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回顾与展望——研究设计院50周年巡展

五十年回顾与展望——研究设计院50周年巡展

一、五十年的回顾与展望——研究设计院成立五十周年巡礼(论文文献综述)

陈良[1](2021)在《钱学森的飞天梦——纪念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50周年》文中提出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至今已有五十年。由此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着名科学家钱学森为发展中国航天事业所做的杰出贡献。一、一次轰动美国的演讲早在20世纪40年代,钱学森就有一个飞天梦,不是嫦娥奔月那样的神话,而是经过科学研究后形成的科学预测。

裴羽[2](2021)在《甘肃省文物保护工作研究(1949-1978)》文中研究表明

杨润萌[3](2021)在《河南三线建设略论》文中研究说明

姜春宇[4](2021)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包头城市建设特点研究》文中提出内蒙古包头在新中国成立初的十年间,从西北地区的一个商业城市一跃成为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城市。以“一五”计划开始的国家工业化建设为契机,依托包头丰富的矿产、水利等资源,优越的战略位置,铁路和城市基础设施,为配合建设5个“156项工程”,包头城市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本文围绕包头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城市建设开展的基本条件、建设特点和经验启示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作为当时国家八大重点建设城市,“一五”计划实施后,包头的新市区由多元对口的技术人员组成规划建设队伍,苏联专家利用苏联城市建设理念指导中国技术人员设计包头新市区规划方案,高校毕业生在综合中苏城市建设理念的基础上设计城市规划方案的具体内容,东部省市有经验的城市建设部门对口支援包头新市区建设,参与包头城市建设的部分管理人员接受专业培训,这样的建设力量使包头拥有从城建管理、制定规划到实施建设多环节优于同时代非重点建设城市的建设队伍。在城市为工业化服务的思想和中苏城市建设理念的共同影响下,包头新市区整体上形成以包钢为主体的城市区位特点,城市内部具有鲜明的形态特点,功能区布局注重服务半径,道路街区划分方正整齐、分级设置、密度高,房屋建筑风格样式中苏相结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城市建设为包头城市长远发展奠定基本框架,其特点为今天的现代城市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论文从城市建设的特性、生产性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的关系、城市建设理念三个方面总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包头城市建设特点。第一,包头城市建设注重计划性和相对稳定性。包头新市区在建设之初就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建设规模,有力推动包头城市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突出城市远景计划,有利于城市长远发展,但包头城市远期和近期发展关系考虑不足,给城市近期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包头新市区整体上是在规划方案的长期指导下建设的,有利于城市建设长期稳定,但受特权思想和政治运动影响,包头规划建设发生不少变动,造成城市建设事业受挫。第二,三大原因造成包头城市生产性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发展不协调,片面强调先生产后生活,新旧市区发展不平衡。一是城市底子薄,包头难以在短时间内补齐短板;二是包头城市建设侧重为城市工业服务,忽视城市建设与城市居民以及整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三是急于求成的建设心态破坏城市循序渐进的建设。第三,城市建设理念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理念既要有总揽全局的宏观认识,又要从城市建设的各个微观方面总结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而丰富科学指导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依据。

李维鑫[5](2021)在《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文中研究指明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城市与景观环境一直以来以一种互动关系共生于一个系统之中,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创造了不同的城市类型,其中山水城市模式是古今中外公认的城市典范。中国古代营城往往离不开山水环境,视其为城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的城市研究却往往与古人营城所展示出来的山水人居环境思想有所偏差。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容易被忽视,过度人工化趋势明显,伴随着地域文化特色的逐步衰微,使得城市风貌特色逐步衰退,出现千城一面的城市趋同现象。桂林是我国国际旅游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桂林城市的风景建设一直与城市建设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对山水景观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指导桂林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其城市与风景建设的发展历程在我国城市规划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桂林城市规划的历史进程对城市特色构建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城景一体化理论为依据,以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以及比较分析为研究方法,基于城景交互的视角,将建国以后桂林的城市规划划分为城景决择期、城景协调期、城景创新期三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的城市性质、城市结构、城市布局、建筑风貌、风景建设进行研究,详细分析各个时期城市发展与景观建设之间的关系,发现建国以后桂林城景交互具有“街巷对景”、“建筑隐景”、“城市融景”、“人文点景”四个规律,总结出具有桂林地方特色的城景交互模式。同时,依据桂林的城景交互规律和模式,探讨桂林城市的现状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未来发展构想,以期延续和强化桂林山水城市特征,为桂林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与桂林类似的山水城市提供借鉴。

邱春美[6](2021)在《陈硕仟家族之历史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台湾屏东内埔的陈硕仟家族为对象,进行田野调查与访谈,并以小区域地方往上追溯到大的时空,如何由内埔到竹田之陈氏来台祖为核心,往上追溯到粤、闽、赣;并对陈硕仟家族在台湾文化的价值提出新的论点。为探讨家谱祖系的发展,本文提出家族研究的创新理论“气根雁行说”,说明来台祖陈硕仟先生的名字、生卒年、官职生涯、来台原因等,并就其家族后裔代表的文学创作与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考。包括对于颍川堂、栋对、祖牌、后裔作品等用字的辨析;以及对陈氏相关拓垦、义民精神、祭祀公业(“公尝”、“尝会”)进行厘清与分析等等。依据本研究的分析,印证了两岸血缘密切,确实无法切割,并且彰显家族研究对后代子孙的重大意义;并指出未来研究可以关注的方面,包括:一、敬祖崇宗,流传祖德,如何让家族组织对族人感受到温暖与爱;二、观古鉴今,感恩惜福;三、家族与祭祀公业的永续经营;四、家训传家与数据库建立。这些方面对未来的家族研究均极具挑战性,并值得后续的关注。

李思超[7](2021)在《基于文献的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历程探析(1934-2019)》文中研究表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根基之一是采用文献来考证其学术发展脉络,即文献本是“记录一切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代称。当前处于信息化时代,知识爆炸成为一种常态化。知识更新速度远大于人们接受和理解知识的速度。随着文献数量激增,现今已经难以通过窥见全貌。亟待需要进行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基于数字人文的“远读”理念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定量化总结,梳理其研究历程。首先,在文献收集1236篇学术论文和50余部着作的基础上,采用“远读”方法对其从四个方面进行定量化分析和研究图景描摹:(1)论文关键词视角下的陕西民居和聚落研究的宏观演进特征。(2)科学知识图谱下的陕西民居和聚落(3)比较了陕西和全国相关研究的关系(4)陕西民居研究和陕西地区建筑工作者进行的其他地区民居研究的关系。此外,本研究论述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早期探索(20世纪30年代——改革开放),稳步发展(改革开放——21世纪初),多元繁盛(21世纪初——至今)。在此基础上对每个阶段的大事件进行了解读。最后,从现有的陕西地方通史和全国民居相关着作、陕西民居和聚落研究着作和98篇代表性学术论文进行研究内容的归纳,梳理出具体的8大研究主题和具体的21个研究方向。本研究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提供了较为详尽的基础资料,为未来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的保护、发展和传承提供了理论参考。同时为数字人文研究提供了研究参考样本。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民居建筑学学科的发展。

肖雄[8](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陈蜀西[9](2021)在《现代性语境下安仁镇公共文化空间流变研究》文中指出

李强[10](2021)在《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海自开埠以来逐渐成为一座世界着名的城市,并以其特殊的历史与文化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象。雕塑作为一种设置在城市中的艺术表达已有悠久的历史记载,早在建国之前便存在着诸多久负盛名的雕塑作品。然而,“城市雕塑”被定义为一种概念,依法纳入城市建设之中是二十世纪80年代。城市雕塑起初以美化城市、纪念革命、精神导向为理念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工程。上海作为我国城市雕塑的重要试点城市,自建国至今的七十余年中呈现出了跨越式的发展,总体呈现出有如从教化走向美化、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外化走向客观、从官方走向商业、从精英走向大众等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上海的开放性、包容性、合作性、引领性、国际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这座城市的显着特点,其展现城市精神的城市雕塑也越来越需要经得起各种文化思想的检视。本论文研究基于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现象,在性质上可称之为文化雕塑,通过文化批判理论的视角对上海城市雕塑进行全面考察。随着文化工业在我国的风起云涌、突飞猛进,上海城市雕塑显现出了其文化现状堪忧,在潜移默化中将工具理性的效用、拜金主义的观念、功利主义的张扬结合到城市雕塑的建设之中,使得城市雕塑作品在思想内涵上空洞无物,在造型语言上千篇一律,在人文精神上支离破碎,甚至与这座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抗,从而影响着城市精神的追求。为此,需要从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环境与文化构成方面重新探索这种文化雕塑存在的真实本性,通过对城市雕塑现状的批判和城市雕塑实践的分析,在制度性、艺术性、公共性之间阐发城市雕塑未来的向度,以促使城市的管理者、艺术的创作者和文化的享有者形成一种共识,建构起美好城市的意象。在文化批判中产生出创新的进步力量,在公众交流中寻求鲜活的创作题材,在跨界互动中生成共赢的合作方式,让上海的城市建设展现出求真务实的精神态度,城市文化体现出遏恶扬善的人性品格,城市雕塑表现出美丽动人的理想境界。

二、五十年的回顾与展望——研究设计院成立五十周年巡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十年的回顾与展望——研究设计院成立五十周年巡礼(论文提纲范文)

(1)钱学森的飞天梦——纪念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5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次轰动美国的演讲
二、中国研制人造卫星的前奏
三、打好基础,长远考虑
四、发射人造卫星计划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五、钱学森再次出马
六、航天科学技术规划的制定
七、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曲折过程
八、展望未来,航天事业后继有人

(4)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包头城市建设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1、中国城市建设研究状况
        2、包头城市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一、包头建设现代工业城市的基本条件
    (一)人民政权得以巩固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确立
    (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推动重点城市建设
        1、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2、为配合建设“156 项工程”确定重点建设城市
    (三)包头特殊的区位优势
        1、具备满足现代工业的矿产、水利资源
        2、保障国防安全和均衡生产力布局的战略位置
        3、便于工业建设起步的铁路设施和城市基础
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包头城市建设的特点
    (一)多元对口的技术人员参与规划建设
        1、苏联城市规划专家以指导为主
        2、高校毕业生是城市规划的主力
        3、东部省市对口支援包头城市建设
        4、参与包头城市建设的部分城建干部接受专业培训
    (二)以包钢为主体的城市区位特点和城市布局
        1、由包钢厂址决定包头新市区位置
        2、以服务包钢生产生活为主的城市布局
    (三)中苏城市建设理念相结合的城市内部形态
        1、功能区布局注重服务半径
        2、道路街区划分方正整齐、分级设置、密度高
        3、房屋建筑结合中苏建筑风格和建设标准
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包头城市建设特点的历史评述
    (一)城市建设注重计划性和稳定性
        1、城市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建设规模
        2、公共设施建设注重城市长远发展
        3、规划方案总体上长期指导城市建设
    (二)城市生产性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发展不协调
        1、城市建设片面强调先生产后生活
        2、新旧市区建设不平衡
    (三)城市建设理念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和内容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概念和相关理论
        1.4.1 概念解析
        1.4.2 相关理论
    1.5 既往研究综述
        1.5.1 城市与景观交互关系研究
        1.5.2 我国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1.5.3 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1.5.4 小结
第2章 桂林城市环境特征研究
    2.1 史地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历史沿革
    2.2 城市环境构成
        2.2.1 山水环境
        2.2.2 人文环境
    2.3 城市环境特征
        2.3.1 山水环境特征
        2.3.2 人文环境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桂林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3.1 桂林城市规划历史分期
        3.1.1 分期依据
        3.1.2 分期内容
    3.2 建国以前桂林城市规划演进
        3.2.1 城市规划演进
        3.2.2 城景交互特征
        3.2.3 规划演进的影响因素
    3.3 建国以后桂林城市规划演进
        3.3.1 城景决择期
        3.3.2 城景协调期
        3.3.3 城景创新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景决择期:工业导向和工业与风景并重的城市规划
    4.1 工业主导的被动规划(1949-1958)
        4.1.1 社会背景
        4.1.2 规划建设
    4.2 工业与风景同步建设的探索规划(1959-1977)
        4.2.1 社会背景
        4.2.2 规划建设
    4.3 城景决择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4.3.1 城市建设特征
        4.3.2 风景建设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景协调期:可持续发展导向下的城市规划
    5.1 理性主义思维下的保护规划(1978-1989)
        5.1.1 社会背景
        5.1.2 规划实践
    5.2 增长主义导向下的快速规划(1990-2006)
        5.2.1 社会背景
        5.2.2 规划实践
    5.3 城景协调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5.3.1 城市建设特征
        5.3.2 风景建设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景创新期:转型发展导向下的城市规划
    6.1 城市格局重构下的新规划(2007-2019)
        6.1.1 社会背景
        6.1.2 规划实践
    6.2 城景创新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6.2.1 城市建设特征
        6.2.2 风景建设特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规律、模式及未来构想
    7.1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规律
        7.1.1 街巷对景
        7.1.2 建筑隐景
        7.1.3 城市融景
        7.1.4 人文点景
    7.2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模式
    7.3 桂林城景交互的问题总结
        7.3.1 产业发展较慢
        7.3.2 绿地质量不高
        7.3.3 城市特色衰微
        7.3.4 新区活力不足
    7.4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构想
        7.4.1 产业转型
        7.4.2 景观共享
        7.4.3 文化保护
        7.4.4 新旧协调
        7.4.5 配套齐全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建国以后各时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8.1.2 建国以后桂林城景交互规律
        8.1.3 具有桂林特色的城景交互模式
    8.2 创新点
        8.2.1 城市规划演进分期方法的创新
        8.2.2 桂林城市规划演进研究时限的创新
    8.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陈硕仟家族之历史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问题意识
    第二节 名词释义与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
第一章 陈硕仟家族之时空溯源
    第一节 客家民系之主要脉络嬗变
    第二节 陈硕仟远祖、上祖祖系史略
    第三节 陈硕仟相关族谱系略
    第四节 提出气根雁行说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陈硕仟人物考及家族来台的发展
    第一节 明清以来对台湾之移民变迁
    第二节 陈硕仟辨考及其家族来台拓垦
    第三节 陈硕仟家族之支派系谱、祭祀公业
    第四节 参与伯公祭祀以祈福敬祷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陈硕仟祖堂创建、重修与维护
    第一节 陈硕仟家族祖堂
    第二节 陈氏祖堂堂号、栋对之辨析
    第三节 陈氏祖堂碑文、祖牌与画像
    第四节 陈氏祖堂重建、倾颓管理之问题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台湾陈硕仟家族的重要活动
    第一节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
    第二节 后裔之生命书写与传播
    第三节 家族记忆的内涵传承
    第四节 海内外社会之流衍与挑战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陈氏家训家风
    第一节 义门陈、台湾陈之家训
    第二节 受莆田陈俊卿、陈文龙之影响
    第三节 对台湾陈城富、陈明富之熏陶
    第四节 后裔认知及社会名流之评价
    第五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基于文献的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历程探析(1934-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成果的激增使得学术研究图景日趋复杂
        1.1.2 信息化时代使得量化学术研究历程成为可能
        1.1.3 信息技术驱动下改变了传统文献的认识方式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方法
    1.3 基础理论:数字人文
    1.4 研究现状
        1.4.1 传统民居研究现状及学术研究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1.4.2 构建传统民居研究框架、研究技术路线的研究现状
        1.4.3 相关议题其他类型研究对象的研究现状
        1.4.4 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框架
2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的定量化分析
    2.1 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文献数据收集
        2.1.1 数据收集
        2.1.2 获取研究对象
        2.1.3 收集结果
    2.2 文献数量变化情况
        2.2.1 研究专着
        2.2.2 学术论文
    2.3 量化研究一:论文关键词分析
        2.3.1 总体关键词词云描摹
        2.3.2 分时段关键词词云描摹
    2.4 量化研究二: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
        2.4.1 共现词统计和解读
        2.4.2 膨胀词分析和解读
    2.5 量化研究三:《中国传统民居文献索引》中的陕西相关研究
        2.5.1 粗粒度下的中国传统民居研究概况
        2.5.2 细粒度下的中国传统民居研究概况
    2.6 量化研究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的陕西民居和聚落研究
        2.6.1 传统民居与聚落相关研究区位分析
3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历程
    3.1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历程分期依据
        3.1.1 已有研究综述
        3.1.2 本研究的分期
    3.2 第一阶段:早期探索期(20 世纪30 年代至改革开放)
        3.2.1 民居研究先声:从龙庆忠到刘敦桢
        3.2.2 民居广泛调查:全国研究和陕西调查
        3.2.3 考古发掘研究:半坡村史前聚落考古
        3.2.4 乡村建设活动:“农业学大寨”的号召
        3.2.5 民居展示利用:大办地主庄园博物馆
        3.2.6 文物普查活动: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
    3.3 第二阶段:稳步发展期(改革开放-21 世纪初)
        3.3.1 首部综合专着:《陕西民居》的编纂
        3.3.2 考古复原研究: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
        3.3.3 国际交流合作:竞赛教学和保护实践
        3.3.4 民居展示利用:阶级教育展览馆转型
        3.3.5 绿色窑居建筑:延安枣园村绿色住区
        3.3.6 文物普查活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
    3.4 第三阶段:多元繁盛期(21 世纪初至今)
        3.4.1 民居展示利用:民营化博物馆的兴起
        3.4.2 文物保护制度:从古村落到传统村落
        3.4.3 文物普查活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4 陕西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代表性文献内容解读
    4.1 地区建筑通史和中国民居专着中的陕西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
        4.1.1 地区建筑通史着作中的陕西民居
        4.1.2 中国民居研究专着
    4.2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代表性研究专着
        4.2.1 总体面貌解读
        4.2.2 地区民居综合着作
        4.2.3 民居专项研究着作
        4.2.4 民居个案研究着作
    4.3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4.3.1 概说
        4.3.2 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图谱的绘制
        4.3.3 研究方向1:某类型民居研究
        4.3.4 研究方向2:民居和聚落个案研究
        4.3.5 研究方向3:农宅建设
        4.3.6 研究方向4:设计创作
        4.3.7 研究方向5:绿色建筑
        4.3.8 研究方向6:人文地理
        4.3.9 研究方向7:风景园林
        4.3.10 研究方向8:旅游开发
    4.4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述评
        4.4.1 与全国研究现状的比较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后期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重点文献统计表
    代表性学术专着
    代表性期刊论文
附录2 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相关建筑竞赛图纸
附录3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作为创作原型的建筑实践
附录 4 图录和表录
    图录
    表录
硕士学习期间研究成果和研究工作

(8)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 选题依据
        (二) 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新中国“十七年”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三) 运动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材料
        (一) 材料来源
        (二) 材料的甄选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四) 简要评议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一、西医学习针灸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结语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10)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1.1 城市雕塑
        1.1.2 上海城市雕塑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内研究状况
        1.2.2 国外研究状况
        1.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研究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其主要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其主要观点
第二章 从雕塑到城市雕塑的兴起
    2.1 雕塑的起源及历史形态
    2.2 雕塑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2.3 城市雕塑在当代中国的兴起
        2.3.1 从实践活动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外延
        2.3.2 从城市管理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内涵
        2.3.3 从雕塑创作中建立城市雕塑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类型
    3.1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前期
        3.1.1 上海的古代雕塑遗存
        3.1.2 晚清时期的上海雕塑
        3.1.3 民国时期的上海雕塑
    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时期
        3.2.1 上海美术教育院校的建设
        3.2.2 上海美术社团与研究机构
        3.2.3 上海雕塑创作与雕塑建设
    3.3 上海城市雕塑的发展时期
        3.3.1 上海城市雕塑的管理建制
        3.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建设概况
        3.3.3 上海城市雕塑的类型特征
第四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结构
    4.1 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
    4.2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要素
        4.2.1 上海城市雕塑的制度性文化
        4.2.2 上海城市雕塑的艺术性文化
        4.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物态性文化
第五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批判
    5.1 城市雕塑与文化批判
    5.2 对创作方式标准化与伪个性的文化批判
        5.2.1 上海城市雕塑“标准化”的表现及其批判
        5.2.2 上海城市雕塑“伪个性”的表现及其批判
    5.3 对创作题材仿造性与照搬化的文化批判
        5.3.1 上海城市雕塑“国内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5.3.2 上海城市雕塑“国外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第六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实践分析
    6.1 编制城市雕塑规划推动城市雕塑建设
    6.2 搭建展示平台促进城市雕塑建设
        6.2.1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6.2.2 上海“雕塑公园”建设
    6.3 借助国际活动进行城市雕塑建设
        6.3.1 2007 世界夏季特奥会主题雕塑园建设
        6.3.2 中国2010 上海世界博览会园雕塑建设
第七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未来向度
    7.1 文化批判意识的内化与审美霸权的解构
    7.2 地缘性经验的建构与跨学科平台的认知
    7.3 参与角色的互动合作与社会评价的制衡
        7.3.1 城市雕塑的管理与委托
        7.3.2 城市雕塑的创作与合作
        7.3.3 城市雕塑的评审与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社会项目
致谢

四、五十年的回顾与展望——研究设计院成立五十周年巡礼(论文参考文献)

  • [1]钱学森的飞天梦——纪念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50周年[J]. 陈良. 钱学森研究, 2021(01)
  • [2]甘肃省文物保护工作研究(1949-1978)[D]. 裴羽.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河南三线建设略论[D]. 杨润萌. 上海大学, 2021
  • [4]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包头城市建设特点研究[D]. 姜春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5]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D]. 李维鑫.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6]陈硕仟家族之历史文化研究[D]. 邱春美.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9)
  • [7]基于文献的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历程探析(1934-2019)[D]. 李思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9]现代性语境下安仁镇公共文化空间流变研究[D]. 陈蜀西.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10]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D]. 李强. 上海大学, 2021

标签:;  ;  ;  ;  

五十年回顾与展望——研究设计院50周年巡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