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农牧区小康建设薄弱环节及控制措施

青海省农牧区小康建设薄弱环节及控制措施

一、青海省农牧区小康建设的薄弱环节和治理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苏薇,宋福铁[1](2021)在《青海省农牧区金融排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好金融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支持,然传统金融发展存在"金融租金"门槛,金融排斥现象下经济稳定发展受阻,提升金融普惠性、包容性已成为金融助力全面乡村振兴的关键点和突破口。青海省的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农牧区是青海省金融服务的可获性最薄弱区域,金融排斥制约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李刚,李双元,平建硕[2](2021)在《基于改进熵值TOPSIS灰色关联度模型的青海省乡村振兴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乡村振兴战略是顺应我国发展趋势和应对我国发展难题所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我国乃至全球"三农"发展进程中都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通过对青海乡村振兴实施成效进行测度,找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制约因素,以期为青海农村全面发展提供决策思路,也为欠发达地区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方法]文章基于乡村"五大振兴"维度,构建了38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青海省乡村振兴实施成效运用改进熵值TOPSIS灰色关联度模型进行测评,找出青海省乡村振兴与理想状态整体拟合程度;并用障碍度模型对障碍因子进行分析,找到制约农村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结果](1)青海省乡村振兴灰色关联贴进度为0.425,处于中级阶段;各地区之间乡村振兴发展不平衡,各准则指标的灰色关联贴进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2)乡村振兴主要障碍因子有:规模农业经营户比重、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流转草场面积比重、通天然气村比重、有开展旅游接待服务的村比重、农民参加农民合作社和劳动力转移户数比重。[结论]青海省乡村振兴发展相对较好,但存在区域间的不平衡性,为了更好地促进乡村全面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就必须从建立现代化农牧业产业集群、改善农牧区就业环境和强化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入手,从根本上完善乡村的全面振兴。

邓彩霞[3](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认为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王雯[4](2021)在《青海省营商环境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营商环境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软实力。加快营商环境建设,全面打造公平、宽松的营商环境成为当下政府不断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一个关键途径。近年来,青海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善治理念,以市场主体感受为导向,持续推动营商环境的优化与完善。在这个过程当中,青海省结合具体的省情实际完善配套政策体系,积极开展地区间交流合作、参与区域竞争,培育青海省推进区域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实现优质高效的新发展模式。在营商环境立法工作方面,聚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已初步完善了保障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的相关法规制度,激发了市场活力、释放了内需潜力。同时通过构建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形成高效公正、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各项指标均有所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满意度正在逐步增加。但是因为青海省属于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的发展时间较短、相关经验积累不足、具体的优化措施还不够细化完善,都制约了整体的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在未来仍然需要面临诸如要素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法治环境等各项薄弱环节所带来的严峻挑战。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于青海省来说,营商环境建设属于一项系统性、整体性的长期工作,必须要有各个相关部门的密切协同配合,才能不断探索创新具有青海特色的营商环境建设道路。文章结合社会治理理论以及善治理论,分析当前青海省营商环境建设基本现状以及实际成效,探讨在优化营商环境进程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与其成因。针对国内有代表性的省份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做法和创新举措进行分析借鉴,进一步提出优化和改善青海省内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中涉及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对策思路和优化措施,为后续青海省营商环境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助力青海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蒋亚婷,白万成[5](2021)在《青海省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重要的战略部署,也是青海省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的主攻方向。本文重点围绕加快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补齐农牧区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牧民民生保障水平等重点任务,从农牧业发展质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农牧区环境整治、农牧区投融资体制机制四大维度,对青海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环境和基础条件进行分析,探讨青海省乡村振兴的薄弱环节,结合省内乡村振兴投融资需求特点,提出促进青海省乡村振兴提质增效的政策建议。

赵昆[6](2020)在《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震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财富越集中,人口越密集,地震灾害风险将更加凸显,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冲击与影响就越广泛。我国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灾害频发,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等一个个强致灾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创伤和损失。青海省地震呈现分布广、强度大、频度高的特点,地震灾害风险极大,因此开展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非常必要。本文以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为例,立足青海省情、震情,对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经验启示,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调研等形式,总结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现状,剖析了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体制不顺畅、机制不健全、管理能力不足、社会参与不够等问题,从机构改革不够彻底、保障措施仍需强化、重点工程亟需实施、公众素质有待提升等方面分析问题成因。结合公共管理理论,立足地震系统实际和本人工作实践,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强化过程管理、实施重点工程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十个方面完善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的意识和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杰[7](2020)在《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口支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基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地区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展水平存在的较大差距,以及地区之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互补性的客观实际,为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于20世纪70年代末制定、实施并不断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政策、制度。对口支援的实施,在控制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以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及其破解、“一带一路”的实施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进行和发力,特别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为对口支援的创新、完善以及全方位、深层次的有效实施,带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提供了新导向和新路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以《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为题,在充分借鉴现有理论成果及其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府际关系理论和政策网络理论,经济学区域发展理论以及民族学民族发展理论,展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通过梳理对口支援政策的提出、发展历程、基本类型及其推广应用,明确对口支援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民族政策体系中的地位,探寻对口支援的价值目标、意图以及功能、作用,并对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绩效进行检视。研究发现,对口支援政策在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功能和作用。同时,存在着造血功能不足、援助效率不高以及制度激励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一些因素使然:既有政策因素的影响,没有使多元主体形成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以及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又受任务设定的制约,诸如任务扩界、任务累加、任务分配、路径依赖以及利益博弈导致的目标分歧等;还有环境条件的约束,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环境独特以及国际环境条件复杂,等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决定了问题解决的方式及其路径。对口支援中存在的问题,是由政策因素、任务设定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所致,这就决定了这一问题的解决应当遵循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等基本原则,在中央政府领导下,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以及探寻其有效性的实现路径。首先,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包括:一是对口支援目标机制,全面认识对口支援政策的特殊性和阶段性、强化“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及产业支援要帮扶受援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对口支援动力机制,实现“互惠共赢”的利益分享、鼓励援助的“利益补偿”以及强化有关主体“利益共同体”意识等。三是对口支援约束机制,完善相关法律约束制度、建立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度以及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等。四是对口支援协调机制,发挥中央政府“顶层设计”的协调功能、坚持“科学规划”的工作方针以及建立健全“政府——市场——社会”统筹协调机制等。其次,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选择。一是紧紧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加大对口支援的力度和有效性,破解当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二是充分借力“一带一路”的实施和推进,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在两个“互联互通”中发挥对口支援的政策功能和作用。三是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围绕人力资源开发,加大教育、卫生、文化对口支援力度;深化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改善投资环境;通过“双向交流”、干部支援、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西部人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四是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对口支援中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制度建设的现代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并且有效发挥制度效能,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提升地方政府能力,促进政府与市场、社会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资源配置。

汤宛峰[8](2020)在《锐意进取 担当实干 以决胜污染防治攻坚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在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文中提出(2020年2月19日)同志们:今天,我们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经省政府同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省委全会

陈希凤[9](2019)在《深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 助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文中研究指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做好乡村振兴领域金融服务,既是金融业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服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推进自身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本文在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逻辑一致性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青海省金融业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与经验,并从产业环境、要素市场环境、信用环境、资金定价环境等方面剖析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中面临的一些困难,最后围绕提升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水平、更好地服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0](2019)在《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文中指出编者按历史是一面镜子。纪念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做好现在、开辟未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青海解放70周年,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纂了《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纪略》突出体现党的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各民族团结奋斗三大历史主要脉络,重?

二、青海省农牧区小康建设的薄弱环节和治理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省农牧区小康建设的薄弱环节和治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改进熵值TOPSIS灰色关联度模型的青海省乡村振兴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及指标体系构建
        1.1.1 研究区域概况
        1.1.2 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1.2 评价方法
        1.2.1 熵权法权重确定及决策矩阵构建
        1.2.2 欧氏距离
        1.2.3 灰色关联度
        1.2.4 灰色关联贴进度
    1.3 障碍度评价模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青海省乡村振兴灰色关联贴进度分析
    2.2 青海省乡村振兴障碍因子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2 讨论

(3)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灾害情景分析
        2.1.2 农牧社区
        2.1.3 社区减灾能力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情景分析理论
        2.2.2 危机管理理论
        2.2.3 极值理论
        2.2.4 复杂系统理论
    2.3 研究设计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2.3.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3.2.1 气象致灾因子
        3.2.2 地质致灾因子
        3.2.3 生物致灾因子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4.1.3 雪灾区域选择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5.1.1 政府组织
        5.1.2 社区组织
        5.1.3 居民个体
        5.1.4 社会力量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7.1.1 研究结论
        7.1.2 学术贡献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附录5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4)青海省营商环境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营商环境
        二、营商环境评价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社会治理理论
        二、善治理论
第二章 青海省营商环境建设现状
    第一节 我国营商环境建设整体情况
        一、营商环境建设排名情况
        二、国家相关政策举措
    第二节 青海省营商环境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开展营商环境基础调查
        二、组织营商环境建设专项督查与专题调研
        三、完善营商环境建设政策体系
        四、构建营商环境评价指标
        五、开展主要营商环境指标评价与对比
    第三节 青海省营商环境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政务环境趋于透明高效
        二、法治环境趋于公平正义
        三、市场环境趋于规范有序
        四、社会环境趋于和谐稳定
第三章 青海省营商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青海省营商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政务服务方面
        二、法治保障方面
        三、市场环境方面
    第二节 青海省营商环境建设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方面
        二、政务服务方面
        三、法治保障方面
        四、市场环境方面
第四章 其他省市营商环境建设经验借鉴
    第一节 其他省市营商环境建设经验
        一、优化营商环境立法经验
        二、营商环境改革创新举措
    第二节 其他省市营商环境建设启示
        一、推进立法工作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
        二、对标优化措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保证
        三、加强政策引导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支持
        四、鼓励改革创新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要求
        五、实施考核评价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做法
第五章 进一步优化青海省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政务环境建设
        一、对标先进水平,精简便利办事程序
        二、以公正促进公平,规范改进监管执法
        三、明标准强支撑,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四、强化信息互联共享,推进标准化建设
        五、放宽市场准入,创设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
    第二节 市场环境建设
        一、重视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
        二、整合市场资源,落实优化政策
        三、关注企业负担,提振市场信心
        四、规范市场竞争,构建良好投资环境
    第三节 法治环境建设
        一、加快立法进程,破解制度障碍
        二、健全配套政策法规,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三、加强司法保障,提升执法公信力
    第四节 人文环境建设
        一、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倡导政务诚信建设,完善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舆论氛围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青海省营商环境建设现状及现阶段存在问题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介

(5)青海省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海省乡村振兴基础条件
    (一)农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1.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再现新成效。
        2.农牧业转型升级迎来新开端。
    (二)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提升
        1.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稳步提高。
        2.农牧区基础设施水平有所改善。
    (三)农牧区环境治理进展顺利
    (四)农牧区投融资体制机制建设步伐加快
        1.农牧区投融资机制不断完善。
        2.农牧区投融资模式成效显现。
        3.农牧区项目投融资结构有所丰富。
二、青海省乡村振兴薄弱环节
    (一)农村基础设施状况仍不容乐观
    (二)乡村振兴人才短板比较突出
    (三)乡村振兴融资主体实力不强
    (四)投融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
    (五)金融支农供给体系亟待健全
三、政策建议
    (一)做强做优地方控股国企,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二)鼓励专业化人才队伍参与,为乡村开发注入新活力
    (三)推动融资平台市场化运作,增强平台投融资造血功能
    (四)拓宽乡村振兴项目融资渠道,着力推进项目落地转化
    (五)标准化体系引导,驱动金融支农供给体系提质增效

(6)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综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特色创新和应用价值
        一、特色创新
        二、应用价值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地震
        二、地震灾害
        三、风险
        四、风险管理
        五、灾害风险管理
        六、综合灾害风险管理
        七、地震灾害风险管理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二、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理论
        三、公共治理理论
第二章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现状
    第一节 地震灾害风险环境背景
        一、构造背景复杂
        二、地震活动频繁
        三、地震风险高
    第二节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
        一、中央机构改革
        二、青海省管理体制
    第三节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一、省级层面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二、市县层面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第四节 地震灾害风险工作现状
        一、法治建设稳步推进
        二、业务体系逐步健全
        三、工作保障得到强化
        四、人才结构不断完善
        五、风险防治突出特色
        六、响应管理逐步明晰
第三章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第一节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不顺畅
        二、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三、地震灾害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四、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社会参与不够
    第二节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机构改革还不彻底
        二、保障措施仍需强化
        三、重点工程亟需实施
        四、减灾合力还未形成
第四章 国内外相关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和启示
    第一节 国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一、日本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二、美国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三、土耳其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第二节 国内其他地区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一、北京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二、山东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三、浙江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四、国内其他典型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
    第三节 国内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一、国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二、国内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第五章 提高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第一节 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地震风险管理机制
        一、发挥专业主导作用
        二、强化综合协调作用
        三、加强协调配合作用
    第二节 强化过程管理,健全地震风险管理体系
        一、兼顾防、抗、救全过程管理
        二、健全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三、提升地震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
        四、完善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节 实施重点工程,提升地震风险管理能力
        一、通过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全面掌握隐患底数
        二、通过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提高抗震防灾能力
        三、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减灾实效
    第四节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多元参与形成减灾合力
        一、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加强能力建设
        二、及时搭建参与平台,完善参与机制
        三、推广地震巨灾保险,实现风险转移
        四、创新减灾宣传教育,提升公众能力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一、不足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7)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R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梳理与述评
        一、文献梳理
        二、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结构安排
第二章 研究准备: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基本认识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对口支援
        二、西部民族地区
        三、府际关系
        四、财政转移支付
    第二节 理论资源准备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二、府际关系理论及其适用性
        三、政策网络理论及其适用性
        四、民族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第三节 对对口支援的科学认识
        一、政策地位:对口支援已是事实上的国家战略
        二、政策价值: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的政策创新
        三、政策本质:对口支援是地方政府间的帮扶与合作
        四、实施结果:对口支援使中央实现对地方治理的嵌入
第三章 历史考察: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化历程
    第一节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的历史图卷
        一、孕育与萌芽阶段
        二、提出与实施阶段
        三、发展与检验阶段
        四、完善与提高阶段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重心的转换
        一、重政治功能、轻经济功能
        二、重经济功能、轻政治功能
        三、政治、经济、社会功能并重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意图
        一、维护边疆稳定
        二、培育市场经济
        三、协调区域发展
        四、促进民族发展
    第四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拓展
        一、重大工程建设
        二、重大灾害救助
        三、东西扶贫开发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第四章 制度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
    第一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文本分析
        一、对口支援的法律依据
        二、对口支援的行政依据
        三、对口支援的政策配套
    第二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主体分析
        一、对口支援的主体结构
        二、对口支援政策中的府际关系
        三、对口支援政策中主体利益的实现
    第三节 对口支援的运行机制分析
        一、对口支援的动力机制
        二、对口支援的工作机制
        三、对口支援的协调机制
    第四节 对口支援政策的功能分析
        一、对口支援的现实功能
        二、对口支援的根本功能
        三、对口支援的价值功能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制度的可能性
第五章 实践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绩效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实施状况
        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作概况
        二、对口援疆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三、对口援藏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第二节 对口支援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三、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一、造血功能不足:受援地自主发展能力不强
        二、援助效率低下: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不高
        三、制度激励不足:支援方的援助积极性不高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实践的现实需求
第六章 制约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绩效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政策因素: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制度不完备
        一、政策主体:没有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
        二、运行机制: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
        三、政策工具:没有形成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
    第二节 任务设定: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任务繁杂
        一、任务扩界:政策实践不能承受的“任务之重”
        二、任务累加:支援方政府陷入“两难的境地”
        三、任务分配:结对关系固化造成“厚此薄彼”
        四、路径依赖:对口支援使中央“责任感下降”
        五、目标分歧:利益博弈导致工作“敷衍了事”
    第三节 环境约束: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复杂
        一、政治环境: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
        二、经济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三、社会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独特
        四、国际环境:西部民族地区国际背景复杂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七章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与路径优化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基本原则
        一、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
        二、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
        三、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
        四、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
        一、构建合理的对口支援目标机制
        二、构建有效的对口支援动力机制
        三、构建严格的对口支援约束机制
        四、构建完善的对口支援协调机制
    第三节 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优化
        一、新背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
        二、新机遇:借力“一带一路”倡议
        三、新定位: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
        四、新路径:走“现代化治理”之路
结语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本项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三、本项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有限理性假设下对口支援府际关系的动态演化
附录二:基于“合成控制法”对援藏、援疆工作经济性产出的测算
附录三:对口援藏重大项目情况

(8)锐意进取 担当实干 以决胜污染防治攻坚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在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一、咬定目标,攻坚克难,2019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强化举措落实,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进展。
    (二)强化改革创新,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新进展。
    (三)强化管党治党,推动生态环境系统党的建设和铁军打造取得新进步。
二、认清形势,强化担当,以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谋划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三、坚定信心,勇毅笃行,奋力谱写青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篇章
四、认真履职,强化监管,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支撑保障

(9)深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 助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一)乡村振兴战略决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
    (二)乡村振兴战略决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质量
二、青海省金融业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措施
    (一)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开发性+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组织体系
    (二)加强各项政策协调联动,构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差异化监管+保险”政策保障体系
    (三)精准对接乡村振兴融资需求,重点支持“产业园区+精准扶贫+农村集体经济+美丽乡村建设”四大领域
    (四)加快金融科技推广应用,构建“移动金融+惠农服务站点+现代化支付+流动服务车”全覆盖金融服务网络
    (五)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模式,发展“四融理念+供应链金融+三资平台+订单金融”新业务
    (六)强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确立“信用体系建设+金惠工程+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调推进长效机制
三、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乡村产业质态较低,金融资源难以转化为产业资本
    (二)乡村要素市场低迷,金融创新缺乏必要的制度基础
    (三)信贷环境较弱,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突出
    (四)非市场外部影响较多,金融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
四、政策建议
    (一)深化乡村综合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产业转型发展
    (二)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降低金融服务成本风险
    (三)推进金融创新发展,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10)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论文提纲范文)

编者按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四、青海省农牧区小康建设的薄弱环节和治理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省农牧区金融排斥问题研究[J]. 苏薇,宋福铁. 青海社会科学, 2021(03)
  • [2]基于改进熵值TOPSIS灰色关联度模型的青海省乡村振兴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J]. 李刚,李双元,平建硕.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1
  • [3]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4]青海省营商环境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雯.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5]青海省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探讨[J]. 蒋亚婷,白万成. 青海金融, 2021(01)
  • [6]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D]. 赵昆.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7]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D]. 李杰.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8]锐意进取 担当实干 以决胜污染防治攻坚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在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J]. 汤宛峰. 青海环境, 2020(01)
  • [9]深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 助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J]. 陈希凤. 青海金融, 2019(09)
  • [10]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N].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青海日报, 2019

标签:;  ;  ;  ;  ;  

青海省农牧区小康建设薄弱环节及控制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