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实用主义”——劳丹科学哲学述评

“科学的实用主义”——劳丹科学哲学述评

一、“实用主义的科学论”——劳丹科学哲学思想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王婉璐[1](2021)在《费耶阿本德多元实在论思想探究》文中研究指明费耶阿本德作为科学哲学史上的一位“怪杰”,其人与其思想,之新、之奇都值得我们进行探究,他在挥毫泼墨间展现了一位科学哲学家对于科学的思考,可以说是一位在科学哲学史上绕不开的、非常伟大的人物。本文力求从其科学哲学思想中,探析其实在论的立场并逐渐发掘出他对于实在论的看法以及其思想渊源。费耶阿本德对于实在论有着自己较为新奇的看法,与其他实在论者大相径庭,本文也力求在归纳和分析中找到其思想的独特之处加以整理和探究,为今后的实在论研究做一个基础性的工作。本文以费耶阿本德对于科学哲学史的看法为主线,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费耶阿本德的实在论立场,费耶阿本德在《自然哲学》中着重对科学哲学史作出分析后,其实在论思想渊源也就应运而生,在这里,他主要对于实证主义实在观、工具主义实在观作出了批判,指出这两种实在观的理论缺陷,并逐渐生成了自己的实在论道路。第二部分:将着重梳理其科学实在论的内在走向——即其生成逻辑,费耶阿本德在对科学史进行探究与分析后,对于库恩的一些思想进行了反思,其中着重对其范式思想作出了批判,在费耶阿本德的《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一书中曾多次体现,这也表明费耶阿本德想要寻求一条全新的方法论道路,也就是他的多元主义方法论道路,即“怎么都行”原则,在这之中其实也体现了他的实在论立场与观点,从批判到增殖再到实在论的理论进程值得剖析,在《告别理性》中对理论的批判,引申出其实在论走向以及理论增殖的实在论走向,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费耶阿本德的实证主义纲领批评的理论走向,其中包括对理论术语与观察术语二分的批判以及对经验主义还原论的批判。在对理性批判和实证主义纲领的批判中,费耶阿本德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多元实在观,而这种多元实在观实质上并不是要逃出实在本身,而是以传统实在论为前提,从这种前提中引伸出其认为的实在的多元性。第三部分:旨在摸清费耶阿本德科学多元实在论的内涵,他在《知识、科学与相对主义》中对历史性知识的分析引出了科学实在论,在这之中,要探析知识的历史性本质以及科学知识的非历史性批评,分析其成因与动向,把握内涵与意义,在对实体实在论与科学理论的实在性中费耶阿本德也做出了自己的解释,这样逐渐分析过后形成我们所说的,多元实在论的脉象,在探究其实质的过程中,要着重分析内部多元论与外部多元论。第四部分:本章着重分析费耶阿本德多元实在论的理论意义,对于科学实在论的发展意义、强化了非科学的实在论地位以及拓新了我们对于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的理解,这是前人所没有的,对于科学实在论的发展、科学哲学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时宏刚[2](2020)在《科学问题观的实践转向研究 ——以LIGO引力波探测问题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赵肖荣[3](2019)在《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主义是科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科学主义定义繁多,内涵复杂,典型的是对科学技术盲目崇拜、过度乐观,视科学理论为绝对真理,将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无限外推。科学主义并非科学本身,也非科学精神,而是一种非理性的科学观。本研究以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为考察对象。1949年建国后,中国的政治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发展模式从“欧美模式”转向“苏联模式”,科学发展受到教条化辩证唯物论的影响,发展了多种形式的科学主义观念和实践。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迎来了自由开放的年代。伴随着对“文革”的反思,以及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日益彰显,中国掀起反思科学和科学主义的热潮。反思科学、探讨科学主义,绝不是反对科学,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科学事业。在当下世界各国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发达国家竞相实施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我国也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讨论科学主义问题,对我们重新理解、传播和吸收科学文化,长远健康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历史分析和个案分析,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对以往研究中国科学主义问题做了文献梳理和综述,将这一研究领域分为三个层面:中国学者对西方科学主义理论的译介;学者对中国科学主义的考察;科学文化学者对科学主义的反思。以此为基础,本研究认为以西方话语考察中国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将科学主义表现还原到中国特定的历史情境、社会现实和传统文化中,做具体的历史和现实分析。因此,本研究试图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特殊表现。(2)建国以后,中国全面向苏联学习。在科学发展模式上从“欧美模式”转变为“苏联模式”。这一转变的历史逻辑是中苏两国有着共同的意识形态,苏联科学技术先进,愿意帮助我们。由于意识形态的对抗,以及辩证唯物论的教条化影响,苏联和我国发展了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科学观——唯“社会主义科学”论,其核心思想是:科学发展的社会制度决定论、自然科学的阶级属性论、科学思想的唯物论。本研究详细考察了这一科学观诞生的历史背景、观念主张和危害。(3)唯“社会主义科学”论,使得中国人对西方科学在整体上持有负面的评价:资本主义制度是腐朽的,资本主义科学也必然是走向衰亡的。以此为基础,中国发动了批判自然科学的运动,这一运动的内外部历史根源,胡化凯等学者已经做了充分的考察。本研究从科学主义维度分别考察了中国批判相对论、大爆炸宇宙学和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思想根源。这一研究视角与学界从“反科学”视角研究科学批判有所不同。本研究认为,以教条化辩证唯物论为依据的科学唯物论思想及绝对真理观将相对论曲解为“相对主义”是批判相对论的两大科学主义根源。通过介绍和分析爱因斯坦社会主义观、哲学思想,以及相对论的科学思想,本研究认为爱因斯坦和相对论,与辩证唯物论在思想上有同质性和相容性。(4)本研究以1973-1976年《自然辩证法杂志》批判大爆炸宇宙学的16篇文献为第一手研究资料,从“20世纪某些宇宙学观点挑战了辩证唯物论的宇宙观”、“一种变形的科学主义——‘唯上的真理观’”、“以科学主义眼光看待当代物理”三个主题,分析了这一批判与科学主义的关系。(5)通过梳理我国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态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考察我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与科学主义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认为,经典物理学的成功促使了科学主义的诞生,经典物理学塑造的世界观是科学主义的信念支柱,量子力学挑战了经典物理学的世界观,动摇了科学主义的还原主义、扩张主义和理想主义。通过辨析经典物理学和科学主义的关系,以及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对两者的挑战,层层剖析,阐述了我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和科学主义之间的内在关系。(6)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改革开放,在科学发展和学术思想上都呈现出新的面貌。新的时代文化背景,科学主义也有着不同的表现。以北京、上海两地部分科学文化学者举行的“科学文化研讨会”为起点,将科学主义这一议题,从学术象牙塔,推向了公众视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本研究梳理了研讨的内容,分析了争论的过程、观点和性质,探讨了研讨与争论的意义。(7)本章以若干科学争议为案例,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表现。当下,科学争议日益频繁,为研究科学主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研究以“中医存废之争”、“转基因主粮产业化之争”和“全球气候变暖之争”为案例,考察这一时期科学主义对争议的影响和表现。(8)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发展科学。科学主义会造成种种危害,科学-人文的分裂是其中的一大后果。本研究分析了科学-人文分裂的现象、危害,探索逐步实现科学-人文融合的途径。提出需要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以及加大科学史的传播力度。

王一雪[4](2017)在《科学知识经济学:一种基于经济学的自然化科学认识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知识经济学(Economic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简称ESK)是以经济学工具研究科学知识和科学认识的一种自然化认识论,它在达成概念共识的同时,尚存在诸多分歧。ESK区别于新、旧科学经济学,但可等同于目前文献中出现的经济化认识论、经济化科学哲学。它以科学家自利动机为逻辑出发点,采用假说-演绎的建模分析方式,综合运用方法论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具有形式化和思想市场两种进路。它在科学认识论困境、自然化认识论、科学哲学-经济学双行道的思想背景下发展而来,不同于以往科学认识论中的经济学话语方式,具有诸多理论优势。其主要理论特征包括模型化及其明确性、描述现实可能性而非实际确定性、与经验案例具有一定疏离、可扩展性和开放性、多样化和混杂性,并在近期呈现计算机模拟和数理化计算,强调个体科学家寻求信用、地位等个体利益趋向。ESK在科学代理人的动机和经济理性、科学发展模式、科学知识有效性、科学规则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根据科学代理人寻求认识和非认识利益的区分,ESK可分为社会认识范式和泛社会认识范式。作为生产者和管理者的科学代理人的经济理性是一种认知涉入的工具理性和理想模型的情境理性,并与实践理性、实用理性形成比较。科学发展可分为均衡和演化两种模式,这种经济学分析令科学知识有效性具有不同于以往知识合理性的特征。在经济学理解中,科学规则在科学发展中具有存在必要性,它结合了认识与社会规则,凸显社会规则的认识论意义,在ESK研究中有两种存在方式。科学规则与个体利益、科学目标具有特殊联系,其来源和生成机制受到诸多讨论。ESK遭遇由经济学方法论和自然化认识论引发的质疑。前者包括经验(如科学思想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类比)和哲学(如经济模型与现实的关系、方法论个体主义)两个层面的质疑。后者包括描述性和规范性、反身性难题。ESK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其模型化等特征分析和回应这些质疑。总之,ESK在为科学认识论带来新视角、新观念的同时,遇到诸多问题。我们需正视并深入研究这些问题,以图更清晰理解和促进科学知识经济学的发展。

张琳[5](2017)在《夏佩尔信息域理论研究》文中认为达德利·夏佩尔(Dudley Shapere 1928)是当代美国一位颇具影响力的科学哲学家。国内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他是新历史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他在接受访谈时却提出:“我不是新历史主义者。”(1)夏佩尔在“伊利诺会议”(2)上阐述的信息域理论在西方科学哲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着名科学哲学家F·萨佩等人称赞这个方法论“很有发展前途”,标志着“新的方向”,甚至断定“关于科学增长的哲学研究,将日益汇合到夏佩尔理论所体现的总方向上”。(3)为了重建科学的合理性,夏佩尔在分析和批判逻辑经验主义和历史主义的科学观之后,对于历史主义引起的非理性主义的危机进行了彻底的反思,提出了“信息域”(domain of information)理论。“信息域”理论是夏佩尔科学哲学的核心内容。它所构建的理论体系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发展以及科学发现的合理性提供了有力的说明。信息域理论和背景信息理论是夏佩尔科学哲学的思想基础。背景信息是信息域的理由,信息域必须建立在背景信息的基础上。科学实在论思想和真理观都是在信息域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信息域理论的论证也体现了他的实在主义立场。夏佩尔以信息域与背景信息为基础构建了融汇符合论、融贯论和实用论的真理观。在科学哲学发展处于徘徊不定的转折时期,夏佩尔通过信息域理论对科学合理性的解释为科学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研究方向和思路。本文从“信息域”理论出发来把握夏佩尔科学哲学中的合理性,进而更加全面地理解夏佩尔的整个科学哲学思想,并探究它对科学哲学发展以及对科学事业发展的影响,以及这一理论中存在的偏颇之处。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对夏佩尔的“信息域”理论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对夏佩尔信息域理论的产生机制进行分析。夏佩尔在何种背景下提出“信息域”理论?首先是在逻辑经验主义的长期统治与历史主义的反叛之后,科学哲学家们发现预设主义与相对主义都不是科学发展的合理趋势,而相对主义更是直接导致了非理性主义的盛行。为了恢复科学的合理性,夏佩尔提出信息域理论,对历史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进行批判。其次,夏佩尔信息域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对大量科学史和科学案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的,他在论证信息域理论的过程中大量运用案例分析和具体怀疑的方法。最后,夏佩尔在与其他新历史主义者的交流与争辩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其中,劳丹作为新历史主义者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对夏佩尔的科学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夏佩尔信息域的主要内容。夏佩尔提出信息域概念代替了传统的“观察与理论”关系的区分,从信息域的概念理解,信息域的形成演化,以及信息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夏佩尔的信息域理论进行深刻而具体的分析,寻求其中对科学发展合理性的论述。第三部分主要从实在论的角度对夏佩尔的科学哲学进行分析,夏佩尔的信息域理论体现了他的科学实在论的本质,从实在论的界定及与夏佩尔相关的实在论者理论的分析,突出夏佩尔的实在论是独具特色的实在论。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夏佩尔信息域理论的意义和局限。夏佩尔信息域理论的提出不仅为解决科学哲学的非理性主义带来了生机,还促进了具体科学发现的产生。信息域的形成和演化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色彩,把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引导到唯物主义的道路上。同时,也指出了夏佩尔信息域理论存在的一些缺陷。

周建东[6](2017)在《体育知识范式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下,传统的体育知识研究已经远远滞后于当下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而面临必然的范式变革,对体育知识范式的深刻梳理和重新认识成为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非常重要且现实的任务。这不仅关乎到体育知识范式何去何从,还关乎到体育学科体系在教育综合深化改革中的发展方向。故此,我们应当对体育知识的范式做出选择,这也是本研究的出发点所在。但是,体育知识范式有其自身的前提,即必须要对体育自身知识性的深刻反思。本文认为,从体育知识的角度来看,社会认知对体育知识存在两种严重的误读:一是认为“体育无知识”,即把体育看作躯体的技能性活动,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知识”;二是认为“体育的知识是简单低级的”,即把体育学视为下里巴人,无法上升到真正学术研究的大雅之堂。如果用知识论体育哲学的语言进行解释,两种观点分别指向“对体育知识可能性的否定”和“对体育知识学术性的消解”,前者否定体育知识的存在,后者阻碍体育知识的升华。对于体育知识范式研究来说,论证体育知识的存在是范式研究的首要任务。“体育知识何以可能”是知识论体育哲学存在的元问题,也是知识论体育哲学讨论的发端——“体育运动是否形成知识”已经成为体育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通过体育史学家的追溯和体育哲学家的推演,“体育”与“知识”之间不再是相互孤立的关系,尤其是近代认识论的身体转向,才使得体育知识真正得以可能。身体不再是血肉之躯或心灵的附属,而“是社会之构成过程中的多维中介”,“身体”也就成了 “体育”与“知识”建立联系的血脉纽带,共同形成知识论体育哲学得以真正存在的三股中坚力量。故此,“体育运动是否形成知识”就被解读成“体育运动如何通过身体来形成知识”——体育形成知识的过程就是进行身体认知(体认)的过程,反之,进行身体认知(体认)的过程也同样就是体育知识得以可能的过程。也就是说,体育知识可能性的确立为体育知识范式提供了明确的研究对象!那么,如何认识体育知识?体育知识又呈现出哪些范式样态?对于这些问题则需要交付库恩范式理论进行解决。但是,源自于科学哲学的“范式”概念对体育学来说是陌生的,我们有必要在用范式理论来认识体育知识之前,对范式理论与体育知识研究之间的契合性进行分析。笔者将其称之为“体育知识+范式”的研究过程,主要分成连续的三个环节:首先对范式的基本理论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主要关注点在于范式概念适用范畴(不仅在体育领域,其它学科中的“知识范式”研究已有先例),范式内涵的演变(范式已走下科学专业术语的神坛,成为“某事物的观点或准则”或“思维的框架或方向”),以及学界对范式理论的论争(尤其是对“不可通约性”产生的的不同解读)。其次要将范式理论逐渐“引入”知识论体育哲学研究,这一 “引入”的过程不仅要对其应用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进行说明,还要有针对性地对范式理论进行体育哲学领域研究的适用性“重塑”,提出固化“形而上学范式”在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并抛弃“不可通约性”的硬性束缚的两种主张。最后是进行范式理论与体育知识的对接与定位,这一过程不仅要对体育知识范式的基础(体育知识共同体)进行分析,还要明确体育知识范式转变的原因(知识观的改变),才能真正完成对体育知识范式的真正定位(回答“体育知识范式是一种什么样的范式”问题)。体育知识范式的定位之后,即刻呈现出了体育知识范式的多元样态,也正面回答了 “有什么样的体育知识”这一问题。对此,卡尔·纳瓦尔基于认知心理学提出了 “程序性知识范式”和“陈述性知识范式”(又分为从业者知识和理论知识)两种类型,而罗兰德和麦克纳姆则基于社会科学范式分类标准将体育知识范式分成“机械范式”、“解释范式”和“批判范式”三种类型。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两种体育知识范式的样态分析都有其较为明显疏漏之处。本文认为,美国体育哲学家埃斯提通过认识论哲学的视野,介绍了体育知识的“理性主义范式”、“经验主义范式”、“科学主义范式”和“主观主义范式”四种典型的范式类型,也成为了深入研究体育知识范式类型的参照模板和思维母体。在下文中,分别对四种知识范式的认识论起源及其知识观进行了逐一解析,分析了不同的知识观在体育中的应用表现,并概括出不同认识论哲学视野下体育知识范式的主要特征。这一过程是对体育知识进行横向的延展,体现了体育知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完成了多元体育知识范式的认识论呈现,本研究将重心转向了体育知识的价值论分析,表现出对当前中国体育学科的发展的高度关切。文章认为:体育知识范式与体育学科之间并非对等的关系,一种体育知识范式不仅只是在一门体育学科中出现,反之,一门学科可能同时需要多种体育知识的范式类型进行建构。所以,我们在认识范式之后,要想真正了解体育学科结构设置背后的应然规律,就有必要对体育学界的种种模型假设进行搁置。本研究结合“学科学”和“制度哲学”相关理念,主张在进行体育学科的改造之前要扪心自诘地认真思考“为什么要设置学科”(设置学科的出发点是什么)、“知识如何才能形成学科”(学科得以成立的知识性条件是什么)和“划分学科的标准是什么”三个核心问题。然而批评者从中国现行的三种“官方”的体育学科结构中尖锐地指出,仍旧存在着“科学知识与非科学知识”、“体育自身知识的独立性与其它学科知识的依附性”以及“体育自身的内在知识与外在组织”三个方面暂时无法缓解的矛盾存在。对此,本研究认为,中国体育学科研究应当秉承“多元共生”的基本学术态度,不可妄自建立以某种知识为主的体系结构,保证体育知识的多样性,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应当兼具体育的“学科(体系)意识”与“问题意识”,共同促进体育学科研究的综合性发展。

马莉[7](2015)在《罗蒂的科学文化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理查德·罗蒂是从分析哲学阵营中走出来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他从传统科学哲学的外部对科学展开文化和哲学的反思,侧重于科学的人文研究,因此常被学界误解为“反科学分子”加以批判。然而罗蒂实施的一系列“降科学、升人文”的哲学策略,其目的都是为了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各就其位,在“泛文学文化”平台上相互融合、相辅相成,这充分展现出科学文化哲学的研究态势,使罗蒂堪称代表性的科学文化哲学家。对罗蒂科学文化哲学思想的深入阐发有助于学界对罗蒂哲学思想整体图景的把握,能够拓宽和丰富科学哲学的研究维度,也为融合西方哲学的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罗蒂科学文化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是科学哲学的历史—文化转向和后现代转向,理论渊源是英美哲学和欧陆哲学两大哲学传统。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之后,科学哲学研究呈现出历史、社会、文化、人类学等多元化的新趋势,为罗蒂科学文化哲学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时代的际遇。英美分析哲学中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和“家族相似”理论、蒯因的“整体主义知识观”,实用主义哲学中詹姆斯的“人文主义”宗教及真理观、杜威对哲学传统的批判和欧陆哲学中尼采的“视角主义”思想、海德格尔的“诗意哲学”是罗蒂科学文化哲学的理论基础,启发罗蒂铲除形而上学根基,削平科学高于其他文化的认识论地位,注重科学与人文的平等对话。罗蒂科学文化哲学的首要内容是对传统哲学范式的转变,通过颠覆形而上学和以“小写的”哲学改造认识论哲学两大策略,撼动科学为知识代言的哲学基础。在本体论上他以“语境论”和“泛关系论”反对有超出语言之外的事物本质存在,在认识论层面以“认识论行为主义”反对寻找永恒知识框架的基础主义、反对以心灵镜现实在的表象主义,在方法论上以“新模糊主义”反对主客二分的二元主义,竭力根除形而上学。他以诠释学、对话哲学、教化哲学替代认识论、研究哲学、系统哲学,使永恒的知识与真理让位于自由开放的诠释和不同文化范式之间持续的对话与合作,以此消除科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认识论优势,鼓励人类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在新的哲学范式下,罗蒂反对科学主义,将科学回归为一种实现人类幸福的普通工具、文化整体的一部分和一种文学样式,并据此对传统科学哲学的四大核心论题展开批判。通过消解科学划界问题、摒弃真理符合论、提倡非“科学实在论”、拒绝科学方法优越性,罗蒂彻底否弃将科学当作优势文化的科学哲学传统,取消科学由于同真理、实在的特殊关系及其优越的方法而成为文化权威的哲学预设。通过以“理性Ⅲ”替代“理性Ⅱ”,以“协同性”替代“客观性”,重塑理性、客观性概念,赋予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同等的合理性、客观性资格,在“泛文学文化”的平台上实现他的科学文化哲学的核心目标——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平等共荣。罗蒂并不是以文学之王对科学、哲学之王篡权,而是以强调整体性的“泛文学文化”包容各个学科,鼓励学科间建立既相互独立、平等又相互对话、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实现人类的幸福。罗蒂的科学文化哲学凸显出后现代主义、实用主义、人文主义和吸收科学的文化研究的合理因素四个方面的显着特点。科学文化哲学思想是罗蒂变革西方哲学与文化传统的立足点,突破了正统科学哲学的封闭性,为科学的多元化哲学研究提供了空间,因此彰显出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的开放视域,但是同时也存在着过于倚重偶然性、从局外人的视角审视科学的局限性。罗蒂的科学文化哲学启示我国在坚定地依靠科学提升综合国力的同时,重视发展和发扬人文文化,在科学与人文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将求知、求真、求实与求美、求善并重。

刘洪轩[8](2015)在《基于蒯因整体论的科学发展模式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的发展模式问题在西方科学哲学的研究中一直居于核心位置。但众多的相关理论竞争激烈、各自为战,研究者们难以理出清晰系统的脉络,也无法得出能被高度认同的结论。尤其对于起步较晚的我国研究者来说,用一种更合适的哲学视域去重新梳理西方科学哲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思路进而得出更具条理性、系统性的深入解读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在人们已充分意识到科学的快速发展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峻的当下,通过研究科学的发展模式以掌握其规律性、内在机制和基本特征也具有日趋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分析哲学中的蒯因意义整体论这一与科学发展模式问题高度相关的思想为哲学视域,对有关科学发展模式问题的各派核心思想重新分析解读,对历史主义的相对主义思想所产生的哲学本源进行挖掘并分析了劳丹绕过相对主义难题去破解科学发展进步性问题的合理性。最终得出西方科学哲学界有关科学发展模式问题的各种理论不是平行或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一脉相承的研究体系。各主要理论可以梳理成三个相互承接的发展阶段,其中重视经验判断的思想阶段明确了科学发展的形式是常规阶段的累积式与变革阶段的革命式,重视理论转换的思想阶段明确了科学发展的主体是整体的理论转换,重视指导实践能力的思想阶段明确了对该问题的研究要寻找科学发展的价值,而每个理论阶段自身的缺陷都直接引导着对该问题的研究向下一阶段演进。根据研究中所得到的启发,本文进一步提出对科学发展模式问题的研究应真正将各派理论中的特色与优势如逻辑思辨、对非科学因素的重视以及对科学实践活动的重视等相结合去探索更完善的理论。该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突破自己限制的活课题,对其的研究不能停留在某个体系之中,而要观察各个体系的过渡和进展。另外在研究科学理论的进步时也不该忽略对科学问题如何发展的研究。最后进一步提出在整个科学哲学的研究中要关注所属主干哲学的最新成果,从中汲取思想基础。同等重视思辨方法的运用和科学实践活动自身的特色,并充分吸收前人理论的长处。

刘大椿[9](2013)在《科学哲学史的结构和问题》文中指出科学哲学史的研究急待引起充分重视。本文从科学哲学的分类、发展阶段和分界点、当下态势以及科学哲学史研究的突破空间和理论价值等方面,对科学哲学史研究作了一个概要的总体说明,并在国内外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哲学史的研究框架和基本取向。

冉聃[10](2013)在《赛博与后人类主义》文中研究指明赛博一词是控制装置与有机体的缩写形式,赛博起源于控制论。西方科技文化发展至今,赛博科学观成为重要的文化思潮之一。改变人类的赛博实现了用机器替换人体的一部分,赛博同时反映了当代人类身体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深远影响,尤其是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影响和趋势越来越明显。赛博的出现意味着打破传统的二元论观点,同时意味着突破人类主体在本体论上的纯洁性,因此,对于赛博的哲学研究进入后人类主义范畴。后人类主义起源于对于人类生命延长的渴望,对于人类克服身体局限以达到更为广泛的思维和情感的体验,促使了人类利用技术区改造自身在生物性能上的局限性。然而对于后人类主义认识的误区容易导致超人类主义的离身性困境。本文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探讨赛博科学观导致人、技术和自然关系的改变,同时厘清后人类主义发展的理论线索。作为赛博研究和后人类主义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本文将对皮克林、哈拉维和海尔斯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思想进行内在的逻辑联结和重构。本文第一章从控制论的发展以及控制论与赛博的关系来阐明赛博的起源,同时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赛博科学观,以及对时下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赛博空间对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的内容体现为赛博与当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契合,集中体现为赛博的文化反叛实质及其具有的后现代主义倾向。作为本文第一部分的最后一章,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从赛博过渡到后人类主义,对于后人类主义的理解应该放在其与人类主义、超人类主义的对比研究中进行把握,从而引申出本文第二部分重点研究对象:当今科学技术哲学领域赛博与后人类主义研究的代表人物。在第四章中,皮克林将其代表性的实践的冲撞理论总结为“瞬时突现性”和“后人类主义”两大特征。皮克林的局部对称性原则将人类因素和非人类因素之间的阻抗关系视为力量的舞蹈,在各种异质性要素共同冲撞的过程中,人类力量的主体性与物质力量的阻抗性彼此抵消,实质上将人类力量和物质力量对等起来,从而导致人类的主体性在实践过程中被抹煞,进而忽视了实践过程中人类的主导性,皮克林强调消除主客体之分,在很大程度上而言,他并不关心认识论,而是强调赛博科学观形成以来的赛博本体论——一种关注人类力量和物质力量和谐相处的生态本体论。哈拉维的赛博科学观则试图恢复人的主体性,通过其鲜明的赛博女性主义以及情景化知识特征,强调一种对人“负责任”的科学,这也成为本文第五章的主要内容。在本体论上,哈拉维与拉图尔、皮克林站在同一个阵营,对二元论进行女性主义和情境知识的批判,混淆了主客体之间的分化对立,在注重科学技术的伦理维度之外,却忽视了人类主体的认知维度。本文的最后一个研究对象海尔斯,正是通过具身性后人类主义思想试图阐明人类主体性的重要作用,对于皮克林和哈拉维同时忽略的问题,海尔斯重回了人的主体性认知维度。在最后一章中,基于理论线索的梳理和逻辑重构,本文尝试在后人类主义视野下对科学合理性问题进行重新审视。

二、“实用主义的科学论”——劳丹科学哲学思想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用主义的科学论”——劳丹科学哲学思想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费耶阿本德多元实在论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费耶阿本德的实在论立场
    第一节 批评实用主义意义原理
        一、实用主义及其实在论悖谬
        二、实用主义意义原理的理论缺陷
    第二节 批评工具主义非科学实在论
        一、工具主义及其对科学的理解
        二、实在论优于工具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费耶阿本德科学实在论生成逻辑
    第一节 实证主义纲领批判的理论指向
        一、对理论术语与观察术语二分的批判
        二、对经验主义还原论的批判
    第二节 批判——增殖——实在论的理论进路
        一、理性批判的实在论走向
        二、理论增殖的实在论走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费耶阿本德多元科学实在论的内涵
    第一节 历史性知识与科学实在论
        一、知识的历史性本质
        二、科学知识的非历史性批评
    第二节 实在论实体问题的困境
        一、理论实体的证明
        二、理论实体的无法确证
    第三节 多元实在论实质
        一、内部多元论
        二、外部多元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费耶阿本德多元实在论的理论意义
    第一节 坚持了科学的实在论地位
        一、明确的实在论立场
        二、释放理论的丰富性
    第二节 强化了非科学的实在论地位
        一、非科学方法对于科学实在建构的促进作用
        二、非科学的实在论特性
    第三节 拓新了对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论争的理解
        一、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论证的趋向
        二、多元实在论的综合功能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3)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特殊表现
    1.2 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1.2.1 中国学者对西方科学主义理论的译介
        1.2.2 学者对中国科学主义的考察
        1.2.3 科学文化学者对科学主义的反思
        1.2.4 进一步研究的若干可能的维度
        1.2.4.1 紧跟西方前沿理论,从中获得启发和参考
        1.2.4.2 在中国历史和现实中考察科学主义问题
        1.2.4.3 动态地把握科学主义的表现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性
        1.3.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2.1 文献分析法
        1.3.2.2 历史分析法
        1.3.2.3 个案分析法
        1.3.3 创新点
        1.3.3.1 考察“科学主义”与“科学批判”的关系
        1.3.3.2 从一般性理论到特殊的事实
        1.3.3.3 考察1949-1978特殊时段的科学主义
第二章 一种特殊的科学观:唯“社会主义科学”论
    2.1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内涵和性质
    2.2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历史背景
        2.2.1 科学革命带来认识论的改变
        2.2.2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非和平特征
        2.2.3 科学技术现状加剧了赶超心理
    2.3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核心思想
        2.3.1 科学发展的社会制度决定论
        2.3.2 自然科学的阶级属性论
        2.3.3 科学思想的唯物论
第三章 相对论批判与科学主义
    3.1 相对论及其意义
    3.2 中国人眼中爱因斯坦形象的变迁
        3.2.1 建国前-1951:“科学的革命家”
        3.2.2 1952-1966:“唯心主义者”
        3.2.3 1966-1978:“帝国主义的御用学者”
    3.3 相对论批判的科学主义根源
        3.3.1 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3.3.2 对批判的科学主义根源分析
        3.3.2.1 对哲学的教条化理解
        3.3.2.2 科学理论的绝对真理观
    3.4 爱因斯坦与马克思主义
        3.4.1 爱因斯坦论社会主义
        3.4.2 爱因斯坦、相对论与辩证唯物主义
第四章 大爆炸宇宙学批判与科学主义——以《自然辩证法杂志》为例
    4.1 对大爆炸宇宙学的批判
        4.1.1 对宇宙学的批判
        4.1.2 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批判
        4.1.3 对粒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批判
        4.1.4 对“惯性、质量和能量”的讨论和批判
        4.1.5 对批判的特征分析
    4.2 对批判的科学主义动因分析
        4.2.1 大爆炸宇宙学挑战了无限宇宙观
        4.2.2 科学主义的变形——“唯上的真理观”
        4.2.3 以科学主义眼光看待当代物理
第五章 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批判与科学主义
    5.1 量子理论与哥本哈根解释
        5.1.1 量子论史的一个简要概括
        5.1.2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
    5.2 中国人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态度变化
        5.2.1 建国前:“世界知名之物理学泰斗”
        5.2.2 50年代-70年代:“其唯心主义阻碍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5.2.2.1 苏联批判哥本哈根解释的政治背景和代表性观点
        5.2.2.2 中国批判哥本哈根解释的政治背景和代表性观点
        5.2.2.3 中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风格转向
        5.2.2.3 对批判过程、性质和外部根源的归纳
        5.2.3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三种不同的观点
    5.3 哥本哈根解释批判与科学主义关系研究
        5.3.1 经典物理学与科学主义的关系
        5.3.1.1 经典物理学的成功导致科学主义诞生
        5.3.1.2 经典物理学塑造的世界观是科学主义的信念支柱
        5.3.2 量子力学对经典物理学世界观的挑战
        5.3.2.1 世界是决定论的,还是概率的?
        5.3.2.2 物理实在是独立于观察者,还是观察创造实在?
        5.3.3 量子力学对科学主义的挑战
        5.3.3.1 量子力学改变了还原主义的基石
        5.3.3.2 量子力学动摇了扩张主义的信念
        5.3.3.3 量子力学动摇了理想主义的根基
第六章 走向公众视野的科学主义
    6.1 科学主义、科学传播与科学文化
    6.2 科学文化与科学主义的争论
        6.2.1 争论过程和内容
        6.2.2 争论的性质
        6.2.2.1 反科学主义与反科学的关系
        6.2.2.2 科学理论与客观真理的关系
        6.2.2.3 科学落后与科学主义的关系
    6.3 研讨与争论的意义
        6.3.1 “科学主义”从学术圈走向公众视野
        6.3.2 提高了科学史学科的影响力
        6.3.3 反思科学拓宽了理论视野
第七章 科学争议中的科学主义
    7.1 为何会出现科学争议?
        7.1.1 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
        7.1.2 公众理解科学的必要性
    7.2 我国若干科学争议案例中的科学主义表现
        7.2.1 科学主义表现之一:用科学标准评判其他知识
        7.2.2 科学主义表现之二:将社会问题简化为科学问题
        7.2.3 科学主义表现之三:“唯科学”引导媒体立场的“一边倒”
第八章 结语
    8.1 全球化时代科学-人文的分裂
    8.2 探索科学-人文融合的途径
        8.2.1 提倡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
        8.2.2 大力普及科学史教育
    8.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科学知识经济学:一种基于经济学的自然化科学认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由、意义和研究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框架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科学知识经济学的概念、工具、哲学渊源和理论特征
    第一节 科学知识经济学的概念和工具
        一、科学知识经济学的概念共识和分歧
        二、科学知识经济学与相关术语的联系和区别
        三、科学知识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
    第二节 科学知识经济学的哲学渊源
        一、科学认识论困境和自然化认识论的发展
        二、科学哲学-经济学的双行道
        三、经济学涉入认识论的优势
    第三节 经济学话语方式和科学知识经济学的理论特征
        一、科学认识论中经济学话语方式回顾及其与ESK的比较
        二、科学知识经济学的主要理论特征
第二章 科学知识经济学视野下的科学代理人动机和经济理性
    第一节 利益表征下的代理人动机与范式
        一、认识利益和社会认识范式
        二、非认识利益和泛社会认识范式
        三、两种范式的比较
    第二节 科学代理人经济理性的表现
        一、理性生产者:成本-收益分析
        二、理性管理者:风险投资、规避和分散
    第三节 科学代理人经济理性的理解和批判
        一、认知涉入的工具理性
        二、理想模型的情境理性
        三、经济理性与实践理性
        四、经济理性与实用理性
第三章 经济学语境中的科学知识发展模式和有效性
    第一节 科学发展的均衡模式
        一、均衡观念和知识样式
        二、均衡模式存在的问题
        三、均衡模式的发展:认识劳动分工
    第二节 科学发展的演化模式
        一、市场运作中的知识与科学发展
        二、进化论旨趣下的“看不见的手”解释
        三、制度论旨趣下的“看不见的手”解释
    第三节 科学知识有效性的特征
        一、个体决策构成集体知识
        二、外在性和多样化
        三、与相对主义对话
        四、科学理论的比较优势
第四章 科学规则的经济学理解
    第一节 科学规则的多维阐释
        一、科学规则的过往阐释
        二、科学规则的意义扩展
    第二节 科学规则的存在必要性和存在方式
        一、科学规则的存在必要性
        二、科学规则在ESK中的存在方式
    第三节 科学规则的来源和生成
        一、科学规则的来源
        二、科学规则的生成机制
    第四节 科学规则与个体利益、科学目标
        一、科学规则与个体利益
        二、科学规则与科学目标
第五章 经济学方法论和自然化认识论引发的问题
    第一节 科学思想市场与商品市场中的概念问题
        一、科学思想与私人产品、公共产品、混合产品
        二、科学交换与市场交换
        三、认识分工与市场分工
    第二节 经济学哲学的两个典型问题
        一、经济模型与现实的关系
        二、方法论的个体主义问题
    第三节 描述性和规范性问题
        一、关于规范性的以往讨论
        二、规范性与描述性的特征
    第四节 反身性难题
        一、反身性的类型及其回应
        二、反身性的表现和逻辑循环
        三、从模型世界解释三类反身性
结束语
    一、研究的不足和后续工作的可能开展
    二、基于反身性的自我反思
    三、科学家的崇高目标值得坚守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5)夏佩尔信息域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夏佩尔信息域理论的产生
    (一)对逻辑经验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批判
        1.对逻辑经验主义的批判
        2.对历史主义的批判
        3.对预设主义与相对主义的批判
    (二)对科学实例和科学史的考察
    (三)与其他新历史主义者的交流、借鉴
二、夏佩尔信息域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信息域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1.信息域的含义
        2.以信息域代替观察与理论区分
        3.信息域的基本特征
    (二)信息域的形成
        1.点滴式探索法的突现与流行
        2.对问题的提出和解答
        3.信息域的形成依赖于背景信息
    (三)信息域的演化
        1.信息域内部变化导致域的演化
        2.科学术语的修改导致域的演化
        3.信息域与理论的相互转化
    (四)信息域中的问题及其解决
        1.信息域中的问题
        2.运用科学推理解决信息域中问题
        3.信息域的推理程序
三、夏佩尔信息域理论的实在论本质
    (一)科学实在论的界定及相关实在论者的基本观点
        1.科学实在论的界定
        2.相关科学实在论者及其基本观点
    (二)夏佩尔实在论的特征
        1.反对永恒不变的命题
        2.彻底的经验主义立场
四、夏佩尔信息域理论的意义与局限
    (一)信息域理论的贡献
        1.维护科学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2.论证科学的可比较性
        3.蕴含唯物主义因素
    (二)信息域理论的主要局限
        1.排斥非科学因素的作用
        2.对理性理解不够全面
        3.含有折中主义倾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体育知识范式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之缘起
    (一) 体育的反思
    (二) 知识的追问
    (三) 范式的约定
二、研究之意义
三、研究的思路与内容安排
    (一) 基本思路
    (二) 内容安排
四、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体育与知识——基于知识论体育哲学的文献考察
一、核心概念辨析
    (一) 认识论与知识论
    (二) 体育与体育学
    (三) 体育理论与体育知识
二、关于体育知识问题的文献考察
    (一) 体育哲学:“本体论”的导向与“知识论”的遮蔽
    (二) 返璞归真:“体育知识”何以可能?
    (三) 疑窦丛生:“知识体系”与“学科体系”之辩
    (四)“知识体系”与“学科体系”辨析 第二章 体育知识范式的定位——基于库恩范式理论的解读
一、范式的基本理论
    (一) 范式概念的提出
    (二) 范式内涵的演变
    (三) 范式理论的论争
二、范式理论在体育哲学领域中的引入
    (一) 范式理论应用于体育哲学领域的合理性
    (二) 范式理论应用于体育哲学领域的可行性
    (三) 范式理论在体育哲学领域的适应性“重塑”
三、范式理论与体育知识的对接与定位
    (一) 体育知识范式的基础
    (二) 体育知识范式的转变
    (三) 体育知识范式的定位 第三章 体育知识范式的样态
一、体育知识范式样态概述
    (一) 卡尔·纳瓦尔
    (二) 西格蒙德·罗兰德和迈克·麦克纳姆
    (三) 史蒂夫·埃斯提
二、体育知识的理性主义范式
    (一) 理性主义的起源及其知识观
    (二) 理性主义知识观在体育中的应用表现
    (三) 理性主义范式的特征分析
三、体育知识的经验主义范式
    (一) 经验主义的起源及知识观
    (二) 经验主义知识观在体育中的应用表现
    (三) 经验主义范式的特征分析
四、体育知识的科学主义范式
    (一) 科学主义的起源及知识观
    (二) 科学主义知识观在体育中的应用表现
    (三) 科学主义范式的特征分析
五、体育知识的主观主义范式
    (一) 主观主义的起源及知识观
    (二) 主观主义知识观在体育中的应用表现
    (三) 主观主义范式的特征分析 第四章 从知识范式到学科结构——对中国体育学科的哲学审思
一、从“知识”走向“学科”:关于学科设置需要思考的三个问题
    (一) 学科的出场:设置“学科”的出发点是什么?
    (二) 学科的基础:学科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三) 学科的分类:学科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二、中国体育学科结构的混编现状
    (一)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的“体育”
    (二)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的“体育科学”
    (三) 国务院学位办学科分类代码中的“体育学”
三、对中国体育学科结构的哲学审视
    (一) 批判:中国体育学科结构的失衡
    (二) 开新:中国体育学科研究的设想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一) 中文着作类
    (二) 中文译着类
    (三) 中文论文类
二、英文部分
    (一) 英文着作类
    (二) 英文论文类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7)罗蒂的科学文化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罗蒂其人其说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主要研究思路
2 历史背景与理论渊源
    2.1 科学哲学的两次重要转向
        2.1.1 科学哲学的历史—文化转向
        2.1.2 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转向
    2.2 英美哲学与欧陆哲学两大哲学传统
        2.2.1 维特根斯坦和蒯因的启示
        2.2.2 詹姆斯和杜威的影响
        2.2.3 尼采和海德格尔的熏陶
    2.3 本章小结
3 罗蒂对哲学范式的转变
    3.1 无根基的哲学:颠覆形而上学
        3.1.1 本体论——反对本质主义
        3.1.2 认识论——反对基础主义和表象主义
        3.1.3 方法论——反对二元论
    3.2 “小写的”哲学:改造认识论哲学
        3.2.1 从认识论到诠释学
        3.2.2 从研究哲学到对话哲学
        3.2.3 从系统哲学到教化哲学
    3.3 本章小结
4 罗蒂科学文化哲学的确立
    4.1 新哲学范式下的科学形象
        4.1.1 科学作为实现人类幸福的工具
        4.1.2 科学作为文化整体的一部分
        4.1.3 科学作为一种文学样式
        4.1.4 反对科学主义而非敌视科学
    4.2 批判传统科学哲学
        4.2.1 消解科学划界问题
        4.2.2 摒弃真理符合论
        4.2.3 非“科学实在论”
        4.2.4 拒绝科学方法优越性
    4.3 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4.3.1 从“理性Ⅱ”走向“理性Ⅲ”
        4.3.2 从“客观性”走向“协同性”
        4.3.3 从“科学中心主义”走向“文学中心主义”?
        4.3.4 “泛文学文化”平台上的学科共融
    4.4 本章小结
5 罗蒂科学文化哲学思想的评价
    5.1 罗蒂科学文化哲学思想的特点
        5.1.1 去中心化、多元化
        5.1.2 实用性、工具性、文化关系性
        5.1.3 人性维度的回归
        5.1.4 吸收科学的文化研究的合理因素
    5.2 罗蒂科学文化哲学思想的意义
        5.2.1 变革西方哲学与文化传统的立足点
        5.2.2 科学哲学研究的新视域
    5.3 罗蒂科学文化哲学思想的局限
        5.3.1 “偶然性”之限
        5.3.2 局外人看科学
    5.4 罗蒂科学文化哲学思想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启示
        5.4.1 弘扬科学文化
        5.4.2 警惕科学沙文主义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罗蒂主要专着列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基于蒯因整体论的科学发展模式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蒯因整体论思想及其理论价值
    2.1 蒯因整体论概述
        2.1.1 无教条的经验主义
        2.1.2 面对经验法庭的是知识整体
        2.1.3 整体语言框架的实用主义选择
    2.2 蒯因整体论的思想价值
        2.2.1 还原论向整体论的转变
        2.2.2 分析哲学与实用主义的合流
    2.3 运用蒯因整体论对科学发展模式理论进行研究的合理性
        2.3.1 蒯因整体论思想在科学发展模式理论中的核心作用
        2.3.2 以蒯因整体论解读科学发展模式研究思想的必要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以蒯因整体论反思重经验判断科学发展模式
    3.1 由观察经验证实的理论累积
        3.1.1 基于极端还原论的经验证实
        3.1.2 单纯累加的科学发展模式
    3.2 由观察经验证伪的理论假说
        3.2.1 猜测性知识的可证伪原则
        3.2.2 假说更替的科学变革模式
    3.3 以蒯因整体论看观察判断模式被否定的原因
        3.3.1 极端还原论失去根基
        3.3.2 接受验证的只能是理论整体
        3.3.3 科学发展模式的研究必然转向对理论整体的关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以蒯因整体论解读重整体转换科学发展模式
    4.1 从一个理论体系到另一个理论体系的整体转换
        4.1.1 旧理论体系面对反常挑战时的自我保护
        4.1.2 新理论体系对旧体系整体取代的发展模式
    4.2 整体转换模式遇到的困难
        4.2.1 如何准确解读理论体系
        4.2.2 理论体系间的不可通约性
    4.3 以蒯因整体论解读整体转换模式的困难
        4.3.1 一个理论体系就是一个知识信念的整体
        4.3.2 不同的知识体系具有不同的逻辑知识与本体论信念
        4.3.3 对科学合理性的研究应当转向对实践能力的重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蒯因整体论对比重实践检验科学发展模式
    5.1 科学的合理性与进步性
        5.1.1 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5.1.2 进步体系具有更强的解题能力
    5.2 体系转换在具体实践中的非整体性
        5.2.1 科学理论体系的网状模型
        5.2.2 体系的变革在实践中是分步完成的
    5.3 以蒯因整体论中实用主义思想揭示劳丹模式的进步性
        5.3.1 不同理论体系作出不同的本体论承诺
        5.3.2 为科学选择一种最方便的语言框架或概念体系
        5.3.3 劳丹实现了概念逻辑分析与关注实践检验的统一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科学发展模式研究的思想演进及其启示
    6.1 重经验判断思想阶段的价值与问题
        6.1.1 明确了科学发展的形式
        6.1.2 对科学发展的主体认识错误
    6.2 重理论转换思想阶段的价值与困难
        6.2.1 明确了科学发展的主体
        6.2.2 没能找到科学发展的价值
    6.3 重指导实践能力思想的意义与局限
        6.3.1 寻找科学发展的价值
        6.3.2 局限性与启示
    6.4 对科学哲学研究的启示
        6.4.1 科学哲学的研究要时刻关注所属主干哲学的最新成果
        6.4.2 科学哲学的研究应充分吸收前人理论的长处
        6.4.3 科学哲学的研究要重视思辨方法的运用
        6.4.4 科学哲学的研究不能忽视科学实践活动的自身特色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时发表的论文
致谢

(9)科学哲学史的结构和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科学哲学史研究的总体把握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科学哲学史的研究框架和基本取向
    1. 科学哲学的兴起:
    2. 现代科学哲学的发展:
    3. 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发展与问题。
    4. 科学哲学史中的基本问题及其流变。
    5. 中国科学哲学的演化和问题。
        1.科学哲学基本发展脉络的把握。
        2.前科学哲学的审视和研究。
        3.另类科学哲学的划定和研究。
        4.中国科学哲学史的梳理和研究。
        1.融贯问题学与学派史。
        2.整合分析传统与人文传统。
        3.走向审度科学的基本立场。

(10)赛博与后人类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背景及依据
    第二节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概念界定
        二 国外研究综述
        三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研究线索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赛博与控制论
    第一节 赛博起源
        一 赛博与控制论的关系
        二 控制论的发展历程
        三 控制论发展的实例研究:维纳、沃尔特以及艾什比
        四 控制论的实际应用及其建制过程
    第二节 控制论与本体论
    第三节 赛博空间
        一 赛博空间的由来
        二 吉布森赛博空间的后人类形象
        1 消解中心话语的模式
        2 消解自然/文化二元论
第二章 赛博与后现代主义思潮
    第一节 赛博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一 赛博朋克及其产生背景
        二 赛博朋克的文化反叛实质
    第二节 赛博朋克电影和赛博朋克小说
    第三节 吉布森的赛博朋克精神
        一 人类身体的重组
        二 生命的复制
        三 机械辅助
    第四节 赛博空间及赛博形象
        一 打破有机物和机器之间界限
        二 打破人类和有机物的界限
        三 转基因生物
        四 克隆
    第五节 赛博的具体体现及其意义
        一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对决——巨系统下的控制与被控制
        二 人类的自我识别和各类仿生人与人类的关系
        三 人机和谐状态——人类的前景与思考
第三章 从赛博到后人类主义
    第一节 人类主义与后人类主义
    第二节 超人类主义
    第三节 后人类主义思潮的兴起
        一 后人类主体
        二 后人类主义是否意味着人类的终结?
        三 如何正确理解后人类主义
    第四节 后人类主义的伦理学思考
    小结
第四章 辩证的新本体论—皮克林
    第一节 科学哲学的实践转向与皮克林的“实践的冲撞”
        一 SSK的理论来源及发展困境
        二 后SSK的实践转向
        1 简述“冲撞理论”的形成
        2 从表征性语言到操作性语言
        3 物质力量与时间的重要性
        三 一种后人类主义的新本体论
    第二节 走向后人类主义与赛博科学观
        一 从广义对称性原则到局部对称性原则
        1 科学知识社会学内部分化
        2 行动者网络理论及其广义对称性原则
        3 “认识论之鸡”的本体论分歧与两种对称性原则
        二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局限性
    第三节 广义对称性原则和局部对称性原则:从拉图尔到皮克林
        一 皮克林生平经历与学术地位
        二 拉图尔对皮克林的影响
        1 突显物质力量的重要性
        2 从因果模型到突现的进化模型
        3 回避传统认识论
    第四节 皮克林对拉图尔的超越:局部对称性原则
    小结
第五章 “情境化知识”与赛博女性主义——哈拉维的赛博科学观
    第一节 哈拉维及其赛博宣言
        一 哈拉维学术成就及其创作过程
        二 哈拉维赛博思想的形成
        三 哈拉维的写作风格
    第二节 哈拉维的《赛博宣言》及其赛博理论
        一 赛博宣言
        1 赛博理论的基本内涵
        2 崩坍的界限
        二 哈拉维赛博理论的哲学意蕴
        1 批判传统二元论
        2 跨界的勇气
    第三节 赛博理论对技术的价值负荷问题的全新理解
    第四节 情境化知识——对科学客观性问题的解读
        一 对于客观性的两种不同认识论
        二 女性主义对于客观性的重建
        三 哈拉维赛博女性主义——对客观性的全新解读
        四 对情境化知识的评价
    第五节 赛博与转基因生物
        一 转基因食品在世界范围的影响
        二 “黄金大米”事件概述
        三 哈拉维赛博理论下的黄金大米
        1 黄金大米被拒斥的根源
        2 对哈拉维的转基因生物解读之思
    小结
第六章 离身性与具身性后人类主义——海尔斯的具身性研究
    第一节 后人类主义及其理论困境
        一 何谓后人类主义?
        二 后人类主义的理论困境
    第二节 身体发展脉络
        一 传统哲学抛弃身体维度
        二 身体缺失的困境和重回身体
        三 梅洛-庞蒂的具身性研究
    第三节 离身性后人类主义与具身性后人类主义
        一 海尔斯的生平着作
        二 从人类到后人类的主体转变
        三 重回具身性——身体实践
        1 身体维度的消失
        2 身体和具身性
        3 刻写实践与体化实践
    第四节 赛博空间、离身性的与具身性的后人类主义
        一 虚拟身体的离身性与具身性
        二 离身性的赛博空间
        三 具身性后人类主义
    第五节 具身性后人类的哲学思考
    小结
第七章 后人类主义视野下科学合理性问题的重审
    第一节 科学哲学和科学合理性
    第二节 后人类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反思
        一 实在论
        二 客观性
        三 历史性
        四 相对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四、“实用主义的科学论”——劳丹科学哲学思想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费耶阿本德多元实在论思想探究[D]. 王婉璐. 黑龙江大学, 2021(10)
  • [2]科学问题观的实践转向研究 ——以LIGO引力波探测问题为例[D]. 时宏刚. 东南大学, 2020
  • [3]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D]. 赵肖荣.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科学知识经济学:一种基于经济学的自然化科学认识论[D]. 王一雪. 厦门大学, 2017(01)
  • [5]夏佩尔信息域理论研究[D]. 张琳.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6]体育知识范式论[D]. 周建东.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7]罗蒂的科学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 马莉.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8]基于蒯因整体论的科学发展模式思想研究[D]. 刘洪轩.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5(07)
  • [9]科学哲学史的结构和问题[J]. 刘大椿.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3(06)
  • [10]赛博与后人类主义[D]. 冉聃. 南京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科学的实用主义”——劳丹科学哲学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