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期间内瘘急性闭塞再通一例报告

血液透析期间内瘘急性闭塞再通一例报告

一、血液透析时内瘘急性闭塞再通1例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陈珏莹[1](2021)在《水蛭酊湿热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水蛭酊湿热敷对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狭窄、穿刺后疼痛等并发症的治疗及预防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室采用内瘘每周规律透析(3次)的60例患者(脱落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27例,治疗组29例,对照组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治疗组予水蛭酊湿热敷治疗,均于透析间隔期进行干预。8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凝血功能:D-二聚体、APTT、PT,肾功能:Scr、BUN及炎症指标CRP,观察内瘘血流量、内径、穿刺后疼痛改善情况及随访对内瘘并发症的预防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原发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D-二聚体、APTT、PT、Scr、BUN、CRP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治疗组组内D-二聚体、APTT、PT、Scr、BUN、CRP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穿刺后疼痛改善情况,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治疗后两组内瘘流量对比,治疗组血流量较对照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不同时间点血流量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治疗后两组内瘘内径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内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不同时间点内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随访4周,观察内瘘血流量不足、狭窄、穿刺后血肿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各自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观察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患者满意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蛭酊湿热敷可以提高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增加穿刺段内径和减轻穿刺后疼痛,对预防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有一定的疗效。

钟晓惠[2](2020)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文中提出目的:目前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狭窄,本研究主要探讨PTA治疗AVF狭窄的一期通畅率、PTA术后AVF一期通畅率的影响因素以及重复PTA的疗效。为临床上更好地干预AVF狭窄,延长透析患者AVF使用时间,降低住院率。方法:收集87例于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由于AVF狭窄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行超声引导下PTA术的透析患者,选取性别、年龄、是否合并冠心病及糖尿病、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狭窄数量和狭窄程度等可能影响PTA术后AVF一期通畅率的因素,应用单因素Kaplan-meier分析及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将单因素Kaplan-meier分析中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COX回归分析,研究PTA术后AVF一期通畅率的影响因素。对87例患者中行两次PTA术的30例患者,分别进行首次及第二次PTA术后AVF一期通畅率的生存分析,得出PTA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AVF的一期通畅率,应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次PTA术后AVF一期通畅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87例患者一共行117次超声引导下PTA治疗,成功115次,失败2次,成功率为98.29%。2、87例患者行首次PTA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AVF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4.05%、80.95%和56.63%,中位数通畅时间为12.00±1.25个月。3、单因素Maplan-Meier分析及Log-Rank检验提示,年龄、糖尿病和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为影响透析患者首次PTA术后AVF一期通畅率的相关因素(P<0.05)。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年龄、糖尿病为影响透析患者首次PTA术后AVF一期通畅率的相关因素(P<0.05)。5、30例患者行首次及第二次PTA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AVF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1.30%和93.33%、82.50%和83.20%、61.10%和58.90%,中位数通畅时间分别为12.00±0.66个月和13.00±1.02个月。6、30例患者行首次和第二次PTA术后AVF一期通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超声引导下PTA术是一种治疗内瘘狭窄的有效方法。2、年龄和糖尿病为影响首次PTA术后AVF一期通畅率的相关因素。3、重复PTA的疗效与首次PTA的疗效相当。

徐佳波[3](2020)在《超声引导下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早期疗效评估》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腔内血管成形术在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早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UG-PTA治疗的24例前臂AVF狭窄的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后随访时间及通畅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即刻狭窄处内径。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研究生存相关危险因素及对其血管通畅率的影响。结果24例患者均获得技术成功,成功率为100%,无假性动脉瘤及皮下血肿发生,除1例患者AVF血管成形术后出现血栓,围手术期无死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7%(1/24)。术前和术后即刻血管内瘘狭窄处平均内径分别为(2.06±0.73)mm、(3.62±0.8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4,P<0.05)。术后随访312个月,3、6、9、12个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7.50%(21/24)、83.33%(20/24)、79.17%(19/24)、58.33%(14/24)。结论1.PTA是治疗AVF术后复发狭窄、闭塞的有效治疗方式,可有效延长内瘘的使用时间。2.血管成形术后动静脉瘘早期通畅率明显改善,但随时间呈下降趋势。3.UG-PTA治疗AVF术后狭窄病变安全、有效、经济、简便,提高手术成功率,是AVF狭窄性病变的合理治疗方法,短期效果明显。

张树超,祝成,叶有新,李华[4](2019)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结合药物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超声或放射监测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结合药物溶栓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动静脉内瘘血管经过物理和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血栓形成和血流停滞的患者192例,血栓形成时间一般不超过72 h,排除活动性出血、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等溶栓及手术治疗禁忌患者。在超声或放射监测下,采用尿激酶和肝素等渗氯化钠混合液溶栓,狭窄部位行球囊扩张术,使内瘘血流再通并恢复功能。结果: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共192例患者施行了274例次内瘘血管急性血栓形成的腔内介入手术,技术成功率为98.2%,临床成功率为93.8%,并发症发生率1.46%。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7.4%、76.7%、63.9%,次级通畅率分别为93.7%、91.6%、83.0%;移植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60.7%、51.5%、43.1%,次级通畅率分别为82.7%、77.1%、70.8%。结论:腔内介入技术结合药物溶栓是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保护患者宝贵的血管资源。

詹申,崔锐,王玉柱[5](2019)在《维持性透析患者最终血管通路方案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终末期肾病(ESRD)的患者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相关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医生的重视。中心静脉闭塞和外周血管资源耗竭成为血透通路医生面临的最棘手问题。本文结合文献和作者的经验综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最终解决方案,包括中心静脉闭塞的再通、非传统入路的带隧道导管、HeRO装置和一些复杂的开放式手术,希望可以为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医生提供参考。

李进,张春秀,冯慧,张瑶[6](2019)在《1例闭塞近6年动静脉内瘘行PTA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文中提出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目前公认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最重要的血管通路[1]。但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狭窄、血栓等并发症引起的内瘘失功极为常见。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是指经导管等器械扩张或再通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硬化、狭窄或闭塞性病变。PTA是治疗内瘘血管狭窄的首选方法[2],不但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而且不会对

黄亮[7](2019)在《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为主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的效果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以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为主,并根据患者病情辅以导管溶栓和支架植入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以37例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行单纯PTA治疗,4例行PTA辅以导管溶栓,1例行PTA辅以导管溶栓和支架植入治疗,观察手术临床效果。结果 32例单纯经PTA后直接恢复通畅;4例行PTA联合导管溶栓后恢复通畅;1例行PTA联合导管溶栓和支架植入后恢复通畅。所有患者术后造影显示血管狭窄闭塞基本消失,且均未发生血管破裂、感染、脏器出血、急性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PTA辅以导管溶栓和支架植入可明显提高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的再通率。

王国胜,罗庚,晏妮,戈小川,叶沛强,袁振东[8](2018)在《人工血管在血液透析通路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人工血管在血液透析通路中的临床应用,相关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6月,在动静脉内瘘术中行人工血管移植,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共76例,术后随访分析相关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结果进行人工血管移植的患者中,6个月通畅率为94.74%,12个月通畅率为89.47%,24个月通畅率为80.26%。并发症中以血栓形成后闭塞多见,占28%,心衰为12%,感染为8%,假性动脉瘤形成为6%,其他并发症为2%。结论在血管条件差、无法完成自体动静脉内瘘术时,以人工血管移植建立透析通路,有维护方便、容易穿刺、远期通畅率高、透析流量充足等优点,只要我们不断提升手术熟练程度,术后科学维护,及时合理的处理术后并发症,人工血管移植建立透析通路将成为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方法。

薛毅[9](2018)在《超声引导下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溶栓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的血管通路,内瘘的畅通是血液透析患者能够顺利透析的必备条件。内瘘血栓形成是内瘘堵塞、失功的主要原因,使血液透析无法顺利进行[1]。及时有效地恢复动静脉内瘘通畅,对血液透析患者意义重大。2010年国家卫生部制定血流净化操作流程(SOP):内瘘血栓24 h内,首先可采用局部血管内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我院既往采用传统局部注入尿激酶溶栓的方法治疗内瘘血栓,

梁云芳,黄家莲,黄华,郭泽慧[10](2017)在《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溶栓治疗应用不同穿刺方式的效果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不同穿刺方式给予尿激酶溶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血液透析患者40例,根据透析时内瘘穿刺方法和穿刺针的不同分为2组,使用扣眼法钝针穿刺者为A组,共20例;使用绳梯式或局域式穿刺者为B组,共20例,两组均使用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A组用16 G钝针在内瘘动脉端扣眼穿刺点穿刺,脉冲式或投弹式给药法;B组在血栓形成端用6号头皮针穿刺,将尿激酶药液从内瘘动脉端注入,用微量泵维持给药的方法溶栓。结果 2组尿激酶溶栓总溶通率为82.5%,使用钝针穿刺的A组溶通率为95.0%,绳梯式或局域式穿刺的B组溶通率为70.0%,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同时B组的皮下瘀血、疼痛等副作用明显高于A组。结论尿激酶脉冲式给药治疗内瘘血栓简便有效,并发症少,使用钝针穿刺者溶栓效果优于绳梯式或局域式穿刺者。

二、血液透析时内瘘急性闭塞再通1例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液透析时内瘘急性闭塞再通1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水蛭酊湿热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实验方案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2.结果
    2.1 患者基本信息比较
    2.2 治疗前后两组安全性指标及炎症指标比较
    2.3 治疗前后两组穿刺疼痛评分
    2.4 治疗第0周、第4周、第8周血流量对比
    2.5 治疗第0周、第4周、第8周内瘘内径对比
    2.6 治疗后随访4周并发症发生率
    2.7 治疗后患者满意度情况
    2.8 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3.讨论
    3.1 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3.2 中医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认识
    3.3 西医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认识
    3.4 西医对治疗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3.5 活血化瘀药物在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研究进展
    3.6 水蛭的作用
    3.7 水蛭酊治疗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理论依据及疗效分析
    3.8 超声在诊断及治疗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
    3.9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患者满意度调查
缩略词表
综述 活血化瘀中药外治法对维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2)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疗效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七、文献综述 动静脉内瘘狭窄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八、致谢

(3)超声引导下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早期疗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论文的意义
展望及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血液透析通路失功能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结合药物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
    1.2 主要器材和药物
    1.3 治疗方法
    1.4 随访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手术成功率
    2.2 手术相关并发症
    2.3 随访结果
3 讨 论

(6)1例闭塞近6年动静脉内瘘行PTA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案
    1.3 结果
2 治疗方法
    2.1 物品准备
    2.2 患者准备
    2.3 操作过程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术前沟通
        3.1.1.1 医护沟通
        3.1.1.2 护患沟通
        3.1.2 心理护理
        3.1.3 术前评估
        3.1.4 透析前准备
    3.2 术中护理
    3.3 术后护理
        3.3.1 密切观察内瘘情况
        3.3.2 规范内瘘的应用管理
        3.3.3 血压监测与管理
        3.3.4 疼痛的护理
        3.3.5 并发症的预防
        3.3.6 延续护理
4 小结

(7)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为主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8)人工血管在血液透析通路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术前评估及材料选择
    1.3 手术方法
    1.4 相关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超声引导下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溶栓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方法
    3内瘘再通标准
    4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一般资料比较
    2不良反应
讨论

(10)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溶栓治疗应用不同穿刺方式的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1.3 方法
        1.3.1 A组
        1.3.2 B组
        1.3.3 评价指标
        1.3.4 护理及观察
        1.3.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尿激酶溶栓再通率比较
    2.2 2组患者溶栓后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四、血液透析时内瘘急性闭塞再通1例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水蛭酊湿热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临床观察[D]. 陈珏莹.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疗效及影响因素[D]. 钟晓惠. 湖北医药学院, 2020(05)
  • [3]超声引导下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早期疗效评估[D]. 徐佳波.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4]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结合药物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J]. 张树超,祝成,叶有新,李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5)
  • [5]维持性透析患者最终血管通路方案的研究进展[J]. 詹申,崔锐,王玉柱.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9(10)
  • [6]1例闭塞近6年动静脉内瘘行PTA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J]. 李进,张春秀,冯慧,张瑶.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09)
  • [7]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为主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的效果观察[J]. 黄亮. 贵州医药, 2019(03)
  • [8]人工血管在血液透析通路中的临床应用[J]. 王国胜,罗庚,晏妮,戈小川,叶沛强,袁振东.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04)
  • [9]超声引导下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溶栓的疗效观察[J]. 薛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02)
  • [10]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溶栓治疗应用不同穿刺方式的效果比较[J]. 梁云芳,黄家莲,黄华,郭泽慧. 现代医院, 2017(06)

标签:;  ;  ;  ;  

血液透析期间内瘘急性闭塞再通一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