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起自杀事件调查分析

128起自杀事件调查分析

一、128例自杀者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利娜[1](2021)在《自杀现象的解读 ——以《时报》自杀新闻为例(1927-1937)》文中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现代性因素的不断渗透,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其中,自杀问题最为典型,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讨论。从这一时期的自杀现象可以看出,自杀行为并非仅与个人的性格、心态和经历有关,也与社会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本文以1927到1937年《时报》自杀新闻为研究对象,拟对上海的自杀现象作简要介绍,并且分析自杀者所处时代、社会、家庭、文化等客观因素对其行为的影响,揭示自杀行为的性别特征和差异。上海作为近代中国最先开埠的城市之一,其自杀问题的严重性日益凸显,时常见诸于当时的新闻报道。这与其所处的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社会急剧转型和价值观念变革的过程中,人们难以摆脱失业和贫困的状态,加之婚姻家庭中的矛盾冲突逐渐增多,从而使得这一时期的自杀问题更加突出。1927年到1937年《时报》刊载的有关上海地区的自杀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上海自杀问题的严重性,如自杀人数不断增加、自杀者年龄以中青年群体为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时报》自杀新闻进行研究;首先,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男女两性的自杀行为进行总体考察。其次,从新旧婚恋观念的冲突、家庭制度和观念的变革、失业和生活困难三个方面,分析自杀行为发生的原因。最后,分析自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阐述生存资本的缺乏、性别角色差异和两性地位不平等对这一时期自杀现象的影响。此外,研究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自杀现象,对于清除当今社会中男女不平等和性别歧视,更好的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马爽[2](2021)在《有意性急性农药中毒患者自杀意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有意性急性农药中毒(APP)患者自杀意图水平,基于临床资料分析农药种类、农药危害性、服毒量、混合农药种类与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的关系,全面分析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的相关影响因素,为筛选强烈自杀意图患者、“二次”自杀高危人群和临床干预方案构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某综合性三甲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符合纳排标准的225名有意性APP患者展开调查。研究以居民健康状况访谈问卷、Beck自杀意图量表、生活事件量表、Duck社会支持量表、心理扭力量表、Dickman冲动性量表、特质焦虑量表、流调中心抑郁水平评定量表、Beck绝望量表等作为调查工具。应用SPSS22.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结果1.有意性APP患者基本资料有意性APP患者中男性93人,女性114人,男女性别比例约为1:1.22;年龄在12~81岁之间,其中12-34岁患者居多(51.2%);居住农村患者居多(88.4%);文化程度从文盲到大专/大学,其中初中患者居多(40.1%),文盲占比6.8%;平均受教育年限7.99年;已婚及其他患者居多(72.0%);职业以农民居多(29.0%);无宗教信仰患者居多(90.3%);在APP前有自杀未遂史的占比15.9%,没有自杀未遂史的占比84.1%;在APP前患有未治愈的精神疾病患者占比21.7%,未患有精神疾病患者占比78.3%。2.口服高致死性农药自杀未遂患者临床特征1)在所有有意性APP患者中毒类型中,除草剂类中毒最多(64.6%),其中百草枯中毒占比40.3%;杀虫剂类次之(18.0%),其中有机磷类占比14.5%;杀鼠剂类占比4.0%。2)在有意性APP患者中,极度危险农药中毒近一半,共计97人,占比57.1%;中度危险及其他农药中毒次之,共计57人,占比33.5%;高度危险农药中毒共计16人,占比9.4%。3)患者服毒量介于10ml至600ml之间,中位服毒量70ml。服毒量小于30ml人数居多(34.0%);服毒量在90~120(ml)范围人数次之,占比22.0%;服毒量超过90ml人数占比44.7%;服毒量超过210ml的有意性APP患者占少数(6.7%)。4)200例有意性APP患者中,2种及以上农药中毒18人,占比9.0%;单纯服用一种农药的患者居多,占比91.0%。3.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水平本研究中,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实际得分范围0-28分,平均得分14.23±6.22分;其中客观部分平均得分7.06±3.49分,主观部分平均得分7.17±3.65分。客观部分中“寻求帮助”条目平均得分最高(1.55±0.77分),有72.0%的有意性APP患者在行动之前未与可能帮助自己者联系过或告知自杀企图。客观部分中隔离性得分为1.38±0.76分,有超过一半的有意性APP患者采取自杀行为时附近无人,占比55.1%。主观部分“对待自杀尝试行为的认真程度”条目得分最高(1.50±0.68分),有60.4%的有意性APP患者是认真地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4.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居住地区、婚姻状况、职业、自杀未遂史、有意性APP前是否患有精神疾病、经济状况、家庭地位、社会支持、近一年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心理扭力、绝望、冲动、焦虑、抑郁对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得分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5-54岁年龄组自杀意图水平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5)。学生自杀意图水平高于农民和个体户的自杀意图水平(P<0.05)。混合服用多种农药的有意性APP患者与单纯服用一种农药的有意性APP患者相比自杀意图得分更高(P<0.05)。有意性APP患者服毒量与自杀意图呈正相关关系(r=0.551,P<0.001)。5.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显示,婚姻状况、居住地区、冲动、绝望、抑郁、心理扭力和社会支持对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居住在城市、绝望、抑郁、心理扭力是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的危险性因素,已婚、冲动、社会支持是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的保护性因素。服毒量、混合农药种类对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服毒量越高患者,其自杀意图得分越高(P<0.001),同时混合服用多种农药的患者与单纯服用一种农药患者相比自杀意图更强烈(P=0.021)。结论1.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平均得分14.23±6.22分,明显高于以往中国农村严重自杀未遂者自杀意图得分。2.未婚、居住在城市、服毒量较大、同时混合多种农药中毒的有意性APP患者,其自杀意图水平较高,临床上应注意对此类患者进行筛查和及时有效的干预。3.患者的抑郁状况、绝望水平、心理扭力水平会影响自杀意图水平,对于抑郁、绝望、心理扭力水平较高的患者,在躯体治疗的同时应该给予适当心理干预治疗,从而促进疾病康复,并尽可能降低其重复自杀的发生率。4.冲动和社会支持水平较高的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水平相对较低,对于此类患者临床干预方法应与其他患者进行区分。

郝宏奎[3](2020)在《论对欲图自杀者的现场干预》文中研究表明人质谈判人员,基于社会公众的角色期待和自身责任感的驱使,同时也是基于所具备的特殊专业能力和进一步拓展专业素质的需要,承担起了对欲图自杀者进行现场干预的职责。有关自杀现象和自杀规律的种种知识与数据表明,自杀干预是可行的,警方自杀干预的实践也是富有成效的。自杀干预,首先必须根据当事人表现出的自杀征兆对其行为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然后遵循科学的干预原则,通过规范的干预流程,运用适宜的干预技巧,有序推进,实现目标。

冯亚娴[4](2020)在《近代早期英国的自杀现象及政府管控》文中指出近代早期是英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与宗教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教会和普通法都反对自杀,对自杀现象的关注和管控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通过探究近代早期英国的自杀现象及政府管控,不仅可以更为深刻地了解当时的自杀情况与社会观念,还能窥探到中央与地方、政府与教会之间的互动,为考察这一时期英国的社会转型提供一个新颖的角度。近代早期英国对自杀的认知与管控,在中世纪的基础之上取得了新的发展。早在中世纪时期,教会就认为自杀是不虔诚的行为,应该受到惩罚。这种观点一直延续到了近代早期,自杀被赋予了特定的政治与宗教含义,人们把谴责自杀作为一种在政教斗争中党同伐异的手段。在这种背景之下,政府加强了对自杀现象的关注与管控,与自杀相关的重要措施也得到有力地执行。管控自杀者的身体是近代早期英国自杀管控的重要措施之一。自杀者的身体不仅要受到羞辱,还被排除在教堂墓地之外。在执行管控的过程中,国王将自杀者的身体作为一种展示权力的媒介,政府官员、教会人士以及社区群众都要受到王权的监督和制约.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法律关系,国王规定了权力行使的合法边界,维护了统治秩序,加强了统治权威。管控自杀者的财产是近代早期英国自杀管控的另一项重要措施。财产没收的运作方式并不总是惩罚性的,通过财产的返还或转让,没收成为一种有力的社会、财政和政治工具。在财产管控的过程中,王室赈济官发挥了重要的调解作用。通过协调和处理人们之间的财产关系,表明了国王公平与正义的立场,树立起良好的统治者形象。总而言之,近代早期英国政府的自杀管控,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政治发展趋势。随着中央集权的发展,国王政府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控制体系,参与了自杀调查、判决与执行的整个过程。政府从自杀事件的处理中获取了政治资本,扩展了司法权力,逐渐在自杀管控中居于主导地位。宗教改革之后,教会的神圣地位被削弱了,其活动受到国王政府的限制,在自杀管控中逐渐处于次要地位。

吴冉[5](2019)在《大学生的自杀风险及短时冥想的干预效果》文中研究指明自杀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幸存者的生活质量。据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统计,全球每年约有80.4万人死于自杀,且每1例自杀会对至少6个人造成直接影响。2016年的统计结果显示,自杀占全球死亡原因的1.4%,排在致死原因的第18位。同时,青年人的自杀问题也日益严峻,自杀已经成为15-29岁青年人的第2大死亡原因,对该群体自杀问题的关注极其重要。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题为《预防自杀:全球要务》的报告,该报告强调了自杀问题的重要性和严峻性,也强调自杀是可以预防的,且自杀预防应作为一个核心内容纳入卫生保健服务体系,针对不同群体寻找有针对性的自杀预防方法,提高社会对自杀的认识,打破与自杀有关的禁忌。当今,我国高校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18年,教育部党组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特指出,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强心理危机的预防干预。但由于自杀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多样性,且自杀常被作为禁忌的话题,我国关于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研究较少,对大学生自杀的特点、现状、风险因素等不够了解,也缺乏预防、干预的有效手段和实证研究。对大学生自杀的了解、预防和干预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将调查我国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特点,探索自杀的风险因素及作用路径,寻找预防和干预自杀的有效手段并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分为三部分进行。第一,大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的大样本调查: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大样本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行为的特点,探索自杀未遂的预测因素以及自杀意念、行为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关系。第二,自杀与应激、睡眠的关系:由于应激和睡眠障碍均为自杀的风险因素,且应激和睡眠具有可改变性,在临床和实践中有较多有效的干预方法和实证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自杀意念和行为、应激感受和创伤经历、睡眠模式和睡眠质量的调查,了解三者的关系,深入理解自杀的成因和规律,探索通过改变应激和睡眠问题来降低自杀风险的可行性和作用路径。第三,短时正念冥想对自杀意念的干预效果:招募具有高自杀风险的大学生,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探讨短时正念冥想训练对自杀风险的干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以期找到简便、省时、有效、经济、安全的自杀预防和干预方法。主要研究方法及结果如下:第一部分:大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的大样本调查6836名上海市某综合性高校18-30岁的一年级本科生、硕博士研究生参与本次调查,调查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邀请学生完成以下问卷:自杀意念问卷(SSI)、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结果如下:(1)大学生高自杀风险的比例:受试大学生中高自杀意念的比例占18%,高自杀行为的比例占14.5%,综合两个指标后高自杀风险大学生比例为21.9%。另外,有1%的学生曾有自杀未遂的经历。部分学生已为自杀做了准备:18.8%的大学生表示想过自杀的具体计划或已经有具体计划;0.4%的学生为自己的自杀计划准备了遗书;0.7%的学生为自己的自杀做了善后安排。(2)自杀意念存在性别、学历和学科差异。男生高自杀意念的发生率显着低于女生((19.6%vs.23.2%),OR[95%CI]=0.88[0.77,1.10],P=0.045);本科生高自杀意念的发生率显着高于研究生((29.9%vs.14.9%),OR[95%CI]=2.05[1.57,2.68],P<0.001);文科生高自杀意念的发生率显着高于理科生((23.9%vs.20.4%),OR[95%CI]=1.21[1.07,1.36],P=0.002);不同年龄段的高自杀意念发生率差异不显着。(3)大学生存在对自杀的接受度高,对生命不够珍视的问题。如18.2%的学生表示有微弱到强烈不等的死亡的欲望,14.7%的学生表示接受自杀的观念,高达61.4%的学生甚至认为自杀可以帮助人了结或逃避问题。(4)大学生自杀未遂的预测因素包括:自杀计划的具体性(OR[95%CI]=2.91[1.71,4.93],P<0.001)、对自杀的态度(OR[95%CI]=1.80[1.20,2.71],P=0.005)、威胁要自杀(OR[95%CI]=1.82[1.13,2.93],P=0.013)及未来自杀的可能性(OR[95%CI]=1.31[1.03,1.67],P=0.028)。即已经做好具体的自杀计划、认可自杀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以自杀来威胁他人和预测自己未来有较大的自杀可能性等因素,会增加大学生自杀未遂的可能性。模型χ2(N=6836)=256.31,P<0.001,Nagelkerke R2=0.36。(5)大学生高自杀风险与抑郁、焦虑症状有关。自杀意念、自杀行为、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得分两两之间呈显着正相关,但自杀风险与抑郁、焦虑间相关较弱。高自杀风险大学生的抑郁、焦虑症状得分和超临界分的比例均显着高于低自杀风险大学生,但87.6%的高自杀意念大学生并无显着抑郁和焦虑症状。第二部分:自杀与应激、睡眠的关系780名18-30岁专科生、本科生和硕博士研究生参与了本次调查。调查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邀请学生以网络调查的形式填写以下问卷:自杀意念量表(SSI)、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应激感受问卷(PSS)、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匹兹堡睡眠指数问卷(PSQI)。结果如下:(1)大学生的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33.6%的大学生具有高自杀意念,26.4%的大学生有高自杀行为,其中2.7%曾有过自杀未遂的经历,29%表示想过详细的自杀计划或者已经有详细的自杀计划,0.8%的学生表示已经为自己的自杀准备好了遗书,1%的学生为自杀做了善后安排;这些结果中的比例均高于研究一调查中的结果。(2)大学生的童年期创伤与应激感受。在大学生中,情感忽略相关的事件发生率和发生频率相对较高。发生率、发生频率均较高的创伤经历包括:缺少家人的照顾和保护、在家里感觉自己不重要、感觉家人相互不关心、家人关系不亲密、感受不到家人的爱。男生的CTQ童年创伤总分显着高于女生,其中男生的身体忽视得分显着高于女生。重点本科和普通本科的学生的身体忽视得分均低于高职高专的学生。重点本科、普通本科、高职高专的学生的PSS总分显着递减。男女生的PSS应激感受得分无显着差异。(3)大学生的睡眠模式与睡眠质量。大学生的平均入睡时间为22:50±1:49,平均起床时间为7:13±0:53,每日平均睡眠持续时间为6.89±1.26小时,34.2%的学生睡眠不足。大学生平均入睡延迟时间为31.15±34.64分钟,45.4%的大学生入睡延迟时间超过30分钟。学生的平均睡眠效率为83.50%±11.54%,49%的学生睡眠效率低于85%。大学生的平均PSQI总分为6.64±3.00,36%的大学生PSQI总分超过7分。男生入睡时间显着晚于女生,但睡眠效率显着高于女生。重点本科学校学生存在晚睡、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差等问题,较非重点本科和高职高专学生的睡眠问题更突出。(4)大学生自杀与应激、睡眠的关系。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与童年期创伤、应激感受和睡眠质量的总分及各维度(睡眠质量、睡眠延迟、睡眠持续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药物使用、日间功能)均呈显着正相关。本研究构建了拟合良好的结构方程模型(χ2=1.52,df=1,χ2/df=1.52,RMSEA=0.03,CFI=1.00,NFI=1.00),分层回归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中所有路径系数均显着。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童年情感虐待可以通过多条中介效应路径对自杀行为发挥作用,包括情感虐待—应激感受—睡眠—自杀意念—自杀行为,情感虐待—应激感受—睡眠—自杀行为,情感虐待—应激感受—自杀行为,情感虐待—睡眠—自杀意念—自杀行为,情感虐待—睡眠—自杀行为,情感虐待—自杀意念—自杀行为等6条路径,6条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3.7%,其中情感虐待—自杀意念—自杀行为路径占总中介效应的82.2%。第三部分:短时正念冥想训练对自杀意念的干预效果此部分对自行研制的短时正念冥想训练(brief mindfulness meditation,BMM)进行情绪改善和高自杀意念干预研究。实验一:短时正念冥想的情绪改善效果及安全性检验我们在国内外、军内外关于冥想的科学报道的基础上,参考内观(Vipassana)迷你观息法,结合自己的研习心得,保留正念核心要素,综合考虑有效性与时间可行性等因素,寻找每次时间、练习频率、持续时间与效应的平衡点,研制而成15分钟的短时冥想训练引导语(JW2016版)。采用随机对照实验,选取42名健康大学生,随机分为短时正念冥想训练(BMM)组及情绪调节教育(ERE)组,分别接受每天15分钟连续7天的相应训练,并与训练前后接受情绪状态测量和情绪加工能力测试。情绪状态测量包括流调中心用抑郁问卷(CES-D)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中的特质焦虑问卷(SAI)。情绪加工能力测试采用认知实验任务,包括情绪强度评价任务、情绪记忆任务、情绪注意偏向任务。结果发现,冥想训练后,虽然抑郁、焦虑情绪无显着变化,但在观看负面图片时的情绪稳定性更高,情绪记忆能力提高,消极情绪注意偏向较低,即BMM(每周1次,每次15分钟)可有效改善受训者的情绪加工能力。研究表明,BMM在情绪干预方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训练方式。实验二:短时正念冥想对大学生自杀、应激、睡眠的作用采用随机对照实验,选取60名高自杀意念(SSI≥6)的大学生,随机分至BMM组和自然等待组(WL),对BMM组训练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BMM训练,所有成员每周完成集中训练1次,自助训练4次(共每周5次)。训练前后分别对两组被试的自杀意念与行为、应激、细胞因子和睡眠进行检测。自杀测量工具包括自杀意念问卷(SSI)、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应激测量包括清晨静息唾液皮质醇浓度、应激感受问卷(PSS)。细胞因子检测为唾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睡眠测量工具包括匹兹堡睡眠指数问卷(PSQI)、睡眠日记记录7天、Actiwatch睡眠腕表佩戴7天。结果如下:在自杀方面,BMM组和WL组的自杀意念得分均显着下降,其中BMM组前后测差异具有强效应,WL组为中等效应;应激和细胞因子方面,BMM组被试训练后皮质醇浓度下降,应激感受和IL-1β浓度无显着变化,WL组应激、细胞因子各维度均无显着变化;睡眠方面,BMM组被试训练后入睡延迟得分显着下降,Atiwatch记录入睡延迟时间减少且睡眠效率提高,其他维度无显着变化,WL组睡眠各维度均无显着变化。研究表明,短时正念冥想训练可降低练习者的自杀意念,减少睡眠延迟,提高睡眠效率,降低唾液皮质醇浓度。本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1)大学生中有约21.9%具有高自杀风险,约1%的学生有自杀未遂的经历。且大学生中存在对自杀呈接纳态度、对生命珍视程度低的问题。在各种自杀意念中,自杀计划的具体性、对自杀的态度、威胁要自杀及未来自杀的可能性可以预测大学生的自杀未遂行为。虽然大学生高自杀风险与抑郁、焦虑症状有关,但自杀风险与抑郁、焦虑间相关较弱。87.6%的高自杀风险大学生并无抑郁、焦虑症状,其自杀风险可能与其对自杀的态度有关。本研究一方面提示高校要重视学生的抑郁、焦虑症状,评估学生的自杀风险,鼓励学生积极求助;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提高问题解决能力。(2)大学生睡眠问题突出,存在睡眠持续时间较短、入睡延迟时间长、睡眠效率较低及睡眠质量较差等问题。重点本科学校学生的睡眠质量较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的学生差。应激方面,情感忽略经历的发生率和发生频率相对较高。男生的CTQ童年创伤总分显着高于女生,重点本科、普通本科、高职高专的学生的PSS总分显着递减。结果提示,大学生的睡眠需要更多关注且对不同群体可能需要不同的睡眠引导策略。(3)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与童年期创伤、应激感受和睡眠质量的总分及各维度均呈显着正相关。在拟合良好的结构方程模型中,童年情感虐待可以通过应激感受、睡眠、自杀意念组成的6条中介效应路径对自杀行为发挥作用。自杀意念对具有情感虐待经历的个体出现自杀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预测作用。在自杀、应激、睡眠的关系构架中,仅童年情感虐待进入模型,即童年情感虐待相对其他童年创伤经历更可能通过应激和睡眠对自杀发挥作用。(4)我们自行研制的短时正念冥想训练(JW2016)具有降低大学生的自杀意念、降低清晨唾液皮质醇浓度即应激反应水平、降低入睡延迟时间并提高睡眠效率的效果。每天15分钟的短时正念冥想训练可能帮助降低大学生的自杀风险,是一种简便、省时、有效、经济、安全的身心训练方法,适合在大学生中进行推广应用。

潘艳飞[6](2019)在《5-羟色胺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农村自杀未遂的关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研究背景自杀,会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会严重影响家人和朋友的生活与精神状态,还会给社会造成非常大的负担。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约79.3万人自杀死亡,年平均自杀率为10.5/10万。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是我国全人群的第五大死因,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自杀问题复杂多样,影响因素繁多,主要涉及社会学因素、人格特质、精神心理因素、遗传与生物学因素等。在自杀研究的生物学因素中,许多研究关注于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系统。5-HT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神经递质。有关自杀的实验研究表明,自杀者脑内5-HT功能下降。因此,5-HT系统基因成为重要的预测自杀风险的候选基因之一。近几年对其研究较多,但结论不一。本研究选取了 5-HT系统基因的4个位点,来探究5-羟色胺2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2A,HTR2A)、色氨酸羟化酶 1(tryptophan hydroxylase 1,TPHI)和色氨酸羟化酶2(tryptophan hydroxylase2,TPH2)基因多态性和中国农村自杀未遂的关联。自杀未遂是自杀死亡的可靠预测指标。有研究表明,有过自杀经历者再次出现自杀行为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0-30倍。约有25%的自杀未遂者有重复自杀行为,10%最终自杀死亡。因此本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调查,进一步探讨HTR2A、TPH1和TPH2基因多态性和中国农村重复自杀的关联。2.研究目的(1)探讨5-HT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农村自杀未遂的关系以及基因与环境因素对自杀未遂的高阶交互作用。(2)探讨5-HT系统基因多态性与重复自杀行为的关系。3.研究方法3.1 研究对象初访调查的研究对象来自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在山东省莒南、利津、宁阳、蓬莱、滕州和邹城6个县(市)收集2009年10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期间发生自杀未遂行为的农村居民作为病例组,年龄均在15-70岁之间。考虑到对照组与病例组在生活环境上的可比性,按照1:1配对的原则随机选取与自杀未遂者同性别、同年龄(±3岁)、同村或邻村、无自杀未遂史、与自杀未遂者无血缘关系的农村居民作为正常对照组。本研究共收集到409对研究对象,6例病例和10例对照的血样无法获得,最终纳入病例和对照393对。随访调查的研究对象包括初访中的全部调查对象。3.2调查步骤及工具调查分为两个阶段:初访调查和随访调查,均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问卷访谈形式。初访访谈时间约为1.5小时,并由村医或卫生院检验科工作人员对研究对象抽取静脉血lml。随访访谈时间约为0.5小时。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自杀情况、生活事件量表、精神障碍诊断等。3.3实验方法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连接酶检测反应(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LDR)进行基因多态性的分析。3.4数据处理与分析使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的双录入,建立SPSS数据库,用SPSS 24.0、GMDR0.9、Haploview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对于计数资料,如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人口学变量,用构成比进行描述,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分析影响因素时,首先进行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研究自杀未遂影响因素的高阶交互作用。采用基因得分的方法研究4个位点变异对自杀未遂的累加影响。4.主要结果4.1自杀未遂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共测得393对自杀未遂者和正常对照组的信息。自杀未遂者中,男性128例(32.6%),女性265例(67.4%),男女比例为1:2.1,自杀未遂者平均年龄为43.82±13.31岁。主要自杀方式为服农药自杀,328例(83.5%),男女两组自杀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自杀未遂者的自杀意图均值为4.50±2.63分,女性为4.42-±2.59分,男性为4.68±2.71分,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0),在时间上的干预可能性中,男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其它七个条目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杀未遂者中,130例(33.1%)患有至少一种精神疾病,女性79例(29.8%),男性51例(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在具体四类精神障碍中,心境障碍的患病率最高,为22.9%。男女之间物质使用障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I),男性明显高于女性(23.4%vs.1.1%)。心境障碍、精神病性障碍、焦虑障碍在两个人群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自杀未遂环境影响因素本研究筛选的环境影响因素有:受教育水平(P<0.001)、经济状况(P=0.001)、家族自杀史(P=0.016)、负性生活事件(P<0.001)、家中是否有农药储存(P<0.001)、躯体疾病(P=0.005)和精神疾病(P<0.001)。4.3基因多态性与自杀未遂的关系比较自杀未遂者和正常对照组各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发现除TPH1基因rs4537731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外,其他6个位点均无意义,所有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TR2A基因rs6311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的差异在有、无心境障碍的自杀未遂者两组人群中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有无精神疾病以及有无具体的精神病性障碍、物质使用障碍、焦虑障碍的自杀未遂者和不同自杀方式的自杀未遂者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精神疾病的自杀未遂者和正常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Logistic条件回归分析仅发现TPH1基因rs4537731位点与自杀未遂有关,加性模型(OR=1.36,95%CI:1.05-1.74)与显性模型(OR=I.38,95%CI:1.03-1.86)均有意义。调整了有意义的环境影响因素后,没有模型证明TPHI基因rs4537731位点与自杀未遂有关。多因子降维分析也未发现TPH1基因rs4537731位点与自杀未遂的关系。基因得分也与自杀未遂不相关。4.4随访研究对基线的393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成功调查到671人,其中自杀未遂者337人,正常对照组334人。在5.77年的平均随访间隔时间中,自杀未遂者中有16人(4.7%)出现重复行为,其中7人重复自杀未遂,9人自杀死亡。经检验,TPH1基因rs1799913位点基因型AA的重复行为发生(2.5%)少于基因型AC(3.0%)和基因型CC(10.0%),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其他位点各基因型重复行为发生情况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研究结论(1)单因素分析仅发现TPHI基因rs4537731位点与自杀未遂相关,多因素分析中这种关联消失,基因得分也与自杀未遂不相关,这些结果均不支持5-HT系统基因与农村自杀未遂的关系。(2)随访中,TPH1基因rs1799913位点各基因型重复行为发生情况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支持TPH1基因rs1799913位点与重复自杀行为的关系。

张缙韬[7](2019)在《社会快速转型期独龙族的自杀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杀已是目前世界上较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每年由自杀带来的诸多问题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家庭甚至是国家来说,都是个沉重的负担。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2015年全球有近80万人死于自杀,这使自杀成为了继道路交通事故后的第二大死因。上世纪末中国每年约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占全部死亡人数的6%,自杀成为我国当时第五大死因。农村自杀率和城市自杀率也有所不同,21世纪初,农村自杀率约为城市自杀率的2倍,其中,年轻男性与老年人是最主要的自杀群体。本研究以独龙江乡独龙族人的自杀问题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法与田野调查法搜集资料。先查阅文献资料,再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对村干部、村民访谈了解当地民生、文化、社会环境;对55名曾自杀未遂或存在自杀意念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其自杀经过、自杀意念、自杀态度、生命意义/生活目标、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情绪状况、对社会变迁的态度、家庭状况等个人情况。通过宏观的大背景与微观的个人特征相结合,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视角,分析独龙族自杀背后的主要原因和危险因素。本研究发现诱发独龙族自杀的主要的原因是家庭纠纷,其次依次为丧亲/孤独、躯体疾病、经济困难、与他人纠纷。近年独龙江自杀事件增加,自杀率上升与社会快速转型关系密切,独龙族的自杀问题受以下因素影响:无意义感和空虚感、酗酒、价值观冲突、愿望和现实间的冲突、相对剥夺、应对技能的缺乏、社会支持、宗教信仰、自杀的传播、死亡事件的接触等。

刘宝鹏[8](2017)在《农村自杀未遂结局及其相关因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文中指出1研究背景自杀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自杀给社会及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与精神负担。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全球自杀报告结果显示:①大约有804000人自杀,自杀率为11.4/10万人;②男性与女性的自杀率分别为15.0/10万人与8.0/10万人;③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70岁以上的人群自杀率最高;④15-29岁人群中,自杀是第二位死因;⑤对于全人群来说,自杀未遂的发生率约为自杀死亡的40倍。近几十年来,无论是整个中国,还是山东省,自杀率明显下降,同时自杀死亡率的农村与城市比下降,男性的自杀率开始反超女性,20世纪末呈现的自杀率"双峰"消失,但老年人自杀率依然较高且有升高的趋势。自杀是一个复杂的行为,危险因素主要分为性格特点、个体及社会经济因素、精神心理因素、遗传因素与生物学因素等。据估计,自杀未遂人群重复自杀的发生率大约在10%-30%之间。自杀未遂是未来再次自杀未遂和再次自杀导致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许多研究显示重复自杀人群具有精神障碍、年龄相对较小以及负性生活事件多等特征。更有研究显示,初次自杀使用暴力方式更容易出现重复自杀行为。而性别与重复自杀行为的关系并不统一,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明。2研究目的(1)对自杀未遂者及其对照随访时所采用的方法进行评价。(2)从基本经济人口学情况与精神心理学因素方面描述自杀未遂者与正常对照在初访以及随访中的区别。(3)探讨自杀未遂的重要危险因素随时间的变化情况。(4)估计自杀未遂者重复自杀行为在各个随访期的发生率,探讨重复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3研究方法3.1研究对象与调查过程初访从山东省慢病监测点随机选取滕州、宁阳与蓬莱三个县(市)作为调查点。从所选三个县的所有乡镇收集从2009年10月到2011年3月间发生自杀未遂的人群(病例组)的资料。病例组的资料来源于各个乡镇卫生院与县(市)医院的急诊科,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收集、审核与确认病例。初访的对照同样来自上述的三个县(市),按照1:1配对的原则随机抽取。配对的原则包括相似的年龄(不超过3岁)、同性别、同地区、与自杀未遂者没有血缘关系和无既往自杀史。随访为调查初访时的所有居民,包括自杀未遂者与正常对照。随访时,为了保证随访率,在能采访到本人的情况下对其本人进行访谈,若未采访到本人,则采访本人的信息人。第一次随访在2012年10月到2012年12月展开。第二次随访在2016年10月到2016年12月展开。初访与随访皆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进行问卷访谈,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按照问卷顺序进行。调查地点选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被访人家。进行知情同意时,被访谈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进行访谈。3.2访谈工具本研究采用的访谈工具为基本信息问卷、标准化量表与诊断工具的结构,具体包括基本信息问卷、自杀行为情况问卷、扭力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心理量表(包括社会支持、自尊、焦虑与抑郁)以及精神疾病诊断工具。随访问卷增添了重复自杀行为问卷。3.3统计分析使用SPSS 16.0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X2检验、t检验或者U检验用于特征的对比。利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自杀未遂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与重复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分析。4主要结果4.1信度评价访谈信息人所得基本信息与心理状况可以较好的反映目标人的真实情况。另外,随访样本的年龄、性别与初访时无差异。所用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大部分在0.7以上,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以上都反映出所得数据信度较好。4.2初访及随访自杀未遂组与正常对照组的信息比较在第一次随访以及第二次随访时,人口学差异已经不再明显。而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率、社会支持评分、自尊评分、抑郁感评分、焦虑感评分以及精神障碍患病率等在两组中依然具有显着差异。4.3自杀未遂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相对于初访来说,自杀未遂组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率在第一次随访时呈下降趋势(RR=0.1 65,95%CI:0.099-0.275),在第二次随访时呈下降趋势(RR=0.238,5%CI:0.142-0.399),且第二次随访相对于第一次随访有上升趋势。对照组的变化趋势没有统计学意义。自杀未遂组精神障碍的患病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第一次随访,RR=0.477,95%CI:0.293-0.778;第二次随访,RR=0.290,95%CI:0.181-0.463)。而对于正常对照组,总体趋势也呈现下降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初访来说,第一次随访社会支持评分的升高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RR=8.742,95%CI:3.214-23.775),而第二次随访时的变化趋势没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第二次随访来说,第一次随访评分的升高趋势也具有统计学意义(RR=12.705,95%CI:3.784-42.656)。另外,对照组社会支持的变化趋势没有统计学意义。自杀未遂组的自尊评分的变化趋势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第一次随访时的减少趋势没有统计学意义。自杀未遂组的抑郁感评分的第一次、第二次随访时减少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中,抑郁评分的变化趋势没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初访来说,第一次随访焦虑评分的下降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RR=0.021,95%CI:0.003-0.128),而第二次随访时的变化趋势没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第二次随访来说,第一次随访评分的下降趋势也具有统计学意义(RR=0.021,95%CI:0.003-0.133)。对照组变化趋势与自杀未遂组相似。4.4重复自杀的相关特征及影响因素第一次随访时重复自杀行为发病密度为1.57/100人年,第二次随访时重复自杀行为发病密度为1.41/100人年。老年人重复自杀发病密度大于非老年人。重复自杀以高龄男性为主要特征。将重复自杀者的初次与再次自杀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的基本情况与自杀特征几乎没有差异。同时,对自杀方式进行分析可得,初次自杀方式多以服农药为主(79%);再次自杀方式中服农药虽然仍为分布最多的自杀方式,但比例较小(36%),方式开始呈现多样化,且更倾向于暴力自杀方式(上吊、投河以及割腕)。相比单次自杀者,重复自杀者有年龄大、患有躯体疾病、焦虑感与有精神障碍的特征。本研究中重复自杀行为共发生11例,其中包括7例重复自杀过1次,3例重复自杀过2次,1例重复自杀过3次。年龄大(RR=1.047,95%CI:1.007-1.088)、焦虑感(RR=1.050,95%CI:1.015-1.087)与精神障碍(RR=26.245,95%CI:3.170-217.305)为重复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5研究结论(1)在找不到本人的情况下,自杀未遂者随访可利用信息人代替本人的采访方式,但要严格入选标准。(2)自杀行为发生后,自杀未遂者的精神心理状况与正常对照人群仍有显着差异,但初访相比,自杀未遂者的精神心理状况总体来说有所好转。(3)农村重复自杀发病密度较高,且老年人的发病密度大于非老年人。(4)与单次自杀的自杀未遂者相比,重复自杀行为者心理精神状况明显较差。(5)重复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主要为精神障碍、高年龄以及焦虑感等。

孙士华[9](2016)在《农村老年人自杀死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研究背景自杀是指个体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并且知道这种行为可能导致死亡结局。世界范围内,自杀已成为十分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并且给个体、家庭、社区乃至社会造成沉重的精神、医疗和社会经济负担。在多数国家和地区,人群自杀率有随年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老年人自杀死亡率在人群中最高。老年人群自杀问题已经变得愈来愈严峻。在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自杀死亡率在44.3/10万-200/10万,为同期全人群自杀死亡率的5倍左右。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数据,2009-2011年间,我国自杀死亡者中44%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这其中79%为农村居民。除自杀率明显偏高外,老年人群的自杀行为与其他年龄组人群相比具有自杀意图高、准备充分等特点;我国农村老年人自杀方式以服农药和自缢为主。准确识别自杀的保护及危险因素对制定预防策略至关重要。已知老年人自杀死亡可能的相关因素多来自基于心理解剖(Psychological Autopsy, PA)的回顾性研究,国外研究表明,可能影响老年人自杀行为的因素主要可归为精神疾患、人格特征及心理障碍、躯体疾患、生活事件刺激及社会环境、功能障碍,和其他包括致命性自杀方式的可及性等。目前我国关于老年人自杀死亡的研究较少,多数为地区性的率的调查或描述性研究,部分影响因素研究也局限在某一地区,缺乏不同地区之间的概括及比较。包含不同省份样本的农村老年人自杀死亡研究十分必要,而本研究利用山东、湖南两省调查数据分析,对农村老年人自杀死亡的研究以及预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研究目的:2.1描述并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农村老年人自杀死亡流行特征;2.2探究农村老年人自杀死亡的相关因素;2.3探讨我国农村老年人群自杀预防及干预策略。3.研究方-法3.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使用心理解剖(PA)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对自杀死亡者,调查两名信息人;对其配对对照,调查对照本人及两名信息人。选取山东省、湖南省部分农村地区疾病监测点县收集的自2014年5月1日-2015年9月30日的农村60岁以上老年自杀死亡者及其对照纳入研究。3.2研究内容:基本信息:个人情况如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婚姻、宗教信仰等;家庭情况如家庭年收入、自杀家族史、家中是否储存农药等。健康情况:包括躯体疾病患病情况、自评健康状况、自评疼痛程度等;并使用DSM-Ⅳ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的中文版本对精神障碍患病情况进行评定。评定量表:使用自杀行为问卷、自杀意图量表(SIS)等评定自杀行为特征;使用老年人生活事件量表(LESE)、社会支持量表(DSSI)、老年抑郁量表(G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UCLA孤独感量表简版(ULS-6)等评定目标人身心状态。3.3统计分析:使用SPSS16.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单因素比较使用χ2检验或t检验;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并分析相关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4.研究结果4.1农村老年自杀死亡者特征:本次研究共在山东、湖南两省收集171例农村老年自杀死亡病例,其中男性97人(56.7%),女性74人(43.3%),男女比率为1.31;年龄为73.98±8.36(男性自杀死亡者平均年龄为74.86±8.79,女性为72.82±8.16,P=0.124)。湖南省农村老年自杀者年龄分布相对平均,75-85岁为高峰;山东省农村老年自杀者年龄分布波动幅度较大,存在61-63岁及75-83岁两个高峰。绝大部分山东(98.9%)、湖南(100.0%)两省农村老年自杀者死前一年内有负性生活事件发生,尤其是健康相关事件(96.7% vs.98.7%,P=0.389)几乎影响着所有农村老年自杀者。山东省农村老年自杀死亡者躯体疾病患病率显着高于湖南省(88.0%vs.75.9%,P=0.038)。山东省自杀者精神障碍患病率略低于湖南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4% vs.55.7%,P=0.083);其中心境障碍患病率相对最高(35.9%vs.50.6%,P=0.052),其次为精神病性障碍(14.1%vs.16.5%,P=0.673)、焦虑障碍(12.0% vs.6.3%,P=0.208)和物质使用障碍(4.3% vs.5.1%,P=1.000)4.2自杀行为特征:农村老年人自杀行为多发生在白天(64.9%)、多在自己家中(91.2%);自杀的直接原因多样,但以患有严重躯体疾病(51.5%)、精神心理障碍(16.4%)为主;超过一半选择服农药方式自杀(54.4%),自缢方式(37.4%)也较为普遍;有既往自杀史者所占比例为18.7%;并且,农村老年人自杀行为发生后大部分为获得及时、有效的送医或救治。两省农村老年自杀死亡者在自杀的直接原因方面存在显着差异(P=0.004);山东省农村老年人因难以忍受躯体病痛而自杀的比例明显高于湖南省(58.7% vs.43.0%)。山东省农村老年人采取服农药自杀的比例高于湖南省(60.9% vs.46.8%),而湖南省农村老年人采取自缢方式自杀的比例高于山东省(40.5% vs.34.8%),但总体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60)。山东省农村老年自杀死亡者自杀意图明显高于湖南省(7.00±2.50 vs.5.78±2.4,P=0.002)。另外,虽然山东省农村老年自杀者发生自杀行为以后被及时送医的比例略高于湖南省(33.7% vs.23.1%,P=0.128),但湖南省农村老年人自杀行为发生后被获得及时抢救的比例明显高于山东省(28.9% vs.16.3%,P=0.049)。4.3农村老年人自杀死亡影响因素4.3.1单因素分析:自杀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上分布一致(P>0.05)。婚姻状况方面,男性及女性中均显示对照组已婚比例明显高于自杀组(男性P=0.019;女性P=0.031);但男性自杀组及对照组已婚比例(61.9% vs.77.3%)都要高于女性自杀组及对照组(48.6% vs.66.2%)。男性及女性农村老年自杀者生前一年内有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率均显着高于其对照组(男性:99.0% vs.84.5%,P<0.001;女性:100.0% vs.89.2%,P=0.011)。所有负性生活事件中,最为普遍的是健康相关事件(男性:97.9% vs.80.4%,P<0.001;女性:97.3% vs.83.8%,P=0.005),其次为家庭生活问题(男性:70.1% vs.47.4%,P=0.001;女性:56.8% vs.45.9%,P=0.188);社交相关事件发生率相对较低且自杀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男性:22.7%vs.19.6%,P=0.598;女性:16.2% vs.18.9%,P=0.666)。男性自杀组及其对照组之间健康状况差异比女性自杀组及其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更为明显。其中,男性自杀者躯体疾病(82.5% vs.68.0%,P=0.020)及精神障碍(53.6% vs.2.1%,P<0.001)患病率等方面差异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女性农村老年自杀者自评健康状况比对照组明显要差(P=0.036),但自杀组与其对照组在躯体疾病患病率(82.4% vs.73.0%,P=0.167)、焦虑障碍患病率(9.5% vs.5.4%,P=0.347)以及自评疼痛程度(P=0.271)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自杀组及其对照组在各量表及其分量表得分方面均有十分显着的差异(P<0.001或P<0.05),且对照组所示心理状态、社会支持水平以及生活活动能力水平等均相对好于自杀组。4.3.2多因素分析:农村老年男性中,已婚显示为自杀死亡的保护性因素(OR=0.113,95%CI: 0.017-0.756);而老年抑郁水平量表得分高为自杀死亡的危险因素(OR=1.528, 95%CI:1.202-1.943);而在农村老年女性中,老年抑郁量表得分(OR=9.161, 95%CI:0.862-97.327)和精神障碍(OR=1.387,95%CI:1.120-1.717)均为自杀死亡的危险因素,即抑郁量表得分高,或者患有精神障碍的农村老年女性自杀风险较高。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农村老年男性中,已婚和老年抑郁量表得分存在正交互作用(OR=1.029,95%CI:1.010-1.047);即已婚的农村老年男性若抑郁水平较高,则容易发生自杀死亡风险。农村老年女性中,老年抑郁量表得分和精神障碍也显示存在正交互作用(OR=1.145,95%CI:1.066-1.229);即抑郁水平高的农村老年女性,若患有精神障碍,则自杀死亡的风险会进一步升高。5.结论与建议5.1研究结论:(1)农村老年自杀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自杀者普遍健康状况较差、受教育程度偏低、负性生活事件多发;(2)农村老年人自杀多发生在白天、自己家中,自杀原因以严重躯体疾病、精神心理障碍为主;(3)农村老年人自杀方式多为服用农药和自缢,自杀意图均比较高,且男性使用自缢方式自杀的比例高于女性;(4)不同地区农村老年自杀者在自杀原因、自杀意图等特征上区别明显,自杀方式选择也有所不同;(5)与对照组相比,农村老年自杀死亡者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等均明显较差;(6)抑郁水平、精神障碍、婚姻状况等可能是影响农村老年人自杀死亡的主要因素,且不同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5.2预防建议:(1)进一步健全农村老年人群社会及医疗保障体系;(2)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3)切实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

刘阳洋[10](2014)在《农村自杀遗族的悲伤辅导与自杀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农村自杀遗族的悲伤体验和自杀行为进行筛查与干预,并评估其干预治疗的效果,为建立有效的农村自杀遗族的心理救助、家庭健康及自杀预防与干预策略和模式,提供现场实验研究的依据。方法: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某县市范围内,随机抽取8个乡镇作为研究对象的取样现场。收集死亡时间在2006年10月1日至2011年10月1日5年间所有自杀死亡的目标人,并选取1-3名目标人的8类亲属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杀态度问卷(QSA)、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悲伤体验问卷(GEQ)、家庭功能问卷(FAD)及自编社会人口学问卷为研究工具,对选取的254例农村自杀遗族研究对象进行现场一对一的问卷调查及心理解剖访谈和评估。再以56名悲伤体验问卷得分大于140分的农村自杀遗族中可以进行家庭综合干预治疗的33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受干预前后自杀态度问卷(QSA)、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悲伤体验问卷(GEQ)的家庭功能问卷(FAD)差异,评估悲伤辅导及自杀干预治疗是否有效。结果:(1)干预后33例自杀遗族的自杀态度问卷中的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t=-10.296, p<0.001),对自杀者的态度(t=-14.944, p<0.001),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t=7.962, p<0.001)及对安乐死的态度(t=-5.164, p<0.001)4个维度的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显着。(2)GEQ分数大于140的自杀遗族自杀意念的发生率明显高于GEQ分数小于140分的自杀遗族(χ2=35.80, p<0.001)。干预后33例自杀遗族在量表的总分(t=38.749, p<0.001)及自杀意念(t=28.489, p<0.001)、自杀风险(t=43.249,p<0.001)维度上的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显着。(3)干预后33例自杀遗族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t=5.813, p<0.001)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显着。(4)干预后33例自杀遗族的悲伤体验问卷的总分(t=13.153, p<0.001)及羞耻感(t=16.124, p<0.001)、独特反应(t=4.041, p<0.001)、丧失社会支持(t=3.711, p<0.01)、责任(t=8.824,p<0.001)、拒绝(t=6.544, p<0.001)、一般悲伤反应(t=4.307, p<0.001)、寻求解释(t=6.076, p<0.001)、耻辱感(t=3.765, p<0.001)、内疚(t=5.359, p<0.001)、躯体反应(t=6.558, p<0.001)和自毁行为(t=5.855, p<0.001)11个因子的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显着。(5)干预后33例自杀遗族的家庭功能问卷中的问题解决(t=8.123,p<0.001)、沟通(t=9.930, p<0.001)、情感反应(t=5.204, p<0.001)、情感介入(t=7.755,p<0.001)、行为控制(t=4.989, p<0.001)和家庭总体功能(t=14.489, p<0.001)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显着,角色维度(t=0.978. p>0.05)无显着差异。结论:采用家庭综合干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农村自杀遗族的悲伤反应、抑郁状况及家庭功能现状,降低自杀遗族的自杀意念,并能够端正其自杀态度。

二、128例自杀者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28例自杀者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自杀现象的解读 ——以《时报》自杀新闻为例(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时报》研究
        1.2.2 自杀问题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概念界定
        1.4.1 “自杀”的定义
        1.4.2 时间范围
    1.5 研究创新点
        1.5.1 创新点
第二章 社会新闻的发展与黄伯惠时期《时报》的革新
    2.1 社会新闻的发展
        2.1.1 背景:20 世纪20-30 上海新闻业的兴盛
        2.1.2 契机:新闻检查制度的实行
        2.1.3 关键:市民阶层的需求
        2.1.4 推动:专职记者的登场
    2.2 黄伯惠时期《时报》的转型
        2.2.1 《时报》转型概述
        2.2.2 《时报》社会新闻的革新与发展
第三章 《时报》自杀现象的基本情况
    3.1 自杀者的人数统计
    3.2 自杀者的年龄分布
    3.3 自杀者的职业类型
    3.4 自杀者的籍贯
    3.5 自杀的方式
    3.6 自杀的模式
第四章 日常生活中的自杀行为
    4.1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婚恋问题
        4.1.1 婚恋观念的变革
        4.1.2 婚恋观念变革过程中的冲突与自杀行为
    4.2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家庭问题
        4.2.1 家庭制度的变革
        4.2.2 家庭制度变革过程中的矛盾与自杀行为
    4.3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经济问题
        4.3.1 经济生活的恶化
        4.3.2 经济生活的压迫、危机与自杀行为
第五章 自杀行为背后的原因
    5.1 性别角色的差异
        5.1.1 性别分工制度
        5.1.2 性别角色定位
    5.2 社会地位的不平等
        5.2.1 道德上的不平等
        5.2.2 法律上的不平等
    5.3 生存资本的缺乏
        5.3.1 经济资本的不足
        5.3.2 文化资本的不足
        5.3.3 社会资本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927-1937 年《时报》自杀新闻中原因统计
致谢

(2)有意性急性农药中毒患者自杀意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综述
    2.1 有意性APP流行病学现状
    2.2 自杀意图研究现状
    2.3 自杀意图的影响因素
        2.3.1 一般人口学因素
        2.3.2 社会学因素
        2.3.3 心理学因素
        2.3.4 生物学因素
    2.4 问题提出
第三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调查方法
        2.2.1 调查程序
        2.2.2 调查时间与方法
    2.3 研究内容与工具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工具
    2.4 质量控制
        2.4.1 预调查
        2.4.2 调查中
        2.4.3 调查后
    2.5 伦理审查
    2.6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第四章 结果
    4.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4.1.1 有意性APP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
        4.1.2 有意性APP患者临床资料
        4.1.3 有意性APP患者社会学相关因素分析
        4.1.4 有意性APP患者的焦虑、抑郁、绝望、心理扭力和冲动现状
        4.1.5 有意性APP患者生物学相关因素现状
    4.2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现状
    4.3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的单因素分析
        4.3.1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在人口学资料的差异比较
        4.3.2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在临床资料的差异比较
        4.3.3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在社会学相关因素中的差异比较
        4.3.4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与心理学相关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4.3.5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在生物学相关因素中的差异比较
    4.4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的多因素分析
        4.4.1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相关临床资料的多因素分析
        4.4.2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第五章 讨论
    5.1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现状
    5.2 有意性APP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对自杀意图的影响
    5.3 有意性APP患者临床特征及其与自杀意图的关系
    5.4 有意性APP患者社会学相关因素及影响分析
    5.5 有意性APP患者心理学相关因素及影响分析
    5.6 有意性APP患者生物学相关因素及影响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与建议
第七章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7.1 创新性
    7.2 局限性
附录、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论对欲图自杀者的现场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质谈判人员承担自杀干预职责的合理性
    (一)社会公众对谈判人员的角色期待
    (二)警务人员自身强烈的责任感的驱使
    (三)有效应对人质案件中自杀问题的需要
    (四)增强警察队伍自杀干预效果的需要
    (五)积极应对挑战的需要
    (六)有助于磨练谈判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对欲图自杀者进行现场紧急干预的可行性
    (一)自杀的功能
    (二)关于自杀的几项基本认识
    (三)关于自杀的认识误区
    (四)常见自杀原因
        1.自杀的根本原因
        2.自杀的诱因
        3.对自杀原因的调查统计
        (1)对自杀成功者的自杀原因调查统计
        (2)对自杀未遂者的自杀原因调查统计
三、自杀干预的一般流程与技巧
    (一)形成干预气氛
    (二)发现自杀征兆
    (三)判明是否自杀
    (四)探明自杀原因
    (五)引导情绪宣泄
    (六)引导重新选择
        1.引导当事人对死亡产生畏惧
        2.引导当事人对生存产生留恋
        3.引导当事人对前景看到希望
    (七)达成干预结果
四、结语

(4)近代早期英国的自杀现象及政府管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论文结构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近代早期英国自杀管控的背景
    第一节 近代早期英国的自杀现象
        一、自杀现象的概况
        二、对自杀现象的认知
    第二节 近代早期英国中央集权的发展
        一、政治与宗教改革
        二、自杀管控的强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对自杀者身体的管控
    第一节 管控身体的具体措施
        一、对身体的羞辱仪式
        二、自杀者的特殊葬礼
    第二节 管控中的法律关系调整
        一、官方执法中的群众参与
        二、葬礼中的和解与谈判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对自杀者财产的管控
    第一节 财产管控中面临的问题
        一、家属的欺诈与隐瞒
        二、错综复杂的占有权
    第二节 管控中的财产关系调整
        一、王室赈济官的调解
        二、财产的重新分配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大学生的自杀风险及短时冥想的干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大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的大样本调查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二部分 自杀与应激、睡眠的关系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三部分 短时正念冥想训练对自杀意念的干预效果
    总引言
    实验一 短时正念冥想的情绪改善效果与安全性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实验二 短时正念冥想对自杀、应激及睡眠的作用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6)5-羟色胺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农村自杀未遂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与建议
优势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社会快速转型期独龙族的自杀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独龙族自杀的特征分析
独龙族自杀的影响因素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60例自杀未遂和自杀意念案例基本情况表
附录2:访谈提纲
附录3:知情同意书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农村自杀未遂结局及其相关因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与建议 优势与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件

(9)农村老年人自杀死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与建议 优势与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农村自杀遗族的悲伤辅导与自杀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访谈对象的抽样方法
    1.2 干预对象的选择方法
    1.3 被试纳入标准
    1.4 被试排出标准
2. 研究方法与工具
    2.1 半结构式心理解剖访谈法
    2.2 访谈及干预研究员的培训
    2.3 研究工具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3.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254 例农村自杀遗族的一般状况
2. 33 例农村自杀遗族干预前后悲伤反应(GEQ)的对比
3. 33 例农村自杀遗族干预前后抑郁状况的对比
4. 33 例农村自杀遗族干预前后家庭功能现状(FED)的对比
5. 33 例农村自杀遗族干预前后自杀意念的对比
6. 33 例农村自杀遗族干预前后自杀态度(QSA)的对比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128例自杀者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自杀现象的解读 ——以《时报》自杀新闻为例(1927-1937)[D]. 黄利娜. 河北大学, 2021(02)
  • [2]有意性急性农药中毒患者自杀意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马爽. 山东大学, 2021(12)
  • [3]论对欲图自杀者的现场干预[J]. 郝宏奎. 南都学坛, 2020(05)
  • [4]近代早期英国的自杀现象及政府管控[D]. 冯亚娴.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大学生的自杀风险及短时冥想的干预效果[D]. 吴冉.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10)
  • [6]5-羟色胺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农村自杀未遂的关联性研究[D]. 潘艳飞. 山东大学, 2019(09)
  • [7]社会快速转型期独龙族的自杀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张缙韬.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8]农村自杀未遂结局及其相关因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D]. 刘宝鹏. 山东大学, 2017(09)
  • [9]农村老年人自杀死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孙士华. 山东大学, 2016(12)
  • [10]农村自杀遗族的悲伤辅导与自杀干预研究[D]. 刘阳洋. 大连医科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128起自杀事件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