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娘子关喀斯特泉钙华古气候记录及古水文地质分析

华北娘子关喀斯特泉钙华古气候记录及古水文地质分析

一、Paleoclimate record and paleohydrogeological analysis of travertine from the Niangziguan Karst Springs,northern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王朋辉[1](2019)在《中国南方典型峰林平原岩溶水系统研究 ——以广西桂林甑皮岩地区为例》文中提出中国南方岩溶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巨大但分布不均,生态系统功能重要但脆弱,人口密度大但经济欠发达。保障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相关双赢关系,需要对南方典型岩溶水系统的深入研究。桂林甑皮岩古人类文化遗址受水害威胁,岩溶管道发育、分布并不十分清楚,径流、排泄等水动力过程的认识存在分歧。利用野外调查,示踪试验,钻探物探等基础资料分析,水化学、同位素测试分析,水位动态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以及神经网络等方法和手段,对甑皮岩典型峰林平原岩溶水系统的介质场、水动力场、水化学场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系统介质主要为溶洞及NS、NE、NW裂隙,最大渗透主轴方向为NE-SW和NW-SE向。岩溶发育具水平、垂向分带特征。P1-P2-P3轴线以西岩溶弱发育,为系统的局部隔水边界,以东岩溶强发育。垂向上分为两个岩溶强发育带,深部岩溶不发育。岩性、构造以及水动力条件是分带的决定因素。洞穴系统为构造控洞成因,沿层面三层阁楼式展布。(2)系统划分为NS和NW-SE两条径流系统。P2中的岩溶泉为地下水水平径流遇局部隔水层阻滞,转为垂向径流,承压水流在岩溶强发育区出露形成。(3)水化学类型以HCO3-Ca类型为主,Na+、Mg2+、SO42-含量高是由于C12H25SO3Na以及硅酸盐类物质的输入。ZK10中Ca2+、SO42-浓度低的原因是SO42-被还原为SO32-,足量的SO32-与Ca2+反应,生产CaSO3沉淀后输出。(4)大气降水是系统的主要补给来源,补给高程上限为155 m,黄村断裂为研究区西北的补给边界。提出神经网络与WTF结合的方法,计算2017年补给系数为18.33%,补给量为1.325×104 m3/a。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了甑皮岩岩溶地下水位动态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精度高,可靠性较强。(5)岩溶地下水位对降雨事件响应的空间变异由岩溶发育程度、含、导水介质类型以及介质之间的连通性决定;时间变异体现在地下水位对降雨响应滞后时间的差异,这是由累积降雨量、前期降雨量、地下水埋深以及导水介质类型决定的。时空变异特征具体表现为:岩溶强发育、扩散流导水的含水体水位对降雨的响应表现为缓升缓降,水位自相关性强;发育岩溶管道的含水体水位表现为陡升陡降,水位自相关系数衰减速率快,对降雨响应的滞后时间短,互相关函数图呈多峰型。

欧阳慧子[2](2018)在《青藏高原南部全新世早—中期气候变化:墨竹工卡钙华碳氧同位素记录》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地质学家(尤其是古气候学家)的高度关注,钙华作为古气候环境的重要载体,对理解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墨竹工卡钙华的岩石学和稳定碳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墨竹工卡钙华的230Th年龄为11644±294 a BP7188±163 a BP,属于全新世早中期,钙华底部时间可能延伸到晚更新世。扫面电镜和能谱分析表明墨竹工卡钙华主要为无机成因,生物的贡献的次要的,其成分由方解石和文石组成,并以前者为主,钙华遭受了中等程度的成岩作用改造。碳氧同位素数据揭示墨竹工卡钙华的起源CO2主要为深部地热成因。此外,墨竹工卡钙华具有明暗交替纹层,其中,深色纹层厚度小,具有偏低的δ13C和δ18O,浅色纹层厚度大、具有偏高的δ13C和δ18O,这些特征表明深色层形成于夏秋季节,而浅色层形成于冬春季节。最后,根据钙华的碳氧同位素变化,将墨竹工卡地区的全新世早中期气候变化划分为三个阶段:1)11.826 ka BP9.419 ka BP为温暖湿润期,该时期印度夏季风强盛,但在11.207 ka BP钙华记录的极端干冷事件可能与新仙女木事件相关;2)9.419 ka BP8.311 ka BP为气候剧烈动荡期,由三个温湿-干冷气候旋回组成,在9.381 ka BP、8.921 ka BP和8.590 ka BP处出现干冷气候的峰值,这些干冷气候事件反映了早全新世气候的不稳定性,并具有全球性。3)8.254 ka BP7.150 ka BP为气候平稳波动时期,此阶段气候总体偏干冷,指示印度夏季风处于稳定的衰退期。

王怡璇[3](2015)在《25-20 kaB.P.中祁连疏勒河地区钙华沉积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文中提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国际科学界研究的瞩目,受到的普遍关注。根据国内外研究,分布于地表的钙华沉积物可以作为古环境研究较好的载体。通过对冰芯、树轮和黄土、珊瑚等气候环境记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显着成果,它们对古环境气候的记录用于分析重建古气候环境有各自的优点。钙华是一种主要产于地表的淡水碳酸盐沉积物,沉积速率快,对于古环境气候的记录更加精确。但目前研究表明,钙华作为古环境替代物,虽然其他替代物有很多优势,但对于热成因类钙华所指示的环境气候变化关系则缺乏研究。热成因类钙华是由于有较高温度的水温和深源CO2的地下热水向地表迁移中发生CO2脱气,导致CaCO3沉积,钙华叠层堆积形成,具有地下停留时间长、循环力度大,对古气候环境变化信息高灵敏度特征,成为近年来古气候研究的重要载体,通过利用钙华微层来恢复古气候的变化己经成为当前的热点。本文研究对象属于热成因类钙华,通过结合钙华碳氧稳定同位素值分析和剖面多个14C测年和铀系不平衡法测年数据分析,对中祁连疏勒河地区钙华沉积所蕴含25-20kaB.P.期间的古气候环境变化进行系统的研究。得出以下主要认识:(1)钙华δ13C值与降雨量有很好的线性负相关关系。研究区降雨量较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青藏高原热低压的加深有利于南侧西南季风的北上,北侧东南方向气流向西北内陆深入,即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同时增强;二是西风环流的影响导致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大大增加。(2)通过对疏勒河地区钙华δ18O值研究分析认为,钙华微层中-厚层乳白色致密层得到的δ18O值呈负值,暗示该段期间有较大的降雨量,呈暖湿的气候特征,推断该段期间应该属于夏季时节,且钙华δ18O值变化与降水量和温度呈负相关性。(3)通过对中祁连疏勒河地区钙华沉积速率的季节变化研究发现,温度和降水量是影响该地区钙华沉积速率快慢的主要因素。钙华沉积速率呈现出在雨季(春夏季)增加、旱季(秋冬季)减慢的反常现象,这与天津王四井热成因类钙华沉积研究中发现的规律相反,与在日本大气成因类钙华沉积规律基本相似。(4)通过对钙华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测试,得出钙华δ13C值与δ18O值存在同步性,二者曲线整体呈正相关关系。(5)建立了中祁连疏勒河地区钙华年层高分辨率的肉眼识别标准,即一个钙华年层包括薄的疏松深褐色层和中-厚的致密白色-乳白色浅色层,代表一年的季节变化。(6)研究区钙华经过14C法测试分析,在25ka-20ka B.P.期间,属于末次冰盛期。结合年龄数据与δ18O、δ13C值关系,推断在24.9-24.5kaB.P.期间,气候出现由暖湿-干冷-暖湿-温湿变化。所蕴含的古气候环境对研究第四纪末次冰盛期古气候环境具有指示意义。

覃建勋,韩鹏,车晓超,袁国礼,方斌,王根厚[4](2014)在《利用荣玛地区温泉钙华δ18O及微量元素重建西藏全新世以来古气候》文中认为西藏荣玛温泉钙华发育,是研究古气候的天然地质载体。本研究在U系法定年的基础上,参照古里雅冰心δ18 O的气候记录,对钙华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氧同位素与古气候关系进行系统分析,进而挖掘荣玛钙华的古气候信息,总结出该区古气候变化规律:钙华母岩为灰岩,钙华锥以"半球面式生长模式"沉淀;钙华δ18 O与温度、降雨量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表明钙华δ18 O受温度和降雨量影响;钙华Sr/Ca、Sr/Ba与降雨量具有较好负相关性,说明钙华Sr/Ca、Sr/Ba在一定程度上受降雨量影响;根据钙华δ18 O、Sr/Ca和Sr/Ba与气候的关系推测荣玛地区古气候变化规律为:35.87ka时期,为高温多雨气候;35.8712.38ka时期,气温降低、降雨减少,为干冷气候;12.386.67ka时期,气温回升降雨量增大,气候由干冷变为湿暖;6.675.29ka时期,气温、降雨量波动降低,气候由湿暖变为干冷;5.290ka时期,气温、降雨量升高,由干冷变为湿暖气候。

高竞[5](2013)在《地下热水钙华沉积的水化学影响因素和热水钙华微层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热水钙华沉积的水化学条件是钙华沉积的基础。为了更好地理解影响钙华(尤其是热水钙华)沉积的控制因素,选择我国广西、云南、天津、西藏等水热活动区的23个温泉水样,其中18个温泉沉积钙华,其余则不沉积钙华,对它们进行了水化学指标包括温度、pH值、总溶解性固体(TDS)、Ca2+、Mg2+、Na+、K+、HCO3-、SO42-等含量, Ca2+及HCO3-当量和百分含量、Mg/Ca比值等的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沉积钙华的温泉的水温变化较大;二氧化碳分压(PC O2)高,平均值10-1.29atm; TDS大多在1–3g/L左右;且方解石饱和指数(SIc)和文石饱和指数(SIa)都达到了饱和状态。其HCO3-含量较高,绝大部分大于470mg/L,HCO3百分含量接近或大于30%。当泉水Ca2+与HCO3的当量接近或很好匹配时,最易发生钙华沉积。对天津王四井一个沉积近30年(1978-2006年)的层状钙华剖面的高分辨率微量元素(Mg, Sr, Ba等)和稳定同位素(δ13C、δ18O)的研究发现,Sr、Ba显示非常高的正相关性,它们与Mg有很好的负相关关系。钙华微层的δ13C和δ18O的变化具有同步性。钙华δ13C及Mg/Ca与微层物理特征(厚度、颜色、结晶程度)有一定关联,且与气温变化有关。当钙华微层为厚的褐色疏松层,且其具有低的Mg/Ca值和高的δ13C,δ18O值时,反映冷干的气候条件;反之,当钙华微层为薄的乳白色致密层,且其具有高的Mg/Ca值和低的δ13C、δ18O值时,反映了暖湿的气候条件。对西藏绒玛温泉区的9个钙华样品进行了铀系法测年,样品铀含量较高,达到0.298-1.363ppm,234U/238U比值为1.475-1.700。铀系法测得的钙华锥年龄11500-4600a落在了海相氧稳定同位素的最暖湿的第1阶段(MIS1)及葫芦洞石笋、古里亚冰芯高分辨率δ18O记录的高峰值阶段,结合同一时期高的湖水位、轮藻类植物的繁荣及青藏高原受到强烈夏季季风的影响,暗示了钙华沉积与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关。绒玛温泉高精度热水钙华年龄数据建立了研究区连续、可靠的时间标尺,提供了热水钙华测年研究的年龄资料,对其重建陆地古环境和古水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夏凯生[6](2011)在《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形态、发育与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岩溶区面积广大,分布广泛,岩溶地貌类型多种多样。碳酸盐岩的分布面积计(含埋藏在非可溶岩之下者),可达3.46×106km2,约占国土面积的1/3;而且类型多种多样,总体上说,可以分为四大类型:南方湿润热带亚热带岩溶、干旱半干旱区岩溶、温带半湿润区岩溶和西部高原高山岩溶。我国的岩溶地貌研究具有世界意义,与世界其他地区岩溶区相比,我国岩溶形态丰富多彩、个性鲜明。这是因为我国岩溶地貌,发育有独特的优势,即中国大陆碳酸盐岩古老坚硬、新生代以来大幅度抬升、未受末次冰期大陆冰盖的刨蚀破坏、以及季风气候水热配套(夏湿冬干)等四个条件,使得各个地质时期,尤其是新生代以来发育的岩溶形态保存完好,因而具有较长的、连续的岩溶发育的历史记录。中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被称为大陆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的“博物馆和教科书”,在中国岩溶地貌研究中有重要地位。2007年7月,中国南方岩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乌江下游岩溶地貌作为亚热带峡谷岩溶地貌的代表也被列入。乌江下游岩溶地貌的研究对中国南方岩溶中山峡谷岩溶地貌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在的研究还很薄弱。形态学的研究主要应用了岩溶形态组合的研究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以避免“异质同相”在岩溶地貌形态研究中所引起的混乱。我们应用岩溶形态组合对乌江下游不同地貌面的典型地点的岩溶形态组合特征进行了探讨,并且和岩溶地貌形态发育阶段结合起来,探讨其演化过程。沉积形态的研究是研究岩溶地貌演化的关键,把溶蚀形态和沉积形态相结合进行研究,通过对典型地点沉积物特征的研究来探讨岩溶环境的演化过程是本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岩溶地貌发育控制因素的分析,我们运用岩溶动力系统理论,把岩溶地貌形成原因研究放到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相互作用中去研究,探讨内外力作用对本区岩溶地貌形态发育演化的影响。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本地区岩溶地貌十分发育,具有独特的亚热带岩溶中山峡谷特点,以峰丛洼地(谷地)、大型漏斗(天坑)、岩溶峡谷、天生桥等为代表的地表岩溶和以大型溶洞和丰富的洞穴次生化学沉积为代表的地下岩溶最为普遍,独具特色。(2)不同地貌面上岩溶形态组合是岩溶地貌不同发育阶段的产物:鄂西期夷平面分布在海拔1700~2000m的高分水岭地区,形态组合特征是低矮的峰丛和平坝、大的多边形、浅碟形洼地相组合,石峰形态浑圆,峰与峰之间的疏离度高,平均为500m以上;溶洞不多,发育规模不大,沉积形态为红粘土,其岩溶形态组合反映了老年期岩溶地貌发育的特点,其形成在古近纪至新近纪初。山原期地面分布在海拔1200~1500m的地区,主要表现为高大的峰丛和大型洼地结合的岩溶台面。峰丛与洼地、岩溶台面之间的相对高差可达25~30m左右,峰与峰之间疏离程度变小,一般在300~400m;岩溶洞穴十分发育,有较丰富的次生沉积物。沉积物为红粘土,发育有铁质风化壳,总体上为壮年期地面特点。剥蚀面分布在海拔500~800m地区,以峰丛-槽谷、谷地为主,比高为60~100m,峰与峰之间疏离程度极小,一般在250m以下,基座紧密相连,石峰形态不太典型,顶部平坦,保留原始地貌面的特点,沉积物以黄色石灰土为主,体现为青年期岩溶地貌发育阶段的特点。(3)岩溶地貌发育的受岩性、构造、气候、土壤、水动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区岩溶地貌发育的主导因素为新构造运动、水动力条件和气候;通过对典型地点岩溶作用强度的研究发现:在现在气候条件下,鄂西期山地的岩溶作用比较弱,而盆地期地面岩溶作用比较强,说明鄂西期岩溶形态组合有古老性的特点,为第三纪末干燥气候形成的;盆地期剥蚀面之所以为青年期地面,和其发育历史较短有关。由于受到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本区岩溶形态组合呈现出多代性的特点,岩溶峡谷和夷平面交替出现,同时,夷平面受到后期的改造,由于强度不同,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远离现代排水基面的流域分水岭地区,新构造运动影响较小,地面完整性较好,岩溶地貌以峰丛洼地为主,地貌面发育以横向发育为主。乌江及主要支流河谷地带受新构造影响很大,因溯源侵蚀,普遍发育峡谷地貌,在河间地块因受新构造运动地貌影响较大,地面表现为锥状岩溶峰丛洼地和岩溶谷地景观。(4)乌江下游岩溶地貌的形成,经历了鄂西期、山原期、盆地期和峡谷期地貌演化阶段,并形成鄂西期、山原期夷平面、盆地期剥蚀面和深切峡谷。通过对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形态、发育和演化的研究,我们对亚热带岩溶峡谷的形态、发育和过程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因此本研究对长江三峡形成演化的研究有借鉴意义。同时,本地区的岩溶地貌发育深受新构造运动和水动力条件的影响,河流侵蚀和溶蚀作用叠加在一起,使本区的岩溶地貌发育强度增大,这既可以形成了景色迷人的乌江峡谷,又使本区生态环境及其脆弱,水旱灾害、水土流失、石漠化、地面塌陷等灾害频频出现;我们也注意到不同地区岩溶作用强度和方式不同,不同地貌面和岩溶峡谷区在进行土地利用、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时必须要注意到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

徐中华[7](2010)在《鄂尔多斯盆地南区保安群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机理》文中研究说明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是由巨厚层白垩系下统保安群陆相碎屑岩组成的大型自流水盆地,盆地以白于山为中线划分为南北两大部分。白于山以南地区,面积约5.5892万km2,地表水短缺、地下水水质复杂,可用水资源非常短缺,对鄂尔多斯能源基地的扩建造成影响,为了寻求优质地下水源,有必要进行该区的地下水水化学演化机理研究。本学位论文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以鄂尔多斯盆地白于山以南的白垩系分布区(简称“盆地南区”)为研究区,以盆地南区白垩系地下水为研究对象,以水文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应用数理统计、聚类分析、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多种技术方法和常规水文地质分析相结合的手段,深入研究了盆地南区白垩系保安群中深层地下水水化学演化过程和规律,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盆地南区西北部洛河组和环河组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均以SO4·Cl—Na型水为主,水质差;盆地南区自边界和西南边界向马莲河东线一带,地下水类型呈HCO3—Ca·Mg·Na型水、HCO3·SO4—Na型水、HCO3·SO4·Cl—Na型水、向S04—Na型水和S04·Cl—Na型水水平分带现象;研究区罗汉洞组地下水从西北向东南,水化学类型由S04·Cl、HCO3·SO4·Cl型逐渐转化为HCO3·S04、S04型,向南该组尖灭一带为HCO3型水。2.通过对盆地南区保安群各含水岩组地下水化学场对地下水流场指示意义的研究表明:洛河组、环河组地下水水化学分带与水动力分区吻合的较好,从补给区到排泄区,地下水中除了HCO3-含量逐渐减少,TDS和其他常量组分均呈增大趋势,水化学场对水动力场的指示作用明显;罗汉洞组地下水化学分带与水动力场分区不太吻合。3.利用地下水中主要离子含量和离子当量比值的变化趋势分析了各水流路径上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成分总体上受水动力条件和径流路径上易溶盐累积作用的影响,研究区的西南端、东部边缘和西部六盘山一带,rCa/rNa、rMg/rNa、Ca/rCl、rHCO3/rCl比值多属于高值区,具有补给区特征;而在马莲河、泾河一带上述系列比值则相对较小,属于低值区,具有径流排泄区特征;研究区rNa/rCl和rSO4/rCl比值基本上都大于1,反映了盆地南区白垩系地下水沿径流方向呈现Na富集盐化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且硫酸盐的富集速率比岩盐快。4.通过对长武、彬县一带洛河组典型水流路径B12→2-6-1→水D20及水样点D30地下水化学演化特征分析,推断洛河组地下水的排泄基准面介于点水D20和水D30之间的某个位置上;罗汉洞组水流路径盐65→镇基7-Ⅰ上存在混合作用,在罗汉洞组局部地段混合作用明显,因此,地下水化学分布规律与水动力分区不吻合,这与上述聚类分析水化学场对水动力场指示结果相一致。5.盆地南区保安群地下水质量平衡模拟结果表明,溶滤作用是研究区地下水化学演化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在地下水径流过程中主要发生了石膏、岩盐、斜长石、钾云母、钾长石或CO2等不同程度的溶解反应和伊利石沉淀反应;阳离子交换在洛河组、环河组地下水化学演化过程中作用较强,而罗汉洞组相对较弱;混合作用多发生在薄覆盖区或裸露地段。6.通过盆地南区各模拟路径上的地下水单位距离长度上石膏、NaCl、斜长石的溶蚀量(mmol/L·km)研究表明,单位距离溶蚀量低的路径基本都分布在补给区,而单位距离溶蚀量高的路径多位于地下水径流排泄区,水化学模拟结果更进一步说明了地下水水化学演化规律对地下水动力场的指示作用。7.保安群地下水正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结果进一步表明了影响洛河组和环河组地下水化学演化过程的主要是溶滤作用和交换作用;在罗汉洞组地下水化学演化过程中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较弱,以溶滤作用为主。

郑丽芝[8](2011)在《岩溶泉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岩溶泉水流量稳定、水质优良、地下调蓄能力强,在供水方面有很大优越性,并且很多岩溶泉区具有景观和历史价值,如济南的趵突泉、太原的晋祠泉等都是着名的旅游胜地。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和降水量的减少,与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相伴生的泉水流量衰减、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形成、岩溶塌陷等一系列岩溶环境地质问题也逐步凸显并受到人们的关注。济南市为恢复岩溶泉群喷涌采取了一些列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因此,有必要对济南岩溶泉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以指导和完善济南泉域管理与保护工作,也为我国其它岩溶泉域管理与保护提供借鉴。本文系统总结了济南以及山西岩溶泉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措施,从行政、法律、技术、工程、经济及环境等全方位出发,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本着可实施推广的原则,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采用绩效评估的方法,构建了岩溶泉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三个模块:能力建设评估、职责评估、成效评估。为了使该指标体系得到推广应用,本文针对各个指标给出的相应评价因素采用“是否”来控制,尽可能地简化评估过程。各评价因子的权重本文采取专家打分法来确定。本文随后采用指数集成的方法,把各部分的评价状况按权重集成起来得到泉域管理与保护工作评价指数。最后根据建立好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济南岩溶泉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进行了评价。济南泉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评价指数为94.24,根据本次研究制订的等级划分标准可知,济南岩溶泉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处于最高等级“优秀”的水平。从泉域管理与保护工作的各个方面分析可见,不论从能力建设、职责工作、还是从管理和技术措施所取得的效果方面,济南都具有较高的水平。然而,济南仍有一些地方需要继续改进。建议济南完善泉域地下水的水位、泉流量、水质三项监测。其次,进一步做好综合节水方面的工作,最后要加强对泉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关秀宇[9](2010)在《贵州黄果树地区钙华及其环境意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贵州省黄果树地区发育有大规模的地表钙华,研究该地区钙华的成因机制可以了解钙华景观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对钙华风景区的维护、管理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此外,利用钙华微层记录的高分辨率气候信息可以重建该地区古气候变化模型,从而有助于我们认识气候演变的趋势。本文从贵州黄果树水文地质条件出发,主要采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稀土元素化学方法、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对该地区的水化学特征、钙华微层稀土元素变化规律及Mg/Ca比值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取得以下成果:(1)贵州黄果树地区钙华沉积主要受微地貌条件、水质类型、生物活动、水动力效应的控制。研究区生物量较为丰富,地表水系所含化学元素主要受控于三叠系可溶性岩组,水质类型呈HCO3.SO4-Ca型。9处采样点中,唯有冒水塘表水下潜处因受地形影响,钙华处于溶蚀状态。总体上,黄果树地区在现生条件下,是有利于钙华体生长的。(2)黄果树钙华各微层轻重稀土高度相关(R2=0.988),说明轻重稀土元素之间的化学分离受到抑制,氧化还原条件微弱。从总体上看,当时钙华的沉积环境可能较为干旱。(3)钙华中轻重稀土存在微弱分馏,这种轻重稀土元素的分馏可以用LREE/HREE的比值来表示。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有利于重稀土元素的迁移,进而导致LREE/HREE的比值相对降低;在干旱的气候环境,轻重稀土元素间的分离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并使得LREE/HREE的比值升高。(4)钙华微层中Mg/Ca比值与LREE/HREE比值相关性较好(R2 = 0.60),呈正相关。根据LREE/HREE的比值变化,可以反映各微层代表的沉积时代降水波动的规律,分析认为将Mg/Ca比值作为贵州黄果树地区古气候重建的替代指标是可行的。(5)通过LREE/HREE值、Mg/Ca值波动所指示的该地区降水量变化特征,结合稀土元素总量变化(REE)特点,总结贵州黄果树地区古气候特征为:热干—暖干—冷湿—热干—暖湿—暖干。

张敬凯[10](2009)在《山西曹村井田岩溶陷落柱发育规律研究》文中认为岩溶陷落柱是我国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煤田下伏灰岩中的大跨度溶洞发生持续向上的塌陷所产生的、三维形态呈柱状的塌落岩块堆积体。岩溶陷落柱的英文译名为karstic collapse column。岩溶陷落柱不仅给地面工程带来危害,而且也可对地下采矿造成严重影响。就煤矿生产而言,岩溶陷落柱的存在,由于其形状、大小不一,内部地层杂乱无章,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给煤矿的井巷工程布置与施工、采煤方法及采掘机械的选择等增加了相当大的困难,每年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亿元人民币。曹村井田岩溶陷落柱十分发育,已成为影响煤矿生产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山西霍州矿区曹村井田作为研究区,运用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统计学和岩溶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文献调研、野外地面调查、井下观测、井田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调查、采掘工作面地质编录等资料的分析,结合岩溶陷落柱理论,对本研究区已发现的81个岩溶陷落柱的发育特征、发育规律及发育成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笔者认真总结了曹村井田长期开采积累的岩溶陷落柱资料,详细描述了井田内岩溶陷落柱的发育特征,找出了曹村井田岩溶陷落柱的发育规律,且依据该发育规律对井田未采区进行了预测,给“膏溶作用”是岩溶陷落柱发育的成因提供了有力证据;综合大量资料,分析得出岩溶陷落柱的发育时间,提出古岩溶的发育是形成岩溶陷落柱的前提条件的新颖观点。本文成果对采煤工作面合理布置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岩溶陷落柱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二、Paleoclimate record and paleohydrogeological analysis of travertine from the Niangziguan Karst Springs,northern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aleoclimate record and paleohydrogeological analysis of travertine from the Niangziguan Karst Springs,northern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南方典型峰林平原岩溶水系统研究 ——以广西桂林甑皮岩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水系统概述
        1.2.2 岩溶作用机理与发育特征研究
        1.2.3 岩溶水系统的介质结构及水动力过程
        1.2.4 岩溶地下水补给评价方法研究
        1.2.5 岩溶水对降雨补给的动态响应研究
    1.3 存在问题
    1.4 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和地貌
        2.1.2 研究区气候
    2.2 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
        2.2.1 地层与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3 水文与水文地质
        2.3.1 地表水
        2.3.2 地下水
3 岩溶水系统介质发育特征
    3.1 地表裂隙介质发育特征
        3.1.1 裂隙采样区域与方法
        3.1.2 裂隙发育特征
    3.2 裂隙介质渗透张量
        3.2.1 渗透张量计算方法
        3.2.2 渗透张量计算
        3.2.3 裂隙介质的各向异性
    3.3 地下岩溶发育特征
        3.3.1 地下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与分带性
        3.3.2 地下岩溶发育规律的成因
    3.4 岩溶洞穴系统发育特征
        3.4.1 岩溶洞穴系统的分层性
        3.4.2 洞穴成因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岩溶地下水径流系统划分
    4.1 示踪剂与试验设备
    4.2 试验过程
    4.3 试验结果
        4.3.1 第一次示踪试验结果分析
        4.3.2 第二次示踪试验成果
    4.4 地下水径流系统的划分
    4.5 本章小结
5 岩溶水系统的补给来源及物理化学参数的时空变异特征
    5.1 水样采集与测试
        5.1.1 野外采样与测试
        5.1.2 室内测试
    5.2 岩溶地下水物理化学参数的时空变异特征
        5.2.1 电导率EC的时空变异特征及成因
        5.2.2 氧化还原电位与溶解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
        5.2.3 主要溶解离子的时空变异特征及物质来源
    5.3 岩溶水系统的补给来源与评价
        5.3.1 岩溶水系统的补给来源
        5.3.2 岩溶水系统补给量计算
    5.4 本章小结
6 地下水位对降雨的响应特征及动态预测
    6.1 数据与方法
        6.1.1 数据
        6.1.2 研究方法
    6.2 岩溶地下水位对降雨响应特征及成因
        6.2.1 地下水位波动分析
        6.2.2 自相关与互相关分析
        6.2.3 滑动窗口互相关分析
    6.3 岩溶地下水位动态模型
        6.3.1 向量自回归模型
        6.3.2 地下水位动态预测模型的建立
    6.4 岩溶地下水位预测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青藏高原南部全新世早—中期气候变化:墨竹工卡钙华碳氧同位素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钙华分类及沉积模式
        1.2.2 钙华沉积影响因素
        1.2.3 青藏高原钙华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
    2.2 地层
    2.3 构造
第3章 材料、方法及测试结果
    3.1 材料
    3.2 实验方法及结果
        3.2.1 钙华230Th测年及结果
        3.2.2 钙华碳-氧同位素测试方法及结果
第4章 钙华沉积特征
    4.1 钙华产状
    4.2 岩石学特征
        4.2.1 组构特征
        4.2.2 矿物组成
    4.3 沉积环境及成岩作用
    4.4 墨竹工卡钙华成因及构造背景
第5章 墨竹工卡钙华的气候环境记录
    5.1 钙华微层特征及其气候环境记录
    5.2 钙华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气候环境记录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25-20 kaB.P.中祁连疏勒河地区钙华沉积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1 选题依据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对钙华的研究现状
        1.3.2 硫磺山地区钙华的研究现状
        1.3.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工作方法及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层
    2.3 大地构造
第3章 研究区钙华的分类、特征
    3.1 钙华分类
    3.2 钙华中的碎屑物分类
    3.3 钙华矿物组成
    3.4 钙华的岩石特征、厚度与矿物组成
第4章 样品的采集、测试及其分析
    4.1 样品的来源、采集、分析
    4.2 钙华测年方法及应用依据
        4.2.1 测年方法
        4.2.2 通过U-Series法和 14C法对钙华测年的依据
    4.3 研究区钙华测试结果分析
        4.3.1 钙华测年分析
        4.3.2 钙华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
第5章 研究区古气候变化及其意义
    5.1 岩溶作用的过程
    5.2 钙华沉积速率对古气候环境变化的反映
    5.3 钙华 δ13C、δ18O值变化对古气候环境的记录
        5.3.1 碳、氧稳定同位素的影响因素
        5.3.2 钙华 δ13C、δ18O值对古气候环境的记录
    5.4 研究区古气候记录与其他地区古气候记录载体的对比
        5.4.1 与中纬度东亚季风区石笋记录古气候变化的对比
        5.4.2 与低纬度地区深海沉积物(有孔虫、珊瑚)记录古气候变化的对比
        5.4.3 与高纬度地区冰芯记录古气候变化对比
        5.4.4 与兰州地区红咀寺剖面(黄土)记录 30kaB.P期间古气候对比
    5.5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利用荣玛地区温泉钙华δ18O及微量元素重建西藏全新世以来古气候(论文提纲范文)

1 样品采集和分析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品采集
    1.3 样品分析和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年龄、碳氧同位素
    2.2 微量元素、稀土元素
3 钙华与气候分析
    3.1 钙华δ18 O值与气候关系
        3.1.1 钙华δ18 O值与温度关系
        3.1.2 钙华δ18 O值与降雨量关系
    3.2 Sr/Ca、Sr/Ba与气候的关系
        3.2.1 Sr/Ca与气候关系
        3.2.2 Sr/Ba与气候关系
4 结论

(5)地下热水钙华沉积的水化学影响因素和热水钙华微层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钙华沉积模式及构造类型
        1.2.2 钙华沉积机制
        1.2.3 钙华微层的研究现状
        1.2.4 钙华定年与古气候重建
    1.3 选题的依据
    1.4 拟解决的关键性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线路
        1.5.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温泉、钻井概况
    2.1 沉积钙华地下热水介绍
        2.1.1 沉积钙华的温泉、钻井地质概况
        2.1.2 沉积钙华的温泉、钻井水化学基本特征
    2.2 无钙华沉积地下水介绍
        2.2.1 无钙华沉积的温泉、钻井地质概况
        2.2.2 无钙华沉积的温泉、钻井水化学基本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钙华沉积的水化学控制因素
    3.1 水化学基本特征分析
        3.1.1 Ca~(2+)、HCO_3-含量及当量
        3.1.2 其他主要离子
        3.1.3 比例系数
        3.1.4 二氧化碳分压
        3.1.5 CO_2来源
        3.1.6 矿物饱和指数
        3.1.7 综合指标
    3.2 水化学特征关系
        3.2.1 Ca~(2+)、HCO_3-含量、当量及百分比含量关系
        3.2.2 Ca~(2+)、HCO_3~-当量与 PCO_2关系
        3.2.3 pH 与 logP_(CO2)关系
        3.2.4 SI_c、SI_a与温度的关系
    3.3 五组温泉水化学特征对比
    3.4 影响钙华沉积的主要水化学因素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天津王四井层状钙华的研究
    4.1 研究区水文地质及气候特征
    4.2 钙华样品采集、测试及水化学分析
        4.2.1 钙华样品采集
        4.2.2 化学元素测试
        4.2.3 王四井水化学分析
    4.3 钙华微层的物理特征分析
        4.3.1 钙华微层的物理特征
        4.3.2 钙华微层厚度分析
    4.4 降水量、气温与微层物理特征变化的关系
    4.5 微量元素分析
        4.5.1 Sr 与 Mg 的相关性
        4.5.2 Sr 与 Ba 的相关性
    4.6 Δ~(18)O控制因素及与钙华微层物理特征的关系
        4.6.1 δ~(18)O控制因素
        4.6.2 钙华δ~(18)O与δ~(13)C 含量关系
        4.6.3 钙华δ~(18)O与 Mg 含量关系
    4.7 Δ~(13)C 控制因素及与钙华微层物理特征的关系
        4.7.1 δ~(13)C 控制因素
        4.7.2 钙华微层 Mg/Ca 与δ~(13)C 的关系
        4.7.3 Mg/Ca、δ~(13)C 与钙华微层的关系
    4.8 SR、BA和Δ~(13)C 及其与降雨量的关系
    4.9 讨论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西藏绒玛温泉钙华测年与古气候研究
    5.1 绒玛温泉钙华
        5.1.1 绒玛温泉区概况
        5.1.2 绒玛温泉钙华沉积形态
        5.1.3 西藏地区钙华的研究成果
    5.2 钙华定年
        5.2.1 钙华定年方法
        5.2.2 钙华定年方法及其测年范围
    5.3 ~(230)TH/~(234)U 定年原理与实验方法
        5.3.1 ~(230)Th/~(234)U 定年原理
        5.3.2 野外采样
        5.3.3 实验步骤
        5.3.4 初始钍校正
        5.3.5 α谱测量
    5.4 钙华测年结果与讨论
    5.5 钙华锥形成过程简述
    5.6 古气候研究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6)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形态、发育与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岩溶地貌研究现状
1.3 乌江下游地区岩溶地貌研究现状
1.4 国内外岩溶地貌研究取得的进展与不足
1.5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
1.6 本研究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预计达到的目标
1.7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区自然背景
2.1 自然条件
2.2 地层
    2.2.1 前寒武系基底构造层
    2.2.2 地台期沉积盖层
    2.2.3 地洼期沉积
    2.2.4 表层-第四系
2.3 乌江下游碳酸盐地层的分布
2.4 区域构造
    2.4.1 北东向构造
    2.4.2 南北向构造带 第3章 乌江下游岩溶地貌的个体形态及分布
3.1 岩溶地貌形态学的研究方法
3.2 乌江下游岩溶形态整体特征
3.3 乌江下游岩溶个体形态
    3.3.1 地表形态
    3.3.2 地下形态 第4章 乌江下游不同地貌面岩溶形态组合特征
4.1 岩溶形态组合指标体系
4.2 形态参数
4.3 结果和讨论
4.4 乌江下游岩溶形态组合特征 第5章 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发育过程和阶段控制因素研究
5.1 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发育的地质背景
5.2 气候水文对岩溶地貌发育的影响
5.3 现代气候和岩溶形态组合关系的典型地点研究 第6章 乌江下游不同地貌面岩溶地貌分布和发育阶段
6.1 乌江下游不同地貌面分布及年代探讨
6.2 洞穴作为区域岩溶地貌演化的载体的研究
6.3 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典型剖面地表沉积物的研究 第7章 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发育史的探讨
7.1 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发育史的探讨
7.2 乌江河谷发育
7.3 长江三峡贯通方式的探讨-以羊水河峡谷系统为例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8.1 初步结论
8.2 创新点
8.3 问题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参加课题、学术活动

(7)鄂尔多斯盆地南区保安群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自然地理和地质概况
    2.1 盆地自然地理概况
        2.1.1 盆地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2.1.2 气候与水文
    2.2 白垩系盆地地质概况
        2.2.1 盆地的箕形特征
        2.2.2 中央隆起
        2.2.3 拗陷中心
        2.2.4 盆地的褶皱构造
    2.3 白垩纪各期岩相古地理
        2.3.1 早白垩世宜君-洛河期岩相古地理
        2.3.2 早白垩世环河-华池期岩相古地理
        2.3.3 早白垩世罗汉洞-泾川期岩相古地理
    2.4 白垩系盆地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2.4.1 盆地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2.4.2 白垩系保安群含水岩组
        2.4.3 白垩系保安群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第三章 盆地南区保安群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研究
    3.1 洛河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
        3.1.1 洛河组地下水水化学类型
        3.1.2 洛河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3.2 环河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
        3.2.1 环河组地下水水化学类型
        3.2.2 环河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3.3 罗汉洞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
        3.3.1 罗汉洞组地下水水化学类型
        3.3.2 罗汉洞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3.4 保安群地下水水化学垂直分带规律
        3.4.1 TDS垂直分带规律
        3.4.2 SO_4~(2-)浓度垂直分带规律
        3.4.3 Cl~-浓度垂直分带规律
        3.4.4 HCO_3~-浓度垂直分带规律
        3.4.5 Na~+浓度垂直分带规律
        3.4.6 Mg~(2+)浓度垂直分带规律
        3.4.7 Ca~(2+)浓度垂直分带规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盆地南区保安群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及作用
    4.1 地下水水化学场对水动力场的指示作用
        4.1.1 洛河组地下水水化学分带与水动力场的关系
        4.1.2 环河组地下水水化学分带与水动力场的关系
        4.1.3 罗汉洞地下水水化学分带与水动力场的关系
    4.2 典型水流路径上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4.2.1 洛河组典型水流路径上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4.2.2 环河组典型水流路径上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4.2.3 罗汉洞组典型水流路径上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4.3 水化学场的形成作用及影响因素
        4.3.1 影响水化学场形成的主要因素
        4.3.2 水化学场形成的主要成因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理论与方法研究
    5.1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5.1.1 模拟模型
        5.1.2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方法
        5.1.2.1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的步骤
        5.1.2.2 建立质量平衡反应模型需要的资料
        5.1.2.3 模拟结果的多解性与模型检验
    5.2 正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5.2.1 溶液组分的活度系数方程和质量作用方程
        5.2.2 交换组分的质量作用方程
        5.2.3 应用Newton-Raphson方法求解的平衡方程表示法
        5.2.4 正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的步骤
    5.3 平衡方程的求解问题
第六章 盆地南区保安群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6.1 保安群地下水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6.1.1 洛河组地下水反向模拟
        6.1.1.1 水流路径的选取
        6.1.1.2 可能矿物相的确定
        6.1.1.3 建立地下水质量平衡模型
        6.1.1.4 洛河组地下水质量平衡模拟结果分析
        6.1.1.5 用模拟结果分析南区洛河组地下水的补径排关系
        6.1.2 环河组地下水反向模拟研究
        6.1.2.1 水流路径的选取
        6.1.2.2 环河组水岩作用模拟结果分析
        6.1.2.3 用模拟结果分析南区环河组地下水的补径排关系
        6.1.3 罗汉洞组地下水反向模拟
        6.1.3.1 水流路径的选取
        6.1.3.2 南区罗汉洞组水岩作用模拟计算结果
        6.1.3.3 用模拟结果分析南区罗汉洞组地下水的补径排关系
    6.2 保安群地下水正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6.2.1 洛河组地下水正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6.2.2 环河组地下水正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6.2.3 罗汉洞组地下水正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主要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岩溶泉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岩溶泉成因及泉流量影响因素分析
    2.1 岩溶泉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2.2 岩溶泉域泉水成因分析
    2.3 泉流量影响因素分析
    2.4 岩溶泉域水资源状况和存在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岩溶泉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3.1 国内岩溶泉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
    3.2 国外岩溶泉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
    3.3 岩溶泉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经验总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岩溶泉域管理与保护评价指标体系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指标筛选方法
    4.2 指标体系框架
    4.3 指标说明及评价标准
    4.4 评价方法及等级的划分
    4.5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济南实例
    5.1 济南泉域管理与保护评价计算及效果分析
    5.2 济南泉域保护对策与措施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贵州黄果树地区钙华及其环境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选题依据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1 交通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环境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1 地层岩性
        2.2.3 断层
        2.2.4 褶皱
    2.3 水文地质条件
第3章 钙华沉积作用过程
    3.1 钙华沉积机制
    3.2 钙华沉积的控制因素
        3.2.1 水化学特征
        3.2.2 温度、压力效应
        3.2.3 生物作用
    3.3 钙华沉积趋势的判断
第4章 钙华稀土元素反映气候环境信息
    4.1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4.2 碳酸盐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4.2.1 稀土总量变化特征
        4.2.2 轻重稀土分馏
    4.3 钙华稀土元素变化特征及反映的气候信息
        4.3.1 钙华稀土元素变化特征
        4.3.2 稀土元素变化反映的气候信息
第5章 钙华Mg/Ca 比值变化特征及意义
    5.1 Mg/Ca 比值作为古气候变化指示剂的研究背景
    5.2 黄果树地区钙华 Mg/Ca 比值变化特征
    5.3 钙华各参数蕴含的气候信息
第6章 结论及问题分析
    6.1 初步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10)山西曹村井田岩溶陷落柱发育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工作
    1.4 准备工作
第2章 岩溶陷落柱基础理论
    2.1 岩溶陷落柱的概念及其危害
    2.2 岩溶陷落柱的分类
    2.3 岩溶陷落柱的导水类型及突水方式
第3章 井田地质条件概况
    3.1 井田自然地理概况
    3.2 井田地层
    3.3 井田地质构造
    3.4 井田含煤地层
第4章 区域及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4.1 郭庄泉域水文地质条件
    4.2 霍州矿区奥陶系水文地质单元
    4.3 井田含水岩组划分及其特征
    4.4 井田隔水层划分及其特征
    4.5 井田内主要断层的富水性特征
    4.6 井田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
    4.7 井田地下水化学特征
第5章 井田岩溶陷落柱的发育特征
    5.1 岩溶陷落柱的空间形态
        5.1.1 岩溶陷落柱平面形状及面积
        5.1.2 岩溶陷落柱的剖面形状
        5.1.3 岩溶陷落柱高度
        5.1.4 岩溶陷落柱的中心轴
    5.2 岩溶陷落柱柱体特征
    5.3 岩溶陷落柱对围岩的影响
    5.4 岩溶陷落柱在垂向上的不等高性
    5.5 树形岩溶陷落柱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井田岩溶陷落柱发育规律
    6.1 岩溶陷落柱的分布规律
        6.1.1 成群集中分布
        6.1.2 定向带状分布
    6.2 岩溶陷落柱多发育于井田浅部地区
    6.3 岩溶陷落柱多发育在地下水迳流带和地下水排泄口处
    6.4 岩溶陷落柱的发育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6.4.1 岩溶陷落柱主要发育在向斜轴部及背斜倾伏端附近
        6.4.2 岩溶陷落柱的发育与井田主节理的关系
    6.5 井田内岩溶陷落柱分布位置的预测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岩溶陷落柱发育的成因分析
    7.1 研究区古岩溶发展史
    7.2 古岩溶的特征及影响其发育的因素
        7.2.1 古岩溶的特征
        7.2.2 影响古岩溶发育的因素
    7.3 岩溶陷落柱发育的基本条件
        7.3.1 膏溶作用形成空洞
        7.3.2 地下水运动是岩溶陷落柱发育的基本条件
        7.3.3 地质构造是岩溶陷落柱发育的主动力
        7.3.4 地层岩性组合特征对岩溶陷落柱发育起一定控制作用
        7.3.5 岩煤层埋藏深度对岩溶陷落柱发育起一定控制作用
    7.4 岩溶陷落柱形成过程及成因
    7.5 岩溶陷落柱形成时代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四、Paleoclimate record and paleohydrogeological analysis of travertine from the Niangziguan Karst Springs,northern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南方典型峰林平原岩溶水系统研究 ——以广西桂林甑皮岩地区为例[D]. 王朋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2]青藏高原南部全新世早—中期气候变化:墨竹工卡钙华碳氧同位素记录[D]. 欧阳慧子.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3]25-20 kaB.P.中祁连疏勒河地区钙华沉积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D]. 王怡璇.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4)
  • [4]利用荣玛地区温泉钙华δ18O及微量元素重建西藏全新世以来古气候[J]. 覃建勋,韩鹏,车晓超,袁国礼,方斌,王根厚. 地学前缘, 2014(02)
  • [5]地下热水钙华沉积的水化学影响因素和热水钙华微层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D]. 高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9)
  • [6]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形态、发育与演化研究[D]. 夏凯生. 西南大学, 2011(09)
  • [7]鄂尔多斯盆地南区保安群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机理[D]. 徐中华. 长安大学, 2010(02)
  • [8]岩溶泉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郑丽芝.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9]贵州黄果树地区钙华及其环境意义研究[D]. 关秀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10]山西曹村井田岩溶陷落柱发育规律研究[D]. 张敬凯. 河北工程大学, 2009(S2)

标签:;  ;  

华北娘子关喀斯特泉钙华古气候记录及古水文地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