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北方理学的传播与学者的相遇——以徐衡与刘寅比较研究为代表

元初北方理学的传播与学者的相遇——以徐衡与刘寅比较研究为代表

一、元初北方理学流衍与士人遭际——以许衡、刘因比较研究为代表(论文文献综述)

郭亚芳[1](2020)在《元代刘因隐居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刘因是元代重要的理学家和诗人,也是闻名后世的“隐逸之士”。从元代文学进入研究者视野以来,关于刘因的研究出现了不少的成果,包括对其文学、理学和隐逸情怀的研究。刘因留下了大量诗文作品,除了体现文学价值,还表达出他对于人生、历史、政治的许多观点,而且在文学创作的前后期还展现出明显的心态变化。这些文人思想和心态上的特点是我们做文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学界对这方面还缺乏应有的关注;同时,因为学界一直以来固化了刘因的“隐士”身份,在解读作品时容易出现错误。基于这些问题,本文将从其诗文作品入手,结合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对刘因的政治态度、出处思想、隐居心态以及创作与交游等方面进行详细考察,从而说明,刘因虽然一生大部分时间过着隐逸生活,但他一直没有放弃“济世”之理想。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考察刘因生平以及后世争议。首先简述其生平与教育,对其出仕与辞官的经历进行考察,重点通过对后世围绕刘因从祀孔庙而产生的争议进行解读,从而可见刘因隐逸的人生选择影响了他在后世的评价,且后人对刘因的政治立场存在争议。第二章考察金元之际时代背景下文人的不同出处选择与特殊心态。放在时代大环境下,在出仕新朝和隐居不仕的士人中分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对其在元蒙政权下为汉文化传承和儒学体系构建做出的努力进行考察,以寻求其思想的共通之处及心态的特殊性。第三章分析刘因对于宋、金、元的政治态度。通过诗人大量作品,分析其特殊的家国情怀,包括对故金的怀念、对宋朝的批判以及对元朝政权的支持态度。在厘清刘因政治立场的同时,也进一步证明刘因的隐逸并非是缘于其对金、宋的感怀,对元大一统事业也并未有逆反心理。第四章着重探求诗人的用世思想和隐居情怀。首先,以其理学思想表现出的“用世”特点为基础,分析诗人年少事功理想和更深层次的人生追求;其次,探求诗人思想发生转变的过程,从外部政治环境和个人存养之道两个方面分析其隐逸原因。从而论证刘因之拒仕并不代表着其“用世”之心的消退,他的选择,是在元初乱世的生存环境下,在平衡好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寻找更为适合自己的处世方法。第五章研究诗人隐逸情怀影响下的诗词创作。对诗歌进行分期处理,前期表现为在对隐逸的无限遐想中充斥着一种不能忘怀世事的矛盾情绪;而后期的创作中则表现出享受隐居之闲适的豁达开朗,充满豪迈之气。词的创作数量不多,但创作主题上多表现出“醉意人生”的潇洒之气,有苏、辛遗韵。第六章考察诗人的交游与创作。首先,就仕隐分类,对诗人生平交往较密友人和门生进行考察;其次,对他们交往所得寄赠酬唱之作进行赏析,以期还原一个更为丰满的刘因形象。总之,诗人自幼充满济世理想,他的隐居是“济世”理想挫败后的行为,也是他用世思想的另外一种实现形式。豪迈洒脱隐居生活的背后,是他始终难忘世事的家国意识。

胡国佐[2](2020)在《刘秉忠佚诗研究》文中指出刘秉忠是元初北方重要的诗人,同时兼备僧人、政治家等多重身份,其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繁杂多样,自成一体。刘秉忠的《藏春诗集》在元诗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文学价值,历来为研究者们所重视。以往关于刘秉忠诗歌创作的研究,学界多以其《藏春诗集》作为文献基础,现根据《全元诗》的整理,重新辑录出刘秉忠大量的佚诗,这些佚诗不仅形式独特,思想内蕴也极为丰富,因此由佚诗入手,探讨其独特的思想内蕴与艺术价值;并结合《藏春诗集》,以达到对刘秉忠有一个更为全面与到位的认识。本文主要关注新辑录出的刘秉忠佚诗,分别从佚诗的题材内容、其所彰显出的儒士情怀以及佚诗中体现出刘秉忠独特的生命意识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以达到对刘秉忠佚诗价值的阐述,进而达到重评刘秉忠的研究目的。首先,在佚诗的题材内容上,主要以咏怀诗、酬赠诗、政教时事诗、论诗诗四类诗歌题材为主,并分析在佚诗中明显地体现出诸如“主唐”“崇杜”“学苏”“法度”“学问”等极富时代特征的诗学主张。其次,在刘秉忠佚诗中所彰显的儒者情怀方面,本文侧重关注其政教时事类诗歌,此类诗歌在佚诗中出现频率极高并能很好体现出刘秉忠的儒者情怀;其中,治国理政之谏议以及倡道义,复纲常分别从政治、道德两个领域建构起刘秉忠身上的儒者情怀,并且诗中体现出元初北方理学家们的思想印记。其诗又从揭示复杂的官场生态与诗人淡然应对两个维度进行比较,丰富了我们对于刘秉忠儒者情怀的认识。最后,在刘秉忠佚诗中体现出独特的生命意识方面,本文从他二十六岁进入幕府到公元1252年随忽必烈南征、公元1252年忽必烈南征云南到公元1268年中都城(元大都)完工、其辞去中书省一职至其生命结束,以大致三个十年的分期入手,深入透彻地分析其在“藏春诗”中便已显露出的生命意识。总的来说,刘秉忠的佚诗对于重新认识甚至评价刘秉忠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条件。它不仅丰富了刘秉忠诗歌创作的题材,加深了我们对刘秉忠儒者情怀的理解,补充和完善了刘秉忠的诗学主张,还能通过深入分析其诗作中体现的生命意识,进而得以窥视影响其诗作风貌的内在情感因素。使我们对这位诗人有更透彻全面的了解。

邓凌[3](2020)在《元代理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元代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统治政权,它由草原帝国崛起,并在入主中原后实现了包括边疆地区及各民族在内的、继隋唐之后的第三次大一统,正式进入中国正统王朝序列。元代不仅使中国的华夏格局发生了变化,而且在崇儒兴学、推行“汉法”的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了以程朱理学为主的儒家文化传统。所以,作为官方哲学及宋明理学过渡和转折的元代理学,是理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值得期待的研究意义。就目前来看,尽管学界对元代理学研究长期忽视的情况有所改变,但元代理学还有历史使命、群体现象、时代特征、学术演变等问题尚有探讨和研究的空间。仕隐之间的政治抉择。蒙古铁骑入主中原的战争、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矛盾、蒙元与南宋政权的对峙等复杂历史背景,必然导致当时理学家对夷、夏关系的重新考虑。是该“严夷夏之防”,还是该“用夏变夷”,是该出仕新朝,还是忠于故国,成为他们必须要面对的时代问题。而面对外族统治政权的既成现实,不得不为蒙元统治政权合法性辩护的责任也摆在元代理学家们面前。出于不同立场和态度,他们做出了为“行道”而出仕与为“尊道”而隐逸的抉择。但不管是出仕为官,还是隐逸乡间,“道”始终是他们共同的旨归,这也是理学在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得以接续与传播的基础。华夷一体的文化认同。元代,作为农耕文明的中原政治打破了地域、民族的疆界,经过与草原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最终呈现出一种文化多元的大一统局面。显然,在这场文化整合中,既有作为统治阶级的蒙元对中原儒家文化的接受与吸纳,并最后融入中华文化传统之中;又有华夏汉族在接受这个少数民族政权过程中,对其进行的文化影响与征服。并不因其所处地域,并不强调民族,而是从文化认同上承认这个王朝历史继承的正当性与合法性,这对于当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道政合一的政治认同。历史上任何一个政治权力的确立,都要解决其政权的合法性问题。在对蒙元政权合法性的论证上,元代理学家利用道统与政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特点,通过道政合一的主张,重新对理学道统进行构建,将儒家学统与元廷的政统紧密联系了起来。由此,他们既证明了元廷政统的合法性,又使统治者接受了儒家的道统,并推动理学成为官方学术,确立了其在元代学术上的正统地位。元代理学的官学化,一方面确实使理学的地位得以提升,并得到充分发展,但另一方面也表明理学是作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而存在,其官学化是道统服从于政统的产物。和会朱陆的学术认同。程朱理学在宋代并未按其逻辑和可能充分展开,反而在元代上升为官方哲学。这是由于元代理学家注意到朱、陆之学愈发明显的流弊。长此以往,既不利于学术的发展,也定会影响理学作为官方学术地位的巩固。所以,在元代中后期,朱、陆后学大多主张打破门户、去短集长,使得“和会朱陆”成为一时思潮。尽管元代理学的基调始终是“宗朱”,但心学也在朱陆和会的过程中得以生存、发展,为明代心学的鼎盛做了铺垫。本文正是试图通过凸显元代这一由宋至明的历史过渡时期,结合出仕与隐逸两大理学家群体,聚焦夷夏之辨、道政之辨、朱陆之辨三个时代问题,对元代理学进行再梳理与研究,探寻其在理学发展中的学术意义,并阐明其对现今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当代价值。

赵涌涛[4](2020)在《元代鲁斋学派研究》文中指出在元统一全国之前,理学已经开始在北方传播,以许衡为代表的鲁斋学派是推广理学最有成就者。然而声名显赫的鲁斋学派基本止于许衡及其弟子两代人,之后再无以理学闻名者。研究鲁斋学派的兴衰有助于理解元代儒学和儒士的处境。从学术传承和学派发展来说,鲁斋学派的成员应仅包括窦默、姚枢、许衡三人及各自的弟子。窦默、姚枢、许衡三人结于布衣,学术相投,甚至拥有类似的人生经历,因此三人的关系最为亲密。跨代际时,师生关系是维系学派的强大凝聚力。与窦默、姚枢相比,许衡更专于教育,因此许衡的弟子数量最多、影响最大、与弟子之间关系也颇为亲近。许门弟子,如姚枢、高凝、白栋、畅师文之间颇有来往,姚枢对本学派成员从仕自豪,仕途方面的成功是鲁斋学派自我认同的重要依据。鲁斋学派成员与王文统、阿合马等人的矛盾揭示儒学未被特别重视的现实。鲁斋学派的成功与其他群体的帮助密不可分。例如受邢州学派李德辉的举荐,窦默得以进入忽必烈潜邸,然后姚枢、许衡才有机会与忽必烈接触。因此我们不能将鲁斋学派的成就仅归功于学派中人,正如不能将理学的传播仅归功于鲁斋学派一样。理学在元代大范围的推广,与鲁斋学派密不可分,途径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官方的推崇。包括学校建设和铨选制度,命许衡从祀孔庙,使天下士人视许衡为当代儒宗。第二个是由百姓或地方官员自发的纪念性活动。鲁斋书院、许衡祠等的建设起到教化士类的作用。第三个是许衡着作的流传。许衡通俗化的着述,使理学思想更易于理解,使理学的受众范围扩大。鲁斋学派两代之后便没落,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因方面,鲁斋学派成员易于入仕,因此对学术的追求消减。外因方面,一是“上层阶级”对理学的接受程度有限,在参与政治资源分配时,理学家并无特权,反而陷入激烈的竞争。二是社会的发展将儒者从精英世界拉向世俗社会,失去了崇高的社会地位之后,儒学沦落为一般的教育路径,对人们的吸引力降低。在一内一外综合影响下,已经获得政治地位的鲁斋学派,便转向巩固发展自己的政治地位,而非继续纯粹的学术研究,这便是鲁斋学派后继无人的根本原因。

孙伟[5](2019)在《宋明理学视域下的唐宋派定位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以由中唐古文运动开辟的政治性、文学性、思想性三个层面的建设要求为线索,将“唐宋派”的历史定位问题置入宋元以来科举制度施行、儒学教化普及、理学思想变化的文化传统中加以考量。论文通过厘清“唐宋派”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与文学理论及其实践的具体情况,并将之纳入宋明理学发展进程的具体环节,勘定出“唐宋派”的具体历史地位。论文共计七章。前两章主要梳理上述三个层面在两宋以至明嘉靖以前的发展状况,将欧阳修、朱熹、王守仁视为在文道离合轨迹上呈现出不同性质与程度的文道和谐统一状态的三个节点,揭示出“唐宋派”出现的思想传统与时代背景,重点突出以理学思想为根底的兼综文理的雅正文学传统的形成。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论述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的学术思想在时代环境下的发展历程,旨在将其文学理论置入其整体学术思想的框架中进行观照,从而揭示其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其实践价值与不足。王慎中主要在蔡清理学的基础上,借助阳明心学诠释蔡清的重“虚”宗旨,形成兼重外部道德规范与内在超越境界的思想结构;晚年则进一步吸收佛道思想而偏向内在,形成三教圆融的思想色彩。王氏的理学思想取径是心学的,但其更重视通过对闽中理学的心学化诠释来发扬闽学传统,旨在使之摆脱训诂化的思维模式以适应时代思潮。王氏的文学理论主要体现出意法兼重的特征,能容纳失中的道德情感,深刻影响其创作实践。王氏晚年表现出超越秦汉、唐宋界限与接近“本色论”的理论倾向,但未能及时反映在创作中。唐顺之主要在其早年对庄学精神的容受基础上深化对阳明心学的体验,同时受到程朱理学及其自身实学兴趣转向的影响,最终形成混融朱、王并容纳进实务操作的理学体系,对道与器、经与心以及神明与法度的兼重是其一以贯之的理想。唐氏的理论成果主要变现为理学上的“天机说”与文学上的“本色论”,但其在实际创作中并未忽视法度的运用,其表现内容也大多是其对“心体”状态的体验描述与普遍存在的道德情感,并且深刻地受到早岁时文训练的牵制。归有光主要在理学上沿袭魏校理学对“心”与“敬”的重视,赞同会通朱陆而以朱子学为主,同时突出“心”的本原地位,并在心性理论的基础上重视普遍人情;在经学诠释上则还原朱熹经典诠释方法,突出“心”与“经”在本原上的同质性,在具体的经典诠释操作中表现出儒道结合的心学倾向,并且将“心”的外部发见扩充到史学领域,由此提出“通经学古”的实学主张。归氏的文学理论较为传统,但其创作实践则呈现出较为纯粹的宋文风貌,但是不可避免地透露出心学化的诠释内涵与表现手段。茅坤在无法理解阳明后学思想时选择的思维出路是转向阳明遗着中所载的原教旨,借助“本色论”将自身定位为文学家。茅氏文学理论主要为“情至说”与“文统论”,前者进一步廓清阳明心学浓厚的道德哲学色彩,但因建立在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理论上而呈现出心学思辨色彩;后者使其与“台阁体”相互隔离,与“七子派”分疆而治,遂完成将“唐宋派”建设为主流古文创作流派的使命,但也在理论传播与实践中“唐宋派”在自我消解中汇入色彩斑斓的晚明文艺思潮。最终章在前章的宏观叙述与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将“唐宋派”定位为在明中期理学思想的心学化风潮中,主动以心学化的理学思想为指导精神来维护兼综文理的雅正文风传统的,以诸多理学家为其外部理论与创作支援的,为抵抗单纯文学复古思潮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但是最终却在一定程度上将文学家与理学家身份互相剥离的,推崇唐宋古文法度并上承秦汉古文神理的,针对“秦汉派”称名而有的古文创作流派。

马奥远[6](2018)在《金末元初苏门山士人群体研究》文中认为自两汉以来确立了一种儒学为根基的华夏政治的构建方式,而蒙元统治则是对这种政治范畴的又一次冲击和重构,儒学与政治的关系并未随着草原游牧部落的南下而荡然无存,政治变动和地理统合促使儒学产生了由内到外变革。在金末元初这样的变革时代,姚枢、许衡、窦默接触到朱子学,此后又逐步聚集在苏门山,而后又共同事奉忽必烈潜邸,忽必烈即位后又共事中廷。在这个过程过中,三人的学术、政治主张渐渐一致,成为在元初政治、学术群体中较有影响力的一个群体,围绕着三人也渐渐形成一个以程朱文献为依托、共同推尊程朱之学的集团,这个集团既包括先辈名公,也包括苏门山士人的学侣友道,而他们这种以学理政的特点也在其子孙后学中得到了延续。要之,苏门山士人通过自身的学术实践和交游,与当时的北方士人一起促进了蒙元统治对华夏政治范畴的接受速度和程度。金末元初的苏门山士人在这样的变革时代中促进了朱子学在北方传播和接受的广度和深度。姚枢在苏门山刊刻程朱着作,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金、宋长期对峙造成的南北学术不通的局面,其后与窦默同入忽必烈潜邸后,在理政治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许衡对程朱学术的悉心体贴、实践,在自身理学修养不断进益的情况下,又讲学苏门、京兆,后又主国子学,不断的影响着北方的学术生态。苏门山士人的学术各有其用,但要之在以理学修养为根基而躬行实践,他们在出仕蒙元后,不断地将蒙古统治导向儒家治世,在与当时北方士人共同努力下,北方秩序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在这种践履观念的统摄下,苏门山士人的文学也表现出一种广大的“斯文任道”理念。就许衡而言,他反对雕琢华丽的词章之学,认为文章之学限制了“文”广大悉备的含义,因此他留下的作品十分有限。但从现存的作品来看,许衡的诗文作品主要记录了自己对天命世道的反思、对山林之乐的热爱、对耕读生活的向往。要之,许衡文学经由理学的体贴而成为一种对自我心性的体认和书写,具有真淡质朴的特点。明清两代的学者对苏门山士人的生平和学术进行编纂时,因其各自着述体例的不同而编次出不同的谱系。因为明修《元史》的种种舛误,清人抱着纠谬的态度编纂的“元史类”着作也不断出现,如《元史类编》《新元史》等,他们在处理苏门山士人的编次问题时,因各自展现元代历史的体系和机构不同而各有差异。而学术史着作如《圣学宗传》《理学宗传》《宋元学案》等着作,也因各自学术观念的不同而造成了编次的差异。要之,编次实际上意味着谱系的梳理,而不论是史学的谱系还是学术的谱系,都会随着这些着作的传播而影响着后世对于苏门山士人在元代以及儒学学术史上的地位。通过发凡各书体例而理解各书谱系,不仅能够理性的认知这些与苏门山士人相关的文献,也能够从中观察到元明清三代认识元代历史和元代学士的视野变化。评述或论定的本质是一种自我表达,当苏门山士人成为一种历史言说对象时,评述或论定将他们又拉回到现实的话语空间中,作为事件或观念的象征的苏门山士人沟通了历史和现实的意义。元明清三代对以许衡为代表的苏门山士人的评述为我们呈现了元明清三代地域文化的差异、理学渊源的流变和夷夏名节的作用。苏门山士人在晋东南豫西北地区成为一种历史、文化传统的追溯对象,不断的参与区域文化的构建,其特点是:其一,许衡的文集在这一地区被不断的刊刻;其二,苏门山士人在理学传统中或被奉为元代儒宗,或被追认为朱子后一人,不断的参与元明清三代的理学话语建构。政治权力的介入,也使得这个建构过程成为一种官方权威的宣示渠道,而集中出现在明清两代的“夷夏论”视野,为我们展现出了多元的理解角度。在一种推尊与贬斥的关系中,一种华夏文化正统观念在明清两代不同的政治空间中被不断的肯定与阐释。要之,通过对苏门山士人的生平和交游、学术和文学,以及后世学术史谱系和评述的研究,不仅能够观察到金末元初政治变动、文化转型过程中士人的文化心理调适和政治活动趋势,也能够在更为长远的历史语境中对这种调适和趋势寻找一种当下的理解。正如明清两代士人对苏门山士人夹杂着褒贬的评述一般,隐含在苏门山士人背后的思想史内涵,是促使这种解读能在历史中不断传续的根本动力所在。

李欢[7](2018)在《刘因文艺思想研究 ——基于诗书画的综合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因是元初着名的理学家和诗人,一生着述丰富,有《静修文集》传世。在元代理学“流而为文”的大背景下,作为卓有成就的理学家的刘因,对诗文书画等“今之艺”同样多所致力。不过,学界对其文学成就关注较多,对其在书画艺术方面的艺术主张却有所忽视,从而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其实,在刘因的文集中,有大量题画诗、书画题跋以及涉及书画的序、记等文艺批评资料存在。这些资料反映的虽是刘因在书画艺术方面的理论主张,包括创作思想与审美旨趣等,但对其诗学思想而言可谓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因此理应被视为刘因文艺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刘因在书画鉴赏与批评时,往往将其学术精神贯注其中,以致展露出的文艺思想极具特色;既有别于两宋时期轻视文艺的理学文艺观念,也与当时的文人群体有所差异,而是体现出理学家兼文人的双重特征。当然,这也是其诗学思想之特点。由于刘因身兼文人与学者之身份,因此其文艺创作与批评难免渗透着其理学精神,甚而某种时候这又是一种有意为之。所以,本文在对刘因诗学思想和书画理论展开讨论之前,首先对其学术渊源以及理学思想进行了介绍。主要分析了刘因家学师承和兼容南北学术的学问渊源和“全而通”的学术取向,以及他在“天理”与“气”等重要理学命题方面的继承与新变。此为第一章之主要内容。刘因是元代重要诗人之一,从元明至今天,凡谈元诗者必言及刘因。“全而通”的学术精神深入渗透进刘因的诗学思想中,使其形成了“取诸家之长,贯而一之”的诗学取向。在其诗歌创作实践中也秉承了这一理念,早年时期,他推崇和学习李杜诗歌,又对李贺诡谲雄奇之诗风有所继承;晚年时由于其心态进入自然淡泊之境,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成为他此时追慕的对象,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当然,刘因的学习对象绝非仅此而已,博采众长、转益多师的诗学理念使得其诗风丰富而多元,由此也成就了他在元代诗坛之地位。此为第二章。本文第三章着重于探讨刘因的题画诗创作与书画理论。其题画诗既有浓烈的儒者情怀,又可见其内心深处的隐逸情结。元初北方文坛普遍提倡的豪迈雄健的审美追求也在其题画诗中有所体现。这不仅彰显出其理学家身份遮蔽下文人雅趣的一面,也反映了刘因品评绘画的理论视角与鉴赏特点。刘因又在理学家与文人的双重视角下审视绘画艺术,不仅提出形神兼顾的创作思想,还形成了以品格为主的批评范式,强调下学上达的绘画功能。在书法方面,他提倡以篆隶为本,重视“六书”之学,祈尚古法,表现出强烈的复古倾向。刘因的某些文艺观念并非针对某一文艺形式而发,而是站在更高的思维层面来思考文学艺术之本体与功能意义。难能可贵的是,他在重道的同时认可和保留了“游艺”之学的价值与地位。而且,他在诗学与书画方面的理论主张多有契合之处,比如多元继承的创作思想等。因此,最后一章综论刘因的文艺思想。总之,本文在深入探讨刘因学术精神的基础上,融通考察其诗学思想与书画理论,以及其综合的文艺观念,以期打破现有的分科而治的研究方法,在综合性视角下深入阐释刘因的文艺思想。

邢怒海[8](2018)在《《许衡集》文献与词汇研究》文中认为许衡是元代着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理学、政治、教育、文学、天文历法等诸多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后世尊为“元朝一人”“朱子後一人”。许衡以强烈的自觉精神开创了白话直解写作方式,将经典着作与口俗白话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典的传播与普及,顺应了语言文白转型的时代要求。许衡遗着先後冠以《鲁斋遗书》《许文正公遗书》等名称刊行(现统一称作《许衡集》),内中《语录》《直解》等作品对研究近代汉语的文白发展、转变具有弥足珍贵的语料和文献价值。近五十年来,海内外众多学者着力於许衡及其着述的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论文、专着、会议等各种研究形式迭出不断。本文在前贤的研究基础上,以四库本为底本,以万历本等为参校,梳理了《许衡集》中《语录》《直解》等作品文本,并分离、整理出其中的全部词语。本文以这些语料和词语为研究基础和切入点,试图展现元初文人的实际口语状况,以新的视角和途径来考察元初汉语词汇的面貌、特点、来源、构成方式、应用范围等,描写元初白话词语系统,既重视共时特徵,又关注历时变化。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九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和总结了近些年来海内外对许衡和《许衡集》进行研究的成果,从研究形式、研究类别来观照海内外许衡研究的总体情况,重点回顾以语言学视角对《许衡集》的分析与探讨。同时交待本文的研究缘由、方法和创新点等。第一章对许衡和他的遗着——《许衡集》进行总体介绍。第一节对许衡的家世、生平、籍贯、墓葬以及交游、贡献等情况进行汇总、简介,展现许衡真实而又鲜活的亲切面貌,使得我们不再陌生於这位古代光辉河南人的生前身後事。第二节考察许衡着述的版本与流传情况,按照单行本、合集、当代标点本三个部分分门别类进行了讨论,对其合集的元、明、清三个版本组群构建了发展脉络,直观展示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渊源关系。第二章是《许衡集》词汇概貌,主要分析探讨《许衡集》词汇的构成、来源、状貌,以及词汇的特点和成因问题。词语的构成按照名、动、形等分类进行分析。《许衡集》词汇主要来自承继前代和当代新生,就承继而言,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对许衡的影响比较明显。《许衡集》词汇呈现出历时多源和发展多元的总体面貌,具有鲜明的白话特色、文白杂糅、体现历时变迁、展现语言个性等四个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三章是《许衡集》中词语的同义与反义现象。对於同义词的分析,本章首先确定同义词的判定标准和确定方法,统计了《许衡集》同义词组数频,构成类型,然後按照四库本和其他版本异文两大部分分别探讨,反义词则根据名、动、形不同词性来探讨。第四章是《许衡集》词语的个案考察。第一节对“鉴视”一词的最初来源和它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考察,并探析该词在现代汉语体系中消失的原因。第二节对具有“欺骗”义的俗语词“哄”的语义来源与功能演变进行梳理,并展现《许衡集》中具有“欺骗”义词语的基本面貌。第三节对《许衡集》中量词“件”的句法功能及兴于宋元之际的“一件件”格式的发展进行细致考察。第五章对《许衡集》中的引文进行了全面考证,这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工作。许衡在写作中,常常引用他人话语,经过漫长历史时期,後人往往将其与他的原创文字混淆在一起,难分难解。以往研究者对《许衡集》文本中的引文没有充分重视,将这些来自於不同文献的材料当作《许衡集》内在组成部分看待,导致异时异质的语料混杂在一起,影响了《许衡集》文献的真实性。本文借助现代检索工具,对《许衡集》语录、直解等部分进行了全面梳理、考证,共检出上百条近万字的引文引语,同时还对当代三部标点本进行比照,在梳理过程中对异文(许衡引文与所引原文比照)词语进行考释。第六章对许衡诗歌版本异文考释。诗词是《许衡集》重要的组成部分,诗歌语言研究则是文献语言研究的重要方面。以往少有研究者注意到许衡诗词语言的重要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本文对因版本不同而产生的诗词异文现象进行了考释,主要有文字异文、词语异文等,考释的价值在於厘清许衡诗词的真实历史面貌。第七章探讨许衡诗词语言的直白之风,认为其语言特点在於字词俗白质朴、叙事方式平民化以及重言叠字的使用,并从语言、思想、社会等方面来分析形成原因。第八章将许衡的《大学直解》与张居正的《四书集注直解》(大学)、朱熹《四书集注》(大学)进行比较。这些着作都是对《大学》进行讲解,在对《大学》同一条目的解读中,三书许多语句、词语都相同、相仿。这些相仿的语句之间产生了异文词语,通过对比这些异文词语借以考量词汇发展的时代差异,进而观照南宋、元、明三代汉语发展的历史轨迹。

班瑞钧[9](2017)在《政治背叛者的记忆与自辩 ——以宋元际《牧庵集》等文本为中心》文中指出“背叛”话语是政治世界攻守兼备的利器。掌握对“背叛”的定义权、阐述权也就成为权力争夺的重要内容。“背叛者”当然有更加强烈的冲动要参与其中,争取“调适”“回应”以及“回归”历史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本文以宋元之际政治背叛者的个人文集为研究对象,以描述性、叙事性的行文风格,力图呈现政治背叛者自己笔下的自己,从而展现其记忆塑造的整体面相和实施记忆塑造的基本逻辑。以此建构出的“政治背叛者以记忆塑造的方式进行自我辩护”的模型将为后续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又一种参照与导引。论文在此基础上展开陈述了以姚燧为中心的“政治背叛者社会圈”和他们从自发记录到自觉建构的记忆塑造,重点关照了政治背叛者记忆塑造的自觉意识和塑造中的“分工合作”。之后,本文紧紧围绕政治背叛者的文本和“无奈+无我+无私→→无错”的自我塑造路径,阐述其以自我记忆塑造达致自我辩护的方法、过程及细节。其中,政治背叛者记忆塑造“史事回归链”按照时间的顺序先后分析了政治背叛者在政治背叛前的生态、政治背叛时的过程、政治背叛后的结果所展开的对其个人和群体经历的塑造。政治背叛者记忆塑造“逻辑回归链”按照逻辑顺序,先后阐述了政治背叛者在价值观念、“正统”观念、“忠节”观念三个层次的铺设,从而完成了把自身从“背叛者”塑造为“忠节者”的“以记忆塑造的方式进行自我辩护”的过程,完成了思维和行文的逻辑闭环。“无奈”是政治背叛者在文本中对于自身所处生态的情绪塑造。无可选择的时空环境是所有历史人物的宿命,而政治背叛者所处生态的特点是“块裂”的、双方的边疆,犹如大旱之后遭遇公地悲剧的公共田地。基层精英就在这样的生态下以地方为本位而崛起,与暴力优势、知识象征优势、物质资源优势相辅相成,形成了局部的“正向连锁反应”。宋元之际,国家体系的局部崩塌成为华北政治突变的“奇点”,由此形成的政治真空吸引部分基层精英走上了权力竞争的高级舞台,也有部分基层精英是被“推”、被“挤”上了这个舞台。在后世看来理应充满挣扎和纠缠的政治背叛就在“精英的自立与流动”中“行云流水”般完成了。“无我”是政治背叛者文本中对政治背叛瞬间进行塑造时的经典应对法门。对政治背叛瞬间进行典型化分类,可提炼为七种典型话语模式,分别为:“以民为本”型、“为国所弃”型、“国亡无主”型、“卫道传教”型、“知天命”型、“尽人事”型、“省略原因”型政治背叛。但无论哪一种,在政治背叛者笔下都显现为“无我”的“合理”行动。然后再以个案分析对政治背叛瞬间进行综合复原,这使得典型化分类的漏洞得以适当弥补。同时,对政治背叛者文本中稀有的自相矛盾之处进行呈现和分析,从而出示了政治背叛者进行记忆塑造以自我辩护的最直接证据。“无私”是政治背叛者文本中展示政治背叛后的“功劳簿”时的基本语调。对政治背叛者笔下的政治背叛后以“公共世界的重续与发展”为指向的“功劳簿”进行梳理,政治背叛者从人伦秩序、经济秩序、政治秩序、文化秩序、教育秩序五个方面展开其记忆塑造过程。人伦秩序的塑造围绕“以民为本”而展开,分为止杀救民、弘扬孝悌、敬宗收族、济困救民四个要点。经济秩序的塑造围绕生活而展开,分为恢复农耕、重建家园、纳赋代价三个要点。政治秩序的塑造围绕行政而展开,分为政府体系、办公设施、揭贪树廉、保境救灾四个方面。文化秩序和教育秩序的恢复和重建部分,政治背叛者着墨良多,也是他们最为自傲的部分。文化秩序从争取政治地位、保护文化遗产、文化外溢三个方面展开。教育秩序则从宣传奔走积极兴学、地方教育的恢复与发展、许衡在国子监的教育实践、教育守成和揭弊兴利、政治背叛者士人群、科举与理学六个方面来阐述。思想内部的自洽和“思想——行为”结构的自洽是记忆塑造生命力的核心源泉,理论困境或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困境会严重削弱记忆塑造话语力量。因此,政治背叛者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口进行内在扩张性的政治背叛文化塑造,力图确定思想立场与“结构——历史”位置的经验相关性,“无错”是其实施记忆塑造的终极追求。作为政治背叛者记忆塑造和自我辩护“逻辑回归链”的基石,政治背叛者的价值观念意图占据当时历史条件下有利的道德高地。他们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口出发,以充满实用倾向的“期于有用”为价值中枢构筑政治背叛价值观,最终以“保民而王”和“位德一体”的捆绑式组合,以“民”和“德”为草船,借到了“王”和“位”的箭,最终推衍到个人性价值归宿。作为政治背叛者记忆塑造和自我辩护“逻辑回归链”的要旨,其“正统”观念要在学术和政治双重战场进行权威竞争。以业已铺就的政治背叛价值观为基础,政治背叛者以“正统”到“大一统”的暗渡实现金蝉脱壳,占据了当时历史条件下有利的舆论高地。政治背叛者中的两位大家杨奂和郝经的政治背叛者典型“正统”话语“王道之所在,正统之所在”1和“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2,尽管观点稍有差异,但逻辑主干依然致力于正统观念的权威竞争,以维护政治背叛者的根本政治地位和政治利益。“忠节”观念是政治背叛者记忆塑造和自我辩护“逻辑回归链”的归宿。政治背叛者意图以之占据当时历史条件下有利的意识形态高地。政治背叛者的记忆塑造过程最后终究要直接面对“忠义”和“守节”的议题,通过对中间地带的争夺与塑造,政治背叛者利用传统话语的兼容与破损尽量对“忠义”和“守节”的议题进行政治背叛话语的转换,依然在“无奈+无我+无私→→无错”的塑造路径中一路前行,并且通过”忠节”的转移兑付来抵消政治背叛、甚至融入”忠节”者的行列。首先是通过“守节”与政治背叛的组合与传统的”忠节”者在实践上取得“共情效应”,其次是通过”忠节”于新朝的政治归宿与传统的“忠节”者在理论上前后呼应,从而通过对”忠节”的塑造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并逐步在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实现了复归其中。这样,政治背叛者最终完成了把自身的背叛经历“隐身”或“洗白”、甚至从“背叛者”塑造为“忠节者”的过程,完成了记忆塑造的逻辑闭环。总之,政治背叛者的文本显示,他们进行记忆塑造的基本方法是以回忆的部分特定意象或事实为骨架“形成”了一些“故事”。这些赖以塑造记忆的“故事”反过来促使读者“回忆”某些特定意象或事实并“遗忘”另一些特定意象或事实。就文本来看,每个政治背叛者似乎都在自身内部进行过往复的主观厮杀,他们想通过一定程度的“再造”经历来型塑自我,最后的文本呈现就像是在这些主观对战中生存下来的获胜者,是当时“唯一可能的现实”。

田静雅[10](2016)在《许衡社会控制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许衡是我国蒙元时期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身处乱世,自少年时学习儒学,先后学习辞章之学、程朱理学,修得满腹经纶,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见解的思想理论。社会控制是组织者通过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方式使得社会秩序得以规范,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防范越轨行为的目的。在宋元之际,面临蒙古人以横扫千钧之势问鼎中原,许衡放下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争论,开始与元朝统治者合作,步入仕途,一生先后五次沉浮,致力将自己的政治思想付诸实践。他上书谏言元世祖忽必烈,希望通过推行汉法来对全国各地按照不同文化与风俗习惯进行统治,在汉地采用儒家的王道、德治的统治政策,由此影响了元朝入主中原后的政治走向。他关心社会,心系民生,用毕生所学辅佐元朝统治者稳定了统治,安定了民心,闪现了具有动人光彩的社会控制与整合思想,为元朝在中原地区站稳阵脚、延续百年统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社会控制思想的角度分析许衡的学术思想与施政行为,除绪论与结语外,主要内容为:第二章是讲述许衡的生平经历及其学术师承,将许衡在学术道路上各阶段的心理历程和学习活动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讲述了他学术思想转变的过程和精力,说明了他在程朱理学向阳明心学过渡中所起到的桥梁纽带的作用。第三章主要讲述许衡的社会控制思想哲学基础。许衡特别重视“心统性情”即“尽其心而后知其性”,服从天道的伦理道德的功效;并且着重强调封建国家伦理道德认识以及自我心性的修养与改造;并且通过自我内省达到气质的变化。这就强调了道德对于个人与社会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通过儒家的道德价值标准来维护封建纲常伦理教化。第四章主要论述许衡社会内在控制思想,许衡注重个人修养。他强调要通过综合培养与锻炼,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以达到思想统一,维护封建伦理纲常的社会控制的目的。第五章主要论述许衡社会外在控制思想,许衡上书谏言摒弃“武功”推行“文治”,实行汉法,以汉法治汉地;通过推行“治生说”,恢复经济,重视农桑,还地于民,“使百姓安业力农”;推行“遇变而通之”的“用夏变夷”的新型民族政策,从而达到“华夷千载亦皆人”,“民有恒产”的社会现状。第六章主要分析许衡社会控制思想的特点及其内在矛盾。

二、元初北方理学流衍与士人遭际——以许衡、刘因比较研究为代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元初北方理学流衍与士人遭际——以许衡、刘因比较研究为代表(论文提纲范文)

(1)元代刘因隐居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生平及后世争议
    1.1 家庭教育
    1.2 出仕经历
    1.3 从祀孔庙与后世之争
        1.3.1 从祀与隐逸
        1.3.2 从祀与《渡江赋》
第二章 金元之际北方士人的出处选择
    2.1 进者构建新朝文化体系
        2.1.1 元廷儒士对汉文化的保存和传承
        2.1.2 忽必烈潜邸大儒之功
    2.2 退者乡间教授传播儒学
    2.3 金元之际文人心态之特殊性
第三章 特殊时代的家国情感
    3.1 对故金的怀念
        3.1.1 燕赵之悲
        3.1.2 黍离之思
        3.1.3 亡国之叹
    3.2 对宋朝的批判
        3.2.1 哀其不幸
        3.2.2 怒其不争
    3.3 对元朝大一统的积极态度
第四章 用世思想与隐居情怀
    4.1 积极用世的思想与实践
        4.1.1 理学思想中的“用世”观
        4.1.2 年少事功理想与出仕经历
        4.1.3 “成圣”“成贤”的至高理想
    4.2 追求隐居的原因分析
        4.2.1 由仕到隐的思想转变
        4.2.2 外部政治环境的影响
        4.2.3 理学家个人存养之道
第五章 隐居情怀与创作
    5.1 隐逸情怀与诗歌创作
        5.1.1 早期主题:“举杯对山灵,欲去仍徘徊”
        5.1.2 后期主题:“人生日用本无事,闲倚西窗候晚晴”
        5.1.3 诗歌风格特点
    5.2 隐逸情怀与词的创作
        5.2.1 对隐逸的真实态度
        5.2.2 醉意人生的创作主题
        5.2.3 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
第六章 隐居生活与交游
    6.1 友人之考察
    6.2 门生之考察
    6.3 交游作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刘秉忠佚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价值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刘秉忠佚诗概述
    1.1 咏怀诗
    1.2 酬赠诗
    1.3 政教时事诗
    1.4 论诗诗
        1.4.1 “主唐”与“尊杜”论
        1.4.2 “学苏”与“江山之助”论
        1.4.3 “法度”与“学问”论
第二章 刘秉忠佚诗中的儒士情怀
    2.1 刘秉忠佚诗“儒士”形象的树立
        2.1.1 用意仕进、建立功业
        2.1.2 治国理政之谏议
        2.1.3 官场生态与儒士本色
    2.2 挽道德之溺的“卫道士”
        2.2.1 元初社会道德状况概说
        2.2.2 时代共识:倡道义、复纲常
        2.2.3 人性的道德内涵
        2.2.4 人性的善恶之辩
        2.2.5 人性的修养论
第三章 刘秉忠佚诗中的生命意识
    3.1 理想与现实冲突下的自省
    3.2 劳碌的人生与内心的呼唤
    3.3 闲静人生观与最后的生命悲歌
第四章 刘秉忠佚诗的成就与价值
    4.1 刘秉忠佚诗的价值
    4.2 刘秉忠佚诗的评价与成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元代理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价值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宋、金、元过渡时期的学术背景及理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儒士与儒学
        一、金元之际的社会状况
        二、金元之际的北方儒学
        三、宋元之际的南方儒学
    第二节 元初理学的北传及北方理学学派的形成
        一、元初理学的北上
        二、元初北方理学的传播
        三、北方理学学派的形成
    第三节 元初北方学术特点及元代理学的使命
        一、多元、实用的学术特点
        二、文化、政治、学术的多重使命
    小结
第二章 “行道”与“尊道”冲突下的元代理学家及其思想
    第一节 元代出仕群体及官方理学的发展
        一、元代理学家仕出之原因
        二、北方出仕群体及其理学思想
        三、南方出仕群体及其理学思想
        四、少数民族贵族群体
    第二节 元代隐逸群体及民间理学的发展
        一、元代隐逸现象形成原因
        二、北方隐逸群体及其理学思想
        三、南方隐逸群体及其理学思想
        四、元代书院与理学发展
    小结
第三章 夷夏之辨—元代理学的文化认同
    第一节 传统夷夏观及其演变
        一、夷夏观之源起
        二、夷夏观之演变
        三、夷夏观与正统论
        四、“夷夏之辨”与“大一统”思想
    第二节 元代出仕群体之夷夏观
        一、从“夷夏之辨”到华夷一体
        二、从“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到“用夏变夷”
    第三节 元代隐逸群体之夷夏观
        一、南宋遗民之夷夏观
        二、隐逸群体夷夏观之转变
    小结
第四章 道政之辨——元代理学的政治认同
    第一节 儒家道、政说之概述
        一、儒家道统说之发展及流变
        二、儒家政统之论说
    第二节 元代的道政之辨及其道统说的构建
        一、道政合一与道政二分
        二、元代理学道统说之构建
        三、元代道统论之特点
    第三节 双向认同:对蒙元政统合法性的证明
        一、政治认同——正统的接续
        二、制度认同—“汉法”的推行
    第四节 元代的官学与理学的官学化
        一、多元化的元代官学
        二、元代科举的重开及其意义
        三、元代理学的官学化
    小结
第五章 朱陆之辩——元代理学的学术认同
    第一节 元代朱子学的发展
        一、元代出仕群体与朱子学
        二、元代隐逸群体与朱子学
    第二节 元代陆学的发展
        一、江东四先生
        二、宝峰先生赵偕
    第三节 元代“和会朱陆”思潮的成因及其模式
        一、元代朱陆学说之流布
        二、元代“和会朱陆”思潮之成因
        三、元代朱陆和会之模式
    小结
结语
    一、元代理学之思想特征
    二、元代理学之历史影响
    三、元代理学之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元代鲁斋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二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鲁斋学派概述
    第一节 《宋元学案》中的鲁斋学派
    第二节 《宋元学案补遗》中的鲁斋学派
    第三节 元人对鲁斋学派的认识
第二章 鲁斋学派的内部关系
    第一节 鲁斋学派第一代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鲁斋学派代际之间:许衡师门关系
        一 在大名与苏门时的师生情谊
        二 在京兆时的师生情谊
        三 在河内时的师生情谊
        四 在国子学时的师生情谊
        五 其他门生概况
    第三节 鲁斋学派代际之间:窦默师门关系
        一 窦默与许衎
        二 窦默与刘执中
    第四节 鲁斋学派代际之间:姚燧师门关系
        一 姚燧与刘致
        二 姚燧与阎宏
第三章 与鲁斋学派对立之关系
    第一节 与王文统之争
        一 三人两次授职的具体情况
        二 三人首授与改授的原因
        三 许衡等人与王文统的矛盾根源
    第二节 与阿合马之争
    第三节 许衡弟子与权臣之争
第四章 与鲁斋学派友好之团体
    第一节 鲁斋学派与邢州学派
        一 窦默与邢州学派
        二 许衡与邢州学派
        三 姚枢与邢州学派
    第二节 鲁斋学派与关中士人
        一 鲁斋学派与奉天之学
        二 鲁斋学派与高陵之学
        三 鲁斋学派与奉元之学
    第三节 鲁斋学派与金源遗士
第五章 鲁斋学派与理学推广
    第一节 元朝官方政策
        一 学校建设
        二 铨选制度
    第二节 地方纪念活动
        一 鲁斋书院的建设
        二 许衡祠的建设
        三 其他形式的活动
    第三节 许衡着作流传
第六章 鲁斋学派没落的原因
    第一节 学术传承情况
        一 许衡本身的学术成就
        二 许衡门生的继承情况
    第二节 元廷崇儒力度
    第三节 元代社会风气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宋明理学视域下的唐宋派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两宋道学发展下的古文范式
    第一节 道学形成期的古文运动分化与科举改革
    第二节 道学成熟期的道势矛盾与古文传统蜕变
    第三节 南宋道学家古文的典范:朱熹
第二章 元代至明嘉靖前理学发展下的古文范式
    第一节 元代理学发展下的古文范式
    第二节 明初至嘉靖前理学发展下的古文范式
    第三节 明代心学家古文的典范:王阳明
第三章 唐宋派的首开风气者:王慎中
    第一节 王慎中学术内涵中的心学取径发微
    第二节 王慎中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实践价值
第四章 唐宋派的接力创新者:唐顺之
    第一节 唐顺之学术内涵演化进程的再梳理
    第二节 唐顺之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实践价值
第五章 唐宋派的独立生发者:归有光
    第一节 归有光学术思想发展进程的初步整合
    第二节 归有光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实践价值
第六章 唐宋派的融合宣传者:茅坤
    第一节 茅坤与理学家交往考辨及其学术内容梳理
    第二节 茅坤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实践价值
第七章 理学新变视域下的唐宋派定位
    第一节 明代正统文学在理学新变视域下的发展
    第二节 宋文崇尚的凸显与创作队伍的壮大
    第三节 有关唐宋派定位问题的尝试性解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6)金末元初苏门山士人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苏门山士人的生平和交游研究
    第一节 苏门地理形胜及其在金元时期的人文积淀
        一、苏门山的地缘格局和山川形胜
        二、苏门山的历史积淀和人文渊源
    第二节 苏门山士人的聚合行迹
        一、苏门山士人群体的聚合轨迹
        二、南北统合时期的苏门山士人
        三、庙堂山林之间的苏门山士人
    第三节 苏门山士人的交游考略
        一、苏门山士人与前辈名公
        二、苏门山士人与学侣友道
        三、苏门山士人与子孙后学
第二章 苏门山士人的学术和文学研究
    第一节 金元政治变动视野下苏门山士人的学术
        一、金末元初的政治生态与夷夏观念
        二、践履视域下的苏门山士人学术旨趣
        三、苏门山士人与蒙元政统的华夏构建
    第二节 苏门山士人的文学研究
        一、理学体贴与苏门山士人的诗文理念
        二、天理人伦与苏门山士人的诗文世界
第三章 学术史谱系中的苏门山士人及历代评述
    第一节 元明清学术史中苏门山士人的谱系
        一、元史类着作中的苏门山士人谱系
        二、明清理学史着作中的苏门山士人谱系
        三、明清浙东学人学术史着作中的苏门山士人谱系
    第二节 历代对苏门山士人群体的评述——以许衡为例
        一、文献传承视域下许衡身份的衍变
        二、理学渊源论中许衡学术的定位
        三、夷夏名节论中许衡地位的升降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7)刘因文艺思想研究 ——基于诗书画的综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刘因的学术渊源与理学思想
    1.1 家学与师承
    1.2 “全而通”的学术取向
    1.3 刘因的理学思想
        1.3.1 天理论
        1.3.2 气论
第二章 刘因的诗学思想及创作实践
    2.1 博采众长的诗歌理论主张
    2.2 对李、杜诗学的推崇和学习
        2.2.1 采李白豪放之诗风
        2.2.2 学杜甫沉郁哀伤之怀
    2.3 刘因对李贺诗风的学习实践
    2.4 宗陶、和陶及其新变
第三章 刘因的题画诗和书画理论
    3.1 别具一格的题画诗创作
        3.1.1 从题画诗中看刘因的儒者情怀
        3.1.2 刘因题画诗中的隐逸心态
        3.1.3 豪迈刚健与沉郁苍凉之美
    3.2 理学家与文人双重视角下的画学思想
        3.2.1 形神兼顾的绘画观
        3.2.2 以品格为主的画学评价标准
    3.3 崇尚复古的书学理论
第四章 刘因文艺思想综论
    4.1 道艺并重的文艺观
    4.2 多元继承的创作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许衡集》文献与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许衡研究概况
        二、许衡学术思想研究
        三、许衡作品的文学研究
        四、许衡作品的语言学研究
        五、研究评价
    第二节 研究缘由、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许衡与《许衡集》
    第一节 许衡简介
        一、许衡家世谱系
        二、许衡生平与籍贯墓葬等
    第二节 许衡着述的版本与流传
        一、许衡着述概貌
        二、许衡着述的版本与流传
第二章 《许衡集》词汇概貌
    第一节 《许衡集》词汇构成
        一、词
        二、成语
    第二节 《许衡集》词汇来源
        一、承继词语
        二、新生词语
        三、《许衡集》词汇状貌
    第三节 《许衡集》词汇特点与成因
        一、《许衡集》词汇特点
        二、《许衡集》词汇特点的成因
第三章 《许衡集》同义词与反义词
    第一节 同义词与《许衡集》同义词概况
        一、同义词的概念
        二、同义词的判定
        三、《许衡集》同义词概况
    第二节 《许衡集》同义词分析
        一、四库本同义词
        二、版本异文同义词
    第三节 反义词与《许衡集》反义词概况
        一、反义词的概念与判定
        二、《许衡集》反义词概况
    第四节 《许衡集》反义词分析
        一、名词性
        二、动词性
        三、形容词性
第四章 《许衡集》词汇个案考察
    第一节 “鉴视”的来源、发展与语义演变
        一、《许衡集》“鉴视”的意义
        二、“鉴视”的出现和发展
        三、“鉴视”的语义及演变
        四、“鉴视”的同义词
        五、小结
    第二节 “欺骗”义“哄”的历史来源与功能演变
        一、“哄”的“欺骗”义来源
        二、“欺骗”义“哄”的功能演变
        三、《许衡集》“欺骗”义词语
        四、小结
    第三节 量词“件”的结构形式及句法功能
        一、“数词+件”
        二、“指示代词+件”
        三、“件件”
        四、“一件件”
        五、小结
第五章 《许衡集》引文与异文词语考
    第一节 引文内容与原文相同
        一、整理本引文既未加引号也未注出处
        二、整理本引文或未加引号或未注出处
    第二节 引文内容与原文相异
        一、整理本引文既未加引号也未注出处
        二、整理本引文或未加引号或未注出处
    第三节 《许衡集》引文词语分析
        一、《许衡集》引文的词语变化
        二、《许衡集》引文词语变化原因
        三、鉴别引文引语的价值与作用
第六章 许衡诗歌版本异文考
    第一节 许衡诗歌版本
        一、元刻
        二、明刻
        三、清刻
    第二节 许衡诗歌异文
        一、文字异文
        二、词语异文
        三、诗句、诗题异文
第七章 许衡诗词语言特点与成因
    第一节 许衡诗词概貌
        一、许衡的诗词创作
        二、许衡诗词的收录
    第二节 许衡诗词语言的特点
        一、俗白质朴的字词
        二、重言叠字的格式
        三、平民化的叙事方式
    第三节 许衡诗词直白之风的成因
        一、语言因素
        二、文学因素
        三、思想因素
        四、个人因素
第八章 《大学直解》与《四书章句集注》《四书集注直解》词语比较
    第一节 三书词语比较的基础
        一、三书简介
        二、作品的代表性
        三、受众的相似性
        四、创作时间的明确性
        五、三书的承袭模仿
    第二节 三书异文词语比较
        一、不同音节词语替换
        二、同素异序词语替换
        三、白话词替换文言词
        四、新词替换旧语
        五、方言替换通语
        六、三书异文词语比较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元许衡《鲁斋遗书》(部分)
    附录二《许衡集》词汇音序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政治背叛者的记忆与自辩 ——以宋元际《牧庵集》等文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绪论
    一、问题旨趣
    二、文本材料
    三、研究综述
    四、技术路径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政治背叛者——个体概念到具体群属
    第二节 记忆塑造——自发记录到自觉建构
第二章 背景——“无奈”的乱世宿命
    第一节 地缘环境
    第二节 基层精英的政治参与
    第三节 国家体系的局部崩塌
    第四节 精英的自立与流动
第三章 过程——“无我”的“合理”行动
    第一节 话语模式:典型归类与综合复原
    第二节 话语矛盾:难圆其说的托辞
第四章 结果——“无私”地重建公共世界
    第一节 人伦秩序
    第二节 经济秩序
    第三节 政治秩序
    第四节 文化秩序
    第五节 教育秩序
第五章 价值观念——实用倾向与个人本位
    第一节 价值起点:文化缺口的再发掘
    第二节 价值中枢:“期于有用”
    第三节 价值归宿:“保民而王”到“位德一体”
第六章 “正统”观念——话语之场的学术政治与权威竞争
    第一节 “正统”与“一统”
    第二节 杨奂:王道与正统
    第三节 郝经:道与主
第七章 “忠节”观念——主流意识形态的改造与复归
    第一节 政治背叛话语的“忠节”转换
    第二节 “忠节”的转移兑付
    第三节 “忠节”的极端呈现:主奴隐喻
结语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10)许衡社会控制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意义
    1.2 学界研究现状
2 许衡的生平及学术经历
    2.1 许衡的生平及其时代背景
    2.2 许衡的学术经历
3 许衡社会控制思想的哲学基础
    3.1 “尽心知性”的心性论
    3.2 “直求本心”的认识论
    3.3 “内在自省”的变化气质论
4 许衡“修己安人”的社会内在控制思想
    4.1 “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养目标
    4.2 “穷理、正心、修己”的修养内容
    4.3 “明伦”的修养途径
5 许衡“致君泽民”的社会外在控制思想
    5.1 “推文治,行汉法”的政治控制思想
    5.2 “制民之产”的经济控制思想
    5.3 “遇变而通之”的“用夏变夷”的民族观
6 许衡社会控制思想的特点及其内在矛盾
    6.1 许衡社会控制思想的特点
    6.2 许衡社会控制思想的内在矛盾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元初北方理学流衍与士人遭际——以许衡、刘因比较研究为代表(论文参考文献)

  • [1]元代刘因隐居问题研究[D]. 郭亚芳. 山西大学, 2020(01)
  • [2]刘秉忠佚诗研究[D]. 胡国佐. 河北大学, 2020(08)
  • [3]元代理学思想研究[D]. 邓凌.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4]元代鲁斋学派研究[D]. 赵涌涛. 郑州大学, 2020(02)
  • [5]宋明理学视域下的唐宋派定位研究[D]. 孙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6]金末元初苏门山士人群体研究[D]. 马奥远.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7]刘因文艺思想研究 ——基于诗书画的综合考察[D]. 李欢. 山西大学, 2018(04)
  • [8]《许衡集》文献与词汇研究[D]. 邢怒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9]政治背叛者的记忆与自辩 ——以宋元际《牧庵集》等文本为中心[D]. 班瑞钧. 南京大学, 2017(10)
  • [10]许衡社会控制思想研究[D]. 田静雅. 重庆师范大学, 2016(10)

标签:;  ;  ;  ;  ;  

元初北方理学的传播与学者的相遇——以徐衡与刘寅比较研究为代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