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京剧台词应该改进

传统京剧台词应该改进

一、传统京剧戏词应当改善(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鹏[1](2021)在《东路哈哈腔的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路哈哈腔,又称“东调哈哈腔”,是哈哈腔三大支系中的原初母系。它形成于明末清初,跨区域流传于衔接冀鲁两省的冀东南-鲁西北地区,是融合清初“东柳”与“西梆”两大声腔特点的北方民间艺术,几百年来一直深受流传区域内民众的欢迎与喜爱。东路哈哈腔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与艺术资源,反映当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审美文化研究价值。但由于时代变迁,人们的生活与娱乐方式发生巨变,东路哈哈腔正显现出不容乐观的生存状况。政策引导、经济补助、行政干预等手段虽然可以在短时期内起到缓解作用,但却很难做到能长久地维持其生命。在诸多措施不见明显成效的情况下,对东路哈哈腔开展一种基于学术层面的“抢救”,即进行审美文化内涵研究,应是当前很必要的一个现实选择。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跨区域生长的东路哈哈腔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深入探讨,往往围绕某一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哈哈腔进行研究,或者将其作为哈哈腔整体中的一部分而停留于纯艺术的概要论述,致使我们很难触及到它的真实面目,从而不能很好地为剧种保护与研究起到有力支撑。为此,本文将以问题研究为导向,在“文化区域”视域下对东路哈哈腔进行独立而系统的审美文化内涵研究,即以田野调查和文献记载为依据,结合民族音乐学、文化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的学术积累,梳理东路哈哈腔的形成与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其艺术特质、审美内涵、剧种本体、审美价值与文化属性,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向整体呈现这门艺术的发展全景。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现状与综述、研究思路与创新点。此部分着重阐述了东路哈哈腔现实生存状况,以及对其开展审美文化内涵研究的必要性;在综合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拟定从“文化区域”、文化生态以及审美文化学统摄下的多学科交叉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运用历史演绎与逻辑分析相结合、整体研究与比较研究互补、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考证相统一的方法,在东路哈哈腔的形成与发展、艺术特质、审美内涵解析、审美规律探寻等方面取得新发现、提出新见解。第一章是东路哈哈腔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论文从地理文化生态、源流与生成、支系划分与东路哈哈腔的传播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与梳理了东路哈哈腔的形成与发展。在地理文化生态方面,当地地势平坦、地理位置重要、水陆交通发达;悠久的民俗活动和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使该地区形成多样与多元的文化艺术生态;当地在明末清初就已出现诸多初具戏曲形态的民间表演艺术,从而使这一区域形成浓郁的戏曲文化氛围。在剧种起源与生成方面,论文提出哈哈腔最早以俗曲形态从十七世纪中叶生发,艺人所说其存在“三百年历史”的提法并不是它成为剧种的起始时间;指出哈哈腔有多重艺术源头,而不是从某一单独源头生发;认为将剧种发源地表述为沧州运东地区更贴近;第一次完整地回溯了哈哈腔的生成与发展过程。在流派划分与东路哈哈腔的传播方面,论文认为东路哈哈腔是三路支系中的原初母系;东路哈哈腔在鲁西北的流传呈现阶梯式和多样化的传播特点。第二章是东路哈哈腔的艺术特质。论文从语言、唱腔、音乐、剧目和表演五个方面对东路哈哈腔的艺术特质进行了全面论述。在语言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语言通俗而诙谐,具体表现为独特的声调与音韵、规整且直白的唱词以及大量运用的俏皮俚语。在唱腔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唱腔质朴自然,其旋律具有浓郁的地域属性,行进时稳中求变;板式结构组织有序。相对于西路,东路哈哈腔保留了冀东南-鲁西北地区民歌的粗犷舒展、平稳流畅,带有更多来自生活的直爽性格。在音乐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音乐给人以灵动自由之感,其过门音乐以灵活多变的曲调为唱腔起到引导与桥梁的作用;伴奏曲牌和锣鼓经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文武场各有侧重,在吹拉敲打间烘托着唱腔,渲染着舞台氛围,它们在突出人物冲突与情感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剧目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剧目具有典型的平民品格,它的对子戏短小精悍,生活气息浓厚;草台戏主要演民间历史故事、传奇小说,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形象富有个性,彰显出强烈的民间气质;台本戏具有超出以往的故事长度、人物数量、行当角色和排场规模,虽然达到至臻成熟的水平,但始终不失平民本色;建国后的新编戏在艺术精神和思想上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现代戏则较为新颖地反映了新时代的生活特点。在表演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表演笃实率真,它注重逼真细腻的生活化动作;偏好风逗乐的表演手段;运用多种舞姿身段和特殊技巧;擅长夸张性的舞台表演风格。第三章是东路哈哈腔的审美解析。在全面论述东路哈哈腔艺术特质的基础上,论文从艺术题旨、叙事模式、人物形象、人文价值理念四个角度出发,结合历史背景和人文传统,对其审美内涵进行深入解读与分析。在艺术题旨上,东路哈哈腔用幽默逗乐调节底层生活;歌唱坚贞不渝的男女爱情;高扬忠孝节义的是非观念,充满了日常生活化的特点。在叙事模式上,东路哈哈腔的叙事平中见奇,呈现为归于“团圆”的串珠叙事结构、“背道而驰”的情节冲突,“少”而不“弱”的悬念设置以及“悲”而不“伤”的审美基调。在人物形象上,东路哈哈腔贴近百姓生活塑造人物;将角色放置于“二元相对”模式下进行刻画;通过“以事见人”的讲述方式展现人物,从而使其戏中人物充满个性魅力。在人文价值理念上,东路哈哈腔以“广乐成教”为宗旨,秉承“俗而不庸”的审美取向;以“明志”观照人生;崇尚“中和”的价值理念;讲求有裨风化的劝惩之道。第四章是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及创生机制。论文以剖析研究的方式深入剧种内部,分析了东路哈哈腔的声腔、剧种本体和其创生机制。在声腔上,认为东路哈哈腔声腔本质上是一种从“东柳”向“西梆”的过渡与衍变,其成因在于:柳子腔曲牌板腔化为这种衍变发展提供了前提基础;诗赞体上下句为它借鉴吸收梆子剧目搭建了可以跨越的桥梁;京杭运河是剧种产生并发生变化的外在客观条件。在剧种本体结构上,认为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呈现为一种逐级向外递增的圈层嫡存结构,每一层级都是在上一层级基础上的发展或衍变,而不是推翻或取代;在圈层结构层级数增加过程中,它们逐渐体现出统一的外在定势、题材取向、声腔风格等剧种本体特征,使剧种本体得以构建;这一结构清晰地揭示了东路哈哈腔等地方小剧种的成长模式和嫡存方式。在剧种创生机制上,认为东路哈哈腔具有顽强的自我创生机制,具体体现在:艺人的二次创造、“戏仿”策略和观演互动等。第五章是东路哈哈腔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属性。论文从审美价值和文化属性两个方向探讨东路哈哈腔的文化份量。在审美价值方面,论文认为东路哈哈腔有自己的审美体系,不仅包括具体文化现象中蕴含的艺术特质、审美内涵,剧种审美规律,也包括当地社会赋予它的民间情感。它是当地社会共同“人类情感”的集中体现,是其艺术价值的持久性所在;东路哈哈腔还是当地民众源自内心、纯粹天性的自然表达,它使百姓朴素的生活呈现出人文的美丽和有益于社会稳定发展的积极意义;东路哈哈腔在当代则是人们实现文化认同的精神符号。在文化属性方面,论文认为东路哈哈腔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文化;它审美的深层向度是指向人性;古典格调应是其在当代审美文化中的主要品格。结语对全文进行系统总结与提升。在正文对东路哈哈腔论述与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地方小剧种的整体性、艺术魅力、审美文化内涵以及如何实现其当代价值等问题作进一步阐述与总结。

胡铭帅[2](2020)在《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研究》文中认为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是一所由旧式科班向新式戏曲教育过渡的戏曲学校,在中国戏曲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京剧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对戏曲教学的现代化探索,颇具现实意义。文章细致梳理了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十年的办学史与演出史。首先,戏校共经历焦菊隐、金仲荪两任校长,他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戏曲改良意识,并在改良革新宗旨的指导下,逐步探索确立了戏校的教育方法,在组织架构、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剧本改编和创作、舞台实践、社会影响等方面做出了创新。其次,是对其演出史的梳理,戏校的演出也是教学的一部分,“教演结合”是传统科班一以贯之的做法,而戏校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对传统戏的教学,戏校会聘请名师,以至学生能得到实授,学生们拥有大量的日常实习演出,并在演出中夯实基础、加快成才。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创办于1930年,直至1940年解散,十年间,中华戏校出人出戏、成才高效,堪称戏曲教育的成功范例,为当代如何能够更有效地开展戏曲人才教育提供了借鉴与分析意义的范本,其成功经验值得深入系统的梳理、总结。

田金玮[3](2020)在《陈素真唱腔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豫剧祥符调孕育于宋以降的政治、文化中心河南开封,其历史渊源悠久,由明末清初时“异军突起”的地方剧种梆子腔发展至今已逾三百年,此间名伶辈出,人才荟萃,经过大批演员的实践形成了渐趋成熟的艺术风格、旋律走向、唱法和表演程式。18、19世纪之交,经由“蒋门”和“许门”两大班社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祥符调艺人。后经历水患,“蒋门”流散,艺徒分散在省内各地及鲁西南、苏皖交界办班教戏。故学界有豫剧其他三大流派(豫东调、豫西调、沙河调)皆源自于祥符调一说。起初由于旧社会封建礼教的制约,限制十二岁以上的女性上台表演,祥符调经历了很长一段以男性舞台角色和男旦(外八角)的表演为主的时期。20世纪二十年代左右,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一批优秀的祥符调女艺人率先冲破禁锢走上舞台,开启了以“内八角”为主的新时期。祥符调也逐渐脱胎换骨,由这批优秀的女艺人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革,焕发出新的生机,以河南开封为中心发展出鼎盛之势。陈素真则是首批祥符调女艺人中的佼佼者,更与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通力合作,打开了祥符调发展新局面,揭开了现代豫剧发展的大幕。陈素真生于梨园内,长在戏台旁,授业恩师是被称为豫剧界“通天教主”的孙延德老先生,虽具有得天独厚的成长环境、艺术资源,及因热爱而勤奋、因勤奋而“天赋异禀”,但其并不出众的嗓音条件和宁折不弯的性格却使得她的艺术生涯跌宕起伏。由于种种原因,她在现今社会不是最具有广泛知名度的戏曲艺术家,但其在戏曲上的改革和成就是戏曲界的前辈、同仁都有目共睹且十分敬重的——她冲破封建禁锢作为首批坤角登台演出,凭着对戏曲演唱的热爱和钻研,为传统剧目创制新腔,创新板式连接方式,改良化妆技术,创造出独特的舞台表演程式;她与同时期的女演员司凤英、马双枝、田岫玲等齐力打造出祥符调旦角唱腔;她创造出的唱腔被誉为祥符调“正统”;她承前启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遗余力地尝试改革和创新;她与樊粹庭在艺术上珠联璧合,创作出《凌云志》、《义烈风》、《三拂袖》等极具时代意义的数十部新戏;她在经历坎坷,嗓音完全失润之后,仍发挥余热奔走教戏,培养出关灵凤、吴秀波、牛淑贤等一批优秀的戏曲名角。她所创立的陈派艺术虽极具其个人风格,但却形成了当时坤旦“无腔不陈”的局面,时至今日仍活跃在当今戏曲舞台上,深受观众的喜爱和追捧。本文尽量避免以往硕士论文中对于陈派艺术研究停留在舞台表演上,而对其唱腔仅仅进行文字描述、或仅有少数本体研究的现象,着重从其唱腔音乐本体入手,运用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和音乐形态学分析方法,通过对曲谱的对比研究、对陈素真经典唱段的剖析,探究陈素真的创腔规律,揭示造就其演唱中所存在的审美特性的深层原因。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陈素真的唱腔放置在1930年代左右豫剧的发展环境下进行观照;从音乐本体出发,揭示出陈素真唱腔能够自成一派的原因在于对豫剧祥符调传统唱腔的继承,和对其他艺术种类、其他流派唱腔、同时期其他艺人唱腔的大胆借鉴;运用传统音乐结构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陈素真唱腔中的个人特色腔音、腔音列和常用腔韵。

张宗建[4](2020)在《鲁西南地方戏曲影响下的戏曲民俗版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戏曲和民俗版画是中国传统民众生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了诸多的文化交融与碰撞,多地的民俗版画生产中便出现了大量表现戏曲故事的画面,这种作品则多被称为“戏曲民俗版画”。作为一种将戏曲文化与木刻版印相结合的民间艺术,自明代出现萌芽以来,经过清代的发展,逐渐成为极受民众欢迎的民间美术形式之一。鲁西南地区自宋元以来便是戏曲文化的繁盛之地,当地戏曲剧种、剧目众多,戏曲表演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由此,地方戏曲自然地进入民间木刻版画艺人的视野,进而创造出大量表现戏曲内容的民俗图像。不过,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鲁西南地区所生产的此类戏曲图像,并非为年节期间装点家居使用,而是具有明确的实用性与生活性特征。无论生产还是使用,都跨越了“年”的阈限性质,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这也使本文的研究对象具有了文化功能上的特殊性。因此,本文使用“民俗版画”的概念视野,将其定义为“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并通过对鲁西南地区地域文化生态与地方历史的梳理,还原鲁西南民俗版画的生存语境,进而对其中戏曲题材的出现与兴盛加以诠释。同时,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在前人的学术研究中关注较少,仅有的研究也多围绕该地最具代表性的书本子民俗版画展开,很难完整的呈现这一民间艺术的完整面貌,这也使本研究具有了学术意义的稀缺性。笔者通过对近50个民俗版画作坊的田野考察及相关艺人、知情者的口述访谈,获取了大量珍贵的图像与口述资料。基于这些资料的充分利用,本文将尽可能的复原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在历史上的空间分布与时间跨度,并重述它在中国民俗版画史中的重要位置,进而对这一被学界忽视的民俗版画产地进行学术补白。另外,本研究主要从“文化融合”“文化区”“文化时空交流”等研究视野着手,探析地方戏曲文化与文化融合现象对民俗版画生产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指出鲁西南地区作为诸多民俗版画产区的地理交界处,所生产的一般类别民俗版画都具有明显的多地文化融合样态,而地方戏曲则为鲁西南民俗版画的生产带来了关键的文化元素,在此显示出一种特殊的风貌。即其不光接受了邻近区域民俗版画的制作技艺,同时融汇整合了鲁西南地域内的重要民间文化事项——地方戏曲,从而产生出风格独具的艺术特色。两者共同构筑了民俗版画的共性与个性特征,成为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得以存续的重要前提。可以说,鲁西南地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与区域内特定的民俗生活样态,使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产生与存续既是必然,亦显偶然。邻近地区众多民俗版画产地的存在使该地出现木刻印刷技艺成为必然,这种必然凸显了民间文化的交流与扩散行为。而将戏曲故事作为最主要的表现对象,并将其融入民众日常的生活用品中,更是区域内不同文化事项间互为融合的偶然。那么,从空间与时间的双重角度考量,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这一研究对象的产生与发展,便充分反映出民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特性,成为解释民间文化自发交融整合现象的重要案例。这也正是本文选取该文化事项作为研究对象的重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通过文化的时空交流与融合所构建的“生活空间”与“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文化区”的概念,进一步解释鲁西南地方戏曲、戏曲民俗版画以及鲁西南民众生活间的关联与互通,并呈现出其在当地文化生态链形成中的重要意义。将“文化区”“文化融合”等概念引入该研究不仅能够对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独特性与区域性加以阐释,同时也使本研究具有了更为深远的研究意义,进而对当下各类民间美术乃至民间文化事项文化类型划分、产地区域分类的科学性提供学术借鉴。最终以此重释文化融合、文化交流、文化秩序、文化生态链等元素对民间文化事项发展兴衰的重要影响。

张博[5](2020)在《面向京剧剧本的文本可视化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之一,而京剧剧本则是京剧艺术在文本领域留下的瑰宝。此外,在数据量爆发的当下,数据可视化技术作为高效传达信息的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利用文本可视化以及其他可视化技术将大量的京剧剧本进行可视化处理,帮助受众了解京剧剧本在不同分类下的分布情况以及提供京剧剧本的剧本结构和情节起伏变化,方便用户多角度了解京剧剧本。具体完成以下几点内容:1.对文本可视化技术和常见数据可视化技术做了详细分析,并且对常见技术方案的布局算法和数据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此外,还对同一类数据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其优缺点。最后,结合数据可视化流程模型与文本可视化基本框架,提出了京剧剧本文本可视化研究流程。2.从文本数据转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可视化要素特征分析的方法,并对剧本数据涉及到的领域知识进行梳理与研究,分析其可视化要素特征。3.通过前期调研得出潜在可视化需求,并结合京剧剧本数据针对性地设计出了概览图、指纹图和情节图三种京剧剧本可视化方案,给出了剧本数据量化方法以及可视化图表的详尽算法生成流程。在此基础上,依次完成了数据爬虫处理与存储、后台开发、前端界面实现三部分任务,将以上图表整合进京剧剧本文本可视化系统。最后,本文邀请若干名评测人员开展的启发式评估实验表明该系统具备良好的界面可用性,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课题围绕京剧剧本开展了较为综合的研究与实践。最终的可视化系统既可以帮助受众快速了解京剧剧本的状况,也提供了对剧本的筛选和简要的情节和结构分析功能,是京剧传播的一种新形式,也是文本可视化技术在京剧领域的探索性尝试。

孙晓东[6](2019)在《京剧“隋唐”故事戏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京剧“隋唐”故事戏为研究对象,从一纵一横两个方向展开论述。纵向研究对“隋唐”故事的跨文体演变进行梳理,将京剧之前的“隋唐”故事在不同文体中的发展作深入的考述,作为京剧“隋唐”故事戏研究的参照背景。横向研究解决研究综述中提出的目前京剧“隋唐”故事戏演剧中存在问题,力求将京剧“隋唐”故事戏的具体研究推向深入。第1章绪论部分,对目前京剧“隋唐”故事戏的研究状况予以综述,从剧目、表演、剧本三个方面综述学界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即在剧目研究中对剧目来源与嬗变的研究比较薄弱,在表演研究中应加强对京剧“隋唐”故事戏的整体研究以及对代表剧目的艺术价值评价,在剧本研究中对京剧“隋唐”故事戏剧本改编、演变及文学价值的研究还不够充分。第2章则纵向梳理“隋唐”故事的跨文体演变,将京剧之前的“隋唐”故事在不同文体中的发展作深入的考述,在为京剧“隋唐”故事戏研究的参照背景的同时,亦与京剧“隋唐”故事戏一同构成“隋唐”故事发展的整体脉络,从而便于余论中探讨京剧“隋唐”故事戏的整体内涵与价值。第3章为剧目研究。首先将京剧“隋唐”故事戏现存剧目作梳理和分类,按照题材、行当和主角身份分别分类,从而得出京剧“隋唐”故事戏中生角的军事战争戏最多,并形成了薛家将、秦家将等系列家将戏,这与“隋唐”故事以隋唐易代的军事斗争及唐初对外战争为主要内容是相一致的。其次是京剧“隋唐”故事戏剧目来源研究,分别从源于其他剧种的剧目、京剧演员自创剧目、改编传统戏剧目来探讨。其中以源于其他剧种的剧目为重点考辨对象,分别从徽剧、汉剧、昆曲和秦腔四个剧种对京剧“隋唐”故事戏剧目的影响作具体的考辨。再次为剧目嬗变研究,分别从剧目地位的变迁、剧目内容与表演的变化和剧目的散佚三个方面探讨京剧“隋唐”故事戏的嬗变情况。第4章为表演研究。京剧“隋唐”故事戏中很多剧目经众多京剧表演艺术家的精彩演绎,成为京剧表演艺术流派的代表剧目,并且在京剧行当的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因此,本章首先探讨京剧表演艺术流派代表作中“隋唐”故事戏表演艺术,分别以谭派老生代表剧目《当锏卖马》《南阳关》、俞派武生代表剧目《晋阳宫》《四平山》和黄派武生代表作《独木关》《凤凰山》等为例探讨京剧艺术流派代表作中“隋唐”故事戏表演成就。其次从京剧表演行当的角度探讨京剧“隋唐”故事戏的贡献,分别从唱工小生与《叫关》《小显》、旦角艺术的发展:《樊江关》与《棋盘山》和铜锤花脸与《白良关》等“隋唐”故事净角戏等三个方面呈现不同行当京剧表演艺术家演绎京剧“隋唐”故事戏剧目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京剧表演行当发展的贡献。再次,清宫演出作为京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隋唐”故事戏的演出亦占有很大比重,对民间京剧“隋唐”故事戏也有重要影响。第5章为剧本研究。京剧“隋唐”故事戏存世剧本八十余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首先,以这些剧本为基础,结合民国以来对京剧剧本改编的讨论,探讨京剧剧本改编的策略与效果。这部分以程砚秋的《柳迎春》和马连良的《临潼山》为例,探讨旧戏改编的策略和效果,可以看到对剧本和在崇古与创新上的辩证选择的前者成功、后者失败的主要因素。其次,由于京剧是演员表演为中心的剧种,再加上京剧演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所以京剧剧本大多唱词粗鄙不文、缺少华彩,剧本结构简单粗疏,显得文学性不强。因此,如何评价京剧剧本的文学价值,就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总结前人对京剧文学价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京剧“隋唐”故事戏为整体,探讨京剧“隋唐”故事戏的文学价值。最后在余论部分揭橥京剧“隋唐”故事戏的整体内涵与价值。

黄建华[7](2019)在《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文中研究表明台湾京剧从1948年至2018年间的发展,历经多次转变,充满不同发展时期的时代印记。这相关发展现象及其动力机制,既有内在的需求,也有外在影响。总体而言,这七十年间台湾京剧的发展,尝试并经历了古今合流和中西合流,还有京崑合流,由此建构了台湾现代京剧发展的基本脉络。1948年前台湾的京剧,混杂了不少地方戏元素,发展并不显着。随着台湾政府意识形态的需求,以及很多来台军人需要休闲娱乐,军中京剧剧团一时便如雨後春笋,扩枝散叶,对台湾京剧的发展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至1980年代中後期,这些军中京剧团发展逐渐脱离现代社会思潮,於是,台湾京剧究竟将何去何从的问题被强烈地提出来了,不久便孕育了台湾京剧的改革:传统京剧逐渐被现代京剧所取代。从1990年代中後期开始,台湾京剧不仅尝试古今合流、中西合流,还注意京崑合流。这些带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发展,迄今为止已有二十多年,构成了当代台湾京剧的基本格局及未来发展基础。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论,共有六章,分别梳理并研究探讨了如下基本内容:1948年後的台湾政社艺文环境;来台艺人与京剧团的发展,不仅有三大民间京剧团,更有以历史悠久四大军剧团为主体的公办专业京剧团;1980年代後,京剧在台湾传承发展与时代思潮、市场需要的互动,尤其是京剧广电传播反映市场机制对京剧曲艺变化的影响;台湾三军京剧教育、民间京剧教育和高等教育学院三大方面对京剧教育及人才培养的深刻影响;台湾京剧在艺术美学方面努力於古今合流、中西合流和京崑合流所带来的传承与发展效果。感於现代京剧在台湾普遍受到观众喜爱,全文在回顾其发展历史各阶段特色基础上,着眼於研究新京剧美学的传承与创新,并对未来展望提出了期盼与省思。

刘洋[8](2019)在《论程砚秋艺术实践与民国报刊的互动关系——以1922年至1937年上海《申报》为研究中心》文中认为民国报刊在近代戏曲的演出与传播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1922年至1937年以《申报》为主的报纸不仅用跟踪式、连续性的报道记录了程砚秋在上海的演出情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促进了程砚秋的成名以及程派艺术的发展。与此同时,程砚秋善于主动利用《申报》的平台与观众互动,进而根据观众的反馈来思考、调整创作思路和表演方式。通过"孤岛时期"之前《申报》等报刊媒体与程砚秋艺术实践的互动关系,既可还原戏曲艺术传承者在近代媒体环境、文化风潮中努力拓宽传播渠道的多种尝试,也可一窥程砚秋的戏曲理想与文化关怀。

高君[9](2019)在《程砚秋创腔历程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京剧作为中国戏曲剧种中最重要的剧种之一,在中国戏曲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京剧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众多艺术流派,多数流派是以艺术家的表演风格及演唱风格来进行标派,而以“腔”标派的艺术家极为少数,程砚秋是其中之一。京剧是自古承袭的,腔调变化非常少。程砚秋的创腔改革将京剧自古以来的“以字就腔”改为“以腔就字”,这样就解决了京剧最早的“千剧一腔”的问题,实现了京剧的“一剧一腔”。程腔之所以在各大京剧流派中独树一帜,不仅是因为其所具有的悲剧性特点,更是因为其创始人程砚秋所具有的创新与改革思想使程腔在传统腔调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发展出新的腔调。程砚秋不仅在京剧表演领域有重要的影响,更为京剧事业的改革与创新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的创腔改革思想对中国京剧改革所做的推动与贡献,使对程派创腔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运用戏曲学相关知识,使用文献法和历史研究法以及归纳法,以程砚秋的创腔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程砚秋创腔的历史脉络、创腔原则的发展过程以及创腔成果的分析研究,来探讨其创腔的价值和对中国京剧所做的贡献。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这部分阐明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为程派创腔历史脉络的梳理。程砚秋创腔,不仅是因为发生“倒仓”后,他必须寻求自己发展的道路,其创腔缘由还来自其学艺经历、当时的历史与人文背景。第三部分为程派创腔原则的发展过程分析。程砚秋通过研究音韵学,首先提出了“以腔就字”原则,其后又发展出“创腔四大原则”,这四大原则分别是符合剧情、了解字音、吸收运用要适当和支配得当。而通过赴欧游学,借鉴西方音乐体系,程砚秋最终提出了有关戏剧舞台与音乐的9条建议。第四部分为程派创腔成果分析。这部分不仅分析了程派新腔典型剧目《文姬归汉》、《荒山泪》《英台抗婚》,而且探讨了程砚秋创腔改革对中国京剧改革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对程派创腔成果给予评价。

谌曾灵[10](2019)在《芜湖梨簧戏研究》文中提出梨簧戏是流行于安徽芜湖及周边地区的民间传统地方戏,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梨簧戏于芜湖诞生发展,形式上兼具戏曲、曲艺艺术性质,文化上则离不开社会政治背景和地方乡土风情,是融合民众精神和思想、社会需求和功用、兼具娱乐和教化多重作用于一身的民间艺术。但由于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梨簧戏陷入了发展困境,相关研究工作也几近停歇。文章以芜湖梨簧戏为主体,试图利用文学、戏剧学、音乐学、民俗学等学科研究方法,从历史溯源、剧本分析、艺术形式以及保护发展四个方面,全方位展示梨簧戏从诞生至今的整体面貌。本文共四章。第一章对梨簧戏自清道光年间诞生至今的起源、发展及重大历史转折进行梳理,并根据文献史料对各路说法进行辨析,还原梨簧戏真实风貌;第二章首先梳理梨簧戏剧本整体情况,再根据各剧本主题分类,总结出梨簧戏剧本艺术特点的五个方面,分别为凸显多角度女性人物形象、传统与日常兼具的婚恋取材、提倡惩恶扬善的孝道思想、社会性和地方性渗透,最后分析梨簧戏中出现较多的移植剧本创作方式,归纳移植剧本形式的特点;第三章立足于梨簧戏各艺术形式剖析,从伴奏曲牌、声腔、身段表演、服化道四个方面,还原梨簧戏整体艺术范式发展、形成的过程和审美标准;第四章则以保护、继承、发展非遗项目梨簧戏入手,通过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将笔者田野调查及收集整理的资料一一展现,分析梨簧戏目前面临的困境,并对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设想梨簧戏未来发展。迄今为止,包括剧本、身段表演、服装化妆道具等在内的对梨簧戏的较为系统、规范的研究尚未出现。笔者通过整理各方资料,力求使梨簧戏初具理论轮廓框架,是以为今后的深入挖掘提供资料支撑,并试图构建一个现实可行的梨簧戏现代化实践方案。

二、传统京剧戏词应当改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统京剧戏词应当改善(论文提纲范文)

(1)东路哈哈腔的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必要性
        (一) 不容乐观的东路哈哈腔生存现状
        (二) 一种学术层面的“抢救”——开展审美文化内涵研究
    二、研究现状综述与分析
        (一) 研究现状综述
        (二) 既有研究分析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东路哈哈腔的历史文化语境
    第一节 孕育东路哈哈腔的地理文化生态
        一、地理与人文环境
        二、文化艺术生态
        三、当地演剧状况
    第二节 哈哈腔的源流与生成考述
        一、哈哈腔的源流考述
        二、哈哈腔的生成过程回溯
    第三节 流派辨析和东路哈哈腔的传播
        一、哈哈腔的流派辨析
        二、东路哈哈腔的流播路径
        三、东路哈哈腔的流播特点与分析
第二章 东路哈哈腔的艺术特质
    第一节 语言特质: 通俗诙谐
        一、方言声韵独特
        二、唱词规整而直白
        三、大量运用俏皮俚语
    第二节 唱腔特质: 质朴自然
        一、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旋律属性
        二、稳中求变的旋法
        三、组织有序的板式结构
        四、东路哈哈腔与西路哈哈腔的旋律比较
    第三节 音乐特质:灵动自由
        一、锦上添花的过门音乐
        二、色彩丰富的曲牌与锣鼓经
        三、吹拉敲打的文武场
    第四节 剧目特质:平民品格
        一、生活气息浓厚的对子戏
        二、彰显民间气质的草台戏
        三、走向至臻成熟的台本戏
        四、焕然一新的改编戏与现代戏
    第五节 表演特质:笃实率真
        一、注重逼真细腻的生活化动作
        二、偏好风趣逗乐的表演手段
        三、娴熟运用多种舞姿身段及特殊技巧
        四、擅长夸张性的舞台动作表演
第三章 东路哈哈腔的审美解析
    第一节 日常生活化的艺术题旨
        一、用幽默逗乐调节底层生活
        二、歌唱坚贞不渝的男女爱情
        三、高扬忠孝节义的是非观念
    第二节 平中见奇的叙事模式
        一、归于“团圆”的串珠叙事结构
        二、“背道而驰”的情节冲突
        三、“少”而不“弱”的悬念设置
        四、“悲”而不“伤”的情感基调
    第三节 充满个性的人物形象
        一、贴近百姓生活的人物
        二、“二元相对”模式下的角色特性
        三、“以事见人”的人物讲述方式
    第四节 “广乐成教”的人文价值理念
        一、“俗而不庸”的审美理念
        二、“戏以明志”的人生观照
        三、“中和”为美的价值导向
        四、有裨风化的劝惩之道
第四章 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及创生机制
    第一节 声腔: 从“东柳”到“西梆”的过渡与衍变
        一、从“东柳”到哈哈腔
        二、过渡基础: 唱腔中的板腔因子
        三、从哈哈腔到“西梆”
        四、成因分析
    第二节 剧种本体: 一种逐级向外递增的圈层嫡存结构
        一、什么是剧种本体
        二、东路哈哈腔作为剧种本体的建构基础
        三、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结构
    第三节 创生机制: 二次创造、“戏仿”策略、观演互动
        一、东路哈哈腔艺人的二次创造
        二、“戏仿”策略
        三、观演互动
第五章 东路哈哈腔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属性
    第一节 东路哈哈腔的审美价值
        一、当地社会民间情感的集中体现
        二、地方民众自然表达的生命艺术
        三、当代人实现文化认同的精神符号
    第二节 东路哈哈腔的文化属性
        一、东路哈哈腔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文化
        二、东路哈哈腔审美的深层向度是指向人性
        三、东路哈哈腔的古朴格调与当代审美文化
结语
附件: 田野调查工作部分图片及资料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况表

(2)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创办
    第一节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创办之前的戏曲教育
        一、与“戏校”同时代的北京科班
        二、“戏校”之前的新式学校戏曲教育改良经验
    第二节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建立
        一、中华戏曲音乐院的成立
        (一)李石曾的经历及思想
        (二)中华戏曲音乐院的组织架构
        二、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组织架构
第二章 焦菊隐时期的创立与举措(1930——1935)
    第一节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基本主张
        一、科班学徒制原则和科学方法相结合的课程安排
        二、雄厚的师资力量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一)专家演讲
        (二)参观交流
        四、剧目的传承与改良
        (一)剧目的传承
        (二)传统的改良
    第二节 从赴天津演出看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优势与不足
    第三节 宋德珠——“戏校”前期培养的拔尖学员
        一、宋德珠的先天资质与个人努力
        二、戏校对宋德珠的培养
第三章 金仲荪时期的延续与发展(1935——1940)
    第一节 金仲荪时期的办学特色与基本主张
        一、对旧剧本的整理与修订
        二、金仲荪时期的其他举措
    第二节 与富连成的竞争及市场化环境下戏校的徘徊
    第三节 李玉茹——戏校后期的台柱子
        一、剧目与表演的辩证关系
        二、博众家之长,无门户之别
        三、重视剧目的思想内涵
第四章 “后戏校时期”的艰难历程与巨大贡献
    第一节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报散
    第二节 沈三玉的光华社、李玉茹的如意社与焦菊隐的校友剧团
        一、沈三玉的光华社
        二、李玉茹的如意社
        三、焦菊隐的校友剧团
    第三节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艺术脉络与再传播
余论
    第一节 关于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办学性质的再讨论
    第二节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对当代戏曲教育的启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3)陈素真唱腔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探源陈派唱腔形成因素
    第一节 二十世纪初期豫剧发展状况
        一、唱腔沿袭状况
        二、伶人生存状况及社会地位
        三、戏曲改革活动
        四、演剧场所变更
    第二节 陈素真童年时期成长环境、学戏经历
        一、生于梨园内,长在戏台旁
        二、天生热爱,天赋异禀
第二章 陈素真对他者唱腔的吸收运用
    第一节 陈素真对豫西声腔的吸收运用
        一、陈素真吸收豫西声腔的时间界定
        二、陈素真对豫西调下五音的吸收
        三、陈素真对豫西调三句腔的吸收与发展
    第二节 陈素真对民间小调的借鉴与运用
        一、《女贞花》讨饭歌-孟姜女调
        二、《春秋配》你问他因何事荒郊走马-肚疼歌
    第三节 陈素真对豫剧传统唱腔的借鉴运用
        一、对[五音]唱腔的挖掘使用
        二、对[哭剑]唱腔的吸收与变革
        三、对《蝴蝶杯》“打洞房”选段的吸收与变革
    第四节 陈素真对同时代艺人唱腔的借鉴创新
        一、对“豁牙”唱腔的借鉴创新
        二、对李剑云唱腔的借鉴和创新
第三章 陈派唱腔微观结构与板式创新分析
    第一节 陈派唱腔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一、陈派唱腔腔音、腔音列
        二、陈素真个人常用腔韵
    第二节 陈素真对板式的创新设计和灵活运用
        一、对【慢板】下韵“过板”唱法的创新
        二、陈素真对板式的灵活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4)鲁西南地方戏曲影响下的戏曲民俗版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鲁西南地区概念的界定
        1.2.2 民俗版画概念的界定
        1.2.3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概念的界定
        1.2.4 相关地方民俗词汇的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1.3.2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5 主要创新之处
    1.6 基本思路与方法
    1.7 论文主要框架图
第2章 鲁西南地区的文化生态与民俗版画呈现
    2.1 鲁西南地区的地域文化生态
        2.1.1 鲁西南地区的自然环境
        2.1.2 鲁西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变迁
        2.1.3 民俗版画与鲁西南民众日常生活
    2.2 鲁西南民俗版画的发展历程与地理分布
        2.2.1 萌生期:鲁西南民俗版画的产生推论
        2.2.2 兴盛期:清末民国的重要地域文化事项
        2.2.3 转型期:冀鲁豫边区的新年画改造运动
        2.2.4 衰落期:20 世纪中期以来的发展式微
        2.2.5 鲁西南民俗版画的主要地理分布
    2.3 鲁西南民俗版画的内容与形式
        2.3.1 生活类民俗版画
        2.3.2 仪式类民俗版画
        2.3.3 神只类民俗版画
    2.4 鲁西南民俗版画的制作技艺及对图像的影响
        2.4.1 主要材料及工具
        2.4.2 基本制作技艺及场所
        2.4.3 材料工具及制作技艺对图像呈现的影响
第3章 地方戏曲与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图像的生成
    3.1 鲁西南地方戏曲与民间生活
        3.1.1 鲁西南地方戏曲概述
        3.1.2 相关剧种及其文化特征
        3.1.3 鲁西南地方戏曲展演的空间与场所
        3.1.4 地方戏曲对鲁西南民间生活的影响
    3.2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对地方戏曲的接受与呈现
        3.2.1 戏曲文化传播与戏曲民俗版画
        3.2.2 戏曲民俗版画呈现的载体
        3.2.3 鲁西南民俗版画对地方戏曲的接受及影响
    3.3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图像阐释
        3.3.1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表现题材
        3.3.2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造型
        3.3.3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构图
        3.3.4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色彩呈现
        3.3.5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文本重构
    3.4 鲁西南及邻近地域戏曲民俗版画的图像比较
        3.4.1 区域内不同画店的图像比较及其融合影响考论
        3.4.2 与豫北地区戏曲民俗版画的图像比较
        3.4.3 与河南朱仙镇戏曲民俗版画的图像比较
        3.4.4 与山东杨家埠戏曲民俗版画的图像比较
        3.4.5 与临汾地区戏曲民俗版画的图像比较
        3.4.6 多地图像元素的比较与分析
第4章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流传的生活空间与文化融合
    4.1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流传的生活空间
        4.1.1 私人空间:功能语境下的书本子民俗版画
        4.1.2 特定空间:仪式语境下的罩方画
        4.1.3 营作空间:戏曲民俗版画的制作与销售空间
    4.2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文化融合
        4.2.1 民间文化融合的效度及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反应
        4.2.2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文化区的形成
        4.2.3 鲁西南地方戏曲文化区与戏曲民俗版画文化区的重合及错位
    4.3 当代生活交流方式的改变与戏曲民俗版画的式微
        4.3.1 社会转型对民间文化秩序与生活交流方式的影响
        4.3.2 文化媒介的转变: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文化区的弱化
        4.3.3 文化生态链的断裂: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当代式微
第5章 民间文化的时空交流与戏曲民俗版画
    5.1 戏曲民俗版画生发的文化基础
        5.1.1 共性:民间文化语境下的戏曲民俗版画形塑
        5.1.2 个性:文化区视野下的戏曲民俗版画独特呈现
    5.2 戏曲民俗版画生发过程中的文化交流与整合
        5.2.1 民间文化的交流与扩散
        5.2.2 戏曲民俗版画的时空交流与扩散
        5.2.3 戏曲民俗版画与地域文化的整合
    5.3 戏曲与戏曲民俗版画的时空交流及其作用
        5.3.1 戏曲文化与民间视觉艺术的文化融合
        5.3.2 文化区视野下戏曲与戏曲民俗版画的时空交流
        5.3.3 作为标志性文化的地方戏曲在区域文化中的统领作用
    5.4 “非遗”保护视野下的戏曲民俗版画
        5.4.1 当代文化语境下戏曲民俗版画的特殊性
        5.4.2 戏曲民俗版画传承在“非遗”时代出现的相关问题
        5.4.3 “非遗”视野下的戏曲民俗版画传承与保护路径探析
结语
附录A: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部分图录辑选
附录B:鲁西南民俗版画艺人录
附录C:鲁西南地区相关方言称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面向京剧剧本的文本可视化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数据可视化的兴起
        1.1.2 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可视化的新趋势与新挑战
        1.1.3 京剧传播的意义
        1.1.4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数据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2.2 京剧领域的数据可视化
        1.2.3 京剧剧本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常见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与京剧剧本文本可视化流程
        1.3.2 京剧剧本要素特征研究
        1.3.3 京剧剧本可视化调研与方案设计
        1.3.4 京剧剧本可视化方案的算法实现与平台开发
        1.3.5 京剧剧本可视化效果的评测与分析
        1.3.6 本文创新点
    1.4 本文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
    2.1 数据可视化技术简介
    2.2 文本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
        2.2.1 文本可视化技术简介
        2.2.2 文本可视化技术研究
    2.3 其他常用的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
        2.3.1 基于层次数据的可视化技术
        2.3.1.1 节点-边布局图
        2.3.1.2 树图
        2.3.2 基于网络数据的可视化技术
        2.3.2.1 桑基图
        2.3.2.2 力导向布局图
    2.4 京剧剧本文本可视化研究流程
        2.4.1 数据可视化流程模型
        2.4.2 文本可视化流程模型
        2.4.3 京剧剧本文本可视化研究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京剧剧本要素特征研究
    3.1 京剧剧本可视化概述
    3.2 京剧剧本数据集介绍
    3.3 京剧剧本文本可视化要素特征分析
        3.3.1 行当
        3.3.2 角色
        3.3.3 时代
        3.3.4 主题
        3.3.5 选材
        3.3.6 唱法
        3.3.7 情节
        3.3.8 剧本结构
        3.3.9 小结
    3.4 京剧剧本文本可视化需求调研
        3.4.1 调研目的
        3.4.2 痛点调研与需求假设
        3.4.3 问卷设计
        3.4.4 问卷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京剧剧本文本可视化方案与算法设计
    4.1 京剧剧本概览图
    4.2 京剧剧本指纹图
        4.2.1 数据量化与流程算法
        4.2.2 句式整齐剧本的识别算法
    4.3 京剧剧本情节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京剧剧本文本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5.1 京剧剧本文本可视化系统技术框架设计
    5.2 系统开发环境介绍
    5.3 数据爬取与数据存储
    5.4 数据通信与接口的实现
        5.4.1 RESTful API设计
        5.4.2 接口数据的请求与返回
    5.5 京剧剧本文本可视化模块的开发实现
        5.5.1 页面基本结构
        5.5.2 京剧剧本列表模块
        5.5.3 京剧剧本概览图模块
        5.5.4 京剧剧本指纹图模块
        5.5.5 京剧剧本情节图模块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京剧剧本文本可视化系统的评测
    6.1 京剧剧本文本可视化系统的有效性评测
        6.1.1 京剧剧本文本可视化系统的有效性评测实验
        6.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6.2 京剧剧本文本可视化系统界面的可用性评测分析
        6.2.1 基于启发式评估的可用性评测
        6.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不足与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本文京剧唱法表
附录2 代码工程
附录3 京剧剧本文本可视化系统启发式评估记录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京剧“隋唐”故事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范围的界定及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剧目研究
        1.2.2 表演艺术研究
        1.2.3 剧本、曲谱整理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2章 跨文体流动:“隋唐”故事的演变
    2.1 史传与笔记
        2.1.1 史传中的“隋唐”故事
        2.1.2 唐宋笔记中的“隋唐”故事
    2.2 说唱文学
        2.2.1 话本
        2.2.2 词话
        2.2.3 鼓词与评书(评话)
    2.3 戏曲与小说
        2.3.1 元明杂剧与明清传奇
        2.3.2 清宫昆弋腔戏
        2.3.3 “隋唐”演义系列小说
    小结
第3章 剧目研究:来源与嬗变
    3.1 剧目概述
        3.1.1 以题材分
        3.1.2 以行当分
        3.1.3 以主角身份分
    3.2 剧目来源
        3.2.1 源于其他剧种的剧目
        3.2.2 京剧演员自创剧目
        3.2.3 改编传统戏剧目
    3.3 剧目嬗变
        3.3.1 剧目地位的变迁
        3.3.2 剧目内容与表演的变化
        3.3.3 剧目的散佚
    小结
第4章 表演研究:流派与行当
    4.1 流派表演艺术
        4.1.1 谭派:《当锏卖马》与《南阳关》
        4.1.2 俞派:《晋阳宫》与《四平山》
        4.1.3 黄派:《独木关》等“隋唐”故事戏
    4.2 行当表演艺术
        4.2.1 唱工小生与《叫关》《小显》
        4.2.2 旦角艺术的发展:《樊江关》与《棋盘山》
        4.2.3 铜锤花脸与《白良关》等“隋唐”故事净角戏
    4.3 清宫皮黄“隋唐”故事戏演出
        4.3.1 咸丰末年
        4.3.2 同治年间至光绪九年
        4.3.3 光绪九年以后
    小结
第5章 剧本研究:整理改编与文学价值
    5.1 整理与改编
        5.1.1 民国时期关于京剧剧本改良的讨论
        5.1.2 传统剧目剧本改编策略与效果——以《柳迎春》与《临潼山》为例
    5.2 文学价值
        5.2.1 前人关于京剧文学的观点
        5.2.2 京剧“隋唐”故事戏的文学价值
    小结
余论:京剧“隋唐”故事戏的整体性特征与价值
附录一 :京剧“隋唐”故事戏研究资料汇编
附录二:民国期刊报纸载京剧“隋唐”故事戏资料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问题意识
        一、台海两岸京剧艺术与教育推广
        二、检视当代京剧艺术发展的传承与创新
        三、再探台湾跨文化剧场的流动与现象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
        一、台湾演剧生态与京剧发展现状
        二、台湾京剧表演与舞台实践
        三、台湾京剧教育传承与创新
        四、跨文化台湾戏曲的发展现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第四节 章节大纲
第二章 1948年後的台湾政社艺文环境
    第一节 相对紧张的文化氛围
        一、政局环境
        二、政策与奖励制度
    第二节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一、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
        二、剧本审查,少年国剧欣赏
    第三节 地方意识抬头
        一、政治社会环境
        二、文化建设政策
    第四节 两岸开放与台湾文化发展
        一、开放交流的推动
        二、地方的积极坚持
第三章 1948年後台湾京剧的传承起步
    第一节 初期来台艺人与剧团
        一、初期来台的京剧艺人
        二、1948年後京剧活动
    第二节 三大民间京剧团
        一、剧团的脉络
        二、活动情况
    第三节 顾剧团结束後的京剧活动
        一、演艺活动与整编
        二、海派京剧——麒麟厅
    小结
第四章 公办专业京剧团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四大历史悠久军剧团
        一、大鹏国剧队
        二、海光国剧队
        三、陆光国剧队
        四、明驼国剧队
    第二节 历时较短的军剧团
        一、大宛国剧队
        二、龙吟国剧队
        三、干城国剧队
    第三节 军剧团主要目的任务
        一、劳军戏演出
        二、藉由竞赛传递政治讯息
    第四节 学校附属的京剧团
        一、国光剧团
        二、台湾京崑剧团
    小结
第五章 1980年代後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市场需要
        一、新剧团与京剧现代化
        二、「京剧改革」论争
        三、京剧演出活动
    第二节 广电传播与市场机制
        一、京剧与广播电台
        二、戏曲现代传播之再发挥
    第三节 面对时代改变的京剧之变化
        一、剧本内容之变化
        二、演出制作层次之提昇
        三、演出风格之多样化
    小结
第六章 京剧教育及人才培养发展与变迁
    第一节 三军京剧教育学校
        一、(空军)大鹏戏剧实验学校
        二、(陆军)陆光戏剧实验学校
        三、(海军)海光戏剧实验学校
    第二节 军团及艺工总队京剧教育机构
        一、大宛国剧训练班
        二、国光艺术戏剧学校
    第三节 民间京剧教育机构
        一、少年国剧欣赏会
        二、大专青年国剧研习会
        三、剧本五年计画暨教育课程制定标准
        四、复兴国剧特刊
        五、创办「金龙奖」竞赛
        六、首度引进大陆师资交流
        七、两岸六校京剧联演
    第四节 高等教育学院
        一、中国文化大学
        二、台湾戏曲学院
        三、台湾艺术大学
    小结
第七章 京剧新美学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政策解禁下的交流与发展
        一、两岸开放交流带来的发展动力
        二、台湾京剧面向大陆和世界的新变化
    第二节 京崑合流——多元融合
        一、京崑腔体融合——李宝春
        二、崑生改行京剧——温宇航
        三、蓬瀛五弄——曾永义、周秦
    第三节 中西合流——走向国际
        一、与西方经典对话——吴兴国
        二、听觉演员邂逅视觉导演——魏海敏、罗伯·威尔森
        三、全能剧场——高行健
        四、小结: 兼谈环境剧场
    第四节 古今合流——继往开来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一、台湾演剧生态与京剧发展现象
    二、台湾京剧艺术与教育推广
    三、台湾京剧表演与舞台实践
    四、当代台湾戏曲发展的跨界与创新
参考书目(按年份排序)
附录一: 国军文艺金像奖历届京剧竞赛表
附录二: 台湾京剧发展年表
附录三: 台湾出版之京剧论述书籍
附录四: 1982年~2018年台湾京剧硕博士论文

(9)程砚秋创腔历程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1.5 重点、难点
    1.6 创新之处
        1.6.1 对程派创腔的历史脉络进行考证式研究
        1.6.2 对于程派创腔原则的发展过程进行溯源式研究
        1.6.3 对于程派唱腔的研究侧重技法创新与唱腔借鉴的研究
第二章 程派创腔的历史脉络
    2.1 程砚秋学艺经历
    2.2 程派创腔的历史背景
        2.2.1 社会历史变革
        2.2.2 恩师提点与知己影响
    2.3 初学戏曲时对于唱腔的认识
    2.4 “倒仓”危机后,寻求适合自己的道路
    2.5 苦心钻研后找到创腔之根本
第三章 程派创腔原则的发展过程
    3.1 研究音韵学并提出“以腔就字”原则
    3.2 提出创腔四大原则
        3.2.1 符合剧情
        3.2.2 了解字音
        3.2.3 吸收运用要适当
        3.2.4 支配得当
    3.3 赴欧游学,做中西方比较研究,借鉴西方音乐体系
        3.3.1 程砚秋于20 世纪30 年代赴欧游学的背景
        3.3.2 程砚秋游学归国后提出改革戏曲的19 项建议
第四章 程派创腔成果分析
    4.1 程派新腔典型剧目分析
        4.1.1 《文姬归汉》
        4.1.2 《荒山泪》
        4.1.3 《英台抗婚》
    4.2 程砚秋创腔改革对中国京剧改革所作出的贡献及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芜湖梨簧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及述评
    二、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芜湖梨簧戏的起源、形成及发展
    第一节 梨簧戏的起源与形成
        一、梨簧戏起源时间及名称缘起
        二、清嘉庆后芜湖梨簧戏
    第二节 梨簧戏的发展
        一、民国时期芜湖梨簧戏
        二、新中国成立后芜湖梨簧戏
第二章 芜湖梨簧戏剧本
    第一节 梨簧戏剧本类型
        一、抄录本和刊行本
        二、古装戏和现代戏
        三、移植剧和创作剧
        四、整本戏和折子戏
        五、小结
    第二节 梨簧戏剧本主题内容
        一、婚恋思想映现
        二、女性人物塑造
        三、孝道思想显现
        四、社会话题凸显
        五、地方色彩渗透
    第三节 梨簧戏剧本创作方式:移植为主
        一、全本移植
        二、情节移植
第三章 芜湖梨簧戏表演
    第一节 梨簧戏伴奏
        一、梨簧戏伴奏乐器
        二、梨簧戏伴奏音乐曲牌
    第二节 梨簧戏唱腔
        一、梨簧戏唱腔溯源
        二、梨簧戏唱腔基本版式构成
        三、梨簧戏声腔演唱的艺术特质
    第三节 梨簧戏舞台
        一、梨簧戏身段表演
        二、芜湖梨簧戏服饰、化妆、道具及舞美
第四章 非遗保护视域下的芜湖梨簧戏
    第一节 梨簧戏文化保护传承现状
        一、梨簧戏非遗情况概述
        二、梨簧戏从业人员调研
        三、小结
    第二节 梨簧戏现存问题
        一、社会及政府单位工作不足之处
        二、梨簧戏自身发展不足之处
        三、小结
    第三节 梨簧戏发展建议
        一、政府及相关单位工作开展的建议
        二、梨簧戏学术发展问题的建议
        三、小结
结语
附录: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本人读研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四、传统京剧戏词应当改善(论文参考文献)

  • [1]东路哈哈腔的审美文化研究[D]. 王春鹏. 山东大学, 2021(10)
  • [2]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研究[D]. 胡铭帅. 中国戏曲学院, 2020(01)
  • [3]陈素真唱腔艺术研究[D]. 田金玮. 河南大学, 2020(02)
  • [4]鲁西南地方戏曲影响下的戏曲民俗版画研究[D]. 张宗建. 天津大学, 2020(02)
  • [5]面向京剧剧本的文本可视化设计与研究[D]. 张博.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6]京剧“隋唐”故事戏研究[D]. 孙晓东. 辽宁大学, 2019(12)
  • [7]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D]. 黄建华. 苏州大学, 2019(08)
  • [8]论程砚秋艺术实践与民国报刊的互动关系——以1922年至1937年上海《申报》为研究中心[J]. 刘洋. 文化艺术研究, 2019(03)
  • [9]程砚秋创腔历程的初步研究[D]. 高君. 山西大学, 2019(02)
  • [10]芜湖梨簧戏研究[D]. 谌曾灵.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传统京剧台词应该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