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氟喹诺酮类大肠埃希菌基因突变抗性机制研究

耐氟喹诺酮类大肠埃希菌基因突变抗性机制研究

一、耐氟喹诺酮类药物大肠杆菌基因突变耐药机制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晶晶,侯思梦,刘连杰,邱芳,刘晓强[1](2021)在《猪源大肠埃希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PMQR)基因的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为研究陕西省关中猪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及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PMQR)基因的流行性与多样性,于2017年4月—2018年11月从陕西关中地区数个养猪场分离获得470株大肠埃希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包括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内的6类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PCR扩增检测其携带的PMQR基因,并分析PMQR基因阳性菌株gyrA和parC基因的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的突变情况。结果显示,陕西猪源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和土霉素的耐药率高达100%和98.51%,对阿米卡星、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和头孢噻呋的耐药率分别为60.64%、52.98%、50.85%和44.47%,且89.58%为多重耐药菌株。对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恩诺沙星、普多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9.58%、57.66%和56.80%。对美罗培南最为敏感,未发现耐药菌株,但有9株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的敏感性为中介。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菌株中,PMQR基因qnrS、 aac(6′)-Ib-cr、qnrB、qnrA、qnrD和qepA的检出率分别为36.52%、30.14%、17.38%、11.45%和2.49%,且55.30%的菌株携带1种PMQR基因,37.90%携带2种PMQR基因,6.40%携带3种PMQR基因,0.35%携带4种PMQR基因。在282株携带PMQR基因的菌株中,279株发生QRDR突变,其中以gyrA基因的Ser83Leu突变为主。132株PMQR基因阳性菌株parC基因发生Ser80Ile或Ser80Ile+Glu84Val突变。随着菌株所携带PMQR基因的增多,gyrA和parC基因的突变位点也相应增加,细菌的耐药水平也随之增加。

赵月[2](2021)在《恩诺沙星对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S向沙门菌转移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Qnr S是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基因之一,是大肠杆菌中PMQR的优势基因,常与其他的耐药基因共存同一质粒共同介导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发生和传播。耐氟喹诺酮类药物沙门菌的出现给兽医和人医临床上的治疗带来困难。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常用于治疗鸡沙门菌感染。目前,在实验室条件下qnr S基因已被证明能够向鼠伤寒沙门菌转移,并且获得qnr S基因的受体菌达到了临床耐药水平。然而,ENR对大肠杆菌中的qnr S基因向肠炎沙门菌转移及其传播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首先采用Nanopore对大肠杆菌E2(E.coli E2)中携带qnr S基因的质粒进行测序,分析其所处的遗传环境特征和所在质粒的类型;在体外,采用液体接合法研究亚抑制浓度的ENR(1/2MICENR、1/8MICENR、1/32MICENR)对qnr S基因向肠炎沙门菌211(SE211)转移的影响;在体内,构建E.coli E2和SE211定植的SPF雏鸡肠道模型,设置对照组、预防剂量组(3.03 mg/kg b.w.)、治疗剂量组(10 mg/kg b.w.)和高剂量组(50 mg/kg b.w.),在雏鸡12日龄时连续给药7 d并监测至停药21d。在雏鸡12-19、21、23、25、27、33、40日龄时,采集泄殖腔拭子和新鲜粪便来分离鉴定沙门菌接合子(SE211-qnr S)、计数携带qnr S基因的E.coli和检测雏鸡肠道微生物群中qnr S基因拷贝数;通过检测SE211-qnr S对ENR、AMP、CHL和TET的敏感性,研究其耐药特征。通过鉴定17株体外接合子和9株体内接合子的单菌落、复苏菌液和洗脱菌液中的qnr S和rep A基因,研究携带qnr S基因的耐药质粒在SE211中的稳定性。通过检测沙门菌分离株对ENR的敏感性,研究沙门菌的耐药变化规律;通过检测沙门菌靶酶(gyr A、gyr B、par C、par E)突变位点,研究ENR对沙门菌靶酶突变的影响。结果显示,携带qnr S基因的质粒类型为Inc Y型,其具有复制基因rep A,分配基因par A,与自传递型质粒接合相关的vir B位点以及与接合转移相关的ori T序列;与qnr S共存的耐药基因还有tet(A)、flo R、dfr A-14和bla TEM-135;可移动元件包括插入序列IS421、IS1、ISKpn19、IS26、IS5、IS91,整合子功能元件Int I1和转座子Tn3。在无ENR、1/32 MICENR(0.007μg/m L)、1/8 MICENR(0.03μg/m L)、1/2 MICENR(0.125μg/m L)作用下,qnr S基因向SE211转移的频率分别为0.008±0.0006,0.012±0.003,0.01±0.008,0.03±0.015,其转移频率之间无显着差异,但是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转移频率有所提升。在临床试验中,对照组E.coli E2的定植水平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且在试验后期(对应给药组的停药后21 d),E.coli E2低于检测限,而在给药组E.coli E2保持一定的定植水平。在给药5 d内,qnr S基因的拷贝数在预防和治疗剂量组的鸡肠道微生物群中降低,在高剂量组增加;临床推荐给药5-7 d期间,qnr S基因的拷贝数显着上升。在整个试验周期内,从对照组、预防剂量组(3.03 mg/kg b.w.)和治疗剂量组(10 mg/kg b.w.)分别鉴定出1、1和7株SE211-qnr S。体内获得的9株接合子均获得了tet(A)、flo R、dfr A-14和bla TEM-135耐药基因以及ENR、TET、CHL、AMP的耐药表型。然而本研究在所有不含ENR的甘油保存的接合子中均未分离出携带qnr S基因的沙门菌,我们推测Inc Y质粒在无ENR选择压力下的SE211中发生了丢失。高剂量ENR(50 mg/kg b.w.)治疗鸡肠炎沙门菌感染时在停药的第8 d能够诱导出对ENR低水平耐药的沙门菌(MICENR=4μg/m L),其耐药机制可能是由par E基因突变(R508K、N516H、A545E、E576K)介导的。综上所述,大肠杆菌携带的qnr S基因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下和鸡肠道环境中向病原菌肠炎沙门菌进行转移,并且ENR对qnr S耐药基因的传播和耐药菌的产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不仅要加强临床上qnr S耐药基因的监测,更要慎重使用抗生素。

曹芹[3](2021)在《铜绿假单胞菌多粘菌素高度耐药的遗传基础和小分子干预》文中提出目前,多粘菌素是治疗多药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最后一道抗菌防线”。然而,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对多粘菌素产生耐药的革兰阴性菌日益增多。因此,我们亟需深入了解多粘菌素耐药性的形成机制,以期为抗细菌感染新药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药物。目前研究表明,多粘菌素的主要作用靶点为革兰阴性菌外膜上的脂多糖。与脂多糖中脂质A的磷酸基团结合后,多粘菌素进入细胞周质,进而发挥抗菌机制。多粘菌素的抗菌机制主要有以下三种假说:膜裂解假说、磷脂交换假说和羟基自由基致死假说。多粘菌素的耐药机制在革兰阴性菌中逐渐被报道,主要如下:(1)脂多糖结构的改变,导致脂多糖所携带的净负电荷减少;(2)基因突变;(3)多药耐药外排泵的过表达;(4)外膜孔蛋白的改变;(5)荚膜的形成。在这之中,arn操纵子调控的4-氨基-4-脱氧-L-阿拉伯糖(L-Ara4N)对脂多糖修饰在铜绿假单胞菌中最为常见。本论文以铜绿假单胞菌作为主要模型,对多粘菌素耐药机制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以对多粘菌素具有高度耐药性的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DK2(MIC=256μg/ml)为研究模型,筛选对多粘菌素敏感的突变体和可增效多粘菌素抗菌效果的化合物。DK2是一种多重耐药细菌,给遗传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首先,我对转座子插入诱变系统pBT20进行了改造,成功获得可用于DK2菌株的转座子插入诱变质粒pBT20-TET-1。在成功建立了突变体文库(大约包含了20000个突变体菌株)后,我筛选对多粘菌素变敏感的插入突变体,最终发现15个基因的转座子插入分别导致DK2的多粘菌素耐药性显着降低(MIC≤4μg/ml)。这15个基因分别为arn操纵子中的组成基因、与脂多糖合成相关的基因、PA4029、PA1064和PA3800(bamB)。通过功能互补实验,我确证了编码外膜蛋白组装因子基因bam B对DK2菌株的多粘菌素耐药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在DK2菌株和实验室常用的标准菌株MPAO1中,bamB的缺失均不会影响脂多糖的生成,但能增加外膜渗透性。除此之外,bamB的缺失在DK2中并不会引起外膜蛋白的改变,而在MPAO1中有相应的外膜蛋白发生了变化;对于分泌蛋白,bamB的缺失在DK2和MPAO1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除了筛选突变体文库外,我还对药物库进行筛选,以期发现可增强多粘菌素抗菌效果的药物。研究发现氯硝柳胺、利福平、利福布汀、利福昔明、NH125、IMD-0354可显着增加多粘菌素的抗菌效果。同时,我检测了化合物联用多粘菌素对arn操纵子表达的影响,发现化合物NH125联用多粘菌素能有效抑制arn操纵子表达。我还发现除了氯硝柳胺之外,其他5个化合物联用多粘菌素均能使脂多糖含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减少。综上所述,我在基因组的水平上分析了多粘菌素高度耐药铜绿假单胞菌DK2的遗传基础,筛选出一些可增强多粘菌素抗菌效果的化合物,为深入研究多粘菌素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张立伟[4](2021)在《河北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程度越来越严重,已对畜禽安全生产和人类健康及公共卫生构成了极大威胁,全球对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及传递相关问题极为关注。本研究从河北地区病鸡肝脏分离大肠杆菌,通过生化试验、16S r RNA基因测序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K-B法测定其药物敏感性,PCR方法检测其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同时检测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Plasmid 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超广谱内酰胺酶基因(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和整合子整合酶基因。参考系统发育群分类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sequence typing,MLST)方法,对大肠杆菌进行分群,本研究旨在阐明河北地区鸡源大肠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分子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结果如下:1.56株大肠杆菌生化表型分为8种,以B4为主。血清型分为11种,O78、O2、O157和O1为优势血清型,分别占26.79%、23.21%、17.86%和14.29%。2.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26株,其中EHEC、EAEC和ETEC,分别占76.92%、15.38%和7.69%。56株大肠杆菌携带15种肠道外大肠杆菌毒力基因,fim C和Omp A携带率均为100%;aat A、yij P、irp2、mat和iss的检出率分别为98.21%、98.21%、98.21%、96.43%和92.86%。铁转运相关基因(iro N、fyu A、iuc D和irp2)检出率均高于80%。3.45株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为58.93%~80.36%,携带qnr S、qnr B和aac(6′)-Ib-cr,比率分别为82.22%、4.44%和4.44%。41株大肠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呈现为多重耐药,主要携带blaCTX-M-9、blaCTX-M-1、blaCTX-M-8、blaCTX-M-25、bla OXA、blaSHV和blaTEM,其中blaCTX-M-65基因亚型和blaCTX-M-55型检出率最高。4.56株大肠杆菌分为22种ST型,其中ST1199、ST1200、ST1201、ST1202、ST1203、STN1、STN2和STN3为新型ST型,ST88(12.5%)、ST85(10.71%)和ST243(10.71%)型为优势型。系统发育群检测到D、B2、B1、A群,其分别占42.86%、25%、21.43%和10.71%。41株PMQR大肠杆菌有19种ST型。质粒携带blaCTX-M大肠杆菌有16种ST型,优势型为ST85(16.67%)和ST243(16.67%)。综上所述,河北地区鸡源大肠杆菌O血清型多样,毒力因子种类繁多,普遍携带qnr S和blaCTX-M耐药基因,后者主要以blaCTX-M-55、blaCTX-M-65和blaCTX-M-14为优势耐药基因亚型,MLST分型中检测到6种新型ST型,为河北地区鸡源耐药性致病大肠杆菌病的有效防控及其耐药性及传递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于洋洋[5](2020)在《伊通河流域抗生素污染、微生物耐药性及生物毒性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抗生素在人与动物的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治疗领域被广泛使用,抗生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各种环境介质,同时产生细菌耐药性和耐药基因污染,对生态系统甚至人类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以松花江二级支流伊通河为研究区域,设置8个采样断面,开展不同水文期(2016年8月、11月和2017年5月)水中磺胺嘧啶(SD)、磺胺甲嘧啶(SMD)、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甲恶唑(SMZ)、环丙沙星(CIP)、氧氟沙星(OFX)、盐酸四环素(TCH)、土霉素(OTC)和甲氧苄啶(TMP)共9种抗生素的含量检测,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和污染特征;研究了长春市三家污水处理厂不同时期(5月、8月和10月)进出水中抗生素的污染水平;对伊通河水体和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抗生素污染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了流域典型抗生素的微生物耐药性、耐药基因分布情况及抗生素的生物(淡水发光菌)毒性作用,为伊通河流域抗生素污染的综合评价及治理提供科学依据。论文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为了研究污水处理厂排水对受纳河流可能造成的影响,测定了长春市三家污水处理厂进水和出水中的9种抗生素残留。结果显示,三家污水处理厂进水口共检测出7种抗生素,总检出率为23.46%;检出率由高至低的排序为:TMP(55.56%)﹥OFX(44.44%)﹥CIP=SD(33.33%)﹥SMZ(22.22%)﹥OTC=TCH(11.11%),其中TMP浓度最高(1.269μg/L)。出水口共检测出8种抗生素,总检出率为16.05%;检出率由高至低的排序为:TMP=CIP(33.33%)﹥SMD(22.22%)﹥OFX=SD=SMZ=OTC=TCH(11.11%),浓度最高的是SD(1.612μg/L)。三家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抗生素的三个月份总检出率的排序依次为:8月(25.92%)﹥5月(18.52%)﹥10月(3.70%)。风险商值法(RQs)的评价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对水生态具有高风险潜在危害的抗生素为CIP、OFX、SMZ,中等风险的为OTC、TCH和SD。(2)对伊通河8个断面三个不同水文期水体中抗生素残留检测结果显示:伊通河水体中9种抗生素浓度范围为nd-1.361μg/L。氟喹诺酮类的检出率和浓度分别为54.16%和0.221μg/L,其中OFX的检出率和浓度最高,分别为62.50%和1.361μg/L。磺胺类检出率和浓度分别为22.92%和0.054μg/L,其中检出浓度最高的是SMD(1.083μg/L),检出率最高的是SD(37.5%)。TMP的检出率为33.33%,最高检出浓度为0.393μg/L。四环素类中的OTC检出率为4.16%,检出浓度为0.024μg/L。从时间上看,丰水期(8月)和枯水期(11月)的抗生素检出率和浓度均高于平水期(5月),三个水文期的抗生素总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为枯水期(12.04%)﹥丰水期(8.79%)﹥平水期(4.17%),其中枯水期的OFX总检出率为100%。从空间上看,8个采样断面中,接近城镇区的断面水体中抗生素浓度偏高。利用风险商值法(RQs)对伊通河8个断面不同时期水体各种抗生素残留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伊通河水体中对水生态具有高风险潜在危害的抗生素为CIP、OFX、SMZ,中等风险的为SD。(3)建立了改进的固定底物酶底物法(DST-酶底物法),测定了伊通河水体中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表明:伊通河水体中丰水期(8月)和枯水期(11月)总大肠菌群数明显高于平水期(5月);SOX、TCH和TMP对伊通河水体中总大肠菌群的抑制率随水文期变化不明显,而CIP、OFX和ENR对多数断面水中总大肠菌群抑制率随水文期变化明显,丰水期和枯水期为18.6-54.7%,平水期最高抑制率为89.5%;丰水期和枯水期氟喹诺酮类污染较重的断面在平水期水体中总大肠菌群仍呈现较高的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对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存在水文期差异,其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低,丰水期水体中大肠埃希菌对四环素类耐药率偏高为68.8%;三个不同水文期8个断面均检测到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4)用荧光定量PCR对伊通河8个断面水中的耐药基因分布进行了研究,并与改进的DST-酶底物法测得的总大肠菌群耐药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耐磺胺类的sul1、sul2,耐甲氧苄啶的dfra1和耐四环素的tet Q是伊通河流域的主要耐药基因;伊通河水体中耐氟喹诺酮类的qnr A,耐四环素类的tet M、tet O和tet Q基因的相对丰度和抗生素对总大肠菌群最高抑制率呈显着负相关,说明这部分耐药基因可能来源于水中的总大肠菌群。(5)分别测定了氟喹诺酮类、甲氧苄啶、磺胺类以及四环素类抗生素对青海弧菌Q67的单一毒性,考察其对青海弧菌Q67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研究了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甲氧苄啶二元混合体系对青海弧菌Q67的时间依赖联合毒性。结果显示:单一抗生素对青海弧菌Q67的急性毒性大小依次为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甲氧苄啶=磺胺类。各种抗生素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均呈现时间-效应关系,其中SOX和SDM在0-0.002 mol/L浓度范围8 h内呈现了明显的Hormesis效应。抗生素二元混合体系对青海弧菌Q67的联合毒性随着混合比例和时间不同而变化,其主要规律为:在4 h、8 h和12 h时,大多数二元混合物对青海弧菌Q67的联合毒性主要呈现低浓度时为加和作用,高浓度时为协同作用;TCH和OTC的联合毒性低浓度呈现协同作用,高浓度为加和作用;四环素类和甲氧苄啶对青海弧菌Q67的联合毒性(12 h)低浓度时为加和作用,高浓度时为拮抗作用。

石耀强[6](2020)在《微生物培养联合分子鉴定快速检测大肠杆菌及其常见耐药表型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抗生素在临床上无指征、混乱、过度使用及反复更换现象的出现造成了临床上耐药菌的大量出现。治疗中一旦出现抗生素耐药,则为患者的治疗造成严重的困难,尤其是多重耐药菌对病患的顺利康复带来巨大困扰,危害公共安全。合理使用抗生素是解决此困境的最核心因素之一,这需要临床检验的支撑。临床上常用分离培养加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和质谱分析等方法对细菌进行中种属鉴定和药敏分析,但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分子诊断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细菌鉴定及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检测上,以核酸扩增为主的分子诊断自PCR被发明以来广泛的应用到临床检验中。但是由于耐药机制多种多样,且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存在不吻合的现象,所以基于耐药基因对耐药表型的判别并不是最佳的。在本研究中,通过本地Blast及在线Blast对大肠杆菌全基因组进行筛选,得到该菌的特异基因hypothetical protein gene(ID:13702648)。经验证,此特异基因在240株大肠杆菌中广泛存在,在150株非大肠杆菌菌株中不可检出,故可作为细菌种属鉴定特异基因。结合大肠杆菌在抗生素存在时的增菌培养,建立了PCR和q PCR快速分子药敏检测体系。PCR和q PCR快速分子药敏检测体系均可在30-60分钟的增菌时间内对102-4CFU/m L的原始浓度的菌液进行药物敏感性的准确检测,总检测时间均不超过2.5小时。PCR可在60分钟的增菌时间内对102CFU/m L的原始浓度的菌液进行药物敏感性的准确检测,在30分钟的增菌时间内对103-4CFU/m L的原始浓度的菌液进行药物敏感性的准确检测。q PCR可在最短30分钟的增菌时间内对最低102CFU/m L的原始浓度的菌液进行药物敏感性的实时、准确检测。将q PCR快速分子药敏检测体系用于临床样本左氧氟沙星、氨曲南、氨苄西林、阿米卡星抗生素耐药性评估,检测结果与医院药敏结果一致。综上所述,本研究将传统药敏鉴定与分子诊断有机结合,成功的构建了基于细菌特异基因的PCR、q PCR快速分子药敏鉴定方法。具有直观、简单、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等特点,可在2.5小时内鉴定临床样本中常见多药物耐药病原体的感染情况并明确其耐药表型,提供快速精准检测细菌种属及其抗生素耐药的方法,为相关诊断试剂开发提供技术基础。

覃振斌[7](2018)在《四川地区部分动物源绿脓杆菌质粒介导ESBLs和AmpC酶耐药基因检测》文中研究表明绿脓杆菌是临床与生产上一种极为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并且拥有复杂的耐药机制。随着抗生素的滥用,使耐药菌得以选择性地进化发展,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导致绿脓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渐严重,严重威胁人类与动物的健康。对四川地区部分动物源绿脓杆菌进行耐药性监测和其质粒介导的ESBLs、AmpC酶基因研究,为指导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本次研究是以20132016年从四川部分地区兽医临床及生产上分离得到的233株动物源绿脓杆菌分离菌为实验对象,测定了其对14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显示,受试菌株对导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有极强的耐药性,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及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均为100%,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依次为复方新诺明97.85%、头孢曲松93.99%、氨曲南93.13%、亚胺培南80.69%、头孢吡肟57.51%、头孢他啶49.36%、环丙沙星15.02%、庆大霉素12.45%、左氧氟沙星12.45%、多粘菌素B 9.87%、阿米卡星3.43%。MDP-PA占所有菌株的79.83%,受试菌株以79耐为主。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间存在着严重的交叉耐药性,头孢他啶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交叉耐药性最低,交叉耐药率范围在49.3668.66%间;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与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交叉耐药性,除复方新诺明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交叉耐药率极高外,其余非药物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交叉耐药率范围在3.4320.90%间。对受试菌株产ESBLs、AmpC及MBL酶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绿脓杆菌分离菌均检测出产ESBLs及AmpC酶,未检测出MBL,采用PCR技术对所有受试菌株进行22种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有菌株都扩增出质粒ESBLs酶耐药基因,14株扩增出质粒AmpC酶耐药基因,未检测出MBL耐药基因。其中,所有受试菌株都携带了TEM-116基因,118株携带OXA-1型,28株携带OXA-10型,21株携带了CTX-M-15,14株携带了DHA-1型。88株受试菌株只携带了一种耐药基因(TEM),145株携带了2种级以上耐药基因,携带多耐药基因的菌株耐药性强于单耐药基因菌株。利用Eric-PCR对绿脓杆菌分离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地区绿脓杆菌分为30个基因型。在233株受试菌株中,成功获得41株结合子,接合率17.60%,ESBLs酶耐药基因成功转移,未检测出携带AmpC酶基因的结合子。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及PCR技术对接合子进行MIC值测定和相关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存在质粒的ESBLs酶基因是可以通过接合转移方式发生横向传递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随之得到转移,导致多药细菌的产生及传播。

张楠[8](2017)在《五种抗菌药物对鸡毒支原体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鸡毒支原体是一种能导致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体。感染鸡会出现死亡率增加、增重率减少和产蛋率下降,对畜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虽然现在有多种抗生素被用于治疗和预防鸡毒支原体感染,例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截短侧耳素类药物,但是长期滥用或者错用抗生素会促进鸡毒支原体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因为鸡毒支原体的体积小并且没有细胞壁,只能在特制的培养基中生长,成功培养鸡毒支原体较为困难,因此关于鸡毒支原体的研究很少。突变选择窗理论假设存在这样一个危险的浓度范围,使得耐药突变菌可以被选择性地富集。首先挑选了添加到培养基中最适合鸡毒支原体在平板上生长的动物血清,并且在体外测定了达氟沙星、多西环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和沃尼妙林对鸡毒支原体S6株株的突变选择窗。液体培养基中以MIC99和MPC为添加药物浓度,测定了这五种药物对鸡毒支原体S6株株的杀菌效果。综合考虑形态学和鸡毒支原体在琼脂平板上的数量这两个因素,四种血清添加后对鸡毒支原体生长的促进能力进行排序分别为猪血清>马血清>牛血清>混合血清。MPC/MIC99大小分别为:达氟沙星>替米考星>泰乐菌素>多西环素>沃尼妙林。在培养基中添加药物浓度为MPC时,药物的杀菌效果比添加浓度为MIC99的杀菌效果明显。当培养基中添加药物浓度为MPC、接菌量为105109 CFU/mL时,沃尼妙林的杀菌效果最差,达氟沙星的杀菌效果最强。研究了多西环素对鸡毒支原体S6株的杀菌效果。在体外静态杀菌曲线中,药物浓度是固定不变的(064 MIC),测定了细菌数量的变化,并且通过计算杀菌速率来评价药效。建立了体外动态模型(药物浓度是变化的),模拟药物的两个半衰期6.78和12 h,采集样品测定多西环素的药物浓度和细菌数量。在体外静态杀菌曲线中,多西环素产生的最大杀菌效果是使得细菌数量下降了5.62 Log10 CFU/mL,并且最大杀菌速率为0.11 h-1。在体外动态模型所模拟的两个半衰期中,多西环素产生的最大杀菌效果是使得细菌数量分别减少了4.1(6.78 h)和4.75 Log10 CFU/mL(12 h)。此外,%T>MIC是最适合的PK-PD参数,相关系数R2为0.986(Cmax/MIC的R2为0.897,AUC 0-48 h的R2为0.953)。当给药间隔为48 h时,细菌数量下降0、2和3 Log10CFU/mL所对应的%T>MIC分别为32.48%、45.68%和54.36%。因此在体外模型中,多西环素对鸡毒支原体S6株的杀菌效果强,且呈时间依赖性。在体外动态模型中模拟达氟沙星的药物浓度变化,使其在MIC99以下,MIC99和MPC之间,以及MPC之上。从不同的给药剂量中阐述PK-PD参数与鸡毒支原体S6株对达氟沙星耐药性产生的相互关系。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检测达氟沙星药物浓度、细菌数量和敏感性变化。又测定了耐药菌株在gyrA、gyrB、parC和parE基因上的突变情况以及是否包含有外排泵耐药机制。当药物浓度处于突变选择窗的下部时,鸡毒支原体对达氟沙星的敏感性降低。用PK-PD参数来表示,就是当0.37 h<AUC24 h/MPC<14.47 h时,会出现耐药菌株的富集。在所有的耐药突变株中都检测到相对于大肠杆菌gyrA基因的83位发生氨基酸的替代(Ser83→Arg)。但是在MIC最高的耐药菌株中发现了gyr A基因的83位和parC 64位(Ala64→Ser)的突变。此外,测定耐药菌株的MIC时添加利血平和CCCP后,敏感性不变。结果说明鸡毒支原体对达氟沙星耐药的外排泵系统可能并没有被激活。建立鸡毒支原体体内感染模型。给感染雏鸡达氟沙星灌胃给药,一天一次,连续3天。不仅测定了达氟沙星在血浆和肺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还监测了气囊和肺组织中细菌的数量和敏感性变化,并鉴定了耐药菌株在gyrA、gyrB、parC和parE基因上的靶位突变情况。此外,还检测了耐药菌株对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诺氟沙星的MIC。药动学结果显示达氟沙星在肺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比血浆中的高,当给药剂量超过2.5 mg/kg时,达氟沙星对鸡毒支原体的抗菌效果显示出杀菌性。细菌数量下降2和3 Log10 CFU/mL所对应的AUC24 h/MIC的值分别为31.97和97.98L·h/kg。在1和2.5 mg/kg剂量下筛选出的耐药突变菌株的gyrA基因的83或者87位发生氨基酸的替代(Ser83→Arg,Glu87→Gly),在parC基因的84位发生氨基酸的替代(Glu84→Lys)。在gyrA的83位发生突变的鸡毒支原体耐药菌株对达氟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诺氟沙星的MIC比在gyr A的87位发生突变的耐药菌株要高。经过推到计算,连续三天以5.5 mg/kg剂量的达氟沙星对治疗鸡毒支原体病的感染是有效的。

孙硕[9](2016)在《耐FQs大肠杆菌敏感性恢复差异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不同条件下对耐药大肠杆菌进行传代培养,考察耐药菌对不同氟喹诺酮类药物(FQs)敏感性恢复中的差异,以及Plas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耐药基因和gyr A基因在传代前后是否发生变化。分析适合度代价对耐药大肠杆菌敏感性恢复的影响,以研究耐氟喹诺酮类药物大肠杆菌敏感性恢复的条件及机制。寻找耐药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恢复的方法,为降低或消除细菌耐药性对人的健康和养殖业发展的危害提供帮助。1、将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洛美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萘啶酸等6种喹诺酮类药物高度耐药的4株野生型大肠杆菌(E1、E2、E4、E7),在无药营养肉汤中进行传代培养,每天传代2次,连续传代80天,共计传代约480代,设3个重复;每5天测定一次6种药物对传代菌株的MIC值,观察传代对细菌耐药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480代传代后环丙沙星、恩诺沙星、诺氟沙星、洛美沙星和氧氟沙星对E1、E2、E4、E7的MIC值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仍处于高度耐药水平,其中对环丙沙星的MIC平均降幅最大(为4.8倍);萘叮酸对4株菌的MIC值未发生变化。结论:对氟喹诺酮类药物高度耐药的野生型大肠杆菌在普通传代条件下其敏感性难以恢复,尤其是萘叮酸,建议在已经耐药的养殖场中不再使用该药。2、无药营养肉汤用生理盐水稀释8倍、16倍和32倍后,将4株野生型耐药大肠杆菌分别在其中传代培养,每天传代2次,连续传代60天,共计传代约398代;每5天检测环丙沙星、恩诺沙星、诺氟沙星、洛美沙星和氧氟沙星对传代菌株的MIC值,观察营养匮乏因素对细菌耐药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对四株耐药大肠杆菌的平均MIC由传代前的96μg/mL降低到了传代后的7μg/mL,MIC值的降幅最大,敏感性恢复最为显着;其次是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分别由传代前的64μg/mL和40μg/m L降低到了传代后的11μg/mL和16μg/mL;而恩诺沙星和洛美沙星的敏感性虽有所恢复,但均未恢复至敏感或中介水平。结论:在不同的营养水平条件下进行传代培养,耐药菌对不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恢复存在差异,其中环丙沙星的敏感性最容易恢复,其次是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耐药菌对恩诺沙星和洛美沙星的敏感性难以恢复至敏感或中介水平。3、对4株耐药大肠杆菌与一株敏感大肠杆菌的菌液分别按7/3、5/5和3/7的比例混合后在无药培养基中传代培养,共3个重复,每天传代2次,连续传代60天,共计约398代;每隔5天检测上述五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传代菌株的mic值,以观察生存竞争因素对细菌耐药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药物对混合培养菌群的mic值均降低,环丙沙星、诺氟沙星较于恩诺沙星、洛美沙星、氧氟沙星更容易恢复至敏感或中介水平;并且混合培养菌液中敏感菌比例越高,其敏感性恢复越容易。结论:敏感细菌的竞争对耐药菌群的敏感性恢复有重要的影响。4、将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表现为敏感的野生型大肠杆菌e685、e714、e746进行诱导耐药后,得到相对应的耐药菌株r685、r714、r746。将r685、r714、r746中混入少量敏感菌后连续传代培养,共3个重复,每天传代2次,总共传代240代,每隔5天测定五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传代菌株的mic值,得到敏感性恢复的菌株c685、c714、c746。并测定和绘制e714、r714、c714菌株在普通营养肉汤中的生长曲线。结果:r685、r714、r746等3株诱导耐药菌株中r714连续传代后(即c714),5种药物对其mic值降低速度最快、降幅最大,在传代150代后,恩诺沙星对c714的mic值降低到中介水平,其余四种药物对c714的mic则均降为敏感水平;而c685和c746对诺氟沙星、洛美沙星和氧氟沙星的mic值降为敏感或中介水平,但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仍表现为耐药。结论:与野生型高度耐药大肠杆菌的敏感性恢复相比,短期诱导耐药的菌株其敏感性更容易得到恢复。并且耐药菌的生长速率较敏感菌低,细菌获得耐药性后可能会增加其生存适合度代价,而使其在无药环境的生存竞争中处于劣势。5、应用pcr方法对试验菌传代前后的pmqr耐药基因进行检测,考察耐药水平变化后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在普通条件下进行传代培养,传代前后的试验菌内pmqr耐药基因的表型未见变化,这与它们耐药水平未发生变化相一致;在营养匮乏因子胁迫下传代,E2、E4、E7出现qnrB和aac(6‘)-Ib-cr耐药基因的丢失,与其敏感性得到恢复结果相一致;在不同的耐药/敏感菌比例下传代:E2、E7菌株qnr B耐药基因丢失,E2、E4、E7菌株aac(6‘)-Ib-cr耐药基因丢失,与其敏感性得到恢复结果相一致。诱导耐药菌株(R685、R714、R746)在耐药菌/敏感菌比例为95/5的条件下传代,C714出现qnrB、aac(6‘)-Ib-cr和qepA耐药基因的丢失,C685出现qnrB耐药基因的丢失,与其敏感性回复结果相一致。结论:qnr B、aac(6‘)-Ib-cr和qep A耐药基因在耐药大肠杆菌的传代过程中容易发生丢失,它们的丢失与对耐药菌的敏感性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6、通过基因测序分析试验菌株gyr A基因序列上耐药位点的突变情况。结果:耐药/敏感菌以三种不同比例混合后传代培养,原存在于E1、E2菌株gyr A基因序列上的83耐药突变位点消失;耐药/敏感菌以5/5和3/7比例混合传代培养,原存在于E4、E7菌株gyr A基因序列上的83和87耐药突变位点消失。结论:gyr A基因的83和87位点的突变是介导氟喹诺酮类药物高度耐药的主要原因。敏感性恢复菌株gyrA基因的83和87突变位点的消失,与传代中混入敏感菌的竞争抑制有关。

徐婷[10](2016)在《大肠埃希菌对恩诺沙星及苯扎溴铵交叉耐药变迁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喹诺酮类药物及消毒剂在人类及动物的临床使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各类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及消毒剂的耐药问题已日益严峻,不同地区的不同菌群对喹诺酮类药物及消毒剂的耐药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有关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和季铵盐消毒剂的耐药机制已有大量报道,同时也有报道表明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和消毒剂之间存在交叉耐药,但交叉耐药变迁的分子机制还未见报道。本试验主要分别以不同浓度恩诺沙星和苯扎溴铵不同频次作用大肠埃希菌获得的不同耐药表型的菌株为研究对象,进行交叉耐药变迁的分子机制研究,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和消毒剂提供理论基础。1、恩诺沙星/苯扎溴铵诱导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获得不同耐药表型菌株采用微量肉汤法测定恩诺沙星/苯扎溴铵对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的MIC。采用多步法以不同浓度(1/2×MIC、1×MIC……128×MIC)恩诺沙星/苯扎溴铵分别多次对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进行体外诱导,并检测每一步处理后两药对受试菌株MIC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1/2×MIC、1×MIC……128×MIC浓度恩诺沙星对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体外诱导各20代,得到恩诺沙星MIC增加8、16、32、64、128倍的耐药株5株:E8、E16、E32、E64、E128;通过1/2×MIC、1×MIC……16×MIC浓度苯扎溴铵对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体外诱导各50代,得到苯扎溴铵MIC增加1、2、4、8、16倍的耐药株4株:B2、B4、B8、B16。结论:不同浓度恩诺沙星和苯扎溴铵诱导大肠埃希菌后可得到不同耐药表型菌株,耐恩诺沙星株较耐苯扎溴铵株更容易获得,体外诱导耐苯扎溴铵株不能产生高倍耐药。2、不同耐药表型菌株对恩诺沙星和苯扎溴铵交叉耐药性分析采用微量肉汤法测定恩诺沙星对B2、B4、B8、B16的MIC和苯扎溴铵对E8、E16、E32、E64、E128的MIC。结果:B2、B4、B8、B16对恩诺沙星的MIC分别增加4、8、16、32倍;E8、E16、E32、E64、E128对苯扎溴铵的MIC分别增加4、8、16、16、64倍。结论:某一药物诱导所得不同耐药表型菌株对另一药物也呈不同程度耐药,且耐药性随耐药株对某药物耐药性的增加而增加。3、恩诺沙星/苯扎溴铵耐药变迁的分子机制研究检测E8、E16、E32、E64、E128耐药基因gyr A和gyr B、par C和par E、acr A、acr B、tol C、acr Z诱导前后的变异情况,检测该5株菌acr A、acr B、tol C、acr Z、emr A/B、mdf A诱导前后表达量变化情况以及质粒耐药基因qnr A、qnr B、qnr C、qnr D、qnr S、aac-6’-Ib-cr、qep A/B诱导前后检出率变化情况;检测B2、B4、B8、B16耐药基因teh A/B、ydg E/F、acr A、acr B、tol C、acr Z诱导前后的变异情况及sug E、teh A/B、ydg E/F、acr A、acr B、tol C、acr Z、emr A/B、emr E、mdf A诱导前后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恩诺沙星诱导耐药株质粒耐药基因的检出率为0;耐药基因gyr A和gyr B、par C和par E、teh A/B、ydg E/F、acr A、acr B、tol C、acr Z中除teh A/B、ydg E/F和acr Z外均有不同程度的碱基和氨基酸序列突变,且突变位点随菌株耐药性的增加而增多;基因sug E、teh A/B、ydg E/F、acr A、acr B、tol C、emr A/B、emr E、mdf A的表达量都随着耐药性的增加而表现为显着和极显着增加,acr Z显着减少。结论:诱导所得耐药菌株耐药表型与各耐药基因的突变与表达量变化密切相关。4、恩诺沙星和苯扎溴铵交叉耐药变迁的分子机制研究检测诱导E8、E16、E32、E64、E12、B2、B4、B8、B16耐药基因acr A、acr B、tol C、acr Z诱导前后的变异情况和acr A、acr B、tol C、acr Z、emr A/B、mdf A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类耐药菌株中除acr Z基因未发生氨基酸突变外,其他基因都有相同碱基和氨基酸序列突变;7个基因除acr Z基因表达量显着减少外,其他基因都显着或极显着增加。且在两种药物诱导所得株中,acr A基因的表达量都表现为随着耐药表型的每一次改变都显着增加,而其他基因则表现为1次或几次的显着增加。结论:大肠埃希菌对恩诺沙星和苯扎溴铵的交叉耐药变迁是由各耐药基因的共同作用引起的,在被检基因中acr A基因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提示acr A基因可能是引起大肠埃希菌对恩诺沙星和苯扎溴铵交叉耐药变迁的主要因素。

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大肠杆菌基因突变耐药机制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耐氟喹诺酮类药物大肠杆菌基因突变耐药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猪源大肠埃希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PMQR)基因的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1.1 样品采集
        1.1.2 药品与试剂
        1.1.3 仪器
    1.2 方 法
        1.2.1 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
        1.2.2 药敏试验
        1.2.3 PMQR基因及QRDR突变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结果
    2.2 药敏试验结果
    2.3 PMQR的流行性及QRDR突变分析
3 讨 论

(2)恩诺沙星对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S向沙门菌转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1 前言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1.2 研究进展
        1.2.1 氟喹诺酮类药物与细菌耐药性
        1.2.2 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流行现状
        1.2.3 大肠杆菌和沙门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1.2.4 qnrS基因的发现及其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菌种
    2.2 实验动物
    2.3 药物和试剂
    2.4 溶液的配制
    2.5 主要仪器
    2.6 大肠杆菌E2 的质粒测序
    2.7 实验室条件qnrS基因向沙门菌的转移
        2.7.1 接合转移实验条件的摸索
        2.7.1.1 制备接合子筛选平板
        2.7.1.2 LB肉汤共培养
        2.7.1.3 接合子的鉴定
        2.7.1.4 接合子对恩诺沙星的敏感性测定
        2.7.2 亚抑制浓度恩诺沙星作用下的接合转移实验
    2.8 鸡肠道中qnrS基因向沙门菌的转移及传播
        2.8.1 SPF雏鸡饲养环境的背景检测
        2.8.2 SPF雏鸡供受体菌定植模型的构建
        2.8.3 SPF雏鸡肠道内大肠杆菌的敏感性
        2.8.4 恩诺沙星对鸡沙门菌的临床治疗实验
        2.8.5 鸡肠道沙门菌接合子的分离与鉴定
        2.8.6 治疗过程中鸡肠道耐药大肠杆菌E2 的定植水平
        2.8.7 沙门菌接合子的敏感性实验
        2.8.8 肠道微生物群中qnrS基因拷贝数的检测
        2.8.8.1 感受态细胞DH5α的制备
        2.8.8.2 标准曲线的制备
        2.8.8.3 粪便基因组DNA的提取
        2.8.8.4 粪便基因组的浓度测定及定量检测
    2.9 恩诺沙星诱导沙门菌耐药变化规律
        2.9.1 沙门菌对恩诺沙星的敏感性实验
        2.9.2 沙门菌靶酶突变检测
    2.10 沙门菌接合子的稳定性实验
    2.11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携带qnrS基因质粒的遗传特征
    3.2 体外接合转移实验结果
        3.2.1 qnrS基因发生转移的条件
        3.2.2 恩诺沙星对接合转移频率的影响
    3.3 体内接合转移实验结果
        3.3.1 供受体菌定植于鸡肠道的模型
        3.3.1.1 背景检测
        3.3.1.2 供体菌E.coli E2 的定植
        3.3.1.3 受体菌SE211 的定植
        3.3.2 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E2 定植水平的影响
        3.3.3 沙门菌及沙门菌接合子的分离鉴定
        3.3.4 沙门菌接合子对恩诺沙星及其他药物的敏感性
        3.3.5 恩诺沙星对qnrS基因拷贝数的影响
        3.3.5.1 qnrS基因拷贝数的标准曲线
        3.3.5.2 粪便基因组的提取和qnr S基因的定量结果
    3.4 恩诺沙星诱导沙门菌产生耐药
        3.4.1 沙门菌分离株对恩诺沙星的敏感性
        3.4.2 沙门菌分离株获得靶酶突变的规律
    3.5 沙门菌接合子稳定性实验结果
4 讨论
    4.1 携带qnrS基因IncY质粒的特征
    4.2 恩诺沙星对qnrS基因在体外向沙门菌转移的影响
    4.3 恩诺沙星促进qnrS基因在鸡肠道的定植、转移和传播
    4.4 qnrS基因的转移对细菌敏感性的影响
    4.5 IncY质粒在肠炎沙门菌中的稳定性
    4.6 恩诺沙星诱导沙门菌靶酶突变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铜绿假单胞菌多粘菌素高度耐药的遗传基础和小分子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引言
    1.1 多粘菌素耐药性的出现
        1.1.1 多药耐药细菌的出现和广泛传播
        1.1.2 多粘菌素重新应用于临床
    1.2 铜绿假单胞菌
        1.2.1 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
        1.2.2 多粘菌素高度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DK2
    1.3 多粘菌素的作用机制
        1.3.1 多粘菌素的结构特征
        1.3.2 多粘菌素的作用靶点及抗菌机制
    1.4 多粘菌素的耐药机制
        1.4.1 脂多糖的修饰
        1.4.2 多药耐药外排泵的过表达
        1.4.3 外膜孔蛋白的作用
        1.4.4 荚膜多糖的作用
    1.5 组胺在细菌生理活动中的重要性
    1.6 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器材
        2.1.1 实验菌株与培养基
        2.1.2 实验试剂与试剂盒
        2.1.3 实验仪器与耗材
        2.1.4 常用的培养基及试剂配方
    2.2 实验方法
        2.2.1 质粒构建
        2.2.2 菌株构建
        2.2.3 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2.2.4 联合抑菌试验:棋盘稀释法
        2.2.5 SM10 λpir超级感受态的制备
        2.2.6 外膜蛋白的提取
        2.2.7 蛋白考染
        2.2.8 蛋白银染
        2.2.9 脂多糖的提取
        2.2.10 脂多糖SDS-PAGE电泳及银染
        2.2.11 NPN吸收试验
        2.2.12 生长曲线和报告基因测定
        2.2.13 筛选多粘菌素增敏剂
        2.2.14 蛋白质谱鉴定
        2.2.15 摇瓶培养法检测报告基因表达(pqsA-lux和 pvdS-lux)
        2.2.16 酶标仪连测法检测报告基因表达(pqsA-lux和 pvdS-lux)
        2.2.17 总RNA提取
        2.2.18 实时荧光定量PCR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临床分离株DK2 的遗传操作受限
    3.2 筛选对多粘菌素敏感的DK2 插入突变体
        3.2.1 改造转座体系pBT20
        3.2.2 体内转座并进行表型筛选
        3.2.3 DK2 中增敏多粘菌素的15 个插入基因
        3.2.4 BamB参与的BAM系统
    3.3 基因bamB对多粘菌素耐药的相关功能研究
        3.3.1 构建DK2ΔbamB的功能互补菌株
        3.3.2 bamB对外膜通透性和脂多糖含量的影响
        3.3.3 bamB对外膜蛋白和分泌蛋白的影响
        3.3.4 MPAO1中bamB的功能研究
    3.4 多粘菌素增敏剂的筛选
        3.4.1 6 个效果最佳的增敏剂
        3.4.2 多粘菌素增敏剂作用机制的初步探索
    3.5 组胺激活PAO1 中铁摄取和PQS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第4章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河北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1.1 致病性大肠杆菌研究进展
    1.2 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1.3 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鸡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鸡源大肠杆菌致病性及毒力基因分析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子分型及系统发育群分布
    5.1 材料
    5.2 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与创新点
    主要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作者简介

(5)伊通河流域抗生素污染、微生物耐药性及生物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写
第一章 引言
    1.1 抗生素概述
        1.1.1 抗生素分类
        1.1.2 抗生素药理作用
        1.1.3 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
        1.1.4 抗生素的危害
        1.1.5 抗生素检测方法
        1.1.6 抗生素污染研究进展
    1.2 抗生素细菌耐药性与耐药基因
        1.2.1 细菌的耐药机制
        1.2.2 耐药基因的转移方式
        1.2.3 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检测方法
        1.2.4 耐药细菌和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
    1.3 水环境生物监测方法
        1.3.1 微生物监测方法
        1.3.2 发光细菌生物毒性测定方法
        1.3.3 抗生素对发光菌毒性研究进展
    1.4 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伊通河流域抗生素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2.2.2 水样的采集
        2.2.3 实验方法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长春市三家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抗生素残留特征与水平
        2.3.2 伊通河流域目标抗生素污染特征
        2.3.3 污水处理厂排水和伊通河水体抗生素污染风险评价
    2.4 小结
第三章 伊通河流域总大肠菌群及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伊通河水体中总大肠菌群浓度分布特征
        3.3.2 伊通河水体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3.3.3 改进的DST-酶底物法的建立及大肠菌群耐药性测定
        3.3.4 伊通河水体中总大肠菌群耐药性时空分布特征
        3.3.5 伊通河抗生素残留、总大肠菌群耐药性和大肠埃希菌耐药率的相关性
    3.4 小结
第四章 伊通河水体抗生素耐药基因与耐药性相关性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抗生素对伊通河水体中总大肠菌群的抑制率
        4.3.2 伊通河水体中ARGs的绝对丰度
        4.3.3 伊通河水体中ARGs的相对丰度
        4.3.4 总大肠菌群耐药性与ARGs相关性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典型抗生素对淡水发光菌的毒性效应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3 结论与讨论
        5.3.1 抗生素对青海弧菌Q67的时间依赖毒性
        5.3.2 抗生素二元混合体系对青海弧菌Q67的时间依赖联合毒性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微生物培养联合分子鉴定快速检测大肠杆菌及其常见耐药表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细菌感染与抗菌药物的问世
    1.2 抗生素耐药已成为公共安全的一大威胁
    1.3 抗生素耐药机制复杂
    1.4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加剧了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扩散与变异
    1.5 抗生素新药研发进展缓慢加剧细菌耐药
    1.6 快速检测抗生素耐药信息从而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1.7 现有方法难以快速有效的检测抗生素耐药信息
    1.8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细菌及耐药检测中的应用
    1.9 目前细菌药敏检测存在的问题
    1.10 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1.11 试验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PCR鉴定大肠杆菌及其耐药表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株
        2.1.2 试剂
        2.1.3 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常用抗生素使用液的配制
        2.2.2 灭菌超纯水制备
        2.2.3 培养基制备
        2.2.4 菌种培养及基因组DNA的提取
        2.2.5 筛选特异基因
        2.2.6 引物设计及合成
        2.2.7 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2.2.8 PCR鉴定体系的特异性评估
        2.2.9 PCR鉴定大肠杆菌耐药表型
        2.2.9.1 试验菌株选择培养
        2.2.9.1 试验菌株梯度稀释以及PCR灵敏度评估
        2.2.9.2 抗生素共培养
        2.2.9.3 抗生素共培养模板制备
        2.2.9.4 PCR检测抗生素共培养模板以及循环数优化
    2.3 结果
        2.3.1 特异基因筛选
        2.3.2 PCR特异性评估
        2.3.3 试验菌株梯度稀释以及PCR灵敏度分析
        2.3.4 抗生素共培养
        2.3.5 PCR检测抗生素共培养模板以及循环数优化
    2.4 讨论
第三章 qPCR鉴定大肠杆菌及其耐药表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剂
        3.1.2 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抗生素共培养模板
        3.2.2 qPCR检测抗生素共培养模板
        3.2.3 qPCR检测临床尿液样本中大肠杆菌抗生素敏感性
    3.3 实验结果
        3.3.1 qPCR检测抗生素共培养模板
        3.3.2 qPCR检测临床大肠杆菌菌株抗生素敏感性
    3.4 讨论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目录

(7)四川地区部分动物源绿脓杆菌质粒介导ESBLs和AmpC酶耐药基因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目的意义
    1.1 绿脓杆菌概述
    1.2 绿脓杆菌耐药现状
    1.3 绿脓杆菌耐药机制
        1.3.1 绿脓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1.3.2 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改变
        1.3.3 主动外排
        1.3.4 生物膜的形成
        1.3.5 外膜通透性降低
    1.4 选题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动物源绿脓杆菌菌株的分离及耐药性监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的采集
        1.1.2 抗菌药物
        1.1.3 培养基
        1.1.4 主要试剂
        1.1.5 主要仪器和设备
        1.2 方法
        1.2.1 绿脓杆菌的分离及纯化
        1.2.2 绿脓杆菌的鉴定
        1.2.3 绿脓杆菌的保存
        1.2.4 绿脓杆菌药物敏感性检测
    2 结果
        2.1 动物源绿脓杆菌分离、纯化及鉴定
        2.2 不同动物源绿脓杆菌分离株的药敏试验结果及分析
        2.2.1 绿脓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
        2.2.2 233株动物源绿脓杆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情况
        2.2.3 不同动物源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比较
        2.3 动物源绿脓杆菌的交叉耐药性分析
        2.3.1 绿脓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之间的交叉耐药性
        2.3.2 绿脓杆菌对β-内酰胺类和非β-内酰胺类药物的交叉耐药性
    3 讨论
        3.1 不同动物源绿脓杆菌的耐药性
        3.2 动物源绿脓杆菌的交叉耐药性
    4 小结
第三章 动物源绿脓杆菌产β-内酰胺酶的初筛及相关耐药基因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
        1.1.2 药敏纸片
        1.1.3 培养基
        1.1.4 主要试剂
        1.1.5 主要仪器和设备
        1.2 方法
        1.2.1 绿脓杆菌产ESBLs的初步筛选
        1.2.2 绿脓杆菌AmpC诱导酶的初步筛选
        1.2.3 绿脓杆菌MBL酶的初步筛选
        1.2.4 产ESBLs和AmpC酶菌株DNA的提取
        1.2.5 PCR检测绿脓杆菌β-内酰胺酶的基因
    2 结果
        2.1 产β-内酰胺酶绿脓杆菌的筛选
        2.1.1 绿脓杆菌ESBLs表型试验结果
        2.1.2 绿脓杆菌诱导型AmpC酶试验结果
        2.1.3 绿脓杆菌MBL表型试验结果
        2.2 绿脓杆菌耐β-内酰胺类药物相关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2.3 不同地区及动物源绿脓杆菌携带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情况
        2.4 基因测序结果
        2.5 菌株耐药基因携带与耐药表型的关系
    3 讨论
        3.1 产β-内酰胺酶绿脓杆菌的筛选
        3.1.1 产ESBLs绿脓杆菌的筛选
        3.1.2 产AmpC酶绿脓杆菌的筛选
        3.2 产β-内酰胺酶绿脓杆菌耐药性分析
        3.3 绿脓杆菌ESBLs和AmpC酶基因流行情况
        3.4 菌株基因型和耐药表型的关系
    4 小结
第四章 动物源绿脓杆质粒接合试验及菌亲缘性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
        1.1.2 抗菌药物
        1.1.3 培养基
        1.1.4 其他试剂
        1.1.5 主要仪器和设备
        1.2 方法
        1.2.1 质粒接合试验
        1.2.2 接合子MIC值的测定
        1.2.3 供体菌、接合子质粒的提取及电泳
        1.2.4 接合子ESBLs和AmpC酶基因的检测及测序
        1.2.5 部分菌株的亲缘性鉴定
    2 结果
        2.1 接合子筛选结果
        2.2 接合子药物敏感性检测
        2.3 接合子、供体菌的质粒电泳
        2.4 接合子质粒ESBLs和AmpC酶基因的检测
        2.5 Eric-PCR结果
    3 讨论
        3.1 接合子的药物敏感性检测
        3.2 质粒电泳结果及接合子ESBLs、AmpC酶基因扩增
        3.3 分离菌的同源性检测
    4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8)五种抗菌药物对鸡毒支原体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鸡毒支原体的研究进展
        1.1.1.1 鸡毒支原体简介
        1.1.1.2 鸡毒支原体的形态及培养特性
        1.1.1.3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1.1.1.4 流行特点
        1.1.1.5 防治措施
        1.1.2 PK-PD同步关系的合理应用
        1.1.2.1 体外PK-PD同步模型的应用
        1.1.2.2 半体内PK-PD学同步模型的应用
        1.1.2.3 体内PK-PD学同步模型的应用
        1.1.3 结合突变选择窗的药动药效同步模型
        1.1.3.1 突变选择窗理论
        1.1.3.2 突变选择窗与药动药效同步模型的结合
        1.1.3.3 突变选择窗的临床应用
        1.1.4 鸡毒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
        1.1.4.1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研究
        1.1.4.2 四环素类药物的研究
        1.1.4.3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
        1.1.4.4 截短侧耳素类药物的研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技术路线
第2章 五种抗菌药物对鸡毒支原体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方法
        2.2.1 菌种
        2.2.2 药品与试剂
        2.2.3 仪器与设备
        2.2.4 药物的配制
        2.2.5 鸡毒支原体培养基的配制
        2.2.6 鸡毒支原体固体培养基中添加动物血清的选择
        2.2.7 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2.2.8 测定药物对鸡毒支原体S6株的MIC99
        2.2.9 测定药物对支原体的防突变浓度
        2.2.10 抗菌药物对鸡毒支原体的杀菌曲线。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固体培养基中添加动物血清的选择
        2.3.2 MIC的测定结果
        2.3.3 鸡毒支原体的富集方法结果
        2.3.4 MIC99,MPC和SI
        2.3.5 体外杀菌曲线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多西环素在体外动态模型中对鸡毒支原体的PK-PD学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种
        3.2.2 药品与试剂
        3.2.3 仪器与设备
        3.2.4 药物的配制
        3.2.5 鸡毒支原体培养基的配制
        3.2.6 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3.2.7 体外杀菌曲线
        3.2.8 体外静态杀菌曲线的拟合和分析
        3.2.9 体外动态杀菌曲线
        3.2.10 药动学分析
        3.2.10.1 样品的前处理
        3.2.10.2 样品中药物浓度的测定
        3.2.11 PK-PD拟合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最低抑菌浓度
        3.3.2 体外静态杀菌曲线
        3.3.3 体外静态杀菌曲线的拟合和分析
        3.3.4 体外动态模型的药动学分析
        3.3.5 体外动态模型中的杀菌曲线
        3.3.6 PK-PD拟合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体外模型中达氟沙星对鸡毒支原体的突变选择窗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方法
        4.2.1 菌种
        4.2.2 药品与试剂
        4.2.3 仪器与设备
        4.2.4 药液配制
        4.2.5 MIC99,MIC和MPC的测定
        4.2.6 体外动态模型和给药方案
        4.2.7 药动学分析
        4.2.8 杀菌曲线和鸡毒支原体敏感性变化的测定
        4.2.9 菌液中鸡毒支原体DNA的提取方法
        4.2.10 引物设计
        4.2.11 DNA的扩增
        4.2.12 排外泵耐药机制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敏感性试验
        4.3.2 达氟沙星在体外模型中的药动学
        4.3.3 PK-PD参数与耐药菌富集的相互关系
        4.3.4 gyrA、gyrB、parC和parE的突变位点
        4.3.5 外排泵耐药机制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达氟沙星对鸡毒支原体体内PK-PD模型的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动物及菌种
        5.2.2 药品与试剂
        5.2.3 仪器与设备
        5.2.4 药液与培养基的准备
        5.2.5 建立鸡毒支原体感染模型
        5.2.5.1 鸡毒支原体的复壮
        5.2.5.2 RT-PCR鉴定鸡毒支原体
        5.2.6 鸡毒支原体诊断
        5.2.6.1 病理解剖
        5.2.6.2 鸡毒支原体的分离鉴定
        5.2.6.3 鸡毒支原体抗体的检测
        5.2.7 感染雏鸡的方法
        5.2.8 达氟沙星在鸡毒支原体感染雏鸡中的药动学研究
        5.2.9 样品中达氟沙星药物浓度的测定
        5.2.10 达氟沙星的杀菌效果鸡毒支原体的敏感性变化
        5.2.11 PK-PD分析
        5.2.12 剂量计算
        5.2.13 达氟沙星耐药菌株DNA提取和扩增
        5.2.14 耐药菌株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荧光定量PCR对鸡毒支原体S6株的鉴定结果
        5.3.2 鸡毒支原体诊断
        5.3.2.1 病理解剖
        5.3.2.2 菌株的分离鉴定
        5.3.2.3 感染雏鸡中鸡毒支原体抗体的鉴定
        5.3.3 鸡毒支原体感染模型
        5.3.4 达氟沙星在感染雏鸡体内的药动学
        5.3.5 达氟沙星的杀菌效果和鸡毒支原体的敏感性变化
        5.3.6 PK-PD分析
        5.3.7 剂量计算
        5.3.8 达氟沙星耐药菌株的靶位基因突变
        5.3.9 突变菌株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测定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6.1 全文讨论与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达氟沙星在感染鸡毒支原体雏鸡血浆和肺组织中的药物浓度
附录B:发表文章

(9)耐FQs大肠杆菌敏感性恢复差异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1 前言
    1.1 大肠杆菌的流行性及耐药现状
        1.1.1 大肠杆菌的流行性
        1.1.2 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
    1.2 氟喹诺酮类药物研究现状
        1.2.1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史
        1.2.2 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研究
    1.3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1.3.1 靶基因突变
        1.3.2 主动外排系统
        1.3.3 膜通透性降低
        1.3.4 质粒介导的氟喹诺酮类耐药
    1.4 耐药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恢复研究
        1.4.1 耐药质粒消除
        1.4.2 促进药物进入菌体
        1.4.3 细菌的适合度代价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试验材料
    2.1 菌株
    2.2 质控菌株
    2.3 试剂及仪器
        2.3.1 培养基及配制
        2.3.2 主要试剂及配置
        2.3.3 试验药物及规格
        2.3.4 主要仪器
3 试验方法
    3.1 猪源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3.2 大肠杆菌保种备用
    3.3 喹诺酮类药物对猪源耐药大肠杆菌MIC的测定
        3.3.1 抗菌药物储存液以及工作液的制备
        3.3.2 细菌的活化和稀释
        3.3.3 MIC值测定
        3.3.4 结果判读
    3.4 野生型耐药大肠杆菌的敏感性恢复研究
        3.4.1 传代对耐药大肠杆菌敏感性恢复的影响
        3.4.2 不同营养水平传代对耐药大肠杆菌敏感性恢复的影响
        3.4.3 不同耐药/敏感菌混合比例传代对大肠杆菌敏感性恢复的影响
    3.5 诱导耐药大肠杆菌敏感性恢复研究
        3.5.1 敏感大肠杆菌的诱导耐药
        3.5.2 耐药菌的敏感性恢复
        3.5.3 敏感菌、诱导耐药菌和敏感性恢复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3.6 氟喹诺酮类药物部分耐药基因的检测及分析
        3.6.1 引物的选择
        3.6.2 总DNA提取
        3.6.3 PCR检测PMQR耐药基因
        3.6.4 PCR产物测序及分析
        3.6.5 GyrA和ParC耐药基因的测序分析
    3.7 大肠杆菌GyrA和qnrB耐药基因的转移研究
        3.7.1 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提取
        3.7.2 PCR检测质粒中GyrA和qnrB耐药基因
        3.7.3 qnr B耐药基因的接合实验研究
4 结果与分析
    4.1 普通传代前后大肠杆菌的MIC
    4.2 不同营养水平传代前后耐药大肠杆菌MIC
    4.3 不同的耐药/敏感菌混合比例下传代前后耐药大肠杆菌MIC
    4.4 诱导耐药大肠杆菌敏感性恢复实验结果
    4.5 细菌生长曲线测定
    4.6 PMQR和gyrA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4.6.1 普通传代前后PMQR耐药基因检测
        4.6.2 不同条件下传代培养前后PMQR耐药基因的检测
        4.6.3 敏感菌、耐药菌和恢复敏感性细菌耐药基因的检测
        4.6.4 耐药基因gyrA和parC的突变情况
        4.6.5 耐药基因qnrB接合阳性菌株药敏试验结果
5 讨论
    5.1 普通条件下传代培养对耐药大肠杆菌敏感性恢复的影响
    5.2 营养条件对耐药大肠杆菌敏感性恢复的影响
    5.3 敏感菌的竞争抑制对耐药大肠杆菌敏感性恢复的影响
    5.4 诱导耐药大肠杆菌敏感性恢复情况
    5.5 gyrA和qnrB耐药基因的连接转化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致谢

(10)大肠埃希菌对恩诺沙星及苯扎溴铵交叉耐药变迁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应用进展及其对细菌的耐药性发展趋势
    1.2 消毒剂的研究应用进展及其对细菌的耐药性发展趋势
    1.3 细菌对抗生素与消毒剂交叉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1.4 结语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范围和内容
第3章 恩诺沙星/苯扎溴铵诱导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获得不同耐药表型菌株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分析讨论
第4章 不同耐药表型菌株对恩诺沙星和苯扎溴铵交叉耐药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分析讨论
第5章 恩诺沙星/苯扎溴铵耐药变迁的分子机制研究
    5.1 检测恩诺沙星诱导株相关耐药基因变异情况
    5.2 检测恩诺沙星诱导株相关耐药基因表达量变化情况
    5.3 检测苯扎溴铵诱导株相关耐药基因变异情况
    5.4 检测苯扎溴铵诱导株相关耐药基因表达量变化情况
第6章 恩诺沙星和苯扎溴铵交叉耐药变迁的分子机制研究
    6.1 结果
    6.2 分析讨论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四、耐氟喹诺酮类药物大肠杆菌基因突变耐药机制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猪源大肠埃希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PMQR)基因的多样性研究[J]. 郭晶晶,侯思梦,刘连杰,邱芳,刘晓强. 西北农业学报, 2021(11)
  • [2]恩诺沙星对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S向沙门菌转移的影响[D]. 赵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3]铜绿假单胞菌多粘菌素高度耐药的遗传基础和小分子干预[D]. 曹芹.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21(08)
  • [4]河北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D]. 张立伟.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5]伊通河流域抗生素污染、微生物耐药性及生物毒性研究[D]. 于洋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4)
  • [6]微生物培养联合分子鉴定快速检测大肠杆菌及其常见耐药表型方法的建立[D]. 石耀强.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四川地区部分动物源绿脓杆菌质粒介导ESBLs和AmpC酶耐药基因检测[D]. 覃振斌.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8]五种抗菌药物对鸡毒支原体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D]. 张楠.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9]耐FQs大肠杆菌敏感性恢复差异及机制研究[D]. 孙硕. 贵州大学, 2016(03)
  • [10]大肠埃希菌对恩诺沙星及苯扎溴铵交叉耐药变迁的分子机制研究[D]. 徐婷. 西南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耐氟喹诺酮类大肠埃希菌基因突变抗性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