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退耕还林项目阶段性评价研究

贵州省退耕还林项目阶段性评价研究

一、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阶段性评价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吟[1](2021)在《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的最突出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改善石漠化生态环境和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进行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对揭示草地畜牧业的实施与成效间的协调性和畜牧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遥感学、草地学、畜牧学等关于空间异质性、地物光谱差异性、草地生态系统整体性等理论,针对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与信息化融合、因地制宜的定量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构建等技术需求和科学问题,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关岭-贞丰花江、毕节撒拉溪和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以天空地一体化为技术手段,获取2015-2020年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监测等数据,运用频度统计、理论分析、专家咨询、层次分析、静态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不同石漠化等级草地畜牧业“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与综合效益实现综合效益动态监测和评价,提出后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国家和地方石漠化治理草地生态恢复与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基于研究目标以及对数据的时间连续性、空间分辨率、数据获取成本等需求,获取了多平台、多时空、多分辨率、多尺度的数据:包括:2015和2020年两期Landsat-8中分辨率遥感影像,2020年的2m分辨率GF和ZY卫星数据,高精度无人机影像数据,地面草地样本数据,社会经济数据,集成了天空地一体化动态监测体系,满足了研究的时间、空间和精度需求,实现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动态监测评价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在进一步研究中可以引入雷达遥感和高光谱地面监测数据,丰富数据类型和监测手段,更加有利于提升监测精度。(2)植被覆盖度增加速率与石漠化程度成正比,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增加速率与石漠化程度成反比,石漠化演变趋势整体呈现由高等级石漠化向低等级石漠化、有石漠化向无石漠化方向发展,石漠化程度越深的区域,石漠化治理取得的成效越显着:从2015-2020年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来看,关岭-贞丰花江平均植被覆盖度由38.50%提升至57.87%,毕节撒拉溪平均植被覆盖度由53.03%提升至61.19%,施秉喀斯特平均植被覆盖度由58.45%降低至58.20%,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的平均植被覆盖度增长率分别为52.63%、15.09%和0%。从2015-2020年,植被覆盖度随石漠化程度越深,增长速率越快,无-潜在石漠化的施秉喀斯特植被保护较好,潜在-轻度石漠化和中-强度石漠化区域的植被恢复较好,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关岭-贞丰花江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密度由478.55 g/m2增加至708.52 g/m2,增长率为48.06%;毕节撒拉溪由703.39 g/m2增加至1544.96 g/m2,增长率为119.64%;施秉喀斯特由1632.85 g/m2降低为1035.97 g/m2,增长率为-36.55%,草地地上生物量总体表现为石漠化程度越深密度越小,施秉喀斯特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区,草地生物量密度水平较高,关岭-贞丰花江和毕节撒拉溪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均较好。针对不同石漠化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异质性较强特点,政府制定明确的草地治理与保护目标和具体措施,鼓励农民种草养殖可以有效降低地区裸土比率,提升地表植被覆盖度。(3)运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实地调研法选定指标,构建了包括13个具体指标的指标层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个准则层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给出相应指标权重,构建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比为0.4934:0.3108:0.1958。轻度及以下石漠化面积占研究区面积比重C4、人均畜牧业产值C6、植被覆盖度C1、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C3、人均耕地面积C12等五个指标对综合效益评价的影响最大,这5个指标权重之和达到目标层权重的61.78%,说明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综合效益主要由这5个指标来体现。针对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多尺度评价缺乏因地制宜的规范指导问题,构建了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基于天空地一体化应用层面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还具有一定的试探性,后续研究可以尝试结合高光谱遥感,更系统科学地把宏观和微观指标相结合。(4)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在2015-2020年间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变化表现为无-潜在石漠化区域的三类效益增长率最小,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经济效益增长率最大,中-强度石漠化研究区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增长率最大:施秉喀斯特生态效益由0.4883下降至0.4503,毕节撒拉溪生态效益由0.3560增长至0.4217,关岭-贞丰花江生态效益由0.2774增长至0.3301。施秉生态效益增长率为负,但在不同时期施秉的生态效益都优于关岭-贞丰花江和毕节撒拉溪生态效益。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经济效益值在2015年时相对最低(0.1375),但在2015-2020年间的增长速率最快(85.98%)。在经济发展方面,潜在-轻度石漠化区域比中-强度石漠化区域和无-潜在石漠化区域更具发展优势。社会效益与不同石漠化程度的关系与生态效益变化规律相似,在不同时期都呈现出无-潜在石漠化区域社会效益值最高,但增长率最低。说明石漠化程度越深的区域社会效益发展潜力越大。(5)在综合效益评价基础上,结合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精准扶贫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和可持续效益的联动分析手法:从2015-2020年间,无-潜在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8173提升到0.8270,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6109提升到0.8095,中度-强度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6126提升到0.7589,就综合效益增长率来看,无-潜在石漠化研究区增长率最小,但与同时期不同等级石漠化研究区相比,综合效益值最高。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综合效益在均在变好。施秉喀斯特“两山”效益保持为0.6424不变,毕节撒拉溪“两山”效益由0.4935提升到0.6774,关岭-贞丰花江“两山”效益由0.4879提升到0.6168。施秉喀斯特扶贫效益由0.3290提升到0.3766,毕节撒拉溪扶贫效益由0.2549提升到0.3878,关岭-贞丰花江扶贫效益由0.3352提升到0.4287。施秉喀斯特可持续效益由0.6631下降为0.6349,毕节撒拉溪可持续效益由0.4735提升到0.5539,关岭-贞丰花江可持续效益由0.4021提升到0.4722。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对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农村人民的贫困扶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均有一定的贡献。要继续鼓励各单位、组织、机构积极参与石漠化治理科技推广,加强石漠化治理与草地畜牧业关键性技术问题的研究和开发。

季传泽[2](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林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生态效益监测评价》文中指出在当今全球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问题趋于严峻的背景下,将林业资源的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结合区域生态恢复和国家扶贫方略发展高效特色林产业,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途径。根据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和喀斯特高原山区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防治混农林业研究区、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产业研究区、施秉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山地旅游研究区,以地理学、生态学、林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结合多目标决策理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地球关键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通过生态定位观测法、调查研究法、实验法、系统统计法和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针对石漠化治理林业资源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空间尺度适用性的不足,以科学性和专一性为前提选取指标,构建适用于研究区空间尺度的生态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生态效益评价模型客观性的不足,将组合评价法引入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林灌草修复与林产业生态效益综合评价,建立相应生态效益组合评价模型,在2017-2019年对3个研究区15种林业模式30个样地的持续监测调查和课题组本底调查的基础上,甄选具有代表性的李子(Prunus salicina)、核桃(Juglans regia)、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刺梨(Ribes burejense)、银杏(Ginkgo biloba)和梨(Pyrus spp)8种林产业模式以及研究区6种林灌草修复模式,对其生态效益进行系统监测,利用所建评价模型对研究区不同林草修复和林产业模式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对评价方法与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为石漠化治理林灌草修复和林产业模式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按照框架结构指示—候选指标归类—指标筛选—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流程,构建了石漠化治理林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相应空间尺度的生态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状态层和指标层3层体系结构,共8类评价指标的15项子指标,将5种土壤养分指标归为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将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层生物多样性指数归为群落总体生物多样性指数,并根据该指标体系在3个研究区通过系统监测获取相关数据,加强了指标体系专一化与系统化,为石漠化治理林业资源生态效益评价提供了客观参考。(2)根据多目标决策理论,通过多重统计学检验排除和筛选,依据权重和方法的组合思路选择了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综合指数法和功效系数法作为指标赋权法和单一评价法,基于结果的组合建立了石漠化治理林灌草修复与林产业生态效益组合评价模型,通过组合评价法加强了生态效益评价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并通过多重一致性检验与兼容度检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可靠性,其兼容度显着高于单一评价方法(P<0.05),具有较高参考价值。(3)2017-2019年对研究区林业资源示范规模、植被覆盖度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综合监测表明,监测区域林灌草修复与林产业模式示范规模与结构得到持续优化,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增加值为李子>枇杷>次生林>金银花>核桃>用材林>花椒,毕节撒拉溪研究区为核桃>刺梨>次生林>用材林,施秉喀斯特研究区为梨>银杏>次生林>用材林;3个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4%、7%和2%;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有林地和灌木林地植被覆盖度有所降低(<4%),而园地等得益于林产业发展而有所提升(>5%)。石漠化治理林草修复经早期人为干预后,近年以自然恢复为主,而在人类聚居区附近推广发展生态林产业为主,替代部分原有耕作模式以促进生态结构功能优化。(4)对当前3个研究区9种不同林产业模式与6种不同林灌草修复模式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组合评价结果为次生林(14)>用材林(11.5)>核桃(5.25)>金银花(4.25)>李子(4.25)>枇杷(2.25)>花椒(2),毕节撒拉溪研究区为次生林(14)>用材林(11.5)>核桃(5.25)>刺梨(3),施秉喀斯特研究区为用材林(13)>次生林(10.25)>银杏(7.75)>梨(7.25)。3个研究区经济林生态效益均值达到同地区次生林与用材林的72.8%,具有较高生态效益的同时兼具经济效益,能够一定程度上兼顾生态恢复与农户生计,但在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改善,在传统耕种区域推广林产业,有助于协调人地矛盾,从根本上维持石漠化治理长效推进。

杨均华[3](2020)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福利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恢复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关键,而退耕还林工程则是中国实现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工具和抓手。生态环境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并且,生态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基础,又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条件,影响到人类福利和社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退化、资源枯竭、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和灾害频发的形势,中国政府在1999年开始试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是一项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资金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政策性最强和农户参与程度最高的公共生态工程。作为一项公共政策,退耕还林的实施方案和原则分别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和“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退耕还林投资是政府利用公共财政资金开展生态建设,具有转移支付功能,但其实施方案和原则又是以私人承包制为基础,农户是退耕还林的供给主体,而不是公共组织,是借助寻求私人利益的退耕户参与,有助于促进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激励。从福利经济学视角出发,农户福利改善既是生态治理的前提条件,也是生态治理的重要目标。随着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实施,政府赋予退耕还林的改善农户民生的福利目标更加突出,从生态优先,兼顾农户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再到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增加农民收入目标,进一步发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集中连片地区的扶贫开发、增强农业绿色生产发展能力和精准脱贫目标。可见,改善农户福利成为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目标。那么,在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实施的背景下,退耕还林如何影响农户福利及其效果究竟如何?这是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途径,更是优化和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实际证据。因此,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已20年有余,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果对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在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等多维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在全面地和系统地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构建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全面回顾退耕还林发展进程及其主要成效的基础上,利用长期大样本农户追踪调研数据,首先,分析退耕区农户福利动态变化现状;其次,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主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客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差分模型(PSM-DID)以及回归分解法探究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采用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退耕还林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改善农户福利状况和提高农户福利水平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通过对退耕区农户福利现状分析,在主观福利方面,退耕区农户生活满意度明显提升。退耕户的生活满意的户数高于非退耕户的户数,分别为596户和402户;退耕还林与农户平均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0547,表现为正相关关系,散点图的趋势线的截距为1.5967,其斜度略微向右上方倾斜。在客观福利方面,首先,样本总体、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户收入水平及增速不断显着提高,收入来源和结构呈现多样化,农户获得的退耕补贴超过农业补贴,其比较优势在逐步下降,退耕补贴呈现倒“U”型状,农户获得的年均退耕补贴为360.73元,农业补贴(包括粮食补贴、农资补贴、农机补贴和良种补贴)为98.92元,退耕补贴是农业补贴的近4倍。其次,退耕区农户贫困程度变化受到国家贫困线标准变动的影响大,随着贫困人数的减少,农户贫困内部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在1999~2006年间都呈现下降趋势,且贫困广度下降幅度大;在2007~2014年间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都呈现了在波动中上升趋势。最后,与非退耕户相比,退耕户的劳动力利用结构发生了显着调整。1999~2014年,退耕户外出打工投劳的均值为168天、林牧渔业投劳为均值为116天、种植业投劳均值为100天、非农经营投劳均值为36天,退耕户以土地为基础投劳为均值216天,非农就业投劳均值为204天。(2)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退耕还林工程能够改善和提高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农户若参与退耕还林,能使其生活的“不满意”和“一般”的概率分别降低3.9%和4.79%,并使农户的生活感到“满意”的概率提高52.86%。就贫困户和非贫困不同群体看,退耕还林工程不仅能够促进贫困户的生活满意度,也可以促进非农困户的生活满意,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受益,增进了两类群体的主观福利水平,并且退耕还林提升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大于非贫困户。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影响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其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长江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黄河流域。(3)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在控制诸多决定因素的条件下,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户短期收入增长和长期收入增长,其幅度分别为175元和148元,在不考虑退耕补贴的情况下,农户增收水平有所下降,但仍能实现长期收入增长;将退耕还林参与变量分解为退耕年份变量后,由于政府为强化退耕还林成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研究发现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影响存在阶段性波动,农户增收存在着年份差异。在考察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来源和结构中,退耕还林促进了农户增收来源多样化,其工资增收为38元,本地增加20元,外地增加41元外地工资贡献大;退耕后,农户经营行为变化显着,其生产经营结构调整明显,农业经营增幅为15元,其中,种植业为31元、林牧渔业12元;二三产业(非农经营)收入增幅为21元。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都实现了增收,但存在显着地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农户增收幅度依次为106元、113元、120元、64元和76元。农户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耕地生产力对退耕还林的农户增收福利发挥了显着的中介作用。(4)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回归分解法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并建立退耕还林扶贫瞄准分析指标。结果显示,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瞄准效果不高,1999~2014年的退耕瞄准率为44%,且随着工程可持续推进,退耕瞄准率整体逐步上升,最高达到2008年的59%;相应的退耕漏出率整体上为56%,且随着工程推进,漏出率在下降;退耕有效覆盖率为8%。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总体农户扶贫效果显着,并且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效果是存在显着的年份差异和区域差异。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就退耕参与看,1999~2014年间,退耕还林扶贫效果的贡献率为1.18%。就退耕年份看,退耕第二至八年具有脱贫作用,同样地,其脱贫贡献小,脱贫效果不大;另一方面,退耕第一年、第九至十六年脱贫贡献呈反向状态。就退耕区域看,退耕参与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的脱贫贡献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11.32%)、黄河流域(9.16%)、东部地区(6.41%)、长江流域(4.17%)和中部地区(1.23%)。(5)运用面板数据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土地对农村劳动力约束得到放松,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倾向较快,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就业参与的可能性显着提高。退耕还林促进了非农就业参与、外出务工参与和非农经营劳动参与,较未退耕户分别显着地提高了20.1%、15.7%和4.4%的可能性。退耕还林释放的部分农业劳动时间,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其中,外出务工劳动供给贡献大。退耕第2年至第7年对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但在之后的退耕年份,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逐步降低,并逐步变得不显着。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不同区域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经营就业劳动时间,但存在显着区域差异。

曹先磊[4](2018)在《碳交易视角下人工造林固碳效应价值评价研究 ——以迭部县为例》文中提出有效减缓全球变暖是当前重要的生态任务之一,并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森林固碳增汇已被认为是减缓全球变暖的一种较好选择。人工造林作为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固碳增汇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以项目形式被纳入到国内外主要碳交易体系中,试图通过把人工造林固碳效应正外部性价值得以内部化,来促进人工造林等林业活动在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进而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碳排放空间。在全球气候变化趋于日益明显和全国碳市场建设时期,从碳交易视角研究人工造林固碳效应并对其价值作出全面系统评价,对于相关部门完善林业碳汇定价机制、利用碳交易政策充分发挥人工造林等林业活动在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以迭部县为例,选择人工造林作为研究对象,从碳交易视角对其固碳效应价值评价问题展开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利用不同类型碳汇造林项目和碳交易数据,对中国人工造林固碳开发与交易状况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其次,考虑到可交易固碳量的技术要求,从潜力和能力维度对研究区域主要人工造林(油松、云杉和刺槐)的固碳效应实物量进行了评价;再次,对当前市场条件和不确定条件下的人工造林固碳价值进行了动态评价,模拟分析了不同情景人工造林固碳价值和期权价值的变化情况;最后,识别影响固碳价值和期权机制的主要因素,并给出本研究的政策启示。主要的研究方法:①通过构建人工造林固碳效应实物量评价模型,分析了研究区域主要林分类型的固碳潜力和固碳能力;②从市场效益角度,利用市场价值法构建区域水平人工造林固碳效应价值量评价模型,评价了研究区域主要林分类型的固碳效应价值量;③从生产投资角度,基于实物期权的最优投资时机理论,利用动态规划法构建了基于碳价不确定的两阶段人工造林固碳价值和期权价值评价的理论模型,对研究区域云杉人工造林固碳价值和期权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④利用情景模拟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情景下云杉人工造林固碳价值和期权价值的变化,并探讨了固碳价值变化可能的潜在影响;⑤利用弧弹性系数识别了不同因素对固碳价值和期权价值的影响程度。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1)随着碳交易市场的建设与发展,人工造林固碳价值市场实现具备了客观条件,在此背景下,基于各类项目的人工造林固碳开发与交易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基于各类项目的人工造林固碳开发总面积为709591hm2,约占我国森林面积的0.27%,基于各类项目的人工造林预期固碳减排总量为24299.3万tC02e,这表明我国人工造林固碳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2)研究区域云杉、油松和刺槐人工造林60年总固碳潜力和年均固碳能力分别为284.1万tCO2e和4.7万tC02e;其中,云杉分别为250.5万tC02e和4.2万tCO2e;(3)基于市场价值法的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60年累计和年均固碳价值量分别为1797.73万元和29.96万元;其中,云杉分别1611.11万元和26.85万元。(4)从生产投资角度看,考虑到微观决策者灵活决策的期权价值,基于不确定条件下人工造林固碳价值评价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60年计入期的云杉人工造林固碳价值在30.54~35.31元/tC02e之间,由于该价值为固碳生产的临界值且明显高于当前林业碳汇交易的平均价格20元/tC02e,这说明当前的碳交易环境并不能有效激励研究区域人工造林碳汇生产。(5)情景模拟分析表明,劳动力价格、碳价格波动率、碳汇交易成本等因素对云杉人工造林固碳生产的临界值具有正面影响;木材价格、项目备案成功率等因素对云杉人工造林固碳生产的临界值具有负面影响;(6)弧弹性系数测度结果表明,木材价格变化、劳动力价格变化以及碳汇价格波动率变化是影响云杉人工造林固碳生产临界值和期权价值极为显着的因素。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研究认为:在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背景下,从充分发挥人工造林等林业活动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看,有效的碳汇定价机制必须充分考虑当前的林业生产环境状况,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利用碳价格调控政策、项目备案政策等来调控云杉等森林碳汇供给,并且未来还可适时引进期权与期货交易。从利用碳交易实现碳汇扶贫的角度看,未来应该积极探索适合农户参与的造林碳汇项目合作开发模式。

赵敬霞[5](2018)在《贵州省县域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及空间差异研究》文中提出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的一项重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在首轮退耕还林工程取得重大成果后,新一轮退耕还林在2014年全面启动,工程转入了成果巩固和实施并重的阶段。贵州是西南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重点对象,同时也是以发展绿色经济为目标的省,在当前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水平的重要阶段,研究现阶段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在空间上存在的差异对平衡全省生态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贵州省2014-2017年退耕还林工程为研究对象,在退耕还林工程和生态效益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建立退耕还林工程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积累营养物质效益评价模型,根据计算公式模型计算得出全省2014-2017年84个退耕县生态效益为462.76亿元/a,其中,涵养水源效益10.10亿元/a,占全省生态效益的21.83%,保育土壤效益33.31亿元/a,占71.99%,固碳释氧2.58亿元/a,为5.57%,净化大气效益0.24亿元/a,占0.52%,积累营养物质效益0.05亿元/a,占0.1%。在全省范围内,毕节市生态效益最高,为11.74亿元/a,其次为黔西南州9.03亿元/a,贵阳市0.65亿元/a,遵义市5.17亿元/a,安顺市3.06亿元/a,铜仁市5.82亿元/a,黔东南1.81亿元/a,黔南州4.00亿元/a,盘州市四个县域的生态效益共计4.99亿元/a。县域尺度上,七星关区生态效益最高为2.41亿元/a。各项生态效益空间分布图展示了全省2014-2017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空间差异特征,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积累营养物质效益均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空间特征;2014-2017年县域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在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的差异,并以贵阳为中心,生态效益向东部、南地区递减,向西、北部地区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单位面积生态效益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差异充分说明省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在旧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中取得卓越成效,而西部地区和长江流域的赤水河是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重点。这也反映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重点应该放在西部地区,以巩固和完善工程不足,使全省退耕还林工程在空间上达到相互平衡。本文根据贵州省及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特点选取了25°以上坡耕地面积比例、森林覆盖率等20项影响因素并进行因子分析及相关性分析,以找出影响县域生态效益的影响因子。经过因子分析法求得各县影响因素的综合得分,全省88个县域的综合得分在空间上存在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特征,与前述生态效益空间特征基本一致;综合得分与各县域生态效益相关系数为0.688,与涵养水源效益相关系数为0.604,与保育土壤效益0.656,与固碳释氧效益0.645,净化大气效益0.547,与积累营养物质间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667;利用20项指标与各项生态效益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的影响因素主要有25°以上坡耕地面积比例、平均海拔、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石灰岩面积比例、平均降水量、轻度以上侵蚀面积比例,以上影响因素是造成各项效益的重要原因。各县总的生态效益与轻度以上侵蚀面积比例相关系数为0.615,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相关系数为0.573、与平均海拔相关系数为0.573、与年日照时数为0.471,与石灰岩面积比例为0.463,论证了影响因素对全省各县2014-2017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影响较大,同时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也影响了生态效益的空间特征。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为明确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2014-2017年的规划后期更具针对性,克服生态效益影响因素,提高质量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王武林[6](2013)在《贵州省退耕还林发展问题研究——基于退耕农户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为揭示当前退耕农户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途径,以便顺利开展第二轮退耕还林工作,采用随机入户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法,对贵州退耕农户进行入户调查,从纵向与横向角度分析退耕农户在后续发展中存在的缺粮问题、对退耕补助标准和补助限期望过高、家庭经济收入净增长缓慢、退耕农户后续产业发展能力差与发展质量低、生态环保责任意识较低等问题,指出必须将退耕还林工程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结合,深入推动贵州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解决退耕农户发展中的问题,实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目标。

肖庆业[7](2013)在《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退耕还林工程是建国以来涉及范围最广、投资规模最大、任务量最重、群众参与度最高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然而,各退耕区工程建设究竟处于什么水平?退耕还林工程究竟对各地产生了什么影响?下一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策略该如何制定?这些问题都需要对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进行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工程的效益评价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研究不系统、指标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一致、不科学的现状严重制约了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活动的现实指导作用。为此,本文在总结已有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及准确性,将当前热点的组合评价方法引入到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中,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组合评价模型。并利用组合评价法,对中国南方10个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在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调查结果,提出政策建议,为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在理论和实践依据指导下,通过对退耕还林工程内涵的深入理解,按照构建总体框架—理论预选评价指标—专家筛选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四个步骤,建立最终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目标层、系统层、状态层和指标层四个层次共20项指标。2、应用组合评价方法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模型。首先对多种单一评价法进行深入研究,比较单一评价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进而确定本文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的四种单一评价方法。其次,通过查阅大量中外文献,对组合评价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对一些常见的组合评价方法优缺点及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平均值组合评价模型,从而构建出较为完善的组合评价理论体系。3、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实证分析。本文在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中国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1004018)课题的支撑下,以中国南方10个典型县为研究区,通过植被及林分调查、土壤调查、林地水文调查,收集有关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规划资料、统计资料、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实施方案、总结材料及科研成果等方面的资料、查阅相关统计年鉴,对南方10个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进行静态、动态以及综合、分项细致的实证分析,得出10个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得分和排名,以及近五年发展变化态势,实证研究有助于正确评价各典型县退耕还林现状和潜力,及时了解各县域发展动向及发展趋势,制定完善的退耕还林政策,有助于各县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退耕还林工程整体的健康发展。4、在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实地调查结果,探讨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政策建议,以促进退耕还林地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王武林[8](2011)在《贵州省退耕还林问题跟踪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后续产业、能源燃料、外出务工、耕地与粮食收入、家庭经济收入等角度对退耕户与非退耕户进行对比,揭示退耕农户存在的后续问题及成因,探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途径,指出新时期必须将退耕还林与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结合,特别是与工业强省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才能促进退耕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目标。

王孔敬[9](2011)在《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自1999年以来所开展的退耕还林工程已进入其成果巩固的后续时期。在工程实施的10多年时间里,中央政府和各省(市)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用来指导和执行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然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广大退耕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巨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以中央政府主导下的退耕还林政策能否适应各区域的退耕还林建设的实际需要?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如何?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如何评价?退耕还林后续时期的政策体系如何完善和构建?以及后续政策构建的路径和实施的保障机制如何建立?这一系列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基于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复杂性和各区域自然与社会经济的巨大差异性,本文选择三峡库区作为特定研究区域来深入探究上述问题。选择该区域作为特定的研究地区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从自然环境看,三峡库区位于我国长江流域中西部的结合部,地势主要以山地和沟谷为主,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同时,也是长江中下游和三峡工程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区域,有着重要的生态地位;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三峡库区人口密集,人地关系紧张、少数民族众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是我国西部连片贫困区之一。同时,该区域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非自愿性的工程移民地区,社会问题错综复杂,是一个典型的“老、少、穷、库、移”等多种特征于一体的区域,在广大的西部地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因此,对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可以揭示出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主要对策。立足于上述问题和研究目标的分析,在退耕还林政策的后续时期,试图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运用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学等相关理论与原理与三峡库区退耕还林的实践相结合,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视角来进行分析探究。通过田野调查法、层次分析法、货币价值法和农户意愿评价等具体方法的运用,在对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分析梳理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绩效从农户意愿、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在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的路径和主要内容,并进一步分析了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由此得出论文的研究结论和后续政策建议。本论文在内容结构上由九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一章的内容主要是分析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与后续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是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现行政策体系与实践历程等几个方面进行回顾和梳理;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概况以及案例区概况;第四章主要从农户意愿评价的角度,分析了三峡库区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意愿评价,分析退耕还林政策与农户意愿的矛盾和一致的地方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第五章是对三峡库区的案例区——重庆市万州区的退耕还林政策的现实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研究,在选择的模型基础上,运用实物价值化和货币价值法,对案例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定量研究;第六章是对三峡库区的案例区——重庆市万州区的退耕还林政策的现实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在评价层级和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确立的基础上,运用无量纲的计算方法,分别从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得出了退耕还林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指数及其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第七章是在对现行退耕还林政策理论体系梳理和对三峡库区政策效益评估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所存在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后续退耕还林政策体系构建与完善后续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研究;最后部分,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整体研究结论与建议。在全文探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首先,在三峡库区案例区——万州区选择的9个生态指标实物和货币价值计算的基础上,得出万州区退耕还林年总生态效益价值为1045.48万元,同时也得出该区域退耕还林政策9种生态指标效益的具体贡献,其中固碳释氧效益占总价值的44.22%,水土保持效益和水源涵养效益两者占总效益量的49.35%,说明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对增加三峡库区的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具有积极的抑制作用,符合我国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目的。从深层次表明我国生态状况的变化与具体的生态制度和政策的设计紧密相关。其次,在社会经济效益方面,2000-2006年万州区退耕还林政策在社会经济方面的综合效益指数分别为:0.0458、0.1365、0.2059、0.2646、0.3695、0.4758、0.5678,呈现出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加的趋势。在选择的5个社会经济效益分领域,其作用和影响差别明显,其中退耕还林政策对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大,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最小,其次为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结果说明: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在提高其社会经济效益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单一的政府主导模式和依靠林业部门一家来实施很难实现预期目标;退耕还林政策必须与“三农”问题的解决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实行制度创新,才能实现预期目标。最后,从农户意愿评价的角度来看,三峡库区的大部分退耕农户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成效评价存在差异,退耕还林政策与农户的利益既有一致地方也有矛盾和冲突之处。农户意愿评价的结果说明: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在调动退耕农户的积极性和维护其利益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社会主体基础不稳定。整体而言,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效益,但由于其现行政策体系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和执行层面的某些偏离,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成果的巩固还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如何克服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制度缺陷和实现制度创新、建立一套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的政府主导下的激励相容的后续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就成为巩固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成果的关键。

宋志伟[10](2010)在《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四川省朝天区退耕还林工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化建设与人类文明的进步,我国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粮食、能源等诸多严峻的问题,加快林草植被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而退耕还林工程正是基于此背景下开展实施的,作为我国林业生态史上涉及面最广、任务最重、投入最多、群众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正值当前成果巩固阶段,其建设成效及效益究竟如何,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研究的初衷正欲对工程综合效益做出评价,反映工程建设成效及发展趋势,并力求达到以下目的:第一,探讨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理论,剖析工程实施的内在动力及理论基础;第二,探索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方法,遴选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第三,以四川省朝天区退耕还林工程为例,运用上述理论和方法对其综合效益作出科学评价。针对林业工程的特点,本文综合运用林学、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分析、探索合理可行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并对基础评价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完成朝天区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经研究,初步形成以下观点和结论:1.退耕还林工程具有典型的正外部性(又称外部经济性);由于这种特性存在,以致退耕还林的个体需求和社会其他成员需求之间存在一个差额,这个差额就是边际外部效益问题,即国家应通过非市场机制给予退耕农户以经济补偿。2.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有着适度规模的生态建设工程;通过合理配置退耕地的生态资源和经济资源,使其建设规模达到最优,资源得到合理配置。3.退耕还林的内涵可以归结:从辨证的角度看,退耕还林实际上是一个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和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通过政策引导、利益比较,深化退耕还林意识;进而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坡耕地以及沙化、盐碱地进行资源配置,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经济收入,以达到生态经济共赢的目的。4.现有评价方法中,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方法构建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距离函数评价模型对工程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层次鲜明,量化具体,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5.遵循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原则和方法,根据朝天区的实际情况,从工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大方面入手,构建3个层次、19个评价指标的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综合距离函数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值的计算。6.根据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朝天区实际情况及统计数据,确定了19个评价指标的实际值和参照值,经过计算最终得出朝天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综合距离指数为0.5199,工程的效益状况处于一般水平,建设成效良好,其中工程经济效益最大,距离指数为0.0582,其次是社会效益,距离指数为0.0779,然后是生态效益,距离指数为0.3838;评价结果显示案例区工程综合效益发挥缓慢。7.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结合朝天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朝天区退耕还林工程有效性和持续性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以巩固退耕还林的建设成果,促进退耕还林的持续开展。

二、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阶段性评价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阶段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
    (二)喀斯特环境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
    (三)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石漠化治理的启示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数据挖掘与处理
    (一)数据挖掘
        1 航天数据
        2 航空数据
        3 地面监测数据
    (二)数据处理
        1 航天数据处理
        2 航空数据处理
        3 地面数据处理
四 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因子分析
    (一)生态环境因子
        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2 植被覆盖
        3 石漠化
        4 草地地上生物量
    (二)社会经济因子
        1 人口与GDP
        2 畜牧业GDP
        3 生产与生活水平
        4 劳动力结构与文化水平
五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
        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 指标筛选方法
        3 指标体系
    (二)指标权重确定
        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 指标权重确定
    (三)指标因子标准化
        1 指标值标准化方法
        2 指标值标准化结果
    (四)评价模型构建
        1 模型建立
        2 模型确定
六 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一)单一效益评价分析
        1 生态效益
        2 经济效益
        3 社会效益
    (二)综合效益分析
        1“两山”效益
        2 扶贫效益
        3 可持续效益
        4 综合效益
七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2)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林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生态效益监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林灌草修复与林产业生态效益
    (二)石漠化治理林灌草修复与林产业生态效益
    (三)研究进展及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试验方案与材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三 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一)多层级评价框架指标体系
        1 指标体系构建目标与原则
        2 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二)评价指标选取
        1 指标选取来源
        2 指标选取方法
    (三)生态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1 指标体系
        2 指标内涵及计算方法
四 效益组合评价模型
    (一)组合评价法
        1 单一评价方法
        2 组合法
    (二)组合评价模型构建
        1 赋权法选取
        2 单一评价法选取
        3 组合评价流程
五 生态效益综合评价
    (一)评价数据
        1 示范规模
        2 植被覆盖度
        3 水源涵养
        4 保育土壤
        5 固碳释氧
        6 生物多样性
        7 主要指标数据汇总
    (二)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1 基于层次分析法
        2 基于变异系数法
    (三)生态效益单一评价
        1 综合指数法
        2 功效系数法
        3 单一评价结果
    (四)生态效益组合评价
        1 组合评价结果
        2 组合评价检验
六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3)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退耕还林工程
        2.1.2 农户、退耕户、非退耕户
        2.1.3 福利、福利分类、福利度量方法、福利效应、农户福利
        2.1.4 生活满意度、收入增长、扶贫
        2.1.5 非农就业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福利经济学理论
    2.3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机理
        2.3.1 研究视角的再诠释
        2.3.2 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效应的研究维度
        2.3.3 作用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与农户福利现状分析
    3.1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
        3.1.1 启蒙与初创阶段
        3.1.2 恢复与探索阶段
        3.1.3 试点与示范阶段
        3.1.4 启动与调整阶段
        3.1.5 巩固与发展阶段
        3.1.6 担当新任务与新使命阶段
    3.2 退耕区农户福利发展的现状分析
        3.2.1 退耕区农户主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3.2.2 退耕区农户客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2 模型构建
        4.2.1 Ordered Probit模型
        4.2.2 Binary Probit模型
    4.3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4.3.1 变量选择
        4.3.2 描述性统计
    4.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4.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4.4.2 退耕还林对样本总体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4.4.3 退耕还林对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4.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4.5 稳健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5.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机理
    5.2 计量模型构建与方法说明
        5.2.1 计量模型构建
        5.2.2 方法说明
    5.3 变量定义、样本匹配与描述统计
        5.3.1 变量定义
        5.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5.3.3 描述性统计
    5.4 计量经验结果与分析
        5.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2 退耕还林对农户分项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3 退耕年份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5 中介效应检验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6.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及研究假设
    6.2 计量模型构建
        6.2.1 双差分模型(DID)的适应性分析
        6.2.2 双差分(DID)模型的构建
        6.2.3 回归分解计量模型构建
    6.3 变量设置、样本匹配、贫困判定标准与描述性统计
        6.3.1 变量设置
        6.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6.3.3 贫困判定标准
        6.3.4 退耕还林扶贫福利瞄准效率情况
        6.3.5 描述性统计
    6.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6.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6.4.2 退耕年份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6.4.3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
        6.4.4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贡献的影响
    6.5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7.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
    7.2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7.2.1 变量设置
        7.2.2 统计性描述
    7.3 计量模型的构建和方法说明
        7.3.1 计量模型的构建
        7.3.2 方法说明
    7.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7.4.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参与福利的影响
        7.4.2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7.4.3 退耕年份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7.4.4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7.5 稳健性检验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创新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补偿机制,提高退耕补贴标准
        8.2.2 建立和完善农户增收福利的还林生态补偿机制
        8.2.3 促进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后续产业向新型农林经营模式转变
        8.2.4 搭建和完善农户非农就业福利平台
        8.2.5 提高退耕还林扶贫瞄准扶持机制
        8.2.6 提升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水平的认知导向
    8.3 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介绍

(4)碳交易视角下人工造林固碳效应价值评价研究 ——以迭部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数据来源及研究区域
        1.5.1 研究数据
        1.5.2 研究区域及选择说明
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研究的相关概念
        2.1.1 碳交易
        2.1.2 人工造林固碳效应
        2.1.3 价值评价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人工造林固碳效应实物量评价研究
        2.2.2 人工造林固碳效应价值评价的研究
        2.2.3 人工造林固碳价值市场实现的研究
        2.2.4 研究述评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森林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
        2.3.2 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评价理论
        2.3.3 均衡价值理论
        2.3.4 劳动价值理论
        2.3.5 实物期权最优投资时机选择理论
    2.4 本章小节
3. 我国人工造林固碳开发与交易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人工造林固碳开发现状分析
        3.1.1 人工造林固碳开发总体态势
        3.1.2 人工造林固碳开发规模
        3.1.3 人工造林固碳开发的地区分布
    3.2 人工造林固碳开发技术应用状况分析
        3.2.1 人工造林固碳开发的计入期选择差异分析
        3.2.2 人工造林固碳开发的碳库选择差异分析
        3.2.3 人工造林固碳开发的面积选择差异分析
    3.3 我国碳市场发展与林业碳汇交易状况分析
        3.3.1 中国碳市场建设概况
        3.3.2 中国碳市场交易状况
        3.3.3 不同类型林业碳汇交易现状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人工造林固碳效应实物量评价及其差异研究
    4.1 人工造林固碳效应实物量评价研究的界定
        4.1.1 人工造林土地合规性的要求与界定
        4.1.2 人工造林固碳效应实物量评价体系界定
        4.1.3 人工造林固碳效应实物量评价基本原则
    4.2 人工造林固碳效应实物量评价框架与方法
        4.2.1 人工造林固碳实物量评价框架构建
        4.2.2 区域水平林木生物质碳库固碳量评价方法
        4.2.3 区域水平土壤有机质碳库固碳量评价方法
        4.2.4 人工造林数据选择与说明
    4.3 人工造林固碳效应实物量评价结果分析
        4.3.1 不同树种人工造林的固碳潜力
        4.3.2 不同树种人工造林的年均固碳能力
        4.3.3 区域水平人工造林的固碳潜力
        4.3.4 区域水平人工造林的年均固碳能力
        4.3.5 人工造林固碳效应实物量差异分析
    4.4 人工造林固碳效应实物量评价的相关讨论
        4.4.1 人工造林固碳效应实物量的对比分析
        4.4.2 人工造林固碳效应实物量的不确定性分析
        4.4.3 人工造林固碳潜力的可信度
        4.4.4 人工造林固碳实物量核算仍需关注的问题
    4.5 本章小节
5. 当前市场条件下人工造林固碳效应价值量评价研究
    5.1 基于市场价值法的人工造林固碳价值评价分析框架
        5.1.1 模型构建基本假设
        5.1.2 人工造林固碳效应经济价值评价模型构建
        5.1.3 林业碳汇价格的选择与说明
    5.2 基于市场价值法的人工造林固碳价值评价结果分析
        5.2.1 不同计入期下人工造林固碳价值评价结果与分析
        5.2.2 不同情景条件下人工造林固碳价值的敏感性分析
    5.3 本章小节
6. 不确定条件下人工造林固碳效应价值评价的理论模型构建
    6.1 人工造林固碳效应生产的不确定性分析
        6.1.1 不确定性类型分析
        6.1.2 主要不确定性因素的识别
        6.1.3 主要不确定性因素的测度方法
        6.1.4 不确定性与人工造林固碳生产的关系
    6.2 人工造林固碳效应生产的实物期权分析
        6.2.1 人工造林固碳生产的期权特性分析
        6.2.2 人工造林固碳生产阶段性特征分析
        6.2.3 碳交易视角下主要期权类型及选择
    6.3 基于实物期权的人工造林固碳效应价值评价的理论模型构建
        6.3.1 模型构建假设前提
        6.3.2 纳入固碳收益的人工造林项目价值评价模型
        6.3.3 基于实物期权的固碳效应价值评价模型的求解
        6.3.4 模型主要的参数及说明
    6.4 本章小节
7. 不确定条件下人工造林固碳效应价值评价研究
    7.1 模型参数与情景模拟方案的设定
        7.1.1 模型参数设定与取值
        7.1.2 情景模拟的引入与方案设定
    7.2 基准方案下人工造林固碳效应价值的评价结果与分析
        7.2.1 云杉人工造林固碳效应价值评价结果
        7.2.2 云杉人工造林固碳效应价值市场实现的讨论
    7.3 不同碳交易环境下的人工造林固碳效应价值评价结果
        7.3.1 碳汇价格波动率变化对固碳价值的影响
        7.3.2 碳汇交易成本变化对固碳价值的影响
        7.3.3 项目备案成功率变化对固碳价值的影响
    7.4 不同林业生产环境下的人工造林固碳效应价值评价结果
        7.4.1 木材价格变化对固碳价值的影响
        7.4.2 劳动力价格变化对固碳价值的影响
        7.4.3 造林面积对固碳价值的影响
    7.5 不同因素对人工造林固碳效应价值影响程度分析
        7.5.1 测度方法与指标选择
        7.5.2 测度结果与分析
    7.6 本章小节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2.1 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碳汇定价机制
        8.2.2 健全和完善碳价波动调控机制
        8.2.3 采取综合措施降低林业碳汇交易成本
        8.2.4 适时引进期权、期货交易
        8.2.5 建立和完善林业碳汇市场融资机制
        8.2.6 探索适合农户参与的造林碳汇项目合作开发模式
    8.3 研究的创新点
    8.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1:我国各类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情况
附录2:2006-2065年不同林分各碳库固碳增汇水平核算结果
附录3:2006-2065年不同林分固碳净收益现值累计变化情况

(5)贵州省县域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及空间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数据来源
    1.4 本文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研究
    2.1 理论
        2.1.1 退耕还林工程理论
        2.1.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的涵义
    2.2 方法
        2.2.1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2.2.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空间差异评价方法研究
第三章 研究区概括
    3.1 自然概括
        3.1.1 地质地貌
        3.1.2 气候
        3.1.3 水文
        3.1.4 土壤与植被
    3.2 社会经济概括
        3.2.1 行政区划
        3.2.2 人口经济
    3.3 退耕还林工程基本情况
        3.3.1 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阶段简述
        3.3.2 县域退耕还林情况
第四章 贵州省县域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4.1 评价模型构建
        4.1.1 评价指标选取
        4.1.2 计算公式模型构建
    4.2 生态效益计量参数选择
    4.3 贵州省县域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计量研究
        4.3.1 涵养水源效益
        4.3.2 保育土壤效益
        4.3.3 固碳释氧效益
        4.3.4 净化大气效益
        4.3.5 积累营养物质效益
        4.3.6 县域生态效益汇总
第五章 贵州省县域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空间差异研究
    5.1 生态效益空间差异研究
        5.1.1 涵养水源效益空间差异研究
        5.1.2 保育土壤效益空间差异研究
        5.1.3 固碳释氧效益空间差异研究
        5.1.4 净化大气效益空间差异研究
        5.1.5 积累营养物质效益空间差异研究
        5.1.6 县域生态效益空间差异研究
    5.2 生态效益影响因素研究
        5.2.1 指标选取依据
        5.2.2 指标确立
        5.2.3 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5.2.4 生态效益与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贵州省退耕还林发展问题研究——基于退耕农户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 退耕农户发展问题分析
    2.1 退耕农户人均耕地面积少, 40%农户存在缺粮问题
    2.2 退耕还林补助对农户收入影响减小, 但退耕农户对该工程的预期较高
    2.3 退耕农户后续产业发展能力弱, 发展质量低
    2.4 外出务工收入在家庭经济收入结构中所占比重增大, 家庭净收入增长速度缓慢
    2.5 退耕农户生态环保责任意识仍然较低
3 结论与讨论

(7)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展望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技术线路
2 研究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公共政策学理论
    2.3 恢复生态学理论
    2.4 系统科学理论
    2.5 生态经济学理论
    2.6 外部性理论
    2.7 公共产品理论
    2.8 绿色发展理论
3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基本状况
    3.1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进程
        3.1.1 试点阶段
        3.1.2 全面启动阶段
        3.1.3 优化调整阶段
        3.1.4 成果巩固阶段
    3.2 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目标
        3.2.1 生态目标
        3.2.2 社会经济目标
    3.3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3.1 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3.3.2 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3.4 退耕还林工程成效简况
        3.4.1 生态效益
        3.4.2 社会经济效益
4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框架
        4.1.1 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现实意义
        4.1.2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
        4.1.3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
        4.1.4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5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
    4.2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
        4.2.1 评价指标的理论预选
        4.2.2 评价指标的专家筛选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4.2.4 评价指标的内涵
5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组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5.1 单一评价方法
        5.1.1 单一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5.1.2 单一评价方法介绍
        5.1.3 单一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5.1.4 本文所选用的单一评价方法
    5.2 组合评价方法
        5.2.1 组合评价法简介
        5.2.2 组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5.2.3 组合评价方法优缺点
        5.2.4 几种组合评价方法介绍
        5.2.5 几种组合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5.2.6 本文所选用的组合评价方法
        5.2.7 基于平均值法的组合评价基本思路
6 研究区基本状况与各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简析
    6.1 研究区基本状况
        6.1.1 研究区分布
        6.1.2 研究区基本状况
    6.2 研究方法
        6.2.1 生态效益研究方法
        6.2.2 经济与社会效益研究方法
    6.3 研究区各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1 四川洪雅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2 湖北秭归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3 重庆合川区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4 江西信丰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5 湖南慈利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6 广西平果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7 云南巧家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8 贵州黎平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9 海南儋州市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10 安徽全椒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4 研究区各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1 洪雅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2 秭归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3 合川区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4 信丰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5 慈利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6 平果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7 巧家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8 黎平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9 儋州市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10 全椒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7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实证分析
    7.1 分析方法
        7.1.1 有序样品聚类分析
        7.1.2 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
    7.2 研究使用的软件及其特点
        7.2.1 SPSS
        7.2.2 DPS
        7.2.3 EXCEL
    7.3 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3.1 生态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3.2 经济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3.3 社会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3.4 综合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3.5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综合效益Kendall一致性系数分析
    7.4 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4.1 生态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4.2 经济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4.3 社会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4.4 综合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4.5 综合效益水平变动情况分析
8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理论研究方面
        8.1.2 实证研究方面
    8.2 政策建议
        8.2.1 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思路
        8.2.2 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主要策略
    8.3 本文的创新之处
    8.4 本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贵州省退耕还林问题跟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退耕还林存在的后续问题
3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途径
    3.1 将退耕还林与“工业强省战略”相结合
    3.2 将退耕还林与“城镇化带动战略”相结合
    3.3 将退耕还林与扶贫开发相结合
    3.4 将退耕还林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

(9)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与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一、公共政策评估概念与内涵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与标准
    第二节 生态经济学理论
        一、生态经济的概念与内涵
        二、生态经济系统的特性
        三、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理论
    第三节 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一、交易费用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制度变迁理论
    第四节 博弈论中的相关理论
        一、博弈论简介
        二、退耕还林相关主体的目标利利益
        三、退耕还林相关主体之间的博弈
    第五节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问题的相关经济理论
        一、生态补偿的概念
        二、生态补偿的经济理论基础
第二章 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与实践成效
    第一节 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目标与内容
        一、退耕还林工程政策的目标
        二、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内容
    第二节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进展与整体效益
        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进展
        二、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效
第三章 研究区与案例区概况
    第一节 三峡库区的自然环境概况
        一、三峡库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二、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现状
    第二节 三峡库区社会经济概况
        一、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与经济增长
        二、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案例区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二、自然资源概况
        三、社会经济概况
第四章 三峡库区基于农户意愿的退耕还林政策效应评价
    第一节 农户意愿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与思路
        一、农户意愿评价的概念与特点
        二、农户意愿评价的设计思路
        三、农户意愿评价的步骤
    第二节 三峡库区基于农户意愿调查的退耕还林政策效应研究
        一、研究的样本区和研究方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三、调查结论
第五章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生态效益评估
    第一节 退耕还林政策生态效益评估的方法
        一、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评估方法概况
        二、案例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计量模型
        一、水源涵养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二、水土保持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三、改良土壤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四、固碳释氧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第三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计量分析
        一、万州区退耕还林工程执行状况
        二、退耕还林的水源涵养效益计量分析
        三、退耕还林的水土保持效益计量分析
        四、退耕还林改良土壤效益的计量分析
        五、退耕还林固碳释氧效益的计量分析
        六、万州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总量与总价值的修正
第六章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第一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框架与方法
        一、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框架与指标选择
        二、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第二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实证分析
        一、各主要指标的相关数据描述
        二、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评价
第七章 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度创新
    第一节 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缺陷与问题
        一、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设计的缺陷
        二、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构建与制度创新
        一、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的构建
        二、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
结论与讨论
    (一) 研究结论
    (二) 研究讨论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目录
后记

(10)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四川省朝天区退耕还林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目的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数据采集
        1.4.3 技术路线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内研究现状
        1.5.2 国外研究现状
        1.5.3 研究评述及展望
2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理论探析
    2.1 理论基础
        2.1.1 理论基础分析
        2.1.2 经济特性分析
        2.1.3 资源配置分析
        2.1.4 目标体系分析
    2.2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内涵
        2.2.1 退耕还林的内涵
        2.2.2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的内涵
    2.3 退耕还林的基本特征
3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3.1 评价方法研究
        3.1.1 主要方法介绍
        3.1.2 方法评析与讨论
    3.2 评价指标研究
    3.3 评价思路及方法研究
        3.3.1 指标构建思想
        3.3.2 指标构建原则
        3.3.3 评价基本思路
        3.3.4 评价方法说明
        3.3.5 评价指标量化
        3.3.6 综合评价模型
        3.3.7 评价等级标准
4 实证评价与分析——以四川省朝天区退耕还林工程为例
    4.1 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况
    4.2 朝天区基本情况
        4.2.1 自然状况
        4.2.2 社会经济状况
    4.3 朝天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况
    4.4 基于层次分析法评价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
        4.4.1 资料来源
        4.4.2 评价指标体系
        4.4.3 指标影响因子及计算方法
        4.4.4 指标内涵及具体值的计算
        4.4.5 指标变量汇总
        4.4.6 指标权重确定
        4.4.7 指标权重总排序
        4.4.8 综合评价值计算
        4.4.9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 结论及建议
    5.1 关于工程效益评价理论及方法研究的结论
    5.2 关于朝天区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结论和建议
        5.2.1 结论
        5.2.2 建议
6 创新、不足及展望
    6.1 创新
    6.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阶段性评价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D]. 张吟.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林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生态效益监测评价[D]. 季传泽.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3]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D]. 杨均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碳交易视角下人工造林固碳效应价值评价研究 ——以迭部县为例[D]. 曹先磊.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贵州省县域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及空间差异研究[D]. 赵敬霞.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6)
  • [6]贵州省退耕还林发展问题研究——基于退耕农户的实证分析[J]. 王武林. 广东农业科学, 2013(20)
  • [7]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研究[D]. 肖庆业.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8]贵州省退耕还林问题跟踪研究[J]. 王武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6)
  • [9]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D]. 王孔敬.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10]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四川省朝天区退耕还林工程为例[D]. 宋志伟. 西南林业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贵州省退耕还林项目阶段性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