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林对退化红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再造林对退化红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一、重建森林对退化红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黄鑫[1](2021)在《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文中研究说明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CO2浓度急剧上升,气候变暖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碳库,在调节全球碳平衡、缓解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生产力是评估森林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会受到众多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了解森林生产力在多种时空尺度下对各种因素的响应规律对于森林碳循环研究及碳汇管理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人工林造林树种马尾松为研究对象,以“规律探索-实测验证-模型驱动-情景预测”为研究思路,基于大量研究文献构建了我国南方区域尺度的马尾松树干、树枝、树叶、树根、地上部分和乔木层生产力数据库和基于树木年代学的“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基于生产力数据库并结合全国1 km空间分辨率的土壤数据和气象插值数据探讨了马尾松生产力在经纬度和海拔上的空间分异规律与影响因素,并基于树木年轮学分析了马尾松径向生长的季节性气候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揭示了马尾松生产力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根据文献荟萃分析结果分别调查了马尾松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的野外典型样地,分析和验证了气温、降水、林分密度和林龄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在利用文献数据库和野外实测数据对3-PG(Physiological Principles Predicting Growth)生产力模型进行了区域尺度的马尾松参数化的基础上,模拟了马尾松生产力对未来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以期为马尾松林的科学经营与碳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数据库的荟萃分析表明,各器官的净初级生产力均表现出了较大的变化幅度,其中树干为0.29~8.71 t·hm-2·a-1、树枝为0.10~2.11t·hm-2·a-1、树叶为0.02~2.31 t·hm-2·a-1、树根为0.07~2.11 t·hm-2·a-1,地上部分(树干、树枝和树叶)为0.88~10.81 t·hm-2·a-1,乔木层为1.04~13.13 t·hm-2·a-1。马尾松器官生产力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树干(3.51 t·hm-2·a-1)>树根(0.81 t·hm-2·a-1)>树枝(0.69 t·hm-2·a-1)>树叶(0.34 t·hm-2·a-1)。马尾松各器官生产力均随着纬度的升高而表现出显着的降低趋势,而在经度和海拔上未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2)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受到气候条件、土壤性质和林分特征的共同影响,且这些因素对各器官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和效应大小均有所不同。总体来看,年均温、年降水量、林龄、林分密度、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表现出与马尾松生产力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7~8月平均高温与马尾松生产力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树叶生产力与林龄也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林分特征和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比土壤性质的影响更大。研究区内各土壤理化指标的空间变异规律比较复杂,仅土壤有效磷、p H和容重在纬度上表现出了微弱的变异趋势,而降水量的空间变异幅度也相对有限且基本能满足马尾松生长所需。值得注意的是,与马尾松生产力呈显着负相关的7~8月平均高温的空间变异幅度较小(27.94~33.45℃),说明整个研究区内的马尾松生长均会受到夏季高温的抑制;同时,由于年均温和12月低温随着纬度的降低而显着升高,分布在南亚热带地区的马尾松比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马尾松的生长季更长,因此表现出更高的生产力。可见温度是马尾松生产力在纬度上呈现分异现象的关键因素。(3)基于“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的季节性气候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分析表明,在马尾松生长当年及上一年间的各月气候变量中,当年的1~3月气温、6~8月气温和7~9月降水是影响马尾松生产力的关键气候因素。1~3月气温和7~9月降水在绝大多数样点表现出对马尾松生长的促进作用,而6~8月气温则表现为对马尾松生长的抑制作用。马尾松生长主要受当年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上一年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滞后效应”相对有限。研究样点的温度季节性变幅、温度年度变幅和最干季平均温度对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马尾松年轮宽度与6~8月气温表现出显着正相关、负相关和不显着关系的样地在经纬度和海拔上均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因此,季节性气候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分析同样反映出夏季高温对马尾松生产力的抑制效应遍布于整个树种分布区。(4)针对马尾松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气温、降水、林分密度和林龄)的野外样地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降水量等级的不同气温梯度上,马尾松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广西凭祥马尾松林(年均温:22.30℃)>湖南会同马尾松林(年均温:17.50℃)>湖北恩施马尾松林(年均温:11.16℃),表明马尾松生产力随着样点年均温的升高而升高;在同一气温等级的不同降水梯度上,马尾松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湖南会同(年降水量:1349.71 mm)>江西千烟洲(年降水量:1617.34 mm)>湖北太子山(年降水量:1116.65 mm),可见中等年降水量的会同样点具有最高的生产力,而高年降水量的千烟洲样点和低年降水量的太子山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均较低,且二者间差异不显着。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马尾松树高、胸径以及单株木的各器官生物量均显着减小,但林分生产力却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马尾松单株木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变大,中龄林和近熟林生产力无显着性差异,它们均低于过熟林的生产力。样地实测结果总体上与文献荟萃分析结果相吻合,反映了气候条件和林分特征对马尾松生产力的作用规律,也证实了气温对马尾松生产力在纬度上的空间异质性起着重要作用。但各种土壤理化指标在研究样点和不同深度的土层间没有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异趋势,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也与荟萃分析得到的结果有所区别,因此土壤性质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比较复杂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5)在基于文献资料数据库和野外样地实测数据对3-PG生产力模型进行区域尺度的马尾松参数化后,运用模型对所有典型样地马尾松的树干及树枝、树叶、树根、地上部分和乔木层总生产力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马尾松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较高,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了0.77和0.70,相对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85和0.79 t·hm-2·a-1,说明3-PG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各样点的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但模型对树叶和树根生产力的模拟精度不高,这2个器官的生产力往往会被低估,而与之对应的是对树干和树枝生产力的过高估计。尽管模型对各样点马尾松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模拟效果较好,但树木的生物量分配模式受到气温、降水、光照和土壤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复杂影响,而马尾松分布区内的生态环境复杂且变幅较大,因此在区域尺度上对模型的生物量分配参数进行统一设定来实现对多个样点马尾松各器官生产力的准确模拟会比较困难。(6)以1981~2010年的气候为基准,利用3-PG生产力模型模拟了各实测样点马尾松乔木层生产力对未来2081~2100年间大气CO2、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样点马尾松生产力对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规律总体上趋于一致,即马尾松生产力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随CO2浓度和降水量的升高而升高,但降水量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很小。在未来CO2浓度、气温和降水共同变化的情景下,CO2浓度上升和降水量增加给马尾松生长带来的正效应大于气温上升带来的负效应,因此马尾松生产力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南亚热带地区广西凭祥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受气温升高所引起的负效应影响较大,在典型浓度路径高排放情景(RCP 8.5)下的生产力模拟值低于基准气候下的生产力,这与其他4个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实测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对该气候情景的正响应规律有所不同。

刘晓君,高盼,潘俊,白天军,刘苑秋,方向民,曹雯[2](2021)在《红壤区植被恢复团聚体POC变化归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植被恢复条件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颗粒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退化红壤区生态系统重建与土壤质量改善提供理论依据。在江西省泰和县植被恢复与重建基地,选取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马尾松纯林、湿地松纯林、木荷纯林、马尾松补植木荷、湿地松补植木荷、湿地松—木荷原始混交林6种恢复模式,于2019年通过调查取样和试验分析,探索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颗粒有机碳(POCagg)、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退化红壤以水稳性大团聚体(>0.25 mm)为主(百分比含量为87%),木荷纯林、马尾松补植木荷林土壤大团聚体含量最低。表层(0—10 cm)土壤POCagg受恢复模式影响最显着(P<0.05),以湿地松纯林POCagg含量为最高(14.44 g/kg);(2)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因恢复模式的不同而呈显着性差异,其中湿地松补植木荷林下土壤有机质(SOM)、木荷纯林下土壤全氮(TN)、湿地松纯林下土壤全磷(TP)含量分别为最高;(3)人工针叶纯林中团聚体组成对POCagg影响最大,团聚体组成、SOM和TN是影响POCagg的重要因素(P<0.01),且土层越深关联度显着增加(P<0.01);其中微团聚体(<0.25 mm)POCagg受其直接或间接效应均较高,TN在<0.053 mm粒级团聚体POCagg的影响最大。木荷纯林能明显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且湿地松对林下土壤养分尤其是POCagg固持能力较高。结合退化红壤区生态修复实践,以湿地松纯林作为先锋树种进行植被恢复,抚育过程中补植木荷可能会更好地改善土壤性质。

万鸿宇[3](2021)在《林地和草地外源有机碳输入对红壤微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江西省土壤类型以红壤为主,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1%,该区域是南方红壤侵蚀的典型代表。长期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促进了侵蚀地土壤结构与功能的大幅改善。土壤微团聚体作为土壤最基本的物质及功能单元,在土壤养分供应、转化及保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土壤有机碳作为水稳性团聚体形成的主要胶结剂,对微团聚体结构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红壤侵蚀退化地恢复过程中林地和草地外源有机碳输入对红壤微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影响,对于探讨土壤微团聚体有机碳的固定、吸存机制,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及土壤生产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螺溪林场亚热带红壤森林恢复长期定位试验基地,选取研究区内木荷林地及自然恢复草地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定位实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野外定位实验在木荷林地设置保留凋落物+保留根系+保留菌根(L+R+M)、凋落物加倍+保留根系+保留菌根(2L+R+M)、去除凋落物+去除根系+保留菌根(NL+NR+M)、去除凋落物+去除根系+去除菌根(NL+NR+NM)、去除凋落物+保留根系+保留菌根(NL+R+M)等5种处理,每个处理重复5次;在自然恢复草地设置保留根系+保留菌根(R+M)、去除根系+保留菌根(NR+M)、去除根系+去除菌根(NR+NM)等3种处理,每个处理重复4次。所有处理的原状土样在室内分离出3个粒级(0.05-0.2 mm、0.02-0.05 mm、<0.02 mm)土壤微团聚体,测定其内部颗粒组成、总有机碳、结合态有机碳(钙键、铁铝键结合态有机碳)等指标,结果如下:(1)木荷林地和自然恢复草地土壤微团聚体颗粒组分布呈现相似规律,优势粒径级别是<0.02 mm,随着土壤微团聚体胶结物粒径增大,其颗粒组分占比相应减少。在木荷林地中,凋落物加倍减少了<0.02 mm粒径微团聚体占比;去除凋落物减少<0.02 mm粒径微团聚体占比,提高0.05-0.2 mm粒径的占比;去除根系未导致<0.02mm粒径微团聚体占比减少;隔离菌根导致<0.02 mm粒径微团聚体占比减少,0.05-0.2 mm粒径占比小幅上升。在自然恢复草地中,去除根系减少<0.02 mm粒径微团聚体占比;隔离菌根增加0.05-0.2 mm粒径微团聚体占比。(2)就土壤微团聚体总有机碳(TOC)含量而言,木荷林地在各粒径均大于自然恢复草地,且TOC含量优势粒径均为<0.02 mm。在木荷林地中,凋落物加倍后土壤微团聚体0.05-0.2 mm粒径TOC含量小幅提高;凋落物去除后土壤微团聚体各粒径TOC含量均不同程度下降;去除根系提高<0.02 mm及0.05-0.2 mm粒径下土壤微团聚体TOC含量;隔离菌根处理在<0.02 mm及0.05-0.2 mm粒径下土壤微团聚体TOC含量均小于不隔离处理。在自然恢复草地中,去除根系处理在土壤微团聚体各粒径下TOC含量均小于不去除处理;隔离菌根处理降低<0.02 mm粒径下土壤微团聚体TOC含量。(3)木荷林地和自然恢复草地中土壤微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变化呈现相似规律,优势粒径是<0.02 mm,微团聚体化学结合态有机碳含量随微团聚体粒径减小而增大。在木荷林地中,凋落物加倍后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并未有显着提升;去除凋落物导致两种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均下降;去除根系导致两种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均下降;隔离菌根导致土壤微团聚体Ca-SOC含量小幅下降,Fe(Al)-SOC含量无明显变化。在自然恢复草地中,去除根系导致土壤微团聚体两种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均小幅下降;隔离菌根导致土壤微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小幅下降。(4)木荷林地和自然恢复草地中,土壤微团聚体铁铝键结合态有机碳/总有机碳含量比值(Fe(Al)-SOC/TOC)均高于钙键结合态有机碳/总有机碳含量比值(CaSOC/TOC)。在木荷林地中,加倍凋落物导致土壤微团聚体在0.02-0.05 mm粒径两种结合态有机碳/总有机碳含量比值均不同程度上升,<0.02 mm、0.05-0.2 mm粒径CaSOC/TOC比值及Fe(Al)-SOC/TOC比值下降,且0.05-0.2 mm粒径下结合态有机碳/TOC比值小于其他两种粒径;去除凋落物导致三个粒径下结合态有机碳/TOC比值呈现不同程度下降,且0.05-0.2 mm粒径下结合态有机碳/TOC比值小于其他两种粒径;去除根系导致土壤微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TOC比值升高;去除菌根导致土壤微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TOC比值均降低,且在<0.02 mm粒径微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TOC比值变化幅度最大。在自然恢复草地中,去除根系导致土壤微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TOC比值升高;去除菌根导致土壤微团聚体Ca-SOC/TOC比值小幅下降,0.02-0.05mm粒径微团聚体Ca-SOC/TOC比值变化幅度最大,三粒径范围下微团聚体Fe(Al)-SOC/TOC比值均有不同幅度的升高,0.02-0.05 mm粒径微团聚体Fe(Al)--SOC/TOC比值变化幅度最大。(5)不同粒径对微团聚体有机碳的贡献率顺序表现为:<0.02 mm>0.02-0.05 mm>0.05-0.2 mm。综上所述,凋落物、根系及菌根等外源有机碳的输入有利于促进红壤侵蚀退化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微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土壤微团聚体有机碳的固定以及吸存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对于南方红壤严重侵蚀退化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高盼[4](2020)在《植被恢复对泰和退化红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文中提出由于长期人为活动的干扰以及红壤区本身的气候、土壤特性决定的脆弱性,使南方红壤区成为我国侵蚀退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植被恢复是改善、恢复土壤退化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团聚体作为土壤抗蚀性重要指标,是有机碳的重要储存部位。另一方面,有机碳又是土壤团聚体形成过程的重要胶结材料,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彼此存在不可或缺的条件,所以对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研究,可以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生态效益评价及土壤质量改良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本文以泰和县退化红壤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马尾松纯林、湿地松纯林、木荷纯林、马尾松补阔木荷、湿地松补阔木荷、湿地松木荷混交林和自然恢复对照区)为研究对象,分0-10cm、10-20cm和20-40cm土层探讨团聚体分布特征和稳定性以及团聚体对活性碳组分的固碳机理,旨在为退化红壤区优化植被恢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土层各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主要以>0.25mm粒径大团聚体含量为主,随着粒径减小呈现逐渐减少趋势。随土层深度增加,>0.25mm粒径团聚体含量总体呈降低趋势。与机械性团聚体相比,水稳性团聚体>0.053mm粒径团聚体含量总体有所降低,反之,<0.053mm小粒径团聚体含量有所增加。由>0.25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R>0.25mm)可知:木荷纯林>0.25mm粒径团聚体含量显着大于其他植被恢复模式(P<0.05),自然恢复对照地最小,表明通过植被恢复治理,土壤团聚体结构得到显着改良。2)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平均重量直径(MWD)和>0.25mm水稳性团聚体(WSA)在0-10cm和10-20cm土层差异性较大,且0-10cm土层MWD和WSA值总体最大;土壤一定粒级团聚体的破坏率(PAD)值10-20cm和20-40cm土层差异性较大,随土层深度增加,不同植被恢复模式PAD值总体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中木荷纯林值最小,自然恢复对照区值最大,而木荷纯林MWD和WSA值最大,自然恢复对照区值最小,即植被恢复模式增加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且在0-10cm表现最明显。3)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活性碳组分的积累作用有表聚效应,碳含量主要集中在0-10cm土层且显着高于10-20cm和20-40cm土层;随粒径减小,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总体呈“U”形变化趋势,颗粒有机碳含量总体呈降低趋势,且>0.25mm粒径大团聚体对颗粒有机碳含量有较强的固持能力;通过植被恢复治理,土壤碳含量相较于自然恢复对照区明显提高,表明土壤质量得到显着改善。4)由相关分析可知,土壤团聚体碳组分与团聚体稳定指标的相关关系存在差异性,总有机碳(TOC)和易氧化有机碳(EOC)总体与MWD相关关系更显着,颗粒有机碳(POC)总体与PAD相关关系更显着。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团聚体TOC与土壤团聚体稳定指标MWD、WSA、PAD相关关系呈逐渐降低趋势,土壤团聚体POC和EOC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其中土壤团聚体POC与稳定指标相关关系在20-40cm土层最显着,且主要体现在>0.25mm粒径大团聚体中;>0.053mm粒径团聚体EOC与稳定指标相关关系在0-10cm土层最显着。5)不同粒径团聚体碳组分主要与全氮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与p H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团聚体碳组分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关系存在不同差异,其中团聚体TOC、POC、EOC均与全氮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表明土壤氮素主要以有机氮的形式存在于有机碳中,且与其有相同消涨趋势;>2mm粒径团聚体TOC与孔隙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其余粒径与容重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TOC与p H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且在0-10cm土层更显着;2-0.053mm粒径团聚体POC、EOC与p H、容重孔隙度相关关系更显着(P<0.05)。通过对土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性及有机碳含量的研究可以看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质量改善效果存在不同程度差异性,其中木荷纯林较其他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的改良效果较显着,土壤p H和全氮对土壤团聚体碳组分影响较明显,这对退化红壤区的土壤质量改善和生态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吴高洋[5](2020)在《退化红壤区马尾松和湿地松根叶性状异同及对混交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叶是树木最重要的营养器官,根叶性状可塑性反映树木对生境的适应能力。造林树种选择及其混交模式是南方退化红壤区植被恢复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以位于江西省泰和县典型退化红壤区于1991年营造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纯林(马纯)、湿地松(P.elliottii)人工纯林(湿纯)、湿地松和木荷初植混交林(湿混阔)、2008年木荷(Schima superba)补植马尾松纯林形成的混交林(马补阔)、木荷补植湿地松纯林形成混交林(湿补阔)共5种林分类型为对象,于2017~2019年间生长季(7月)采集表层土壤,测定养分含量,收集根系、新鲜枝叶和凋落枝叶,估测其生物量,测定养分含量,计算养分回收效率,分析不同林分类型马尾松和湿地松根际土壤、不同功能根系生物量、不同年龄新鲜和凋落枝叶养分含量及回收效率的异同,对比本地种马尾松和引进种湿地松根叶性状及土壤养分对混交阔叶树的响应机制,为退化红壤区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马尾松林和湿地松林土壤全量养分及有效养分总体不显着(P<0.05)。混交显着提高湿地松土壤0~10 cm层全氮含量和氮磷比,提高马尾松根际土和湿地松非根际土铵态氮含量,对两个树种土壤其他全量和有效养分影响不显着。(2)马尾松纯林土壤0~10 cm层吸收根分布最多,20~40 cm层运输根分布最多,而湿地松纯林吸收根和运输根均为20~40 cm层分布最多;马补阔土壤0~10cm层运输根分布最多,20~40 cm层吸收根分布最多,湿补阔0~10 cm层吸收根分布最多,10~20 cm层运输根分布最多,湿混阔0~10 cm土层吸收根分布最多,20~40 cm土层运输根分布最多。马补阔显着降低马尾松林土壤0~10 cm和10~20cm层吸收根生物量,显着增加0~10 cm层运输根生物量;湿补阔显着降低湿地松林土壤20~40 cm层吸收根生物量,而湿混阔对湿地松吸收根和运输根生物量均无显着影响。此外,马尾松和湿地松吸收根和运输根比根长对混交响应均不敏感。(3)马尾松新叶和老叶全氮含量、老叶全磷含量显着高于湿地松。马补阔显着提高马尾松老枝全磷含量,湿混阔和湿补阔对湿地松各器官全氮和全磷及氮磷比影响均不显着。(4)马尾松林凋落叶量低于湿地松林,但混交对马尾松和湿地松凋落叶量及其氮磷回收度和回收效率均无显着影响。综上所述,马尾松和湿地松根叶性状具有较强的环境可塑性,主要通过调整根系的空间分布格局来适应退化红壤区混交阔叶树所带的资源竞争。两个树种均可推荐为该研究区植被恢复的造林树种,且均可将其纯林改造成针阔混交林。

李燕燕[6](2018)在《退化红壤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周转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恢复与重建已成为亚热带红壤退化区提高土壤生态功能的重要举措,近几十年来在红壤退化区的植被恢复有机碳研究中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土壤碳库及碳吸存、不同组分有机碳含量、有机碳稳定性等方面,对于森林恢复后新碳的输入和旧碳的周转状况了解较少。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恢复后有机质的周转或动态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植被恢复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森林重建时如果发生了植被类型(C3 C4)的转换,为研究土壤有机碳周转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以江西泰和退化草地(以C4为主)为对照,选取种植了25年的马尾松林和木荷林为森林恢复对象,结合稳定性碳同位素方法分析植被碳、土壤有机碳、活性和惰性有机碳、团聚体有机碳及其δ13C,比较植被恢复后土壤有机碳来源(C3和C4植被),探讨森林恢复过程不同粒径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的保护机制和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周转的影响机制,为亚热带退化红壤区森林恢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木荷林0-40cm土层有机碳含量显着高于对照区草地和马尾松林。土壤有机碳库则表现不一,表层土和20-40cm土层有机碳库大小顺序为木荷林>草地>马尾松林,10-20cm土层有机碳库大小顺序则为木荷林>马尾松林>草地。木荷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轻组有机碳含量最高,其次是马尾松林,最低的为草地,三种植被恢复类型0-20cm土层惰性碳含量顺序为木荷林>马尾松林>草地,退化草地δ13CDOC和δ13CSMBC均显着高于马尾松林和木荷林,低于全土δ13C;三种植被恢复类型土壤轻组部分有机碳δ13C接近植被(凋落物)δ13C值。马尾松林和木荷林土壤轻质部分有机碳中于新碳的比例最高;可溶性碳来源于新碳的比例居中,微生物量碳新碳比例最低,表明不同组分活性有机碳对C3和C4植被碳的利用存在差异。(2)退化草地转变为马尾松林和木荷林后,从凋落物δ13C到土壤表层有机碳δ13C分别增加了7.41‰和10.89‰,超出了正常的增加范围(0.5‰~1.5‰),表明两个林地表层有机碳来源为以前草地和当前恢复林分的混合物。人工木荷林土壤有机碳浓度的自然对数值和土壤δ13C值之间线性都存在显着的线性回归关系。木荷林旧碳的分解率低于马尾松林中土壤旧碳的分解率,马尾松林和木荷林中有机碳的存留时间分别为42和66年。可以看出退化草地进行森林恢复选择木荷不仅能更好的保护原有草地旧碳,也有助于森林形成的新碳进入土壤,从而更好发挥人工林土壤的碳汇功能。(3)三种植被类型表层土壤大团聚体(>250μm)的比例最大,微团聚体比例最小,表明在红壤退化区无人为干扰的植被恢复都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持水土的功能。木荷林0-20 cm土层大团聚体比例均高于马尾松林和草地,更有利于增强土壤抵抗水力侵蚀的能力。草地表层土团聚体中有机碳δ13C值比全土相比显着降低,木荷林中降低幅度则较小;三种植被恢复类型下土壤总有机碳和新碳在大团聚体储量最大,其次是粉黏粒,最小的是微团聚体。马尾松林和木荷林表土有机碳在团聚体中的周转时间为41-53a,低于全土中有机碳周转时间。(4)室内培养三种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的矿化实验中,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土壤呼出CO2的δ13C值在5d后都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不断降低,可能是草地转变林地的土壤矿化过程中微生物更多地利用C4植被。草地转化为木荷林和马尾松林后,显着提高了土壤纤维素酶、蔗糖酶和淀粉酶的活性,而降低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三种水解酶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共同对土壤有机碳的转化产生影响。土壤总有机碳和总氮显着影响着淀粉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微生物量碳显着对淀粉酶、纤维素酶和β-葡糖苷酶活性产生影响。三种植被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总PLFAs大小顺序为木荷林>马尾松林>草地,细菌是最主要的微生物类群,细菌群中革兰氏阳性菌为优势菌群。淀粉酶与各微生物群落类群和总PLFAs都呈显着性相关关系,蔗糖酶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关系最密切,总有机碳和总氮的主要影响细菌、放线菌、丛枝菌根真菌和总微生物类群。综上所述,自然恢复草地转换为木荷林后不仅提高了全土总有机碳、不同组分活性碳、惰性碳含量,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也得到显着增加,与碳周转密切相关的微生物群落总量大幅增加,表明本区域的常绿阔叶树木荷直接进行植被恢复能够有效提升土壤地力,降低了原有草地旧碳的分解,来源于木荷林的有机碳能迅速进入土壤,为提高退化红壤区的固碳能力起来了积极的作用;而以先锋树种马尾松进行的植被恢复恢复效果弱于阔叶林,应当采取一定的营林措施促进针叶林向阔叶林的演替。

刘丽婷[7](2017)在《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成的生态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是红壤指示植物,具有根状茎克隆和孢子克隆两种克隆方式,常在亚热带植物群落系统受干扰退化后重建过程初级阶段以优势种群出现。研究芒萁克隆扩散形成种群的生态过程对了解亚热带退化植被演替和通过干扰提升林分质效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研究目的,通过研究芒萁的蕨类克隆植物生物学特性和在四种低质林地生态特征,分析芒萁克隆生长、种群扩散及格局形成过程及产生的生态后果,方法和结论如下:1、通过固定样地观测,分析芒萁根状茎克隆生长规律,从克隆单株尺度分析红壤区异质生境下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态的机理,芒萁是浅根性、枝源性、无限生长型、单轴和合轴混合型蕨类克隆植物,通过克隆生长将分株(茎芽、叶芽)放置在不同水平空间位置从而实现强的水平拓展。在克隆生长过程中,芒萁形态整合主要特点有:以增加叶芽、茎芽构件萌芽数量,抵消芽构件高死亡率对种群扩散的不良影响;及与间隔子所处环境外因无关的单条根状茎生长的随机性长度差异,缓解环境异质性对基株的不利影响,提高适合度;芒萁克隆生长过程根状茎形态整合、生理整合等克隆生长优势综合单株格局特点,使芒萁种群在退化红壤生境中有较高环境适合度和竞争优势。2、通过对四种不同干扰类型、程度及持续时间低质林的调查,发现林下芒萁种群扩散林分具有明显环境特征:红壤、地表植被干扰破坏、地位级指数低、林分早期郁闭度低等。在桉树人工林中,芒萁种群扩散需要的条件是芒萁孢子体具备克隆生长特性时,林分郁闭度要求0.6以下,当选择瘠薄的林地进行人工林营林,或者经营管理差、种植选择的品种早期速生性差、种植密度过小等经营问题存在时,人工林分郁闭度缓慢,会给芒萁源株定植有利的光照环境,芒萁种群迅速扩散。人工林下克隆植物种群的扩散,恰恰是人工林郁闭慢,即人工林目标树种冠幅横向扩展缓慢造成。芒萁不仅是红壤立地的指示物种,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成的过程,可视为红壤立地生境退化,乔木层树种冠层结构变化引起光资源均质性的生境向光资源异质性生境转变的过程。3、应用克隆分子生态学方法研究株种群尺度芒萁种群克隆结构,结合根状茎生长速率、间隔子寿命等,可析知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成的生态过程。在江西泰和“马尾松-芒萁”次生林中芒萁基株种群克隆基因型分布格局研究中可知,亚热带水热条件较好地区,芒萁在林下单优种群一旦形成,种群不断克隆扩散,循环覆盖,无人为干扰这种群落结构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4、通过对受干扰湿地松林干扰斑块和异质性冠层斑块的扩展点格局研究,发现对林分的干扰可促进或阻止芒萁种群的克隆扩散。城郊湿地松林在城市建设中受到的干扰,给芒萁种群扩散创造了条件;在针叶林中在人工林窗种植常绿阔叶树种形成的常绿阔叶树种斑块,与芒萁斑块,通过扩展点格局的分析,两者间具有显着负关联关系;在湿地松、马尾松林分中,利用人工林窗干扰,种植常绿乡土阔叶树种,是积极有效的林分干扰方式。5、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芒萁具有重金属结合蛋白基因,对稀土尾矿自然恢复的植被群落种间关联分析发现芒萁在尾矿迹地植被天然恢复前15年林下灌草层优势度最高,结合芒萁克隆生长特性对异质性红壤立地环境适应性,和芒萁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强种间关联特性,可选用芒萁作为稀土尾矿植被修复的灌草层首选物种。论文通过探讨芒萁根状茎克隆生长特征、种群克隆扩散的条件、生态适应性机理及生态效应,同时应用克隆植物种群生态学的概念、方法,解决森林经理中林地灌草层植被管理的问题;应用扩展点格局方法和斑块模型解决森林经理中干扰技术和植被关系的问题。

郑姗姗[8](2015)在《长汀红壤强度侵蚀区植被恢复的限制因子研究》文中指出福建长汀是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历史、面积和危害程度最严重的区域,是全国最典型的红壤侵蚀地区之一。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懈努力,长汀的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很大成效,形成了许多具有长汀特色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被誉为南方水土流失治理的一面旗帜。但由于长期来的植被破坏,部分红壤强度侵蚀区还没有得到完全治理。这些强度侵蚀区表土细小颗粒被冲刷流失殆尽,留下大量粗晶砂砾遗留地表,土壤养分贫瘠,保水供肥能力差,极易导致侵蚀区地表夏季高温和季节性干旱,土壤干热化严重,在缺少植被覆盖的裸露地地表温度高达6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70℃以上,一般植物难以生存。尽管在这些红壤强度侵蚀区进行了大量植被恢复试验,但由于不了解影响强度侵蚀区植被恢复的限制因子,已有的治理收效甚微,成为目前长汀水土流失治理“难啃的骨头”。因此,如何观测长汀红壤强度侵蚀区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筛选影响该区域植被恢复的限制性因子,成为当前红壤强度侵蚀区水土流失治理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鉴于此,本论文在导师课题组长期对长汀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研究基础上,选择南方红壤侵蚀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针叶林、退化裸地3个植被退化阶段以及侵蚀裸地、草灌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4个植被恢复阶段的系列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退化和恢复阶段样地小气候因子、土壤因子、植被因子的定位观测,分析强度侵蚀区植被退化和恢复过程中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并通过环境因子的主成分,筛选影响长汀红壤强度侵蚀区植被恢复限制性因子。在此基础上,选择长汀红壤强度侵蚀区土壤,利用不同比例土壤颗粒组成的配置模拟,模拟长汀红壤强度侵蚀区的生态环境,结合不同植物种子的发芽和生长试验,监测在模拟长汀高温环境下影响植被恢复的环境因子,筛选验证影响长汀红壤强度侵蚀区植被恢复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揭示长汀红壤强度侵蚀区植被恢复机理和制订相应治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植被的退化演替,植被种类和数量逐渐减少,森林结构简单化,阔叶树种不断减少,针叶树种优势度呈现上升趋势;植被物种数、物种多样性指数随着植被退化过程呈减少趋势。随着植被的恢复演替,植被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针叶树种优势度呈下降趋势,阔叶树种逐渐增加。植被物种数、多样性指数总体上随着植被恢复的过程呈增加趋势。(2)随着植被群落退化加剧,土壤物理性质呈恶化趋势。土壤pH值呈增加趋势,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随着植被的恢复,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趋势与植被退化过程相反。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粗颗粒、容重、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养分含量、pH值均为长汀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子。(3)植被退化过程中气温日变化呈现倒“U”型趋势,日出后温度逐渐上升,在中午过后出现较高值,日落后温度逐渐下降,气温日变化幅度较大。大气相对湿度的日动态与气温日变化趋势相反,呈现“U”型变化趋势。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土层的土壤温度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地表温度变化最为明显,且随着土层增加,温度变化幅度趋于平缓。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土层湿度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土层增加,土壤湿度增加。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的变化趋势与植被退化过程相反。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空气温度是长汀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进程中的主要影响因子。(4)随着>2mm 土壤颗粒比例的增加,三种植物种子的发芽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1-2mm土壤颗粒比例增加对三种植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较小。随<1mm 土壤颗粒比例的增加,三种植物种子的发芽率总体上呈增加趋势,说明不同土壤粒径组成对植物种子发芽有一定影响。随着>2mm 土壤颗粒比例的增加,土表温度呈上升趋势。1-2mm 土壤颗粒地表温度随着土壤颗粒比例的增加上升。<1mm 土壤颗粒土表温度随着其比例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说明土壤颗粒组成对土表温度有明显影响,>2mm的土壤颗粒组成对土表温度的影响最大。(5)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在植被退化和恢复过程中土壤因子与小气候因子均对长汀红壤侵蚀区植被演替过程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土壤因子对植被恢复过程的影响更为明显。在土壤因子方面,土壤粗颗粒、容重、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养分含量、pH值为影响长汀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的主要土壤因子;在小气候方面,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空气温度是影响长汀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的主要影响因子。

龚霞[9](2013)在《亚热带退化丘陵红壤区人工林土壤磷素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提出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是陆地生态系统,特别是亚热带丘陵红壤区植物生长的关键限制因子。退化红壤植被恢复是南方困难立地造林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形式,其对土壤磷素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楚。土壤中95%以上的磷以难以利用的迟效态存在,参与生物循环的有效磷只占全磷的很小部分。因此,开展磷素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既有利于正确认识红壤区森林土壤磷素转化的基本规律,又可为植被恢复与森林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在江西泰和亚热带红壤森林恢复长期定位试验基地中,随机选取未被人为破坏、土壤和地形均一的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纯林、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枫香(Liquidambar fomosana)混交林、枫香(Liquidambar fomosana)纯林和自然恢复的荒草地(对照)为研究对象,每种植被类型各设置3块20 m×20 m的样方,采用野外调查与实验室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森林非根际土壤和根际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植物新鲜叶片和叶片凋落物的养分含量等关键性指标为研究内容,阐明亚热带丘陵红壤区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分异性;阐明植物根际对森林土壤有效磷、化学和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剖析亚热带退化丘陵红壤区人工林土壤磷素有效性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影响因素;评价亚热带退化丘陵红壤区人工林类型的优劣,为退化丘陵红壤区的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退化丘陵红壤区植被恢复显着改变了林地土壤磷素有效性。相对于自然恢复的荒草地,植树造林19年后的林地土壤有效磷、微生物量磷和有机磷显着提高,且均呈表聚性。湿地松-枫香混交林和枫香纯林土壤有效磷、微生物量磷和有机磷含量显着高于湿地松纯林。同时发现,造林地土壤氧磷、钙磷和全磷含量显着低于荒草地,但铝磷和铁磷含量反之。此外,造林树种根际土壤有效磷和微生物量磷含量显着高于非根际土壤。土壤有效磷与铝磷、铁磷、有机磷和微生物量磷呈显着正相关。推断土壤有机磷、微生物量磷、铝磷、铁磷是红壤区林地土壤有效磷的潜在来源。在南方退化红壤上应用造林措施恢复植被有助于提高土壤活性磷的供应,特别是增加铝磷和铁磷等无机磷的积累;改良效果表现为为阔叶纯林和针阔混交林优于针叶纯林。2、土壤物理化学特性是磷素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子。植树造林19年后林地土壤物理性状、pH值、全氮、全钾、有效钾无显着改变;水解性总酸度、有机碳、铵态氮和碳磷比均为枫香纯林和湿地松-枫香混交林显着高于荒草地,且均呈表聚性。土壤有效磷与土壤水解性总酸度、有机碳、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化学计量比均呈显着正相关,说明磷素有效性的提高与土壤碳、氮过程紧密相联。3、土壤生物学特性是磷素有效性关键影响因子。植树造林19年后,湿地松-枫香混交林和枫香纯林的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细菌和无机、有机解磷菌数量显着高于湿地松纯林和荒草地,且呈现表聚性。同时,纯林和混交林的枫香新叶和凋落叶全磷含量均分别高于纯林和混交林的湿地松新叶和凋落叶全磷含量,说明凋落物的数量与质量是影响微生物活性和微生物丰富度的关键因素。土壤有效磷与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细菌和无机、有机解磷菌数量、植物新鲜叶片和叶片凋落物的全磷含量呈显着正相关,证实了森林土壤微生物和树木特性等生物学属性是影响土壤磷素活化的关键因素。综上所述,亚热带退化丘陵红壤植被恢复后土壤磷素供应能力有明显改善。造林树种及其配置模式是造成土壤磷素有效性变异的外在因素,而土壤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是影响土壤磷素供应的内在因素。总体来看,土壤磷素有效性为造林地高于荒草地,阔叶纯林和针阔混交林优于针叶纯林。有机碳、氮有效性、酸性磷酸酶活性、细菌和无机、有机解磷菌的丰富度是影响土壤磷转化的主要化学和生物学因子。推断增加林分结构复杂性、保留林下植被和禁止收集凋落物等管理措施是改善退化红壤造林地磷素供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蓝良就[10](2012)在《闽西侵蚀退化红壤生态恢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汀县河田镇是南方亚热带典型的退化红壤生态系统,自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尤其是2000年以来,开展了大量治理工作,探索出许多有效的治理模式,国内许多学者对治理模式与治理效益等展开研究。本研究选取本底值基本一致的植乔、植灌、植草3种治理模式,并以未治理地及当地保存较好的次生林为对照,对试验样地开展野外调查与试验室分析,对各样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WSA)、生态系统水文特征、土壤肥力以及群落生物多样性、群落生物量、植被元素(C、N、P、K、Ca、Mg)含量及其储量进行较系统地分析与评价,预测了各样地的演替趋势,提出了今后的恢复对策。主要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结论:(1)0-20cm土层中,未治理地WSA(>0.25mm)含量、WSA有机碳含量及其储量低,粒径间含量差异较小,大体上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植被恢复对WSA有机碳累计贡献率的影响较小,但显着提高WSA含量、WSA有机碳含量及其储量,降低了WSA分形维数和破坏率,提高了平均重量直径,增强了团聚体水稳性。土壤新增有机碳促进小粒径团聚体向大粒径(>2mm)团聚体富集。20-40cm土层中,WSA含量、WSA有机碳含量及其储量变化多样。(2)治理后改变了凋落物成分,提高了地表凋落物持水率和吸水速率,增加了地表凋落物生物量,进一步提高持水量,减轻了表土结皮现象,降低了土壤紧实度,提高了土壤渗透速率、土壤孔隙度与土壤水库性能,改善了土壤水文特征。但对土壤水库的毛/饱比影响很小。(3)治理地除了土壤pH略下降外,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肥力指数明显提高。同一措施,养分全量与速效含量大小均为K>N>P。除了全K外,其余养分含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表聚作用,表聚量随着含量的增大而增大。N、P、K全量储量的变化与其含量的变化相似。(4)试验地维管植物共有34科66属81种。科、属的分化程度较低,超过一半的科为单种(单属)科,近2/3的属为单种属。维管植物属分布类型以热带分布为主,其次是温带分布。未治理地植被密度小、长势差,群落结构简单,物种丰富度少、Shannon-Wiener指数与Simpson指数低。治理后群落结构趋于复杂,出现层间植物,提高了各层次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及Simpson指数。在同一措施的垂直层次中,治理措施与次生林的Pielou均匀度变化多样,因措施而异,其余多样性指数大小顺序基本上是:群落>灌木层>草本层>层间植物>乔木层。植被恢复提高了治理措施与次生林间的Jaccard指数、Sorenson指数,促进了物种入侵,提高了更新层密度。多数种群分布范围与生态位宽度较窄,种群间生态位重叠较小,资源利用程度低,乔木层尤甚。土壤理化条件的改善,促进了群落各层次物种丰富度的提高。通径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碱解氮含量分别是影响群落物种丰富度、草本层物种丰富度的主要因子,主要体现在直接作用上。郁闭度与>0.25mmWSA含量、地表凋落物储量与毛管孔隙度对群落、草本层物种丰富度的影响较小,主要体现在间接作用上。(5)治理地群落生物量、凋落物年归还量迅速增加,分别是未治理地的8.68-12.09、12.23-17.84倍,生物量以马尾松为主。降低了凋落周转率,加快系统内物质循环。总体上,同一群落中,5种矿质元素(N、P、K、Ca、Mg)含量与C含量从乔木层到草本层逐渐降低,治理地各层次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高于未治理地,植被层上述6种营养元素储量明显增加,其分布格局与生物量的分布相似,其中矿质元素储量以N、K、Ca为主。治理后的生态系统成了巨大的碳汇,植被碳储量比例随着生物量增加迅速增加,土壤碳储量比例则不断下降。(6)以最优综合评价法等多种方法,对土壤WSA结构稳定性、生态系统水文特征、土壤肥力、群落稳定度、生态系统综合恢复度进行定量评价。治理措施群落稳度大小顺序为:植乔措施>植灌措施>植草措施;其余方法评价得分大小顺序一致:植乔措施>植草措施>植灌措施,其中,生态系统综合恢复度指数分别为0.308、0.281、0.212。总之,退化侵蚀红壤经过植乔、植灌、植草模式治理后,不论是土壤还是植被都得到明显的改善,但由于治理时间短,各项指标距次生林还有很大的差距。当前,在土壤侵蚀已控制的前提下,应加大更新层引种和补植力度,适当增加阳性阔乔木的种类和密度,加强更新层的抚育,增加群落的垂直结构,促进群落由针叶林向针阔混交林演替,以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态服务功能。

二、重建森林对退化红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建森林对退化红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生产力的研究概述
        1.2.2 森林生产力的计量方法
        1.2.3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对象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点
    2.3 地质地貌
    2.4 土壤条件
        2.4.1 北亚热带黄棕壤
        2.4.2 中亚热带红壤
        2.4.3 南亚热带砖红壤性红壤
    2.5 马尾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3 基于生物量累积的马尾松生产力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3.1 引言
    3.2 生物量和生产力数据库建立
    3.3 生产力影响因素
        3.3.1 林分特征
        3.3.2 气候条件
        3.3.3 土壤性质
    3.4 数据统计分析
    3.5 结果与分析
        3.5.1 数据库林分特征统计
        3.5.2 马尾松NPP统计特征
        3.5.3 马尾松NPP的空间分异
        3.5.4 马尾松NPP影响因素分析
        3.5.5 马尾松分布区环境条件的空间变异
    3.6 讨论
        3.6.1 马尾松NPP的影响因素
        3.6.2 纬度对马尾松NPP的影响
        3.6.3 不确定性分析
    3.7 小结
4 基于树木年代学的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异
    4.1 引言
    4.2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4.2.1 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数据库建立
        4.2.2 数据库基本信息
        4.2.3 关键气候要素的识别及其空间分异
        4.2.4 样地气候特征比较
        4.2.5 敏感性分析
        4.2.6 统计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数据库年表统计特征
        4.3.2 马尾松生长对气温和降水的敏感性对比
        4.3.3 马尾松年轮宽度与月均温的关系
        4.3.4 马尾松年轮宽度与月降水量的关系
        4.3.5 基于关键气候要素的样地空间分异
        4.3.6 关键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异
        4.3.7 影响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样地气候特征识别
    4.4 讨论
        4.4.1 马尾松生长对气温和降水响应的敏感性
        4.4.2 影响马尾松生长的关键气候要素
        4.4.3 影响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样地气候特征
        4.4.4 滞后效应
        4.4.5 创新与不足
    4.5 小结
5 基于样地实测的马尾松生产力梯度变异及影响因素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样地设置与选择
        5.2.2 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5.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方法
        5.2.4 气候变量
        5.2.5 数理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气温梯度的变化
        5.3.2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降水梯度的变化
        5.3.3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密度梯度的变化
        5.3.4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林龄梯度的变化
        5.3.5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5.4 讨论
        5.4.1 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
        5.4.2 林分特征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
        5.4.3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的对比验证
    5.5 小结
6 基于3-PG模型的马尾松生产力模拟预测
    6.1 引言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3-PG模型原理
        6.2.3 模型参数
        6.2.4 模拟精度评价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模型拟合及验证
        6.3.2 马尾松NPP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响应
    6.4 讨论
        6.4.1 区域尺度马尾松NPP的模拟
        6.4.2 马尾松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5 小结
7 主要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特色与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区域尺度马尾松生物量数据库
    附录 Ⅱ.基于树木年代学的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
    附录 Ⅲ.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5 个随机子集的敏感性分析结果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成果与学术研究
致谢

(2)红壤区植被恢复团聚体POC变化归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典型样地选取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恢复模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颗粒有机碳
    2.2 不同恢复模式土壤的理化性质
    2.3 土壤因子对土壤POCagg的影响
        2.3.1 不同恢复模式POCagg与土壤因子相关性分析
        2.3.2 土壤因子对土壤POCagg的灰关联分析
        2.3.3 土壤因子对土壤POCagg的通径分析
3 讨 论
    3.1 植被恢复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3.2 土壤POCagg的环境因子响应
4 结 论

(3)林地和草地外源有机碳输入对红壤微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引言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外源有机碳输入
        1.2.2 土壤微团聚体的形成机制
        1.2.3 土壤微团聚体颗粒组成
        1.2.4 土壤微团聚体有机碳
        1.2.5 土壤微团聚体化学结合态有机碳
        1.2.6 凋落物对土壤微团聚体颗粒组成的影响
        1.2.7 凋落物对土壤微团聚体总有机碳(TOC)及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
        1.2.8 根系对土壤微团聚体颗粒组成的影响
        1.2.9 根系对土壤微团聚体TOC及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
        1.2.10 菌根对土壤微团聚体颗粒组成的影响
        1.2.11 菌根对土壤微团聚体TOC及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样地设置
        2.2.2 技术路线
    2.3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4 分析方法
        2.4.1 土壤微团聚体制备
        2.4.2 土壤微团聚体颗粒组成的测定
        2.4.3 土壤微团聚体总有机碳(TOC)的测定
        2.4.4 钙键结合态有机碳的测定
        2.4.5 铁铝键结合态有机碳的测定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外源有机碳对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团聚体颗粒组成的影响
        3.1.1 外源有机碳对木荷林地土壤微团聚体颗粒组成的影响
        3.1.2 外源有机碳对自然恢复草地土壤微团聚体颗粒组成的影响
        3.1.3 两种植被类型土壤微团聚体颗粒组成对外源有机碳输入响应的差异
    3.2 外源有机碳对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团聚体TOC的影响
        3.2.1 外源有机碳对木荷林地土壤微团聚体TOC的影响
        3.2.2 外源有机碳对自然恢复草地土壤微团聚体TOC的影响
        3.2.3 两种植被类型土壤微团聚体TOC对外源有机碳输入响应的差异
    3.3 外源有机碳对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团聚体Ca-SOC的影响
        3.3.1 外源有机碳对木荷林地土壤微团聚体Ca-SOC的影响
        3.3.2 外源有机碳对自然恢复草地土壤微团聚体Ca-SOC的影响
        3.3.3 两种植被类型土壤微团聚体Ca-SOC对外源有机碳输入响应的差异
    3.4 外源有机碳对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团聚体Fe(Al)-SOC的影响
        3.4.1 外源有机碳对木荷林地土壤微团聚体Fe(Al)-SOC的影响
        3.4.2 外源有机碳对自然恢复草地土壤微团聚体Fe(Al)-SOC的影响
        3.4.3 两种植被类型土壤微团聚体Fe(Al)-SOC对外源有机碳输入响应的差异
    3.5 外源有机碳对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团聚体Ca-SOC/TOC比值的影响
        3.5.1 外源有机碳对木荷林地土壤微团聚体Ca-SOC/TOC比值的影响
        3.5.2 外源有机碳对自然恢复草地土壤微团聚体Ca-SOC/TOC比值的影响
        3.5.3 两种植被类型土壤微团聚体Ca-SOC/TOC对外源有机碳输入响应的差异
    3.6 外源有机碳对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团聚体Fe(Al)-SOC/TOC比值的影响
        3.6.1 外源有机碳对木荷林地土壤微团聚体Fe(Al)-SOC/TOC比值的影响
        3.6.2 外源有机碳对自然恢复草地土壤微团聚体Fe(Al)-SOC/TOC比值的影响
        3.6.3 两种植被类型土壤微团聚体Fe(Al)-SOC/TOC对外源有机碳输入响应的差异
    3.7 不同有机碳输入类型对土壤微团聚体有机碳的的贡献率
        3.7.2 不同有机碳输入类型对0.02-0.05mm粒径土壤微团聚体有机碳的贡献率
        3.7.3 不同有机碳输入类型对0.05-0.2 mm粒径土壤微团聚体有机碳的贡献率
    3.8 不同粒径微团聚体土壤碳及其化学计量相关性
    3.9 土壤微团聚体Ca-SOC和Fe(Al)-SOC对有机碳输入类型的响应差异
4 讨论
    4.1 外源有机碳对土壤微团聚体颗粒组成的影响
    4.2 外源有机碳对土壤微团聚体TOC的影响
    4.3 外源有机碳对土壤微团聚体化学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
    4.4 外源有机碳对土壤微团聚体化学结合态有机碳与TOC比值的影响
    4.5 土壤微团聚体粒径对土壤碳的影响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植被恢复对泰和退化红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水平
        1.3.1 土壤团聚体形成及稳定性研究
        1.3.2 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影响研究
        1.3.3 土壤有机碳组分的研究
    1.4 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
    2.4 试验内容与方法
        2.4.1 土壤团聚体结构测定方法
        2.4.2 土壤基本理化性状测定方法
        2.4.3 土壤有机碳(TOC)测定方法
        2.4.4 土壤颗粒有机碳(POC)测定方法
        2.4.5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EOC)测定方法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3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团聚体结构及稳定性特征
    3.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团聚体结构组成特征
        3.1.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机械性团聚体分布特征
        3.1.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特征
    3.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影响
        3.2.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分析
0.25mm水稳性团聚体(WSA)'>3.2.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0.25mm水稳性团聚体(WSA)
        3.2.3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一定粒级水稳性团聚体破坏率(PAD)
    3.3 小结
4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4.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总有机碳分布特征
        4.1.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总有机碳分布特征
        4.1.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总有机碳分布特征
    4.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颗粒有机碳分布特征
        4.2.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颗粒有机碳分布特征
        4.2.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颗粒有机碳分布特征
    4.3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分布特征
        4.3.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分布特征
        4.3.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易氧化有机碳分布特征
    4.4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TOC、POC及EOC的相关性
    4.5 小结
5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活性碳组分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联
    5.1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TOC、POC 及 EOC与团聚体性相关性
        5.1.1 水稳性团聚体TOC与团聚体稳定性相关分析
        5.1.2 水稳性团聚体POC与团聚体稳定性相关分析
        5.1.3 水稳性团聚体EOC与团聚体稳定性相关分析
    5.2 水稳性团聚体TOC、POC及EOC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联
        5.2.1 土壤主要理化性状与水稳性团聚体TOC相关分析
        5.2.2 土壤主要理化性状与水稳性团聚体POC相关分析
        5.2.3 土壤主要理化性状与水稳性团聚体EOC相关分析
        5.2.4 土壤主要理化性状与水稳性团聚体碳组分回归分析
        5.2.5 土壤主要理化性状与水稳性团聚体TOC通径分析
    5.3 小结
6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1.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6.1.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水稳性团聚体活性碳组分的影响
        6.1.3 土壤主要理化性状与水稳性团聚体活性碳组分的关联
    6.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退化红壤区马尾松和湿地松根叶性状异同及对混交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人工林的地位及现状研究概况
        1.1.1 人工林的价值及地位
        1.1.2 我国人工林的资源现状
        1.1.3 我国人工林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进展
    1.2 退化红壤区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1.3 马尾松、湿地松及其研究进展
    1.4 研究背景与意义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6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
        2.3.1 根系样品的采集
        2.3.2 土壤样品的采集
        2.3.3 新鲜枝叶样品的采集
        2.3.4 凋落物的收集
    2.4 研究方法
        2.4.1 根系的筛选与生物量的测定
        2.4.2 土壤速效养分测定
        2.4.3 全量养分测定
        2.4.4 养分回收效率计算
    2.5 数据处理
    2.6 技术路线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及根际养分含量的变异
        3.1.1 土壤全量养分空间分布
        3.1.2 土壤有效养分供给特征
    3.2 根系分布及功能性状的变异
        3.2.1 根系空间分布格局
        3.2.2 根系功能性状的变异
    3.3 新鲜枝叶养分的分异规律
        3.3.1 新鲜小枝养分含量分异规律
        3.3.2 新鲜叶片养分含量特征
    3.4 凋落叶量及养分回收的变异格局
        3.4.1 林分地上凋落物量特征
        3.4.2 叶片养分回收度
        3.4.3 叶片养分回收效率
第4章 讨论
    4.1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养分供应的变异
    4.2 不同林分类型根系分布及性状特征
    4.3 不同林分类型枝叶养分特征
    4.4 不同林分类型养分回收效率特征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6)退化红壤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周转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土壤有机碳周转及其影响因素
        1.2.2 植被(森林)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2.3 稳定性碳同位素在土壤有机碳周转中的应用
    1.3 研究意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地设置
    2.3 样品的采集
    2.4 样品的分析测定
        2.4.1 植物和土壤有机碳δ~(13)C测定
        2.4.2 密度分组及其有机碳δ~(13)C测定
        2.4.3 土壤团聚体分组及其有机碳、δ~(13)C测定
        2.4.4 惰性碳及其δ~(13)C测定
        2.4.5 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及其δ~(13)C的测定
        2.4.6 可矿化碳及其δ~(13)C的测定
        2.4.7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2.4.8 微生物群落结构测定
    2.5 有机碳来源计算
    2.6 碳库计算
    2.7 数据处理
第3章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周转的影响
    3.1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有机碳、氮储量与动态
    3.2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植被δ~(13)C垂直分布
    3.3 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土壤有机碳周转
    3.4 讨论
        3.4.1 植被恢复对有机碳含量和储量的影响
        3.4.2 土壤有机碳含量和δ~(13)C的关系
        3.4.3 植被类型转换后土壤有机碳的周转
    3.5 小结
第4章 植被恢复对土壤碳组分及其来源的影响
    4.1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其δ~(13)C
    4.2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稳定性有机碳及其δ~(13)C特征
    4.3 讨论
        4.3.1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4.3.2 土壤活性碳与土壤碳周转的关系
    4.4 小结
第5章 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周转的影响
    5.1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团聚体分布
    5.2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团聚体有机碳含量
    5.3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团聚体有机碳周转的影响
    5.4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团聚体有机碳库的影响
    5.5 讨论
        5.5.1 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碳输入的影响
        5.5.2 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其周转的影响
    5.6 小结
第6章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矿化、酶活性和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6.1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对土壤可矿化碳及其δ~(13)C
    6.2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酶的影响
    6.3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6.4 讨论
        6.4.1 土壤矿化过程微生物对碳的利用
        6.4.2 植被恢复对土壤碳循环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6.4.3 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成的生态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克隆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概述
        1.2.1. 概念与理论研究现状
        1.2.2. 克隆植物种群格局形成
        1.2.3. 克隆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重点
        1.2.4. 林学中克隆植物种群生态研究方向
    1.3. 根状茎克隆种群生态研究现状
        1.3.1. 根状茎克隆特点
        1.3.2. 根状茎的形态适应性
        1.3.3. 根状茎生态适应策略
    1.4. 克隆性蕨类植物种群生态研究现状
        1.4.1. 克隆蕨类种群生态理论研究
        1.4.2. 蕨类克隆构件格局形成与生态功能
        1.4.3. 蕨类克隆植物环境适合度
    1.5. 芒萁生理特性研究现状
        1.5.1. 芒萁生长特点
        1.5.2. 芒萁生物量与营养循环
        1.5.3. 光合作用与化感效应
        1.5.4. 重金属富集功能
        1.5.5. 芒萁生态功能的争论
        1.5.6. 退化红壤植被恢复中芒萁生态位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科学问题
        2.1.1. 问题提出
        2.1.2. 解决思路
    2.2. 研究背景与内容
        2.2.1. 单株尺度: 根状茎克隆生长规律及格局
        2.2.2. 基株尺度: 种群相同基因型单株格局
        2.2.3. 群落尺度: 芒萁种群斑块与干扰、植被斑块间关联
        2.2.4. 环境因素: 林分郁闭度与土壤条件
        2.2.5. 林分影响: 对人工林目标树种生产力影响
        2.2.6. 应用研究:稀土尾矿植被群落芒萁重要值与种间关联
    2.3. 样地与技术路线
第3章 数据调查与分析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赣中湿地松人工林试验地
        3.1.2. 赣南马尾松次生林试验地
        3.1.3. 广东雷州地区桉树林人工林试验地
        3.1.4. 赣南县稀土尾矿试验地
    3.2. 固定样地观测根状茎拓展过程与格局
        3.2.1. 固定样地设置与观测
        3.2.2. 完整单株根状茎挖掘与制图
        3.2.3. 观测数据分析
    3.3. 克隆分子生态学方法研究基株扩散距离
        3.3.1. 芒萁转录组测序与转录组特性分析
        3.3.2. 转录组序列微卫星特征及EST-SSR标记开发
        3.3.3. 小尺度空间芒萁种群克隆多样性
    3.4. 扩展点格局方法研究芒萁斑块与其他斑块关联
        3.4.1. 植被和干扰的斑块化
        3.4.2. 调查取样
        3.4.3. 布局图绘制
        3.4.4. 扩展点格局分析方法应用与改进
        3.4.5. Programita软件的应用
    3.5. 空间替代时间对比林分研究芒萁扩散环境条件
        3.5.1. 样地调查
        3.5.2. 利用同龄人工林冠幅计算林分郁闭度
        3.5.3. 土种类型与土壤肥力
    3.6. 对比分析种群扩散对桉树生长影响
        3.6.1. 样地设置
        3.6.2. 植物调查
        3.6.3. 数据分析
    3.7. 空间替代时间研究尾矿芒萁群落种间关系
        3.7.1. 植被调查
        3.7.2. 数据处理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单株根状茎生长规律与格局
        4.1.1. 芒萁单株根状茎形态
        4.1.2. 根状茎的水平空间格局特点
        4.1.3. 根状茎拓展及萌芽的季节规律
        4.1.4. 根状茎总长及芽总数变化数量动态
        4.1.5. 分生组织(茎芽、叶芽)数量变化规律
        4.1.6. 茎芽构件密度
    4.2. 芒萁转录组测序结果及基株种群扩散格局
        4.2.1. 芒萁转录组测序与转录组特性
        4.2.2. 芒萁转录组序列微卫星特征及EST-SSR标记开发
        4.2.3. 基于EST-SSR标记的芒萁克隆多样性
    4.3. 芒萁斑块与异质性冠层斑块和干扰斑块关联
        4.3.1. 点格局分析函数选择和参数确定
        4.3.2. 过熟湿地松林受干扰下芒萁种群格局特点
        4.3.3. 芒萁斑块与异质性冠层斑块的关联关系
        4.3.4. 芒萁斑块与干扰斑块的关联关系
    4.4. 人工林芒萁种群扩散条件
        4.4.1. 芒萁扩散与林分郁闭度差异
        4.4.2. 芒萁种群分布桉树人工林立地土种类型
        4.4.3. 芒萁种群分布桉树人工林立地养分范围
    4.5. 芒萁扩散对桉树人工林经营的影响
        4.5.1. 调查样地环境特征
        4.5.2. 芒萁扩散对桉树单株材积影响
        4.5.3. 芒萁种群扩散对林下灌草层群落结构影响
        4.5.4. 桉树林下芒萁优势种群数量特征
    4.6. 稀土尾矿芒萁群落生态特征
        4.6.1. 自然恢复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4.6.2. 种群间的总体联结性
        4.6.3. 主要物种对间的关联性
        4.6.4. 成对物种的关联测度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5.1. 根状茎克隆生长特点跟异质性生境适应性分析
        5.1.1. 游击型克隆构型的单株平面格局
        5.1.2. 芒萁单株觅食行为
        5.1.3. 芒萁种群形态可塑性
        5.1.4. 资源分配的时空特性
        5.1.5. 构件分生特点和克隆特征
        5.1.6. 构件寿命与根状茎拓展长度、面积
    5.2. 分子克隆生态学的基株格局分析
        5.2.1. 蕨类植物芒萁转录组测序与转录组特性分析
        5.2.2. 芒萁转录组序列微卫星特征及EST-SSR标记开发
        5.2.3. 基于EST-SSR标记的小尺度空间芒萁克隆多样性
        5.2.4. 芒萁种群克隆扩散的时间与距离
    5.3. 受干扰林分芒萁群落与环境关系分析
        5.3.1. 植被及干扰斑块化与点格局分析
        5.3.2. 克隆植物种群与点格局分析条件
        5.3.3. 斑块关联分析与芒萁种群格局形成
        5.3.4. 林分低质化趋势与芒萁种群扩散
        5.3.5. 芒萁克隆种群源株复杂的定植过程
    5.4. 桉树人工林芒萁种群扩散的条件分析
        5.4.1. 桉树人工林芒萁种群扩散光照和土壤条件
        5.4.2. 芒萁扩散对桉树人工林的影响
    5.5. 芒萁种群扩散在稀土尾矿植被修复应用分析
        5.5.1. 群落种间关联动态
        5.5.2. 人工促进植被恢复物种筛选
        5.5.3. 芒萁尾矿逆境生境的适应
    5.6. 讨论
        5.6.1. 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成过程
        5.6.2. 桉树林“林下不长草”生态现象
        5.6.3. 芒萁种群在受损生态系统修复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5.6.4. 芒萁物种特性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6.3.1. 克隆植物与林下植被管理
        6.3.2 克隆植物与红壤区低效林质量提升
        6.3.3. 克隆植物与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工程
        6.3.4. 芒萁与稀土尾矿植被修复
附表(图)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长汀红壤强度侵蚀区植被恢复的限制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影响退化地植被恢复的土壤因素研究
    1.2 影响退化地植被恢复的物种多样化因素研究
    1.3 影响退化地植被恢复的小气候因素研究
    1.4 影响退化地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素
2 试验地概况
3 研究技术路线
4 研究方法
    4.1 样地选择
        4.1.1 长汀红壤侵蚀区植被退化演替样地选择
        4.1.2 长汀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演替样地选择
    4.2 调查方法
        4.2.1 土壤因子调查
        4.2.2 植被因子调查
        4.2.3 小气候因子调查
        4.2.4 植被恢复过程中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4.2.5 影响红壤强度侵蚀区植被恢复限制因子的室内模拟方法
5 结果与分析
    5.1 长汀红壤侵蚀区植被退化和恢复过程中的植被特征比较
        5.1.1 植被退化演替过程植被变化特征
        5.1.2 植被恢复演替过程植被变化特征
    5.2 长汀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的土壤限制因子分析
        5.2.1 影响植被退化演替过程土壤理化性质因子
        5.2.2 影响植被恢复演替过程土壤理化性质因子
        5.2.3 影响长汀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的土壤因子主成分分析
    5.3 长汀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过程的小气候因子分析
        5.3.1 影响植被退化过程小气候因子
        5.3.2 影响植被恢复过程小气候因子
        5.3.3 影响长汀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的小气候因子分析
    5.4 影响长汀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的植被因子分析
        5.4.1 影响长汀红壤侵蚀区植被退化过程植被限制因子分析
        5.4.2 影响长汀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过程的植被因子分析
    5.5 影响长汀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的主要环境因子室内验证
        5.5.1 土壤颗粒组成与植物种子发芽率相关性研究
        5.5.2 土壤颗粒组成与小气候相关性研究
6 讨论
    6.1 影响植被恢复过程的土壤因素
    6.2 影响植被恢复过程的植被因子
    6.3 影响植被恢复过程的小气候因子
    6.4 影响退化地植被恢复的主要环境限制因子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亚热带退化丘陵红壤区人工林土壤磷素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综述
    1.1 前言
    1.2 森林土壤磷素研究概况
        1.2.1 土壤全磷、有效磷、无机磷形态和有机磷研究
        1.2.2 土壤微生物量磷的研究
    1.3 森林生态系统磷素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1.3.1 土壤磷素有效性的物理影响因素
        1.3.2 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化学影响因素
        1.3.3 土壤磷素有效性的生物学影响因素
    1.4 论文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2 创新点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案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样地
    2.3 试验设计和研究方法
        2.3.1 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2.3.2 土壤有效磷
        2.3.3 土壤无机磷分级
        2.3.4 土壤有机磷
        2.3.5 土壤微生物量磷
        2.3.6 土壤全磷
        2.3.7 土壤容重、土壤毛管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
        2.3.8 土壤活性酸度和水解性总酸度
        2.3.9 土壤有机碳
        2.3.10 土壤氮素
        2.3.11 土壤钾素
        2.3.12 土壤酸性磷酸酶
        2.3.13 土壤无机、有机磷转化强度
        2.3.14 土壤微生物类群
        2.3.15 土壤无机、有机解磷菌
        2.3.16 新鲜叶片及叶片凋落物的养分
    2.4 技术路线
    2.5 数据处理
3 典型人工林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基本格局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土壤有效磷的垂直分布格局与根际效应
        3.3.2 土壤全磷的含量特征
        3.3.3 土壤无机磷形态
        3.3.4 土壤有机磷的垂直分布格局
        3.3.5 土壤微生物量磷的基本特征及其根际效应
    3.4 小结
4 人工林土壤磷素有效性的物理化学影响因素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土壤磷素有效性的物理影响因素
        4.3.2 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化学影响因素
    4.4 小结
5 人工林土壤磷素有效性的生物学影响因素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土壤酸性磷酸酶
        5.3.2 土壤磷转化强度
        5.3.3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种群结构
        5.3.4 土壤解磷菌
        5.3.6 叶片凋落物磷素的归还量
    5.4 小结
6 讨论
    6.1 土壤特性的内在关联性
    6.2 人工林类型对森林土壤磷素的影响
    6.3 生态系统管理与土壤磷供应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附图

(10)闽西侵蚀退化红壤生态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研究进展
        1.2.1 退化生态系统概述
        1.2.2 恢复生态学概述
        1.2.3 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
    1.3 退化红壤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
        1.3.1 退化红壤生态系统形成及其特征
        1.3.2 退化红壤生态恢复措施与模式
        1.3.3 退化红壤生态恢复过程及评价
    1.4 退化红壤恢复研究评述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主要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条件
        2.1.3 水土保持概况
    2.2 样地选择与概况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设置
        2.3.2 土样采集
        2.3.3 样地调查
        2.3.4 土壤与植物样品测定方法
    2.4 土壤指标与植被指标计算方法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不同治理措施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特征
    3.1 不同治理措施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特征
        3.1.1 土壤水稳性团聚分形维数
        3.1.2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
        3.1.3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其有机碳含量关系分析
        3.1.4 土壤团聚体水稳特征及相互关系
    3.2 不同治理措施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变化特征
        3.2.1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
        3.2.2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储量
        3.2.3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
        3.2.4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储量与贡献率
        3.2.5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及其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3.3 不同治理措施团聚体水稳性特征
    3.4 不同治理措施水稳性团聚体结构稳定性综合评价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治理措生态系统水文特征
    4.1 不同治理措施地表凋落物水文特征
        4.1.1 地表凋落物储量
        4.1.2 地表凋落物持水性能
    4.2 不同治理措施土壤水文特征
        4.2.1 土壤容重
        4.2.2 土壤孔隙状况
        4.2.3 土壤水库特征
        4.2.4 土壤渗透特征
    4.3 不同治理措施水文特征综合评价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治理措施土壤化学特征
    5.1 不同治理措施土壤 pH
    5.2 不同治理措施土壤有机质含量
    5.3 不同治理措施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5.4 不同治理措施土壤养分含量
        5.4.1 土壤氮素含量
        5.4.2 土壤磷素含量
        5.4.3 土壤钾素含量
    5.5 不同治理措施土壤碳与氮比(C/N)
    5.6 不同治理措施土壤养分储量
    5.7 不同治理措施土壤肥力评价
    5.8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治理措施群落生物多样性特征
    6.1 群落组成成分
        6.1.1 群落科、属、种组成
        6.1.2 群落科、属大小
    6.2 植物区系分析
        6.2.1 科分布区类型
        6.2.2 属分布区类型
    6.3 群落结构特征
        6.3.1 群落垂直结构特征
        6.3.2 群落更新苗变化特征
        6.3.3 群落主要种群水平结构特征
    6.4 不同治理措施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特征
        6.4.1 α多样性变化特征
        6.4.2 β多样性变化特征
        6.4.3 群落生物多样性影响因素分析
    6.5 不同治理措施群落稳定性评价
    6.6 小结
第七章 不同治理措施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
    7.1 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分析
        7.1.1 群落垂直层次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
        7.1.2 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
    7.2 群落主要种群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分析
    7.3 群落主要种群间生态位重叠分析
        7.3.1 群落垂直层次种群间生态位重叠分析
        7.3.2 群落垂直层次种群间生态位重叠与竞争关系分析
        7.3.3 种群间生态位重叠影响因素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不同治理措施群落生物量与养分储量特征
    8.1 不同治理措施植物生物量
        8.1.1 乔木层生物量
        8.1.2 林下层生物量
        8.1.3 凋落物生物量与周转时间
    8.2 不同治理措施植物养分含量
        8.2.1 乔木层养分含量
        8.2.2 林下层养分含量
        8.2.3 凋落物养分含量
    8.3 不同治理措施植物养分储量
        8.3.1 乔木层养分储量
        8.3.2 林下层养分储量
        8.3.3 凋落物养分储量
    8.4 小结
第九章 不同治理措施群落碳储量特征
    9.1 不同治理措施垂直层次碳含量
        9.1.1 乔木层碳含量
        9.1.2 林下层碳含量
        9.1.3 土壤层碳含量
    9.2 不同治理措施垂直层次碳储量
        9.2.1 植被层碳储量
        9.2.2 土壤层碳储量
        9.2.3 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分布格局
        9.2.4 生态系统 CO_2吸存量
    9.3 小结
第十章 不同治理措施恢复度综合评价及恢复对策
    10.1 不同治理措施生态恢复度综合评价
    10.2 退化红壤生态系统恢复对策
第十一章 结论
    11.1 主要结论
    11.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土壤指标与植物指标计算方法
附录 2 植物科属种学名
附录 3 在读期间科研活动
致谢

四、重建森林对退化红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D]. 黄鑫.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红壤区植被恢复团聚体POC变化归因分析[J]. 刘晓君,高盼,潘俊,白天军,刘苑秋,方向民,曹雯. 水土保持学报, 2021(02)
  • [3]林地和草地外源有机碳输入对红壤微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D]. 万鸿宇. 南昌工程学院, 2021(06)
  • [4]植被恢复对泰和退化红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 高盼.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5]退化红壤区马尾松和湿地松根叶性状异同及对混交的响应[D]. 吴高洋.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6]退化红壤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周转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 李燕燕.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7)
  • [7]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成的生态过程研究[D]. 刘丽婷.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长汀红壤强度侵蚀区植被恢复的限制因子研究[D]. 郑姗姗.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1)
  • [9]亚热带退化丘陵红壤区人工林土壤磷素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D]. 龚霞. 江西农业大学, 2013(08)
  • [10]闽西侵蚀退化红壤生态恢复研究[D]. 蓝良就. 福建农林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再造林对退化红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