用能够调动起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长久的保持学习者的注意力,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综上所述,本文从具身认知理论对新技术条件下的教育指导出发,提出了一种建设学科资源游戏化与体感交互相结合的新方法,该方法体现具身学习环境、游戏化学科资源的学习内容、体感交互方法的融合,探索了一种新的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资源建设方法,对促进新型资源建设、服务个性化学习提供借鉴。

杨化通[10](2019)在《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川渝地区三所中学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过渡时期,考试仍然是高校选拔高素质人才和相关教育部门评定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高中教师上好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在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考试大纲教学要求的同时,也能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并为实现立德树人,推动素质教育改革发挥重要作用。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丰硕的成果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尚未适应目前新课改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如何上好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讲评课,适应新高考的教学要求,是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主要围绕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对选题的背景及其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研究的方法与思路进行了简要的论述。第二章是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的相关理论概述,包括对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的相关概念、理论、目标、原则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概述。第三章是对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有效性的现状进行分析,笔者结合实地调研,分析问卷数据并总结出了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论述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笔者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并结合实地调研,从教师、学生、试卷、新课改等角度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第五章是对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的优化策略进行探析,笔者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针对性的从教师、学生、试卷与新课改等方面进行了讲评课教学优化策略探析。

二、正确运用多媒体 促进认知学习的最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确运用多媒体 促进认知学习的最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1.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1.1.3 初中生物学学科性质的需求
        1.1.4 “教与学”面临的共同诉求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分析法
        1.6.2 问卷调查法
        1.6.3 统计分析法
        1.6.4 教育观察法
        1.6.5 行动研究法
    1.7 研究思路
    1.8 研究创新
2 初中生物学视频资源相关概述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课程资源
        2.1.2 教学资源
        2.1.3 视频资源
    2.2 初中生物学视频资源特点
        2.2.1 直观形象性
        2.2.2 开放共享性
        2.2.3 再现与穿越性
        2.2.4 富有感染性
    2.3 初中生物学视频资源教学作用
        2.3.1 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3.2 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2.3.3 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2.3.4 指导实验演示,实现有效实验教学
        2.3.5 增添课堂趣味,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2.4 研究理论基础
        2.4.1 经验之塔理论
        2.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3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3 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说明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问卷的结构设置
        3.1.4 问卷发放与回收
        3.1.5 问卷信效度分析
    3.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2.1 教师个人基本信息分析
        3.2.2 教师使用视频资源的基本情况分析
        3.2.3 教师对视频资源课堂应用态度分析
        3.2.4 教师对视频资源课堂应用效果分析
        3.2.5 教师对视频资源课堂应用阶段分析
        3.2.6 影响教师应用视频资源的因素分析
    3.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3.1 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分析
        3.3.2 学生就视频资源学习基本情况分析
        3.3.3 学生就视频资源课堂应用兴趣分析
        3.3.4 学生就视频资源课堂应用效果分析
    3.4 调查结论
        3.4.1 师生对视频资源辅助教学持肯定态度
        3.4.2 视频资源辅助课堂教学效果显着
        3.4.3 视频资源的选择具有一定局限性
        3.4.4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为薄弱
4 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策略与建议
    4.1 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应用视频资源策略
        4.1.1 课前精心选取优质视频资源
        4.1.2 课中精确把握视频播放策略
        4.1.3 课后及时进行反思与总结
    4.2 生物学视频资源筛选建议
        4.2.1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的教育性
        4.2.2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的科学性
        4.2.3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的代表性
        4.2.4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与时俱进
        4.2.5 筛选视频时注重学生“主体性”
    4.3 生物学视频资源获取途径建议
        4.3.1 教材配套的光盘资源
        4.3.2 自行录制
        4.3.3 网络下载
    4.4 生物学视频资源加工处理建议
        4.4.1 视频资源的下载
        4.4.2 视频资源的格式转换
        4.4.3 视频资源的剪辑截取
        4.4.4 视频资源的录屏软件
        4.4.5 视频资源的编辑制作
5 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5.1 实践目的
    5.2 实践对象
    5.3 实践思路
    5.4 实践案例设计
        5.4.1 实践内容选择
        5.4.2 编写教学设计
    5.5 实践实施过程
        5.5.1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部分实施片段
        5.5.2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第1 课时)》部分实施片段
        5.5.3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第2 课时)》部分实施片段
    5.6 实践结果分析
        5.6.1 学业成绩分析
        5.6.2 课堂观察分析
    5.7 实践结论
        5.7.1 合理运用视频资源能提升学生学业成绩
        5.7.2 合理运用视频资源能提高学生逻辑思维
        5.7.3 视频资源能提高学生课堂互动和参与度
6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二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三 课堂观察量表
    附录四 对照班和实验班后测成绩统计表
    附录五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教学设计
    附录六 部分课堂观察量表记录图片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2)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研究 ——以阿克苏地区M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1.1.2 语言教学是少数民族学前儿童习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有力途径
        1.1.3 语言教学对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语言教学研究
        1.3.2 语言教学的现存问题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5.1 核心概念界定
        1.5.2 理论基础
第2章 M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语言教学的课前准备
    2.2 语言教学的课堂实况
        2.2.1 课堂教学之古诗
        2.2.2 课堂教学之看图讲述
        2.2.3 课堂教学之谈话活动
        2.2.4 课堂教学之语音语调训练(儿歌)
    2.3 语言教学的课后反思
        2.3.1 课后反思之自我评价
        2.3.2 课后反思之家访
第3章 M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问题分析及影响因素
    3.1 语言教学的问题分析
        3.1.1 教学目标:维度不全面,行为主体不一致
        3.1.2 教学重难点:教材把握不当,混淆重难点
        3.1.3 教学准备:物质材料单一,无经验准备
        3.1.4 教学过程:教学模式固化,教学内容单调
        3.1.5 教学延伸:流于形式,缺乏时效性
        3.1.6 教学反思:反思粗浅,无再教设计
    3.2 语言教学的影响因素
第4章 改善M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策略
    4.1 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学会等待
    4.2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创设优质语言教学情境
    4.3 注重语言教学反思,开展园本培训与教研
    4.4 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拓展语言教学领域
第5章 结论与反思
    5.1 结论
    5.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3)中级汉语综合课《让拇指说话》线上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分析
        1.2.1 教学设计相关研究
        1.2.2 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相关研究
        1.2.3 线上教学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让拇指说话》线上教学设计依据
    2.1 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2.1.1 认知学习理论
        2.1.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1.3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2.2 教学原则
        2.2.1 精讲多练原则
        2.2.2 循序渐进原则
        2.2.3 直观性原则
        2.2.4 交际性原则
        2.2.5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原则
    2.3 教学设计相关因素分析
        2.3.1 教学环境分析
        2.3.2 教学对象分析
        2.3.3 教材和课型分析
第3章 中级汉语综合课《让拇指说话》线上教学设计
    3.1 线上教学设计方案
        3.1.1 教学目标
        3.1.2 教学内容
        3.1.3 教学重难点
        3.1.4 教学方法
        3.1.5 教学用具
        3.1.6 课时安排
    3.2 具体教学流程
第4章 《让拇指说话》教学评估与反思
    4.1 教学评估
        4.1.1 学习效果评估
        4.1.2 教学效果评估
    4.2 教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四环一心”教学范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以人教版地理必修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价值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2 教学设计的概念和内涵
    2.3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第3章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模式和内容
    3.1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3.2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的要素和一般流程
第4章 “四环一心”教学范式的基本架构与操作方法
    4.1 “四环一心”教学范式
    4.2 “四环一心”教学范式的基本架构
    4.3 “四环一心”教学范式的基本操作方法与案例
第5章 “四环一心”教学范式下的教学设计案例及教学效果评价
    5.1 教学设计案例
    5.2 教学效果评价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喀斯特地貌》课堂教学观察、评价与记录
附录2 课程内容标题
附录3 “四环一心”教学范式评价表
附录4 遵义市南白中学高一(29)班历次月考地理成绩统计
致谢
研究生期间科研实践与成果

(5)录像反馈辅助教学在高校篮球选修课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反馈
        (二)反馈教学法
        (三)多媒体教学法
        (四)录像反馈法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国外发展现状
        (二)录像反馈辅助教学的国外发展现状
    三、国内研究现状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体育学科中的应用
        (三)录像反馈在非篮球项目中的应用
        (四)录像反馈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四、相关理论依据
        (一)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
        (二)篮球动作技能的特点
        (三)录像反馈法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实验研究法
        (三)数理统计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后测试结果分析
        (一)实验班与对照班突破技术评定
        (二)实验班与对照班投篮技术评定
        (三)实验班与对照班运球技术评定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录像反馈辅助教学的教学效率更高
        (二)录像反馈辅助教学的教学质量更高
        (三)难度等级更高动作使用录像反馈辅助教学的效果更好
        (四)瞬时完成的技术动作使用录像反馈辅助教学的教学效率更高
        (五)录像反馈辅助教学更加注重因材施教
    二、建议
        (一)录像反馈应适当改进
        (二)录像反馈应适当推广
        (三)在课后时间追加录像反馈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6)基于区域认知的高中地理课堂情境创设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1.1.2 情境创设是搭建落实区域认知的桥梁
        1.1.3 现实高中地理课堂情境创设存在偏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路线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情境与地理情境
        2.1.2 地理情境创设
        2.1.3 地理情境创设诊断
        2.1.4 区域认知与地理情境创设
    2.2 理论基础
        2.2.1 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2.2.4 教育测量学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区域认知的高中地理课堂情境创设诊断量表构建
    3.1 量表构建的原则
        3.1.1 地理性原则
        3.1.2 科学性原则
        3.1.3 系统性原则
        3.1.4 可行性原则
    3.2 量表构建的依据
        3.2.1 理论依据
        3.2.2 现实依据
    3.3 量表构建的过程
        3.3.1 诊断量表指标初构
        3.3.2 确立最终诊断量表
        3.3.3 诊断量表信度检验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诊断量表的情境创设观察结果分析
    4.1 诊断课例的选择
    4.2 课堂诊断流程
    4.3 课堂结果统计与分析
        4.3.1 结果统计
        4.3.2 诊断结果整体分析
        4.3.3 诊断结果局部分析
    4.4 存在的问题
        4.4.1 教师情境创设能力存在不足
        4.4.2 情境尚未有效落实区域认知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区域认知的高中地理课堂情境创设改进策略
    5.1 提升教师专业化素养,优化情境创设行为
        5.1.1 加强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5.1.2 考虑学情,优化情境创设手段
    5.2 明确情境创设指向性,突显区域认知素养
        5.2.1 明确情境定位特征,构建区域格局认知
        5.2.2 对比情境特征差异,落实区域比较认知
        5.2.3 综合分析情境关联,深化区域联系认知
        5.2.4 准确评估情境状况,培育区域发展认知
    5.3 引导对情境总结归纳,习得区域认知方法
    5.4 情境中渗透价值取向,养成区域认知观念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存在不足
    6.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7)情境认知理论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检索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案例分析法
        1.3.4 访谈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情境认知理论的研究现状
        1.4.2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现状
    1.5 核心概念
        1.5.1 口语交际
        1.5.2 口语交际教学
        1.5.3 情境认知
2 情境认知理论概述
    2.1 情境认知理论的形成
    2.2 情境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
        2.2.1 认知活动的基础:情境
        2.2.2 从情境中来:知识情境观
        2.2.3 到情境中去:知识与生活情境的一体化
        2.2.4 认知反思:情境化评价
3 情境认知视域下的语文课堂“口语交际”
    3.1 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情境属性
        3.1.1 知识基础的情境性
        3.1.2 实践活动的情境性
        3.1.3 语言运用情境的真实性
    3.2 情境认知视域下的口语交际过程
    3.3 情境认知视域下的口语交际特征探析
        3.3.1 身份建构
        3.3.2 互动合作
        3.3.3 真实情境
        3.3.4 活动任务
4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调查及问题分析
    4.1 调查过程
        4.1.1 调查对象
        4.1.2 调查设计
        4.1.3 调查内容
    4.2 问题分析
        4.2.1 口语交际知识缺乏建构
        4.2.2 创设伪情境
        4.2.3 教学过程缺乏交互性
        4.2.4 教学评价去情境化
5 情境认知理论在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5.1 教学情境真实化策略
        5.1.1 创设实物情境
        5.1.2 创设故事情境
        5.1.3 呈现基于多媒体的案例情境
    5.2 从情境中来:经验与概念性知识的联结策略
        5.2.1 教师提供口语交际概念性知识
        5.2.2 学生参与交际话题创设
    5.3 到情境中去:交际情境创设策略
        5.3.1 以任务活动创设交际情境
        5.3.2 以合作对话创设交际情境
        5.3.3 以角色扮演创设交际情境
        5.3.4 以灵活座位编排创设交际情境
    5.4 认知反思:情境化评价策略
        5.4.1 制定情境化的评价内容
        5.4.2 重视即时性和形成性评价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微课在优化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及依据
        1.1.1 选题意义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微课国内研究现状
        1.2.2 微课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本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微课的相关概述
    2.1 微课的含义、特点及构成
        2.1.1 微课的含义
        2.1.2 微课的特点
        2.1.3 微课能被广泛推广的原因
        2.1.4 微课的构成
    2.2 微课的分类
    2.3 微课设计的注意点
        2.3.1 选题
        2.3.2 教学目标
        2.3.3 教学设计
    2.4 微课的录制过程
第三章 优化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相关概述
    3.1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
    3.2 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3.2.1 化学教学设计的学习理论
        3.2.2 化学教学设计的教学理论
        3.2.3 化学教学设计的系统理论
        3.2.4 化学教学设计的传播理论
    3.3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内容
        3.3.1 教学目标的设计
        3.3.2 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设计
        3.3.3 教学过程的设计
        3.3.4 作业与板书设计
    3.4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优化策略
        3.4.1 授课前“预习微课”优化
        3.4.2 授课后“复习微课”优化
第四章 微课优化条件下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案例
    4.1 微课设计的原则
    4.2 微课设计的相关理论
    4.3 微课教学设计优化案例一
        4.3.1 “预习微课”教学设计
        4.3.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堂实用”教学设计
        4.3.3 “复习微课”教学设计
    4.4 微课教学设计优化案例二
        4.4.1 “预习微课”教学设计
        4.4.2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课堂实用”教学设计
        4.4.3 “复习微课”教学设计
    4.5 教学设计分析
        4.5.1 听课教师意见反馈
        4.5.2 学生听课意见反馈
        4.5.3 学生测验结果分析
        4.5.4 结论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反思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测验题
附录 B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知识测验题

(9)基于具身认知的学科资源游戏化与体感交互制作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具身认知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1.2.2 体感交互技术在学科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1.2.3 游戏化教学的发展与应用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组织与结构
        1.4.1 技术路线
        1.4.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具身认知、多媒体学习、认知负荷理论及其教学发展
    2.1 具身认知理论内涵
    2.2 多媒体学习理论
        2.2.1 多媒体与多媒体学习
        2.2.2 多媒体学习的基本假设
        2.2.3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2.3 认知负荷理论
    2.4 三种理论的体感交互教学发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具身认知的学科资源游戏化与体感交互构建原则
    3.1 具身认知的学习场景构建原则
        3.1.1 个体差异原则
    3.2 学科资源游戏化与拆分原则
        3.2.1 学科资源游戏化制作要素分析
        3.2.1.1 面向学习者的游戏化要素分析
        3.2.1.2 面向学习需要的游戏化要素分析
        3.2.1.3 面向学习目标的游戏化要素分析
        3.2.2 学科资源游戏化拆分原则
    3.3 学科资源体感交互构建原则
        3.3.1 多媒体认知原则
        3.3.2 邻近呈现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身认知的学科资源游戏化与体感交互制作方法
    4.1 具身认知的学习场景构建方法
    4.2 学科资源游戏化制作方法
    4.3 学科资源体感交互制作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设计与分析
    5.1 案例设计
        5.1.1 语文学科
        5.1.2 英语学科
        5.1.3 数学学科
    5.2 应用验证
        5.2.1 教师方面
        5.2.2 学生方面
    5.3 实验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川渝地区三所中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相关理论概述
    一、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相关概念界定
        (一)讲评课
        (二)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
    二、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最优化教育理论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三)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四)学习迁移理论
    三、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的主要目标
        (一)讲评教学有效用
        (二)讲评教学有效率
        (三)讲评教学有良好的体验
    四、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的主要原则
        (一)及时性原则
        (二)交往性原则
        (三)问题性原则
        (四)激励性原则
        (五)启发性原则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现状分析
    一、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的现状调查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实施
    二、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取得的成效
        (一)师生逐渐意识到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讲评课逐渐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高中思想政治讲评课逐渐成为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
        (四)教师能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升讲评课教学效果
    三、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讲评内容面面俱到,针对性不强
        (二)讲评目标注重分数,激励效应弱化
        (三)讲评过程缺乏趣味性,课堂气氛压抑
        (四)讲评策略侧重整体,个体差异关注不明显
        (五)讲评有时及时性不够,教学效果难以保障
        (六)调动与运用知识不足,知识迁移效率低下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对政治试卷讲评课的教学设计存在认知偏差
        (一)教师对政治试卷缺少有效分析与总结
        (二)教师重答题规律指导轻价值观培养
        (三)教师讲评范例与策略缺乏针对性
        (四)教师讲评过程中管理与调控体验较差
    二、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不强导致讲评课教学效果转化率低下
        (一)部分学生注重试卷分数轻视讲评过程
        (二)学生在讲评课上注重他律轻自律
        (三)学生在政治试卷讲评后缺少有效反思与总结
        (四)学生对时事政治缺少关注影响部分题型解答
    三、政治试卷本身存在的客观因素影响讲评效果
        (一)考察内容理论性太强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二)政治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地域性导致讲评不易借鉴
        (三)题型的相对固定性导致讲评方法不易创新
        (四)主观题设问角度的开放性增加了讲评难度
    四、新课改不确定因素影响政治试卷讲评课效果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的变动影响讲评课教学备课
        (二)高考考试大纲考察的要求与题型时有新变化
        (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影响讲评课指导思想
        (四)新高考改革对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第五章 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的优化策略探析
    一、以教师为主导,优化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一)教师对政治试卷进行有效解读与整理
        (二)教师优化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部分环节
        (三)教师根据三维目标对讲评过程进行有效评价
    二、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
        (二)独立学习,鼓励学生进行自查与自纠
        (三)合作探究,对重难点进行分析与解决
        (四)师生互动,对试卷进行反思与总结
    三、以试卷为载体,深究教与学的契合性
        (一)进行考情分析,找准试卷讲评重点
        (二)进行错题研究,突破试卷讲评难点
        (三)进行归纳提升,掌握试卷答题要点
        (四)进行变式训练,内化相关知识考点
    四、以新课改为方向,探寻讲与评的指引性
        (一)以政治学科能力为导向,讲评有效果
        (二)以四个核心素养为导向,讲评有价值
        (三)以高考考试大纲为导向,讲评有参考
        (四)以素质教育改革为导向,讲评有要求
    五、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案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正确运用多媒体 促进认知学习的最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D]. 陈玉婷.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研究 ——以阿克苏地区M幼儿园为例[D]. 刘婷.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3]中级汉语综合课《让拇指说话》线上教学设计[D]. 陈蕾棋. 安阳师范学院, 2021(02)
  • [4]“四环一心”教学范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以人教版地理必修一为例[D]. 宋钊锋. 西南大学, 2020(06)
  • [5]录像反馈辅助教学在高校篮球选修课的实验研究[D]. 张琳.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6]基于区域认知的高中地理课堂情境创设诊断研究[D]. 王筱.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情境认知理论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D]. 杨丹.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微课在优化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郭甜甜.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9]基于具身认知的学科资源游戏化与体感交互制作方法[D]. 王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10]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川渝地区三所中学的调查[D]. 杨化通.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正确使用多媒体促进认知学习的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