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机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

血透机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

一、血透机行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论文文献综述)

胡雅丽,甘腾玉,付巧珊,许东华[1](2020)在《舒适护理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中的应用效果》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1例重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11月~2020年2月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8例重型肝炎患者为研究组,两组均使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清蛋白(ALB)、舒适度、依从性、满意度及第1次手术和第2次手术的焦虑度。结果干预前,研究组的PT、TBil、ALT、AST、ALB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TBil、ALT、AST、ALB指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PT短于对照组,两组干预后的TBil、ALT、AST、ALB指标低于干预前,PT短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总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术前两组的焦虑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的焦虑度低于术前(P<0.05),研究组的焦虑度低于术前(P<0.05),研究组的焦虑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术前两组的焦虑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的焦虑度低于术前(P<0.05),研究组的焦虑度低于术前(P<0.05),研究组的焦虑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人工肝支持系统用于治疗重症肝炎不仅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舒适度及治疗依从性,还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对患者的病情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邓丽[2](2020)在《DPMAS治疗肝衰竭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疗效,探讨DPMAS对血清细胞因子(TNF-α、IFN-γ、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2018年8月-2019年9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共收治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86例,为观察DPMAS(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对ACLF早中期患者的治疗疗效,排除了合并感染、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以及治疗依从性差等影响疗效观察的因素,最后符合入选标准患者共51例,根据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将其分为观察组(DPMAS联合内科综合治疗组,29例)与对照组(单纯内科综合治疗组,22例),两组治疗前基线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共行DPMAS治疗48例次,根据病情,每例治疗1-2次,平均治疗次数1.6次,两次治疗间隔时间为4-1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MELD评分,以及治疗后第7、14、21、28天肝功能(TBIL、ALT、AST、ALB、PAB)、凝血功能(PT、APTT、INR)、细胞因子(TNF-α、IFN-γ、IL-10)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好转率、实验室指标、MELD评分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分析DPMAS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变化比较:观察组消化道症状、皮肤巩膜黄染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28天好转率比较:观察组好转率为37.9%,对照组好转率为22.7%。两组好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1.343,P=0.246)。(3)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第7、14、21、28天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基线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第7、14、21、28天的TBIL、ALT、AST与治疗前对比有下降趋势,ALB、PAB与治疗前对比有升高趋势,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第21、28天的ALB较治疗前基线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TBIL、ALT、AST、PAB治疗后与治疗前基线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第7、14、21、28天凝血功能指标与治疗前基线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第7、14、21、28天PT、APTT、INR整体均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第28天MELD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MELD评分较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38±4.14)分vs.(20.10±7.45)分,t=2.239,P=0.033],对照组治疗前后MELD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00±4.39)分vs.(21.01±5.58)分,t=-0.005,P=0.996]。(6)肝衰竭患者与正常人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肝衰竭患者治疗前TNF-α、IFN-γ、IL-10三种细胞因子基线水平均显着高于正常人水平[(78.86±38.65)pg/ml vs.(0.67±0.15)pg/ml,(79.67±34.29)pg/ml vs.(0.72±0.26)pg/ml,(44.08±23.80)pg/ml vs.(0.95±0.50)pg/ml]。(7)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第7、14、21、28天细胞因子与治疗前基线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第7、14、21、28天的TNF-α、IFN-γ、IL-10与治疗前对比有下降趋势,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第7、14、21、28天TNF-α、IFN-γ、IL-10整体均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基线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DPMAS能改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可能有利于提高ACLF患者治疗疗效。(2)DPMAS对TNF-α、IFN-γ、IL-10三种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下调作用,有可能减轻ACLF患者体内炎症反应。

鲁艳玲,张晓娟,马建奇,刘志永[3](2015)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血液灌流对肝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观察其临床疗效,评估其安全性。方法肝衰竭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应用PE联合血液灌流35例(联合组),单纯应用PE治疗25例(PE组),仅予综合内科治疗20例(内科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实验室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联合组有效率为60.0%(21/35)、PE组为52.0%(13/25)、内科组为30.0%(6/20),联合组、PE组分别与内科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2、3.59,P均<0.05);联合组、PE组和内科组治疗后TBil、ALT、AST、PT和PTA等均有明显下降(t=6.72、7.05、6.43、7.98、4.37;t=6.04、4.37、5.82、6.19、5.85;t=3.11、2.08、2.75、2.32、3.33,P均<0.01);联合组和PE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89、1.26、1.74、1.38、1.44,P均>0.05),但2组与内科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2.87、3.49、3.33、4.82、6.77;q=3.88、3.97、3.85、4.10、7.16,P均<0.01);联合组出现口周麻木、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1.55%、24.14%)低于PE组(41.84%、46.94%)(X2=4.78、5.83,P均<0.01)。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肝衰竭,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而且能节省血浆用量,降低口周麻木、血浆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安全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郑淑全[4](2015)在《血透机行胆红素血浆吸附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血透机行胆红素血浆吸附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4月到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采用普通血透机行胆红素血浆吸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普通血透机行胆红素血浆吸附治疗方便、简单,效果显着,值得推广。

王琳,田敏[5](2013)在《连续性白蛋白净化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操作方法及疗效》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连续性白蛋白净化系统(continue albumin purification system,CAPS)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操作方法及疗效。方法 :根据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olecular adsorbent recirculating system,MARS)治疗原理,利用床边血滤机和血透机对13例重型肝炎患者行CAPS治疗45例次,探讨护理操作方法并观察治疗前后各项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CAPS治疗重型肝炎操作方法相对MARS简单可行,治疗费用明显降低,治疗后各项肝功能、肾功能和凝血功能指标明显好转。结论 CAPS是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新方法,操作方法相对MARS简单可行,但应总结护理经验,预防并发症发生。

邓凤英[6](2011)在《普通血透机行血浆置换的操作及护理》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用普通血透机行血浆置换的操作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将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7月32例用普通血透机行78例次的血浆置换患者当成治疗组,2008年8月~2010年10月28例用CRRT机行64次血浆置换患者为对照组,将2组进行比较,分析2组治愈率、好转率、病死率的差别。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治愈率、好转率、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费用治疗组比对照组每例患者节省800元~4800元。结论用普通血透机行血浆置换疗效确切,对于一些没有CRRT机的医院来说,可以替代,不失为一种既方便、简单,又节省患者费用的方法。用普通血透机行血浆置换患者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监测,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和周到的术后护理是保证血浆置换成功的关键。

袁金忠[7](2010)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相关支持治疗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亚低温条件下离体大鼠肝细胞悬浮培养后的完整性和功能,为将来生物人工肝临床应用时培育生产足量功能完好的肝细胞作参考。[方法]离体肝细胞悬浮于添加有葡萄糖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碳酸氢盐缓冲介质内30℃下孵育48h,期间及其后测定细胞的完整性和功能指标。[结果]30℃条件下离体0、24及48h内白蛋白合成及Ⅰ相药物生物转化能力无显着差异;培养24h后流式细胞仪活细胞计数和苔盼蓝清除率与新鲜肝细胞比显示细胞完整性无显着差异。[结论]亚低温30℃下悬浮培养可以使肝细胞较长时间内存活,肝细胞混悬液内的离体肝细胞在亚低温条件下能够保持较高活力。[目的]回顾性分析合并急性肾衰的肝移植受体移植术前的危险因素及肾脏替代治疗作为其移植前过渡措施的价值。[方法l研究在近年本研究组因为急性肾衰而接受了RRT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肾脏替代治疗)(血透或血滤)的肝移植受体患者。将各种不同预后的肝移植受体的临床特征分组对比分析;将接受了不同种类RRT治疗的肝移植受体临床特征分组对比分析;用逻辑回归方法分析能预测合并肾衰的肝移植受体死亡率的指标。[结果]在接受了RRT的病人中,有30%因为肝移植而存活或者出院。67.5%的患者在等待移植期间死亡。死亡患者比成功手术患者有更高的MODS评分、更低的平均动脉压,RRT的平均治疗天数在CRRT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组和血透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与血透组相比,CRRT组有着更高的MODS评分,更低的平均动脉压,更低的血肌酐浓度。肾衰受体术前平均动脉压越低,则死亡风险越高。[结论]对患有急性肾衰的肝移植受体应用RRT是可取的。尽管死亡率仍高,但使部分(30%)病人得以肝移植而存活。考虑到肾衰不接受肝移植者死亡率极高(成活率小于10%),这种治疗对急性肾衰的肝移植受体是值得推广的。[目的]探讨影响肝移植术后早期成功率的危险因素,总结在肝移植术前应用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olecular Adsorbent Recycling System, MARS)的支持对术后早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肝移植病人术前80次MARS治疗的临床资料,对有关临床指标进行排序分析;术后存活30d的28例为生存组,死亡6例为死亡组,对部分术前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50例患者免除移植出院8例,移植前死亡8例,34例过渡到移植,移植后死亡6例。单次6小时MARS治疗较大幅度降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肌酐、尿酸、血氨和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和IL-10 (Interleukin-10)水平,伺时显着改善SOFA(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评分(P<0.05);移植手术后早期死亡危险因素与术前SOFA、肌酐、INR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国际标准化比率)和TNF-α和IL-10等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术前SOFA、肌酐、INR、TNF-α和IL-10水平是移植后早期死亡的主要术前危险因素,术前MARS支持可以显着改善这些危险因素,从而可以有效改善移植成功率,甚至避免移植手术。[目的]探讨MARS在PBLT术中的应用和简化的静脉转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l研究组43例PBLT术中采用MARS人工肝及简化的静脉转流,与对照组30例未采用静脉转流的病例对照研究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无肝期时程、术中输血制品量、术后ICU停留时间、术后1月生存率和1年生存率均显着优于对照组。[结论]PBLT术中采用MARS人工肝及简化的静脉转流可改善预后。

沈红卫[8](2010)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常见并发症原因及防护措施》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的产生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对人工肝支持系统在372例900例次人工肝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结果: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结论:严密监测,严格操作,细心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人工肝治疗成败的关键。

李增录,闫桂霞,刘浩,徐玲,肖琳,鲁晓擘,张跃新[9](2009)在《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文中研究指明

胡肖兵,高洪波,廖明儿,何敏茹[10](2008)在《三种血浆置换与吸附方式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人工肝支持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中三种常用的血浆置换与吸附方式,探讨重型肝炎早期救治中人工肝支持治疗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三组共90例慢性重型肝炎(乙型)早期患者,均经2周4次不同方式的人工肝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症状改善、黄疸消退及反弹、白蛋白与凝血酶原活动度的改变、不良反应(过敏、肝性脑病、球结膜水肿、呃逆、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血常规的改变、血氨的变化等)的发生情况等。结果血浆置换组症状改善、黄疸消退效果好,但黄疸反弹高,不良反应多;减量血浆置换联合中性大孔树脂血浆吸附黄疸反弹幅度小;单纯中性大孔树脂血浆吸附具有一定的退黄作用。结论减量血浆置换联合中性大孔树脂血浆吸附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早期)具有退黄效果好,黄疽反弹小,不良反应少的特点,是人工肝介入慢性重型肝炎(早期)救治的合理方式。

二、血透机行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透机行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论文提纲范文)

(1)舒适护理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PT、TBil、ALT、AST、ALB指标的比较
    2.2 两组总适度的比较
    2.3 两组总依从性的比较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2.5 两组第1次手术焦虑度的比较
    2.6 两组第2次手术焦虑度的比较
3 讨论

(2)DPMAS治疗肝衰竭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设备及材料
        1.2.2 治疗方案及流程
        1.2.3 研究内容
        1.3 疗效评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临床症状比较
        2.2 28天好转率比较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28天内实验室指标比较
        2.3.1 治疗后28天内肝功能指标比较
        2.3.2 治疗后28天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2.4 治疗前后MELD评分比较
        2.5 DPMAS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第三章 讨论
第二部分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设备及材料
        1.2.2 检测方案及流程
        1.2.3 研究内容
        1.3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患者细胞因子基线水平与正常人比较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基线水平比较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28天内细胞因子比较
        2.3.1 治疗后28天内TNF-α对比
        2.3.2 治疗后28天内IFN-γ对比
        2.3.3 治疗后28天内IL-10对比
    第三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主要英文缩写词表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绩
致谢

(3)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定标准[4]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血清生化指标变化
    2.3 不良反应
3 讨论

(4)血透机行胆红素血浆吸附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建立血管通路
        1.2.2 安装并预冲第一套管路及血浆滤过器
        1.2.3 安装并预冲第二套管路及血浆胆红素吸附器
        1.2.4 血浆吸附
        1.2.5 抗凝
    1.3 护理
        1.3.1 吸附前的护理
        1.3.2 吸附过程中的护理
        1.3.3 体外循环的护理
        1.3.4 并发症的护理
        1.3.4. 1 灌流综合征
        1.3.4. 2 低血压
        1.3.4. 3 出血
        1.3.4. 4 低体温
        1.3.4. 5 血浆分离器破膜
        1.3.4. 6 血管通路的护理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5)连续性白蛋白净化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操作方法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材料
    1.3 方法
        1.3.1 操作方法
        1.3.2 观察指标
        1.3.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CAPS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比较 (见表1)
    2.2 CAPS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检验结果比较 (见表2)
3 讨论
4 护理
    4.1 治疗前护理
        4.1.1 患者准备
        4.1.2 心理护理
        4.1.3 消毒隔离
    4.2 治疗中护理
        4.2.1 在正常血压范围内, 无菌操作下引血后进入治疗状态。
        4.2.2 安全护理
        4.2.3 抗凝剂的应用及监护
        4.2.4 严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
    4.3 治疗后护理
        4.3.1 饮食护理
        4.3.2 留置导管或穿刺口的护理
        4.3.3 心理护理
5 CAPS护理小结

(6)普通血透机行血浆置换的操作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护理
        1.3.1 治疗前护理
        1.3.1. 1 心理护理
        1.3.1. 2 治疗前准备
        1.3.2 治疗中的护理
        1.3.2. 1 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护
        1.3.2. 2 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
        1.3.2. 3 严密观察机器运转及体外循环血流情况
        1.3.3 治疗后的护理
        1.3.3. 1 双腔留置导管的护理
        1.3.3. 2 终末处理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 组患者治疗后的自觉症状如精神状态、食欲、乏力等明显好
3 讨论

(7)肝移植围手术期相关支持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生物人工肝的基础研究——亚低温离体大鼠肝细胞悬浮培养后的功能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章 合并肾衰的肝移植病人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价值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章 MARS人工肝的移植前支持及对肝移植术后早期成功率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章 MARS在PBLT术中的应用和简化的静脉转流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综述二
致谢
攻读硕博学位期间科研论文

(8)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常见并发症原因及防护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方 法
3 常见并发症原因及防护措施
    3.1 低血压
    3.2 过敏症状
    3.3 潜在出血现象
    3.4 感染
    3.5 低钙血症
    3.6 焦虑及恐惧
4 讨 论

(9)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前准备
    1.3 治疗方法
2 治疗后出现的副反应及常见问题
3 PE治疗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四、血透机行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论文参考文献)

  • [1]舒适护理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中的应用效果[J]. 胡雅丽,甘腾玉,付巧珊,许东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20(32)
  • [2]DPMAS治疗肝衰竭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D]. 邓丽.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观察[J]. 鲁艳玲,张晓娟,马建奇,刘志永. 疑难病杂志, 2015(03)
  • [4]血透机行胆红素血浆吸附的效果观察[J]. 郑淑全.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5(03)
  • [5]连续性白蛋白净化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操作方法及疗效[J]. 王琳,田敏.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13(01)
  • [6]普通血透机行血浆置换的操作及护理[J]. 邓凤英.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1(02)
  • [7]肝移植围手术期相关支持治疗的研究[D]. 袁金忠. 中南大学, 2010(11)
  • [8]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常见并发症原因及防护措施[J]. 沈红卫.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05)
  • [9]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J]. 李增录,闫桂霞,刘浩,徐玲,肖琳,鲁晓擘,张跃新.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9(05)
  • [10]三种血浆置换与吸附方式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比较[J]. 胡肖兵,高洪波,廖明儿,何敏茹. 中国基层医药, 2008(01)

标签:;  ;  ;  ;  ;  

血透机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