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科普之旅——《自然发现之旅》手记

难忘的科普之旅——《自然发现之旅》手记

一、难忘科普之旅──“大自然探索之旅”手记(论文文献综述)

李革欣[1](2021)在《《新西兰旅游指南》汉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高心怡[2](2021)在《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贵州地质文学作为行业文学的一种,有其先天的行业题材优势,同时贵州地质文学又是盛开在贵州高原上的“杜鹃花”,地域特色是贵州地质文学独特的创作资源,“黔”与“地”的文化基因赋予了贵州地质文学丰富的审美内涵,使得贵州地质文学的创作始终保持着新鲜的活力。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杜鹃花》成为了贵州地质文学坚实的创作阵地,贵州地质文学的创作队伍日趋规模化,文学体裁渐趋完备,文学的活动日益丰富,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内容与表现手法也朝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异军突起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本文研究贵州地质文学,以贵州地质文学特征最明显的小说为中心,从小说叙事内涵以及小说叙事艺术等方面对贵州地质文学进行综合的研究,探寻贵州地质文学现象“持久不衰,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通过分析贵州地质文学的命名以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综述贵州地质文学已有的研究成果,阐明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首先通过对贵州地质文学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来探究各个时期贵州地质文学的显着特点,其次通过考察贵州地质文学的构建及其意义,探究贵州地质文学现象的具体内涵,对贵州地质文学的发展作出全景式的扫描。第二章主要是对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内涵进行的研究,分析贵州地质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探讨贵州地质小说题材与主题的独特性,展现贵州地质小说对行业题材写作的超越。第三章通过分析贵州地质小说的非虚构叙事、空间叙事、主旋律叙事以及对地质概念的诗意解构,探究贵州地质文学在叙事艺术上的开拓与创新。结语部分总结了贵州地质文学现象的内涵以及贵州地质文学总体的创作风貌,分析本文的研究局限,并对之后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张婷[3](2020)在《游客对于自然教育的认知与需求研究 ——以北京森林公园为例》文中提出随着自然教育的不断发展,游客对于自然教育的需求程度越发强烈。人们亲近自然,接触自然的愿望与日俱增。森林公园是城市近郊人们休闲游憩的主要场所,其中良好的自然环境带给人们身心的放松。故在森林公园中开展自然教育有着空间上的优势,且对其发展具有着较大的意义。本文以北京森林公园中的游客为研究对象,结合森林公园自然资源优势,探究游客对于在森林公园中开展自然教育的认知与需求。并通过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本题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的阅读对国内外自然教育及发展情况做了分析,对森林公园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总结。其次,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对于游客网络游记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以凝视的角度了解游客对于森林公园和自然教育的认知;分析发现其游客在对森林公园的凝视,主要集中于“森林公园,活动,线路,观赏,生态,锻炼”等,在对自然教育凝视,主要集中在“自然,拓展,孩子,活动,游览,设施,娱乐”等。其次,通过两个调查问卷研究游客对于自然教育的需求。问卷一是对游客到访森林公园的使用差异和对自然教育了解程度调查,以掌握其游客关注与需求的主要层面,运用SPSS24.0软件分析发现游客具有到森林公园花费时间短,游园频率高,在园中停留时间适中,出行方式多样的特点;在自然教育的了解程度方面,大多数游客对自然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并愿意参加相关活动,其参与目的主要为亲近自然、增长知识、健康生活。在对自然教育需求方面的调查中,设施需求主要为解说牌和指示牌、铺装道路;内容需求主要为森林音乐会等艺术类活动、登山等运动类活动、垂钓等农业类活动;在教学形式需求方面,以手工创作型、自然扮演型、五感观察型为主。问卷二的调查是基于Kano模型对游客自然教育需求层面进行分类与属性的划分,并引入Better-Worse系数绘制属性分析象限图,研究发现提供铺装道路等5个要素属于魅力需求,通过宣传册提供相关信息等6个要素属于期望需求,通过电视、新闻等途径提供相关信息等9个要素属于必备需求,通过科普图文展等途径提供相关信息等7个要素属于无差异需求,通过微信、微博等途径提供相关信息等11个要素属于混合需求。从以上研究可以得出,对于游客的期望需求和魅力需求而言,在森林公园中开展自然教育活动需增强和满足其游客对于相关要素的需求,可大大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喜欢程度。对于森林公园使用者游客而言一些必不可少的设施、活动内容等需要继续保持才能够维持其游客的喜欢程度,一旦相关要素缺失其游客满意度会明显下降。本文通过对森林公园游客自然教育需求的研究,对于未来森林公园的管理、规划可提供相关的指导性建议。首先在对森林公园进行规划时要兼顾现有的生态环境与游客的需求,正确对待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结关系;其次森林公园的管理要以游客的需求为依据,结合公园自身特色,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和吸引力;提供自然教育活动的场所和设施,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为森林公园自然教育的发展提供条件。

刘洋[4](2020)在《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文坛研究》文中认为伪满洲国文学研究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长足的进展,这种趋势在中国和日本学界尤其明显。作为一个复杂交叉的研究视域,无论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殖民统治者面目自居的日本,还是作为遭受日本帝国侵略,深陷苦难的中国,在对这段文学历史的回顾与审视时,都会面临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以及中日学者基于不同立场、史观所形成的显着分歧。其中,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研究作为伪满洲国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存在形式与影响,可以管窥当时的历史原貌,全面客观地展示日本帝国主义文化殖民、思想殖民的罪恶行径与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不屈不挠,以笔为剑的不朽抗争。本文旨在以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中的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梳理,呈现出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历史原貌,梳理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发展轨迹和特点,重点关注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文人群体,从而加深对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特点的理性认知,为学界剖析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提供另一个研究视角。对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研究,以哈尔滨文坛的历史流变为经,以作家群体的演变、重心的转移、文学杂志、文学社团和流亡关内的活动及文坛多元化构成为纬,深入挖掘了哈尔文坛和这一时代的关联,呈现伪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哈尔滨的文化殖民统治的研究视角。通过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作家作品原创意蕴的挖掘,详细地厘清这段时期的文学发展脉络,对以往的伪满时期相关文学研究进行补充,完善整个伪满洲国文学的研究体系。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缘起、研究内容、研究背景和问题、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等。本论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从伪满洲国初期的哈尔滨文坛的历史背景入手,以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左翼作家群体的生成背景,对代表了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主要成就的左翼爱国作家们,单独列出并加以评述,并概括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侵略与反侵略的文坛较量模式的特点。第二章论述了卢沟桥事变后日伪当局对哈尔滨实施的高压文化政策下,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文学存在方式,展现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抗联文艺活动的特色,在本章的后半部分,阐述了形成于1939年秋天的哈尔滨“大北风”作家群的文学活动与影响,并对这一时期依然继续战斗在哈尔滨文坛的关沫南、陈堤两位文学斗士的文学作品和创作生存方式加以论述。最后对伪满洲国初期在哈尔滨地区创办的一家私营地域性报纸《国际协报》的创刊背景、办报宗旨及历史价值进行综述。第三章论述了伪满洲国后期哈尔滨文坛实景,即从日伪当局公然把沦陷区文学殖民地化的这一政策层面探究日本帝国主义文化殖民政策的残酷性,以萧红小说创作为主线,对这一时期流亡至关内的哈尔滨作家群的文学创作活动加以概述。这一阶段哈尔滨流亡作家群体有其独特鲜明的文学理念,清晰可辨,但与此同时他们流亡异乡的心态也非常之复杂,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转变。第四章以日系文学和俄侨文学为主概述了伪满洲国时期多元化的哈尔滨文坛,日系文学方面首先以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颇具代表性的日文杂志《北窗》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这一日文文学杂志的真实面貌及殖民文学倾向,并对杂志《北窗》的主编竹内正一和伪满时期日本女性作家牛岛春子的文学传作进行了专题研讨。俄侨文学也是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探讨了其成因与发展,对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上颇具代表性的作家拜阔夫及其文学作品进行了阐述,并对这一时期哈尔滨俄侨杂志中极具人气,最受哈尔滨俄侨欢迎的杂志《边界》做了深入研究。结论部分结合伪满洲国文学的特殊性对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进行梳理总结,从现实意义的角度上来看,对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的还原这一时代的历史真相,全方位地揭示伪满洲国时期东北沦为殖民地的全貌,对日本帝国主义美化侵略、否定侵略的种种谬论予以驳斥。

张钰[5](2020)在《科学与社会视角下的气候传播策略研究 ——以中国气象局为个案》文中指出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我国已将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贡献了一条政府主导、全社会通力合作的中国路径,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引领者和示范者。在该路径中,“自上而下”的推动与“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能否形成合力是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合力的形成高度仰赖于气候传播取得实效。中国气象局是我国气候传播的核心行动者,本文以之为研究对象,试对我国气候传播行动能力展开评析,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寻求策略。研究主要采取个案研究方法,并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基本阐释框架,同时辅以深度访谈和比较研究等方法。从科学与社会视角出发进行审视,本文发现气候问题的特殊性使得气候传播困难重重,急需寻求破解之道。气候问题所具有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已然构成了促进公众理解的重大障碍,非但如此,当气候治理成为当务之急,气候传播的目标从追求公众理解转为唤起公众协同参与,难度进一步提升。气候变化与治理中蕴含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律、伦理等相关问题叠加涌现,其中相当部分与公众或个体利益攸关,面临着责任与权益、参与行动与改变既有生活方式等多元冲突的公众将更加难以被说服。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框架可见,中国气象局同时扮演着政府机关和科研机构的双重角色,还拥有报纸、电视台、网站以及其他新媒体矩阵等专业媒体下属机构,承担着丰富的功能,并置身于高度复杂的行动者网络之中,与其他行动主体之间互动频密。本文通过研究中国气象局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机制,提出创新气候传播协同机制,提升行动者网络整体效能;秉持“恕”的心态,消解“交流的无奈”;强化IP运营,提升品牌综合影响力等建议,期冀对其探索更加高效融通的传播机制,提升我国气候传播综合效能有所启示。

朱厢炜[6](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宋雅[7](2020)在《竹久梦二绘画作品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观整个日本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虽说江户时期是不可否认的高峰,但在江户时期之后的明治、大正、昭和时期也将这种高度延续了下去。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竹久梦二就是横跨了日本明治、大正时期的艺术家。竹久梦二从未经过专业的美术教育,这也使他的绘画风格没有界限和约束,他在日本传统浮世绘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东西方绘画元素的融合,形成了他独具一格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也是本文着重要研究的方向。本文第一章着重从梦二生活的大时代和小环境入手,分析影响梦二绘画风格的客观因素;第二章和第三章则从梦二流传于世的绘画作品入手,分析其绘画内容和表现手法的特征,即从内容和形式来分别进行分析;第四章则着重探究梦二绘画作品背后所蕴藏的作者的精神价值取向;第五章重点分析梦二的绘画作品对后世的影响,以最为大众熟知的“子恺漫画”为例,探究丰子恺的漫画中对梦二绘画风格和元素的借鉴和变通,也从另一个角度来探究二人艺术特征的生成。

陈崇正[8](2020)在《美人城手记》文中认为在人工智能得到充分发展之际,一座城堡被寄托了人类"永生"的梦想:将人脑切割下来保存在安乐桶中,并匹配智能肉体,改造为后人类。其时人类在权力争斗中制造了一个机器脑"石敢当",它学习人类的情感模式并得到完全升级,从而爆发了以消灭人类为目的的机器人战争……这是一部糅合了志怪、悬疑、科幻等多种类型文学手法的小说,在强劲的想象中书写人类需共同面对的生死问题,展示了现在和未来几代人的精神图景。

刘琳婕[9](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刘秀珍[10](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二、难忘科普之旅──“大自然探索之旅”手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难忘科普之旅──“大自然探索之旅”手记(论文提纲范文)

(2)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异军突起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
    第一节 贵州地质文学的阶段分期
    第二节 贵州地质文学的构建及其意义
第二章 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内涵
    第一节 人文关怀下的人物形象
    第二节 单一的地质题材取向
    第三节 多元化的主题表达
第三章 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坚守与超越
    第二节 营造独特的文学空间
    第三节 行业性与文学性的兼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新世纪以前贵州地质小说主要作品目录
附录2 新世纪贵州地质小说主要作品目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游客对于自然教育的认知与需求研究 ——以北京森林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研究对象
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2.1 自然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2.1.1 相关概念解释
        2.1.2 自然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旅游凝视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Kano模型
        2.3.1 Kano模型基本原理
        2.3.2 Kano模型质量属性的分类
        2.3.3 Kano模型的应用步骤
    2.4 森林公园
        2.4.1 森林公园的概念
        2.4.2 森林公园的功能
        2.4.3 森林公园国内外研究现状
    2.5 小结
3 游客凝视视角下的森林公园评价内容分析
    3.1 网络文本视角下的游客凝视
        3.1.1 高频特征词汇分析
        3.1.2 语义网络分析图的生成
        3.1.3 凝视内容的类目划分与整理
    3.2 游客凝视下森林公园分析认知评价
        3.2.1 形象认知
        3.2.2 环境氛围认知
        3.2.3 基础设施认知
        3.2.4 服务认知
        3.2.5 活动认知
        3.2.6 情感分析
    3.3 小结
4 森林公园自然教育功能需求识别分析
    4.1 研究过程
        4.1.1 研究方法
        4.1.2 问卷设计
        4.1.3 问卷发放与回收
    4.2 样本特征及行为分析
        4.2.1 受访者人口统计特征
        4.2.2 行为分析
    4.3 森林公园自然教育功能需求分析
        4.3.1 .游客对自然教育的了解程度
        4.3.2 游客对于自然教育的接触和参与程度
        4.3.3 游客参与自然教育的目的
    4.4 森林公园自然教育功能需求的相关分析
        4.4.1 游客对设施的需求
        4.4.2 游客对参与时间和参与费用需求
        4.4.3 游客对自然教育活动内容需求
        4.4.4 游客对自然教育活动形式需求
        4.4.5 游客对自然教育工作人员需求
        4.4.6 游客对五感的需求
    4.5 游客不愿意参加自然教育活动的原因
    4.6 游客对精神身体健康需求
    4.7 小结
5 基于Kano模型的游客自然教育需求识别
    5.1 Kano问卷题目的确定
        5.1.1 Kano问卷的设计
        5.1.2 初步问卷的结果分析
    5.2 Kano问卷结果的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5.2.1 Kano问卷结果的信度分析
        5.2.2 Kano问卷结果的效度分析
    5.3 Kano问卷结果的相关数据分析
    5.4 量表数据分析
        5.4.1 Kano类型分析
        5.4.2 混合类分析
        5.4.3 Better-Worse系数分析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0 研究结论
        6.0.1 游客对森林公园认知的凝视
        6.0.2 游客出行特征与自然教育需求
    6.1 .游客对森林公园开展自然教育的需求属性分析
    6.2 北京森林公园管理启示
    6.3 创新点
    6.4 不足之处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游客自然教育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B 游客自然教育需求程度及满意度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文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 先行研究概况
        (一) 中国国内研究概况
        (二) 日本方面研究概况
    三、 本文研究方法及结构
第一章 伪满洲国初期的哈尔滨文坛(1932-1936)
    第一节 哈尔滨文坛的特殊面貌
        一、 革命文艺的传播者金剑啸
        二、 三郎萧军的烽火人生
        三、 命定独行的萧红
        四、 左翼文学的骁将罗烽
        五、 松花江畔的文学才女白朗
        六、 革命文学家舒群
    第二节 反侵略主题文学阵营的形成
        一、 反侵略模式的斗争与牺牲
        二、 反满抗日文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伪满洲国中期的哈尔滨文坛(1937-1941)
    第一节 白色恐怖下的哈尔滨文坛
        一、 日伪当局对哈尔滨文坛的全面垄断
        二、 殖民文化政策下服务时局的附逆与高压下的沉默反抗
    第二节 黑暗中的星火--抗联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
        一、 “松柏后凋”的哈尔滨诗歌文艺
        二、 向往光明的哈尔滨抗联作家李兆麟
    第三节 文化荒漠中的“大北风作家群”
        一、 “一位斯文的抗日战士”关沫南
        二、 黑土地上的文学硬汉陈堤
    第四节 风雨飘摇中的《国际协报》
        一、 《国际协报》的创刊背景
        二、 特殊时代的印记
第三章 伪满洲国后期的哈尔滨文坛(1941-1945)
    第一节 日伪当局高压殖民政策的垂死挣扎
        一、 《艺文指导要纲》的产生背景
        二、 日本殖民文化政策的日益残酷
    第二节 流亡关内的哈尔滨作家的文学活动
        一、 “流亡文学”生命力的张扬及文化属性
        二、 哈尔滨籍流亡作家萧红小说创作的顶峰
第四章 伪满洲国时期多元化的哈尔滨文坛
    第一节 伪满时期哈尔滨的日系文学—以杂志《北窗》~①为例
        一、 《北窗》创刊的时代背景
        二、 异文化研究的热潮
        三、 “开拓文学”的兴盛
    第二节 牛岛春子“北满”时期的文学创作
        一、 牛岛春子的创作历程
        二、 牛岛春子“北满”时期的文学创作——以《祝廉天》为中心
    第三节 哈尔滨文坛时期的竹内正一
        一、 《北窗》的编辑生涯
        二、 竹内正一的文学宿命
        三、 竹内作品中的社会批判
    第四节 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的俄侨文学
        一、 哈尔滨俄侨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 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俄侨作家—拜阔夫
        三、 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俄侨文学报刊杂志—以《边界》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大事记(1931——1945)
附录 二:伪满洲国时期影响哈尔滨文坛主要人物生平简介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科学与社会视角下的气候传播策略研究 ——以中国气象局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
        二、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领导者和示范者
        三、公众对气候变化议题处于“高风险低认知”的状况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气候传播研究
        二、国外气候传播研究
        三、中国气象局的气候传播研究
        四、文献分析
    第三节 理论来源与基本概念
        一、科学与社会理论
        二、行动者网络理论
    第四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气象局在我国气候传播中的角色与功能
    第一节 行政管理部门与专业科研机构的双重角色
        一、中国气象局是国家气象行政管理部门
        二、中国气象局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支持
    第二节 承担气候传播行动者网络的核心行动者功能
        一、具有政府背景的研究机构,发挥官方智库作用
        二、参与和推动科学共同体的专业交流
        三、统筹协调其他行动主体的气候传播
        四、小结
第二章 中国气象局的气候传播实践与作为核心行动者意识的提升
    第一节 气候传播实践基本格局及其发展
        一、媒介形态发展
        二、全媒体矩阵格局
        三、借力明星效应开展科普宣传、强化气象传媒IP化运营
    第二节 科学与社会视角下公众主体意识的提升与气候传播面临的挑战
        一、从科学普及到公众参与科学,公众主体意识不断高涨
        二、气候传播科学对话面临挑战
    第三节 作为核心行动者意识的提升与公众参与气候传播模式的构建
        一、第一阶段(2010 年-2012 年)
        二、第二阶段(2012 年-2015 年)
        三、第三阶段(2015 年-2017 年)
        四、第四阶段(2018 年至今)
        五、小结
第三章 作为核心行动者的中国气象局气候传播行动能力评估
    第一节 中国气象局创新气候传播行动者网络协作的实际探索
        一、中国气候传播中的“行动者”与“异质性网络”
        二、气候传播的“转译”:从参与主体到赋能主体
    第二节 与气候传播网络中重要非人类行动者的互动
        一、建立政策制度过程中的行为分析
        二、新媒体技术构建新的交流环境
    第三节 气候传播行动者网络协作的现存问题与治理挑战
        一、气候传播行动者网络的发展概况
        二、气候传播行动者网络的挑战分析
第四章 中国气象局赋能我国气候传播网络行动力的创新路径
    第一节 创新气候传播协同机制,提升行动者网络整体效能
        一、发挥核心行动者功能,改革传统协作机制
        二、激发企业与新媒体技术行动效能,提升行动者网络创新能力
        三、基于科学与社会视角,鼓励公众成为新的关键行动者
    第二节 秉持“恕”的心态,消解“交流的无奈”
        一、气候正义视角下交流的无奈
        二、在“己所不欲”和“己之所欲”之间寻求平衡
        三、优化话语方式 创新传播策略
    第三节 强化IP运营,提升品牌综合影响力
        一、内容生产IP化,提升中国气象局品牌价值
        二、以优质IP引领整合塑造中国气候传播行动者网络品牌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附件

(6)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建筑历程层面
        1.3.2 地域建筑层面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1.4 国内研究现状
        1.4.1 建筑历程层面
        1.4.2 地域建筑层面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1.6 主要概念界定
        1.6.1 界定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1.7.2 阅读建议
2 建设背景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2.3 本章小结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3.1 我们为何建造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3.1.3 讨论:兴建设想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3.4 本章小结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3 讨论:后续进展
    4.3 本章小结
5 建筑创作回响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1.3 讨论:媒体关注
    5.2 大众的声音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5.4 获奖情况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5.5 本章小结
6 建筑评析
    6.1 建筑策划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6.2 建筑后评估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6.3 建筑设计竞赛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6.4 建筑设计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6.4.3 建筑设计师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6.5 建筑伦理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7)竹久梦二绘画作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背景及目的
    2.论文选题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
    4.研究方法
第一章 影响竹久梦二绘画风格的因素
    1.1 时代因素的推动
    1.2 传统文化的借鉴
        1.2.1 日本传统艺术
        1.2.2 中国传统绘画
        1.2.3 西方传统绘画
    1.3 个人性格的体现
    1.4 生平际遇的影响
        1.4.1 童年——冈山、神户时期(1884-1901)
        1.4.2 青年——早稻田时期(1901-1916)
        1.4.3 中年——京都时期(1916-1931)
        1.4.4 晚年——外欧时期(1931-1934)
第二章 竹久梦二绘画的题材及表现内容特征
    2.1 梦二绘画的题材
        2.1.1 以人物为题材
        2.1.2 以景物为题材
    2.2 梦二绘画中的人物特征
        2.2.1 人物服饰特征——纹样繁多
        2.2.2 人物体态特征——娇小柔弱
        2.2.3 人物神态特征——忧郁温柔
    2.3 梦二绘画中的景物特征
        2.3.1 对山丘的偏爱
        2.3.2 季节性暗示
        2.3.3 极具装饰意味
第三章 竹久梦二绘画表现手法特征
    3.1 色彩搭配——多样不失和谐
    3.2 线条勾勒——随性而不随意
    3.3 构图方式——空间感十足
    3.4 “画题”妙用——言简意不赅
第四章 竹久梦二绘画的内在精神
    4.1 诗画合一的文人画精神
    4.2 不断超脱的“出世”观念
    4.3 对世间万物的终极关怀
    4.4 幻想与现实间的迷失
    4.5 以悲为美的“物哀”情怀
第五章 竹久梦二绘画对后世的影响——以“子恺漫画”为例
    5.1 绘画题材的模拟
    5.2 绘画手法的借鉴
    5.3 美学思想的继承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8)美人城手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1.陈星光:我有点兴味索然
    2.关立夏:他们复活了鲁迅
    3.陈星光:有一些悲伤是无形的
    4.关立夏:缝隙里突然长出花来
第二章
    1.关立夏:像一条受伤的鱼
    2.陈星光:真实与虚幻的分界点
    3.关立夏:我想抱着她哭一会儿
    4.陈星光:那就是上帝洗牌了
    5.关立夏:脚下的路在重复和延伸
第三章
    1.钟小界: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2.陈星光:第101号游戏档案
    3.关立夏:第101号游戏档案
    4.钟小界:美人城是唯一的主角
    5.陈星光:第2364号游戏档案
    6.关立夏:第2364号游戏档案
    7.钟小界:穷人如何自救
第四章
    1.陈星空:我不是一个孩子
    2.陈达瓦:我不是个好孩子
    3.钟小界:真正的灾难是丢了钥匙
    4.陈星空:确保记忆不要走形
    5.钟小界:这是历史的倒退
    6.陈达瓦:外面就要战争了
    7.陈星光:第33021号游戏档案
    8.关立夏:第33021号游戏档案
    9.陈星空:人类文明的布道者
第五章
    1.钟小界:美人城会变成臭虫城
    2.关立秋:不用再为结巴而羞愧
    3.陈星光:第6303695号游戏档案
    4.关立夏:第6303695号游戏档案
    5.陈达瓦:我们无法战胜厌倦
    6.关立秋:我从来都很快
    7.陈星空:像种子一样在某处发芽

(9)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四、难忘科普之旅──“大自然探索之旅”手记(论文参考文献)

  • [1]《新西兰旅游指南》汉译实践报告[D]. 李革欣.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
  • [2]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D]. 高心怡.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3]游客对于自然教育的认知与需求研究 ——以北京森林公园为例[D]. 张婷.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文坛研究[D]. 刘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科学与社会视角下的气候传播策略研究 ——以中国气象局为个案[D]. 张钰. 青岛大学, 2020(02)
  • [6]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竹久梦二绘画作品特征研究[D]. 宋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8]美人城手记[J]. 陈崇正. 江南, 2020(02)
  • [9]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10]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难忘的科普之旅——《自然发现之旅》手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