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β-乙酰氧基去甲托烷对豚鼠回肠M胆碱受体的影响

6β-乙酰氧基去甲托烷对豚鼠回肠M胆碱受体的影响

一、6β-乙酰氧基去甲托烷对豚鼠回肠上M胆碱受体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勤梅[1](2017)在《中药舒张血管活性物质—广藿香和益母草中新颖萜类化合物的发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和药理实验,对中药广藿香和益母草中的萜类成分进行提取分离、结构鉴定以及舒张血管活性研究,进一步评价其药理活性以及分析其构效关系。方法:1.运用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C18等柱色谱,以及制备薄层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重结晶等分离方法,对广藿香和益母草中的萜类成分展开系统研究,获得单体化合物,结合X单晶衍射、MS、IR、1D NMR、2D NMR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2.采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试验进行药效学评价。利用离体组织灌流模型和PowerLab数据分析系统采集和记录不同单体对氯化钾(KCl)/苯肾上腺素(PHE)刺激下血管张力的影响。结果:1.本论文从广藿香油和益母草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了30个萜类化合物(1*–30),主要为倍半萜和二萜类化合物,其中包括16个新化合物(1*–15*,22*)。2.广藿香油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9*和21呈剂量依赖性舒张KCl预收缩的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其EC50分别为24.17μmol/L和6.83μmol/L,阳性药Methoxyverapamil的EC50为0.58μmol/L;化合物2*、7*、9*和21能明显舒张PHE诱发的血管收缩反应,其EC50值分别为16.32μmol/L、5.42μmol/L、1.63μmol/L和2.72μmol/L,阳性药甲磺酸酚妥拉明的EC50为66.02 nmol/L。通过对化合物的活性进行分析,发现广藿香中化合物2*和7*对高钾预收缩的血管环无明显舒张作用,但可使PHE预收缩的血管环明显舒张,提示该活性单体可能与受体操作性钙通道有关。3.益母草中的萜类化合物22*–25、27和29呈剂量依赖性舒张KCl预收缩的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其EC50分别为2.32μmol/L、6.41μmol/L、4.81μmol/L、2.43μmol/L、8.74μmol/L和18.40μmol/L;化合物23和29能明显舒张PHE诱发的血管收缩,其EC50值分别为2.39μmol/L和1.65μmol/L。通过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益母草中的新骨架二萜和半日花烷型二萜的活性明显强于简单直链二萜,同时效果优于倍半萜化合物。结论:从传统中药广藿香油和益母草中分离得到30个萜类成分,有16个新化合物,包括3个新骨架化合物。结合活性筛选,发现多个萜类化合物(2*、7*、9*、21、22*–25、27和29)在体外表现出了明显的舒张血管活性。通过对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活性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益母草中的双螺环半日花烷型二萜具有较好的舒张血管活性。

曾宪彪,李嘉,韦桂宁,张颖,韦宝伟[2](2015)在《玉叶金花皂苷U对M胆碱能神经支配器官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研究玉叶金花皂苷U对M胆碱能神经支配器官(回肠平滑肌、瞳孔、唾液腺)的影响。方法:1用离体肌收缩力测量装置获取肌收缩力信息。分别往装置浴槽加入阿托品,使其终质量浓度为10 mg·L-1或玉叶金花皂苷U,使其终质量浓度分别为100,50,25 mg·L-1,10 min后开始累积加入溴化乙酰胆碱,观察药物对不同终浓度溴化乙酰胆碱引起肌收缩力的影响,重复试验10次。2小鼠分为正常组和5个造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ip毛果芸香碱20 mg·kg-11次,造成M胆碱能神经兴奋模型,15 min后,给成模小鼠尾静脉注射阿托品2.5 mg·kg-1或玉叶金花皂苷U 10,5,2.5 mg·kg-1,并ig碳末悬液,测量ig碳末30 min后小肠碳末推进率。3小鼠分组、造模和给药方法同2,分别于给药后15,60,240 min,测量瞳孔直径和唾液腺分泌量。结果:玉叶金花皂苷U降低肠平滑肌收缩力,使溴化乙酰胆碱终质量浓度与肌收缩力之间的量-效反应曲线右移;玉叶金花皂苷U(5 mg·kg-1)组,小肠碳末推进为(64.20±10.14)%,较模型组降低;给药后15,60,240 min,瞳孔直径分别为(2.5±0.19),(2.2±0.18),(2.1±0.40)mm,较模型组扩大,唾液腺分泌量分别为(102.3±13.57),(90.2±20.51),(68.0±21.52)mg,较模型组减少(P<0.05)。结论:玉叶金花皂苷U能抑制M胆碱能神经兴奋。

于渤[3](2014)在《托特罗定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胆碱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对甲苯酚和对位取代肉桂酸为原料,经环合、甲基化、还原、酰化、胺化和脱甲基反应,设计合成新型托特罗定衍生物,并对其进行抗胆碱活性研究。探索最佳的反应条件,优化合成工艺路线。方法通过加热回流脱水法、还原法和加压法等方法合成一系列托特罗定衍生物,考察了温度、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产物经1H-NMR和13C-NMR进行结构确证。通过兔眼瞳孔实验,研究抗胆碱活性。结果合成托特罗定衍生物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在环合反应时,选取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3h,反应投料比为n(对甲酚)︰n(对位取代肉桂酸)=2︰1;在甲基化反应时,选择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1.5h,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20%,硫酸二甲酯作为甲基化试剂;在还原反应时,选择反应时间2h,投料比为n(硼氢化钠)︰n(三氟化硼乙醚)︰n(甲基化产物)=3︰2.86︰1;在酰化反应时,选择反应时间3h,投料比为n(对甲苯磺酰氯)︰n(吡啶)︰n(还原产物)=2︰1.5︰1;在胺化反应时,选择反应时间24h,投料比为n(二异丙胺)︰n(酰化产物)=10︰1;在脱甲基反应时,选择反应时间12h,投料比为n(氢溴酸)︰n(胺化产物)=3︰1,反应温度115℃,在此反应条件下,产物收率较好。合成的的托特罗定衍生物6a对兔眼瞳孔有扩大作用。结论合成出25个托特罗定衍生物中间体和5个终产物,合成路线操作简便,收率较好,利于工业化生产,以对甲酚和对甲氧基肉桂酸为原料合成的托特罗定衍生物具有一定的抗胆碱活性。

张捷[4](2011)在《宾赛克嗪对突触后膜胆碱能受体功能拮抗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胆碱酯酶抑制剂(ChEI),即有机磷毒物(OP)不仅被用于现代战争和恐怖事件,还产生重大的职业危害。ChEI中毒机理及其特效抗毒剂的研究意义重大。宾赛克嗪是本实验室研发的一种兼具M、N受体双靶向的速效强效抗毒剂。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1.在OP中毒过程中,失敏后的N受体不但有悖于传统观点所言处于无功能状态,而且还能通过易化M受体对激动剂的敏感性而增强OP的毒性效应,这为宾赛克嗪抗N作用的研究及其重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2.在配体结合实验中,宾赛克嗪对M受体的亲和力远弱于阿托品,而在动物实验中,宾赛克嗪的抗致死作用强于阿托品,这为宾赛克嗪抗N作用的研究及其重要性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时,本实验室系列研究表明,并非抗毒剂的作用强度越强,抗毒效果越好,而是抗M、N作用强度的比例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其抗毒作用最强。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明确判断宾赛克嗪拮抗M、N受体的作用强度和特点,并对其拮抗M、N受体强度的比例关系进行分析。本实验选用培养的新生大鼠颈上交感神经元为模型,由于接受节前胆碱能神经纤维的支配,其膜表面存在着大量N受体,同时也有M受体分布,适于本实验要求。采用具有高灵敏度,能够记录直观反映细胞膜电活动指标的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选取宾赛克嗪对烟碱激动N受体诱发电流的抑制作用为指标,考察宾赛克嗪对N受体功能拮抗作用的强度及其作用特点,并用美加明作对照。选取宾赛克嗪对M受体(M1亚型)介导的IM-抑制的拮抗作用,对M受体(M2/M4亚型)介导的IKV-增强的拮抗作用为指标,考察宾赛克嗪对M受体功能拮抗作用强度,并用阿托品作对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宾赛克嗪抗M、N受体的比例关系。同时,由于在中毒过程中N受体长期处于失敏状态,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M样毒性反应。然而,在N受体失敏状态下,拮抗剂对M受体功能的拮抗作用强度很难精确判断。本研究首次在胆碱能突触模型(大鼠颈上交感神经元)上应用电生理技术研究N受体失敏对宾赛克嗪拮抗M受体功能作用的影响,并用阿托品作对照。研究宾赛克嗪对突触后膜胆碱能受体功能拮抗作用特征不仅有助于阐明其抗毒分子机制,而且为针对胆碱能神经功能紊乱相关疾病和ChEI中毒的新药的发现和评价提供了新的参考。上述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一.交感神经元的形态学和功能鉴定本实验采用的原代培养的Wistar乳鼠外周颈上交感神经节神经元(SCG)上同时含有M、N受体,而且大部分是胆碱能受体,是研究药物对M、N受体功能拮抗作用的理想模型。1.培养的新生大鼠交感神经元的形态学观察在本实验条件下,培养的新生大鼠SCG神经元生长良好,且细胞膜表面清洁,适合膜片钳实验研究。2.交感神经元表达的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使用全细胞记录方法证明,培养的SCG神经元表达了钠、钾、钙等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建立了对烟碱受体激动剂的稳定反应性。二.宾赛克嗪对交感神经元N受体功能拮抗作用及其作用位点的研究1.交感神经元的烟碱诱发电流及其量效关系通过压力喷射给药的方式给予神经元不同浓度的激动剂,诱发的内向电流幅度逐渐增大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激动剂(烟碱)的EC50为:77.1μmol·L-1。2.宾赛克嗪对烟碱激动N受体诱发电流的抑制作用宾赛克嗪对烟碱诱发的内向电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和浓度依赖性,IC50±L95值为12.74±3.16μmol·L-1,b±Sb值为2.43±0.58。美加明对烟碱诱发的内向电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和浓度依赖性,IC50±L95值为9.82±2.73μmol·L-1,b±Sb值为2.16±1.03。3.宾赛克嗪对神经元N受体介导电流阻断作用的可逆性宾赛克嗪和美加明对nAChRs介导的全细胞电流的抑制作用均具有可逆性,其中美加明恢复迅速,但不完全;宾赛克嗪恢复迅速,而且完全。4.宾赛克嗪对神经元N受体失敏的影响宾赛克嗪和美加明都使nAChRs失敏的时间常数τs减小(P<0.01),宾赛克嗪和美加明均能加速nAChRs失敏。5.宾赛克嗪对神经元N受体介导电流阻断作用的电压依赖性宾赛克嗪和美加明抑制nAChRs的作用均具有电压依赖性。6.宾赛克嗪对神经元N受体介导电流阻断作用的使用依赖性宾赛克嗪和美加明抑制nAChRs介导的全细胞电流均具有使用依赖性。上述结果提示,宾赛克嗪和美加明对nAChRs介导的全细胞电流峰值均有明确的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均与宾赛克嗪或美加明的使用浓度之间存在量效关系。宾赛克嗪对nAChRs介导的全细胞电流峰值的抑制作用与美加明相当。宾赛克嗪和美加明对nAChRs介导的全细胞电流的抑制作用均具有可逆性,均可加速nAChRs功能衰减,并同时具有电压依赖性和使用依赖性。表明宾赛克嗪和美加明的作用位点可能在nAChRs开放离子通道的内部,为离子通道阻断剂。三.宾赛克嗪对M受体功能拮抗作用的研究1.宾赛克嗪对M受体(M1亚型)功能的拮抗作用给予宾赛克嗪后氧化震颤素对IM的抑制率明显降低,且该降低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IC50±L95值为4.13±1.27μmol·L-1,b±Sb值为-2.05±0.81。给予阿托品后氧化震颤素对IM的抑制率明显降低,且该降低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IC50±L95值为1.32±0.45μmol·L-1,b±Sb值为-2.67±0.59。2.宾赛克嗪对M受体(M2/M4亚型)功能的拮抗作用给予宾赛克嗪后氧化震颤素对IKV的增强率明显降低,且该降低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IC50±L95值为6.30±1.93μmol·L-1,b±Sb值为-2.15±0.61。给予阿托品后氧化震颤素对IKV的增强率明显降低,且该降低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IC50±L95值为2.56±0.87μmol·L-1,b±Sb值为-2.24±0.42。上述结果表明,宾赛克嗪和阿托品对mAChRs(M1亚型)的功能均有剂量依赖性拮抗作用。宾赛克嗪的拮抗作用弱于阿托品,其IC50值是阿托品IC50值的3.13倍。宾赛克嗪和阿托品对mAChRs(M2/M4亚型)的功能均有剂量依赖性拮抗作用。宾赛克嗪的拮抗作用弱于阿托品,其IC50值是阿托品IC50值的2.46倍。四.神经元N受体功能失敏对宾赛克嗪拮抗M受体作用的影响1.N受体失敏状态下宾赛克嗪对M受体功能的拮抗作用N受体失敏状态下,给予宾赛克嗪后氧化震颤素对IM的抑制率明显降低,且该降低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IC50±L95值为52.28±9.76μmol·L-1,b±Sb值为-3.54±1.98。N受体失敏状态下,给予阿托品后氧化震颤素对IM的抑制率明显降低,且该降低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IC50±L95值为43.17±11.43μmol·L-1,b±Sb值为-1.17±0.15。2.N受体的失敏程度对宾赛克嗪拮抗M受体作用的影响随着N受体失敏程度逐渐减弱,宾赛克嗪和阿托品对M受体功能的拮抗作用强度也呈逐渐恢复的趋势。同时,随着N受体的恢复,宾赛克嗪对M受体功能的拮抗作用逐渐弱于阿托品。3.宾赛克嗪对M、N受体功能拮抗作用强度的比例关系的分析宾赛克嗪对nAChRs功能的拮抗作用与美加明相当,对mAChRs功能的拮抗作用弱于阿托品。宾赛克嗪对mAChRs的拮抗作用强度强于nAChRs,其强度之比为2:13.1:1。上述结果表明,与正常状态相比,在N受体失敏状态下,宾赛克嗪和阿托品对M受体功能的拮抗作用强度均显着减弱,且宾赛克嗪减弱的幅度小于阿托品。随着N受体逐渐从失敏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宾赛克嗪和阿托品对M受体功能的拮抗作用强度也呈逐渐恢复的趋势。综上所述,本研究结论如下:1.宾赛克嗪和美加明对nAChRs介导的全细胞电流峰值均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宾赛克嗪的抑制作用与美加明相当。宾赛克嗪和美加明对nAChRs介导的全细胞电流的抑制作用均有可逆性,美加明恢复迅速,但不完全;宾赛克嗪恢复迅速,而且完全。该抑制作用均可加速nAChRs功能衰减,并同时具有电压依赖性和使用依赖性。表明宾赛克嗪和美加明的作用位点可能在nAChRs开放离子通道的内部,为离子通道阻断剂。2.宾赛克嗪和阿托品对mAChRs(M1亚型)的功能均有剂量依赖性拮抗作用。宾赛克嗪的拮抗作用弱于阿托品,其IC50值是阿托品IC50值的3.67倍。宾赛克嗪和阿托品对mAChRs(M2/M4亚型)的功能均有剂量依赖性拮抗作用。宾赛克嗪的拮抗作用弱于阿托品,其IC50值是阿托品IC50值的2.46倍。3.与正常状态相比,在神经元nAChRs失敏状态下,宾赛克嗪和阿托品对mAChRs功能的拮抗作用强度均显着减弱,且宾赛克嗪减弱的幅度小于阿托品。随着nAChRs逐渐从失敏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宾赛克嗪和阿托品对mAChRs功能的拮抗作用强度也呈逐渐恢复的趋势。神经元nAChRs失敏使mAChRs拮抗剂对mAChRs功能的拮抗作用强度减弱。4.宾赛克嗪对nAChRs功能的拮抗作用与美加明相当,对mAChRs功能的拮抗作用弱于阿托品。宾赛克嗪对mAChRs的拮抗作用强度强于nAChRs,其强度之比为2:13.1:1。

钮因尧,杨丽敏,崔永耀,朱亮,冯菊妹,陈红专,陆阳[5](2005)在《3-取代-6β-乙酰氧基莨菪烷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以3α羟基6β乙酰氧基莨菪烷(5)为起始原料,合成4个新3 取代6β乙酰氧基莨菪烷。药理筛选结果表明3α苯磺酰氧基6β乙酰氧基莨菪烷(6d)对大鼠回肠肌具有强激动活性;经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的拮抗试验,提示6d是潜在的M胆碱能受体激动剂。

崔永耀,冯菊妹,刘慧中,朱亮,荣征星,陆阳,陈红专[6](2003)在《新型M受体激动剂MA9701的促智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观察新型莨菪类化合物MA970 1对小鼠记忆障碍模型的学习与记忆影响 ,以及对大鼠皮层海马组织的M受体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乙醇致记忆再现障碍和东莨菪碱致记忆获得障碍模型 ,用避暗法测定学习与记忆功能。用受体放射配基法测定M受体动力学参数。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MA970 1 3、1 0mg·kg- 1 剂量均可显着延长乙醇致记忆障碍小鼠自明处进入暗处的潜伏期 ,减少错误次数 ,量效曲线呈倒U型 ;MA970 1 5、1 0mg·kg- 1 剂量 ,可使东莨菪碱致记忆获得障碍小鼠的错误次数显着降低 ,而潜伏期无显着延长。MA970 1对大鼠皮层海马组织的M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其Ki 分别为氧化震颤素、槟榔碱的 6及 2 3倍。结论 :新型莨菪类衍生物MA970 1能明显改善乙醇和东莨菪碱所致小鼠学习与记忆障碍功能 ,其作用可能与激动脑内皮层和海马中枢M胆碱受体有关。

钮因尧,杨丽敏,陆阳[7](2003)在《包甲素及其类似物的合成与立体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包公藤甲素 (简称包甲素 )是自然界中发现的第一个具胆碱能活性的莨菪烷类生物碱 ,故倍受人们关注。对包甲素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构效关系 ,以及手性包甲素类似物的制备、绝对构型研究和光学纯度分析等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付惠,于晓敏[8](2000)在《6β-乙酰氧基去甲托烷对豚鼠回肠上M胆碱受体的作用》文中提出目的:研究6β-乙酰氧基去甲托烷(6β-AN)对离体回肠的收缩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离体回肠标本,以浓度累积法制作量效关系曲线。结果:6β-AN对离体回肠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收缩,阿托品可使其收缩曲线平行右移。用6β-AN预处理回肠后,累积加入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Ach),6β-AN基本不影响Ach对离体回肠的浓度依赖收缩。结论:6β-AN的收缩作用主要是激动回肠上M受体所致。

二、6β-乙酰氧基去甲托烷对豚鼠回肠上M胆碱受体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β-乙酰氧基去甲托烷对豚鼠回肠上M胆碱受体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舒张血管活性物质—广藿香和益母草中新颖萜类化合物的发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一览表
引言
实验研究
    1 广藿香中萜类成分及其舒张血管活性研究
        1.1 广藿香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1.1.1 样品来源与实验材料
        1.1.2 GC-MS法分析广藿香油的组成
        1.1.3 实验结果
        1.2 广藿香油的化学成分分离与纯化
        1.2.1 实验材料
        1.2.2 实验方法
        1.2.3 实验结果
        1.3 广藿香油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1.3.1 实验材料
        1.3.2 新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1.3.3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1.3.4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
        1.3.5 实验结果
        1.4 广藿香油中萜类成分舒张血管活性研究
        1.4.1 实验材料
        1.4.2 广藿香中萜类化合物对KCl或PHE预收缩胸主动脉环的影响
        1.4.3 实验结果
        1.5 小结
    2 益母草中萜类成分及其舒张血管活性研究
        2.1 益母草的化学成分分离与纯化
        2.1.1 样品来源与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实验结果
        2.2 益母草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2.2.1 实验材料
        2.2.2 新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2.2.3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2.4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
        2.2.5 实验结果
        2.3 益母草中萜类成分舒张血管活性研究
        2.3.1 实验材料
        2.3.2 益母草中萜类化合物对KCl或PHE预收缩胸主动脉环的影响
        2.3.3 实验结果
        2.4 小结
讨论
    1 舒张血管活性物质研究的意义
    2 萜类化合物舒张血管的重要地位
    3 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灌流模型的选择
    4 广藿香中舒张血管活性物质——新颖倍半萜的发现
        4.1 广藿香中舒张血管活性物质的发现与认识
        4.2 广藿香油中新颖倍半萜的发现
    5 益母草中舒张血管活性物质——新骨架二萜的发现
        5.1 益母草中舒张血管活性物质的发现与认识
        5.2 益母草中新骨架二萜的发现
结论
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萜类成分舒张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图
附件一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2)玉叶金花皂苷U对M胆碱能神经支配器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3)托特罗定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胆碱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尿失禁疾病的研究现状
        1.1.1 尿失禁的定义
        1.1.2 尿失禁的分类
        1.1.3 尿失禁疾病的调查研究
    1.2 抗尿失禁的常用药物
        1.2.1 作用于中枢神经的药物
        1.2.2 作用于周边组织的药物
    1.3 托特罗定主要合成路线
    1.4 抗胆碱活性研究
    1.5 设计思想
2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与试剂
        2.1.1 仪器
        2.1.2 试剂
    2.2 方法
        2.2.1 6-甲基-4-(4-取代)苯基-3,4-二氢香豆素 1a-1e 的合成
        2.2.2 3-(2-甲氧基-5-甲基苯基)-3-(4-取代)-苯丙酸 2a-2e 的合成
        2.2.3 3-(2-甲氧基-5-甲基苯基)-3-(4-取代)-苯丙醇 3a-3e 的合成
        2.2.4 对甲苯磺酸-3-(2-甲氧基-5-甲基苯基)-3-(4-取代)-苯丙酯 4a-4e 的合成
        2.2.5 N,N-二异丙基-3-(2-甲氧基-5-甲基苯基)-3-(4-取代)苯丙胺 5a-5e 的合成
        2.2.6 N,N-二异丙基-3-(2-羟基-5-甲基苯基)-3-(4-取代)苯丙胺 5a-5e 的合成
        2.2.7 抗胆碱活性实验
3 结果
    3.1 6-甲基-4-(4-取代)苯基-3,4-二氢香豆素 1a-1e 的合成实验结果
    3.2 3-(2-甲氧基-5-甲基苯基)-3-(4-取代)-苯丙酸 2a-2e 的合成实验结果
    3.3 3-(2-甲氧基-5-甲基苯基)-3-(4-取代)-苯丙醇 3a-3e 的合成实验结果
    3.4 对甲苯磺酸-3-(2-甲氧基-5-甲基苯基)-3-(4-取代)-苯丙酯 4a-4e 的合成实验结果
    3.5 N,N-二异丙基-3-(2-甲氧基-5-甲基苯基)-3-(4-取代)苯丙胺 5a-5e 的合成实验结果
    3.6 N,N-二异丙基-3-(2-羟基-5-甲基苯基)-3-(4-取代)苯丙胺 5a-5e 的合成实验结果
        3.6.1 化合物 6a-6e 的理化性质及收率
        3.6.2 化合物 6a-6e 的结构鉴定结果
    3.7 抗胆碱活性实验结果
4 讨论
    4.1 合成 6-甲基-4-(4-取代)苯基-3,4-二氢香豆素 1a-1e 的单因素实验
        4.1.1 反应温度对 1a-1e 收率的影响
        4.1.2 反应时间对 1a-1e 收率的影响
        4.1.3 投料比对 1a-1e 收率的影响
    4.2 合成 3-(2-甲氧基-5-甲基苯基)-3-(4-取代)-苯丙酸 2a-2e 的单因素实验
        4.2.1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 2a-2e 收率的影响
        4.2.2 反应温度对 2a-2e 收率的影响
        4.2.3 反应时间对 2a-2e 收率的影响
        4.2.4 甲基化试剂对 2a-2e 收率的影响
    4.3 合成 3-(2-甲氧基-5-甲基苯基)-3-(4-取代)-苯丙醇 3a-3e 的单因素实验
        4.3.1 硼氢化钠用量对 3a-3e 收率的影响
        4.3.2 反应时间对 3a-3e 收率的影响
        4.3.3 三氟化硼乙醚用量对 3a-3e 收率的影响
    4.4 合成对甲苯磺酸-3-(2-甲氧基-5-甲基苯基)-3-(4-取代)-苯丙脂 4a-4e 的单因素实验
        4.4.1 对甲苯磺酰氯用量对 4a-4e 收率的影响
        4.4.2 吡啶用量对 4a-4e 收率的影响
    4.5 合成 N,N-二异丙基-3-(2-甲氧基-5-甲基苯基)-3-(4-取代)-苯丙胺 5a-5e 的单因素实验
        4.5.1 反应时间对 5a-5e 收率的影响
        4.5.2 二异丙胺用量对 5a-5e 收率的影响
    4.6 合成 N,N-二异丙基-3-(2-羟基-5-甲基苯基)-3-(4-取代)-苯丙胺 6a-6e 的单因素实验
        4.6.1 氢溴酸用量对 6a-6e 收率的影响
        4.6.2 反应温度对 6a-6e 收率的影响
    4.7 目标产物的抗胆碱活性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英文缩写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图

(4)宾赛克嗪对突触后膜胆碱能受体功能拮抗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材料
        1. 实验动物
        2. 主要试剂及药品
        3. 主要仪器设备
    二、 实验方法
        1. 交感神经元的原代培养
        2. 全细胞膜片钳实验
        3.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实验结果
    一、 交感神经元的形态学和功能鉴定
        1. 培养的新生大鼠颈上交感神经元的形态学观察
        2. 交感神经元表达的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
        结语
    二、 宾赛克嗪对交感神经元N受体功能拮抗作用及其作用位点的研究
        1. 交感神经元的烟碱诱发电流特征
        2. 宾赛克嗪对烟碱激动N 受体诱发电流的抑制作用
        3. 宾赛克嗪对神经元N 受体介导电流阻断作用的可逆性
        4. 宾赛克嗪对神经元N 受体失敏的影响
        5. 宾赛克嗪对神经元N 受体介导电流阻断作用的电压依赖性
        6. 宾赛克嗪对神经元N 受体介导电流阻断作用的使用依赖性
        结语
    三、 宾赛克嗪对M 受体功能拮抗作用的研究
        1. 宾赛克嗪对M 受体(M1 亚型)功能的拮抗作用
        2. 宾赛克嗪对M 受体(M2/M4 亚型)功能的拮抗作用
        结语
    四、 神经元N 受体功能失敏对宾赛克嗪拮抗M 受体作用的影响
        1.N 受体失敏状态下宾赛克嗪对M 受体功能的拮抗作用
        2.N 受体的失敏程度对宾赛克嗪拮抗M 受体作用的影响
        3. 宾赛克嗪对M、N 受体功能拮抗作用强度的比例关系的分析
        结语
讨论
    一、选取交感神经元为模型的意义
    二、宾赛克嗪在交感神经元N 受体上作用位点的分析
    三、宾赛克嗪对M 受体功能拮抗作用的分析
    四、神经元N 受体功能失敏对宾赛克嗪拮抗M 受体作用的影响
    五、宾赛克嗪对M、N 受体功能拮抗作用强度的比例关系的探讨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个人简历
致谢

(5)3-取代-6β-乙酰氧基莨菪烷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合成实验
    1.1 仪器与试剂
    1.2 合成方法
2 药理实验
    2.1 药品及试剂
    2.2 实验动物
    2.3 对豚鼠离体回肠肌的激动活性测试
    2.4 阿托品拮抗试验
3 结果与讨论
    3.1 合成6d反应条件的探讨
        3.1.1 反应温度对产物得率的影响
        3.1.2 反应时间对产物得率的影响
    3.2 药理结果探讨
4 结论

(6)新型M受体激动剂MA9701的促智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仪器
    1.2 动物
    1.3 学习与记忆功能测定
    1.4 放射配基结合实验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MA9701对乙醇致小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2.2 MA9701对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2.3 MA9701对大鼠脑皮层和海马的M胆碱受体动力学影响
3 讨论

四、6β-乙酰氧基去甲托烷对豚鼠回肠上M胆碱受体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舒张血管活性物质—广藿香和益母草中新颖萜类化合物的发现研究[D]. 周勤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2]玉叶金花皂苷U对M胆碱能神经支配器官的影响[J]. 曾宪彪,李嘉,韦桂宁,张颖,韦宝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20)
  • [3]托特罗定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胆碱活性研究[D]. 于渤. 佳木斯大学, 2014(03)
  • [4]宾赛克嗪对突触后膜胆碱能受体功能拮抗作用的研究[D]. 张捷.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1(07)
  • [5]3-取代-6β-乙酰氧基莨菪烷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J]. 钮因尧,杨丽敏,崔永耀,朱亮,冯菊妹,陈红专,陆阳. 化学世界, 2005(05)
  • [6]新型M受体激动剂MA9701的促智作用[J]. 崔永耀,冯菊妹,刘慧中,朱亮,荣征星,陆阳,陈红专.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3(05)
  • [7]包甲素及其类似物的合成与立体化学研究[J]. 钮因尧,杨丽敏,陆阳. 化学世界, 2003(09)
  • [8]6β-乙酰氧基去甲托烷对豚鼠回肠上M胆碱受体的作用[J]. 付惠,于晓敏.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0(04)

标签:;  ;  ;  ;  ;  

6β-乙酰氧基去甲托烷对豚鼠回肠M胆碱受体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