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期间心率变异性的非线性动态分析

麻醉期间心率变异性的非线性动态分析

一、麻醉期心率变异性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婉琳[1](2021)在《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全身麻醉镇痛水平监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理想的镇痛水平是实现理想全身麻醉的关键,镇痛不足或过量会严重影响患者围术期安全及术后恢复。但是目前镇痛水平监测仍缺乏可靠指标,在准确性、连续性、适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光电容积脉搏波(photoplethysmography,PPG)蕴含丰富的与镇痛水平相关的生理信息,具有可实时连续采集、无创等优点。论文从时域、频域、非线性等多角度对PPG信号全面挖掘特征,并进行镇痛水平监测模型的研究。本论文建立了全身麻醉镇痛水平监测临床研究的标准化模型,采用多种靶控效应室瑞芬太尼浓度(0、1、3、5ng/ml)表征不同镇痛水平。基于该研究模型采集并分析91例全身麻醉患者在喉罩置入前后的PPG信号,并与已商用的手术体积描记指数(SPI)作对比,评估单一特征参数及监测模型的性能。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构建了多维度、多参数的PPG信号特征集,并基于标准化处理和表征值选择优化了特征参数值。从时域、频域和非线性三个维度提取了37个特征参数,多角度揭示了PPG信号包含的丰富生理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平均值和均方根值实现特征的标准化处理,消除个体差异;基于分段信号平均值和长信号最大值优化特征参数值,使参数更好地反映患者的实际生理状态。(2)提取了用于镇痛水平监测的新特征,包括时域特征光电容积斜率指数PSI和6个非线性特征。PSI通过对PPG信号下降支分段研究,突出了外周阻力、血管弹性等生理状态变化对信号形态的影响;提取了6个非线性特征评估存在伤害性刺激时非平稳信号的复杂度,并重点优化了样本熵SampEn的参数取值。根据70例临床数据分析得到,相比于SPI(AUC为0.793,预测概率PK值为0.771),单一参数SampEn表征镇痛水平的性能更好,AUC为0.884,PK值为0.809。(3)基于逐步回归、岭回归、岭回归—随机森林(NPIRF)三种算法对特征集进行降维并构建了镇痛水平监测模型。前两种模型是线性回归模型,先后通过逐步回归算法、基于岭迹图和方差扩大因子法优化参数的岭回归算法实现特征集降维。NPIRF模型是非线性回归模型,通过袋外误差优化随机森林参数,根据特征重要性实现降维。比较三种模型的性能显示,非线性模型的精度最高,决定系数R2为0.858。通过14例临床数据先后验证NPIRF模型在喉罩置入后和在喉罩置入全过程的性能,结果显示,NPIRF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较高,分别为85.71%、100%、92.86%和85.71%、100%、96.43%。当伤害性感受存在时,SPI评估结果更可靠;当镇痛药物充足或无伤害性刺激发生时,NPIRF模型更可靠。综上,本论文构建了包含3个维度、37个参数的特征集,建立了基于岭回归—随机森林的镇痛水平监测模型并初步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对指导麻醉药物用量、实现精准麻醉具有重要意义。

胡翠纹[2](2021)在《瑞马唑仑用药方式及影响心率变异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瑞马唑仑两种给药方式对血流动力学及镇静效果的影响目的观察瑞马唑仑两种给药方式对血流动力学、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差异,评估持续泵注瑞马唑仑给药方式的可行性,为瑞马唑仑在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8月于我院行择期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间断静推组(I组)和持续泵注组(P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静脉推注瑞马唑仑5.0 mg后,在15分钟内,I组采用间断静脉推注瑞马唑仑维持镇静深度;P组采用持续泵注瑞马唑仑维持镇静深度。记录观察期间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连续数据,并以给药后患者BIS连续数据的标准差作为离散程度的统计学指标,来衡量镇静深度的波动情况和麻醉的平稳程度。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0 min相比,给药后两组SBP、DBP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组SBP明显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 min相比,I组2-15 min HR明显升高,P组2 min、3 min H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I组HR 3-15 min明显高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 min相比,两组患者1-15 min BIS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1 min、11 min、12 min时BIS高于P组,4 min时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用药量及BIS连续数据的离散程度小于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持续泵注瑞马唑仑和间断推注相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2)持续泵注瑞马唑仑和间断推注相比,可以减少用药量。(3)持续泵注瑞马唑仑和间断推注相比,BIS离散程度更小,镇静效果更平稳。第二部分持续泵注瑞马唑仑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目的观察持续泵注瑞马唑仑对患者镇静效果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与经典的镇静药物右美托咪定及咪达唑仑对比,为镇静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行择期手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分为3组,瑞马唑仑组(A组)、右美托咪定组(B组)、咪达唑仑组(C组),每组30例患者。三组患者泵注药物持续时间为15分钟,其中A组在静脉推注瑞马唑仑5.0 mg后,持续泵注瑞马唑仑0.125 mg/kg,B组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C组持续泵注咪达唑仑0.06 mg/kg。记录给药前(T0)、给药开始后5分钟(T1)、10分钟(T2)、15分钟(T3),四个时间点患者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 O2)、警觉/镇静(OAA/S)评分、BIS值及上述时间点5分钟短时程心率变异性(HRV)频域指标,包括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及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比值(LF/HF)。记录三组患者观察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相比,T1时A组HR升高,T2、T3时B组与C组患者HR明显降低,且T2时B组患者HR明显低于A组,T3时B组患者HR明显低于A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T1、T2、T3时A组、B组与C组患者MAP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T1、T2、T3时三组患者OAA/S评分及BI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T1、T2、T3时A组、B组及C组LF降低,且T1、T2时A组LF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T1、T2、T3时A组及T2、T3时C组HF降低,T1、T2、T3时B组H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T2、T3时B组LF/HF降低,且明显低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持续泵注瑞马唑仑可作为术前镇静用药。(2)持续泵注瑞马唑仑可使血压轻度降低,心率短暂轻度升高。(3)在相同镇静水平下,瑞马唑仑、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对心率变异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瑞马唑仑可以降低LF、HF,同时不明显改变LF与HF的均衡性。

苏丽明[3](2021)在《心率变异性分析在老年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文中提出心率变异性分析主要是研究逐次心跳周期间的差异变化,包括神经液体因素对心血管系统调节的信息,能够有效判断心血管疾病病情。心率变异性是反映自主神经系统活性和定量评估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以及平衡性,从而判断心血管疾病的病情和预后。心率变异性可能是预测心脏性猝死和心律失常事件有价值的指标。心率变异性分析能够运用到其他多种系统中,多通过心率变异性分析对自主神经功能进行评价,能够间接或直接对自主神经平衡失调造成影响。由于老年患者全身性生理功能降低,对于麻醉的耐受性较差,麻醉风险普遍高于青年人群,因此术前增加部分特殊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病理与生理状态,积极对患者原发病与并存症进行治疗,能够保证患者在最佳状态下接受麻醉,是提升麻醉安全性与成功率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心率变异性分析已受到麻醉界的重视,手术刺激、意识丧失、麻醉药物均会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心率变异性也会随之改变,在麻醉中心率变异性分析能够及时观察药物作用情况以及麻醉意外的发生。本文主要综述了心率变异性分析在老年临床麻醉中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杜艺[4](2020)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下自主神经功能指标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期间,通过对心率变异性(HRV)的线性指标和非线性指标变化的观察,明确右美托咪定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为维护循环稳定,降低术中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器官功能,促进快速康复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将ASA分级Ⅰ~Ⅱ级,心功Ⅰ~Ⅱ级,年龄大于30岁的50例行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患者入室后,右美托咪定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静脉微泵输注右美托咪定0.5ug/kg,输注时间15 min后进行麻醉诱导插管,继续以0.4ug/(kg·h)持续静脉泵注,于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给药。对照组同期采用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进行麻醉诱导前的静脉泵注和后续持续静脉泵注。两组患者均采用同样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于患者入室后(T0)、气管插管后10min(T1)、气腹建立后10min(T2)、气腹建立后60min(T3)、手术结束时(T4)记录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同时采集心电数据获得心率变异性的线性指标:相邻正常心跳间期差值平方和的均方根(RMSSD)、低频段功率(LF)、高频段功率(HF)、低频段功率/高频段功率(LF/HF);非线性指标:去趋势波分析(DFA)中的α2、香农熵(Shan En)、样本熵(Samp En)、庞加莱图表法(Poincare plots)中的散点图短轴(SD1)、散点图长轴(SD2)及散点图短轴/长轴(SD1/SD2),评估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结果:(1)一般情况及术中指标:两组患者在人口统计学特征、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气腹持续时间、输液量及失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两组患者术中MAP值无差异(P>0.05),两组的MAP值均在T1时下降,T2时较T1升高,T3、T4较T2逐渐下降(P<0.001)。右美托咪定组HR值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HR值随术后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对照组HR值T2较T1升高,T1、T3、T4较T0呈逐渐降低(P<0.001)。(3)心率变异性指标:在T2、T3时右美托咪定组RMSSD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1、T2、T3时RMSSD值均低于于T0和T4(P<0.05)。右美托咪定组HF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T1时下降,T2、T3、T4逐渐升高;对照组T1~T3逐渐下降,T4时升高(P<0.001)。右美托咪定组LF/HF值T3时低于对照组(P<0.05),在T1~T4时LF/HF值均较T0明显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组DFAα2值低于对照组(P<0.05),在T1和T2时较T0、T3、T4时高(P<0.05),对照组在T1、T2、T3时段较T0和T4高、T2时段最高(P<0.05)。在T2、T3时,右美托咪定组的Shan E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Shan En值T2、T3时高于T0、T1、T4时(P<0.05)。两组患者术中Samp En值无差异(P>0.05)。右美托咪定组在术中T2、T3时SD1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SD1值T0最高,其次是T4时,T1、T2、T3值均最低(P<0.05)。术中SD1/SD2值在T2和T3时,右美托咪定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SD1/SD2值在T0~T4时均无差异性(P>0.05)。结论: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中麻醉诱导插管和气腹建立对心率变异性产生较大影响,表现出交感神经活动性显着增加,副交感神经功能显着抑制,有违自主神经功能平衡的基础;术中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虽不能完全逆转全麻和气腹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的失衡,但能够使交感神经活动性指标降低和副交感神经活动指标升高,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平衡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减小术中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器官功能状态,促进快速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丽楠[5](2019)在《右美托咪定喷鼻对胃镜麻醉患者自主神经活动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ANS)对于心脏节律的调节可以通过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变化表达出来。本研究通过观察胃镜麻醉中患者HRV的变化,分析麻醉前使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喷鼻对ANS活动性的影响,从而探索更舒适安全的胃镜麻醉方案及新的临床观察视角。方法:纳入接受麻醉下胃镜检查的患者4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22例)和对照组(n=22例)。麻醉前30min治疗组给予DEX 0.5μg/kg喷鼻和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后,丙泊酚和芬太尼全麻下行胃镜检查。通过Prince 180D心电信号采集系统记录胃镜检查全程心电信号。应用MATLAB R2016b软件,生成待分析的RR间期时间序列信号。截取全程连续的RR间期时间序列中三个5min时长做常规频域分析,分别是麻醉诱导前(T0)、胃镜检查时(T1)、检查结束后(T2)。再从上述三个时间段中截取1min信号做时频分析,截取时段为T0’:取自T0时段信号中;T1a:取自T1时段信号中麻醉诱导时;T1b:取自T1时段信号中胃镜进镜时;T2’:取自T2时段信号中。同时记录两组患者三个时间点的MAP、HR,记录丙泊酚用量,入睡、苏醒时间,术中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MAP及HR:与T0相比较,两组T1时均显着升高;与T1相比较,两组在T2时均显着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R、MAP有下降趋势。(2)HRV分析:(1)常规频域分析:低频功率(LF):与T0相比较,对照组T1时显着降低(P<0.05);与T1相比较,对照组T2时显着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T0、T1、T2时治疗组均显着下降(P<0.05)。高频功率(HF):与T0相比较,两组在T1、T2时均显着降低(P<0.05)。LF/HF:与T0、T1相比较,对照组在T2时均显着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T2时治疗组比对照组显着下降(P<0.05)。(2)时频分析:HF:与T0’和T1a相比较,两组在T1b时均显着下降(P<0.05);与T1b相比较,两组在T2’时显着升高(P<0.05)。LF:与T0’相比较,两组在T1a时显着升高(P<0.05);与T1a相比较,两组在T1b时显着降低(P<0.05);与T1b相比较,治疗组在T2’时显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在T0’、T1a、T1b、T2’时均显着下降(P<0.05)。LF/HF:与T0’相比较,两组在T1a、T1b时显着升高(P<0.05);与T1a相比较,两组在T1b时均显着上升(P<0.05);与T1b相比较,两组在T2’时均显着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在T0’、T1a、T1b、T2’时均显着降低(P<0.05)。(3)两组相比,治疗组入睡及苏醒时间明显缩短,丙泊酚用量也明显减少;Ramsay镇静评分,治疗组略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1)胃镜检查麻醉诱导前应用DEX,可以抑制自主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性,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用药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2)相比较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HRV分析法为研究DEX在胃镜麻醉中对ANS的影响更有优势,为指导临床麻醉用药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而时频分析方法要比常规频域分析方法更加适合胃镜这种具有瞬时变化的临床状况。

郭小玉[6](2017)在《基于心率变异性分析的稳定型心绞痛证候与自主神经功能关联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采用反映人体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时域和频域指标,观察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实证、虚证及虚实夹杂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采用能描述人体生理病理非线性混沌特征及程度的HRV非线性参数指标,观察SAP实证、虚证及虚实夹杂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不同状态下的混沌特征,探索揭示SAP实证、虚证及虚实夹杂证与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及其非线性特征的关系。方法共纳入231例SAP患者,采用中医症状及四诊信息问卷表(见附表)采集SAP患者的辨证信息,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及《中医内科学》“胸痹虚实辨证要点”作为虚实证候分类标准,对每个研究对象进行虚实辨证。依据中医虚实辨证结果,分为三组:实证42例(18.18%),虚证48例(20.78%),虚实夹杂证141例(61.04%)。采用美国DMS动态心电图记录仪采集患者全天24 h心电信号,计算全天时域、频域及非线性参数(复杂度、近似熵和关联维值)指标。同时利用小波变化技术,从全部24 h动态心电数据中提取出不同频段(HF、LF、VLF、ULF)的HRV信息指标,并将分布在各个频段下(全频段、HF、LF、VLF、ULF)的24h动态心电数据的HRV信息,按时间顺序分成每小时一段,计算各个小时中HRV的复杂度、近似熵、关联维等非线性参数。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采用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的方法对不同虚实证候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混沌程度及其在不同频段下的昼夜动态变化趋势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SAP不同虚实证候患者的HRV时域指标不同,表现为反映自主神经功能总能量的SDNN、反映迷走张力的rMSSD指标均呈实证组>虚实夹杂证组≈虚证组;杂证组与虚证组间虽无统计学差异,但呈杂证>虚证的趋势。根据SDNN的正常参考值,SDNN>100ms为正常,因此实证组的SDNN仍在正常范围内,而虚实夹杂证和虚证组的SDNN值均低于正常范围。(2)与HRV时域指标的结果近似,本组资料频域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总功率(TP)、高频(HF)、低频(LF)指标均呈实证组>虚实夹杂证组≈虚证组;杂证组与虚证组间虽无统计学差异,但呈杂证>虚证的趋势。(3)本组资料非线性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分析采用复杂度(反映数据在时间序列上的复杂性,表达系统非线性变化速度)、近似熵(反映数据在结构上的复杂性,表达系统变化模式复杂程度)、关联维(反映系统维度复杂性)指标。复杂度表现为实证组>虚实夹杂证组>虚证组;近似熵虚实杂3组间虽无统计学差异,但仍呈实证组>虚实夹杂证组>虚证组的趋势;而关联维则表现为杂证组>虚证组,其余组间无明显差异。(4)全频频段下HRV非线性指标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①虚实杂3组间复杂度曲线的分布位置呈实证组>杂证组>虚证组,3组复杂度参数曲线的昼夜动态变化趋势一致;②虚实杂3组间近似熵曲线的分布位置间无明显差异;3组近似熵参数曲线的昼夜动态变化趋势一致;③虚实杂3组间关联维曲线的分布位置呈实证组>杂证组>虚证组,3组关联维参数曲线的昼夜动态变化趋势一致。(5)HF频段下HRV非线性指标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①虚实杂3组间复杂度曲线的分布位置呈实证>杂证≈虚证,3组复杂度参数曲线的昼夜动态变化趋势一致;②虚实杂3组间近似熵曲线的分布位置呈实证>杂证≈虚证,3组近似熵参数曲线的昼夜动态变化趋势一致;③虚实杂3组间关联维曲线的分布位置间无明显差异,3组关联维参数曲线的昼夜动态变化趋势一致。(6)LF频段下HRV非线性指标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①虚实杂3组间复杂度曲线的分布位置呈实证>杂证≈虚证,3组复杂度参数曲线的昼夜动态变化趋势不一致,实证复杂度水平全天的波动幅度较大,虚证和虚实夹杂证复杂度水平全天的波动幅度较小;②LF频段下虚实杂3组间近似熵曲线的分布位置间无明显差异,近似熵参数曲线的昼夜动态变化趋势一致;③虚实杂3组间关联维曲线的分布位置呈实证组>杂证组>虚证组,3组关联维参数曲线的昼夜动态变化趋势一致。(7)VLF频段下HRV非线性指标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①虚实杂3组间复杂度曲线的分布位置间无明显差异,但呈实证组≈杂证组>虚证组的趋势;3组复杂度参数曲线的昼夜动态变化趋势一致;②虚实杂3组间近似熵曲线的分布位置间无明显差异;3组近似熵参数曲线的昼夜动态变化趋势一致;③虚实杂3组间关联维曲线的分布位置呈实证组≈杂证组>虚证组;3组关联维参数曲线的昼夜动态变化趋势一致。(8)ULF频段下HRV非线性指标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①虚实杂3组间复杂度曲线的分布位置间无明显差异;3组复杂度参数曲线的昼夜动态变化趋势一致;②虚实杂3组间近似熵曲线的分布位置间无明显差异;3组近似熵参数曲线的昼夜动态变化趋势一致;③虚实杂3组间关联维曲线的分布位置间无明显差异;3组关联维参数曲线的昼夜动态变化趋势一致。结论1.实证患者不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损伤,虚证患者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损伤。与实证相比,虚证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总能量、迷走神经张力以及交感神经张力均明显降低。2.证候演变过程中,由实证转变为虚实夹杂证时,自主神经张力降低,表现为迷走和交感张力活性均降低,可能以迷走张力受损为主;而虚实夹杂证向虚证转化时,自主神经张力降低,主要以交感张力活性降低为主。3.非线性指标的分析结果提示,实证证候的混沌特征较虚证证候更加明显,而虚证证候更容易伴有人体混沌特性的衰减和丧失,这符合目前非线性研究领域中对疾病及预后不良的定义。4.本研究的观察结果显示,无论复杂度、近似熵、关联维这3个指标都呈实证最大,虚证最小的趋势,提示非线性参数的研究结果与时域、频域指标的观察结果相互支撑。5.不同非线性参数在不同频段对虚实证候的区分度和敏感性不一样,提示复杂度、近似熵、关联维三个指标可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反映系统的混沌特征。

贾晓宁[7](2013)在《心率变异性PRSA分析对全麻妇科手术自主神经功能评价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拟对全身麻醉下开腹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一般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监测,同时进行短时心电信号(5min)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常规分析和相位整序信号平均技术(Phase Rectified Signal Averaging, PRSA)分析,并基于PRSA技术计算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heart rate, DC)和心率加速力(acceleration capacity of heart rate, AC),观察麻醉手术期间患者自主神经系统的变化,主要观察反映迷走神经异常反应的敏感指标,为预防全身麻醉妇科手术过程中出现严重循环并发症提供新的临床监测方法。方法:选择择期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开腹行子宫次全切除手术患者25例,ASA Ⅰ~Ⅱ级。术前30min肌注长托宁0.5mg。患者入室后常规进行有创动脉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及BIS监测。同时连续采集心电信号并进行分析处理和计算。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3μg/kg、依托咪酯0.3mg/kg及罗库溴铵0.6mg/kg,置入喉罩后行机械控制通气,呼吸频率14次分,潮气量10ml/kg。麻醉维持采用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μg/ml;持续吸入七氟烷,呼气末浓度1.0MAC;静脉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05μg/kg-min;术中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2mg/kg。手术结束后给予阿托品0.01mg/kg、新斯的明0.02mg/kg拮抗肌肉松弛剂的残余作用,术毕拔除喉罩送回病房。从所采集的连续心电信号中截取5个时间段的短时心电信号(5min):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置入喉罩(T1)、术中无手术牵拉刺激(T2)、手术牵拉子宫(T3)、患者清醒拔除喉罩(T4)。对上述5个时间段的心电信号分别进行时域、频域及非线性HRV分析,同时进行PRSA分析。对这5个时间段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BIS值同步记录。结果:(1)血流动力学指标及BIS值:与T0比较,HR在T1时增快,在T3时减慢(P<0.05),在T2、T4时较T0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MAP在T1时较To时升高,在T2、T3、T4时较T0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0比较,BIS值在T1、T2、T3时均降低(P<0.05),在T4时较T0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2比较,BIS值在T4时升高(P<0.05)。(2)HRV分析指标:与T0比较,SDNN、1gTP、SD2在T1时升高(P<0.05),在T2时降低(P<0.05),在T3、T4时较T0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2比较,SDNN、1gTP、SD2在T1、T3、T4时均升高(P<0.05)。与T0比较,rMSSD、SD1在T1、T2、T4时均降低(P<0.05),在T3时较To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2比较,rMSSD、SD1在T3时升高(P<0.05)。与T0比较,1gLF在T1、T2、T4时均降低(P<0.05),在T3时较T0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2比较,1gLF在T1、T3、T4时升高(P<0.05)。与To比较,1gHF在T1、T2、T3、T4时均降低(P<0.05);与T2比较,1gHF在T1、T3时均升高(P<0.05)。与To比较,LFn在T1、T4时均升高(P<0.05),在T2、T3时较T0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2比较,LFn在T4时升高(P<0.05)。与T0比较,HFn在T1、T4时均降低(P<0.05),在T2、T3时较T0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2比较,HFn在T4时降低(P<0.05)。与To比较,LF/HF在T1、T4时均升高(P<0.05),在T2、T3时较T0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2比较,LF/HF在T4时升高(P<0.05)。与To比较,DC值在T1、T2、T3、T4时均降低(P<0.05);与T2比较,DC值在T3时升高(P<0.05)。与To比较,AC值在T1、T2、T3、T4时均降低(P<0.05);与T2比较,AC值在T1、T3时升高(P<0.05)。DC和AC的差值(|DC|-|AC|)在T0、T1、T4时为负值;在T2、T3时为正值。(3)相关性分析:DC值与HRV分析指标中的rMSSD、1gHF、HFn、SD1均显着相关,而与SDNN、1gTP、1gLF、LFn、SD2的相关性不如上述指标好。AC值与HRV分析指标中的rMSSD、1gHF、HFn、SD1均显着相关,而与SDNN、1gTP、1gLF、LFn、SD2的相关性不如上述指标好。结论:PRSA分析指标与传统HRV分析中反映快变化的指标显着相关,用来观察全身麻醉手术过程中手术牵拉刺激等异常反应的特异性较好,反映迷走神经活动性的特异性更好。通过PRSA技术计算得出的DC值和AC值,在临床应用中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基本吻合,对手术牵拉刺激的反应敏感,二者的差值可用于综合评价临床上的突发事件,如交感应激、迷走反射等,有可能成为全身麻醉妇科手术术中预防不良神经反射所致严重循环并发症的新的临床监测手段。

王娟娟[8](2012)在《心率变异性CWT时频分析对开腹胆囊切除术病人自主神经活动实时评价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是指连续心搏间瞬时心率的微小涨落,可以定量评估心脏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活动性、平衡性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胆囊切除术中牵拉胆囊引起胆心反射,对心脏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及血流动力学均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全身麻醉下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一般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监测的同时,采用HRV分析法,主要是采用时频分析中的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 CWT)分析法实时反映胆囊切除术中ANS活动性,来观察牵拉胆囊时心脏迷走神经的异常反应,以找出敏感性指标,及时指导术中处理,为预防胆心反射及其引发的术中严重循环并发症,提供新的临床监测方法。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病人21例,ASA Ⅰ~Ⅱ级,年龄50.7±9.5岁;体重66.2±9.1kg。患者术前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及神经性疾病。为避免术前药物对病人基础ANS活动性的影响,本课题所用病例均未给予术前药。入室后行ECG、Sp02、BP监测,同时使用自制的心电信号采集系统连续采集心电信号并以Matlab软件进行信号处理和计算分析。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哗仑0.05~0.1mg/kg、舒芬太尼0.4μg/kg、依托咪酯0.3mg/kg及阿曲库铵0.3-0.6mg/kg。麻醉维持: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5μg/ml;连续输注阿曲库铵5~10μg·kg-1·min-;持续吸入异氟烷;气管插管后机械控制通气,呼吸频率12次/分,潮气量8~10ml/kg。术毕待病人恢复自主呼吸后送入麻醉复苏室。本实验共五个HRV采样点:麻醉诱导前(T0)、诱导插管(T1)、术中无牵拉胆囊时(T2)、术中牵拉胆囊时(T3)、拔管前(T4)。时域、频域及非线性分析法选取各时段5min信号作分析。时频分析CWT分析法则截取自以上5min信号中正在操作刺激时的30s信号作分析。同步记录上述各时间段的HR、MAP和BIS值。结果:(1)血流动力学指标及BIS:HR和MAP在T1时点较T0升高;BIS在T1、T2、T3、T4较T0时点均显着降低。与T2时点相比较,HR、MAP和BIS在T3时点无明显变化。(2)HRV分析指标:与T0相比,时域指标SDNN在T1时点显着升高,在T2、T3、T4时点均降低;RMSSD在T1、T2、T4时点均降低,在T3时点无明显变化。与T0相比,非线性指标SD1在其它各时点均降低;SD2在T1时点显着升高,在T2时点显着降低,在T3、T4时点均无明显变化。与To相比,频域指标中TP、TP。在T1升高,在T2、T3、T4时点均降低;LFn、LF/HF、LFcn、LFc/HFc在T1、T4时点均升高,在T2时点均无明显变化,在T3时点LFcn、LFc/HFc显着降低,而LFn、LF/HF仍无明显变化。与To相比,HF/LF在其它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HFn、HFcn、HFc/LFc在T1、T4时点均降低,在T2时点均无明显变化,在T3时点HFcn、HFc/LFc显着升高,而HFn仍无明显变化。T3与T2相比较,SD2、LFn、HFn、HF/LF、LFcn、HFcn、LFc/HFc、HFc/LFc均表现出统计学差异,其中LFcn、LFc/HFc、HFcn、 HFc/LFc表现出显着差异。(3)相关性分析:时域、频域、非线性分析指标均是短时(5min)HRV指标,其中表示相同意义的指标高度相关;而CWT时频分析瞬时指标与表达同一意义的短时HRV指标相关性不高。结论:在监测开腹胆囊切除术中牵拉胆囊引起的胆心反射时,CWT时频分析法连续实时监测HRV信号,反映自主神经活动的即时状态,表达出血流动力学指标、BIS及HRV时域、频域、非线性指标未能表达出的异常迷走神经活动。因此,时频分析CWT法有可能成为预测胆心反射及其严重循环并发症的新的临床监测手段。

李佩[9](2011)在《心率变异性分析对垂体腺瘤切除术病人全身麻醉期间自主神经功能评价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连续心搏间瞬时心率的微小涨落,可以定量评估心脏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活动性、平衡性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观察行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病人在全身麻醉期间HRV的变化,来判断自主神经的功能状态,并通过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这一成熟的监测麻醉深度指标的比较,来探讨HRV与麻醉深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择期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病人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36±12岁,体重65±17 kg,临床诊断为泌乳素瘤4例,生长激素瘤1例,促性腺激素细胞瘤6例,其它非分泌性肿瘤12例。ASAⅠ-Ⅱ,患者术前均无心血管系统疾病、自主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术前30分钟均肌注苯巴比妥钠2mg/kg,阿托品0.01mg/kg。入室后行ECG、SpO2、BP监测,同时使用自制的心电信号采集系统采集心电信号并以Matlab软件进行信号处理和计算分析。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05-0.1mg/kg、芬太尼2μg/kg、丙泊酚1-2mg/kg及阿曲库铵0.1 mmg/kg,麻醉维持采用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5μg/ml;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3-6ng/ml;恒速输注阿曲库铵4-5mg/h;持续吸入异氟烷,呼气末浓度为0.6-1.0MAC;行机械控制通气,潮气量8-10mg/kg,频率10-12次/分。停麻醉药催醒时给予阿托品0.5mg,新斯的明1mg,静脉注射。待病人完全清醒,遵嘱时拔管。本实验共五个HRV采样点:麻醉诱导前(T0)、诱导插管(T1)、术中(T2)、术毕(T3)、拔管(T4),各时间点均记录5min心电信号,同步记录上述各采样点的HR,BIS和MAP。结果:(1)血流动力学观察指标:T1较其它时点心率加快,血压上升。(2)BIS值监测:T1、T2、T3均较T0显着降低,T2降低更为明显,T4时点较To降低,但较T1、T2、T3有所升高。(3)HRV分析结果:与T0相比,时域指标中RMSSD、三角指数在T1、T2、T3、T4显着下降,其中T2最低,T3略有回升。SDNN在T1时点显着升高,T2时点显着降低,T3、T4升高;频域指标中TP在T1显着升高,T2显着降低,T3、T4回升,但仍低于T0。HF在T1、T2、T3、T4显着下降,其中T2最低,T3略有回升。LF在T1、T2、T3、T4显着下降,其中T2最低,T3略有回升;非线性指标中近似熵和复杂度在T1时点显着降低,T2、T3回升,T4降低。尺度指数在T1时点最高,T2、T3降低,T4回升。SD1在T1、T2、T3、T4显着下降,其中T2最低,T3略有回升,T4降低。SD2在T1时点显着升高,T2时点显着降低,T3、T4升高,仍低于T1。(4)各项检测指标的相关性:HRV各项指标间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TP与SDNN、HF与RMSSD、TP与SD2、HF与SD1、SDNN与HRV-tri、ApEn与复杂度、ApEn与尺度指数、复杂度和尺度指数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在剔除T4时点后,非线性分析中的散点图指标SD1、时域分析中的RMSSD、频域分析中的HF均与BIS相关。相关性分析中SDNN、TP、SD2、三角指数等可较好地反映自主神经整体活动状态;SD1、HF、RMSSD等可较好地反映迷走神经对心率调控。结论:垂体腺瘤病人在行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全身麻醉期间,自主神经功能整体处于受抑制的状态,手术结束时其自主神经功能有所恢复但尚未恢复至术前水平。在全身麻醉期间,垂体瘤病人的HRV分析指标与反映皮层意识状况的BIS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又不完全同步变化,说明HRV可以通过自主神经的变化反映镇痛、反射抑制等麻醉深度的其它成分。

欧晓峰[10](2011)在《七氟醚和丙泊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七氟醚和丙泊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全麻诱导期心血管反应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60~80岁,体重45-80kg, 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全麻诱导组(S组)和丙泊酚静脉全麻诱导组(P组),每组各20人,S组用4%七氟醚进行诱导,当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维库溴胺0.1mg/kg和芬太尼3ug/kg, P组则用3ug/ml丙泊酚靶控输注行麻醉诱导,当患者意识消失后同样静脉注射维库溴胺0.1mg/kg和芬太尼3ug/kg。于麻醉前的基础值、麻醉诱导后5min、10mi、15min、20min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心率变异性(HRV)各指标,并记录发生肌僵、呛咳等不良反应出现的例数及应用血管神经活性药物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SBP、DBP、HR在诱导后5min、10min较基础值显着下降(P<0.05),P组SBP、DBP在诱导后5min、10min、15min较基础值显着下降(P<0.05);组间比较:SBP、DBP在诱导后5min、15min P组低于S组,HR则是P组高于S组(P<0.05)。HRV变化:S组在麻醉诱导后5min、10min、15min LF一直下降,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诱导后20minLF便没有降低了,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在麻醉诱导后各时点均没有明显的变化,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F/HF在诱导后15min有降低,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点均无明显改变(P>0.05)。P组在麻醉诱导5min时LF有一短暂的下降,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不断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LF/HF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大,在诱导后10mi、15min、20min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僵、呛咳等不良反应及血.管神经活性药物的使用两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用内泊酚靶控输注诱导主要抑制心脏迷走神经活性,而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主要抑制心脏交感神经活性,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诱导相对平稳,更适合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麻醉诱导。就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而言,七氟醚与丙泊酚的临床意义没有显着性差异。

二、麻醉期心率变异性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麻醉期心率变异性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全身麻醉镇痛水平监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麻醉镇痛水平监测的意义
        1.2.1 伤害性感受及镇痛水平
        1.2.2 镇痛不足及过量的危害
    1.3 麻醉镇痛水平监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全身麻醉镇痛水平监测临床研究的标准化模型
        1.3.2 基于脑电信号和/或肌电信号的监测指标
        1.3.3 基于自主神经系统反应的监测指标
        1.3.4 基于反射通路的监测指标
        1.3.5 存在的不足与分析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麻醉镇痛的生理学基础
    2.1 引言
    2.2 麻醉镇痛的临床生理学基础
        2.2.1 全身麻醉的镇痛机制
        2.2.2 伤害性刺激和镇痛药物对脑的影响
        2.2.3 伤害性刺激和镇痛药物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
    2.3 光电容积脉搏波的生理学基础及特性
        2.3.1 脉搏波的产生与传播
        2.3.2 微循环容积脉搏血流模型
        2.3.3 光电容积脉搏波的检测原理
        2.3.4 光电容积脉搏波的波形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处理与特征参数提取
    3.1 引言
    3.2 临床研究方案设计
        3.2.1 研究对象的筛选标准及样本量估算
        3.2.2 全身麻醉镇痛水平监测临床研究的标准化模型建立及信号采集
    3.3 光电容积脉搏波预处理及特征点检测
        3.3.1 小波去噪
        3.3.2 波峰波谷检测
        3.3.3 基线漂移去除
    3.4 光电容积脉搏波特征参数的提取
        3.4.1 时域特征参数
        3.4.2 频域特征参数
        3.4.3 非线性特征参数
    3.5 小结
第四章 光电容积脉搏波特征参数的优化与分析
    4.1 引言
    4.2 人口统计学特征
    4.3 特征参数的统计学分析
        4.3.1 相关性分析
        4.3.2 非参数检验
        4.3.3 混淆矩阵及ROC曲线
        4.3.4 预测概率
    4.4 光电容积脉搏波特征参数的优化
        4.4.1 标准化处理
        4.4.2 表征值选择
    4.5 光电容积脉搏波特征参数的分析
        4.5.1 特征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4.5.2 伤害性刺激对特征参数的影响
        4.5.3 镇痛药物浓度对特征参数的影响
        4.5.4 特征参数表征镇痛水平的能力
    4.6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麻醉镇痛水平监测模型
    5.1 引言
    5.2 镇痛水平监测模型构建方法的分析
    5.3 基于逐步回归的镇痛水平监测模型
        5.3.1 逐步回归法
        5.3.2 镇痛水平监测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5.4 基于岭回归的镇痛水平监测模型
        5.4.1 岭回归
        5.4.2 镇痛水平监测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5.5 基于岭回归—随机森林的镇痛水平监测模型
        5.5.1 随机森林
        5.5.2 镇痛水平监测模型的建立
    5.6 三种镇痛水平监测模型的性能评估及比较
        5.6.1 模型性能的评估方法
        5.6.2 模型性能的比较
    5.7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岭回归—随机森林的镇痛水平监测模型的验证
    6.1 引言
    6.2 麻醉镇痛水平监测模型的验证方案
    6.3 麻醉镇痛水平监测模型的验证结果与分析
        6.3.1 验证数据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6.3.2 镇痛水平监测模型在喉罩置入后的应用结果
        6.3.3 镇痛水平监测模型在喉罩置入全过程的应用结果
    6.4 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2)瑞马唑仑用药方式及影响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瑞马唑仑两种给药方式对血流动力学及镇静效果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持续泵注瑞马唑仑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缩略词表
附录B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
附录C 综述 麻醉管理常用药物影响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心率变异性分析在老年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心率变异性分析评估方法
2 心率变异性分析在老年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2.1 监测麻醉深度
    2.2 麻醉药理研究
    2.3预测麻醉期心血管不稳定性的风险
3 结语

(4)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下自主神经功能指标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右美托咪定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右美托咪定喷鼻对胃镜麻醉患者自主神经活动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1.1 研究现状、成果
        1.1.1 胃镜检查麻醉现状
        1.1.2 丙泊酚在胃镜麻醉中的应用
        1.1.3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 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1.1.4 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ANS)生理
        1.1.5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分析
    1.2 研究过程及目的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试验仪器和药品
    2.1.3 麻醉相关处理及试验方法
    2.1.4 观察指标
    2.1.5 分析方法
2.2 结果
    2.2.1 患者一般情况
    2.2.2 麻醉药用量及入睡、苏醒时间
    2.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2.4 血流动力学指标
    2.2.5 心率变异性分析
    2.2.6 Ramsay镇静评分
2.3 讨论
    2.3.1 血流动力学指标
    2.3.2 HRV频域分析指标
    2.3.3 HRV时频分析指标
    2.3.4 麻醉药用量及苏醒时间
    2.3.5 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心率变异性在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胃镜麻醉患者自主神经影响的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心率变异性分析的稳定型心绞痛证候与自主神经功能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的现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及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及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证候分类标准
        4 纳入与排除标准
        5 心率变异性观察指标
        6 研究内容
        7 研究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SAP虚实证候间HRV线性指标的比较
        2.1 SAP虚实证候间HRV时域指标的比较
        2.2 SAP虚实证候间HRV频域指标的比较
        3 SAP虚实证候间HRV非线性参数的比较
        4 SAP虚实证候间不同频段下HRV非线性参数昼夜动态变化趋势的比较
        4.1 全频段下HRV非线性指标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
        4.1.1 全频段下虚实证候间复杂度指标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
        4.1.2 全频段下虚实证候间近似熵指标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
        4.1.3 全频段下虚实证候间关联维指标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
        4.2 HF频段下HRV非线性指标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
        4.2.1 HF频段下虚实证候间复杂度指标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
        4.2.2 HF频段下虚实证候间近似熵指标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
        4.2.3 HF频段下虚实证候间关联维指标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
        4.3 LF频段下HRV非线性指标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
        4.3.1 LF频段下虚实证候间复杂度指标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
        4.3.2 LF频段下虚实证候间近似熵指标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
        4.3.3 LF频段下虚实证候间关联维指标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
        4.4 VLF频段下HRV非线性指标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
        4.4.1 VLF频段下虚实证候间复杂度指标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
        4.4.2 VLF频段下虚实证候间近似熵指标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
        4.4.3 VLF频段下虚实证候间关联维指标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
        4.5 ULF频段下HRV非线性指标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
        4.5.1 ULF频段下虚实证候间复杂度指标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
        4.5.2 ULF频段下虚实证候间近似熵指标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
        4.5.3 ULF频段下虚实证候间关联维指标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征
    讨论
        1 证候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关联性
        2 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方法
        3 心率变异性分析指标的选择及意义
        4 基于时域分析的虚实证候间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5 基于频域分析的虚实证候间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6 基于非线性参数分析的虚实证候间的混沌特征
        7 虚实证候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与临床的联系
        8 利用不同非线性参数分析混沌特征的思考
        9 将HRV信号分解成不同频段分析混沌特征的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7)心率变异性PRSA分析对全麻妇科手术自主神经功能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1.1 研究对象
        1.1.2 实验使用仪器和麻醉药品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1.2.2 监测方法
        1.2.3 观察指标
        1.2.4 HRV分析方法
        1.2.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血流动力学指标及BIS监测
    2.2 HRV分析指标
        2.2.1 时域分析指标
        2.2.2 频域分析指标
        2.2.3 非线性分析指标
        2.2.4 PRSA分析指标
    2.3 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血流动力学指标及BIS值
    3.2 HRV分析指标
        3.2.1 时域分析指标
        3.2.2 频域分析指标
        3.2.3 非线性分析指标
        3.2.4 PRSA分析指标
    3.3 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4 创新点
5 本课题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心率变异性CWT时频分析对开腹胆囊切除术病人自主神经活动实时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血流动力学指标及BIS监测
    2.2 HRV分析指标
    2.3 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2.4 时频分析CWT法HRV连续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血流动力学指标及BIS
    3.2 HRV分析指标
    3.3 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4 创新点
5 存在间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9)心率变异性分析对垂体腺瘤切除术病人全身麻醉期间自主神经功能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 资料
    2 方法
结果
    1 血流动力学指标
    2.HRV 分析结果
    3 BIS
    4 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10)七氟醚和丙泊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 主要仪器设备
    2 主要药品和试剂
    3 麻醉诱导前准备
    4 病人选择与分组
    5 麻醉诱导方法
    6 监测指标及时点
    7 统计学方法
    8 质量控制
    9 技术路线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导师评阅表

四、麻醉期心率变异性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全身麻醉镇痛水平监测的研究[D]. 陈婉琳. 浙江大学, 2021(01)
  • [2]瑞马唑仑用药方式及影响心率变异性的研究[D]. 胡翠纹.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3]心率变异性分析在老年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J]. 苏丽明.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02)
  • [4]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下自主神经功能指标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 杜艺. 西南医科大学, 2020(06)
  • [5]右美托咪定喷鼻对胃镜麻醉患者自主神经活动性的影响[D]. 可丽楠.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6]基于心率变异性分析的稳定型心绞痛证候与自主神经功能关联性研究[D]. 郭小玉.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11)
  • [7]心率变异性PRSA分析对全麻妇科手术自主神经功能评价的研究[D]. 贾晓宁. 天津医科大学, 2013(02)
  • [8]心率变异性CWT时频分析对开腹胆囊切除术病人自主神经活动实时评价的研究[D]. 王娟娟. 天津医科大学, 2012(03)
  • [9]心率变异性分析对垂体腺瘤切除术病人全身麻醉期间自主神经功能评价的研究[D]. 李佩. 天津医科大学, 2011(04)
  • [10]七氟醚和丙泊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 欧晓峰. 新疆医科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麻醉期间心率变异性的非线性动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